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优质】生物七年级上苏教版1.2.1探索生命的器具同步练习及答案精品教育.doc

2019【优质】生物七年级上苏教版1.2.1探索生命的器具同步练习及答案精品教育.doc

2019【优质】生物七年级上苏教版1.2.1探索生命的器具同步练习及答案精品教育.doc
2019【优质】生物七年级上苏教版1.2.1探索生命的器具同步练习及答案精品教育.doc

探索生命的器具

1.(2019 江西)关于用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环境光线较暗时,使用反光镜凹面对光

②镜筒下降时,眼睛要从侧面注视目镜

③可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④视野中带黑边的圆圈,为口腔上皮细胞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2.(2019 湖南邵阳)在一台光学显微镜的镜头盒里有六个镜头(如图所示),若要使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大,应选用的镜头组合是()

A. c和d

B. a和d

C. c和f

D. a和e

3.(2019 湖南常德)如果不动显微镜的其它部分,只是转动转换器,将物镜由l0x转换成45x,这时显微镜的视野将会()

A. 变亮

B. 变暗

C. 无变化

D. 无法判断

【答案】B

4.(2019 湖北恩施)显微镜是学习生物学需要用到的放大仪器。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在视野中看到草履虫逆时针游动,则玻片上草履虫实际游动方向为顺时针

B. 低倍物镜调换成高倍物镜,应转动转换器,并微调粗准焦螺旋

C. 制作叶切片、人血涂片用于临时观察,都进行了染色步骤,观察效果更好

D. 显微镜镜筒下降过程中,实验者应两眼睁开,从侧面注视物镜镜头,以防压破玻片

5.使用显微镜对光时,下列哪些结构应在一条直线上()

A.目镜物镜通光孔反光镜

B.目镜镜筒物镜通光孔

C.目镜镜筒物镜反光镜

D.目镜物镜转换器反光镜

6.使用显微镜时,“观察”操作步骤正确的是()

○1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2左眼向目镜内看,右眼睁开○3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往○4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5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

A.○4○2○5○3○1

B.○3○1○2○4○5

C.○3○2○1○4○5

D.○4○3○2○5○1

7.在观察玻片标本时,发现所看到的目标在视野的右上方,如果想将目标移至视野的中央,玻片标本应移向()

A.右上方

B.右下方

C.左上方

D.左下方

8.在载玻片上写下数字“69”,用显微镜观察时,会看到放大的图形形状是()

A.69

B.96

C.66

D.99

9.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A.2个

B.4个

C.16个

D.32个

10.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时,不能将显微镜向后倾斜,原因是()

A.不便于对光

B.不便于调节准焦螺旋

C.不便于画生物图

D.容易使装片里的水溢出,污染载物台

11.李明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发现视野较暗,这时他应调节()

A.细准焦螺旋

B.反光镜

C.目镜

D.物镜

12.请回答下列显微镜操作的有关问题

(1)左图是显微镜的目镜、物镜及观察到清晰物象时物镜与玻片间的距离。使用

上述物镜和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时,为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其目镜

和物镜的组合是,物镜与玻片间的距离应该是

图。

(2)右图为显微镜观察到的两个视野,其中甲为主要

观察对象,当由视野①变为视野②时,操作方法是。

(3)右图为A、B两位同学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的效果图:

你认为同学的观察效果好。另一同学效果欠佳是因为装片中

有,要想不出现这位同学视野中不正常的情况,盖盖玻片

时。

13.右下图是显微镜结构图,请据图填写各部分结构名称。注意[]里填写数字,上填写名称。

(1)①是,②是,

④是。

(2)反光镜是[],粗准焦螺旋是[]。

参考答案

1.(2019 江西)关于用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叙述,正确

的是()

①环境光线较暗时,使用反光镜凹面对光

②镜筒下降时,眼睛要从侧面注视目镜

③可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④视野中带黑边的圆圈,为口腔上皮细胞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用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环境光线较暗时,使用反光镜凹面对光,视野明亮;镜筒下降时,眼睛要从侧面注视物镜;细准焦螺旋可以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使物像更加清晰;视野中椭圆形的、有染色较深的小点的结构,为口腔上皮细胞,所以,正确的有①③,A正确。

2.(2019 湖南邵阳)在一台光学显微镜的镜头盒里有六个镜头(如图所示),若要使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大,应选用的镜头组合是()

A. c和d

B. a和d

C. c和f

D. a和e

【答案】A

【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以及物镜倍数越高,镜头越长;目镜倍数越高,镜头越短。a、b、c一端无螺纹为目镜,d、e、f有螺纹为物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越高,镜头越长;目镜倍数越高,镜头越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细胞的体积越大。若要在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最大,应选用放大倍数大的目镜和物镜,其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短目镜c和长物镜d。故选A。

3.(2019 湖南常德)如果不动显微镜的其它部分,只是转动转换器,将物镜由l0x转换成45x,这时显微镜的视野将会()

A. 变亮

B. 变暗

C. 无变化

D. 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我们在使用显微镜时,转动转换器将10×的物镜换成45×的物镜,即将低倍镜换成了高倍镜。这时,由于高倍镜的视野窄,透光量少,视野就会变得很暗。

4.(2019 湖北恩施)显微镜是学习生物学需要用到的放大仪器。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在视野中看到草履虫逆时针游动,则玻片上草履虫实际游动方向为顺时针

B. 低倍物镜调换成高倍物镜,应转动转换器,并微调粗准焦螺旋

C. 制作叶切片、人血涂片用于临时观察,都进行了染色步骤,观察效果更好

D. 显微镜镜筒下降过程中,实验者应两眼睁开,从侧面注视物镜镜头,以防压破玻片

【答案】D

【解析】显微镜成倒像,若在视野中看到草履虫逆时针游动,则玻片上草履虫实际游动方向为逆时针,A错误;低倍物镜调换成高倍物镜应转动转换器,并微调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B错误;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和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是无色透明的,不易观察到结构需要染色;人的血涂片本身具有颜色,本身能够分辨的结构,不需要染色,C错误;显微镜镜简下降过程中,实验者应两眼睁开,从侧面注视物镜镜头,以防压破玻片,D正确。

5.B

6.B

7.A

8.A

9.A

10.D 11.B

12.(1)④和①⑥(2)将装片向左平行移动

(3)B 气泡将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将另一侧慢慢放下13.目镜镜筒物镜(或高倍镜)⑩⑨

探索生命的器具教案

探索生命的器具教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第1节探索生命的器具 教学目标: 1、说出显微镜的基本结构与作用; 2、识别几种常用的探究器具,并说出其用途; 3、尝试制作临时玻片标本; 4、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 教学重点: 识别显微镜的结构与作用,尝试使用显微镜。 教学难点: 1、规范使用显微镜; 2、安全使用常用的探究器具。 教学准备: 1、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干净的纱布,叶片,自来水等(分组);放大镜,解剖盘,解剖剪,镊子,刀片,量筒,天平,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烧杯,试管,试剂瓶,培养皿,研钵,角匙; 2、实验前制度、纪律、安全教育; 3、学生实验分组; 4、投影仪、制作投影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揭示课题: 前面几节课我们学习了第1章《周围的生物世界》,那么如何探索我们周围的生物世界呢,这就是下面几节课要学习的第2章《探索生命》。 三、新授: (一)引导生阅读本章学习目标 (二)首先学习第1节《探索生命的器具》 (三)引导生阅读本节学习目标 一、认识显微镜 1、师简介显微镜后,引导生对照教材图2-1,观察显微镜。 (1)、打开显微镜箱,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从显微镜箱中取出显微镜,放在实验桌上,对照图2-1认识显微镜 (2)、分别观察目镜、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物像的放大倍数。 (3)、分别转动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观察镜筒的升降情况。 (4)、观察反光镜,识别平面镜和凹面镜。 (5)、观察遮光器上光圈的大小。 2、师指示显微镜,让生回答其结构及作用。

探索生命的器具教案

教案 苏教版生物第二章第一节 《探索生命的器具》 讲课者:徐进峰 单位:舞钢市二中 时间:20XX年9月

《探索生命的器具》教案 知识目标:认识并使用显微镜。 能力目标:通过演示和分组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实验、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共同体验“教学相长”的道理;体验科学的真实性;用平等的互动、让学生树立“我能行”的信心。 重点:认识显微镜结构和作用,学习使用显微镜。 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 教法: 主要采用引导法、演示讲解法、分组合作探究法,体验教学法等。 学法: 学生主要通过观察、讨论、动手操作,互帮互助等方法进行学习。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课件展示:一组精美图片(约2分钟) 师问:图片漂不漂亮? 生答:漂亮。 师问:想不想亲眼去看看? 生答:想。 师问:怎样才能亲眼看到呢? 生:……

师讲述:大家猜猜借助什么看?(学生议论片刻后)对了,用显微镜。学会使用显微镜,我们就可以亲眼目睹更多美轮美奂的生物,探索更多生物的奥秘。 二、教学新课 (一)活动一:认识显微镜(约13分钟) 1、学生用教科书第20页,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图,自学或同学合作,识记显微镜的主要结构并理解其功能。 2、板书课题。教师巡视指导,强调:显微镜是精密贵重仪器,要爱护。并叮嘱学生一定要规范操作,按照课本要求取出显微镜。 3、教师故意展示显微镜,学生评判并纠错。 4、课件展示显微镜,让一两名中偏下程度的学生指认显微镜的结构及功能,如有错误,让其他学生帮助来纠错。 5、教师对学生不能正确评判的地方,予以讲解、演示。 课件展示、强调: (1)镜头放大倍数的识别,如10X表示放大10倍。 (2)显微镜放大倍数等于目镜、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活动二:使用显微镜(约20分钟) 1、教师分步演示,学生分步练习。 第1步:选目镜。 师演示:选倍数较低的目镜(如10X) 讲解:倍数低,视野大,易发现观察对象。 生:操作练习。 第2步:选物镜。 师演示:选倍数较低的物镜(如10X)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1单元探索生命的奥秘第2章探索生命2.1探索生命的器具学案(新版)苏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1单元探索生命的奥秘第2章探索生命2.1探索生命的器具学案(新版)苏教版 探索生命的器具 【学习目标】 认识一些常用的器具,知道如何使用这些器具。 【学习重难点】 重点:尝试制作临时玻片标本,并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 【学习过程】 知识点一: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 1.净——用洁净的纱布将盖玻片、载玻片擦洗干净。 2.滴——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3.取——用镊子夹取叶的下表皮。 4.浸——把材料浸入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 5.展——展平材料。 6.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盖在生物材料上。 7.染——把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知识点二:其他常用的实验器具 1.可以用来观察微小物体的器具有放大镜等。 2.实验中常用的解剖器具有解剖盘、解剖剪、镊子、刀片等。 3.在小学的科学课中你曾使用的计量器具有量筒、天平等。 4.可以用来加热的器具有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等。 5.说出几种生物实验中的通用器具。 烧杯、试管、试剂瓶、培养皿、研钵、滴管、药匙等。 知识点三:使用实验器具的注意事项 1.在使用解剖器具时,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 不要用手触摸刀口,也不要碰到他人。 2.在探究实验中,加热时要如何预防事故的发生?

不要离开加热装置,加热结束后要及时、正确地切断热源,不要用手直接接触被加热的玻璃器具。 3.实验结束后,要及时做好清理工作。 合作探究 1.阅读课本,分组介绍各种器具的种类和用途。 (1)你知道哪些实验器具?其作用是什么? 实验器具:量筒、试管、酒精灯、放大镜等。 量筒:量取液体;试管:溶解、反应等;酒精灯:加热;放大镜:把物体放大。 (2)通过影视和书籍,你了解到医生用到的解剖器具有哪些? (手术)解剖盘、(手术)解剖剪、镊子、(手术)解剖刀片。 2.制作临时装片并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1)如何擦拭载玻片? 清洁好的载玻片和盖玻片,需用细软布(如清洁的纱布)擦干。其方法是擦拭载玻片时,左手拇指和食指夹着其短边的边缘;右手拇指和食指持清洁的纱布沿长边往返,在上下两面同时轻轻擦拭。 (2)滴多少水合适? 滴水时水量要适当,以恰好被盖玻片盖满为度,约1~2滴。如滴多而载玻片又倾斜,则水很容易流满载玻片。 (3)为什么要展平材料? 用解剖针或镊子将材料展开,不重叠,利于观察。 (4)为什么取放盖玻片时要小心? 因为盖玻片小而薄,不小心就容易破碎。 (5)为什么要给材料染上色? 使细胞的结构能够看得更加清楚。 (6)实验中出现下列问题时,如何解决? ①视野里看到的物像为什么漆黑一片? 取材厚而不透明,光线无法透过,以致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漆黑。因此,取材要薄而透明。 ②如何区分气泡和细胞? 气泡在显微镜视野中表现为四周较黑、中间较亮,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里面往往是一

5771.苏教初中生物七上《第1单元 第2章 第1节 探索生命的器具》word教案 (2)

第一节探索生命的器具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出显微镜的基本结构与作用 2.识别几种常用的探究器具,并说出其用途 (二)能力目标 尝试使用显微镜 (三)情感目标 对学生进行爱护实验器材的教育,使学生养成科学实验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 识别显微镜的结构与作用,尝试使用显微镜 教学难点 1.规范使用显微镜 2.安全使用常用的探究器具 课前准备 (一)学生准备 预习本实验操作内容 (二)教师准备 1.教师对学生进行爱护实验器材教育 2.FLASH:显微镜的结构与作用 3.视频文件:探究工具举例 4.准备好显微镜及其他探究器材,并逐一检查,确保能够使用 教学过程

第二章探索生命 第一节探索生命的器具 一、显微镜的结构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镜座 7、粗准焦螺旋 1、取镜和安放 2、镜柱 8、细准焦螺旋 2、转动来对光 3、镜壁 9、遮光器 3、放压标本片

4、载物台 10、反光镜 4、调焦见物像 5、镜筒 11、镜头 5、结果要记录 6、转换器 6、复原后装箱 三、使用显微镜的注意事项 作业: 一、填空题: 1.填写图中各序号所代表显微镜各部分的结构名称。 2.在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时,看到视野中有一个污点。当用手推动装片时,视野中的污点也随着移动,这时污点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上;如果视野中的污点不随着移动,则污点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上;若此时转动目镜,污点不动,则污点一般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上。 3.取送显微镜时,要一手握_________________,一手握____________________。碰到玻片标本。 4.在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镜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____________________,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 二、选择题

第一节《探索生命的器具》教案(苏教版初一上) (8)

第一节《探索生命的器具》教案(苏教版初一上)(8)一、背景和意义分析 〝探究生命的器具〞要紧介绍了显微镜的结构、作用与使用方法,对常用实验器具的分类、安全操作规那么做了简单的介绍,介绍了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方法,让学生体验一种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过程并练习使用显微镜进行观看。本章内容是在学生差不多了解了生物的要紧类群、生物的生命现象、生物学与人类和社会的关系,意识到生物学的重要性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探究生命的器具、方法,并学会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方法,这对学生今后科学地探究生命,正确地使用各种探究器具,养成良好的实验适应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都有专门大的作用,它将为学生学会科学探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学习与导学目标: 1、知识积存与疏导:在初步学会使用显微镜的基础上,尝试制作临时玻片标本。对比图2-4,归纳出制作临时玻片的过程。认知率达100%。 2、技能把握和指导:尝试制作临时玻片标本,防止玻片内显现气泡,并使用显微镜观看玻片标本。利用率达95%。 3、智能提高与训导:在动手实践操作的基础上,通过组内讨论、交流,培养合作精神,提高交流表达能力,培养实验能力。互动率达100%。 4、情意修炼与开导: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发觉咨询题,并尝试解决咨询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投入率达100%。 5、观念确认与引导:强调实验在生物课学习中的重要性,指出学生只有通过动手实验,才能获得许多感性的认识,才能学会许多科学的实验方法,去探究生物世界的隐秘,从而使学生明确实验课的目的,激发其探究精神,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认同率达100%。 三、障碍与生成关注: 通过积极参与、动手、动脑,亲身经历,从而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尝试制作临时玻片标本。 四、学程与导程活动: 教具预备:显微镜、擦镜纸、载玻片、盖玻片、洁净的纱布、滴管、烧杯、叶片、番茄、自来水等。

苏教七年级上册生物:2.1 2.2 探索生命教案

辽宁省实验学校沈北合作学校七年级生物学科教案

讲授内容体验过程课堂实录 一、导入 二、学习新课介绍显微镜一、导入新课 通过复习学过的生物 的生命现象,引导学生说出 除病毒外,细胞是生命体结 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提出 问题:你想观察细胞吗?从 而引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展示图片,说明显微镜的历 史背景,分 类与发展。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之前已经 学过生物的基本特征,知道 了除了病毒外,生物都是由 细胞构成的。那么你想观察 到细胞吗?如果我们想要 看到细胞,我们需要借助什 么样的工具呢?下面我们 一起来学习显微镜的结构 与作用。 生:说出生物的生命现象, 知道想要观察细胞,必须要 借助一定的器具——显微 镜。 二、学习新课 师:(展示显微镜的图片) 当我们想要观察微小的物 体,我们需要借助显微镜。 学习生物学,显微镜是最基 本最常用的器具。显微镜是 一种具有放大功能的仪器。 最早的显微镜是光学显微 镜,结构十分简单,是由英 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胡克研 制出的,虽然它只能放大 100倍左右,但是胡克用它 成功观察到了“细胞”。随 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显 微镜的出现,使显微镜的放 大倍数达到了1500多倍甚 至更多,帮助我们观察到更 精细的细胞内部结构或更 微小的物体。

显微镜的结构与作用向学 生展示显微镜,让学生通过 观察显微镜实物,自学书中 P20图2-2,认识显微镜的 结构与功能 让学生观察目镜和物镜,认 识低倍镜与高倍镜,学会计 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知道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由物 镜的放大倍数和目镜的放 大倍数共同决定的,即物镜 生:观看图片,了解显微镜 的历史。 师:(展示显微镜实物)今 天老师也为大家带来了一 台显微镜,请同学们仔细观 察老师手中的显微镜。通过 你的预习,你能不能说出显 微镜都有哪些结构,分别具 有什么样的功能。 生:观察显微镜,结合教材 P20图2-2,说出显微镜的 结构与功能。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显微 镜的目镜和物镜,你发现了 什么? 生:通过观察,发现显微镜 目镜和物镜的镜头上分别 标有数字。 师:这些数字代表了什么? 生:它们是目镜和物镜的放 大倍数。 师:对,目镜上的10×,代 表了它的放大倍数是10倍。 物镜上的4×,10×,40×, 代表它可以将标本再放大4 倍,10倍,40倍。其中放 大倍小的物镜,我们称之为 低倍镜。放大倍数大的,我 们就称之为高倍镜。那么如 果我们在观察标本时,选择 10倍的目镜和4倍的物镜, 想一下,显微镜将物象放大 了多少倍?

探索生命的器具

2-1探索生命的器具 教学目标 1、出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作用。 2、别几种常用的探究器具,并说出其用途。 3、尝试使用显微镜。 4、对学生进行爱护实验器具的教育,使学生养成科学实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识别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尝试使用显微镜。 教学难点 1、范使用显微镜。 2、安全使用常用的探究器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丰富多彩的生物界蕴含着无限奥秘,这些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索,要进行科学探索就离不开一些器具。 (一)认识显微镜 出示显微镜,进行简单介绍,说明利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我们肉眼所观察不到的细微结构。 1、学生对照书本理清显微镜的结构,并了解各部分的作用。 2、各小组进行提问,并解答。 3、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强调。 (1)显微镜的拿法。 (2)辨认目镜物镜的放大倍数,物象的放大倍数。 (3)学会使用焦螺旋。

(4)反光镜的使用,识别平面镜和凹面镜。 (5)不同光圈的使用。 4、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i.区别目镜和物镜。 ii.识别反光镜的凹面和平面。 iii.识别粗准焦螺旋。 (二)使用显微镜 1、教师一边讲解一边操作。 (一)对光 (1) 选择低倍物镜,对准对光孔。 (2) 把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3) 转动反光镜,从目镜中看到一白亮视野。 (二)观察 (1)E片观察。 (2)载玻片放载物台的通光孔的中央。 (3)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镜靠近载物台,但离1到2毫米 使物镜慢慢上升,并看好物镜,直到看到物象为止,最后调节细准焦螺旋 使更加清晰。(看到的像是倒像,如要将看到的东西移向视野中央,则应 将标本向物象相反的方向移动)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4、学生提出发现的问题,并且解决 5、实验完毕,准确收好显微镜 (三)其他探究器具的认识 二、课堂小结 三、达标测试:

七年级生物上册《探索生命的方法》教案 苏教版

探索生命的方法 1设计依据与思路 本设计是江苏版七上第二章《探索生命》第二节《探索生命的方法》的内容,一个课时。 课标分析:本章内容与一般的概念知识不同,课标建议,让学生理解重要概念科学探究的方法,教师应积极提供机会和情境,让学生应积极参与、动手、动脑,亲身经历观察、实验、探究等过程,在实践中参与探究的完整过程,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材地位:本节介绍了重要概念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并让学生亲身参与和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进而使学生初步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为以后的探究活动提供系统的探究思路。 学情分析:初一的学生好奇心强,探究兴趣浓厚,但实践经验和生活经验不足,缺乏对事物本质的细致探究,需要教师积极创设丰富的探究情境,最大可能地提供探究的空间和机会,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充分享受探究的乐趣,为今后的自主学习提供最大可能性。 设计思路:创设丰富的探究情境,层层深入,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1.鼓励学生在“青霉素的发现”探索故事中,发现和了解科学家探索中的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初步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2.鼓励学生参与,引导学生走向团队“小弗莱明”的探究“生蛆”之旅,通过分析其过程,获得一定的理性认识,初步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即通过不断的设问追问和答疑,让学生参与其中,初步理解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置对照实验、控制唯一变量和重复实验等具体方法以及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培养学生在探索中所必备的精神和素养。3.联系生活,关注社会焦点。通过小组合作,体验探究环节,在“蚯蚓对不同的两种刺激有怎样的反应”的探究情境中,让学生体验一次探究的全过程,通过探究过程中蚯蚓在自来水和洗洁精稀释液不同刺激下的两种反应状态的对比,能使学生理解实验变量的含义并初步学会设计对照实。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4.雁过留声,适时总结。5.创设新情境进行拓展与迁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个性,沿着科学家的足迹,创设课外拓展新情境,探究“光对植物的生长有没有影响”,为部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供再提升和发展的空间,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热情。 2 教学目标 2.1 知识目标 1.分析科学探究故事,说出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2. 从“小弗莱明”团队的具体探究情境(生蛆)展示和学生参与中,初步理解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置对照实验和控制唯一变量的具体方法和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3. 在“蚯蚓对不同的液体刺激有怎样的反应”的探究情境中,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悟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2.2 能力目标 1.通过鼓励学生在“青霉素的发现”探索故事中,发现和了解科学探究的 一般过程,提高学生善于观察,处理信息,分析和概况总结的能力。 2.从“小弗莱明”团队的具体探究情境(生蛆)展示中,通过不断的设问 答疑,提高学生的分析、推理、质疑、评价和理解科学探究的能力。 3.在提供多种生活情境中,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4.通过小组合作,体验探究环节,在“蚯蚓对不同的两种液体刺激有怎样的反应”的探究情境中,在培养与他人合作能力,并初步学会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生活的社会关注的简单问题。 5.在创设的课外拓展新情境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探索生命的器具》说课稿

说课稿 苏教版生物第二章第一节 《探索生命的器具》 说课者: 单位: 时间:

《探索生命的器具》说课稿 各位评委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苏教版生物第二章第一节《探索生命的器具》,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在学生已经了解生物主要类群、生命现象等知识,在意识到生物学重要性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探索生命的器具,这对学生今后科学的探索生命,养成良好实验习惯、学会科学地探索奠定坚实的基础。如果说生物学是一座华丽的殿堂,那本节就是引领学生进入殿堂的敲门砖。 2、教学目标 依据《生物课标》和七年级学生知识水平,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并使用显微镜。 能力目标:通过演示和分组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实验、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共同体验“教学相长”的道理;体验科学的真实性;用平等的互动、让学生树立“我能行”的信心。 3、重、难点的确立 重点:认识显微镜结构和作用,学习使用显微镜。 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实验课的组织比较难,学生会很兴奋,乱摸乱动,而本节实验又是学生第一次,学生可能会因过度

兴奋而随意操作,为今后用显微镜探究其它生命现象埋下隐患,所以规范操作、高起点、严要求,开好头,很关键。 二、教法 依据课标,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主要采用引导法、演示讲解法、分组合作探究法,体验教学法等。 三、学法 结合本课重难点,学生主要通过观察、讨论、动手操作,互帮互助等方法进行学习。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导入、讲授新课、归纳总结、巩固提高练习。 (一)导入(约2分钟) 用投影展示一组色彩绚丽、美轮美奂的图片,让学生猜猜图片中的是什么事物,以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很难准确认出的。老师公布:“这都是显微镜下的世界。”结果出乎学生的意料,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对显微镜的好奇心,由此产生想认识、使用显微镜的迫切心情。 (二)讲授新课 两项活动。 活动一:认识显微镜(约13分钟) 虽然也可以由老师像讲解员那样给学生一一介绍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但这样没有把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调动起来,极有可能会兴趣骤减。所以我采用了以下教法:(1)鼓励学生利用课本插图,自学或与同学合作,研究显微镜结构。(2)教师故意错误、不规范地演示显微镜的结构及功能,让学生来评判并纠错,以此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第一节 探索生命的器具-教案

第二章探索生命 第一节探索生命的器具(第2课时) 本节是初中阶段对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技能培养的重要内容,其教学效果会直接影响学生日后实验操作的能力,还会影响到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发挥示范引领的作用,而且要让学生在自学互帮中培养学习能力及科学规范的实验操作习惯。通过合作学习、独立操作实践、纠他人之错等教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探索生命的器具、方法,并学会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方法,将学生浓厚的兴趣深化为动手动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意识到生物学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正确地使用各种探究器具,这对学生今后科学地探索生命,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都有非常大的作用,它将为学生学会科学探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识别几种常用的探究器具。 能力目标: 尝试制作临时玻片标本。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尝试实验操作的过程中,体验科学的真实和实验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初步学习制作临时玻片标本 教学难点: 学习制作临时玻片标本 ▍课前准备

教师:显微镜,镊子、刀片、滴管、干净的纱布、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永久玻片标本、洋葱、番茄、清水、碘液;放大镜,解剖盘,解剖剪,镊子,刀片,量筒,天平,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烧杯,试管,试剂瓶,培养皿,研钵,角匙; ▍流程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显微镜的结构,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显微镜的各部分结构名称及使用方法。 学生交流:说出显微镜各结构名称及使用方法。 实验,有时仅依靠显微镜还不足以完成实验探究,下面来让我们一起认识一下实验中常用的探究器具并学习使用方法。 ▍流程二:新课学习 一、识别探究器具 1.课前建立学习小组,每组五人,代号为A、B、C、D、E。分别学习不同类型的探究器具及使用方法。教师提供学习提示卡5张并进行学习任务分配: A.观察器具:放大镜、显微镜(复习) B.解剖器具:解剖盘、解剖剪、镊子、刀片等 C.:计量器具:量筒、天平等 D.加热器具: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等 E.通用器具:烧杯、试管、试剂瓶、培养皿、研钵、滴管、药匙等 2.学生结合教材P21插图及结合教师提供的实验器具进行识别,同组同学之间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总结学习经验。 附学习提示卡。 A组:观察器具

探索生命的器具

2-1 探索生命的器具 教学目标 1、出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作用。 2、别几种常用的探究器具,并说出其用途。 3、尝试使用显微镜。 4、对学生进行爱护实验器具的教育,使学生养成科学实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识别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尝试使用显微镜。 教学难点 1、范使用显微镜。 2、安全使用常用的探究器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丰富多彩的生物界蕴含着无限奥秘,这些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索,要进行科学探索就离不开一些器具。 (一)认识显微镜 出示显微镜,进行简单介绍,说明利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我们肉眼所观察不到 的细微结构。 1、学生对照书本理清显微镜的结构,并了解各部分的作用。 2、各小组进行提问,并解答。 3、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强调。 (1)显微镜的拿法。 (2)辨认目镜物镜的放大倍数,物象的放大倍数。 (3)学会使用焦螺旋。

(4)反光镜的使用,识别平面镜和凹面镜。 (5)不同光圈的使用。 4、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i. 区别目镜和物镜。 ii. 识别反光镜的凹面和平面。 iii. 识别粗准焦螺旋。 (二)使用显微镜 1、教师一边讲解一边操作。 (一)对光 (1)选择低倍物镜,对准对光孔。 (2)把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3)转动反光镜,从目镜中看到一白亮视野。 (二)观察 (1)E 片观察。 (2)载玻片放载物台的通光孔的中央。 (3)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镜靠近载物台,但离1到2毫米 使物镜慢慢上升,并看好物镜,直到看到物象为止,最后调节细准焦螺旋使更加清晰。(看到的像是倒像,如要将看到的东西移向视野中央,则应将标本向物象相反的方向移动)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4、学生提出发现的问题,并且解决 5、实验完毕,准确收好显微镜 (三)其他探究器具的认识 二、课堂小结 三、达标测试:

第一节《探索生命的器具》教案(苏教版初一上) (4)

第一节《探索生命的器具》教案(苏教版初一上) (4) 教学目标 1、出显微镜的差不多结构和作用。 2、不几种常用的探究器具,并讲出其用途。 3、尝试使用显微镜。 4、对学生进行爱护实验器具的教育,使学生养成科学实验的良好适应。 教学重点 识不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尝试使用显微镜。 教学难点 1、范使用显微镜。 2、安全使用常用的探究器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丰富多彩的生物界包蕴着无限隐秘,这些隐秘等待着我们去探究,要进行科学探究就离不开一些器具。 〔一〕认识显微镜 出示显微镜,进行简单介绍,讲明利用显微镜能够观看到我们肉眼所观看不到的细微结构。 1、学生对比书本理清显微镜的结构,并了解各部分的作用。 2、各小组进行提咨询,并解答。 3、对学生显现的咨询题进一步强调。 (1)显微镜的拿法。 (2)辨认目镜物镜的放大倍数,物象的放大倍数。

(3)学会使用焦螺旋。 (4)反光镜的使用,识不平面镜和凹面镜。 (5)不同光圈的使用。 4、检查学生的把握情形。 i.区不目镜和物镜。 ii.识不反光镜的凹面和平面。 iii.识不粗准焦螺旋。 〔二〕使用显微镜 1、教师一边讲解一边操作。 〔一〕对光 (1) 选择低倍物镜,对准对光孔。 (2) 把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3) 转动反光镜,从目镜中看到一白亮视野。 〔二〕观看 〔1〕E片观看。 〔2〕载玻片放载物台的通光孔的中央。 〔3〕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镜靠近载物台,但离1到2毫米 使物镜慢慢上升,并看好物镜,直到看到物象为止,最后调剂细准焦螺旋 使更加清晰。〔看到的像是倒像,如要将看到的东西移向视野中央,那么 应将标本向物象相反的方向移动〕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4、学生提动身觉的咨询题,同时解决 5、实验完毕,准确收好显微镜 〔三〕其他探究器具的认识 二、课堂小结

中考生物教案:探索生命的方法

中考生物教案:探索生命的方法 ?一、背景和意义分析 本部分内容是在学习了探究生命的器具,尝试了简单的探究问题(比如影响鼠妇生活的环境因素)方法之后,进一步介绍的科学探究生命的一般方法。教材所举事例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学生易于理解。对于探究活动:蚯蚓,也比较容易捕捉饲养,所以课堂可以充分尝试设计对照实验的作用,理解实验变量的含义,从而让学生理解并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这与其它章节的生物学知识介绍不同,对学生今后科学地探索生命,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学习与导学目标 1、知识积累和疏导:举例说出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尝试确定实验中的变量,并相应设计对照实验。 2、技能掌握与指导:以探究蛆是从哪儿来的为例,说明探究的一般步骤;并通过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体验探究的过程。 3、智能提高与训导: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推理分析问题的能力,小组集体合作能力。 4、情意修炼与开导:在实践的过程中,确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认同实事求是的重要性。 5、观念确认与引导:强调思考和假设在生命探索中的重要。

只有多思考,多问为什么,才能发现问题;只有大胆作出假设,才能进一步解决问题。 三、障碍与生成关注 1、举例说出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并体验其过程。 2、确定实验变量,设计对照实验。 四、学程与导程活动 教具准备:蚯蚓、硬纸板、玻璃板、自来水等 课堂设计: (一)激趣导入, 师:上面几节课,我们介绍了探索生命的器具及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但是光有这些还是不够的,还需要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科学探究的方法。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科学探究的方法。下面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上一次我们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的过程。谁能给我们讲一下过程?(教师引导,总结) 师、生:首先提出“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是什么?”的问题(提出问题),接着作出可能是水,光,温度等的假设,随后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观察(实验),最后得出是水,光,温度的结论(得出结论)。 师:很好,其实这就是科学探究的过程,从上我们可以看出科学探究包括哪些方面啊? (二)解疑导拨,合作探究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第一节 探索生命的器具-教案

第一节探索生命的器具(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 2.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 2.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 【教学难点】 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1.材料工具:显微镜、植物叶、清水、碘液、镊子、滴管、纱布、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解剖针。 2.小老师培训:课前对四名学生进行单独教学,并教会他们如何指导其他学生。【学生】提前预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带领学生复习回顾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让学生完成显微镜的装配。 【学生】每两人一组进行显微镜的组装,在活动中复习回顾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二、讲授新课 (一)玻片标本类型 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 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 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 (二)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1.学生通过实验报告上的材料工具名称,认识所用到的工具。 教师对学生不熟悉的工具进行指导,并提醒学生实验时要注意安全。

2.让学生阅读教材,初步了解制作方法和步骤。 【教师】今天我们选取的材料是洋葱的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它是洋葱的茎。 3.教师演示制作方法和步骤,强调每一步注意事项,每一步都让学生用一个动词概括出来。【教师】第一步操作用到的工具是什么? 【学生】纱布。 教师演示操作,让学生说这样做的好处。学生用一个动词概括此步为“擦”。 【教师】第二步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什么液体? 【学生】清水。 【教师】清水有利于细胞保持活性。教师演示。 学生回答用一个动词概括这一步为“滴”。 【教师】对选取的材料怎样处理了进行了怎样的处理? 学生概括了连续三个动词“撕”、“浸”、和“展”。 教师边演示边强调:用到的工具……?(镊子) 要撕取的是洋葱的……?(内表皮) 撕得不要过大,大小和我们观察到的永久装片中的材料大小差不多。 如何展平?我给大家加了解剖针这个工具,操作起来更方便一些。但要注意安全。 【教师】接下来我们要给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 【教师】如何盖?(一端先接触水滴,另一端缓慢放下) 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出现气泡) 这步的动词是……?(“盖”)。 【教师】我们选取的材料非常透明,我们能看到细胞吗? 【学生】不能 【教师】要是染上色呢? 【学生】可以看到。 【教师】我们要用碘液染色。在盖玻片的一边滴一滴碘液。 这一步是……?(“染”) 【教师】最后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动词是……?(“吸”) 并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4.最后把制作步骤用动词概括为:(学生填写在实验报告上)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第一节 探索生命的器具-教案(1)

第一节探索生命的器具(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说明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 2.能独立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3.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学生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 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象(要求学生用左眼注视目镜内图像的同时,右眼睁开)。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显微镜,逐个检查(准备两个不同倍数的目镜);四种标本(写有“上”字的玻片;印有数字的挂历透明纸;写有数字的不透明纸;动植物玻片标本),擦镜纸,纱布,投影仪;显微镜使用录像带;课前每班培训两名“小先生”,以便课上帮助教师辅导其他学生。学生:提前预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丰富多彩的生物界蕴藏着无限的奥秘,这些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索,要进行科学探索就离不开一些器具。 一、讲授新课 (一)常用的探究器具 【教师】PPT展示课本中的常用的探究器具图,让学生进行辨认,教师加以说明、补充、归类。着重说明酒精灯、滴管的用法。 【教师】演示各种器具的用法: 1.观察器具:放大镜; 2.解剖器具:解剖盘、解剖剪、镊子、刀片; 3.计量器具:量筒、天平; 4.加热器具:酒精灯、石棉网;

5.通用器具:烧杯、试管、研钵、滴管、药匙。 【学生】认真观看老师的演示,仔细听讲解。 【教师】提示学生:使用常用的探究器具时,要注意安全,不要用手触摸刀口,也不要碰到他人;不要用手直接接触被称量的物体;加热时,不要离开加热装置,加热结束后要及时、正确地切断热源,不要用手直接接触被加热的玻璃器具。实验结束后,要及时做好清理工作。【教师】提问:同学们,你知道一滴水中究竟有什么吗?你知道我们人体是由什么构成的吗?我们所说的细菌是什么样子?要看到它们,必须借助放大倍数更多的观察用具——显微镜。【教师】出示早期的显微镜和观察到的细胞以及电子显微镜的图片。 【学生】认真观看,了解显微镜的历史。通过观看了解到微观世界的奇妙,认识到显微镜的作用。 (建议使用资源:【活动设计】显微镜的发展史) 【教师】讲述:显微镜是常用的探究器具,能帮助我们观察肉眼无法观察到的细微结构。中学常用的显微镜主要是单筒式光学显微镜。 (二)显微镜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桌上的显微镜、玻片标本、擦镜纸、纱布等。 取镜和安放右手握,左手托;略偏左,安目镜。指导学生取镜和安放。强调安放目镜时,手指不要触摸镜头,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 1. 显微镜的构造学生两人一组,看书对照实物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教师】引言: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显微镜,并争取达到人人会使用显微镜。指导学生学会通过看书来认识显微镜。 2. 显微镜的使用对光:(1)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2)左眼看,右眼睁;(3)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的视野。观察:(1)标本放在载物台上,压住,正对通光孔;(2)镜筒先下降,直到接近标本;(3)左眼注视目镜,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思考回答: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细胞越大,个数越少;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细胞越小,个数越多。归纳: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 (建议使用资源:【教学实验】练习使用显微镜)趣味观察1. 介绍四种观察标本:①写有“e”字的玻片;②印有“上”字的透明纸;要求学生先看书,然后指导学生动手观察。巡视,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请一名同学上前演示。给予鼓励性评价。先请学生补充,后教师补充。强调:①用低倍物镜(10X或8X,即短的物镜)对准通光孔;②转动转换器的手法要正确,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③纠正:应叫明亮的视野,不叫亮圈;④镜筒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1单元第2章探索生命第二节探索生命的方法教案 苏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第1单元第2章探索生命第二节探索 生命的方法教案苏教版 一、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举例说出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技能目标: 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情感目标: 认同实事求是的重要性,确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难点:尝试确定实验变量,设计对照实验。 三、教学准备: 1、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捕捉蚯蚓。 2、教师准备探究器材:硬纸板、玻璃板、湿棉花球。 3、FLASH: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 4、视频文件:探究过程的举例——“什么驱策大白鲨撕咬猎物?”

五、板书设计:

第1单元第2章探索生命 第二节探索生命的方法 一、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 六、课堂作业: 一、填空题 1.科学探究是人们主动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通常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 2.在制定实验方案时,设计对照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起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3.验证假设的基本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主要方面。 二、简答题 1.在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活动结束后,为什么要把蚯蚓放回大自然? 2.在科学探究中,提出的假设总是和实验结果相一致吗? 3.蝙蝠是老鼠吃盐后变成的吗?请你设计一个实验,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验证。 4.

探索生命的器具教案2

2-1 探索生命的器具(二) 教学目标 1、尝试制作临时玻片标本。 2、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 3、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尝试制作临时玻片制作。 教学难点 防止玻片出现气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显微镜的的构造和使用方法,让学生完成以下操作(1)指出目镜、物镜、反光镜、粗、细准焦螺旋。 (2)对光。 (3)观察E片。 2 、检查预习情况 (1)教师演示操作过程,并对各部进行归纳。 A、用洁净的纱布把载波片,盖玻片擦拭干净――――净。 B、用滴管在载波片的中央滴一滴。 C、用镊子撕取叶的小表皮――――取。 D 、把材料浸入水底中―――浸。 E 、展平材料――展。

F、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波片上的水滴,然后轻轻盖在生物材料上―――盖。 G、把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染。 (2)学生按照实验步骤练习,教师巡视学生的情况,并及时纠正及解决。 A 、取材厚而透明,光线无法透过,视野里是一片漆黑,无法看清,因此取材要薄而透明。 B、盖盖玻片时产生气泡。 C、若视野中出现污点,帮助学生判断污点的位置。 (3)实验完毕,整理实验台 二、课堂小结 学生回顾本实验的主要内容。 三、达标测试题 一、填空题 在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时,看到视野中有一个污点。当用手推动装片时,视野中的污点也随着移动,这时污点是在 ____________________上;如果视野中的污点不随着移动,则污点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上;若此时转动目镜,污点不动,则污点一般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上。 二、选择题 1.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材料必须是( )

第二节探索生命的方法

探索生命的方法 (教案) 刘方圆 洛阳市东升第二中学

第二节探索生命的方法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举例说出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并体验其过程。 2、能力目标:认同认真观察记录的重要性,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情感目标:体会在探究过程中与同学合作、交流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举例说出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并体验其过程。 三、教学难点:尝试确定实验变量,设计对照实验。 四、课时计划:1课时 五、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分组并分配任务,自制多功能探究实验箱,小型动物手动投放器等。教师准备:实验材料器具如鼠妇、手表、湿土、干土等。制作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巩固提升,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探索生命的器具,学会认识并使用显微镜。同学们还记得显微镜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吗?(带领学生复习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那么,拥有了探索生命的器具,我们是否就能像科学家一样探究呢?(不能)教师:还要学会探索生命的方法即科学探究。 <二>、引入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科学探究是人们主动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一般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 1、提出问题: 在多姿多彩的生物世界,如果我们留心观察,会发现许多与生物学有关的问题。(提问学生发现过哪些问题) 教师总结:同学们发现过许多问题,如“蛆是从哪儿来的”“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鼠妇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今天我们以“鼠妇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为例,来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同学们根据提出的问题,课下在校园内实地调查、在学校图书馆查阅书籍、利用电脑网络检索等搜集整理资料。影响鼠妇生活的因素有光、水、温度。引导做大胆的猜想,从而过度到第二步骤。 2、作出假设: (1)学生自由发言,作出不同的假设。 (2)教师引导:假设是对问题的一种可能的解释,虽然不是事实,也不是毫无根据的猜想,假设有可能正确,也有可能是错误的。需要实验来验证。

2-1探索生命的器具(二)教学设计

2-1探索生命的器具(二)教学设计 2-1 apparatus for exploring life (2) teaching d esign

2-1探索生命的器具(二)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生物学又称生命科学、生物科学,是一门由经验主义出发,广泛的 研究生命的所有面向之自然科学,内容包括生命起源、演化、分布、构造、发育、功能、 行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以及生物分类学等。本教案根据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 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 打印。 教学目标 1、尝试制作临时玻片标本。 2、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 3、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尝试制作临时玻片制作。 教学难点 防止玻片出现气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显微镜的的构造和使用方法,让学生完成以下操作 (1)指出目镜、物镜、反光镜、粗、细准焦螺旋。 (2)对光。 (3)观察e片。 2 、检查预习情况

(1)教师演示操作过程,并对各部进行归纳。 a、用洁净的纱布把载波片,盖玻片擦拭干净――――净。 b、用滴管在载波片的中央滴一滴。 c、用镊子撕取叶的小表皮――――取。 d 、把材料浸入水底中―――浸。 e 、展平材料――展。 f、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波片上的水滴,然后轻轻盖在生物材料上―――盖。 g、把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染。 (2)学生按照实验步骤练习,教师巡视学生的情况,并及时纠正及解决。 a 、取材厚而透明,光线无法透过,视野里是一片漆黑,无法看清,因此取材要薄而透明。 b、盖盖玻片时产生气泡。 c、若视野中出现污点,帮助学生判断污点的位置。 (3)实验完毕,整理实验台 二、课堂小结 学生回顾本实验的主要内容。 三、达标测试题 一、填空题 在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时,看到视野中有一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