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盈江,一座充满民族风情民族文化的边城

盈江,一座充满民族风情民族文化的边城

盈江,一座充满民族风情民族文化的边城
盈江,一座充满民族风情民族文化的边城

盈江,一座充满民族风情民族文化的边城

追根溯源,兼有水乡之容、山城之貌的盈江有着灿烂多姿的民族文化,古代“百越”族群的后裔——傣族以创造“稻作文化”而著称;我国三大民族剧种之一的傣戏就诞生在盈江;古代“氐羌”族的后裔——景颇族、傈僳族,其传统文化则明显带有游牧民族文化的特征,而盈江自古以来便是西南丝路的必经之地,印度的“恒河文明”与中原的“黄河文化”在这里交汇、碰撞,形成了各民族不同的宗教信仰和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和民间文学,是我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如今,集聚在盈江这片疆域上的傣、景颇、傈僳等民族,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遗产,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关注、所仰慕。

风情万种的民族文化

在中国的版图上,盈江留给一般人最深刻的印象,似乎是她那雄奇而又神秘的自然保护区——瑞丽江大盈江风景名胜区。其实在她奇异、多样的地貌组合中,在她两山夹一坝一河的地貌景观中,还沉积着众多鲜为人知、光彩夺目的文化奇观……

忘情地徜徉在允燕路上的“允燕塔”,这座建于1946年的盈江佛塔,将傣族文化独特的风韵展示在青山绿水之中。60年来,这座高20米、基座由4层塔基、40座子塔拱卫而成的塔中之精品,吸引了千千万万的中外旅游者,并驰名东南亚。邮电部1998

年4月首次发行的《傣族建筑》邮票一套4枚,盈江佛塔为其中之一,被世人称为“傣族传统文化结晶”。

陈列在勐巴娜西珍奇园的天下第一大鼓,经过有关部门的精心搜集、整理、研究、制作,让游人在领略盈江气势恢弘的鼓文化的同时,如同穿越一条“文化隧道”,它记载着盈江曾有的文明与辉煌;还有那风情万种的傣族“泼水节”、景颇族“目瑙纵歌节”、傈僳族“阔时节”以及“光邦”鼓舞、象脚鼓舞等为代表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底蕴深厚,边疆少数民族风情浓郁,中缅“胞波”情谊源远流长。用火麻编织的、多姿多彩的粗布民族服饰,以其工艺的粗犷,线条的流畅,色彩的艳丽,图案纹饰的丰富,风格的多变,件件透着盈江独特而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

来到位于芒允乡那震惊中外的马嘉里事件起源地,我们会被盈江景颇族人民的勇敢自信和民族精神折服。瞻仰盈江万象城遗址和中国同盟会会员、傣族民主革命先驱刀安仁先生的故居,激励后人铭记历史,并对历史遗存进行反思。

“一个没有历史的民族是没有底蕴的民族,一个没有文化的城市是没有内涵的城市。”围绕这一思路,盈江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优势,积极挖掘以傣、景颇、傈僳为主的传统文化资源,把打造具有自身特色和民族风格的先进文化,增加民族文化底蕴,创造大文化环境作为盈江发展的底气。在努力丰富文化内涵的同时,也在悉心保护着独有的民族特色和

历史文化,旧城镇“十二眼井”——失传多年的傣家“南幕西双”典故风景区的修复就是明证。

漫长的农耕文化背景,使盈江还保留了大量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虽然,大量存在于民间乡土的文化资源,在今天外来文化、商业浪潮轮番冲击和侵蚀之下,仅生长在民间无数普通人的记忆中,但随着发掘、抢救民间文化工作的不断深入,在盈江境内发掘出的昔马山歌、傈僳民歌等,凭借无数代山民的口授心传,丰富着盈江灿烂的民族文化。?

正是大文化的理念,盈江对铜壁关自然保护区内的建筑物、道路、植被等均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让其生机昂然,绿意浓浓,永葆原始风貌。国家级风景游览区大盈江风光、“小千岛湖”凯邦亚湖、独树成林奇观——“华夏榕树王”、“亚洲第一拦沙坝”浑水沟大坝、中国橡胶母树、刀安仁故居、“万象城”遗址等为代表的88处景区景点,风光同民俗相互融合,自然与人文和谐统一,每一处都透着浓浓的生态旅游文化氛围。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文化是城市的魅力;经济建设创造城市的现实财富,文化内涵最终决定城市的地位。盈江城建独具匠心,把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同建设全州电力中心城市相结合,重点突出盈江边贸口岸文化、民族文化和热带亚热带生态文化特点,把城建与历史、自然、人文景观融于一体。

走在盈江街上,会感受到周围充满的浓郁文化气息。县委、县政府以及新建成的步行街,以恢弘的气势、合理的布局以及在

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重要地位,当之无愧地成为整个县城的“心脏”。街边风格迥异的绿草坪,在宾馆不时撞入眼帘的国画、油画等等,或凝重古朴,或高雅清新,成为身边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县文化科技活动中心的建成,遵循“人文、建筑自然的共存与融合”的主旨,与中心文化广场融为一体,重点突出了文化环境,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达成艺术与技术、功能与形式、自然与人工的完美结合,散发着盈江建筑的风貌和传统文化的气息。

盈江县城同样人杰地灵。 30万人口的盈江,拥有一个中心文化广场、一个文化科技活动中心、15个农村文化服务中心,以及近100个村社城镇社区、企业、厂矿、机关等多功能文化活动室,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86%。

盈江,在开发建设的同时,也不断为市民构建着培养和提升素质的精神家园。20xx年,投资1500万元,成功地兴建了占地60多亩的综合性城市休闲广场——大盈江广场。投资1400多万元建盖了一个集文化馆、图书馆、文物管理、健身中心、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文化行政管理为一体的县城文化科技活动中心……这些顺应时代潮流的标志性文化基础设施都崛起在大盈江之畔。

我们相信,经过几年努力,盈江文化设施建设要形成“大文化”的全新框架:以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为县城文化构架,以社区图书馆、文化馆、科普中心为县城文化网络,把新城乡建设成为民族传统文化集镇。

广场文化,盈江城动感的色彩

似绚烂的斑色花,像汇入历史长河的涓流——从大盈江广场传出的美妙歌声和着那时而悠扬时而激越的鼓声,向人们证明着盈江广场文化的兴盛。那天天飘荡的鼓乐之音,让人们惊叹:原来盈江是一座充满民族风情和歌舞升平的城镇。

“给点阳光就灿烂,给点水就能枝繁叶茂”,正是人们对正在兴起的盈江广场文化的特点及活力的生动概括。

看,无论是早晨还是傍晚,大盈江广场成了欢乐的海洋。伴随着欢快音乐起舞的人群中,有活力四射的年轻人,有两鬓斑白的大爷大妈,还有蹒跚学步的孩童,更有那身着民族服装的咩叭卜哨,他们个个精神蠼烁,跳得兴致勃勃。这边乐曲刚刚结束,那边又响起了节奏明快的韵律,音乐声中大家闻歌起舞,动作整齐划一,连过路的人也被现场的气氛所感染,不由得驻足观看,有的甚至自主加入到舞蹈队列中来……

据了解,在盈江像这样自发的广场群众文化活动天天不断。群众广场文化活动的蓬勃兴起,丰富了全县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掀起了多姿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新高潮,既让人在活动中锻炼了身体,又陶冶了情操。如今在盈江,每天茶余饭后出来跳嘎秧、纵目瑙、做操、打球的不计其数,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已成为群众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利用率极高的盈江广场文化,集民俗文化、商业文化、体育文化于一体,开创了政府与民间互动共创的新形式。文化、旅

游、体育等部门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围绕重大主题在广场举办文化系列活动,通过文体活动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送到群众中,使群众在自娱自乐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党的方针政策。

地处盈江腹地的商业步行街区,原来是个有着数十年历史的老城。改革开放以来,在政府的大力扶持和精心规划下,老盈江城已发展成为一个百商云集、寸土寸金的商业旺区。数以百计的商铺密布其间,各色各样的建筑毗肩林立,是盈江人引以自豪的亮丽的风景线,与日益兴起的广场文化形成娱乐与购物互补,所产生的社会、经济功效相得益彰。

广场文化,成了具有广阔前景的各种文化活动载体,商家利用这块阵地广泛开展各种具有商业味道的文艺表演活动,既为游客带来精神和物质上的双重享受,又为商家在广场文化活动与游客的互动中带来了别样的繁荣,还为县城平添了浓郁的文化色彩。

丰富多样的广场文化增加了盈江的动感与色彩。从生态环境上看,由于城市广场敞亮的空间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广场构成了市民生存、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春夏秋冬,广场都可以成为调节市民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成为县城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广场文化的连续与持久,还塑造、陶冶了群众的心灵。大盈江广场文化的奏鸣曲,唱响了主旋律,营造出全县浓浓的昂扬向上、开拓创新、加快发展、团结奋进的良好文化氛围。

从大山深处的民族,到大盈江广场上跳动的舞步,到昔马山间传出的歌谣,到活在舌尖上的傣戏;从宏伟壮丽的允燕佛塔,到景颇原始绿叶宴的创新……亘古以来,在盈江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多民族的世代杂居、融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透过漫长的时光,在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下,盈江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如同竞相绽放的山花,焕发出令人刮目相看的奇光异彩。■

(责任编辑赵忠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