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精选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两极下的竞争第13课 挑战“两极”北师大版课后辅导练习十二

2019年精选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两极下的竞争第13课 挑战“两极”北师大版课后辅导练习十二

2019年精选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两极下的竞争第13课  挑战“两极”北师大版课后辅导练习十二
2019年精选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两极下的竞争第13课  挑战“两极”北师大版课后辅导练习十二

2019年精选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两极下的竞争第13课挑战“两极”北师

大版课后辅导练习十二

第1题【单选题】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两极格局的瓦解

B、军事力量出现多极化

C、各国之间联系日益

D、经济格局出现多极化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维护人权、制止“种族清洗”的旗号,轰炸南联盟的战争是( )

A、中东战争

B、海湾战争

C、科索沃战争

D、伊拉克战争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各项中属于观点的表述是( )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

B、欧共体的建立

C、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D、欧盟的建立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随着苏联解体、两极解体终结,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这是继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以来世界格局的第三次变化,导致每次世界格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大国对外政策的变化

B、经济发展不平衡

C、大国军事力量对比的变化

D、地区冲突激烈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有历史学家认为20世纪开始于1914年,结束于1991年,据此判断,其历史分期的依据是( )

A、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

B、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C、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

D、技术革命的影响程度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1999年,在俄罗斯等国的斡旋下,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停止轰炸科索沃。这反映了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势是( )

A、恐怖主义日趋泛滥

B、全球一体化持续加强

C、单极世界逐渐形成

D、政治多极化不断发展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有人评论当今国际局势说:“当今世界,巨人林立,日本是独角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美国是萎缩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这一评论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势是( )

A、美、日、西欧三足鼎立

B、美国是世界霸主

C、多国争霸

D、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答案】:

第8题【单选题】

“划分欧洲势力范围的最后一幕,在1961年8月23日凌晨上演……在柏林的苏联占领区和另外三个西方国家占领区之问,立起铁丝网,隔离起来,另外还围绕整个柏林修建起围墙。围墙两边的家庭从此各自一方。”上述材料反映的背景是( )

A、经济大危机爆发

B、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C、美苏冷战

D、东欧剧变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1999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开始对主权国家南联盟进行军事打击,科索沃战争由此打响。这表明( )

A、美国建立了单极世界

B、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C、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威胁世界和平

D、联合国“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的宗旨发生改变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新科技,致力于实现长期、稳定和持续的经济发展,力争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对此,最准确的理解是( )

A、科技革命→经济实力→政治格局

B、政治格局→科技革命→经济实力

C、经济实力→科技革命→政治格局

D、科技革命→政治格局→经济实力

【答案】:

【解析】:

第11题【问答题】

和平始终是我们心中一个不灭的梦想。但人类在20世纪却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导致了世界格局的三次大变动。材料一:斯大林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战胜国,主要是英国、法国和美国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及战后和平制度。”(1)材料一所说的“战后和平制度”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国际关系体系,名称是什么?为确立这一“战后和平制度”,帝国主义列强召开了两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在会议上列强签署的哪两个条约对中国造成了严重危害?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社会主义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国家;欧亚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建立,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空前壮大。(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两极格局,主要是通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哪次国际会议确立的?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形成是哪两大国际组织的建立?材料三:20世纪初,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美苏对峙和争霸的两极格局崩溃,国际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3)两极格局崩溃、冷战结束以后的世界出现了两大突出变化,这种突出变化在世界格局(国际关系结构)、世界经济方面方面突出地表现为两大趋势,这两大趋势是什么?(4)以史为鉴,在世界多极化进程中,中国应采取哪些对策使自己真正成为世界一极?

【答案】:

【解析】:

第12题【问答题】

当今危机是从美国次贷危机引起,从而扩散到全世界,美国由此引起了全球的关注,请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任务。【独立的美国】1775年4月,北美民兵与英军的交火,揭开了美国独立战争序幕。1776年7月4日,北美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美国人民经过数年艰苦奋战,终于取得胜利。(1)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是什么?英国承认美国独立是哪一年?【统一的美国】北方人思想活跃,视野开阔,崇尚自由贸易,南方人憨厚稳重,固执成见,保留着农奴制的陋习,北方人看不惯南方人,南方人不服北方人,美国北方和南方的人都对这场战争跃跃欲试,就像一场赌博,都把堵住压在自己这一方。(2)美国内战前南北双方争论的矛盾焦点是什么?美国内战的结果是什么?【挫折的

美国】材料三下侧是1929~1945年美国失业率示意图。(3)分析材料三,可看出1929-1933年美国失业率最高,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为应对1929—1933年的这场危机美国采取了什么措施缓解的?德国和日本又是怎样解决这一危机的?【霸道的美国】冷战后,美国为了称霸世界,成为“世界领袖”,重新制定了全球战略,(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为对付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实施了什么政策?由此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5)从美国的诞生到发展到称霸世界的学习,你能归纳出美

国能够成为世界强国的基本条件中对当今中国实现“中国梦”有何启示吗?简要谈谈你对今后中美关系的看法。

【答案】:

【解析】:

第13题【问答题】

20世纪以来,世界风云变幻,促使国际格局不断调整。某市九年级(1)班学生在对国际格局的变化进行探究时,遇到了以下问题,请你帮助解决:【问题一:殖民主义时期的分赃格局】材料一斯大林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战胜国,主要是英国、法国和美国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1)材料一中所说的“战后和平制度”是指什么?这一制度的实质是什么?材料二

(2)材料二是在构建“战后和平制度”时签订的与中国有关的条约,以上两个条约对于中国问题的处理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问题二:霸权主义时代的两极格局】材料三“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北大西洋公约》(3)材料三是美国冷战政策在军事上的重要表现,对此苏联采取了什么应对措施?对世界局势有何影响?【问题三:多极化趋势下的和平与发展】材料四两极格局崩溃后,世界仍不太平,10多年间,美国到处插手别国事务,1998年8月,美国对苏丹和阿富汗实施代号为“无所不至”的导弹袭击……2003年3月,美国又发动了伊拉克战争。(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两极格局崩溃后,世界仍不太平的原因有哪些?(5)纵观当今世界,你认为各大国应该为构建和谐世界做些什么?

【答案】:

【解析】:

第14题【材料分析题】

历史时空:世界不是孤立的,伴随着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冲突与对抗,交流与合作改变着人类生活和世界格局。请根据图文信息填写有关史实。

""

""

""

""

""

""

【答案】:【解析】:

第15题【综合题】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20世纪至今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三次大的改变。

探究:近年来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新兴大国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力量、国际地位显著增强各国力争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这表明当今世界格局正朝着什么趋势发展?

随着政治格局的变化,世界经济也呈现出全球化的特点,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答案】:

【解析】:

2019年精选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两极下的竞争第13课 挑战“两极”北师大版课后辅导练习十二

2019年精选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两极下的竞争第13课挑战“两极”北师 大版课后辅导练习十二 第1题【单选题】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两极格局的瓦解 B、军事力量出现多极化 C、各国之间联系日益 D、经济格局出现多极化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维护人权、制止“种族清洗”的旗号,轰炸南联盟的战争是( ) A、中东战争 B、海湾战争 C、科索沃战争 D、伊拉克战争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各项中属于观点的表述是( )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 B、欧共体的建立 C、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D、欧盟的建立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随着苏联解体、两极解体终结,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这是继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以来世界格局的第三次变化,导致每次世界格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大国对外政策的变化 B、经济发展不平衡 C、大国军事力量对比的变化 D、地区冲突激烈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有历史学家认为20世纪开始于1914年,结束于1991年,据此判断,其历史分期的依据是( ) A、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 B、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C、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 D、技术革命的影响程度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1999年,在俄罗斯等国的斡旋下,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停止轰炸科索沃。这反映了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势是( ) A、恐怖主义日趋泛滥 B、全球一体化持续加强 C、单极世界逐渐形成 D、政治多极化不断发展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有人评论当今国际局势说:“当今世界,巨人林立,日本是独角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美国是萎缩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这一评论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势是( ) A、美、日、西欧三足鼎立 B、美国是世界霸主 C、多国争霸 D、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答案】:

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历史 第13课 《

xx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课标要求 简述《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初步了解法国大革命的影响;讲述拿破仑的主要活动,评价资产阶级政治家的作用。 教学目标 一、识记和理解 了解法国大革命的过程的重大事件:攻占巴士底狱、法兰西共和国的建立、雾月政变、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建立;讲述拿破仑的主要活动,正确评价拿破仑。理解掌握《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二、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概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理解《人权宣言》的内容,认识它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性文件;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课前收集整理有关拿破仑的主要革命活动并在课堂讲述,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人民群众推动法国大革命发展的史实,对学生进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教育;通过对拿破仑战争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拿破仑战争性质的变化和作用的两面性,使学生认识到侵略战争必然失败,树立学生反对侵略,热爱和平的思想意识。 重点难点 一、重点:《人权宣言》基本内容;拿破仑的主要活动及其评价。 二、难点:对拿破仑及其对外战争的评价。 教学方法

问题探究法、讲述法、情境设计法、讨论法多法结合。 教学准备 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案;学生收集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的主要活动有关资料。(教师可以将远程教育资源网上的有关内容印发给学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电影《滑铁卢》片段,重现历史场景。) 师:(随着影片片段解说)影片中充满自信和睿智,跃马在前者就是拿破仑.波拿巴,当年曾有人评价他“打个喷嚏就会使全欧洲感冒”,那么拿破仑是一个什么历史人物,他为什么有如此大的能量,他又是如何登上历史舞台的?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本课,了解这段历史。 (板书课题:xx大革命) 二、学习新课: 1、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多媒体展示《法国社会等级制度》) 问:大家从中可获得什么信息? (学生可能回答:法国等级森严,下层受到上层压迫。) 师:在这个等级制度中,一、二等级是封建统治阶级,拥有特权,而第三等级生活困苦,资产阶级有钱却无权,以资产阶级为代表的第三等级强烈要求改变现状,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获得政治权利。18世纪末,法国资本主义得到极大发展,手工工场兴盛。但是,法国国内封建土地所有制存在,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由此可以看出,法国社会阶级矛盾已经十分尖锐,革命一触即发。 2、三级会议的召开(多媒体展示《三级会议》图片)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三级会议召开时间、当时的国王,国王召开会议的目的及其结果。

2019-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_教案

2019-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_教案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一)课标 知道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知道司马迁和《史记》;知道造纸术的发明对传播文化的作用;讲述张仲景和华佗的故事。 (二)知识线索: 一、造纸术的发明 1、在纸张出现以前,人民用什么作为书写的载体?(甲骨、青铜器、丝帛、竹简) 2、用竹木简或帛作为书写材料有什么缺点?(竹木简太笨重,携带不方便;帛的价 钱昂贵,不能大量使用。) 3、什么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西汉) 4、东汉时,谁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纸的质量大大提高?(宦官蔡伦) 5、造纸术发明的伟大意义: 造纸术由我国传遍世界,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传播,这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二、张仲景和华佗 1、张仲景: 民族:汉族 生活时代:东汉末年(今河南人) 职业:医学家 成就: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了《伤寒杂 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提出辩证分析病情对症 治疗和“治未病”理论,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药 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被后世称为“医圣”。 2、华佗: 民族:汉族 生活时代:东汉末年 职业:医学家 成就: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他制成的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 医学史上的创举。他还创制一套医疗体操“五禽戏”,以强健身体。 三、历史巨著《史记》 作者:司马迁 民族:汉族 生活时代:西汉汉武帝时期 家乡: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 职业:史学家 成就:编写了《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 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鲁迅先生评价《史记》一书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四、道教和佛教 1、道教:东汉末年,张角创立了太平道,尊奉老子和黄帝,也吸收了流行在社 会上的一些神仙方术。当时在汉中、巴蜀地区还有张陵创立的五斗米 道,人们只要出五斗米,就可以入道或治病。 2、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又称释迦

九年级历史人教版第三单元提纲

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中世纪或中古欧洲) (基督教+法兰克王国+庄园+城市+拜占庭帝国+《罗马民法大全》) 1、基督教兴起的时间、地点、创始人、教义、传播?为什么基督教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1世纪巴勒斯坦地区耶稣 教义:耶稣就是“救世主”,耶稣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传播:4世纪末,罗马帝国将基督教确定为国教,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 原因:基督教主张忍受苦难,符合统治者统治人民的意愿,有利于维护统治。 2、日耳曼人在西罗马帝国废墟上建立的众多“蛮族王国”中,最为强大的是哪个国家?它的建立时间和建立者分别是?王国建立者巩固统治的措施是什么?达到了什么效果? 法兰克王国 481年克洛维 措施:①皈依基督教;②保留了原来罗马大地主的土地,把原属罗马国有的土地和无主土地 赐给教会和部下。 效果:取得了罗马教会、信基督教的高卢罗马人和部下的广泛支持。 3、法兰克王国改革的时间、内容、权利义务、特点(实质)、影响?谚语和启示? 时间: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进行,(11世纪西欧普遍存在) 内容:改革土地分封形式,变无偿地赏赐为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 权利义务:①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要无偿地位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 ②封君对封臣也有义务,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封臣受到外来 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 特点(或实质):封建贵族等级关系,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影响:形成了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的封建制度。 谚语: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启示: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主要推动力,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4、西欧封建采邑制与中国分封制在土地分封和影响上有什么共同点? ①两者都以土地占有为基础实行分封;②受封者都必须承担兵役等义务;③都形成了森严的 等级制度。 5、查理成为法兰克王国的国王后,教会与王权相处融洽的表现有哪些? ①查理继续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命令人民缴纳“什一税”; ②罗马教皇为查理举行加冕礼,称查理为“罗马人的皇帝”。 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今天哪三个国家的雏形? 德意志、法兰西、意大利 6、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什么?它的出现与西欧的哪场改革有关系? 庄园法兰克王国改革形成了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的封建制度 庄园开始流行的的时间是?遍布欧洲(或广泛流行)的时间是?庄园的特点? 9世纪开始流行 11世纪遍布欧洲 庄园是一个在领主统治下的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7、庄园的居民构成?庄园的土地分为几部分?佃户取得“份地”的条件是什么? 居民为领主的佃户,包括自有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自由农民有份地保有权和财产权)土地分为:领主的“直领地”、佃户的“份地”、全体佃户都可以放牧的“共用地”; 佃户取得“份地”的条件:义务耕种领主的“直领地”。 8、庄园法庭的功能、主持法官、特点、受理案件范围、手段、审判依据和评价? 功能:司法权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同步练习(原卷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同步练习一.选择题 1.宗教对于国家的兴盛具有重要的作用。历史上罗马国教是() A.基督教B.佛教C.道教D.伊斯兰教 2.基督教文化在中世纪欧洲取得了一统天下的地位。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中古西欧社会的基督教神权在精神和文化领域凌驾一切 B.基督教产生于公元前1世纪的巴勒斯坦地区 C.基督教会能够推动中古西欧社会的发展 D.基督教会在某种程度上也阻碍了中古西欧社会的进步 3.从10 世纪起,西欧开始恢复,关于其恢复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市民阶级的形成B.农业技术提高 C.商业贸易发展D.人口增长 4.中世纪的西欧,两个相距仅几百英里的地方,一个地方有大量的粮食,另一个地方却在遭受饥饿是很正常的事情。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西欧出现了等级君主制,大封建主仗势以邻为壑 B.国王以粮食为武器,限制粮食贸易,反对城市自治 C.庄园制经济封闭和自给自足,人们生活范围小,交往少 D.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崛起控制了亚欧商路,破坏了西欧商业环境 5.手工工匠和商人是城市的基本居民,他们一般是从周围农村的农民转变而来的。农奴获得市民身份的条件是() A.领主的批准B.用金钱赎买 C.在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D.拥有自己的手工作坊 6.10世纪初,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哪个阶级() A.地主阶级B.农民阶级C.市民阶级D.资产阶级 7.下列当代国家中,拥有共同祖先的是() ①法国 ②西班牙 ③德国

④英国 ⑤荷兰 ⑥意大利 A.①③④⑥B.①②③⑥C.①④⑤⑥D.②③⑤⑥ 8.佃户一般每周要在领主的直领地上劳动三天,剩下的时间才属于自己。由此可见,佃户向领主缴纳地租的形式是() A.货币地租B.实物地租C.劳役地租D.税收地租9.“拜占庭灭亡时抢救出来的手抄本,罗马废墟中发据出来的古代雕像,在惊讶的西方面前展示了一个新世界﹣希腊的古代:在它的光辉的形象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逝了;意大利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繁荣,这种艺术繁荣好像是古典古代的反照,以后就再也不曾达到了。”恩格斯的这段话反映的是拜占庭帝国() A.对世界发展的积极作用B.迅速衰亡的原因 C.对欧亚文明发展的局限D.迅速衰亡的过程 10.“我以我的信义宣誓,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待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伯爵,” 伯爵手持权杖,向所有向他宣誓效忠和致敬的人授予封地,然后众人一起宣誓。这一仪式应出现于() A.古代印度河流域B.古代两河流域 C.封建社会的日本D.封建时代的欧洲 11.“经年累代的研究业已表明,中世纪社会仍在持续发生变化,而且变化甚大,乃至公元1300年的欧洲大大不同于公元600年的欧洲了。”材料中所说的“不同”包括() ①庄园经济盛行 ②城市争取自治 ③奴隶制度盛行 ④大学兴起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2.随着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和工商业的发展,下列阶层中,发展成为早期资产阶级的是() ①教会②手工业者③富裕商人④银行家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2019-2020年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两极下的竞争第13课 挑战“两极”北师大版拔高训练第五十二篇

2019-2020年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两极下的竞争第13课挑战“两极”北 师大版拔高训练第五十二篇 第1题【单选题】 图示法是中学生学习历史的一种常用方法,下面是不同时期世界形势示意图,其中能够反映当今世界形势的是( ) A、 B、 C、 D、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尼克松1971年在堪萨斯城假日旅馆的讲话中说:“……现在,美国不再是从经济角度来说的世界头号强国,超群的世界强国,也不再仅仅是两个超级大国,当我们从经济角度和经济潜力来考虑问题时,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这“五大力量”除了美国、西欧、苏联、中国之外,还包括( )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印度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A、A B、B C、C D、D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1999年3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主权国家——南联盟狂轰滥炸。科索沃战争表明( ) ①霸权主义威胁着世界和平②美国希望建立单极世界 ③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④联合国主导地位受到挑战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20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世界已经小到用“地球村”来称呼了,而人类也因此面临着许多共同的问题。下列不属于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的是( ) A、毒品问题 B、恐怖主义问题 C、环境问题 D、种族主义问题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尼克松1971年在堪萨斯城假日旅馆的讲话中说:“……现在,美国不再是从经济角度来说的世界头号强国,超群的世界强国,也不再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当我们从经济角度和经济潜力来考虑问题时,今天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 动荡的中东地区》教案 新人教版 (2)

《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活动,要求学生掌握以下知识点:中东地区的地理范围,中东地区在交通、经济等方面的重要价值,中东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对解决该地区问题作出过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 2、能力目标:通过组织学生交流“活动与探究”的收获与成果,培养学生运用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本课的引文、图片等资料的阅读,引导学生概括出战火频仍和动荡不安是二战后中东地区历史发展的最大特点。通过对中东地区动荡局面形成原因和该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产生原因的分析。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战火频仍的中东。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难点:巴勒斯坦问题由来。中东地区战火频仍的原因。 教学过程 讲授新课: 一、战火频仍的中东 介绍导言中的第四次中东战争,切入本课主题──动荡的中东地区。展示中东地图,并介绍中东的地理、历史概念及中东地区的特点。 第一,“中东”一般是指欧、亚、非三洲连接的地区,主要是亚洲西部一带。该名称来源于过去人们以欧洲为中心,按距离远近把东方各地分别称为“近东”、“中东”和“远东”。 第二,现在一般所说的“中东”包括埃及、巴勒斯坦、叙利亚、伊拉克、约旦、黎巴嫩、也门、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曼、土耳其、伊朗等国家。总面积为七百多

万平方千米,人口一亿多。 第三,中东地区大多数是以阿拉伯民族为主的、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国家。以色列也包括在“中东”范围之内。 第四,中东地处欧、亚、非三洲的交通枢纽,战略位置非常重要。中东拥有极为丰富的石油资源,石油蕴藏量约占整个西方世界的60%以上。 回答问题:(1)简述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2)中东战火频仍有何具体表现?(3)历次中东战争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战争带来的最严重的后果是什么? 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第一,犹太人的祖先是希伯莱人。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迁入巴勒斯坦地区,逐渐形成了现代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第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勒斯坦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英国以约旦河为界将该地分为两部分:东部为外约旦(今约旦王国),西部为巴勒斯坦(包括今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第三,19世纪末兴起的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使大批犹太人移入巴勒斯坦,并与当地的阿拉伯人发生多次流血冲突。1922年7月24日国际联盟通过了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训令”,同意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民族之家”。犹太人在二战中受尽迫害的经历颇得世人同情,为他们在早已成为巴勒斯坦人家园的、犹太人古老的祖居地上建立自己的国家减少了障碍。第四,1947年11月,联合国通过的第181号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定,在约旦河以西的 2.7万平方千米的巴勒斯坦领土上建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耶路撒冷国际化。第五,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宣告成立,但巴勒斯坦国因巴勒斯坦人和阿拉伯方面反对181号决议未能诞生。此后,该地区战火不断。 五次中东战争的情况。1948年以色列宣布建国的第二天凌晨,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埃及等阿拉伯国家出兵进攻以色列,打响了第一次中东战争,又称巴勒斯坦战争,以色列称“独立战争”。1956年10月,英、法、以色列因埃及宣布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而联合向埃及发动进攻,发动了第二次中东战争,又称苏伊士运河战争;英、法、以的侵埃战争,以色列称“西奈战役”。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借口埃及

九下13第13课挑战“两极”

课 题:第13课挑战“两极” 教学目标: 1?了解欧盟的形成过程,分析“联合”对于欧洲崛起的重大意义。 2 ?简述日本在二战后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及主要表现,分析日本经济发展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增强“以史为鉴”的意识。 3 ?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意识,理解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作用。 欧盟的形成过程,日本经济恢复和高速发展措施以及日本崛起对我国的借鉴作用 新的力量中心的形成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自学指导法、讨论法、讲述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小组抢答、教师点评。)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是 ______________ ,他援助西欧的计划是 _____________ ,目的 二、 展示目标 1. 了解欧共体和欧盟的建立 2 ?掌握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和谋求政治大国的主要表现 三、 自主探究 根据提纲自主学习、组内交流、教师提问,学生展示本组学习成果 一、欧洲的联合:目的、过程、作用、 、日本的崛起:时间、原因、地位、表现 日本、西欧的发展影响:使日本、西欧与美国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 局面。 西欧经济和日本经济的崛起有哪些相同的因素?我们能够从中得到哪些启 示? 四、 归纳总结: 试一试,你能设计出本课知识结构吗? '☆西欧——联合——欧盟〔政治经济文化的 〕 另一中心) 比日丰一发展——经济大国并谋求政治犬国 座 中国——发展——政治大国 其他发展中国家 发展 ---- 壮大 * 五、 巩固检测 1、 李磊同学暑假旅行到某地区,发现那里不同的国家的人都拥有统一的护照,使用统 一的货币是在:( ) A 、欧洲 B 、北美洲 C 、南美洲 D 、大洋洲 2、 下列是当今世界一些国际性组织的徽标图案,属于“欧洲联盟”的是( )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各 方 力 吊 曲极格局

初一上册历史第15课测试题及答案

初一上册历史第15课测试题及答案 进入到初一,刚开始要如何去学好历史这门功课呢?平时要怎样做练习呢?别着急,接下来不妨和一起来做份初一上册历史第15课测试题,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初一上册历史第15课测试题一、选择题 1.考古印证了历史的印记。近几十年来,在我国x疆发现许多汉代的丝织品,在马来西亚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和陶器。这些考古发现证实 A.张骞曾出使西域 B.班超曾出使大秦 C.陆海丝绸之路的存在 D.中亚与东南亚都是中国版图 2.2000年前,丝绸是中国的名片;1000年前,瓷器是中国的名片;500年前,茶叶是中国的名片,其中与丝绸是中国的名片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文景之治 B.昭君出塞 C.张骞出使西域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2013年9月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关于丝绸之路说法正确的是 A、最初开通于唐朝 B、起点在洛阳 C、转站是大秦 D、张骞是功臣

4.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这里的它开始出现于 A.郑和下西洋 B.玄奘西游c.鉴真东渡D.张骞通西域 5.2014年3月1日晚,8名暴徒蒙面持刀在云南昆明火车站广场、售票厅等处砍杀无辜群众。有证据表明,这是一起由x疆分裂势力一手策划组织的严重暴力恐怖事件。x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管辖的历史可追溯到我国古代(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 6.以下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丝绸之路开通②日本倭奴国与东汉王朝通好 ③东汉官员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④东汉时代中国与欧洲已有直接交往 A. 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③②④ D.②③④① 7. 我们x疆好地方,天山南北好牧场各族人民大团结,歌颂领袖毛泽东 这首《我们x疆好地方》既唱出了x疆人民对乡土的热爱之情,也唱出了他们对党和政府的拥戴之意。历史上标志着x疆地区正式纳入中央政府管辖的是 A.台湾府的设置 B.伊犁将军的设置 C.驻藏大臣的设置 D.西域都护的设置 二、非选择题

最新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试卷(带答案)

一、选择题 1.“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3万辆拖拉机99%的耕地靠畜力、人力完成……”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苏联 A.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行了新经济政策 C.进行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D.进行了政治经济改革 2.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例由1913年的42%上升到77%,工业生产水平由1913年的世界第5位、欧洲第4位上升为世界第2位、欧洲第1位。苏联取得这一成就的原因是 A.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B.赫鲁晓夫的改革 C.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3.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凡尔赛条约》内容中最能体现这一实质的是 A.德国取消义务兵役制B.德国须支付大量赔款 C.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D.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4.十月革命的首创性体现为 A.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B.第一次在落后资本主义国家成功发动社会主义革命 C.第一次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践暴力革命理论 D.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权 5.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例由1913年的42%升到77%,工业生产水平由1913年的世界第5位、欧洲第4位上升为世界第2位、欧洲第1位。苏联取得这一成就的原因是 A.苏联的工业化建议B.农业集体化 C.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6.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美国人的关注。四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人《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等。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 A.新经济政策深得人心 B.农业集体化推进 C.工业化取得显著成效 D.文学和艺术空前繁荣 7.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这场战役结束已经百年,被炸过的地表仍旧凹凸不平。据统计,双方总共投射了至少2000万发炮弹,损失近百万人,因此这场战役有“绞肉机”、“地狱”之称。与上述材料相关的史实是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优质教案

第五单元 步入近代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 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庄园制度的变化 教学难点:认识到中世纪晚期是欧洲社会的一个转型期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封建庄园是在土地的层层受封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土地的封受关系及与此相应的等级制度乃是西欧一切封建关系和整个封建制度的基础。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1.教师提问:11世纪以后,农奴和领主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提示:农奴对领主的人身依附关系越来越弱,农奴的人身自由大大增强。农奴可以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不再为领主提供劳役,以此获得对自己劳动力的自由支配;也可以通过缴纳迁徙税,获得离开庄园、摆脱领主人身束缚的机会。 2.展示材料:马克思说:“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 3.问题思考:谈谈你是如何理解马克思说的这段话的。 提示:这反映了欧洲农村资本主义萌芽的情况。租地农场主就是后来的农业资本家。他们和农业工人之间是一种雇佣与被雇佣,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 4.教师提问:中世纪晚期,手工业的发展有什么变化? 提示:一方面手工业者逐渐脱离农业,另一方面他们不再仅仅为自己生活而生产,更多是为了适应市场而劳动。手工业者开办作坊,家人、帮工和学徒一起生产,规模比较小。 5.教师提问:为了缴纳封建赋税,农民在家里用自己的生产工具为商人从事手工生产。这反映出当时农村手工工场呈现一种什么状态?后来又有什么变化?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作业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一、造纸术的发明 1.阅读教材,找出最早出现的纸是在什么时间?什么时间,谁改进了造纸术,其成就及影响是什么? 2.思考,回答。 (1)简述东汉以前我国书写材料的演变。 (2)“蔡侯纸”出现于哪一个朝代?它使用的原料有哪些? (3)今天,人们大力提倡使用“再生纸”(将废旧纸张或纸制品回收,经过加工,重新制造出符合一定质量标准的纸),有什么重要意义? 二、张仲景和华佗 1.阅读教材,华佗和张仲景,一个是“神医”,一个是“医圣”,其中一位会模仿五种动物的姿态作体操,另一位被称为“坐堂先生”。他们是同一时代的人吗?他们到底对祖国的医学作出了什么贡献,才赢得人们如此尊崇呢? 2.观察下面的两幅画像,回答问题。

(1)这两个人都是哪个时期的人物? (2)请写出他们各自的成就。 (3)请对上述人物的成就进行简要的评价。 三、历史巨著《史记》 1. 阅读教材,司马迁生活在什么时期?他撰写的《史记》是什么体例的史书?这本书的史学成就有哪些? 2. 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向)异也。……仆窃不逊(不谦逊)……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1)这句话是谁说的?他是什么时期的人?写了一本什么书? (2)这本书被鲁迅称誉为什么? (3)这本书的体裁、内容和文字特色是什么? (4)为了完成这部书,他付出了很多努力。请你讲讲他的故事,他的哪些精神值得我

们学习? 四、道教和佛教 1.阅读教材,找出佛教、道教在中国兴起的时间及原因?佛教、道教的教义及影响分别是什么? 2.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材料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闲来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时辰一到,一切都报”,世界无常、实际平等、大千世界、清规戒律、抛砖引玉、昙花一现、一针见血、心心相印等等都来自佛教经典。 材料二道教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得道成仙。 (1)佛教和道教传入我国之后,很快就受到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和扶植。根据以上两则材料,你能看出这是为什么吗? (2)请举两个实例谈谈佛教对我国文化产生的影响。 1.【2014·年福建莆田】纸的出现时人类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它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下列人物中与纸的发明或改进直接相关的是 A.屈原 B.张衡 C.蔡伦 D.郦道元 2.【2013·山东青岛】东汉时期,我国涌现出众多优秀的科学家,他们创造了灿烂辉煌的科学成就,对世界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以下关联错误的是 A.蔡伦——改进造纸术 B.张衡——写成《九章算术》 C.华佗——制成“麻沸散”D.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 3.【2013·广东湛江】近来在我国一些地方发生了H7N9禽流感的感染。在防治传染病方面,我们可以参考古代“医圣”的医学著作是 A.《本草纲目》 B.《千金方》 C.《唐本草》 D.《伤寒杂病论》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知识点归纳 人教新课标版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知识点归纳和测评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知识点归纳 一、【考试说明】 1.(识记层次) 了解慕尼黑会议。 2.(识记层次) 知道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等事件。 3.(识记层次) 知道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和攻克柏林战役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4.(理解层次) 结合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的史实,认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作用。 二、【知识表解】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慕尼黑阴谋导致利益被牺牲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波兰 D.捷克斯洛伐克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最根本的因素是 A.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B.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C.英法的绥靖政策 D.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3.在德国进攻波兰之前,一位英国政治家曾说:“波兰作为一个殉难者比作一个主权国家更有利于英国。”这反映了英国当时考虑的是 A. 英国无力帮助波兰维持独立 B.英国想壮大德国实力以保持欧洲的均势 C.波兰的存亡对英国的利益毫无关系 D.波兰灭亡之后有利于德国进攻苏联 4.1940年,对英国人民说“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决不投降”的英国首相是 A.张伯伦 B.丘吉尔 C.达拉第 D.撒切尔夫人 5.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导致

A.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B.苏徳战争爆发 C.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D.第二次世军大战的亚洲战场揭开了序幕 6.德国在二战中惯用的战术首推 A.阵地战 B.运动战 C.闪击战 D.持久战 7.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关键是 A.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B.反法西斯国家在实力上超过法西斯国家 C.美苏之间社会制度矛盾的消除 D.法西斯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敌人 8.在下列哪次会议上提出战后成立联合国: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慕尼黑会议 9.二战后期的哪一事件,形成了对法西斯德国东西两面夹击的形势? A.华盛顿会议 B.柏林战役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诺曼底登陆 10.下图中原子弹爆炸的蘑菇云,至今使日本人民心有余悸,你知道人类历史上最早使用核武器的国家是哪个? A. 美国 B. 德国 C.英国 D.日本 1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A.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和世界人民的相互支持 B.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 C.英法等国放弃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 D.美苏等工业大国参战,提供了大量的物质援助 12.比较与归纳是我们学习历史的常用方法之一。下列有 关两次世界大战相似点的归纳不正确 A.德国都是罪魁祸首 B.美国都在参加了战争

北师大初中历史九下《第13课 挑战“两极”》word教案 (2)

挑战“两极” 教学设计: 一、课标:1.知道欧盟。2.简述二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强国的主要史实。 二、教学内容分析:当代世界的主流之一是发展。稳定、开放、联合、全球协作及科技是发展的动力所在。本课主要讲述可二战中日本和西欧诸国通过不同的发展道路在美苏两极格局下迅速崛起,成为当今世界“一超多极”政治经济格局的两个重要“极点”的史实。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欧盟的形成过程,分析“联合”对于欧洲崛起的重大意义。并知道欧盟的地理范围。提高识图能力。2.简述日本在二战后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及主要表现,分析日本经济发展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增强“以史为鉴”的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能运用归纳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直观地表现基础知识。对教材内外的资料多角度地认识,解释历史事件和进一步提高分析、归纳史料信息能力。并对一些重大问题进行分析对比讨论,提高学生应考的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意识,教育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才能成为国家有用之人。2.社会制度不同并不意味着敌视和隔阂,我们应解放思想,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并把“发展”当作重心。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欧盟形成过程,日本推动经济恢复和高速发展措施以及日本快速崛起对我国的借鉴作用。难点:新的力量中心的形成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 导课: 二战中,日本和西欧诸国的经济都遭到严重破坏,战后,日本和西欧通过不同的道路在美、苏两极对峙的格局下迅速崛起,成为挑战“两极”的两个重要“极点”。那么具体情况如何,请看本课(板书课题)。 二. 分析新课:(让学生念导语,师生共同找出本课重、难点)(1——2分钟) (一)欧洲的联合(板书)(约10分钟) 1.历史背景:①近代以来,西欧一直处于世界的主导地位,二战后,形成了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并进行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②西欧诸国意识到联合的重要性。 2.说一说欧洲联盟成立的经过。(结合课本P81“自我测评”;让学生看书思考)挂出P78《欧盟成员示意图》,养成“左图右史”的习惯,师生共同边结合地图边作分析。①从1951年法、联邦德国、意、比、荷、卢签署《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第二年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②1057年,这六国又组建“欧洲经济共同体”与“欧洲原子能共同体”③1967年,以上三个组织合并,成立“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④1991年底,以上六国加上英国等六国加入,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会议就“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达成协议,这是从“欧共体”过渡到“欧盟”的关键;⑤1993年11月,“马约”的批准生效标志着欧洲联盟的正式成立。从此西欧正朝着经济政治一体化目标迈进(参见P77《欧盟旗帜》插图)。 3.欧共体的作用:从经济上、政治上两方面来分析(详见P77“在以后20多年……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40分) 1.史学界普遍认为: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得出这一认识的主要依据是()。 A.改革使俄国摆脱了民族危机 B.改革使农奴无偿获得了土地 2.在一次历史活动课上,李璐同学向全班介绍了俄国1861年农 奴制改革。你认为他的下列表述哪一项不正确?()。 A.农奴已获得了“解放” B.政府再也不许地主任意交换和买卖农民 C.农民获得了一块份地 D.农奴不但自由,而且富有 3.如果给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画像,可以选择的历史情景是()。 A.他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B.他在萨拉托加战斗中 4.美国内战和俄国1861年改革前经济发展面临的共同障碍是()。 A.资金不足 B.企业设备陈旧 C.缺乏技术人才 D.缺乏自由的雇佣劳动力 5.1963年8月28日,美国黑人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在演讲中 说到:“一百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宣言》,我们 现在就站在他的纪念堂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是指()。 A.华盛顿 B.林肯 C.威尔逊 D.罗斯福 6.美国南北战争中林肯政府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 A.维护国家统一 B.争取民族独立

C.解决西部土地问题 D.解放黑人奴隶 7.与大化改新相比,日本明治维新的“新”主要体现在()。 C.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D.摆脱民族危机,实现国家独立 8.日本明治维新后,在社会上出现了兴建洋房洋楼的热潮,这源于()。 C.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D.提倡文明开化 9.距今140多年的日本,进行了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下列哪些表述符合改革后的史实?()。 ②向西方学习,天皇和英国国王一样只是徒有虚名,没有实权 ④仍保持自古以来的“皇军”保卫日本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0.下列国家中,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是()。 A.日本、俄国 B.美国、日本 C.英国、俄国 D.俄国、法国 11.假如你生活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你在生活中不可能享受到的是()。 12.有一位著名的发明家,被称为人间盗火的“普罗米修斯”,他是()。 A.瓦特 B.西门子 C.爱迪生 D.卡尔?本茨 13.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表述,正确的是()。 A.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B.汽船和火车相继诞生 C.开始于20世纪初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精品教案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教材分析: 中世纪晚期是欧洲社会的一个转型期,这一时期政治、经济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以及这一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所带来的社会关系的变化,预示者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强大起来,为文艺复兴运动,准备了经济上的条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中世纪晚期,农村垦殖运动的发展,分析欧洲庄园逐渐衰落和瓦解的原因; 2、能够概括租地农场的特点以及新的手工业经营的特点; 3、通过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认识中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 4、了解中世纪富裕农民和市民阶级的出现及其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材料、观看图片,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奴隶社会的奴隶,亦即“他人之物”逐渐过渡到中世纪农奴,亦即“他人之人”,到中世纪晚期,演变为农村或城市的“自由人”,这也预示了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的到来,感悟人的价值在不断追求自由中体现出来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庄园制度的变化。 【教学难点】 认识到中世纪晚期是欧洲社会的一个转型期。 教学准备: 1、电脑、投影仪; 2、相关的文字、图片资料; 3、相关的音像制品及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封建庄园是在土地的层层受封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土地的封受关系及与此相应的等级制度乃是西欧一切封建关系和整个封建制度的基础。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设计意图】通过新颖的导入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1.教师提问:11世纪以后,农奴和领主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提示:农奴对领主的人身依附关系越来越弱,农奴的人身自由大大增强。农奴可以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不再为领主提供劳役,以此获得对自己劳动力的自由支配;也可以通过缴纳迁徙税,获得离开庄园、摆脱领主人身束缚的机会。 【设计意图】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开展下面环节。 2.展示材料:马克思说:“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 3.问题思考:谈谈你是如何理解马克思说的这段话的。 提示:这反映了欧洲农村资本主义萌芽的情况。租地农场主就是后来的农业资本家。他们和农业工人之间是一种雇佣与被雇佣,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和材料教学培养学生识图能力和论从史出的能力。 4.教师提问:中世纪晚期,手工业的发展有什么变化? 提示:一方面手工业者逐渐脱离农业,另一方面他们不再仅仅为自己生活而生产,更多是为了适应市场而劳动。手工业者开办作坊,家人、帮工和学徒一起生产,规模比较小。 5.教师提问:为了缴纳封建赋税,农民在家里用自己的生产工具为商人从事手工生产。这反映出当时农村手工工场呈现一种什么状态?后来又有什么变化? 提示:这反映出当时农村手工工场呈现分散的一种状态。后来逐渐转向集中状态。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设置进行思考,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目标导学二:富裕农民和市民阶级 1.材料展示:有的富裕农民原先是某庄园的庄头,负责替领主管理庄园生产和其他事务。他们有较强的管理能力,有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由于农业发展、货币地租取代劳役地租,农民向领主缴纳货币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在财富普遍积累的基础上,一批富裕农民脱颖而出。他们是土地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在法兰西,他们占有的土地达到总面积的1/5,有的地区甚至达到1/3。 提示:反映了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化。这些富裕的农民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也是现代农业的最早发起人。 2.材料探究:

最新初中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公开课教案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1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了解西汉时期的科学技术医学成就和文化成就,包括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张仲景和华佗,司马迁和《史记》,佛教和道教。 2.通过引导学会阅读历史校本教材、观察汉代造纸示意图,了解造纸的工序。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3.通过学习西汉时期的科技文化,对学生进行初步的 科技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当时我们科技文化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和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学习重点】 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 【学习难点】 历史巨著《史记》的地位及影响。 问题激趣。导入新课,解读学习目标。要求学生划记其中的关键词,明确学习目标。 方法指导一: 仔细阅读教材,做圈点批注。 方法指导二: 注重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方法指导三: 知识模块可以用百家讲坛、颁奖典礼等形式从科技领域、时期、人物、成就方面列表展示。 方法指导四: 歌谣记忆历史: 西汉发明造纸术, 东汉蔡伦又改进。

质优价廉宜推广, 文明传播世界行, 东汉末年张仲景, 出书《伤寒杂病论》。 外科祖师是华佗, “麻沸散”五禽戏立根基。 司马迁著《史记》, 记录黄帝到武帝。 编撰使用纪传体, 文笔简洁是范例。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今天,我们所学的课本、所用的练习本、阅读的各种报刊、杂志等都离不开“纸”。“纸”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活,那么大家知道纸是怎样发明的吗?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知识模块一造纸术的发明 自主阅读课本P67~68内容,完成第1~2题。 1.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是什么时期的什么纸?谁在什么时候改进了造纸术?这种纸有什么特点?造纸术改进的意义是什么? 西汉早期的麻纸。 东汉,蔡伦,特点: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质量也提高了。 意义: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2.纸发明之前,中国人写字曾经用过哪些书写材料?和纸相比这些书写材料有哪些不足之处? 书写材料:龟甲或兽骨、青铜器、竹木简、帛等。 成本高、贵重不方便携带、不易推广等缺点;纸不仅携带方便,而且造价低廉,纸的出现大大便利了人们的书写,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传播。 知识模块二张仲景与华佗 自主阅读课本P69内容,完成第3题。 3.华佗和张仲景有哪些主要的医学成就? 华佗:擅长外科手术,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编创“五禽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