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及例题

  • 格式:docx
  • 大小:162.37 KB
  • 文档页数:1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1]

一、基本要求

1.普通混凝土要兼顾性能与经济成本,最主要的是要控制每立方米胶凝材料用量及水泥用量,走低水胶比、大掺合料用量、高砂率的设计路线;

2.普通塑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主要参数参考下表

②普通混凝土掺合料不宜使用多孔、含碳量、含泥量、泥块含量超标的掺合料;

③确保外加剂与水泥及掺合料相容性良好,其中重点关注缓凝剂、膨胀剂等与水泥及掺合料的相容性,相容性不良的外加剂,不得用于配制混凝土;

3 设计普通混凝土配合比时,应用excel编计算公式,计算过程中通过调整参数以符合表1给出的范围。

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1.1普通混凝土ordinary concrete

干表观密度为2000~2800kg/m3的水泥混凝土。

2.1.2 干硬性混凝土stiff concrete

拌合物坍落度小于10mm且须用维勃时间(s)表示其稠度的混凝土。

2.1.3塑性混凝土plastic concrete

拌合物坍落度为10mm~90mm的混凝土。

2.1.4流动性混凝土pasty concrete

拌合物坍落度为100mm~150mm的混凝土。

2.1.5大流动性混凝土flowing concrete

拌合物坍落度不小于160mm的混凝土。

2.1.6抗渗混凝土impermeable concrete

抗渗等级不低于P6的混凝土。

2.1.7抗冻混凝土frost-resistant concrete

抗冻等级不低于F50的混凝土。

2.1.8高强混凝土high-strength concrete

强度等级不小于C60的混凝土。

2.1.9泵送混凝土pumped concrete

可在施工现场通过压力泵及输送管道进行浇筑的混凝土。

2.1.10大体积混凝土mass concrete

体积较大的、可能由胶凝材料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应力导致有害裂缝的结构混凝土。

2.1.11 胶凝材料binder

混凝土中水泥和矿物掺合料的总称。

2.1.12 胶凝材料用量binder content

混凝土中水泥用量和矿物掺合料用量之和。

2.1.13 水胶比water-binder ratio

混凝土中用水量与胶凝材料用量的质量比。

2.1.14 矿物掺合料掺量percentage of mineral admixture

矿物掺合料用量占胶凝材料用量的质量百分比。

2.1.15 外加剂掺量percentage of chemical admixture

外加剂用量相对于胶凝材料用量的质量百分比。

2.2 符号

f cu,o——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f 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

f b——胶凝材料28d抗压强度实测值(MPa);

f ce,g——水泥强度等级值(MPa);

m wa——掺外加剂时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用水量(kg);

m bo——计算配合比每立方米混凝土的胶凝材料用量(kg);

m co——计算配合比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kg);

m go——计算配合比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粗骨料用量(kg);

m so——计算配合比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细骨料用量(kg);

m wo——计算配合比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kg);

m c——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kg);

m b——每立方米混凝土的胶凝材料用量(kg);

m g——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粗骨料用量(kg);

m s——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细骨料用量(kg);

m w——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kg);

m cp——每立方米混凝土拌合物的假定质量(kg);

γf——矿物掺合料影响系数;

β——外加剂的减水率(%);

βa——外加剂的掺量(%);

βf——矿物掺合料的掺量(%);

βs——砂率(%);

ρc——水泥密度(kg/m3);

ρf——矿物掺合料密度(kg/m3);

ρg——粗骨料的表观密度(kg/m3);

ρs——细骨料的表观密度(kg/m3);

ρw——水的密度(kg/m3);

α——混凝土的含气量百分数;

ρc,c——混凝土拌合物表观密度计算值(kg/m3);

ρc,.t——混凝土拌合物表观密度实测值(kg/m3);

δ——混凝土配合比校正系数。

P t——六个试件中不少于4个未出现渗水时的最大水压值(MPa)P——设计要求的抗渗等级值

T t——试配时要求的坍落度值

T p——入泵时要求的坍落度值

ΔT——试验测得在预计时间内的坍落度经时损失值

3 基本规定

3.0.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满足混凝土配制强度、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设计要求。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试验方法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和《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的规定。3.0.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采用工程实际使用的原材料,并应满足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要求;配合比设计应以干燥状态骨料为基准,细骨料含水率应小于0.5%,粗骨料含水率应小于0.2%。

3.0.3 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

3.0.4 混凝土的最小胶凝材料用量应符合表3.0.4的规定,配制C15及其以下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可不受表3.0.4的限制。

表3.0.4 混凝土的最小胶凝材料用量

3.0.5矿物掺合料在混凝土中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宜符合表3.0.5-1的规定;预应力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宜符合表3.0.5-2的规定。

表3.0.5-1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

注:①采用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之外的通用硅酸盐水泥时,混凝土中水泥混合材和矿物掺合料用量之和应不大于按普通硅酸盐水泥用量20%计算混合材和矿物掺合料用量之和;

②对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和复合掺合料的最大掺量可增加5%;

③复合掺合料中各组分的掺量不宜超过任一组分单掺时的最大掺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