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研方法

科研方法

科研方法
科研方法

《高校教师课堂有效教学调查与分析》与《石家庄市初中劳动与技术

教育实施现状调查研究》的比较

一、两篇文章的比较

本文选用的问卷调查的方法。选取的文章为《高校教师课堂有效教学调查与分析》。此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高校课程的有效教学进行研究。笔者的文章为《石家庄市初中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现状调查研究》。下面是对这两篇文章的比较分析。

(一)文章的结构

《高校教师课堂有效教学调查与分析》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研究方法,包括被调查者、调查问卷和调查方式。第二部分为问卷的结果分析。《石家庄市初中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现状调查研究》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问题的提出,第二部分为问卷的介绍;第三部分为调查的结果分析;第四部分为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为实施的建议。笔者的文章涉及到内容比较多,每一部分介绍的不是特别的深入,对问题的探讨只是表面的分析。《高校教师课堂有效教学调查与分析》这篇文章思路清晰简单,重点是对高校教师课堂的有效教学进行调查研究,得出真实的情况,对问题分析的深入透彻。

(二)问卷的设计

《高校教师课堂有效教学调查与分析》编制的《高校教师课堂有效教学调查问卷》,该问卷将高校教师课堂有效教学指标作了归类,主要是教学态度(1个子指标)、教学内容(6 个子指标)、教学方法(6 个子指标)、教学表达(2 个子指标)、教学组织(4 个子指标)、教学效果(5 个子指标)等6 大指标24 个子指标,形成陈述性判断题,共计24 题,最后一题(第25 题)系对高校课堂有效教学的整体评价。而笔者采的问卷的设计主要依据《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试行)》中对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规定,围绕着劳动与技术教育在学校的开设情况,分为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两部分。学生问卷主要维度是课程的开设,课程内容;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和课程的评价。教师问卷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信息;第二部分为课程的开设情况;第三部分为课程的实施;第四部分为提出的建议。《高校教师课堂有效教学调查与分析》问卷的维度划分的比较详细,清晰。题目数量设计的也合理。笔者的学生问卷维度设计的比较模糊,统计的时

候比较混乱。教师问卷虽然维度清晰,但是在实际的调查中发现了许多问题:题目设计的多,有些题目之间内容重合;有些问题设计的不合理等。

(三)问卷结果分析

《高校教师课堂有效教学调查与分析》在问卷的数据处理上采用的是平均数和差异检验。而且对问题是采用的计分,统计的时候根据每道题得分的多少来进行比较,从而得出优劣。对问卷结果采取了横向和纵向的比较。而笔者的问卷的数据处理只是简单的百分比形式,问卷分析时由于问卷的设计问题,维度不是太清晰,比较混论。

二、心得体会

问卷调查法的关键在于问卷的编制,所以,问卷的维度一定要设计好,然后根据维度再进行问题的编写。调查问卷的编制要按照编制程序:1.明确研究目的,根据研究目的和假设范围收集所需资料,并确定调查对象;2.列出提纲,确定所要搜集的信息和问卷类型;3.围绕主题草拟问题,列出标题和各部分具体项目;4.征求有关人员、专家的意见,修订项目;5.试测;6.再修订;7.发放。笔者的调查问卷没有经过试测,所以在实际的操作中出现了许多的问题。再者,对问题的设计上考虑的不足,好多问题有些矛盾或者重复,还有些问题具有默认倾向。所以,在后面的统计中出现了些问题。

附录:

高校教师课堂有效教学调查与分析

姚利民曹霞黄书真

摘要:运用问卷调查法对中南某省8 所高校4268 名教师、学生、教学管理者的调查发现:高校教师课堂教学从整体看和不同方面看都比较有效;高校教师课堂教学不同方面的有效性和同一方面不同子指标的有效性有差异,有效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教学态度、教学组织、教学表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不同类型(重点、一般、新建、民办)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的整体有效性和不同方面的有效性有差异,有效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重点高校、新建高校和民办高校、一般高校;同类型高校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差异复杂,重点高校间、民办高校间相似,一般高校间、新建高校间有差异。

关键词:高校;有效教学;问卷调查

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教学状况与教学质量问题日渐突出的今天,了解、评估、监控高校课堂教学成为高校保障和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工作,因而从有效教学角度研究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的现状,获取高校教师课堂教学是不是有效、在哪些方面有效以及有效程度的信息,为教师针对性地改进课堂教学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提供参考依据十分必要和迫切。为此,我们在中南某省8 所高校开展了教师课堂有效教学的调查研究。

一、研究方法

1. 被调查者

采取随机抽样法,在中南某省按重点高校(高考招生第一批招生的高校)、一般高校(高考招生第二批招生、办本科教育比较久的高校)、新建高校(高考招生第二批招生、2000 年前后由专科新升格本科的高校)、民办高校四类抽取8 所高校(每类2 所),在每校抽取某些班级的学生以及教师和教学管理者,其中教学管理者包括学校主管教学校长、教务处领导、工作人员以及院系教学秘书等,教师为教学督导组长、主管教学院长或主任和专业教师。调查发出问卷5040 分,其中,学生卷3600 份,教师卷960份,教学管理者卷480 份;回收有效问卷4268 份,其中,学生卷、教师卷、教学管理者卷分别为3074 份、768 份、426 份,回收率为85.4%、80.0%、88.8%。

2. 调查问卷

通过参考大量文献、预调查、以团体问卷和电子邮件征求高校学生、教师、教学管理者和教学研究专家以及会议方式听取高校教学管理者和有关高教研究专家的意见,编制出《高校教师课堂有效教学调查问卷》,该问卷将高校教师课堂有效教学指标作了归类,主要是教学态度(1个子指标)、教学内容(6 个子指标)、教学方法(6 个子指标)、教学表达(2 个子指标)、教学组织(4 个子指标)、教学效果(5 个子指标)等6 大指标24 个子指标,形成陈述性判断题,共计24 题,最后一题(第25 题)系对高校课堂有效教学的整体评价。我们认为,高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表征某一子指标的教学行为出现的频率可以反映教师该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参考维龙等人(Wilen et al)在《有效教学动力学》某些章后设计的有效教学分析量表[1],在每个陈述性判断题后给出了五种选项,它们是从未、较少、有时、经常、总是(分别与无效、较无效、较有效、有效、

很有效相对应),要求被调查者根据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的实际作出选择。统计结果时,选择从未、较少、有时、经常、总是分别计1、2、3、4、5 分。

3. 调查方式

学生调查采取团体问卷调查;教师和教学管理者调查先发放问卷,让他们填写,两周后回收问卷。为了更深入、全面了解高校教师课堂有效教学,我们还按照《高校教师课堂有效教学调查问卷》设计的步骤,精心设计了《高校教师课堂有效教学访谈和座谈提纲》,在每所学校分别召开了一次学生座谈会、一次教师座谈会、一次教学管理者座谈会,每次座谈会参加座谈的人数10 人左右;另外还个别访谈了学生、教师和教学管理者。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 高校教师课堂教学比较有效

高校教师课堂教学整体有效的分数为3.47 分,处在“较有效”和“有效”的中间,表明高校教师课堂教学整体上比较有效。为什么人们抱怨、指责高校教学问题多,质量低,而调查研究结果则表明学生、教师、教学管理者认为高校教师教学比较有效呢?推测起来,其原因主要是:其一,学生、教师、教学管理者评价的教学有效性是对课堂教学感知或观察后的事后判断,而并不是实际的有效性,因而可能会高于实际的教学有效性。其二,社会心理学中的积极性偏见原理指出,个体对于他人评价时,只要不属于重大的原则性变化,总是对他人保持着肯定的评价,因为对他人作出肯定的评价是愉快的[2],同理,学生、教师、教学管理者在对教学有效性作出评价时,在这种积极性偏见的影响下,会作较好的评价。其三,学生大多爱自己的学校,并且具有向师性,即他们认为教师优秀,崇拜、欣赏自己的教师,因而在评价教师的教学时,自然会作出比实际情况更好的评价。其四,教师和教学管理者在评价教学时基于维护自身形象、保全自己面子、抬高自己、避免承担责任等心理也会作出好的评价。可见本调查结果有不符合高校教学实际的可能性。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调查结果背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现实,事实上,学生、教师、教学管理者对课堂教学整体有效性评价的结果基本能客观反映高校教学的实际[3]。笔者认为,教学比较有效是因为高校重视教学,并为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创造了一定条件;同时,大部分教师热爱教学工作,具有教学责任感,教学认真,掌握了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教育学科知识和教学法知

识,具有正确的教学理念,并且通过参加教学实践和研究、反思教学,培养了教学能力。当然,研究结果也表明,教学只是比较有效,并不是有效,更没有达到很有效水平,说明教学存在一定问题,其有效性还有提升的空间,学校对教师教学的重视、鼓励和支持还不够,较少在教学上训练、指导、帮助教师,教师自身的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科知识和教学法知识不很丰富,教学不很投入,学习教学、参加教学培训和反思、研究教学不够,也许是导致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高校教师课堂教学不同方面有效性的得分在3.71 至3.43 之间,处在“较有效”和“有效”之间。其中,教学态度更接近有效(3.71),说明高校意识到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对教师认真做好教学工作提出了要求,也说明教师具有教学责任感,精力充沛,全身心投入了教学人;教学内容比较接近有效(3.57),表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是正确的,课堂上对教学内容的处理也是适当的;教学方法处在“较有效”和“有效”中间(3.49),表明高校教师课堂教学方法比较有效;教学表达比较接近有效(3.60),表明高校教师的语言、非语言表达以及板书和课件等表达清晰、生动、形象,因而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课堂参与,便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教学组织接近有效(3.60);教学效果的有效性较低,只有 3.43 分,更靠近较有效,说明高校教师的教学效果存在一定的问题。所有这些都表明,高校教师课堂教学从不同方面看也是比较有效的,当然也并不是有效,更不是很有效(5 分)。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于上述。

2. 高校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有差异

高校教师课堂教学不同方面的有效性不同,有效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教学态度(3.71)、教学组织(3.60)、教学表达(3.60)、教学内容(3.57)、教学方法(3.49)、教学效果(3.43),其教学有效性程度的差异比较见表1。

表1显示,教学内容与教学表达、教学内容与教学组织、教学组织与教学表达的有效性没有显著差异,教学态度与教学内容、教学态度与教学方法、教学态度与教学组织、教学态度与教学表达、教学态度与教学效果、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与教学效果、教学方法与教学表达、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教学表达与教学效果、教学组织与教学效果的有效性有非常显著差异,说明高校教师课堂教学不同方面有效性存在差异,且这种差异少数(3 种)不显著,绝大多数(12 种)显著甚至非常显著。其中,教学态度的有效性显著高于其他五个方面的有效性,教学效果的有效性显著低于其他五个方面的有效性,说明教学态度接近有效,而教学效果较差。高校教师课堂教学同一方面不同子指标有效性有差异,具体表现为:在教学内容的六个子指标中,有效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突出重点,讲清难点(3.62),教学关联性、逻辑性、条理性(3.59),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3.58),信息量大和有深度、难度(3.56),教学内容适合学生和社会需求(3.54),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学术性(3.51)。提示高校教师能够突出重点,讲清难点,教学有一定的关联性、逻辑性、条理性,教学内容信息量大,且有深度和难度,教学内容也能理论联系实际,但他们使教学内容与学生需求和社会需求相适应以及确保教学内容具有深度和学术性方面存在问题。教学内容适应学生和社会需求存在问题可能与学校和教师较少分析、研究和了解学生和社会的需求,较少考虑学生和社会对知识、能力的需求有关,也与学校较少为教师提供联系实际、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以及部分教师仅擅长于理论、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少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强有关;而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学术性存在问题或许与有些教师较少开展科学研究因而缺乏敏锐地洞察科学前沿能力

有关,也与有些教师即使从事科学研究但不能将自己的教学与科研结合有关。在教学方法的六个子指标中,有效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引导思路、培养思维、指导方法(3.61),鼓励、利于学生参与、互动与合作(3.52),采用多种教学方法(3.49),启发式教学(3.46),灵活采用教学方法(3.45),面向全体、兼顾差异、因材施教(3.43)。这意味着,高校教师能引导学生思路,培养思维,指导方法,鼓励学生参与互动与合作,并为学生参与互动与合作创造条件,但采用启发式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灵活采用教学方法以及面向全体、兼顾差异、因材施教的有效性并不高,提示虽然高校的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创造以教学内容和学术性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环境,鼓励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但可能由于教师缺乏对教学方法的学习和体会,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的能力较低,导致他们有效选用教学方法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再者,扩招带来的班级授课规模庞大,教师只能照顾少数学生的学习需求,不能既面向全体,又兼顾差异,因材施教。现实表明,从整体看,高校教师教学方法运用的确逊色于中小学教师,很多高校教师过分依赖单一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授法)[4],照本宣科或照屏宣科,教学没有激情,枯燥、单调和乏味,很多学生抱怨或不满意教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表达中,板书和课件等表达(3.63)略高于语言和非语言表达(3.57)。提示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教学技术在教学中越来越广泛运用,教师已适应了现代教学技术发展的需要,提升了多媒体教学水平,提升了板书和课件等表达的有效性,但教师语言和非语言表达存在一定的问题,的确如此,我们发现,一些教师上课语言单调,没有轻重缓急、抑扬顿挫,表达既不生动,更不善于有效运用眼神、表情、手势、动作姿势等非语言辅助语言教学,增强语言教学的魅力和感染性,使学生索然寡味,备受煎熬。在教学组织的四个子指标中,有效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课堂教学环节、活动紧扣教学目标与内容(3.66),课堂教学环节、活动安排有序(3.62),课堂教学环节、活动安排紧凑(3.57),教学时间利用高效(3.55)。说明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紧扣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课堂教学环节、活动安排有序,这可能源于教师比较重视课堂教学,教学准备比较充分,教学设计比较合理。但是,课堂教学环节、活动安排紧凑性不够,时间利用效率不高。笔者对学生的访谈也发现,教师教学时安排松散,不能有效地抓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最佳时机进行教学,鼓励学生提问,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存在时间浪费

现象。在教学效果的五个子指标中,有效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使学生理解、掌握了教学内容(3.49),使学生产生了学习兴趣、培养了学习动机(3.46),使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学会了深层学习(3.41),使学生学以致用,提高了能力(3.41),使学生发展了思维,学会了研究与创新(3.38)。提示教学在使学生理解、掌握教学内容上有效性较低,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培养学习动机、掌握学习方法、学会深层学习、发展思维、学会研究与创新、学以致用、提高学习能力的有效性更低。的确如此,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虽然在达成低层次的教学效果或目标——知识的传授上稍可,但在实现更高层次的教学效果或目标——引发学生相关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动机、教授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能力等上存在较大的缺陷,教学也比较忽视对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等的培养。高校教师感到比较容易和惯于保证达成低层次的教学效果或目标而认为保证实现更高层次的教学效果或目标需要付出极大努力、是巨大挑战以及很不习惯和擅长等是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

3. 不同类型高校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有差异

如表 2 所示:重点高校、一般高校、新建高校、民办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的整体有效性是不同的,有效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重点高校(3.57)、新建高校和民办高校(3.52)、一般高校(3.28),表明重点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的整体有效性最高,新建高校和民办高校的整体有效性次之,一般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的整体有

效性最低。平均数的差异检验显示,重点高校、新建高校、民办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的整体有效性非常显著地高于一般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的整体有效性,而重点高校与新建高校、重点高校和民办高校、新建高校与民办高校的课堂教学整体有效性的差异不显著,说明重点高校、新建高校、民办高校和一般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的整体有效性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即从整体上看,重点高校、新建高校、民办高校的课堂教学比一般高校的课堂教学更有效,重点高校、新建高校、民办高校的课堂教学的整体有效性相似。之所以一般高校教师课堂教学整体有效性更低,也许是因为它们作为老牌高校,要在科学研究上追赶重点高校,因而放弃了重视并搞好教学的传统,并形成了不利于教师教学的晋升、考核、评价和评优等制度,将教师引向科研,使教师一定程度轻视教学,不研究教学。重点高校、一般高校、新建高校、民办高校教师课堂教学不同方面的有效性是不同的,从重点高校与高校比较看,重点高校显著高于一般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重点高校与新建高校比较看,尽管这两类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差异,但差异不显著,提示它们的有效性相似;从重点高校与民办高校比较看,除教学组织两者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外,其余均没有显著差异。从一般高校与新建高校比较看,除教学态度两者没有显著差异外,其余均为新建高校显著高于一般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一般高校与民办高校比较看,除教学组织两者没有显著差异外,其余均为民办高校显著高于一般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新建高校与民办高校比较,教学态度上,民办高校显著高于新建高校;而在教学组织上,新建高校显著高于民办高校。显然,一般高校教师课堂教学不同方面的有效性都低于重点、新建、民办高校的有效性,重点高校、新建高校、民办高校教师课堂教学不同方面有效性高低的差异显示出复杂情形,有些方面重点高校更高,有些方面新建高校更高,有些方面民办高校更高。

4. 同类型高校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差异复杂

重点高校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相似,如表 3 所示,无论是从整体看,还是从不同方面看,A、B 两所重点高校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差异表现出复杂情形,有的方面A 校高于B 校,有的方面B 校高于A 校,且这种差异不显著,提示A、B 两所重点高校课堂教学有效性相似。

一般高校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差异多于相似,如表 4 所示,无论是从整体看,还是从不同方面看,C、D 两所一般高校的课堂教学有效性存在差异,既有的方面D 校高于C 校,且在整体有效性以及教学表达、教学组织、教学效果等三个方面的差异显著甚至非常显著,表明C、D 两所一般高校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差异多于相似。

新建高校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有差异,如表 5 所示,无论是从整体看,还是不同方面看,E、F 两所新建高校的课堂教学有效性存在差异,即F 校高于E 校,且除整体有效性差异不显著外,在课堂教学的所有不同方面均是差异非常显著,提示E、F 两所新建高校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存在差异。

民办高校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相似,如表 6 所示,从整体看,G 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略高于H 校,且这种高低差异不显著;从不同方面看,教学内容两校有效性相同,其他H 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于G 校,且教学态度和教学效果两校有效性的高低差异显著,教学方法、教学表达、教学组织两校有效性的高低差异不显著。提示G、H 两所民办高校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相似多于差异。

综合上述结果,我们得到以下结论:高校教师课堂教学从整体看和不同方面看比较有效;高校教师课堂教学不同方面的有效性和同一方面不同子指标的有效性有差异,有效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教学态度、教学组织、教学表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不同类型(重点、一般、新建、民办)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的整体有效性和不同方面的有效性有差异,有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重点高校、新建高校和民办高校、一般高校;重点高校间、民办高校间相似,一般高校间、新建高校间有差异。

参考文献:

[1] Wilen W et al. Dynamics of Effective Teaching (4th ed.) [M].Addison Wesley Longman, Inc, 2000

[2] 金盛华,张杰. 当代社会心理学导论[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56-57.

[3] 姚利民. 高校教学现状调查分析[J]. 高教探索,2007(5):85-89.

[4] 姚利民. 高校教学方法研究述评[J]. 大学教育科学,2010(1):20-30. [基金项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世纪教学研究所2009 年度重点规划课题“高校本科课堂有效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项目编号:高学会[2009]17 号)]

石家庄市初中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现状调查研究

摘要:劳动与技术教育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它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对强化学生的劳动观念、磨练意志品质、树立艰苦创业的精神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河北省石家庄市的20所中学、65位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存在以下问题:人们对劳动与技术教育认识不正确;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开设不理想,大多数学校只是虚设,没有实际的实施;大部分学校的没有专门的老师和场所来进行劳技教育;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通过调查发现石家庄市初级中学在实施劳动与技术教育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且针对具体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希望对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实施有所帮助。

关键词:劳动与技术教育问卷调查问题措施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综合实践活动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的提出也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渊源。不管是我国古代还是国外都备受重视,都有其深刻的历史意义。由于社会的迅速发展,我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日益暴露出来,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促进社会的发展,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提出了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学校的一门必修课,劳动与技术教育便是综合实践的一部分。

通过调查发现中学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的开设流于形式,自上到下都不重视。因此多数中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内容简单,形式单调,满足于让学生简单地打扫卫生、象征性地参加公益劳动、提倡做点家务等。这种状况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当今时代要求。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不只是停留在知识的层面,社会的发展需要的是全面型的人才,然而由于我国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人们只是重视学生的成绩,升学率等。对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不重视,尤其是劳动教育,认为这是和学习格格不入的。这种思想是不正确的,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明确规定要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才能培养出国家需要的人才。

(二)研究意义

本研究针对石家庄市的初中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实施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具有理论和现实的意义。

理论意义:本研究针对石家庄市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劳动与技术教育进行调查研究,有利于深化人们对劳动与技术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的理论,可为后续有关劳动与技术教育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资料。

实践意义:有利于人们正确的认识劳动与技术教育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能更好地促进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实施,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加强社会、学校及家长对劳动与技术教育的重视,促进其完善与发展。

二、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本选题研究思路大致如下:通过调查,分析出在综合实践活动视域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过程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根据存在的问题,并且根据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二)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用文献法查阅历来的有关劳动与技术教育等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成果,以期对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有一个较全面较清晰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运用资料分析法,对所掌握的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

2.问卷调查法:编制问卷,发放问卷,并且对问卷进行整理和分析。

(1)被调查者

采取随机抽样法,对石家庄市的中学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教师调查选取了20所学校,学生选取了20所学校,调查发出问卷75份,其中,学生卷40份,回收30份,回收率为75%。教师卷35份;回收有效问卷份30份,回收率为85.7%。

(2)调查问卷设计

问卷的设计主要依据《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中对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规定,围绕着劳动与技术教育在学校的开设情况,分为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两部分。教师问卷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情况,第二部分为对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了解,第三部分为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开设情况,第四部分为对劳动与技术教育开设的愿景。学生问卷先是调查学校有无劳技这门课,然后调查学生对于这门课开设的一系列的体会和感受。

三、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一)基本信息

本次调查中,男女比例为1:5,女教师的人数比较多。教师的年龄在6-34岁的占40%,35-45岁的占40%,46岁以上占20%,教师的教龄在10年以上的为60%,所教的年级包括了三个年级,其中初一20%,初二60%,初三20%。学生中初三年级为50%,初二年级为40%,初一为10%,也涵盖了初中各个年级。

(二)对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认识

教师方面:在本次调查中60%的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有所了解,20%的人只知道一点,20%不太清楚。看过《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的老师在本次调查中没有,所以对于综合实践下的四部分内容也都不是特别的清楚。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视域下的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内容只有20%的老师知道,20%的不清楚,多达60%的老师不知道。并且80%的教师没有参加过专门的培训。(见表1)说明劳动与技术教育没能得到重视,教师都无法清楚的理解劳动与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和内容,所以在根本也就不会重视这门课程的开设。

表1:对劳动与技术教育内容了解的调查

问题选项百分比

您知道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 A. 知道 20

的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内容吗? B.不知道 20

C.不清楚 60

您是否参加过劳动与技术教育 A.是 20

的相关培训? B.否 80

学生方面:50%的学生不知道综合实践活动以及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的内容,20%的学生错误的认为综合实践活动只是班团活动,剩下的30%的学生虽然对此有一些了解,但是也没有正确的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四部分内容,更不知道劳动与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关系。

(三)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开展情况

1.课程的设置

在教师调查中显示60%的学校开设了劳动与技术教育这门课程,但是在对学生的调查中发现80%的学校都没有开设劳动与技术教育这门课,只有20%的选择有这门课程。(见表2)结果表明学校中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计划和实施是脱节的。教师调查中,60%开设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的学校中,67%的学校不具备条件,基

本无法开设。并且开设学校的课表上规定每周一节的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但是67%的学校基本不占用课时,课外进行。

表2: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开设情况

问题选项百分比

贵校是否有劳动与技术 A.有 60

教育课程? B.没有 40 你们学校开设了劳动与技术 A.有 20

教育课吗? B.没有 80

2.教学目标的制定

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实施一门课程的首要任务,只有制定好了课程目标,教学才能顺利的展开。本次调查中,课程目标的制定不具体,33%的学校根本不制定教学目标,只有33%的学校制定教学目标。而且目标的制定科学性不强,调查中33%的学校,目标的制定是根据实践活动指导纲要,33%是根据学情,34%是二者的结合(见表3)。目标的制定要根据许多的方面,不能只是局限于一个或者几个方面,学生的特点,具体的情况等都是需要考虑的。

表3: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课程目标的制定

问题选项百分比

贵校劳动与技术课程目 A.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 33

标的依据是什么? B.学情 33

C.以上两者结合 34

D.没有依据,胡乱制定 0

3.课程内容的选择

《综合实践指导纲要》规定初中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主要内容为(1)劳动实践活动;(2)技能练习活动;(3)工艺制作活动;(4)简易设计活动;(5)技术试验活动;(6)发明创造活动;(7)职业体验活动7个部分。在调查中发现,开设了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的学校上课的形式和内容比较单一,67%的学校是劳动实践活动和工艺制作活动,33%的学校开设了简易设计活动。其他的内容在本

次调查的开设的学校中没有涉及(见表4)。可见课程的内容涉及到的领域比较单一,不能根据以上规定进行课程内容的设置。

表4:课程内容的设置

问题选项百分比

贵校劳动与技术课程劳动实践活动 67

上课的形式是?技能练习活动 0

工艺制作活动 67

简易设计活动 33

技术实验活动 0

发明创造活动 0

职业体验活动 0

4.课程评价方面

参与评价的人员主要有教师、学生、家长等,有的只是教师为评价的主体,有的是学生为评价的主体,有的是教师和学生都是评价的主体,有的还包括家长。总而言之评价的主体单一,不能很好的把各个主体结合起来进行多方面的评价。(见表5)评价的主要形式,在调查中发现学校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依据单一,评价的方式33%是书面考试,33%是档案袋评价,34%是学生自评。

表5:劳动与技术教育参与评价人员的情况

问题选项百分比

贵校劳动与技术教育参 A.教师 100

与评价的主要人员有 B.学生 100

C.管理者 34

D.家长 34

E.社会人员 34

5.教育经费投入情况

劳技课程的开展需要专门的费用,然而调查显示67%的学校经费不足,而且在教师的调查中,没有开设这门课程的原因调查中90%认为无法开设这门课程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经费不足,所以建议要加大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经费投入。这也是制约这门课程开展的一个硬性条件。

6.对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的态度

调查结果显示,对于这门课程,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希望开设和实施的。并且认为这门课的开设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积极的作用,同时可以促进学科教学,对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是有帮助的。有利于学生和老师的全面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

(一)对劳技教育认识不足

劳动技术课是向学生实施劳动技术教育的主要课程,是中学的一门必修课。开设劳动技术课,是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新人的重要途径;也是逐步消灭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差别的必要措施;对于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由于我国原来的教育体制的束缚,人们形成了只是重视“双基”学习,认为只要学会了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就是好的教育,好的学生,认为劳动与技术教育就是所谓的“副科”,学不学都无所谓。在整个学校的层面,自上而下没有形成对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正确的认识,教师和学校的管理者对劳动与技术教育宣传的不到位,思想贯彻的不深入,学生根本不知道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什么,认识不到劳动与技术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是可有可无的课程,这就导致了人们在思想观念上对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不重视。

(二)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1.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开设不理想

劳动与技术教育在学校层面只是一种形式。在开设的学校中,大部分学校不具备条件,基本无法开设。课表上虽然了规定每周一节的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教育学专业主干课,它从教育过程出发,研究教育研究的设计和方法的学科课程。学习该课程能帮助学生了解学校教育研究的基本原理以及其研究方法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运用。为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帮助他们在教育研究工作中正确应用各种研究方法,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使他们成为研究型的教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做到:1、了解学校教育研究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2、掌握学校教育的研究方法,具备一定的研究技能和能力。3、能进行研究课题的论证和学术论文的撰写。本课程的前继课程是教育学原理、心理学、社会学、哲学和系统科学等。因此,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与这些相关课程之间的关系,一要明确这些相关课程是学习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基础和前提,二要保持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体系和结构的独立性和完整性,避免容的简单重复。 二、教学基本要求 1、通过该课程的教学,正确认识该课程的性质、任务,全面了解该课程的体系和结构; 2、牢固掌握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 3、把握学校教育研究过程的基本程序和一般方法; 4、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进行课题论证及撰写文章 三、教学容及要求 第1章教育科学研究概述(2课时) 1、容提要主要讲述研究与教育研究;教育研究与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研究方法与教育研究方法论;中小学教育研究的类型。 2、教育目的通过本章教学梳理教育研究概念及教育研究的类型,促进学生掌握教育研究的方法及方法论,为后续各章提供认识上的前提。 3、重点与难点 重点教育研究概念 难点教育研究方法论 第2章教育研究方法的历史考察(2课时) 1、容提要专门介绍教育研究方法经历的四大阶段:注重思辨;强化实证;定性研究的兴盛;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融合。 2、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教育研究发展经历的4个不同阶段,并对

《科学素养与科研方法》试题及标准答案

《科学素养与科研方法》试题及答案 科学素养与科研方法考试附答案 (一) 单选题 1. 作为一种理解性的阅读,它不仅要求深入地、正确地理解文献的精华部分,掌握作者的真实意图,而且还要求研究人员能够恰如其分地对文献予以评价,这是指()。(C) 精读 2. 追溯查找法也称()。(B) 参考文献查找法 3. 创立了形式逻辑体系的人是()。(C) 培根 4. 以科学方法为研究对象的学科被称为()。(D) 科学方法论 5. 进行科研课题选题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特长选题,这里所谓特长,是指()。(B) 在科研方面所具有的优点 6. 下列哪项不属于文献的组成要素?(D) 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相同 7.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颁布实施的第一年是指()年。(D) 2006 8. “This report contains ...,first, ... second, ...; finally,”是属于国际学术会议的哪一项常用语? (B) 导言语句 9. 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变化所导致的部分或整个生物群体遗传物质的一系列不可逆转的改变,这是指()。(B) 生物进化 10. 研究清代两大代表性传奇《长生殿》与《桃花扇》的异曲同工,即是一种()。(D)横向比较 11. 查阅建国后的报刊资料,可以利用()。(D) 《新华日报》 12. 科研的客观条件中,哪一项是最重要的条件?(D) 资料 13. 通过授予有限时间内的专有地位是指()。(A) 专利 14. 人从本质上讲,是()。(A) 经济动物 15. 人的认识、意志、信念、自信、向往和理想、目标、气质、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的总称是指()。 (D) 心理素质 16. 作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指()。(A)

考研教育研究方法知识点整理

教育研究方法知识点整理 一、教育研究概述 (一)教育研究的界说—— 1.教育研究的含义:以发现或发展科学知识体系为导向,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解释、预测和控制,以促进一般化原理、原则的发展; 2.意义:①探索教育规律,以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导向;②改善教育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的发展和改革;③完善和发展教育理论;增强研究者的研究能力,培养未来教育改革家; 3.教育研究的类型:(1)价值研究与事实研究(2)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3)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二)教育研究的科学化历程—— (1)直觉观察时期:从古希腊至16世纪,在近代科学产生以前,教育研究方法论是在朴素唯物论基础上的直觉观察时期,具有朴素性和自发性的特点;采用观察法以及归纳、演绎和类比的思维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研究并形成理论;辩证法的初步运用以及朴素的系统观; (2)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17世纪至20世纪初,以经验论(培根)和唯理论(笛卡尔,试图将两者结合起来的是康德)两个派别的形成以及实践中重思辨、逻辑和分析为基本特征;采用归纳法和演绎法;心理学思想开始成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的理论基础;主张教育要适应自然,并从自然科学中移植“实验方法”;(3)形成独立学科时期:20世纪至20世纪50年代,构成教育研究方法体系的大部分方法是从其它学科移植而来的;教育研究方法理论中的两个基本派别进步

派与传统派、实证的与思辨的、实用的与理论的进一步分道扬镳,各自的发展研究为方法论的发展开拓了新领域;受西方哲学非理性主义、唯科学主义思潮及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影响;教育科学领域内分科的学科研究方法也同时取得显著进展;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还受到马克思主义辨证唯物论的和心理学及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两个方面因素的直接影响; (4)现代教育与现代教育研究方法的变革: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科学哲学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冲破了对科学理论的静态的逻辑分析,把对方法论的研究同科学发展的历史联系起来;科学对自然和社会的研究越来越广泛、深入;不同学科的相互渗透;科学研究课题的复杂性、综合性在日益加强,科学研究手段日益复杂、精密,科学研究成为集体的、综合的事业; (三)我国教育研究的现状及问题 1.特征:①重经验描述,缺乏理论概括②重先王之道,遵循历史传统③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脱节④思维方式整齐划一、整体直观; 2.现状:①研究的主体在不断地扩大;②研究的范畴在不断拓展;③研究的问题意识增强;④研究角度和方法多元化; 3.存在问题:①多元化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没有得到重视;②定性和定量的综合研究不够;③从个人经验出发的感悟性、思辨性研究依旧占据教育研究的主流,应加强科学实证性;④不善于吸收利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 (四)教育研究的主要趋势——①自然化、生态化②综合化(研究方法、研究工具、多变量实验设计)③多文化趋势④现代化;

教师工作量计算方法

教师工作量计算方法(修订) 沪商院人(2005)第28号 为了合理安排教师的工作,确保教学科研任务的完成,同时为考核教师、评聘教师职务提供必要的依据,按照学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特重新修订教师工作量计算方法如下: 一、教师工作量的概念 教师工作量是教师在一定质的基础上,完成与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有关的全部工作。教师工作量=教学工作量+科研工作量+其他工作量。根据国家法定的工作日制度,结合学院实际,每位教师一般应完成工作量为1600小时/年,其中,教学工作量1280小时,科研工作量160小时,其他工作量160小时。 二、教学工作量的统计范围 按照教学工作规范和学院下达的教学任务书,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均列入教学工作量统计范围,具体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实训实验指导课、毕业论文(设计)指导等。实行单独收费付酬的辅修课、重修课、考证辅导课,以及成教和自考项目的教学工作量,不列入本统计范围。 三、教学工作量的计算方法 采取“课时”加“系数”的方法计算。每位教师全年一般应完成320标准课时的教学工作量,每一标准课时相当于4工作小时。同时,根据授课班级人数、课程难易程度,规定不同的课程系数,按系数计算标准课时课酬。 1、标准课时和标准班级。除少数课程外,学院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书确定的每1节课堂理论课为1个标准课时;授课班级以35-40人为一个标准班,其中,艺术和外语专业以25-30人为一个标准班。计算标准课时,其授课人数以标准班为基数;非教师原因造成授课班级人数低于标准班人数下限的,其标准课时按标准班计算。 2、合班或大班上课。以标准班人数上限(40人)为基数1,授课班实际人数在41-80人的,每增加10人,相应增加课程系数0.2;授课班实际人数81人以上的,每增加10人,相应增加课程系数0.1;授课班人数增加不足10人的,采取四舍五入的办法计算系数。 3、“双语”课。教师使用外文原版教材,50%以上用外语讲授专业课,教学效果良好,其课程系数为标准课时×2,双语课不实行合班上课。在同类重复班讲双语课,其课程系数为标准课时×1.5。 4、普通公共课:体育课按标准课时×0.8计算;指导学生素描、绘画课,按标准课时×0.8计算;计算机上机操作指导课,按标准课时×0.8计算,外语听力课按标准课时×0.8计算。 5、实验实训课。纳入教学任务书的课堂实验实训课(不包括校外组织实施),按标准课时×0.8计算。该课程教学工作量包括备课、指导、批改实验实训报告和考核等教学环节。对未设专职实验员、由任课教师自己承担实验准备工作的工科类实验课,每1课时即为1个标准课时。 6、选修课。正常教学时间开设的选修课按标准课时计算,在晚上18:00以后和双休日开设的选修课按标准课时×1.2计算。 7、毕业实习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毕业实习的教学工作量计算由教务处另行制订。毕业实习指导应包括联络实习单位、跑点指导、组织实习小结、论文指导及论文答辩等工作环节。8、体锻课。辅导学生体锻(包括早锻炼)、举办运动会等工作量,按1标准课时=核准的工作时间(小时)÷4计算;经批准成立的学院体育运动队,按训练计划和实际执行的指导运动队的工作周数,折算为标准课时。 9、指导青年教师(包括制订指导计划、实施带教、组织考核小结等),每指导带教1位青年教师,按平均每年20标准课时计算,其中,第一年为30课时、第二年为20课时,第三年

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答案

专业技术人员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科研的( )阶段是科学研究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阶段? 确立科研课题获取科技事实 提出假说设计理论技术检验 2.( )是对某一专题或某一论题具有独到学术观点的著作,它有学术论著、学位论著之分。学术著作学术论著专题论著论文著作 3.( )是人类所拥有的一种智能,是一种高级的形象思维活动。 判断思维推理思维想象思维直觉思维 4.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应用研究包括技术研究和产品研制两个方面,其核心是( ) 技术开发技术创新产品开发产品创新 5.下列学术报告中,( )是指被学术会议接收并安排再制定地点进行口头演讲的内容。 特邀报告口头报告张贴报告视频报告 6.知识产权的( )特点是科学技术将成为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之力资源的占有和配置。 劳力经济阶段资源经济阶段智能经济阶段知识经济阶段 7.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是( )形成的基础,而新的科研方法的发现和创立,又使科研工作得以有效的进行,从而从今科学和技术的新飞跃。 科学方法科学器材科学探索科学创新 8.根据实验结果性格的不同分类,可分为( ) 探索实验验证实验模型试验等 化学实验物理实验生物实验等 地面试验空间实验地下实验等 定性实验定量实验结构实验分析实验等 9.( )标志着课题申请通过了有关专家的评审,被科技主管部门正式确认并给予资助。 课题规划课题申报课题立项课题方案设计 10.科研论文是以( )形式对最新科研成果的记录,它是科研成果的一种直接体现,也是学术交流的重要形式之一。 文字报告图表记录 11.( )是通过对学术期刊整体水平的评价,来界定刊载在该期刊上的学术论文水平和质量的评价方法。 指标评价法期刊评价法专家评价法综合评价法 12.下列中,不属于科技论文评价的原则的是( ) 创新性原则准定量原则可比性原则平等性原则 13.科研中,信息方法的作用不包括( ) 功能抽象学预测科学决策结构探析 14.利用书目文献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对课题相关知识点、事实和文献进行检索,属于论文检索的哪种方法( ) 工具法引文法借鉴法探讨法 15.( )是指针对某一研究领域中的一些重点问题,召集一些相关的学术代表而举行的学术会议。此类会议规模相对较大,内容丰富,参会人数较多,影响面广。 代表会议专题会议研讨会团体定期会 16.( )是发表在国内外正式出版的学术期刊上的文章、通讯或报道,一般包括综述、文章、简讯(简报)等。

科研方法试题库填空题

一、填空题 1.对照、重复、(均衡)和(随机)是实验设计中的四个基本原则。 2.在实验设计中严格遵守四个基本原则,其共同目的是为了尽量减少和抵消(非实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3.在试验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有:缺乏完善的(实验计划);试验设计缺乏();单因素设计取代();缺乏必要的();不能合理地处理();样本含量();缺乏合适的记录原始数据的()。 4.在收集数据和选取数据方面存在的问题有:设计类型与资料收集方式不();随意舍弃();盲目运用“()”准则舍弃某些自认为过大或过小的观察结果。 5.在表达资料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在编制统计表方面存在()表达不清等问题。在绘制统计图方面存在()不当和()不符合数学原则等问题;在运用百分比方面存在总例数()也用百分比表示等滥用现象。在运用平均数方面存在不考虑资料的()情况,一律用()表达资料平均水平的现象;在表达()分布资料 ”的表示方法。 时仍盲目套用“x s 6.在运用统计方法方面存在的问题有:把()看成处理定量资料的“万能”方法;把()看成处理定性资料的“万能”方法。把“()”看成判定两变量呈直线关系的无容置疑的依据。 7.在辨析设计类型方面存在的问题是:把一个单因素多水平的设计看成是()的设计,统计处理时减少了误差的(),降低了结果的();把一个多因素设计看成多个单因素设计,混淆了()之间的关系,无法分析因素之间的()。 8.试验设计中不可回避的三个要素是(处理因素)、(受试对象)、(实验效应)。 9.试验设计中必须严格遵守的四个基本原则是()、()、()、()。 10.常用的五种对照形式是(空白对照)、(实验比照)、(标准对照)、(自身对照)、(相互对照)。 11.有些人在实验结束后要处理资料时却不知需要哪些统计方法,其根源是缺乏完善的()。 12.有些人在实验中虽然设立了对照组,但当某些结果出现时却不能作出明确的解释,这是由于()所致。 13.有人为了说明A、B两台仪器测定的结果之间差别没有显著性意义,居然用一个健康人的4次重复测定值及其统计检验结果为依据,这实际上是曲解了实验设计中的()原则。 14.某项实验研究涉及5个因素,某研究者先将其中4个因素固定在各自的特定水平上,实验时只允许一个因素取各种水平,待该因素的“最佳水平”确定后,再依次寻找其它因素的最佳水平。这样做在()情况下易得出错误的结论。 15.有些人在零散的纸上随处记录实验结果,缺乏()的收集资料表格。

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教学研究方法简述 马海峰(金陵中学河西分校,邮编: 210019,邮箱:37090127@https://www.doczj.com/doc/0f17192774.html,) 现在的教育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应试教育逐渐向素质教育、创新教育阶段过渡。教育新观念,新思想不断涌现。那种传统意义上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钻在故纸堆”中的人,已经很难适应当今的教育发展需求。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除了要具备必要的科学文化素质以外,还要掌握必要的教育教学理论,如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此外还要不断进行教学研究,尤其要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研究。 在我们进行教学研究的时候,首先需要弄清作为研究依据的教学理论体现了怎样的价值观和目的论;其次需要弄清教育观念、教育思想、课程、教材与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之间的从属关系;另外,还需要建立和运用现代科学方法论的思想,将任何一个研究的课题纳入教育教学的大系统之中,探明解决这一问题所涉及的主要制约因素以及控制的办法。除上述三点之外,还有一条原则是需要特别强调的,这就是实事求是的精神--也就是科学的精神。我们必须正视存在着客观教育现象,分析自己的教学活动与实际现象之间的差别,从而找出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 至于具体的教学研究方法,目前惯用的大约有以下几种: 一、经验总结法 经验总结法是目前世界各国运用最多的一种教学研究方法。是指对先进教育教学经验进行科学总结的研究方法。这里的经验一般是指来自教学实践的直接经验,在经过、准确、真实、足量的记录,认真筛选、核实、验证,以及理论化后的教学经验。所以,教育经验总结就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以发生过的教育事实为依据,通过现场观察、访问和调查来搜集经验性材料,对经验现象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获得比较深刻、比较系统的教育知识的研究活动。 二、调查法观察法 调查法是指为了达到预设的目的,按照一定计划,系统地收集、研究调查对象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从而得出结论的研究方法。调查法的研究目的既可以是为了全面把握当前的状况,也可以是为了揭示存在的问题,弄清前因后果,为进一步的研究或决策提供观点和论据。 调查法既可以采用访谈法,电话调查法,也可以采用问卷调查法。在大范围做情况调查的时候往往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通过收集资料,然后作定量或定性的研究分析,归纳出调查结论。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时,根据需要确定调查主题,然后围绕这个主题,设立各种明确的问题,作全面摸底了解。问卷有开放型问卷和封闭型问卷(也叫结构型问卷)。 三、实验法 实验法是指有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以引起被试的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这种研究方法一般包括实验选题,实验设计和实验实

福州大学科研工作量计算暂行办法

附件3-2福州大学科研工作量计算暂行办法 一、科研工作量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围绕把学校建设成为教学研究型大学发展目标,本办法把学校科研业绩的重点即科技项目、科技成果、平台建设和学术交流作为学校计算各学院科研工作量的指标体系。 二、科研工作量指标体系(见表)

三、科研工作量有关指标说明 1. 科技项目 ●科技项目是指学院前一年度新立项目(校级项目除外)。 ●自然基础类是指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自然应用类是指纵向自然类项目除自然基础类外的其他项目及所有横向项目(包括社科横向项目)。 ●社科基础类是指国家软科学、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国家社科基金、省社科规划、教育部、教育厅重点项目的纵向社科项目。 ●社科应用类是指纵向社科类项目除社科基础类外的其他项目。 ● q是指实际到校经费。(单位:万元) ●(1)国家级项目 ▲国家级重大项目是指我校为申报(依托)单位主持的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含参照重大项目管理的专项),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973计划”和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大高技术产业化发展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等等(若各类项目到校经费达800万元<含800万元>(工科)以上可参照执行); ▲国家级重点项目是指我校为申报(依托)单位主持的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含参照重点项目管理的专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973计划”和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大高技术产业化发展项目所属独立课题,教育部创新团队,等等(若各类项目到校经费达300-800万元<不含800万元>(工科)可参照执行); ▲国家级普通项目是指我校为申报(依托)单位主持的国家自然(社会)

教育科研方法考试题

教育科研方法考试题 一、以遮蔽性分析法评价(一)教师要与学生一同成长(二)父母爻与子女同时成长 二、以事实研究法论(一)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二)教与学的关系 三、以三线规范理论述评(一)班级管理的现行规范(二)课堂教学的纪律规范 四、写作。结合具体(小微)的教学、教育与管理实际,写两篇不少于一千字的论文(要有论点论据论证及结论20分),然后分析自己的思维运作(发现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怎样解决10分),与所用的研究方法(如调查法等10分).. 附部分答题时需要的资料 一、三线理论 1.现状:当今现实社会生活中存在太多的简单(完美)上线问题,人们普遍用一些美好的愿望、期望来对待自己和他人,来对待生活和工作,造成简单上线、中线不明、没有底线的混乱现实而使自己处于迷茫不清之中。 2.目的:以丰富的三线为工具,解决教育、社会生活中的简单上线问题(即单纯的呼唤、强化理想和愿望)。 3.内容: ①上线:是理想界,不可缺少,但不能苛求完美,目标太高是一种简单上线,是浪漫的虚伪,多表现为一些呼唤、期望、希望、愿望。·如好人一生平安; ·两袖清风,毫不利己,专门为人; ·我们的教育目标——要求人的全面发展(目标过高,过于浪漫,实际中导致平均发展,以至于我们培养的学生懂而不精、无专业、无片面,故找不到工作----在专业技能和人才需求上上片面、专业为立世之基); ·不允许出错(出错是一种能力,是能力概念,表示一种主观判断、思维----不出错是不可能的,实在一点方能从容)。 ·教学相长(师生彼此外在,甚至师生互殴,或者一名教师连自己的不足都感觉不到,如何相长?) ·愉快教育、快乐学习、欣赏教育(不欣赏也是一种强大动力、《自卑与超越》)也是浪漫虚构。 ②中线:是能为界,操作界,即此刻、当下、我能做什么?这是最重要的。 ③底线:戒律界,操守界,突破底线会产生链式反应,为此要时刻注

《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方法》课程 实 践 作 业

教育科学研究的类型 一、*******(一级标题,宋体加粗,小四号,段前、段后间距为0.5行)(一)(二级标题,黑体,小四,段前、段后间距为0.5行) ⒈(三级标题,黑体,五号。段前、段后间距为0.5行,非单独成行则同正文) 正文采用五号宋体,行间距为20磅。图、表标题采用五号黑体;表格中文字、图例说明采用小五号宋体;表注采用六号宋体。段落首行缩进两个字符。 一、探索性研究、叙述性研究、因果性研究 按照研究目的分类,可以将教育科学研究分为三大类型:探索性研究、叙述性研究、因果性研究。 1、探索性研究 探索性研究是社会调查的一种研究方式,也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类型。它是对所要研究的现象或问题进行初步了解,获得初步印象和感性认识,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和方向。因此,它属于主观定性研究,设计简单,形式自由,调查样本小。 探索性研究的基本目的,是提供一些资料以帮助调研者认识和理解所面对的问题。常常用于更正式的调研之前以帮助调研者将问题定义得更准确些、帮助确定相关的行动路线或获取更多的有关资料。这一阶段所需的信息是不精确定义的,研究过程很有灵活性,没有什么结构。例如,向行业专家咨询就是一种探索性的研究。样本量一般较小,也没有什么代表性。探索性调研的结果一般只是试验性的、暂时性的,或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开始。 探索性研究的方式可以区分为次级资料研究、专家访问、相似案例分析、深度访谈等四种(Patton,1990)。 进行这种类型的研究主要面对的挑战是:由于缺乏前人研究经验,对各变量之间的关系也不太清楚,且缺乏理论根据,所以若进行精细研究,常出现顾此失彼或以偏概全的情况,而且这种类型的研究费时、耗力、经费高。 2、描述性研究

科研工作量计算

江汉大学专业技术人员科研工作量考核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调动专业技术人员从事科研工作和开展学术研究的积极性,客观公正地评价考核专业技术人员科研工作,根据我校具体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科研工作包括科研项目、科研成果以及学校科研主管部门认定应计算科研工作量的其他活动。科研工作量以“分”为统计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科研工作量为以上各部分工作量之和。 第三条科研工作量考核是我校专业技术人员考核、评聘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学校各类专业技术岗位聘任人员。 第二章工作量计算标准 第五条科研项目根据项目类别、项目层次、到校经费按以下标准计分。 (一)纵向科研项目分S1 1.自然与技术科学类:S1=12分×科研项目合同经费×K×P1×P2/项目研究年数 经费以万元为单位;K为项目级别系数,P1为单位排序系数,P2为成员分配系数;项目研究年数以项目合同起止时间为准,项目研究年数=(项目计划终止年度—项目计划起始年度),下同; 2.人文社会科学类(含教研项目):S1=18分×科研项目合同经费

×K×P1×P2/项目研究年数; 3.国家级、省(部)级(国家各部委、省科技厅、省委宣传部)、省属厅局级和副省级市(含副省级市属委局)指导项目S1分别按60分×P1×P2/项目研究年数、20分×P1×P2/项目研究年数、10分×P1×P2/项目研究年数计。 (二)横向科研项目分S2 1.自然与技术科学类:S2=12分×年度实际到账科研经费×P1×P2; 2.人文社会科学类(含教研项目):S2=18分×年度实际到账科研经费×P1×P2。 第六条科研成果根据成果层次、类别和社会、经济效益核定分值。 (一)公开发表论文(文艺作品)分S3根据所发期刊类别按表二标准计:

12 科学研究及其科研方法试卷

科学研究及其科研方法试卷 一.单选题 1.根据本课程,科研方法注重的是研究方法的指导意义和学术价 值。 (分数:10分) 标准答案:B 学员答案:B A.正确 B.错误 2.诺贝尔奖 (Nobel Prize) 创立于()。 (分数:10分) 标准答案:A 学员答案:A A.1901年 B.1905年 C.1910年 D.1912年 3.两大科研方法中的假设演绎法以()为代表。 (分数:10分) 标准答案:B 学员答案:B A.达尔文的《进化论》 B.笛卡尔的《论方法》 C.马克思的《资本论》 D.弗兰西斯·培根的《新工具》 4.西方的“方法”一词来源于英文。 (分数:10分)

标准答案:B 学员答案:B A.正确 B.错误 5.根据()的不同,实验可以分为定性实验、定量实验、结构分析实验。 (分数:10分) 标准答案:C 学员答案:C A.实验方式 B.实验在科研中所起作用 C.实验结果性质 D.实验场所 6.()又称发展研究,是把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应用于生产实践的研究,是科学转化为生产力的中心环节。 (分数:10分)标准答案:C 学员答案:C A.基础研究 B.应用研究 C.开发研究 D.综合研究 7.科学观察可以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分数:10分) 标准答案:A 学员答案:A A.正确

B.错误 8.以下不属于社会科学的是()。 (分数:10分) 标准答案:C 学员答案:C A.政治学 B.经济学 C.医药学 D.法学 二.多选题 1.根据本课程,科研激励的主要形式是?() (分数:10分) 标准答案:ABCD 学员答案:ABCD A.目标激励 B.管理激励 C.协作激励 D.竞争激励 E.市场激励 2.根据本课程,科研的基本程序包括()。 (分数:10分) 标准答案:ABCDE 学员答案:ABCDE A.需求分析 B.立项审查

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考试参考2.doc

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考试参考2 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考试参考2 一、单选题 1、()标志着课题申请通过了有关专家的评审,被科技主管部门正式确认并给予资助。c a.课题规划 b.课题申报 c.课题立项 d.课题方案设计 2、()的特点是提出新观点、新概念或新模型,侧重理论证明和模拟分析a a.理论性 b.实验性 c.描述性 d.设计性 3、()的重点在于实验的设计方案以及对实验结果进行的观察和分析b a.理论性科研论文 b.实验性科研论文 c.应用性科研论文 d.综合性科研论文 4、()是测量的正确程度,即测量结果所能显示测量对象所需测量特质

的程度。a a.效度 b.实度 c.信度 d.测度 5、()是对科学问题的提炼、分解及解决的过程。d a.课题规划 b.课题申报 c.课题立项 d.科研过程 6、()是对某一专题或某一论题具有独到学术观点的著作,它有学术论著、学位论著之分。b a.学术著作 b.学术论著 c.专题论著 d.论文著作 7、()是发表在国内外正式出版的学术期刊上的文章、通讯或报道,一般包括综述、文章、简讯(简报)等。b a.网络论文 b.期刊论文 c.学术著作 d.会议论文 8、(是反映客观现实的一种思想,是对研究对象有所断定的一种思维方式a a.判断 b.推理 c.想象 d.直觉 9、()是反映论文价值的最直接体现,是评价科研成效的公开尺度。b

a.论文撰写 b.论文索引 c.文献检索 d.论文发表 10、()是科研工作者必备的一种基本技能,是科研工作的重要过程。a a.论文撰写 b.论文索引 c.文献检索 d.论文发表 11、()是科研选题的使动环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指导作用。a a.提出问题 b.构建方案 c.选题报告 d.申报取向 12、()是科研意义中最基本的意义。a a.创造学术价值 b.推动技术进步 c.传承科研技术 d.促进社会发展 13、()是人类所拥有的一种智能,是一种高级的形象思维活动。c a.判断思维 b.推理思维 c.想象思维 d.直觉思维 14、()是通过对学术期刊整体水平的评价,来界定刊载在该期刊上的学术论文水平和质量的评价方法。b a.指标评价法 b.期刊评价法 c.专家评价法 d.综合评价法 15、()是为了申请相应的学位或某种学术职称资格而撰写的研究论文。d

教师有效教学方法与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教师有效教学方法与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教师有效教学方法与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教学学者的关注。20世纪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是“教学是艺术”。但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意识到,教学也是科学。即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从产生至今,有效教学就一直是教学研究的焦点之一,但有效教学研究的历史表明,有效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其内涵一直随着教学价值观、教学的理论基础以及教学研究的变化而不断扩展、变化。所以,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是教育科研一直永恒的主题。 当前有效教学大体有四种取向:一是科学主义(以加涅的“设计教学思想”为代表);二是建构主义(以杜威的“参与者知识观”为代表);三是多元智能(以“加德纳的理论”为代表)。四是最优化理论(以巴班斯基的理论为代表)。这四个理论就是我们进行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撑,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实施新课程以来,基础教育教学领域又一次开始关注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实现有效教学的研究。从近几年的新课程教师培训和教学指导中发现,很多新课程教师在有效备课、有效教学、有效评价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为此,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给处在迷茫中的新课程教师提供一种有效课堂教学的行动方案和有效指导,探索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有效教学方法,通过研究建构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有效课堂教学理论与方法体系,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力促进新课程改革进程。所以,在新课程背景下开展本课题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工作量计算方法模板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 学院科研工作量计 算方法模人板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工作量计算方法 (试行) 本部分包含教材建设、科研、论文、获奖等方面的内容。计算本部分时,成果获得者必须署名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未署名本院的不列入科研工作量计算范围。 为鼓励教职工走专业发展与职业发展相结合的道路,列入科研工作量计算

的论文论著或其它研究成果,必须符合本人所学专业大类(或交叉领域)与从事的职业(或现阶段所从事的学院工作)。教育研究与教材(教参)必须具有高职高专或其它类型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属性。 论文或艺术作品 I ?计算公式:绩分X排名系数 2?说明 (1)排名系数参考排名系数表(附后) (2)基本绩分(每篇/当量幅)见表10 表1论文或艺术作品绩分 计算表 *学校指定的重点教育研究期刊:《高等教育研究》《教育研究》?《中国高等教育》、《江苏高教》。 论文或艺术作品获奖绩分(以各级行政部门及具有行政职能的学术管理机构,如文学艺术联合会、哲学与社会科学联合会、科协或预先经学院

认可级别的工程技术学合、高等教育学会等发文至本院的征文、征 稿、作品征集与评奖为准,其它各市以上群众性组织或商业行为的评奖 活动一律按市级计。) (公开发行报纸理论版的论文等同于相应级别学术刊物论 文。 (4)同一篇论文或作品,按最高级别计算,但不重复积分(行政性组织的评奖与正式出版物刊登可重复积分)。对后取得高级别发表的论文,按当年积分计算方法予以追加。 (5 )人文社科类论文每篇不低于2500字、科技类论文每篇不低于字。书法、艺术作品按相应的刊登版⑥量计,以滿一A4版面抵算0.8 篇论文。0.5 v篇幅量<1,按0.5系数折算,篇幅量V0.5,按0.3系数折算。 二. 学术著作?教材?指导书?画册等

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考试题目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5题) 15 1、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是: A、爱因斯坦 B、牛顿 C、诺贝尔 答案:A 2、衡量国家科技领先的标志之一是: A、获诺贝尔奖的人数 B、国民经济总产值 C、人口数量 答案:A 3、衡量一个人的技术水平的高低之一是: A、论文 B、家产 C、经历 答案:A 4、理论要不要经过实验验证: A、一切理论都要 B、有些理论不一定要 答案:B 5、检验理论正确的实验是必须能够重演的: A、是 B、不一定 C、不是 答案:A 6、称赞你的论文的人都是: A、坚持真理的人 B、认同你的观点的人 C、奉承你的人 答案:B 7、一篇论文其关键词可以选择几个: A、两个 B、3~8个 C、9个以上 答案:B 8、论文引言就是: A、前言 B、绪论 C、引论 答案:C 9、参考文献的编号一律用什么括号括起: A、大括号 B、中括号 C、小括号

答案:B 10、参考文献号一律用: A、阿拉伯数字 B、汉字 C、英文 答案:A 11、论文中对重要的公式: A、应编号 B、不应编号 答案:A 12、论文中使用别人公开发表的结论,并注明出处的属于: A、引用 B、抄袭 C、剽窃 答案:A 13、论文是如何写出的: A、研究后写出的 B、编写出的 C、从书上抄来的 答案:A 14、博士学位论文至少应有: A、创新点 B、新理论 答案:A 15、论文中对表的题目要求为: A、表的题目在表上部 B、表的题目在表下部 C、随便什么位置 答案:B 二、案例分析题(每题5分,共5题) 25.01 16、 在一篇题目为《目标运动分析新论》论文中,论文摘要是: “在我的《TMA理论》那本书中,介绍了TMA的经典方法,在本论文里,主要叙述目标运动分析的几种新的方法,它们是:1)识别-滤波-控制原理;2)交互多模型方法;3)多站信息融合的方法。” (1)、上述摘要犯了那几方面的毛病? A、使用“我的”第一人称 B、使用了缩略语TMA C、前两句是过去研究信息,应删掉 D、没有交代成果与结论 E、以上全部是 答案:E

科学素养与科研方法 考试卷79分

科学素养与科研方法考试 一) 单选题:每题1分,共30题,只有唯一一 1. 信息推理技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同时也是一种高层次的研究方法。 (A) 文献分析 (B) 实验分析 (C) 推理分析 (D) 检索分析 [分值: 2.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兴学科 和交叉学科,已打破了传统的自然科学和社 会科学的截然分界,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成 为现代科学发展的重要特点。这是()的 客观基础。 (A) 回溯法 (B) 移植法 (C) 比较法 (D) 综合法 [分值:

(A) 科学价值观 (B) 科学世界观 (C) 科学认识论 (D) 科学方法论 4. 报刊论文和()共同构成了社会研究的最 主要的两大信息源。 (A) 网络媒介 (B) 图书专著 (C) 电视媒体 (D) 广播媒介 5. 通过授予有限时间内的专有地位是指()。 (A) 专利 (B) 发明 (C) 创造 (D) 认证

6. 对前一阶段学习的检验,又是为将来从事科 研工作作准备,而一般并不是正式承担解决某一课题的任务,这是指()。 (A) 社会实践 (B) 环境调查 (C) 社会调查 (D) 科研实践 7.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中,研究清代两大代 表性传奇《长生殿》与《桃花扇》的异曲同工,是一种()。 (A) 曲线比较 (B) 线性比较 (C) 纵向比较 (D) 横向比较 8. 在实验设计中,要使统计量(样本指标)代表 参数(总体指标),除用随机抽样方法缩小误

基本方法,这是实验设计的另一基本原则 ()。 (A) 对照性原则 (B) 随机化原则 (C) 重复性原则 (D) 典型性原则 9. 马克思的经济学著作(),深刻阐明了资 本主义条件下经济危机的不可克服性、周期性,指出资本主义必将灭亡的真理。 (A) 《剩余价值理论》 (B) 《政治经济学批判》 (C) 《资本论》 (D) 《德意志意识形态》 10. 在激励机制中,()具有重要的、主体的 作用。 (A) 精神激励 (B) 政治激励

科研工作量考核办法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教师科研工作量考核办法(修订) 为调动广大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鼓励教师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不断提高学术水平,保证我校科研任务的顺利完成,同时也为了定量考核教师完成的科研工作量,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技术与经济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结合自身情况,制定教师科研工作量考核办法,报科技产业处备案。 教师科研工作量按照教师职称、所从事的具体工作进行定量考核,各类教师年完成科研工作量标准,参照表1。 表1 教师年完成的科研工作量记分标准(分/人)职别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 研究所教师 专业课教师 基础课教师 哲学社会科学教师300 150 100 80 150 100 60 50 80 40 30 25 30 对于未完成科研工作量的教师,年终考核不能评优。 科研工作量的考核内容包括九项指标:(1)科研经费;(2)发表论文;(3)出版专著;(4)学术交流;(5)科研获奖项目;(6)科研完成项目;(7)获取专利;(8)科技成 果转让、产业化;(9)纵向项目申报。 科研工作量的总积分按下式得出: T=(A+B+C+D+E+F+G+H+I) 式中 A——科研经费总积分数 B——发表论文总积分数 C——出版专著总积分数 D——学术交流总积分数 E——科研获奖总积分数 F——完成项目总积分数 G——获取专利总积分数 H——科技成果转让、产业化总积分数 I——纵向项目申报总积分数

一、科研经费总积分数(A)的计算方法 科研经费指本年度新进的科研经费,共分为四类,分别是:1)国家级项目经费;2)省(部)级项目经费;3)市(厅)级项目及各类横向项目经费;4)校基金项目经费。科研经费总积分数(A)为以上各类经费总积分数之和,记分标准参照表2。 表2 科研经费记分标准(分/万元) 注:纵向项目可按内部合同或组内协商分配的办法核计每个成员的经费计分,并立项时上报科技产业处备案。 横向项目可按内部合同分配经费,有经费到校时,报科技产业处备案。 二、发表论文总积分数(B)为发表论文的积分之和,记分标准参照表3 表3 发表论文记分标准(分/篇) 注:1、对于被SCI、EI、ISTP三大检索收录的论文,按上表记分值分别乘以1.5、1.0、0.5的系数追加分; 2、论文记分只记第一作者,如第一作者为学生,第二作者为该生的导师,导师可视为 第一作者记分。 三、出版著作总积分数(C)为出版各类著作的积分数之和,记分标准参照表4。 表4 出版著作记分标准(分/万字)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试题及答案22

A、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研究了科学认识的“归纳一演绎”程序及其遵循的方法,在形式逻辑上建立了科学方法论的伟大思想家、哲学家是 ( C )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毕达哥拉斯 2.研究的成果往往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决策和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用的信息的是( C ) A.基础研究 B.应用研究 C.发展性研究 D.预测研究 3.下列对顺查法的描述错误的是 ( C ) A.由远及近、由旧到新的顺序查找 B.查找时可以随时比较、筛选C.不太关注问题发展历史渊源和全面系统 D.-般可以查全 4.先将总体各个观测单位按某一标志顺序排列编号并分成数量相等的组,使组数与取样数相同,然后从每组中依事先规定的机械次序抽取对象,这种取样方法是 (B ) A.简单随机取样 B.系统随机取样 C.分层随机取样 D.整群随机取样 5.下列对外部评论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C ) A.确定资料的客观、可靠性 B.确定资料本身的意义、价值

C.确定资料的真伪 D.只涉及资料的内部 6.在观察活动中要求研究者进行隐蔽性研究观察的是 ( A ) A.参与性观察 B.非参与性观察 C.直接观察 D.间接观察 7.对全结构式教育观察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D ) A.在实验室中进行 B.有详细的观察计划 C.有明确的观察指标体系 D.可局部控制 8.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师的教学态度的关系调查,属于 (B ) A.现状调查 B.相关调查 C.发展调查 D.预测调查 9.反映测验所得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指的是测量工具的 ( B ) A.效度 B.信度 C.难度 D.区分度 10.“比奈一西蒙智力测验量表”发表于 ( D ) A.1890年 B.1902年 C.1903年 D.1905年 11.教育科学理论研究的主要功能不包括 ( D ) A.深化教育认识,揭示教育规律 B.完善和发展原有的教育理论体系并构建新理论 C.对研究成果进行逻辑证明 D.为新的科学理论假说应用于实践寻求操作程序

科学素养与科研方法_考试(11月5日)76分

科学素养与科研方法 考试 一) 单选题:每题1分,共30题,只有唯一一个 1. 建立健全与科研相关的制度规范,我国在这方面的工作一直没有停过,下列哪项不是我国出台的政策? (A) 《首都科技工作者科技道德规范》 (B) 《关于科学工作者准则的若干意见》 (C) 《中国科学院院士科学道德自律准则》 (D) 《高等学校人文科学学术规范》 [分值:2. 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的一类系统是指( )。 (A) 灰色系统 (B) 黑色系统 (C) 彩色系统 (D) 白色系统 [分值:3. 以科学方法为研究对象的学科被称为( )。

(A) 科学价值观 (B) 科学世界观 (C) 科学认识论 (D) 科学方法论 4. 《规划纲要》明确了今后我国科技工作应把 ()作为未来高技术产业迎头赶上的重点。 (A) 发展能源资源 (B) 前沿技术 (C) 空天海洋技术 (D) 生物技术 5. 完成方案设计后,就进入了具体实施过程。方 案设计一般包括理论型和()两大类。 (A) 实用型 (B) 实践型 (C) 实施型 (D) 实验型

6.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兴学科和 交叉学科,已打破了传统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截然分界,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成为现代科学发展的重要特点。这是()的客观基础。 (A) 回溯法 (B) 移植法 (C) 比较法 (D) 综合法 7. 从()的观点来看,人只是生物类群中的一 种,属于动物范畴,是从猿进化而来的。 (A) 化学 (B) 物理学 (C) 心理学 (D) 生物学 8. 信息推理技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同时也是一种高层次的研究方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