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诗《鹿柴》教案

古诗《鹿柴》教案

古诗《鹿柴》教案
古诗《鹿柴》教案

活动名称:古诗《鹿柴》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兴趣,并初步理解古诗的内容。

2.教育幼儿要爱护身边的花草树木。

活动准备:

绘本大书《鹿柴》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一本大书《鹿柴》。请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欣赏

二、翻阅大书《鹿柴》,引导幼儿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1.第一页是“山景图”:“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诗句解读:傍晚,王维来到鹿柴附近,在空旷的山林中看不见一个人影,只偶尔听得见山中回荡着人说话的声音。

2.第二页是“夕阳山景图”:“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诗句解读:夕阳的余晖射入茂密幽暗的深林,又映照在绿的青苔上。

3.教师完整示范读古诗《鹿柴》。

4.幼儿齐读、分组诵读古诗。

5.小结:这首山水诗描绘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美丽的幽静的景色。

三、出示大书《鹿柴》中“山景图”,教育幼儿要爱护身边的花草树木。

教师:森林里的树、小草长得绿绿的,很好看。你们知道怎样爱护花、草、树木吗?(帮助小花小草浇水、不摘花,不摘树叶等。)

四、活动延伸:带领幼儿到户外花园进一步观察植物的生长,每天帮助植物浇水。

附:鹿柴(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墨梅》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墨梅》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为自己所画的墨梅而题写的。全诗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贞纯洁的品格。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3、了解诗歌的大意,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本首诗,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读了那么多的书,老师考你们几个课外知识怎么样?1、岁寒三友是哪三友? 2、你能背出有关岁寒三友的诗句吗?(指生背) 2、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欣赏王冕的千古佳作《墨梅》。 3、揭题,读课题。 二、读诗 1、打开课本,自由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检查读。 2、古人写诗有五言、七言,《墨梅》就是一首标准的七言绝句。这首诗写出来,不仅要读,还要吟唱,七言绝句的节奏一般是/// 请同学们试着有节奏地来读这首诗,读出诗的韵味。自由练习,再指读,齐读。 三、解诗

下面,老师给同学们一段时间,结合书上注释,自学这首诗。看自己能读懂多少,把读懂的内容用铅笔写在书上,把自己读不懂的地方打上?。 1、生自学。 2、小组内交流,并讨论不懂的问题。 3、全班交流: A、①结合注释能理解的重点词有: 淡墨、痕、清气、乾坤 ②交流每句诗的意思。师小结:这是一首题画诗,是作者采用淡墨手法画的一株盛开的梅花。 ③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④带着对这首诗的理解自由读读这首诗。 B、师引导: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小进,大疑则大进。读懂了这么多,没有什么读不懂的地方吗? 可能提出的问题: ①作者为什么要画墨梅,而不画鲜艳的梅花? ②这是一幅画,诗中为什么说是只留清气满乾坤? ③为什么说不要人夸好颜色? 师小结:这些问题提得好,可见同学们读诗时动了脑筋,有大疑必有大进,这就是会读书。当然,同学们不用着急,通过下面的学习,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四、品诗 1、品淡墨 ①同学们,谁见过盛开的梅花?老师拍了好多幅梅花的照片,想不想欣赏?(课件:几幅盛开的梅花照片) 照片中的梅花什么样子?你能用上一、两个词描述一下吗?

六年级古诗两首教学设计《石灰吟》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运西小学陈宏斌 一、教材分析 本篇课文由两首七言绝句组成。两首古诗均是咏物诗。 《石灰吟》是明代诗人于谦的作品。吟,古典诗歌的一种形式。诗人托物言志,通过对石头不畏“千锤万击”和“烈火焚烧”,即使“粉骨碎身”,也要留下清白石灰的描写,赞颂了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抒发了诗人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诗的前两行写石头面对各种磨难,毫不畏惧;后两行写即使粉骨碎身,也要留下清白。 《墨梅》是元代诗人、书画家王冕的作品。作者善画梅,也喜咏梅,这是他的一首题画诗。诗人借墨梅为喻,在苏姐的梅花身上给予了他鄙视流俗、贞洁自守的高尚情操。 诗的前两行写实,强调“吾家”的梅花,朵朵都是“淡墨痕”的,素净雅洁;诗的后两行抒情言志,说明他画梅花,不是为了让人夸赞颜色好,只是要让它的清香弥漫在天地之间。 二、教学目标 1.理解石灰的形象和特点,体会诗人的崇高品质,并自学《墨梅》。 3.了解诗人的生平与作品,感受诗人的伟大情怀。 3.学会以正确的节奏地诵读这两首古诗,并能根据自己的感悟读出诗歌的韵味。 4.创作诗歌书法作品。 三、教学准备 因为S版小学语文教材与苏教版的区别,学生对于石灰以及诗人王冕无认识,需要桂林老师提前让学生了解石灰的制作过程,以及阅读苏教版《少年王冕》课文。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在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就像是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永开不败。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两首》,先来学习其中的一首古诗,认识一位诗人。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解题。 看着这个诗题,结合昨天的预习,你有什么疑问吗?(师板书问号)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探究你们想知道的答案。 (二)初读古诗,读正确,读出节奏。 要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还是先从读课文开始吧!请同学们自由读两遍这首诗,注意把诗歌读准确,特别注意生字的读音,把诗读通顺,用笔划分一下诗歌的节奏。开始读吧。 谁来给我们读这首诗。注意读正确,大家还注意听一听他读得节奏。 教师小结“据义划分节奏”:223确实是七言诗中常规的划分节奏的方法,但是为了保持词语意思的完整,有时是可以分为43句式或者其他句式的。当然,一首诗中,也不是每一句都是一样的节奏,像这首诗中的最后一句,也可以划分为223的句式。

鹿柴教学设计

鹿柴 大兴八小李秀荣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 2.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色,从中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在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各心个性得到发展,提高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背诵和诵读古诗。 教学难点;在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各心个性得到发展,提高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讲王维的故事。 王维自幼聪颖,九岁时便能作诗写文章,后来王维以自己的优秀诗篇,成为我国盛唐时期一名伟大的诗人。 王维十七岁那年,决定上京去考状元。父母为他准备好了行李,兄弟、朋友们闻讯后纷纷赶来为他送行。在一片祝福声中,王维踏上了通往京城赶考的路。王维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京城。王维被京城的繁华惊呆了,街上那川流不息的车辆,密密麻麻的人群,让王维大开眼界,以为到了人间仙境。 王维找到了一间安静的客栈住了下来,每天都在这里安心学习,也无心去观赏京城的美丽景色。每当他看见别人朋友齐聚,在树下饮

酒作诗时,王维感觉到自己好孤单、好寂寞,于是十分思念家中的亲人。 一晃,九九重阳节到了,王维想:“在家乡的时候,每逢节日,朋友们便相约到高高的山峰玩耍,而今年朋友们中却单单少了我一人。”王维便放下书本,登上了京城的高处,眺望远方的家乡,写下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美好诗句。 教学过程: 一、引入情景 1.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这是一幅多么寂静而美丽的画面。 三、朗读古诗 鹿lù柴zhài (唐)王维 空kōng 山shān/不bú见jiàn 人rén , 但dàn 闻wén /人rén 语yǔ响xiǎng 。 返fǎn 景jǐng / 入rù深shēn 林lín 复fù照zhào /青qīng 苔tái 上shàng 教师伴着音乐范读古诗,请学生进行评价 学生自己读古诗。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古诗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古诗《春晓》 活动目标: 1; 理解古诗的内容,感受古诗的意境美、语言美,能有感情的朗诵,并进一步了解五言律诗。 2; 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春天景色的感受和对诗歌的理解,并了解一些春天的景物 3; 欣赏并感受音乐的旋律,有初步的歌唱能力。 活动准备:配合古诗意境的音乐、图片,制作好PPT的放映。 活动内容;学习古诗《春晓》 孩子的认知水平:有20—25分钟的注意力水平。对古诗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在学习《春晓》之前已听过或读过一点古诗如《咏鹅》,《悯农》等 活动过程: 一、课前导入《春天在哪里》歌曲,引起小朋友的兴趣。并提问这是首什么歌?她唱的是哪个季节?那么春天它都有哪些景象呢? 二、紧接着观看一些有关春天的图片(最好是与讲课内容相贴切)。自由表达自己欣赏的感受。指导语:看到这幅画你有什么感觉?用完

整、连贯的话说一说。教师结合幼儿的回答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经验,丰富相关词语。 三、欣赏、理解古诗,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1)边欣赏图片,边倾听老师有感情的朗诵古诗。 2)讨论:听了这首古诗你有什么感觉? 指导语:这首古诗中说了那些动物和景物呢?哪些地方你听得懂了,哪些地方你不明白? 三、再次欣赏古诗,理解古诗中的字、词及古诗所表达的含义。 教师采用互助的形式让幼儿理解字、词及古诗的含义。 A、师生互动 老师结合文字和图片,每读一句学生跟一句。随后让学生看着有关情景图片能回忆起来,以此类推加深印象,直至学生自己能完整读下来。 B、生生互动 幼儿之间互相解决,由理解的幼儿讲解给未明白的幼儿听。

四、尝试随着音乐欣赏图片,朗诵古诗。 教师首先让幼儿要感受到音乐和古诗之间的相似处,从而从内心体会春天的美景。 A、欣赏音乐 B、随音乐朗诵古诗 五、欣赏歌曲《春晓》,激发学习兴趣。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 墨梅 教案

墨梅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诗歌大意,领悟本课咏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 3、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了解诗歌大意,体会作者的高尚情怀。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谈话。师:大家还记得我们学过的一首描写梅花的古诗吗?(记得)多媒体出示王安石的《梅花》,自由读一次。 2、师:这是一首著名的咏梅诗。还有这样一位诗人,他不仅爱梅、咏梅,还极擅长画梅,素有“画梅圣手”之称。这就是他晚年时的巅峰之作——《墨梅图》。(多媒体出示图片)你们知道这位诗人是谁吗? 生:王冕。 师:对!他就是著名诗人、书画家王冕。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下王冕其人呢? 3、简介作者。生交流,师出示王冕相关的资料。

过渡: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他题在这幅《墨梅图》上的一首诗。 (出示古诗)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一次。 二、初读感知,了解诗意。 1、自读古诗 师:请大家读读这首古诗,注意:诗起码读三遍,一读字正腔圆,不错字;二读有板有眼不破字;三读注意节奏和重音,读出诗味。大家开始读。 学生读古诗。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词语:吾家洗砚池淡墨痕乾坤指名读,读对了大家跟读一次。 (2)读古诗,指名读,其他同学进行评价,然后齐读古诗一次。 3、看来通过第一遍读大家已经把这首古诗读通了,收获挺大的。 下面,老师再让大家大声地、自由地读读这首诗,看看自己能读懂哪些,当然有问题也可提出来,好不好?开始 4、大家读得很认真,有收获吗?也有问题吧?这样,老师给大家一个机会,把你的收获(当然也包括问题)在小组里交流交流、讨论讨论,你们说好不好?畅所欲言吧!…… ①在小组内交流各自读后的收获和问题 ②交流每句诗的意思。师小结:这是一首题画诗,是作者采用淡墨手法画的一株盛开的梅花。 ③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2020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之《墨梅》教案1

《墨梅》教案 一、说教材: 《墨梅》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为自己所画的墨梅而题写的。全诗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贞纯洁的品格。 二、说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3、了解诗歌的大意,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本首诗,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读了那么多的书,老师考你们几个课外知识怎么样?1、“岁寒三友”是哪“三友”?2、你能背出有关“岁寒三友”的诗句吗?(指生背)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欣赏王冕的千古佳作《墨梅》,读课题 (二)读诗 1、打开课本,自由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检查读。 2、古人写诗有五言、七言,《墨梅》就是一首标准的七言绝句。这首诗写出来,不仅要读,还要吟唱,七言绝句的节奏一般是××/××/×××/ 请同学们试着有节奏地来读这首诗,读出诗的韵味。自由练习,再指读,齐读。 (三)解诗 下面,老师给同学们一段时间,结合书上注释,自学这首诗。看自己能读懂多少,把读懂的内容用铅笔写在书上,把自己读不懂的地方打上“?”。 1、生自学。 2、小组内交流,并讨论不懂的问题。

3、全班交流: A、①结合注释能理解的重点词有:淡墨、痕、清气、乾坤 ②交流每句诗的意思。师小结:这是一首题画诗,是作者采用淡墨手法画的一株盛开的梅花。 ③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④带着对这首诗的理解自由读读这首诗。 B、师引导: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小进,大疑则大进。读了这么多,没有什么读不懂的地方吗? 可能提出的问题: ①作者为什么要画“墨梅”,而不画鲜艳的梅花? ②这是一幅画,诗中为什么说是“只留清气满乾坤”? ③为什么说“不要人夸好颜色” 师小结:这些问题提得好,可见同学们读诗时动了脑筋,有“大疑”必有“大进”,这就是会读书。当然,同学们不用着急,通过下面的学习,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四)品诗 1、品“淡墨” ①同学们,谁见过盛开的梅花?老师拍了好多幅梅花的照片,想不想欣赏?(课件:几幅盛开的梅花照片)照片中的梅花什么样子?你能用上一、两个词描述一下吗? ②王冕笔下的梅花从外表上看给了你什么样的印象?默读前两句诗,思考一下。 生说:淡墨;痕迹一般浅;颜色不够骄人…… ③师点课件,出示《墨梅图》。这就是王冕的代表作《墨梅图》,仔细观察一下,这淡淡的墨梅又给了你怎样的感觉? 生说:素洁、淡雅;美得有特色,不俗气…… ④指导朗读:你们说的老师深有同感。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指读。

墨梅教学设计

墨梅 苏丽 教材分析: 《墨梅》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王冕为自己所画的墨梅而题写的。作者善于画梅,也喜欢咏眉梅。诗人借墨梅为喻,在素洁的梅花身上寄予了他鄙视流俗、贞节自守的高尚情操全。 诗的前两行写实,强调“吾家”的梅花,朵朵都是“淡墨痕”的,素净雅洁;后两行抒情言志,说明他画梅花,不是让人夸赞颜色好,只是要它的清香弥漫在天地之间。 教学目标: 1.学会诗中“砚、冕、乾、坤”这样四个生字,理解“墨梅、洗砚池、淡墨痕、满乾坤”等词的意思。 2.能理解《墨梅》的诗意,体会诗中梅的特点和品性。 3.能联系诗人的生平,感受诗人借咏梅来表达自己品格高洁、孤傲的胸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借助工具书自己解释王冕的《墨梅》,体会诗中梅的特点和品性。 难点:感受诗人借咏梅来表达自己品格高洁、孤傲的胸襟。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梅识美,品其“淡”“清” 1.欣赏梅花图片,教师解说:梅花真美啊!走进梅园,各种颜色的梅花就一一展现在我们眼前:瞧,这是粉红的,像——霞,这是白色的,如——雪,这是淡绿的,似——玉。梅花真美啊!漫步于梅园的小路上,感觉整个梅园都被梅香浸透了。是啊,无论是粉的、白的,还是绿的,都显得是那么的淡雅高贵,清秀脱俗。(板书:淡) 2.回忆赞美梅花的诗句,教师相机出示,学生齐读。 二、“墨梅”解题,初识王冕 1、(出示墨梅图)同学们看图,这是什么梅(墨梅) 2、为何称作它为墨梅(因为这是用墨画出来的梅花。) 3、是的,相传古人因看到月光映梅影于窗纸上,想到了用浓浓淡淡的水墨来画梅花。这就是——墨梅 4、而说到画墨梅,当属元代诗人、画家王冕的造诣最深。

(出示王冕简介,生快速浏览) 5、我们一起来把王冕的名字来写一写,注意“冕”字的上半部分和感冒的“冒”是一样的,中间和下面的横和左右是不相连的,切不要写成“曰”字。 跟着老师书空。 6、王冕爱梅啊,这一天他家洗砚池边的梅树上的梅花盛开了(图片出示),那淡雅的色彩、宜人的清香让王冕沉醉了,于是他挥墨画下了这么一幅墨梅图。为了使画的意境更加深远,他还在画上题了一首诗。(出示墨梅诗)。 三、初读《墨梅》,读出节奏 1、请同学们把这首诗多读几遍,注意要把诗读正确、读流利、读出古诗的节奏。 2、自由读诗指读正音吾砚 3、诗的第一句里还有一个生字(板书:砚(yàn))。我们知道文房四宝指的是——笔墨纸砚。 4、老师再请位同学来准确、流利地古诗来读一读。(个别读。) 5、读得字正腔圆。刚才老师听出你在“吾家”后面停顿了,在“洗砚”后面停顿了,你读出了古诗节奏。通常七言诗都是按照这样二二三的方式停顿的,这样就能把古诗的节奏读出来了。下面请同学们随着老师的手势,一起来把这首诗有节奏的读一读。 6、齐读(师用手势引导) 四、自读自解,梳理诗意 1、同学们再来自由地把这首诗来读读,想想:你能理解哪些词句的意思哪些地方你还读不懂,做上记号。 2、生自读古诗交流 3、“吾家洗砚池头树”是指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 4、吾家就是我家(板书:我),古人说吾我们现在说——我,这是古今语言表意的不同。像这样的例子在这首诗中还有一处,古人说:个个花开,我们现在说——朵朵花开。 5、“个个花开淡墨痕”是指梅树上的朵朵梅花盛开了,画在纸上显现出淡淡的墨痕。 6、“不要人夸好颜色”是说不要别人去夸它的颜色有多么的好。 7、“只流清气满乾坤”只要在天地间留下清香。

部编版四语下册墨梅教案

《墨梅》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砚”、“乾”、“坤”三个字,了解古诗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正确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梅花不以追求色彩的艳丽来讨人称赞,而要画出的是梅花的不同凡俗的精神,抒发了作者高洁的志趣和情怀。 教学重点:理解古诗的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师生双边教学活动方案预设预设修改或生成情况。 一、出示课题,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 2.思考:读后你知道了什么?(这课书要学习墨梅这首古诗。)读后你想到了什么?(我们想到了过去学习的古诗、诗人的介绍……特别想知道“古诗三首”指的是哪三首?是谁写的?诗的内容是什么?诗人想表达什么感情?) 3.明任务:这三首古诗分别是唐代、唐代和元代著名的诗歌。诗人分别是王昌龄、卢纶和王冕。通过学习古诗,我们不仅要读懂古诗的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以便能够独立学习更多的古诗,赏析祖国语言文字之美。 二、指导预习。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洗砚池墨痕乾坤 2.朗读古诗。 3.联系注释,想想每句诗的意思,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者划下 来。 4.分组交流自己查找到的有关资料。 三、检查预习。 以读准字音、质疑为重点。 四、学习古诗

1.了解诗人解诗题。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2)《墨梅》作者:元代著名画家王冕。 王冕(公元1287——1359)我国元代著名画家。字元章,号煮石山农,诸暨人(今浙江绍兴)。 (3)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墨梅。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顾名思义,即为用水墨画的梅花。) (4)从题目上,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知道了这首诗写的是水墨画的梅花。想知道这幅梅花图是谁画的?墨梅有什么特点?诗人为什么要写《墨梅》这首诗?要表达自己什么样的感情?) 2.讲解诗意。 (1)教师范读。 (2)指名学生读。 (3)学生借助字典、辞典进行自学。(初步理解字在诗中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地方。) (4)教师点拨前两句: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A.指名试读。 B.理解字义。 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词语,比如查资料,利用工具书,网上查询等。 洗砚池:画家洗砚的水池。传说晋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在洗砚池边练习书法,池水因此变成黑色。 淡墨痕: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几种,如淡墨、浓墨、焦墨。这里是说用淡墨圈出梅花花瓣的痕迹。 C.理解诗句的意思。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如下: (我家洗砚池边的这棵梅树,朵朵花开显出淡淡的墨 痕。) D.进一步理解。 这两句诗写了梅的什么特点? (突出了它淡淡的彩。)

古诗三首江上渔者鹿柴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教教学设计.doc

古诗三首:江上渔者、鹿柴、逢雪宿芙蓉山 主人教案教学设计- lanlan 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四篇课文和一个“积累·运用”组成。其中《古诗三首》或写景,或寄情于景,写出了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感。《富饶的西沙群岛》介绍了我国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雨》写了夏天的雨景,《大海的歌》写了大海和海港的景色。三篇课文从不同方面表现了祖国山河的美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貌,表达了作者爱自然、爱祖国的情感。在教学时,我将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通过对景对物的描写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再现课文所描写的景象,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3、加强有感情朗读和背诵指导,让学生主动记忆、摘抄美词佳句,注重学生学习积累语言,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21 古诗三首

教学要求 1、帮助学生借助注释、字典,大致了解诗句的意思,指导学生朗读并背诵三首诗。 2、引导学生想象每首诗所描写的景象,说说读了《江上渔者》的体会。 3、帮助学生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相关的词语。 教学重点大致了解诗句的意思,会背三首诗。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领会情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帮助学生借助注释、字典,大致了解诗句的意思,指导学生朗读并背诵《鹿柴》。 2、引导学生想象每首诗所描写的景象。 3、帮助学生学会诗中生字新词,理解相关的词语。 教学重点大致了解诗句的意思,会背古诗。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领会情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言激趣 古诗,是我国文化百花园中一朵绚丽的鲜花,它以和谐的韵律,敏锐的观察,奇妙的联想,精巧的构思,精练的语言,含蓄的表达,博得人们的喜爱。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绘大自然美丽景色的古诗,齐读课题。 二、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 以前,我们学过许多古诗,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学习的?

小班古诗《春晓》教案

小班古诗《春晓》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图片理解并感受古诗的意境初步学习古诗 2、在音乐的伴奏下按古诗的节律进行朗诵 3、激发幼儿对春色的喜爱之情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60—14磁带活动过程: 一、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春晓画面 1、教师:这幅画上有什么?鸟儿喜欢什么时候在树上鸣叫?为什么花瓣落了一地?你知道这是春天的什么时候?(引导幼儿自由讲述) 2、教师小结:古时候有一位叫孟浩然的诗人看到了这些景象这位诗人写了一首古诗古诗的名字就叫《春晓》 二、教师有表情的朗诵古诗 1、提问:古诗的名字叫什么?你听到古诗里说了什么?(帮助幼儿理解“晓”、“眠”、“闻”等) 2、帮助幼儿理解古诗大意:春天很好睡不知不觉就天亮了当诗人醒来后听到了外面都是小鸟的叫声诗人想:昨天又是风又是雨的不知道有多少花瓣被吹打了下来 3、播放录音幼儿再次欣赏古诗 三、学习朗诵古诗感受古诗韵律 1、教师带领幼儿完整朗诵古诗2——3遍 2、再次欣赏录音感受古诗的韵律:请小朋友仔细听听录音里是朗读古诗的

3、教师和幼儿再次按节律朗诵古诗 4、幼儿集体朗诵古诗进一步感受古诗的意境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象喜爱****; 2.初步学习按古诗节律吟诵. 活动准备: 画有古诗中景象的图片一幅多媒体教学课件 活动过程: (一)复习古诗《清明》请全体幼儿一起朗诵12遍 (二)谈话活动引出话题 1.小朋友有没有记得《清明》这首诗中所描写的季节啊?(春天) 2.对了春天到了那你们有没有和爸爸妈妈出去游玩的时候发现 春天带来的变化呢?(幼儿自由回答) (三)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讲述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副画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有没有在画上看 到了什么啊?(幼儿自由回答); 2.地上和河里的花瓣是来的呢?它会落下来的啊?请幼儿根据自 己的想象回答 教师小结:这是因为在春天的一个晚上下了一场雨到了早晨的 时候树上的很多花瓣就飘落了下来当时呢就有一位叫孟浩然的诗人 看到了这些景象他就写下了这样两句诗: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请幼儿一起跟教师跟读两遍

部编四年级下《古诗三首:芙蓉楼送辛渐、塞下曲、墨梅》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四年级下《古诗三首:芙蓉楼送辛渐、塞下曲、墨梅》教案设计 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认读“芙、蓉”等7个字,会写“芙、蓉、洛”等8个字,理解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3.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的方法理解整首诗的意思。 4.体会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理解诗句及整首诗的大意。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品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读“芙、蓉、洛”3个字,会写“芙、蓉、洛、壶”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能默写古诗《芙蓉楼送辛渐》。 3.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的方法理解整首诗的意思,抓住“冰心”“玉壶”等词语理解诗句。 4.体会诗人不会因横遭谤议贬谪而改变志气的决心,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一、解题导入,介绍作者 离别这种情感自古有之,与友人分别时或是表达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或是表白自己的心志,这种种的离情别绪都凝聚在这字字凝练的古诗中。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送别诗? 预设:《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赠汪伦》《送孟浩然之广陵》等。 接下来,我们要学习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诗《芙蓉楼送辛渐》。 2.揭题: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唐代诗人王昌龄写的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板书课题,齐读。 (板书:芙蓉楼送辛渐)

3.解题:学习古诗,应从题目入手,你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课件出示2】 “芙蓉楼”是润州(今江苏镇江)的城楼。“送”是送别的意思。“辛渐”是诗人的一位朋友。题目的意思是:在芙蓉楼送别好友辛渐。 4.作者简介:【课件出示3】 王昌龄(698-756年)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汉族。盛唐著名边塞诗人,擅长写七言绝句,后人称王昌龄为“七绝圣手”。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存诗一百七十余首,作品有《王昌龄集》。 5.写作背景:【课件出示4】 这首诗大约作于开元二十九年以后。王昌龄当时离京赴江宁(今南京市)丞任,辛渐是他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 二、初读诗文,初步感知 1.自读古诗,读准确,读流利。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_25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2个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题,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 2.思考:读后你知道了什么?(这课书要学习两首古诗。)读后你想到了什么?(我们想到了过去学习的古诗、诗人的介绍……特别想知道“古诗两首”指的是哪两首?是谁写的?诗的内容是什么?诗人想表达什么感情?) 3.师:这两首古诗分别是明代、元代著名的诗歌。诗人分别是于谦和王冕。通过学习古诗,我们不仅要读懂古诗的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以便能够独立学习更多的古诗,赏析祖国语言文字之美。 二、指导预习。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洗砚池千锤万击焚烧乾坤 2.朗读古诗。

3.联系注释,想想每句诗的意思,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者划下来。 4.分组交流自己查找到的有关资料。 5.检查预习。以读准字音、质疑为重点。 三、学习《石灰吟》。 1.检查预习效果及自学能力。 (1)指名读。(读后评读) (2)填空练习:《石灰吟》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谦)所做。 2.教师点拨。 (1)知诗人,解诗题。 《石灰吟》的作者是明代诗人于谦。于谦(1398—1457)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传说这是于谦12岁时的作品。 (2)抓字眼,明诗意。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千锤万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锤,锤打。凿,开凿。 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经受千锤万凿才出深山,烈火烧炼也很平常淡然,好像很平常的事情。首句写开采石灰岩的艰难困苦,表明石灰从出世时就经受考验。第二句写了石灰在烧制过程中要经过烈火的煅烧。面对严峻的考验,却能够从容自若,处之泰然。“烈火焚烧”与“若等闲”,形成鲜明的对照,更加衬托出石灰的顽强。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墨梅》创新教案

《墨梅》创新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砚乾坤”3个字,会写“砚乾坤”3个字,了解古诗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正确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梅花不以追求色彩的艳丽来讨人称赞,而要画出的是梅花的不同凡俗的精神,抒发了作者高洁的志趣和情怀。 教学重点:理解古诗的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师生双边教学活动方案预设预设修改或生成情况。 一、出示课题,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 2.思考:读后你知道了什么?(这课书要学习墨梅这首古诗。)读后你想到了什么?(我们想到了过去学习的古诗、诗人的介绍……特别想知道“古诗三首”指的是哪三首?是谁写的?诗的内容是什么?诗人想表达什么感情?) 3.明任务:这三首古诗分别是元代、清代和明代著名的诗歌。诗人分别是王冕、郑燮和于谦。。通过学习古诗,我

们不仅要读懂古诗的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以便能够独立学习更多的古诗,赏析祖国语言文字之美。 二、指导预习。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洗砚池墨痕乾坤 2.朗读古诗。 3.联系注释,想想每句诗的意思,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者划下来。 4.分组交流自己查找到的有关资料。 三、检查预习。 以读准字音、质疑为重点。 四、学习古诗 1.了解诗人解诗题。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2)《墨梅》作者:元代著名画家王 冕。 王冕(公元1287——1359)我国元代著名画家。字元章,号煮石山农,诸暨人(今浙江绍兴)。 (3)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墨梅。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顾名思义,即为用水墨画的梅花。) (4)从题目上,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知道了这首诗写的是水墨画的梅花。想知道这幅梅花图是谁画

古诗两首-《墨梅》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墨梅》教学设计 20 《古诗两首--墨梅》 教材分析: 《墨梅》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王冕为自己所画的墨梅图而题写的。全诗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贞纯洁的品格。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2、了解诗歌的大意,领悟本课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3、能联系诗人的生平,感受诗人借咏梅来表达自身品格高洁、孤傲的胸襟。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本首诗,领悟本课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感受诗人借梅来表达自身品格高洁、孤傲的胸襟。咏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诗: 同学们,从很小的时候起,我们就诵读过许多古诗,大家可以随意的吟出一两句吗, 生吟诵古诗。 在刚才同学们吟诵的古诗中,诗人或是借物抒怀,或是托物言志,表达了诗人丰富的感情、远大的志向、高尚的节操。古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诗言志,歌咏怀”。在古诗中就有不少以诗言志的名篇佳句,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墨梅》正是咏梅、赞梅的上乘之作。

板书:墨梅元王冕 (课件出示20 《古诗两首??墨梅》) 同学们,对诗人王冕你了解哪些,生交流汇报,师补充。 (课件出示作者简介) 二、读诗: 1、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指名读,齐读。(课件出示《墨梅》) 2、《墨梅》是一首标准的七言绝句。七言绝句的节奏一般是 ××/××/×××/(课件出示《墨梅》范读录音) 请同学们试着有节奏地来读这首诗,读出诗的韵味。自由练习。 分组读,齐读。 三、解诗: 下面,老师给同学们一段时间,结合书上注释,自学这首诗。看自身能读懂多少,把读懂的内容用铅笔写在书上,把自身读不懂的地方打上“,”。 1、生自学。 2、小组内交流,并讨论不懂的问题。 3、全班交流:(课件出示《墨梅》重点词) (1)本课需理解的重点词有: 洗砚池、淡墨、清气、乾坤 (课件出示词语注释) (2)交流每句诗的意思。 (3)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4)带着对这首诗的理解自由读读这首诗。 4、小结:这是一首题画诗,是作者采用淡墨手法画的一株盛开的梅花。

《鹿柴》教学设计(4)

鹿柴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本课设计主旨是以“读”为核心,以“悟”为主线,以“美”为衬托。在教学时,引领学生在听、说、读、画中进行感悟、积累,在品、读、悟中感受古诗的韵味和意境。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目标: 1、学习古诗,品味并体会古诗的语言美,想象诗中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2、初步培养学生掌握理解古诗的方法。 3、有感情朗读并背诵古诗,用自己的语言清楚表述诗意。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想象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观看画面,激发兴趣。 1、同学们,这节课老师想领大家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大家愿意和老师一起去吗?(课件演示鹿柴的风光)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对鹿柴有初步认识,吸引学生注意力,自然地把学生带入情境中来。】 2、大家想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这里是陕西省的一个著名的鹿柴风景区。(板书:鹿柴)在这里“柴”的读音“zhài”是山寨的意思。刚才大家看了鹿柴的风景了,那你觉得鹿柴这个地方怎么样?(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使学生对鹿柴的感性认识进一步进行梳理,同时巩固认识。】 唐代大诗人王维游览到这里的时候,也跟大家一样,颇有感触,于是就写下了一首诗,这首诗的题目就是(老师指“鹿柴”,学生齐读课题。) 【通过看、想、听、说,将学生引入古诗所蕴含的意境中来,为真情诵读、感悟奠定了基础,学生对学习这首诗有了渴望。】

二、合作学习,质疑解疑。 1、师配乐范读古诗,学生注意老师读时的语气、停顿和生字的读音。 【让学生能够初步了解这首诗中生字的读音、语气、停顿,为正确流利地朗读做好铺垫。】 2、学生自由读诗,做到读准每字每句,读得正确流利。 【培养学生认真求实的学习态度。】 3、同桌或小组间互读互检,然后指名读进一步检验学生读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正。 4、再读古诗,想想你都读懂了什么,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借助注释、查字典或请教别人帮助。 5、学生汇报交流。(交流的内容可以是个别字的识记方法,对词的理解或在哪里见过这些字词,都是怎样用的。还可以是质疑,或针对同学的质疑谈自己的看法。) 【本环节给学生提供了足够的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倾听、学会思考。不但可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三、品读诗句,感悟诗境。 1、结合自己的经历想象,空山之中能有什么声音?(风声、鸟声、水声等)那为什么作者在诗中却没有写这些,单单写了“人语响”?(板书:“人语响”)你能猜出作者的用意吗?(作者用这种反衬的手法是想突出鹿柴的“静”) 如果你置身于这鹿柴之中,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幽静、悠闲、安逸、平和)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吧!学生试读。 师指导朗读:“但闻人语响”用轻重两种方式对比读,让学生体会,因为听得不够清楚,有回声,声音要轻一些。 学生练读。(自由读,指名读,配乐美读) (引导学生体会到人在山中,山静,人心更静,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意境美。) 【通过观察、想象以及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不经意中悟出诗的意境。】 2、如果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是一种幽静之美,那么夕阳西下时的鹿柴又会给人什么样的感觉呢?诗人用“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两句来描写的,现在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应该是什么样的景色。(师随机板书“返景”“深林”“青苔上”)然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幼儿园大班古诗欣赏教案:《春晓》

幼儿园大班古诗欣赏教案:《春晓》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古诗内容。 2.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象,喜爱春色。 活动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活动过程: 一、歌曲导入 “各位小朋友们,下午好。今天呐,小傅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儿歌,你们想听一听?” “你们都听到了什么?”(山林、红花绿草、小黄鹂) “嗯,你们听的可真仔细,那你们知道这首歌唱的是哪一个季节吗?” “对,是春天,除了这首《春天在哪里》,还有很多歌曲呀,都唱出了春天的美丽,就连我们的诗人,也喜欢把美丽的春天写进自己的诗篇里,今天小傅老师就带来了其中一首,你们想听一听?哦,都想呀,那你们可要竖起小耳朵仔细听好咯,待会呀,小傅老师有问题要考考你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二、听听说说,帮助幼儿了解诗歌内容 1.教师示范朗读,幼儿倾听。 2.说一说:你们听到了什么?(鸟、风和雨、花) “嗯,你们听的可真仔细,可老师也不知道,现在我们一起去验证一下。” 师再次朗诵,突出重点字与词。 “嗯,他们说的都找到了吗?掌声送给他们。” “现在老师要使用魔法带你们去看看、听听诗人在写这首诗的时候是什么样的。” 3.结合图片,欣赏诗人所描绘的景象。 (1).你们看到了什么?嗯,有小燕子,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呀就是诗人孟浩然,他躺在亭子里刚睡醒(伸了一个大懒腰)。 (2).这是什么?呀,就是刚刚我们这位小帅哥说的鸟,它们在干什么呢? (3).这张我要请一位小朋友来说一说。 (4).这张又是什么呢? 4.师小结诗歌大意。 三、听听读读,幼儿学习古诗吟诵 1.师结合图片,再次朗读。 2.幼儿自主学习朗读。

3.多形式朗读(分组、同伴等)。 4.朗诵比赛。 四、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回家后把今天学的古诗朗诵给爸爸妈妈听。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古诗春晓》教案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古诗春晓》教案 小班语言活动古诗 古诗《春晓》 活动目标: 1. 初步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象,喜爱****; 2. 初步学习按古诗节律吟诵. 活动准备: 画有古诗中景象的图片一幅,多媒体教学课件。 活动过程: (一)复习古诗《清明》,请全体幼儿一起朗诵1-2遍。(二)谈话活动,引出话题。 1. 小朋友有没有记得《清明》这首诗中所描写的是什么季 节啊?(春天) 2. 对了,春天到了,那你们有没有和爸爸妈妈出去游玩的 时候,发现春天带来的变化呢?(幼儿自由回答) (三)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讲述。 1.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副画,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有没有 在画上看到了什么啊?(幼儿自由回答); 2. 地上和河里的花瓣是怎么来的呢?它怎么会落下来的啊?请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回答。 教师小结:这是因为,在春天的一个晚上,下了一场雨,到

了早晨的时候,树上的很多花瓣就飘落了下来。当时呢,就有一位叫孟浩然的诗人,看到了这些景象,他就写下了这样两句诗: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请幼儿一起跟教师跟读两遍。 3.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让我们来听听看这首诗到底是怎么写的。(教师播放课件) (四)教师朗诵,并帮助幼儿理解古诗。 1. 小朋友们都知道这首诗叫什么啊?(春晓) 2. 教师讲解诗的大意:春天很好睡,不知不觉就天亮了,当诗人醒来后,听到了外面都是小鸟的叫声。诗人想:昨天又是风又是雨的,不知道有多少花瓣被吹打了下来。于是他就想到要写一首诗,古人写诗常常能用短短几句话就能把一件事说清楚。 3. 下面请小朋友们听老师来读一遍。教师朗诵第一遍。 4. 教师朗诵第二遍,幼儿边看图片,边联想诗人所写的景象。 (五)幼儿学习朗诵。 1. 古诗中有的词语有很多意思,所以我们小朋友在朗诵时要慢一点,音要拖的长一点,别人才能听的懂。 2. 幼儿师范朗诵诗3-4遍(可采用多种形式,如分组朗诵等) (六)活动延伸

中班语言活动古诗《春晓》教案

中班语言活动古诗《春晓》教案 中班语言活动古诗《春晓》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指导要点,活动过程,评价要素,活动建议,活动反思等内容,欣赏理解古诗,感受故事的意境美和语言美,学习有感情地朗诵,能用自己的语言大胆地表达对春天景色的感受,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语言活动课,快来看看古诗《春晓》教案。 活动目标 1、欣赏理解古诗,感受故事的意境美和语言美,学习有感情地朗诵。 2、能用自己的语言大胆地表达对春天景色的感受。 3、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4、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画有古诗中的景象的图片一幅,配乐。 2、经验准备:幼儿有观察过春天美景的经验,主要回顾春鸟啼鸣、春风春雨吹打、春花谢落等声音和景象。 指导要点 1、活动重点:欣赏、理解古诗,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和语言美,有感情地朗诵。

2、活动难点:理解古诗诗意,并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3、指导要点:通过图片观察、分句解读等方式,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感受古诗《春晓》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活动过程 1、出示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结合生活经验,自由表达对春天景色的感受。 提问:春天里有哪些美丽的景色?春天里你感觉怎么样?请把你看到的景色用好听的话说一说。 (引导幼儿回顾:春天的花、树、风雨,鸟的声音,以及春天温和的气候让人有好睡眠等。结合幼儿的回答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经验,丰富相关词语,如小鸟在“啾啾”地唱歌;夜晚刮风下雨啦;有一棵棵开满花的树;许多花瓣落下来等。) 小结: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小鸟在树上“啾啾”鸣叫,花朵都被春天的风雨吹落到地上,小朋友在春天的夜里睡觉可舒服了,早晨都不想醒来。 2、教师示范朗诵,引导幼儿初步欣赏、理解古诗内容。 师:古时候有个诗人名叫孟浩然,他特别喜欢春天里的景色,还写了一首诗歌,名字叫《春晓》,就是春天的早晨。诗人在春天的早晨里睡醒发现了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歌。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塞下曲、墨梅》教学设计

《塞下曲、墨梅》教学设计 1.会认“砚、乾、坤”3个生字和多音字“单”,会写“雁、砚、乾、坤”4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习借助注释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1.品读古诗,比较阅读,提高学生欣赏古诗的能力。 2.接受古诗的熏陶,体会诗中人物的精神品质,向他们学习。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导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大家是不是都会背诵了呢?(生齐背)好。大家还记得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的吗?(解诗题、读诗文、明诗意,说人物、悟诗情)这节课我们将运用相同的方法来学习《塞下曲》《墨梅》这两首古诗,先来学习《塞下曲》。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读课题,了解作者。 (1)解读课题。 明确:“塞”读“sài”,边界的意思;“曲”读“qǔ”,歌曲的意思。“塞下曲”是边界上的歌曲,是唐代的一种歌曲名称,内容大都描写边疆的战斗生活。 (2)简介作者。 卢纶(739—799)字允言,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河中蒲(今山西永济)人。他的边塞诗雄壮豪放,字里行间充溢着英雄气概,读后令人振奋。 2.朗读古诗,初步感知。

(1)朗读古诗。 ①要想学好古诗,首先必须要读好古诗,自己练习将字音读准,诗句读通顺。 明确:单(chán)于:匈奴的首领,诗中指侵扰唐朝的契丹等贵族首领。骑:指骑兵。 ②教师范读,注意停顿和语气。 塞下曲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③再指名读,齐读。 (2)自学古诗。 ①自学,说说每句诗的意思,不懂的地方可以查字典、看图,或联系上下文进行解释。 ②师生交流,初步理解古诗: A.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明确:在乌云遮月、雁飞无声的漆黑夜晚,敌军统帅单于带着部队悄悄地逃跑了。 B.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明确:我方发觉后,正准备带领轻骑兵去追击敌人,刹那间,纷纷的大雪沾满了将士们的弓和刀。 3.深入品味古诗,欣赏诗歌。 明确:一、二句“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写敌军的溃退。“月黑”,说明无光。“雁飞高”,说明无声。趁着这样一个漆黑的寂静的夜晚,敌人悄悄地逃跑了。连单于都“夜遁逃”,可见他们已经全线溃败。尽管有夜色掩护,敌人的行动还是被我军察觉了。三、四句“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写我军准备追击的情形,表现了将士们威武的气概。试想,一支骑兵列队欲出,刹那间弓刀上就落满了大雪,这是一个多么扣人心弦的场面! 诗人不写军队如何出击,也不告诉你追上敌人没有,他只描绘一个准备追击的场面,就把当时的气氛、情绪有力地烘托出来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