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弹簧的计算

弹簧的计算

弹簧的计算
弹簧的计算

弹簧的强度计算、稳定性计算

压缩弹簧的长度较大时,受载后容易发生图a )所示的失稳现象,所以还应进行稳定性的验算。

为了便于制造和避免失稳现象出现,通常建议弹簧的长径比b = H 0 /D 2 按下列情况取为:

弹簧两端均为回转端时,b ≤2.6;

弹簧两端均为固定端时,b ≤5.3 ;

弹簧两端一端固定而另一端回转时,b ≤3.7。

如果b 大于上述数值时,则必须进行稳定性计算,并限制弹簧载荷F 小于失稳时的临界载荷F cr 。一般取F = F cr /(2~2.5) ,其中临界载荷可按下式计算:

F cr = C B kH 0

式中,C B 为不稳定系数,由下图查取。

1--两端固定2--一端固定3--两端自由活动

如果F > F c r ,应重新选择有关参数,改变b 值,提高F cr 的大小,使其大于F max 之值,以保证弹簧的稳定性。若受结构限制而不能改变参数时,就应该加装图b )、c )所示的导杆或导套,以免弹簧受载时产生侧向弯曲。

弹簧钢丝

一、冷成型弹簧钢丝分类

弹簧钢丝

1)冷拔钢丝:JISG3522琴钢丝(SWP-A、SWP-B、SWP-C、)

JISG3521高碳钢丝(SWA、SWB、SWC、)

JISG4314 弹簧用不锈钢丝(sus302-WPA、WPB、sus304-WPA、WPB、sus316-WPA、su3631J1-WPC)

2)热处理钢丝:JISG3560 弹簧用碳素油淬火钢丝SWD-A、SWD-B

JISG3561 阀门弹簧用碳素油淬火钢丝SWD-V

JISG3565 阀门弹簧用铭钒油淬火钢丝SWDCV-V

JISG3566 阀门弹簧用硅铭油淬火钢丝SWDSC-V

JISG3567 弹簧用硅锰油淬火钢丝SWDSM-A、SWDSM-B、SWDSM-C

JSMA.NO.11 弹簧用硅铭淬火钢丝SWDSC

二、琴钢丝和高碳钢丝

琴钢丝是由杂质元素(P、S、Cu)含量少的以及发纹脱碳等表面缺陷有严格规定的线材生产的优质弹簧材料,通常用这种钢丝生产精密弹簧。高碳钢丝与琴钢丝比较,虽不要求严格的疲劳强度和弹簧特性,但与琴钢丝的差距并不大。

三、油淬火钢丝

生产汽车阀门用弹簧钢丝有SWP-V、SWO-V、SWOCV和SWOSC-V。近年来,随着发动机转数的

高速化和使用温度高的高温化,对淬火钢丝耐疲劳性能、耐火性能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悬架簧向高应力,轻量化方向发展,目前传统材料50CWA、SUP12、SuP7、SAE9259难以胜任1100Mpa以上应力,趋向淘汰而它们的替代品SAE9254TV、SRS60、UHS1900 UHS2000趋于广泛使用。

四、弹簧用不锈钢丝

弹簧生产对不锈钢丝也有严格的要求。除了应具有不锈耐蚀的特点外,现在要求不锈钢丝应具有更高的抗拉强度,而疲劳寿命应与琴钢丝相比美。沉淀硬化型不锈弹簧丝具有更广泛的前景。而随着拉丝辅助材料的开发,使这一切正在逐步实现。

五、表面处理钢丝

1)各种镀层钢丝:一般情况下弹簧成型后再度层,会影响弹簧的性能而采用先镀后拉生产的钢丝可以在一

定程度上减少这种情况。

2)现有镀层种类:镀锌、镀镍、镀锡、镀铜、或混合镀等。

六、其它弹簧钢丝

马氏体时效处理钢丝

在发动机阀门弹簧中,发动机转数在高应力下超过1万次/时,就要求材料有较高的强耐热性能。但是当油淬火钢丝达不到这样的要求时,可使用马氏体时效处理钢丝。经低温氮化处理,对提高阀门弹簧的特性非常有效。

油淬火-回火弹簧钢丝发展与应用

国油淬火—回火弹簧钢丝发展历史简要回顾

油淬火—回火弹簧钢丝生产技术起源于欧洲,目前其代表企业为瑞典佳菲腾公司。和比利时贝卡尔特公司。不久该项技术扩散到日本,目前其代表企业为神户、住友、高周波等。我国在70年代初期开始研究自己的油淬火—回火弹簧钢丝生产技术。在我国油淬火—回火弹簧钢丝生产技术研究的过程中,原北京特殊钢厂所属拔丝车间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原北京钢铁学院(北京科技大学)的教师生做出了突出贡献。1974年10月原北京特殊钢厂所属拔丝车间成功地将该项技术投入大生产,揭开了我国油淬火—回火弹簧钢丝生产的新篇章,并保持了该厂近二十年独步国内市场的局面。其间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有些钢铁企业也曾将该项技术投入试生产,但因机制问题、工艺技术问题等而未能实现。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近几年,随着汽车行业、摩托车行业、柴油机行业、机械行业的迅速发展,及目前我国逐步成为世界加工基地的发展趋势。和利益诱惑使得各种资本竞相进入该行业。陆续出现了如郑州金属制品研究院、中试二厂、河南裕丰、河南鹤壁、郑州新亚、天津棣华、天津鑫浩、江苏神王、上海三联、湖南斯普凌、南京东吴、浙江海纳等十几家油淬火—回火弹簧钢丝生产厂家。而且目前仍有国内外资本投向该行业。

二、油淬火—回火弹簧钢丝工艺技术发展历史简要回顾

我国在油淬火—回火弹簧钢丝生产技术研究过程中,主要参照了瑞典和日本的技术标准和工艺思路。但在研发的初期由于工艺技术问题、设备问题、生产效率问题、产品成本问题,而走了一段弯路。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我国油淬火—回火弹簧钢丝生产工艺才基本稳定下来,按目前国内常用材质来说其产品稳定性按高低依次如下:50CrVA、60Si2MnA、65Mn、70#、82B、55CrSi、SUP12、SAE9254、55CrSiV。

三、我国油淬火—回火弹簧钢丝产品质量发展历史简要回顾

我国油淬火—回火弹簧钢丝产品质量从不稳定到基本满足中低端弹簧产品的需求,碰到了许多质量问题。有些问题现已解决,有些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对策加以解决。

现已基本解决的问题:

1、钢丝脆断问题(自然断裂和绕簧断裂)

2、脱碳问题(加工过程不良所致)

3、裂纹问题(原材料问题,加工过程不良)

4、尺寸不均问题(加工过程不良)

5、小镰刀弯问题(加工过程不良)

6、尺寸精度问题

虽然上述单项问题,国内基本已解决。但综合起来看,这些问题仍影响着油淬火—回火弹簧钢丝的综合性能。

具体表现为钢丝通条性能不稳定,导致弹簧不稳定性增大,特别汽门弹簧疲劳寿命达不到规定要求。

要缩小我国油淬火—回火弹簧钢丝与国外产品质量的差距,应当进一步提高对该种产品的认知水平,加大研发,技术和设备投入。同时加强与原材料生产厂家的合作。确保产品质量上一个新的台阶,否则我们只能在中低端弹簧产品领域中徘徊。

四、油淬火—回火弹簧钢丝产品特点

1、屈强比高,弹簧残余变形小。

2、通条性能稳定:同盘差小于75Mpa有利于卷簧和提高弹簧疲劳寿命。

3、与传统弹簧生产方式相比,可省去绕簧后的一些工序。

4、绕簧成材率高,可降低成本。

五、油淬火—回火弹簧钢丝适用范围

油淬火—回火弹簧钢丝不能完全替代冷拉弹簧钢丝。特别是小规格弹簧钢丝。油淬火—回火弹簧钢丝是针对汽门弹簧、悬架弹簧的抗疲劳性能,而发展起来的。而且为了达到最佳效果,还应当在绕簧后结合喷丸处理。弹簧生产企业在储存该种钢丝时应注意其时效作用,使用该种钢丝绕簧后应及时进行后序处理。避免储存使用不当造成损失。近几年随着对该种产品认知水平的提高,该种产品逐渐应用到离合器弹簧和汽车索具等产品。油淬火—回火弹簧钢丝是否能够完全满足拉簧、扭簧、异型簧及需要镀层的弹簧的要求,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六、油淬火—回火弹簧钢丝市场形势简要分析

中国将成为世界性的加工基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正因如此,油淬火—回火弹簧钢丝市场的竞争将更趋向热化。虽然,目前有些大型弹簧厂使用进口钢丝,但因交货期,价格等问题,终究有一些局限,而绝大部分弹簧企业仍选择使用国内企业的钢丝。但随着国内生产企业的增加,必然使竞争加剧,特别是今年五月上海一家国内企业与两家日本企业共同投资兴建的“巨无霸”厂投产后必将有部分油淬火—回火弹簧钢丝生产企业因机制问题、人才问题、技术问题、设备问题、资金问题而被淘汰。而剩下的企业如不警醒,尽早采取措施,也只能在中低端产品市场艰难的生存。

而油淬火—回火弹簧钢丝生产企业的竞争加剧,不可避免地要进行价格战和质量大战,这又给弹簧生产企业带来一定的利益。

摩擦簧的工艺实践

摘要:某高炮上的摩擦簧(以下简称摩擦簧)为高应力零件,零件的几何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都非常高;该零件在短压处理、测试和使用过程中均出现较大比例断裂和自锁;严重影响产品的生产和装配使用。通过系列的工艺试验,调整零件的几何尺寸,使其壁厚比达到一定的比例和加工工艺手段,解决了该摩擦簧在短压处理、测试和使用过程中的断裂和自锁,满足产品的生产和装配需要。

关键词:断裂;自锁

一.引言

摩擦簧是由带有内锥面的外环和带有外锥面的内环配合组成,如下图(a)所示:图1

摩擦簧组原有的加工工艺流程是:机加(半成品)—热处理—磨削加工(成品)—表面处理—配组测力。该摩擦簧组在过去的生产制造、装配使用过程中,均出现较大频次的自锁和断裂,对此我们进行了大量的理化检测。其结果符合相关资料要求,未发现异常现象,具体情况如下:1. 断口:断口无异常;

2. 组织:回火屈氏体;

3. 硬度:1号样:563HV1(53HRC)、545HV1(52HRC)、510HV1(53.5HRC);2号样:514HV1(50HRC)、520HV1(50.5HRC)、514HV1(50HRC),其硬度结果符合产品图要求的50-56HRC。

摩擦簧组的外环、内环、端环的几何尺寸如图所示:

图1

摩擦簧组原有的加工工艺流程是:机加(半成品)—热处理—磨削加工(成品)—表面处理—配组测力。该摩擦簧组在过去的生产制造、装配使用过程中,均出现较大频次的自锁和断裂,对此我们进行了大量的理化检测。其结果符合相关资料要求,未发现异常现象,具体情况如下:

1. 断口:断口无异常;

2. 组织:回火屈氏体;

3. 硬度:1号样:563HV1(53HRC)、545HV1(52HRC)、510HV1(53.5HRC);2号样:514HV1(50HRC)、520HV1(50.5HRC)、514HV1(50HRC),其硬度结果符合产品图要求的50-56HRC。

摩擦簧组的外环、内环、端环的几何尺寸如图所示:

图2

二.原因分析:

一般情况下,引起摩擦簧断裂及自锁的原因应有:一为材料及热处理缺陷引起该簧工作时断裂;二是应力分布不合理而引起的断裂;三是加工质量差和回弹应力过小引起的该簧工作时自锁,并在自锁的影响下造成断裂。

根据理化检测结果,该簧组使用的材料及热处理工艺符合相关的技术资料要求,未发生异常情况,因此应排除原材料和热处理因素。

原工艺加工过程分析:原加工工艺将内环的φ24.1h8mm增大为φ24.8h8mm,内环的壁厚加大而外环的尺寸不变时,外环受到的拉应力更大,在工作时更容易造成,外环受到的拉应力断裂;外环的内棱角和内环的外棱角机加后形成尖角,造成应力部位集中;原加工工艺中,磨削加工后直接进行表面处理,未能消除加工过程中的应力;零件的表面粗糙度达不到产品图要求,这些均增加了工件的破断和自锁概率。

此摩擦簧组的产品结构与同类产品的情况对比分析详见下表:

摩擦簧几何尺寸情况对比表

弹簧设计和计算

弹簧设计和计算 一.弹簧按工作特点分为三组 二.I组:受动负荷(即受力忽伸忽缩,次数很多)的弹簧,而且当弹簧损坏后将引起整个机构发生 故障.例如:发动机的阀门弹簧、摩擦离合器弹簧、电磁制动器弹簧等。 三.U组:受静负荷或负荷均匀增加的弹簧,例如安全阀和减压阀的弹簧,制动器和传动装置的弹 簧等。 四.川组:不重要的弹簧,例如止回阀弹簧手动装置的弹簧,门弹簧和沙发弹簧等。 五.按照制造精度分为三级 六.1级精度:受力变形量偏差为土5%勺弹簧,例如调速器和仪器等需要准确调整的弹簧。 七.2级精度:受力变形量偏差为土10%勺弹簧,例如安全阀、减压阀和止回阀弹簧,内燃机进气 阀和排气阀的弹簧。 八.3级精度:受力变形量偏差为土15%勺弹簧,不要求准确调整负荷的弹簧,象起重钩和缓冲弹 簧、刹车或联轴器压紧弹簧等。 九■名词和公式 1。螺旋角:也叫“升角”,计算公式是: 螺旋角的正切tg-盘;式中:t---弹簧的节距;D2---中径 般压缩弹簧的螺旋角a =6~9°左右; 2。金属丝的展开长L=^± ~二。2n+钩环或腿的展开长; COSG 式中:n1=弹簧的总圈数;n=弹簧的工作圈数。 3。弹簧指数:是弹簧中径D2与金属丝直径d的比,又叫“旋绕比”,用C来代表,即: C =2 ; d 在实用上C>4,太小了钢丝变形很厉害,尤其受动负荷的弹簧,钢丝弯曲太厉害时使用寿命就短。但C也不能太大,最大被限制于C<25。C太大,弹簧本身重量在巨大的直径上不断地颤动而发生摇摆,同时缠绕以后容易松开,直径难于掌握。一般C=4~9 弹簧指数C可按下表选取。 表弹簧指数C选择

4?用弹簧应力计算公式的时候,还要考虑金属丝弯曲的程度对应力的影响,而加以修正。这影响强度计算的弯曲程度,叫“曲度系数”,分别用下式表示: 压、拉弹簧曲度系数k二归1 0615; 4C 一4 C 扭转弹簧曲度系数k^^^1; 4C — 4 为了便于计算,根据上面两个公式算出K和K1值,列成表2: 曲度系数K和K1表 5.计算扭转弹簧刚度时,主要是受弯曲应力。因此,使用的是弹性模数E。 钢的E=2.1"04(公斤力/毫米2);铜的E=0.95"04(公斤力/毫米2) 6 ?计算压缩、拉伸弹簧时,主要是受剪切应力。因此使用的是剪切弹性模数G 钢的剪切弹性模数3 8000 (公斤力/毫米2); 青铜的剪切弹性模数S4000 (公斤力/毫米2)。7?工作圈数和支承圈 工作圈的作用是使弹簧沿轴线伸缩,是实际参加工作的圈数,又叫“有效圈数”,用n来表示。 支承圈的功用,是用来保证压缩压缩弹簧在工作时轴线垂直于支承端面,但并不参加弹簧工作。因此,压缩弹簧的两端至少各要3/4圈拼紧,并磨平作为支承面。磨薄后的钢丝厚度约为1/4d,尾部和工作圈贴紧。 重要的压缩弹簧,两端的结束点要在相反的两边,以使受力均匀。所以一般压缩弹簧的总圈 数多带有半圈的,如623圈、10 12圈等。 压缩弹簧的工作圈是从按计算的螺旋角卷制时算起,而拉伸弹簧是从钩的弯曲处开始计算。压缩弹簧必须有支承圈,扭簧和拉伸簧由于两端有腿或钩环,所以没有支承圈。选择压缩弹簧工作圈的要点是:必须考虑到安装地位的限制和稳定性,圈数不要太多,同时也要考虑到受力均匀和能耐冲击疲劳,因此圈数也不能太少。在一般情况下,压缩弹簧工作圈数选择是: 在不重要的静负荷作用下,n >2.5圈,经常受负荷或要求受力均匀时n》4圈,而安全阀弹簧对受力均匀的要求很严格,所以n》6圈。至于受动负荷如排气阀弹簧,也要求n》6 圈。 n》7圈的弹簧,两头的支承圈数要适当加多,但每边不超过 1 14圈。因此,总圈数为:n1 =n 1.5~ 2.5。 8 ?刚度与弹簧指数、圈数的关系

圆柱弹簧的设计计算.

圆柱弹簧的设计计算 (一)几何参数计算 普通圆柱螺旋弹簧的主要几何尺寸有:外径D、中径D2、内径D1、节距p、螺旋升角α及弹簧丝直径d。由下图圆柱螺旋弹簧的几何尺寸参数图可知,它们的关系为: 式中弹簧的螺旋升角α,对圆柱螺旋压缩弹簧一般应在5°~9°范围内选取。弹簧的旋向可以是右旋或左旋,但无特殊要求时,一般都用右旋。 圆柱螺旋弹簧的几何尺寸参数 普通圆柱螺旋压缩及拉伸弹簧的结构尺寸计算公式见表(普通圆柱螺旋压缩及拉伸弹簧的结构尺寸(mm)计算公式)。 普通圆柱螺旋压缩及拉伸弹簧的结构尺寸(mm)计算公式

(二)特性曲线

弹簧应具有经久不变的弹 性,且不允许产生永久变形。因 此在设计弹簧时,务必使其工作 应力在弹性极限范围内。在这个 范围内工作的压缩弹簧,当承 受轴向载荷P时,弹簧将产生 相应的弹性变形,如右图a所 示。为了表示弹簧的载荷与变形 的关系,取纵坐标表示弹簧承受 的载荷,横坐标表示弹簧的变 形,通常载荷和变形成直线关系 (右图b)。这种表示载荷与变 形的关系的曲线称为弹簧的特 性曲线。对拉伸弹簧,如图<圆 柱螺旋拉伸弹簧的特性曲线> 所示,图b为无预应力的拉伸 弹簧的特性曲线;图c为有预 应力的拉伸弹簧的特性曲线。 右图a中的H0是压缩弹簧 在没有承受外力时的自由长度。 弹簧在安装时,通常预加一个压 力 Fmin,使它可靠地稳定在安 装位置上。Fmin称为弹簧的最 小载荷(安装载荷)。在它的作 用下,弹簧的长度被压缩到H1 其压缩变形量为λmin。Fmax 为弹簧承受的最大工作载荷。在 Fmax作用下,弹簧长度减到 H2,其压缩变形量增到λmax。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特性曲线λmax与λmin的差即为弹簧的 工作行程h,h=λmax-λmin。 Flim为弹簧的极限载荷。在该 力的作用下,弹簧丝内的应力达 到了材料的弹性极限。与Flim 对应的弹簧长度为H3,压缩变 形量为λlim。

弹簧弹力计算公式详解

弹簧弹力计算公式详解 压力弹簧、拉力弹簧、扭力弹簧是三种最为常见的弹簧,压力弹簧、拉力弹簧、扭力弹簧的弹力怎么计算,东莞市大朗广原弹簧制品厂为您详解,压力弹簧、拉力弹簧、扭力弹簧的弹力计算公式。 一、压力弹簧 ·压力弹簧的设计数据,除弹簧尺寸外,更需要计算出最大负荷及变位尺寸的负荷; ·弹簧常数:以k表示,当弹簧被压缩时,每增加1mm距离的负荷(kgf/mm); ·弹簧常数公式(单位:kgf/mm): G=线材的钢性模数:琴钢丝G=8000 ;不锈钢丝G=7300 ,磷青铜线G=4500 ,黄铜线G=3500 d=线径 Do=OD=外径 Di=ID=内径 Dm=MD=中径=Do-d N=总圈数 Nc=有效圈数=N-2 弹簧常数计算范例: 线径=2.0mm , 外径=22mm , 总圈数=5.5圈,钢丝材质=琴钢丝 二、拉力弹簧 拉力弹簧的k值与压力弹簧的计算公式相同 ·拉力弹簧的初张力:初张力等于适足拉开互相紧贴的弹簧并圈所需的力,初张力在弹

簧卷制成形后发生。拉力弹簧在制作时,因钢丝材质、线径、弹簧指数、静电、润滑油脂、热处理、电镀等不同,使得每个拉力弹簧初始拉力产生不平均的现象。所以安装各规格的拉力弹簧时,应预拉至各并圈之间稍为分开一些间距所需的力称为初张力。 ·初张力=P-(k×F1)=最大负荷-(弹簧常数×拉伸长度) 三、扭力弹簧 ·弹簧常数:以k 表示,当弹簧被扭转时,每增加1°扭转角的负荷(kgf/mm). ·弹簧常数公式(单位:kgf/mm): E=线材之钢性模数:琴钢丝E=21000 ,不锈钢丝E=19400 ,磷青铜线E=11200 ,黄铜线E=11200 d=线径 Do=OD=外径 Di=ID=内径 Dm=MD=中径=Do-d N=总圈数 R=负荷作用的力臂 p=3.1416

弹簧设计规范(全)

弹簧设计规范 一、弹簧的功能 弹簧是一种弹性元件,由于材料的弹性和弹簧的结构特点,它具有多次重复地随外栽荷的大小而做相应的弹性变形,卸载后立即恢复原状的特性。很多机械正是利用弹簧的这一特点来满足特殊要求的。其主要功能有: ⑴、减振和缓冲,如车辆的悬挂弹簧,各种缓冲器和弹性联轴器中的弹簧等。 ⑵、测力,如测力器和弹簧秤的弹簧等。 ⑶、储存及输出能量,如钟表弹簧,枪栓弹簧,仪表和自动控制机构上的原动弹簧等。 ⑷、控制运动,如控制弹簧门关闭的弹簧,离合器、制动器上的弹簧,控制内燃机气缸阀门开启的弹簧等。 二、弹簧的类型、特点和应用 弹簧的分类方法很多,按照所承受的载荷的不同,弹簧可分为拉伸弹簧、压缩弹簧、扭转弹簧和弯曲弹簧等四种;按照形状的不同,弹簧可分为螺旋弹簧、碟形弹簧、环形弹簧、盘形弹簧和板弹簧等;按照使用材料的不同,弹簧可分为金属弹簧和非金属弹簧。各种弹簧的特点、应用见表1。 法。

三、弹簧使用的材料及其用途 弹簧钢的的主要性能要求是高强度和高屈服极限和疲劳极限,所以弹簧钢材用较高的含碳量。但是碳素钢的淬透性较差,所以在对于截面较大的弹簧必须使用合金钢。合金弹簧钢中的主要合金元素是硅和锰,他们可以增强钢的淬透性和屈强比。 弹簧材料使用最广者是弹簧钢(SUP)。碳素钢用于直径较小的弹簧,工艺多为冷拔成型,如:65#,75#,85#。直径稍大,需用热成型工艺生产的弹簧多采用60Si2Mn,如汽车板簧,铁路车辆的缓冲簧。对于高应力的重要弹簧可采用50CrV,常用于高级轿车板簧,发动机气门弹簧等。其他弹簧钢材料还有:65Mn, 50CrMn, 30W4Cr2V等。 a、碳钢及合金钢:制造弹簧时,常加矽、锰、铬、钒及钼等金属元素于钢中,以增加弹簧之弹性及疲劳限度,且使其耐冲击。 b、大型弹簧多用热作加工,即弹簧材料高温轧成棒,再高温加工成形后,淬火于780度~850度左右之油或水中,再施以400度~500度的温度回火。 c、小型弹簧,先经退火,再用冷作加工,捲成后再经硬化回火,如钢丝、琴钢丝或钢带。 d、琴钢丝是属高炭钢材(0.65~0.95%)制造,杂质少,直径常小于1/4时经过轫化处理后在常温抽成线,其机械性质佳,抗拉强度及轫性大,为优良的螺旋弹簧材料。 e、不锈钢丝用于易受腐蚀处,承受高温可用高速钢及不锈钢。 f、油回火线含碳量0.6~0.7%应含锰,0.6~1.0%常用于螺圈弹簧。 g、板弹簧常用0.9~1.0%之普通钢,其较高级者则使用铬钒钢及矽锰钢。 弹簧常在变载荷和冲击载荷作用下工作,而且要求在受极大应力的情况下,不产生塑性变形,因此要求弹簧材料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极限、弹性极限和疲劳强度极限,不易松弛。同时要求有较高的冲击韧性,良好的热处理性能等。常见的弹簧材料有优质碳素钢、合金钢和铜合金。几种主要弹簧材料的使用性能和许用应力见表2。

弹簧设计计算

弹簧设计计算 弹簧在材料选定后,设计时需要计算出弹簧刚度F、中径D、钢丝直径d、有效圈数n、变形量f。 以下面弹簧设计为例; 1.计算弹簧受力: 假设弹簧端克服1个标准大气压,即推动钢球,则弹簧受力为: F=PA=1×10错误!N/mm错误!×πd1错误!/4 其中d1——钢球通道直径 弹簧还须克服钢球下降重力: G=mρV=m×4ρπR错误!/3 其中R——钢球半径 弹簧受合力: F合=F+G 考虑制造加工因素,增加1.2倍系数 F′=1.2F合 2.选材料:(一般选用碳素弹簧钢丝65Mn或琴钢丝) 以65Mn为例,钢丝直径d=1.4mm 3.查表计算许用应力: 查弹簧手册8-10表中Ⅰ类载荷的弹簧考虑(根据阀弹簧受力情况而言) 材料的抗拉强度σb与钢丝直径d有关 查表2-30(选用D组): σb=2150~2450Mpa 安全系数K=1.1~1.3, 可取K=1.2, 则σb=1791.7~2041.7

Mpa 因此σb=1791.7Mpa(下限值) 查表2-103,取切变模量G=78.8×10错误!Mpa 查表8-10,取许用切应力τs==0.5σb=0.3×1791.7=537.51Mpa4.选择弹簧旋绕比C: 根据表8-4初步选取C=10 5.计算钢丝直径:d≥1.6√KFC/[τ] 其中K——曲度系数,取K=1.1~1.3 F——弹簧受力 6.计算弹簧中径: D=Cd 7.计算弹簧有效圈数: n=Gd错误!f/8FD错误!则总圈数n总=n+n1(查表8-6) 8.计算试验载荷: Fs=πd错误!τs/8D 9.自由高度: H0=nt+1.5d 其中:t——初步估计节距t=d+f/n+δ1(δ1=0.1d) 查表8-7系列值H0取整数 10.节距计算: t=(H0-1.5d)/n 11.弹簧螺旋角:(此值一般符合=5°~9°)

弹簧设计计算过程

弹簧设计计算过程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弹簧设计计算 已知条件: 弹簧自由长度H0= 弹簧安装长度L1=411mm 弹簧工作长度L2=227mm 弹簧中径D= 弹簧直径d= 弹簧螺距P=12mm 弹簧有效圈数n=66 弹簧实际圈数n1=68 计算步骤: (1)初步考虑采用油淬火-回火硅锰弹簧钢丝60Si2MnA C 类,抗拉强度1716-1863MPa ,切变模量G=79GPa ,弹性模量E=206GPa 。 取b σ=1716MPa 。 (2)压缩弹簧许用切应力 p τ=~ b σ=~*1716MPa=~ 取p τ=。 (3)由于弹簧刚度尚未可知,但是弹簧的中径、直径、有效圈数都已知。

2 .33.22==d D C =(计算值在5~8之间) 6.9688 615.046.9688416.96884615.04414+-?-?=+--=C C C K = 弹簧的最大工作压缩量Fn=795-227=568mm 由公式348D P F Gd n n n =可得最大工作载荷34343.226685682.3798????==nD F Gd P n n = 弹簧刚度663.2282.379834 34' ???==n D Gd P =mm 节距t=66 2.35.1795)2~1(0?-=-n d H =≈12 计算出来的自由高度H0=nt+=66*12+*= 压并高度Hb=(n+d=(66+*=216mm 弹簧最小工作载荷时的压缩量F1=795-411=384mm 则最小工作载荷3 431413.226683842.3798????==nD F Gd P = 螺旋角α=arctan(t/πD)=arctan(12/*)= 弧度= ° 弹簧展开长度L=1696 .0cos 683.22cos 1??=παπDn = ≈4833mm 弹簧压并高度H b ≤n 1*d max =68*(+)=,取值216mm 弹簧压并时的变形量为= 弹簧压并时的载荷为Fa=*= (4)螺旋弹簧的稳定性、强度和共振的验算 高径比b=H0/D==> n B c P H P C P >=0' 不稳定系数C B = ==0'H P C P B c **=

弹簧设计计算过程

弹簧设计计算 已知条件: 弹簧自由长度H0=796.8mm 弹簧安装长度L1=411mm 弹簧工作长度L2=227mm 弹簧中径D=22.3mm 弹簧直径d=3.2mm 弹簧螺距P=12mm 弹簧有效圈数n=66 弹簧实际圈数n1=68 计算步骤: (1)初步考虑采用油淬火-回火硅锰弹簧钢丝60Si2MnA C 类,抗拉强度1716-1863MPa ,切变模量G=79GPa ,弹性模量E=206GPa 。 取b σ=1716MPa 。 (2)压缩弹簧许用切应力 p τ=(0.4~0.47) b σ=(0.4~0.47)*1716MPa=686.4~806.52MPa 取p τ=686.4MPa 。 (3)由于弹簧刚度尚未可知,但是弹簧的中径、直径、有效圈数都已知。 2 .33.22==d D C =6.9688(计算值在5~8之间) 6.9688 615.046.9688416.96884615.04414+-?-?=+--=C C C K =1.2139 弹簧的最大工作压缩量Fn=795-227=568mm 由公式348D P F Gd n n n =可得最大工作载荷34343.226685682.3798????==nD F Gd P n n = 803.5758N 弹簧刚度663.2282.379834 34' ???==n D Gd P =1.4147N/mm 节距t= 66 2.35.1795)2~1(0?-=-n d H =11.9727≈12 计算出来的自由高度H0=nt+1.5d=66*12+1.5* 3.2=796.8mm 压并高度Hb=(n+1.5)d=(66+1.5)*3.2=216mm

弹簧计算公式

胡克弹性定律指出,在弹性极限范围内,弹簧的弹性力f 与弹簧的长度x 成正比,即f =-kx,k 是一个物体的质量弹性系数,该系数由材料的性质决定,负号表示弹簧产生的弹性力与其延伸(或压缩)方向相反弹簧常数: 以k 表示,当弹簧被压缩时,载荷(kgf/mm)增加1mm 的距离,弹簧常数公式(单位: kgf/mm) : k = (g d4)/(8dm3 nc) g = 钢丝的刚度模量: 钢琴丝g = 8000; 不锈钢丝g = 7300; 磷青铜丝g = 4500;黄铜丝g = 3500d = 线径= 0d = 外径= id = 内径= md = 中径= do-dn = 转速总数弹簧常数的计算例子: 线径= 2.0 mm,外径= 22 mm,总匝数= 5。5圈,钢丝材料= 钢琴钢丝k = (gxd4)/(8xdm3xnc) = (8000x24)/(8x203x3.5) = 0.571 kg f/mmpull,张力弹簧的k 值与压力弹簧的k 值相同。 张力弹簧的初始张力: 初始张力等于拉开彼此接近的弹簧所需的力,并发生在弹簧轧制成型之后。在制作张力弹簧时,由于钢丝材质、线径、弹簧指数、静电现象、油脂、热处理、电镀等的不同,使得各张力弹簧的初始张力不均匀。因此,在安装各种规格的张力弹簧时,应该预张力到平行弯道之间一定距离的力称为初张力。 初始张力= p-(kxf1) = 最大载荷-(弹簧常数x 拉伸长度)扭转弹簧常数: 以k 表示,当弹簧扭转时,载荷(kgf/m)增加1个扭转角。弹簧常数(单位: kgf/mm) : k = (exd #)/(1167 xdmxpnxr) e = 钢丝的刚度模量: 钢琴线e = 21000,不锈钢线e = 19400,磷青铜线e =

8、弹簧设计和计算

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 Xi ’an Jiaotong University, China 弹簧设计和计算

1、弹簧在断路器中的应用 2、弹簧的分类

EE 弹簧是一种利用弹性来工作的机械零件。在载荷作用下能够产生变形,卸载时释放能量恢复原形,加载变形过程遵循一定的规律,可以用来控制机件的运动、缓和冲击或震动、贮蓄能量、测量力的大小等 保证动作力:如操作机构的作用力、触头压力、电磁系统的反

EE 这类弹簧多数由圆形截面材料制成,当同样空间条 件下需要更大的刚度时,可选用矩形截面的材料 圆柱形螺旋压缩弹簧圆柱形螺旋压缩弹簧圆柱形螺旋压缩弹簧 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特性接近于直线型,刚度值较稳

EE 2013-04-02 5 (2)变径螺旋弹簧 ?圆锥形螺旋弹簧 这类弹簧的特点是稳定性好,结构紧凑,其特性线开始是直线,随着载荷的增加,逐渐变成渐增型,有利于缓和冲击和共振,接触器弹簧的主弹簧常选用圆锥形弹簧。 ?中凸和中凹形弹簧 这类弹簧的特性相当于圆锥形弹簧,中凸形弹簧在某些场合可替代圆锥形弹簧使用,中凹形弹簧主要用作坐垫 和床垫。 (3)碟形弹簧 加载与卸载特性不重合,在工作过程中有能量消耗,缓冲和减震能力强,蝶形 弹簧常用于中、高压产品中。

EE 2013-04-02 6这类弹簧圈数多,变形角大,储存能量大,多用在仪器和钟表中 这类弹簧由薄片材料制成,结构形状繁多,主要用于仪表及低压元器按照不同使用条件和承受负荷的情况,弹簧又分成4大类 第1类:承受静负荷,或变换次数甚少并不带冲击性负荷的弹簧。第2类:承受具有一定次数的变换,但冲击并不强烈的弹簧。第3类:承受高速变换次数,但并不太强烈的冲击负荷的弹簧。

弹簧设计和计算

一. 弹簧按工作特点分为三组 二. Ⅰ组:受动负荷(即受力忽伸忽缩,次数很多)的弹簧,而且当弹簧损坏后将引起整个机构发 生故障.例如:发动机的阀门弹簧、摩擦离合器弹簧、电磁制动器弹簧等。 三. Ⅱ组:受静负荷或负荷均匀增加的弹簧,例如安全阀和减压阀的弹簧,制动器和传动装置 的弹簧等。 四. Ⅲ组:不重要的弹簧,例如止回阀弹簧手动装置的弹簧,门弹簧和沙发弹簧等。 五. 按照制造精度分为三级 六. 1级精度:受力变形量偏差为±5%的弹簧,例如调速器和仪器等需要准确调整的弹簧。 七. 2级精度:受力变形量偏差为±10%的弹簧,例如安全阀、减压阀和止回阀弹簧,燃机进 气阀和排气阀的弹簧。 八. 3级精度:受力变形量偏差为±15%的弹簧,不要求准确调整负荷的弹簧,象起重钩和缓 冲弹簧、刹车或联轴器压紧弹簧等。 九. 名词和公式 1。螺旋角:也叫“升角”,计算公式是: 螺旋角的正切2 D t tg πα= ; 式中:t---弹簧的节距; 2D ---中径。 一般压缩弹簧的螺旋角α=6~9°左右; 2。金属丝的展开长L= α πcos 1 2n D ≈n D 2π+钩环或腿的展开长; 式中:n 1=弹簧的总圈数; n=弹簧的工作圈数。 3。弹簧指数:是弹簧中径2D 与金属丝直径d 的比,又叫“旋绕比”,用C 来代表,即:d D C 2 =; 在实用上C ≥4,太小了钢丝变形很厉害,尤其受动负荷的弹簧,钢丝弯曲太厉害时使用寿命就短。 但C 也不能太大,最大被限制于C ≤25。C 太大,弹簧本身重量在巨大的直径上不断地颤动而发生摇摆,同时缠绕以后容易松开,直径难于掌握。一般C=4~9。 弹簧指数C 可按下表选取。 影响强度计算的弯曲程度,叫“曲度系数”,分别用下式表示: 压、拉弹簧曲度系数 C C C k 615 .04414+ --=; 扭转弹簧曲度系数 4 41 41--=C C k ; 为了便于计算,根据上面两个公式算出K 和K 1值,列成表2: 曲度系数K 和K 1表

弹簧弹力计算公式

弹力计算公式压力弹簧 初拉力计算 F0=〖{π3.14×d 3 }÷(8×D)〗×79mpa F0={3.14×(5×5×5)÷(8×33)}×79=117 kgf 1.压力弹簧的设计数据,除弹簧尺寸外,更需要计算出最大负荷及变位尺寸的负荷; 2.弹簧常数:以k表示,当弹簧被压缩时,每增加1mm距离的负荷(kgf/mm); 3.弹簧常数公式(单位:kgf/mm); K=(G×d4)/(8×D3×Nc) G=线材的钢性模数:琴钢丝G=8000 ;不锈钢丝G=7300 ,60Si2MnA钢丝G=7900,磷青铜线G=4500 ,黄铜线G=3500 d=线径(钢丝直径) D=中径 N=总圈数 Nc=有效圈数 F=运动行程(550mm) 弹簧常数计算范例: 线径=5.0mm , 中径=20mm , 有效圈数=9.5圈,钢丝材质=不锈钢丝 K=(G×d4)/(8×D3×Nc)=(7900×54)/(8×203×9.5)=8.12kgf/m m×(F=100)=812 kgf 拉力弹簧

拉力弹簧的初张力:初张力等于适足拉开互相紧贴的弹簧并圈所需的力,初张力在弹簧卷制成形后发生。拉力弹簧在制作时,因钢丝材质、线径、弹簧指数、静电、润滑油脂、热处理、电镀等不同,使得每个拉力弹簧初始拉力产生不平均的现象。所以安装各规格的拉力弹簧时,应预拉至各并圈之间稍为分开一些间距所需的力称为初张力。 初张力=P-(k×F1)=最大负荷-(弹簧常数×拉伸长度) 扭力弹簧 弹簧常数:以k 表示,当弹簧被扭转时,每增加1°扭转角的负荷(kgf/mm) 弹簧常数公式(单位:kgf/mm): K=(E×d4)/(1167×D×p×N×R) E=线材之钢性模数:琴钢丝E=21000,不锈钢丝E=19400 ,磷青铜线E=11200 ,黄铜线E=11200 d=线径(钢丝直径) D=中径 N=总圈数 R=负荷作用的力臂 p=3.1416

弹簧弹力计算公式

弹簧弹力计算公式 Revised by Liu Jing on January 12, 2021

弹力计算公式 压力弹簧 初拉力计算 F0=〖{π3.14×d3}÷(8×D)〗×79mpa F0={3.14×(5×5×5)÷(8×33)}×79=117 kgf 1.压力弹簧的设计数据,除弹簧尺寸外,更需要计算出最大负荷及变位尺寸的 负荷; 2.弹簧常数:以k表示,当弹簧被压缩时,每增加1mm距离的负荷(kgf/mm); 3.弹簧常数公式(单位:kgf/mm); K=(G×d4)/(8×D3×Nc) G=线材的钢性模数:琴钢丝G=8000 ;不锈钢丝G=7300 ,60Si2MnA钢丝 G=7900,磷青铜线G=4500 ,黄铜线G=3500 d=线径(钢丝直径) D=中径 N=总圈数 Nc=有效圈数 F=运动行程(550mm) 弹簧常数计算范例: 线径=5.0mm , 中径=20mm , 有效圈数=9.5圈 ,钢丝材质=不锈钢丝 K=(G×d4)/(8×D3×Nc)=(7900×54)/(8×203×9.5)=8.12kgf/mm×(F=100)=812 kgf 拉力弹簧

拉力弹簧的初张力:初张力等于适足拉开互相紧贴的弹簧并圈所需的力,初张力在弹簧卷制成形后发生。拉力弹簧在制作时,因钢丝材质、线径、弹簧指数、静电、润滑油脂、热处理、电镀等不同,使得每个拉力弹簧初始拉力产生不平均的现象。所以安装各规格的拉力弹簧时,应预拉至各并圈之间稍为分开一些间距所需的力称为初张力。 初张力=P-(k×F1)=最大负荷-(弹簧常数×拉伸长度) 扭力弹簧 弹簧常数:以 k 表示,当弹簧被扭转时,每增加1°扭转角的负荷 (kgf/mm) 弹簧常数公式(单位:kgf/mm): K=(E×d4)/(1167×D×p×N×R) E=线材之钢性模数:琴钢丝E=21000 ,不锈钢丝E=19400 ,磷青铜线 E=11200 , 黄铜线E=11200 d=线径(钢丝直径) D=中径 N=总圈数 R=负荷作用的力臂 p=3.1416

弹簧设计和计算

弹簧设计和计算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一.弹簧按工作特点分为三组 二.Ⅰ组:受动负荷(即受力忽伸忽缩,次数很多)的弹簧,而且当弹簧损坏后将引起整个机构 发生故障.例如:发动机的阀门弹簧、摩擦离合器弹簧、电磁制动器弹簧等。 三.Ⅱ组:受静负荷或负荷均匀增加的弹簧,例如安全阀和减压阀的弹簧,制动器和传动装 置的弹簧等。 四.Ⅲ组:不重要的弹簧,例如止回阀弹簧手动装置的弹簧,门弹簧和沙发弹簧等。 五.按照制造精度分为三级 六.1级精度:受力变形量偏差为±5%的弹簧,例如调速器和仪器等需要准确调整的弹簧。 七.2级精度:受力变形量偏差为±10%的弹簧,例如安全阀、减压阀和止回阀弹簧,内燃机 进气阀和排气阀的弹簧。 八.3级精度:受力变形量偏差为±15%的弹簧,不要求准确调整负荷的弹簧,象起重钩和缓 冲弹簧、刹车或联轴器压紧弹簧等。 九.名词和公式 1。螺旋角:也叫“升角”,计算公式是: 螺旋角的正切2 D t tg πα= ; 式中:t---弹簧的节距; 2D ---中径。 一般压缩弹簧的螺旋角α=6~9°左右; 2。金属丝的展开长L= α πcos 1 2n D ≈n D 2π+钩环或腿的展开长; 式中:n 1=弹簧的总圈数; n=弹簧的工作圈数。 3。弹簧指数:是弹簧中径2D 与金属丝直径d 的比,又叫“旋绕比”,用C 来代表,即: d D C 2 = ; 在实用上C ≥4,太小了钢丝变形很厉害,尤其受动负荷的弹簧,钢丝弯曲太厉害时使用寿命就短。 但C 也不能太大,最大被限制于C ≤25。C 太大,弹簧本身重量在巨大的直径上不断地颤动而发生摇摆,同时缠绕以后容易松开,直径难于掌握。一般C=4~9。 弹簧指数C 可按下表选取。 这影响强度计算的弯曲程度,叫“曲度系数”,分别用下式表示: 压、拉弹簧曲度系数 C C C k 615 .04414+ --=; 扭转弹簧曲度系数 4 41 41--=C C k ; 为了便于计算,根据上面两个公式算出K 和K 1值,列成表2: 曲度系数K 和K 1表

弹簧弹性势能公式的六种推导方法

弹簧弹性势能公式的六种推导方法 摘要:本文用六种不同的方法,从六种不同的角度推导出弹簧弹性势能的表达式。 关键词:弹性势能,微元,积分,振动方程 我们知道,弹簧的弹性势能的表达式为2 2 1kx E p = ,k 为弹簧的劲度系数,x 为弹簧的形变量。但很多教材及教辅中都是直接给出公式,少有推导过程。笔者现用如下六种方法来推导弹簧弹性势能的表达式,加深读者理解和记忆,方便学习。 下文中,为方便讨论,忽略弹簧的质量及一切摩擦,且研究的都是水平弹簧振子,但推导出的结果适用于任何情况下的弹簧。 1 微元法 弹簧的弹性势能等于自势能零点开始保守力做功的负值。外力拉弹簧时,外力的功与弹簧反抗形变而施于外界之力做的功大小相等而符号相反,因此,弹性势能等于自势能零点开始外力做功的正值[1]。 取弹簧自由端为势能零点。设弹簧在外力F 的作用下发生形变量x ,将这个形变过程等分成很多小段,如n 段,那么每一小段中可近似认为拉力是不变的。 第1小段形变量22 11111...n x k x F W n x k F n x x =?===?,拉力的功,拉力 第2小段形变量22 222222..2.n x k x F W n x k F n x x =?===?,拉力的功,拉力 第3小段形变量22 333333..3.n x k x F W n x k F n x x =?===?,拉力的功,拉力 第n 小段形变量22 ...n nx k x F W n nx k F n x x n n n n n =?===?,拉力的功,拉力 所以,拉力的总功为

()()2 1. 321.3.2..2222 2 2222222321+=++++=++++=++++=n n n kx n n kx n nx k n x k n x k n x k W W W W W n 当2 2222 12.kx n n kx W n ==∞→时,。因为弹性势能等于自势能零点开始外力做功的 正值,所以弹簧的弹性势能2 2 1kx W E P ==。 2 动能定理法 取弹簧自由端为势能零点。设F 缓慢拉弹簧使其发生形变量x 。缓慢拉动意味着每一个位置都可看作是平衡状态,动能的变化0=?k E 。弹簧的弹力kx F =,因为F 与x 是线性关系,所以弹力的平均值为kx F 2 1 = ,外力F 的平均值也为kx 2 1 ,方向与弹簧弹力方向相反。设弹簧反抗外力做功为W ,由动能定理得 2 2 1 kx x F W W x F -=-=∴=+ 因弹簧弹性势能等于自势能零点开始保守力做功的负值,所以2 2 1kx W E P =-=。 3 积分法 取弹簧自由端为势能零点。设弹簧形变一微小量dx ,弹力做功为dW 。 k x d x F d x dW -=-= 两边积分: ??-=x k x d x dW 0 221kx W -=∴ 所以弹簧的弹性势能22 1 kx W E P =-=。 4 机械能守恒法

弹簧弹力计算A

弹簧弹力计算 压力弹簧的设计数据,除弹簧尺寸外,更需要计算出最大负荷及变位尺寸的负荷; 弹簧常数:以k表示,当弹簧被压缩时,每增加 1mm距离的负荷(kgf/mm); 弹簧常数公式(劲度系数)(单位:kgf/mm):K=(G×d4)/(8×Dm3×Nc) G=线材的钢性模数:琴钢丝G=8000 ;不锈钢丝G=7300;磷青铜线G=4500 ;黄铜线G=3500 d=线径 Do=OD=外径 Di=ID=内径 Dm=MD=中径=Do-d N=总圈数 Nc=有效圈数=N-2 弹簧常数计算范例:线径=2.0mm , 外径=22mm , 总圈数=5.5圈 ,钢丝材质=琴钢丝 K=(G×d4)/(8×Dm3×Nc)=(8000×24)/(8×203×3.5)=0.571kgf/mm 拉力弹簧 拉力弹簧的 k值与压力弹簧的计算公式相同。 拉力弹簧的初张力:初张力等于适足拉开互相紧贴的弹簧并圈所需的力,初张力在弹簧卷制成形后发生。拉力弹簧在制作时,因钢丝材质、线径、弹簧指数、静电、润滑油脂、热处理、电镀等不同,使得每个拉力弹簧初始拉力产生不平均的现象。所以安装各规格的拉力弹簧时,应预拉至各并圈之间稍为分开一些间距所需的力称为初张力。 初张力=P-(k×F1)=最大负荷-(弹簧常数×拉伸长度) 扭力弹簧 弹簧常数:以 k 表示,当弹簧被扭转时,每增加1°扭转角的负荷(kgf/mm). 弹簧常数公式(单位:kgf/mm): K=(E×d4)/(1167×Dm×p×N×R) E=线材之钢性模数:琴钢丝E=21000 ,不锈钢丝E=19400 ,磷青铜线E=11200,黄铜线E=11200 d=线径 Do=OD=外径 Di=ID=内径 Dm=MD=中径=Do-d N=总圈数 R=负荷作用的力臂 p=3.1416

弹簧参数、尺寸及计算公式资料

弹簧参数及尺寸 一、小型圆柱螺旋拉伸弹簧尺寸及参数 1、弹簧的工作图及形式 1.1 工作图样的绘制按GB4459、4规定。 1.2 弹簧的形式分为A型和B型两种。 2、材料弹簧材料直径为0.16~0.45mm,并规定使用GB4357中B组钢丝或YB(T)11中B组钢丝。采用YB(T)11中B组钢丝时,需在标记中注明代号“S”。 3、制造精度弹簧的刚度、外径、自由长度按GB1973规定的3级精度制造。如需按2级精度制造时,加注符号“2”,但钩环开口尺寸均按3级精度制造。 4、旋向弹簧的旋向规定为右旋。如需左旋应在标记中注明“左”。 5、钩环开口弹簧钩环开口宽度a为0.25D~0.35D。注:D为弹簧中径。 6、表面处理 6.1采用碳素弹簧钢丝制造的弹簧,表面一般进行氧化处理,但也可进行镀锌、镀镉、磷化等金属镀层及化学处理。其标记方法应按GB1238的规定。 6.2采用弹簧用不锈钢丝制造的弹簧,必要时可对表面进行清洗处理,不加任何标记。 7、标记 7.1标记的组成弹簧的标记由名称、型式、尺寸、标准编号、材料代号(材料为弹簧用不锈钢丝时)以及表面处理组成。规定如下: 7.2标记示例 例1:A型弹簧,材料直径0.20mm,弹簧中径3.20mm,自由长度8.80mm,左旋,刚度、外径和自由长度的精度为2级,材料为碳素弹簧钢丝B组,表面镀锌处理。 标记:拉簧A0.20*3.20*8.80-2左GB1973.2——89-D-Zn 例2:B型弹簧,材料直径0.40mm,弹簧中径5.00mm,自由长度17.50mm,右旋,刚度、外径和自由长度的精度为3级,材料为弹簧用不锈钢丝B组。 标记:拉簧B0.40*5.00*17.50 GB1973.2--89-S 8、计算依据标准中的计算采用如下基本公式: 切应力(N/mm²):τ=(8PDK)/(πd³) 变形量(mm):F=(8PD³n)/ Gd4 弹簧钢度(N/mm):P′=P/ F=(Gd4)/(8D³n) 曲度系数:K =(4C-1)/(4C-4)+ (0.615)/C 旋转比:C =D/d 自由长度(mm):H。=(n+1.5)d+ 2Dι 弹簧钢丝展开长度(mm):L≈(n + 2)πD 弹簧单件质量(mg):m≈(πd²/4)Lρ 注:ρ为弹簧材料密度,取ρ=7.85mg/mm³。初拉力P的计算公式与初应力τ。的选取范围:P。=(πd³/8D)τ。 ∵P。=(πd³/8D)π。取π。C≈60, 则:P。=(πd³/8D)·(60/C)=(23.56d4)/D² 式中:D为弹簧的中径。 当选取初拉力时,推荐初拉力τ。值在图A1阴影区域内选取。本标准中的τ。是按照关系式τ。C≈60确定的,即取τ。上下限的近似中点而算出P。值。 二、小型圆柱螺旋压缩弹簧尺寸及参数 1、弹簧的工作图及型式 1.1 工作图样的绘制按GB 4459.4的规定。 1.2 弹簧的形式分为两端圈并紧不模型(YⅡⅠ)和两端圈并紧磨平型(YⅠ)两种。

拉压扭簧计算公式弹簧刚度计算

弹簧刚度计算 压力弹簧 · 压力弹簧的设计数据,除弹簧尺寸外,更需要计算出最大负荷及变位尺寸的负荷; · 弹簧常数:以k表示,当弹簧被压缩时,每增加1mm距离的负荷(kgf/mm); · 弹簧常数公式(单位:kgf/mm): G=线材的钢性模数:碳钢丝G=79300 ;不锈钢丝G=697300,磷青铜线G=4500 ,黄铜线G=350 d=线径 Do=OD=外径 Di=ID=内径 Dm=MD=中径=Do-d N=总圈数 Nc=有效圈数=N-2 拉力弹簧 拉力弹簧的 k值与压力弹簧的计算公式相同 ·拉力弹簧的初张力:初张力等于适足拉开互相紧贴的弹簧并圈所需的力,初张力在弹簧卷制成形后发生。拉力弹簧在制作时,因钢丝材质、线径、弹簧指数、静电、润滑油脂、热处理、电镀等不同,使得每个拉力弹簧初始拉力产生不平均的现象。所以安装各规格的拉力弹簧时,应预拉至各并圈之间稍为分开一些间距所需的力称为初张力。

· 初张力=P-(k×F1)=最大负荷-(弹簧常数×拉伸长度) · 拉力弹簧的设计数据,除弹簧尺寸外,更需要计算出最大负荷及变位尺寸的负荷; · 弹簧常数:以k表示,当弹簧被拉伸时,每增加1mm距离的负荷(kgf/mm); · 弹簧常数公式(单位:kgf/mm): G=线材的钢性模数:碳钢丝G=79300 ;不锈钢丝G=697300,磷青铜线G=4500 ,黄铜线G=350 d=线径 Do=OD=外径 Di=ID=内径 Dm=MD=中径=Do-d N=总圈数 扭力弹簧 · 弹簧常数:以 k 表示,当弹簧被扭转时,每增加1°扭转角的负荷 (kgf/mm). · 弹簧常数公式(单位:kgf/mm): E=线材之钢性模数:琴钢丝E=21000 ,不锈钢丝E=19400 ,磷青铜线E=11200,黄铜线E=11200 d=线径 Do=OD=外径 Di=ID=内径 Dm=MD=中径=Do-d N=总圈数

弹簧设计和计算修订稿

弹簧设计和计算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一. 弹簧按工作特点分为三组 二. Ⅰ组:受动负荷(即受力忽伸忽缩,次数很多)的弹簧,而且当弹簧损坏后将引起整个机构 发生故障.例如:发动机的阀门弹簧、摩擦离合器弹簧、电磁制动器弹簧等。 三. Ⅱ组:受静负荷或负荷均匀增加的弹簧,例如安全阀和减压阀的弹簧,制动器和传动装 置的弹簧等。 四. Ⅲ组:不重要的弹簧,例如止回阀弹簧手动装置的弹簧,门弹簧和沙发弹簧等。 五. 按照制造精度分为三级 六. 1级精度:受力变形量偏差为±5%的弹簧,例如调速器和仪器等需要准确调整的弹簧。 七. 2级精度:受力变形量偏差为±10%的弹簧,例如安全阀、减压阀和止回阀弹簧,内燃机 进气阀和排气阀的弹簧。 八. 3级精度:受力变形量偏差为±15%的弹簧,不要求准确调整负荷的弹簧,象起重钩和缓 冲弹簧、刹车或联轴器压紧弹簧等。 九. 名词和公式 1。螺旋角:也叫“升角”,计算公式是: 螺旋角的正切2 D t tg πα= ; 式中:t---弹簧的节距; 2D ---中径。 一般压缩弹簧的螺旋角α=6~9°左右; 2。金属丝的展开长L= α πcos 1 2n D ≈n D 2π+钩环或腿的展开长; 式中:n 1=弹簧的总圈数; n=弹簧的工作圈数。 3。弹簧指数:是弹簧中径2D 与金属丝直径d 的比,又叫“旋绕比”,用C 来代表,即: d D C 2 = ; 在实用上C ≥4,太小了钢丝变形很厉害,尤其受动负荷的弹簧,钢丝弯曲太厉害时使用寿命就短。 但C 也不能太大,最大被限制于C ≤25。C 太大,弹簧本身重量在巨大的直径上不断地颤动而发生摇摆,同时缠绕以后容易松开,直径难于掌握。一般C=4~9。 弹簧指数C 可按下表选取。 这影响强度计算的弯曲程度,叫“曲度系数”,分别用下式表示: 压、拉弹簧曲度系数 C C C k 615 .04414+ --=; 扭转弹簧曲度系数 4 41 41--=C C k ; 为了便于计算,根据上面两个公式算出K 和K 1值,列成表2: 曲度系数K 和K 1表

后悬架螺旋弹簧设计计算说明书

后悬架圆锥形螺旋弹簧设计说明书 编写: 审核: 批准: 2006年8月

一、 已知条件 Rear Spring Rear axle weight 44%=748 Kg Mid Laden (1046 Gross) Wheel total 374 Kg Unsprung mass 45 Kg per wheel Sprung Mass 329Kg Nominal Overall (outside) diameter 126 mm Top Diameter 110mm Bottom Diameter 143mm Free Length (rebound = 15mm) 326mm Mid Laden length 238mm Fully Compressed length 165mm Rate 4.507Kg/ mm Frequency 90 cycles (1.5Hz) 二、 参数计算 弹簧类型:等节距圆锥形螺旋弹簧。 1、选择材料、初定弹簧丝直径d 、大圈半径2R 、小圈半径1R 汽车后悬架所受冲击大,需选用弹性好,疲劳强度较高的材料,故选用热轧弹簧钢(GB1222)60Si2MnA 。受冲击载荷,属于Ⅱ类弹簧。 初选弹簧丝直径16d =mm 。 初选大圈半径268R mm =、小圈半径160R m m =。 2、初算弹簧刚度 已知“Free Length 326mm 、Mid Laden length 238mm ”,即弹簧自由高度为326mm ,当后轴承重748Kg 时其高度为238mm 。 由虎克定律F K x = ,得弹簧圈开始接触前刚度P ': 3299.8326238 P ?'=- 36.6386/N m m = 取37/P N m m '= 即43.710/N m ? 3、有效圈数n 、节距t 、在自由状态下的有效圈n 的高度n H 、自由高度0H 4 22 212116()() G d n P R R R R = '++

弹簧弹力计算公式()

弹力计算公式 压力弹簧 初拉力计算 F0=〖{π3.14×d3}÷(8×D)〗×79mpa F0={3.14×(5×5×5)÷(8×33)}×79=117 kgf 1.压力弹簧的设计数据,除弹簧尺寸外,更需要计算出最大负荷及变位尺寸的负荷; 2.弹簧常数:以k表示,当弹簧被压缩时,每增加1mm距离的负荷(kgf/mm); 3.弹簧常数公式(单位:kgf/mm); K=(G×d4)/(8×D3×Nc) G=线材的钢性模数:琴钢丝G=8000 ;不锈钢丝G=7300 ,60Si2MnA钢丝G=7900,磷青铜线G=4500 ,黄铜线G=3500 d=线径(钢丝直径) D=中径 N=总圈数 Nc=有效圈数 F=运动行程(550mm) 弹簧常数计算范例: 线径=5.0mm , 中径=20mm , 有效圈数=9.5圈,钢丝材质=不锈钢丝 K=(G×d4)/(8×D3×Nc)=(7900×54)/(8×203×9.5)=8.12kgf/m m×(F=100)=812 kgf 拉力弹簧 拉力弹簧的初张力:初张力等于适足拉开互相紧贴的弹簧并圈所需的力,初张力在弹簧卷制成形后发生。拉力弹簧在制作时,因钢丝材质、线径、弹簧指数、静电、润滑油脂、热处理、电镀等不同,使得每个拉力弹簧初始拉力产生不平均的现象。所以安装各规格的拉力弹簧时,应预拉至各并圈之间稍为分开一些间距所需的力称为初张力。 初张力=P-(k×F1)=最大负荷-(弹簧常数×拉伸长度) 扭力弹簧 弹簧常数:以k 表示,当弹簧被扭转时,每增加1°扭转角的负荷(kgf/mm) 弹簧常数公式(单位:kgf/mm): K=(E×d4)/(1167×D×p×N×R) E=线材之钢性模数:琴钢丝E=21000,不锈钢丝E=19400 ,磷青铜线E=11200 , 黄铜线E=11200 d=线径(钢丝直径) D=中径 N=总圈数 R=负荷作用的力臂 p=3.141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