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华师一附中2017年高一语文起点考试

华师一附中2017年高一语文起点考试

华师一附中2017年高一语文起点考试
华师一附中2017年高一语文起点考试

华师一附中高一年级起点考试语文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大自然中,悦耳动听的鸟鸣声给人们带来无限的愉悦。每一类鸟的鸣声都不尽相同。乌鸦呱呱叫,山雀的鸣声如嘹亮的哨响,隐夜鸫的叫声则似长笛声般悠扬。那么在复杂的背景噪声下,如何识别鸟鸣声?是否存在可以识别每一类鸟鸣的应用程序?

针对上述问题,英国牛津大学的蒂莫·帕帕多普洛斯和他的同事,提出了一种能够识别各类鸟叫声的鸟鸣识别算法。

一般情况下,自然资源保护论者需要通过定期的徒步旅行或者直升机旅行的方式,对生存在特定区域内的鸟类数目进行统计和总结。然而,如果通过音频录制鸟鸣,再将音频转化为物种计数,采用此方法代替旅行统计方式,将使得鸟类追踪的研究变得轻而易举,为研究鸟类种群数目是否下降或者鸟类的迁徙模式是否改变等,带来很大便利。

英国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的丹〃斯托博士称:“鸟鸣极其复杂,这些最简单的声音通常难以分辨,因为它们听起来如此相似。”毕竟我们无法听清远处的,特别是在嘈杂环境中的鸟叫声。

牛津大学的研究团队在亚洲和欧洲共收录了15种不同鸟类的鸣叫声,包括新疆歌鸲、大山雀、画眉等。他们收录的鸟鸣声中混杂了不同的音频环境,如市区公园中较为平缓的背景噪声或者露天市场中密集人群的喧嚣声。

如此多样化的混合声音,用于机器学习算法的训练过程,通过训练后的机器来选择包含鸟鸣声的音频段。尽管鸟鸣声与部分噪声频率相近,影响算法的准确性,但这些学习算法仍能成功地从噪声中区分出鸟鸣声。

目前国内福州大学的研究团队,对于低信噪比鸟鸣识别的算法是将声音信号转化为图像,对图像进行处理得到一串被称作特征值的数字,并用这串数字代替声音进行识别。

国外其他研究团队也在致力于研究自己的鸟鸣识别算法,尤其是那些能够识别不同鸟类物种的算法。斯托和他的同事正在测试名为Warblr的应用程序,在最佳状态下,Warblr进行鸟类识别的准确度可以高达95%,该数据已经得到巴西一家鸟类鉴定组织的认证。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研究团队研发了一个相似的应用程序,命名为Webird,是针对本地鸟类而设计的。美国康奈尔大学鸟类学实验室研发的Merlin应用程序,通过对鸟类的大小、颜色、

位臵等简单情况的了解,以利于人们对鸟类进行区分。

斯托博士认为,对鸟鸣识别应用技术进行探索的最终目标不仅仅用于识别鸟类,更是想要破译鸟类之间真正的“人际关系”。如果音频能够转换为物种计数,那么我们可以更方便地监测鸟类种群的变化。德国动物声音档案自然历史博物馆的马里奥说,类似牛津大学团队提出的鸟鸣识别算法,对研究自然环境是很有价值的。

(摘编自李应编译《鸟鸣识别》)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大自然中,悦耳动听的鸟鸣声给人们带来无限的愉悦,每一类鸟的鸣声都不尽相同,而且都能给人们无穷的愉悦享受。

B.大自然中的鸟鸣看似最简单的声音却极其复杂,它们听起来如此相似,人们一般难以分辨,因此使鸟鸣识别极富有挑战性。

C.虽然鸟鸣声与一些噪声频率相近,造成算法的不确定,但这些学习算法还是可以成功地从噪声中区分出鸟鸣声的差别。

D.到目前为止,关于研究鸟鸣识别算法国外的研究团队也在积极努力,尤其是致力于那些能够识别不同鸟类物种的算法。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自然资源保护论者一般通过定期的徒步或者直升机旅行的方式,对生存在特定区域内的鸟类数目进行统计和总结。

B.斯托和他的同事正在测试名为Warblr的应用程序,在非常理想的状态下,Warblr 进行鸟类识别的准确度可以高达95%。

C.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研究团队针对本地鸟类而设计研发了一个命名为Webird的应用程序,该程序与Warblr应用程序相似。

D.美国康奈尔大学研发的Merlin应用程序非常先进,它只需要通过对鸟类的大小和颜色等简单情况的了解,就可以对鸟类进行区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通过音频录制鸟鸣,再将音频转化为物种计数的方法,将使得鸟类追踪及其他相关研究比旅行统计方式更加容易便利。

B.不仅是中国,国外也有许多鸟鸣识别研究团队都在利用科技手段致力于研究鸟鸣识别算法,而且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C.人类对鸟鸣识别应用技术进行研究探索的最终目标不仅仅是要用于识别鸟类,更是

想要破译鸟类之间真正的“人际关系”。

D.牛津大学的研究团队在一些地域共收录了15种不同鸟类的鸣叫声,并将混杂了不同音频环境的鸟鸣声用于机器学习算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晒出一片秋实

洪忠佩

篁岭村的日子滑入秋天,家家户户的晒楼便展现出一幅幅晒秋图,明艳、质朴,既有齐白石画中的笔墨意趣,又有印象派画家笔下的新鲜生动。鳞瓦、屋檐,恰到好处地成了画框,布局简单,却在交叉中有变化,搭配得近乎完美。走进篁岭村的一刹那,我的双眼立即被这样的画境吸引住了,甚至忘了看村口花圃的颜色,以及木坊上“渔樵耕读”的雕饰。

其实,篁岭的出身平凡,只是婺源石耳山上的一个典型山村,一百多户人家,挤挤挨挨地蛰居在山腰上。在久远的年月里,满山翠竹青松,水口林立着红豆杉、香榧、香樟、枫香,“其地多竹,大者径尺”,历史上,此地的竹海也相当壮观。篁岭山陡路窄,很难看到一块宽敞的平地,村庄依山而建,房屋错落有致,大多是两层的结构:墙脚山石砌起,一层大门口朝着路,二层开后门架天桥临着山,屋顶鳞瓦,墙体斑驳,大体是黑白色调,也有黄泥红砖裸露的砖墙。而五桂堂、怡心楼、书院、客馆,无不精雕细刻,称得上是村庄有名的“大屋”。山村周围,茂林修竹,屋宇之间,鸡犬相闻,依然透着原始村落的生活气息。

秋日的篁岭,天蓝得纯净,树绿得清亮,环境、空气都可以养眼洗肺。村庄一家一户楼堂前的晒栏,几乎都是用16根或者18根杉木从楼堂前抵墙而出,面朝天空,平整,伸展,放上竹编的晒簟晒盘就成了无遮无拦的晒场,当地人称之为晒楼。篁岭人家晒作物没什么讲究,山里种的、地里长的,什么赶上就晒什么,辣椒、紫苏、稻谷、黄豆、皇菊、柿子……一年又一年,循环往复,他们恨不得把整个山野田地的收成都晒起来。而晒楼上色彩最为浓烈的,当属辣椒和稻谷——粉墙黛瓦,配上那一盘盘红色的辣椒、金色的稻谷,正是一幅明艳而恬淡的画卷。

如果说,鳞瓦与马头墙展现的是篁岭徽派建筑的“密”,那么天井与晒楼无疑是村落民居的“透”。在篁岭,农家的收成是不必问的,一看晒楼就知道。秋日里,我在天街边走近一位坐在长凳上切辣椒的老妪,她看上去有60多岁,头系方格子的阳袱。她把两个或者三个辣椒并拢按在刀板上,一刀接着一刀,刀法娴熟,切下的辣椒一圈一圈的,散在刀板上,水滋滋的,鲜润得很。等装辣椒的竹篮够上一晒盘了,就搬到晒楼上去晒。于是,空气中飘

浮着一股辣辣的气味。色泽诱人的辣椒经不住晒,阳光一照就蔫了,原本满当当的晒盘晒簟里便留出了许多空隙。篁岭女人的美是呈现在日常劳作中的,她们永远是晒楼的主角。趁着好天气晒作物,虽然忙前忙后,她们的言谈举止中却有闲适自得的一面。她们觉得生活很简单,日子就是春播、夏种、秋收、冬藏,一年四季有饭吃有事做就够了。往往,她们关注更多的是一家人餐桌上的鲜香。

从一家两家,到一百多户人家纷纷把晒盘晒簟里的辣椒晒出来,那是何其壮观的场景!穿过高低不平的巷子,平视或者俯视,我从不同的角度欣赏篁岭的晒秋图,感受篁岭人家对农耕文明最原生态的表达。

在篁岭村水口至木坊的青石板路边,有一组二十四节气的石雕。是的,一茬一茬,田地作物在生长轮回,还有什么比生命更有奥妙呢?二十四节气石雕的对面,是篁岭人家的开山之作——一层层叠起的梯田,每年秋天,这里都蓄势一场稻浪。在稻子收割的日子里,篁岭人家的晒楼更加丰盈明艳。

晒秋,一个多么形象的词。面对篁岭人家晒出的一片秋实,我看到了村人农耕生活的质朴,以及这片土地的殷实。

(选自《光明日报》2016年10月21日)

4.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开篇作者用齐白石的画和印象派画家的创作来形容篁岭村的晒秋情景,是为了说明篁岭晒秋气氛的明艳泼辣和丰盈生动的特点。

B文章倒数第二段提到一组二十四节气的石雕和层层叠起的梯田,意在说明篁岭人晒秋习俗的因袭沿革。

C.“我在天街边走近一位坐在长凳上切辣椒的老妪”的描写,说明“我”对篁岭人的晒秋习俗充满好奇,要一窥究竟。

D.文章融记叙、议论、描写、抒情为一体,语言典雅又不失厚重,有较深的文化意蕴,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篁岭晒秋图的赞美之情。

5.文章第2段详细描述篁岭山村的情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5分)

6.作者深情地诠释了晒秋的多重含义,请结合全文加以简要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7~9题。

任继愈:大师风范空谷幽兰

2016年4月2日,春日里的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已有15年历史的“文津讲坛”,在这

里第815次开讲。像以往的800多个周末一样,读者从四面八方会聚到临琼楼二层的报告厅,聆听名家高论,享受文化的滋养。只是,最近的七年间,人群中少了那位拄着拐杖的敦厚长者——任继愈。

任继愈出生于山东省平原县望族,他的名字包含了“继承韩愈”之意。

“七七事变”爆发,正在北京大学哲学系读书的他随校南迁,参加了“湘黔滇旅行团”,这次历时68天、徒步1300多公里的“长征”,让他目睹中国的现实并叹服于这个伟大民族的坚韧。他的人生理想和学术方向由此转变,“我深信研究高深的学问,不能离开哺育我的这块灾难深重的中国土地。从此,我带着一种沉重的心情来探究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哲学”。

任继愈师承汤用彤、贺麟、熊十力等名家,长期在北大哲学系任教,创办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学术研究卓有成就,但他最大的功绩,是竭力保存中华文化的薪火。

在生命的最后30年,他把学术工作一压再压,投入到古籍文献的整理出版工作之中。他认为,中华文化是有生命力的、活着的文化,它支撑着中华民族几千年间屹立不倒。文化的再次繁荣不是等来的,要靠长期的积累。本着这种文化自觉,他组织和主持了《中华大藏经》《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中华大典》和“二十四史”点校本及《清史稿》修订等一系列国家大型文化工程。

这些多是绵延十几年难以完成的浩大工程,每一项,他都会亲力亲为,从不做挂名主编:点将选人、选题、写提纲、审阅点校,动辄写六七百字的编辑意见。拿《中华大典》来说,这是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文化出版工程,1990年国务院批准,至今尚未完成。它参照现代图书分类方法,对先秦至1911年中国优秀文化典籍进行梳理汇编,共分24典,含110余分典,收书2万多部,总字数8亿,规模是《永乐大典》的两倍。任继愈不仅担任总编辑,还兼任《哲学典》和《宗教典》的主编。

1987年5月,任继愈就任北京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前身)馆长。国家图书馆就此恢复了知名学者担任馆长的传统,任继愈也开启了守护中国传统文化的新程。

任继愈清楚地知道,图书馆收藏的目的是为了流通。他大事着眼,小事用功——设臵专藏阅览室,关注图书编目工作,收集名家手稿,开创文献缩微事业……2002年,国图出版社将镇馆之宝《永乐大典》劫余卷帙161册仿真再版;2005年,他又呼吁将馆藏文津阁《四库全书》影印出版,嘉惠学林。

任继愈力主开设“文津讲坛”,不但自己亲自登台,还以90高龄之身不辞劳苦地策划选题,亲自邀请红学家周汝昌、历史学家张岂之、经济学家厉以宁等担任主讲人,使文津讲坛成为推广优秀文化的重镇。任继愈积极支持“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曾三登讲坛,

主讲《中华五千年的历史经验》《关于道德经》《今日看易经》。

2009年,93岁的任继愈辞世。斯人已逝,但风范长存。

《中华大典》办、中宣部出版局伍杰说,1988年任老接受《中华大典》总主编的聘任时,没有一分钱的报酬,他却义不容辞,他主编的《哲学典》是最先完成的。21世纪初,国家投资了一些钱,给他一些报酬他不要。后来给他一张补助卡,告诉他可以领取补贴工资,他笑了笑说:“我不要。”将卡退回到办公室放着,始终没取过一分钱。

国家图书馆编审曹月堂回忆说,《中华大典》有关儒学部分,出清样后编者和出版方发生分歧,任老当机立断:返工重审。出版方急于出版,说最好赶在任老90大寿前出版,任先生毫不客气地说:“我从来不考虑做寿的事!”几个人又做了4个月。与任老相交20年,“想到他,就不感到孤独;想到他,就对自己有要求”。

子夏说君子,“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任老为学为人的特质,如空谷幽兰,让人难以忘怀。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作者张稚丹,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任继愈的胞弟、中国工程院院士任继周说:家兄认为“儒佛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他用毕生精力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嫁接在一起。“文革”中不参与“批儒评法”让江青大为光火;“文革”后他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坚持又被当成左的靶子。但他坚信,经过自己深思熟虑、反复论证的观点是正确的,“世间没有纯学术。但有一点可以说,我写的,完全是我想通了的”。

②任继愈坚信在未来二三十年中国将迎来有史以来又一轮新的文化高潮,我们这一辈人最应该做的是文献整理工作,给后人、给文化发展高峰打基础。(国家图书馆现任馆长韩永进)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

...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从“文津讲坛”写起,自然引出本文的传主——力主开设“文津讲坛”的任继愈先生,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对任老的深切缅怀之情。

B.任老积极投身古籍文献的整理出版工作,组织和主持了一系列国家大型文化工程,在保存和传承中华文化薪火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C.任老开设的“文津讲坛”和“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分别针对社会大众和高级领导干部,他都曾多次登台开讲,听众受益颇多。

D.任继愈认为儒佛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他用毕生精力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

传统文化嫁接在一起,曾被人当成批判的靶子。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任继愈选择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哲学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学术方向,一方面源于他名字中“继承韩愈”的内涵,更由于抗战时他随校南迁的一段人生经历。

B.曾师从汤用彤、贺麟、熊十力等名家,任继愈学术研究卓有成就,但他一生最主要的时间精力都致力于保存中华文化的薪火。

C.任继愈有着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他认为中华文化支撑着中华民族几千年间屹立不倒,他坚信在未来二三十年,中国将迎来有史以来又一轮新的文化高潮。

D.《中华大典》是共和国成立以来编写完成的最大的文化出版工程,规模是《永乐大典》的两倍,任继愈不仅担任总编辑,还兼任《哲学典》和《宗教典》的主编。

E.文章最后一段引用子夏对君子的评价,还用“空谷幽兰”的比喻与题目遥相呼应,使文章结构紧凑,也流露出作者对任老的景仰和追思之情。

9.文章题为“任继愈:大师风范空谷幽兰”,试结合全文概括任继愈身上体现出哪些可贵的精神品格?(5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章旷,字于野,松江华亭人。崇祯十年进士。授沔阳知州。十六年三月,贼将郝摇旗陷其城,同知马飙死之。旷走免,谒总督袁继咸于九江,署为监纪。从诸将方国安、毛宪文、马进忠、王允成等复汉阳。武昌巡按御史黄澍令署.汉阳推官兼摄.府事,承德巡抚王扬基令署

福王立南京,左良玉将犯阙

..。腾蛟至长沙,以旷为监军。副将黄朝宣者,故巡抚宋一鹤部将,驻燕子窝,腾蛟令旷召之来。副将张先璧屯精骑三千于溆浦,复属旷召之,留为亲军,而以朝宣戍茶陵。又令旷调刘承胤兵于武冈。会李自成死,其下刘体仁、郝摇旗、袁宗第、蔺养成、王进才、牛有勇六大部各拥数万兵至。腾蛟与旷计,尽抚其众,军容大壮。左良玉死,其将马进忠、王允成无所归,突至岳州。偏沅巡抚傅上瑞大惧,旷曰:“此无主之兵,可抚也。”入其营,与进忠握手,指白水为誓,进忠等皆从之。时南京已破,大兵逼湖南,诸将皆畏怯,旷独悉力御。唐王擢为右佥都御史,提督军务,恢剿湖北。

旷有智略,身扼湘阴、平江之冲,湖南恃以无恐。尝战岳州,以后军不继而还。已,又大战大荆驿。永明王加兵部右侍郎。长沙守将王进才与狼兵将覃遇春哄,大掠而去。腾蛟奔衡州,旷亦走宝庆,长沙遂失。腾蛟驻祁阳,旷来会。腾蛟以兵事属旷,而谒王武冈。旷

《明史.列传第一百六十八.章旷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明年四月/宪文偕惠登/相复德安/扬基檄旷/往守城空无人/卫官十数人赍印送贼将白旺/旷收斩之日夕为警备/

B.明年四月/宪文偕惠登相复德安/扬基檄旷往守/城空无人/卫官十数人赍印送贼将白旺/旷收斩之/日夕为警备/

C.明年四月/宪文偕惠登相复德安/扬基檄旷往守城/空无人卫/官十数人赍印送贼将白旺/旷收斩之/日夕为警备/

D.明年四月宪文偕惠登相复德安/扬基檄旷/往守城/空无人/卫官十数人赍印送贼将白旺/旷收斩之/日夕为警备/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署”,可指“委任官职”,也可指“代理官职”,“摄”也可指“代理”。古代汉语中表示代理官职的还有“假﹑权﹑行﹑陟﹑守﹑兼﹑领”等。

B.“道”作为行政区划始于汉朝,起初跟县同级别,专指少数民族聚居的偏远地区;元朝时,行省成为一级行政区划,行省下设道;明清时,"道"成为省之下军区的通称。

C.“给事中”是秦时始置的官职。明朝的给事中,掌侍从、谏诤、补阙、拾遗等职,监察六部(即吏、户、礼、兵、刑、工各部)诸司,弹劾百官,与御史互为补充。

D.“阙”原指宫殿、陵墓、官衙大门前两侧各立的一座建筑,也指皇帝的居处。后常借指朝廷、京城等。文中“左良玉将犯阙”指左良玉率兵前来进犯朝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章旷做事勤谨,守城有方。他守卫德安城三个月,早晚认真警戒防备;但在他离开德安后,替代他的李藻失去了人心,德安城后来又被攻陷。

B.章旷善于沟通,安抚军心。他和何腾蛟先收编了李自成部下刘体仁、郝摇旗等人率领的数万军队,后来他们又招抚了左良玉部将马进忠、王允成等。

C.章旷忠于朝廷,作战勇敢。南京被攻陷后,大兵逼近湖南,诸将都畏惧胆怯,只有章旷独自率兵抵抗,于是唐王器重他,让他掌管军务。

D.章旷谋略出众,但独木难支。把守湘阴、平江时,湖南的守军依靠他才没有恐惧感。但因为长沙守军军纪败坏,大肆掳掠,章旷败逃至宝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给事中熊汝霖、御史游有伦劾旷沔阳失城罪,候讯黄州。用腾蛟荐,令戴罪立功。(2)旷移驻永州,见诸大将拥兵,闻警辄走,抑郁而卒。

(二)古代诗歌阅读(1 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送魏大从军

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魏绛①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②接云中③。

勿使燕然④上,惟留汉将功。

【注】①〔魏绛〕春秋时晋国的大夫,曾以和戎政策消除了晋国的边患。这里借魏绛指魏大。②〔狐塞〕飞狐塞(又称飞狐口)的省称。在今河北省。③〔云中〕云中郡,即山西大同。④〔燕然〕即燕然山。东汉时的车骑将军窦宪曾大破匈奴,又乘胜追击,登上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

...的两项是(5分)( )( )

A.首句暗用汉代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典故,抒发了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

B.把春秋时曾以和戎政策消除了晋国边患的魏绛比作魏大,委婉地批评魏大从戎的失当。

C.三、四两句是说,离别虽怅惘,但为国效力,责无旁贷,发誓要像六郡雄杰那样去杀敌立功。

D.五、六两句中,“横”字表明雁门山地理位置之重要,“接”字逼真地描绘出飞狐塞的险峻,字里行间蕴含着诗人对魏大此行的担忧之情。

E.全诗一气呵成,英气逼人,没有儿女情长,却有慷慨悲壮,充满了奋发向上的精神。

15.诗的结尾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

(1)范仲淹在《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戍边战士功业未成,无以归家的内心世界。

(2)陶渊明《桃花源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营造出桃花源中老人和小孩都安闲愉快、人们安居乐业的生活气氛。

(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高度评价侍中、尚书、长史、参军等人,并希望刘禅亲近信任他们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Ⅱ卷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

...的一项是(3分)

A.故宫的戏曲文献文物数量之大、用料之优、工艺之精,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博物馆的

收藏中首屈一指

....,且囊括了宫廷戏曲的方方面面。

B.改革的红利大家都期待,但改革不会一挥而就

....,保持耐心也是对改革的支持,更重要的是要积极参与改革,为改革献计出力。

C.虽然今年夏天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各地均呈现不同程度的“烧烤模式”,但到

各个旅游景点参观的游客仍络绎不绝

....。

D.年初去世的杨绛先生,在文学创作和翻译上成就卓著,然而她淡泊名利,多次谢绝

各种荣誉,其人品胸襟,令人高山仰止

....。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富民之道、强国之策,对于增强经济结构调整、打造发展新引擎、推动发展新动力具有重要意义。

B.为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与管理,国务院颁布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该条例规范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申报与批准。

C.中国男足奇迹般地获得了2018年世界杯亚洲区12强赛资格,这是他们时隔14年,继2002年之后再度进入世预赛亚洲区最后阶段的比赛。

D.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武平透露,我国首个真正的太空实验室天宫二号将于15日22时04分发射,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发射时间恰逢中秋月圆之夜。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G20杭州峰会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会议期间的文艺演出__①__是礼义之邦的“待客礼节”,__②__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魅力的机会。这种展示不是为了博世人点赞,__③__不是在向别国炫耀什么,__④__希望通过展现东方文化,让人们更多地关注和审视中国这个文明古国的文化厚度。__⑤__说经济上的“中国方案”是在促进经济复苏、合作共赢,__⑥__文化上的“中国展现”则是在交流文明、沟通心灵。

虽然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航空航天技术是国之重器,每次对航天成果的命名,实际也是对中国科技实力的一次宣介。2013年,中国首辆月球车的命名__①__,通过近350万网友的投票,月球车被命名为“玉兔”。此后,越来越多的航天成果采取了向公众征名的方式,“玉兔”月球车、“悟空”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墨子”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等命名,都__②__,深受民众喜爱。可以说,__③__,征名活动则是在提升文化软实力,文化实力的提升又必将对推广科技实力影响产生正面作用。

21.下面是我校某班级“爱心义卖”活动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得当,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近日,某网络平台发布了全国中小学生及大学生暑期调研报告。报告显示,超过68%的

中小学生的暑假在各种培训班中或宅在家里度过,超过56%的大学生的暑假在无所事事或没有清晰的规划中度过,其实暑期生活应该丰富多彩,那么,怎样的暑期生活才是充实而有意义的呢?请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届新高三起点调研考试化学试题精编版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届新高三起点调研考试化学试题精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2017~2018学年度 武汉市部分学校新高三起点调研测试 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符合题要求) 1、下列关于生产和生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肉制品加入适量的食盐可以防腐 B.“可燃冰”是一种烃类化合物 C.燃煤中加入生石灰可有效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D.煤的气化、液化和干馏是实现煤的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 2、我国明代《本草纲目》中收载药物1892种,其中“烧酒”条目下写道:“自元时始创 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瓶,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这里所谓的“法”是指 A.萃取 B.渗析 C.蒸馏 D.干馏 3、设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23gNO 2含有N A 个氧原子 B.标准状况下,将和混合后,可以得到N A 个NO 2 分子 C.常温常压下,·L-1HF溶液中含有个H+ A 4、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醇与浓硫酸制乙烯的反应是取代反应 B.用新制备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可以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 C.的二氯代物有6种 D.的名称为3,3,4—三甲基己烯 5 选项③实验结论 A酸性高锰酸 钾浓盐酸 MaHCO 3 溶液Cl 2 与水反应生成酸性 物质 B 浓硫酸蔗糖澄清石灰水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氧 化性 C 浓硝酸铁片NaOH溶液铁和浓硝酸反应可生成 NO D稀盐酸Na 2CO 3 Na 2 SiO 3 溶液非金属性:Cl>C>Si 6 3 - 与IO 3 -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在该反应中既作氧化剂又做还原剂 的还原性大于KI的还原性,小于KIO和KIO 3 的还原性 C.该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湖北省武汉市2019届高三毕业生二月调研(附答案)

武汉市2019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测试 理科综合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将鸡肉瘤的无细胞提取液注射到健康鸡体内,会诱发新的肉瘤,研究发现引起肉瘤的是 Rous病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提取液中的Rous病毒属于化学致癌因子 B.肉瘤细胞因表面的糖蛋白增加而易于转移 C.与正常细胞相比,肉瘤细胞的细胞周期变长 D.与正常细胞相比,肉瘤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2.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下列有关叶绿体和光合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体内部巨大的膜面积为暗反应的酶提供了附着位点 B.叶绿素能吸收红光,类胡萝卜素不能吸收红光 C.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用于水的光解和ATP的形成 D.O2的产生需要提供光照,(CH2O)的产生需要提供CO2 3.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方式。有些疫苗需两次接种,初次接种产生免疫 后,按规定时间间隔再次接种。若提前进行再次接种,则会减弱二次免疫效果,下列解释 合理的是 A.提前接种导致初次免疫产生的记忆细胞凋亡数目少 B.提前接种导致初次免疫产生的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少 C.疫苗会与初次免疫后存留的抗体结合被迅速清除 D.疫苗会与初次免疫产生的效应T细胞结合被裂解’ 4.为研究Cu2+和Cl-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小组设计了如下操作顺序的实验方案: 甲组:CuSO4溶液一缓冲液一淀粉酶溶液一淀粉溶液—保温一检测 乙组:NaCl溶液一缓冲液一淀粉酶溶液一淀粉溶液—保温-+检测 丙组:蒸馏水-缓冲液一淀粉酶溶液一淀粉溶液—保温一检测 各组试剂量均适宜,下列对该实验方案的评价,不合理的是 A.缓冲液的pH应控制为最适pH B.保温的温度应控制在37℃左右 C.宜选用碘液来检测淀粉的剩余量 D.设置的对照实验能达成实验目的 5.许多谚语、诗词等体现了丰富的生态学观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山不容二虎”是因为虎的营养级较高,获得的能量少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新高三起点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16届新高三起点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 2015.9.8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1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 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孟子的政治思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王道”,一是“民本”。孟子崇尚“王道” 政治,以“王道”为最高政治理想,而贬黜“霸道”。他分别以尧舜禹、“春秋五霸”为“王 道’’和“霸道”的代表。孟子所说的“王”,就是“以德行仁”,让人“中心悦而诚服”;他所说 的“霸”是“以力服人”,结果是“非心服”。孟子要求行“仁政”,讲“民本”,其落脚点都在 “王道”上。他向往尧舜禹先王之治,实质上是希望道德主体与政治主体合一,即以尧舜 禹等圣王实践过的理想政治的“类型”,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通过对圣王历史与业绩的 诠释,批判他所处的纷乱的战国时代,目的是引导历史的走向。 孟子的政治思想体系以“民本”为基础,这与两千多年来中国以“君本”为基础的政治 传统是形同水火的。如朱元璋读《孟子》至“草芥”“寇雠”之语而大怒,于洪武三年 (1370)废黜孟子祠,并于洪武-十七年命大学士刘三吾删节《孟子》,就是明显的水火不 相容的例子。两千多年来,《孟子》成了为苦难民众伸张正义的书,它召唤着历代读书人 的良心,如“诗圣”杜甫的“致君尧舜上”,为民呐喊,忧国忧时。 要讲“仁政”,就要以民为本,这就是传统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理念。从这一理 念出发,孟子阐述了自己的“仁政”学说。这一学说,简单说来,包含礼贤下士和保民爱民 这两方面的内容。孟子说:“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就是说,君主若能行仁 政,那他的臣民就会拥护君王,会为长官丢拼命。孟子一直以为,国君和社稷都是可以变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7届新高三上学期起点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新高三起点考试 化学试卷 命题人:武汉四中审题人:武汉中学 考试时间:本卷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Ca-40 Fe-56 Cu-64 第I卷(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新修本草》是我国古代中药学著作之一,记载药物844种,其中有关于“青矾”的描述为:“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瑠璃…烧之赤色…”据此推测,“青矾”的主要成分为() A.CuSO4?5H2O B.FeSO4?7H2O C.KAl(SO4)2?12H2O D.Fe2(SO4)3?9H2O 2.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均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是() A.乙烯和乙醇 B.苯和氯乙烯 C.乙酸和溴乙烷 D.丙烯和丙烷 3.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据悉中国在建的第二艘航母中使用了素有“现代工业的骨骼”之称的碳纤维,碳纤维是一种新型的有机高分子材料 B.离子交换膜在工业上应用广泛,如氯碱工业使用阴离子交换膜 C.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屠呦呦女士用乙醚从黄花蒿中提取出青蒿素,该技术应用了萃取原理 D. 酸碱指示剂变色、煤的液化、蛋白质的颜色反应、海水提取溴、焰色反应都涉及化学变化 4.分子式为C4H8Cl2的有机物共有(不含立体异构)() A.7种 B.8种 C.9种 D.10种 电池是一种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的水激活电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负极反应式为 B.正极反应式为

C.电池放电时Cl-由正极向负极迁移 D.负极会发生副反应Mg+2H2O=Mg(OH)2+H2↑ 6.某白色粉末由两种物质组成,为鉴别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水仍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固体全部溶解; ②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振荡后仍有固体存在。 该白色粉末可能为 A.NaHCO3、Al(OH)3 B.AgCl、NaHCO3 C.Na2SO3 、BaCO3 D.Na2CO3、CuSO4 7.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8.下表是25℃时某些盐的溶度积常数和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相同浓度①CH3COONH4 ②NH4HCO3 ③(NH4)2CO3 溶液中, 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①>②>③ B.向饱和氯水中滴加NaOH 溶液至溶液刚好为中性时,c(Na+)=2c(ClO-)+ c(HClO) C.AgCl 易溶于氨水难溶于水,所以AgCl 在氨水中的Ksp 大于水中的 Ksp D.向浓度均为1×10-3mol·L-1 的KCl 和K2CrO4 混合液中滴加1×10-3mol·L-1 的AgNO3 溶液,CrO42-先形成沉淀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按系统命名法,有机物(CH3)2CHCH(CH2CH3)(CH2CH2CH3)的命名为:2-甲基-3-丙基戊烷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19届高三起点调研测试物理试题 (含解析)

2018~2019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新高三起点调研测试 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在国际单位制中,电荷量的单位是库仑,符号是C,静电力常量k=9.0×109N·m2 /C2。关于电荷量与库仑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两个电荷量为1 C的点电荷在真空中相距1 m时,相互作用力相当于地球上一百万吨的物体所受的重力 B. 我们几乎不可能做到使相距1 m的两个物体都带1 C的电荷量 C. 在微观带电粒子的相互作用中,库仑力比万有引力强得多 D. 库仑定律的公式和万有引力的公式在形式上很相似,所以它们是性质相同的两种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两个电荷量为1 C的点电荷在真空中相距1 m时,相互作用力;一百万吨的物体所受的重力,所以我们几乎不可能做到使相距1 m的两个物体都带1 C的电荷量;在微观带电粒子的相互作用中,因粒子间的距离很小,所以库仑力比万有引力强得多,选项ABC正确;库仑定律的公式和万有引力的公式在形式上虽然很相似,但是它们不是性质相同的两种力,选项D错误;此题选择不正确的选项,故选D. 2.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t=0时,甲车领先乙车5 km,关于两车运动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0-4 h时间内,甲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 0-4 h时间内,甲、乙两车相遇3次

C. t=l h时,甲、乙两车相遇 D. t=4 h时,甲车领先乙车5 km 【答案】ABC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0-4 h时间内,甲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 B.由图可知,甲的初速度为v甲=40km/h,加速度为a甲=-10km/h2,乙的初速度为v乙=60km/h,加速度为a乙=40km/h2,甲乙车相遇时所经历的时间为t,则 代入数据解得t1=1/3h,t2=1h 由图像可知,1h-3h内,甲、乙两车位移相等,3h时甲乙车再次相遇;3h-4h内,乙车在甲车前面,不再相遇,故B正确,C正确; D. 3h-4h内,x甲2=(10+0)×1km=5km,x乙2=(20+0)×1km=10km,乙车领先甲车5km,故D错误。 故选:ABC 3.如图所示,交流电流表 A1、A2、A3分别与平行板电容器C、带铁芯的线圈L和电阻R串联后接在同一个交流电源上,三个电流表各有不同的读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增大电源频率,A3读数增大 B. 增大电源频率,A2 读数增大 C. 抽去线圈中的铁芯,A2读数增大 D. 增大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的距离,A1读数增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电阻的电阻值与交流电的频率无关,所以频率变大,电路中的电流不变,A3示数不变,故A错误;交流电的频率变大,线圈的感抗变大,电流减小,所以A2数将减小,故B错误;抽去线圈中的铁芯,线圈的感抗变小,A2读数增大,故C正确;增大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的距离,电容器的电容减小,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增大,所以电流减小,A1读数减小。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电容、电感对交变电流的影响,也就是容抗、感抗与交变电流的关系。当交变电流的频率变大时,线圈的感抗变大,电容器的容抗变小。

湖北省武汉市2019-2020学年度部分学校新高三起点质量监测化学试卷及答案

2019~2020学年度 武汉市部分学校新高三起点质量监测 化学试卷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2019 . 9 . 5 满分100 分。考试用时9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Fe 56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 分,共42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氯碱工业是电解熔融的NaCl,在阳极能得到Cl2 B.电渗析法淡化海水利用了离子交换膜技术 C.硅橡胶既能耐高温又能耐低温,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工业 D.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化学变化可转化为清洁能源 2.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汽油、柴油、石蜡都是多种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 B.苯与铁粉、溴水混合可制备密度大于水的溴苯 C.利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除去CO2中混有的乙烯 D.只用溴水可鉴别苯、己烯和四氯化碳 3.下列实验中,所选装置或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A.用图①所示装置可以除去Na2CO3溶液中的CaCO3杂质 B.用乙醇提取溴水中的溴选择图②所示装置 C.用图③所示装置可以分离乙醇水溶液

D.用图④所示装置可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HCl 4 .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3 g Na与O2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总数为0.1N A 数目小于0.2N A B.常温下,0.2 mol / L NH4Cl溶液中,NH+ 4 C.标准状况下,11.2 L CHCl3中氯原子数目为1.5N A D . 7.8g苯中碳碳双键的数目为0.3N A 5.我国科学家提出了由CO2和CH4转化为CH3COOH的催化反应历程。该历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原料到产品的总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B.CH3COOH 分子中最多有7个原子共平面 C.①→②放出热量并形成了C一C键 D.CH4→CH3COOH 过程中,有两种类型的化学键断裂 6.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其中Y与Z同主族。X与Y、Z与W均可形成如图所示的分子结构,且Z与W形成的分子中所有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W > Z > Y > X B.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Y > Z > W C.元素Z和W均存在两种以上的含氧酸 D.元素Z和W在自然界中均只能以化合态存在 7.我国明崇祯年间《徐光启手迹》记载了《造强水法》:“绿钒(FeSO4?7H2O)五斤,硝五斤,将矾炒去,约折五分之一,将二味同研细,次用铁作锅,……锅下起火,取气冷定,开坛则药化为水……。用水入五金皆成水,惟黄金不化水中,加盐则化。……强水用过无力……”。下列有关解释错误的是A.“将矾炒去,约折五分之一”后生成FeSO4?4H2O B.该方法所造“强水”为硝酸 C.“惟黄金不化水中,加盐则化”的原因是加人NaCl溶液后氧化性增强 D.“强水用过无力”的原因是“强水”用过以后,生成了硝酸盐溶液,其氧化性减弱 8.已知甲、乙、丙、丁之间的置换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且甲、丁为单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部分学校2018届新高三起点调研考试理科数学试题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新高三起点调研测试 理科数学 第Ⅰ卷(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2 {20}A x x x =-≥,{12}B x x =<≤,则A B =( ) A .{2} B .{12}x x << C .{12}x x <≤ D .{01}x x <≤ 2.设(1)1i x yi -=+,其中,x y 是实数,则x yi +在复平面内所对应的点位于(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3.已知等比数列{}n a 中,23a ,32a ,4a 成等比数列,设n S 为数列{}n a 的前n 项和,则33 S a 等于( ) A . 139 B .3或139 C .3 D .79 4.将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投两次,得到的点数依次记为a 和b ,则方程210ax bx ++=有实数解的概率是( ) A . 736 B .12 C. 1936 D .518 5.函数2()log (45)a f x x x =--(1a >)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 A .(,2)-∞- B .(,1)-∞- C. (2,)+∞ D .(5,)+∞ 6.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则它的表面积为( )

A .28 B .24+ 20+.20+7.已知,x y R ∈,且0x y >>,若1a b >>,则一定有( ) A . a b x y > B .sin sin ax by > C. log log a b x y > D .x y a b > 8.某公司生产甲、乙两种桶装产品,已知生产甲产品1桶需耗A 原料2千克,B 原料3千克;生产乙产品1桶需耗A 原料2千克,B 原料1千克,每桶甲产品的利润是300元,每桶乙产品的利润是400元,公司在要求每天消耗,A B 原料都不超过12千克的条件下,生产产品A 、产品B 的利润之和的最大值为( ) A .1800元 B .2100元 C. 2400元 D .2700元 9.已知不等式2230x y ->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内一点(,)P x y 到直线y =和直线 y =的垂线段分别为,PA PB ,若三角形PAB P 轨迹的一个焦点坐标可以是( ) A .(2,0) B .(3,0) C. (0,2) D .(0,3) 10.执行下面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0x =,1y =,1n =,则输出,x y 的值满足( ) A .2y x = B .3y x = C. 4y x = D .5y x =

湖北省恩施高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起点考试 化学

恩施高中2012级高三上学期起点考试 化学试卷 本试卷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所需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0 16 Na 23 Al 27 Cl 35.5 Fe 56 Br 80 Ag 108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以下共有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正确选项。 1.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导纤维导电能力很强,是一种很好的通讯材料 B.纯碱不仅有较强的去油污能力,还可以用于中和发酵面团中的酸性物质 C.煤的气化和液化都属于化学变化 D.钛被誉为“太空金属”,室温下不与水、稀硫酸、稀硝酸反应,却溶于氢氟酸,可能是因为氟离子易与钛离子形成可溶性难电离物质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B.质子数为35、中子数为45的溴原子:8035Br C D.间二甲苯的结构简式: 3.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用酒精萃取溴水中的溴将硫酸铜溶液直接 蒸干得到胆矾 说明2NO2(g) N2O4(g) △H<0 实验室制备Fe(OH)2 A B C D 4.下列说法或表述正确的是( ) ①过氧化钠中阳离子和阴离子个数比为1:1 ②纯碱既属于正盐又属于钠盐和碳酸盐。 ③相同温度下,氢氧化钠溶液的导电能力比氨水溶液强

④丁达尔效应可用于区别溶液和胶体,烟、云、雾均为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⑤钢铁的吸氧腐蚀,负极发生反应:Fe-2e -=Fe 2+ A .①②④⑤ B .②③④ C .②④⑤ D .③④⑤ 5.短周期元素X 、Y 、Z 、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的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Y 的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的1 3,ZX 2是一种储氢材料,W 与Y 属于同一主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r W >r Z >r Y B .Y 形成的离子与W 形成的离子的电子数不可能相同 C .化合物X 2Y 、ZY 、WY 3 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 D .由X 、Y 、Z 、W 组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可能显酸性 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用浓盐酸酸化的KMnO 4溶液与H 2O 2反应,证明H 2O 2具有还原性: 24MnO +6H + +5H 2O 2=2Mn 2+ +5O 2↑+8H 2O B .将少量SO 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2 C 6H 5O - +SO 2+H 2O =2C 6H 5OH +23SO - C .用硫氰化钾溶液可以检验溶液中的Fe 3+:Fe 3++3SCN - =Fe (SCN )3↓ D .向碘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过量的氯气:2Fe 2++2I -+2Cl 2=2Fe 3++I 2+4Cl - 7.汽车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中发生反应10NaN 3+2KNO 3===K 2O+5Na 2O+16N 2↑。若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1.75mol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生成40.0LN 2(标准状况) B.有0.250molKNO 3被氧化 C.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25mol D.被氧化的N 原子的物质的量为3.5mol 8.类比推理的方法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但有时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以下几种类比推理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H 2SO 4为强酸,推出HClO 4为强酸 B .Fe 3Cl 8可以改写为FeCl 2·2FeCl 3,推出Fe 3I 8可以改写为FeI 2·2FeI 3 C .NH 3的沸点高于PH 3,推出CH 4沸点高于SiH 4 D .CO 2通入Ba(NO 3)2溶液中无沉淀生成,推出SO 2通入Ba(NO 3)2溶液中无沉淀生成 9.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在海轮外壳上附着一些铜块,则可以减缓海轮外壳的腐蚀 B .2NO(g)+2CO(g)===N 2(g)+2CO 2(g)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 >0 C .加热0.1 mol ·L -1 Na 2CO 3溶液,CO 2- 3的水解程度和溶液的pH 均增大 D .对于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ΔH <0),加入少量浓硫酸并加热,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和平衡常数均增大 10.已知AgCl 、AgBr 的溶解度分别为1.5×10-4 g 、8.4×10-6 g (20℃)。将AgCl 与AgBr 的饱和溶液等体积混合,再加入足量的浓硝酸银溶液,发生的反应为( )。 A.只有AgBr 沉淀生成 B. AgCl 和AgBr 沉淀等量生成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8届新高三起点考试文数试卷 Word版含答案

第5题图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新高三起点考试 数 学 试 卷(文科) 命题人: 武汉49中 周镜 审题人:武汉49中 徐方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 已知集合}034|{2≥++=x x x A ,}12|{<x x B =,则=B A A .)0,1[]3,(---∞ B .]1,3[-- C .]0,1(]3,(---∞ D .)0,(-∞ 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已知a ,b ,m ∈R ,命题:“若am 2 0”的否定是:“?x ∈R ,x 2 -x ≤0” C .命题“p 或q ”为真命题,则命题p 和命题q 均为真命题 D .“x >3”是“x >2”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3. 已知复数3 (2)(2)z i a i =++在复平面对应的点在第四象限,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1)-∞- B .(4,)+∞ C .(1,4)- D .(4,1)-- 4.已知数列{}n a 为等差数列,其前n 项和为n S ,7825a a -=,则11S 为 A. 110 B. 55 C. 50 D. 不能确定 5.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 ),则该几何体的体积等于( ) 3 cm A .243π+ B .342π+ C .263π+ D .3 62 π+ 6. 某商场对某一商品搞活动,已知该商品每一个的进价为3元,销售价为8元,每天售出的第20个及之后的半价出售.该商场统计了近10天的这种商品销量,如图所示:设x 为每天商品的销量,y 为该商场每天销售这种商品的的利润.从日利润不少于96元的几天里任选2天,则选出的这2天日利润都是97元的概率为 A .19 B .110 C .15 D .18 7.偶函数f (x )在(0 ,+∞)上递增, 2120 19 18 O 频数(天) 销量(个) 432 1 第6题图

2018——2019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新高三起点考试语文答案

新高三起点调研测试语文参考答案(2018.9.6) 1.D (“中华文明的旺盛生命力来源于中华大地”有误,除了中华文明外,还有多元文化以及外来先进文明。) 3分 2.B (“并论证了二者的关系”有误,于文无据。) 3分 3.D(A.对“礼”的认知与反腐倡廉之间没有天然的关联; B.中华文明是依靠“礼”所衍化的制度而传承,并不是“礼”来帮助中华文明祛魅和建构; C.“‘礼’的基因仍拖累了文明的进程”有误,最后一段说“中华文明的旺盛生命力来源于‘礼’的基因”。)3 分 4.C(“对退休后生活境遇的变化已经释怀”属过度解读。)3 分 5.①悬念。小说开头写老樊决定去周健家是为了“散散心,消消火”,使读者急切想知道老樊心中冒“火”的原因。制造悬念,激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也使得情节更加紧凑。 ②误会。周健请老樊吃“香辣酸菜鱼”,没有用老樊最爱的乌鱼片,用的是胖头鱼片。老樊认为周健故意轻怠自己,后来才知道误会了好友。这样的设置强化了小说的戏剧效果。 ③对比。老樊退休后,老汪、小魏等人对老樊的态度和周健对老樊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老樊退休前后老汪等人对老樊的态度也存在对比(从老樊的心理活动可读出)。这些对比突出了老樊巨大的心理落差,有利于塑造老樊、周健的人物形象,突显了小说的主旨。(答对一点给3分,其中手法1分,分析2分;答对两点,言之成理即可。答“铺垫、突转”手法,言之成理,酌情给分。共6分) 6.答案一:老樊。首先,老樊是贯穿全文始终的角色。小说的标题与老樊有关,主要内容也是围绕老樊的烦恼展开的。其次,老樊是作者着墨最多的人物,小说从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多方面刻画了这个人物形象。 答案二:周健。首先,作者虽然对周健着墨不是最多的,但小说正是通过对周健待人真诚、重情重义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彰显了本文的主题思想。其次,小说写老汪、小魏和郑局长也是为了衬托周健。(选取一个答案,分析正确一点给3分,分析正确两点且言之成理即可。共6分) 7. D “关键在于处置固体废弃物的产业尽快提升品质”表述不对,原文是是针对“环境问题”提出的“这根本上是处置固体废弃物的产业该如何进行提升的问题”。前后内容的指代不一致。3分。 8. C 前者和后者的看法说反了。3分 9. 第一问: (1)《人民日报》侧重介绍了禁令新规的产生背景及相关内容; (2)参考消息网侧重介绍禁令颁布后,对世界主要垃圾出口国和中国的影响; (3) 《中国经济导报》侧重介绍几位专家对中国制造业所需要的再生资源进口的看法。(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三点给3分。)第二问: 三篇报道对禁令新规的解读视角不同,立场不同。(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两点给3分。) 10.A 11.D( “乞骸骨”与“致仕”不同) 12. D(“在林兴祖的反复劝说下,最终答应不退兵。”理解错误。) 13. (1) 第二天兴祖刚一进城办公,就用恩德和信用劝说盐商,借到五千锭钱钞。(“视事”“贷”各1分,意思对3分) (2)不久又停止兴建土木的工程,赈济贫穷的人,减轻徭役和税收,郡里非常太平(“罢”、“大治”各1分,意思对3分) 14.C (格调不同。) 15.①对朋友的担忧。“天南不可去”南方荒蛮之地,“落日青山路”,此去路途逼远,为朋友担心。②对朋友的不舍之情。身边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无人可以倾吐平生心事。③对朋友正直品格的赞赏。朝中敢于直言的人越来越少,但是非曲直自有神明鉴证,间接赞赏友人敢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18届高三9月起点调研考试化学试题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18届高三9月起点调研考试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l 35.5 K 39 Cr 52Fe 56 Cu 64 Ag 108 第I 卷(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 分,共42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要求的) 1.下列有关生产和生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肉制品加入适量的食盐可以防腐 B. “可燃冰”是一种烃类化合物 C.燃煤中加入生石灰可有效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D.煤的气化、液化和干馏是实现煤的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 2.我国明代《本草纲目》中收载药物1892种,其中“烧酒”条目下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槽人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这里所用的“法”是指 A.萃取B.渗析C.蒸馏 D.干馏 3.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23gNO2含有N A个氧原子 B.标准状况下,将22.4 LNO和11.2LO2混合后,可以得到N A个NO2分子 C.常温常压下,1L0.1mol/LHF溶液中含有0.1N A个H+ D.0.1mol的羟基中含有电子的数目为N A 4.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醇与浓硫酸制乙烯的反应是取代反应 B.用新制备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可以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 C. 的二氯代物有6种 D. 的名称为:3,3,4—三甲基己烷 5.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选项①②③实验结论 A 酸性高锰酸钾浓盐酸NaHCO3溶液Cl2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 B 浓硫酸蔗糖澄清石灰水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氧化性 C 浓硝酸铁片NaOH溶液铁和浓硝酸反应可生成NO D 稀盐酸Na2CO3Na2SiO3溶液非金属性:Cl>C>Si 6.某温度下,将1.1molI2加入到氢氧化钾溶液中,反应后得到KI、KIO、KI03的混合溶液。经测定IO-与IO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I2在该反应中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 B.I2的还原性大于KI的还原性,小于KIO和KI03的还原性 C.该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7mol D.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碘元素与被氧化的碘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7:5 7.已知W、X、Y、Z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Z同主族,X、Y、Z同周期,其中只有X 为金属元素。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X>Y>Z>W B.W的含氧酸的酸性比Z的含氧酸的酸性强 C. W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小于Y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D.若W与X原子序数差为5,则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X3W2 8.在25℃时,碳酸钙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已知25℃时硫酸钙的K sp=9.1×10-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除去锅炉水垢中硫酸钙的办法是将其转化为碳酸钙,然后用酸去除 B.图中b点碳酸钙的结晶速率大于其溶解速率

【语文】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19届高三起点调研测试试题(解析版)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19届高三起点调研测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中华文明缘何生命力如此旺盛?主要原因在于中华文化文明的核心精神之 一:“礼”。中华文明实际是在黄河、长江和西辽河流域等地理范围内展开并结 成的一个巨大丛体,而凝聚这一丛体的正是“礼”。 “礼”推动中国最终成为文明之邦。云南元谋县、陕西蓝田县等地的猿人化 石可证明从那时起有了中华民族的先祖。文明的孕育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7000多处文化遗址,表明当时已经出现了地方性的多种文化区。到新时期时代中晚期,中华文明诞生了。从物质层面表现而言,一是建立在农业和手工业有相当发展的基础之上;二是出现明显的社会阶层分化;三是出现了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城市;四是在这些城市,特别是中心性城市出现大型 建筑。从精神层面表现而言,“礼”贯穿始终。有学者认为,从红山时代的大巫 师到上古时代的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实际上都是集神权和王权于一身的大巫。 伴随着神权走向王权,巫的祭祀演变为王的仪礼,祭祀礼仪演化出政治典章,原始歌舞演化出文学艺术。中华文明由此依靠由“礼”衍化出的一整套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等传承至今,并不断袪魅,走向实用理性,成就今天的礼仪之邦。 中华文明在早期生成的过程中,形成于黄河上中下游的三个文化区、形成于 长江中下游的两个文化区和燕辽文化区等的接触中,“礼”被延伸,从部落到国家,从家族到民族,因而铸就了中华文明强大的基因。基因生成后,中华文明至 少经历了三次基因大调节,有效发挥了阻遏作用、激活作用。第一次是秦灭六国之后,由百家争鸣走向文化大一统,自汉武帝起,奠定了实用主义倾向的儒家思想统治模式。第二次是自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与中国儒家、道家融合,至隋唐,儒释道文化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本形态。第三次是近代以来,西方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传入,由中国共产党主导,形成了方克立总结的“马魂、中体、西用”的综 合创新。

新高三起点考试模拟试卷-普通用卷

新高三起点考试模拟试卷 副标题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0分) 1.如图1所示,两个带电球,大球的电荷量大于小球的电荷量,可以肯定 图1 A. 两球都带正电 B. 两球都带负电 C. 大球受到的静电力大于小球受到的静电力 D. 两球受到的静电力大小相等 2.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A. 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很大,但物体的动量变化很小 B. 物体所受到的冲量不为零,但物体的动量大小却不变 C. 物体做曲线运动,但动量变化在相等的时间内却相同 D. 物体只受到一个恒力的作用,但物体的动量却始终不变 3.下列选项对公式认识正确的是 A. 公式可以用来求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间的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其中 Q为一极板所带电量的绝对值,r为研究点到带正电极板的距离 B. 可用来计算电风扇正常工作时内阻的发热功率 C. 由公式可知导体的电阻与加在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导体的电流 成反比 D. 由公式可知,磁场中某一点的磁感应强度由公式中的电流I的大小来决 定 4.取一根长左右的细线、5个铁垫圈和一个金属盘.在线端系 上第一个铁垫圈,隔再系一个,以后铁垫圈之间的距离分 别为、、,如图所示.站在椅子上,向上提 起线的上端,让线自由垂下,且第一个铁垫圈紧靠放在地面上的 金属盘内.松手后开始计时,若不计空气阻力,则第2、3、4、 5各铁垫圈 A. 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越来越长

C. 依次落到盘上的速率之比为 D. 依次落到盘上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0分) 5.如图,一跨过光滑动滑轮的轻绳AB与杆的两端连接,滑轮下端连接一物体,现将 轻杆的中点水平轴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一个小角度,当平衡后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将杆逆时针转动,绳AB上拉力不变 B. 若将杆逆时针转动,绳AB上拉力变大 C. 若将杆顺时针转动,绳AB上拉力不变 D. 若将杆顺时针转动,绳AB上拉力变小 6.如图1,闭合矩形导线框abcd固定在匀强磁场中,磁场的方向与导线框所在平面垂 直,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2所示.规定垂直纸面向外为磁场的正方向,线框中顺时针电流的方向为感应电流的正方向,水平向右为安培力的正方向.关于线框中的感应电流i与ad边所受的安培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B. C. D. 7.两颗行星A和B均可视为球体,A的半径是B的3倍。卫星a和b分别在行星A和 B表面附近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a的周期是b的3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行星A与B密度之比 B. 行星A与B质量之比 C. 卫星a和b绕各自行星运动的角速度之比 D. 卫星a和b绕各自行星运行的线速度之比 8.沿x轴正向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时刻的波形如 图所示,M为介质中的一个质点,该波的传播速度为

2019-2020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新高三起点质量监测英语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学年度 武汉市部分学校新高三起点质量监测 英语试卷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2019. 9. 6 本试题卷共8页,72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祝考试顺利★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 A. £ 19.15. B. £ 9.18. C. £ 9.15. 答案:C 1.Which necklace do you think the man will buy? A. The yellow one. B. The pink one. C. The white one. 2.Where might the speakers be? A. In the bookstore. B. In the classroom. C. In the laboratory. 3.What does the man mean? A. He’s old. B. He’s ill. C. He’s fat. 4.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girl for the coming test? A. She’s careless. B. She’s worried. C. She’s confident. 5.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 A.The early health warning. B. The broken car window. C. The free parking ticket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Who might the two speakers be? A. Athletes. B. Students. C. Colleagues. 7.Where is Jimmy’s trip to? A. A port. B. A funeral. C. A school.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10题。 8.How is the new student communicating with others? A. Perfectly. B. Poorly. C. Naturally. 9.Who is the latest to join the class? A.The Vietnamese. B. The Ethiopian. C. The Haitian.

湖北省武汉市2020-2021学年度高三起点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含答案

湖北省武汉市2020~2021学年度高三起点质量检测 化学试卷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 2020.9.10 本试题卷共20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1 2 N 14 O 16 Cl 35.5 Fe 56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聚焦生态文明建设,守护蓝天碧水净土。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臭氧 B.氮的氧化物 C.PM2.5 D.二氧化碳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下列诗句或谚语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蜡炬成灰泪始干 B.爆竹声中一岁除 C.烈火焚烧若等闲 D.雷雨发庄稼 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描述错误的是 A.用于考古测定文物年代的原子为14 6C B.新戊烷的化学名称为2?二甲基丙烷 C.氮分子的电子式为 D.氯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4.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应的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甲装置制取乙酸乙酯 B.用乙装置除去I 2中混有的泥沙 C.用丙装置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D.用丁装置验证石蜡油分解的产物中含有不饱和烃 N :.:.:: N 288 +17

5.下列各组物质性质的比较,结论正确的是 A.物质的沸点:HF< HCl B.物质的硬度:金刚石< 晶体硅 C.分子的极性:BCl 3X B.常见单质的氧化性强弱:W>Y C.简单离子半径大小顺序:Z>Y D.化合物Z 2Y 的水溶液呈碱性 8.N A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 L CHCl 3中分子数为N A B.常温常压下,28gN 2含有的原子数为2N A C.1L0.1mol ?L ?1CH 3COOH 的水溶液中含氧原子数为0.2N A D.常温下,28g 铁片投入足量浓H 2SO 4中生成SO 2为0.5N A 9.一定温度下,体系中, c(Ag +)和c(Cl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 、b 、c 三点对应的K 相等 B.d 点的溶液为AgCl 的不饱和溶液 C.AgCl 在c 点的溶解度比b 点的大 D.AgCl 溶于水形成的饱和溶液中,c(Ag)=c(Cl 10.在Zr 2O + 4催化作用下CO 与N 2O 的循环反应路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Zr 2O + 3是反应中间产物 B.反应过程中Zr 的成键数目未改变 C. Zr 2O + 3转化为Zr 2O + 4的氧化剂是N 2O D.催化循环的总反应为CO+N 2O======== 催化剂N 2+CO 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