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量仪表校验标准、计量标准、精度等级标准

计量仪表校验标准、计量标准、精度等级标准

计量仪表校验标准、计量标准、精度等级标准
计量仪表校验标准、计量标准、精度等级标准

计量仪表

校验标准、计量标准、精度等级标准

根据生产实际需要,建立相应的计量标准,主要项目及精度等级如下:

一、精度标准

1)温度计量二等标准:铂佬-铂热电偶;电阻温度计;水银温度计。

2)压力计量:二等活塞式压力计,二等活塞式压力真空计等。

质量及转速计量二等标准:克组、毫克标准砝码。

四等:公斤标准磁码。

二等:标准密度计。

0.5级标准:转速表扬定装置。

3)电量计量标准:

0.01级标准电阻,0.01级标准电池,0.02级直流电桥,0.02级直流电位差计,0.1级标准电容,0.2级电流表,0.2级电压表,0.2级瓦特表,0.5级电度表,0.1级交流电位计。

4)流量计量标准:

体积管(0.02级)标准;罐或流量标定装置(0.1-0.2级)标准。

流量计(0.1或0.2级)标准;钟罩气体流量装置(0.5级)标准。

5)长度计量标准:四等标准量块。

6)化学计量标准:PH标准,粘度标准油,比色标准.色谱标准,标准物质,基准试剂,标准量器及仪器等。

7)时间及频率计量标准:石英钟,标准频率计。

8)轨道衡和无线电量等计量的量值传递由上级计量检定单位执行。

二、计量器具设置范围

(1)进出企业的原料、材料、原料油(气)、蒸汽、水(含新鲜水、循环水、转化水和生活用水等,下同)、电及出厂化工产品、半成品的计量。锅炉、电站,化学术处理及污水处理等公用工程的能耗及耗能工质的计量。

(2)厂内进出装置及贮运系统的原料、中间产品、产品及其消耗的燃料油、液化气、燃料气、蒸汽、水、电、压缩空气及气体(Dg50以上连续供给的)计量。厂内辅助设施和生活用蒸汽、水、电、液化气和燃料气总量的计量。

(3)厂外生活和外协单位用蒸汽、水、电、燃料气总量计量。

(4)生产过程各种参量(温度、压力、流量、液面、分析、机械量等〕的检测与监控的计量。

(5)其他为化工生产服务的各种量值计测所需的器具、标准器及传递所用的器件。

三、计量精度

系指仪表测量的系统精度,其值应能满足企业经济核算、技术管理、节约能量及原料产品进出厂计量要求.并应兼顾现有计量仪表的实际情况。

(1)进厂原料、油品及出厂液体油剂的国内计量精度应不低于±0.35%(按重量计);国际贸易计量精度应不低于±0.2%(按容积计);进出厂蒸汽、水的计量精度应不低于±2.5%,进出厂电量计量精度应不低于±1.0%(有功电表)或±2.0%(无功电表)。

(2)燃料气出厂计量精度应不低于±2.5%,燃料油、液化石油气出厂计量精度应不低于±0.5%。

(3)进出装置的液体原料、中间产品、产品的计量精度应不低于±0.5%(容积式)或不低于±1.5%(压差式)。

(4)进出装置、贮运系统及公用工程等消耗的蒸汽、水、压缩空气、燃料气的计量精度应不低于±2.5%,燃料油计量精度应不低于±1.5%,电量计量梧度应不低于±2.0%,生活区职工宿舍电量计量精度应不低于士±2.0%。

(5)进出厂固态原料、燃料的静态计量精度应不低于±

0.2%,动态计量精度应不低干±0.5%,厂内固体原料燃料的静态计量精度应不低于±0.5%。

(6)其他量值的计量精度可参考上述相应介质的系统精度而拟定。

仪器仪表精度等级的划分标准.误差

误差、仪表精度等级的概念 一.测量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存在的差别。 真值:一个变量本身所具有的真实值,它是一个理想的概念,一般是无法得到的。 在计算误差时,一般用约定真值或相对真值来代替。 约定真值:一个接近真值的值,它与真值之差可忽略不计。实际测量中以在没有系统误差的情况下,足够 多次的测量值之平均值作为约定真值。 相对真值:指当高一级标准器的误差仅为低一级的1/3以下时,可认为高一级的标准器或仪表示值为低一级 的相对真值。 绝对误差的实质,是仪表读数与被测参数真实值之差。 仪表的绝对误差只能是读数与约定真值或相对真值之差。 相对误差:仪表的绝对误差与真值的百分比。 引用误差:绝对误差与仪表量程的百分比。

仪表精度等级 又称准确度级,是按国家统一规定的允许误差大小划分成的等级。引用误差的百分数分子作为等级标志。 我国仪表精度等级有:0.005、0.02、0.05、0.1、0.2、0.35、0.4、0.5、1.0、1.5、2.5、4.0等。 级数越小,精度(准确度)就越高。 二、电工仪表的精度等级电工测量指示仪表在额定条件下使用时,其最大基本误差的百分数称为仪表精度等级a的百分数,即±a%=(ΔXm/Xm)×100%。其中,ΔXm为最大绝对误差,Xm为仪表的基本量程。国家标准规定,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精度等级分0.05、0.1、0.2、0.3、0.5、1.0、1.5、2.0、2.5、3.0、5.0等十一级;功率表和无功功率表的精度等级分0.05、0.1、0.2、0.3、0.5、1.0、1.5、2.0、2.5、3.5等十级;频率表的精度等级分0.05、0.1、0.15、0.2、0.3、0.5、1.0、1.5、2.0、2.5、5.0等十一级。测量时,仪表全量程范围内的指示误差不得超过最大基本误差。 三、对于仪表精度需说明的问题1.仪表的精度并非测量精度。仪表运用在满刻度偏转时,相对误差较小。2.要提高测量精度,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是选用精度等级高的仪表;二是使仪表尽可能运用在满偏转状态。因此应合理选择仪表的量程。3.非线性刻度的仪表其示值相对误差不能用上述方式计算。例如,对于万用表电阻档,当指示值Rx=

仪表精度等级

仪表精度等级

仪表精度等级 真值、测量值与误差 【真值】一个变量本身所具有的真实值,它是一个理想概念,一般是无法得到的。 【约定真值】一个接近真值的值,它与真值之差可忽略不计。实际测量中以在没有系统误差的情况下,足够多次的测量值之平均值作为约定真值。 【相对真值】指当高一级标准器的误差仅为低一级的1/3以下时,可认为高一级的标准器或仪表示值为低一级的相对真值。 【测量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存在的差别。在计算误差时,一般用约定真值或相对真值来代替。 【绝对误差】指误差偏离真实值的多少。绝对误差的实质,是仪表读数与被测参数真实值之差。仪表的绝对误差只能是读数与约定真值或相对真值之差。 【相对误差】仪表的绝对误差与真值的百分比。 相对百分误差=(测量值-真值)/(标尺上限值-标尺下限值)×100% 【引用误差】绝对误差与仪表量程的百分比。例如:2% F.S. 引用误差=(绝对误差的最大值/仪表量程)×100% 【基本误差】intrinsic error,又称固有误差。在参比条件下仪器仪表的示值误差。其计算公式为:基本误差=测量值-真实值 【基本误差】在标准条件下,基准值(量程)范围内的引用误差。 【基本误差】又称引用误差或相对误差,是一种简化的相对误差。仪表的基本误差定义为: 基本误差=(最大绝对误差/仪表量程)×100%=MAX(仪表指示值-被测量真值)/(测量上限-测量下限)×100% 【重复性误差】repeatability error,在相同的工作条件下,对同一个输入值在短 1

时间内多次连续测量输出所获得的极限值之间的代数差。 【线性误差】实测曲线与理想直线之间的偏差。 【线性度】校准曲线接近规定直线的吻合程度。是测试系统的输出与输入系统能否像理想系统那样保持正常值比例关系(线性关系)的一种度量。 在规定条件下,传感器校准曲线与拟合直线间的最大偏差(ΔYmax)与满量程输出(Y)的百分比,称为线性度(线性度又称为“非线性误差”),该值越小,表明线性特性越好。表示为公式如下: δ=ΔYmax/ Y×100% 以上说到了“拟合直线”的概念,拟合直线是一条通过一定方法绘制出来的直线,求拟合直线的方法有:端基法、最小二乘法等等。 【线性范围】传感器在线性工作时的可测量范围。 仪表精度等级 【准确度】在正常的使用条件下,仪表测量结果的准确程度叫仪表的准确度。 【准确度等级】在工业测量中,为了便于表示仪表的质量,通常用准确度等级来表示仪表的准确程度。准确度等级就是最大引用误差去掉正、负号及百分号。准确度等级是衡量仪表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我国工业仪表等级分为0.1,0.2,0.5,1.0,1.5,2.5,5.0七个等级,并标志在仪表刻度标尺或铭牌上。仪表准确度习惯上称为精度,准确度等级习惯上称为精度等级。 仪表精度=(绝对误差的最大值/仪表量程)×100% 以上计算式取绝对值去掉%就是我们看到的精度等级了。 请教各位高手,仪表精度等级是如何定义的?如测压范围是10~100Pa的压力表,精度等级是1.0级,55Pa处的最大误差应该是多少啊?谢谢指教! 全量程都应该是±(100-10)×1%=±0.9Pa 仪表精度是根据国家规定的允许误差大小分成几个等级的。某一类仪表的允许 2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规定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 理规定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XXXXXX有限公司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制度 编制: 审核: 批准: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

一、目的 为加强能源计量管理,合理配置计量器具,确保计量性能稳定,促进节能降耗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二、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山东XXXXXX有限公司。 三、术语和定义 一级能源计量:是指进出公司进行结算的能源计量。 二级能源计量:是指生产车间进行成本或消耗核算的能源计量。 三级能源计量:是指生产车间内部对装置、系统、工序、工段和主要用能设备进行核算的能源计量。 四、职责 生产部 4.1.1负责制定公司的能源计量管理制度,对生产车间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指导。 4.1.2必要时参与能源计量器具技改项目的评审。 技质部 4.2.1负责能源计量器具实物资产的管理。 4.2.2对能源计量器具报废提出评判意见,按程序进行报批。

生产车间 4.3.1负责能源计量器具的识别、配备工作,建立能源计量档案、台帐及管理办法。 4.3.2负责做好能源计量器具的管理及考核工作。 五、工作程序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 5.1.1能源计量的种类 本制度所指能源为:煤炭、焦炭(无烟煤)、水、电、煤气、蒸汽、空气、成品油(柴油、汽油)等。 5.1.2能源计量的范围 a输入生产车间和用能设备的能源及耗能工质; b输出生产车间和用能设备的能源及耗能工质; c生产车间和用能设备使用(消耗)的能源及耗能工质; d生产车间和用能设备自产的能源及耗能工质; e生产车间和用能设备可回收利用的余能资源。 5.1.3能源计量器具的配置原则 a公司配备的能源计量器具要充分考虑现行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的指导作用,要满足生产工艺和相关标准的具体要求。 b公司能源计量,应满足能源分类、分级和分项统计和核算的要求。c 应配备必要的便携式能源检测仪表,以满足自检自查的要求。 5.1.4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要求

计量器具配置差距分析案例

计量器具配置差距分析 一、能源计量器具配备 1、蒸汽计量 根据“化工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GB/T 21367-2008)”,进出公司(一级计量,下同)的蒸汽计量仪表配备率应为100%,计量仪表精度等级≤2.0级;进出各装置(二级计量,下同)的蒸汽计量仪表配备率应为90%,计量仪表精度等级≤2.0级;主要用能设备的计量器具(三级计量,下同)配备率不低于70%,计量仪表精度等级≤2.0级。 (1)、蒸汽计量配备率 2、煤炭计量 根据“化工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GB/T 21367-2008)”,进出公司(一级计量,下同)的煤炭计量仪表配备率应为100%,计量仪表精度等级≤0.5级;进出各装置(二级计量,下同)的煤炭计量仪表配备率应为100%,计量仪表精度等级≤0.5级;主要用能设备的计量器具(三级计量,下同)配备率不低于90%,计量仪表精度等级≤0.5级。 (1)、煤炭计量配备率

3、水计量 根据“化工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GB/T 21367-2008)”,进出公司(一级计量,下同)的水计量仪表配备率应为100%,仪表精度等级≤2.5级;进出各装置(二级计量,下同)的计量仪表配备率应为95%,仪表精度等级≤2.5级;主要用能设备的计量器具(三级计量,下同)配备率不低于80%,计量仪表精度等级≤2.5级。 (1)、水计量配备率 4、用电计量配备率 根据“化工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GB/T 21367-2008)”,进出公司(一级计量,下同)的电表配备率应为100%,精度等级≤1.0级;进出各装置(二级计量,下同)的电表配备率应为100%,精度等级≤1.0级;主要用能设备的计量电表(三级计量,下同)配备率不低于95%,精度等级≤2.0级。

计量管理与分类

监视、测量装置分类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我公司监视、测量装置(以下简称计量器具)的科学有效管理。做到在统一管理的基础上按行业、多层次、有重点地管好计量器具,确保量值的准确一致,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及其实施细则、计量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公司生产施工、经营活动、科研的实际情况制订的。 第三条本办法的分类原则是按计量器具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作用和国家对计量器具的管理要求。以及计量器具本身的质量性能及其使用环境条件等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划分计量器具为A、B、C三个类别,并分别规定了相应的管理考核办法。 第二章计量器具分类管理范围 第四条A类(强化)管理计量器具的范围 (一)国家强制检定计量器具: 1.公司最高计量标准器具。 2.经政府计量部门认证、授权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 3.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的列入强检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 (二)用于量值传递的企业工作计量标准器具(含附属装置)。 (三)用于为社会提供公正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中心的计量器具。 (四)用于产品(施工)质量检验的计量器具。 (五)用于检测贵重物料的计量器具。 (六)用于统一量值的标准物质(包括一、二级标准物质)。 第五条B类(重要)管理计量器具的范围 (一)用于企业内部能源、物料核算的计量器具 1.物质供应部门收、发料所用计量器具。 2.各单位油库加注燃油、润滑油所用计量器具。 3.各单位内部进行考核结算以及相互之间由于转供关系结算所用计量器具。 (二)用于工艺过程控制参数检测的计量器具。

(三)用于精密测试的计量器具。 (四)对准确度有一定要求的用于辅助生产和职工福利的计量器具。 (五)户用水表、电表(个体户经营用的除外)。 第六条C类(一般)管理计量器具的范围 (一)对准确度无严格要求的工具类计量器具。 (二)对准确度无严格要求的指示用的和简易的计量器具。 (三)一般测量用的计量性能不易改变的低值易耗计量器具。 第三章计量器具分类管理办法 第七条A类管理办法 (一)凡列为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应一律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办理,定时送检。 (二)对A类管理的计量器具,在购置时必须具有制造计量器具的许可证标志,其检定周期不得超出国家检定规程规定的最长检定周期。(三)对准确度高、量值易变、使用频繁的计量器具,为确保其使用准确度,依据实际情况可酌情适当缩短其检定周期。 (四)A类管理计量器具的配备数量应确保计量器具如期受检和检定、修理期间检测活动的正常进行;用于备用的A类管理计量器具可轮换送检、投入使用。 (五)对于使用频率很低的计量器具,其检定周期可延长一年。 (六)对于统一量值的标准物质,要贯彻执行标准物质管理办法,严格保存和使用。 第八条B类管理办法 (一)B类管理计量器具购进时必须具有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标志,其检定周期可按检定规程规定的周期进行检定。有的可根据使用情况、使用部位、使用环境可适当延长检定周期。 (二)对用于关键参数和要求严格的内部核算数据检测的计量器具,必须严格按检定规程规定的周期进行送检。有的可根据情况尚须适当缩短其检定周期。 (三)对于在连续运转装置上运行期间不允许拆卸、不能按期受检的计时计量器具,可按设备检修的自然周期或临时检修期同步安排随修检定。 (四)对于只有一般准确度要求、计量性能稳定耐用,使用又不频繁的计量器具,其检定周期可酌情延长,但不得超出检定规程规定的最长周期二至四倍。 (五)对于通用计量器具作专用计量器具使用和限制使用范围以及按固定点

计量器具ABC分类管理

计量器具ABC分类管理 一些测量设备量比较大的单位为便于对其管理.采取了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ABC分类管理方法。A类测量设备,量虽不大,但使用的位置和用途非常重要,作为重点管理。B类测量设备比较多,但在准确度等级和位置的重要程度方面都不太高,可进行一般性管理。C类测量设备也较多,但基本都是一些监视类仪表,准确度等级较低,确认时采用一次性检定或校准方法,损坏后更换,不用实行周期检定,可对其进行简要的管理。ABC类管理目前在企业中使用十分广泛,如和标记管理结合起来加以辨别,只需在标志和程序文件中加以标注和说明,就大大方便企业对计量器具的管理。 (一) 分类原则 1.A类计量器具 A类计量器具是指实行定点定周期检定的强制检定计量器具和在生产经营中的关键场合(质量控制点)使用的计量器具。例如: (1)企业最高计量标准和其他计量标准器具; (2)一级能源计量用; (3)进出厂物料核算和散装产品出厂用; (4)贸易结算、安全防护、环境监测、医疗卫生用,并列入强检工作计量器具目录内的计量器具; (5)关键的原材料、元器件、外协外购件的关键质量验收用; (6)产品的关键参数质量检验用; (7)工艺过程中关键参数控制用; (8)企业内部贵重物料、物品检测用。 2.B类计量器具 B类计量器具是指企业生产经营中一般在内部使用的计量器具,例如: (1)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研制用; (2)二三级能源计量用; (3)企业内部物料管理用; (4)贸易结算、安全防护、环境监测、医疗卫生用,并且未列入强检工作计量器具目录内的计量器具; (5)一般原材料、元器件、外协外购件的质量验收用; (6)产品质量的一般参数检验用; (7)工艺过程中非关键参数控制用。 3.C类计量器具 C类计量器具包括不需进行周期性检定的,或可以延期检定的,或非关键场合,作为一般指示用的计量器具,例如: (1)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明令允许一次性检定的计量器具; (2)实行有效期管理,不必进行周期检定的标准物质; (3)在生产工艺过程中,不易拆卸的,只作为一般指示用计量器具; (4)企业生活区,作为内部能源分配、职工福利用,或辅助性生产用的计量器具; (5)其他低值易耗的,非强检计量器具。 (二) 分类管理要求 对ABC分类的计量器具按不同的管理方式,提出不回的管理要求。 1.A类计量器具的管理要求 A类计量器具中,属强制检定的,应按强制检定的有关计量法规办理定点定周期的检定,其中企业最高计量标准还应办理计量标准考核合格证书。属于非强检的计量器具,由企业制定具体的检定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规定本单位管理的计量器具明细目录及相应的检定周期,保证使用的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定期进行检定。计量检定应执行计量检定规程;企业对A类计量器具应设专职(或兼职)计量人员;企业应加强对A类计量器具出具数据的计量监督和认证。 2.B类计量器具的管理要求 企业应制定具体的检定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规定本单位管理的计量器具明细目录及相应的检定周期。没有计量检定规程的,或企业自制的专用计量器具,应由企业制定校验方法进行校验。 3.C类计量器具的管理要求 C类计量器具中,属于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明令首次检定的计量器具,企业应购买有一次性强检标志的计量器具,并制定出使用、操作、维护、保管和报废的管理制度,确保使用的完好性。属标准物质,要购买有制造许可证的,要在有效期内使用,并加以严格保存。对不易拆卸,需延期检定的计量器具,要明确与大修期同步的检定周期。对非关键场合使用的,或低值易耗的计量器具,可一次性检定,失效报废。

仪表精度等级

仪表精度等级 真值、测量值与误差 【真值】一个变量本身所具有的真实值,它是一个理想概念,一般是无法得到的。 【约定真值】一个接近真值的值,它与真值之差可忽略不计。实际测量中以在没有系统误差的情况下,足够多次的测量值之平均值作为约定真值。 【相对真值】指当高一级标准器的误差仅为低一级的1/3以下时,可认为高一级的标准器或仪表示值为低一级的相对真值。 【测量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存在的差别。在计算误差时,一般用约定真值或相对真值来代替。 【绝对误差】指误差偏离真实值的多少。绝对误差的实质,是仪表读数与被测参数真实值之差。仪表的绝对误差只能是读数与约定真值或相对真值之差。 【相对误差】仪表的绝对误差与真值的百分比。 相对百分误差=(测量值-真值)/(标尺上限值-标尺下限值)×100% 【引用误差】绝对误差与仪表量程的百分比。例如:2% F.S. 引用误差=(绝对误差的最大值/仪表量程)×100% 【基本误差】intrinsic error,又称固有误差。在参比条件下仪器仪表的示值误差。其计算公式为:基本误差=测量值-真实值 【基本误差】在标准条件下,基准值(量程)范围内的引用误差。 【基本误差】又称引用误差或相对误差,是一种简化的相对误差。仪表的基本误差定义为: 基本误差=(最大绝对误差/仪表量程)×100%=MAX(仪表指示值-被测量真值)/(测量上限-测量下限)×100% 【重复性误差】repeatability error,在相同的工作条件下,对同一个输入值在短时间内多次连续测量输出所获得的极限值之间的代数差。 1

【线性误差】实测曲线与理想直线之间的偏差。 【线性度】校准曲线接近规定直线的吻合程度。是测试系统的输出与输入系统能否像理想系统那样保持正常值比例关系(线性关系)的一种度量。 在规定条件下,传感器校准曲线与拟合直线间的最大偏差(ΔYmax)与满量程输出(Y)的百分比,称为线性度(线性度又称为“非线性误差”),该值越小,表明线性特性越好。表示为公式如下: δ=ΔYmax/ Y×100% 以上说到了“拟合直线”的概念,拟合直线是一条通过一定方法绘制出来的直线,求拟合直线的方法有:端基法、最小二乘法等等。 【线性范围】传感器在线性工作时的可测量范围。 仪表精度等级 【准确度】在正常的使用条件下,仪表测量结果的准确程度叫仪表的准确度。 【准确度等级】在工业测量中,为了便于表示仪表的质量,通常用准确度等级来表示仪表的准确程度。准确度等级就是最大引用误差去掉正、负号及百分号。准确度等级是衡量仪表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我国工业仪表等级分为0.1,0.2,0.5,1.0,1.5,2.5,5.0七个等级,并标志在仪表刻度标尺或铭牌上。仪表准确度习惯上称为精度,准确度等级习惯上称为精度等级。 仪表精度=(绝对误差的最大值/仪表量程)×100% 以上计算式取绝对值去掉%就是我们看到的精度等级了。 请教各位高手,仪表精度等级是如何定义的?如测压范围是10~100Pa的压力表,精度等级是1.0级,55Pa处的最大误差应该是多少啊?谢谢指教! 全量程都应该是±(100-10)×1%=±0.9Pa 仪表精度是根据国家规定的允许误差大小分成几个等级的。某一类仪表的允许误差是指在规定的正常情况下允许的百分比误差的最大值。我国过程检测控制仪表的精 2

ABC仪器分类要求

各单位的计量器具实行分类管理,原则上分为A、B、C 类。 (一)A类 1.县及县以上政府规定的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 2.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等列入强检目录的计 j沖曰量器具。 (二)B类 1.虽然列入强检目录但不用于贸易结算、只用于内部核算的计量器具; 2.进、出的能源计量器具; 3.进、出的物料计量器具; 4.用于技术方案、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中明确要监控的值的计量器具。 三、C类 安全、质量、生产、经营活动中对测量准确度要求不高的一般计量器具。 各单位的计量器具实行分类管理,原则上分为A B C类。 (一)A类 3.县及县以上政府规定的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 4.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等列入强检目录的计量器具。 (二)B类 5.虽然列入强检目录但不用于贸易结算、只用于内部核算的计量器具; 6.进、出的能源计量器具; 7.进、出的物料计量器具; 8.用于技术方案、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中明确要监控的值的计量器具。 三、C类 安全、质量、生产、经营活动中对测量准确度要求不高的一般计量器具

计量器具能按周期进行检定(校准) A 类计量器具按照相关规定执行。应将 A 类计量器具登记造册,向当地县(市)级计量行政部门备案,并向其指定的计量检定机构申请周期检定。 B类计量器具的检定周期和检定方式可参照附件2执行。B类器具的检定项目,要有量值溯源等级图。 C 类计量器具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采取购入或使用前一次性检定或校准,定期外观检查,不定期检定、校准,不定期比对等管理方法。 对于C类的计量器具,计量员应有比对标准,比对标准要列入检定计划。 A 类计量器具按照相关规定执行。应将 A 类计量器具登记造册,向当地县(市)级计量行政部门备案,并向其指定的计量检定机构申请周期检定。 B类计量器具的检定周期和检定方式可参照附件2执行。B类器具的检定项目,要有量值溯源等级图。 C 类计量器具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采取购入或使用前一次性检定或校准,定 期外观检查,不定期检定、校准,不定期比对等管理方法。 对于C类的计量器具,计量员应有比对标准,比对标准要列入检定计划

如何选择仪器仪表的测量精度

如何选择仪器仪表的测量精度 在日常工作运用中,针对不同的测量值,不同的误差标定方法对结果的实际测量精度是不同的。选择的时候,要针对测量情况和使用仪器仪表在测量点的允许误差具体分析,并不一定低等级仪器就有最好的测量效果。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仪器和量程,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测量的误差。由此,隔膜压力表今天我们来讲的就是如何选择仪器仪表的测量精度。测量误差的定义测量误差为测量结果减去被测量的真值的差,简称误差。因为真值无法准确得到,实际上用的都是约定真值,约定真值需以测量不确定度来表征其所处的范围,因此测量误差实际上无法准确得到。测量不确定度:表明合理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它与人们对被测量的认识程度有关,是通过分析和评定得到的一个区间。测量误差:是表明测量结果偏离真值的差值,它客观存在但人们无法确定得到。测量结果可能非常接近真值,但由于认识不足,人们赋予的值却落在一个较大区域内;也可能实际上测量误差较大,但由于分析估计不足,使给出的不确定度偏小。因此在评定测量不确定度时应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并对不确定度的评定进行必要的验证。误差的产生误差分为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误差可表示为:误差=测量结果-真值=随机误差+系统误差,因此任意一个误差均可分解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代数和。系统误差:由于测量工具(或测量仪器)本身固有误差、测量原理或测量方法本身理论的缺陷、实验操作及实验人员本身心理生理条件的制约而带来的测量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随机误差:随机误差又叫偶然误差,即使在完全消除系统误差这种理想情况下,多次重复测量同一测量对象,仍会由于各种偶然的、无法预测的不确定因素干扰而产生测量误差,称为随机误差.从随机误差分布规律可知,增加测量次数,并按统计理论对测量结果进行处理可以减小随机误差。精密度、

如何读懂测量仪器的精度指标

如何读懂测量仪器的精度指标 摘要:在精密测试测量行业,测量准确度(精度)是仪器本身的灵魂,是仪器最重要的指标之一,但不同的仪器其准确度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因此只有理解了仪器的精度指标后才能更好地指导我们进行测量。 在测试测量过程中,受测量仪器硬件本身、测量条件或测量方法的影响,测量得到的结果(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有一定的差异,这个差异就是测量误差,测量误差可能包含与测量值成比例的误差,也可能包含与测量值无关的固定误差。通常测量仪器的精度指标会以这两种误差的组合方式给出,例如PA8000的精度指标如图1所示。 图1 PA8000精度指标 图1中的精度指标是以“±(%读数 + %量程)”的方式表示的,即读数精度+满量程精度表示法。顾名思义,读数精度就是仅与测量值成比例的误差,而满量程精度则是与测量值无关仅与量程有关的固定误差,即当量程确定后这个误差也就固定了。 电测量仪表的精度指标还有另外一种表达方式,介绍之前先回顾一下误差的两种表示方式: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绝对误差是测量值与标准值(真实值)之差;相对误差是绝对误差与标准值(真实值)的比值。前面所说的读数精度就是用相对误差来表示,而满量程精度就是用绝对误差来表示的。相对误差能直观地表示测量的质量,而绝对误差则不如相对误差来的直观。 电测量仪器仪表精度指标的另外一种表达方式就是准确度等级。电测量仪器仪表在规定条件下工作时,绝对误差的最大值与仪表量程的比值就叫做仪表的准确度等级,比如某电流互感器的准确度等级如图2所示。 图2 电流互感器指标参数 在《GB/T 13283-2008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用检测仪表和显示仪表精确度等级》中对我

计量器具 分类管理办法

计量器具分类管理办法 1 定义和范围 1.1定义,计量器具是指用于监视和测量过程的,能用以直接或间接测出被测对象量值的装置、仪器仪表、量具和用于统一量值的标准物质。 1.2 本标准规定了西安多利隆有限公司(下称公司)计量器具分类管理的原则、分类办法、分类管理参考目录、分类管理的检查与考核等方面的内容。 1.3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内计量器具分类管理工作。 1.4 引用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及相关法规《关于企业使用的非强检计量器具由企业依法自主管理的公告》《强制检定工作指南》(国家技术监督局计量司组编) 2 管理内容 2.1 为加强计量器具的科学有效管理,实现在统一管理的基础上,分层次、有重点的管好用好计量器具,确保量值的准确可靠。 2.2 分类原则是按计量器具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作用和国家对计量器具的管理、检定规程要求,计量器具的计量指标及其使用环境条件、使用频率等情况,划分计量器具为A、 B、C三个管理类别,进行分层次管理。 2.3公司内所有用于监视和测量的计量器具统一由品质部进行识别、建账,按A、B、C进行分类管理,做好周期检定计划并严格执行。 2.4设备台账主要包括如下几项: 序号管理编号计量器具名称规格型号测量范围制造厂商出厂编号精度管理类别上次检定有效期止检定周期检定单位计划送检日期实际检定日期检定结果备注 2.5.计量器具应按分类情况分别做出标记,让使用者熟悉各种计量器具的类别。

2.5.1标记分为A、B、C三类。 2.5.2标记的内容:类别(即A、B、C类);有效检定日期;检定人签章;编号等。 2.5.3标记要用不干胶制作,要求其上可用钢笔写字,能耐脏,且不易撕 3 计量器具分类管理原则 3.1 A 类计量器具管理范围。 3.1.1 本公司最高计量标准器,主要用于量值传递。 3.1.2 本公司重要计量仪器,主要用于检测产品的A 类(关键工艺、质量参数)质量特性的计量器具。 3.1.3按照国家规定的准确度等级,作为检定依据用的计量器具。 3.1.4 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列入国家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 3.2B 类计量器具管理范围 3.2.1用于公司内部能源、物资核算的工作计量器具。 3.2.2生产工艺、工序过程参数和质量状态控制的各种工作计量器具和标准物质。 3.2.3 产品检验,测量和试验用的工作计量器具,如测微类、游标类、表类量具和专用量具。 3.2.4 用于检测产品B 类质量特性的各种检测仪器。 3.2.5 用于公司内部,满足产品工艺参数比较测量用的标准实物样件。 3.3C类计量器具管理范围 3.3.1生产设备上配套的、不易拆卸的、仅起指示作用的各种指示仪表。 3.3.2一般指示和监测用的计量器具,对产品测量无直接影响。 3.3.3生产、生活等方面所使用的无精度要求的计量器具。

仪器仪表精度等级的划分标准误差

误差、仪表精度等级的概念 一、测量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存在的差别。 真值:一个变量本身所具有的真实值,它就是一个理想的概念,一般就是无法得到的。 在计算误差时,一般用约定真值或相对真值来代替。 约定真值:一个接近真值的值,它与真值之差可忽略不计。实际测量中以在没有系统误差的情况下,足够 多次的测量值之平均值作为约定真值。 相对真值:指当高一级标准器的误差仅为低一级的1/3以下时,可认为高一级的标准器或仪表示值为低一级 的相对真值。 绝对误差的实质,就是仪表读数与被测参数真实值之差。 仪表的绝对误差只能就是读数与约定真值或相对真值之差。 相对误差:仪表的绝对误差与真值的百分比。 引用误差:绝对误差与仪表量程的百分比。 仪表精度等级

又称准确度级,就是按国家统一规定的允许误差大小划分成的等级。引用误差的百分数分子作为等级标志。 我国仪表精度等级有:0、005、0、02、0、05、0、1、0、2、0、35、0、4、0、5、1、0、1、5、2、5、4、0等。 级数越小,精度(准确度)就越高。 二、电工仪表的精度等级 电工测量指示仪表在额定条件下使用时,其最大基本误差的百分数称为仪表精度等级a的百分数,即±a%=(ΔXm/Xm)×100%。 其中,ΔXm为最大绝对误差,Xm为仪表的基本量程。 国家标准规定,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精度等级分0、05、0、1、0、2、0、3、0、5、1、0、1、5、2、0、2、5、3、0、5、0等十一级; 功率表与无功功率表的精度等级分0、05、0、1、0、2、0、3、0、5、1、0、1、5、2、0、2、5、3、5等十级; 频率表的精度等级分0、05、0、1、0、15、0、2、0、3、0、5、1、0、1、5、2、0、2、5、5、0等十一级。 测量时,仪表全量程范围内的指示误差不得超过最大基本误差。 三、对于仪表精度需说明的问题 1、仪表的精度并非测量精度。仪表运用在满刻度偏转时,相对误差较小。

计量器具分类管理办法

三、计量器具分类管理办法 ⒎A类管理办法 7.1列为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按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的规定办理。 7.2其它A类计量器具应严格实行周期检定制度,其检定周期不得超出检定规程规定的最长周期。 ⒏B类管理办法 8.1对固定安装在连续运输装置上面不易拆卸的计量器具,可随设备检修期相应的安排检定周期,但应加强其维护保养及监督工作。 8.2除8.1款的计量器具外,其它B类计量器具的检定周期不应超过检定规程规定的最长周期。 8.3通用计量器具作专用计量器具使用和限制使用范围以及按固定点使用的计量器具,可按实际使用需要,经主管领导批准,适当减少检定项目,但在检定证书上应注明限用量值范围和使用地点,并在计量器具明显处标以限用标志。 ⒐C类管理办法 9.1对一些准确度无严格要求、性能不易改变的低值易耗计量器具,以及指示类、工具类计量器具,必须具有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标志和出厂检定证书,使用前可根据需要进行抽检。 9.2固定安装不能拆卸的计量器具以及用于生活方面的户用计量器具,可以实行有效期管理或延长检定周期2~4倍。其中生活户用三表的检定周期最长不得超过检定规程规定的最长周期的2倍。 9.3用于教学示范方面的计量器具,不准流入生产和管理领域使用。 ⒑对暂无检定规程的计量器具,企、事业单位可自行制订校准办法,报主管部门和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备案后实施。

计量ABC分类管理办法 1 总则 1.1 为了加强我公司对计量器具的科学有效管理,做到在统管的基础上分层次、有重点地管好、用好计量器具,确保量值的准确一致,特制定本办法。 1.2 本办法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及《有色金属工业计量器具分类管理办法》中对计量器具管理的有关规定,并结合我公司内部生产、科研和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考虑计量器具在生产和管理中的作用,以保证重点、统筹兼顾、区别管理、全面监督的原则出发而制定的。 1.3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各部室及分公司的计量器具管理。 2 计量器具分类原则 2.1 A类计量器具的范围 2.1.1 强制检定计量器具 公司用于量值传递的最高标准器具及其配套的计量器具。 2.2 B类计量器具的范围 2.2.1 用于生产工艺过程控制、产品质量检测中有计量数据要求,非关键参数检测的计量器具。 2.2.3 专用计量器具,限定使用范围的计量器具以及用于辅助生产的计量器具。 2.3 C类计量器具的范围 2.3.1 对计量数据无严格要求的指示用或自制专用的计量器具. 2.3.2 准确度要求较低,性能稳定,可靠性高,使用不频繁,计量性能不易改变的低值易耗和简易的计量器具(如玻璃器皿、量杯等)。 2.3.3 与设备配套不能拆卸的指示仪表、盘装表等计量器具。 3 计量器具分类管理 3.1 A类计量器具管理

精度等级

中文名称:准确度等级 英文名称:accuracy class 定义:测量仪器仪表的分级。各级仪器仪表应符合有关不确定度的一组规范。 应用学科:电力(一级学科);电测与计量(二级学科) 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简介 准确度等级是指符合一定的计量要求,使误差保持在规定极限以内的测量仪器的等别、级别。 注:准确度等级通常按约定注以数字或符号,并称为等级指标。 准确度等级还分次等级:准确度等级分低准确度、中准确度、高准确度。 互感器的准确度等级怎样划分 在《VIM》及《JJF》中,准确度等级(accuracy class)指测量仪器仪表符合一定的计量要求,使误差保持在规定极限以内的测量仪器的等别、级别。等(order)与级(class)在计量学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计量技术规范JJG1027-91《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中早已明确。等是一种按测量不确定度大小所划分的档次。级是一种按测量仪器示值误差大小所划分的档次(关于不确定度的定义与示值误差的定义,包括器具的示值误差定义,请参阅《JJF》)。例如:量块既分等也分级,标准电池也分等也分级,而标准活塞压力计则只分等没有级。有些仪表的级别是引用误差(相对最大允许误差的一种)划分的,我们说某测量仪器符合某个等别或级别,是定性地综出

在正常的使用条件下,仪表测量结果的准确程度叫仪表的准确度.引用 误差越小,仪表的准确度越高,而引用误差与仪表的量程范围有关,所以在 使用同一准确度的仪表时,往往采取压缩量程范围,以减小测量误差.在工 业测量中,为了便于表示仪表的质量,通常用准确度等级来表示仪表的准确 程度.准确度等级就是最大引用误差去掉正,负号及百分号.准确度等级是 衡量仪表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我国工业仪表等级分为 0.1,0.2,0.5,1.0,1.5,2.5,5.0七个等级,并标志在仪表刻度标尺或铭牌上.仪表准确度习惯上称为精度。 准确度等级习惯上称为精度等级。 仪表精度=(绝对误差的最大值/仪表量程)*100% 以上计算式取绝对值去掉%就是我们看到的精度等级了. 仪表精度是根据国家规定的允许误差大小分成几个等级的.某一类仪表的允许误差是指在规定的正常情况下允许的百分比误差的最大值。我国过程检测控制仪表的精度等级有0.005、0.02、0.1、0.35、0.5、1.0、1.5、2.5、4等.一般工业用表为0.5~4级.精度数字越小说明仪表精确度越高.

计量器具型式评价通用规范

计量器具型式评价通用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计量器具的型式评价。 2 引用文献 本规范引用下列文献 OIML D3 Legal Qualification of Measuring Instruments OIML D15 Principles of selection of characteristics for the examination of measuring instruments OIML D19 Pattern evaluation and pattern approval JJF1182-2007 计量器具软件测评指南 注:使用本规范时,应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 3 术语 3.1计量器具 单独地或连同辅助设备一起用以进行测量的器具。 3.2 型式评价 为确定计量器具型式可否予以批准,或是否应当签发拒绝批准文件,而对该计量器具的型式进行的一种检查。 3.3 完整型式评价 对计量器具的计量特性和其他技术特性的所有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价,以确定该型式是否符合现行的法规要求。 3.4 部分型式评价 仅选择计量器具的某些特性进行评价,确定它是否符合现行的法规要求。 3.5 有限型式评价 评价型式的所有方面,但不象完全型式评价那样彻底。其目的在于确定它们与上一次评价所得出结论的偏离。 3.6 P类型计量器具 计量器具为基于嵌入式的计算机系统,系统在固定的硬件和软件环境中运行,软件在(受)保护或检定后不可能经接口或通过其它方法被篡改和上传。 3.7 U类型计量器具 计量器具为基于通用的计算机系统。

4 申请单位应提交的技术资料和试验样机 申请单位应向承担型式评价的技术机构提供型式评价所需的技术资料和试验样机4.1 申请单位应提交的技术资料 4.1.1 经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委托的《计量器具型式批准申请书》 4.1.2产品标准。 4.1.3样机照片。 4.1.4总装图、电路图和主要零部件图。 4.1.5使用说明书。 4.1.6制造单位或技术机构所做的试验报告。 4.1.7计量器具软件文档(型式评价大纲有要求时)。 申请单位为型式评价所提供的计量器具软件程序功能、法制相关的软件模块结构、控制结构、数据结构和接口文档,不允许存在任何未归档(的)隐藏功能。 软件文档应包含计量器具软件类型的描述或声明。 4.1.7.1P类型计量器具申请单位应提交下列文件: 法制相关软件及功能说明; 明确赋予法制相关功能的软件标识、软件结构和说明; 提供预设的保护措施说明。 4.1.7.2U类型计量器具申请单位应提交除以上文件外JJF1182-2007中6.1条所要求的其它文件。 4.2 提供试验样机 承担型式评价的技术机构应按下列原则要求申请单位提供足够的样机; 4.2.1单一产品申请的,提供一台样机。 4.2.2按系列产品申请的,应提供不少于系列中三分之一有代表性规格的产品,每种规格提供一台样机。系列中有代表性的产品应覆盖系列产品的测量对象、测量原理、测量范围、准确度等级(最大允许误差)、显示的标尺间隔等。 4.2.3如样机采用不同企业生产的名义相同的关键材料或元部件,则应提供不同的样机。 4.2.4 5 法制管理要求 5.1 计量单位要求 计量器具应采用法定计量单位 5.2 准确度(最大允许误差)要求

仪器仪表精度等级的划分标准

仪器仪表精度等级的划分标准 一、国家是用仪表的最大相对百分误差的绝对值作为准确度等级,其中: 一级标准仪表的准确度是: 二级标准仪表的准确度 是: 一般工业用仪表的准确度是: 1. 相对百分误差=(北测参数的测量值-北侧参数的标准值)/(标尺上限值-标尺下限值)*100% 二、我国仪表精度等级是如何划分的? 基本误差: 基本误差又称引用误差或相对误差,是一种简化的相对误差。仪表的基本误差定义为: 基本误差=(最大绝对误差/仪表量程)*100==(检测仪表的指示值-被测量真值)MAX /(测量上限-测量下限)*100% 精确度(简称精度) 为了便于量值传递,国家统一规定了仪表的精确度(精度)等级系列。将仪表的基本误差去掉“±”号及“%”号,便可以套入国家统一的仪表精确度等级系列。 目前,我国生产的仪表常用的精确度等级有,,,,,,,,,,等。如果某台测温仪表的基本误差为±%,则

认为该仪表的精确度等级符合级。如果某台测温仪表的基本误差为±%,则认为该仪表的精确度等级符合级。 级数越小,精度(准确度)就越高。 科学实验用的仪表精度等级在级以上;工业检测用仪表多在~级,其中校验用的标准表多为或级,现场用多为~级。 工业检测用仪表多在~级。 我在不同的地方看到如下3种不同的说法: 1.我国工业仪表等级分为,,,,,,七个等级,并标志在仪表刻度标尺或铭牌上。 2.我国电工仪表共分,,,,,,七个等级。 3.按国家统一划分的仪表精度等级有:、、、、、、、、、、、等 相对百分误差=(北测参数的测量值-北侧参数的标准值)/(标尺上限值-标尺下限值)*100% 二、我国仪表精度等级是如何划分的? 基本误差: 基本误差又称引用误差或相对误差,是一种简化的相对误差。仪表的基本误差定义为: 基本误差=(最大绝对误差/仪表量程)*100==(检测仪表的指示值-被测量真值)MAX /(测量上限-测量下限)*100% 精确度(简称精度)

计量器具管理分类

计量器具分类 计量器具根据其重要性按A、B、C三个等级分类,进行严格管理和统一编号建帐,安排周期检定和巡校,确保计量器具绐终处于合格受控状 态。 A级计量器具 a)本公司最高计量标准器,主要用于量值传递。 b)本公司重要计量仪器,主要用于检测产品的A类质量特性 c)按照国家规定的准确度等级,作为检定依据用的计量器具。 d)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列入国家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 B级计量器具 a)用于公司内部能源、物资核算的工作计量器具。 b)生产工艺、工序过程参数和质量状态控制的各种工作计量器具和标准物质。

c)产品检验,测量和试验用的工作计量器具,如测微类、游标类、表类量具和专用量具。 d)用于检测产品B类质量特性的各种检测仪器。 e)用于公司内部,满足产品工艺参数比较测量用的标准实物样件。 C级计量器具 a)生产设备上配套的、不易拆卸的、仅起指示作用的各种指示仪表。 b)一般盘装表和监测用的计量器具,对产品测量无直接影响。 c)生产、生活等方面所使用的无精度要求的计量器具。 低值易耗的计量器具以及一般测量辅助器具。 管理方法 ------------------- A类计量器具管理 1 对A类计量器具应严格进行管理,建立计量器具管理台帐和档案,定期清点核实,保证帐、物一致。 2 列入强制检定,维护范围,制定周期检定计划,维护计划,定期经本计量部门,上级计量部门和计量器具厂商检定维护,要

100%完成检定,维护确认。 3 对A类计量器具的使用资质进行明确,杜绝无资质使用状况. 4 对A类计量器具在合格期内的使用状况进行监督,定期归入其档案. B类计量器具管理 1对B类计量器具应重点进行管理,建立计量器具管理台帐,确保帐、物、证一致。 2 列入本公司计量器具周期检定计划,按期开展周期检定工作,要98%完成检定确认。 3对计量器具的使用过程加强监督,定期进行巡校,确保在用计量器具状态良好。 4 每月对计量器具(量具)周检状况进行计量考核。 5 加强对计量器具的采购、入库、领用、检定、报废全过程进行监控。 6 不断对计量器具的使用人员进行计量培训,对特殊关键工序人员进行重点培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