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众文化研究》教学大纲

《大众文化研究》教学大纲

《大众文化研究》教学大纲
《大众文化研究》教学大纲

《大众文化研究》教学大纲

崔蕴华编写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1454 目录

前言 (1456)

一、本课程性质、编写目的、课程简介 (1456)

二、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1456)

三、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1456)

第一章现代大众传媒与中国大众文化 (1457)

第一节当代传媒与传媒理论 (1457)

一、当代传媒与大众 (1457)

二、法兰克福大众文化批判理论 (1458)

第二节批判理论流行的背后 (1459)

一、法兰克福学派与中国契合的价值基础 (1459)

二、法兰克福学派与中国相契合的文化基础 (1460)

教学环节设计 (1461)

复习与思考题 (1461)

拓展阅读书目 (1461)

第二章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现象分析:告别“先锋” (1463)

第一节先锋现象的消失 (1463)

一、“先锋”现象的消失 (1463)

二、失落的冲动 (1463)

第二节新文化现象的崛起 (1465)

一、新生代艺术的崛起 (1465)

二、市民/商业文化意识的出现 (1466)

复习与思考题 (1466)

拓展阅读书目 (1466)

第三章当代中国大众文化“休闲”现象 (1468)

第一节休闲文化的产生 (1468)

一、休闲的产生与盛行 (1468)

二、休闲的产生原因与特点 (1469)

第二节市民文化与休闲文化 (1470)

一、“第三种力量”的产生及特点 (1470)

二、休闲文化与主流文化的调整 (1471)

教学环节设计 (1472)

复习与思考题 (1473)

拓展阅读书目 (1473)

第四章大众文化与中国电影、消费文化现象 (1474)

第一节电影与大众文化 (1474)

一、当代电影的大众化 (1474)

二、电影的消费意识 (1475)

第二节“消费意识形态”的浮现 (1477)

一、消费文化的出现 (1477)

二从“芙蓉现象”看当代中国社会的消费主义文化 (1478)

大众文化研究

教学环节设计 (1480)

复习与思考题 (1480)

拓展阅读书目 (1480)

1455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1456

前言

一、本课程性质、编写目的、课程简介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文专业必修课

编写目的:过对大众文化的各个层面及时下其他文化热点的分析,探讨当代大众文化的特质及

发展趋势。从而使学生在学习古典文化的基础上对当代中国文化有更清晰的把握;通过调查与讨论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摆脱简单的盲从或追随,形成较系统的文化理论观点并能运用于实践之中。

课程简介:本课程既学习理论知识,又要培养实际操作能力。适应这一教学目标,大众文化课程设置了以下三方面内容。

第一,理论研究。对大众文化的学术批评及前沿研究进行分析探讨。讲解有关法兰克福文化批评派、英国文化研究派等学术问题,使学生从理论高度认识大众文化现象。

第二,个案讲解。主要从电影、歌曲、网络文化等具体的形态出发,以实例分析具体文化现象。使学生对此课程有具体鲜活的感性体验。

第三,调查与讨论。采用社会调查、课堂讨论、媒体策划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并贯穿全部教学过程。

二、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过对大众文化的各个层面及时下其他文化热点的分析,探讨当代大众文化的特质及发展趋势。从而使学生在学习古典文化的基础上对当代中国文化有更清晰的把握。通过调查与讨论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摆脱简单的盲从或追随,形成较系统的文化理论观点并能运用于实践之中。

基本要求:要求掌握所学大众文化的基本理论知识、流派渊源。并运用所学知识熟练分析当代中国各种流行文化现象。

三、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共36学时,具体如下:

第一章现代大众传媒与中国大众文化(10课时)

第二章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分析:告别“先锋”(8课时)

地三章当代中国大众文化“休闲”现象(8课时)

第四章大众文化与中国电影、消费文化现象(10课时)

大众文化研究 第一章现代大众传媒与中国大众文化

本章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本章主要讲解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的关系及西方大众文化理论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在法兰克福批判话语背后的支撑系统——价值取向与思维方式,与中国人文知识分子有着天然的、深刻的亲和性。本章的重点是大众文化产生的文化背景。本章的难点是如何理解法兰克福批判理论的中国化。

学时分配:10课时

第一节当代传媒与传媒理论

一、当代传媒与大众

(一)大众文化的产生背景

从80年代开始的中国社会的世俗化与商业化以及它的文化伴生物——大众文化,出现于长期的思想禁锢与意识形态一体化驯化被打破之时。

1.邓丽君的流行歌曲

历史地看,它事实上是作为对于这种意识形态一体化驯化的批判与否定力量出现的。如果说最早的、文化工业意义上的中国消费性大众文化(而不是文革时期革命性大众文化)是80年代初期从港台传入的邓丽君的流行歌曲,那么,如果像法兰克福学派那样把它们一律理解为肯定性比如著名的《何日君再来》。

2.革命歌曲与群众歌曲

顺便指出,《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一书将从五四到70年代末的革命歌曲、群众歌曲都算做流行音乐,我们不敢苟同。革命歌曲与群众歌曲虽然也十分流行,但显然不合乎大众文化的定义;而且即使是80年代初期的《希望的田野上》、《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等也不能说是“受文化工业生产商操纵的”、“以公开的商业性为目的”的流行歌曲。

(二)大众文化的范畴

1.概念

1990年代中国学术界讨论的“大众文化”是一个特定的范畴,它主要是指与当代大工业生产密切相关、并且以工业方式大批量生产、复制的消费性文化商品的文化形式。

2.“革命群众文化”

大众文化不仅是现代工业和市场经济充分发达后的产物,与传统的文化形式相比,大众文化具有赤裸裸的商品性,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根本目标”。这个意义上的大众文化不仅不同于民间文化,也不同于革命文化。因为后者没有明显的商品性。

有鉴于中国的革命文化同样是群众性的、非常流行的,所以可以用“革命群众文化”(revolutionary mass culture)称呼它以便有别于“商业性的大众文化”(commercial mass culture)的、维护主流权力话语与现存社会秩序、完全缺乏反抗性的文化,或简单地把它们斥之为剥夺人们自由的“总体化意识形态”,就显然丧失了历史分析的眼光,失之偏颇乃至无知。事实恰恰相反,这些“流行歌曲”是作为对于极“左”时期一花独放、一统天下的“革命文艺”、“革命歌曲”的反拨与否定出现的,它所体现的人性与人情在当时恰恰是对于长期“革命”禁欲主义的否定。

3.人性的苏醒

(1)王朔观点

难怪王朔深有体会地说:“听到邓丽君的歌,毫不夸张地说,感到人性的一面在苏醒,一种结

1457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了壳的东西被软化和溶解。”这种阅读感觉与读舒婷的诗实际上是非常相似的。如果对于文革时期的“革命文艺”的极度单调、僵化、单一以及禁欲主义没有切身的体验,我们就无法理解挂在人们(尤其是青年一代)口上的“美酒加咖啡”、“何日君再来”所具有的颠覆与反叛意义。正如有些青年批评家所敏锐地观察到的,80年代初期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都是对于极左的文化专制主义的批判,它们之间存在历史性的“合谋”,它们都属于“人学”纲领、属于反文革的叙事。

(2)陈晓明观点

陈晓明指出,“它(大众文化)当时是挂在知识分子的总体话语之下,宣扬人性、个性解放,人道主义等主题”,“邓丽君那种有点感伤的歌曲,恰恰与从国家话语里把个人分离出来的作用是一致的,这跟当时整个知识分子的要求是一致的”,“整个流行歌曲,它表现的就是个性,个人对自我内心情感的体验,它确实具有某种思想解放的味道。”这样的观察比之于简单否定流行歌曲更具有历史的眼光。

二、法兰克福大众文化批判理论

(一)与中文文化现状的不同

1.中国的经济现状

从1949年到1979年,中国进行的是典型的苏式社会主义实践,即使在改革开放进行了20多年的今天,中国也不是资本主义国家;

2.商品性

(1)中国的商品经济只有很短的历史,商品逻辑对于社会生活的全面侵入与绝对控制至少在今天还不是现实。关键是要把握以商业化为核心的社会变迁在中西方所处的历史阶段的不同以及由此导致的社会文化功能的差异。

(2)商业化无疑是大众文化得以产生与发展的社会历史土壤。以电子传媒为载体的现代大众文化在西方与中国所面临的社会历史语境以及它的相应的功能都存在极大差别。

(二)西方的现代启蒙思想与中国的不同情况

1.西方思想与传媒的不一致性

(1)在西方,启蒙话语与社会现代化过程开始的时候,还没有出现现代电子传媒。象电视之类现代电子传媒是在现代化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时才出现的。

(2)所以西方现代观念(如民主、自由、人权等等)似乎已经不十分需要现代传媒的支持,它在早在现代传媒出现前很久就已经深入人心并且落实于相关的体制。

(3)在这种情况下,现代大众文化的出现更带有后现代的因素,而且它在一定程度上还威胁着西方的现代性,尤其是已经经典化的西方现代思想。

2.在中国情况不相同

(1)对80年代的思想解放运动稍有记忆的人不难体会到,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与电视等大众传媒同步走向社会民众,尤其非知识阶层的。正如徐贲说的:“在中国,启蒙运动从来没有能像媒介文化(引注:即现代大众文化)那么深入广泛地把与传统生活不同的生活要求和可能开启给民众。

(2)群众媒介文化正在广大的庶民中进行着五四运动以后仅在少数知识分子中完成的现代思想冲击。在这个意义上,群众媒介文化在千千万万与高级文化无缘的人群中,起着启蒙作用。”

3.中国的电子传媒的复杂

(1)并不都是在传播现代的启蒙思想,其中当然也夹杂着封建主义、极权主义或后现代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的思想意识。但无疑,把中国的电子传媒的作用与功能单一化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它发挥的至少不只是消解现代性的“后现代”消极作用(如今日大众文化批判者所认为的)。这是中国现代性的特殊性,也是中国大众文化的特殊性。

(2)更准确地说,当今中国的现代传媒发挥的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多面功能,对之要作细致具

1458

大众文化研究

体的分析(包括它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传播现代启蒙思想、限制它发挥启蒙功能的原因是什么等)。把大众传媒与后现代文化混为一谈,或者认为它与现代自由民主思想绝对对立,或者断言它仅仅导致了单质化的控制性文化空间,扼杀了真正的公共领域,都是一种极为简单化的判断。

(三)中西方的大众文化也是历史地变化的

1.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是以特殊的经验为基础

这种特殊经验一方面是指他们对于德国法西斯主义的群众文化的经验,另一方面是他们在30、40年代到美国以后对特定时期美国大众文化的经验。而30、40年代的美国正好处于特殊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垄断资本主义,其时的文化企业能够从生产、发行到展示连成一体,成为真正的文化垄断企业。

阿多诺所批判的文化工业的典型——好莱坞体制——就是这样的一个文化垄断企业(某几个大的电影厂拥有自己的制片厂、房产与影院)。但是四十年代末开始的反垄断法改变了美国的电影生产——放映——发行体制,规定制片厂不能拥有影院产地、不能垄断放映,从而沉重打击了制片厂对于电影市场的控制

2.中国的大众文化的性质与功能的变化

(1)变化的社会原因

这种变化的过程与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紧密关联。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商品经济的出现以及它的逐渐发展壮大。它在90年代的比重已经远远超过80年代。中国大众文化或许会朝着类似于法兰克福学派所描述的方向变化。

(2)态度

因而我们不能因为法兰克福理论与这个大众文化存在差别就拒绝使用这种理论。更加可取的态度:在使用法兰克福理论的时候紧密结合中国大众文化的社会生存环境,这个环境是十分复杂的、极为独特的。我曾经把这种语境概括为在官方与民间、政治与经济、社会效益与商品利润的“夹缝中求生存”。这样的语境决定了它不可能只遵循单一的商品逻辑。

第二节批判理论流行的背后

一、法兰克福学派与中国契合的价值基础

(一)契合原因

既然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与中国大众文化的具体现实存在如此大的错位,那么,它为什么还会受到中国人文知识分子的如此“厚爱”、为什么如此缺乏对于一种外来理论的反省意识?这里我们不可能对此作详细的分析,我想简单地提出来讨论的是:在法兰克福批判话语背后的支撑系统——价值取向与思维方式,与中国人文知识分子有着天然的、深刻的亲和性。

(二)法兰克福学派崇尚人文主义价值理性

1.人文主义的回归

(1)这对于受到几千年以人文主义为本位的传统文化熏陶、缺乏科学传统、排斥科技理性思维深远的中国知识分子而言,本来就具有文化上的亲和性。而在80年代,这种亲和性还应和和特定的思想解放的需要。

(2)80年代是人文主义与人文科学的黄金时代,文化学术界高歌人道主义、人性复归,存在主义、诗化哲学等一时弥漫学界。

2.人本主义的两层内涵

(1)所谓“人文主义”事实上是一个混杂概念,它既包括了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作为宗教神学之反动的人文主义,也包括了西方19世纪以后作为技术主义与工具理性之反动的人文主义。而这

1459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两种来自西方的所谓人文主义,虽然都是关注人,但是由于“人”在具体的历史境遇中所遭遇的问题是不同的,所以,两种人文主义的具体内涵也大相径庭。

(2)如果说前者以神学专制主义为否定对象,那么,后者则旨在克服现代工业文明所带来的人的异化。这一批判对象转移的原因是,随着神学专制主义在从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以后在文化与制度上的充分解除,西方社会威胁人的自由的主要对象已经转变为工具理性、技术主义与科学霸权。

(3)80年代的中国的“人文主义”则兼具两方面的含义,所以既有人用它作为批判封建专制主义与极左路线的武器(尤其是在人道主义与主体性的讨论中),同时也有人(更加超前地?)用它来追求海德格尔式的“诗意栖居”。80年代的存在主义热,尤其是海德格尔热,说明中国人文知识界在现代化初始阶段,即已表现出对于现代化、尤其是工具理性、技术主义、科学主义的反感与抵抗(其实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

但是如上所述,人们在援用20世纪西方人文主义资源的时候,似乎忽视了中国与西方的差别。由于中国社会形态的混杂性,技术主义造成的异化虽然并非子虚乌有,但是说它已经是异化的主要原因不免危言耸听。更加重要的是,由于体制的差异,技术与权力的结合方式在中国与在西方也是相当不同的。遗憾的是,对于这种体制上的差异鲜有分析。

(三)法兰克福学派的乌托邦色彩

1.产生原因

法兰克福学派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以及对于“未来”与“解放”的一整套承诺,都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心理主义与乌托邦色彩。

2.与中国人文的契合

它把异化的克服当成社会历史发展的终极目的,把心理革命、意识形态革命(而不是制度改造)视作社会改造与克服异化的基本途径;

而中国的人文知识分子,尤其是80年代人文知识分子,同样具有强烈的人文激情、浪漫主义倾向与乌托邦诉求,以及五四以来根深蒂固的思想革命、意识革命优先的思维取向。他们常常不是从制度的改造或经济基础的变革角度审视社会问题及其解决,而迷信思想文化革命的力量。这是他们易于接受法兰克福批判理论的又一重要原因。

二、法兰克福学派与中国相契合的文化基础

(一)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大将们普遍持有激进主义的政治与文化立场

1.“三M”

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与文化采取了激进的否定姿态,尤其是马尔库塞,被称为“青年造反的思想领袖与精神之父”,与马克思、毛泽东并称“三M”,在西方与中国80年代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中国的激进思维

(1)中国近、现代以来的知识分子,由于客观的社会历史现实与西方思想影响两方面的原因,同样一而再、再而三地倾心于激进的革命学说(其外来资源主要是法国的革命理论),并在实践中积极地将之变为激进的社会文化改造工程。

(2)这种激进主义的思维定势一直延续下来,在90年代的知识分子中还有不可低估的影响。这也是中国知识分子易于接受法兰克福学派激进革命理论(以及西方其他激进主义理论)的重要原因。

(二)对商业主义的否定

1.契合中国重建道德的愿望

法兰克福学派批判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物化现象与金钱拜物教,其对商业主义、消费主义所采取的激进否定姿态,也极大地投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及知识分子(尤其是人文知识分子)的重义轻利

1460

大众文化研究

的价值观以及当今社会转型时期知识分子的道德焦虑与重建伦理秩序的愿望。

2.精神支援

90年代具有强烈道德理想主义情怀与终极价值诉求的人文知识分子,把道德滑坡、良心沦丧等所谓社会文化价值危机归之于转型期的物质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与所谓商品大潮,呼唤“人文精神”、“清洁(贫困)的精神”。对于操此类批判话语的人来说,法兰克福理论当然是一种倍感亲切的强大支援。

(三)强调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区别

1.概说

西方马克思主义标举审美主义、艺术自律论与艺术的非功利性,其实质是反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文化与艺术的物化与商品化,强调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区别,并以“艺术”与“非艺术”、“高雅趣味”与“低俗趣味”的划分来强化这种区别。

2.精英文化的作用

(1)西方作用

唯有精英文化与真正的艺术才能抵抗资本主义社会全面的文化控制。其中尤以阿多诺为代表。这种审美主义与反功利主义的取向与80年代以来精英知识分子自主独立性诉求(强调文艺与政治的分离、文艺的独立性、艺术家的自主性等)不期然而然地相接榫。

(2)中国作用

80年代中国人文知识界的自主性诉求是针对文革的工具论的文艺理论的,而不是针对大众文化或文学艺术的商业化的。只是在90年代,这种自主性诉求从80年代的针对工具论文艺观转向了针对商业文化,从对政治实用主义的批评转而为对经济实用主义的抨击。

如果说,在80年代,知识分子在面对政治文化时的自主独立诉求比较乐观、自信、理性的话,那么,到了90年代面对商业文化时,这种诉求就显得更加悲观,也更加情绪化。他们几乎已经完全否定了大众文化的反抗可能性,而偏执地坚持只有精英文化才是抵抗压迫的唯一。

3.良性的互动关系

指出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与中国大众文化的错位,以及国内学人在借用这种理论时对此的不自觉,并不是说两者完全是牛头不对马嘴,或者毫无借鉴作用。

如同本文开头指出的,立足中国的本土经验并不排斥运用西方理论,只是要在两者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说到底,西方理论对于中国问题分析的一定程度的适用性,同样源自中国当今文化的现实,亦即是源自于中西方的大众文化

教学环节设计

讨论中国当代有哪些大众文化现象

复习与思考题

1.举例说明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2.西方法兰克福学派在中国有哪些影响?

3.法兰克福学派与中国契合的价值基础有哪些?

4.如何理解中国与西方批判理论的关系?

5.简要说明当代中国的文化焦虑?

拓展阅读书目

1.王一川《大众文化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3月

2.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6年8月

1461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1462 3.霍克海默《启蒙辩证法》,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年2月

4.陈刚《大众文化与当代乌托邦》,作家出版社,1996年12月5.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3月

大众文化研究 第二章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现象分析:告别“先锋”

本章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本章主要讲解当代大众文化的重要现象先锋派的消失。经历了80年代末——这是一个文化时代结束、另一个文化时代开始的“精神标记”——中国文化的经验性裂变之后,在主流文化话语、知识分子“精英”话语的意识形态“合法性”权力不断消解之际,中国文艺遭遇了大面积的文化理想/价值意识冲突,并开始自己新的精神历程。本章的重点是先锋现象消失的文化背景。本章的难点是市民/商业文化意识的特点。

学时分配:8课时

第一节先锋现象的消失

一、“先锋”现象的消失

(一)90年代以来中国文艺景观的复杂性

1.八十年代末的裂变

作为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的重要方面,90年代以来中国文艺景观的复杂性,乃生成于我们前面所说的80年代末、90年代以来中国文化经验转换过程,以及意识形态层面的文化话语分化语境。

正是在经历了80年代末——这是一个文化时代结束、另一个文化时代开始的“精神标记”——中国文化的经验性裂变之后,在主流文化话语、知识分子“精英”话语的意识形态“合法性”权力不断消解之际,中国文艺遭遇了大面积的文化理想/价值意识冲突,并开始自己新的精神历程。

2.时代的失语症

(1)文化尴尬。从人们有意无意地回避或轻描淡写这一文化裂变的“精神标记”,我们可以捉摸出几分“无言的滋味”,体会“我们时代的失语症”。然而,也正因为这样,从当代中国审美文化建设要求出发,竭力走入现实文化语境之中来面对当今中国文艺景观,由于我们意识中的“空白”,由于一种“在场之物”的退隐,便会有“隔帘看花”的尴尬。

(2)新生文化。当津津乐道于90年代“新写实”小说的转型、“新生代”美术思潮的异军突起、“第五代导演”集体转向等现象,当以一种文化人的落寞心态来谈论文艺界的“市场化”定位等问题,往往很难真正把握进入90年代后中国文艺从一开始就具有的那种不同以往的价值话语,很难从文化层面上确切探入当今中国文艺自身话语的意识形态立场。

(二)当代审美文化批评的视野

1.“89后现象”

实际情况是,要想真正理解90年代以来中国文艺的内在文化蕴涵及其意识形态立场,我们就只能在当代审美文化批评的视野中进行分析。而在这一视野中,各种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现象(包括90年代中国文艺和大众日常生活)无不明确地呈现为一种“’89后现象”——这里面隐含着特定的文化观照方式,从而也为有关当今中国文艺的文化批评提供了基本策略。

2.具体现象

所谓“后新时期文学”、“新生代绘画”、“后第五代电影”等等,并非“审美”的历时性判断,而是一种超越单纯时间进程而涉入当代中国文化特定分化语境的批评性话语,它们在我们对90年代以来中国文艺景观的具体审视中统统意指“’89后现象”。

二、失落的冲动

(一)精英文化意识

1463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1464 1.时代背景

90年代以前,中国人在结束了10年“文革”浩劫之后,曾经试图通过一系列执着于“政治/

道德”秩序的激进批判来重估价值、清扫历史/现实中的沉沦与病变;或者说,试图通过高歌猛进的文化开放运动来重新构架当代中国的文化秩序、建造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乌托邦”;那么,这一尝试的思想基石,就是踌躇满志的知识分子“精英文化意识”。

但也就是这种知识分子“精英文化意识”,在80年代末完全失去了那种原有的飞扬和自信;曾经以知识分子“精英文化意识”为基础构建的整个80年代中国“政治激进主义”文化批判运动,其所意欲重建的政治/文化理想也随之幻灭。

2.特征:知识分子“精英”理想的文化虚幻性

(1)对抗文化的失败。这一情状,固然反映了传统的、居于文化“中心”的政治意识形态的权威性和严厉性,但同时,就像我们分析的,它也深刻地反映了某种绝对“对抗性”文化实践的失败,反映了8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精英”理想的文化虚幻性。

(2)精神裂隙。因此,进入90年代,在全面冲突归于“平静”之后,“保守主义”文化意识/理想成为一种现实文化经验,实际恰好反拨了80年代的中国文化实践。高声呐喊的批判与消沉无奈的退守,浪漫的政治激情与现实的生存焦虑,理想的自由意志与日常的大众氛围——这一切,两相对照而划出了一条难以缝合的精神裂隙。

(二)“先锋”消失的原因

1.实践先锋的义务

不难看出,90年代之前,在知识分子“精英文化意识”的激进政治/道德批判热情鼓噪下生成的中国文艺,也必定同样热情地设计出自身一系列特定的政治批判话语,必定有同样极具“乌托邦”文化精神的作家、艺术家和作品,并且同样总是有意识地介入意识形态的中心之地,当仁不让地承担起政治/道德实践“先锋”的义务。

2.两种原因

(1)理论分析。而事实上,正如8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精英文化意识”的先天不足一样,当80年代中国文艺以主流文化及其意识形态为正面批判对象的时候,它在当代中国社会环境中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事实上,早在80年代后期,这种诞生在80年代之初、由人道主义的主体理性、政治/道德批判冲动与现代形式的艺术实验性探索交织而成的“先锋”文艺运动,就已经不断遭到来自内外两个方面的强力夹击:

(2)内部原因:各式各样的艺术语言实验在历经浩劫的中国文艺内部制造了文体革命的多元诱惑,但由于其始终没有摆脱孤军奋战、无人喝彩的尴尬局面,且日渐落入形式化的技巧游戏之中,因而开始失去其早年的那种探索锐气;

(3)外部原因:作为艺术生成环境的整个中国文化的混乱、嬗变景观,尤其是知识分子“精英文化意识”所经历的无奈,则不断抑制着“先锋”文艺运动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批判企图。由此,“先锋”文艺运动及其倡导者们在80年代后期的中国文化现实中已经倍感孤寂和落寞。

3.先锋失败的表现

80年代末作为一个文化时代的“精神标记”,全面彻底地宣告了以意识形态批判为“先锋”形式的艺术话语的失效。

(1)它向我们说明了,为什么进入90年代后的短短几年间,曾经以《一个和八个》、《黄土地》、《人生》、《老井》为代表、通过电影镜像语言的形式层面追求而着意对历史/现实进行深刻文化反思的影片不复重视;

(2)以《你别无选择》、《无主题变奏》、《金牧场》、《北方的河》、《浮城》为代表、对人性历史及其遭遇进行价值追问的文学创作悄然失踪;

(3)以“星星美展”(1979)、“国际青年年美展”(1985)、“当代中国油画展”(1986)、

大众文化研究

“中国现代艺术大展”(1989)为代表的、具有强烈“先锋”意识和政治冲击性的实验美术运动黯然离去。

(4)归根到底,80年代中国文艺在知识分子“精英文化意识”的支配下,在“政治激进主义”的冲动中,以直接对立的意识形态批判为自身话语,企图在政治理性层面确立一种文化姿态;而在90年代,它便必然退入精神的守望之中。

仪式

(5)1989年2月。中国美术馆传来《中国现代艺术大展》的那声枪声,便成了80年代激扬浩荡的“先锋”文艺为自己举行的最后一场告别仪式。

4.启示

(1)无法忽视“先锋”文艺运动在当代中国文艺发展中的特殊意义。然而,曾经意气风发的“先锋”文艺活动,在90年代的中国文化语境中已无法找回其必要的生成前提——大规模的激进政治批判活动和绝对对立的意识形态话语。

(2)普遍现实的文化经验转换及“保守主义”文化意识/理想的凸现,在以大众文化话语的实用态度不断质疑“先锋”文艺运动所张扬的80年代知识分子“精英”理想的“乌托邦”性质之时,也破坏了其大面积地进行艺术语言实验的可能性。所以,“先锋”文艺运动的日渐式微,直至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途退场,便是一件令人遗憾却也无可奈何的事情。

(3)它从一个特殊方面向我们揭示了:在告别了“先锋”之后,90年代中国文艺在它最初的生成过程中,便将超出一般经验的审美范畴。“由于危机剥夺了人的世界,人必须以他所能处置的资料和条件,从头开始重建世界”。换句话说,文化的变异,从当代中国文艺这一具体生动的现象上,揭开了90年代以来中国审美文化实践在苦涩与尴尬中重新选择新的话语策略的进程。

第二节新文化现象的崛起

一、新生代艺术的崛起

(一)先锋后的时代

1.出现的背景

告别“先锋”,并不意味着当代中国文艺就此陷入一个四野茫茫的无物之境。在根本上,“先锋”文艺运动的退场,在自身内部危机日益明显和外部压力不断增强的情况下,顺从了当代中国文化经验转换的新生语境,并由此使得自身在艺术话语转型过程中,同整个90年代中国审美文化实践进程一起,走向了一种“新的崛起”。

2.“新的崛起”的全部轨迹

(1)《新生代艺术展》的新动向。1991年8月,中国历史博物馆。王玉平、申玲、喻红、王浩等一批出生于60年代的学院派年轻画家联合举办《新生代艺术展》。走进展厅,人们惊讶地发现,曾经洋溢在“新潮美术”中的那种激进的英雄主义观念、崇高的价值理想和高度抽象的形式表现,在“新生代艺术”中荡然消失。

(2)写实主义。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些以极端写实主义方式加以证实的冷漠、平凡的生活事件,一种只重现实生活形式而不问津其意义内容的叙事性行为,一种表现了活着的人却不管人为什么活着的艺术言说方式。与此同时,展览的组织者们又以挑战性的口吻向人们宣布:“观念的东西已令人生厌,艺术家要回到自己确切的不夸张的生活中。”

(二)《新生代艺术展》的时代意义

1.大众感性欲望的呈现

所谓“回到自己确切的不夸张的生活中”,不仅是“新生代艺术”的目标,它也可以被视为

1465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90年代中国文艺、乃至整个审美文化实践的基本立场。

即:80年代“先锋”文艺运动所呼应的“政治/道德一体化”意识形态模式、“政治激进主义”在意识形态层面的批判冲动和知识分子“精英”文化的价值话语,应当由90年代文化语境中新生的大众感性欲望、日常生活需要以及人在现实中的直觉经验所取代。

2.琐碎的意义

今天的艺术既不必充当现实人生的监护者,也不可能守持英雄主义的殉道精神,而只需要尽可能地还原复现大众日常生活本来固有的烦恼与无奈、琐碎与凡俗。

二、市民/商业文化意识的出现

(一)出现的背景

1.出现的背景

80年代以后中国艺术在当代审美文化领域的“新的崛起”,那么,从它的最初姿态中,我们已经大致可以发现当代中国新兴的“市民/商业文化意识”的某些影子。因为很显然,正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知识分子“精英文化意识”冲动和主流文化话语强权相继消退、削弱之际,文化经验转换促使“市民/商业文化意识”在与大众文化话语相表里的过程中得到迅速滋长。

2.市民/商业文化意识”的原则认同

进入90年代以后,中国文艺从“新生代”艺术这样的艺术话语形式来寻求并体现自身“新的崛起”。实际上,就在“新生代”艺术家们以郑重的口吻宣称:“画画就是画画,活儿要地道”的时候,那种被强烈渲染的艺术之于政治意识形态权威的漠然态度、艺术之于“政治/道德”秩序的放逐要求,就已经完成了对于“市民/商业文化意识”的原则认同。

(二)市民/商业文化意识的特点

1.道德向商业的转移

它在其现实而感性的日常生活经验方式中,一方面极端反拨了“政治激进主义”批判冲动,从而将知识分子“精英”价值观念/理想当作纯粹概念性的抽象存在而悬搁了起来;另一方面,它又以大众日常生活为主体,把整个社会文化实践转向了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氛围。由于这种“市民/商业文化意识”从一开始就拒绝对文化现实、人的生存境遇进行沉重的思想反省和精神探索,全面体现了由“政治/道德”心态向“经济/商业”心态的转移原则。

2.理性向感性的转移

因此,它应合了90年代中国社会大众、特别是都市民众的日常生活动机,在以个体感性欲望代替社会性的理性精神、日常生活需要的满足代替生命意义的长远追问的过程中,轻而易举地获得了自身在现实文化进程上远离政治意识形态的合法性根据,进而在90年代中国社会的市场经济大潮到来之际,终于蔚为大观。

复习与思考题

1.举例说明市民/商业文化意识的特点?

2.如何理解先锋现象的消失?

3.如何理解《新时代艺术展》的展出?

4.先锋文化消失的原因有哪些?

5.先锋消失有哪些具体的表现?

拓展阅读书目

1.王一川《大众文化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3月

2.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6年8月

1466

大众文化研究

3.陆扬《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三联出版社 2001年

4.潘知常《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7月

5.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科出版社,2000年12月

1467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1468

第三章当代中国大众文化“休闲”现象

本章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本章主要讲解大众文化的重要现象——休闲。“休闲”成了浮现在

90年代中国文化现实、大众日常生活表层最为光彩耀目的“审美化”景观:成了大众对日常生活进行自我价值判断的一种浪漫修饰、90年代中国都市人群的普遍追求,同时也一定地成了当代中国审美文化进程本身的华丽现象。本章的重点是休闲的概念及产生原因。本章的难点是如何理解大众的直觉性文化意识指向。

学时分配:8课时

第一节休闲文化的产生

一、休闲的产生与盛行

(一)休闲的产生

1.中国市场经济进程及其商业化机制

(1)直接原因。对于“休闲”的勃兴,最为直接了当的解释,当然同90年代中国市场经济进程及其商业化机制相联系。正是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迅速积聚及其社会占有关系的广泛变更,充满魔力的市场经济行为在90年代中国文化进程中,大面积地煽动起大众文化的极具商业色彩特点。

(2)两种意识。“物质主义”与“感性主义”的夸张性意识:“物质主义”以对生活内容的感性占有与支配为依据,“感性主义”则以物质享受/消费为当下生活的主要形式,二者在根本上都指向了人对于物的感性自觉。

2.超现实的先天虚症

(1)休闲的滋生。只是由于中国社会市场经济进程本身的某些特殊性,因而它们的出现不免带有某些“超现实”的先天虚症。而“休闲”作为90年代中国审美文化的特定现象,恰恰从这种“物质主义”与“感性主义”的结合点上滋生出来——一方面,“休闲”之所以可能并且流行,必以大众对于社会物质的丰富感性为意识前提;另一方面,建立在物质享受的高度自觉性之上的“感性主义”动机,又必定在理想和情感方面为90年代中国文化的“审美化”而鸣锣开道。

(2)总结。作为90年代中国大众文化话语的“休闲”及作为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现象的“休闲文化”,在其浮出海面的那一头,便理所当然地与经济学的视野融合在一起了。

(二)休闲的盛行

1.时髦的大众话语

(1)休闲服、休闲鞋、休闲椅;“休闲一刻”(电台)、“都市闲情”、“休闲时光”(电视);大大小小报纸、杂志的休闲专栏……从身上穿的,到居家用的;从用耳朵听的,到拿眼睛看的;从独自一个人享用,到对“他人”(影视明星、社会名流)行止的窥视、模仿;

(2)“休闲”两字在90年代的中国已是家喻户晓,并且成了这个时代最时髦的大众话语。各种传播媒体频繁且声势浩大的炒作,则似唯恐天下不乱地令“休闲”的泛滥流行变得越发肆无忌惮。

2.休闲的审美化景观

(1)“休闲”成了浮现在90年代中国文化现实、大众日常生活表层最为光彩耀目的“审美化”景观:在具体包括了吃、穿、住、行等大众日常生活内容及视、听、用等多种感官直觉形式方面。

(2)“休闲”之为“审美文化”或“文化的审美活动”,成了大众对日常生活进行自我价值判断的一种浪漫修饰、90年代中国都市人群的普遍追求,同时也一定地成了当代中国审美文化进程本身的华丽现象。

大众文化研究

二、休闲的产生原因与特点

(一)社会文化动因

1.社会文化原因的产生

(1)三种话语的分化。大众日常生活进行浪漫修饰的“休闲”,其汹涌之潮其实又隐含着更耐人寻味、寓意深长的社会文化动因——从总的方面看,这种社会文化动因的生成,具有某种直接的、同时又是复杂的意识形态因素。

对此,我们在前面的分析中曾经指出了,80年代末开始的文化进程裂变,既向整个中国社会宣告了孤军奋战的“政治激进主义”的失败、知识分子“精英文化意识”的破灭,又同时生成了一种新的文化语境——主流文化话语、知识分子“边缘性”话语和大众文化话语三者的相对分化。

(2)无英雄的时代。因而,进入90年代之后,曾经热情沸扬的政治批判理想/价值追求意志逐渐消沉(转向?),至少,在大众文化实践层面,昔日的“光荣梦想”终于沉沦到一场精神的散漫流浪之中。人们来到了一个没有“英雄”的文化时代、一个“保守主义”文化意识/理想成为现实价值立场的时代。

2.商业性(文化)标志

(1)新文化的营建。由此,“物质”、“感性”在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流泛,既是一个经济时代到来的商业性(文化)标志,也成为一个新的文化(大众)时代开始营建自身话语空间的空前有力的象征。

(2)心理原因。在大众的普遍心理层面,它置人的物质享受/消费的平凡欲望于理想性追求的崇高利益之上(“平凡”代替“崇高”)、当下生活满足于永恒的价值理性之上(“当下”代替“永恒”、“感性”代替“理性”),其结果,则是整个社会及审美文化实践的急剧变更。

(二)文化意识特点

在“休闲”的万般柔情中,在那份随意、潇洒、安逸的生活享受中,“休闲”之为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的具体现象,总是处处超越了人们熟识的形式表层,指向日常生活所赖以凝聚自身意义的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层面: 

1.以日常生活为具体表现形式的多元性大众文化意识的张扬

“休闲”的确立,产生于对任何形式的一元性文化价值话语的突破,而把对日常生活的“当下性”占有和享受理解为多元因素构成的大众实践。90年代以来的中国,“休闲”作为一种文化利益的现实表现、大众文化的自我选择活动,所体认的正是大众对于自身生活的感性自觉。

这种“自觉”,由从属于“政治/道德”话语的一元价值立场,转向了日常生活中大众直接感知并参与的多元性价值活动,以对生活的丰富的感性体验和确认来填充大众文化活动的多元利益追求:它前所未有地高扬了大众的自身利益,并使大众对当下生活的感性占有和享受变得十足的堂而皇之。

2.对于生活本身潜在的“非道德”因素的直观肯定

(1)“政治/道德一体化”意识形态模式不再成为大众日常生活主导的、具体的规范,多元性价值意识的逐步确立和多元性文化价值选择活动的不断展开,为人们多向度、多层面地选择并肯定自身的日常生活形式提供了前提。

(2)生活本身固有的“非道德(感性)”层面在现实实践中的持续扩张,就成为一种非常实际的大众文化表现。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所谓生活的“非道德”因素,并非一种基本的反伦理力量。从人的生存实践来看,实际上,由于人的生活的“道德”形式在现实操作中常常夸张为种种超常的、绝对的“政治理性”,并以各种强权话语形式来规定人的日常活动;对于人的感性具体的生活现实而言,严格的“道德”制度与高高在上的“政治理性”权威,经常结构出人的制度化生活的僵硬方式。

1469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1470 (3)在制度化生活的压力下,人们又总是企图尝试超越制度化生活的种种可能,亦即超越绝

对“道德”和绝对“政治理性”的文化霸权。这是人的生活的一种固有的文化冲动。当这种文化冲动潜在于制度化生活之中,生活便总是充满着许多令人难以自行解决的矛盾;而当它冲出制度化生活的包围并得到日常形式的具体肯定时,生活便分化出两种意义:“非道德(感性)”与“道德(理性)”。这里,“非道德”生活只是体现了对于“道德绝对性”和“道德中心主义”的一种瓦解。

(4)“休闲”作为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的特定现象,其实正是这种生活本有的“非道德(感性)”因素在90年代中国大众文化意识中的夸张。在当代审美文化的意义上,“休闲”的可能性,就奠定在大众对生活的“非道德”因素的具体的、直观的肯定之中;它不再依附于作为社会律令的“政治/道德一体化”价值体系,不再绝对屈服于社会/政治的理性强权,而不无夸张地将大众个人的感性自觉抬升到“前无古人”的境地。因而,对于90年代中国人来说,“休闲”之为当代审美文化现象,与其说是生活的感性对普遍理性的反抗,不如说它揭示了大众感性生活动机与一个政治社会的主流文化话语之间的相互分立。

3.在严酷竞争的社会现实中进行直觉式的叛离

(1)进入90年代,经济/商业心态的泛化、政治冲突向经济竞争的突变,把大多数中国人一下子从原来的政治意识形态之“场”抛进了他们从未经历过的激烈的经济“角斗场”。在一个市场经济尚未完整地确立自身形态、尚未臻于成熟的过渡型社会中,对经济利益的疯狂追逐,不可避免地带来整个社会大众生活的各种异变。

(2)失意彷徨的普通中国人开始发现,在经济原则面前,人原本是那么脆落、那么缺少“精神”——以往自以为“崇高”的“政治/道德”理性原来是那么的苍白无力、不堪一击!经济利益的不同获取形式和分配形式,不仅使大众日常生活失去了它旧有的内容,而且使大多数人在生活面前变得前所未有地荒诞不经和怅徨无措。

(3)在经济利益的驱迫和重压下,传统人际关系的破裂,更使绝大多数人感到信心动摇,并把对于日常生活的稳定性建构愿望、对于充满狡诈阴险的现实关系的不满,直觉地转化为对语义出无场次的“浪漫温情”的生活“诗剧”的强烈“渴望”。“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尽管有像弗洛姆这样的思想家在不断告诫人们:无限制地去满足所有的愿望并不会带来欢乐和极大的享乐,而且也不会使人生活得幸福。

第二节市民文化与休闲文化

一、“第三种力量”的产生及特点

(一)“第三种力量”的产生

1.市民品格的出现

(1)对于90年代中国审美文化领域的“休闲”景观,人们总可以找出它的种种非建设性的缺陷,其中最集中的,莫过于其市民性品格及其对于“崇高性”的消解。然而,如若我们变换一下视角的话,又不难发现,正是在那些“非建设性”的外观(例如“市民性”文化品格)下,“休闲”作为一种审美文化现象在90年代中国的生成、发展,其实隐喻了某种相当深刻、同时也相当含蓄的文化批判性。

(2)“休闲”所具有的那种并非主流文化和知识分子文化意识所能包容的性质,使它成为当今中国文化中的“第三种力量”。种极具民间性色彩的文化存在、一种来自大众日常生活本身的客观性状态——并且成为经历了80年代激昂动荡的文化冲突之后,中国文化本身进入“休闲”状态的具体说明。

2.大众的新文化旗帜的出现

大众文化研究

当“休闲”以其对当今大众日常生活态度的巨大包容性而出现,成了大众当下利益的一面文化旗帜,其审美的意识形态性质也就逐渐明朗起来,即:以大众生活的日常行为方式和态度,具体肯定90年代中国文化进程的非直接冲突性、非绝对对立性,普遍强调当下活动、人的现实生存选择在意识形态中心之外的自主性和多元性。这一特定性质恰恰也是进入90年代的中国文化现实的直接利益所在。

3.“休闲”理想的出现

(1)“休闲”之为90年代中国审美文化现象的风起云涌,理应被视为80年代中国“政治激进主义”文化思潮急剧衰退的直接后果。在超出单纯日常生活形式的那个更为深刻、更为广大的文化意义上,“休闲”以其一系列生动话语,清楚地再现了当代中国文化自身的“休闲”理想。

(2)作为现实文化中的“第三种力量”,在“休闲”的那种极端“浪漫”姿态中,大众自身文化意识、文化选择之于现实社会的生动的分化能力得到了具体强化,文化建构的逻辑已被还原为大众生活的逻辑。于是,“休闲”以审美文化实践的方式,实现了今日中国人的文化之梦、平和生活的意志与要求:爱、和平与美。

(二)特点

作为90年代中国文化现实中的“第三种力量”,“休闲”常常将建设性与消解性融为一体:1.突破主流文化话语

(1)主流的拆解。在全面追逐轻松惬意、自由享受的“休闲”潮流中,主流文化原本用以维护自身权力的“政治/道德一体化”意识形态结构遭到缓慢而有力的拆解;大众以日常生活的当下满足为目的的感性文化利益,开始围绕商业性的多元享受/消费原则而重新得到感性的确立。

(2)精神距离。就像高扬“主旋律”的文艺创作要求与追逐商业成功的影视片卖座统计数字共同构成为当代中国文艺活动的两大现实一样,作为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特定现象的“休闲”,在整个中国文化“休闲”的意义上,不断暴露了“中心”意识形态原则与商业性享受/消费生活之间的天然分野,并因此持续造就和加剧着当今主流文化话语与大众文化话语间的“精神距离”。在“休闲”大潮中,大众的文化追求得以不断突破主流文化话语的一元中心立场,不断获得自我表现的机会。

2.对象:大众的日常生活形式

(1)一个社会的日常生活领域从来就内含着某种潜在的“非道德(感性)”冲动。对于“政治/道德一体化”结构的主流文化来说,这种来自日常生活本身的“非道德(感性)”冲动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消解因素,它在现实文化实践中的释放过程,往往构成对“理性”的制度化权力的嘲弄。

(2)王朔的小说便因此而受到我们这个社会的关注。《玩的就是心跳》中通过对所有语言所表现的极度不信任,以方言对他的女朋友百珊的一句教导:“记住,说什么你都听着,都答应着,完了就完了,千万别当真,要不你还得挨涮”,尽行消解了压抑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的虚伪权力形象,以“痞子”的日常冲动调侃了“理性”的高贵。对此,何顿的《生活无罪》、《我不想事》、《弟弟你好》和池莉的《太阳出世》等,也体现了同一种意义。

(3)自我陶醉。在以形形色色的“诗意”话语制造大众日常生活的浪漫修饰、制造无限享受的生活“神话”之际,“休闲”无异于鼓励今日大众以温情脉脉的感性话语,从事着对自身当下存在与活动的自我肯定与自我陶醉。

二、休闲文化与主流文化的调整

(一)大众与主流之间的新动向

1.矛盾的淡化

(1)在“休闲”这面大众的文化旗帜下,日常生活、感性利益的现实实现成为被许许多多普

1471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通人所自我标榜的“神话”故事的中心、现实文化进程的中心。相形之下,主流文化的种种权威话语则一步一步地被放逐出整个生活的中心之场,沦为生活的一个部门而非全部。

(2)在一片轻巧、雅致、温馨、舒适的“休闲”中,不仅生活本身所必定包含的各种意识冲突、价值矛盾被缓和了,更重要的是,由生活上升而来的文化建构活动中的大众与主流之间的直接矛盾和对立得以淡化、延迟。

2.具体事例

(1)从眼下充斥电视屏幕的各式广告的诱惑性话语中可以看到。在“诗意”的承诺中,文化被精致化、“审美化”,日常生活成了一个被包装好的“金苹果”。于是,在如此精致而“审美”的文化/生活形式面前,人们理所当然地拒绝一切形式的专制话语或激进话语,理所当然地要求保持自身与意识形态“中心”的距离,以便使日常生活的当下性享受/消费真正成为大众能够自我支配的文化形式,成为大众文化话语的自我表述。

(2)就像“城市民谣”不同于激扬齐整的进行曲、“午夜娱乐城”里见不到“新闻联播”的严肃庄重,“休闲”之为一种当代审美文化的蔓衍,以它的民间性、大众性,在我们周围接二连三地制造出一个又一个有关“审美化”/“诗意”生活的浪漫“神话”;而对“诗意”的享受/消费,则不断以一种更为广大的民间和大众的形式刺激着整个中国文化进程的“休闲”欲望。

3.疏离的本性

(1)于是,对于今天的中国人而言,“诗意”休闲的浪漫生活无疑成了一种沉默潜在的“疏离”:“疏离”正是“休闲”以“第三种力量”在90年代中国文化进程中自我定位的深刻本性。

(2)可以想象,当“休闲”以其对大众日常生活的“神话”叙事功能而持续存在于审美文化领域之中,那么,当代中国审美文化及整个社会文化进程便总会诞生更多新的“神话”故事。

(二)大众的直觉性文化意识指向

1.休闲的“诗意”包装

不管是出于自我欺骗的本能也好,还是人们真的明白了“感性的意义”,反正,90年代的中国人仿佛是从《渴望》、《北京人在纽约》、《过把瘾》、《京都纪事》等影视剧和满大街的娱乐城、美容中心、健身房等“休闲”场所中悟出了一点什么:在不可重返的现实之境,尽可能地追逐日常生活的浪漫修饰形式,在并非诗意的当下境遇中自觉自愿地制造连续的“诗意”包装,已然成为中国大众对自身文化的一份诠释和把握。

2.休闲的文化意识指向

“浪漫”的“诗意”成了大众日常生活的时髦;当下生活一次又一次地被“诗意”的“神话”激动着。于是,“意识形态从上层建筑(在那里它被喧嚣的谎言和废话所取代)退离出来,被人们纳入消费社会的商品和服务中,从而,在当今,它维系着对美好生活的虚假意识”。其实,“诗意”也罢,“浪漫”也好,无非是一个大众的直觉性文化意识指向,显现了日常生活的那层“审美化”形象。“休闲”的大肆张扬,也无非是具体肯定了当代中国审美文化在自身世界里对于当下过程的“浪漫”与“诗意”把握:在人们无法达到生活本质深度的“现在”,人活着的唯一证明,就是人尚能对生活的形式充满热情的幻想,对“形象”(“影像”)生活充满赤裸裸的欲望。就此而言,作为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特定现象的“休闲”高潮的到来,以及“休闲”终于在90年代里成了“文化”,无疑与整个社会文化的“保守”实践具有某种微妙的相似性:在那里,“人们内心的精神生活和理想已成为保守的因素”。

教学环节设计

让同学讨论休闲的具体事例。找五名同学举身边的实例。

1472

六年级语文教学大纲

六年级语文教学大纲 汉语拼音 1.巩固汉语拼音,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识字、写字 2、学会常用汉字150个左右。 3、能熟练地查字典,养成使用字典的习惯。 4、学过的词语能读、写,大部分会用。提高辨析词语的能力。注意积累词语。 5、能比较熟练地使用钢笔写字,有一定速度。继续学习用毛笔临 帖,写得匀称,纸面干净。 听话、说话 6、听讲话和广播,能转述主要内容。 7、听别人读程度适合的儿童文学`作品和科普作品,能边听边想象。 8、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能当众作简短的发言。能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阅读 9、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比较准确地表达课文的 思想感情。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10、能按要求默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有一定速

度。 11、对对含义较深的词句或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能联系上下文理 解含义或体会思想感情色彩。注意欣赏文章中的优美语句。12、能初步理解具、段、篇之间的联系,能归纳段落大意,能概括 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13、了解课文是怎样表达中心思想。 14、能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提出疑难问题,养成预习的习惯。 15、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课外读物,能理解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有初步的分析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作文 16、能用正确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思想。 17、观察事物注意抓特点。养成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18、能按要求或自拟题目作文。能根据要求选择材,编写作文提纲, 写出有中心、有条理、有真情实感的简单记叙文。学会会议记录和读书笔记。 19、初步会用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冒号、引号、顿号、书 名号和省略号。认识分号。 20、能初步修改自己的作文。

《材料物理》 课程教学大纲

《材料物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中英文) 中文名称:材料物理 英文名称:Physics of Materials 二、课程代码及性质 课程代码:0801142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 三、学时与学分 总学时:40(理论学时:40学时;实践学时:0学时) 学分:2.5 四、先修课程 大学物理、材料科学基础 五、授课对象 本课程面向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功能材料专业学生开设。 六、课程教学目的(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贡献和作用)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1、掌握材料物理(能带论、晶格振动、材料磁性)的基本理论,具备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掌握功能材料的物理(电学、热学、磁学、光学)现象与本质规律,培养学生开发新型功能材料的能力; 3、了解功能材料的发展趋势和动态,培养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影响材料物理性质的基本理论。晶体结合、能带论、晶格振动与热学性质、

材料的磁性 教学难点: 能带论、材料的磁性、材料的介电性、超导电性 八、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以课堂讲授为主,阐述该课程的基本内容,保证主要教学内容的完成; (2)从材料的物理性质及物理现象为引导、探讨产生光、电、磁的材料物理本质,掌握重要的理论。。 教学手段: (1)运用现代教学工具,在课堂上通过PPT讲授方式,实现图文并茂,形象直观; (2)强调研究思路的创新过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每一个基本理论学习介绍后再增加介绍其带来新功能材料与器件的研究突破,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 九、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1)总体安排 教学内容与学时的总体安排,如表2所示。 (2)具体内容 各章节的具体内容如下: 绪论(2h) 第一章晶体结构(4h) 1.1 晶格的周期性 1.2晶格的对称性 1.3 倒格子 1.4 准晶 第二章晶体结合 (4h) 2.1晶体结合的普遍描述 2.2 晶体结合的基本类型及特性

《汽车装饰与美容》课程教学大纲资料

《汽车装饰与美容》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汽车装饰与美容 课程英文译名:Automobile Aesthetics 适应专业:汽车服务工程 课程性质:选修课 课程编码: 课程性质:专业课 参考学时:36 参考学分:2 先修课程:汽车构造、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机械基础、金工实习等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专业课。了解汽车装饰与美容的一般知识,介绍了汽车装饰的类型,汽车装饰的特点、地位与作用,汽车装饰与美容的产品类型等,汽车装饰与美容的基本操作手法,汽车表面缺陷的修复等,使学生对汽车装饰与美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掌握汽车外部装饰的项目和具体操作方法;掌握汽车常见车载影音系统、DVD影音系统、六碟CD系统及传统CD音响系统组成,分析了工作原理和各原件的工作情况及影响因素,指出了正确的汽车车载影音系统的安装与调试,知会汽车传统音响系统的升级方法和线路的改制问题;掌握倒车雷达和遥控防盗器的工作原理和装饰方法,并对其他形式的防盗设备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了解常用的汽车美容护理产品的类型和掌握护理设备的使用;介绍了常见划痕类型的判别和划痕的修复方法,掌握汽车装饰美容市场中无痕修复的方法和操作技巧;从漆膜表面缺陷的类型和产生机理入手,了解施工之初的预防和施工过程中与施工结束后的处理方法;了解新兴的负离子镀膜护理美容项目的内容和操作方法,全球卫星定位技术GPS以及遥控集控门锁系统的安装与操作技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获得汽车装饰与美容的项目和部位,操作方法、装饰鉴赏及美容护理的方法等多方面知识,获得一定的专业技能。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掌握汽车美容的定义及分类 掌握汽车装饰的定义及分类 了解汽车整车装饰美容项目及进行汽车装饰美容效果的识别 掌握汽车装饰美容的依据和原则 了解汽车装饰美容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教学大纲-安徽大学

《大学物理A》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中文名称:大学物理A 课程英文名称:College Physics A 课程代码:GG32001、GG32002 学分/学时:8/136 开课学期:第二、三学期 课程类別:公共基础课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 后修课程: 开课单位: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 二、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1. 课程性质:《大学物理A》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它所涉及的内容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知识结构的必要组成部分。 2. 教学目标:通过《大学物理A》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自然界物质的结构、性质、相互作用及其运动的基本规律,为后继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程的学习及进一步获取有关知识奠定必要的物理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逐步掌握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养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学生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定性分析、估算与定量计算的能力,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获得同步提高与发展,提升其科学技术的整体素养。 3. 本课程知识与能力符合下列毕业要求指标点: 1.能够运用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理解电子信息工程工作过程中涉及的相关科学原理。 2.能够将数学与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运用到复杂工程问题的适当表述之中。(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绪论(2学时) (1)教学内容:物理学与我们周围的世界、物理学研究对象、物理学与哲学、自然科学和 工程技术的关系、物理学的发展、学习物理学方法及对学生要求。 (2)基本要求:让学生明确学习物理学目的、方法、激发学习物理学兴趣。

(3)教学重点难点:物理学的地位和作用及发展。 第一章质点运动学(4学时) §1-1 质点运动的描述 §1-2 圆周运动 §1-3 相对运动 (1)教学重点:位矢、位移、速度、加速度、角速度和角加速度、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的概念和相互关联,伽利略坐标、速度变换。 (2)教学难点:各物理量的微积分运算、伽利略坐标、速度变换。 第二章牛顿运动定律(3学时) §2-1 牛顿运动定律 §2-2 物理量的单位和量纲 §2-3 牛顿定律的应用举例 (1)教学重点: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几种常见力的基本作用规律。 (2)教学难点:用微积分方法求解一维变力作用下简单的质点动力学问题;牛顿定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三章功能原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4学时) §3-1 变力的功动能定理 §3-2 保守力与非保守力势能 §3-3 功能原理及机械能守恒定律 (1)教学重点:变力的功,质点的动能定理;保守力,势能,功能原理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功能原理及其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第四章动量定理与动量守恒定律(4学时) §4-1 质点和质点系的动量定理 §4-2 动量守恒定律 §4-3 质心质心运动定理 (1)教学重点:质点和质点系的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第五章角动量守恒与刚体的定轴转动(7学时) §5-1 角动量与角动量守恒定律 §5-2 刚体的定轴转动 §5-3 刚体定轴转动中的功能关系 (1)教学重点:刚体定轴转动定律,定轴转动的角动量守恒定律;转动惯量的概念;变力矩作用下的定轴转动问题;定轴转动角动量守恒的判别。 (2)教学难点:转动惯量的概念;变力矩作用下的定轴转动问题;定轴转动角动量守恒的判别;刚体的转动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第七章狭义相对论力学基础(10学时) §7-2 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 §7-3 洛仑兹坐标变换和速度变换

舞蹈编导》教学大纲[1]

《舞蹈编导》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31002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 课程名称:舞蹈编导 英文名称:The Class of Choreography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为舞蹈编导专业方向的主干课程。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舞蹈编导的技术、技巧,引导学生广泛地吸收各种门类的创作方法和优长,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和创作思路,发掘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动作的开发和创作思维的开发是本课程的主要训练内容。为培养学生们即兴的创作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本课程将舞蹈编导的基本理论知识、编导技法及创作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配合,融会贯通。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细致、分步骤地完成训练。本课程的宗旨是为舞蹈事业培养出高级的舞蹈编导人才。 一、说明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为培养我国舞蹈事业发展及东北地区各个阶层所需要的高级编创人才以及具备一定教学能力的新型高级人才,舞蹈编导(本科)专业教学在理论同实践紧密结合的原则指导下,将编导艺术的基础理论同基本的技巧、技法训练及创作实践三部分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达到毕业时能够独立进行艺术创作的要求。 舞蹈编导(本科)的教学任务是把想象力的训练和编创能力的提高放在核心地位,将编舞技法、结构训练同排练操作结合起来,为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创作出一批有较高质量的舞蹈作品。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与基本功训练课、舞蹈素材课、舞蹈欣赏课等课程相衔接。 (三)开课学期:第一至七学期 (四)周学时/总学时=周学时×16周(含艺术实践)×开课学期: 8/10学时/928总学时 (五)学分: (六)教学形式:集体授课 (七)检课方式:课堂回课 (八)考试安排: 考试方式:每学期期末观摩会 考试标准: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内容和达到的程度进行测评 二、本文 (一)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 第一学期 1、即兴舞 (1)节奏训练 (2)造型训练 (3)即兴表演训练 (4)身体各部位动机训练 (5)双人即兴 (6)三人接触即兴 2、捕捉形象 (1)捕捉人物形象 (2)捕捉动物形象

初级美容师培训教学大纲

初级美容师培训教学大纲 <各类短期培训(含农民工转移培训)适用>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与内容 本学科就是一门融专业理论与实操训练于一体的专业课程。它的实用性强,尤其在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今天越来越广泛的被人们接受。 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美容师的职业道德及修养;接待与咨询;人体解剖学;头、面部、骨骼的名称,分布特点;皮肤结构与功能;专业皮肤护理程序;化妆品的分类与应用;面部按摩技巧;面膜、美学知识;化妆技巧;日妆;脱毛;手部护理;美容仪器的操作使用等。 2、课程的任务与要求 本课程的任务就是使学生掌握初级美容师要具备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学生在学完课程后应达到如下要求: (1)熟练掌握美容服务心理基本常识。 (2)掌握接待的作用及技巧,咨询的方法、介绍、指导。 (3)了解细胞与基本组织,人体的主要系统及功能。 (4)了解皮肤的结构与功能,会分析皮肤类型及划分。 (5)掌握专业皮肤护理程序,卫生知识,清洁的目的及方法,皮肤测试的方法。 (6)了解化妆品的分类与应用,化妆品的基本组成部分,化妆品的鉴定与保存。 (7)掌握面部按摩技巧,按摩的注意事项与禁忌。 (8)熟悉面膜分类,特点及功效。倒膜步骤、方法、技巧。 (9)了解美学知识。 (10)掌握基本化妆技巧。 (11)熟练掌握脱毛方法,操作程序。

(12)掌握手部护理。 (13)熟练掌握美容仪器的操作、使用及日常养护。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实际操作训练,切实保证技能训练教学的时间与质量。 (2)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实习教学直观性强,学生易于接受的特点,先让学生在实习 教学中有一个初步感性认识,再导入理论教学,最后再通过实习操作来消化与 加深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从而巩固与提高教学的效果。 (3)加强直观教学。充分运用多媒体与现场演示等手段,尽可能使理论教学联系实际, 使教学形式生动活泼。 (4)提倡启发式教学方法。结合具体课程可先组织学生进行相关讨论,然后再进行技 能训练,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 动性。

机械创新设计教学大纲培训课件

《机械创新设计》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1.课程编号:193Z703 2.课程体系/类别:专业类/专业实践课 3.课程性质:必修 4.学时/学分:1W/1学分 5.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画法几何、机械原理 6.适用专业: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二、课程目标及学生应达到的能力 机械创新设计是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机械创新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确定系统运动方案设计与选型的能力,提高创造力、想象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利用慧鱼创意组合模型搭建机电一体化产品模型,探索产品各功能的实现方法,真正做到充分理解,活学活用,举一反三;通过该课程实习,使学生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动手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真正做到勤于动手、勤于观察,善于阅读、善于思考,独立钻研、精诚协作。 课程目标及能力要求具体如下: 课程目标1. 通过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系统运动方案的构思,培养学生独立确定系统运动方案设计与选型的能力,提高创造力、想象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2.利用慧鱼创意组合模型搭建机电一体化产品模型,探索产品各功能的实现方法,真正做到充分理解,活学活用,举一反三; 课程目标3. 能够针对自己的创新设计目标,清晰的讲述创新设计思路、依据和设计结果等,较好的完成答辩;同时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勤于动手、勤于观察,善于阅读、善于思考,独立钻研、精诚协作。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表所示为《机械创新设计》课程在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方面的教学设计。 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的教学设计

四、课程的考核环节及课程目标达成度自评方式 (一)课程的考核环节 1.学生的课程设计成绩由平时成绩(含设计表现、到课率等)和业务考核成绩(实习报告的完成及质量情况,答辩情况)组成,均按百分制记分,其中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业务考核成绩占70%。 2.指导教师按照课程设计的评分标准,对指导的学生进行业务考核,并填写、上报成绩单。 3.课程设计按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和不及格(60分以下)五个等级评定总成绩。 各考核环节所占分值比例也可根据教学安排进行调整,建议值及考核细则如下。 (二)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方式 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包括课程分目标达成度评价和课程总目标达成度评价,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总分 目标相关考核环节目标总评成绩中支撑该课程得分 目标相关考核环节平均总评成绩中支撑该课程课程分目标达成度= 分) (该课程总评成绩总分均值 该课程学生总评成绩平课程总目标达成度100= 课程目标评价内容及符号意义说明如下表,字母A 、B 、C 分别表示学生考勤、课堂表现、业务考核的实际平均得分,其中,C = C 1+C 2;C 1为设计说明书、图纸等资料的分数,C 2为答辩得分。

舞蹈课程教学大纲

舞蹈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任务和教学基本要求 1、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 舞蹈是广播电视中专幼儿师范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幼教专业舞蹈技能,掌握训练方法,提高舞蹈素养,毕业后能胜任幼儿园的舞蹈教学工作,成为合格的幼儿园教师。 2、教学任务: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具有适应舞蹈需要的正确身姿、完整、流畅、正确、优美地表演各种风格的舞蹈,掌握舞蹈的基本理论,具有创编幼儿舞蹈、组织幼儿舞蹈教学的能力。 3、教学基本要求 舞蹈技能是一门规范性、理论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中,应按照幼师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突出“三基”内容的教学,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全面掌握。融会贯通,达到培养目标所规定的要求。 二、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关系 本课程应以舞蹈基本理论、舞蹈技能训练为基础,与幼儿园音乐教学法相配合。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建议: 1、教学方法: 本课程不是纯理论性课程。其核心是解决实践的问题。在教学中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幼儿园工作的要求,加强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舞蹈素养。同时,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突出实践环节,组织安排学生到幼儿园参观,提高感性认识。 2、教学形式: 为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教学形式以教师讲授、示范作为基础,同时,针对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进行小组教学和个别指导与之配合。 3、实践性环节教学要求: 本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学中要结合课程内容,安排学生到幼儿园参观,熟悉律动、幼儿舞蹈的教学过程,有条件的要参与具体教学活动。部分边远地区如不具备条件,应组织学生认真观看教学录像带中的案例部分。结合案例,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四、特殊说明 1、课程的教学要求层次: 教学要求中,基本概念和内容按“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要求,有关具体的舞蹈技能技巧,按“掌握、会、了解”三个层次要求。 2、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本课程教学内容理论性、规范性、实践性较强,为保证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启发式教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多举实例,善于借助录像课,引导学生互看互学,启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②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幼儿园舞蹈教学也在改革中不断发展,教师在组织本课程教学时,要经常关心这些变化,注意适时地吸收有关的教育新信息,以丰富教学内容,更好地教好教活本课程的内容。 ③我国幅员广大,各个地方有许多不同的特点和要求,教学中,既要从学生的知识水平实际出发,又要从本地实际出发,突出舞蹈的民族特点和地域特点,增强学生毕业后工作的适应能力。 第二部分大纲本文 第一教学单元 Ⅰ、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 通过本单元学习,要求初步掌握舞蹈的基本知识,具有正确的身体姿态,掌握幼儿舞蹈的基本舞步。动作有一定的力度和节奏感,舞蹈动作协调。 Ⅱ、教学内容: 一、理论课 1、掌握舞蹈的概念、种类,了解中国舞蹈发展简史。 2、理解幼儿舞与幼儿教育的关系。 3、了解舞台平面、空间、方位,懂得常用舞蹈术语,学会做舞蹈记录。 二、舞蹈的基本训练 1、学习中国古典舞基本手位、脚位。古典芭蕾舞的基本手形、脚位、手位、脚形。 2、进行不同节奏的脚位站立、脚腕训练、胯关节训练,腰的训练、胯的训练,压腿和跑腿训练,走跑跳训练,幼儿基本舞步训练,身段组合训练。 三、民族民间舞、幼儿舞训练 1、理解藏族舞的风格和动作特点,学习弦子基本步、平步、靠步、撩步、拖步、退踏步、滴嗒步,以及常用手臂动作:撩袖、摆袖、晃袖、献哈达、敬礼。学会弦子组合1—2个,踢踏组合1—2个。 2、理解幼儿舞的特点,学习基本步法、手位,进行组合训练3—4个。 Ⅲ、教学建议:本单元教学重点是舞的基本功训练。对学生进行把杆训练的同时,应介绍地面练习的方法,帮助学生尽快

中级美容师师教学大纲

中级职业技能培训 美容师中级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职业道德? (1)美容师的职业道德;?? (2)美容师的形象:站、坐、走等姿势及语言的规范;个人的卫生与保健。?教学要求:这部分的知识内容并不多,在教学中,应注意将职业道德的理论与美容工作的实际紧密结合。在对美容师进行的教学,应将重点放在:外在的形象训练上,着重训练学生的站、坐、走等姿势及说话的内容、语音、语调、语气和个人卫生、保健等基础训练内容上。? 第二部分??基础知识? (1)美容行业的卫生、消毒要求;? ?(2)美容院的日常管理制度与岗位责任制;?? 美容师的工作程序;?? (4)简易成本核算。??????? 教学要求:这部分内容在美容师的培训课程中,主要是使学生了解美容院的基本管理内容、形式,提高自我遵纪守法等意识。因此,在教学中应重点使学生掌握美容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卫生、消毒的管理要求简易成本核算。? 第三部分??医学常识? (1)细胞的结构。功能及生长条件,?? (2)皮肤的基本结构,皮肤的分类及各类皮肤特征;? (3)痤疮皮肤的种类、成因、诊断要点及防护措施;?? (4)人体头、面部、上肢的骨骼、肌肉,经络知识;?? (5)人体头、面部、上肢的常用穴位20个。? 教学要求:这部分知识内容是皮肤护理的重要基础知识。在教授的过程中,应注意将每部分的知识与皮肤护理操作的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有效的提高实际操作水平。? 第四部分??化妆品分类与应用? (1)化妆品的分类及主要成价;?? (2)各类化妆品的特点、作用及使用方法;??

(3)面膜的分类,各类面膜特点、主要成份及作用。? 教学要求:这部分内容是皮肤护理与美容化妆的重要基础知识,在教学中应注意将每部分知识与皮肤护理及美容化妆的操作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重点强调化妆品的分类、作用及使用方法。? 第五部分??美容仪器知识? (1)与使用美容仪器有关的电学常识:电流、电压、电阻、导体的有关概念;电路、闭路、短路、断路的有关概念;电功率、电流的热效应现象等知识概念;安全用电的意义及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 (2)常用美容仪器的功能、使用方法及日常保养。美容仪器包括:皮肤测试仪、奥桑喷雾机、高频电疗仪、阴阳电离子仪、多功能美容机、超声波美容仪。? 教学要求:美容仪器的正确操作是美容皮肤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技能之在教学中,应注意强调安全用电知识及美容仪器的使用操作能力。? 第六部分??皮肤护理? (1)皮肤护理的用品、用具;?? (2)美容师的手操训练;?? (3)清洁皮肤的目的及操作方法(脱屑洁肤用品的使用包头的方法纸巾、棉片、洗面海棉的用法,卸妆洗面的操作手法与操作程序);?? (4)按摩的有关知识、要求及面部按摩的手法、手部按摩的手法;?? (5)各类皮肤(干性、中性、油性、混合性、敏感性)的测试及诊断方法;?? (6)常用面膜的操作规程、方法及要求;?? (7)不同皮肤护理操作程序、方法与要求及手部护理的程序,方法与要求:?? (8)发型梳理。? 教学要求:皮肤护理是美容服务中的重要项目之一。在教学中,应注意将教学重点放在基本功上,加强技能训练,特别注意使学生熟记皮肤护理的程序,熟练掌握面膜的操作方法、按摩的手法等重要技能,力求培养学生在一般的皮肤护理中,达到独立上岗的水平。 第七部分??化妆及修饰美容? (1)美容化妆品用品、用具的选择与运用;??(2)美容化妆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3)日妆与新娘妆的特点、表现方法及比法。?(4)修甲?? (5)脱毛(脱毛膏脱毛、脱毛蜡(冷、热)脱毛);??(6)穿耳孔(针刺法穿耳孔、耳

6年级语文教学大纲及重难点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大纲: (一)汉语拼音 1.能读准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的音节。学会拼音方法,能熟练地拼读音节,有条件的可以逐步做到直呼音节。学读轻声。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2.能默写声母、韵母并抄写音节,在四线格上写得正确、工整。 (二)识字、写字 3.学会常用汉字450个左右。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间架结构和常 用的偏旁部首。 4.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能按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偏旁和结构,分析、 记忆字形,能初步理解字义。 5.学过的词语能正确读、写,懂得意思,大部分能在口头语言中运用,一部分能在书面语言中运用。 6.练习用铅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正确。培养良 好的写字习惯。 7.会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培养写字兴趣。 8.学习使用和保管写字用具。 (三)听话、说话 9.能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听懂老师的提问和同学的回答。 10.听话能集中注意力,不随便插话。 11.学习说普通话。能用完整的语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看图或观察简单事物后,能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12.能当众说话,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习使用礼貌语言。 (四)阅读 13.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求发音正确,声音响亮,按句逗停顿,不唱读。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14.能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能结合句子理解词语。懂得一句话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15.认识自然段。了解课文内容。 16.能阅读浅显的注音读物,初步了解内容。一二年级总阅读量为5万字。 一年级语文教学重难点: 1、掌握23个声母: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2、掌握24个韵母: 1) 单韵母:a o e i u ü 2) 复韵母8个: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er 3) 鼻韵母分为前鼻音和后鼻音。 前鼻音为:an en in un ün 后鼻音为:ang eng ing ong 3、特殊韵母:er它不能和声母相拼,只单独作为字音。 4、整体认读音节16个: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uan yin yun ying 5、标调:a o e i u ü,标调时按顺序,iu并列标在后,i上标调去掉点;ü与j q x y相拼时去两点。 6、字母表: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7、隔音符号:以a o e开头的音节紧跟在其它音节后面时,音节的界限容易发生混淆,因此音节间要用隔音符号(')隔开。 8、认识标点符号( , ! :" "),能正确使用( ,)

自然科学基础大纲汇总

《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311ZB003 课程名称:《自然科学基础》 natural science base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授课学时:64 学分: 4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的综合基础课。本课程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及地学、天文学的基础知识及其应用加以综合,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应用性和针对性。 课程目标: 知识: 使学生掌握以下知识: ?从现代综合性的视野了解世界的物质性; ?宇宙世界的形成和演化;太阳系结构、起源、特征、演化 ?地球环境及演化、自然地理分异、环境科学与生态学 ?物质构造之迷、运动和力、分子运动和热、电磁与光 ?化学反应的实质及类型、无机界与无机化学、有机物与有机化学 ?生命的起源、基本特征与结构生物的进化、生物的多样性、生物与环境、生物工程技术 能力与技能: 通过学习,使学员获得一些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与实际应用,了解一些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及理解自然科学的基本思想方法。,拓宽学生知识面,形成的综合性的知识结构,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态度与情感: 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获得研究和探究相关学科的乐趣。用科学的方法及科学的态度关心环境、能源、卫生、健康等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善于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解决实际的问题,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提高科学素养。 先修后续课程:先修中学化学、中学物理、中学生物及中学地理等课程 课程内容: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1.了解自然科学的对象、性质和作用。了解自然科学的历史演进。 2.理解自然科学的体系结构。 【重点与难点】 自然科学的体系结构。 【主要内容】 1.1 自然科学的对象、性质和作用 1.2 自然科学的体系结构 1.3 自然科学的历史演进 第二章宇宙世界 【目的要求】 1.了解宇宙的形成和演化及太阳系的组成。 2.理解宇宙的形成和演化的基本理论、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演说。 3.掌握宇宙大爆炸理论及太阳的圈层构造及各圈层的特征。 【重点与难点】 1.宇宙的形成和演化的基本理论、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演说。 2.宇宙大爆炸理论及太阳的圈层构造及各圈层的特征。 【主要内容】 2.1宇宙的形成和演化:大爆炸宇宙论、天体系统及其演化、银河系。 2.2太阳和太阳系:太阳系的结构与起源、太阳的特征与演化、太阳系的行星和卫星。 第三章地球环境系统 【目的要求】 1.了解地球的圈层结构。环境科学的产生与研究内容;生态学的产生与研究内容。 2.理解地球各圈层的成分和特点以及各圈层之间的联系,地球系统及其演变,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环境问题的产生与解决。 3. 掌握大地构造理论;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 【重点与难点】 1.地球各圈层的成分和特点以及各圈层之间的联系,地球系统及其演变,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环境问题的产生与解决。 2.大地构造理论;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 【主要内容】 3.1 地球环境:地球的圈层构造、大地构造理论、地表形态及其演化、地球大气、地球上的

舞蹈作品赏析

舞蹈艺术的升华——浅谈舞蹈艺术在素质教育中的意义 【关键词】舞蹈艺术;大学生;素质教育;重要意义 【摘要】舞蹈艺术教育,无论是从欣赏的角度,还是从实际演绎学习的角度来看,都对当代大学生有着深远的教学意义。顺应国家教育转型的大形势,愈发将舞蹈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凸显出来。 【正文】 素质教育, 究其实质就在于重视人才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注重人才个性的发展, 重视人才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在人才素质教育中, 艺术教育, 尤其是舞蹈教育是一个极其有效的途径。艺术的思维与人类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密切相关, 而人的身体则是思想与生命的载体, 只有自由和和谐的身体, 才能承载最和谐的生命。因此, 舞蹈教育对培养高等院校综合型人才的素质教育起到重要作用, 它能真正开启人的身体和灵魂, 培养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而在大多数人的眼中,舞蹈还仅仅是一门技术,或者说是一种高贵的技术,还没有意识到舞蹈艺术真正在教育中所起到的重要意义。当下,我国教育也正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当中,所以,舞蹈艺术的教育愈发显得重要。接下来我会从两个角度谈一谈舞蹈艺术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一、教学欣赏舞蹈艺术的意义 舞蹈艺术在素质 教育中的意义 从欣赏舞蹈艺术的 角度从实际演绎舞蹈艺术的角度 美育教育的作用 开拓眼界, 充实知识 提升思维能 力,提高文化 水平 形体和气质的 培养 对身体素质 的增强 对道德精神和 思想品质的教 育

1、美育教育的作用 美育的含义就是要培养大学生有正确的美学观念、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而舞蹈教育是美育中最直观、最形象的教育。生活中, 美是无处不在的, 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 对于我们的眼睛, 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审美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对美的感受能力的强弱。除此之外, 舞蹈教育还有利于培养高品位的“文化”人。舞蹈艺术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蕴涵着人文思想、哲学和美学思想。人体是最美的, 而舞蹈又是一种高级化的人体运动, 是一种经过美化的人体运动。寻找美、发现美、欣赏美是一种高尚情操的体现。大学生通过舞蹈教育, 其气质、情感、涵养、风度、形貌、言谈举止等方面都会更加高雅。大学生通过欣赏舞蹈作品,可以走进舞蹈中所演绎的世界,体会人体语言的美妙,一顰一、一举一动都是深刻的交流,艺术的熏陶。 2、提升思维能力,提高文化水平 舞蹈虽然作为一门艺术,但是其中蕴含的教育内容和知识,不可谓是不丰富。从古老经典的神话故事,到古代文明的奇闻异事,再到流传百世的故事佳话,一直到现当代的时代精神缩影,所有的东西都可以柔和在舞蹈当中,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理解能力、想象能力、欣赏能力和思维能力,还可以提高模仿能力,加深对外界事物的理解,这些无声的舞蹈动作语言,能够激发、启迪学生们产生丰富的联想,开拓创造性的思路,训练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让学生可以将感知、联想、想象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从而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间接的提高了文化水平。 3、开拓眼界,充实知识 中国传统的民间舞蹈蕴含着中华传承的知识,同样国外的舞蹈一样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背景。然而艺术是无国界的,舞蹈是全世界都通行的语言。学生在欣赏和观看舞蹈的同时,首先是了解了舞蹈所讲述的情节故事;其次,可以看到舞蹈当中呈现的当地文化、服饰和风俗等等;再深远一些,学生可以了解到舞蹈中人物的思想情感,智慧勇气,同舞蹈交流,同时间交流,同文化交流。可以脚不出家门,便了解到全球各地的风土人情、经典佳话;进而拓宽了学生们的视野,丰富的当代大学生的知识内涵。 二、教学演绎舞蹈艺术的意义 1、形体和气质的培养 舞蹈首先能塑造一个人的形体和气质。形体是指人的躯体线条结合人的情感和品质, 通过形象、姿态诉诸于欣赏者眼前的一种美, 人的手、臂、肩、胸、颈、腰、腿、足等等构成形体的整体。从舞蹈教学的实践来看,受过一定舞蹈教育的学生一般都有比较健美的体形,舞蹈教学中的形体训练,住进了学生健美体形的形成,使许多曾经有过“驼背”“抠胸”“耸肩”“畸胸”等不良习惯的学生,在舞蹈的训练中通过挺胸收腹、沉肩直立等伸展动作,自觉的改变以前种种不良习惯。 形体美在一定意义上表现了一个人积极向上、文明乐观的精神面貌。人的内在精神状况是通过外部的形体表现出来, 而强健的身体, 优美的动作,更能影响人的心灵世界。中国先秦时代哲人孔子则已意识到舞蹈能够端庄人的容貌仪态, 他主张通过音乐、舞蹈来陶冶人的性情, 修饰人的行为举止, 培养内在美和外在形体统一和谐的完美品格。而在现在的舞蹈教学课堂上,许多的学生可以通过有韵律的肢体动作,音乐的动感来调剂自己的体能,高雅而优美的律动训练与身体姿态训练,赋予人挺拔、优美的肢体和高雅的气质。 2、对身体素质的增强 舞蹈是一种高级的艺术化的强身健体运动, 它对体育教育的作用是非常直接而明显的。美国著名舞蹈家沃尔特·特里通过自身的观察和分析, 从多方面探讨了舞蹈艺术的社会功能, 他强调舞蹈艺术对人的体力和情感、对人的协调和健康都有一定的作用。他说“把舞蹈素材用于教育, 去发展身体肌肉, 调整肌肉, 保持身体平衡;舞蹈练习、舞蹈节奏, 用于治疗,

美容师中级教学大纲

中级职业技能培训 《美容师》中级教学大纲 一、教学说明 通过培训,应使培训对象掌握中级美容师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完毕,使培训对象全面掌握皮肤分析与检测、面部皮肤护理方案的制定、面部常见皮肤问题的处理、眼部和唇部皮肤的护理、男士皮肤护理、经络美容、身体皮肤护理、美甲、新娘化妆、晚宴化妆等知识和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注意加强培训对象分析、判断、处理面部皮肤问题的技能训练,使培训对象能够根据顾客的皮肤类型及常见问题,独立制定并实施面部皮肤护理方案。 二、课程学时分配 三、课程内容

第一部分职业道德 (1)美容师的职业道德; (2)美容师的形象:站、坐、走等姿势及语言的规范;个人的卫生与保健。 教学要求:这部分的知识内容并不多,在教学中,应注意将职业道德的理论与美容工作的实际紧密结合。在对美容师进行的教学,应将重点放在:外在的形象训练上,着重训练学生的站、坐、走等姿势及说话的内容、语音、语调、语气和个人卫生、保健等基础训练内容上。 第二部分基础知识 (1)美容行业的卫生、消毒要求; (2)美容院的日常管理制度与岗位责任制; (3)美容师的工作程序; (4)简易成本核算。 教学要求:这部分内容在美容师的培训课程中,主要是使学生了解美容院的基本管理内容、形式,提高自我遵纪守法等意识。因此,在教学中应重点使学生掌握美容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卫生、消毒的管理要求简易成本核算。 第三部分医学常识 (1)细胞的结构。功能及生长条件, (2)皮肤的基本结构,皮肤的分类及各类皮肤特征; (3)痤疮皮肤的种类、成因、诊断要点及防护措施; (4)人体头、面部、上肢的骨骼、肌肉,经络知识; (5)人体头、面部、上肢的常用穴位20个。 教学要求:这部分知识内容是皮肤护理的重要基础知识。在教授的过程中,应注意将每部分的知识与皮肤护理操作的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有效的提高实际操作水平。 第四部分化妆品分类与应用 (1)化妆品的分类及主要成价;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试用修订版) 一、教学目的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教学的总要求 (二)各年段的要求 1.低年级2.中年级3.高年级 (三)课文 (四)语文实践活动 三、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四、教学评估 五、教学设备 附录: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对于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民族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语文教学要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学目的 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小学语文教学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教学的总要求 1.学会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够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2.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学会其中2500个左右,做到会写,并了解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3.学会用汉语拼音等两种查字典的方法,能根据读写的需要比较熟练地查字典词典。能独立识字。 4.用硬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有一定速度。用毛笔临帖,字写得匀称,纸面干净。

外科学教学大纲完整版

外科学教学大纲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外科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外科学课程编号: 英文名称:Surgery 课程性质:必修课 总学时:128讲课学时:96实践学时:32 学分:8 适用对象:临床医学专业 先修课程:《外科学总论》、《系统解剖学》、《内科学》、《病理学》、《生理学》等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外科疾病包括损伤、感染、肿瘤、畸形和其他疾病,一般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但外科决不等于手术。外科学研究外科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技能,同时也研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涉及实验外科及自然科学基础。 外科学教学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较全面的外科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得到较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 二、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 该课程的教学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与自学相结合、灌输与启发相结合、讲解与提问相结合、讨论和发言相结合,阐述了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 三、课程各章重点与难点、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 第十九章颅内压增高和脑疝 【目的和要求】 1、掌握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 2、熟悉颅内压增高的病理生理变化和处理原则。 3、熟悉脑疝的临床表现。 4、了解颅内压增高的病因。 【教学内容】 1、颅内压增高的概念、颅内压的调节与代谢、颅内压增高的原因。 2、颅内压增高的后果。 3、颅内压增高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4、脑疝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第二十章颅脑损伤 【目的和要求】 1、掌握脑震荡、脑挫裂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原则。

美容美发教学大纲.pdf

美容美发及皮肤护理教学大纲 前言 美容美发及皮肤护理是医学美容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本课程主要涉及皮肤护理、化妆、美发三个学科领域,将三者融为一体,塑造个人完美形象, 从而达到美的和谐统一。 本课程具有很强的社会性、技术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在教学过程中要坚 持理论结合实际的原则,要加强科学思维的方法与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根据我院三年制美容医学专业教学计划,本课程总学时为72学时,其中理论讲授36学时,实验教学36学时。 第一章皮肤的基本结构 第一节皮肤的概述 目的要求: 1、了解皮肤的特点。 2、熟悉皮肤的功能。 3、掌握皮肤的常识。 学时分配:理论4学时 教学内容: 1、皮肤的特点。 2、皮肤的重量、厚度、面积、表面形态、颜色、组成及PH值。 3、皮肤的八大功能。 第二节皮肤的基本结构 目的要求: 1、了解皮肤各层的形状 2、熟悉皮肤各层的成分 3、掌握皮肤的分层及各层的功能,皮肤附属器的组成。 学时分配:理论4学时 教学内容: 1、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组成。

2、表皮层由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层和基底层组成,及各层的形状、成分和功能。 3、真皮层的组成及功能。 4、皮肤附属器的组成:大小汗腺、皮脂腺的分布、开口、结 构、功能;毛发的分类、组成、成分、生长阶段;甲的组成和生长速度。 5、皮下组织的组成及功能。 第二章化妆品 教学要求: 1、了解化妆品概述。 2、掌握化妆品的分类及应用。 教学时数:理论4学时 教学内容: 1、化妆品的定义、特性、化学研究范畴、产品标识。 2、化妆品的分类、作用、使用方法。 3、不同性质的皮肤在不同季节、不同地区应如何选择化妆品。 第三章美容皮肤护理 第一节卸妆、洁面 目的要求: 1、了解皮肤护理的用品用具,清洁皮肤的目的。 2、掌握卸妆和洁面的步骤与要求。 学时分配:理论 2学时实验 2学时 教学内容: (一)理论教学内容 1、皮肤护理的用品用具。 2、包头的方法、纸巾的使用方法、胸巾的搭法。 3、清洁皮肤的目的、卸妆和洁面的步骤与要求。 (二)实验教学内容 1、包头的方法、纸巾的使用方法、胸巾的搭法。 2、卸妆和洁面的步骤。

自然科学基础教学大纲

《自然科学基础》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教育管理专业的必修课,它将分科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及地学的基础知识及它们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中的一些应用加以综合,力求理论性、实践性、应用性并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获得一些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使其有利于现代生活及个人生活的实际应用,学习一些自然科学的基本思想方法,进一步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阔眼界,培养学员的科学态度,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以适应21世纪初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和需要。 二、与相关课程的联系和衔接 本课程注重与中等师范及高等师范本科阶段的知识结构相衔接,通过学习,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课程基本内容及要求 课程内容按照物质的发展规律,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无生命到有生命、从运用到改造,将理、化、生、地的内容综合在一起。以包容性强、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课题,如自然、地球、能量、生活、环境等来兼容素材,并加以定式化、组织化,让学员了解自然科学的发展简史、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与实际应用,学习一些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并能动地改造环境,使之协调发展。 教学要求中,“掌握”的部分作为重点考核内容,学员应彻底弄清楚,融汇贯通;“理解”为一般考核内容,学员应弄清其基本原理并能应用;“了解”属较低要求,要求学生知道一般概况。 四、课程总学时:本课程4学分,共72学时,开设一学期。 五、教学进度时间分配表

第二部分大纲正文 第一章自然的探索 一、教学要求 1.了解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轨迹,了解现代科技发展趋势,了解实验结果的整理和总结,了解科学、技术、社会与教育。 2.理解自然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3.掌握观察、实验方法。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轨迹 1.古代自然科学:古希腊的科学、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 2.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近代自然科学诞生阶段的三件大事,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3.现代科技发展趋势:科学技术经历了全面空前的革命,科学走向新的综合,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 第二节自然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1.观察、实验计划的制订:选题过程、实验计划的制定 2.观察、实验方法:观察和实验的作用、观察和实验的主要方法 3.观察、实验结果的整理和总结:逻辑方法、数学方法、假说及其检验 第三节科学、技术、社会与教育 1.世纪之交人们关注的问题:能源、环境、信息 2.科学技术与理科教育:科学、科学教育 三、重点难点 重点:现代科技发展趋势,观察、实验方法,实验结果的整理和总结 四、教学建议 1.讲解与学员自学相结合的方式 2.自学时以阅读为主,可配合相关录像片进行 第二章自然界的物质性 一、教学要求 1.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的起源、结构和地表的形态:了解大气、水物质的组成、分类、大气和水对生命的意义;了解酸碱指示剂;了解重要有机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