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 力 法

第四章 力 法

第四章 力 法
第四章 力 法

第四章力法

一、是非题(“是”打√,“非”打)

1、图(a)所示超静定结构,力法求解时,所有副系数全为零的基本结构如图(b)所示(除BC杆EI=∞外,其余各杆EI=C)。()

2、图(a)所示超静定结构,AC杆端剪力可由图(b)所示脱离体

用静力平衡条件直接求出。()

3、图(a)所示超静定梁M图与图(b)所示静定梁M图相同。()

4、图(a)所示超静定梁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M图与图(b)所示静定梁M图图乘的结果不等于其与图(c)所示静定梁的M图的图乘结果。()

5、图示结构中,去掉其中任意两根支座链杆后余下部分都可作为力法计算的基本体系。()

6、图示结构中,去掉其中任意两根支座链杆后余下部分都可作为力法计算的基本体系。()

7、图示两结构,对应点内力相同。

8、图示两结构,对应点内力相同。

9、图示两结构,对应点内力相同。()

10、图示结构,其力法典型方程的自由项,。()

11、图(a)所示结构,用力法求解时,可取图(b)做基本系。()

12、图(a)所示结构,用力法求解时可取图(b)做基本系。()

13、超静定结构在支座移动作用下一定会有内力产生。()

14、图示结构在支座C垂直向下移动时结构的内力全为零。()

15、对于超静定桁架,如果在结构外荷载及结构材料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某些杆件的截面积,则指定处所的位移一定会减小()。

16、某超静定梁,截面的高度为h,线膨胀系数为α,EA=常数,EI=常数。图(a)中梁上、下面的温度均升高50℃,图(b)中梁上面的温升为30℃,梁下面的温升为70℃。两种情况下梁的内力一样()。

17、图(a)与图(b)所示结构在支座C处的反力关系为不超过。

( )

18、图(a)所示结构(不计杆长变化)用力法求解时可采用图(b)所示结构进行计算。()

19、图示对称结构受对称荷载(不计杆长变化),则B支座的约束反力

0。( )

20、图示结构各杆刚度E I=常数,则其图示的弯矩图是正确,( )

21、图示对称结构受对称荷载,D支座的反力0。()

22、对于温度改变作用下的等刚度闭合结构,可以根据最终弯矩图的面积的代数和为零这个条件,判断弯矩图是否正确。()

23、结构只在荷载作用下的,力法典型方程中的系数与自由项,有的与结构的刚度有关,有的与结构的刚度无关。()

二、选择题

1、图示为结构及其力法基本系,则力法典型方程的自由项

为:()

A、,

B、,

C、,

D、,

2、图(a)所示结构,EI=C,取图(b)为力法基本体系,则为:()

A、 B、 C、 D、

3、图示结构EI=C,在给定荷载作用下,支座反力(向右为正)和(向

上为正),轴力(以拉为正)分别为:()

A ,,

B ,,

C ,,

D ,,

4、图(a)所示组合结构,取图(b)为其力法计算基本系,则,分别为:()

A、 ,

B、 ,

C、 ,

D、 ,

5、图A~图D所示结构均可作为图(a)所示结构的力法基本结构,使得力法计算最为简便的基本结构是:()

6、图示超静定结构,列出其力法计算典型方程,下述四个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 B

B.

C

C.

D.

7、图示超静定结构及其M图,要校核其正确性可采用下述哪种做

法:()

计算E点位移计算D点水平位移及E点竖向位移

计算E点位移计算C点位移

8、图示超静定结构,其力法典型方程不正确的是:()

A

B

C

D

9、图示对称超静定结构,力法计算时基本未知值最少为:()

A 12

B 9

C 8

D 3

10、图示对称结构,力法求解时,未知量最少为: ( )

A 12

B 8

C 4

D 2

11、图(a)所示结构,EI=常数,取图(b)为力法基本系,=

A.;

B. ;

C. ;

D.

12、图示(a)、(b)两结构,当A支座顺时钟发生单位角位移时,(a)、

(b)两图中,与的关系为 ( )

(A) =(B) > (C)

< (D) = -

13、结构在温度改变作用下,力法典型方程中的系数和自由项与结构刚度之间的关系是()

A、系数项和自由项均与结构刚度有关;

B、系数项与结构刚度有关,自由项与结构刚度无关;

C、系数项和自由项均与结构刚度无关;

D、系数项与结构刚度无关,自由项与结构刚度有关;

14、超静定结构在支座移动作用下,力法典型方程中的系数项和自由项与结构刚度之间的关系为()

A、系数项和自由项均与结构刚度无关;

B、系数项和自由项均与结构刚度有关;

C、系数项与结构刚度有关,自由项与结构刚度无关;

D、系数项与结构刚度无关,自由项与结构刚度有关;

15、图示超静定梁,截面的高度为h,线膨胀系数为α,EA=常数,EI=常数。图(a)中梁的上、下面的温度均长高50℃,图(b)中梁上面的温度为30℃,而梁下面的温度为70℃,下面结论正确的是()A、图(a)、图(b)中梁的内力是一样的,只有轴力;

B、图(a)所示梁中只有轴力,图(b)所示梁中只有弯矩;

C、图(a)所示梁中有轴力和弯矩,图(b)所示梁中只有弯矩;

D、图(a)所示梁中只有轴力,图(b)所示梁中有轴力和弯矩;

16、如图所示结构,各杆刚度EA=常数,某种荷载作用下的下列内力中,正确解答是()

A、=,=,=-,=-,=-,

=;

B、=,=-,=-,=,=,

=;

C、=,=,=,=,=-,

=;

D、=,=,=-,=,=-,

=;

17、图示对称结构受对称荷载,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0 ,=0 ,=0 ,=0 ,= —

B、=,=,=,=,= 0;

C、=,=,=,=,= —;

D、= —,= —,= —,= —,

= —2;

18、图示对称结构受荷载作用,则D支座反力为()

A、=,方向向上;

B、=,方向向下;

C、=,方向向上;

D、=,方向向下;

19、图(a)所示结构,杆件刚度EI = 常数。用力法求解时,取图(b)所示基本系,要使力法方程中的副系数全部为零,刚x、y应满足下列哪个条件()

A、x = a/3, y=b/3;

B、x = a/2, y=b/2;

C、x = a/3,y=b/2;

D、x = a/2, y=b/3;

20、图示对称结构受反对称荷载,其超静定次数为N,力法求解时的未知量个数最少为n,则正确答案为()

A、超静定次数为5,力法求解时的未知量个数最少为2 ;

B、超静定次数为5,力法求解时的未知量个数最少为1;

C、超静定次数为4,力法求解时的未知量个数最少为1;

D、超静定次数为4,力法求解时的未知量个数最少为2;

三、填空题

1、图示体系的超静定次数为___________。

2、图示结构力法求解时未知量最少的基本系为____________。

3、已知图(a)所示静定梁的(顺时针为正),利用该结论求解图(b)所示结构的=____________。

4、已知图(a)所示静定梁的,(顺时针为正),利用图(a)结论求图(b)所示结构的=______________。

5、图(a)所示对称结构,若取图(b)所示基本系时,则力法典型方程为______________。

6、力法计算图示结构时,未知量最少的基本结构为_________________。

7、超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M图如图所示,则A点的水平线位移为

____________。

8、图(a)所示超静定结构,取图(b)所示基本系,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图示对称结构,各杆EI相同,则C截面的弯矩为____________,____侧受拉。

10、图(a)所示结构,取图(b)为力法计算的基本系,则=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1、图(a)所示结构A支座的弯距大小为,则图(b)所示结构A支座的弯距大小为 .

12、图(a)所示结构A支座的弯距大小为,则图(b)所示结构A支座的弯距大小为 .

13、已知图(a)所示结构B支座的约束反力为,则图(b)所示结构

杆件的内力与的关系为= 。

14、图(a)所示结构,各杆刚度EA=常数。用力法求解时分别取图(b)和图(c)两种基本系,则两个力法方程分别为和,则柔度系数与关系为:。

15、图(a)所示结构当B支座顺时针转动θ角时的弯矩图如图(b)。试求该结构E点的水平位移____________,方向____________。

16、图(a)所示结构,M

BA =________,M

BD

=__________。

17、图示对称结构,超静定次数为,力法未知量个数最少为。

18、性中心法适用于三次超静定的闭合结构。当把结构基本未知量的作用点用刚臂引到结构的“弹性中心”处时,不仅保证了弹性中心处的位移

与处的位移相等,还可使力法典型方程中为0。

19、图示对称结构,在图示参考坐标系下,如采用弹性中心法求解,弹性中心的位置坐标为x= , y= 。

20、图示对称结构,在图示参考坐标系下,如采用弹性中心法求解,弹性中心的位置坐标为x= , y= 。

21、对于荷载作用下的等刚度闭合结构,若最终弯矩图的面积的代数和为零,则弯矩图是正确的。那么,这个条件表示的位移条件是。

22、图示等截面无铰拱的拱轴半径为R,中心角为2φ,如采用弹性中心法求解,弹性中心的位置坐标为x= , y= 。

一、是非题

1、√。

2、√,AC杆剪力静定。(铰支座A处水平链杆为绝对必须约束,其反力是静定的)

3、√,对图(b)所示悬臂梁,在均布荷载及集中力作用下悬臂梁自

由端竖向位移为零,故两结构满足相同的平衡条件和位移条件。

4、×,两图乘结果都是图(a)所示超静定梁跨中挠度。

5、×,例如,去掉铰支座A,则体系成为几何瞬变。去掉铰支座A和铰支座C处水平连杆,则体系成为几何可变体系。

6、×,例如,去掉两根水平连杆,则体系成为几何可变体系。

7、√,刚度相对比值不变。

8、×,杆件弯曲刚度的绝对值不同。

9、×,杆件弯曲刚度的绝对值不同。

10、×,图正对称,图正对称,图反对称,故,。

11、×,AB杆是受弯杆件。

12、√,力法基本结构可以是超静定结构。

13、×,不一定,例如,结构内部超静定,而外部静定。

14、√,结构外部静定。

15、×,,,当第j杆的两套内力异号时Aj 增加,减小。

16、√,只有轴力(压),大小为50αEA。

17、√,,(a)中支座反力不超过(b)中支座反力。

18、√,对称结构受正对称荷载作用,不计轴向变形,则B处相当于固定端。

19、√,外荷载F只引起CD杆轴向内力。

20、×,显然,铰C两侧相对转角不为零。(而图示弯矩内、外侧面积相等)

典型例题分析第6章力矩分配法

第6章 力矩分配法 §6 – 1 基本概念 力矩分配法适用于无结点线位移的刚架和连续梁结构,是位移法求解问题的一种特殊情况,有线位移结构不能直接利用力矩分配法求解。 6-1-1 名词解释 (1)转动刚度A B S :表示抵抗转动的能力,其值等于转动端产生单位转角所需施加的力矩,单跨梁转动刚度如图6-1。 静定结构(或静定部分)的转动刚度为零,即对转动无抵抗能力。 图6-2所示结构有一个转角位移未知数,各杆的转动刚度为: 4433DA DA DC DC S i i S i i ==== 30DB DB DF S i i S === (2)分配系数Di μ:某一杆端的分配系数等于,该杆端转动刚度在同一结点各个杆端转动刚度中所占的比例值。图6-2结构的分配系数为: 0.4DA DA DA DB DC DF S S S S S μ==+++ 0.3DB DB DA DB DC DF S S S S S μ= =+++ 0.3DC DC DA DB DC DF S S S S S μ= =+++ 图6-2无侧移刚架结构 )b () c ( (a) 3AB S i =4AB S =AB S =(d) 图6-1等截面单跨梁转动刚度 m m

0DF DF DA DB DC DF S S S S S μ= =+++ (3)弯矩符号规定:力矩分配法在计算过程中不需要画弯矩图,只是以数值形式进行计算,因此,需要事先对力矩和弯矩符号进行规定,具体规定如下: 固端弯矩:顺时针为正。 结点外力偶:顺时针为正。 (4)固端弯矩F i j M :将转动结点固定变成位移法的基本体系,外荷载在基本体系上产生的杆端弯矩。如图6-2结构的固端弯矩为: F F F F F F 0DA DA DB BD CD FD M M M M M M ====== F 2 145kN m 8 DC M ql -= =-? F 30kN m DF M =-? (5)不平衡力矩u D M :不平衡力矩为转动结点所连杆端 的固端弯矩之和,其值等于刚臂反力矩。如图6-3为荷载引起的不平衡力矩u D M ,此时就是位移法典型方程的1P R : F F F F 1P u D DA DB DC DF M R M M M M ==+++ 75kN m u D M =-? (6)被分配力矩M :M 等于不平衡力矩u D M 的负值; 若该转动结点有外力矩,外力矩可以直接进行分配,此时外力矩是被分配力矩的一部分。如图6-3被分配力矩为: 75kN m u D M M =-=? (7)分配弯矩Di M :某一杆端的分配弯矩Di M 等于该杆端的分配系数Di μ乘以被分配力矩 M 。如图6-3结构的分配弯矩为: 30kN m DA DA M M μ==? 22.5kN m DB DB M M μ==? 22.5kN m DC DC M M μ==? 0DF DF M M μ== (8)传递系数AB C :传递系数AB C 只与另一端(远端,即B 端)的支座情况有关,远端为定向支座时其值为-1,远端为固定支座时其值为0.5,远端为铰支座(包括自由端)时其值为0。如图6-3结构的传递系数为: 0.5DA C = 1DB C =- 0DC C = 0DF C = 图6-3不平衡力矩 F DC F M DB M F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知识点及对应练习

运动和力 考点一:力的定义 1、力是的作用。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符号为;测量力的工具是。力的三要素是指力的、、。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和。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在于力的、、。 3、用手拍桌子,桌子受到手施加给它的力,同时手也感到痛,只是因为 4、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1)观察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时不能测量超过的力; (2)放好测力计,在测力计之前要检查,若不在,应; (3)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受力方向沿方向;读数时,实现必须与刻度盘。 【例1】如图所示的几种现象,能体现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A.手拉开弓 B.运动员罚点球 C.人压弯跳板 D.熊猫拉弯竹子 【例2】为制作弹簧测力计,某物理实验小组对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作了探究.下表是他们利用甲、乙两根不同的弹簧做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 表一: 表二:

(1)分析表一和表二数据可知:①在一定条件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它所受的拉力成________; ②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甲弹簧伸长的长度比乙弹簧________(选填“大“或“小”). (2)如图所示的A、B两弹簧测力汁分别使用了甲、乙两弹簧,它们的外壳相同,刻度线分布情况相同.则量程较大的是________(选填“A”或“B”下同)测力计,精度较高的是________测力计. (3)经实验探究发现: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的材料、粗细、原长(弹簧不受外力时的长度)等均有关系,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实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原长有关________. 考点二:弹力、重力、摩擦力 5、发生形变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做弹性势能。撑杆跳高中弯曲的撑杆和跳水时的弯曲跳板 都具有弹性势能。 6、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物体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 量。物体所受重力大小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公式 G=mg ;方向是竖直向下;作用点是重 心。 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大小与确定其空间位置所选取的参考点有关,物 体质量越大、位置越高、做功本领越大,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多。 7、在滑动摩擦过程中产生的力,叫作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间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也越大。

第四章 力 法

第四章力法 一、是非题(“是”打√,“非”打) 1、图(a)所示超静定结构,力法求解时,所有副系数全为零的基本结构如图(b)所示(除BC杆EI=∞外,其余各杆EI=C)。() 2、图(a)所示超静定结构,AC杆端剪力可由图(b)所示脱离体 用静力平衡条件直接求出。() 3、图(a)所示超静定梁M图与图(b)所示静定梁M图相同。() 4、图(a)所示超静定梁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M图与图(b)所示静定梁M图图乘的结果不等于其与图(c)所示静定梁的M图的图乘结果。()

5、图示结构中,去掉其中任意两根支座链杆后余下部分都可作为力法计算的基本体系。() 6、图示结构中,去掉其中任意两根支座链杆后余下部分都可作为力法计算的基本体系。() 7、图示两结构,对应点内力相同。 8、图示两结构,对应点内力相同。 9、图示两结构,对应点内力相同。()

10、图示结构,其力法典型方程的自由项,。() 11、图(a)所示结构,用力法求解时,可取图(b)做基本系。() 12、图(a)所示结构,用力法求解时可取图(b)做基本系。() 13、超静定结构在支座移动作用下一定会有内力产生。() 14、图示结构在支座C垂直向下移动时结构的内力全为零。()

15、对于超静定桁架,如果在结构外荷载及结构材料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某些杆件的截面积,则指定处所的位移一定会减小()。 16、某超静定梁,截面的高度为h,线膨胀系数为α,EA=常数,EI=常数。图(a)中梁上、下面的温度均升高50℃,图(b)中梁上面的温升为30℃,梁下面的温升为70℃。两种情况下梁的内力一样()。 17、图(a)与图(b)所示结构在支座C处的反力关系为不超过。 ( ) 18、图(a)所示结构(不计杆长变化)用力法求解时可采用图(b)所示结构进行计算。() 19、图示对称结构受对称荷载(不计杆长变化),则B支座的约束反力 0。( )

第六章分子动力学方法

第六章 分子动力学方法 6.1引言 对于一个多粒子体系的实验观测物理量的数值可以由总的平均得到。但是由于实验体系又非常大,我们不可能计算求得所有涉及到的态的物理量数值的总平均。按照产生位形变化的方法,我们有两类方法对有限的一系列态的物理量做统计平均: 第一类是随机模拟方法。它是实现Gibbs的统计力学途径。在此方法中,体系位形的转变是通过马尔科夫(Markov)过程,由随机性的演化引起的。这里的马尔科夫过程相当于是内禀动力学在概率方面的对应物。该方法可以被用到没有任何内禀动力学模型体系的模拟上。随机模拟方法计算的程序简单,占内存少,但是该方法难于处理非平衡态的问题。

另一类为确定性模拟方法,即统计物理中的所谓分子动力学方法(Molecular Dynamics Method)。这种方法广泛地用于研究经典的多粒子体系的研究中。该方法是按该体系内部的内禀动力学规律来计算并确定位形的转变。它首先需要建立一组分子的运动方程,并通过直接对系统中的一个个分子运动方程进行数值求解,得到每个时刻各个分子的坐标与动量,即在相空间的运动轨迹,再利用统计计算方法得到多体系统的静态和动态特性, 从而得到系统的宏观性质。因此,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可以看作是体系在一段时间内的发展过程的模拟。在这样的处理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分子动力学方法中不存在任何随机因素。 系统的动力学机制决定运动方程的形式: 在分子动力学方法处理过程中,方程组的建立是通过对物理体系的微观数学描述给出的。在这个微观的物理体系中,每个分子都各自服从经典的牛顿力学。每个分子运动的内禀动力学是用理论力学上的哈密顿量或者拉格朗日量来描述,也可以直接用牛顿运动方程来描述。这种方法可以处理与时间有关的过程,因而可以处理非平衡态问题。但是使用该方法的程序较复杂,计算量大,占内存也多。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八章-运动和力(含答案)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八章-运动和力(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单元检测题(二)第2页(共4页) 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 物理单元检测(二) 姓名 班级 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 1. 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B .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 C .太空中的物体具有惯性 D .向上抛出的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惯性先变小后变大 2.如图所示水平面上一个静止的小车上有一弯杆,其下端固定一个小球,小球的受力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3.图1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每次实验时,应使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等 B.由于惯性,小车到达水平面后继续向前运动 C.水平表面越粗糙,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快 D.实验表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4.下列做法中,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图 图

( ) A.鞋底和轮胎制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B.骑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握手闸 C.在气垫船底和水面之间形成一层空气垫 D.为了防止传动皮带打滑,需要把皮带张紧些 5.如图2所示,饮料罐在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罐受到的重力与手对罐 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B.罐受到的重力与手对罐 图 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罐对手的力与手对罐力是一对平衡力 D.罐对手的作用力与手对罐的摩擦力一对相互作用力 6.一辆汽车停在水平路面上,下列答案中,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A.汽车的重力和路面对汽车的阻力 B.路面对汽车的支持力和汽车对路面的压力C.汽车的重力和汽车对路面的压力D.汽车的重力和路面对汽车的支持力 7.如图3,手拉着木块在粗糙程度不变的水平面上做加速运动,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A.逐渐增大B.逐渐减小C.保持不变D.总是等于拉力的大小 8. 教室的门关不紧,常被风吹开.小明在门与门框之间塞入硬纸片后,门就不易被风吹开了。下列解释合理是() A.门被风吹开是因为门没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B.门没被吹开是因为风吹门的力小于摩擦力 C.塞入硬纸片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 D.塞入硬纸片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 9.正在水平面上滚动的小球,如果它受到的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A.做匀速直线运动B.慢慢停下来 八年级物理单元检测题(二)第3页(共4页)

结构力学讲义 第八章 渐进法

第8章渐进法 学习目的和要求 力矩分配法是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的一种实用计算方法。它不需要建立和求解基本方程,直接得到杆端弯矩。运算简单,方法机械, 便于掌握。 本章的基本要求: 1.熟练掌握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概念与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的计算。 2.掌握无剪力分配法的计算,了解用力矩分配法计算有侧移刚架。 3.了解超静结构影响线的绘制和内力包络图的绘制。 学习内容 转动刚度、分配系数、传递系数的概念及确定。 力矩分配法的概念,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 无剪力分配法的概念及计算。 超静定结构影响线及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包络图。 利用对称性简化力矩分配法计算。 §8.1 基本概念 1、力矩分配法概述: 理论基础:位移法; 计算对象:杆端弯矩; 计算方法:增量调整修正的方法; 适用范围: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 2、杆端弯矩正负号规定:

在力矩分配法中对杆端转角、杆端弯矩、固端弯矩的正负号规定与位移法相同,即都假定对杆端顺时针转动为正号。作用与结点上的外力偶荷载,约束力矩,也假定顺时针转动为正号,而杆端弯矩作用于结点上时逆时针转动为正号。 3、转动刚度S: 转动刚度S表示杆端对转动的抵抗能力, 在数值上=仅使杆端发生单位转动时需在杆端施加的力矩。AB 杆A 端的转动刚度S AB与AB杆的线刚度i(材料的性质、横截面的形状和尺寸、杆长)及远端支承有关,而与近端支承无关。当远端是不同支承时,等截面杆的转动刚度如右图: 如果把A端改成固定铰支座、可动铰支座或可转动(但不能移动)的刚结点转动刚度S AB的数值不变。 4、传递系数C: (例子102) 传递系数指的是杆端转动时产生的远端弯矩与近端弯矩的比值。即: 利用传递系数的概念,远端弯矩可表达为:M BA=C AB M AB 等截面直杆的转动刚度和传递系数如下表: §8.2 单结点力矩分配法——基本运算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运算指的是,单结点结构的力矩分配法计算。 1、单结点结构在结点集中力偶作用下的计算: 如下图所示结构,在结点集中力偶m作用下,使结点转动,从而带动各杆端转动,杆端转动产生的近端弯称为分配弯矩,产生远端弯矩称为传递弯矩。分配弯矩:M1j=μ1j m (j=A,B,C),传递弯矩:M j1=C1j M1j(j=A,B,C)

(河南地区)2017中考物理总复习第八讲运动和力试题

第八讲运动和力 一、填空题 1.(2016·株洲)如图是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做的一个实验:她将小 球拉到一定高度并拉直细线,放手后发现小球悬停在空中。然后轻轻拨 动小球,小球便不停地绕O点转动,若转动中突然剪断细线,小球将会 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是由于小球具有惯性。 2.(2016·黄冈)山体滑坡是一种强降雨天气极易发生的自然灾害,强降雨时,由于雨水浸入,有些本来不够稳固的山体的不同地质层(板块)之间摩擦力变小,部分山体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滑动而导致山体滑坡,请你提出一项避免山体滑坡的措施:加固山体;植树造林;合理导流;定期检查上坡地表的变化等。 3.小明用10 N的水平推力推重为50 N的木箱,但没有推动,此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等于(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N;若小明用20 N的水平推力,推着此木箱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此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20N。 4.(2016·宜昌)质量70 kg的消防员背负10 kg的装备沿竖直金属杆匀速下滑,此时消防员所受的摩擦力大小是800N,方向是竖直向上。(g取10 N/kg) 5.(2016·兰州)如图所示,用手握住重5 N的瓶子,手与瓶子间的摩擦是静摩擦, 此时瓶子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为5N,方向为竖直向上(选填“竖直向下”或“竖直向上”)。 增大手对瓶子的握力,瓶子受到的静摩擦力将不变(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6.(2015·河南)如图所示,物体在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作用下,沿足够长的水平面向右做减速直线运动。假设物体运动时,重力突然消失,请推断物体的运动情况将是 水平向右匀速运动,简要说明你的推理过程:当重力消失时,物体所受支持力消 失,摩擦力也同时消失。运动物体不受力时,将向右做匀速运动。 二、选择题 7.(2015·黄石)下列有关牛顿第一定律的叙述正确的是(C) A.牛顿第一定律是直接由实验得出的 B.牛顿第一定律是没有事实依据凭空想象的 C.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来的一条重要规律 D.牛顿笫一定律认为物体没有惯性

结构力学课后答案第6章力法

习 题 6-1 试确定图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a) (b) (c) (d) (e) (f) (g) 所有结点均为全铰结点 2次超静定 6次超静定 4次超静定 3次超静定 去掉复铰,可减去2(4-1)=6个约束,沿I-I 截面断开,减去三个约束,故为9次超静定 沿图示各截面断开,为21次超静定 刚片I 与大地组成静定结构,刚片II 只需通过一根链杆和一个铰与I 连接即可,故为4次超静定

(h) 6-2 试回答:结构的超静定次数与力法基本结构的选择是否有关?力法方程有何物理意义? 6-3 试用力法计算图示超静定梁,并绘出M 、F Q 图。 (a) 解: 上图= l 1M p M 01111=?+p X δ 其中: EI l l l l l l l EI l l l l EI 81142323326232323332113 11=??? ????+??+???+??? ??????=δEI l F l lF l lF EI l p p p p 8173323222632 31-=??? ???-??-?=? 0817******* =-EI l F X EI l p p F X 2 1 1= p M X M M +=11 l F p 6 1 l F p 6 1 2l 3 l 3 题目有错误,为可变体系。 + p lF 2 1=1 M 图

p Q X Q Q +=11 p F 2 1 p F 2 (b) 解: 基本结构为: l 1M l l 2M l F p 2 1 p M l F p 3 1 ???? ?=?++=?++00 22 221211212111p p X X X X δδδδ p M X M X M M ++=2211 p Q X Q X Q Q ++=2211 6-4 试用力法计算图示结构,并绘其内力图。 (a) l 2 l 2 l 2 l l 2 Q 图 12

第七章力知识点总结

第七章力知识点总结-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七章力 一、力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5、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6、力的测量:测力计 7、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8、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二、弹力 知识点1:弹力 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2、塑性: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在弹性限度内,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4、弹力的基本特征: ⑴.弹力产生于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弹性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力,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是不会发生弹力作用的。 ⑵.弹力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拉力(如橡皮筋、弹簧等),另一类是压力和支持力(如桌面对书本的支持力和书本对桌面的压力)。 知识点2:弹簧测力计 1、用途:测量力的大小。 2、构造:弹簧、指针、刻度盘等。 每个弹簧测力计都有一定的测量范围,拉力过大,弹簧测力计会被拉坏,使弹簧不能回复到原来的长度,因此在测量之前,先要估计所测力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弹簧测力计来测量。 3、进行测量时,应做到: 使用前:(1)观察量程、分度值(便于读数)。 (2)观察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调零)。 (3)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防止弹簧卡壳。 使用中:(4)测力时,要使弹簧中心的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使指针和外壳无摩擦,弹簧不要靠在刻度板上。 (5)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板面垂直。 三、重力 知识点1:概念 1.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八章《运动和力》教案

第八章运动和力 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知道物体的惯性 2.过程与方法 (1)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通过活动体验,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牛顿第一定律 2.难点:物体的惯性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让学生观察44页图12.5-1的几幅图,思考运动的物体最终停下来的原因是什么?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给出截然相反的解释。“运动需要力来维持”,“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二)讲授新课 1.牛顿第一定律 (1)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按照书本第45页的实验进行探究不同表面,物体的运动距离不同 向学生交代清楚实验的条件和做法:三种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每次实验用的是同一辆小车;每次都在同一位置滑下,以保持小车到达水平表面的速度相同。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变化的条件是表面的粗糙程度改变,而其他条件没有改变。 根据观察结果,得出结论:小车受到阻力越小,它运动得越远,引导学生进一步推理:如果小车不受任何阻力,小车的速度将保持不变,永远运动下去。 介绍得出该结论伽利略用了推理的方法。从而得出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解释:物体不受力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改变。 强调: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分析事实,再进一步概括、推理得出的。 2.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做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学生活动: (1)体验图12.5-4的实验 (2)体验物体掉杯中的实验 (3)通过观察图12.5-6,尝试用惯性的知识解释怎样利用惯性和防止惯性产生的危害。 生活中的惯性现象:鸡蛋魔术、套锤柄、行车跳下易摔倒、泼水、丢垃圾、车启动人后倒,刹车人前倾等等。 (4)阅读47读科学世界“汽车安全带”。 (三)课堂小结 1.牛顿第一定律是怎样表述的? 2.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利用惯性的例子,防止惯性产生危害的措施? (四)布置作业 1.思考书本第49页第1、2 第二节二力平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②知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所受力的叫平衡力,最简单的平衡情况是二力平衡; ③理解二力平衡条件; ④能利用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平衡问题. 2.过程与方法 学会从分析一个物体上受到几个力到能知道这几个力的平衡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②通过探究与交流,使学生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讨论的愿望,认识交流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结构力学习题集》(上)第四章超静定结构计算——力法

第四章 超静定结构计算——力法 一、判断题: 1、判断下列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1)、 (2)、 (a ) (b ) (3)、 (4)、 (5)、 (6)、 (7)、 (a)(b) 2、力法典型方程的实质是超静定结构的平衡条件。 3、超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反力和内力,只与各杆件刚度的相对数值有关。 4、在温度变化、支座移动因素作用下,静定与超静定结构都有内力。 5、图a 结构,取图b 为力法基本结构,则其力法方程为δ111X c =。 (a) (b) X 1

6、图a 结构,取图b 为力法基本结构,h 为截面高度,α为线膨胀系数,典型方 程中?1212 2t a t t l h =--()/()。 t 21 t l A h (a) (b) X 1 7、图a 所示结构,取图b 为力法基本体系,其力法方程为 。 (a)(b) 1 二、计算题: 8、用力法作图示结构的M 图。 3m m 9、用力法作图示排架的M 图。已知 A = 0.2m 2 ,I = 0.05m 4 ,弹性模量为E 0。 q

a a 11、用力法计算并作图示结构的M 图。 ql /2 12、用力法计算并作图示结构的M 图。 q 3 m 4 m 13、用力法计算图示结构并作出M 图。E I 常数。(采用右图基本结构。) l 2/3 l /3 /3 l /3 14、用力法计算图示结构并作M 图。EI =常数。 3m 3m

2m 2m 2m 2m 16、用力法计算图示结构并作M 图。EI =常数。 l l q l l 17、用力法计算并作图示结构M 图。E I =常数。 18、用力法计算图示结构并作弯矩图。 16 1 kN m m m m 19、已知EI = 常数,用力法计算并作图示对称结构的M 图。 q l l q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八章-运动和力》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知识点总结 镇海中学陈志海 8.1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1、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滑下,(控制变量法),是为了使小车滑到斜面底端时有相同的速度;阻力的大小用小车在木板上滑动的距离的长短来体现(转化法)。 2、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实验事实和科学推理得出的,它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验证。 4、惯性 ⑴定义: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惯性 ⑵性质: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任何时候、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 ⑶惯性不是力,不能说惯性力的作用,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形状、 速度、物体是否受力等因素无关。 ⑷防止惯性的现象:汽车安装安全气襄, 汽车安装安全带 ⑸利用惯性的现象:跳远助跑可提高成绩, 拍打衣服可除尘 ⑹解释现象: 例: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为何向汽车行驶的方向倾倒? 答:汽车刹车前,乘客与汽车一起处于运动状态,当刹车时,乘客的脚由于受摩擦力作用,随汽车突然停止,而乘客的上身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汽车行驶的方向运动,所以……. 8.2二力平衡 1、平衡状态: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称为平衡状态。 2、平衡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到的力叫平衡力。 3、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同物、等大、反向、同线) 4、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⑴根据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①当物体不受任何力作用时,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平衡状态)。 ②当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平衡状态)。 ③当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⑵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物体的受力情况。 ①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 注意:在判断物体受平衡力时,要注意先判断物体在什么方向(水平方向还是竖直方向)处于平衡状态,然后才能判断物体在什么方向受到平衡力。 ②当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加速或减速运动、方向改变)时,物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5、物体保平衡状态的条件:不受力或受平衡力 6、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8.3摩擦力 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2产生条件:A、物体相互接触且相互挤压;B、发生相对运动或将要发生相对运动。 3种类:A、滑动摩擦 B静摩擦、C滚动摩擦 4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大小的因素: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5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 6测量摩擦力方法:用弹簧测力计拉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相等(控制变量法) 原理: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 物体在水平方向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平衡)7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A、增大压力 B、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8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A、减少压力 B.减少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C、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 D、使两接触面分离(加润滑油 )。 【素材积累】 1、黄鹂方才唱罢,摘村庄的上空,摘树林子里,摘人家的土场上,一群花喜鹊便穿戴着黑白相间的朴素裙裾而闪亮登场,然,便一天喜气的叽叽喳喳,叽叽喳喳叫起来。 2、摘湖的周围有些像薄荷的小草,浓郁时,竟发出泥土的气息!仔细看几朵小花衬着绿绿的小草显得格外美丽。夏天,大大的荷叶保护着那一朵朵娇粉的荷花。摘整个湖泊中格外显

结构力学题库第七章 力法习题解答范文

7-3 作图示连续梁的弯矩图及剪力图。 32 32 (g )32 (h ) (d) M P 图题7-3图 (a) 13P 32 V 图(f ) M 图(e ) M 1图(c) (b) 解:(1)选择基本结构,如(b )图所示。 (2)画基本结构的荷载弯矩图、虚拟单位弯矩图,如(c )、(d )图示。列力法方程如下: 01111=?+P x δ (3)求系数和自由项: EI l EI l 32311211=??? =δ EI Pl l Pl EI P 162142112 1= ?? ???????=? (4)求多余约束力 32 3011 111111Pl x x P P - =?- =→=?+δδ (5)叠加法求最后弯矩值、画最后弯矩图。如(e )图示。 P M x M M +?=11 )(32 3)323(111上拉Pl Pl M x M M P AB -=- ?=+?= (6)切出AB 、BC 段,将弯矩以远端为中心从受拉边绕向受压边,剪力画成绕杆段的远端顺时针的正方向, 内力、外力使各杆段平衡,受力如图(g )、(h )。以各杆段的平衡求各杆端剪力。 AB 段处于平面任意力系作用,但没有水平荷载,无轴力。

??? ???? =+=-=--=→?????=--=?--?-→==∑∑321332 19232300232300P V P V P P P V V P V l P Pl l V Y M BA AB BA BA AB BA A BC 段处于平面力偶系作用而平衡,没有水平荷载,无轴力: 32 303230P V V l V Pl M CB BC BC ==→=?-→ =∑。 7-5 作图示刚架的的弯矩图、剪力图、轴力图。 题7-5(a)图 Pl 4 61P 116 232 116 61P BC 116 N (h ) 19P 解:(1)选择基本结例构,如(b )图示。 (2)画基本结构的荷载弯矩图、虚拟单位弯矩图,如(c )、(d )、(e)图示。列力法方程如下: ?? ?=?+?+?=?+?+?0 22221211212111P P x x x x δδδδ (3)求系数和自由项: 23 2111522222216P l Pl l Pl Pl l E I EI EI ?=-????+??=? 32 111211532222332296P l Pl l l Pl Pl l E I EI EI ???=-????+?-??=- ????32 311117326l l l l E I EI EI δ=??+?=?

2018年中考物理 专题讲解 第八讲 运动和力(含解析)

运动和力 【考纲要求】 1. 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2.理解惯性是物体的属性,能解释与惯性有关的现象 3.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4.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命题趋势】 这部分知识与生活、应用联系密切,是中考重要的考查点,从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来看,这些考点常以填空、选择题题型出现,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可能会以实验题出现,考查的重点是将物体的受力情况与其运动情况的结合。 考点精析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下列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自行车从斜坡冲下来时不容易停下来,说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物体不受力的情况下也能运动 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力也可能是平衡力 D.只受一对平衡力匀速运动的物体,若去掉其中一个力,则物体的运动速度一定增大 【考点】6L:惯性;6U:力与运动的关系. 【分析】(1)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它指的是物体能够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一种性质,惯性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2)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当物体不受任何外力的情况下,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物体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称为“曲线运动”.当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和它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物体就是在做曲线运动. (4)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解答】解: A、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其他因素无关,故A错误; B、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当物体不受任何外力的情况下,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B正确; C、既然是曲线运动,它的速度的方向必定是改变的,所以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不可能是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故C错误; D、只受一对平衡力匀速运动的物体,若去掉其中一个力,如果撤去的这个力是物体运动的动力,则物体将会做减速运动,故D错误.

(完整版)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结构力学课后题答案第四章力法

第四章 力法 4-1 利用对称与反对称条件,简化图4-15所示各平面刚架结构,要求画出简化图及其位移 边界条件。 P P (a) (a)解:对称结构,在对称载荷作用下,在对称轴上反对称内力为零。 由静力平衡条件∑=0X 可得2 3P N = 再由两个静力平衡条件,剩余4个未知力,为二次静不定。 本题中通过对称性条件的使用,将6次静不定的问题转化为2次静不定。 1 P P (b)

(b)解:对称结构,在反对称载荷作用下,在对称轴上对称的内力为零。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有2根对称轴,结合平衡方程,剩下三个未知数,为3次静不定。 本题中通过对称性条件的使用,将6次静不定问题转化为3次静不定。 (c) (c)解:对称结构,在对称载荷作用下,在对称轴上反对称内力为零。 有一根对称轴,减少了两个静不定度 本题中通过对称性条件的使用,将3次静不定问题转化为1次静不定。 4-2图4-16所示桁架各杆的EA均相同,求桁架各杆的内力。

(a) (a)解:1、分析结构静不定次数。结构有4个结点8个自由度,6根杆6个约束,3个外部 约束。因此结构静不定次数为1,f=1。 2、取基本状态。切开2-4杆,取

,<1>状态,各杆内力如图。 1 2 3 4 P -P √2P

1 2 3 4 P <1> 11 √22 √22√22 √22 计算影响系数 ∑ = ?EA l N N i p P 11 () 2422222+=??? ? ???+?=EA Pa P P EA a ∑=EA l N i 1211δ () 222221422 22+=??? ? ????+??=EA a EA a 列正则方程: () ()02 242221=++ +P X

结构力学题库第七章力法习题解答范文

7-3 作图示连续梁的弯矩图及剪力图。 P C P x1 x1=1 A B l/ 2 l/ 2 l 1 题7- 3图(a) ( b) M 1 图 ( c ) 13P 3P P 3Pl /32 32 + + 32 - Pl /419P 32 M P图M 图V 图 ( d) ( e ) ( f ) V AB P V BC V CB V BA 3Pl 3P l A B 3232 B C 13P19P 3P 3P 3232 32 32 (g) ( h) 解:(1)选择基本结构,如(b)图所示。 (2)画基本结构的荷载弯矩图、虚拟单位弯矩图,如(c)、( d)图示。列力法方程如下: 11 x11P 0 ( 3)求系数和自 由项: 11 2 1 1 l 2l 3EI 3EI 1 1 Pl 1 Pl 2 1 P E I 2 4 l 16EI 2 ( 4)求多余约束力 11 x1 1P0 1 P

x 1 1 1 3Pl 32 ( 5)叠加法求最后弯矩值、画最后弯矩图。如( e)图示。 M M 1 x 1M P M AB M 1 1 M P 1 ( 3Pl )3Pl (上拉 ) 3232 (6)切出 AB、 BC 段,将弯矩以远端为中心从受拉边绕向受压边,剪力画成绕杆段的 远端顺时针的正方向,x 内力、外力使各杆段平衡,受力如图(g)、( h)。以各杆段的平衡求各杆端剪力。 AB 段处于平面任意力系作用,但没有水平荷载,无轴力。

M A 0 3Pl l V BA 3P P 19 P V BA l0 32 2 32 32 P Y 0 2 13P V AB P V BA0 V AB P V BA 32 BC 段处于平面力偶系作用而平衡,没有水平荷载,无轴力: M 0 3Pl VBC l 0 VBC VCB 3P 。 32 32 7-5 作图示刚架的的弯矩图、剪力图、 轴力图。 P P l B C l 2I 2I l l 2I I 2I I l M 2 图原结构 X 2 基本结构 A D M 1图 X 2=1 (b) l (c) l X 1 X 1=1 (d) 1 题7- 5(a) 图 Pl 61P 116 Pl 4 19 P 19P l 13 Pl + 2 232 2 3 2 23 2 - - 55P 61P Pl 19P 116 + 19P -116 M P图2 232 23 2 3P l M 图 V 图 N 图 23 2 ( e )( f) ( g ) ( i ) 6155P

8八年级物理第八章运动和力知识点详解总结

第八章力和运动 一、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⑴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⑵说明: 【实验设计】如图,给水平桌面铺上粗糙不同的物体,让小车从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观察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表面运动的距离。 【实验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 【推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不受力,它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注意事项】 ①三个小车需要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原因是保证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相同。这利用了控 制变量法。 ②伽科略斜面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 进行理想化推理(也称作理想化实验)。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的情况下,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C、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 2、惯性: ⑴定义: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⑵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 惯性不是力,“惯性力”、“在惯性作用下”或“受到惯性”、“克服惯性”等说法是错误的。 利用惯性的实例:跳远运动员的助跑、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骑自行车蹬几下后可以让它滑行。 防止惯性的实例:小型客车前排乘客系安全带、车辆行驶要保持距离、包装玻璃制品要垫上很厚的泡沫塑料、汽车限速、汽车禁止超载。 解释惯性现象的基本步骤: ①确认研究对象原来处于什么状态; ②其中的哪个物体(或物体的哪一部分)受何种力,运动状态发生何种改变; ③哪个物体(或物体的哪一部分)由于惯性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④发生了何种现象(或造成了何种结果) 二、二力平衡 1、几个力平衡:物体在受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是平衡力。 2、平衡状态:物体如果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3、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 4、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可以用八字概括“同物、等大、反向、共线”。 5、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第七章力知识点归纳

第七章知识点归纳 第1节力 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符号F 2、单位:N。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3、条件:①至少要有两个物体②物体间要有相互作用③接触和不接触的物体之间都可能有力的作用 4、作用效果: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运动状态改变:①速度大小的改变②运动方向的改变 运动状态不变是指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5、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受力物体上),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叫做力的三要素。(其中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6、特点: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同一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又是受力物体,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相互作用力特点: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第2节弹力 1、弹性和塑性 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来的形状的特性叫做弹性。(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就不能完全复原。) 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叫做塑性。 2、弹力:(施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3、产生的条件:①两物体相互接触②(挤压)并发生弹性形变 4、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 方向:与弹性形变的方向相反 作用点:受力物体的接触面上 5、常见的弹力:压力、支持力、拉力、推力等。 6、弹簧测力计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7、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答:(1)“三看清”:看清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以及指针是否对准零刻线,若不是,应调零。 (2)被测力的大小不能超出量程。 (3)使用前,用手轻轻地来回拉动几次,避免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的摩擦而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4)使用时,要使弹簧测力计的受力方向与弹簧的轴线方向一致。 (5)读数时,应保持测力计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视线必须与刻度面垂直。 第3节重力 1、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相互吸引的力。 2、重力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符号G 施力物体:地球 受力物体:地球附近的所有物体 3、重量:重力的大小。 4、重力大小: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G=mg。 重力大小还与纬度和高度有关,赤道受的重力小于两极的重力。 g= 9.8 N/kg。物理意义为:质量为1 kg 的物体所受到的重力是9.8 N。(在粗略计算时可取g =10 N/kg) 5、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其中“下”是指“指向地心”。 6、重力作用点:重心。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几何中心。 7、提高物体稳度的方法:①降低物体的重心②增大物体的支撑面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