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师大五年级下册5.4解方程教案 (2)

西师大五年级下册5.4解方程教案 (2)

西师大五年级下册5.4解方程教案 (2)
西师大五年级下册5.4解方程教案 (2)

解方程(二)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1页例3、练习二十第5,6,8,9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正确地写设句。

2.过程与方法:学会分析应用题中的等量关系。会根据等量关系列出形如ax±bx=c的方程解答应用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能根据应用题的具体情况灵活选择解题方法,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和习惯。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解方程,并验算

n÷10=768x+12=100

写完之后,同桌互相评判,看看有没有错误,然后请学生汇报。

生:n除以10等于76,把n看作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n=76×10,n=760。验算:760÷10=76。生:8x加12等于100,等式左边加了12,就在等式两边同时减去12,写成8x+12-12=100-12,8x=88,然后在等式两边同时除以8,x=11。验算:8×11+12=100。

师:计算非常准确,表达也非常清晰。

2.列方程并求解

x减去15等于6y的2倍与3的差是15

y与6的和是218个x比5个x多45

(独立练习,大部分学生完成后指名板演,并介绍方法)解x-15=6解2y-3=15x-15+15=6+152y-3+3=15+3

x=212y=182y÷2=18÷2y=9解y+6=21解8x-5x=45y+6-6=21-63x=45

y=153x÷3=45÷3x=15

生:x-15=6,把等式两边同时加15,x=21。

生:2y-3=15,这是一道两步计算的方程,先把2y看成被减数,根据被减数=差+减数,求出2y=18,再把y看作18的因数,根据因数=积÷另一个因数,求出y=9。

生:因为y+6=21,所以要两边同时减6,y+6-6=21-6,y=15。

生:8个x比5个x多45,列式为8x-5x=45。先直接进行计算:8x-5x=3x,写成3x=45;再用数量关系,写成x=45÷3,x=15。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特别是第4位同学在计算8x-5x=45的时候,根据题意,先算出8x-

5x=3x,再用等量关系准确地求出了方程的解,解决了这道难题。今天,我们要像他一样根据题意列方程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走进新课

1.理解题意

出示例5:小刚和大明去买一种奥运会纪念邮票。小刚买了8张,大明买了5张,大明比小刚少用6元。每张邮票多少元?

师:快速默读,边读边想这道题告诉我们哪些数学信息,要我们求什么?

生默读,并进行勾画

师:谁来交流。

生:这道题告诉我们三条数学信息:小刚买8张邮票,大明买5张邮票,大明比小刚少用6元。要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每张邮票多少元?

生:老师,这道题我会做,先算大明比小刚少买几张邮票,用8-5=3(张),再算每张邮票的价钱,算式是:6÷3=2(元)。

师:像他这样想的同学举手。(大部分学生高高地举起了手)大家想得很好,我们确实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解决这道应用题,可是你还能用其他方法解答这道题吗?

学生迷惑地摆了摆头。

师:今天,我们就要学习用一种新方法解决问题,用方程解决问题。(板书课题:用方程解决问题)

2.分析题意

师;你能根据题中的数学信息和问题画出线段图吗?试一试。生独立画线段图。

师:谁来展示。

生:把一张邮票的单价作为标准量,大明买了5张,就画5条相同的线段;小刚买了8张,就画8条相同的线段。大明比小刚少用6元,其实就是大明比小刚少买3张所节约的钱。

3.列出方程,解方程

师:把题意分析得很准确,根据你的展示,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等量关系式:小刚8张的价钱-大明5张的价钱=相差的6元。(板书:小刚8张的价钱-大明5张的价钱=相差的6元)

师:我们把每张邮票的价格看作标准量,可以用未知数x来表示,格式可以这样写:解设每张邮票x元。(板书:解:设每张邮票x元)你能根据这个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吗?试一试,写完后同桌说一说想法。

生独立完成,并且同桌交流。

生:我是这样列式的:8x-5x=6,因为一张邮票x元,小刚买8张邮票就是8x,大明买5张邮票就是5x,所以列式为8x-5x=6。

生:我列的方程是8x=5x+6。因为邮票的单价是x,小刚买8张用了8x元,大明买5张用了5x元,大明比小刚少用6元,所以只要大明的5x元加6元就等于小刚用的8x元。

师:你灵活运用上面的等量关系式,把“小刚的总票价”作为等量,得到8x=5x+6,写出等量关

系式是:小刚8张的价钱=大明5张的价钱+相差的6元。(板书等量关系式和方程:小刚8张的价钱=大明5张的价钱+相差的6元,8x=5x+6)

生:老师,我们还可以用“大明的总票价”为等量,写出等量关系式:小刚8张的价钱-相差的6元=大明5张的价钱。师板书:小刚8张的价钱-相差的6元=大明5张的价钱。

我们可以列出方程为:8x-6=5x。

师:非常好,大家分别以“相差的6元”、“小刚的总票价”、“大明的总票价”为等量,写出了3个不同的等量关系式,并列出了方程,现在,请大家求这些方程的解。

生独立完成,并指名板演。

生:8x减5x等于6,我是这样想的:8个x减5个x等于3个x,3x等于6,x等于2。

生:老师,我做的是8x=5x+6,先把等式两边同时减去6,写成8x-6=5x,下面怎么写我就不知道了。

师:谁帮助他。

生:老师,这道题应该先在等式两边同时减去5x,因为方程两边都有x的题我们没有学过,我就想能把5x去掉就好了,我就先在等式两边同时减5x,写成8x-5x=5x+6-5x,3x=6,x =2。这样就解出来了。

师:你很聪明,像这种在方程中同时出现两次未知数x时,可以直接进行加、减,也可以运用等式的性质在等式两边同加、同减或同乘、同除。

生:8x-6=5x,我先在等式两边同时减去5x,写成8x-6-5x=5x-5x,3x-6=0,在等式两边同时加6,写成3x-6+6=0+6,3x=6,x=2。验算:8×2-6=5×2。

师:列方程要验算,列方程解应用题也同样要验算,请同学们把验算写在本子上,同桌互相检查。

三、练习巩固

1.出示教科书第103页练习二十中的第6题。

师:写出方程,再解答。VCD比相册便宜16元

VCD12/盒相册x元/册

(生独立练习,指名板演)

生:这道题列式为x-16=12,x=28,验算:28-16=12。一共118元

3本相册x元/册画屏28元/个

师:要算相册的单价,你能写出几个方程?

生:以“总价118”为等量,可以写出方程:3x+28=118,x=30。

生:以“相册总价”为等量,可以写出方程,3x=118-28,x=30。

2.师:请看第8题。

(出示第8题)

师:请你试着画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并试着列出等量关系式。

生:以“甲比乙多用了120元”为等量,可以写出等量关系式,甲的总价-乙的总价=120元。列

式为324x-319x=120,求出x=24。

师:大家的等量关系找得非常准确。

3.师:请看第9题。(出示第9题)

师:请你试着画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并试着列出等量关系式。

生:以“少行驶276km”为等量,可以写出等量关系式,后22时行驶的路程-前18时行驶的路程=少行驶了276km。列式为22x-18x=276,求出x=69。

生:以“总路程”为等量,可以列出等量关系式,前18时行驶的路程+后22时行驶的路程=总路程。列出方程为18x+22x=276,x=69。

生:以“行驶时间”为等量,可以列出等量关系式,总路程÷平均速度=总时间,列式为:276÷x =18+22。

师:大家找的等量关系非常准确,你们能求出第三个方程的解吗?

生:不能。

师:在我们现在学习的知识里,不能求出第三个方程的解,但是,随着我们知识的不断增加,一定能求出第三个方程的解,今天我们暂时把它写入我们的问题银行中,留着以后来解决。四、总结本课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解应用题的一种新方法:列方程。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我们一定要注意仔细读题,理解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式,再列方程、解方程,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也能经常使用这种新方法来解决我们身边的实际问题。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解方程(教案)教学设计

第5单元简易方程 第9课时解方程(1) 【教学内容】:教材P67~68例1、例2、例3及练习十五第1、2、7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含义以及“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过程与方法: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培养学生的代数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难点:理解形如a±x =b的方程原理,掌握正确的解方程格式及检验方法。【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观察、猜想、验证.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谈话:同学们,咱们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好吗?出示一个盒子,让学生猜一猜里面可能有几个球呢?(学生思考后会说,可以是任意数。) 教师继续通过多媒体补充条件,并出示教材第67页例1情境图。 问:从图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看图回答:盒子里的球和外面的3个球,一共是9个。 并用等式表示:x+3=9(教师板书) 二、互动新授 1.先让学生回忆等式的性质,再思考用等式的性质来求出x 的值。 学生思考、交流,并尝试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2.教师通过天平帮助学生理解。 出示教材第67页第一个天平图,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 长方体盒子代表未知的x 个球,每个小正方体代表一个球。则天平左边是x +3个球,右边是9个球,天平平衡,也就是列式:x +3=9。

观察:把左边拿掉3个球,要使天平仍然保持平衡要怎么办? (右边也要拿掉3个球。) 追问:怎样用算式表示?学生交流,汇报:x +3-3=9-3 x =6 质疑:为什么两边都要减3呢?你是根据什么来求的? (根据等式的性质:等式的两边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你们的想法对吗?出示第三个天平图,证实学生的想法是对的。 3.师小结:刚才我们计算出的x =6,这就是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也就是说,x =6就是方程x +3=9的解。求方程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板书:方程的解解方程) 4.引导:谁来说一说,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有什么区别?学生自主看课本学习,可能会初步知道,求出的x 的值是方程的解;求解的过程就是解方程。 师引导学生小结:“方程的解”中的“解”的意思,是指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它是一个数值;而“解方程”中的“解”的意思,是指求方程的解的过程,是一个计算过程。 5.验算:x =6是不是正确答案呢?我们怎么来检验一下? 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通过学生的回答小结:可以把x =6的值代入方程的左边算一算,看看是不是等于方程的右边。 即:方程左边= x + 3 = 6 + 3 = 9 = 方程右边 让学生尝试验算,并注意指导书写。 6.出示教材第68页例2情境图。 让学生观察图,理解图意并用等式表示出来:3x =18 引导学生:通过刚才解方程的经验尝试解决这个题。 学生自主尝试解决,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解题过程:等式的两边同时除以3,解得x =6。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书:3x = 18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一、全册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教学内容课时安排第一单元二课时第二单元二课时第三单元二课时第四单元二课时第五单元二课时期中考试课时第六单元二课时第七单元二课时第八单元二课时复习、期末考试二课时全册共计八个单元,三二篇课文。在三二篇课文中,精读课文有二四篇。如《我的老师》,从一个孩子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一位残疾老师的形象。文中的刘老师乐观向上、坚强,对生活和工作都充满强烈的爱;《阳光很活泼》赞美了儿子那充满想象的童心,同时告诉我们要尊重他们的独特感受;《颐和园的长廊》让我们领略拥山抱水、气象万千的皇家园林,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而自豪。此外,略读课文八篇。本册课文有写景物的,也有写人物的,还有叙事,内容丰富,题材多样。 二、全册教学要求 (一)认字200个,会写150个,会使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 (二)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并体会汉字的优美。 (三)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五)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六)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七)学习浏览,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八)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九)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习辩论、演讲的一些基本方法。()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整洁。(一)学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学写内容梗概。(二)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并能策划简单的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三、教学思路 (一)精读课文的教学 1、指导朗读、默读。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本册教学仍要重视朗读训练的要求。我根据要求,让学生在自主的读书中学习、思考,在读中理解内容,体悟感情,增强语感。重点是要调动学生的情感积累和知识积累,让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上下工夫。另外,要注意不是所有课文、所有段落都适合有感情地朗读,教师要抓住重点段,指导学生练读。

五年级数学解方程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解方程(一)》课题解方程(一) 解读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本设计首先采用“先试后教,先做后说”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的主动性,引导学生从复习天平平衡的原理入手,产生质疑,然后认识“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这两个概念,明确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师生共同探讨解方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探索交流解方程的方法。 学情分析 大多数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符合年龄及年级特点,具有一定的学习习惯,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数学的兴趣较高;学生分析能力有一定的提高。学生在前面已经积累了大量采用逆运算来解方程的经验,对于今天运用天平平衡的原理来解方程造成了极大的干扰,再加上由于各种原因,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同时分析问题的能力、灵活性解决问题的方面也欠缺,需要下大力量来培养训练,对于那些学习基础较差、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应在课内课外加以帮助,使其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尽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内容标准 1关注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 2 有意识地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 3 重视概念及原理的教学 4 重视解决实际问能力的培养

教材分析 5 注意掌握教学目标的适切性 6 用好教材资源,适当扩展联系实际的范围 7 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 标 在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活动中,体验列方程解决问题的价值,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能力目标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养成自觉检验 的良好习惯。 知识目标 根据等式的性质,学生初步掌握解方程及方程检验的方法,理解解方程和方程的解的概念。 教学资源 1.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材 2.课件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解方程和方程的解的概念。方法解读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准备PPT课件纸盒海洋球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 1.猜球游戏:出示一个纸盒,让 学生猜里边有几个球。提问:你 们能准确说出盒子里有几个球 吗?那怎么办? 2、加入一些提示信息,你能猜 出盒子里有多少球吗?(课件出 1、学生可以任意猜。同时 发现没法准确说出盒子里 有几个球,可以用字母表 示盒子里球的个数。 2、观察汇报:左边盒子里 有x个球,右边有3个球,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知识点

第一单元 菱形十亩密密匝匝缀满馨香轻轻一掐采撷咀嚼霍霍肃穆瞩目 煞是炙晒岗位广袤草梗桅杆黑黝黝声嘶力竭驯顺岛屿逍遥玛瑙颠簸尘埃藤蔓腐烂陌生 积累与运用(一) 引号的作用: 语海拾贝: 写峰:峭壁林立奇峰罗列峰回路转写浪:波浪滔天波涛汹涌波澜壮阔 写雪:粉妆玉砌晶莹剔透冰天雪地写水:水天一色水光潋滟水乳交融 第二单元 5生命的药方 生字:诺艾熬帐篷咳杳搂许诺方兴未艾熬粥熬夜帐篷咳嗽杳无音信搂抱 词语解释: 药方:为治疗某种疾病而组合在一起的若干种药物的名称。 杳无音信:毫无消息。 近义词: 微弱——弱小瘦弱——虚弱苍白——惨白偶尔——偶然 孤独——孤单泪如泉涌——声泪俱下 反义词:微弱——强大瘦弱——肥壮苍白——红润 泪如泉涌——捧腹大笑 6 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

生字:怖贸眩废墟姻恸 恐怖贸易眩晕变废为宝废话废墟姻缘悲恸欲绝 重点词语:废寝忘食废墟殷墟婚姻姻缘悲恸恸哭沉痛遗嘱财富恐怖阴森可怖贸易贸然行事眩晕头晕目眩砸碎砸锅卖铁词语解释:遇难:意外死亡。 眩晕:头晕目眩。 坍塌:(山坡、河岸、建筑物或堆积的东西)倒下来。 沉痛:深切的悲痛。悲恸:非常悲哀。 遗憾:遗恨,有无法控制的无力补救的情况 多音字:de 好的晕yūn晕倒 的dí的确yùn日晕 dì目的 近义词:恐怖——可怕严肃——严正财富——财产灾难——灾害醒目——明显生死关头——生死攸关 反义词:严肃——轻浮醒目——模糊 7儿子的创意 生字:奖馁译殿奢糙梯瞎拆柬奖状气馁翻译宫殿奢望粗糙天梯瞎眼拆掉请柬 多音字: 觉ju?感觉供gōng提供 jiào睡觉g?ng供奉 近义词: 郑重——慎重争夺——争取独特——特别遐想——遐思粗糙——毛糙 反义词:勇敢——胆怯异想天开——脚踏实地毫不气馁——垂头丧气 词语解释: 异想天开:形容想法离奇,不切实际。

五年级上册数学解方程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五年级上册数学解方程教案 教材分析 教材利用例子,引入方程的解与解方程两个概念,教材给出了学生可能想到的四种思考方法:1、利用加减法之间的关系;2、观察、找出一个x的值代入方程看看左边是否等于250;3、把250看成100+150,再利用等式基本性质从两边减去100;4、直接从两边减去100。 “方程的解”中的“解”是名词,指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它是一个数值;而“解方程”中的“解”是动词,指求方程的解的过程,是一个演算过程。所以方程的解与解方程,两者是有区别的。 学情分析 教材在设计这个内容时,用天平之间要保持平衡来讲解,很形象。讲解方程时,要向学生讲清四个问题:1、什么叫方程;2、什么叫解方程;3、什么是方程的解;4、怎样检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以及“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 3.关注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代数思想。 4. 4.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利用天平平衡的道理会解形如X±a=b的方程,并检验。 教学难点:理解形如X±a=b的方程原理,掌握正确的解方程格式及检验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复习铺垫 看图片提示: 1.在天平的左边放了一杯水,杯重100克,水重X克,一杯水重多少? 2.在天平的右边放了多少砝码,天平保持平衡呢? 3.根据天平平衡的原理列一个方程: (100+X)克; 250克 100+X=250 4.这个方程里的X等于多少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解方程。 二、认识“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1.那同学能不能算出这个方程X的值是多少?可以用250-100=150,所以X=150因为 100+150=250,所以X=150。 2.利用天平平横的原理,假如方程的两边同时减去100,就能得出X=150在天平的左边拿走一个重100克空杯子,在天平的右边拿走100的砝码,天平保持平衡。 3. 能根据操作过程说出等式吗? 100+X-100=250-100 4.这时天平表示未知数X的值是多少?

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试卷

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试卷-第5单元检测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 huàn zī chén cí 精神()发绚丽多()望()莫及义不容() hóng dǐng dǐng dài lù lù ()光满面()大名新陈()谢忙忙() zhí yè róng yì 繁()生长()体燃料()铁炼钢免()力 二、辩别近字组词。 螯()卉()覆()幢()渣()沛() 蟹()奔()履()憧()查()肺()三、补全下列各组词语。 ()手示意()不容辞精力充()赏心()目 精神()发()大名开天()地放()性物质 绚丽多()房屋()连不()之地()驴技穷 四、改写句子。 1.一阵风吹灭了茅屋里的蜡烛。(改成被字句) 2.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意,我们不能忘情。(改成反问句) 3.难道您担心我会把您这位朝鲜妈妈忘怀?(改陈述句) 4.师长命令我进团进攻敌人右翼。(分成两句话) 5.儿童乐园里,碰碰车最好玩。(调换词序,句意不变) 6.李伟爱打乒乓球,李伟爱踢足球。(合并成一句话) 五、修改病句。 1.但是我犹豫了,生怕恐怕弄坏了这一幅美好的画卷。 2.初到北大荒,感到一切都不习惯。 3.啊,一条清澈的小河奇怪般地出现在我的眼前。 4.他不仅是我们班的三好学生,所以被评为“市级优秀少先队员”。 六、写出和下面句子相对应的句子。 1.读书破万卷,。 2.,淡妆浓抹总相宜。 3.宁为玉碎,。 4.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七、读下面的片段,回答下列问题。 我占地地少,生长快,绿化覆盖面积大。目前,城市房屋毗连,空地减少,开辟庭院的可能性变

小。如果注意发挥我的作用,就能增大绿色的空间。我只需利用围墙一角,便能生根发芽,攀墙生长。一根茎粗2厘米的藤条,种植两年,墙面的绿化覆盖面积便可达30至50平方米,三四年后,我便能把整幢房屋的墙面攀满。我的这个本事,是其他植物望尘莫及的。 我的叶片较大,宽10至20厘米。炎夏,从根部吸收的水分经叶片蒸腾,可带走空气的热量,降低环境温度。我的茎叶密集,覆盖在房屋墙面上,可以遮挡强烈的阳光照射。降低室内的屏障。我们攀缘在沿街围墙、房屋墙面上的枝叶,像绿色的屏障,不仅可以吸收环境中的噪音,而且能够吸附飞扬的尘土。 1.给加点字注上拼音。 ()()() 毗连整幢厘米 2.“我的这个本领,是其他植物望尘莫及的”中“这”指什么? 3.第2段主要介绍了爬山虎的什么作用? 4.读“我的叶子较大,宽10至20厘米,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试题等教育教学资源全部免费提供下载参考,欢迎你光临选用! 八、节选文章《儿子》 儿子是两年前在边防牺牲的,每年到了那一天老人都办几样菜,对着云南方向摆下,洒上几杯鸭溪窖()酒。这是儿子生前爱喝的,老人一直没有掉泪,这是典型山民性格,坚毅,强悍()。每月都要收到来自云南边防的汇款20元,两年了。最初只有汇款,后来,有一次老人实在忍不住,让邻居小刚给这个自称“解()为民”的同志写了封信。“解为民”看了信,知道老人最大的难处是孤独。于是老人便月月都又收到一封信,嘘寒问暖,也谈部队生活及自己婚姻,落款都是端端正正的“您的儿子”,老人满意了;这不是真正的父子关系吗?老人的心温暖了。 ,这两个月来,汇款照样来,信中断了。老人焦虑不安,他也凭直觉感到,一定发生了意外的事。 老人揣()上积攒()起来准备给“儿子”办彩礼的钱,登上去云南的火车。部队首长把他带到一个松林环绕的地方,那里并排筑着两座烈士墓,一座是亲生儿子的,一座是“儿子”的。 1.在文中括号里为加点字注音。 2.在第3段“”上填入恰当关连词是() A.虽然然而但却 B.于是虽然却但 C.可是虽然但却 D.可是如果但是就 3.“老人的心温暖了”是因为 4.把“这不是真正的父子关系吗?”改为陈述句 5.你对文中“儿子”是怎样评价的? 参考答案 一、垂蔓;扒开;冻僵;锦衣玉食;熄灭;橱窗;驻守;粗茶淡饭 二、扒土八两;诞生延安;积蓄畜生;劝说力量 三、睹;灭;名;呼;光;中 四、1.B 2.A 3.C 五、1.他是个好学生。2.我把珍珠鸟安置在一个简易的竹条编制的笼子里了。3.飞禽走兽,走南闯北。 六、1.下自成蹊 2.天涯若比邻 3.落红不是无情物 4.死于安乐 5.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6.莫等闲;空悲切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解方程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教案上册解方程 教学内容: 数学书P57,及“做一做”,练习十一第4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题目,让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含义。 2、会检验一个具体的值是不是方程的解,掌握检验的格式。 3、进一步提高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比较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这两个概念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复习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及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学习这些规律有什么用呢?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会逐渐发现到它的重要作用了。 二、新知学习。 1、解决问题。 出示P57的题目,从图上可以获取哪些数学信息?天平保持平衡说明什么?杯子与水的质量加起来共重250克。 能用一个方程来表示这一等量关系吗?得到:100+x=250,x是多少方程左右两边才相等呢?也就是求杯子中水究竟有多重。如何求到x等于多少呢?学生先自己思考,再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并把各种方法记录下来。 全班交流。可能有以下四种思路: (1)观察,根据数感直接找出一个x的值代入方程看看左边是否等于250。 (2)利用加减法的关系:250-100=150。 (3)把250分成100+50,再利用等式不变的规律从两边减去100,或者利用对应的关系,得到x的值。 (4)直接利用等式不变的规律从两边减去100。 对于这些不同的方法,分别予以肯定。从而得到x的值等于150,将150代入方程,左

右两边相等。 2、认识、区别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得出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含: 像这样,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刚才,x=150就是方程100+x=250的解。 而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刚才,我们用这几种方法来求100+x=250的解的过程就是解方程。 这两个概念说起来差不多,但它们的意义却大不相同,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呢? 方程的解是一个具体的数值,而解方程是一个过程,方程的解是解方程的目的。 3、练习。(做一做) 齐读题目要求。 怎么判断X=3是不是方程的解?将x=5代入方程之中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写作格式是:方程左边=5x =5×3 =15 =方程右边 所以,x=3是方程的解。 用同样的方法检查x=2是不是方程5x=15的解。 二、作业。 独立完成练习十一第4题,强调书写格式。 三、小结。 通过这节课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课后记:

最新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21、《珍珠鸟》教学设计 执教教师闫晓鸽 单位叶县夏李乡中心校

21、《珍珠鸟》教学设计 夏李中心校闫晓鸽 一、教材分析 《珍珠鸟》是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教材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以生动细腻、富有情趣的语言写出了:由于作者对珍珠鸟的悉心照顾和真切关爱,珍珠鸟由“怕”人到到喜人、近人、亲人、爱人,最后到与人融为一体的经过。从而谱写了一曲人与自然之间爱的颂歌,并由衷地发出了“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感慨。文章从对“人与鸟”的关系叙述中,启发学生在“人与动物”和谐共处方面作深入思考。 二、设计理念 根据讲读读课文的特点,在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中,指导感情朗读,渗透学法指导,并相机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思维训练。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的朗读训练、快速默读的训练,让学生在读中理解重点词句,在读中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写作方法,体现“以读为本”“顺学而导”的教学理念。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珍珠鸟的样子和特点,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这些词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与珍珠鸟之间亲近、温馨的情感,领悟人和动物是完全能和谐相处的。 四、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要求: 1.读课文,为自然段标上序号。 2.查字典弄懂“垂蔓、斑斑驳驳、生意葱茏、瞅、细腻、眼睑、眸子、流泻”等词语的意思; 教师教学准备:多媒体演示课件。 五、教学重点: 本课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鸟的真诚、细腻的爱,认识珍珠鸟在“我”的呵护下由“怕”人到“信赖”人的变化过程,感受作者的表达方法。 六、教学难点: 难点是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感受人与鸟之间的那种和睦、信赖的境界,培养人与人之间互相信赖的真情。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游戏激趣导入 师:孩子们,老师让你们搜集的有关鸟的诗句都准备好了吗?那我们就开始玩游戏:开火车背诗句。 你们太棒了,把我们的火车开得又快又长。瞧!你们现在个个神情气爽的样子,给老师的感觉真好!有一位作家此时的心情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解方程 教案

第5单元简易方程 第10课时解方程(2) 【教学内容】:教材P69例4、例5及练习十五第6、8、9、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巩固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知识,学会解ax ±bx=c与a(x ±b)=c类型的方程。 过程与方法:进一步掌握解方程的书写格式和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在解方程过程中,把一个式子看作一个整体。 难点:理解解方程的方法。 【教学方法】: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习题。解下面方程:4x =8.6 48.34-x =4.5 学生自主解答练习,并说一说是怎么做的。并在订正的过程中,规范书写。 2.引出: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解方程。(板书课题:解方程) 二、互动新授 1.出示教材第69页例4情境图。 引导学生观察,并说一说图意。再让学生根据图列一个方程。 学生列出方程3x +4=40后,让学生说一说怎么想的。 (一盒铅笔盒有x 支铅笔,3盒铅笔盒就有3x 支铅笔。) 在学生说自己的想法时,引导学生说出把3个未知的铅笔盒看作一部分,4支铅笔看作一部分。 2.让学生试着求出方程的解。 学生在尝试解方程时,可能会遇到困难,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困惑。 学生可能会疑惑:方程的左边是个二级运算不知该如何解。 也有学生可能会想到,把3个未知的铅笔盒看作一部分,先求出这部分有多少支,再求一盒多少支。(如果没有,教师可提示学生这样思考。)提问:假如知道一盒铅笔盒有几支,要求一共有多少支铅笔,你会怎么算? 学生会说:先算出3个铅笔盒一共多少支,再加上外面的4支。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解方程教案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教案上册解方程 教学内容: 数学书P57,及“做一做”,练习十一第4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题目,让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含义. 2、会检验一个具体的值是不是方程的解,掌握检验的格式. 3、进一步提高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比较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这两个概念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复习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及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学习这些规律有什么用呢?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会逐渐发现到它的重要作用了. 二、新知学习. 1、解决问题. 出示P57的题目,从图上可以获取哪些数学信息?天平保持平衡说明什么?杯子与水的质量加起来共重250克. 能用一个方程来表示这一等量关系吗?得到:100+x=250,x是多少方程左右两边才相等呢?也就是求杯子中水究竟有多重.如何求到x等于多少呢?学生先自己思考,再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并把各种方法记录下来. 全班交流.可能有以下四种思路: (1)观察,根据数感直接找出一个x的值代入方程看看左边是否等于250. (2)利用加减法的关系:250-100=150. (3)把250分成100+50,再利用等式不变的规律从两边减去100,或者利用对应的关系,得到x的值. (4)直接利用等式不变的规律从两边减去100. 对于这些不同的方法,分别予以肯定.从而得到x的值等于150,将150代入方程,左右两边相等. 2、认识、区别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得出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含: 像这样,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刚才,x=150就是方程100+x=250的解. 而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刚才,我们用这几种方法来求100+x=250的解的过程就是解方程. 这两个概念说起来差不多,但它们的意义却大不相同,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呢? 方程的解是一个具体的数值,而解方程是一个过程,方程的解是解方程的目的. 3、练习.(做一做) 齐读题目要求. 怎么判断X=3是不是方程的解?将x=5代入方程之中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写作格式是:方程左边=5x =5×3 =15 =方程右边 所以,x=3是方程的解. 用同样的方法检查x=2是不是方程5x=15的解. 二、作业. 独立完成练习十一第4题,强调书写格式. 三、小结. 通过这节课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课后记: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解方程》教案沪教版

解方程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含义。 2.会检验一个具体的值是不是方程的解,掌握检验的格式。 3.进一步提高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 4.帮助学生养成自觉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是解方程的规范步骤,难点是比较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这两个概念的含义。教学目标: 一、复习准备 1.判断题。(是方程的画√) 8-2ⅹ=6 ( ) 6+ⅹ>13 ( ) 143ⅹ=286 ( ) 40÷ⅹ=2 ( ) 30-20=10 ( ) ⅹ+y=15 ( ) 师:说说判断的理由。 2.说说下列各未知数都表示什么数。 10-X=0.42 4.5X=27 X+5.8=16.4 2÷X=0.5 二、探究新知 1.方程的解。 (出示例题):X+3=9 师:在这个方程中,X等于多少时,方程的左右两边的值相等? 生:X=6时,方程的左边和右边相等。 师:Y-15=20中,Y等于多少时,方程的左右两边的值相等? 生:Y=35时,方程的左边和右边相等。 师: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板书) X=6是方程X+3=9的解。 Y=35是方程Y=35的解。 2.解方程。 例1 解方程X+3=9

1)自学解方程 师:我们以前做过一些求□的题目,实际上就是解方程,只是今天在格式方面有了新的要求。自学课本,想想有哪些新的格式要求。 2)学生交流自学情况。 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推想过程 解方程应该先写解。 题中的相当于什么数?(加数) 怎么求加数?(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教师板书:解:X=9-3 X=6 师:像这样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师:X=6是不是方程的解呢?你有什么办法来验证它你呢? 引导学生进行口头检验。 3)检验 例2 6X=19.8 师:学生尝试解方程,教师进行个别辅导。 交流核对,注意纠错。 师:怎样检查X=3.3是不是方程的解呢? 学习检验过程,教师边讲解边板书。 检验: 把X=3.3代入原方程. 方程左边=6×3.3=19.8, 方程右边=19.8. 因为左边=右边, 所以X=3.3是原方程的解。 教师强调:以后解方程时,要求检验的,要写出检验过程;没有要求检验的,要进行口头检验,要养成口头检验的习惯。 4)总结有关格式的要求: A、做题时先写“解”字。 B、各行的等号要对齐,不能连等。

西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完整版】

备课本西师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全册教案 班级______ 教师______ 日期______

第一单元单元计划 本单元的教材,共分四篇课文和一个积累与运用,主要以写景为主。教学本单元教材时,可以以朗读为主,引导学生品读课文,想象课文描绘的景象,用心去感受大自然的美,放手让学生去品读感悟,或许能给我们一个惊喜:学生的发现也许是我们成人所不能感悟到的。 本单元的“积累与运用”与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联系紧密,既注意了美词佳句、写景方法的复习巩固,又注意了单元知识的扩展。“语海拾贝”是积累古诗中的写景佳句;“综合性学习”旨在通过搜集相关资料,介绍世界自然风光,扩展学生眼界,提高语文素养;“习作百花园”为学生将本单元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用于写作实践创造了条件。 在本单元中引导学生多读书、多感悟、多体验、多表达,感受阅读的乐趣,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在阅读过程中,让他们主动认识并正确书写生字,自觉主动背诵相关课文、段落,抄写妙语佳句,相信他们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1.看海 作者:徐蔚南精读课文(讲授课)教材简析 《看海》是一篇描写潮水变化的散文,作者通过不同的观察角度,细致生动地描述了海潮的千姿百态,变幻无穷。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7个生字,并积累相关的词语以及文中优美的词句。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不同角度、不同时间观看海潮所具有的不同特点。 3、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动词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及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想像,了解海潮的千姿百态和变幻无穷。 教具准备 收集有关海潮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教学方法 品读感悟法情感朗读法指导点拨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 1

第3单元检测卷一、看拼音写词语 qi sheng cui can 星罗()布旭日东()群里()() qiong meng long gu gu ()楼玉宇月色()()泉水()()Fu yi shu 知()大印竭力()制()光 Pao xiao cong pu ()()()果()提树 二、辩别形近字组词 抑()咆()旭() 仰()饱()尴() 汩()浸()帆() 流()侵()凡() 三、补全下列各组成语 情不()禁刚劲()()飘()潇() 弯弯()()千()百()星光()()琼楼玉()日行()()月华如() 若()若()月()星()日上()竿四、聪明的你,看一下下列句子属于那种字型 拟人句陈述句反问句设问句 1.是给我的吗?这是怎么回事?() 2.达格妮听完乐曲,眼泪流满了双颊。() 3.乌丽娜,你嗅到丽江古城月光的香味了吗?() 4.“啥,你不相信?”我叫起来,“不,不是的。”() 5.丽江古城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五、改写句子。 1.整个炎热的夏天,家乡的桥也成了我们的乐园。(缩写句子)

2.渐渐地,夜色笼上了雾气。(扩写句子) 3.月亮出来,把星星的光辉掩盖了。(改为“被”字句) 4.星星们在天上。(改为拟人句) 5.我们深深懂得做大人的威严,又深深可摘那些星星子。(缩写句子) 六、向名人、大师学习,补充名言警句。 1.人之初,。性相近,。苟不教,。 教之道,,养不教,。教之严,。 子不学,。幼不学,。 2.骐骥一跃,;驽马十驾,。锲而舍文,。 锲而不舍,。 3.少壮不努力,。 4.本是同根生,。 5.但愿人长久,。 6.孔子曾说:“三军可夺帅也,。”诸葛亮说“志当顾高远。” 7.枯藤老树昏,小桥流水人家。 七、节选第十一课《天上的星星》3-11段,回答下列问题。 夏天的夜晚,我们这些小孩子无聊(liao)得没事可做,便在门前树下看天空。 在我们头顶出现了一颗星星,小小的,闪动着光角儿,我们好奇起来,数着那是四个光角儿呢,还是五个光角儿,但就在这个时候,那星星的周围又出现了几颗星星,就是那么一瞬间,几乎不容觉察,就明亮地出现了,啊,两颗,三颗……不对,十颗,十五颗……奇迹是这般迅速地出现,愈数愈多。一时间,夜空一片闪亮,像陡然打开了的百宝箱,灿灿的,灼(zhuo)灼的,目不暇接。这些星星又像是无数沉睡的孩子。蓦(mo)地睁开了光彩的眼睛,它们真是一群孩子呢,一出现就要玩一个调皮的谜儿!这些鬼精灵从哪儿来的?是一个家庭的兄妹?还是从天涯海角集合起来,要开什么盛会呢? 夜空再也不荒凉了,星星们都在那里热闹,有装熊的,有学狗的,有操勺的,有挑担的,也有

五年级数学上册:解方程(1)教案

五年级数学上册:解方程(1)教案 【教学内容】 教材第67页例1、“做一做”和练习十五第1、2题. 【教学目标】 1.根据等式的性质,使学生初步掌握解方程及方程检验的方法,并理解方程和方程的解的概念.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帮助学生养成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理解并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及多媒体课件. 【复习导入】 1.提问:什么是方程?等式有什么性质? 2.你会根据下面的图形列出方程吗? 3.填一填. 4.导入新课:前面两节课我们借助天平平衡,学习了方程的意义和等式的性质,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与方程有关的新知识.

【新课讲授】 1.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概念. (1)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意义. 教师演示:先在左盘放上一个重100g的杯子,再往杯子里加入xg的水,天平失去平衡. 提问:怎样才能使天平保持平衡呢? 请学生到台前操作:天平右边的砝码加到250g时,天平平衡. 提问:你能根据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00+x=250 启发:怎样才能求出方程中未知数x的值呢?你有什么办法?把你的办法和小组的同学交流. 学生活动后,组织反馈. 方法一:根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因为250-100=150,所以x=150. 方法二:根据数的组成. 因为100+150=250,所以x=150. 方法三:根据等式的性质. 因为100+x-100=250-100,所以x=150. 讲解:当x=150时,100+x=250这个方程的左右两边相等,像这样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解的过程叫解方程.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解方程.(出示课题)(2)比较“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提问:方程的解与解方程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引导小结:方程的解是一个数,解方程是一个过程. 那么你怎样检验x的值是不是方程的解呢? 学生汇报. (3)即时巩固. 完成教材第67页“做一做”第2小题. 2.教学例1. (1)出示例1题图. 师:今天我们学习怎样利用天平平衡的原理来解方程.请同学们观察思考:怎样才能使天

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第一课:看海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相关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不同角度、不同时间观看海潮所具有的不同特点。 3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动词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 感受在沙滩看海时海潮的壮美。 教学准备 海潮的录像资料。(布置学生课外收集有关海潮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教学时数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有小朋友到海边旅游过吗?谁能说说你看到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 2、大海有时平静,有时波浪翻滚。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大海,会给我们留下不同的印象,也会让我们产生不同的联想。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看海》这篇课文。看看作者徐蔚南给我们展示的大海具有怎样的特点。 二、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1、自由轻声读课文,给不会读的字和不理解的词注上记号。 2、交流自读情况,认识生字新词。学生汇报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通过相互交流解决生字读音,教师参与其中,相机指导。注意指导:隙(xì)间、澎湃(pài)、潮汐(xī)的读音。

3、再读课文,想一想,作者主要是从哪些不同角度看海的?学生汇报,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课文先写了“从山上望”,再写了“到沙滩上看”,还写了“看潮水涌在石块间”。 4、课文主要写了从三个不同角度看到的大`海,构成了全文的第二、三、四段,也是课文的主体部分。请同学们再浏览全文,看看第一段和第五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引导学生认识第一段的总起作用,开门见山地表达看海的愉快。第五、六段在二、三、四段具体写看海场面的基础上,介绍作者自己的感受:大海却还和平常一样,看似永无变化,却带给人们太多的遐想。 5、简述课文脉络。引导学生简述:课文第一段总领全文,开门见山地表达看海的愉快。接着写从不同的角度看海所见到的不同景象,最后写自己看海的感受。 三、深入研读课文,感受潮水不同特点的美 1、品读课文第二段。 (1)这段课文写的是在什么位置看海?(从山上望下去……) (2)出示句子,齐读:你可以看见那潮水像是一片叠一片的。一片水拥到沙滩上了,接着就是第二片水盖在第一片上。谁能说说“叠”是什么意思?从“叠”“拥”“盖”这三个动词中你能感受到什么?(引导学生感受从山上望下去,海潮的轻柔、文静,这是一种柔和的美。) (3)学生读上面这两个句子,边读边想象潮水轻柔的动作,读出自己的想象和感受,读出一种柔和的动态美。 2、品读第三段。 (1)自由读这段课文,看看这段课文写出了潮水的哪几种不同状态?(引导学生理解这段课文描写了初上潮时的情景和高潮时的情景。) (2)读初上潮时的情景,注意读出“卷”的轻柔。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解方程(1)》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第3课时解方程(1) 教学内容: 教材第67页例1、“做一做”和练习十五第1、2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根据等式的性质,使学生初步掌握解方程及方程检验的方法,并理解方程和方程的解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养成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理解并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及多媒体课件。 教学准备: 一、复习导入 1.提问:什么是方程?等式有什么性质? 2.你会根据下面的图形列出方程吗? 3.填一填。 4.导入新课:前面两节课我们借助天平平衡,学习了方程的意义和等式的性

质,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与方程有关的新知识。 二、新课讲授 1.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概念。 (1)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意义。 教师演示:先在左盘放上一个重100g的杯子,再往杯子里加入xg的水,天平失去平衡。 提问:怎样才能使天平保持平衡呢? 请学生到台前操作:天平右边的砝码加到250g时,天平平衡。 提问:你能根据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00+x=250 启发:怎样才能求出方程中未知数x的值呢?你有什么办法?把你的办法和小组的同学交流。 学生活动后,组织反馈。 方法一:根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因为250-100=150,所以x=150。 方法二:根据数的组成。 因为100+150=250,所以x=150。 方法三:根据等式的性质。 因为100+x-100=250-100,所以x=150。 讲解:当x=150时,100+x=250这个方程的左右两边相等,像这样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解的过程叫解方程。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解方程。(出示课题) (2)比较“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提问:方程的解与解方程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引导小结:方程的解是一个数,解方程是一个过程。 那么你怎样检验x的值是不是方程的解呢? 学生汇报。 (3)即时巩固。 完成教材第67页“做一做”第2小题。

小学数学:五年级解方程练习教学设计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五年级解方程练习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Fifth grade equation solving exercises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五年级解方程练习 活动内容:关于方程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1.方程如何进行验算,本组教师之间相互达成一致。 2.对未知数在方程中的减数的位置和除数的位置中出现的情况,是否要进行一定的教学辅导。因为教材中的解方程是用等式的性质来完成的而不是应用三者关系来解的,因此教材中不出现未知数在减数的位置和除数的位置上的方程。但是在实际问题解决的时候,学生根据等量关系就会出现这样的方程,那就不会解了。我们认为虽然教材中对这种情况是避免的,但是我们在教学时还是适当进行补充教学。 利用三者关系解这一类的方程,或者仍然运用等式的性质,化系数为1,进行教学。 3.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中,重视对实际问题中等量关系的寻找,这是列方程解的关键。学生找的等量关系要与所列的方程相一致。 4.相关习题的设计: 找等量关系练习。

1.黑兔的只数是白兔只数的5倍。 2.电视塔的高度比居民楼的30倍多5米。 3.松树的棵数比柏树的棵数的4倍少8棵。 4.科技书的本数比故事书的3倍少24本。 5.买苹果花了6.7元,找回3.3元。 6.60元买了15个皮球。 处理的时候还可以分一些层次。 先是根据叙述找到等量关系 再给出已知量和问题,要学生说说根据这个等量关系,用什么方法解比较方便。 以“科技书的本数比故事书的3倍少24本。”为例;等量关系为: 故事书的本数×3-24=科技书的本数 如果已知故事书的本数,那就直接可以利用等量关系式求出科技书的本数。如果已知的是科技书的本数,那么等量关系式中故事书的本数就是未知数,就要设这个未知数为x 进行列方程解比较简便。 通过这样的练习能够让一部分学生体验到列方程解的好处。 从五年级解方程谈“瞻前顾后” 记得我们上学的时候,解最简单的方程的方式是这样的:比如1+x=3就是x=3-1,x=2。很好懂吧!但是现在五年级课

五年级数学解方程教案

五年级数学《解方程》教学教案 十东小学授课教师:徐国 栋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57页内容。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⑴初步理解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含义。 ⑵会检验一个具体的值是不是方程的解。 过程与方法 经历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认识过程,提高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培养检验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 突破方法:通过比较理解二者的区别。 难点:会检验方程的解。 突破方法:小组讨论,练习体验。 (四)教法与学法 教法:设置设置问题,引导学生。 学法:观察理解,讨论交流,练习体验。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⑴在上节课的学习活动中,我们探究了哪些规律。 在小组中组织相互交流,说一说:①什么是方程,②如何判断方程,③方程的性质是什么? ⑵学生回顾天平平衡的规律,结合天平的平衡规律对我们学习方程有什么作用?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如何解方程。 上一节课我加了一些水在天平里,添加了砝码,让天平平衡,同时得到方程100+X=250,但到现在我们都还不知道那些水的质量到底是多少?那我们今天就来解决这个问题,看看水到底是重。这就是我

们今天将要学习的——解方程。 [板书课题:解方程。] 二、研究新知 ⑴投影出示昨天所做的课题教材P57天平称一标水的画面。 学生回忆昨天教学时的情景画面,交流。 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方程100+X=250。 ⑵教师:你知道方程100+X=250中的未知数X等于多少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然后汇报。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方法:*根据数感经验得到X=150 *利用算式100+150=250,得到X=150。 *利用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得到X=150。 *利用天平平衡规律,两边同时减少100,得到X=150。 …… 师:同学们非常聪明,想到了这么多的方法求出了X=150,(同时,也可能没有学生能说出来,教师相机点拨,引出解方程所要运用的规律。) ⑶引导学生检验方程的解的方法,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当X=150时, 方程左边=100+150 =250 =方程右边 ⑷认识、区别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教师: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刚才,X=150就是方程的解100+X=250的解。而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刚才同学们想出办法求出X=150的过程就是解方程。 教师边讲解边板书: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就叫解方程。 ②方程的解与解方程有什么不同呢?组织学生议一议,使学生明确: 方程的解是一个数值,而解方程是求方程解的过程。刚才我们把X=150代入方程中,得到方程左边=右边,说明X=150是方程100+X=25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