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国家公园现状及问题1

我国国家公园现状及问题1

我国国家公园现状及问题1
我国国家公园现状及问题1

1、我国家公园管理体制的问题

1.多头管理,缺乏权威

我国风景名胜资源名义上属国家所有,但实际上中央、省、市、县各级政府及其部门都能出面操作,在一个资源类型比较齐全的风景名胜区中,管理就可能涉及和牵涉到旅游、城建、林业、文物、宗教、环保等职能主管部门。

2.多重目标,难以兼顾

国家风景名胜区有些同时还是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国家森林公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传统体制下的风景名胜区管理部门既有保护的职能,又有发展经济、解决就业和社区管理的职能。

3.国家所有,名不副实

依据现行法律,风景名胜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资源所有权,各级政府和部门对风景名胜资源实行分级管理。

4.资金不足,发展困难

现行体制导致的资金投入不足造成了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困难。

5.政企不分,政事不分

在许多风景名胜区中,由于条块分割和政、企、事不分,政府机关的衙门作风与旧国营企业的各种弊端兼而有之。在经营上,基本上是等客上门,很少主动宣传促销;在经济收支上,财政拨款十单位创收,盈了归“自己”,亏了归“国家”;在劳动人事制度上,机构

臃肿,冗员众多,“铁饭碗”、“铁交椅”雷打不动;在分配制度上:,死工资、“大锅饭”,平均主义盛行。【21-23】

?来源:《国家风景名胜区经营权研究》谢茹著北京市:人民出版社,2006

?6现有的《风景区管理暂行条例》,只谈管理,不讲经营。

《条例》的实施在当时确实起到过加强对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作用。但该《条例》自颁布以来近二十年从未进行过修订。其中只谈管理,只字未提经营。

7管理人员总体素质较低,制约了风景区的进一步发展

目前我国很多风景区存在经营与管理不分的现象,尽管在风景名胜区内有人员的具体分工,但由于长期以来,风景名胜区的在编人员基本上是“军、青、妇”的后备部门。专业知识不强,素质普遍较低。

来源:《风景名胜区经营管理体制研究》李松柏西北大学硕士论文

2我国风景名胜区经营管理体制的现状

1、截至2002年底,我国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51个,省县级

558个,面积9.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1%。

2、由于我国目前尚未建立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

林公园的详细分类划分。因此,存在一些自然保护区、国

家森林公园与风景名胜区命名重叠的现象。

3、我国的风景名胜区是由建设部门主管的,自然保护区是由

国家森林总局和国家环保局主管,而国家森林公园则是由

国家森林总局主管。这种分工管理格局导致政府主管部门

大多只能从本部门的业务角度出发来认识和处理资源,难

以实现“大旅游”、“大管理”的目标。

4、自1981年我国建立国家风景名胜区制度以来,政府对国家

风景名胜区基本上没有进行财政预算的直接投资,一般是

以风景区门票不纳税或低税率,全部返还风景区的方式,

视作国家对风景区保护和管理工作的资金投入。这样就导

致了风景区内的经营性项目运作主体众多,主要包括风景

区管理委员会、国家行政主管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使得

风景名胜区在经营管理上多家插手、政出多门、各行其是,从部门利益和局部利益出发,画地为牢,造成风景资源破

坏和管理混乱。

5、由于我国目前经济实力有限,不得不将风景区的管理权限

层层下放。在现实中似乎谁都可以代替国家行使管理权。

到底由哪个部门代替国家行使管理权,最能发挥风景名胜

区作为一种资源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这是在风景名胜

区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中必须要重新考虑的一个问题。

6、目前的怪圈:一方面由于景区业投融资体制的单一,资金缺

乏,使景区业长期处于低水平的开发状态,且日渐成为旅

游业进一步发展的新的瓶颈,另一方面资本却累累碰壁景

区业。

来源:《风景名胜区经营管理体制研究》李松柏西北大学硕士论文

最初资料

一、我国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的问题

1.多头管理,缺乏权威

许多学者认为①,我国风景名胜资源名义上属国家所有,但实际上中央、省、市、县各级政府及其部门都能出面操作,在一个资源类型比较齐全的风景名胜区中,管理就可能涉及和牵涉到旅游、城建、林业、文物、宗教、环保等职能主管部门②,各部门都代表国家行使各自的所有权与管理权,综合管理和决策及协调机构、职能监测机构、基层执行机构以及其他各种机构应有的权力及关系界定不是很清晰,履行职能与设定职能不一致,管理缺乏权威性,各部门、单位都从本部门的利益出发,形成了在各个部门管理权限和利益分割下对风景名胜区资源占有的人为分割。在尚未建立强有力的横向协调机制的情况下,风景名胜区无法制定和贯彻统一的开发建设规划,景区内重复建设,低水平规划,部门法规冲突甚至扯皮在所难免。

2.多重目标,难以兼顾

国家风景名胜区有些同时还是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国家森林公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传统体制下的风景名胜区管理部门既有保护的职能,又有发展经济、解决就业和社区管理的职能③。承担职能的多样化使风景名胜区企业的经营管理变得不伦不类,因为财力不足,很多不应该作为企业的公益事业也在进行企业化运作,但机制上又是落后的。也有的明确是企业,但又赋予了一定的政府职能,尤其是一些大的山岳型风景区都是这样的体制①。

3.国家所有,名不副实

依据现行法律,风景名胜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资源所有权,各级政府和部门对风景名胜资源实行分级管理。这种管理模式下,由于没有一个惟一的权威部门代表国家行使所有者权力,致使国家所有权实现形式不清晰。实践中资产的管理者是谁也不明确。也就是说,由于机制不明,当地政府(县一级政府)扮演着国有资产全权代理人的角色,行使着资产管理权。由于管理权与经营权、所有权三权合一,加上国家所有权人对三权合一的实体缺乏法律上、制度上的监督控制,国家所有者权益被侵蚀,国家产权主体地位被削弱,国有资源价值补偿与价值实现名不副实②。

4.资金不足,发展困难

现行体制导致的资金投入不足造成了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困难。在财政拨款有限的情况下,风景名胜区要考虑职工生计问题,只能勉强维护现状,谈不上有效保护和积极建设,如何拓宽资金投入的渠道,解决风景名胜区发展的瓶颈制约,成为风景名胜

区管理体制改革和经营机制创新的内在动力③。

5.政企不分,政事不分

在许多风景名胜区中,由于条块分割和政、企、事不分,政府机关的衙门作风与旧国营企业的各种弊端兼而有之。在经营上,基本上是等客上门,很少主动宣传促销;在经济收支上,财政拨款十单位创收,盈了归“自己”,亏了归“国家”;在劳动人事制度上,机构臃肿,冗员众多,“铁饭碗”、“铁交椅”雷打不动;在分配制度上:,死工资、“大锅饭”,平均主义盛行①。不仅如此,政事不分,政府部门自身对其归口管理的事业单位实施监督,直接影响了监督的有效性和公正性。这种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一方面会造成风景名胜资源闲置破坏;另一方面则带来了开发经营中的无序、低效甚至破坏现象,严重困扰了资源环境保护及风景名胜区事业、旅游业与地方经济的发展。

二:我国风景名胜区经营管理体制的现状

截至2002年底,我国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51个,省县级558个,面积9.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1%。“由于我国目前尚未建立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的详细分类划分。因此,存在一些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与风景名胜区命名重叠的现象。我国的风景名胜区是由建设部门主管的,自然保护区是由国家森林总局和国家环保局主管,而国家森林公园则是由国家森林总局主管。这种分工管理格局导致政府主管部门大多只能从本部门的业务角度出发来认识和处理资源,难以实现“大旅游”、“大管理”的目标。自

1981年我国建立国家风景名胜区制度以来,政府对国家风景名胜区基本上没有进行财政预算内的直接投资,一般是以风景区门票不纳税或低税率,全部返还风景区的方式,视作国家对风景区保护和管理工作的资金投入。于是各部门就占山为王,在位置优越,环境优美的地域建立各种各样的干休所、疗养院。后来这些单位在政企分开政策的要求下,部分这种单位脱离原管理部门成为企业,自主经营,但在人员构成上却与原管理部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还有一些单位摇身一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培训中心,挂羊头卖狗肉,实属盈利性单位。这样就导致了风景区内的经营性项目运作主体众多,主要包括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国家行政主管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使得风景名胜区在经营管理上多家插手、政出多门、各行其是,从部门利益和局部利益出发,画地为牢,造成风景资源破坏和管理混乱。再加上我国理论界一般都视国家风景名胜区资源为社会公共产品,由国家所有和经营就顺理成章了。但由于我国目前经济实力有限,不得不将风景区的管理权限层层下放。在现实中似乎谁都可以代替国家行使管理权。到底由哪个部门代替国家行使管理权,最能发挥风景名胜区作为一种资源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这是在风景名胜区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中必须要重新考虑的一个问题。国家部委不也是在不断的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时期管理工作重心转移的需要吗?由于近年来国内旅游消费的兴起,使得国家风景名胜区资源的价值显化,地方政府、政府部门、当地老百姓都对风景区的开发倾注了很大的热情,风景区原有管理部门在权利受损的情况下,纷纷投书它的上级国家部委,希望通过他们所属的上级部

委的权威来维持他的势力范围。这样就出现了目前的怪圈:一方面由于景区业投融资体制的单一,资金缺乏,使景区业长期处于低水平的开发状态,且日渐成为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新的瓶颈,另一方面资本却累累碰壁景区业。从四川十大景区经营权的出让,到山东曲阜“三孔”文物景区经营权的转让,再到桂林阳朔核心风景区经营权的转让,再到湖北五当山经营权的转让谈判……如果不进行风景名胜区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这里的省略号就永远不会停止。

三:我国当前风景名胜区经营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我国风景名胜区数量众多,且规模、面积有大有小,级别有高有低。从以上介绍的风景名胜区经营管理模式可以看出,它们的经营管理体制也存在较大的差别。但总的来说,我国大多数风景区在经营管理体制上都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的《风景区管理暂行条例》,只谈管理,不讲经营

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81年就开始建立我国风景名胜区制度,1985年国务院颁布了《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对所有风景名胜区依据其景物的观赏、文化、科学价值和环境质量、规模大小、游览条件等实行三级管理,即国家级、省级和市县级。《条例》规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主管全国风景名胜区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建设部门主管本地区的风景名胜区工作,可以在风景名胜区依法设立人民政府,全面负责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利用、规划和建设。没有设立人民政府的,应当设立管理机构,在所属人民政府领导下,主持风景区的管理工作。《条例》还规定风景名胜区规划,在所属人民政府领导下,

由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以上制度和《条例》的实施在当时确实起到过加强对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作用。但该《条例》自颁布以来近二十年从未进行过修订。其中只谈管理,只字未提经营。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风景名胜区在国内旅游潮的推动下,其经济价值逐渐显现,各地政府对此倾注了很大的热情,可以说,在旅游消费旺盛,景区业日益成为整个旅游产业发展新的瓶颈的今天,风景名胜区再只谈管理,不讲经营己越来越不合时宜。由于《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内容滞后,各地越法行事的情况极为普遍,如,《条例》规定:在游人集中的游览区内,不得建设宾馆、招待所以及休养、疗养机构。但事实上,各主管部门占山为王,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在环境优美,地理位置优越的景区内建招待所、疗养院(培训中心)的现象极为普遍,且曾一度成为时尚。各地为了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纷纷出台《旅游管理暂行条例》,其中也涉及到了风景名胜区的经营管理、规划问题。其中有些内容在原《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上又有新内容。风景名胜区管理法规内容的滞后、缺乏权威,已成为当今风景区经营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

2国家所有与各级政府代管,所有权代理链条过长、产权模糊

风景名胜区的旅游资源主要是自然旅游资源,而自然旅游资源总是依附一定的环境和自然资源,根据我国宪法第九条和相关的《土地管理法》和《水法》等,我国的自然资源所有权包括两种形式,即国家和集体所有。如宪法第九条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

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一;”第十条规定“--一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 ”1988年制定的《水法》第三条规定“水资源属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农业集体经济组织中所有的水塘、水库中的水,属于集体所有--一”等。事实上,绝大多数风景名胜区属国家所有,其小数属集体所有。但由于我国国情的限制,还不可能做到所有的风景名胜区都由国家财政支持,实行统一管理,只好由各级政府代管。实际上中央、省、市、县、乡各级政府部门都能出面操作。所有权代理链条过长,从而造成产权模糊。按照西方产权学家的标准,一个高质量、明晰的产权必须具有排他性、可转让性、继承性三个特征,风景名胜区的产权不符合述标准,因此说多数风景名胜区的产权界定是不清晰的。

3部门利益导致景区的多头管理,俗称“九龙治水”

由于风景区的产权不清晰,风景区内普遍存在“多头管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山西省政府办公厅督查室曾经对全省的风景区进行了一次检查,发现一个风景胜区内,共有5个同等级别而又互不隶属的管理机构。一是风景管理局,隶属城建部的,专门负责管理风景区内的山水、树木、自然景观及整体规划的审批和基础设施的建设等;二是文物局(站)隶属文化部的,专门负责景区内文物古迹的管理,修缮及考察挖掘等;三是宗教局(处),属于宗教部门,专门负责景区内所有的和尚,尼姑和喇嘛等出家人的管理、待遇和政策等;四是旅游局,属于旅游部门,专门负责景区内的旅游开发,服务设施、宾馆定级等;五是当地政府,这是属地领导,景区内的治安、物价、村镇等其它四

家不管的都属于它管,甚至其它四家管的它也交叉管理。”这种状况在全国其他地方也同样存在。由于风景名胜区面积一般都比较宽,资源也不是单一型,因此,任何一个风景名胜区都有好几个部门在管理其中事务。一个资源类型比较齐全的景区中管理有可能涉及到旅游、城建、林业、文物、宗教、环保、水利、地方政府等方方面面的政府组织机构,俗称“九龙治水”。由于群龙无首,缺乏统一的管理和协调,各级政府机构和单位都从本部门的利益出发,形成了在各个部门管理权限和利益分割下对景区资源占有的人为分割。在没有建立强有力的横向协调机制的管理体制下,景区无法制定和贯彻统一的开发建设规划,旅游主管部门对景区的纵向管理职能也受到了进一步的削弱,景区内重复建设、恶性竞争不断,管理的散乱状态大大降低了景区建设对外部资金投入的吸引力。

4风景区内政企不分、事企不分

任何风景名胜区内都存在行政、事业、企业三种不同性质的活动。行政指的是行政执法性管理;事业指的是非营利性经营活动(即景区内部管理与建设);企业指的是赢利性活动。长期以来,风景名胜区没有出分这三类不同性质的活动,而是由同一机构进行管理的。由于政、事、企不分,政府机关的衙门作风与旧国营企业的各种弊端兼而有之。在经营上,基本上是等客上门,很少主动宣传促销;在经济收支上,财政拨款加单位创收,有的稍有盈余,有的入不敷出,亏了归“国家”:在劳动人事上,机构臃肿,冗员众多,“铁饭碗”、“铁交椅’,、雷打不动;在分配制度上,死工资、“大锅饭”、平均主义盛行。政企不分

导致不讲效率,平均主义盛行,专业人员与冗员在分配上没有什么差别,极大在挫伤了专业人员的积极性。这种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导致了许多地方一方面是风景区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另一方面是风景旅游开发和经营中的无序,低效以至破坏现象。由于政企不分,景区管理部门既搞管理又搞经营,在风景区经营性项目经营主体日渐多样的今天,不能严格、公正的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管理景区。除造成与其他企业的不平等竞争外,也严重地困扰着资源环境的保护和风景名胜区的发展。那些级别高、影响大的风景名胜区(如黄山)虽然在形式上建立了政企分开的经营管理模式,公司与管理机构并存,而且有的经营性项目还上市了,但两者在上层管理人员上常常是兼任的,如:管理机构一把手通常又是公司一把手,因此可以和平共处。这种“政企合一”的状态具有不稳定性,能否协调风景区管理和经营的不同目标之间的冲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人的个人能力和价值取向。此外,特有的垄断性不利于外界对它的监督。

5条块分割,规划混乱、执行乏力

由于一个风景名胜区一般面积都比较宽,横跨两个甚至三个行政区域的风景比比皆是。由于近年来国内旅游的兴起,风景名胜区的经济价值逐渐显现,各风景名胜区似乎一夜之间都成了香悖悖,各地都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使得一个完整的风景区被人为分割。然后各自出钱请人做规划,开发在行政区域上属于自己的那部分。一个大的风景区很难有一个宏观的旅游规划。今天,旅游资源经营权的地域垄断仍特别明显。一位搞旅游的朋友曾讲了这样一个例子,有一座山地跨两

县,目前两县还在按照自己不同的思想对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进行开发,横跨两县的风景区是这样,地跨两市、两省的风景区更是如此。然而这种现状很难令人对这种风景区的前景感到乐观。

旅游开发中规划要先行,这是谁都知道的道理,通过规划去实现对风景区的管理是景区管理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根据《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风景名胜区规划应在所属人民政府领导下,由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先且不说横跨两地的风景区,两地各有各的旅游规划不说,即使是同一个景区,不同部都在请人做规划的情况都极为普遍。目前,我国一般风景区旅游规划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多个部门在对同一个风景区做规划。规划缺乏权威性、执行起来很难;一二是规划在指导思想上存在盲目性、趋利性、短期行为性和屈从长官意志;三是景区规划与综合旅游规划脱节。这方面一些知名度高的风景区正在为其他的风景区提供榜样,如:黄山风景区就是请清华大学做的规划并经省人大讨论通过发布施行。

6管理人员总体素质较低,制约了风景区的进一步发展

目前我国很多风景区存在经营与管理不分的现象,尽管在风景名胜区内有人员的具体分工,但由于长期以来,风景名胜区的在编人员基本上是“军、青、妇”的后备部门,这些部门的人员安不下就往风景区安排。在一般人眼里似乎风景区的工作谁都能做。按说风景名胜区的管理专业性很强,人员应当按照专业性的原则来配备,他们应该懂管理,懂促销,懂法律,懂园林等专业知识。人员整体素质差是我国风景名胜区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中需要重视的一个问题。在风景区人

员素质达不到要求的情况下,如果把风景区的规划、经营管理权交给他们,后果可想而知。

三、我国的国家公园管理体制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从南到北跨越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5个主要气候带,由西向

东地形垂直高度相差8,000多米,自然条件多变,地质状

况复杂,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动植物区系和千姿百态的地貌景

观。我国是世界上动植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仅高等植物

就占世界总数的12%以上,其中,苔薛植物约有2,100种,

蘸类植物约有2,600种,裸子植物近300种,被子植物25,

000多种。由于受第四纪冰川影响较小,我国还保留了诸如

大熊猫、金丝猴、白绍脉、扬子湾、水杉、银杉、银杏等大

量的古老子遗种类和特有物种。广泛分布于中国境内的绚丽

自然景观和丰富生物资源,既是我国及全世界共有的宝贵自

然遗产,也为我国自然保护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得天独

厚的条件。

目前,尽管我国尚未建立真正的国家公园管理体系,但已建立了799处自然保护区、942处森林公园和512

处风景名胜区,保护面积达8,930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

9.3%。其中5处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10处加入

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6处列为国际重要湿地,我国在

国际自然保护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

1.自然保护区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只有40多年历史。自1956年建立第一处自然保护区始,至1965年的前10年中,全国仅建立自然保护区19处,总面积64.88万公顷,只占国土面积的0.07%。1978年以后,自然保护区事业得到迅速发展,保护区数量明显增多,保护区类型日益齐全。截至1995年,我国已建立了799处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目前的类型有:(1)生态系统保护区。就生态系统保护区而言,有陆地生态系统保护区和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区两部分。陆地生态系统中,有森林、草原、水域、湿地、荒漠等类型,其中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数量最多。(2)野生动物保护区。(3)珍贵植物保护区。(4)自然历史遗迹保护区。

保护区主要由核心区和实验区两部分组成。核心区除科学观测外,禁止任何人为干预,以维持其生态系统的自然演替。实验区是进行植物栽培、动物饲养驯化等科学实验的区域。

自然保护区分国家级和地方级。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指在保护对象上具有国内典型特征、在科研上有重要的价值、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保护区;地方级自然保护区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批准的具有本地自然条件和生物资源特点的保护区。我国保护区的管理大致

有5个方面的内容:

(1)生物资源和自然环境管理。它是自然保护区管理中的首要任务,这方面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保护区的生存和价值。具体内容包括:保护区范围确定和标桩立界、核心区和实验区的划分、生物资源与环境的保护、特殊物种的保护措施、保护工种的实施、自然灾害的控制与防范、保护巡逻制度等。

(2)行政与后勤管理。行政与后勤管理对保护区来说必不可少。如何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安排合理的工作量,是每个保护区管理领导者应认真研究的问题。行政和后勤管理是很细致繁琐的事情,主要靠一系列规范化的制度和规章来实施管理,包括:劳动纪律制度、人事制度管理、工作人员的奖惩制度、资金使用制度、基础设施的管护与维修、仪器设备的保养与维修、保卫和治安制度等。’

(3)科学研究的管理。保护区的研究,分常规性研究和专题性研究。常规性研究包括:资源的一般性调查、观测、预测预报等,目前保护区科技工作者可独立完成。对某一物种、种群或某处生态系统进行较高水平的研究与观测,现阶段多数还是靠研究所、大学的专家主持、保护区科技人员协助参与的方法来完成。

(4)居民生产生活的管理。如何管理好保护区内和周围居民的生产生活,是保护区须要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每

个保护区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认真研究并找出既能帮助提高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水平、又可与保护区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良好途径。管理的内容应从以下方面考虑:生产生活用地的选定与调整、制止非法伐木狩猎和挖掘开采、安排群众从事自然保护工作和多种经营活动、控制区内和周围人口的增长、帮助引进有成效的致富技术等。

(5)游客管理。保护区除加强资源与环境保护、开展科学研究、从事合理的多种经营以外,可利用其特殊的自然景观开发一些旅游参观活动,发挥保护区的多种效益。保护区旅游,以科普旅游或生态旅游为主,向公众提供普及生物学知识、欣赏秀丽风光的服务。目前在我国,保护区旅游还处于初始阶段,许多保护区还没有很好地考虑这个问题。各个保护区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参观季节、对象和路线。游客的管理内容包括:专业性参观考察、非专业性游览、导游培训、参观路线的划定、路标和讲解牌的设置、旅游者的住宿及活动设施、少年儿童和残疾人的特殊接待、宣传品的制作和提供、废弃物的消除与处理等。

目前我国与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相关的立法有:《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环境保护法》、《渔业法》、《土地管理法》和《水土保持法》等。国务院在1985年颁布《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分别于1994年和1997年发布了之自然保护区条例》、《野

生植物保护条例》,对指导解决自然保护区的管理问题做出了更为具体的规定。各省、自治区政府也制定了类似的法规。全国大部分保护区在国家法律和法规的指导下,根据其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制定了各自的管理规则,实施保护区的管理o—

2.风景名胜区

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加强对自然景物、人文景物及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已显得日益重要。我国建设部(当时称国家建委)即组织各地对自然和人文景物进行调查、评估和鉴定。在此基础上,各省挑选了一批具有典型特色的地区,经过省政府的确定,并由省政府上报国务院,申请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1982年U月8日,国务院审定公布了第一批44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名单。1988年8月1日,国务院又审定公布了第二批40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名单。1994年,再次审定公布了第三批35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名单。现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已增加到U9处。同时,各级地方政府也建立了相当规模的风景名胜区,其中省级风景名胜区256处,县(市)级风景名胜区137处。到1994年,我国共有各级风景名胜区512处,总面积960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应符合以下条件:

(1)具有全国最突出、最优美的自然风景或人文景观,那

里的生态系统基本上没有受到破坏,其自然环境、动植物种类、地质地貌具有很高的1g,常、教育利科学价佰。。(2)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已制定颁布了加强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保护和管理的法规,地方政府也采取了相应措施,严格禁止任何单位、个人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侵占,有效地保护了其生态、地貌和美学特色。(3)为了精神享受、娱乐、文化和教育目的,允许游人进入国家重点风景名胜,但须采取措施,防止某些区域游人超量。(4)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面积比较大,一般都在50公顷以上。

自然景观与人文遗迹融为一体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一大特色。中国的自然山川大都经受历史文化的影响,伴有不少文物古迹,以及诗词歌赋、神话传说,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相互辉映,从不同侧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根据其不同的景观特点,风景名胜区又大致可分为:(1)山岳类型:如山东泰山、陕西华山、安徽黄山等。(2)湖f白类型:如江苏太湖、杭州西湖等。(3)河川类型;如长江三峡、桂林漓江等。(4)瀑布类型:如黄果树瀑布、黄河壶口瀑布等。(5)滨海、岛屿类型:如青岛海滨—瞄山、厦门鼓浪屿—万石山等。此外,还有八达岭长城、龙门石窟等以人文景观为主的风景名胜区。

风景名胜区是国家的自然和文化遗产精华,加强保护和管理使其能永续利用是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为了更好

地保护我国的风景名胜区,加强其管理,国务院于1985年6月7日颁布了《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该《条例》对风景名胜区的保护、管理都作了明确的规定。与该《条例》相配合,建设部还制定并发布了《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实施办法》。此外,各地也制定了不少保护风景名胜区的地方性法规,健全管理体制。国务院颁布的《暂行条例》规定,全国的风景名胜区业务工作,由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管理3地方的风景名胜区业务工作,由地方政府的建设部门主管。对于某个风景名胜区的具体管理工作,分两种情况进行;一是设立风景名胜区政府的,由该政府全面进行管理。二是风景名胜区没有设立政府的,设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在所属人民政府领导下,负责该风景名胜区的管理工作。

中国主题公园现状

现状 近日,法国前总理拉法兰一行到武汉硚口竹叶海公园考察中法拟合作建设的“未来世界”主题公园项目。随后,武汉市政府与法方签订了“未来世界”主题公园项目的中法合作意向书,法国拟投资亿欧元。“未来世界”主题公园项目规划选址硚口竹叶海公园,建设项目用地约100-180公顷。 上海迪斯尼将在世博会后动工,占地116公顷面积有望创下迪斯尼乐园新高,初步预算投资规模将超过100亿元人民币。面对国外主题公园大举进入中国,中国主题公园可持续发展之路、创建品牌之路究该如何迈进 中国经历了四代历程 1955年,美国人沃尔特?迪斯尼在加州建成迪斯尼乐园后,主题公园的概念渐渐弥漫全球。屈指算来,中国的主题公园也有20余年的历史。 80年代初期,以广州长江乐园和河北正定西游记宫为代表的第一代主题公园掀起盖头。若干年后,以华侨城、三国城、水浒城等为代表的第二代主题公园相继亮相。当我国的主题公园发展到第三代时,上海的热带风暴、苏州乐园、武汉的长江乐园等成为表现形式较为新潮的代表作。当时,从中国主题公园的性质大致划分为微缩景观类、民俗景观、仿古建筑、影视城、动物景观类和主题游乐园类。 近年,投资巨大的新型主题公园仍不断兴建。运用计算机、人工智能、自动控制、数字技术等高科技的快乐世界、科幻公园以及欢乐谷系列、四维动漫系列主题公园连同以采摘为营销平台的果品主题公园纷纷逆市飘红,成为第四代主题公园的亮点。 七成主题公园在亏损 曾被誉为广东省广州市旅游业的“月亮工程”的世界大观主题公园,前不久开始“无限期暂停营业”。经常在这座主题公园过往的人们不会忘记当年的辉煌场景:1995年10月18日,号称投资6亿元、占地48万平方米的世界大观在天河东圃开园。当时,该园内设有时代广场、巴黎歌剧院、古希腊剧场、阿拉伯剧场、英国剧场、日本剧场六大剧场和飞机舰船表演、综合游乐场、水上运动场、美国娱乐等四大游乐区,规模气势在广州几乎无园可与之匹敌。然而,当繁华散尽,留下的只有、 叹息与反思。

国家森林公园标准体系综述

国家森林公园标准体系 综述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国家森林公园标准体系综述 标准的制定及编制情况:相关标准有哪些,主要涉及哪些方面(管理、技术、服务等),这些标准是否适合国家公园建设的需要等等 本文主要探讨我国现有的国家森林公园标准体系以及该体系与我国现有的国家公园标准适应性。 目前我国已出台的森林公园标准有《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国家森林公园设计规范》两项国家标准;《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范》、《中国森林认证森林公园生态环境服务》、《中国森林认证森林公园生态环境服务审核导则》、《中国森林认证森林公园生态环境服务操作指南》、《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森林公园工程技术规范》六项行业标准以及各地地标五项。(红字标准需购买) 《国家森林公园设计规范》为适应森林旅游与森林公园建设的需要,规范森林开发建设和工程设计,确保设计质量对森林公园的内部区划;环境容量与游客规模;景点与游览方式设计;植物景观工程设计;保护工程设计;旅游服务设施工程设计(包括生态文化及科普宣教设施、餐饮、住宿、娱乐游憩、购物、医疗保健、导游标志及信息化管理系统);基础设施工程设计,等方面做出了规定。 《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作为森林公园保护、开发、建设和管理的依据,规定了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评价的原则、方法、风景资源基本质量与风景资源基本质量公式;森林公园区域环境质量评价;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利用条件评价;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 《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范》对于森林公园的基础资料调查与现状分析;森林公园的范围、性质与发展目标;功能分区;容量与人口;客源市场分析与预测;发展战略、主题定位和营销策划;保护规划;森林景观规划;生态文化建设规划(包括宣教中心、博

公园现状问题

一、我国主题公园发展现状 (2) 二、现阶段我国主题公园存在的问题 (2) (一)游乐设施千篇一律,毫无新意 (3) (二)销售商品种类单一,缺乏特色 (3) (三)主题演出制作粗糙,内容俗套 (3) (四)软件服务严重脱节,影响口碑 (3) (五)主题展示渐行渐远,缺乏氛围 (3) 三、常州中华恐龙园“5+2”模式分析 (3) (一)“5+2”模式的内涵 (3) (二)常州恐龙园“5+2”模式实际运用 (4) 1.主题展示 (4) 2.主题游乐 (4) 3.主题商业 (4) 4.主题演出、主题环艺 (4) 5.游客服务设施、管理和维护保障设施 (5) 四、“5+2”模式对我国主题公园发展的启示......................................................5(一)结合主题对游乐设施进行文化再造 (5) (二)围绕主题文化积极开发主题商业 (5) (三)运用高科技手段产生动人效果 (6) (四)增加硬件设施投入提升软件服务品质 (6) (五)利用各种形式展示主题文化 (6)

致 谢 (6) 参考文献 (7) 浅析我国主题公园发展新选择:“5+2”模式 ———常州中华恐龙园成功的启示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胡文贤 指导教师夏如兵谭放 摘要:主题公园的不断兴起已经成为世界旅游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在我国,尤其是80年代后期主题公园的发展速度及规模都非常可观。但发展至今,除少量的主题公园仍然保持盈利外,大多数主题公园在经历过开业时短暂的兴旺后,如今都在惨淡经营。面对此现状,本文从总结主题公园的发展现状开始,研究以主题为中心的相关发展模式,通过收集整理国内主题公园存在的问题,分析国内主题公园和常州中华恐龙园面临的一般环境和特殊环境,以及对常州中华恐龙园这一成功案例进行经验型个案研究,试图探讨和揭示主题公园这一旅游产业的发展机制和一般模式,使国内的主题公园迅速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主题公园;“5+2”模式;常州恐龙园 On the New Development Choice for Theme Parks in China: “5+2” Mode --Revelation from the Success of Changzhou Chinese Dinosaur Theme Park Student majoring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HU Wenxian Tutor XIA Rubing TAN Fang Abstract:The increasing popularity of theme parks has already become the trend in tourism all over the world. In China, especially after the 1980s, the speed and scal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eme parks are considerable. Today, however, with few exceptions, most theme parks are having hard times after the temporary prosperity in the beginning. To deal with this situation,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me parks and makes some research on related development mode centering on themes. This paper collects problems of theme parks home and abroad and analyzes common and special environment for theme parks in China as well as for Changzhou Chinese Dinosaur Theme Park. Also, the paper makes case study of the Changzhou Chinese Dinosaur Theme Park for experience. By doing these, I hope to discuss and reveal the development mechanism and common mode for the tourist industry of theme parks, hoping to help all the theme parks in the country to step on a healthy road with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 theme park ;“5+2” mode ;Changzhou Chinese Dinosaur Theme Park 1952年荷兰微缩景观“马都拉丹”问世,1955年7月美国加尼福尼亚州诞生迪斯尼乐园,开创了世界主题公园的新篇章。主题公园以其特有的魅力和神化般的经济效益,为世界各国旅游开发所效仿。[1] 结合各国的国情和旅游开发优势,

优秀主题公园发展分析报告

2015年中国优秀主题公园创新发展报告 最初的主题公园是荷兰马都拉丹家族的一对夫妇为了纪念他们在二战当中牺牲的儿子而创建的,它微缩了荷兰各地120多处的风景名胜,在1952开业时就轰动了整个欧州。1955年,第一家严格意义上的主题公园美国迪士尼乐园建成,开创了世界大型主题乐园的先河。由于主题公园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经济发达的各个区域,主题公园得到了迅猛发展。 随着中国旅游经济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休闲化产品需求的不断升级,主题公园作为集观赏、运动、教育、娱乐、休闲等多种功能的旅游产品,必然得到更加的重视和关注。分析我国主题公园行业现状获悉,当前我国进入了主题公园的高速建设期,多个世界知名主题公园先后落户中国,同时我国各地建设主题公园的热情也持续高涨。 中国优秀主题公园创新发展总结 1园区建设更加注重文化内涵 文化内涵对于一个主题公园来说,几乎决定了它能不能长久的发展。主题公园的主要客户群仍来自于其所在城市及周边城市群。因此在确定自己鲜明的主题之前,要充分了解当地的历史、人文风俗,分析其中的文化内涵,使主题公园的主题更好的与其文化内涵相吻合,更贴合游客的心理需求。山东泰安的“太阳部落“主题公园就是一个例子,大汶口文化遗址位于泰安市大汶河畔,”太阳部落“就是以大汶口文化为主线,向游客展

示史前文明,依托当地的历史文化,更好的突出自己的主题,这是主题公园长久发展的重要条件。 2技术更加追求先进性 随着第五代主题公园的开建,更加先进的技术层出不穷。位于安徽六安的金领欢乐世界致力于打造为“立足六安、辐射全国、世界先进、中国一流的高科技主题公园”,该项目拥有全球首创的十一环过山车、亚洲唯一的七环悬挂式过山车、亚洲第一套6D悬挂式球幕影院系统、国内第一套5D影院系统等游乐设施,与同类主题公园相比具有科技含量高、研发力量强、游乐设施齐全、文化内涵深厚、核心项目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等五大特点。 3项目更加追求互动性 现在的游客已不再满足于纯粹的游览观光,他们希望参与到游戏、演出中,寻找欢乐,寻找刺激。其中,成都欢乐谷就看准这一点,《抓壮丁》的演出邀请游客参与到表演活动里,让游客在诙谐与幽默中感受无限惊险;在魔幻剧场里,游客朋友们可以在表演中互动,展开神奇的魔幻之旅;还有欢乐大巡游,可以让游客融入狂欢的角色中,营造出欢乐的气氛。 4主题类型更加多样化 虽然目前主题游乐园仍不断增多,而且所占的比例很大,但更加多样化主题的主题公园也正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比如,浙江安吉的Hello Kitty主题公园、浙江东山岛的“南岛语族主题公园”、天津蓟县“世界一”苹果主题公园、福建罗源的“世界鲟鱼海洋主题公园”、内蒙古猛犸象主题公园等等,甚至还有一些主题很特别的主题公园,比如大连的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山东寿光的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主题公园、安庆廉政文化主题公园。这上述种种类型的主题公园都说明了我国主题公园类型在朝着多样化发展。

国家森林公园标准体系综述

国家森林公园标准体系综述 标准的制定及编制情况:相关标准有哪些,主要涉及哪些方面(管理、技术、服务等),这些标准是否适合国家公园建设的需要等等 本文主要探讨我国现有的国家森林公园标准体系以及该体系与我国现有的国家公园标准适应性。 目前我国已出台的森林公园标准有《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国家森林公园设计规范》两项国家标准;《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范》、《中国森林认证森林公园生态环境服务》、《中国森林认证森林公园生态环境服务审核导则》、《中国森林认证森林公园生态环境服务操作指南》、《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森林公园工程技术规范》六项行业标准以及各地地标五项。(红字标准需购买) 《国家森林公园设计规范》为适应森林旅游与森林公园建设的需要,规范森林开发建设和工程设计,确保设计质量对森林公园的内部区划;环境容量与游客规模;景点与游览方式设计;植物景观工程设计;保护工程设计;旅游服务设施工程设计(包括生态文化及科普宣教设施、餐饮、住宿、娱乐游憩、购物、医疗保健、导游标志及信息化管理系统);基础设施工程设计,等方面做出了规定。 《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作为森林公园保护、开发、建设和管理的依据,规定了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评价的原则、方法、风景资源基本质量与风景资源基本质量公式;森林公园区域环境质量评价;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利用条件评价;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 《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范》对于森林公园的基础资料调查与现状分析;森林公园的范围、性质与发展目标;功能分区;容量与人口;客源市场分析与预测;发展战略、主题定位和营销策划;保护规划;森林景观规划;生态文化建设规划(包括宣教中心、博

我国主题公园发展现状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我国主题公园发展现状 (2) 二、现阶段我国主题公园存在的问题 (2) (一)游乐设施千篇一律,毫无新意 (3) (二)销售商品种类单一,缺乏特色 (3) (三)主题演出制作粗糙,内容俗套 (3) (四)软件服务严重脱节,影响口碑 (3) (五)主题展示渐行渐远,缺乏氛围 (3) 三、常州中华恐龙园“5+2”模式分析 (3) (一)“5+2”模式的内涵 (3) (二)常州恐龙园“5+2”模式实际运用 (4) 1.主题展示 (4) 2.主题游乐 (4) 3.主题商业 (4) 4.主题演出、主题环艺 (4) 5.游客服务设施、管理和维护保障设施 (5) 四、“5+2”模式对我国主题公园发展的启示 (5) (一)结合主题对游乐设施进行文化再造 (5) (二)围绕主题文化积极开发主题商业 (5) (三)运用高科技手段产生动人效果 (6) (四)增加硬件设施投入提升软件服务品质 (6) (五)利用各种形式展示主题文化 (6) 致谢 (6) 参考文献 (7)

浅析我国主题公园发展新选择:“5+2”模式 ———常州中华恐龙园成功的启示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胡文贤 指导教师夏如兵谭放 摘要:主题公园的不断兴起已经成为世界旅游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在我国,尤其是80年代后期主题公园的发展速度及规模都非常可观。但发展至今,除少量的主题公园仍然保持盈利外,大多数主题公园在经历过开业时短暂的兴旺后,如今都在惨淡经营。面对此现状,本文从总结主题公园的发展现状开始,研究以主题为中心的相关发展模式,通过收集整理国内主题公园存在的问题,分析国内主题公园和常州中华恐龙园面临的一般环境和特殊环境,以及对常州中华恐龙园这一成功案例进行经验型个案研究,试图探讨和揭示主题公园这一旅游产业的发展机制和一般模式,使国内的主题公园迅速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主题公园;“5+2”模式;常州恐龙园 On the New Development Choice for Theme Parks in China: “5+2” Mode --Revelation from the Success of Changzhou Chinese Dinosaur Theme Park Student majoring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HU Wenxian Tutor XIA Rubing TAN Fang Abstract:The increasing popularity of theme parks has already become the trend in tourism all over the world. In China, especially after the 1980s, the speed and scal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eme parks are considerable. Today, however, with few exceptions, most theme parks are having hard times after the temporary prosperity in the beginning. To deal with this situation,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me parks and makes some research on related development mode centering on themes. This paper collects problems of theme parks home and abroad and analyzes common and special environment for theme parks in China as well as for Changzhou Chinese Dinosaur Theme Park. Also, the paper makes case study of the Changzhou Chinese Dinosaur Theme Park for experience. By doing these, I hope to discuss and reveal the development mechanism and common mode for the tourist industry of theme parks, hoping to help all the theme parks in the country to step on a healthy road with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theme park ;“5+2” mode ;Changzhou Chinese Dinosaur Theme Park 1952年荷兰微缩景观“马都拉丹”问世,1955年7月美国加尼福尼亚州诞生迪斯尼乐园,开创了世界主题公园的新篇章。主题公园以其特有的魅力和神化般的经济效益,为世界各国旅游开发所效仿。[1]结合各国的国情和旅游开发优势,形成了不同的主题公园的发展模式。[2]中国真正意义上的主题公园开发,始于1989年9月在深圳特区建成的“锦绣中华”。10多年来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在中国旅游地的开发中,主题公

中国林业发展现状

中国林业 地科三班沙玉龙 随着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进,中国的林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六大林业重点工程稳步推进,生态建设规模在连续几年大幅度扩张之后,开始转入稳定推进阶段。林业产业快速发展,营造林业、木材生产及林产工业、森林旅游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林业种苗、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林业科技、林业教育成果不断增加。林业基层建设不断推进,林业国际交流成绩显著。 2003年6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3)9号)颁发。在这之后,各级林业部门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全国林业工作会议精神。伴随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和野生动植物、湿地、大熊猫等专项调查结果的公布,以及全国依法治林工作会议和全国林业人才工作会议的召开,我国林业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具体来说: 1.全国造林绿化整体水平明显提高,重点工程造林贡献突出,民营林业发展迅速。 2004年全国完成营造林679.46万公顷,比2003年下降37.87%,人工造林501.89万公顷,飞播造林57.92万公顷,无林地和疏林地新封山育林119.65万公顷。2005年,全国共完成营造林面积628.4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323.2万公顷、飞播造林41.6万公顷、新封山育林263.6万公顷。2006年,全国完成造林271.79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244.61万公顷,飞播造林27.18万公顷。新封山(沙)育林147.17万公顷。在树种结构上,各地加大了阔叶树、乡土树种造林比重,西部干旱地区加大了灌木林造林比重。林业重点工程营造林贡献突出,林业重点工程营造林核实面积占全国营造林总面积比重的89.8%,核实率达94.3%,合格面积占全国营造林合格总面积的90.0%,合格率达90.2%,高于全国营造林平均水平。民营林业迅速发展,全国非公有经济造林285.30万公顷,占全年造林面积的50.96%。截至2007年底,我国非公有森林面积已占森林总面积的20.3%;在未成林造林地中,非公有比例增至41.1%。2007年全国有5.5亿人次参加义务植树,植树24.9亿株。 2.六大林业重点工程稳步推进,工程效益继续显现。 截止2007年,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已完成营造林面积576.68万公顷,占全国营造林总面积的84.87%,其中造林面积480.29万公顷(人工造林424.24万公顷、飞播造林56.05万公顷)、无林地和疏林地新封96.39万公顷。在造林面积中,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不含京津风沙源退耕)、三北及长江流域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分别占13.36%、66.99%、9.85% 、9.33%和0.47%。具体来讲:

国内主题公园发展情况介绍

国内主题公园发展情况介绍 一、主题公园的路口 (一)行业发展与政策环境推动主题公园转型升级 近年来,中国的旅游业处在持续增长的趋势中,并且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与日俱增,对品质化需求持续提升,中国旅游市场的需求和供给都呈现了多元化和加速升级换挡的趋势。在这一发展态势下,中国的主题公园产业蓬勃发展。 我国的主题公园市场的发展经历了由以第一个大型器械游乐园“长江乐园”为代表的开 拓阶段,到迪士尼、环球影城纷纷进驻的国际化竞争阶段。华侨城、长隆、华强、宋城、海昌等本土主题乐园集团成长为中国主题乐园产业发展的中流砥柱。 我国主题公园行业高速发展,培育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产业链,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推进了全域旅游的进程。主题公园项目在为各地政府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和税收的同时,也优化了当地环境,推动了城镇化建设。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主题公园还担负着丰富文化供给、塑造本土文化品牌、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使命。 中国主题公园产业的活跃也影响了整个国际主题公园产业。近一两年,国际主题公园市场的增长有相当一部分是源自中国市场的成长动力。根据最新发布的《2019年全球主题公园和博物馆报告:全球主要景点游客报告》,2019年全球主题公园发展呈现平稳增长的趋势,排名前十的主题公园集团中有三个来自中国,且游客年增长率最高。

随着市场的火热,各方资本也持续不断地进入主题公园产业。大量旅游与非旅游资本的注入,进一步加剧了国内主题公园的竞争,也带来了许多问题。经营业绩普遍较低、产品品质不佳、后期升级改造不及时、知识产权积累不足等严重影响着我国主题公园的发展质量。 近年来,国家连续出台了相应政策,尤其是五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规范主题公园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以防范“假公园真地产”项目,规范了我国主题公园发展。行业发展环境与政策环境推动着中国的主题公园来到了转型升级的路口。 (二)新冠肺炎疫情加速我国主题公园转型步伐 作为旅游景区的典型代表,主题公园一直具有前期投入大、回收期长、人群聚集、门票价格相对较高等特点。此次疫情期间,正是由于这些特点,主题公园受到的冲击更为严重。 一方面,主题公园遭遇了巨大的直接冲击与短期压力。持续闭园停业导致主题公园游客、收入归零,但是财务、人工、折旧摊销等成本和费用依然在发生,许多主题乐园由于现金流吃紧而面临破产风险。 另一方面,疫情也为主题公园发展带来了深远的间接冲击与长远影响。目前,已有多方专家提出新冠病毒或将长期存在,由此可能导致旅游者的行为模式、体验方式发生持续的重大变化,主题公园的运营方式也需要随之发生改变,甚至相应的行业标准也需加以改变。 虽然说我国旅游产业持续发展的态势不会改变,主题公园向上发展的基本趋势也不会出现改变,但是疫情带来的变化也进一步强化了中国主题公园转型升级的迫切性。 二、国内外主题公园行业发展形势 (一)国内外主题公园发展环境分析 1.政府政策宽紧有度支撑行业健康发展 近年来,国家针对主题公园行业整体政策利好,2018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委联合印发《关于规范主题公园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严格控制主题公园周边的房地产开发;园区内严禁进行房地产开发;用地应通过招、拍、挂等方式取得,严禁采取划拨方式等关键环节。这些措施有利于抑制主题公园投资泡沫,避免盲目过热建设与同质化竞争,倒逼主题公园企业的商业模式、盈利能力、产品组合、创新能力等各方面提升,有利于引导主题公园行业健康、有序、规范、持续发展。 2020年以来,在政府政策宽松、减税降费等一系列措施下,我国国内消费服务市场表现出强大的韧性,消费服务已然成为我国恢复经济增长的“压舱石”和“稳定器”。2020年3~6月,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及措施,具体发布时间、文件名称及核心内容见表1。

浅谈国内主题公园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谈国内主题公园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文章第一部分对国内主题公园的发展现状做了概括,第二部分对目前主题公园存在的问题做了简要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向,第三部分在国内主题公园现有问题的基础上对未来几年主题公园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归纳和预测。 【关键词】主题公园现状发展趋势 一、主题公园现状分析 1、国内主题公园发展历程 20世纪80年代末,国内第一家主题公园“锦绣中华”在广东深圳诞生。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断发展,众多房企都在涉足与主题公园相关的地产项目。 1994年开业的深圳“世界之窗”,公园内按不同比例仿制世界各地景点,融世界奇观、历史遗迹、古今名胜、民间歌舞表演为一体,以集聚世界各地微缩名胜景点的人造主题公园而得名。 1998年深圳“华侨城欢乐谷”建成。“华侨城欢乐谷”是融观赏性、趣味性、娱乐性、参与性于一体的国内现代主题乐园。至此深圳湾形成了国内第一个主题公园群落。 2000年常州“中华恐龙园”正式开园,首次创造性提出“5+2”主题公园模式。“中华恐龙园”是以恐龙为主体,融娱乐、休闲、表演、科普、博物与一体的综合性游乐园。 2005年,国内第一家园林式主题公园,西安“大唐芙蓉园”,以展示多姿多彩的盛唐文化著称。同年,香港“迪斯尼乐园”开业,又被称为世界最小迪斯尼。 2007年,广州“长隆水上乐园”,据以全国著名,世界知名,以游乐设备最多最先进为特点。 2011年,常州·武进环球动漫嬉戏谷,以“动漫艺术,游戏文化”为主题,首次将互联网技术运用于主题乐园,构建“虚实互动”模式。 2012年,大庆“北国之春梦幻城”一期完工,以梦幻侏罗纪探险时代为主题,国内首家侏罗纪公园登场,预计2016年三期全部建成。 此外,2011年4月8日,内地首个迪斯尼乐园在上海浦东区正式破土动工,一期投资为245亿元,预计2015年开园。2012年下半年,中美合资双方宣布将在上海徐汇滨江建设“梦中心”项目,该项目投资达200亿元,同时美国梦工厂还

最新森林公园在我国自然保护区系统中的地位

森林公园在我国自然保护区系统中的地位 摘要本文针对我国森林公园建设发展迅速的现状,阐述了“森林公园”的自然保护性质和作用,提出国家自然保护区系统”的概念,将森林公园与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三个体系同视为“国家自然保护区系统”中的三个组成部分,并阐述了这三个体系各自的特点、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同时,还提出进一步加强 森林公园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森林公园,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保护区系统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旅游业的发展和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森林旅游开发日益受到重视,森林公园也应运而生,而且发展十分迅速,已达到相当大的模程度。森林公园的建设不仅开发了旅游资源,增加了经济收入。还对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促进森林资源的持续利用做出巨大贡献。本文试图结合我国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的发展,探讨森林公园的概念,明确森林公园在自然保护中的地位,并提出加强森林公园管理的建议。 l. 关于森林公园的概念 由于森林公园是新生事物,人们对“森林公园”这一名词的真正含意并非完全理解。普通的“公园”人们并不陌生,它常指城市中供居民娱乐消遣的公共设施,而森林公园却不能理解为“森林”和普通意义“公园”的简单叠加,而是有特定

的含义,森林公园中的“公园”为一专有名词,来源于国外的“国家公园” 一词就在全世界许多国家使用,尽管各自的确切含义不尽相同,但基本意思都指一类自然保护区。鉴于国家公园的普遍存在,1969年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IUCN(世界自然保护同盟)第十届大会作出决议,对国家公园进行定义,明确规定国家公园必须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1.1 区域内生态系统尚未由于人类的开垦、开采和拓居而遭到根本性的改变,区域内的动植物种、景观 和生境具有特殊的科学、教育和娱乐的意义,或区域内含有一片广阔而优美的自然景观。 1.2 政府权利机构已采取措施以阻止或尽可能消除在该区域内的开垦、开采和拓居,并使其生态、自然景观和美学的特征得到充分展示。 1.3 在一定条件下,允许以精神、教育、文化和娱乐为目的的参观旅游。 以上三个特征正是区别普通的“公园”和“森林公园”的关键所在。显然,国家公园强调其自然生态系统及其科学意义的特征,这是普通的公园所不能具备的,而森林公园却基本具备了上述三个特征。森林公园的景观主体是森林植被,多为自然状态和半自然状态的森林生态系统,常常拥有比较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该区域已由地方政府划出,给以特别的保护和管理,并主要用于开发以精神、教育、文化和娱乐为目的的旅游活动。因此,我国的森林公园相似于国外的国家公

中国主题公园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战略建议全解

2016年中国主题公园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战略建议 一、研究背景 2016年6月16日,全球第六座、中国内地第一座迪士尼乐园在上海正式开业。据预测,上海迪士尼每年将带来直接园区经济效益156亿,带动上海其他经济效益144亿。上海迪士尼的落成对国内主题公园行业将会产生很大影响,包括广州长隆、深圳华侨城等都会波及,与此同时,上海迪士尼也将直接带动国内主题公园投资热潮再次升温。 近十年来,国内主题公园快速崛起,并呈现出了“井喷式”的发展态势。截至目前,国内主题公园数量达到2000多家,其中国内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的有300家左右,我国主题公园发展正迎来“黄金时代”。另据测算,至2020年,中国文化产业占GDP比重将达5%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将达4.5万亿元以上,作为“旅游+文化+体验”的新型文化消费,主题公园旅游前景广阔。2020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主题公园市场。 二、行业现状 (一)发展历程:历经五次建设浪潮 主题公园是城市休闲娱乐功能完善的象征,它的每一次转型都紧随时代需要、产业需求及市场需求,都是某种文化及某一时代的承载。 我国主题公园开发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是市场催生的产物。深圳锦绣中华是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主题公园,1989年9月建成开园,7个月即收回所有投资。锦绣中华的巨大成功使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景观类、民俗类的主题公园。 1992年起国企改革,大量人员失业,加之农村剩余劳动力长期存在,国家试图通过半市场半计划经济的方式将失业人员“挤入”服务业。新兴的旅游业在产业准入门槛和社会认同感上占据优势,吸收了大量劳动力。1995年开始,国内旅游热快速升温,庞大的国内旅游市场被启动,第二轮主题公园建设热潮兴起。1998年建成的深圳欢乐谷为典型代表,在主题的基础上加入娱乐元素,核心是游乐设备。在此期间,旅游业发展进程中的三个里程碑事件也对主题公园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994年实行双休日制度,1996年地方政府把旅游业列入“九五”期间国民经济发展规划,1999年实现黄金周休假制度。 2000年至2004年,中国主题公园进入以“打造品牌”为核心的第三轮热潮。2000年建设的常州恐龙园加入了科普和参与性表演的内容,为主题公园注入了一阵新风。 2005年至2009年是中国主题公园第四轮投资建设热潮。受迪士尼、环球影城在全世界布局的刺激,国内的主题公园也大量运用高科技,大大提升了游客的参与性与感受性。 2012年,过半人口的城镇化造成了更强大的郊区度假休闲游的需求,伴随“乡愁经济”开始的古镇主题公园化进入高热状态。当前,我国进入了主题公园的高速建设期,多个世界知名主题公园先后落户中国,与此同时,我国各地建设主题公园的热情也持续高涨。

我国主题公园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我国主题公园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红楼艺文苑为例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顾娟 指导老师刘庆友 摘要:目前主题公园作为一种概念化的新型的旅游形态已成为旅游业甚至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从我国第一个主题公园建立起主题公园就在我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不仅进一步开拓了旅游业的新领域,同时也带动了旅游业特别是相关产业的发展。但是主题公园在发展中也承受着来自市场,公园本身等方面的挑战,如何接受挑战解决问题已成为业内人士不断研究的热点。本文以红楼艺文苑为例,指出我国主题公园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这些问题的原因,在总结借鉴及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主题公园发展的一般规律,并借助于红楼艺文苑这一范例对主题公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相应的对策研究。 关键词:主题公园;旅游文化内涵;开发;策略 一、我国主题公园的基本概念 (一)什么叫主题公园 主题公园是现代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产生的新的旅游吸引物,是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边际资源,是信息资源与旅游资源相结合的休闲度假和旅游活动空间,是根据一个特定的主题,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多层次空间活动设置方式,集诸多娱乐活动、休闲要素和服务接待设施于一体的现代旅游目的地。1979年开放营业的以“清明上河图”为蓝本的“宋城”是我国主题公园开发的雏形。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国主题公园的经营策略、发展战略在不断改进和创新,其发挥的作用和意义也在不断扩大和延伸。 (二) 主题公园的类型 我国境内已建的主题公园按突显的主题内容大致可以分成如下六大类:以中华传统民族文化为主题,如深圳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昆明云南民族村,珠海圆明园,北京民族文化村等;以动物观赏为主题,如广州番禺香江野生动物园、长隆夜间动物世界;以文学文化遗产为主题,如北京大观院、无锡三国城、河北正定等地的西游宫;以影视文化为主题,如广东南海影视城、无锡唐城等;以异国文化为主题,如深圳世界之窗,北京世界公园,长沙、广州世界大观;以科学、科幻为主题,如广州的航天奇观,海洋馆等。南京明孝陵梅花山上的红楼艺文苑是属于第三类的以文学文化遗产为主题的公园。 (三)主题公园的一般特点 1.强烈的个性与普遍的适宜性的有机结合 强烈的个性或者说特色是主题公园成功的必要前提。如好莱坞“环球影城”长盛不衰的原因是它代表了好莱坞影视娱乐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个性。如果缺乏个性,处处模仿建设,必然分散客源,最终难以逃脱失败的结局。其次,主题公园应该能满足不同年龄、不同文化、不同职业层次的游客的心理、娱乐需要,要有普遍的适宜性,这样才有可能吸引更多的游客。 2.投入高,占地规模大

中国国家公园发展现状研究

中国国家公园发展现状研究 摘要:摘要:本文将在对中国国家公园的发展背景、发展进程、社会生态效应研究的基础上,在遵循自然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发展经验,提出具体建议。 关键词:关键词: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中国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不仅因为其所具有的美丽风景,也为这些公园丰富且独一无二的生物多样性。虽然中国的国家公园是为了提高环境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人们生活,然而,在某些地区,生态旅游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导致当地生态、经济和社会制度的退化。因此,怎样破解长期困扰我国的“保护与发展”矛盾,如何因地制宜地且合理地制定我国国家公园体系,确定国家公园在科学发展中的定位,实现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己经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一(中国国家公园发展现状 自从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于在1982年建立以来,各类园区纷纷建立,数量迅速增长。目前为止有1865家符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N)定义的国家公园,即以保护国家自然文化遗产、并在保护的前提下提供全体国民观光机会为目的场所。中国的1865处国家公园包括国家森林公园公园,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湿地公园,国家矿公园,国家水利公园。其中国家森林资源。 国家公园已成为中国旅游业的重要资源。以国家森林公园为例,自2000年开始,游客和收入分别以每年20,和43.6,的速度递增。2009年,有3.33万人次游览国家森林公园,占游客总数的16,。并产生了29.3亿美元收入,聘请近百万人,创造了118144个永久职位。2001年至2008年,国家森林公园开发投资额达到47亿美元,筹建了60 100公里的道路网络,40500张床位,和旅游景点周围基

主题公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主题公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湖南文理学院刘依依 摘要:无论是谁,只要在中国见过假期时过山车前的长龙,和旅游景点的汹涌人潮都能总结出中国市场对主题公园的需求正日益增长。然而主题公园在中国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在变化多端的娱乐产业环境下,众多主题公园为举步维艰。对旅游投资今后走向的把握,以及对影响利润的关键因素的理解已日渐清晰成为主题公园在中国生存的关键。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旅游产品的要求越来越多样化,已经从只注重已存在的自然人文景观吸引物提升到了更加注重人类智慧再造的旅游吸引物,本文结合国内主题公园的发展历程,分析探讨决定中国主题公园成败的因素,我国大部分主题公园虽然目前发展处于困境,但是有挑战就伴随着机遇,面对巨大的市场,主题公园的投资者应该深刻思考该如何开拓这片领域,发展繁荣中国主题公园的事业,拉动国内旅游产业的腾飞。 关键词:旅游客源市场发展战略生命周期宏观调控 1.我国主题公园面临的现状 我国的主题公园事业是随着旅游业的兴盛而出现和壮大的。当前,社会各对主题公园指责颇多,但是透过表象可以看出,主题公园在现代旅游业发展中能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诸多问题的产生于缘操作上的失误。促进我国主题公园健康发展的关键还在于有关方面提高对主题公园本身的认识水平,优化规划设计,改善经营管理,加强宏观调控。 我国主题公园虽然相对欧美国家起步较晚,但是有自身的特点和一定的优势。20世纪90年代是我国主题公园诞生的高峰期。特别是锦绣中华取得成功后,掀起一场我国主题公园热,仅1990—1994年间就建成了2500余座,有关统计结果显示,到目前,近十年来涌现的主题公园中,已倒闭的约占80%,给国内旅游业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3000亿元,我国目前幸存的主题公园中仅有10%盈利,20%持平,其余70%均处于亏损状态。我国主题公园在计划性不够的情况下诞生了,加之更多的国际知名主题公园品牌(如迪斯尼、环球影城等)纷纷进入中国,我们面临更大的挑战,要深刻思考,找到最好的出路。 2.我国倒闭的主题公园存在的问题 2.1门票价格相对过高

我国主题公园发展状况

我国主题公园发展状况 一、我国主题公园的发展历史 自深圳“锦绣中华”建成开放以来,旅游主题公园作为一种现代旅游形态,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内旅游热兴起,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也逐步多样化,使庞大的国内旅游市场被启动,诞生了一批批旅游项目,主题公园便是其中之一,如深圳华侨城的锦绣中华、中华民俗村、世界之窗等。在发展的过程中,我国主题公园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1978年底—1989年:主题公园的萌芽阶段。 以1983年广东中山兴建的“长江乐园”为开端,短时期内在全国引发建设游乐园的热潮,如广州的“东方乐园”、珠海的“珍珠乐园”、上海的“锦汇乐园”、无锡的“太湖明珠乐园”、北京的“龙潭湖乐园”、四川的“成都游乐园”等,这些游乐场大都直接引进国外大型机械游乐设施像大风车、旋转飞机、过山车、摩天轮等,给习惯传统观光游览方式的旅游者以全新的刺激,因而在短时期内获得巨大的成功。但由于缺乏文化内涵,门票等游乐费用过高以及重复建设过多,至80年代中后期,绝大部分游乐园陷入困境。与此同时,

国内的主题公园也发展了另一种模式:旅游与影视相结合。 2.1989年—1997年:主题公园快速发展阶段1989年9月深圳“锦绣中华”的成功开业,标志着中国主题公园的诞生。“锦绣中华”是中旅集团参照荷兰小人国的创意,采用微缩景观的方式,选取我国有典型代表性的名胜山水、古迹民俗进行高度提炼和再创造,形成80个微缩景点。其丰厚的文化底蕴,精心设计和科学有效的经营管理使它一推出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开业一年多就收回了一亿元的投资。紧接着,中旅集团又推出了“中国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两个景区,也取得了极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随后产生了北京的“世界公园”、无锡的“太湖影视城”、上海的“环球乐园”、江苏的“苏州乐园”等一大批的大型主题公园。在这个阶段,主题公园的发展已经突破以往单纯依靠机械游乐项目、缺乏文化内涵支撑的缺陷,进入真正概念化提升阶段。 3.1997年以后:主题公园规范化发展阶段 深圳华侨城将集团属下的“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等旅游资产进行重组,组成旅游

世界旅游娱乐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世界旅游娱乐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全球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科技的高速发展,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促使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出现重大发展变化,而作为旅游要素之一的旅游娱乐业,更是显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不仅使旅游业结构更趋合理,带来效益,更为各国旅游者带来更多的交流机会和内容,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本文就旅游娱乐业在世界和我国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如何搞好行业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认真的探讨。 现状 游乐园的兴起和主题公园的出现从世界范围看,旅游娱乐业的兴起和发展是与国家工业化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密切相联的。它最早的雏形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的集市杂耍,通过音乐、舞蹈、魔术及博彩游戏等手段营造气氛、吸引顾客。随着手工业向机械工业递进、城市的大量出现,这种小型的流动的娱乐形式逐步演化为专门的以户外为主的游乐场所.到了20世纪上中叶,其形式也从轻松温和的草地花园式,转为以机械游乐器具为特色,追求喧哗、刺激的游乐园。二战后,随着生活方式的日趋多样化,科技发展和经济繁荣,形成主题公园的旅游景观创新概念。“童话乐园”、“探险乐园”、“野生动物园”、“假日乐园”等相继在欧美等地发展起来。特别是1955年美国在洛杉矶建起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主题公园后,以主题公园为代表的旅游娱乐业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发展,从规模到科技和文化含量上都有较大突破。 主题公园是以特有的文化内容为主体,以现代科技和文化手段为表现,以市场创新为导向的现代人工景区。主题公园已被国际旅游业视为旅游发展的主体内容之一。目前,美国的大型主题公园已达40余个。加上50多个年接待量在50-100万人次间的中型主题公园,美国的主题公园年接待量达1.2亿人次,总收入近45亿美元。其中两处迪斯尼主题公园早在90年代初期观众就均超过每年1000万人次,收入15亿美元。欧洲现代化大型主题公园共19个,年收入约15亿美元。日本目前已有主题公园29个,年接待量7500万人次,收入15亿美元。 以迪斯尼为代表的主题公园具有创新性与扩张性。其创新性一是形成主题公园的旅游景观创新概念。迪斯尼的建成标志着传统的以多种机械娱乐设施为主,辅以音乐、表演和展览的游乐园时代的结束,进而最终形成了完整意义上的主题公园概念。迪斯尼的成功首先带动了一个行业的兴起与发展。二是形成影视与主题公园结合的独特视角。迪斯尼乐园较充分地利用其在电影界的广泛影响,以其成功塑造的卡通形象作为最有效的广告和最有号召力的宣传,为主题公园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随着主题公园的崛起和发展,影视与主题公园已成为相辅相成的关系。电影与主题公园对大众基本心理需求满足的契合性,形成两项产业互补互促的良好循环。三是形成了配套的主题公园创新经营模式。首先是科学选址。通过选择较为温暖、拥有良好气候条件的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