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咨询入门作业1-4答案

心理咨询入门作业1-4答案

心理咨询入门作业1-4答案
心理咨询入门作业1-4答案

作业1

一、名词解释(5x5)

1、心理咨询P5 心理咨询是指咨询者协助来访者解决各类心理问题以维护心理健康、发展个人潜能的过程。

2、自由联想(P18)自由联想是指由咨询者鼓励来访者讲出头脑中的一切事情,咨询者可以从来访者所述的词句、事件和想象中,推论其间的联系,把来访者压抑的动机召回到意识中来,从而使来访者获得对其潜意识的认识。

3、认知疗法(P21-22)认知疗法遵从一种积极的指导性的咨询方式,咨询者和来访者之间必须建立非常好的帮助关系,咨询者良好的能力有助于来访者理解认知情感、生理和行为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来访者学会监控并纠正自己非功能的自动思维模式。

他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唤起求助动机,二是自动思维矫正,三是新认知模式的实践,四是形成新的自我认识。

4、合理情绪疗法(P23)理性情绪疗法的核心是以理性治疗非理性,帮助病人改变其认知,用理性思维的方式来替代非理性思维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由非理性信念所带来的情绪的不良影响。其过程分为两步:一是让来访者认识到其问题是由非理性信念引起的,并通过努力克服这些问题,二是让来访者形成合理的信念,并形成用理性方式进行思维的习惯

5、潜意识决定论潜意识其内容主要是原始本能及与本能有关的欲望,即“力比多”或性欲。其内容可招回到意识中,是可以

回忆起来的经验。

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是行为强大的动力,意识在决定人的行为中并不重要。“意识好比冰山露在海洋面上的小小山尖,而

潜意识则是沉在海洋面下看不见的那巨大的部分。”

二、简答(8x7)

1、心理咨询的目的和意义P37

心理咨询的目的和意义包括:提高人的素质、发挥人的潜能、改变人的认知以及改变人的行为。通过心理咨询帮助来访者更好地认识个体与社会,提高个体的生活技能、解决内心冲突和现实问题的能力,改善来访者的认知偏差,形成新的更有效的思维模式,同时改善和矫正来访者的不良行为,最后提高来访者的整体素质。

2、非理性思维的特征P47

非理性信念具有三个特征:O 1、要求的绝对化。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某一事物怀有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这样的信念。C2、过分概括化,是一种以偏赅全的不合理思维方式,一方面是对自身不合理的评价,另一方面也是对他人的不合理的评价是。O 3、糟糕至极。如果一件不好的事发生将是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的,是一场灾难的想法。

3、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

①、精神正常,但遇到了与心理有关的现实问题并请求帮助的人群(补救咨询);C2、精神正常,但心理健康水平

出现问题并请求帮助的人群(发展咨询);8、特殊对象,即临床治愈的精神病患者。

4、行为疗法的步骤P20

行为疗法的咨询过程可分为四个步骤:

(1 )目标行为的分析。确定需要改变的目标行为及其产生的原因。(2)行动计划的制定。咨询者向来访

者说明行为疗法的目的、意义的方法,并制订行动计划,提高来访者的信心。(3)行动计划的实施。把行

动计划付诸实践并对来访者的学习结果进行强化。(4)新行为的巩固。指导来访者将学习到的新行为在现

实生活中应用并巩固,从而取代原有的认知模式。

5、认知疗法的步骤P22 认知疗法的创始人贝克认为,所有的心理问题是思维的歪曲或功能受损造成的,因此,不是人们的经验

或处境让他们愤怒、抑郁或焦虑,而是他们对这些经验的看法使他们出现了负面情绪。常见的逻辑错误包括:

武断的推论、两极化的思想、扩大化或缩小化。

咨询过程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唤起求助动机;二是自动思维矫正;三是新认知模式的实践;四是形成新的自我认识。

6、理性情绪疗法P23

理性情绪疗法的核心是以理性治疗非理性,帮助病人改变认知,用理性思维的方式来替代非理性思维的方式,最大限度减少由非理性信念所带来的情绪困扰。基本咨询步骤包括:

第一步:让来访者认识到其问题是由非理性信念引起的,而且通过努力可以克服。第二步:协助来访者找出非理性信念并与之辩驳,从而形成合理的信念,最后让来访者形成用理性方式进行思维的习惯

7、弗洛伊德人格结构说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

自我,其德文原意即是指“自己”,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所以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超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8、心理咨询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P63

咨询者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包括:自我觉知能力;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记忆力;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欣赏、关切他人的能力;具有活力和生命力;对工作投入的能力;处理冲突情境的能力;接受和容忍暧昧不明情况的能力;形成咨询风格的能力。

三、论述(19)

1、人本-存在主义流派心理咨询的理论基础P24

人本-存在主义流派心理学的现论基础是“人本主义”理论和“存在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认为,人有自我觉察、自我探索的能力。以人本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咨询理论认为,在咨询中咨询者的主要任务是给来访者提高一种真诚、信任、支持、安全和鼓励性的帮助关系,保持一种开放和接受的态度,帮助来访者认识此时此地的现状,陪伴来访者不断地自我探索、自我成长。在咨询中咨询者扮演的是对来访者的同理心、陪伴来访者走向和谐的角色。

来访者中心疗法是所有学习心理咨询者都需熟悉的理论。他所提出的同理、无条件接纳、真诚已被所有的咨询理论所接纳。

存在主义理论认为,人们每天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人们需要建立自信来解决这些问题,在应付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个体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并获得快乐,然而我们常常发现生活是艰难的,于是我们就会试图从现实中逃离并在梦想中生活,这正是问题产生的根源,因此存在主义理论进行心理咨询的咨询者就强调来访者创造自己存在的个人责任,帮助来访者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帮助他们为自己选择规定和指导自己存在的价值和目标,并支持他们表达这些价值和目标行为。

作业2

一、名词解释(4x6)

1、心理诊断P87 心理诊断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来访者的心理和行为进行诊断,以确定其性质和原因的方法。

2、注意P110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的状态,表现为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

3、记忆P114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记忆包括三个基本过程:识记、保持和回忆。

4、思维P117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性和规律性的一种概括的、间接的反应过程。间接性和概括性是思维过程的两个重要特点。

5、比率智商P122 比率智商:一个人在智力发展上同其他同龄人相比的相对水平,是智力年龄与实足年龄两者的比率。

6、离差智商P122

离差智商:被试的成绩偏离同年龄组平均成绩的距离。计算公式:智商= 100 + 15 (X —M ) /SD , X为被试的成绩,M 为样本成绩的平均值,SD 为样本成绩的标准差。

二、判断对错并改正错误的内容(4 x3)

1.记忆的年龄特征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P114

错。记忆的年龄特征:不仅总体上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并且这种下降是阶段性的。

2.EPQ 编制的最初目的在于进行精神病学的诊断。P138

错。为了人格类型的分类。

3.神经心理评定适合直接反映大脑有无器质性病变。

错。神经心理评定更适合与反映脑功能的变化,而不是直接反映大脑有无器质性病变。

三、简答(64)

1. 心理诊断的原则?(6)P87 客观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发展性原则、保密性原则

2. 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转诊?(4)P103

转诊:指把不适合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来访者转介给适合的相关部门,或将不适合心理咨询者的个案介绍给其他咨

询者。转诊的几种情况:欠缺型;忌讳型;冲突型;非信任型。

3. 智力最重要的五个因素是什么?(5)P121

智力指成功地解决某种问题所表现的良好适应性的个性心理特征。其中,逻辑思维或推理、问题解决能力、获得知识的能力、记忆力、适应环境能力是最重要的五个因素。

4. 人格的基本特征有哪些?(4)P131 人格的基本特征:整体性、稳定性、社会性和独特性。

5. 心理诊断的方法有哪些?(4)P89 心理诊断的方法有个案法、会谈法、测验法、观察法等。

6. 简述焦虑性神经症和抑郁性神经症的临床表现和类型(12) 焦虑性神经症临床表现为显性焦虑、特续紧张、或是以防止焦虑为

目标的行为模式,其生理体验为发汗心悸、呼

吸困难、脸红、头昏、颤抖等,认知上表现为担心,情绪上体验到紧张、害怕、担心、激动,行为上过渡谨慎回避,主要类型有:广泛性焦虑障碍、惊恐障碍、强迫症、恐怖病、创伤后应激障碍。

抑郁障碍是一组以抑郁心境自我体验为中心的临床症状群或状态。表现为体重明显增加或下降、睡眠模式改变,感到自己一无是处、无能、悲观,精神沮丧、压抑痛苦、人际交往减少、活动兴趣降低。主要有可分为重性抑郁障碍和心境恶劣性障碍两类。

7. 简述人格障碍的原因(6) P186 人格障碍形成的主要原因有:遗传因素、社会因素、心理因素,总之形成人格障碍的因素来自

多个方面,不是单

方面的因素在起作用,应综合考虑各个方面才能恰当解释不良人格的原因。

8. 简述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和类型(9)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病理形式,常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语言和交流等

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不

协调,其特征包括思维和情感的分裂、突出的妄想或幻觉、显著的社会功能障碍。

类型:青春型、紧张型、偏执型、单纯型、未定型。

9. 投射测验的基本假设(6) P144 是人们对于外界刺激的反应都是有原因且可以预测的,而且个人本身的心理状况及整个的人格

结构对当时的知

觉与反应的性质和方向都起了很大的作用,人格结构的大部分处于潜意识中,个人无法凭其意识说明自己,当他面对一种不明的刺激情境时,却可以使隐匿在潜意识中的欲望、需求、动机等“泄露”出来,把一个反映他的人格特点的结构加到刺激上。10. 分别论述凯利、罗杰斯关于心理疾病的原因(8) P94-95 、98

凯利对心理疾病的原因分析主要从结构系统的问题和结构使用过程的问题来展开的,1、结构系统问题,人们产生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是人的结构系统问题,具体而言主要有结构缺乏,结构老化、结构通透性问题、结构单一问题。

2、结构使用过程问题,具体表现为惧怕预测结果的出现和活动周期问题

罗杰斯是以个体的自我为中心理论,对自我研究较多,所以一般称之为自我理论,他认为个体的自我概念是指与“我” 相互联系的一切经验的总和,他人对个体行为的评价如果与个体对自已的认识感受不一致,就会给个体自我观念形成带来因难,因此当意识的自我与实际经验产生分歧时,人们就经历不协调状态,严重者导致心理障碍。

作业3

一、名词解释(5 x6)

1、临床会谈P220 在心理咨询这种职业性的人际关系中,咨询者和来访者之间通过言语和非言语方式进行沟通并相互影响的过

程。

2、不良帮助关系P276 不良帮助关系业可称为双重关系,包括非性的双重(多重)关系以及性的双重(多重)关系。由于多种角色混淆,不良的帮助关系存在很多潜在的危险,给咨询目标的实现造成很多困难,需慎重处理。

3.咨询特质P285 咨询特质:在咨询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咨访关系和咨访效率有直接影响的人际反应特点。

4. 移情和反移情P443-P455 移情:来访者在分析师身上看到了他童处和过去的某个重要人的复活,因此把适用于这一模式的情感和反应转移到分析师身上。

移情的内涵要抓住两个关键点:一个是投射,即来访者将感情或人际关系投射到咨询者身上,咨询者成为了替代者;另一个是重现,即来访者过去经验或者心理冲突的重现,咨询者成为了引发者。

反移情:指咨询者受到来访者的刺激而引起的不适当的情绪反应与行为,反移情与移情类似,但是主体不同,它们客体互换。

反移情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反移情是病理性的现象。二是反移情是正常的现象。

5. 面质P465 咨询师直接把来访者藏而不愿暴露的事件加以提示、呈现或揭示其言行不一致之处,使来访者面对这些事实以寻求解决的办法。

6、阻抗P489 阻抗是来访者或咨询者干扰治疗过程和结果,或减低其成功可能性的任何行为。

二、简答(44)

1、对于有自杀倾向的来访者该如何接待与处理?(6)P240

对自杀倾向者的接待应把握以下几点:

(1)、立即安排见面;(2)、咨询者介绍自己,带领来访者走进咨询室;(3)、说明保密性及其限制,进行心理沟

通和积极倾听;(4)、对来访者进行检查评估;

2、匹配的来访者与咨询者之间有哪些特点?(6)P299

来访者-咨询者的匹配:

(1)态度相似,即两者对很多问题看法相对一致。(2)积极期望一致。(3)性格特点一致或互补。(4)背景条件的相似,两者在年龄、受教育水平、职业、智力、民族、文化、经济条件等相似。

3、简述行为主义的指导模式(6) P256 在行为学派中,咨询者在治疗关系中处于指导者、命令者、控制者的地位,而来访者则是一个被动服从的、对咨询者的各种知识进行操作、执行的人,基本上属于被操纵的角色。因此,行为主义的帮助关系模式是指导模式。

4、沉默有哪些形式?(6) P314

沉默主要的三种形式即:1、创造性沉默:来访者在会谈过程中对自己刚刚说的话、体验到的感受的一种反应。2、自发性沉默:往往产生于不知道下面该说什么好这样的情境。3、冲突性沉默;可能由于突破害怕、愤怒或愧疚引

起,也可能由于内心在进行某种抉择。

5. 简述精神分析的诱导模式(6)P258 精神分析的帮助关系模式介于指导和非指导之间。在精神分析的治疗过程中,咨询者与来访者所缔结的人际关系是一种合作式的联盟关系,在技术应用上,咨询者根据自己的判断来指导来访者实施操作。但他们不是靠直接的、教导式的方式来影响来访者,而以一种潜在的、不知不觉的探讨和分析诱导来访者潜意识的复苏。因此,其帮助关系式一种诱导式的间接指导模式。

6、什么是同理反应?具体手段和步骤是什么?(8) P549+P551

同理反应是指咨询者设身处地从来访者的参考标准去体会其内心感受,领悟其思想、观念和情感,从而达到对来访者情况的准确理解的一种态度和能力。

具体手段:表示理解、直指问题所在、明确来访者的表达信息、简洁语言反应、重复关键字词或语句、概括性重复、非语言表达。

同理反应包括三个步骤:一是从来访者的参照体系出发深入到对方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和思想;二是咨询者借助自己的知识经验对来访者进行整体考虑以掌握其实质;三是咨询者表达对来访者感受的理解引导来访者进一步思考并留意对方的反馈。

7. 言语信息与非言语信息的价值与功用(6) P304-305 言语信息的价值功用是帮助咨询者掌握来访者的基本信息和个人经历,掌握来访者固定使用的关键词,了解来访者的情感状态及态度,非言语信息有两个方面的价值,即帮助咨询者深入了解来访者的内心世界,证实言语信息修正人际交流。

三、论述

1. 试论述指导式咨询与非指导式咨询的区别?(14)P255-P258 他们对咨询的目的与看法不同。指导式假定咨询者应为来访者选择咨询目标,并指导来访者努力去达到咨询目标。而非指导式咨询认为来访者有权为自己的生活做出选择。

指导式的咨询重视社会规范,认为有能力的人应该对能力较差的人进行指导。而非指导式的咨询重视个体心理上的独立性和保持完整性的心理状态的权利。

指导式的咨询更倾向于对来访者的问题进行工作。非指导性咨询着眼点在来访者而不是来访者的问题,一旦来访者对自己和现实的关系有了充分的理解之后,他就能够选择适应环境的方法。

他们在会谈中常用的技术也有所不同。非指导性的咨询的基本特点是咨询者不以权威或专家自居,而是一个有专业知识的伙伴或朋友,把主要责任交给来访者,以来访者为中心。故很少提问,避免替来访者做决定。

2. 论述建立良好帮助关系的途径(12) P263 良好的帮助关系有赖于咨询者和来访者两个方面的因素。

一、咨询者的态度,咨询者的态度是建立良好帮助关系的关键,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共情,即同理或同理心;2、无条件积极关注;3、尊重和温暖;4、真诚。

二、来访者的行为,来访者的很多行为有强化帮助关系的效果,因此运用一定的方法诱发来访者这些行为的出现会强化这种帮助关系,。在咨询过程中一般运用三种方法来实现。1、构建:它可以使咨询者成为来访者喜欢的人,成为的吸引力的人;2、模仿:让来访者学习录像中其他来访者的样板,给来访者起到示范榜样作用;3、顺从强迫:

通过群体压力实验使来访者形成对咨询者“喜欢”的倾向。

三、咨询者的特征:咨询者专业性、吸引力、可信任性这三个特征称为治疗关系的增强因素,咨询者可以通过向来访者展示这三个特征来强化帮助关系。

四、会谈技术:在良好关系建立过程中,咨询者还可以通过会谈技术来影响来访者,建立并发展良好的帮助关系,主要有三种技术:1、参与性技术;2、影响技术;3、非语言技术。

五、初次会谈:咨询者要向来访者传递共情、真诚、尊重、热情、无条件关注的态度,减少来访者的困惑,缓解焦虑。

六、知情同意书:国外通常将签订知情同意书作为伦理和法律的要求,并纳入治疗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

作业4

一、解释(5x5)

1. 倾听P392

倾听是指在咨询过程中,咨询者的语言与非语言行为反映出,咨询者正全神贯注聆听当事人的语言表达,细读当事人的非语言行为,关切、疼惜和重视当事人的遭遇,愿意伴随当事人上天下海窥视问题的始末。倾听分为:接受信息、加工信息和传递信息三个过程。

2. 解释P426

咨询者将来访者的倾诉加以分析整理之后,对其问题的性质、症结、归因和解决方法给予简洁而明确的说明或启示。

3. 澄清P478

澄清是指咨询者为了更清楚地了解来访者谈话的意义,根据自己的理解来确认来访者的意思而使用的一种反应技巧。它包含两个含义:一是搞清楚来访者每句话的实际内容和说话的目的;二是对于来访者发生的生活事件,咨询者一定要搞清楚整个事件的经过、当时的环境以及当时来访者的情绪等。

4. 建议P557 建议是心理咨询与治疗过程中的一种谈话方式,指咨询者根据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和人格特点,对其行为提出具体办法和意见。

5. 角色扮演P566

在咨询过程中,咨询者为了协助当事人觉察与疏解情绪、体验相关人物的感觉与想法、学习新行为与语言,由当事人扮演相关人物,重演或预演事件,来达到以上目的的技术。

二、问答

1. 在倾听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10)P402

应注意的问题是:1、急于下结论,主要没有充分地倾听,没有弄清来访者的主要问题过早地下了结论,会将咨询引入歧途。2、轻视问题:当听来访者一个问题时产生类似经验的联想。3、转移话题:不能耐心听来访者的述说,

而通过提问来了解咨询者感兴趣的内容。4、过多的价值判断:5、运用不适当的咨询技巧,如询问过多,概述过多。

2. 咨询中,基本的提问方式有哪些?应注意哪些问题?(12)P409

一、基本提问方式:

(1)、闭式提问。目的在于精准的收集信息,缩小信息范围,澄清事实。例:你现在感到非常的矛盾是吗?

(2)、开放式提问。引导来访者更多地讲出有关情况、想法、情绪等。更深入地了解来访者的行为、感受和想法,从而找出问题的成因;激发来访者交流的愿望;使来访者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宣泄压抑已久的情绪,达到松弛身心的效果。例:这件事对你有些什么样的影响吗?

在咨询的初始阶段,少用“为什么”开头的问句,避免来访者有被质问的感觉,影响咨询关系的建立。

(3)、祈使提问。与开放式提问类似。例“你能谈谈当时的情况么?”

(4)、间接式提问。又叫隐含式提问。例:“我对你毕业后的计划感到好奇。(能介绍一下么?这个问句被隐去了)”

(5)、投射式提问。以某种假设开始的提问。例:“如果可以满足你三个愿望,你希望要什么呢?”

二、提问中应注意的问题:

提问方式的选择、提问内容的把握、提问时机的掌握、消极因素的控制五个方面。

三、应避免的提问方式

(1)、判断式提问。咨询不是教育、不是辩论、更不是指责,避免使用辩论式、质问式、进犯式或者咄咄逼人的判断式问句,否则不仅会造成来访者的防御,导致咨询失效,而且在咨询伦理上也是这的商榷的。

(2)、“为什么”问句。这个问句容易引起防御性解释。其一,有些来访者会说“因为”并一开始解释,有时解释会很长。其二,有些来访者会用“为什么”来防御自己。或他们觉得受到攻击,会直接质问咨询者“这有什么不对吗”来寻求保证。

(3)、重复提问。重复提问,会让来访者以为自己回答错了,于是改变回答内容。或认为咨询者没认真听,从而失去对咨

询者的信任。

四、提倡的提问方式

(1)、积极性的提问。是指能来访者以积极心态进行回答的提问。

(2)、问题解决性提问。咨询虽然不提倡直接为来访者提供建议方法,但可以为来访者提供多个层面的建议参考,

而后由来访者自行选择。

(3)、信息获取性提问。在谈话内容出现矛盾时咨询者应通过提问向来访者加以核实和查证,以便得到准确的信

息材料。

(4)、引发性提问。是为了从来访者那里得到清晰的具体的生活事例。

3. 解释的原则有哪些?如何在做出解释的过程中进行自我监控?(12)P435

一、解释的基础

1、收集来访者的资料,必须在充分了解来访者的基础上进行;

2、了解来访者的特点:来访者的自尊、精神紊乱

程度、认知水平、文化归属、文化节背不同对解释的接受程度不同,因此应区别对待,谨慎处理。3、建立良好的咨

访关系,应建立在与来访者安全而沟通良好的基础上;4、尊重来访者,咨询者不要过分强调自己的观点,不要过分

运用批判性的态度。

二、解释的表达

语言清晰易懂,使来访者听得明白;避免使用武断性的语气;采用渐进的方式和启发引导的方式;注意解释的时机。一般认为,在问题得以澄清且来访者获得对问题的新领悟阶段提供解释较好。

三、解释的内容

解释要有一定的限度,一次会谈,两三个运用得当的解释可能是最大极限。解释的内容应具有真实性、针对性、积极性。

四、解释的效果

要注意解释的有用性和可接受性

五、在关注、解释、评估、反思过程中,咨询者自我提问可以帮助咨询者自已所作的解释作出反思,从而实现对解释的自我监控。

4、如何妥善处理移情和反移情?(12) P452-453 、460-461

一、移情处理:1、处理移情有两个原则,一是咨询的初斯不要进行移情的解释,因为移情产生的原因一般是处于潜意识之中的过去的经验和心理冲突,,而了解自己过去经验和心理冲突有时候是令当事人感到痛苦的,一般认为当咨访关系稳定后再进行解释。二是处理咨访关系先处理问题。2、区别不同形式的移情现象:区别不同形式的移情;区别不同表现和程度的移情。3、直接干预,注意了移情处理原则以及区别不同情况下移情后就进入直接干预了,直接干预主要有三种:一是提醒来访者其行为已经背离基本规范或咨询关系的界限;二是直接向来访者指出其移情反应;三是使用解释来促进来访者的领悟。

二、反移情处理:1、觉察工作,咨询者要增加对自己的想法和情绪的觉察工作,随时检视自己对来访者的感觉和情绪是否属于反移情现象。2、处理工作:是录像,以此客观记录对自己的咨询过程进行自我评析、自我反省和总结。二是求帮助,当咨询者出现反移情时应向老师和资深同事寻求帮助,让他们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督导。三是参加心理治疗。四是转介给其他咨询者。

5、运用面质技术有哪些注意事项?(8)P473

一、关注来访者的反应:1、否认,否认表示来访者不愿意承认或者不同意咨询者给出的信息。2、困惑或者不确定,有时候,来访者可能会对咨询者面质的意思不明白,一种情况是咨询者没说清楚,另一种情况是来访者此时真的不清楚自己的问题。这就需要咨询者进进一步面质或者解释。3、接受,又分真正接受、假装接受和拒绝接受,要根

据具体情况作出相应对策,一般的原则是运用基本的共情,退回到认真倾听阶段,继续进行解释和情感反应。

二、注意面质的时机:为了避免运用面质出现的不良后果,咨询者一定要注意面质时机的选择。

三、其他注意点:1、要明确面质的动机。2、分清面质的时机。3、针对问题而不是针对人。4、注意评价面质的效果。

5、循序惭进的原则。

6、文化背景和价值观。

7、咨询者不要因担心使用面质技术会伤害来访者或者会咨询关系终止,而在该使用时不愿意使用,以致错失良机。

8、勇于承认面质的不足,首先不能过多地运用面质,再者面质

只是使来访者意识到矛盾问题,这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同时单独使用面质而不进行进一步的讨论和干预,并不能解决来访者的冲突。

6、在什么情况下会使用澄清技术?(8) P483-484

使用条件:1、来访者思维混乱时,因为这时来访者的言谈及思维很容易出现颠三倒四、含混不清的情况,因此需要采用澄清技术。2、来访者表达能力有限。3、来访者有意试探。4、来访者内心阻抗,有时来访者并不知道自己在阻抗,这时需要咨询者主动出击击中要害,引导他将问题暴露出来。

7、阻抗的咨询中所产生的作用有哪些?表现形式有哪些?处理阻抗的策略有哪些?(13) P489-492、496-499 一、阻抗的消极作用和积极作用。1、消极作用:阻抗会阻碍心理咨询的顺利进行;会使咨访双方都会产生不良的感觉;不能克服的阻抗常常是咨询中断的重要原因。2、积极作用:阻抗是咨访关系的一面镜子,他能较客观地反

射出咨询过程中来访者和咨询者的关系;阻抗是咨询过程中问题深化的突破口;是选择更有效的咨询方法及途径的重要依据;是确定咨询目标的重要参考因素;是咨询者洞察自我的重要参考内容。

二、阻抗的表现形式: (一)来访者的阻抗表现:治疗态度方面迟到、失约等;言语表达方面沉默、少言和赘言;交谈内容方面谈论小事、情绪发泄和虚假问答等;交谈方式方面外向归因、自我辩护、健忘、顺从、控制话题和最终暴露等;咨询关系方面,来访者故意破坏心理咨询的一般安排与规定来实现其自我防御的目的。 (二)咨询者的阻抗表现:取消会谈或迟到;说教代替倾听;走神或打瞌国;不讨论来访者的问题而是谈论自己的事情;拒绝与来访者讨论对方认为很重要的问题;以讽刺的口吻以对来访者讲话等。

三、处理阻抗的策略: (一)处理阻抗必备的能力,咨询者应具备1、正确诊断与分析的能力。2、建立良好咨询

关系的能力。3、解除来访者戒备心理的能力。4、发动来访者积极参与阻抗解除的能力。5、把移情与阻抗的处理结合起来的能力。 (二)处理阻抗的策略:1、正确认识阻抗,真诚面对,消除来访者的戒备心理;2、敏锐觉察,正确

判断阻抗行为;3、积极反馈,讨论阻抗本身;4、把握时机和控制进程,减少阻抗;5、把阻抗的解除与移情处理结合起来;

6、承认对自身能力的焦虑不安;

7、关怀自己,避免同情的疲劳。

2020心理咨询师 基础知识 全真模拟试题116(含答案及解析)

2020心理咨询师 基础知识 全真模拟试题116 第 1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 个体以一定的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即个体进行自我形象的控制,通 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形成,使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符合自我的 期待,这是( )。 (A)印象输入 (B)印象输出 (C)印象管理 (D)印象形成 【正确答案】:C 第 2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 关于测量,正确的是( )。 (A)测量就是心理测量 (B)测量就是依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 (C)测量就是用数字来描述事物的法则 (D)测量就是用一些题目或数字来描述事物的属性 【正确答案】:B 第 3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 下列说法中,属于认知学派游戏观的是( )。 (A)游戏能够控制现实中的创伤性体验 (B)游戏练习并巩固已习得的各种能力 (C)游戏能够实现现实不能实现的愿望 (D)通过游戏重演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 【正确答案】:B 第 4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 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出现时,称为(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 【正确答案】:A 第 5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 婴儿掌握母语基本语法的关键期在( )。 (A) 0. 5 ~1. 5 岁 (B)1. 5 ~2. 5 岁 (C) 2. 5 ~3. 5 岁 (D) 3. 5 -4. 5 岁 【正确答案】:B

第 6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 弗洛伊德认为,道德性焦虑中的危险来自于( )。 (A)超我 (B)冲动 (C)自我 (D)现实 【正确答案】:A 第 7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 人的社会化过程以及人的社会动机、态度、社会行为的发生都是以( )为 基础的。 (A)人际沟通 (B)情景判断 (C)社会知觉(D)人际知觉 【正确答案】:C 第 8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 视觉悬崖是研究婴儿( )的装置。 (A)形状知觉 (B)颜色知觉 (C)动作发展 (D)深度知觉 【正确答案】:D 第 9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 威尔尼克中枢受到损伤会造成( )。 (A)表达性失语症 (B)接受性失语症 (C)失读症 (D)失写症 【正确答案】:B 第 10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 额叶上靠近中央沟的回叫( )。 (A)中央前回 (B)海马回 (C)中央回 (D)中央后回 【正确答案】:A 第 11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 儿童自我评价能力的特点中包括( )。 (A)自我评价的内容主要是身体外表 (B)父母和同学对儿童自我评价起最重要的社会支持作用

心理咨询入门答案

第一章绪论 1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是现代社会中一项独特的、专业化的(A)活动.A人际帮助B.慈善C.医疗D.商业 2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便面临两大终生的课题,即(C)和发展。A.提升B. 学习C.适应 D.创造 3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便面临两大终生的课题,即适应和(C)A.提升B. 学习 C.发展 D.创造 4、“适应”是指有机体以行为改变手为手段对环境条件的(A)A. 顺应 B. 改变 C.创造D. 妥协 5、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服务对象是(B)A. 完全不一样的 B.同中有异 C.完全一样的 D.异中有同 6、一般认为,心理咨询有两个源头,都发轫于20世纪初,一是所谓“指导运动”,二是(A)A. 心理卫生运动 B. 工业革命 C. 医疗改革 D. 农业发展 7、指导运动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职业指导,二是(B)A. 改善医疗条件B. 改善学校教育 C.改善医患关系D.改善环境状况 8、1908年帕森斯在波士顿创办了一家机构,名叫“波士顿”。(D) A. 职业中心 B. 职业介绍所 C. 心理诊所 D.职业事务所 9、1908年,比尔斯写了一本名为《 C 》的书,再现了自己在三所治疗机构中的遭遇。A. 心理疾病 B. 精神医院 C. 一颗找回了自己的心 D. 医生与病人 10、心理卫生运动在当时得到的一个直接成果,就是在许多城市设立一种机构,叫做“(B)”。A.心理救护中心 B. 心理医院 C. 心理门诊 D.心理疗养院 11专业分工越来越细,造成人的(B)的片面使用和发展A.行为机能B 心理机能C.情感机能D. 态度机能 12、心理咨询得以产生效果的首要条件是咨询师与当事人之间的一种(D)A.商业关系 B. 合作关系 C. 服务关系 D.人际关系 13、在如何帮助人类个体获得良好适应和发展的问题上,有两条路可走,其一是改造环境,其二是(A )A.帮助个人B.改造社会C.顺应环境D.改变个人 第二章心理咨询的要素 1、情绪的(B)是各种心理治疗的共同功能。A.平衡 B. 疏泄 C. 压抑 D. 隐忍. 2、一切以(B)为主要病因的病人要么完全不适用心理治疗,要么只能以心理治疗作为辅助手段。A.社会学因素 B.生物学因素 C. 心理学因素 D. 家庭因素 3几乎所有的研究都一致发现,障碍的严重程度与治疗效果之间是(C)关系。A正相关B.零相关C. 负相关D. 混乱的 4、心理咨询师的第一“功夫”是。(D)A.诊断 B.理解 C. 辩论 D. 倾听 5、咨询和心理治疗的核心问题是受助者在(A)上的改变或改善A.心理、行为 B.情感 C.态度 D. 感受 6、心理咨询和治疗领域中研究者最关心的事情,是“(B)”问题。 A. 收费 B. 疗效 C.流派 D. 疾病 7咨询师首要的工具就是(A)A.他(她)这个人B. 他(她)的专业知识C.他(她)的口才D. 他(她)的人际交往能力第三章咨询目标 1、咨询的目标要能够以可测量的指标来代表。(D)A.心理 B.情感 C. 态度 D.行为 2、咨询目标应该是靠的手段可以达到者。(B)A.社会学 B. 心理学 C. 一切能想到 D. 生物学 3、咨询的目标应该由来确定。(C)A.咨询师 B.当事人 C.两方共同参与 D. 当事人家属 4、咨询的阶段性目标应该是的。(A)A.跳一跳,够得着 B. 理想化 C. 很容易就实现 D. 当事人自己想达到 5、咨询目标应该重在_______ 的改变上。(A)A.心理机能 B.生理机能 C.症状 D. 主观感受 6、一般目标是指某一流派或某一流派的治疗家所持的、被认为适用于目标(D )A.特定当事人B.某些当事人C.部分当事人D.所有当事人 第四章咨询关系 1、尽管所有研究者都强调咨询关系中个人卷入和承诺的重要性,但咨询关系还是一种________。(B)A.商业关系 B.职业关系 C. 私人关系 D. 社交关系 2、咨询关系是被有意识地建立、发展、维持和利用的,这使得咨询关系有着深厚的__________。(D)A.自然性 B. 强制性 C. 利益性 D. 人为性 3、“设身处地”和“感同身受”两个词合在一起很好地表达了咨询师助长条件中的________的含义。(C) A.尊重 B. 积

2020心理咨询师 基础知识 全真模拟试题95(含答案及解析)

2020心理咨询师 基础知识 全真模拟试题95第 1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 对于速度测验,( )不能按传统的方法估计。 (A)重测信度 (B)复本信度 (C)分半信度 (D)重测复本信度 【正确答案】:C 第 2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 ( )是婴儿天生的学习能力。 (A)模仿学习 (B)无条件反射 (C)条件反射 (D)言语刺激 【正确答案】:A 第 3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 颞上回受到损伤的人可能出现()。(2009-11) A:接受性失语症 B:失读症 C:表达性失语症 D:失写症 【正确答案】:A 第 4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 关于晶态智力的正确表述是( )。 (A)随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提高 (B)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 (C)更能反映人的聪明程度 (D)是识别图形关系等的基础能力 【正确答案】:B 第 5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 下列描述中符合“人格相对稳定性原则”的内涵的是( )。 (A)可以稳定地表达一个人的“心境” (B)心理结构与人格类型之间具有对应关系 (C)人格特征一旦形成,便有相对的稳定性 (D) “自我状态”与“自我理想”的协调关系 【正确答案】:C

第 6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 老年丧失期观认为( )。 (A)心理发展是可以逆转的 (B)年龄与老化是唯一因果关系 (C)老年期的心理机能不断衰退,没有发展 (D)老年期的心理机能的衰退也可以叫做“发展” 【正确答案】:C 第 7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 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是()。(2009-05) A:归因 B:态度 C:动机 D:情绪 【正确答案】:B 第 8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 对不可控因素的归因,使人们较可能对未来的行为做出()的预测。 (A)准确 (B)变化 (C)可控 (D)不可控 【正确答案】:A 第 9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 下列表述中符合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的是( )。 (A) “高级神经类型”的功能协调 (B)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具有协调一致的关系 (C)各种情绪活动和情感活动的协调、一致 (D)意识活动和心理动力过程的一致 【正确答案】:B 第 10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 个体接触新的社会情境时,按照以往的经验,将情境中的人或事进行归类,明 确其对自己的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这一过程称为( )。 (A)印象管理 (B)印象形成 (C)个体印象 (D)个体信息

心理咨询技能试题

心理咨询技能 一、单选题 1、正确的咨询态度包含的五种要素是尊重、热情、真诚、共情和( )。 (A)咨询特质 (B)积极关注, (C)咨询技巧 (D)职业理念 2、“完整地接纳”求助者,并不意味着( )。 (A)接纳求助者全部的优点和缺点 (B)对求助者的恶习无动于衷 (C)接受求助者的光明面和消极面 (D)充分尊重求助者的价值观 3、“真诚不等于说实话”的含义是( )。 (A)真诚与说实话之间没有联系 (B)表达真诚不能通过言语 (C)表达真诚应有助于求助者成长 (D)实话实说不利于表达真诚 4、收集求助者资料时下述问题中最重要的是( )。 (A) who(谁) (B) what(什么) (C) why(为什么) (D) how(怎样) 5、求助者的主要问题不一定是( )的问题。 (A)最关心 (B)最困扰自己 (C)最先提出 (D)最需要解决 6、咨询的终极目标与具体目标的关系是( )。 (A)从终极目标着眼,从具体目标着手 (B)以具体目标为指导,实现终极目标 (C)从具体目标着眼,从终极目标着手 (D)由具体目标出发,确定终极目标 7、咨询方案中需要明确的求助者的权利包括( )。 (A)遵守职业道德 (B)提供真实资料 (C)提出中止咨询 (D)完成自我探索 8、心理咨询的次数一般是( )。 (A)每周1~2次 (B)每周3~4次 (C)两周5~6次 (D)每月1次 9、参与性技术中不包括( )。 (A)情感反应 (B)面质 (C)容反应 (D)倾听 10、关于倾听技术,错误的做法是( )。 (A)设身处地地听 (B)适当地表示理解 (C)给予价值评价 (D)通过言语或非言语形式作出反应 11、倾听时的鼓励性回应技巧中最常用、最简便的是( )。 (A)点头 (B)目光注视 (C)手势 (D)言语表达 12、咨询师将求助者谈话的实质性容,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在咨询活动中称之为 ( )。 (A)概括 (B)总结

心理咨询入门第一次作业

心理咨询入门第一次作业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 心理过程:指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人脑对现实的反映过程。人的心理是复杂的,但总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整个心理过程又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这三个过程即互相又互相联系。 2. 个性心理:理学上所谓的个性(又称人格)指的是一个人在生活实践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常有一定倾向性的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心理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个性心理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等,它是人的行为的潜在动力,是人的积极性的不尽源泉。二是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气质、性格、能力,较稳定地反映了个体的特色风貌。 3. 情绪:是人各种的感觉、思想和行为的一种综合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是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心理反应,以及附带的生理反应,如喜怒哀乐等。情绪是个人的主观体验和感受,常跟心理、气质、性格和性情有关。在心理学研究中,情感的概念与个性形成,理性与非理性思维,以及认识动机有关。 4. 动机冲突:当处于相互矛盾的状态时,个体难以决定取舍,表现为行动上的犹豫不决,种相互冲击的心理状态,称为动机冲突。有三个类型:1、双趋冲突2、双避冲突3、趋避冲突4、多重趋避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 马斯洛需要理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按马斯洛的理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而动机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要所组成,各种需要之间,有先后顺序与高低层次之分,每一层次的需要与满足,将决定个体人格发展的境界或程序,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 2. 简答心理咨询的原则。 答:保密原则是心理咨询过程中的一项基本原则,既是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心

心理咨询入门作业1-4答案

作业1 一、名词解释(5x5) 1、心理咨询P5 心理咨询是指咨询者协助来访者解决各类心理问题以维护心理健康、发展个人潜能的过程。 2、自由联想(P18)自由联想是指由咨询者鼓励来访者讲出头脑中的一切事情,咨询者可以从来访者所述的词句、事件和想象中,推论其间的联系,把来访者压抑的动机召回到意识中来,从而使来访者获得对其潜意识的认识。 3、认知疗法(P21-22)认知疗法遵从一种积极的指导性的咨询方式,咨询者和来访者之间必须建立非常好的帮助关系,咨询者良好的能力有助于来访者理解认知情感、生理和行为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来访者学会监控并纠正自己非功能的自动思维模式。 他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唤起求助动机,二是自动思维矫正,三是新认知模式的实践,四是形成新的自我认识。 4、合理情绪疗法(P23)理性情绪疗法的核心是以理性治疗非理性,帮助病人改变其认知,用理性思维的方式来替代非理性思维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由非理性信念所带来的情绪的不良影响。其过程分为两步:一是让来访者认识到其问题是由非理性信念引起的,并通过努力克服这些问题,二是让来访者形成合理的信念,并形成用理性方式进行思维的习惯 5、潜意识决定论潜意识其内容主要是原始本能及与本能有关的欲望,即“力比多”或性欲。其内容可招回到意识中,是可以 回忆起来的经验。 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是行为强大的动力,意识在决定人的行为中并不重要。“意识好比冰山露在海洋面上的小小山尖,而 潜意识则是沉在海洋面下看不见的那巨大的部分。” 二、简答(8x7) 1、心理咨询的目的和意义P37 心理咨询的目的和意义包括:提高人的素质、发挥人的潜能、改变人的认知以及改变人的行为。通过心理咨询帮助来访者更好地认识个体与社会,提高个体的生活技能、解决内心冲突和现实问题的能力,改善来访者的认知偏差,形成新的更有效的思维模式,同时改善和矫正来访者的不良行为,最后提高来访者的整体素质。 2、非理性思维的特征P47 非理性信念具有三个特征:O 1、要求的绝对化。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某一事物怀有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这样的信念。C2、过分概括化,是一种以偏赅全的不合理思维方式,一方面是对自身不合理的评价,另一方面也是对他人的不合理的评价是。O 3、糟糕至极。如果一件不好的事发生将是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的,是一场灾难的想法。 3、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 ①、精神正常,但遇到了与心理有关的现实问题并请求帮助的人群(补救咨询);C2、精神正常,但心理健康水平 出现问题并请求帮助的人群(发展咨询);8、特殊对象,即临床治愈的精神病患者。 4、行为疗法的步骤P20 行为疗法的咨询过程可分为四个步骤: (1 )目标行为的分析。确定需要改变的目标行为及其产生的原因。(2)行动计划的制定。咨询者向来访 者说明行为疗法的目的、意义的方法,并制订行动计划,提高来访者的信心。(3)行动计划的实施。把行 动计划付诸实践并对来访者的学习结果进行强化。(4)新行为的巩固。指导来访者将学习到的新行为在现 实生活中应用并巩固,从而取代原有的认知模式。 5、认知疗法的步骤P22 认知疗法的创始人贝克认为,所有的心理问题是思维的歪曲或功能受损造成的,因此,不是人们的经验 或处境让他们愤怒、抑郁或焦虑,而是他们对这些经验的看法使他们出现了负面情绪。常见的逻辑错误包括: 武断的推论、两极化的思想、扩大化或缩小化。 咨询过程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唤起求助动机;二是自动思维矫正;三是新认知模式的实践;四是形成新的自我认识。 6、理性情绪疗法P23 理性情绪疗法的核心是以理性治疗非理性,帮助病人改变认知,用理性思维的方式来替代非理性思维的方式,最大限度减少由非理性信念所带来的情绪困扰。基本咨询步骤包括: 第一步:让来访者认识到其问题是由非理性信念引起的,而且通过努力可以克服。第二步:协助来访者找出非理性信念并与之辩驳,从而形成合理的信念,最后让来访者形成用理性方式进行思维的习惯 7、弗洛伊德人格结构说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

心理咨询试题带复习资料精华版

心理咨询题目 1、心理咨询的“真诚”原则要求咨询师做到 A、适度自我表露 B、实话实说 C、越真诚越好 D自我发泄 2、咨询师对来访者的“尊重”要求做到 A、对来访者予以全面接纳 B、对所有来访者一视同仁 C、绝对不说让来访者难堪的话 D、充分保护来访者隐私 3、依据心理学的理论观点或咨询师的个人经验,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来访者的某个问题作出有说服力的剖析的技术叫 A、释义 B、解释 C、揭穿 D、同感 4、同感时应注意的事项有 A、进得去出得来 B、不要听个人隐私 C、因人而异、适时适度 D 、注意文化背景和来访者特点 5、咨询师的倾听要做到 A、要只听不问 B、要全神贯注 C、要对来访者的谈话内容持非评判的态度 D要留意来访者诉述时表露出的非语言信息 6、罗杰斯的理论曾经称之为 A、以人为中心理论 B、以儿童为中心理论 C、以咨询师为中心理论 D、以来访者为中心理论

7、同感时应注意的事项有 A、进得去出得来 B、不要听个人隐私 C、因人而异、适时适度 D 、注意文化背景和来访者特点 8、在咨询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沉默现象有 A、自发性沉默 B、冲突性沉默 C、创造性沉 默D生理性沉默 9、列举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区别。 10、在对该求助者进行心理咨询时,如何确定会谈内容及范围 11、在咨询的时候,怎样和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12、针对求助者的咨询,应怎样划分咨询阶段,并说出其主要内容。 13、认知行为疗法的主要特点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通过改变人的不合理 认知来消除不良情 绪和行为,打到心理治疗的目的。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爱丽丝合理情绪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特点。 (1)咨询师和求助者是合作关系; (2)假设心理问题是由认知机能发生障碍引起的; (3)针对改变认知,从而产生情绪和行为的改变; (4)针对具体结构性目标的短期教育性治疗。 14、在咨询过程中求助者出现了严重的阻抗,简述如何应对阻抗? 15.在与求助者商定咨询目标时,应当考虑哪些特征? 16.根据艾根的观点,坦诚的交流包括:

心理咨询入门作业及答案

《心理咨询入门》课程作业1 一、名词解释 1.心理咨询 2.认知心理学 3.强迫症 二、简答 1.心理咨询的目的和意义 2.非理性思维的特征 3.合格的咨询者应具备的专业基本技能 4.心理咨询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三、论述 1.试论述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人格结构理论? 2.来访者中心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心理咨询入门》课程作业2 一、名词解释 1、心理诊断 2、心理健康 3.心理疾病 4.恐怖症 二、判断对错并改正错误的内容 1.记忆的年龄特征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 2.离差智商是指一个人在智力发展上同其他同龄人相比的相对水平。 3.EPQ编制的最初目的在于进行精神病学的诊断。 4.神经心理评定适合直接反映大脑有无器质性病变。 三、简答 1、心理诊断的原则? 2、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转诊? 3、智力最重要的五个因素是什么?

4、人格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四、论述 1.请简述焦虑性障碍的临床表现和类型

《心理咨询入门》课程作业3 一、名词解释 1.临床会谈 2.不良的帮助关系 3.咨询特质 二、简答 1.对于有自杀倾向的来访者该如何接待与处理?2.匹配的来访者与咨询者之间有哪些特点?3.非言语行为与言语行为有哪些相互关联的形式?4.沉默有哪些形式? 5、一般情况下,开始会谈包括哪些步骤?

三、论述 1.试论述指导式咨询与非指导式咨询的区别?2.论述认知疗法咨询的全过程。

《心理咨询入门》课程作业4 一、名词解释 1.倾听 2.移情 3.同理反应 4.角色扮演 二、简答 1.在倾听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2.如何在做出解释的过程中进行自我监控? 3.同理反应的具体手段和步骤是什么?

2020心理咨询师 基础知识 全真模拟试题105(含答案及解析)

2020心理咨询师 基础知识 全真模拟试题105 第 1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 下列说法中符合弗洛伊德关于“心理结构”的看法的是( )。 (A)人的心理结构缺乏层次性 (B)心理结构与心理防御机制的含义相类似 (C)由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构成 (D)是心理活动的基本动力 【正确答案】:C 第 2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 20世纪60年代通过割裂脑实验证明大脑两半球功能不对称的神经心理学家 是( )。 (A)布洛卡(B)罗杰*斯佩里 (C)威尔尼克 (D)费希纳 【正确答案】:B 第 3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 身份的特点不包括()。 (A)客观性 (B)主观性 (C)稳定性 (D)系统性 【正确答案】:D 第 4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 科学儿童心理学建立的时间为( )年。 (A) 1879 (B) 1882 (C) 1876 (D) 1891 【正确答案】:B 第 5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 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 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的情绪状态属于( )。 (A)焦虑(B)嫉妒 (C)恐惧 (D)羞耻 【正确答案】:B 第 6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

测验中,有些受测者认为选项长、内容多的,一般是正确答案,在无法确定 何者正确时,有偏好长选项的反应定势。在编制测验时,只要我们尽量使选项的长度( ),就不难避免这类问题。 (A)长一些 (B)内容多一些 (C)不定 (D) —致 【正确答案】:D 第 7题:单选题(本题1分) 麦独孤用以解释人类社会行为的主要概念是()。 A、模仿 B、社会学习 C、强化 D、本能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英国本能心理学的代表人物麦独孤认为人类的所有行为都是以本能为基础的;本能是人类一切思想和行为的基本与源泉和动力;本能具有能量、行为和目标指向三个成分;个人和民族的性格与意志也是由本能逐渐发展而形成的。他认为人类有18种本能,如逃避、拒绝、好奇心、好斗等。 选项A:模仿为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概念; 选项B:社会学习为班杜拉提出的主要概念; 选项C:强化为行为主义的主要概念。 第 8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 人本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冯特和铁钦纳 (B)杜威和安吉尔 (C)罗杰斯和马斯洛 (D)魏特海默、克勒和科夫卡 【正确答案】:C 第 9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 有共同目的、明确分工和彼此协调、合作的游戏称为( )。 (A)协同游戏 (B)合作游戏 (C)假装游戏 (D)共同游戏 【正确答案】:B 第 10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 经验描述阶段的特点是在( )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 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 (A)观察 (B)实验 (C)思辨 (D)归纳

2020心理咨询师 基础知识 全真模拟试题365(含答案及解析)

2020心理咨询师 基础知识 全真模拟试题365 第 1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 对语词概括的各种有组织的知识的记忆叫()。(2010-05) A:语言记忆 B:意义记忆 C:语义记忆 D:内隐记忆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记忆按内容分:形象记忆即对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记忆;情景记忆即对亲身经历的时间、地点、人物、情节的记忆;情绪记忆即对情绪情感的记忆;语义记忆又叫词语一逻辑记忆,即对语词概括的记忆;动作记忆即对运动和动作的记忆。记忆按意识分:外显记忆即在意识控制下的记忆,内隐记忆记忆又叫自动的、无意识的记忆,即没有意识到的记忆。 记忆按能否加以陈述分为:陈述性记忆即用语言传授一次获得,需要意识参与;程序性记忆要通过多次识记获得,不需要意识参与。 第 2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 我们往往用“四面楚歌”来形容( )。 (A)单一性压力 (B)同时性叠加压力 (A)单一性压力 (B)同时性叠加压力 (C)继时性叠加压力 (D)破坏性压力 【正确答案】:B 第 3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 反射是指( )。 (A)有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回答 (B)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的神 经通路 (C)把活动的结果返回传到神经中枢,从而更有效地调节效应器活动的过程 (D)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回答 【正确答案】:D 第 4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 视觉悬崖是研究婴儿( )的装置。 (A)形状知觉 (B)颜色知觉 (C)动作发展 (D)深度知觉 【正确答案】:D

第 5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的概念应包含在心理正常的范围内 (B)心理不健康不等于有心理疾病 (C)心理不健康是心理疾病的一种表现 (D)区分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标准与区分心理健康水平的标准不同 【正确答案】:C 第 6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 基本的人际需要不包括( )。 (A)包容需要 (B)支配需要 (C)感情需要 (D)认知需要 【正确答案】:D 第 7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论的主要概念不包括( )。 (A)潜意识 (B)生本能与死本能 (C)力比多 (D)集体潜意识 【正确答案】:D 第 8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 压力作用于个体后,会经过( )系统的增益或消解。 (A)认知、情绪、意志 (B)认知、免疫、社会 (C)免疫、情绪、人格 (D)社区、家庭、学校 【正确答案】:B 第 9题:单选题(本题1分) 内心被揭露感属于( )。 A、知觉障碍 B、感知综合障碍 C、思维形式障碍 D、思维内容障碍 【正确答案】:D

心理咨询入门

一、是非题(认为正确打“√”,认为错误打“×”)在企业中,服从只有积极效应而没有消极效应。() 适当的自我暴露有助于增加亲密程度。() 归因是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和判断的过程。一个人在不安的时候(例如:处于危险情境中时)容易喜欢上别人,这是感情的错误归因。()干预技术。又称解决问题技术,因为危机干预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让病人学会对付困难和挫折的一般性方法,这不但有助于度过当前的危机,而且也有利于以后的适应。() 共情(empathy),被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是影响咨询进程和效果的最关键的咨询特质。() 积极关注(positiveregard),是对来访者的言语和行为的积极面予以关注,从而使来访者拥有正向价值观。 () 具体化(concreteness)指辅导师协助来访者清楚、准确地直接的表述他们的观点及所经历的事件。() 心理辅导职业定义:心理辅导是指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

帮助企业内部需求者解除或减轻心理困惑的非专业人员。()在ABC理论中,A代表诱发事件(activatingevents);B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信念(beliefs);C 代表继这一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 辅导中的诊断、三比包括(1)纵向比较(2)横向比较(3)社会风俗比较。() 辅导中的诊断:一看:行为是否符合客观现实二看:是否有不可理喻的行为表现三看:内在精神世界和外在行为表现是否协调统一。() 心理危机干预的形式有很多,如危机快速反应服务组、电子延伸服务、学校危机干预、家庭问题中心干预等。() 因疏忽给同事造成被动和麻烦,要及时进行补救。() 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叫启发。() 职业活动中,纪律的主要特征是社会性,强制性,普遍适用性,变动性。() 健康心理学的工作领域包括治疗反应性心理障碍中出现的心理学问题。() 在ABC理论中,A代表诱发事件(activatingevents);B代

2014电大心理咨询入门考试答案全

《心理咨询入门》复习指导 (2014年06月) 一、考试形式:半开卷 二、考试题型 (1)单项选择题:20题,每题1分,共20分; (2)多项选择题:10题,每题2分,共20分; (3)填表题,10题,每题2分,共20分; (4)辨析题,4题,每题6分,共24分; (5)应用精神分析有关理论分析实际现象,2题,每题8分,共16分。 单项选择题 第一章绪论 1、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是现代社会中一项独特的、专业化的活动。(A) A.人际帮助 B.慈善 C. 医疗 D. 商业 2、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便面临两大终生的课题,即和发展。(C) A.提升 B. 学习 C.适应 D.创造 3、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便面临两大终生的课题,即适应和。(C) A.提升 B. 学习 C.发展 D.创造 4、“适应”是指有机体以行为改变手为手段对环境条件的。(A) A. 顺应 B. 改变 C.创造 D. 妥协 5、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服务对象是。(B) A. 完全不一样的 B.同中有异 C.完全一样的 D.异中有同 6、一般认为,心理咨询有两个源头,都发轫于20世纪初,一是所谓“指导运动”,二是。(A) A. 心理卫生运动 B. 工业革命 C. 医疗改革 D. 农业发展 7、指导运动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职业指导,二是_________。(B) A. 改善医疗条件 B. 改善学校教育 C.改善医患关系 D.改善环境状况 8、1908年帕森斯在波士顿创办了一家机构,名叫“波士顿_________”。(D) A. 职业中心 B. 职业介绍所 C. 心理诊所 D.职业事务所 9、1908年,比尔斯写了一本名为《》的书,再现了自己在三所治疗机构中的遭遇。(C) A. 心理疾病 B. 精神医院 C. 一颗找回了自己的心 D. 医生与病人 10、心理卫生运动在当时得到的一个直接成果,就是在许多城市设立一种机构,叫做“”。(B) A.心理救护中心 B. 心理医院 C. 心理门诊 D.心理疗养院 11、专业分工越来越细,造成人的的片面使用和发展(B) A.行为机能 B. 心理机能 C.情感机能 D. 态度机能 12、心理咨询得以产生效果的首要条件是咨询师与当事人之间的一种___________。(D)A.商业关系 B. 合作关系 C. 服务关系 D.人际关系 13、在如何帮助人类个体获得良好适应和发展的问题上,有两条路可走,其一是改造环境,其二是?(A ) A.帮助个人 B.改造社会 C.顺应环境 D.改变个人 第二章心理咨询的要素

2020心理咨询师 基础知识 全真模拟试题16(含答案及解析)

2020心理咨询师 基础知识 全真模拟试题16 第 1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之间的关系是( )。 (A)常数关系 (B)对数关系 (C)正比关系 (D)反比关系 【正确答案】:D 第 2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 因社会交往不良而形成的压力源属于( )。 (A)生物性压力源 (B)社会性压力源 (C)精神性压力源 (D)混合性压力源 【正确答案】:B 第 3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 效标测量本身的可靠性如何是值得考虑的一个问题。效标测量的可靠性即效标测量的( )。 (A)区分度 (B)常模 (C)信度 (D)效度 【正确答案】:C 第 4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 少年期的思维发展水平属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正确答案】:D 第 5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 “灾难症候群”是指( )。 (A)经历破坏性压力后的心理反应 (B)经历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 (C)由破坏性压力造成的各种疾病 (D)由强大自然灾害造成的各种疾病 【正确答案】:B 第 6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

计算两种测验之间得分的相关,其中一种测验是待研究效度的,另一种是巳有 效度证据的成熟的测验,但两者测量的是同一种心理特质。假如相关高,说明新测验所测量的特质确实是老测验所反映的特质。这种方法叫( )。 (A)区分效度 (B)逻辑效度 (C)相容效度 (D)构想效度 【正确答案】:C 第 7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 ( )是对自我消极否定的心理倾向。 (A)自我提升 (B)自我贬抑 (C)自我接纳 (D)自我排斥 【正确答案】:D 第 8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 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叫( )。 (A)创造性思维 (B)理想 (C)表象 (D)想象 【正确答案】:D 第 9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 社会化的载体不包括( )。 (A)家庭 (B)大学 (C)杂志 (D)观念 【正确答案】:D 第 10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 心理健康咨询的对象不应当是( )。 (A)心理不健康状态 (B)严重心理问题 (C)心理问题 (D)升学、就业时的困惑 【正确答案】:D 第 11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 对光适应是在强光作用下( )。 (A)视觉感觉阈限迅速提高的过程 (B)视觉感受性迅速提高的过程 (C)视觉的感觉阈限迅速降低的过程(D)视觉的差别阈限迅速降低的过程

心理咨询入门试题

心理咨询入门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A 1.人们通常根据心理活动的性质和形态不同,把心理过程分为认识(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2.构造主义心理学是心理学中的第一个学派,奠基人为冯特 3.马斯洛把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4.人们对别人或自己所表现的行为发生原因加以解释的过程叫归因。 5.精神分析典型的咨询方法有:疏泄法和自由联想法。 6.斯金纳根据其在实验中所得的观点,认为包括心理疾病在内的大多数行为都是习得的。 7.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为:马斯洛、罗杰斯和库姆土等。 8.“森田疗法”的治疗要点可概括为“顺应自然”和“为所当为”两点。 9.在心理咨询时,往往包含着治疗。咨询侧重于认知的重构,治疗偏重于行为的矫治。 10. 焦虑是一种身心的紧张和不安,是人们对身心构成潜在威胁的未来情景所产生的一种担忧、害怕的反应。 11.人在自己的活动中设置一定的目的,按计划排除各种障碍,力求达到该目的心理过程,称为意志过程。 12.气质是表现在心里活动的动力方面的特征,主要是指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心理过程的强度,以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等方面的特征。 13.遗忘是指经历过的事物不能重现和再认或者是错误的重现和再认的现象。 14.从人格结构来说,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超我组成的整体。 15.个性是每个个体所具有的总的精神面貌,它是通过个人的生活道路而形成的,反映了人

与人之间稳定的差异

。 16.引起和维持一个人的行为活动,并使之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称之为_动机_。 17.嫉妒是恐惧或担心他人优于自己的心理状态,是在他人比自己占优势之后,试图削弱或排挤对方的一种带有攻击性的消极个性品质。 19. 认知失调论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关于人们在相互作用中其认知因素由失调到协调,从而引起态度或行为变化的研究领域。 20. 19世纪末,佛洛德的精神分析学,开创了现代心理咨询的先河。 21. 从人格结构来说,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本我、_自我_、超我组成的整体。 22.精神分析学派是由奥地利精神病医生_催眠疗法__创立的。 23.__动机__是引起和维持一个人的行为活动,并使之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 24._态度_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和人对客观事物的稳定态度。 25.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是俄国生理学家_巴甫洛夫_创立的。 26.对于人们所持有的不合理的信念,韦斯勒等曾总结出了三个特征即:绝对化的要求、过分概括化和_糟糕至极_ 27.“森田疗法”是日本_森田正马_教授创造、发展的治疗神经症的方法。 28. _自我意识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或满足自己的需要时而产生的一种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29. 适应是个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即个体与环境方面的要求取得协调一致所表现的状态与过程。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 简述中学学生中存在的不良的人格类型。P298-304 答:中学学生中存在的不良人格主要包括:嫉妒、神经质、偏激、狭隘、自卑和暴躁等

心理咨询入门作业4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倾听 倾听是指在咨询过程中,咨询者的语言与非语言行为发映出,咨询者正全神贯注聆听当事人的语言表达,细读当事人的非语言表达、关切、疼惜和重视当事人的遭遇,愿意伴随当事人上天下海窥视问题的始末。 2、解释 解释是咨询者将来访者的倾诉加以分析整理之后,对其问题的性质,症结,归因和解决方法给予简洁而明确的说明和启示。其目的是通过重构的方式,使来访者以一种新的方式,新的视角来认识自己和世界,帮助来访者获得更多的自我理解或者对现实的更清晰,更准确的知觉。 3、移情 移情是来访者把咨询者当做早年生活环境里与他有重要关系的人,把曾经给予这些人的感情置换给了咨询者。移情是一种心理退行的表现,又是无意识阻抗的一种特殊形式。反移情本质上是一种心理定势的表现。它是咨询者对来访者的无意识的反应倾向,因此它是移情的对立面。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反移情指咨询者对来访者的无意识的认知情感意志的反应趋向,它在很大程度上由咨询者本人的生活经历和世界观所决定;狭义的指咨询者对来访者移情表现的反应。 4、负向移情 来访者将咨询者视为过去经历中某个给其带来挫折、痛苦或压抑的对象,对咨询者投射了负面的情感,这种负面的情感往往包括猜疑、不满、抵抗、拒绝甚至敌意。 5、面质 指治疗者或者咨询师直接把拉发展藏而不愿暴露的事件加以提示、呈现或揭示其

言行不一致之处,是来访者面对这事实以寻求解决的办法。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在倾听中,最常用的动作是( B ) A、微笑 B、点头 C、目光 D、打“哈哈” 2、“你不知怎么办都好”一般用于(A ) A、鼓励 B、询问 C、通情 D、倾听 3、不同的心理问题交谈的方式不同,一般对自卑的人要采用( B ) A、宣泄 B、鼓励 C、果断 D、关心 4、与不同个性的咨访者交谈的方式不同,一般对暗示性强的人要采用( C ) A、语气坚定 B、语气温和 C、论据严密 D、让求助者多发表看法 5、与不同个性的咨访者交谈的方式不同,一般对强迫症的人要采用( A ) A、语气坚定 B、语气温和 C、论据严密 D、让求助者多发表看法 6、以下不是初学者易犯的错误( D ) A、急于下结论 B、轻视求助者的问题 C、干扰求助者的话题 D、不作道德的判断 7、关于内容反映,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D ) A、也称释义 B、有助于求助者清晰地做出决定 C、咨询师表达患者的内容实质 D、实质内容是指所有的内容 8、关于情感反应,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侧重于患者的情绪反馈 B、最有效的方式是针对过去的情感 C、最有力的功用是捕捉瞬间的际遇 D、情感与思想往往同时进行 9、下列()不是封闭式提问的作用( D ) A、收集资料 B、澄清事实 C、获取重点 D、扩大讨论范围 10、关于解释,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是一项有创造性的工作 B、是帮助求助者用新角度认识自己 C、解释效果与掌握的知识有关 D、解释结果与灵活运用知识无关 11、一个好的解释技术的运用,一般是( D )

心理咨询入门平时作业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8分) 1、心理咨询: 2、职业咨询: 3、集体潜意识; 4、认知心理学: 5、ABC理论: 6、强迫症: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1、心理咨询的主要目的是() A、发现心理问题 B、纠正心理异常 C、维护心理健康 D、治疗心理疾病 2、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是() A、正常人 B、有心理问题的人 C、心理疾病患者 D、精神病患者 3、不适合做心理咨询的人群是() A、神经症患者 B、精神病患者 C、身心疾病患者 D、正常人 4、现代职业咨询产生的标志是1906年美国波士顿大学帕森斯()一书的出版。 A、《职业选择》 B、《来访者中心》 C、《自觉之心》 D、《国家职业指导》 5、第一次将心理测验写入心理学文献中的人是() A、高尔顿 B、卡特尔 C、比奈 D、西蒙 6、弗洛伊德认为人作为一个个体一生需经历五个人格发展阶段,最后的阶段是() A、肛门期 B、性器期 C、潜伏期 D、生殖期 7、在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咨询过程中,最重要的步骤是() A、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 B、评估来访者的生活方式 C、鼓励来访者认识自我 D、协助来访者作出改变 8、关于行为主义理论,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行为主义关注个体的行为过程,忽视内部的心理过程 B、行为主义认为人的所有活动都是环境刺激的正常反应 C、系统脱敏法、厌恶疗法、生物反馈疗法都属于行为疗法 D、行为主义理论认为改变环境就可以改变人的行为活动

9、罗杰斯的来访者中心疗法成功的关键是() A、咨询者给予来访者无条件积极关注 B、咨询者对来访者的同理心 C、共情反应 D、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10、基于沟通分析理论的咨询目标是() A、协助来访者保持良好的生活状态 B、协助来访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 C、协助来访者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状态 D、协助来访者确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11、根据发展性心理咨询的涵义,其主要的咨询对象是() A、正常人 B、心理异常的人 C、心理障碍的人 D、特殊职业的人 12、补救性心理咨询的咨询对象不包括()患者。 A、神经症 B、抑郁症 C、人格障碍 D、精神病 13、纠正非理性思维最常用的心理疗法是()。 A、精神分析疗法 B、行为疗法 C、认知疗法 D、沟通分析疗法 14、下列哪项不是合格的心理咨询者必须的素养要求()。 A、丰富的心理学知识 B、良好的职业道德 C、广泛的人际关系 D、优秀的生活作风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心理咨询的目的和意义。

心理咨询入门作业(附答案)

心理咨询入门作业题 一、填空 1、人的心理现象极其复杂,概括来说,它主要包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和()两大部分。 2、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它是()和()的总和。 3、人脑由大脑、()、()和()组成。 4、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是()。 5、反射弧由()、()、()、()和()组成。 6、高级神经活动过程包括()和()。 7、“戴着眼睛找眼镜”是因为()造成的;从不同的角度看,我们总是把门知觉为长方形是()的表现。 8、物体知觉包括()、()和()。 9、记忆是()在人脑中的反映。 10、根据信息加工的内容分,记忆可分为()、()、()和()。11、根据信息加工的时间长短,记忆可分为()、()和()。 12、()和()是再认和回忆的前提。 13、联想具有4个规律,它们是()、()、()和()。 14、记忆的品质包括()、()、()和()。 二、选择题 1、人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称为()。 A.个性心理B.心理过程C.心理现象D.个性倾向性 2、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主要包括

()。 A.感觉、知觉和记忆B.知、情、意过程C.需要、动机和世界观D.能力、气质和性格 3、在心理学发展过程中,属于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心理学家是()。A.弗洛伊德B.罗杰斯C.魏特海默D.斯金纳 4、由实验者安排刺激情境或实验情境,并由其操纵,借以引起被试反应的因素或条件是()。 A.自变量B.因变量C.无关变量D.控制变量 5、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学者是()。 A.冯特B.华生C.费希纳D.弗洛伊德 6、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是()。 A.斯金纳B.冯特C.华生D.巴甫洛夫 7、“一目了然”是由于知觉的()。 A.选择性B.理解性C.整体性D.恒常性 8、“胖人宜穿竖条衣服”是利用()的原理。 A.感觉对比B.感觉适应C.错觉D.联觉 9、“情人眼里出西施”是()。 A.晕轮效应B.刻板效应C.近因效应D.首因效应 10、短时记忆的记忆广度约为()组块。 A.5~9 B.4~8 C.3~7 D.6~10 11、考试时,有些试题要求默写、填空、回答问题等,这是属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