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沥青材料学重点

沥青材料学重点

沥青材料学重点
沥青材料学重点

一名词解释

1沥青:指黑色到暗黑色的固态,或半固态粘稠状物质,含有某些矿物,其主要成分和石油沥青相同的一种混合物。

2石油沥青:从处理油渣中得到的,由烃及其可溶于二硫化碳的衍生物组成的暗褐色或黑色的半固体产品。

3道路沥青:属于半固态的沥青,其针入度(25°,100g,5s)在41—200(0.1mm)之间,主要是用于铺设道路的一种石油沥青。

4液体沥青:用汽油,煤油,柴油等溶剂将石油沥青稀释而成的沥青产品,也称轻控沥青或稀释沥青。在25°以下,在其上施加50g的重量1s后,针入度大于350(0.1mm)的沥青产品。

5稀释沥青:将油渣与石油馏出油相调和而得到的一种使用上比较方便,流动性能好的沥青混合物。溶剂在使用的过程中挥发而残留出沥青。

6乳化沥青:将水与沥青在乳化剂存在下形成的沥青乳化液,也称沥青乳液。

7改性沥青:掺加橡胶,树脂,高分子聚合物,天然沥青,磨细的橡胶粉或其他材料等外加剂,使沥青或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得以改善而制成的沥青结合料。

8改性乳化沥青:在制作乳化沥青的过程中同时加入聚合物乳胶,或将聚合物胶乳与乳化沥青成品混合,或对聚合物改性沥青进行乳化加工得到的乳化沥青产品。

9沥青质:采用固定的沥青溶剂比,用轻质烃类沉淀出来的高分子量组分。

10沥青结合料:在沥青混合料中起胶结作用的沥青类材料的总称。

11沥青混合料:由矿料与沥青结合料拌合而成的混合料的总称。

12黏附性:是指沥青与别的物体之间的黏附能力,主要是由于吸附剂和被吸附的物质相接触时,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引起的。而黏结性是指沥青本身内部的黏结能力。

13触变性:假塑性流体在剪切流动时,发生分子定向,伸展和解缠绕,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降低,但当剪切流动停止或剪切速度减小时,分子定向等就立刻丧失恢复至原来状态。14软化点:沥青材料是一种非晶质高分子材料,它由液态凝结为固态时,或由固态融化为液态时,没有敏锐的固化点或液化点,通常采用条件的硬化点和滴落点来表示。环球法软化点。

15黏性:物体抵抗剪切变形的能力。

16稠度:物体抵抗流动永久变形的能力。

17劲度(刚度)指在某温度及荷载下对某一给定的沥青,弹性变形对永久变形的比例。

18母体法:先采用一种适当的方法,制备加工成高剂量聚合物改性沥青母体,再在现场把改性沥青母体与基质沥青掺配调稀成要求剂量的改性沥青使用,又称二次掺配。

19直接投入法:直接将改性剂投入沥青混合料拌合锅与矿料,沥青拌合制作成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工艺。

20弹性后效:对于黏弹性元件并联的开尔文模型,卸载后,应变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少,当时间延长至无限长时,应变全部回复,属于弹性变形,但由于黏性元件的黏滞作用,弹性恢复需要一个时间过程的现象。

二填空

1根据乳化剂不同,将乳化沥青分为阳离子乳化沥青,阴离子乳化沥青,两性乳化沥青,非离子乳化沥青。按凝结速度划分为快速凝结,中速凝结,慢速凝结。

2可溶质:可溶于轻石油馏分或低分子烷烃的沥青组分,有油分与胶质。

3沥青混合料按材料组成及结构分为连续级配,间断级配混合料。按矿料级配组成及空隙率大小分为密级配,半开级配,开级配混合料。按公称最大粒径为特粗式,粗粒式,中粒式,细粒式,砂粒式。按制造工艺划分为热拌沥青混合料,冷拌沥青混合料,再生沥青混

合料。

4沥青按自然界获取方式来源划分有天然沥青,石油沥青,焦油沥青。

5按石油加工方法分为蒸馏沥青,氧化沥青,溶剂沥青,调和沥青。

按原油性质(含蜡量多少)分为石蜡基沥青,环烷基沥青,中间基沥青。

6沥青的三大指标:针入度,软化点,延度。

7沥青元素组成有C(84%-87%)H(11%-15%) C+H(98%-99%)还有少量的硫氮氧以及一些金属元素,以无机盐或氧化物的形式存在。C/H越大表明沥青中的环状结构越多,特别是芳香环结构越多,但饱和度下降。氧化度加深,C/H明显增大。氧化过程主要反应不是氧原子加入到沥青分子中,而是缩合脱氢与氧化合成水反应。

8沥青用组分分离法得:二组分:沥青质与可溶质。三组分:沥青质,油分,树脂。

四组分:沥青质,胶质,饱和分,芳香分。五组分:沥青质,氨基,第一酸性分,第二酸性分,链烷烃。

9沥青组分的分析方法:1三组分:溶解—吸附分析法。2四组分:选择吸附—色层析法(色谱分析法,科尔贝特法)3五组分:化学沉淀法

10沥青的胶体结构类型:溶胶型,溶—凝胶型,凝胶型。

11评价沥青胶体结构状态的几种方法:针入度指数法(PI),容积法,絮凝比—稀释度。PI<-2时,纯黏性的溶胶型沥青(牛顿型沥青,低温时性脆,对温度高度敏感)

-2<PI<2时,为溶-凝胶型(正常的沥青)表现出某些弹性,并具有一点触变性。PI>2时,为凝胶型。有很大的弹性与触变性(非牛顿型沥青)对温度不太敏感。

12沥青劲度模量的现代测试方法有:动态剪切流变试验(DSR),弯曲梁流变试验(BBR),直接拉伸试验(DTT)。

13沥青黏度的测试分为:绝对黏度法和相对黏度法。前者采用测绝对黏度的仪器,如毛细管黏度剂,同轴旋转黏度剂,滑板使微膜黏度剂(方法有毛细管法,真空减压毛细管法,布氏旋转粘度计法);后者采用经验粘度计,即各种流出型粘度计(针入度法,软化点法)

14黏附性评定:水煮法(d>13.2mm),水浸法。

15改善老化措施:改善沥青本身的化学组成(如添加剂,抗氧化剂)或改进生产沥青的加工过程。

16表征沥青安全性指标有闪点与燃点

17道路沥青分级指标(PG)老化前AC,老化后AR。

18气候分区:1高温(夏炎热,夏热区,夏凉区)2低温(冬严寒区,冬寒区,冬冷,冬温区)3雨量(潮湿区,湿润区,半干区,干旱区)

19路面疲劳破坏以RTFOT,PAV后的沥青做动态剪切流变试验要求损失劲度模量值不超过5MP。

20影响沥青改性效果的因素有聚合物(剂量,尺寸),沥青,工艺。

21改性沥青途径有工艺改性,材料改性。

22superpave的试验方法有DSR,BBR,DTT,PAV

三、简答题

1、DSR和BBR实验

DSR: 测定老化或未老化沥青(改性或未改性沥青)在5-85℃温度范围内线粘弹性性质。

它是先将沥青夹在一个固定板和一个能左右振荡的板之间,振荡板在一小角度内以一定的频率反复循环振荡,最终得到沥青的应力应变波形图。

从波形图中可以得到沥青的相位滞后ζ以及最大剪应力τmax和最大剪应变γmax,并由此可以定义出复数剪切模量G*=τmax/γmax。沥青的复数剪切模量包括其弹性部分和粘性部分。通过复数剪切模量,SHRP定义了车辙因子G*/sinζ,用于评价沥青材料的抗永久变形能力。

对于原始沥青:车辙因子>1.0kpa

对于旋转薄膜烘箱实验后的沥青:车辙因子>2.2kpa

BBR:用于评价沥青胶结料的低温抗裂性能。

BBR是应用工程上梁的理论来测量沥青小梁试件在蠕变荷载作用下的劲度,用蠕变荷载模拟温度下降时路面中所产生的应力。通过实验可以获得两个评价参数:蠕变劲度S,即沥青抗永久变形的能力;蠕变速率m值,即载荷作用时沥青劲度的变化率。

为防止路面的低温开裂,SHRP规定沥青材料的蠕变劲度应不大于300mpa,蠕变速率应不小于0.30。

针入度指数的计算

先计算温度敏感性系数A,

A=(lgPT1- lgPT2)/T1-T2

A=【lg800-lgP(25℃,100g,5s)】/TR£B-25

斜率越大,A越大,温度敏感性越大,稳定性越差

然后计算针入度指数PI

PI=30/(1+50A)-10

2、沥青的粘流性

粘性是物体抵抗剪切变形的能力。根据粘性和剪变率的关系不同,材料可分为牛顿流体和非牛顿流体。

对于牛顿流体,剪变率和剪应力成线形关系,粘度是一常数。

对于非牛顿流体,由公式τ=η(γ)c中c的取值不同可以分为一下几种类型。

假塑性流体,0

胀塑性流体,c>1。流变曲线经过原点,流动阻力随剪变速率的增大而增大。

宾汉姆性流体。在克服一屈服极限后,具有牛顿流体的特征。

触变性流体。在振动或强力搅拌的剪切作用下,粘度减小,流动性增加,而外力去除后,静置一段时间就又会恢复或部分恢复原来的状态,粘度显著增加。

3、四组分的分析方法和各组分在沥青中的作用。

对沥青用正庚烷冲洗,得不容的沥青质沉淀和包含软沥青质的溶液。将软沥青质固定于活性氧化铝色谱,分别用正庚烷、苯、苯+甲醇冲洗,依次可以得到饱和物、芳香分、胶质。

沥青质(5%~25%)是深褐色至黑色的无定型物质,密度大于1,具有很强的极性。当沥青中沥青质的含量增加是,沥青的稠度提高,软化点上升。沥青质的存在,对沥青的粘度,粘结力,感温性都有很大的影响,优质沥青必需含有一定量的沥青质。

胶质是半固性或液体状的黄色至褐色的粘稠状物质,其化学稳定性较差,很容易氧化缩合。胶质在沥青中其扩散剂或溶胶剂的作用,它与沥青质的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沥青的胶体结构特性。胶质赋予沥青可塑性、流动性和粘结性,对沥青的延性、粘结力有很大的影响。油分:油分在沥青中起润滑和柔软的作用,油分较多的沥青,软化点低,针入度大,稠度降低。过多的饱和分强烈影响沥青的感温性,易导致高温流淌变形。

4、沥青的感温性

沥青的感温性是指沥青的粘性和塑形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性能,主要包括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一般用针入度或粘度的变化来评价。沥青的感温性对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有很大的影响。一般用如下方法来评价沥青的感温性:

○1塑形温度范围

软化点和脆点能分别反映沥青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塑形温度范围即当量脆点和软化点之间的温度范围。

○2粘温指数VTI

VTI=(lgη1- lgη2)/T2-T1

粘温指数就是粘温关系线的斜率。其值越小,表明沥青的温度稳定性越好。

○3针入度—温度敏感性系数A

LgP=AT+B

斜率越大,即A越大,温度敏感性越大,稳定性越差。

○4针入度指数PI

A=(lgPT1- lgPT2)/T1-T2

A=【lg800-lgP(25℃,100g,5s)】/TR£B-25

PI=30/(1+50A)-10

对于大多数沥青,PI一般在-2.6~+8的范围内。其值越小,表明沥青的感温性越强。根据针入度指数的大小,对于PI<-2的沥青,可判定其为溶胶型沥青;对于-22的沥青,可判定其为凝胶型沥青。于道路工程中,一般使用溶-凝胶型沥青居多。

○5针入度-粘度指数PVN25-135

以25度针入度和135度运动粘度确定针入度-粘度指数,其计算式如下:

PVN=(lgL-lgN)/(lgL-lgM)X(-1.5)

PVN值越低,表明温度敏感性越高,越不适用于重交通道路。

此外,有日本学着提出了沥青感温性和化学组成之间的依赖关系。指出了沥青质、胶质、芳香分、饱和分各自对沥青感温性贡献的定量关系。

LgA=-10.1X10-3As+5.41X10-3R+3.23X10-3Ar-0.71X10-3S-1.408(沥青质、胶质、芳香分、饱和分)As、S增大,使A降低;温度敏感性减小,稳定性提高

5、沥青的粘附性及其影响因素

沥青的粘附是指沥青与石料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能力。

沥青的粘附机理包括两个方面的作用:首先是沥青中的沥青酸和沥青酸酐与碱集料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很强的化学吸附作用力;其二是沥青和集料之间的范德华力,这种物理吸附的作用力较弱。

影响沥青和石料吸附性能的主要因素如下:

沥青品种:沥青中所含的表面活性物质如沥青酸、沥青酸酐的含量越多,沥青的粘附性越好;沥青中的极性组分越多,沥青的粘附性也越好。

石料种类:碱性的石料由于可以和沥青中的活性成分发生化学作用,因而具有较好的粘附性。石料表面状态:表面光滑的石料,沥青易于浸润,但遇水后却很容易剥离。表面粗糙而洁净的石料,由于具有较大的表面积,不仅为沥青提供了更多的粘附表面,并且可以形成机械嵌锁作用,因此粘附性能更好。

沥青温度:温度较高时,沥青的粘度降低,流动度增大,便于沥青在石料表面展开、浸润,可以提高沥青和石料的粘结性。

6、干法、湿法的定义、区别、优缺点。

湿法先将废胶粉在160~180度的热沥青中拌合2h,制成改性沥青悬浮液,然后再和集料混合。干法是在制备沥青混合料的过程中,直接朝拌合锅中喷入废胶粉的方法。

对于湿法和干法,除了定义所述外,它们的区别和优缺点还包括一下几个方面:

胶粉含量的不同:干法所需胶粉量较大,而湿法较小;

应用场合:湿法橡胶粉改性沥青可以应用于填缝料、封层,也可以用于热拌沥青混合料,而干法只能用于热拌沥青混合料。

成本方面:由于湿法胶粉用量少,因而成本也较低

工艺方面:湿法需要用到较多的改性设备,改性工艺复杂,而干法的工艺简单。

7、SBS的改性机理

SBS是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分为线形和星型两种。将SBS投入沥青)中,由于剪切机的剪切作用,SBS被打碎成小块;并由于对流作用,SBS小块被均匀地分散到沥青中。之后,沥青中的软沥青质继续向SBS 扩散,SBS 被逐渐溶胀,边缘模糊起来,随扩散过程的进行,直到两种物质达到稳定的混合,沥青与聚合物混合形成相容体系,从而改善了沥青的使用性能。

8、什么是沥青的耐久性?如何评价?如何改善?

沥青在储运、加工、施工和使用的过程中,由于长期自然条件因素的影响,会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变化,如蒸发、脱氧、缩合、氧化等,这一系列的变化导致沥青逐渐硬化变脆而容易开裂。沥青表现出的这种性能劣化称之为老化,耐久性则是用于评价沥青老化性能的指标。

9、沥青的老化一般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常规指标的变化,如针入度变小、软化点增大、延度减小、脆点上升。

组分的老化,如轻质组分的蒸发,芳香分转化为胶质,胶质转化为沥青质。

胶体结构的变化,如……

流变性质的变化等。

一般可用沥青蒸发损失实验、薄膜烘箱实验、沥青旋转薄膜烘箱实验来评价其耐久性。

对于沥青耐久性的改善,一般可以通过一下几个方法:

选择适于生产沥青的原料油;

改进生产沥青的加工过程;

使用添加剂以提高抗老化性能。

10.乳化剂作用、机理、乳化剂分类。

1)作用是降低两相间的界面张力。

2)机理:形成机理:○1乳化剂降低界面自由能○2界面膜的保护作用○3界面电荷的稳定作用分裂机理:○1电荷理论○2化学反应理论○3振动功能理论

乳化剂分类:非离子、阳离子、阴离子、两性离子、胶体型

11、再生剂定义及作用

定义:用以改善结合料的物理化学性质而添加于沥青之中的材料,或具有能改善已老化的沥青物理性能的碳氢化合物。

再生剂的作用:○1调节旧沥青的粘度,使其过高的黏度降低,达到沥青混合料所需的沥青黏度,在工艺上使国语脆硬的旧沥青软化,以便在机械和热的作用下充分分散,和新沥青、新集料均匀混合○2深入旧料中与旧沥青充分交融,使在老化过程中凝聚起来的沥青质重新溶解分散,调节沥青的胶体结构,从而达到改善沥青流变性质的目的○3提供足够的新结合料以满足配合比设计的要求,起到一定的新沥青的作用。

《服装材料学》复习提纲.

《服装材料学》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1. 纺织纤维 细度很细,直径一般为几微米到几十微米,而长度比直径大百倍、千倍以上的细长物质称为纤维,而纤维中长度达到数十毫米以上,具有一定的强度,一定的可绕曲性和互相纠缠抱合性能和其他服用性能而可以生产纺织制品的(可以用来制造纺织品的),叫做纺织纤维。 2. 回潮率 回潮率是纺织材料(纤维、纱线或织物等)中所含水分重量对纺织材料干重的百分率。其计算式如下: 1000 0?-=G G G W (%) 3. 公定回潮率 在贸易和成本计算中,为了计重和核价的需要及统计上的方便,对各种纺织纤维及制品,根据其吸湿能力的强弱规定了相应的回潮率值,称为公定回潮率,其值一般都接近标准回潮率。 4. 特克斯 纤维和纱线的粗细程度(线密度),用1000m 长的纤维和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g)表示,叫纤维和纱线的特克斯。特克斯是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一般用于棉纤维和纱线。 5. 纤度 纤度是指9000m 单位长度的纱线或纤维,在公定回潮率时所具有的重量克数(g),称旦尼尔,也叫纤度(旦),通常用来表示化学纤维和蚕丝的细度。 6. 公制支数 在公定回潮率时,一克重的纺织材料质(纱线或纤维)所具有的长度的米数,叫公制支数。公制支数属定重型,纤维和纱线越细,支数越高,一般用于毛及毛型纱线或纤维上较多。 7. 丝光 棉纤维在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处理后,纤维横向膨化,从而截面变圆,天然转曲消失,使纤维呈现丝一般的光泽。如果膨化的同时再给予拉伸,则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变纤维的内部结构,从而可提高纤维强力。这一处理称为“丝光”。 8. 同质毛 羊体各毛丛由同一种类型毛纤维组成,纤维细度、长度基本一致。同质毛一搬按细度分成各种支数毛。 9. 异质毛 羊体各毛丛由两种及以上类型毛纤维组成。即羊毛被中兼含有绒毛、发毛和死毛等不同类型的毛,异质毛一般按粗腔毛含量分成各种级毛。 10. 品质支数 品质支数是羊毛业中长期沿用下来的表示羊毛细度的一个指标。把各种细度羊毛实际可能纺得的英制精梳毛纱支数称为品质支数,以此来表示羊毛品质的优劣。随着纺纱方法的改进,

服装材料学考试复习重点

棉纤维根据纤维的粗细、长短、强度通常分为长绒棉、细绒棉、粗绒棉。 1.长绒棉:又称海岛棉,主要产地尼罗河流域埃及长绒棉。细长、富有光泽、强力较 高,常用来纺制精梳棉纱,织制高级棉织物。 2.细绒棉:又称陆地棉或高原棉,纤维较细,成熟的席位色泽洁白有光泽。 3.亚洲棉和非洲棉常被称为粗绒棉:纤维短粗,手感硬,适宜做绒纱、织制绒布类织物。 总结: 1、长度—较长的棉纤维纺成的纱线强度较大、弹性较好。2、细度—棉纤维较细且柔 软,较细的手感柔软,较粗的手感硬挺,弹性较好。 性能:棉纤维的色泽通常白色、乳白色或淡黄色色泽较差。强力较高,弹性较差,耐磨性不突 出,棉织品不太耐穿。有较强的吸湿能力。棉纤维耐热性较好。 丝光处理棉纤维耐碱性较好,在常温或低温下浸入浓度为 18%~25% 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纤维的直 径膨胀、长度缩短,此时若施加外力,限制其收缩,则可提高棉纤维的光泽度,同时强度增加,吸色 能力提高,易于染色印花,这种加工过程称为丝光。 苎麻性能:麻纤维中品质最好的纤维,色白且有真丝般的光泽,染色优于亚麻,可以染更多 色彩,纤维强度很高,刚性很大,弹性差,折皱回复性差,不贴身,耐磨性差,吸湿、 放湿性很好,透气性好,耐碱不耐酸,耐水洗,耐海水侵蚀,抗酶、防蛀。 亚麻:亚麻纤维较平直,无捻转,末端纤维尖细。细长、有空腔、两端封闭呈尖装细 胞,表面有裂节。 性能:优良的亚麻为淡黄色,光泽较好,有结晶所以染色性能差,强度刚性都大于棉纤 维但小于苎麻,挺括、滑爽、弹性差、悬垂性较差、易褶皱。导热性好,通气性好,耐洗易 洗、有一定的耐光性。 羊毛从奶油到棕色,白色乳白色偶尔有黑色,质轻,,羊毛纤维强力低,弹性模量小,因此拉 伸变形能力很大,耐用性也优于其他天然纤维。羊毛纤维的吸湿性很突出,染色牢固,色泽鲜艳,调节体温的能力较大,穿着舒适、透气,较长时间穿着后也不易玷污,卫生性能好。 优点:具有独特的缩绒性能,可塑性好,热定型,染色牢固,色泽鲜艳。 缺点:耐热性不如棉纤维,教一般纤维差。耐酸不耐碱,对氧化剂也很敏感。不耐日 光。缩绒性能指羊毛纤维集合体在湿热条件和化学试剂的作用下,受到机械外力的挤 压揉搓而粘合成毡绒的性质。 热定形:在一定温度、湿度、外力作用下经过一定时间形状会稳定下来,称为羊毛的 热定型防缩处理:通过破坏鳞片或填平鳞片的特殊加工处理,使羊毛不再具有缩绒性 缩绒性的优缺点粗纺毛织物通常利用羊毛纤维的这一特性进行缩绒处理,使绒面紧密,丰厚, 提高保暖效果。缩绒现象使纤维纱线互相嵌合时纹路模糊影像外观,并使尺寸缩小影响穿着 蚕丝又称真丝,为天然蛋白质纤维,是唯一的天然长丝纤维,光滑柔软,质轻,富有光 泽,穿着舒适,被誉为“纤维皇后”较难与其他纤维混纺。 人造纤维包括粘胶纤维、醋酯纤维、铜氨纤维。 粘胶纤维基本成分是纤维素。普通粘胶纤维的结晶度和取向度较低,横截面呈锯齿形,有皮 芯结构,纵向有沟壑 性能:染色性能好,色泽鲜艳,牢度好。织物相对密度大,悬垂性好,弹性差,容易 起褶皱且不易回复。吸湿性好,不易产生静电。不耐水洗,尺寸稳定性差。耐碱和耐 酸性能较棉纤维差,容易发霉, 合成纤维强度大、弹性好、不霉不蛀、吸湿性差、摩擦容易产生静电,易沾污、抗熔 性差。涤纶:学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简称聚酯纤维。强度及模量较高,弹性回复 率较大,织物经久耐穿但短纤维容易起球且不易脱落。染色性差,耐光性好 锦纶:聚酰胺纤维、尼龙耐磨性优于其他常用纤维,强度、弹性也很好,耐疲劳性能力 强,有优良的耐用性。 1

纺织材料学基础知识

纺织材料学基础知识 纺织材料是纺织原料及由其制得的半成品,制品的统称。 1. 结构: 纤维的结构:形成的特点,组织物质,内部大分排列形态,外观形态 纱线的结构:纤维在纱中的配置和空间形态 织物的结构:纱线在织物中的排列关系及本身屈曲 2. 性能: 性能是结构的产物,结构决定性能 工艺性能——长度、细度、卷曲…… 物理性能——热、光、电、吸湿…… 化学性能——耐腐蚀(酸碱……) 机械性能——拉、弯、磨、压…… 服用性能——起毛起球、折皱、缩水…… 三、纺织纤维的分类 纤维,大家对此并不陌生,纤维是以细而长的特征的,不同用途的纤维,要求它具有不同的性能,作用纺织纤维,一般而必要的条件有两条: (1)具有一定的化学,物理,稳定性(固体) (2)具有一定的强度,柔曲性,可纺性,弹性和可塑性等。 1、天然纤维——自然界生长形成的纤维 (1)植物纤维(天然纤维素纤维):棉、麻 (2)动物纤维(天然蛋白质纤维):毛、蚕丝(唯一的天然长丝) (3)矿物纤维:石棉,(存在于地壳的岩层中,用于建筑和防火材料) 大量用于纺织的是:棉、麻、毛、丝这四种纤维 棉纤维以柔软舒适为特点。产量最多,用途很广,除大量用于衣服、床单等生活用品之外,还可用于工业如作帆布,传送带,也可用作保温用的填充材料。 麻纤维挺爽吸汗。其大多数品种用于制作绳牵、包装品(麻袋),少部分优良品种的纤维用于纺织,作衣服,装饰织物等。 2、化学纤维: 以天然或合成高聚物为原料,经化学和机械加工而成的纤维。 (1)人造纤维(再生纤维)是出现最早的化学纤维(man-made fibre),它以天然纤维素,蛋白质、无机物为原料加工而成。 ①人造纤维素纤维:粘胶、醋酯纤维、天丝 ②人造蛋白质:酪素,大豆纤维 ③人造无机纤维:玻璃纤维,金属纤维,碳纤维,陶瓷纤维 (2)合成纤维 涤纶——聚酯; 锦纶——聚酰胺; 腈纶——聚丙烯腈; 维伦——聚乙烯醇缩甲醛; 丙纶——聚丙烯; 氨纶——聚氨酯。 四、纱线的分类 (一)按形成方式和结构分

纺织材料学习题库

纺织材料学习题库 (注:部分习题有答案) 一.名词解释 聚集态结构链结构形态结构几何异构体交联高分子旋光异构大分子结构序列结构聚合度构型链段构象结晶态结构结晶度取向度非晶区非晶态结构两相结构高分子柔性晶格原纤原纤结构巨原纤再生有机纤维接枝共聚反应原棉皮辊棉锯齿棉黄棉细绒棉长绒棉粗绒棉棉短绒 原棉杂质手感目测配棉天然转曲成熟度成熟系数韧皮纤维叶鞘纤维 工艺纤维精干麻同质毛被毛毛丛细羊毛两型毛粗腔毛兔毛马海毛骆驼毛净毛率羊毛卷曲缩绒性品质支数双侧结构山羊绒蚕茧茧丝绢纺纱茧层率丝素丝胶丝鸣茧的解舒生丝精炼丝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化学纤维差别化纤维无机纤维芳纶异型纤维超细纤维碳纤维金属纤维膜裂纤维中长纤维包覆溶融纺丝复合纤维改性纤维干法纺丝湿法纺丝熔体纺丝融液纺丝法成纤高聚物预取向丝(POY)平均长度品质长度手扯长度比表面积纤度特公制支数纤维密度吸湿性回潮率含水率实际回潮率平衡回潮率标准回潮率公定回潮率标准重量(公定重量)标准状态吸湿等温线吸湿等湿线吸湿滞后性直接吸着水间接吸着水吸湿膨胀吸湿放热吸湿微分热吸湿积分热吸湿平衡机械性质绝对强度相对强度断裂强度断裂应力断裂长度比强度勾接强度打结强度断裂伸长率预张力初始模量屈服点断裂功断裂比功功系数急弹性变形缓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弹性恢复率弹性功率流变性蠕变松弛疲劳抗弯刚度抱合力抗

服装材料学题目和答案

服装材料学试题库 一、填空类 1、用于服装的天然纤维有; 用于服装的人造纤维素纤维有; 用于服装的合成纤维有 。 2、纤维的结构、结构、结构会影响纤维的物理机械性质和化学性质。 3、化学纤维中吸湿性最好的纤维是纤维;弹性最好的纤维是; 耐日晒性最好的纤维是;耐磨性最好的纤维是;延伸性最好的纤维是;最不耐湿热的纤维是;最不耐干热的纤维是 ;最轻的纤维是;阻燃性最好的纤维是。 4、比较纤维强度大小时常用强度来表示。 5、极限氧指数表示纤维在大气中维持燃烧所需的最低含氧量的,极限氧指数越高说明该纤维阻燃性。 6、天然纤维素纤维和动物纤维如果保存不当易出现现象。 7、鉴别纤维的方法有 。 8、衡量纤维细度的指标有 。 9、写出5中花饰线。 10、花饰线基本上由三部分组成,即。 11、梭织物的组织参数为。 12、梭织物的基本组织是。

13、写出10种精纺毛织物 。 14、写出10种桑丝织物 。 15、写出5个描述织物舒适性的名词 。 16、写出5个描述织物外观风格的名词 。 17、纬编针织物的基本组织是。 18、织物的服用性能包括 ;那麽抗皱性、刚柔性、悬垂性属于上述性能。 19、织物拉伸断裂后能够得到的指标有 。 20、国际上衡量织物耐用性时常使用织物。 21、织物的形态稳定性是评价服装保形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那么具体衡量织物形态稳定性要测试织物的 。 22、棉织物中斜纹组织植物有。 23、写出10种新型服装材料 。 24、动物毛被由、、三种体毛组成。 25、毛皮的鞣制过程大体经过、、 。

纺织材料学深刻复习提纲

东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科目编号:833 科目名称:纺织材料学 一、考试总体要求 纺织材料学是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解决纺织材料领域中的认知和基本认知方法问题,主要涉及纤维及纤维制品的命名、分类、形(即形态、尺度、结构和表面)、性能(即性质与功能)、成形方法和其间相互关系,以及纺织材料的认知与表征方法和技术。要求:1.掌握纤维分类、命名、性状特征和基本获得途径与方法,了解常用纤维的形与性能及其相互关 系,并对特种纤维、高技术纤维、功能纤维和新纤维种类及特征有基本了解; 2.了解纤维形尤其是结构的基本概念与表达,纤维可成形性的概念与表达,以及纤维结构和成形 方法对纤维性质的影响; 3.掌握纤维基本性质的表达和常用性能指标,以及相关测量方法,能解释影响纤维吸湿、力学、 热学、光学、电学等性能的基本因素; 4.掌握各类纱、丝、线的分类、命名、结构及性能特征和成形方法,特别是非传统纺纱技术,复 合、结构纺纱技术及成纱结构与性能; 5.了解纱线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及其在各大类纱线(纱、丝、线)开发中的应用,掌握纱线结构 和性能测量及纱线品质评定的基本方法与内容; 6.了解纺织品(机织物、针织物、非织造布及其复合织物)的基本分类、分类、命名、结构及性 能特征和成形方法,以及在服用、家用、产业用中的基本要求与特征; 7.掌握织物服用和使用性能实现与表达方法和影响织物服用和使用性能的因素,掌握织物性能测 量、品质要素评定和各类织物分析鉴别的方法,以及掌握织物使用中的维护与保养; 8.了解产业用和技术纺织品的性能及功能特征,使用中的对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以及相应的 评价方法。 二、考试内容及比例 1. 绪论(10%) 一、纺织材料的属性与内容* 二、纺织材料发展中的问题* 三、纺织材料学应关注的知识及思考 2.纤维部分(45%) 第一章纤维分类、加工与发展 第一节纤维及其分类* 第二节各种常用纤维简介* 第三节纤维的成形加工 第四节纤维的应用与未来* 第二章纤维的结构特征 第一节纤维基本结构的构成* 第二节纤维的结构特征与测量* 第三节典型纤维的结构与特征* 第三章纤维的形态与表征

服装材料学知识点

名词解释 B变形纱.合成纤维长丝在热、机械力或在喷射空气的作用下,使其由伸直变成卷曲的长丝.称为变形纱或变形丝。 C差别化纤维;经过化学或物理改性,得到与原纤维有不同性能的纤维 3.公定回潮率为贸易和检验等要求,对纤维材料及其制品所规定的回潮率. 纯纺织物:指织物的经纬纱线是由单一的原料构成.特数:1000m的纱线在公定回潮率里的重量克数。 F飞数在组织循环中,同一系统经纱(或纬纱)中相邻两根纱线上对应的经(纬)组织点在纵向(或横向)所间隔的组织点数,称为组织点飞数服装起毛起球;由于摩擦使纤维端伸出织物表面从而形成绒毛,但不能及时脱落,并且会相互纠缠在一起,形成小球状突出 非织造布是一种不需要纺纱织布而形成的织物,只是将纺织短纤维或者长丝进行定向或随机撑列,形成纤网结构,然后采用机械、热粘或化学等方法加固而成。 G公制支数;以公制单位表示的支数。即在公定回潮率时每克纤维、单纱的长度米数 F缝纫线的可缝性;指在服装的缝制过程中,缝纫线是否能够适应各种加工条件晰顺利地缝制出良好的线迹 服装辅料;构成服装时,除了面料以外用于服装上的一切材料都称为服装料。 H混纺纱用两种以上不同种类的纤维混合纺成的单纱. 混纺织物;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种类纤维混纺成纱线进而织成的织物。 花式纱线在通过各种加工方法而获得特殊的外观、手感、结构和质地的纱线 黑炭衬;是以棉或棉混纺纱线为经纱,犊牛毛或山羊毛(有时还有头发)与棉或人造棉混纺纱线为经纱,而织成的平纹布。 J经编针织物纱线在经编机的所有工作针上同时进行成圈而形成的平幅形或圆筒形针织物.经编是在经向上的一组经纱做纵向运动,配合织针运动形成新的针织线圈。 经纬密度;指每平方英寸中排列的经纱和纬纱的根数 极限氧指数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材料在氧氮混合气流中进行有焰燃烧所需的最低氧浓度.以氧所占的体积百分数的数值来表示. 机织物的织物组织在机织物中经纬纱相互交错或彼此沉浮的规律 机织物;由相互垂直排列的经纬纱按一定规律交织成的织物 交织物:指织物经纱和纬纱原料不同,或者经纬纱中一组为长丝纱、一组为短纤维纱,交织而成的织物 经组织点:在经纬纱相交处,凡经纱浮于纬纱之上称为经组织点。 交织织物;是指经,纬用两种不同纤维的纱线交织成的织物. M面料的可缝性;织物缝纫加工性优劣的一个综合评定指标。包括布料的缝合后平整程度,缝纫的线迹外观形态优劣,线迹在常规外力下的断裂程度。 免烫性织物经过洗涤后,不经熨烫而保持平整的性能 马尾衬;是以羊毛或棉纱为经、马尾为纬交织而成的平纹织物。 毛型织物;指以羊毛、兔毛等各种动物毛及毛型化纤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织品,包括纯纺、混纺和交织品,俗称呢 绒. N捻度纱线单位长度上的捻回数 P皮革粒面;粒面层的表面有许多小 凸起,形成乳头,在制成革后形成皮 革粒面 Q裘皮:鞣制后的动物毛皮。 R热定型:主要针对合纤及其混纺织 物,将织物经高温加热一定时间,然 后以适当速度冷却的过程。目的是 保持织物尺寸稳定。染色牢度是指染 制品在使用或在染后的加工过程中, 染料、颜料在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 下,能否保持原来色泽的不褪色、不变 色的能力. 热收缩主要是指热塑性材料(ABS、 石蜡等)因其固有的热膨胀率而产生 的体积变化,它是收缩产生的最主要 原因。 S。缩水指新的织物或衣服等浸水之 后缩短长度 纱线旦数:描述纱线与丝线粗细度指 标纱线公制支数:在公定回潮率下 一克重纤维有多少米长 色织物:指纱线染色后而织成的各种 条、格及小提花织物。 梭织物:指以经纬两系统的纱线按 一定的规律相互交织而成的织物。 T涂层整理:在织物表面的单面或双 面均匀的涂上一薄层(或多层)具有 不同功能的高分子化合物等涂层剂, 从而得到不同色彩的外观或特殊功能 的产品。 透气性;是气体对薄膜、涂层、织物 等高分子材料的渗透性。是聚合物重 要的物理性能之一,与聚合物的结 构、相态及分子运动情况有关。 特数:指1000m长的纱线,在公定 回潮率时的重量克数。 W纬编针织物用纬编针织机编织, 将纱线由纬向喂入针织机的工作针 上,使纱线顺序地弯曲成圈,并相互 穿套而形成的圆筒形或平幅形针织 物. 完全组织:当经组织点和纬组织点 的排列规律在织物中重复出现为一个 组成单元时,该组成单元称为一个组 织循环或一个完全组织。 X线密度:公定回潮率下,1000m长纤 维重多少克,称多少特克斯简称特 (tex) Y异形纤维经一定得几何形状 (非圆型)的喷丝孔纺制的具有特殊 横截面形状的化学纤维。 原组织;包括平纹、斜纹、缎纹 Z中长型织物;即用中等长度的化学 纤维混纺织制的仿毛织物。化纤的中 等长度一般为51~76毫米,纤度为2~3 旦,介于棉纤维和羊毛之间的。 织物成衣加工性能:指面料在服装加 工中形成优良的服装外观的难易程 度。它是织物的多种物理力学性能在 服装加工中的综合表现。 织物单位重量是指纬编针织物一平 方米所具有的重量,以克表示,工厂 里俗称“克重”,单位是克/平方米(g/ ㎡) 织物风格:指人们通过视觉和触觉 对织物所作出的综合评价。包括织物 的触觉风格(软与硬、厚与薄、光滑 与粗糙、弹性好坏等)和视觉风格(肌 理、颜色、图案、光泽等 织物密度是指单位长度内纱线的根 数,可分为经向密度和纬向密度。 织物热湿舒适性:织物隔热性、透气 性、吸湿性、透湿性、透水性、保水 性、润湿性等统称为热湿舒适性。 织物悬垂性:当支撑物处于静止状态 时,织物由于重力的作用,在自然悬 垂状态下呈波浪屈曲的特性。 针织物:指用一根或一组纱线为原 料,以纬编机或经编机加工形成线圈, 再把线圈相互串套而成的织物。 组织循环;在组织物中每重复一次所 需要的最少纱线数。 简答题 1.何为棉的丝光和碱缩,两者的异同 点是什么? 棉纤维在强碱作用下,会直径膨胀, 长度缩短。丝光:使用18%-25%的氢 氧化钠溶液浸泡棉织物并施加一定的 张力,限制其收缩,这种处理称为丝 光处理。碱缩:使用18%-25%的氢氧 化钠溶液浸泡棉织物但不限制其收 缩,称为碱缩。相同点:均是利用棉 纤维耐碱的特性,在烧碱溶液中处理。 不同点:(1)丝光必须施加张力限制 纤维的收缩;而碱缩不施加外力任其 收缩。(2)产生的效果不同同:尺 寸稳定性,保形性好。异:丝光处理 能使棉织物变得平整光滑,吸附能力, 化学反应能力增强,强力,延伸性等 服用机械性能有所改善,碱缩能使织 物变得紧密,弹性提高,手感丰满, 主要用于对针织物的处理。 2.材料的导热性和保暖性分别指什 么,举例说明静止空气和水对于材料 保暖性能的影响 导热性:在有温差的情况下,热量总 是从高温部位向低温部位传递,这种 性能称为导热性。保暖性:抵抗这种 传递的能力则称为保暖性。 静止空气:静止空气的λ值小,是最 好的热绝缘体。若纺织材料中含静止 空气多,则材料的保暖性能提高,羊 毛,蚕丝,腈纶,氯纶的导热系数小, 织物保暖性就好。 水:水的导热系数很大,因此,随着 纤维的回潮率增加,导热系数增大, 保暖性下降。麻织物回潮率高,导热 性大,冷感性大。 3.说出以下标识的所表示的内容。 T/R/W 60/40/10 320×245 64/2 涤纶60%/人造丝40%/绵羊毛10% , 织物经密度为320根/10cm,纬密度为 245根/10cm,纱线粗细为64织两合 股。 4.简要说明羊毛、麻、涤纶、锦纶各 自特有的优缺点。 羊毛:优点:外观保持性好,可以染 成各种颜色,弹性好,外观保持性优 良,缺点,遇湿外观保持性下降,由 于表面鳞片,有刺扎感。 麻:优点:有优良的洗放湿能力,耐 水洗,具有凉爽感,耐用性高,可熨 烫温度高,缺点:外观性能差,不易 去除原色,弹性差,抗皱性差,手感 粗硬,有时有刺痒感。 涤纶:优,综合强伸性好2.有优良的 洗可穿性,缺,稀释性差,易起静电, 吸灰,起毛起球,不易染色。 锦纶:优:.耐磨性最好2.弹性好, 缺:外观保持性差,织物易变形,吸 湿导热性差。 SHELL ACRYLIC表层是腈纶INING NYLON内层是锦纶FILLER POLYESTER 填充物是涤纶65% WOOL 绵羊毛65% T/C 65/35 涤纶65%,棉35% 35% VISCOSE 35%人造棉 6.从导热系数看,哪种纤维保暖性好, 哪种纤维保暖性差,对于保暖性差的 纤维怎样提高其制品的保暖性? 1.丝纤维,毛纤维,人造纤维的导热 系数小,织物保暖性好。2,麻纤维, 棉纤维保暖性较差。 1.提高织物厚度 2.填充静止空气。 7.分析麻纤维的优缺点,并简述麻的 风格特征。 麻:优点:有优良的洗放湿能力,耐 水洗,具有凉爽感,耐用性高,可熨 烫温度高,缺点:外观性能差,不易 去除原色,弹性差,抗皱性差,手感 粗硬,有时有刺痒感。亚麻由于采用 工艺纤维,纤维粗细不匀,导致织物 表面有粗细节的独特外观特征。 8.比较棉、羊毛、粘胶纤维、涤纶的 服用特性。 舒适性能:接触感上,棉,黏胶,涤 纶都较柔软,羊毛由于表面鳞片,有 时有刺扎感, 湿舒适性上,棉,羊毛,黏胶吸湿性 都好,涤纶吸湿性差。 热舒适上,棉,羊毛,黏胶保暖性都 好,涤纶相对其他三种保暖性微弱一 点。 保养性上:棉,黏胶,涤纶均可水洗 机洗,羊毛只能中性洗涤剂干洗或手 洗, 1.不同种类纤维混纺的目的是什么? 增强韧性,保暖性能,柔软度,抗菌 性,纹理效果等, 2.简述花式纱线的一般结构,以及各 部分的作用和采用的原料特点。花式 纱线一般由芯纱,饰沙和固纱三部分 组成。1.芯纱是花式线的主干,被包 在花式线中间,是饰纱的依附件,与 固纱一起形成花式线的强力,捻制和 织造过程中,芯纱承受着较大的张力, 因此应选择强力较好的材料,如涤棉 纱或中长纱。 2.饰纱以各种花式形态包缠在芯纱外 面而构成起装饰作用的各种花型,是 构成花式纱线外形的主要成分,一般 占花式线重量的50%以上,各类花式 纱线以饰纱在芯纱表面的装饰形态而 命名。花式纱线的色彩,花型,手感, 弹性,舒适度等性能特征,也主要由 饰纱决定,一般用单纱,原料一般为 腈纶,羊毛,马海毛等。3.固纱包缠 在饰纱外面,主要用来固定饰纱的花 型。以防止花型的变形或移位,并与 芯纱一起构成花式纱的强力。固纱一 般采用强力较好的涤纶,锦纶,腈纶 纱活长丝作为原料。 1.说出丝织物中,纺、绉、罗、缎、 绒类的主要特征 1.纺类,质地比较轻薄,外观平整缜 密。品种多样。 2.邹类,手感糯爽,光泽柔和,抗皱, 弹性良好。品种多样。 3.罗类,质地轻薄,丝缕纤细,铰孔 透气,穿着凉快,并耐洗涤。 4.缎类,稠面平滑光亮,质地紧密厚 实,手感柔软,富有弹性, 5.绒类,质地厚实,坚牢耐磨,手感 柔软,富有弹性,种类繁多。 2平纹织物采用哪些手段改变其外观 效果?(举例说明) 根据不同要求采用各种方法,如经纬 纱线粗细的不同,经纬纱排列密度的 改变以及捻度,捻向和颜色等的不同 进行搭配,配置等,织物可获得各种 特殊的外观效应,如横纵凸条,隐条 隐格,邹效应,泡泡纱效果等。 3泡泡纱的风格特征和用途如何? 风格特征:外观新颖别致,立体感强, 质地轻薄,穿着不贴体,凉爽舒适, 洗后不需熨烫。但洗涤后泡泡易变形, 消失,是尺寸变大。用途:主要用作 妇女,儿童的夏令衫,裙,睡衣等。 4简述纯棉灯芯绒的外观及特性,适 宜做什么服装?在穿着、使用及服装 制作过程中,需注意些什么? 外观:布面呈灯芯状绒条,采用纬起 毛组织。特性:灯芯绒的绒条园直, 绒毛丰满,质地厚实。手感柔软,富 有弹性,坚牢耐磨,保暖性好。适宜 做外衣,童装,裤料,鞋帽等。为了 防止其倒毛,脱毛,洗涤时不宜用热

服装材料学试题与答案

上海市东华大学 (答案 要注明 各个要 点的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24分) (1)公定回潮率:指相对湿度为65%±2%、温度20℃±2℃条件下纤维的吸湿性。 (2)热定型:主要针对合纤及其混纺织物,将织物经高温加热一定时间,然后以适当速度冷却的过程。 目的是保持织物尺寸稳定。 (3)丝光处理:通常指棉、麻织物在一定张力下,用浓碱溶液处理的加工过程。经过丝光处理的棉、 麻织物强力、柔软性、光泽、可染性、吸水性等都会得到一定程度提高。 (4)织物热湿舒适性:织物隔热性、透气性、吸湿性、透湿性、透水性、保水性、润湿性等统称为热 湿舒适性。 (5)织物悬垂性:当支撑物处于静止状态时,织物由于重力的作用,在自然悬垂状态下呈波浪屈曲的 特性。 (6)织物风格:包括织物的触觉风格(软与硬、厚与薄、光滑与粗糙、弹性好坏等)和视觉风格(肌理、颜色、图案、光泽等)。 (7)涂层整理:在织物表面的单面或双面均匀的涂上一薄层(或多层)具有不同功能的高分子化合物等涂层剂,从而得到不同色彩的外观或特殊功能的产品。 (8)织物成衣加工性能:指面料在服装加工中形成优良的服装外观的难易程度。它是织物的多种物理力学性能在服装加工中的综合表现。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 棉 , 麻 , 动物毛 , 蚕丝 。 2. 线密度(tex)、 旦数(D) , 公定支数(Nm)、英制支数(N e)。 3. 水洗或干洗色牢度,摩擦色牢度,汗渍色牢度,熨烫色牢度,日晒色牢度。 4. 涤纶 , 锦纶 , 腈纶 , 丙纶 , 维纶 , 氨纶 , 氯纶 。 5. 桑蚕丝 , 粘胶人丝 , 涤纶 6. 进口精纺羊毛 , 12公支 。 7. 75D 锦纶长丝 , 21S 棉纱 , 56根/CM , 24根/CM 。 8. 云锦 , 宋锦 , 蜀锦 。 三、简答题(每个4分,共16分) 1. 经针织物与纬编针织物的区别? 经编针织物:采用一组或几组平行排列的纱线沿着“经向”同时在经编机的织针上成圈串套而成。 特点:纵向尺寸稳定,横向有弹性和延伸性,抗皱性好,脱散性小,透气性好。 纬编针织物:纱线沿着“纬向”顺序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针织物。 特点:一般尺寸不及经编针织物稳定,弹性、延伸性较经编针织物大,脱散性较经编针织物大。 2. 混纺织物与交织物的区别 混纺织物:由两种或以上纤维混纺成纱而织成的织物。 交织织物:织物的经纱和纬纱原料不同,或者经纬纱中一组是长丝纱,另一组是短纤维纱交织而 成的织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