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导演新贵版高标清同播系统

大导演新贵版高标清同播系统

大导演新贵版高标清同播系统
大导演新贵版高标清同播系统

统系播同清标高版贵新演导大
大导演新贵版
高标清同播系统

高标清同播的最佳选择
十年硬盘播出产品开发之精华 全新推出高标清同播系统 已逾以千计的实际用户 信心与安全的可靠保障 适应时下模拟与数字、标清与高清长期并存的现状 支持标清与高清素材的混播 PAL/NTSC/1080i制式转换 自动根据系统工 作模式上行/下行变换解码 Letterbox、Pan&Scan、Stretch多种上行/下行变换模式 提供模拟复合CVBS、标清数字SD-SDI、高清数字HD-SDI同步输出 自动SDI数字音频信号加解嵌 具备Genlock/Ref./B.B同步输入 完全适 应演播室系统方案 高清工作模式下HD-SDI同步输出的同时额外具备硬件下变换输出SD-SDI 信号 轻松实时高标清同步播出
功能概述
- 充分发挥数字化播出优势 彻底避免传统设备故障、人员失误导致的播出事故 - 无磁带消耗 无磁鼓磨损 无带化工作机制 节约设备维护 节约值班支出 降 低维护成本 提高播出效率 - 定时/顺序/定插/顺插/跟随/触发/垫片/紧急插播等多等播出方式 - 特殊情况下可以启动手工播出 特别适合于转播节目临时时长调整的情况 - 配合大导演DDYSW切换器自动控制进行其它频道节目的定时转播 全面满足各 种播出要求 - 大容量超稳定的硬盘存储空间 配合可扩充的服务器磁盘阵列实现素材的海 量存储 二级素材迁移操作将制作与播出网络安全隔离 - 多通道硬盘播出方案选择 播控分离机制实现多个频道节目同时播出 - 播出画面的电脑屏幕精确同步预监(并带有字幕回显)与表单制作的预监画 面同屏显示互不影响 - 先进的广告插播管理概念 自动进行定时定次的广告插播 - 方便的广告编组功能 以时段概念进行清晰直观的表单制作 - 自动进行表单持续时间计算 合理规划播出计划 - 允许多个播出表单的跨子夜联播 彻底解决播出机房人员的紧张工作状态 - 附带素材亮度、对比度、饱和度调节及左右声道交叉、混音设置 - 提供GPS卫星校时方案 自动与北京时间对齐 精确准时播出 - 自动记录所有播出日志 支持选择性打印 以备后期查询明确工作责任

素材格式
- 全面支持各类非线性编辑及上载系统 不受2G以上大小文件限制 - 支持MPEG1、MPEG2(PS/TS)、H.264、MOV、WMV、RM、AVI、AVCHD、3GP MP4等几乎所有素材文件格式 - VCD/DVD光盘DAT、VOB文件直接播出 并且在拷贝的同时自动转码 - 自动检索DVD多语种音轨及字幕内容 - 播出素材的再次精确到帧的剪切打点 去除多余无用的画面内容 - 以乒乓播放方式实现预卷播放方案 彻底解决不同格式素材节目切换的黑 场或静帧问题 - 配合大导演DDYSW-TBC时基切换器实现转播其它频道节目之间的无缝切换 - 兼备标准RS422/232控制 多种方式遥控放机实现盘带结合 - 同时兼备素材采集功能 无须另购上载系统并确保素材兼容格式
超值字幕
- 与大导演品牌字幕一脉相承 为硬盘播出提供广播级字幕解决方案 - 真正汇集时钟/台标/角标/左飞或上飞字幕功能 无需另配字幕/时钟/ 台标设备 - 尤其支持维文及阿拉拍语系中的右飞字幕功能 - 为黄金栏目插播字幕广告 电视台创收最佳手段 - 自动计算视频广告时长并以字幕倒计时显示 - 支持FLC/TGA序列及FLASH动画角标格式 自动识别其中键透明信息 - 所有字幕提供绝对与相对播出时码控制 定时定次播出与素材链接播 出相结合 - 字幕与播出素材相绑定 临时调整素材播出时间的同时自动修正字幕播 出时间 - 所有字幕在线制作与在线播出互不影响 最适合临时新闻字幕插播 - 配合选用大导演多通道字幕插播器 为多个频道同时插播相同字幕内容 充分保障字幕广告的收视率
非线性编辑系统
素材上载系统
无卡制表系统
有卡制表系统
审片工作站
网络交换机
GPS校时器 硬盘播出主机 存储服务器 硬盘播出备机
录像机或其它转播节目
8X4时基切换器 预监 千兆局域网 视音频信号 RS232 控制 数字编码器 ASI 复用器 调制器 标清播出 高清播出
安全播出
网络化的双机热备份 主备自动切换安全播出 主备之间实时通讯监测播出状态 故障出现的0.3秒内自动实现应急切换 制表、播出、审片等不同管理员身份的权限登录控制 有效明确安全责任 播出表单的锁定设置 避免播出过程的意外情况 特殊播出中断故障的自动恢复并自动断点续播 从容应对紧急情况 随时进行播出表单的完整性和逻辑性检查 对丢失或非法素材警告提示 节目播出的同时实时修改表单 紧急情况下可随时插播预置节目内容 自动在空白节目时间插入预置的垫片画面
网络机制
千兆高速网络播出环境确保系统安全机制 开放的数据库及素材文件接口 方便进行播出表单的远程维护与网络审片 主播与备播自动素材同步更新 自动播出同步对齐 通过网络远端素材访问 支持同时在多个无卡制表站点、有卡制表站点和 审片站点进行工作 - 播出的同时允许上载站点/非编进行新闻或后期制作节目的网络传送拷贝

大导演新贵版高标清同播系统·2012 睿智高远
产品规格如有变动恕不另行通行 2012年3月第一次印刷

大导演新贵版高标清同播系统

统系播同清标高版贵新演导大
大导演新贵版
高标清同播系统

高标清同播的最佳选择
十年硬盘播出产品开发之精华 全新推出高标清同播系统 已逾以千计的实际用户 信心与安全的可靠保障 适应时下模拟与数字、标清与高清长期并存的现状 支持标清与高清素材的混播 PAL/NTSC/1080i制式转换 自动根据系统工 作模式上行/下行变换解码 Letterbox、Pan&Scan、Stretch多种上行/下行变换模式 提供模拟复合CVBS、标清数字SD-SDI、高清数字HD-SDI同步输出 自动SDI数字音频信号加解嵌 具备Genlock/Ref./B.B同步输入 完全适 应演播室系统方案 高清工作模式下HD-SDI同步输出的同时额外具备硬件下变换输出SD-SDI 信号 轻松实时高标清同步播出
功能概述
- 充分发挥数字化播出优势 彻底避免传统设备故障、人员失误导致的播出事故 - 无磁带消耗 无磁鼓磨损 无带化工作机制 节约设备维护 节约值班支出 降 低维护成本 提高播出效率 - 定时/顺序/定插/顺插/跟随/触发/垫片/紧急插播等多等播出方式 - 特殊情况下可以启动手工播出 特别适合于转播节目临时时长调整的情况 - 配合大导演DDYSW切换器自动控制进行其它频道节目的定时转播 全面满足各 种播出要求 - 大容量超稳定的硬盘存储空间 配合可扩充的服务器磁盘阵列实现素材的海 量存储 二级素材迁移操作将制作与播出网络安全隔离 - 多通道硬盘播出方案选择 播控分离机制实现多个频道节目同时播出 - 播出画面的电脑屏幕精确同步预监(并带有字幕回显)与表单制作的预监画 面同屏显示互不影响 - 先进的广告插播管理概念 自动进行定时定次的广告插播 - 方便的广告编组功能 以时段概念进行清晰直观的表单制作 - 自动进行表单持续时间计算 合理规划播出计划 - 允许多个播出表单的跨子夜联播 彻底解决播出机房人员的紧张工作状态 - 附带素材亮度、对比度、饱和度调节及左右声道交叉、混音设置 - 提供GPS卫星校时方案 自动与北京时间对齐 精确准时播出 - 自动记录所有播出日志 支持选择性打印 以备后期查询明确工作责任

高标清同播技术在播出系统中的应用

高标清同播技术在播出系统中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电视音频高清技术逐渐普及,高清电视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科技产物,在社会中受到广泛关注。近几年来,科学技术发展使电视频道开始向着高清化方向迈进。为了兼容原来的标清电视播出系统,高清播出系统需要采用高标清同播方式。在此情形下,文章从高标清同播技术入手,对高清播出系统进行深入研究。 标签:高标清同播时代;高清播出系统;高清电视 近几年来,高清电视快速发展,电视频道逐渐向着高清化阶段过渡,在播出技术以及市场需求上,高清电视节目不能代替原有的电视节目播出。因此,高清频道与标清频道长期共存是电视节目播出中需要面临的问题。为此,下文基于高标清同播技术,对上下转换进行分析,并将AFD引入高清播出系统中。 1 高标清同播技术 目前,我国的高标清同播技术方案中,主要分为两种:输出分离方式和源分离方式。 1.1 输出分离方式 分离方式的定位系统主要面向全部高清化的建设,其中标清信号的输出能通过播出系统内部的变换方式得以实现。在输出分离方式背景下,系统对于实现的精度控制和幅型转换,以及多样性问题相对易解决。其中,系统的上下变换设备可以加入UDW中的AFD信息[1]。与此同时,对于高标清同播出系统控制来说,输出分离方式是一种比较简单透明的控制方法,在系统处理中不需要增加多余逻辑控制单元。 在高清系统经济情况处理方式方面看,输出方式是分离方式,导致相应的紧急处理方式可以与原来参考方式一致。总之,在分离方式技术中,可以充分减少幅型比例,避免比例变换不恰当,减少造成播出事故的可能。 1.2 电视源分离技术 源分离方式面对的是标清,主要定位于标清系统,未来发展方向是高清电视。而高标清播出系具有独立性,能完成节目在相同时间段同时播出的任务。在这一分离方式中,高清系统与标清系统是相互独立存在的,也可以理解为高清和标清的节目源之间处于一种分离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能够使高标清系统播出节目同步进行,并且能使各个节目正常播出,采取积极的经济措施,是源分离方式设计理念的关键之处。 2 高标清上下变换

广电总局关于高标清同播制作播出节目制作播出技术要求的若干意见

广电总局关于电视台 高标清同播节目制作、播出技术要求的若干意见 为推动高清电视健康有序发展,提高高清频道收视效果,规范高标清同播期节目制作、播出的技术要求,提出以下意见: 一、台内高清节目主要技术参数要求 1、高清节目采集、制作推荐采用4:2:2采样方式。采用基于DCT帧内压缩编码技术时,码率采用100Mbps或以上;采用MPEG-2长GOP编码技术或新一代压缩编码算法时,码率采用50Mbps或以上。 2、摄像机、监视器色域空间设置应遵循行业标准GY/T 155-2000。 二、图像制作技术要求 为最大程度减少幅型变化对高标清同播频道收视效果的影响,高标清同播的图像制作要坚持三个原则:一是制作用于同播的高清节目时,在一个节目内或一条新闻内,画面幅型比应当保持统一;二是制作用于同播的标清节目时,原则上不能上下遮幅,如果要制作上下遮幅的标清节目,图形字幕必须位于画面内;三是高清节目制作采用标清素材,在幅型变换时,不应当产生图像变形。 1、新闻类节目 该类节目(包括外拍素材、高清演播室图像)按照高清格式制作时,采用16:9构图拍摄、制作,并要兼顾4:3保护框。

2、重大事件转播 该类节目均应按高清格式,采用16:9构图拍摄、制作。 3、综艺、电视剧类节目 该类节目均应按高清格式,采用16:9构图拍摄、制作。 4、体育类节目 该类节目按高清格式,采用16:9构图拍摄、制作。根据节目需要,兼顾4:3保护框。 5、专题类节目 该类节目按高清格式,采用16:9构图拍摄、制作。根据节目需要,兼顾4:3保护框。 6、广告类节目 该类节目应按高清格式,采用16:9构图拍摄、制作。在制作完成后,也可以提供高、标清两个版本。 三、字幕图标制作技术要求 1、采用16:9构图的高清节目,字幕的字体字号应兼顾标清收视效果,或另行制作标清版本字幕。 2、采用4:3保护框构图的高清节目,应将所有字幕、图标放在4:3的保护框内。 3、在台内数字化、网络化成熟的条件下,推荐采用视音频与字幕分离制播方式。 四、声音技术要求 1、高清节目应采用立体声格式进行制作、播出。 2、标清节目上变换在高清频道播出,应双声道输出。 3、有条件的电视台,应加大5.1环绕声制作、播出比例。 五、高标清同播播出技术要求 高标清同播有四种播出方式:高清节目源高清播出、高清节目源标清播出、标清节目源高清播出、标清节目源标清

高标清同播的若干问题探讨

高标清同播的若干问题探讨 索尼中国专业系统集团王亚明 2009年11月6日厦门

在中国,宽高比变换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 有时会成为政治问题,需要深入探讨并向有关部门详细说明 ?国庆阅兵、晚会转播 –必须保证高、标清画面上出现的领导人数量完全相同:摄像师无法实现4:3与16:9画面兼容取景–不允许采用上下加边的信箱模式下变换:标清画面的上下边出现黑色不行,红边也不行 –只能把16:9的宽幅画面裁掉两边变成4:3画幅:在高清16:9画面的两边也不允许出现黑边 游行晚会

高清的实施难度 ?电视台播出高清节目的难易程度(从易到难排序) –电视剧、电影 ?与制作流程无关,只需外购节目,配置高清服务器和播出系统 –文艺、体育节目的直播或录播 ?与制作流程无关,只需配置高清转播车和播出系统 –演播室类节目的直播或录播(晚会、娱乐等) ?与制作流程无关,只需配置高清演播室和播出系统 –栏目、专题类节目 ?既有演播室口播,也有ENG采录 ?需要配置高清演播室、ENG、小型制作系统、播出系统 –时政新闻类节目 ?既有演播室口播,也有ENG采录,必须保证新闻的实效性,兼容不同宽高比画面构图?需要配置高清演播室、ENG、大型制作系统、播出系统

高清新闻 ?9个高标清同播频道演播室口播新闻都是高清的 –问题:如何兼顾高清与同播标清频道的图像质量(特别是演播室肤色细节电平的控制)?三个同播台实现了ENG自采新闻高清化 –北京:HDCAM磁带一对一线性编辑 –湖南:光盘高清+索贝制作网,文件上载,100Mbps MPEG2-I,长GOP与I帧混编 –黑龙江:光盘高清+Avid制作网,HD-SDI基带上载,120Mbps DNxHD ?其他同播频道暂未实现ENG自采新闻高清化 –CCTV:政治因素为主,技术因素次之 ?时政记者不愿用高清(政治因素),高清新闻制作网尚未完成(技术因素)–其他同播频道:技术原因为主 ?高清ENG设备格式未定,高清新闻制作网未定或未完成 ?挑战 –时政新闻:如何兼顾用不同宽高比画面拍摄领导人的构图 –大型多站点高清制作网 –需要在图像质量与制作效率之间实现平衡

AFD高标清幅型变换

一、高、标清同播的解决方案 对于高标清同播的播出系统来说,如何正确完成标清与高清信号的上下变换,并保持画面内容的完整和美观,是系统设计中需要着重考虑的关键问题。全流程应用AFD技术,可以保证高标清变换中幅型变化的正确性。常见的高标清上下变换有以下几种。 图1、高清下变换标清的主要形式 图2、标清上变换高清的主要形式 其中14:9在国内不常见,在欧美国家的电视节目中可能会遇到。 播出时面对两类不同的节目信号源:直通HD/SD-SDI信号和MXF-op1a文件。无论对于哪种类型,一种思路是采用两版节目分别对应,即高清一版、标清一版。另外一种是通过嵌入

AFD信息,依托视频服务器、上下变换器等设备实现幅型变换自动适应。根据SMPTE 2016系列标准,实现基于文件和基于信号嵌入AFD信息的技术已经成熟,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AFD(Active Format Description)是活动图像格式描述的缩写。它主要用来描述一个视频编码帧中,人们感兴趣的那部分活动图像的显示格式。AFD 可以嵌入在MPEG视频流、基带SDI 信号的辅助数据区和MXF文件内的元数据区,实际播出中可以在HD/SD-SDI信号流和MXF文件中写入AFD信息,达到自适应选择宽高比变换方式的目的。AFD在制作、转换的过程中不会丢失,可以被下一级设备识别。在SMPTE 2016-1 至2016-5标准中,对于AFD的编码规范做了定义: 2016-1: 定义AFD 和bar data 元数据格式,解释每个bit位信息2016-2: 定义平移-扫描(Pan & Scan)元数据格式2016-3: 定义AFD 和bar data 元数据在VANC中的位置2016-4: 定义平移-扫描(Pan & Scan)元数据在VANC中的位置2016-5: 将AFD、bar data 和平移-扫描(Pan & Scan)数据按KLV格式定义,写入MXF文件的规范。 注:KLV (Key-Length-Value) 是一种数据编码格式,常用于在视频数据流中嵌入所需信息。 AFD信息是用1个byte来标识的:b7,b6,b5,b4,b3,b2,b1,b0。其中b2表示当前编码的帧是4:3(b2=0)还是16:9(b2=1)方式;b6~b3代表了我们设定的1001、1010、1111等AFD code。每个编码帧对应一个AFD,它不但给出了本帧画面中人们感兴趣的那部分活动图像的幅型比,还标识了此活动图像处于本帧画面的什么位置,以及有无特殊的区域保护要求等信息;b7,b1,b0是保留位置,通常被置为0。SMPTE 2016-1标准中描述了所有AFD编码的含义。Bar Data可以作为AFD的辅助信息使用。当活动图像不能填满整个编码帧,而且AFD本身不能完整描述其范围(如幅型比既不是4:3,也不是16:9或14:9)时,就需要用到Bar Data。此时,Bar Data用来标识画面中未用区域的精确位置。AFD 和Bar Data按照上述方法组成的附属数据包(ANC packets),可以放置在切换行后第二行与活动图像的最后行之间的任意行。因此,对于625/50i系统,它们可以放置在9~23(322~336)行,对于1125/50i系统,它们可以放置在10~21(572~583)行。当支持AFD信息的上/下变换器接收到带有AFD的视频信号时,它们能够自动解读出这些AFD信息所给出的活动画面的幅型比和位置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来指导自己的上下变换方式。例如当下变换器接收到AFD=1010的高清信号后,即可知道当前的视频信号为16:9图像,活动图像位于全屏幕。根据这些信息,下变换器在做下变换时就会按照预先设置选择上下加黑边的变换方式。同理,当下一条节目变为AFD=1111的高清信号时,下变换器就会根据AFD信息,按照预先设置自动选择两侧切边的变换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当上/下变换器完成变换后,它会根据变换后的图像格式赋予新的AFD值,所以输出信号的AFD值与输入信号的AFD值并不一致。

北京电视台高标清同播系统技术方案

69 应用与工程·研究 1.总体设计 系统总体设计由两部分组成:播出网络及视频服务器系 统和播出中心系统。系统构成如图1-1 所示。 图1 系统总体设计 它以播出备播存储为核心,与全台高清制播主干网络接口,建立高效的从媒资备播库到播出备播库存储、再到播出服务器的节目数据传输链路。通过接收含有AFD信息的全域变换播出单,实现高标清播出系统的自动下变换控制播出,此种方式是本系统中的创新点和技术难点。此外,系统还实现了自动技审、应急上载、内容管理等功能。另外,系统采用频道独立的方式构建6套同播播出系统,每个频道为单独模块。频道入口为高清信号节目源,按常规模式实现高清播出;同时通过基于矩阵切换的自动幅型变换实现标清同播,成为当时全国行业范围内首家成功实现高标清同播功能的播出系统。 2.系统实现——播出网络及视频服务器系统 根据实际的业务需求,播出网络及视频服务器系统可划分为视频服务器、播出备播库、内容存储管理、网络平台、播出控制、网络系统监控等部分。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2.1视频服务器 视频服务器全部采用单机架构、本地存储模式设计,需要完成5个高标清频道和1套高标清备份频道的播出。在每个频道内部,视频服务器采用1+1备份方式。另外,系统内还采用了3台循环播服务器为每个频道输出独立的循环播信号。每台服务器提供有效存储容量在6TB以上,满足7天新增节目存储需求(日新增节目量按每天12小时考虑);FTP 背板带宽40MBps,满足每天新增节目传输要求(新增节目量为12小时,4小时传输完成);每台服务器配4个通道,分别用于播出、应急上载、文件头尾检测和备份。视频服务器系统设计如图3 所示。 图3 视频服务器系统设计 北京电视台高标清同播系统技术方案 摘 要:本文介绍了北京电视台的高标清同播系统方案,为解决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提出了新的应用理念并采用新的技术手段, 阐述了总体设计到各系统的实现以及系统应用情况。 关键词:高标清同播;播出中心;播出服务器 中图分类号:TN94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34(2017)09-069-04DOI:10.19483/https://www.doczj.com/doc/0e13562093.html,ki.11-4653/n.2017.09.021 文/ 刘晓光 图2 系统总体设计

高标清同播设计方案

高标清同播设计 2009年国家广电总局提出高标清同播要求,高标清同播是指将现有的电视频道节目以标清和高清两种方式同时播出。考虑到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我国高清电视发展的基本思路是:抓住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转换的战略机遇期,积极推进现有电视频道节目的标清电视与高清电视同播,逐步实现标清电视向高清电视的过渡。 3.1高标清同步模式 本次电视台6+2频道高标清播出系统,我们设计的原则是立足标清,面向高清。下面先介绍一下高标清播出的几种模式 目前,高标清多频道硬盘播出系统的改造分为三种方式。 (1)高标清双链路独立播出方案,播出信号以标清为主,兼顾高清。高清系统、标清系统信号链路完全独立。在信号末端可以通过上下变换互为主备。 (2)高标清双链路共享播出方案,高清系统和标清系统依然保持两条独立信号链路,但是高、标清系统具有信号和网络的共享链路。 (3)高清主干兼容标清播出方案,播出信号以高清为主,兼顾标清。系统链路只保留一条高清链路,向下兼容标清,播出系统内部格式为全高清信号格式。 3.1.1高标清双链路独立播出方案特点 高标清双链路独立播出方案。是指新建设一个高清系统,与标清系统相对独立,使用独立的高清视频服务器、播出矩阵、切换台、视分、帧同步、延时器、监看等设备。在硬盘播

出时,以标清为主,标清频道的播出沿用以前的老系统。高清系统的同步播出标清素材时,在上载入库时上变换,或者在播出末端上变换,或者在视频服务器进行上变换。方案将系统分为标清系统和高清系统,对硬盘素材分别上载和播出,外来信号在播出系统前端进行处理,分别进入高清系统和标清系统,两个系统通过同一节目单进行同播实现。 高标清双链路独立播出 优点: (1)系统实施简单,无须高清节目源的积累即可简单实现。 (2)新建高清系统与标清系统完全独立,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原有标清系统的安全性。(3)上下变换环节少,信号输出的质量较好。 (4)信号末端高清系统与标清系统输出的互为主备,有效的提高了系统安全性。 缺点: (1)无法共享标清网络和存储设备,造成资源的浪费。

浅析高标清同播监视系统的设计与实践

浅析高标清同播监视系统的设计与实践 摘要随着高清电视技术的发展与普及,高标清同播模式目前是我台主要的节目播出形式。我台现有十几个频道的播出平台,如何及时、精确的监控每个频道的播出状态,则需要设计一套安全稳定可靠的新监视报警系统,以胜任现在及将来的电视信号监视报警工作。本文详细阐述了监视报警系统的设计与实践过程。 关键词监视系统;高标清同播;安全稳定 前言 本次对监视系统的改造中,除了首先考虑解决原监视系统存在的问题之外,还要根据实际情况重点考虑以下几点。首先,系统要满足本台新业务的需求,要有一定的可扩展性以适应将来的业务发展。其次,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等问题都要妥善解决,等等。本次监视系统的具体设计与实践过程将在正文中进行详细阐述。 1 安全稳定可靠的高标清同播监视报警系统 结合本台的实际业务情况,监视系统的搭建有几点要高度重视。首先,监视系统要能满足新业务的需求,如能对各种高清电视信号(MEPG-2,H.264格式),ASI电视信号(包括高清),以及PAL/N制式的電视信号进行监视报警。第二,监视系统要对台内播出、传输的电视信号进行全面到位有效的监视,不漏某一面某一点,能够很好地监视报警,以及根据报警提示迅速的判断故障位置,及时处理故障,缩短故障处理时间,保障安全播出。第三,就是所搭建的监视系统要安全稳定可靠,系统长时间运行不易出现故障,系统监视不出现漏监漏报,系统不易出现死机、宕机等,运行要相当稳定。下面进行详细阐述[1]。 1.1 监视报警系统架构及其工作原理 如图所示:监视系统主要由前端监测主机,码流监测集中监管主机及交换机组成。系统采用分布式网络结构,实时IP数据传输,前端监测主机运用TS OVER IP技术,将码流数据和报警通过IP网络传输,监管主机接收网络数据,完成故障报警,监测信息显示,节目内容显示,集中管理等各功能。 前端监测主机以网络组播的方式将监测数据发送到网络上,同时输出解扰后的TS流信号。因为组播数据中已经包括监测参数及TS码流,码流监测集中监管主机与监测前端主机网络相连,前端监测主机一块板卡对应一个码流,即可完成信号监测、画面显示、集中控制等全部功能。这种结构下前端与监测工作站的距离不受限制,系统组建可以更加灵活。 码流监测集中监管主机作为监测工作站,通过接收组播网络上的数据,为用

高标清上下变换、幅型变换技术分析与相关考虑

高标清上下变换、幅型变换技术分析与相关考虑 中央电视台许钢鸣 在广电总局确定了高标清同播作为推进高清技术发展的重要举措之后,广播电视由标清向高清过渡的路线图变得清晰可见,各级电视台将迅速构建高清制播系统,新建的高清制播系统将与原有的标清制播系统共同形成高标清混合制播体系。 一过渡期混合制播体系简要说明 新建制作体系倾向于采用全高清、全文件体制,实现网络化制作。 原有制作体系存在的大量标清制作资源,包括磁带制作及非线制作系统,将继续使用直至自然淘汰,以最大限度保护投资。 新建播出系统倾向于支持高标清同播、网络化备播,采用高清播出服务器,以兼容高清、标清文件播出,内部具有信号上下变换功能,可输出高清或标清SDI信号。 原有标清播出系统将继续用于标清频道播出,其播出服务器仅支持标清文件播出,可考虑进行升级到高清播出服务器以支持高清、标清文件播出。 新建或改造节目准备系统以支持线性磁带节目完成文件化,以及视需要增加转码功能,将高清文件下变给原有标清播出系统进行播出。 高清节目需要引用少量标清素材;标清节目也不可避免要引用一些高清素材;高清节目可能在标清频道播出,反之,少量标清节目也可能在高清频道播出,因此,应对上下变换技术提出要求,并对幅型变换方式进行约束;对于信号直播,同理,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二过渡期混合制播体系中高标清上下变换、画面幅型变换相关的技术要点 1. 过渡期的播出、制作形态 由于标清频道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期内继续存在,同时,应大力发展高清频道以推动技术、产业升级,因此,过渡期间的频道播出将存在三种播出形态,即:标清播出、高标清同播、高清播出。 节目制作应适配高清频道的发展,逐步提高高清节目的比重,并要兼顾标清频道的播出,目前应主要照顾占大多数的屏幕为4:3的标清接收机的屏幕效果,随着16:9高清接收机的普及,可过渡到优先照顾16:9接收机的屏幕效果。因此,我们从战略上制定了前过渡期和后过渡期两个发展阶段,前过渡期高清节目制作主要按4:3保护框方式构图,下变换采用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