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酵母菌、霉菌的观察

酵母菌、霉菌的观察

酵母菌、霉菌的观察
酵母菌、霉菌的观察

酵母菌、霉菌的观察

酵母菌是一类单细胞真菌,一般呈圆形、椭圆形,无性繁殖以芽孢为主,也有少数是裂殖,有些酵母菌能产生囊孢子,有的能形成假菌丝。酵母菌的菌落似细菌菌落,但较大且厚,多呈白色,少数为红色。酵母菌在液体中生长可形成菌膜、菌环、沉淀和浑浊。酵母菌的细菌结构较完善,即有壁、膜、质、核等结构。酵母菌的细胞形态、繁殖方式和培养特征均为菌种鉴定的依据。

酵母活细胞新陈代谢旺盛,活力强,还原力也强,若无毒的染料进入细胞,既被还原脱色,但死细胞及代谢作用缓慢的老弱细胞无此还原力。美兰是无毒染料,且能被活细胞还原成无色,故可用来区别细胞的死活。

霉菌是一些小型丝状真菌、单细胞(根霉、毛霉)或多细胞(曲霉、青霉),其细胞结构与酵母类似,同属真核细胞。

霉菌形态较复杂,个体较大,具有分枝的菌丝体和分化的繁殖器官。其菌丝分为气生菌丝与营养菌丝(菌丝比放线菌粗得多)观察时请注意菌丝是否具有横膈膜、有无假根、无性繁殖时形成何种孢子,孢子着生方式以及孢子头的构造等,以区别各种不同霉菌的形态。

霉菌菌落由分枝状菌丝组成,较疏松,呈毛状、棉絮状、绒毛状或毡状。由于不同霉菌形成的孢子均有不同颜色、构造、性状,故菌落表面呈现出不同的结构和色泽特征。菌丝一般呈白色或灰白色,菌落中心的菌丝较老,先产生孢子,故常形成同心圆。

实验材料和方法:

材料:

(1)试剂:美蓝染色液,乳酸苯酚油固定液;

(2)菌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酿酒酵母) Candida tropicalis(热带假丝酵母)Penicillium chrysogenum(产黄青霉) Aspergillus niger (黑曲霉)

Rhizopus nigricans (黑根霉) Mucor racemosus (总状毛霉)

(3)其他: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等

1、酵母菌活体观察及死亡率的测定:

(1)取洁净载玻片一片,于中央位置处滴加一滴蒸馏水。用经火焰灼烧后的接种环冷却后取少量菌种于蒸馏水中,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活体状态下的酵母菌;

(2)在盖玻片一侧滴加美蓝水染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使美蓝水均匀分布在盖玻片内。在显微镜下观察酵母菌染色情况,并计算死亡数目。

2、子囊孢子观察

从产孢子的培养基上挑取少量菌苔于载玻片的水滴中,经过涂片、干燥和热固定后,加数滴孔雀绿染液,染色1min,水洗去染液;加95%的乙醇脱色30s,水洗去乙醇溶液;最后用0.5%沙黄染液复染30s,水洗去染液,用吸水纸吸去载玻片上的水分,待制片干燥后镜检。

3、假菌丝观察(假丝酵母)

经火焰灼烧后的接种环冷却后取少量菌悬液于载玻片上,用盖玻片盖上并镜检。

4、假根观察、孢子囊的观察(黑根霉)

取洁净载玻片一片,于中央位置处滴加一滴乳酸苯酚固定油,用经火焰灼烧后的镊子取少量菌苔(连带培养基)于固定油中,用盖玻片盖上,并用镊子头部轻压盖玻片制成片,在显微镜下观察黑菌霉的假根、孢囊孢子。

5、孢子头结构(产黄青霉、黑曲霉)、足细胞观察(黑曲霉)

方法步骤同4。

视野存活数死亡数总数

1 5 68 73

2 9 12 21

3 5 35 40

4 4 51 55

5 1 17 18

总数24 183 207

死亡率:183/207*100%=88.42%

(表一:酿酒酵母死亡率的测定)

(酿酒酵母的活体观察)(酿酒酵母子囊孢子的观察)

(黑根霉的假根及空的孢子囊)(产黄青霉的孢子头)

(黑曲霉的孢子头)(黑曲霉的足细胞)

分析讨论:

1、由于霉菌菌丝较粗大,孢子很容易飞出,如果放在水中观察时容易收缩变形,所以在制标本时不用水,而用乳酸苯酚固定油,使细胞不致变形,并有杀菌作用。

2、在测定酿酒酵母死亡率的时候,染了美蓝水的酵母需要过一段时间(大约5min)后、或者载玻片过几下酒精灯火焰再测定死亡率,这是为了提高酵母菌死亡的速率。

3、酵母菌有两种生殖方式: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在外界条件适宜生存的时候,酵母菌往往采用无性生殖,主要是出芽生殖,即芽殖。芽殖的特点是:在成熟的酵母细胞上长出芽体,并生长发育形成新的个体。但是在新的个体还没有完全和母体分离时,新个体又通过芽殖的方式产生了新个体,这种“芽上长芽”的生殖方式形成了假菌丝。在假丝酵母的观察中,我们可以看到,几个细胞(视野中发现有4个的情况)叠在一起形成了假菌丝。当然,这也可能和几个相互靠的很近的单细胞弄混淆,故实验中需仔细观察细胞联系的紧密程度。

在环境恶劣时,酵母菌往往采用有性生殖的方式,子囊孢子就是有性孢子。两个形态相同,性别不同的细胞(a和α细胞)相互靠近,通过细胞壁、细胞膜的溶解,细胞质融合,此时称为质配,未融合的两个细胞核在一个细胞中的阶段称为异核体阶段。之后会发生核配,形成二倍体的核。二倍体细胞移入营养贫乏的产孢培养基后,细胞便停止营养生长而进入有性繁殖阶段,营养细胞转变为子囊。子囊内的核经过减数分裂,最终形成子囊孢子(酿酒酵母为4个)。在观察子囊孢子时,子囊孢子为绿色,子囊为粉红色。一个子囊中往往观察不到4个子囊孢子的情况,这是因为制片时子囊孢子为立体的,但我们观察到的只是一个面。4、黑根霉的假根之所以称为“假根”,是因为它只具备根的形态,而不具备根吸收营养的功能。在观察时,我们发现黑根霉的孢子囊有的呈现黑色,有的呈现黄色,视野里有很多弥散的无性孢子,呈现黄色的是因为孢子囊破裂,孢子流出囊外。

5、青霉的孢子头是节上生枝,枝上又生枝的,枝上的最末端长有一串串的分生孢子,呈现“扫把状”。而黑曲霉的孢子头是围绕着同一个圆四周长出一圈圈的分生孢子。

6、足细胞是黑曲霉所特有的结构,它长在黑曲霉孢子丝的孢子杆和营养细胞的交届处,在视野中呈现“倒T字形”,“倒T字形”的两端即为足细胞。

GB 4789.15霉菌和酵母计数

GB 4789.15-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霉菌和酵母计数
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马群飞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https://www.doczj.com/doc/0e1355987.html,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霉菌和酵母计数
National food safety standard Food microbiological examination: Enumeration of moulds and yeasts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https://www.doczj.com/doc/0e1355987.html,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https://www.doczj.com/doc/0e1355987.html,

霉菌和酵母的基本特性
相对于低等的细菌来说,霉菌 和酵母生长缓慢,竞争能力较弱, 故霉菌和酵母常在不利于细菌生长 繁殖的环境中形成优势菌群。由于 霉菌和酵母的细胞较大,新陈代谢 能力强,故102~104个酵母即可引 起一克食物的变质,而细菌则需要 100倍于此数的细胞。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https://www.doczj.com/doc/0e1355987.html,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https://www.doczj.com/doc/0e1355987.html,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霉菌和酵母计数
National food safety standard Food microbiological examination: Enumeration of moulds and yeasts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https://www.doczj.com/doc/0e1355987.html,

观察酵母菌和霉菌

《观察酵母菌和霉菌》教案 封丘县曹岗乡第一初中张立柱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利用显微镜和放大镜,观察酵母菌和霉菌 2.让学生掌握酵母菌、霉菌的结构以及显着的区别,让学生熟练的操作酵母菌的染色,看到细胞核及突起物。 3.学生看到霉菌的结构会说出孢子的颜色,菌丝的表现,总结出霉菌的结构特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自己总结出酵母菌、霉菌的结构,霉菌、蘑菇等真菌的细胞里都有细胞核,是真核生物。 2. 教学难点:在显微镜下观察酵母菌和霉菌后写出实验报告以及小组合作的效果。 三.教学过程 1.导语 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了细菌的结构、特点和作用,但是你们知道不知道真菌的结构呢我们都吃过蘑菇,蘑菇的种类很多,最有代表性的蘑菇是黑木耳、白木耳,又叫做银耳、香菇、牛肝菌,还有我们叫不出名字的野蘑菇,我们这里下过雨以后在路边、树林都会发现默默无闻的可爱的蘑菇,他们有的像把雨伞,有的像个蒙古房,它们都是真菌长出来的,它们没有叶绿素,没有根茎叶的分化,他们由菌盖、菌柄、

菌丝,菌褶构成,菌褶处存在有孢子,孢子是蘑菇的后代,靠风传播。有的蘑菇能吃,有的有毒,但能提取兴奋剂,真菌种类多,但不外乎几大类,正如人一样,有黑人、白人、黄种人。有人从霉菌培养皿中提取一种药物,他把它叫做青霉素,并获得了诺贝尔奖,青霉素的药效是抑制病菌的生长和发育,可以治疗咳嗽、发热,还可以治疗淋病。真菌也有坏处,如让人手长手癣、脚气。 真菌又小又可爱,我们用肉眼直接看不到它们,今天我们上实验课,借助显微镜来观察,我为大家配置好的酵母菌、霉菌,大家分小组一起观察,最后写出实验报告 2.目的要求 认识酵母菌和霉菌的结构,并且知道它们属真菌。 3.材料用具 酵母菌的培养液,橘子皮上的霉菌,吸管,镊子,显微镜,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放大镜,碘液,吸水纸。4.实验步骤 (1)观察酵母菌 a.取一滴酵母菌的培养液,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用显微镜观察。 b.在盖玻片一侧滴上一滴碘液,以防碘液过多从另一侧流出,可以用吸水纸吸引,千万不要把碘液滴在实验台上,在显微镜下观察。

酵母菌形态观察

微生物实验报告 酵母菌的形态观察 一、目的要求: 1、掌握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观察酵母菌的形态特征、出芽生殖方式,并掌握酵母菌与细菌形态特征的区别 3、学习鉴别死活酵母细胞的实验方法 二、器材和器皿: 1、酵母菌 2、生理盐水、美蓝染色液、 3、显微镜、酒精灯、载玻片、盖玻片、接种针、擦镜纸 三、实验原理 酵母菌是单细胞的真核微生物,菌体比细菌大而且不运动。酵母菌的繁殖方式分为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种,以无性繁殖为主。芽殖是酵母菌普遍的无性繁殖方式,少数为裂殖;有性繁殖是产生子囊和子囊孢子。本实验是通过美蓝染液水浸片来观察酵母的形态和芽殖方式。 美蓝是一种无毒性的染料,它的氧化型呈蓝色,还原型无色。用美蓝对酵母活细胞染色时,由于细胞的新陈代谢作用,细胞内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能使美蓝由蓝色的氧化型变为无色的还原型,而对代谢作用微弱或死细胞,无此还原能力或还原能力极弱,而被美蓝染成蓝色或淡蓝色。因此,不仅用此法可观察酵母细胞形态,也可用来鉴别酵母菌的死细胞和活细胞。 四、操作步骤: (一)显微镜的主要构造: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主要分为三部分:机械部分、照明部分和光学部分。(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低倍镜的使用方法 (1)取镜和放置: 显微镜平时存放在柜或箱中,用时从柜中取出,右手紧握镜臂,左一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放在自己左肩前方的实验台上,镜座后端距桌边1-2寸为宜,便于坐着操作。 (2)调节光源 (3)低倍镜观察 先将标本玻片置于载物台上,并将标本部位处于物镜的正下方,以左手按逆时针方向转动粗调节器,使镜台缓慢地上升至物镜距标本片约5毫米处,应注在上升镜台时,切勿在目镜上观察。一定要从右侧看着镜台上升,以免上升过多,造成镜头或标本片的损坏。 然后,两眼同时睁开,左眼看目镜,同时反时针方向慢慢旋转粗调节轮,当在视野内出现物象后,改用细调节轮,上下微微转动,直至视野内获得清晰的物象。然后认真观察标本各部位,确定并将需进一步要观察的部位移视野中央,准备用高倍镜观察。

食品中霉菌和酵母菌测定的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 规范食品中霉菌和酵母菌测定的标准操作规程。 2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霉菌和酵母菌(moulds and yeasts)的计数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各类食品中霉菌和酵母菌的计数。 3责任 质量部组织制订、化验室负责实施。 4内容 4.1 设备和材料 除微生物实验室常规灭菌及培养设备外,其他设备和材料如下: 4.1.1 冰箱:2 ℃~5 ℃。 4.1.2 恒温培养箱:28 ℃±1 ℃。 4.1.3 均质器。 4.1.4 恒温振荡器。 4.1.5 显微镜:10×~100×。 4.1.6 电子天平:感量0.1 g。 4.1.7 无菌锥形瓶:容量500 mL、250 mL。 4.1.8 无菌广口瓶:500 mL。 4.1.9 无菌吸管:1 mL(具0.01 mL 刻度)、10 mL(具0.1 mL 刻度)。

4.1.10 无菌平皿:直径90 mm。 4.1.11 无菌试管: 10 mm×75 mm。 4.1.12 无菌牛皮纸袋、塑料袋。 4.2 培养基和试剂 4.2.1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见附录A 中A.1。 4.2.2 孟加拉红培养基:见附录A 中A.2。 4.3检验程序 霉菌和酵母计数的检验程序见图1。

图1 霉菌和酵母计数的检验程序4.4操作步骤 4.4.1 样品的稀释

4.4.1.1 固体和半固体样品:称取25 g 样品至盛有225 mL 灭菌蒸馏水的锥形瓶中,充分振摇,即为1:10稀释液。或放入盛有225 mL 无菌蒸馏水的均质袋中,用拍击式均质器拍打2min,制成1:10 的样品匀液。 4.4.1.2 液体样品:以无菌吸管吸取25 mL 样品至盛有225 mL 无菌蒸馏水的锥形瓶(可在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无菌玻璃珠)中,充分混匀,制成1:10 的样品匀液。 4.4.1.3 取1 mL 1:10 稀释液注入含有9 mL 无菌水的试管中, 另换一支1 mL 无菌吸管反复吹吸,此液为1:100 稀释液。 4.4.1.4 按 5.1.3 操作程序,制备10 倍系列稀释样品匀液。每递增稀释一次,换用1 次1 mL 无菌吸管。 4.4.1.5 根据对样品污染状况的估计,选择2 个~3 个适宜稀释度的样品匀液(液体样品可包括原液),在进行10 倍递增稀释的同时,每个稀释度分别吸取1 mL 样品匀液于2 个无菌平皿内。同时分别取1 mL样品稀释液加入2 个无菌平皿作空白对照。 4.4.1.6 及时将15 mL~20 mL 冷却至46 ℃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或孟加拉红培养基(可放置于46℃±1℃恒温水浴箱中保温)倾注平皿,并转动平皿使其混合均匀。 4.4.2 培养 待琼脂凝固后,将平板倒置,28℃±1℃培养5d,观察并记录。 4.4.3 菌落计数 肉眼观察,必要时可用放大镜,记录各稀释倍数和相应的霉菌和酵母数。以菌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 units,CFU)表示。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霉菌和酵母计数标准

GB 4789.15-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 录入时间:2010-4-28 9:02:54 来源:国家卫生部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 GB/T 4789.15-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 本标准与 GB/T 4789.15-2003 相比,主要修改如下: ——修改了范围; ——修改了检验程序和操作步骤; ——修改了培养基和试剂; ——修改了设备和材料; ——修改了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 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 B 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 4789.15-1984、GB 4789.15-1994、GB/T 4789.15-2003。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霉菌和酵母菌(moulds and yeasts)的计数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食品中霉菌和酵母菌的计数。 2 设备和材料 除微生物实验室常规灭菌及培养设备外,其他设备和材料如下: 2.1 冰箱:2℃~5℃。 2.2 恒温培养箱:28℃±1℃。 2.3 均质器。 2.4 恒温振荡器。 2.5 显微镜:10×~100×。 2.6 电子天平:感量 0.1 g。 2.7 无菌锥形瓶:容量 500 mL、250 mL。

2.8 无菌广口瓶:500 mL。 2.9 无菌吸管:1 mL(具0.01 mL 刻度)、10 mL(具0.1 mL 刻度)。 2.10 无菌平皿:直径 90 mm。 2.11 无菌试管: 10 mm×75 mm。 2.12 无菌牛皮纸袋、塑料袋。 3 培养基和试剂 3.1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见附录 A 中 A.1。 3.2 孟加拉红培养基:见附录 A 中 A.2。 4 检验程序 霉菌和酵母计数的检验程序见图1。

霉菌和酵母菌检测

霉菌和酵母菌检测 1 设备和材料 除微生物实验室常规灭菌及培养设备外,其他设备和材料如下: 1.1 冰箱:2℃~5℃。 1.2 恒温培养箱:28℃±1℃。 1.3 均质器。 1.4 恒温振荡器。 1.5 显微镜:10×~100×。 1.6 电子天平:感量0.1g。 1.7 无菌锥形瓶:容量500ml、250ml。 1.8 无菌广口瓶:500ml。 1.9 无菌吸管:1ml(具0.01ml刻度)、10ml(具0.1ml刻度)。 1.10 无菌平皿:直径90mm。 1.11 无菌试管:10mm×75mm。 1.12 无菌牛皮纸袋、塑料袋。 2 培养基和试剂 2.1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见附录A中A.1。 2.2 孟加拉红培养基:见附录A中A.2。 3 操作方法 3.1 试验前准备 3.1.1 将供试品及所有已灭菌的平皿、锥形瓶、匀浆杯、试管、量筒、吸管(1ml、10ml)、稀释剂等移至操作室内。准备好足够用量,避免操作中出入操作间。 3.1.2 开启无菌室紫外杀菌灯和洁净工作台的空气过滤装置30min。 3.1.3 操作人员用肥皂洗手,关闭紫外杀菌灯,进入缓冲间,换工作鞋,用消毒液洗手或用乙醇棉球擦手,穿戴好无菌衣、帽、口罩、手套等。 3.1.4 操作前先用乙醇棉球擦手、工作台面,再用乙醇棉球擦拭供试品瓶、盒、袋等的开口处周围,待干后用灭菌剪刀或镊子将供试品启封。 3.2 样品稀释液的制备

根据供试品的理化特性与生物学特性,采取适宜的方法制备样品稀释液。样品稀释液制备若需用水浴加温时,温度不应超过45℃。样品稀释液从制备至加入检验用培养基,不得超过1小时。 3.2.1 固体和半固体样品 称取25g样品至盛有225ml灭菌蒸馏水的锥形瓶中,充分振摇,即为1:10稀释液。或放入盛有225ml无菌蒸馏水的均质袋中,用拍击式均质器拍打2min,制成1:10的样品匀液。 3.2.2 液体样品 以无菌吸管吸取25ml样品至盛有225ml无菌蒸馏水的锥形瓶(可在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无菌玻璃珠)中,充分混匀,制成1:10的样品匀液。 3.3 霉菌和酵母菌计数 3.3.1 用1ml无菌吸管或微量移液器吸取1:10样品匀液1ml,沿管壁缓慢注于盛有9ml 稀释液的无菌试管中(注意吸管或吸头尖端不要触及稀释液面),振摇试管或换用1支无菌吸管反复吹打使其混合均匀,制成1:100的样品匀液。 3.3.2 按3.3.1操作程序,制备10倍系列稀释样品匀液。每递增稀释一次,换用1次1ml 无菌吸管或吸头。 3.3.3 根据对样品污染状况的估计,选择2个~3个适宜稀释度的样品匀液(液体样品可包括原液),在进行10倍递增稀释时,吸取1ml样品匀液于无菌平皿内,每个稀释度做两个平皿。同时,分别吸取1ml空白稀释液加入两个无菌平皿内作空白对照。 3.3.4 及时将15ml~20ml冷却至46℃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或孟加拉红培养基(可放置于46℃±1℃恒温水浴箱中保温)倾注平皿,并转动平皿使其混合均匀。 3.4 培养 待琼脂凝固后,将平板翻转,28℃±1℃培养5d,观察并记录。 3.5 菌落计数 肉眼观察,必要时可用放大镜,记录各稀释倍数和相应的霉菌和酵母数。以菌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s,CFU)表示。选取菌落数在10CFU~150CFU的平板,根据菌落形态分别计数霉菌和酵母数。霉菌蔓延生长覆盖整个平板的可记录为多不可计。菌落数应采用两个平板的平均数。 3.6 结果与报告

实验三 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的鉴别

实验三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的鉴别实验三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的鉴别 实验时间:2019-9-19 星期三 一、目的要求 ⑴. 观察酵母菌的形态及出芽生殖方式, 学习区分酵母菌死活细胞的实验方法 ⑵. 掌握酵母菌一般形态特征及其与细菌的区别 二、基本原理 酵母菌是不运动的单细胞真核微生物,其大小通常比常见细菌大几倍甚至几十倍,大 多数酵母以出芽方式进行无性繁殖,有的分裂繁殖;有性繁殖是通过接合产生子囊孢子。 本实验是通过美蓝染液水浸片来观察酵母的形态和出芽生殖方式。 美蓝是一种无毒性的染料,它的氧化型呈蓝色,还原型无色,用美蓝对酵母的活细胞 进行染色时,由于细胞的新陈代谢作用,细胞内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能使美蓝由蓝色的 氧化型变为无色的还原型,因此具有还原能力的酵母活细胞是无色的而死细胞或代谢作用 微弱的衰老细胞则呈蓝色或淡蓝色,借此即可对酵母菌的死细胞或活细胞进行鉴别,并可 计算其成活率。 三、实验器材 ⑴. 菌种:酿酒酵母培养约2d 的麦芽汁斜面培养物 ⑵溶液或试剂:0.05%和0.1%吕氏碱性美蓝染色液, 革兰染色用碘液 ⑶仪器或其他用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接种环、洒精灯等 四、操作步骤 美蓝浸片观察酵母培养→制片→染色→镜检→30分钟后再镜检水-碘浸片观察 1. 美蓝浸片的观察 ⑴在载玻片中央加一滴0.1%吕氏碱性美蓝染色液, 然后按无菌操作用接种环挑取少量酵母菌苔放在染液中, 混合均匀。 ⑵用镊子取一块盖玻片,先将一边与菌液接触,然后慢慢将盖玻片放下使其盖在菌液上。 ⑶将制片放置约3分钟后镜检,先用低倍镜然后用高倍镜观察酵母的形态和出芽情况,并根据颜色来区别死活细胞。

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验证1份ok(内容充实)

一、目的:当建立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时,应进行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证,以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药品的细菌霉菌及酵母菌数的测定。 二、适用范围: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证。 三、责任者: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小组。 四、正文: 1、验证申请 2、验证立项申请表 3、验证方案 4、验证方案的批复 5、验证报告 6、验证报告的审批 7、验证证书

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验证申请 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验证申请。我公司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05年版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进行,今拟对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进行验证。请予以批准! 附: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验证小组成员名单 组长: 成员: 申报单位: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小组 申报日期:年月日

验证申请批复

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验证方案 一、概述: 1、名称: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证报告。 2、目的:当建立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时,应进行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证,以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药品的细菌霉菌及酵母菌数的测定。 3、验证判断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05年版附录XIJ 4、验证人员: 质保部:负责对验证结果进行评价。 化验室:负责验证情况的检测和监督。 总经理:负责对验证结果进行评价。 5、验证日期: 二、验证 1、验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05年版附录XIJ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按供试液的制备和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所规定的薄膜过滤法及其有关要求进行。 2、内容: (1)菌液所用的菌株传代次数为3 代,接种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新鲜培养物至营养琼脂培养基中,培养24小时, 接种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中,培养48小时,上述培养物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ml含菌数为60cfu的菌悬液。接种黑曲霉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琼脂斜面培养基中,培养7天,加入5ml0.9%无菌氯化钠溶液,将孢子洗脱。然后吸出孢子悬液(用管口带有薄的无菌沙布能过滤菌丝的无菌毛细吸管)至无菌试管内,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ml含孢子数60cfu的孢子悬液。 (2)验证方法验证试验进行了3次独立的平行试验。 A、试验组供试液(Ⅰ)纯化水1ml(Ⅱ)药品名称(1:100)10g,取供试液

霉菌和酵母菌介绍及检测方法

霉菌和酵母菌介绍及检测方法 一、霉菌和酵母菌介绍: 霉菌和酵母菌及其检验酵母菌是真菌中的一大类,通常是单细胞,呈圆形,卵圆形、腊肠形或杆状。霉菌也是真菌,能够形成疏松的绒毛状的菌丝体的真菌称为霉菌。 霉菌和酵母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并可作为食品中正常菌相的一部分。长期以来,人们利用某些霉菌和酵母加工一些食品,如用霉菌加工干酪和肉,使其味道鲜美;还可利用霉菌和酵母酿酒、制酱;食品、化学、医药等工业都少不了霉菌和酵母。但在某些情况下,霉菌和酵母也可造成中腐败变质。由于它们生长缓慢和竞争能力不强,故常常在不适于细菌生长的食品中出现,这些食品是pH低、湿度低、含盐和含糖高的食品、低温贮藏的食品,含有抗菌素的食品等。由于霉菌和酵母能抵抗热、冷冻,以及抗菌素和辐照等贮藏及保藏技术,它们能转换某些不利于细菌的物质,而促进致病细菌的生长;有些霉菌能够合成有毒代谢产物-霉菌毒素。霉菌和酵母往往使食品表面失去色、香、味。例如,酵母在新鲜的和加工的食品中繁殖,可使食品发生难闻的异味,它还可以使液体发生混浊,产生气泡,形成薄膜,改变颜色及散发不正常的气味等。因此霉菌和酵母也作为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指示菌,并以霉菌和酵母计数来制定食品被污染的程度。目前已有若干个国家制订了某些食品的霉菌和酵母限量标准。我国已制订了一些食品中霉菌和酵母的限量标准。 二、检验方法: 霉菌和酵母的计数方法,与菌落总数的测定方法基本相似。主要步骤为:将样品制作成10倍梯度的稀释液,选择3个合适的稀释度,吸取1mL于平皿,倾注培养基后,培养观察,计数。对霉菌的计数,还可以采用显微镜直接镜检计数的方法。 具体检测标准参见: GB4789.15-9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三、说明: 1.样品的处理。为了准确测定霉菌和酵母数,真实反映被检食品的卫生质量,首先应注意样品的代表性。对大的固体食品样品,要用灭菌刀或镊子从不同部位采取试验材料,再混合磨碎。如样品不太大,最好把全部样品放到灭菌均质器杯内搅拌2min。液体或半固体样品可用迅速颠倒容器25次来混匀。 2.样品的稀释:为了减少榈稀释倍数的误差,在连续递增稀释时,每一稀释度应更换一根吸管。在稀释过程中,为了使霉菌的孢子充分散开,需用灭菌吸管反复吹吸50次。 3.培养基的选择:在霉菌和酵母计数中,主要使用以下几种选择性培养基。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霉菌和酵母在PDA培养基上生长良好。用PDA作平板计数时,必项加入抗菌素以抑制细菌。 孟加拉红(虎红)培养基:该培养基中的孟加拉红和抗菌素具有抑制细菌的作用。孟加拉红还可抑制霉菌菌落的蔓延生长。在菌落背面由孟加拉红产生的红色有助于霉菌和酵母菌落的计数。 高盐察氏培养基:粮食和食品中常见的曲霉和青霉在该培养基上分离效果良好,它具有抑制细菌和减缓生长速度快的毛霉科菌种的作用。 4.倾注培养。每个样品应选择3个适宜的稀释度,每个稀释度倾注2个平皿。培养基熔化后冷却至45℃,立即倾注并旋转混匀,先向一个方向旋转,再转向相反方向,充分混合均匀。培养基凝固后,把平皿翻过来放温箱培养。大多数霉菌和酵母在25-30℃的情况下生长良好,因此培养温度25~28℃。培养3d后开始观察菌落生长情况,共培养5d观察记录结果。 5.菌落计数及报告:选取菌落数10~150之间的平板进行计数。一个稀释度使用两个平

酵母菌的形态观察

【实验题目】 酵母菌的形态观察 【实验目的】 1.掌握酵母菌一般形态与细菌的区别 2.观察酵母菌的出芽生殖,区分酵母菌的死细胞和活细胞 3.学习酵母菌子囊孢子的观察方法 【实验器材】 1.菌种: 酿酒酵母2d麦芽汁斜面培养物 2.溶液和试剂: A) 0.1%吕氏碱性美蓝溶液、质量分数为95%的乙醇溶液、5%孔雀绿水溶液、0.5%番红水 溶液、蒸馏水 B)香柏油、二甲苯 3.仪器及其它用品: 普通光学显微镜、擦镜纸、绸布、酒精灯、载玻片、接种针、培养皿、双层瓶(内装香柏油和二甲苯)等 【实验原理】 1、单细胞的酵母菌个体是常见细菌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大部分采取出芽方式进行无性繁殖,也可以通过接合产生子囊孢子进行有性繁殖。 2、由于细胞个体大,采取涂片的方法制片有可能损伤细胞,一般采用美蓝染液水浸片法或水-碘液浸片法来观察酵母菌形态及出芽生殖方式。 3、采用美蓝染液水浸法可以对酵母菌的活细胞和死细胞进行鉴别。美蓝对细胞无毒,其氧化型呈蓝色,还原型无色,由于新陈代谢,活细胞内有较强还原能力,使美蓝由蓝色氧化型转变为无色的还原型,而死细胞或衰老细胞胞内还原性弱,染色后细胞呈蓝色或淡蓝色,因此,用美兰染色后,活细胞呈无色,死细胞呈蓝色。 【实验内容及步骤】 1、酵母菌制片与简单染色--美蓝染液水浸片法 1)滴加一滴0.1%吕氏碱性美蓝染液于载玻片中央,无菌操作用接种环由酿酒酵母麦芽汁斜面培养物挑取少许菌体置于染液中,混合均匀。 2)用镊子取一盖玻片,将盖玻片一边与菌液接触,缓慢将盖玻片倾斜并覆盖在菌液上。 3)将制片放置3min后,用低倍镜及高倍镜观察酵母菌形态和出芽情况,并根据细胞颜色区分死细胞和活细胞。 4)染色30min后,再次观察,注意死活细胞的比例是否发生变化。 2、酵母菌子囊孢子的观察 1)涂片。先在洁净载玻片上滴一滴蒸馏水,用接种环无菌操作挑取适量酵母菌菌体于蒸馏水中,混合均匀。 2)干燥固定。将载玻片在酒精灯上方来回移动,注意不要让载玻片距离火焰过近,以免烫死酵母菌细胞,可用手背反复试温度。 3)染色。孔雀绿染色 1-2min;水洗后用95%的乙醇溶液脱色30s;水洗后用番红染液复染1min;水洗后干燥。 4)镜检。将制好的装片放在显微镜下镜检,由低倍镜到高倍镜,最后用油镜观察。

霉菌与酵母菌计数方法(2015版药典)

霉菌与酵母菌计数方法 1试验菌液得制备与使用(以白色念珠菌为示例) 白色念珠菌(0)代 ↓ 传代培养 ↓ 实验菌液得制备: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或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 基,培养温度20~25℃,培养时间2~3天 ↓ 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培养温度30~35℃, 培养时间不超过5天,接种量不大于100cfu ↓ 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MPN法不适用),培养温 度30~35℃,培养时间不超过5天,接种量不大于100cfu 注:当需用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测定霉菌与酵母菌总数时,应进行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检查方法同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1.1菌种 试验用菌株得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代(从菌种保藏中心获得得干燥菌种为第0代),并采用适宜得菌种保藏技术进行保存,以保证试验菌株得生物学特性。 1。2菌液制备(按表1规定程序培养各试验菌株) 取白色念珠菌得新鲜培养物 ↓ 用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适宜浓度得菌悬液 取黑曲霉得新鲜培养物 ↓ 加入3~5ml含0.05%聚山梨酯80得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 菌氯化钠溶液,将孢子洗脱 ↓ 采用适宜得方法吸出孢子悬液至无菌试管内 ↓ 用含0。05%聚山梨酯80得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氯 化钠溶液制成适宜浓度得黑曲霉孢子悬液 菌液制备后若在室温下放置,应在2小时内使用;若保存在2~8℃,可在24小时内使用、稳定得黑曲霉孢子悬液可保存在2~8℃,在验证过得贮存期内使用、

1。3阴性对照 为确认试验条件就是否符合要求,应进行阴性对照试验,阴性对照试验应无菌生长。如阴性对照有菌生长,应进行偏差调查、 2、培养基适用性检查 按表1规定,接种不大于100cfu得菌液至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平板 ↓ 置表1规定条件下培养 ↓ 每一试验菌株平行制备2管或2个平皿 ↓ 同时,用相应得对照培养基替代被检培养基进行上述试验 ↓ 被检固体培养基上得菌落平均数与对照培养基上得菌落平均数得比值应在0。5-2范围内,且菌落形态大小应与对照培养基上得菌落一致;被检液体培养基管与对照培养基管比较,试验 菌应生长良好 3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 供试液制备:水不溶性非油脂类供试品 ↓ 取供试品,用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pH7。2磷酸盐缓冲液,或胰酪大豆胨 液体培养基 ↓ 制备成1:10供试液。 ↓ 若需要,调节供试液pH值至6~8。必要时,用同一稀释液将供试液进一步10倍系列稀释、 ⒉接种与稀释 所加菌液得体积应不超过供试液体积得1%、为确认供试品中得微生物能被充分检出,首先应选择最低稀释级得供试液进行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

八年级生物教案酵母菌和霉菌

八年级生物教案酵母菌和霉菌 (一)知识性目标 1.了解酵母菌和霉菌(青霉或曲霉)的形态结构。 2.了解酵母菌和霉菌(青霉或曲霉)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3.了解酵母菌和霉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 (二)技能性目标 1.通过指导学生观察酵母菌、青霉或曲霉,继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2.尝试培养青菌和曲菌,并用显微镜观察。 (三)情感性目标 通过了解酵母菌和霉菌与人类的关系,学会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分析事物。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结构和生活特点,酵母菌和霉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是本章的重点知识。 1.通过学习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结构,让学生与所学过的植物细胞结构、细菌细胞结构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出它们在细胞结构上的异同。 2.通过学习酵母菌和霉菌的生活特点,有利于了解酵母菌和霉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使学生懂得研究微生物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用其利,避其害。了解真菌在经济上所蕴藏的潜在价值是巨大而多样的。 难点:酵母菌的营养方式是本章的教学难点: 酵母菌既是异养(腐生)厌氧型真菌,又是异养需氧型真菌,要讲清酵母菌获得能量的方式有一定难度。 教学建议 一课时

实践训练:观察酵母菌的形态 创新训练:霉菌的培养 1.课前准备A: 首先做好酵母菌的培养。酵母菌的简易培养方法如下: ①提前2~3天用3%~5%的蔗糖或2%葡萄糖溶液放入鲜酵母或一小块发面,恒温22℃培养。 ②将苹果皮切碎或用散发酒味的水果皮,装入瓶内,注意瓶子不要太大,轻轻压实,加入凉开水浸没,不用接种,在较温暖的地方培养2~3天镜检,即能找到酵母菌。 2.课前准备B: ①介绍霉菌的简易培养方法。布置学生在课前2~3天用橘子或陈旧的馒头培养青霉或曲霉。 ②利用二次接种的方法培养较纯净的青霉或曲霉。在课前2~3天,制备好青霉或曲霉的培养装片。具体操作方法详见课本。

霉菌酵母菌生活习性汇编

1. 霉菌和酵母的基本特性 霉菌和酵母这种称谓仅是为了方便起见,将小型真菌有真正菌丝的称为霉菌,没有菌丝的称酵母,并没有分类学上的依据。相对于低等的细菌来说,霉菌和酵母生长缓慢,竞争能力较弱,故霉菌和酵母常在不利于细菌生长繁殖的环境中形成优势菌群。由于霉菌和酵母的细胞较大,新陈代谢能力强,故102~104个酵母即可引起一克食物的变质,而细菌则需要100倍于此数的细胞。 通常霉菌和酵母适合在高碳低氮有机物如植物性物质上生存。适合的pH 3~8,有些霉菌可以在pH2,酵母在pH 1.5时生活。水活度要求0.99~0.61,霉菌0.85时最适宜,某些嗜渗酵母和霉菌常引起糖果类食品的变质。一般的霉菌的生长温度为20~30℃,部分霉菌可以在不低于-7℃的温度下生长。酵母一般在0~45℃时生长。耐热能力较差,酵母细胞55~56℃几分钟就被杀死。少数霉菌的孢子(如丝衣霉)则可在90℃中耐受几分钟。霉菌和酵母很多可以耐受防腐剂。如乳酸、醋酸、CO2和SO2等。有些酵母酯酶活性高并能合成B族维生素。 2. 食品中酵母的常见类群 在食品中能分离出各种酵母菌,但它们很可能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其中多数来源于外界的偶然污染。仅有非常有限的几个酵母属可使经过加工并正常生产工艺包装的食品腐败。比如抗SO2熏蒸的酵母,就是饮料、葡萄酒变质的常见因素。耐受保鲜剂的毕赤酵母,高度嗜氧,可以形成泡菜和酱油的表面膜。

当然,如果不按照标准的生产程序进行食品生产,那么许多外界污染的酵母都将在食品中大量繁殖,这种情况下,就谈不上优势菌群问题了,也不必进行酵母的分类鉴定。处理方法只有一个,恢复正常的生产程序。 2.1 乳制品:鲜奶易因细菌污染而腐败,酵母菌不是重要问题。当鲜奶被加工成奶油、乳酪、酸奶等制品后,由于细菌被抑制,酵母可相应地成为优势菌。它们使奶油、乳酪产生怪味和气体,使黄油产生有味物质,并可使酸奶和酸乳酪腐败。在实验室中,汉逊德巴利酵母、布提利假丝酵母、多孢丝孢酵母和红酵母均能导致固体和液体乳酪的腐败。 2.2 肉类与肉制品:通常情况下,这类制品适于细菌的生长,酵母不是引起变质的主要原因。某些德巴利酵母可使冷冻的猪、牛肉香肠和午餐肉表面出现令人不愉快的粘滑感觉。 2.3 水果和蔬菜:两者的差别主要是pH值。水果通常为酸性,pH值在1.8~2.2左右(味浓的水果,柠檬等)到pH 4.5~5.0(西红柿等)之间,对细菌有抵抗力。而蔬菜的pH值接近中性,对细菌侵入敏感。通常引起水果腐败的原因是霉菌而非酵母,只有柠檬型克拉克酵母可侵入破损的草莓。 2.4 果酱、蜜饯、果汁和干果:这类食物的特点是水活度低。一些接合酵母能使加热不完全的果酱败坏。鲁接合酵母和拜尔接合酵母可引起包装好的巧克力变质。即使仅沾上几个细胞,最终也将生长而产生大量气体至将外包装胀破。拜尔接合酵母同样能使果汁变质,它能在

“观察酵母菌和霉菌”实验报告单

“观察酵母菌和霉菌”实验报告单 名称 姓名实验“观察酵母菌和霉菌” 组员 实验内容 材料用具 目的要求酵母菌培养液、橘子皮上的青霉、吸管、镊子、显微镜、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放大镜、稀释的碘液、吸水纸 认识酵母菌、霉菌的形态结构年级八上生物实验类型提交时间分组实验指导老师 方法步骤 酵母菌电镜照片xx霉菌电镜照片 (1)观察酵母菌 1.取一滴酵母菌培养液,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用显微镜观察,就能看到一个个椭圆形的细胞,细胞中有明显的液泡,这就是酵母菌。 2.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碘液、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对酵母菌进行染色、在显微镜下能看到酵母菌细胞中染上颜色的细胞核和淀粉粒。有的细胞上长出大小不一的突起,这是酵母菌在进行出芽生殖。 (2)观察青霉 1.从培养皿中取一块长有青霉的橘子皮,垫上白纸,用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一条条直立生长的白色绒毛,这就是青霉的直立菌丝,菌丝的顶端长有成串的青绿色的孢子。

2.用解剖针挑取少许长有袍子的菌丝,制成临时装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注意观察菌丝有没有颜色,直立菌丝的顶端有没有扫帚状的结构,以及孢子的着生状态和颜色。 讨论 1.酵母菌的细胞结构有什么特点? 2.青霉孢子的颜色和着生状态有什么特点? 1.制备酵母菌培养液时,应将装置放在25-30℃的环境中培养,以使酵母菌快速繁殖。 2.酵母菌培养液应含有一定浓度的糖,但是糖的浓度不宜过高。 3.培养青霉时,可以在培养皿里垫一层吸水纸,加适量的水,并盖上盖,放在阴暗温暖的环境中。 每天往里面加适量的温水,以保持一定的温度。 4.青霉分生孢子梗上成串的孢子容易碰落,盖盖玻片时要特别小心,动作须轻缓,盖好后不能移动位置。 注意事项 AA

新版观察酵母菌与霉菌实验教案-新版-精选.pdf

《观察酵母菌与霉菌》实验教案 一.实验目的 1.观察酵母菌的形态与结构并掌握其特征。 2.观察霉菌的菌落特征,学会霉菌的一般制作方法。 3.观察并掌握各种霉菌的个体形态及生长繁殖方式。 4.进一步熟悉显微镜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 酵母菌是一类单细胞真菌,一般呈圆形、椭圆形,无性繁殖以芽孢为主,也 有少数是裂殖,有些酵母菌能产生囊孢子,有的能形成假菌丝。酵母菌的菌落似细菌菌落,但较大且厚,多呈白色,少数为红色。酵母菌在液体中生长可形成菌 膜、菌环、沉淀和浑浊。酵母菌的细菌结构较完善,即有壁、膜、质、核等结构。酵母菌的细胞形态、繁殖方式和培养特征均为菌种鉴定的依据。 酵母活细胞新陈代谢旺盛,活力强,还原力也强,若无毒的染料进入细胞, 既被还原脱色,但死细胞及代谢作用缓慢的老弱细胞无此还原力。美兰是无毒染料,且能被活细胞还原成无色,故可用来区别细胞的死活。 霉菌是一些小型丝状真菌、单细胞(根霉、毛霉)或多细胞(曲霉、青霉),其细胞结构与酵母类似,同属真核细胞。 霉菌形态较复杂,个体较大,具有分枝的菌丝体和分化的繁殖器官。其菌丝 分为气生菌丝与营养菌丝(菌丝比放线菌粗得多)观察时请注意菌丝是否具有横 膈膜、有无假根、无性繁殖时形成何种孢子,孢子着生方式以及孢子头的构造等,以区别各种不同霉菌的形态。 霉菌菌落由分枝状菌丝组成,较疏松,呈毛状、棉絮状、绒毛状或毡状。由 于不同霉菌形成的孢子均有不同颜色、构造、性状,故菌落表面呈现出不同的结 构和色泽特征。菌丝一般呈白色或灰白色,菌落中心的菌丝较老,先产生孢子, 故常形成同心圆。 三.实验器材 1.菌种:面包酵母、根霉、曲霉、青霉。 2.仪器:显微镜。 3.其它:生理盐水、乳酸酚棉兰染液、载玻片、盖玻片、接种环、酒精灯、美 兰、镊子、大头针。 四.步骤与方法 1.酵母菌细胞形态观察 (1)制片:用接种环挑取一环面包酵母菌种于载玻片上的一滴美兰染液中混匀,盖上盖玻片静置4~5分钟。盖时先将盖玻片的一边与液滴接触,然后 慢慢放下,避免产生气泡。 (2)镜检:用高倍镜观察,光线弱些,绘图表示个体细胞的大小、形状、芽孢或裂殖情况,并观察死活酵母情况。 2.霉菌的形态观察 (1)制片方法:在洁净的载玻片加一滴乳酸酚棉兰染液,用大头针或镊子从菌落的不同部位菌丝体少许(连同培养基),放入载玻片上的乳酸酚棉兰染 液中,使菌丝在染液中展开,加上盖玻片。 (2)载片培养法制作霉菌标本片。 (3)镜检。

初中生物实验课——观察酵母菌和霉菌

初中实验课——观察酵母菌和霉菌 活动目的 1.了解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结构。 2.通过指导学生观察酵母菌、青霉,继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3.通过了解酵母菌和霉菌与人类的关系,学会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分析事物并培养学生热爱生命、乐于探索生命奥秘的探索精神。 活动准备 1.同学们经常见到在家里,蒸馒头的时候,往往要加入一些干酵母,你能说说原因吗? 2.本实验同样也用到了前面做过的探究实验里所用到的__________这一种重要方法,同时 还用到了能够放大倍数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来辅助观察。在观察顺序上,我们应该先肉眼观察,再__________,最后__________观察。 3.回顾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并将步骤写出来。 4.在使用显微镜的时候,我应该注意那些问题? 过程与方法 1.提出问题 酵母菌和霉菌的有什么样的形态结构? 2.作出假设

酵母菌的形态结构是。 霉菌的形态结构是。 3.制定计划 (1)探究思路:先用肉眼来初步观察酵母菌、青霉,并做好记录。 然后用显微镜来详细观察,在用显微镜观察时,我们首先要制作 ,在使用显微镜时我们采取先 后的顺序来观察,并绘制图像。 (2)材料器具:已经培养好的和,吸管,蒸馏水,吸水纸,酒精灯,镊子,显微镜,解剖针,载玻片,,放大镜,的碘液。 (3)探究步骤: ①观察酵母菌 按照前面学的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制作酵母菌的临时装片,通过显微境进行观察。然后再对酵母菌进行染色,我们选用的染色试剂是,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能看到酵母菌细胞中染上颜色的和淀粉粒。并能看到有的细胞上长出大小不一的突起,这是酵母菌在进行生殖。 ②观察霉菌 首先,取长有青霉的橘子皮,垫在,用放大镜观察,并记录结果。然后用挑取少许长有的菌丝,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认真观察记录菌丝的颜色以及孢子的着生状态和颜色。 4.实施计划 (1)按确定的计划完成实验,设计表格认真填写酵母菌、青霉的形态结构。 (2)画出酵母菌、青霉的个体形态图,并注明各部分的名称。

霉菌和酵母菌检测

霉菌和酵母菌检测 1设备和材料 除微生物实验室常规灭菌及培养设备外,其他设备和材料如下: 1.1 冰箱:2°C ?5°C。 1.2恒温培养箱:28C±1C O 1.3均质器。 1.4恒温振荡器。 1.5显微镜:10>?100 X, 1.6电子天平:感量0.1g o 1.7无菌锥形瓶:容量500ml、250ml O 1.8无菌广口瓶:500ml O 1.9无菌吸管:1ml(具0.01m I刻度)、10ml(具0.1m I刻度)。 1.10无菌平皿:直径90mm。 1.11 无菌试管:10mn X 75mm。 1.12无菌牛皮纸袋、塑料袋。 2培养基和试剂 2.1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见附录A中A.1 O 2.2孟加拉红培,养基: 见附录A中A.2 O 3操作方法 3.1试验前准备 3.1.1将供试品及所有已灭菌的平皿、锥形瓶、匀浆杯、试管、量筒、吸管(1ml、10ml)、稀释剂等移至操作室内。准备好足够用量,避免操作中出入操作间。 3.1.2开启无菌室紫外杀菌灯和洁净工作台的空气过滤装置30min。 3.1.3操作人员用肥皂洗手,关闭紫外杀菌灯,进入缓冲间,换工作鞋,用消毒液洗手或用

乙醇棉球擦手,穿戴好无菌衣、帽、口罩、手套等。 3.1.4操作前先用乙醇棉球擦手、工作台面,再用乙醇棉球擦拭供试品瓶、盒、袋等的开口处周围,待干后用灭菌剪刀或镊子将供试品启封。 3.2样品稀释液的制备 根据供试品的理化特性与生物学特性,采取适宜的方法制备样品稀释液。样品稀释液制备若需用水浴加温时,温度不应超过45C。样品稀释液从制备至加入检验用培养基,不得超过1小时。 3.2.1固体和半固体样品 称取25g样品至盛有225ml灭菌蒸馏水的锥形瓶中,充分振摇,即为1:10稀释液。或放入盛有225ml无菌蒸馏水的均质袋中,用拍击式均质器拍打2min,制成1:10的样品匀液。 3.2.2液体样品 以无菌吸管吸取25ml样品至盛有225ml无菌蒸馏水的锥形瓶(可在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无菌玻璃珠)中,充分混匀,制成1:10的样品匀液。 3.3霉菌和酵母菌计数 3.3.1用1ml无菌吸管或微量移液器吸取1:10样品匀液1ml,沿管壁缓慢注于盛有9ml稀释液的无菌试管中(注意吸管或吸头尖端不要触及稀释液面),振摇试管或换用1支无菌吸管反复吹打使其混合均匀,制成1:10 0的样品匀液。 3.3.2按3.3.1操作程序,制备10倍系列稀释样品匀液。每递增稀释一次,换用1次1ml无菌吸管或吸头。 3.3.3根据对样品污染状况的估计,选择2个?3个适宜稀释度的样品匀液(液体样品可包括原液),在进行10倍递增稀释时,吸取1ml样品匀液于无菌平皿内,每个稀释度做两个平皿。同时,分别吸取1ml空白稀释液加入两个无菌平皿内作空白对照。 3.3.4及时将15ml?20ml冷却至46C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或孟加拉红培养基(可放置于46C±C恒温水浴箱中保温)倾注平皿,并转动平皿使其混合均匀。 3.4培养

几种常见酵母菌、霉菌的形态结构观察

微生物实验报告 几种常见酵母菌、霉菌的形态结构观察 姓名: 学号: 系别: 班级: 日期: 同组成员:

一、摘要 通过对酵母菌、霉菌形态结构观察,了解酵母菌、霉菌形态结构的形态结构知识。实验结果为: 1、酵母菌一般呈卵圆形、圆形、圆柱形或柠檬性。菌落形态与细菌相似,但较大较厚,呈乳白色或红色,表面湿润、粘稠,易被挑起。 2 二、实验目的 1、学习酵母菌、霉菌形态结构。 2、学习酵母菌、霉菌观察方法。 3、了解酵母菌、霉菌在实际中的意义。 三、实验原理 酵母菌:酵母菌多呈圆形、卵圆形,有的呈分支的菌丝状。无性繁殖以出芽生殖为主,少数以分裂方式繁殖;有性生殖是通过不同遗传性的细胞接合产生子囊孢子的方式进行。子囊孢子可用孔雀绿进行染色观察。观察细胞形态和内部结构可采用染色的方法。美蓝是无毒性的染料,新陈代谢旺盛的细胞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使美蓝从蓝色的氧化型变成无色的还原型;而死亡细胞无此还原力,故被染成蓝色。 霉菌:霉菌可产生复合分枝的菌丝体,分基内菌丝、气生菌丝,气生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分化产生繁殖菌丝,由繁殖菌丝产生孢子。霉菌菌丝体(尤其是繁殖菌丝)及孢子的形态特征是识别不同种类霉菌的重要依据。霉菌菌丝和孢子的宽度通常比细菌和放线菌粗得多,常是细菌菌体宽度的几倍至几十倍,因此,用低倍/高倍显微镜即可观察。 四、实验材料与仪器 1、菌种:产黄青霉、黑曲霉、黑根霉、总状毛霉、酿酒酵母、热带假丝酵母斜面菌种。 2、培养基:PDA培养基、0.05%美蓝染液、5%孔雀绿染液、半固体PDA培养基、乳酸苯酚固定液等。 3、仪器及用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接种环、酒精灯、镊子、滴管、吸水纸等。 五、实验内容和步骤 酵母菌形态观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