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理学总结

生理学总结

生理学总结
生理学总结

生理学总结

一、名词解释

1、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有适应性意义的反应。

2、负反馈:反馈信息制约控制信息的作用,使机体的功能活动维持相对稳定的反馈调节。

3、易化扩散:非脂溶性或脂溶性很小的物质,在细胞膜上特殊蛋白质的“帮助”下,从膜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的过程,可分为以“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和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两种类型。

4、钠—钾泵:普遍存在于细胞膜上的、能主动转运Na+、K+的一种特殊蛋白质。其本质:Na+—K+依赖式A TP酶。它的作用是维持细胞内外Na+、K+的不均衡分布,使细胞保持正常体积和兴奋性。

5、阈强度(强度阈值、阈值):指在刺激作用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固定不变的条件下,能引起组织细胞发生兴奋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阈强度是衡量组织细胞兴奋性高低的常用指标,它与兴奋性呈反比关系。

6、阈电位:能引起细胞膜产生兴奋性动作电位的临界电位。

7、动作电位:是指细胞受到刺激兴奋时,细胞膜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一次迅速而短暂的电位波动。

8、静息电位:是指细胞未受刺激,处于安静状态时,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9、兴奋性:一切活细胞、组织或生物体对刺激产生反应的能力。

10、血型:血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通常主要指红细胞血型,即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凝集

原)的类型。临床意义最大的是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

11、心肌自动节律性:心肌细胞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条件下,能够自动地产生节律性兴奋收缩的特性。

12、心动周期: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称为一个心动周期。每分钟心搏75次时。心动周期历时为0.8s。

13、期前收缩:心室肌在相对不应期或超常期内,受到人工或发自异位起搏点的异常刺激时,可以产

生一次期前兴奋。

14、代偿间歇:在一次期前收缩之后,往往出现一段较长的心室舒张。它是因为原来窦房结传来的兴奋恰好落在期前兴奋的有效不应期内,以致脱失了一次兴奋和收缩。

15、每搏输出量:一侧心室每次搏动所射出的血量。

16、心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输出的血液总量。

17、射血分数: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

18、心指数: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心输出量,一般身材的成年人为3.2升/分/平方米。

19、微循环: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是实现血液与组织液之间物质交换的场所。

20、动脉血压:动脉管内的血压。即指动脉管内血液加于管壁的侧压力。

21、收缩压:心脏快速射血初期动脉血压达到的最高值。

22、舒张压:心脏舒张末期动脉血压达到的最低值。

23、脉搏压(脉压):收缩压和舒张压之差。

24、中心静脉压:右心房与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

25、心电图:指在人体表面的一定部位放置探测电极,引导并记录到的心脏生物电活动波形。

26、肺通气:气体经呼吸道出入肺的过程。肺通气的动力是呼吸肌的缩舒运动。

27、肺换气:肺泡与肺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肺换气的动力是气体分压差

28、胸内负压:平静呼吸的全过程,胸膜腔内的压力总是低于大气压。

29、肺通气/血流比值:每分钟肺泡通气量与每分钟肺毛细血管血流量之间的比值。健康成年人安静时约为0.84。

30、肺牵张反射:因肺的扩张或肺萎缩而引起的吸气抑制或兴奋的反射。

31、基本电节律:是指消化道平滑肌细胞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自发性去极化和复极化的节律性电

位波动。基本电节律决定平滑肌的收缩节律。

32、胃排空:食糜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胃收缩是促进胃排空的动力,幽门及十二指肠的收缩是排空的阻力。

33、基础代谢率:人体在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称为基础代谢。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称为基础代谢率。(即在清醒而又极其安静的状态下,室温保持在20~25℃,排除肌肉活动、食物和精神紧张等影响时的能量代谢。)

34、体温:是指机体深部体核部分包括心脏、肺、腹腔器官和脑的平均温度。

35、体温调定点:行为性体温调节是机体通过有意识的适应性活动来调节体温,它包括冷、热的适应性活动。E.g.在寒冷的环境中,躯体会自动蜷缩,趋向取暖或防寒的地方,而天气炎热时,则引起相反的活动,使体温得以保持相对稳定水平。

36、肾小管滤过率(GFR):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正常成人平均约为125ml/min。

37、滤过分数(FF):指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流量的比值,正常成年人约为19%。

38、水利尿:大量饮水后出现尿量显著增加的现象。

39、渗透性利尿:通过提高肾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及渗透压阻碍水电重吸收而使尿量增多的现象。

40、肾糖阈:尿中不出现葡萄糖的最高血糖浓度。正常值为9~10mmol/L。

41、应激反应:当机体遭受环境中各种伤害刺激如感染、中毒、创伤、缺氧、疼痛、饥饿、寒冷、手术以及强烈的情绪活动等引起机体发生一种非特异性的全身反应,此时,血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浓度立即增加,糖皮质激素也相应增加,以增强机体对这些伤害刺激的耐受力,这对于维持生命和生命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2、月经周期:女性从青春期开始到绝经前,每28天左右发生一次周期性的子宫内膜剥脱和流血现象,一般分为增殖期(卵泡期)、分泌期(黄体期)和月经期。它与血中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浓度变化有密切关系。

43、神经递质: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并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受体的具有携带、传递信息的特殊化学物质。

44、受体:存在于突触后膜或效应器细胞膜上的一些特殊蛋白质。(它能选择性地同某种递质结合,产生一定的生理效应。)

45、去大脑僵直:在动物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动物立即出现四肢僵直,头尾昂起,脊柱硬挺,全身肌紧张亢进的现象。

46、反射中枢:指中枢神经系统内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经元群。

47、中枢(突触)延搁:冲动通过突触时要经历递质释放、扩散、对突触后膜的作用等过程,因此所需的时间比神经纤维的传导要长,称为中枢延搁。

48、特异性投射系统:是指通过丘脑的感受接替核按规则的秩序排列投射到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这一投射系统。

49、非特异性投射系统:是指特异性感觉纤维经过脑干时,发出侧支与脑干网状结构的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网状结构经多次换元后,发出纤维抵达丘脑的第三类核团,再发出纤维弥漫地投射到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

50、牵涉痛:内脏疾病往往引起体表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

51、脊休克:当脊髓与高位脑中枢突然断离之后,断面以下脊髓反射活动能力将暂时丧失,进入无反应状态的现象。

52、允许反应:

二、简答题

1、试述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产生的原理。

答:静息电位:

(1)细胞在安静状态时,细胞内K+浓度高于膜外;

(2)在安静状态下,细胞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则K+可顺着浓度差由膜内向膜外扩散;

(3)随K+外流的增加,膜两侧电位差加大,使同性电荷相斥,异性电荷相吸引的力量不断加大,即阻止K+外流的力量不断增大,因此K+无法再扩散,净流量为零。此时,到达K+的平衡电位,即静息电位。

动作电位:

(1)当细胞收到刺激时,膜电位降低,当降低到阈电位时,通道开放;(激活)

(2)由于膜外钠离子浓度较高,所以大量内流;

(3)由于钠离子内流,膜电位降低,通道关闭;(失活)

(4)K+通道开放,K+外流,恢复极化状态。

2、简述血液凝固过程的基本过程。

答:凝血过程是一连串酶促反应过程,主要分为三个步骤:

(1)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

(2)凝血酶原(凝血因子Ⅱ)转变为凝血酶;

(3)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Ⅰ)转变为纤维蛋白。

3、红细胞有何主要功能?

答:(1)运输O2和CO2;

(2)对机体代谢过程产生的酸碱物质起缓冲作用。

这些机能主要靠血红蛋白来完成,而且血红蛋白只有在红细胞完整时才能发挥作用。

4、输血的原则是什么?

答:输血时,要防止发生凝集反应,故首选同型输血。如无法找同型血液时也可考虑异型间输血,异型输血时血型选择的原则是:主要考虑供血者的红细胞不能被受血者的血清所凝集。而且输入的血量要少,速度应缓慢,输血前必须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5、何谓心输出量?影响心输出量有哪些因素?

答: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量称为每分钟心输出量,它等于每搏心输出量×心率,故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有搏出量和心率两方面。直接决定搏出量的因素时心肌收缩力,心肌收缩力又受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前负荷)、大动脉血压(后负荷)和心肌收缩性的影响。

6、何谓微循环?微循环有哪几条通路?微循环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称微循环。

微循环有三条通路:(1)直接通路;(2)迂回通路;(3)动静脉短路。

主要功能:是实现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物质交换。

7、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血管的作用有何不同?

答: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都是由肾上腺髓质分泌,它们对心血管的作用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共性是可以与心肌细胞受体与受体结合,使心肌细胞活动增强。

但由于两者受体结合能力不同,肾上腺素与结合的能力较强,因而有明显的强心作用,临床常作为强心急救药;肾上腺素对于血管的作用取决于血管平滑肌受体与受体的分布情况,小剂量肾上腺素常以兴奋受体的效应为主,引起血管舒张,只有在大剂量才引起缩血管反应。

去甲肾上腺素主要能与和受体结合,使全身器官广泛收缩,动脉血压明显升高,故临床上常

用作升压药。去甲肾上腺素具有强心作用,但在完整机体内,却由于升高血压而通过压力感受器反射使心率减慢。

8、何谓肺换气?影响肺换气有哪些因素?

答:肺换气指肺泡与肺毛细血管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影响肺换气的因素有:

(1)呼吸膜的通透性和面积;

(2)通气血流比值;

(3)气体扩散速率(分压差、溶解度等)。

9、呼吸道全过程包括哪几个环节?其中呼吸肌的收缩舒张是哪个环节的动力?

答:包括四个基本环节:肺通气、肺换气、气体在血液中运输,组织换气。

呼吸肌的收缩舒张是肺通气的动力。

10、何谓胸内负压?有何生理意义?

答:胸内负压:在平静呼吸的全过程,胸膜腔内的压力总是比大气压低。

意义:(1)使肺和小气道保持扩张状态;

(2)促进静脉血和淋巴回流。

11、何谓肺牵张反射?其有何生理意义?实验切断颈部双侧迷走神经后,呼吸运动有何变化?

答:(1)肺牵张反射:因肺的扩张或肺萎缩而引起的吸气抑制或兴奋的反射。

(2)意义:抑制吸气中枢的活动,使吸气及时向呼气转化,维持浅快的呼吸节律。

(3)切断颈部双侧迷走神经后动物的呼吸将会变得深而慢。

12、消化道平滑肌有哪些一般生理特性?(填空)

答:消化道平滑肌除具有肌肉组织的共同特性外,还具有如下特性:

(1)对化学、机械牵张和温度刺激较敏感;(对电刺激不敏感)

(2)有紧张性收缩,即保持一种微弱而持续的收缩状态;

(3)有自动节律性运动,但缓慢而不规则;

(4)具有伸展性。

13、在消化功能调节中起重要作用的胃肠激素有哪几种?

答:胃泌素:促进胃液(主要是胃酸)的分泌、胰液(主要是酶)的分泌、胆汁分泌;

胰泌素:抑制胃酸分泌;促进胰液(主要是H2O和HCO3)分泌、胆汁分泌。

胆囊收缩素:促进胰液(主要是酶)分泌、胆囊收缩。

14、胃肠激素有哪些主要生理作用?(选择题,记大纲)

答:(1)调节消化腺分泌和消化道活动;

(2)调节其他激素的释放;(如糖依赖性胰岛素释放肽可刺激胰岛素分泌)

(3)营养作用,指具有促进胃肠道组织的代谢和生长的作用。

15、试述唾液分泌的调节。

答:进食可引起大量唾液分泌。唾液分泌的调节完全是神经反射性的,包括条件反射和非反射。食物的形状、颜色、气味及进食环境引起的唾液分泌属条件反射。食物对口腔粘膜的机械、化学、温度刺激所引起的唾液分泌属非条件反射。反射初级中枢在延髓泌延核。传出神经主要是副交感神经。引起大量稀薄唾液分泌,也可通过交感神经传出引起少量粘稠的唾液分泌。

16、小肠有哪几种运动形式?各有何生理意义?

答:(1)紧张性收缩,是小肠保持其基本形状和进行其他形式运动的基础。

(2)分节运动,其意义:

①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有助于食物的化学性消化;

②使食糜与小肠壁紧密接触,促进消化分解产物的吸收;

③挤压肠壁,可促进血液和淋巴回流。

(3)蠕动,推进食糜,使受分节运动作用过的食糜到达一个新的肠段,再继续开始分节运动。蠕动冲可把食糜由小肠始段推送到末段,甚至到达大肠。

17、胆汁主要参与哪些食物的消化?是胆汁中何种成分起作用?如何起作用?

答:胆汁主要对食物中的脂肪进行消化,是由胆汁中的胆盐起作用

胆盐的作用是:(1)降低脂肪的表面张力,乳化脂肪以增加胰脂肪酶的作用面积

(2)与脂肪酸等形成水溶性复合物,以促进脂肪的吸收及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18、简述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有哪些?

(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

答:(1)滤过膜的面积和通透性。通透性改变或面积减少,可使尿的性质改变和尿量减少。

(2)有效滤过压。当有效滤过压升高时,滤过率增加,反之滤过率减少,有效滤过压受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和囊内压的影响。当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显著降低,囊内压升高,可使有效滤过压降低,滤过率减少。而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则使有效滤过压升高,滤过率增高。

(3)肾血浆流量。当肾血浆流量加大时,肾小球毛细血管内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上升速度减慢,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反之则滤过率下降。

19、简述甲状腺激素的作用。

答:(1)促进能量代谢,使基础代谢升高,产热量增加,耗氧量增加。

(2)对物质代谢的作用:促进糖和脂肪氧化分解,促进糖的吸收和外周组织对糖的利用。小剂量促进肝糖原合成,大剂量促进肝糖原分解。小剂量促进蛋白质合成,大剂量促进蛋白质分解。

(3)促进机体生长发育,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与分化。

(4)其它;兴奋CNS。使心率加快。

对器官系统的影响:①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②增强心脏活动;③加强或调制其它内分泌激素的作用

20、简述小丘脑-腺垂体-甲状腺功能轴的相互调节关系

T

3、T4

-)

(+)表示促进;(-)表示抑制

21、何谓特异性投射系统?其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特异性投射系统:是指通过丘脑的感受接替核按规则的秩序排列投射到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这一投射系统。

其主要功能:引起各种特定感觉,并激发大脑皮层发出传出神经冲动。

22、简述中枢抑制的生理意义。

答:它的生理作用主要是调整神经中枢兴奋的强度与广度,使机体活动适度、有效。使各种反射精确、协调,对机体有保护性意义。

23、快痛和慢痛各有什么特点?(选择)

答:快痛的特点:(1)发生快,消失也快,即潜伏期短,后作用也短

(2)是种尖锐、针刺样的刺痛

(3)定位清楚

(4)常伴有发射性的屈肌收缩。

慢痛的特点:(1)潜伏期较长,持续时间也长,撤除刺激后还持续几秒钟

(2)是一种强烈的烧灼痛

(3)定位不太准确

(4)常伴有情绪反应及心血管、呼吸变化。

24、动脉血压形成的因素。

(1)足够的血量充盈血管——前提条件;

(2)心脏收缩射血——基本因素;

(3)外周阻力是形成动脉血压的必要条件;

(4)主动脉和大动脉管壁的弹性能缓冲动脉血压的波动。

25、简述生长素的作用。

答:(1)促进生长作用。生长激素能促进细胞体积增大,促进细胞的有丝分裂而增加细胞数量;能促进软骨生长。

(2)促进蛋白质合成,减少蛋白质分解。

(3)生理水平的GH能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从而加强血糖利用,使血糖降低;GH分泌过量,则抑制外周组织摄取及利用糖,使血糖升高。(抑制糖的利用,使血糖升高。)(4)促进脂肪分解,加强脂肪酸在肝脏内的氧化以提供能量。

26、简述胰岛素的作用。

答:(1)调节糖代谢。胰岛素能抑制糖的异生,促进全身组织摄取、贮存、利用糖,使血糖降低。若胰岛素缺乏,则血糖升高,出现糖尿和多尿。

(2)调节脂肪代谢。胰岛素能促进脂肪合成与贮存,抑制脂肪分解。若缺乏,则脂肪分解增加,酮体生成增多,甚至发生酮血症,酸中毒。

(3)调节蛋白代谢。胰岛素能促进蛋白质合成与贮存,有利于机体生长。若缺乏可导致蛋白质合成障碍,身体消瘦,小儿生长发育障碍,抵抗力降低。

三.问答题

1.细胞膜转运物资主要有哪些形式?它们有何不同?

答:细胞膜转运物质主要有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两种形式。被动转运包括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两种。易化扩散是指一些类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借助膜载体或膜通道的顺浓度差扩散。被动转运形式和主动转运形式的不同主要又有两点:(1)被动转运形式是一种顺浓度差转运,将物质从高浓度一侧移向低浓度一侧;而主动转运则是将物质从低浓度一侧移到高浓度一侧的逆浓度差转运。(2)被动转运不需要消耗细胞本身的能量,其扩散的动力来自物质的分子运动;而主动转运则需要消耗细胞的能量。

2.血浆渗透压是如何构成的?其相对稳定又有什么生理意义?

答:血浆总渗透压由两部分构成:(1)晶体渗透压,主要是NaCl等电解质形成;(2)胶体渗透压,由血浆蛋白,主要是白蛋白形成。血浆晶体渗透压的相对稳定可调节细胞内外水分的正常分布,维持血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血浆渗透压影响水分子在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移动,对维持血管内外的水平衡有很重要的作用。

3.试述ABO血型的及其在输血中的意义。

答:在ABO血型系统中,人类的红细胞膜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凝集原,ABO血型将根据红细胞膜上A、B凝集原分布的不同,将血型分为4型,仅有A凝集原者为A型,其血浆中含有抗B凝集素;仅有B凝集原者为B型,其血浆中含有抗A凝集素;兼有A、B两种凝集原者为AB型,其血浆中不含A、B凝集素;两种都无者为O型,其血浆中含有A、B两种凝集素。为防止引起凝集反应,输血时应首选同型血,无法找到同型血,也可考虑异型间输血,但只限于小剂量输血,异型间输血选择的原则是:供血者的红细胞不能被受血者的血浆所凝集。例如,O型血液,可能给其他任何血型的人;又如AB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的输血,输血时必须严格遵循输血的基本原则。

4.何谓心输出量?试述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答:心输出量是指每分钟一侧心室输出的血液总量。每分钟输出量取决于每搏输出量和心率,所以能影响此两项的因素均可能影响心输出量。

(1)心肌初长——异长自身调节;正常引起心肌初长改变主要是静脉回心血量。在一定范围内,静脉回心血量增加,心舒张末期充盈量增加,则每搏输出量增加,反之减少。

(2)心肌收缩性——等长自身调节,仅以心肌细胞本身收缩运动活动的强度和速度改变增加收缩力的调节为等长自身调节,受神经体液的影响。

(3)后负荷影响;当动脉压升高即后负荷增大时,心室输血阻力增加,射血其缩短,射血速度减慢,每搏输出量减少,过大的后负荷会使心输出量减少。由于心室内剩余血量的增加,心肌初长延长,进而使心收缩力增强,以提高搏出量至正常水平。

(4)心率:心率在40次/min-180次/min范围内,则心输出量随心率增加而增多。如心率超过180次/min时,由于心舒期短,心室充盈不足,每搏输出量减少,是心输出量减少;心输出量40次/min一下时,由于心室充盈近于极限,也可使心输出量减少。

5.心电图是怎样形成的?标准II导联的心电图有哪些基本的波形?哪些区间?各代表什么?

答:心电图是指心脏各部分先后有序地去极化和复极化过程综合形成的电位变化。通常从体表一定部位引导出来加以记录,它反映心脏兴奋的产生、传播和恢复过程的电位变化。

标准II导联的心电图由P波、QRS波群和T波组成。主要的间期有P—Q间期、Q—T间期和S—T 波段。P波代表左右心房去极化过程的电位变化;QRS波群代表左右心室去极化过程的电位变化;T 波代表心室复极化过程的电位变化。P—Q间期代表心房兴奋开始到心室兴奋开始所经历的时间,主要由房室延搁所组成;Q—T间期代表心室去极化开始到复极化全部完成所需要的时间,即心室去极化和复极化全过程;S—T段代表心室全部处于去极化状态,呈相对零电位,若有偏离基线常表示心肌有缺血或损伤。

6.试述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1)每搏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增加时,射入动脉的血量增多,收缩压明显增高,舒张压升高不明显,而脉压增大。反之,每搏输出量减少,则收缩压下降。

(2)心率:在一定范围内心率加快则心输出量增加,动脉血压升高,舒张压明显提高,脉压变小。反之,心率减慢则动脉血压降低。

(3)外周阻力:外周阻力改变时,主要以舒张压变化为主。外周阻力增加,舒张压升高,脉搏压减少。反之,外周阻力减少则舒张压降低。外周阻力主要指小动脉口径和血液的粘度而言。

(4)大动脉管壁的弹性:大动脉管壁的可扩张性和弹性具有缓冲动脉血压变化的作用,可以使脉搏压减少。当大动脉弹性降低时,脉搏压升高。

7.何谓压力感受器反射?试述动脉压力感受器反射在维持动脉血压相对稳定过程中的调节过程?

答:压力感受器反射的感受器主要是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由于压力感受器受刺激,反射性地引起血压变化的过程称为压力感受器反射。

当动脉血压升高时,管壁被扩张,刺激了压力感受器,分别经窦神经和迷走神经主动脉神经传入延髓心血管中枢,使心迷走神经中枢紧张性增高,而心交感神经中枢性降低,心率减慢﹑心缩力减、心输出量减少;交感缩血管中枢的传出冲动减少,使血管扩张,外周阻力降低,导致血压下降。

当动脉血压下降时,压力感受器受的刺激减弱,传入神经冲动减少,反射性地使心交感中枢和交感缩血管中枢活动加强,心迷走中枢活动减弱,结果心率加快﹑心缩力加强,心输出量增高,阻力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血压回升。压力感受器反射是一种负反馈调节机制,其意义在于使动脉血压保持相对稳定。

8.心脏活动受哪些神经支配?请阐明它们的作用及机理。

答:心脏活动受心交感神经和心迷走神经支配。

心交感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去甲上肾腺素,该递质与心肌细胞膜上的B1受体结合,可引起心率加快,心肌兴奋传导加速,心肌不应期缩短和收缩增强﹑增快。总的是增强心脏功能的作用。

心迷走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与心肌细胞膜上的M受体结合,可引起心率减慢;心房收缩力减弱和房室交界传导速度减慢等。总的是起到抑制心脏功能的作用。

9.胃液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各有何作用?

答:胃液的主要成分有胃酸(盐酸)﹑胃蛋白酶﹑粘液和内因子。

胃酸的生理作用是:

﹝1﹞能激活胃蛋白酶原使之变成有活性的胃蛋白酶。

﹝2﹞为蛋白酶的作用提供最适PH.

﹝3﹞促进食物中蛋白质变性,使之易于消化

﹝4﹞高酸度有抑菌和杀菌作用

﹝5﹞盐酸进入小肠可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

﹝6﹞盐酸环境有助于钙和铁在小肠中的吸收。

胃蛋白酶原:它在胃酸或已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原作用下转变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胃蛋白酶的作用是水解蛋白质,其主要产物是胨和月示。

粘液的主要作用是防止胃酸和胃蛋白酶对胃粘膜的侵蚀,并保护胃粘膜免遭食物的机械损伤。

内因子具有保护维生素B12并促进其吸收的作用。

10.消化期胃液分泌是如何调节的?

答:进食后胃液分泌增多。按感受食物刺激部位的先后分为头期﹑胃期和肠期。

头期:进食时与食物有关的形象﹑气味﹑声音等刺激了视﹑嗅﹑听感受器和食物刺激口腔﹑咽﹑喉的机械﹑化学感受器,兴奋通过迷走神经传出直接引起胃腺分泌,还可通过兴奋胃窦G细胞释放促胃液素。引起胃液分泌;蛋白质消化产物直接刺激G细胞使其释放促胃液素,促进胃液分泌。

胃期:食物入胃后引起的胃液分泌。食物对胃底和胃体机械刺激,通过迷走—迷走反射和内在神经丛局部反射,引起胃液分泌;食物扩张胃窦,经内在神经丛作用于胃窦G细胞使其释放促胃液素,引起胃液分泌;蛋白质消化产物直接刺激G细胞使其释放促胃液释放促胃液素,促进胃液分泌。

肠期:食糜进入小肠后引起的胃液分泌。食糜的机械和化学刺激使十二指肠粘膜分泌促胃液素,和小肠粘膜释放肠泌酸素可促进胃液分泌。其中以头期﹑胃期分泌量最多,作用也最重要。

11.为什么说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重要场所?

答:这是小肠的结构和机能米特点所决定的对消化﹑吸收有如下有力条件:

﹝1﹞小肠长度长约5~6米,食糜在这里能得到充分的消化液和吸收;

﹝2﹞小肠内有多种重要的消化液,如胰液﹑胆汁﹑小肠液,含有丰富的消化酶,大营养物质经过小肠的消化后,已分解为适于吸收的小分子物质,小肠还能产生多种胃肠道激素,如促胰液素﹑缩胆囊素﹑促胃液素等。这些激素可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有利于进行彻底地消化。

﹝3﹞小肠的蠕动很慢,食糜停留在小肠内的时间较长,约3-8小时,这对食糜能得到充分地消化和吸收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4﹞小肠有庞大的吸收面积,小肠粘膜上有大量的环状皱褶﹑绒毛﹑微绒毛,这使小肠的吸收面积扩大到600倍以上,总面积可达200m2,对吸收机能非常有利。小肠绒毛有伸缩作用,能促使营养物质从肠腔进入绒毛内利于吸收。

12.试述血管升压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合成和释放的调节。

答:﹝1﹞血管升压素的生理作用是:提高肾远曲小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从而促进水重吸收,使尿液浓缩,尿量减少。血液中血管升压素浓度越高,作用越强,尿量就越少。

﹝2﹞调节血管升压素合成和释放的因素有:①血浆晶体渗透压改变。当机体的大量失水(如呕吐、腹泻)时,血浆及晶体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渗透压感受器,使血管升压素合成增多,并通过神经垂体释放入血液,使尿量减少。相反,大量饮清水后,血液被稀释,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引起血管升压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多。②循环血量增多时,左心房被扩张,刺激了容量感受器,传人冲动经迷走神经传入中枢,抑制下丘脑-垂体后叶系统释放血管升压素的释放,从而引起利尿。相反当大量失血时,可引起尿量的减少。

此外,动脉血压升高刺激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也反射性地抑制血管升压素的合成和释放。而疼痛刺激和情绪紧张也则可以使血管升压素的合成释放增多引起少尿或者无尿。

13.试述兴奋性突触的传递机理。

答:在兴奋性突触中,当神经冲动传导轴突末梢,使突触前膜兴奋时,可引起突触小泡释放兴奋性递质。兴奋性递质经突触间隙扩散到后膜,与后膜的受体结合,使后膜主要对Na+的通透性升高,使后膜的膜电位降低,出现局部去极化。突触后膜这种去极化电位称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EPSP可发生空间和时间的总和,使电位幅度加大,当达到阈电位水平时,即可爆发动作电位,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

14,何谓去大脑僵直?产生的原理是如何?

答:去大脑僵直:在动物中脑上下丘之间横切脑干,动物出现四肢伸直,头昂尾翘,脊柱后挺,全身伸肌肉紧张明显亢进的现象。

产生原理:网状结构抑制区失去高级中枢的始动作用,易化作用相应增强,使γ神经元兴奋,通过γ-环路的联系,引起伸肌反射亢进。

15.试比较突触前抑制和突触后抑制的区别

16.比较丘脑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17.阐述牵张反射的调节途径

答:牵张反射的自动调节包括两个途径:﹝1﹞γ-环路;上位中枢传来的冲动使脊髓γ运动神经元兴奋,其兴奋通过γ运动纤维传到肌梭,使梭内肌收缩,肌梭感受器兴奋。肌梭的兴奋再由Ia类和II 类的纤维传至脊髓ɑ运动元,使之兴奋,进而引起肌肉收缩。﹝2﹞肌腱中存在着腱器官,它能感受到肌肉收缩时的张力变化,当骨骼肌收缩时张力变大,导致腱器官兴奋,兴奋通过Ib类纤维时使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该抑制性中枢神经元抑制ɑ的运动神经元,引起同一肌肉收缩抑制。

18.试比较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总功能

答: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范围较广,常以整个系统参加反应,当机体的内外环境发生急剧变化,例如剧烈运动,寒冷,大失血,精神紧张,恐惧的情况下,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明显加强,同时肾上腺髓质分泌也增加,从而促进循环,呼吸和分解代谢等多方面的功能,例如心率加快,心肌收缩能力加强,心输出量增多,动脉血压升高;内脏血管收缩,骨骼肌血管扩张,血液从新分配;支气管扩张;肝糖原分解加快,血糖浓度升高等,这样交感神经系统兴奋便可动员体内许多器官的潜在力量,提高机体对急变环境的适应能力,以保存机体。

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不如交感神经那么广泛,它总是比较局限并在安静的时候活动加强,引起消化管活动加强和消化腺分泌增多,常伴有胰岛素分泌增多,能加强肝糖原合成和促进血糖利用。这样,副交感神经就其促进消化,聚集能量,修复和保护机体的作用。

西医综合考研生理学要点归纳

2017西医综合考研:生理学要点归纳 第一章绪论 考纲没有变化,重点考察的就是正负反馈调节.自身调节的区别以及相对应的例子.正反馈起加强控制信息的作用,而负反馈起纠正减弱控制信息的作用 ,必须记清楚这些代表性的例子,尤其是正反馈和自身调节的例子.还要注意联系后面章节区分哪些是正反馈哪些是负反馈,举例说明如血液凝固过程.分娩过程. 排尿排便反射等这些都是正反馈,再如减压反射.肺牵张反射.甲亢时 TSH 分泌减少等都是负反馈,同学们应总结出一些例子,在解题时往往起到关键作用.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有些生理过程中,既无闭合回路又无调定点的不属于反馈调节。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这一章比较重点,每年都会有本章的考题,大的重点就是物质的交换和动作电位。这将会涉及到今后各个章节的学习,同学们必须深入的理解加以牢固记忆。几种物质的跨膜转运方式如果比较起来记忆在解题时更容易区分。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要理解去记忆。还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局部电位的例子,如微终板电位?终板电位?EPSP? IPSP等都是局部电位,同时大家还需要搞清楚的就是局部电位和局部电流的区别,局部电位是指没有达到动作电位水平,而局部电流则是指动作电位的传播方式,要注意区分二者。 第三章血液 主要是对血液成份及功能做了介绍,对今后血液学和呼吸系统做的基础。血量为全身血液的总量,成年人血量占总体重的7%-8%。血浆渗透压包括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注意二者的区别,另外渗透压的高低与溶质的颗粒数成正比,而与颗粒种类及颗粒大小无关,因此血浆渗透压主要是由晶体渗透压决定。要重点注意生理性止血为常考点,其过程包括血管收缩?血小板止血栓形成和血液凝固三个过程。纤维蛋白在纤维蛋白溶解酶的作用下被降解液化的过程为纤维蛋白溶解。生理止血过程中,凝血块形成的血栓会堵塞血管,出血停止血管创伤愈合后,构成血栓的纤维蛋白会被逐渐降解液化,使被堵塞的血管重新畅通。 第四章血液循环 重点内容还是心肌细胞的生物电以及血压调节等部分,本章是生理学的一个大的重点章节,内容繁多,需要全面理解掌握。注意比较心室肌细胞和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心肌电生理特性这块需记忆:自律细胞的特点是4期自动去极化,窦房结能成为心脏正常起搏点的原因是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快,窦房结起搏细胞动作电位的特点是4期自动去极化,心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的原因是心肌细胞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特点是0期去极化速度快、幅度高、有平台期、有超辐射,房室延搁的生理意义是避免房室的收缩重叠,窦房结自律性?高,心室肌细胞收缩力?强,浦肯野纤维传到速度?快,房室交接处

《病理生理学》考试知识点总结知识分享

《病理生理学》考试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疾病概论 1、健康、亚健康与疾病的概念 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以及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 亚健康状态:人体的机能状况下降,无法达到健康的标准,但尚未患病的中间状态,是机体在患病前发出的“信号”. 疾病disease:是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机体的自稳调节紊乱而导致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2、死亡与脑死亡的概念及判断标准 死亡:按照传统概念,死亡是一个过程,包括濒死期,临床死亡期和生物学死亡期。一般认为死亡是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停止。 脑死亡:指脑干或脑干以上中枢神经系统永久性地、不可逆地丧失功能。判断标准:①不可逆性昏迷和对外界刺激完全失去反应;②无自主呼吸;③瞳孔散大、固定;④脑干神经反射消失,如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咳嗽反射、咽反射等;⑤脑电波消失,呈平直线。 ⑥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 3、第二节的发病学部分 发病学:研究疾病发生的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⑴自稳调节紊乱规律;⑵损伤与抗损伤反应的对立统一规律; ⑶因果转化规律;⑷局部与整体的统一规律。 第三章细胞信号转导与疾病 1、细胞信号转导的概念 细胞信号转导是指细胞外因子通过与受体(膜受体或核受体)结合,引发细胞内的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以及蛋白间相互作用,直至细胞生理反应所需基因开始表达、各种生物学效应形成的过程。 2、受体上调(增敏)、受体下调(减敏)的概念 由于信号分子量的持续性减少,或长期应用受体拮抗药会发生受体的数量增加或敏感性增强的现象,称为受体上调(up-regulation);造成细胞对特定信号的反应性增强,称为高敏或超敏。 反之,由于信号分子量的持续性增加,或长期应用受体激动药会发生受体的数量减少或敏感性减弱的现象,称为受体下调(down-regulation)。造成细胞对特定信号的反应性增强,称为减敏或脱敏。 第五章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1、三种脱水类型的概念 低渗性脱水是指体液容量减少,以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以细胞外液减少为主的病理变化过程。(低血钠性细胞外液减少)高渗性脱水是指体液容量减少,以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浓度>150mmol/L,和血浆渗透压>310mmol/L,以细胞内液减少为主的病理变化过程。(高血钠性体液容量减少)等渗性脱水水钠等比例丢失,细胞外液显著减少,细胞内液变化不明显。(正常血钠性体液容量减少)

生理学实验报告-蛙心灌流

实验名称: 蛙类离体心脏灌流 课程名称:生理学实验 指导教师:龙天澄张碧鱼陈笑霞 实验人:叶永锋08344031 学院:海洋学院 实验时间:2009年12月09日

一、【目的要求】 1、学习斯氏离体蛙心灌流法。 2、了解心肌的生理特性。 3、观察Na+,K+,Ca2+及肾上腺素(Adr),乙酰胆碱(ACh)等对离体心脏活动的影响。 二、【原理】 将离体蛙心(失去神经支配的蛙心)保持在适宜的环境中,在一定的时间内仍然能够保持节律性收缩,心脏正常的节律性活动需要一个适宜的理化环境,离体心脏也是如此,离体心脏脱离了机体的神经支配和全身体液因素的直接影响,可以通过改变灌流液的某些成分,观察其对心脏活动的作用。心肌细胞的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及收缩性,都与钠、钾及钙等离子有关。血钾浓度过高时(高于7.9mmol/L),心脏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及收缩性都下降,表现为收缩力减弱、心动过缓和传导阻滞,严重时心脏可停搏于舒张期。血钙浓度升高时,心脏收缩力增强,过高可使心室停搏于收缩期。血钙浓度降低,心肌收缩力减弱。血中钠离子浓度的轻微变化,对心肌影响不明显,只有发生明显变化时,才会影响心肌的生理特性。肾上腺素可使心率加快、传导加快及心肌收缩力增强,乙酰胆碱则与肾上腺素的作用相反。 三、【实验仪器】 青蛙、常用手术器械、蛙板(或蜡盘)、蛙心夹、计算机采集系统、张力传感器、支架、双凹夹、双针形露丝刺激电极、滴管、培养皿(或小烧杯)、纱布、棉线、橡皮泥、任氏液。蛙心套管(斯氏套管或八木氏套管)、套管夹、0.65%NaCl、5%NaCI、2%CaCl2、1%KCl、1:5 000肾上腺素、1:10 000乙酰肌碱、300U/mL肝素。 四、【方法与步骤】 1、斯氏蛙心插管法 (1)一只青蛙,双毁髓后背位置于蜡盘中, 按前面的方法暴露心脏。仔细识别心脏周围的大 血管(见右图)。在左主动脉下方穿一线,于动脉 圆锥处结扎(动物个体小时,结扎位置可靠上些)。 再从左右两主动脉下方穿一线,并打一活结备 用。左手提起主动脉上的结扎线,右手用眼科剪 在结扎线下方、沿向心方向将动脉上壁剪一斜 口。选择大小适宜的蛙心套管,然后将盛有少量 (套管内2~3 cm高度)任氏液(内加入一滴肝素溶 液)的斯氏蛙心套管,山开口处插入动脉圆锥(见右图)。当套管尖端到达动脉圆锥基部时,应将套管稍稍后退,使尖端向动脉圆锥的背部后下方及心尖方向推进,经主动脉瓣插入心室腔内(于心室收缩时插入,但不可插得过深,以免心室壁堵住套管下口)。此时可见套管中血液冲人套管,并使液面随心脏搏动而亡下移动,表明操作成功(否则需退回并重新插入)。用滴管吸去套管中的血液,更换新鲜任氏液。稳定住套管后,轻轻提起备用线,将左、右主动脉连同插入的套管用双结扎紧(不得漏液),再将结线固定在套管的小玻璃钩上,然后剪断结扎线上方的血管。轻轻提起套管和心脏,看清静脉窦的位置,于静脉窦下方剪断有牵连的组织,仅保留静脉窦与心脏的联系,使心脏离体(切勿损伤静脉窦)。用任氏液反复冲洗心室内余血,

生理学复习总结

生理第一、二章 一、名词解释: 稳态(homeostasis)、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细胞的信号转导(signal transduction)、配体(Gilligan)、兴奋性(excitability)、钠钾泵(sodium-potassium pump)、静息电位(RP)、极化(polarization)超极化(hyperpolarization) 去极化( depolarization)复极化(repolarization)、threshold intensity、兴奋收缩偶联(excitation-contraction coupling) Preload 、afterload 二、简答题 1.简诉钠泵活动的生理意义。 2.简诉动作电位的特点 3.钠通道阻断剂和钾通道阻断剂分别是什么? 4.电紧张电位的特征? 5.局部电位和AP 的比较? 6.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特点? 7.生理功能调节的方式包括哪几种,各种方式的特点是什么? 8.简诉影响静细电位水平的因素? 9.简诉AP 形成过程。 10.简诉骨骼肌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的主要步骤。 11.简诉影响横纹肌收缩效能的因素。 12.简诉影响肌肉收缩能力的因素。 第三章血液 一、名词解释 贫血(anemia)、红细胞沉降率(ESR)、止血(hemostasis)、出血时间(bleeding time )、血液凝固(blood coagulation)、血型(blood group) 血细胞比容促红细胞生成素 二、简答题 1简诉RBC的生理的生理特征和功能 2简诉影响RBC的ESR的因素。 3简诉WBC的分类与数量 4.简诉PLT的生理特性 5.生理性致聚剂包括哪些? 6.简诉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 7.简诉凝血的三个阶段。(大纲即可,了解细节) 8.如何区分止血和凝血? 9.简诉内源性凝血途径和外源性凝血途径, 10.血清和血浆的区别? 11.纤溶系统包括哪些成分? 12.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区别

病理生理学考试重点笔记(精华)

病生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 1.病理生理学的主要研究任务和内容是什么? 研究任务: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机制,研究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的 变化和机制,根据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进行实验治疗,分析疗效原理,探 讨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主要内容是:①总论,包括绪论和疾病概论。②病理过程。③各论,各系统器官病理生理学。 2.病理生理学主要研究方法: ①动物实验(急性、慢性)②临床观察③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3.循证医学 主要是指一切医学研究与决策均应以可靠的科学成果为依据。循证医学是以证据为基础,实践为核心的医学。 4.谈谈你对病理生理学课程特点的理解及学习计划。 病理生理学揭示了疾病时各种临床表现和体内变化的内在联系,阐明了许多疾病的原因、条件、机制和规律。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从疾病发生的原因、条件、机制和规律出发,深入学习。 第二章疾病概论 1.概念题 ①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痛,而且是全身上、精神上和社会上处于完好状态。健康至少包含强壮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净精神状态。 ②疾病:疾病是指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病因与机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个损伤与抗损伤斗争的有规律过程。 ③病因:疾病发生的原因简称病因,又可称为致病因素。 ④条件:主要是指那些能够影响疾病发生的各种机体内外因素。 ⑤脑死亡:目前一般均以枕骨大孔以上全脑死亡作为脑死亡的标准。 2.简述病因、条件及诱因的相互联系与区别。 病因分成七大类:①生物性因素②理化因素③机体必须物质的缺乏或过多④遗传性因素⑤先天性因素⑥免疫因素⑦精神、心理、社会因素 生物性因素主要包括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等)和寄生虫。此类病因侵入机体后常常构成一个传染过程。 3.简述遗传性因素与先天性因素的不同 遗传性因素直接致病主要是通过遗传物质基因的突变或染色体畸变而发生的。有的先天性因素是可以遗传的,如先天愚型。 4.以大出血为例,叙述发展过程中的因果交替与恶性循环。 大出血→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交感神经兴奋→微动脉微静脉收缩→组织缺氧→毛细血管大量开放→微循环淤血→回心血量锐减→心输出量减少…(恶性循环形成) 5.判断脑死亡的标准及意义 标准:①呼吸心跳停止②不可逆性深昏迷③脑干神经反射消失④瞳孔扩大或固定 ⑤脑电波消失,呈平直线⑥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 意义:①法律依据②医务人员判断死亡的时间和确定终止复苏抢救的界限③器官移植的时期和合法性 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障碍 1.试述低容量性低钠血症的原因、机制及对机体的影响。 (一)病因和机制:肾内和肾外丢失大量的液体或液体积聚在“第三间隙”后处

生理学-呼吸运动调节实验报告范文

生理学-呼吸运动调节实验报告范文 实验且的: 学习呼吸运动的记录方法,观察缺氧、二氧化碳和血中酸性物质增多对呼吸运动的影响。 实验原理: 肺的通气是由呼吸肌的节律性收缩来完成的,而呼吸运动是由于呼吸中枢不断地发放节律性冲动所致。呼吸中枢的紧张性活动,随着机体代谢需要,受许多因素影响。 本实验是向家兔气管插管,使呼出气的一部分经换能器连于记录仪记录呼吸运动,切断迷走神经和施给各种因素,观察呼吸曲线的变化。 实验对象:兔 实验器材和药品:哺乳类动物手术器械一套、兔手术台、气管插管、5 ml注射器一只、50 cm长的橡皮管一条、球胆二只、机械—电换能器及生理记录仪、刺激器。20%氨基甲酸乙酯溶液、3%乳酸溶液、CO2气体、钠石灰、生理盐水、纱布及线等。 实验步骤和观察项目 一、由兔耳缘静脉缓慢注入20%氨基甲酯乙酯(1g/kg),待动物麻醉后,仰卧固定于手术台上。沿颈部正中切开皮肤,分离气管并插入气管插管。分离出颈部两侧迷走神经,穿线备用。 二、记录呼吸运动插入的气管插管的主管接机械—电换能器,输入到生理记录仪,侧管暴露于大气。通过改变侧管的口径,

使主管的输入信号适宜。 三、观察项目 (一)正常呼吸曲线 (二)增加吸入气中的CO2浓度:将装有CO2的球胆通过一细塑料或玻璃管插入气管插管的侧管,松开球胆的夹子,使部分CO2随吸气进入气管。气体流速不宜过急,以免明显影响呼吸运动。此时观察高浓度CO2对呼吸运动的影响。去掉球胆,观察呼吸恢复正常的过程。 (三)缺氧:将一空球胆吸进少量空气,中间经一钠石灰瓶连至气管插管的侧管,让动物呼吸球胆内的少量空气。观察此时呼吸运动有何变化?去掉上述条件,观察呼吸恢复正常的过程。 (四)增大无效腔:将50 cm长的橡皮管连接于气管插管的侧管上,观察此时呼吸运动的变化。变化明显后,去掉橡皮管,观察呼吸恢复过程。 (五)血液中酸性物质增多时的效应:用5ml注射器,由耳缘静脉较快地注入3%乳酸2 ml,观察此时呼吸运动的变化及恢复过程。 (六)迷走神经在呼吸运动中的作用:先切断一侧迷走神经,观察呼吸运动有何变化。再切断另一侧迷走神经,观察呼吸运动又有何变化。在此基础上,观察对一侧迷走神经向中端低频,较弱的电刺激所至的呼吸运动的变化。 注意事项 一、手术过程中,应避免伤及主要血管(如:颈总动脉、颈

生理学总结

生理学总结 一、名词解释 1、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有适应性意义的反应。 2、负反馈:反馈信息制约控制信息的作用,使机体的功能活动维持相对稳定的反馈调节。 3、易化扩散:非脂溶性或脂溶性很小的物质,在细胞膜上特殊蛋白质的“帮助”下,从膜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的过程,可分为以“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和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两种类型。 4、钠—钾泵:普遍存在于细胞膜上的、能主动转运Na+、K+的一种特殊蛋白质。其本质:Na+—K+依赖式A TP酶。它的作用是维持细胞内外Na+、K+的不均衡分布,使细胞保持正常体积和兴奋性。 5、阈强度(强度阈值、阈值):指在刺激作用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固定不变的条件下,能引起组织细胞发生兴奋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阈强度是衡量组织细胞兴奋性高低的常用指标,它与兴奋性呈反比关系。 6、阈电位:能引起细胞膜产生兴奋性动作电位的临界电位。 7、动作电位:是指细胞受到刺激兴奋时,细胞膜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一次迅速而短暂的电位波动。 8、静息电位:是指细胞未受刺激,处于安静状态时,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9、兴奋性:一切活细胞、组织或生物体对刺激产生反应的能力。 10、血型:血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通常主要指红细胞血型,即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凝集 原)的类型。临床意义最大的是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 11、心肌自动节律性:心肌细胞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条件下,能够自动地产生节律性兴奋收缩的特性。 12、心动周期: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称为一个心动周期。每分钟心搏75次时。心动周期历时为0.8s。 13、期前收缩:心室肌在相对不应期或超常期内,受到人工或发自异位起搏点的异常刺激时,可以产 生一次期前兴奋。 14、代偿间歇:在一次期前收缩之后,往往出现一段较长的心室舒张。它是因为原来窦房结传来的兴奋恰好落在期前兴奋的有效不应期内,以致脱失了一次兴奋和收缩。 15、每搏输出量:一侧心室每次搏动所射出的血量。 16、心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输出的血液总量。 17、射血分数: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 18、心指数: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心输出量,一般身材的成年人为3.2升/分/平方米。 19、微循环: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是实现血液与组织液之间物质交换的场所。 20、动脉血压:动脉管内的血压。即指动脉管内血液加于管壁的侧压力。 21、收缩压:心脏快速射血初期动脉血压达到的最高值。 22、舒张压:心脏舒张末期动脉血压达到的最低值。 23、脉搏压(脉压):收缩压和舒张压之差。 24、中心静脉压:右心房与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 25、心电图:指在人体表面的一定部位放置探测电极,引导并记录到的心脏生物电活动波形。 26、肺通气:气体经呼吸道出入肺的过程。肺通气的动力是呼吸肌的缩舒运动。 27、肺换气:肺泡与肺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肺换气的动力是气体分压差 28、胸内负压:平静呼吸的全过程,胸膜腔内的压力总是低于大气压。 29、肺通气/血流比值:每分钟肺泡通气量与每分钟肺毛细血管血流量之间的比值。健康成年人安静时约为0.84。 30、肺牵张反射:因肺的扩张或肺萎缩而引起的吸气抑制或兴奋的反射。 31、基本电节律:是指消化道平滑肌细胞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自发性去极化和复极化的节律性电

病理生理学重点归纳

三种类型脱水的对比 体内固定酸的排泄(肾脏): 固定酸首先被体液缓冲系统所缓冲,生成H 2CO 3和相应的固定酸盐(根); H 2CO 3在肾脏解离为CO 2和H 2O ,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即固定酸中的H + 以CO 2和H 2O 的形式进入肾小管 上皮细胞,进一步通过H 2CO 3释放H + 进入肾小管腔; 固定酸的酸根以其相应的固定酸盐的形式 被肾小球滤出; 进入肾小管腔的H + 和固定酸的酸根在肾小管腔内结合成相应的固定酸排出体外。 呼吸性调节和代谢性调节(互为代偿,共同调节): 呼吸性因素变化后,代谢性因素代偿: 代谢性因素变化后,呼吸性、代谢性 因素均可代偿: 酸碱平衡的调节: 体液的缓冲,使强酸或强碱变为弱酸或弱碱,防止pH 值剧烈变动; 同时使[HCO3-]/[H 2CO 3]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化。 呼吸的变化,调节血中H 2CO 3的浓度; 肾调节血中HCO3-的浓度。 使[HCO3-]/[H 2CO 3]二者的比值保持20:1,血液pH 保持7.4。 各调节系统的特点: 血液缓冲系统:起效迅速,只能将强酸(碱)→弱酸(碱),但不能改变酸(碱)性物质的总量; 组织细胞:调节作用强大,但可引起血钾浓度的异常; 呼吸调节:调节作用强大,起效快,30 min 可达高峰;但仅对CO 2起作用; 肾 调节:调节作用强大,但起效慢,于数小时方可发挥作用,3~5 d 达高峰。

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 代偿性: pH仍在正常范围之内, 即[HCO3-]/[H2CO3]仍为20:1, 但各自的含量出现异常变化。失代偿性: pH明显异常,超出正常范围。 判定酸碱平衡紊乱的常用指标: pH值:7.35-7.45(动脉血) 动脉血CO2分压(PaCO2):33-46mmHg,均值40mmHg 标准碳酸氢盐和实际碳酸氢盐(SB/AB):正常人AB=SB:22-27mmol/L,均值24mmol/L 缓冲碱(BB):45-52mmol/L,均值48mmol/L 碱剩余(BE):-/+3.0mmol/L 阴离子间隙(AG):12-/+2mmol/L,AG>16mmol/L,判断AD增高代谢性酸中毒

生理学实验报告一

生理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题目: 1.实验员:马冰(0941054) 2.时间:2011年10月10日 3.组号:第二组 4.班级:09生科 二、实验目的 1.熟悉并掌握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 2.掌握蛙类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和坐骨神经干标本的制备技术 3.观察不同刺激强度、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形式的影响 4.观察电刺激对神经兴奋性、兴奋传导的影响 5.熟悉阈强度、最适刺激强度及单收缩、完全强直收缩之间的关系 三、实验原理 兴奋性:可兴奋组织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细胞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兴奋:也就是动作电位,指可兴奋细胞受阈刺激或阈上刺激时,细胞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一次迅速的、短暂的并可扩布的电位变化。 阈强度:在刺激持续时间和刺激强度-时间变化率固定时,引起可兴奋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也叫阈值或阈刺激。 阈刺激或阈上刺激产生动作电位,其特点:①“全或无”现象;②进行长距离无衰减传递(神经纤维、骨骼肌细胞等)。 阈下刺激引起局部电兴奋,其特点:①幅度在阈下刺激的范围内,随刺激强度的增大而升高;②在细胞膜上可进行电紧张性扩布,即衰减性传播;③可以相互融合(时间总和、空间总和)。 最适刺激强度:引起肌肉产生最大收缩时的最小刺激强度。 单收缩:肌肉受到一次短促的刺激时,会产生一次机械性收缩和舒张的过程。 兴奋性作为三大基本生命现象(新陈代谢、兴奋性、生殖)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那么,什么叫兴奋性呢?它是指可兴奋组织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所有可兴奋组织产生兴奋

(也就是动作电位)都必须有一个条件:刺激。 刺激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刺激强度、刺激时间、刺激强度-时间变化率。其中,刺激强度就是电刺激的脉冲电压,刺激时间就是某个单刺激所持续的时间。 刺激强度对骨骼肌收缩形式的影响(固定刺激的时间和刺激强度-时间变化率):单根神经纤维或肌纤维对刺激的反应是“全或无”式的。但在神经纤维肌肉标本中,则表现为当刺激强度很小时(阈下刺激),不能引起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产生和肌肉的收缩;当刺激强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动时,肌肉收缩的幅度与之成正比。因为坐骨神经干中含有数千万条粗细不等的神经纤维,其兴奋性各不相同。弱刺激只能使其中少量兴奋性高的神经纤维先兴奋,并引起它所支配的少量肌纤维收缩。随着刺激强度逐渐增大,发生兴奋的神经纤维数目逐渐增多,其所引起收缩的肌纤维数目亦增多,结果肌肉收缩幅度随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当刺激达到某一强度时,神经干中全部神经纤维兴奋,它们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也都发生兴奋和收缩,从而引起肌肉的最大收缩。此后,若再增加刺激强度,肌肉收缩幅度将不再增加。我们把引起肌肉产生最大收缩时的最小刺激强度叫最适刺激强度。 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形式的影响(把刺激强度固定在最适刺激强度,把单刺激改为连续单刺激):刺激频率就是单位时间内连续刺激的次数。随着刺激频率的增高,肌肉的反应依次表现为单收缩、不完全强直收缩和完全强直收缩: ⑴如果刺激频率很小时,每相邻两个刺激的间隔时间很大,当其大于肌肉收缩的收缩期和舒张期之和时,肌肉表现为一个个的单收缩。单收缩包括收缩期及舒张期。前者占时较后者为短。 ⑵当逐渐增加刺激频率,使新的刺激引起的肌肉收缩落在前一个刺激引起肌肉收缩的舒张期,这样,肌肉在连续未完全舒张的基础上就开始新的收缩,形成锯齿样的不完全强直收缩张力曲线。 ⑶当刺激频率继续增大时,新的刺激引起肌肉收缩落在前一次刺激引起肌肉收缩的收缩期,这样,肌肉在连续收缩不全的基础上出现新的收缩,形成一个类似方波的完全强直收缩张力曲线。 四、实验方法和步骤 (见生理学实验指导P36,P40,P44) 五、实验对象 蟾蜍

《生理学》各章知识点 总结

精心整理 生理学基础总结 绪论 I.人体生理学是研究机体正常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生命的基本特征有新陈代谢、兴奋性及生殖。 3.兴奋性是指活的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 4.胞外液。 5.信息,使反债调节与控制部分的原发作用一致,意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最终完成。 负反馈调节是指受控部分的活动通过发出回馈信息,使回馈调节与控制部分的原发作用相反.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 细胞的基本功能 1.细胞膜对物质的转运方式主要有: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 单纯扩散是只取决于膜两例物质浓度差进行转运的一种方式出胞和入胞作用 易化扩散是物质借助细胞膜上特珠蛋白质的帮助,顺浓度梯度或电一化学梯度的转运过程。分为载体转运和通道转运两种。 载体转运具有特异性、饱和性和争议抑制性; 通道转运具有离子选择性和门控特性,又可分为化学门控信道、电压门控信道和机械门拉信.吞饮 动。它是细胞兴奋的标志. 由去极化和复极化构成,是Na +内流与K +的外流及Na +—K +泵转运共同形成的、其引起取决于阈电位, 阈电位是使膜上Na +通道突然大量开放的临界膜电位值。 动作电位以局部电流的形式进行传导。动作电位具有“全或无”特性和不衰减的可传播性。 3.肌肉收缩是指肌肉的长度缩短或张力增加.其过程包括肌细饱的兴奋、兴奋一收缩耦联,收缩三部分,主要步骤如下图

血液 1. 占体重的 2. 透压) 3. 对保持红细胞的正常形态具有重要作用; 血浆蛋白产生胶体渗透压,主要成分是白蛋白,具有免疫功能。 作用是:能使组织液中的水分渗入毛细血管以维持血容量及调节血管内外水分的交换。 等渗溶液是0.9%Nacl,5%葡萄糖溶液。 4.血浆的正常酸碱度:PH7.35-7.4 5.低于7.35为酸中毒,高于7.45为碱中毒。 5.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我国成年男性红细胞数为(4.0-5.5)x1012/L;成年女性为(3.5-5.0)x1012/L。6.红细胞内的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Hb)。 成年男性血红蛋白浓度为120一160g/L,成年女性为110-150g/L。 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称为贫血。 7.红细胞的生理特性包括可塑变形性、悬浮稳定性(血沉,红细胞叠连)、渗透脆性(溶血,低渗溶液)。 红细胞的生理功能主要是运愉O2和CO2以及调节体内的酸碱平衡。 红细胞原料是蛋白质和铁(缺铁性贫血),成熟因素是维生素B12,叶酸。 8.正常成人的白细胞:其主要功能是吞噬作用和 免疫作用。 9.正常成人血小板有(100一 其主要功能为维持血管内皮完整性和生理性止 A抗原与 。 )和 也是由于K+外流产生的电一化学平衡电位。 动作电位由去极化和复极化两个过程组成,但复极化比较复杂,持续时间较长动作电位共分为五个期,即 去极化期(Na+内流形成)、 复极化l期(快速复极初期,K+外流形成)、 2期(缓慢复极期也称平台期,K+外流和Na+内流形成)、 3期(快速复极末期,K+外流形成) 4期(静息期,离子泵转运形成)

重庆医科大学 病理生理学 重点总结

名词解释 ●病理过程:是指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变化。 ●疾病:机体在各种病因的作用下,因自身调节紊乱而发生的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异常 以及内环境紊乱,并出现一系列症状、体征的异常生命活动的过程。 ●病因:能够引起某一疾病的特定因素,决定疾病的特异性。 ●条件:能够影响疾病发生的各种机体内外因素。 ●诱因:能够加强病因作用或促进疾病发生的因素。 ●脑死亡:枕骨大孔以上全脑死亡。 ●低渗性脱水:失Na+大于失水,血清Na+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 ●高渗性脱水:失Na+小于失水,血清Na+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mol/L。 ●脱水貌:低渗性脱水中,由于血容量减少,组织间胶体渗透压降低,组织间隙液体向血 管内转移,组织液减少,出现“皮肤弹性降低、眼窝凹陷、面容消瘦,婴幼儿前卤门凹陷”的症状。 ●脱水热:高渗性脱水中,由于细胞内脱水造成汗腺细胞脱水,汗腺分泌减少,皮肤散热 受到影响,使得机体体温升高。 ●水肿:过多的液体积聚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 ●凹陷性水肿:皮下组织积聚过多的液体时,皮肤肿胀、弹性差、皱纹变浅,用手指按压 可有凹陷出现。 ●隐性水肿:全身性水肿的病人在出现凹陷之前已有组织液的增多,并可达原体重的10%。 ●超极化阻滞:急性低血钾症时,由于静息电位与阈电位距离增大而使神经肌肉兴奋性降 低的现象。 ●去极化阻滞:急性高血钾症时,由于静息电位等于或低于阈电位引起的兴奋性降低。 ●标准碳酸氢盐(SB):指全血在标准条件下,即PaCO2为40mmHg,温度为38℃,血 红蛋白氧饱和度为100%测得的血浆中HCO3-的量。 ●阴离子间隙(AG):血浆中为未测定的阴离子(UA)与未测定的阳离子(UC)的差值。 ●代谢性酸中毒:细胞外液H+增加或HCO3-丢失而引起的以血浆HCO3—减少、pH降低 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 ●反常性的酸性尿:一般代谢性碱中毒尿液呈碱性,在低钾性碱中毒时,由于肾泌H+增 多,尿液呈酸性。 ●缺氧:因组织供氧减少或用氧障碍引起细胞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的过程。 ●发绀:当毛细血管中脱氧血红蛋白的平均浓度超过5g/dl时,皮肤和粘膜澄青紫色。 ●肠源性青紫:因进食导致大量血红蛋白氧化而引起的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发热:由于致热源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 ●过热:由于体温调节障碍或散热障碍以及产热器官功能障碍,体温调节机构不能将体温 控制在与调定点相适应的水平上,引起的被动性体温升高。 ●内生致热源(EP):产EP细胞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产生和释放的能够引起体温升高的 物质,本质是共同信息分子。 ●发热中枢调节介质:EP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其释放出能够引起体温调定点改变的 介质,包括正、负调节介质。 ●应激:机体在受到内外环境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全身性非特异性适应 反应。 ●全身适应综合征(GAS):应激源持续作用于机体,产生一个动态的连续过程,并最终导 致内环境紊乱、疾病。

生理学实验报告

生理学实验报告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学习蛙类动物双毁髓的方法 掌握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操作技术,为此后有关的神经肌肉实验打下基础。 二、实验原理 蛙或两栖类动物的一些基本生命活动及生理功能与温血动物近似,而且其离体组织需要的生活条件非常简单,易于控制和掌握。因

此在生理学实验中,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是研究神经肌肉生理最常用的对象,经常用来研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刺激与反应的规律、肌肉收缩的特点、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等。 三、实验对象 蟾蜍或蛙。 四、实验器材及药品 蛙类手术器械一套(金属探针1根,粗剪刀、眼科剪刀各1把,圆头镊子、眼科镊子各1把,玻璃分针2根),蛙板和玻璃板各1块,培养皿,滴管,废物缸、锌铜弓,丝线,棉花;任氏液。 五、实验方法及步骤 1、双毁髓:左手握蟾蜍,背部向上。用食指按压其头部前端,拇指压住躯干的背部,使头向前俯;右手持毁髓针,由两眼之间中线向后方划触,触及两耳后腺之间的凹陷处即是枕骨大孔的位置。将毁髓针由凹陷处垂直刺入枕骨大孔,然后针尖向前刺入颅腔,在颅腔内搅动,以毁脑组织。再将毁髓针退至枕骨大孔,针尖转向后方,与脊柱平行刺入椎管,以捣毁脊髓。脊髓彻底捣毁时,可看到蟾蜍后肢突然蹬直,然后瘫软,此时的动物为双毁髓动物。 2、剥制后肢标本:左手持手术镊提起两前肢之间背部的皮肤,右手持手术剪横向剪断皮肤,然后往后肢方向撕剥皮肤。剪开腹壁肌肉,用手术镊提起内脏,翻向头部,在看清支配后肢的脊神经发出部位后,于其前方剪断脊柱。 3、分离两后肢:将去皮的后肢腹面向上置于解剖盘上,右手持

金冠剪纵向剪开脊柱,再剪开耻骨联合,使两后肢完全分离。 4、分离坐骨神经:将一侧后肢的脊柱端腹面向上,用玻璃分针沿脊神经向后分离坐骨神经,股部沿腓肠肌正前方的股二头肌和半膜肌之间的裂缝,找出坐骨神经,剪断盖在上方的梨状肌,完全暴露坐骨神经,剪去支配腓肠肌之外的分支,再剪去脊柱及肌肉,只保留坐骨神经发出部位的一小块脊柱骨。 5、分离股骨头:沿膝关节剪去股骨周围的肌肉,保留股骨的后2/3,剪断股骨。 6、游离腓肠肌:在腓肠肌跟腱下穿线并结扎,提起结扎线,剪断肌腱与胫腓骨的联系,游离腓肠肌,剪去膝关节下部的后肢,保留腓肠肌与股骨的联系,制备出完整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标本应包括:坐骨神经、腓肠肌、股骨头和一段脊柱骨四部分。 7、检验标本:用任氏液沾湿的锌铜弓的两极接触神经,如腓肠肌发生收缩,则标本机能正常,把标本固定在肌槽上。 8、连接好装置,调节适宜的灵敏度及刺激强度,开动记录仪,走纸速度为10mm/s,用手控触发开关,以单脉冲刺激神经,记录肌肉的单收缩曲线。 9、分别用1 Hz、2 Hz、3 Hz、4 Hz、6 Hz、12 Hz、24 Hz、30Hz 等频率去刺激坐骨神经,记录肌肉的收缩曲线。 六、分析及讨论 七、思考题 ?1.剥去皮肤的后肢,能用自来水冲洗吗?为什么?

生理学重点总结

生理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绪论 一.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生殖。 二.内环境和稳态:体液量(占体重的60%):细胞内液40%、细胞外液20%(组织液、血浆、淋巴液等) 1.内环境: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即细胞外液。 2.稳态: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温度、PH、渗透压和各种液体成分等)的相对恒定状态称为稳态,是一种动态平衡状态,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 三.生理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神经调节是主要调节形式,基本过程:反射。完成反射活动的基础是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神经调节的特点是作用迅速、准确、短暂。 体液调节的特点是缓慢、广泛、持久。 自身调节:心肌细胞的异长自身调节,肾血流量在一定范围内保持恒定的自身调节,小动脉灌注压力增高时血流量并不增高的调节都是自身调节。 四.生理功能的反馈控制: 负反馈调节的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 正反馈的意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最终完成生理功能,是一种破坏原先的平衡状态的过程。排便、排尿、射精、分娩、血液凝固、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时钠通道的开放和钠内流互相促进等。 五.应激与应急 参与应激反应的主要激素:糖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参与应急反应的主要激素:肾上腺素AD、去甲肾上腺素NA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一.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和跨膜物质转运功能 1. 细胞膜的基本结构-液体镶嵌模型.基本内容①基架:液态脂质双分子层; ②蛋白质:具有不同生理功能; ③寡糖和多链糖. 2.细胞膜的物质转运 被动转运: ⑴单纯扩散:小分子脂溶性物质、顺浓度、不耗能。如O2、CO2、NH3等。 ⑵易化扩散:非脂溶性小分子物质、顺浓度、不耗能、但转运依赖细胞膜上特殊结构的"帮助",包括离子通道和载体转运转运(葡萄糖、氨基酸等)。载体转运的特异性较高,存在竞争性抑制现象。主动转运:非脂溶性小分子物质、逆浓度、消耗能量。分为原发性主动转运(离子泵钠泵)和继发性主动转运(肠上皮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 出胞和入胞:大分子物质或物质团块出入细胞的方式。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神经细胞分泌递质属于出胞作用;上皮细胞、免疫细胞吞噬异物属于入胞作用。 二.细胞的跨膜电变化1.神经和骨骼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兴奋性与与阈刺激:反变关系,阈刺激增大表示细胞兴奋性下降。 刺激的三要素:刺激强度(衡量兴奋性的客观指标)、刺激时间、强度时间变化率。 2.静息电位RP: ⑴概念:细胞处于安静状态下(未受刺激时)膜内外的电位差。静息电位表现为膜外相对为正,膜内相对为负。 极化:膜内为正,膜外为负的状态。 去极化:电位差的数值向负值减小的方向变化称为去极化或除极。 超极化:电位差的数值向负值加大的方向变化。 复极化:细胞先发生去极化,再向正常安静时膜内所处的负值恢复。 ⑴形成条件: ①安静时细胞膜两侧存在离子浓度差(离子不均匀分布); ②安静时细胞膜主要对K+通透。 ⑵形成机制:K+外流的平衡电位即静息电位,形成过程不消耗能量。 ⑶特征:静息电位是K+外流形成的膜两侧稳定的电位差。 3.动作电位AP ⑴概念: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到阈上刺激时,在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的快速、可逆转、可传播的细胞膜两侧的电变化。动作电位主要成分是峰电位。 ⑵形成条件:①细胞膜两侧存在浓度梯度差;②细胞膜在不同状态下对不同离子的通透性不同; ③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阈上刺激。 ⑶形成机制:动作电位上升支--Na+内流所致;动作电位下降支--K+外流所致。 ⑷动作电位特征:①产生和传播都是“全或无”式的;②传播的方式为局部电流,传播速度与细胞直径成正比;③动作电位是一种快速、可逆的电变化;④动作电位期间Na+、K+离子的跨膜转运是通过通道蛋白进行的。 ⑸兴奋的周期性变化: 绝对不应期:锋电位,兴奋性降至0,多大刺激也不兴奋 相对不应期:负后电位前期,兴奋性低于正常,阈上刺激才兴奋 超常期:负后电位后期,兴奋性超过正常,阈下刺激即兴奋 低常期:正后电位,兴奋性低于正常 ⑹.局部电位:细胞受刺激后去极化未达到阈电位的电变化。 特点:①不是全或无;②可以总和;③电紧张扩布。 ⑺.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可兴奋细胞兴奋的标志是产生动作电位,因此兴奋的传导实质上是动作电位向周围传播。动作电位以局部电流的方式传导,直径大的细胞电阻较小传导速度快。有髓鞘的神经纤维动作电位以跳跃式传导,因而比无髓鞘纤维传导快。动作电位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是“全或无”式的,动作电位的幅度不因传导距离增加而减小。 三.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1.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⑴兴奋收缩耦联过程:耦联因子Ca2+、结构基础三联体

《病理学》考试知识点总结归纳

考点精析 第一章绪论 一、病理学的研究任务和重要分支学科。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阐明疾病本质的一门医学基础学科。主要任务是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病机制,以及疾病过程中机体的形态结构、功能、代谢的改变和转归,从而为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二、病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应用材料(一)人体病理学研究 1.尸体解剖。简称尸检,即对病死者的遗体进行病理剖验,它是病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其目的是查明患者的死亡原因,验证诊断、治疗措施的正确与否。2.活体组织检查。简称活检,即用局部切取、钳取、穿刺、搔刮等手术方法,从患者活体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诊断。活检是目前研究和诊断疾病最常用的方法,特别对良、恶性肿瘤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3.临床细胞学检查。是通过采集病变处脱落的细胞,涂片后进行观察。也可以是用细针穿刺病变部位吸取的细胞。细胞学检查多用于肿瘤的诊断,此法因所需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病人痛苦少、费用低而易被人们接受,但确诊率不如活检,需进一步做活检证实。 4.分子诊断。采朋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揭示人体在DNA、RNA或蛋白质水平上的异常。 (二)实验病理学研究 1.动物实验。指在适宜的动物身上复制出某些人类疾病或病理过程的模型,以便进行病因学、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及疾病转归的研究。此外,利用动物实验还可以进行治疗方法、药物筛选和不良反应的观察。 2.器官培养和组织、细胞。将某种组织或细胞用适宜的培养基在体外培养,可以动态观察在各种病因作用下细胞、组织病变的发生和发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周期短、见效快、节省开支、因素单纯、易于控制,缺点是孤立的体外培养毕竟与复杂的体内整体环境有很大的不同,故不能将体外研究的结果与体内过程等同看待。 三、病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肉眼检查。也称大体检查,利用肉眼或辅以放大镜等简单器 具,观察器官、组织形态学改变, 主要涉及病变大小、形状、色泽、 重量、质地、表面和切面性状等。 (二)细胞组织学和细胞组织化学检 查。借助于光学显微镜的检查称 为细胞组织学检查。组织切片最 常用的染色方法为苏木素一伊红 染色(HE染色),这是病理学研究 的最基本手段。通过分析和综合 病变特点,以做出疾病的病理诊 断。组织细胞化学检查称为特殊 染色,是通过应用某些能与组织 化学成分特异性结合的显色试 剂,定位地显示病变组织的特殊 成分(如蛋白质、酶、核酸、糖类、 脂类等),对一些代谢性疾病的诊 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也可应用 于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 (三)免疫细胞化学和免疫组织化 学。是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 合,检测组织和细胞中的未知抗 原或抗体。已广泛应用于病理学 研究和诊断中。其优点是可在原 位观察待测物质的存在与否、所 在部位及含量,将形态学改变与 功能和代谢变化结合起来。 (四)电子显微镜观察。可将组织细 胞放大到数十万倍以上,可用于 对标本的亚细胞结构或大分子水 平的变化进行观察。其他的还有 化学和生物化学检查、染色体检 查、致病基因分析等。 四、病理学的简要发展历史。18世 纪通过尸体剖验创立了器官病理 学;19世纪随着显微镜和染料的 出现和应用,创立了细胞病理学; 之后,随着边缘学科的发展及其 他学科知识的互相渗透,出现了 病理生理学、病理生物学、分子 病理学等;20世纪后期至今,致 力于在基因水平上阐明疾病的发 生、发展规律和发病机制。 一、单项选择题 1.1.病理切片的常规染色方法是 (D)A.瑞氏染色B.巴氏染色C.苏 木素染色D.苏木素一伊红染色 1.2.病理学的研究重点是研究疾病 的(C)A.病因B.发病机制C.发 生发展的规律D.转归 1.3.光学显微镜的分辨极限是 (A)A.O.2μm;B.O.2mm;C.0.2nm; D.O.2cm 2.1.发育正常的器官、组织或细胞 的体积缩小,称为(B)A.发育不 全B.萎缩C.器官畸形D.化生 2.2.细胞和组织的损伤性变化是 (D)A.肥大B.增生C.化生D.变 性 2.3.关于萎缩,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D)A.细胞内线粒体数量减少 B.间质有增生C.实质细胞数量 减少D.只要是器官、组织或细胞 的体积缩小就是萎缩 2.4.脑萎缩的原因为(A)A.局部血 液供应障碍B.长期组织受压c.器 官长期失用D.神经损伤. 2.5.下列哪一项属于失用性萎缩 (B)A.由肿瘤引起的邻近组织器 官的萎缩B.骨折后长期不活动引 起的肌肉萎缩c.慢性消耗性疾病 引起的萎缩D.老年人各器官的萎 缩 14.32.下列哪一项关于流行性脑脊 髓膜炎的临床表现是错误的 (C)A.脑膜刺激征B.颅内压升高 C.血性脑脊液D.皮肤瘀点或瘀 斑 14.33.形成“卫星现象”的细胞是 (B)A.炎性细胞B.小胶质细胞 C.星形细胞D.室管膜细胞 14.34.急性化脓性脑膜炎最常见的 致病菌是(D)A.绿脓杆菌B.链球 菌C.大肠杆菌D.脑膜炎双球菌. 14.35.Waterhouse-Friedlerichs en综合征见于(A)A.暴发性脑膜 炎双球菌败血症B.脑血吸虫病 C.高血压脑病D.乙脑 14.36.艾滋病是由(C)所引起的慢 性传染病。A.HBV;B.HPV;C.HIV; D.HAV 二、多项选择题 1.1.肉眼检查的内容包括病变的 (ABCDE)A.大小B.形状C.色泽 D.质地E.表面 1.2.病理学的研究方法有 (ABCDE)A.肉眼检查B.细胞组织 学和细胞组织化学检查c.免疫细 胞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D.电子显 微镜观察E.化学和生物化学检查 2.1.关于萎缩,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BCE)A.血液供应迅速中断可引 起萎缩B.萎缩的细胞体积缩小, 严重时可消失C.萎缩的器官颜色 变深D.萎缩的细胞内有含铁血黄 素颗粒E.萎缩的器官质地变硬 2.2.属于病理性萎缩的有 (BCE)A.更年期后性腺萎缩B.恶 病质时的全身性萎缩C.动脉硬化 性脑萎缩D.成年后胸腺萎缩E.长 期营养不良的肌肉萎缩 2.3.肝脂肪变性的原因有 (ABCDE)A.脂库动员加强B.肝细 胞损伤C.食入过多脂肪D.脂蛋 白合成障碍E.脂肪酸氧化障碍 2.4.关于变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BCD)A.多为可复性改变B.严 重者可转化为坏死C.最常见的变 性为水样变性D.可引起器官功能 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