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卢湾区第三册教参

上海卢湾区第三册教参

上海卢湾区第三册教参
上海卢湾区第三册教参

中度弱智班单元教学参考资料

(试用本)

第三册

上海市卢湾区辅读学校教材编写组

编委会主任:何金娣

主编:(按姓氏笔画为序)

支炜赵莲琴

编委:(按姓氏笔画为序)

丁玮瑾季敏徐琳审核校对:何金娣

打印排版:殷丹

目录

第一单元脸的卫生 (3)

第二单元我是中国人 (8)

第三单元穿衣裤 (13)

第四单元不挑食、不偏食 (17)

第五单元文明用厕 (23)

第六单元不上当受骗 (28)

第七单元老师和同学 (31)

第八单元学劳动 (37)

第一单元脸的卫生

一、教学目标及建议:

(一)生活板块

教学目标:

1.认识手帕、餐巾纸、毛巾,知道手帕、餐巾纸、毛巾都是用来清洁脸部卫生的。

2.指导学生学会正确使用手帕、餐巾。

3.指导学生学会自己洗脸。

教学建议:

1.教学时教师出示各种不同的手帕、餐巾纸、毛巾(也可让学生自己带来),通过观察让学生认识手帕、餐巾纸、毛巾,讲清它们都是用来清洁脸部卫生的。

2.教学中要讲清楚手帕、餐巾纸的用途:吃饭或吃点心后用来擦嘴;天热出汗后用来擦汗;眼睛流泪用来擦泪;有了鼻涕用它擦干净。教会学生用手帕、餐巾纸擦嘴、擦汗、擦眼泪、擦鼻涕。知道擦脏的手帕一面要叠在里面,餐巾纸使用后可丢弃。

3.教育要学生保持手帕的整洁,要经常洗干净。教会学生折叠手帕的方法:角对角,边对边,整齐折叠的方法(如《生活》教科书P3做一做3)。提醒学生将手帕藏在清洁的口袋里。可以教学生说这样一句话:小手帕,叠整齐,天天放在口袋里。

4.通过教《洗脸》的两首儿歌,教育学生要保持脸部的清洁卫生。教会学生正确的洗脸方法:(1)准备好温水、毛巾、香皂;(2)把毛巾放在水中浸湿,再用毛巾从脸的上方往下方淋冼一遍;(3)用香皂涂在毛巾上,再用毛巾把脸的每一部位(包括耳根)都擦一遍;(4)用水把脸上的肥皂洗掉;(5)拧干毛巾,把脸擦干;(6)把洗脸水倒掉。教学时老师可把洗脸的过程拍摄成录像,让学生先看老师进行洗脸每一个步骤的演示,然后录像进行洗脸每一个步骤示范,接着再让学生

跟着录像进行洗脸每一个步骤的操作,再让学生把整个洗脸的过程连贯操作,经过多次强化,让学生掌握洗脸的技能。最后,组织学生进行洗脸的比赛。

5.洗脸要注意的地方:(1)洗脸时要注意动作小,不要把水溅到身上或脸盆外,身体稍微向前弯曲;(2)洗脸后要保持毛巾、脸盆的清洁;(3)每天早晚、饭后以及出汗后都要洗脸。

(二)语数板块

☆实用语文

教学目标:

1.认读词语:洗、手帕、洗脸,能做到图与词配对。

2.认识部首“氵”(三点水)、“月”(月字旁)。

3.会写生字“自、来、水、用”。

教学建议:

1.认读词语“手帕”、“洗脸”时,可以让学生把词与实物,词与图片配对,然后将实物拿去,读出词语“手帕”、“洗脸”。

2.生字出现时,要求认识与描写新部首“氵、月”要用彩色显示,认识与描写前先书空并教会部首名称,制作、使用笔画空心板来掌握“氵、月”。学习新部首“氵”。要讲清部首名称:(三点水)。描写时,注意第二笔中间偏左,第一、第三笔上下对齐。

3.复习已学的“毛”,与新学的“手”字进行比较区别。区别出第四笔“毛”是“乚”,“手”是“亅”。

4.进行说、读、写的练习。

(1)听的练习:继续练习听指令选图片,选词语。在难度上提高,增加到能在三个以上的图片或词语中选择正确的。

(2)读的练习:让学生手点着所教的部首“氵、月”,并把它们读出来;读出词语“用、洗、手帕、自来水、洗脸”;跟着老师念“小手帕”和“清洁歌”的儿歌,并让学生读出(或指认)儿歌

中学习过的词语“手帕、我、身、我们、起、早、手、脸、洗、卫生、好”。

(3)写的练习:让学生学习执笔书写“自、来、水、用、洗、脸、”

这些汉字;写出“自、水”的笔画;写出“洗、脸”的部首。(4)说的练习:用“手帕可以干什么”的句式练习说句话。

☆实用数学

教学目标:

1.认识数字7,会读7,知道7的排列顺序。

2.会数出数量在7以内的物体的个数,并会用数字7表示数数的结果。3.掌握7以内的数序,会按数的顺序从小到大、从大到小填数,会讲出与一个数相邻的两个数。

4.会写数字7。

教学建议:

教学“7”的认识,可采用以下教学法:

1.教学时先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先出示左右两边6个人,再出示当中一个女孩,让学生知道7是在6的基础上再增加1,数一数,图上现在有几个人,使学生知道图上人的数量是7。再教学用数字“7”表示7个,并认识数字“7”。

2.让学生看图练习说数,了解意义。如,7块手帕、七只蘑菇。它们都可以用七个小圆点表示,也可用数字“7”表示。数物品从1开始数,数到7没有了,一共是7个,使学生明白,数到最后一个是几,这些物品的总数就是几。

3.用手势表示数字7。

4.7以内的数序

7以内数的顺序:分别出示带点的卡片,第一步看看带点的卡片上是什么数,第二步看看数的顺序是从小到大,还是从大到小排列,第三步读一读数,顺数或倒数。第四步说出6的后面一个数是几,7的前

面一个数是几。

5.引导学生观察7像镰刀的形状,指导学生写数字7时,数字7的字形好像镰刀,再在日字格中教写“7”,应从哪个部位起笔,在哪个部位折,哪个部位停笔,教师要边演示,边说清楚。教师在日字格小黑板上示范写7后,让学生练习书空、再空心板中用手写,然后在日字格的练习本中描虚线数字“7”,最后在日字格的练习本中练习写。

二、课时安排:二周

三、补充资料

(一)画手帕

1、美术课上,在印有正方形的“手帕”上,要求学生用各种颜色的蜡笔竖线平涂,横线平涂或斜线平涂颜色。

竖线平涂横线平涂斜线平涂

(二)音乐游戏

手帕舞

5 3 1|5 3 1|2 3 4|3--|5 3 1|5 3 1|

小手帕小手帕你在哪里?在这里,在这里,

2 3 2|1--|

我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我在这里。

学生拿着手帕边唱边做动作,跳碎步“小手帕,小手帕,你在哪里?

在这里,在这里”时手点藏手帕的地方,同说“我在这里”时拿出来。最后一小节高八度音,让学生自由动作,步子继续为碎步。有的可以把手帕放在头顶上,有的可以把手帕系在脖子上作红领巾,有的可以拿手帕兜一圈。

(三)儿歌

学会自己洗脸

小脸蛋,真可爱,

自己洗来自己擦,

每个部位擦干净,

养成卫生好习惯。

第二单元我是中国人

一、教学目标及建议:

(一)生活板块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认识我国的版图,知道我国的国名、国庆,知道自己是中国人。

2.让学生知道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教育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3.让学生认识国旗,知道五星红旗是我国的标志,每个中国人都要爱护它,尊敬它;学唱国歌。

教学建议:

1.给学生展示我国版图。通过观察,让学生知道我国的版图形状象大公鸡,我国的国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是我国的简称。我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因此,中国就是自己的祖国。当然,“我”就是中国人。可以在版图的各个区域内贴上代表性的少数民族,说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小朋友都是祖国大家庭的成员,都是中国人。

2.在图中用★标明北京的位置,告诉学生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出示天安门和天安门广场图,告诉学生,这是北京的天安门,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这里举行。因此,每年的10月1日定为我国的国庆节。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亲自按动电钮,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通过图片,简单介绍天安门广场建筑(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博物馆、毛主席纪念堂等)。同时说一说:“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我爱北京。”

3.认识国旗。

(1)出示出示五星红旗。

五星红旗:红旗代表用烈士鲜血换来的革命胜利;大星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星星代表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

(2)出示、放映各种场面图片或录像。

如:在升旗仪式上;在世界运动会上,运动员为祖国争得荣誉后,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的激动场面……。激发学生爱护国旗,尊敬国旗的情感,然后导之爱护国旗的行动。

(3)做“找国旗”的游戏。

①在众多的旗帜中找出五星红旗。

②看看是什么颜色的,数数一共有几颗星,几颗大星,几颗小星。(4)告诉学生五星红旗是我们国家的标志和象征,尊重国旗是热爱祖国的表现。

①尊敬国旗。

参加升旗仪时,在升旗的过程中要肃立、脱帽、行注目礼。

②爱护国旗。

国旗不能乱放、涂划、玷污、损坏。

③行为训练。

◎当我们升旗后,突然下雨了,我们为了尊敬和爱护国旗应做些什么?

◎放学了,国旗还没有降下,我们应做些什么?

◎国旗掉在地上,沾上了灰尘,我们应该怎样?

◎迟到了,小红走到校门口,学校全体同学正在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她应该怎么样?

4.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录音。

告诉学生,这就是我们每天在参加升旗仪式时听到的国歌。我国的国歌与国旗一样,代表着我国人民的尊严,每个中国人都要以真挚的感情,严肃的神情,唱出我们祖国的自豪,唱出人民的意志。所以唱国歌时必须肃立,脱帽,奏国歌时,也必须肃立和脱帽。

(二)语数板块

☆实用语文:

教学目标:

1.认读词语:“中国人、国庆、国旗、国歌、北京、天安门”

2.掌握“中、人、天、门”四个汉字的笔画笔顺,会写“中、人、天、门”四个字。

3.认识部首“宀”(宝盖头)、“口”(大口框)。

教学建议:

1.认读词语:“中国人、国庆、国旗、国歌、首都、北京、天安门”

时,采用看录像、看图、看实物、讲解相结合的方法。

2.“宀”时注意“乛”不要写成“フ”,指导书写生字“中、人、月、日、天、门”时,先复习笔画再教会笔顺,最后指导在田字格中书写。

3.进行听、说、读、写的练习。

(1)读的练习:让学生手点着所教的部首“宀、口、氵、月”,并把它们读出来;读出词语“中国、国旗、国歌、是、十月一日、国庆节、北京、天安门”跟着老师念“国庆节”和“登上天安门”的儿歌,并让学生读出(或指认)儿歌中学习过的词语“国庆节、我、人、一、天安门”。

(4)写的练习:让学生学习执笔书写汉字“国、中、人、月、日、天、门”,书写部首“宀”。

☆实用数学:

教学目标:

1.认识数字8,会读8,知道8的排列顺序。

2.会数出数量在8以内的物体的个数,并会用数字8表示数数的结果。3.掌握8以内的数序,会按数的顺序从小到大、从大到小填数,会讲出与一个数相邻的两个数。

4.会写数字8。

教学建议:

教学“8”的认识,可采用以下教学法:

1.教学时先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国庆节要到了,老师带领小朋友出去活动)先出示7个学生,再出示1位老师,让学生知道8是在7的基础上再增加1,数一数,图上现在有几个人,使学生知道图上人的数量是8。再教学用数字“8”表示8个,并认识数字“8”。

2.让学生看图练习说数,了解意义。如,8只灯笼、8条金鱼。它们都可以用八个小圆点表示,也可用数字“8”表示。数物品从1开始数,数到8没有了,一共是8个,使学生明白,数到最后一个是几,这些物品的总数就是几。

3.用手势表示数字8。

4.8以内的数序

8以内数的顺序:分别出示带点的卡片,第一步看看带点的卡片上是什么数,第二步看看数的顺序是从小到大,还是从大到小排列,第三步读一读数,顺数或倒数。第四步说出7的后面一个数是几,8的前面一个数是几。

5.引导学生观察8像葫芦的形状,指导学生写数字8时,数字8的字形好像镰刀,再在日字格中教写“8”,应从哪个部位起笔,在哪个部位拐弯,关键写好“s”形,要一笔写成,教师要边演示,边说清楚。教师在日字格小黑板上示范写8后,让学生练习书空、再空心板中用手写,然后在日字格的练习本中描虚线数字“8”,最后在日字格的练习本中练习写。

二、课时安排:二周

三、补充资料

歌曲

国旗多美丽

1D=2/4

(13 5/5 | 6 5 | 6 23 | 1-)|

5 1 | 5 3 | 1 ·2 34 | 5 -|

1. 国旗国旗多美丽,

2. 国旗国旗多美丽,

5 1 | 5 3 | 4 3 1 | 2-|

天天升在朝霞里,

五颗星星照大地,

3 ·

4 |

5

6 5 | 6 65 | 3-|

小朋友们爱祖国,

祖国前进我长大,

1·3 55 | 6 5 | 6 2 3 | 1-|| 向着国旗敬礼,敬个礼。

我向国旗敬礼,敬个礼。

第三单元穿衣裤

一、教学目标及建议:

(一)生活板块

教学目标:

1.知道开衫和裤子并认识它们的各个部分,学会辨认开衫和裤子的正反。

2.学生学会自己穿衣穿裤的本领,教育学生从小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教学建议:

1.区分“开衫”与“套衫”,“长裤”与“短裤”时,可以让学生先出示实物,然后集体讨论辨别,接着请学生按要求从衣裤堆中找出相应的衣物。

2.通过出示开衫和裤子,老师逐步讲解,学生来认识开衫、长裤衣裤的各个部位。

开衫:前身、后身、衣领、门襟〈钮洞、纽扣或拉链〉

长裤:裤腿、裤腰、前门襟

3.指导学生穿开衫,通过教《穿衣服》的儿歌,教育要学生要保持穿着整齐。教会学生正确的穿开衫的方法和步骤:(1)辨清开衫的正反、前后;(2)两手抓住衣领,将衣服披在肩上;(3)右手穿进袖子里,从袖口伸出来;(4)左手穿进袖子里,从袖口伸出来;(5)用一只手伸到背后,把后襟拉平展;(6)拉平前襟,自下而上扣纽扣,注意一一对应。(7)对着镜子把衣领翻好。教学时老师可把穿开衫的过程拍摄成录像,让学生先看老师进行穿开衫每一个步骤的演示,然后录像进行穿开衫每一个步骤示范,接着再让学生跟着录像进行穿开衫每一个步骤的操作(边操作边说每一步穿开衫的要领),再让学生把整个穿开衫的过程连贯操作,经过多次强化,让学生掌握穿开衫的技能。最后,组织学生进行穿开衫的比赛。

4.指导学生穿长裤,通过看穿长裤的录像→老师示范穿长裤→分步指导学生穿长裤→让学生进行穿长裤的练习→组织学生穿长裤比赛帮助学生掌握穿长裤的本领。指导学生穿长裤的方法和步骤:(1)手拿长裤的裤腰,辨清长裤的正反、前后;(2)左、右两脚分别从左、右裤腿伸出来;(3)提起裤腰拉到腰部;(4)把衣服束到裤腰里,系好皮带。

(二)语数板块

☆实用语文

教学目标:

1.认读字词:开衫、长裤、纽扣、拉链、学、穿。

2.认识部首:扌(提手旁)、衤(衣字旁)。

3.会写生字:开、长。

4.用“我学什么。”句型练习说话。

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看图学说话,(图上孩子自己穿衣服)。教师告诉学生:“他是好孩子,衣裤自己穿。”,教育学生要学着自己穿衣服。

2.通过观察实物、图片,让学生认识衣服上的各种纽扣、搭扣,并把“纽扣、搭扣”的词语卡片与实物或图片配对。通过出示各种衣服和裤子的实物、图片,让学生来辨别,然后用把“开衫、长裤”的词语卡片与实物或图片配对。

3.通过出示班级中学生自己学扣纽扣、学拉拉链、学穿衣裤的录像,让学生学习课文中的句子。学习课文后用“我学什么”句型练习说话,并且要贯穿于整个教学中。例:“我学扣纽扣”;“我学穿衣服”;“我学穿裤子”;“我学穿套衫”;“我学穿短裤”……

4.学习新部首时,要弄清部首名:扌(提手旁)、衤(衣字旁)。注意“衤”有二点,并要注意这二点的写法。

5.对“开”、“长”的书写,注意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进行听、说、读、写的练习。

(1)说的练习:看图跟老师用“我学什么”的句式说句话:“我学拉拉链”,“我学穿开衫。”

(2)读的练习:让学生手点着所教的部首“扌、口、氵、宀”,并把它们读出来;读出词语“男女、纽扣、拉链、开衫、长裤、自己、穿”;跟着老师念“自己做”“扣纽扣”的儿歌,并让学生读出(或指认)儿歌中学习过的词语“起、早、衣、来、扣、纽扣、手”。

(3)写的练习:让学生学习执笔写出部首“扌、衤”和生字“开、长”。☆实用数学

教学目标:

1.认识数字9,会读9,知道9的排列顺序。

2.会数出数量在9以内的物体的个数,并会用数字9表示数数的结果。3.掌握9以内的数序,会按数的顺序从小到大、从大到小填数,会讲出与一个数相邻的两个数。

4.会写数字9。

教学建议:

教学“9”的认识,可采用以下教学法:

1.教学时先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可以看图教学,同学们要参加穿衣比赛,先来了8个同学,又来了1个同学)先出示8个同学,再出示1个同学,让学生知道9是在8的基础上再增加1,数一数,图上现在有几个人,使学生知道图上人的数量是9。再教学用数字“9”表示9个,并认识数字“9”。

2.让学生看图练习说数,了解意义。如,9件衣服、9条裤子。它们都可以用九个小圆点表示,也可用数字“9”表示。数物品从1开始数,数到9没有了,一共是9个,使学生明白,数到最后一个是几,这些物品的总数就是几。

3.用手势表示数字9。

4.9以内的数序

9以内数的顺序:分别出示带点的卡片,第一步看看带点的卡片上是什么数,第二步看看数的顺序是从小到大,还是从大到小排列,第三步读一读数,顺数或倒数。第四步说出8的后面一个数是几,9的前面一个数是几。

5.引导学生观察9像带线的气球,指导学生在日字格中写数字9时,先把“9”的圆圈写在日字格的上半部分,斜的一竖的落笔写在日字格的中间。教师要边演示,边说清楚。教师在日字格小黑板上示范写9后,让学生练习书空、再空心板中用手写,然后在日字格的练习本中描虚线数字“9”,最后在日字格的练习本中练习写。

二、课时安排:二周

三、补充资料

儿歌

穿衣要整齐,

衣服有衣襟,

衣襟两边分。

穿衣要整齐,

前后要拉平,

纽扣要对准,

挨个儿往上扣。

要是走错门,

就要笑死人。

第四单元不挑食,不偏食

一、教学目标及建议:

(一)生活板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各种食物都有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特别是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帮助人体生长发育。

2.教育学生不挑食,不偏食,还知道饿了要吃,渴了要喝,但要适当,过量的吃喝要得肠胃病。

3.会使用适当的语言和动作表达自己的饥饱和干渴。

教学建议:

1.在本单元教学前教师必须了解学生日常的饮食情况,了解多数学生不爱吃的食物的营养价值,了解少年儿童常见病与饮食之间的关系,便于教育学生,如:少吃蔬菜形成便秘;多吃“乐百氏”一类含激素的奶制品会提早发育(对学生说要长不高,身体长不好),多吃肉类会成肥胖症……

2.老师可带学生一起上菜场或看录像、看图片,看看讲讲各种常见蔬菜的名称,说说它们的名称、颜色、形状,教师可以事先烧几个菜(挑学生平时不爱吃的菜,而教师烧的时候却注意了色、香、味)。先自己尝给学生看,告诉学生这个菜的营养价值及它的味道如何美,引导学生尝,如:炒青菜、豆干拌马兰、番茄炒蛋、葱油萝卜丝、糖醋卷心菜、拌芹菜……然后教顺口溜《蔬菜味道好得来》,让孩子喜欢吃各种蔬菜。

3.通过学习儿歌《不挑食》知道偏食、挑食的危害,与家长联系了解学生在家喜欢吃哪些菜,告诉学生不论是蔬菜还是荤菜,各种食物都有很多营养,只有做到不偏食、不挑食,身体才能健康。

4.在教学时先让学生观察图片。图片上画着两个体质不同的人,一个身材魁梧,身体健壮,一个面黄肌瘦。先问学生:“你们喜欢哪个人,

为什么?”学生只要回答出“喜欢这个,他身体好”就可以了。老师告诉学生,这个长得高、身体好的人不挑食、不偏食,我们应该学习他,身体才会长得棒.同时可以教儿歌《不挑食》。不挑食:不因为好吃而多吃,不好吃而少吃、不吃,专挑好吃的吃。不偏食:不拼命吃某一样食物,或对某一样食物碰也不碰,就是不吃。(可以根据学生情况举例)暴饮暴食:因为爱吃、好吃而一再地吃,肚子吃胀了还吃,过度地吃。要改掉“挑食、偏食、暴饮暴食”的毛病必须取得家长的配合,因此必须作好家长的工作。

(二)语数板块

☆实用语文

教学目标:

1.认读词语“青菜、萝卜、大白菜、挑食、吃菜、好吃、贪吃、吃饱、再”。

2.学习部首“艹”(草字头)、“饣”(食字旁);

3.会写生字“白、卜、青”。

教学建议:

1.在认读词语时,可以先让学生进行词与实物、词与图片配对,然后再离开实物、图片读词语卡片。因为“萝卜、青菜、大白菜”都是从地里长出来的,因此用“艹”头;“贪吃”就是对好吃的食物老不满足;“饱”就是满足了食量,超过了食量就是“胀”,胀了胃会感到不舒服,对于“饥”、“饱”的意义也可以在饭前饭后让学生体会。弱智儿童暴饮暴食的事情时常发生,教师要随时留意,发现学生暴饮暴食后表现出不舒服的神态应抓住这个机会,作为典型事例向全体学生进行教育。告诉学生由于“饥”与“饱”和食物有关,因此“饣”称为“食字旁”。2.在指导写“卜”、“白”字前,先要复习笔画:点、横、竖、撇、横折,并要学生掌握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笔顺规则。书写“卜”字时要注意点在竖的右下方,写的时候点不要碰到竖,但又不要离得太远,

“白”的第一笔“ノ”与第二笔“ㄧ”要分开写,不要连成一笔。3.进行读、写的练习。

(1)读的练习:让学生手点着所教的部首“扌、衤、氵、口、宀、艹”,并把它们读出来;读出词语“青菜、萝卜、大白菜、挑食、吃菜、贪吃、吃饱、好吃”;跟着老师念“大萝卜”“奇怪的小孩”的儿歌,并让学生读出(或指认)儿歌中学习过的词语“萝卜、不、我、吃饭、睡、长”。

(2)写的练习:让学生学习执笔写出部首“艹、饣”和生字“白、卜、青”;写出“菜、萝、饱、安”的部首。

☆实用数学

教学目标:

1.认识数字10,会读10,知道10的排列顺序。

2.会数出数量在1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并会用数字10表示数数的结果。

3.掌握10以内的数序,会按数的顺序从小到大、从大到小填数,会讲出与一个数相邻的两个数。

4.会写数字10。

5.认识0,初步知道一个物体没有可以用“0”表示;“0”还可以表示起点;知道0在1的前面,比1小。

6.掌握0的读、写方法。

教学建议:

1.教学“10”的认识,可采用以下教学法:

(1)教学时先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先出示9只青椒,再出示1只青椒,让学生知道10是在9的基础上再增加1,数一数,图上现在有几只青椒,使学生知道图上青椒的数量是10。再教学用数字“10”表示10个,并认识数字“10”。

(2)让学生看图练习说数,了解意义。如,10只胡萝卜、10棵青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