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服务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服务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服务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服务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服务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和衡量地区综合竞争力与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滨城区立足市辖区优势,充分发挥服务业在城市经济中的主导和引领作用,以膨胀规模总量、提升能级水平、优化产业结构为目标,突出项目载体带动,大力培育产业集聚区,促进城区服务业实现园区化布局、集约化发展,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积极加快全域城市化建设,服务业发展呈现了总量大、速度快、质量好的态势。当前,正是滨城区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服务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服务业发展在规模、总量、质量上仍需进一步提升,要创新发展理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政策措施,完善发展规划,全力推进服务业优化升级。

一、服务业发展现状

(一)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总量规模不断扩大。2009年以来,全区服务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服务业总量不断膨胀, 2013年达到**亿元,是2009年的***倍;服务业对于转方式调结构成效显著,服务业比重从2009年的**上升到2013年的***%,年均提升**个百分点;服务业促进消费的作用明显,2013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是2009年的1.96倍,服务业已成为我区推动经济增长、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主导产业。

(二)质量效益显著提升,产业贡献稳步加大。服务业素质稳步提升,逐步成为全区财税增长的重要支撑。2013年,实现地方税收***亿元,占全部税收的比重达***%,对地税增长的贡献率

**%,拉动经济增长***个百分点。吸纳劳动力作用突出。2009-2013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增加***万人,第三产业不仅吸收了大量新增劳动力,而且吸收了部分农业和第二产业转移的劳动力,从而使2013年第三产业就业人数达到***万人

(三)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以金融保险、旅游业、现代物流、社区服务业、楼宇经济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服务业呈现出从传统向现代演变,从低端向高端挺进的良好态势。一是金融担保业发展势头强劲。目前,我区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金融体系,辖区内共有各类金融、保险机构56家,兴业银行、招商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营良好,德州银行滨州分行试营业,全区引进市外股份制银行达到7家;众成担保、银泰小额贷款等担保、投资公司快速成长。二是物流业快速膨胀。陆港物流园区达成框架协议;外环线周围物流企业集聚,银河物流、宇航物流发展成行业龙头企业;侨昌农药物流、金龙水泥物流等专业物流运营良好;顺丰、韵达等快递公司发展迅速。三是文化旅游业品牌化发展。中海风景区已成为市民假日休闲的旅游乐园;休闲小街、禾家风尚、绿色生态基地,形成示范带动效应;杜受田故居、三河湖等旅游景区影响力不断提升。四是社区服务业日臻完善。社区服务业网络逐步建全,“12343”民生综合服务平台启动运营,逐步搭建起居民日常生活服务项目配送体系。五是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崭露头角。滨州国际大厦、众城大厦企业集聚,国际金融中心、铂金时代加快建设。有“中国黄金首饰第一品牌”之称的老凤祥(山东)公司落户,成为我区引进的第一个中国五百强企业区域总部。

(四)投资力度逐年加大,发展后劲持续增强。项目带动投资、投资拉动发展的良性格局初步形成,服务业发展后劲进一步

增强。2013年全区实施省级载体项目*个;市级载体项目*个;市级服务业产业链延伸项目**个,完成投资***亿元,一批体量大、品质高的大盘项目持续推进,华天商城一期建设完成,启动招商;绿洲〃中央商务区奠基开工;中央公园完成主体建设,签约引进银座商城、颐高数码等品牌企业;东海壹号将于近期完成土地招拍挂。房地产开发平稳推进,奥林水岸、德坤华府等项目基本完工,国家康居示范工程国强〃金御园和新河金都进展良好。

(五)城市布局日趋合理,重点园区特色集聚。我区立足实际,强化特色园区建设,大力提升服务业园区规模档次,2013年6个市级园区实现营业收入*亿元,完成投资*亿元,上缴税金*亿元,实现较好发展。省级服务业园区中心商贸街继续扩规提档,已发展注册公司600余家,个体经营业户4100余个,新悦国际、王府井步行街、银座、大润发等商业集群规模膨胀,齐商银行、恒丰银行等银行网点不断积聚,商务功能不断完善;渤海五路汽贸园区扩容增量,铂炎汽车城、泓瑞汽车城建成启用,坊子汽贸城加快建设,海德汽配城专业化发展效果明显,并创建了创业孵化基地;黄河四路家居建材园区加快存量市场改造,有序整合社会物流资源,新增环宇物流、新兴市场物流中心,配套服务功能增强;白鹭湖商务园区逐步成型,豪德广场物流启用,东区客运站、威尔仕白鹭湖大酒店运营良好,绿城购物广场进行招商;三河湖景区获批省级湿地公园,温泉度假村项目启动建设,引进大型水上娱乐项目“骑开得胜”,景区知名度进一步提升。

(六)消费拉动明显,服务业企业繁荣发展。服务业重点企业带动作用明显。市区主要商场销售活跃,银座商城、中百大厦、大润发等大型骨干流通企业销售持续增长,贵苑大酒店被评为国家五钻级酒家,滨州市友好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获得“山东省

服务名牌”。“假日经济”刺激消费明显,2013年银座商城、中百大厦、大润发等市级重点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达到*亿元,同比增长*%;实现税金*亿元,同比增长*%,市场整体繁荣平稳运行。

(六)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发展环境持续优化。2009年以来,逐步健全完善了服务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推进机制,对服务业全覆盖、坐标式的强力领导格局初步形成。一是优化服务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环境。充分发挥服务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每年筹划组织服务业大会,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明确全区服务业发展的思路、重点;强化考核机制,制定完善服务业发展考核指标体系及相应的考核办法,形成鲜明的工作导向。二是优化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环境。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出台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意见,结合滨城实际,借鉴外地经验,制订了“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滨城区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优惠政策”。2013年区委、区政府按照政策意见要求大张旗鼓兑现奖惩,在全区乃至全市反映强烈,营造服务业大发展的浓厚氛围。三是优化服务业发展的投资环境。搭建融资平台,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区财政按上年度实现GDP万分之一点五的比例作为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充分发挥引导资金的导向和激励作用,组织服务业企业参加银企洽谈会,推介服务业重点项目,吸引更多的服务业项目落户我区。

二、服务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发展受制约因素较多。作为市辖区,功能短板土地等资源短缺,发展空间不足,部分项目难以落地;经济外向度不高,受国际大环境的影响,利用外资趋缓;受房地产调控和货币政策影响,企业融资难度大,项目招商和建设推进难度加大,影响了服务业发展速度。

(二)产业结构亟需优化。城市经济的主导地位不突出,全区规模大、档次高、持续税收贡献能力强的服务业企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比重小,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占比较大,物流、金融、旅游、文化科技等现代服务业尚在低端徘徊,尤其是创意、商务和服务外包等高端服务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房地产业占比过高,受宏观调控政策影响较大,产业结构急需大幅调整。

(三)有带动力的大项目匮乏。缺少辐射带动力强的大项目,投资过亿元的大项目偏少,尤其是市场布局没有科学统一的规划,小而全,自生自灭现象存在,缺乏有效的整合,马路市场经营现象严重,与城市形象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三、服务业发展对策建议

繁荣发展服务业是提高我区产业结构水平和经济整体素质的迫切需要。“十二五”期间,全区必须把发展服务业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与国家政策合拍,与社会发展同步,创新发展模式,完善政策措施,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总的发展思路和目标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坚持把加快服务业发展作为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以建设“黄三角”中心城市为目标,以项目建设为重点,推进“四大载体”建设,促进服务业的大投入、大发展、大提升,实现总量膨胀、水平跃升,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

(一)强化宣传,营造繁荣发展服务业的浓厚氛围。服务业发达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繁荣发展服务业不仅对扩大劳动就业、提高居民收入、增加财政收入等具有重要作用,而且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效化解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据测算,服务业每

万元增加值用电量、占用资本约为工业的15%和60%,造成的烟尘、二氧化硫排放量不到工业的6%和7%;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总能源消耗可下降1.1个百分点。因此,要把繁荣发展服务业放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经济整体竞争力、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来认识、来部署、来发展,率先转变观念,把发展服务业放在优先位置,逐步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二)优化布局,拓展服务业发展空间。根据形势的新变化,发挥区位优势和交通便利的优势,按照“合理规划、统一布局、彰显特色、集约发展”的定位,高起点、高水准、高品位制定完善全区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及专业街区、专业市场、物流园区等专项规划,增加文化旅游、金融、科技信息等新兴服务业规划,在布局档次、发展方向等方面发挥宏观调控作用。

(三)突出重点,积极培育新兴服务业。一是有序拓展金融业。积极引进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力争每年新增银行一家,保险、小额贷款等非金融机构3家,十二五末力争全区金融机构突破60家,逐步建立起门类齐全、内外互补、功能完善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同时,积极促进政银企合作,支持银行为小微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为全区经济发展提供融资便利。二是有效整合物流业。抢抓“两区一圈”开发机遇,以德龙烟铁路通车为契机,依托火车站,规划建设滨城区东城铁路枢纽物流园区、秦皇台陆港物流园区等;引导和鼓励企业整合物流资源,延伸服务功能,培植一批物流骨干企业,形成多个功能齐全、设施完善、服务规范的龙头物流企业。加快发展快递物流,实现电子商务的同步发展。三是开发特色旅游资源。加快三河湖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建设,进一步推进文化体验、休闲娱乐、餐饮服务及观光农业四大板块建设,

积极引进水上项目,争创“省级旅游度假区”;充分发掘文化资源,提升杜受田故居品牌影响力,制作杜受田影视书刊作品,大力宣传推介城市旅游品牌;对沿黄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策划、包装和宣传,创建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品牌,加速融入省会都市圈,打造紧密型旅游联合体,推动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四是高目标发展总部经济。借助市辖区优势,不断完善政策框架和服务体系建设,创新总部经济发展环境,通过招商引资和鼓励社会各类资金投资,促进城市空间立体开发,提高投资强度、科技含量和产出效益,建设一批甲级写字楼、5A智能大厦等高品质、现代化、智能化的商务楼宇,提高楼宇档次,吸纳高端人才,培育一批科技、研发企业主体,提升为制造业、信息产业的配套服务能力。五是积极发展社区服务业。建立政府引导扶持、市场运作完善的现代社区服务发展机制。积极扶持各类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业企业,加快发展养老托幼、社区医疗、家庭教育、环境卫生、物业管理等服务业,不断拓展社区服务领域,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加快社区商业示范区创建,力争利用3-5年时间在全区新创建10家国家及省级商业示范社区,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社区服务平台。六是积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加快文化强区建设,有效整合文化资源,打造区域文化中心。集合创意产业要素,推动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扶持发展影视传媒、动漫制作、数码科技、工艺设计、广告策划等文化创意企业入驻园区,提升创意产品的创作质量和水平。吸纳各类文化创意资源有序聚集,依托滨大、中信、中关村科技市场、国际商务大厦、联邦信息港等基础资源,培育一批文化创意产业主体,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三)扶优扶强,积极培育大型服务企业。加快我区服务领域对外开放步伐,重点培育大型服务企业,促进我区服务业集中

度和竞争力的不断提高。通过政府推动、市场带动、强强联动等形式,准确定位,立足主业、突出特色、多元化经营;鼓励强势企业参与社会资源整合和资产重组,在全区流通领域培育形成一批主业突出、辐射带动力强、品牌影响大、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促使骨干流通企业综合实力、抗风险能力、社会贡献明显增强。

(四)集聚发展,加强园区、市场建设。一是改造提升服务业园区。积极推进中心商贸园区集聚发展,加快影剧院广场及周边旧城区改造,积极促成商业综合体项目落户。协助中央公园、清怡国际等商业载体开展招商活动,打造集购物、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商务区。鼓励引导众城大厦、府佑商务中心等建成楼宇进行高端服务业招商,在全市率先培育一批过千万元的重点税源楼宇,进一步实现园区容量丰富、业态升级。对渤海十路特色餐饮园区、黄河四路建材家居园区、高杜综合市场园区、三河湖休闲度假园区、杜氏文化园区、汽车贸易园区、黄河文化绿色观光园区进行规范引导和升级改造,增强辐射带动作用。高起点规划白鹭湖商务园区、陆港物流园区,连片开发,组团推进。二是推进专业市场改造壮大。围绕建设区域性商务中心的目标,推进综合性大型市场新建扩建。以建设一批交易规模过亿元的大型商品交易市场为目标,本着“先易后难,逐步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对城区存量老旧市场纳入提升改造,对新建市场培育壮大,加强市场运行及预警监测,及时研判行情趋势,指导大型市场膨胀发展。

(五)投资拉动,推进项目载体建设。以服务业“四大载体”为载体,突出重点项目建设,建立和完善项目储备库,重点实施大项目,签约项目促开工、在建项目推进度、竣工项目抓运营。

按照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要求,高目标引进大连万达、欧尚超市、南京雨润等大型综合体项目,以优惠的政策、优良的环境、优质的服务,尽快促成项目的签约进驻。

(六)招商引资,突出实施产业招商。围绕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基本原则,推介一批重点产业招商项目,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嫁接联合,引进先进管理经验和经营模式,提升服务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举办各类服务业项目推介和洽谈活动,进行整体性包装策划、系列性活动配套、连续性主动出击,争取在服务业活动招商成果方面取得新突破。

(七)服务保障,突出政策导向。一是突出政策导向。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积极落实《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优惠政策》,区财政按上年度实现GDP万分之一点五的比例作为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充分发挥引导资金的导向和激励作用,营造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浓厚氛围。二是完善服务业统计、考核制度。健全完善全面反映我区服务业发展水平的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制度,大力推进服务业全行业统计。完善对服务业重点产业、新兴产业的统计,建立行业统计和运行监测分析季报制度,促进统计信息的交流与资源共享,提高统计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修订服务业发展绩效考核办法,对服务业发展指标、重点任务、政策落实和项目推进情况进行检查考核,真实反映全区服务业发展成果。三是强化人才支撑。开展服务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全面提高服务业队伍的业务能力。鼓励高层次、高技能人才来我区创业发展,对其高层次管理人才和科技人才予以适当奖励。四是强化调度督导。实行领导干部包靠重点项目“五个一”责任制,

当好重点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的通讯员、警卫员、服务员。对纳入市、区级政府年度重点工作的项目统一备案、科学分类、分级管理,全过程督查。规范重点项目月调度、季通报、年考评制度,定期组织现场协调会、专题会、观摩会。结合产业导向和项目结构进行动态管理,服务领导决策,指导企业投资。

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原因分析报告

1、服务业发展速度缓慢,水平偏低。一方面产业发展有一种棘轮效应,即只能进不能退,是制造业大省,产业结构一直以制造业为主,工业总产值多年居全国之首,但制造业越是发展的多,就越是发展,因此导致了制造业的发展挤占了服务业发展所必须的各种资源,使服务业产业层次偏低,市场竞争力弱;国际化程度偏低,发展受到极大的阻碍;另一方面.地理上与的相邻.在现阶段的经济中心地位突出,现代服务业的高度发达,特别是南地区已经是处于现代服务业的辐射之中,南地区的许多制造业企业对现代服务的需求依赖于,而不是自身,这客观上遏制本地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2、服务业与制造业在区域分布上不协调,造成资源的浪费和运行的无效率。南一些经济发达城市已经意识到了现代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促进作用,开始着力建设现代服务业区,但工业区与服务业区相隔甚远,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成木的增加。而部分城市间产业生态位重复,导致与之匹配的服务业重复建设,虽然有一定的市场,但达不到规模效益,也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持续快速发展 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原因分析1 产业经济理论表明,经济发展到相当程度时,发达的现代服务业可以为发展新技术产业提供创业的氛围,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可以与现代工业制造业形成互动的机制,所以可持续发展的经济需要发达的现代服务业支撑。特别是对于都市经济的发展,服务业的拉动作用更为明显。随着新科技革命浪潮的兴起,知识、技术和信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型产业,正在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人类社会正逐步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现代服务业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表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发展经济学所揭示的规律表明,经济的发展不仅是产出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反映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高度化。根据OECD一份关于知识经济的研究报告,知识经济的一个重要标志,便是知识密集的现代服务业的迅速崛起。我国的现代化同样必须要有发达的知识密集的现代服务业支持。因此,研究我国服务业的现状和结构,明晰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程度,对于我国现代服务业的正确定位从而制订科学的发展战略,突出发展现代服务行业并拉动服务业结构升级、进而带动整个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关于现代服务业的概念 目前,关于现代服务业的准确,概念和围,理论界还没有取得一致的认识。1除特别标注,本文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3)或者根据年鉴相关数据计算得到。

浅析我国民航服务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析我国民航服务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 近年来,我国民航业快速发展,航空运输依靠良好的服务口碑在消费者中树立了“优质服务”的形象,航空服务一度成为各行业在服务方面效仿和赶超的对象。但各项基础管理工作却不能与之相适应,导致各家航空公司的服务差错率都比较髙,旅客对服务差错的投诉也大幅增长。本文以“我国民航客舱服务业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为研究对象,以服务质量理论、顾客满意度及行为学等理论为基础,通过对航空公司服务质量及其特性的深入分析,分析客舱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了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客舱服务质量的对策,从而提升客舱服务质量。最后对我国民航业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通过上述研究,以期在航空公司服务质量管理理论研究上有所突破,并对我国民航业建立和运行服务质量管理体系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民航业;客舱;服务质量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civil aviation industry, air transport services rely on good reputation and establish a "service" image among consumers. Aviation Services became the industry to follow and catch up in the service object. However, management of the foundation can not adapt with leading airlines service error rate is higher, passenger complaints about service errors also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this paper, " the status quo of China's civil aviation passenger services and future trends " as the object of study, quality of service theory , such as customer satisfaction and behavioral science theories, through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quality of service for airlines and their characteristics , the analysis cabin service process problems and find the root cause of these problems , on the basis of proposed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ervice of the cabin , so as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service cabin . Finally,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ivil aviation industry was discussed. Through these studies , in order to achieve a breakthrough in the airline QOS management theory ,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a's civil aviation industry and run the servic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to provid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guidance. Keywords:Civil aviation industry; Cabin; Quality of service

现代服务业发展状况及产业规模分析

一、现代服务业的内涵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本质上来自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社会分工的专业化等需求。具有智力要素密集度高、产出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等特点。现代服务业既包括新兴服务业,也包括对传统服务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其本质是实现服务业的现代化。 现代服务业主要包括以下行业: (一)信息服务业。主要包括系统集成、软件等信息内容服务业和数字平台、网络等信息工具服务业。信息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中发展最为迅速的产业,也是现代服务业的基础性产业。 (二)现代商贸流通服务业。主要包括中央商务区、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产业。 (三)现代中介服务业。主要包括评估、仲裁、鉴定、认证等公证性中介服务业;会计、法律、保险等代理性中介服务业;设计、咨询、信息服务等服务性中介服务业。 (四)现代金融服务业。主要包括证券投资、个人理财、财富管理等现代金融产品;网上金融、电话银行、自助银行、电子货币、银行卡等金融工具;以信息技术为背景的信用和金融安全体系等。 (五)现代休闲服务业。主要包括旅游度假、人居环境建设、文化、体育等服务业。 (六)现代社区服务业。主要包括家政、物业等生活服务业,医疗、养老、贫困救济等社会保障服务业和户籍、卫生等社会管理服务业。 二、现代服务业的战略意义 (一)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 现代服务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增长点。国际经验表明,服务业加速发展期一般发生在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由中低收入水平向中上等收入水平转化的时期,今后15-20年,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类似的阶段。 (二)有效缓解就业压力 发展现代服务业是缓解就业压力的主渠道。与西方发达国家和绝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服务业平均吸收就业劳动力的比重仍然很低。从长远看,大力发展教育、文化等服务业,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变劳动力素质结构,使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力资源强国。

精选中国服务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分析资料

前言 改革开放后,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发生了根本转变,服务业日益受到重视,传统的服务业得到了恢复,新的服务业得到了发展。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1979年的21.4%,增长到1988年的30.5%,2008年又增长到40.1%。①我国服务业尽管有了较大较快发展,但总体比较落后,比重偏低,质量较差和结构不合理的发展格局并没有根本改观,不但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而且明显落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水平。 一、我国服务业发展的现状 虽然反映服务业或第三产业发展状况的综合指标较多,但国际通行的衡量一个国家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指标主要有: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就业人数比例、对国民经济的推动力和投资额比例。下面就根据这几个主要方面来分析一下中国服务业的发展状况。 (一)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日益上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传统服务业得以迅速恢复,许多新兴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第三产业在20世纪80年代平均每年增长10.9%,超过了同期GDP8.9%的增速。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服务业发展速度有所减缓,增加值和增长率分别呈下降趋势,1990年服务业产值占GDP比重为27.1%,2000年只增长到33.4%。进人21世纪后,服务业发展相对于工业(第二产业)仍较慢,但到2005年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达40.1%(这一比重的提高与2005年全国经济普查后对相关数据进行调整有一定关系),2006年则占40.0%,又有所下降,因为这一年第二产业比上一年增长13.0%,而第三产业只增长12.1%,所以出现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升反降的情况。2007年与2008年服务业产值比重仍然在40%左右徘徊。总体上看,我国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还是逐步提高的。服务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员中的比例逐步上升。改革开放初期的1980年,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为5 532万人,占总就业人口的13.1%,而到1995年,服务业从业人员达16 880万人,是1980年的3倍,服务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口的比例上升为24.8%。到2000年,服务业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口的27.5%,所占比重比1980年提高了1倍多,2005年又增加到23 771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提高到31.4%,2008年则达到25 717万人,比重也进一步提高33.2%。从就业分布看,主要包括国有单位(主要是政府部门、国有企业和公共事业单位等),城镇集体、城乡个体劳动者,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外资和其他所有制企业等,且这些行业及所有制企业从业人员比重都发生了较大变化。1978年,城镇和乡村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分别为23.7%和76.3%,其中,城镇就业人口中,国有单位占78.3%,集体单位占21.5%,个体劳动者占0.2%。到2008年,城镇和乡村就

市科技服务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市科技服务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根据市委批转的《市政协工作要点》,按照发展现代服务业专题调研方案,我们组织部分委员和有关部门同志,围绕发展我市信息与科技服务业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听取了市信息办、科技局等部门的情况汇报,实地考察了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服务外包基地、信息传输服务业等建设情况,邀请有关职能部门、20多位专家学者和企业负责人分别进行了座谈研讨,并赴成都等地学习考察信息与科技服务业工作的经验。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展现状 随着我市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市委、市政府把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更是把发展现代服务业摆在突出位置来抓,不断提升产业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信息与科技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信息与科技服务业呈现持续上升的发展态势,在推动我市经济产业结构升级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信息与科技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成为经济发展重要推动力 ,我市现代信息服务业的销售收入122.8亿元,其中电信传输和信息内容服务业78.8亿元,软件业44亿元。信息传输服务业方面,固定电话用户(含公用电话和小灵通)发展到113万户(城市电话户数73万户,农村电话户数40万户),移动电话户数为357万户,农村已基本实现村村通电话,计算机互联网用户数为35万户,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100%;软件服务业发展迅猛,全市聚集了我省近90%的软件企业,合肥市软件企业实现的软件销售收入占全省软件收入的85%;作为“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之一,我市共有100多家服务外包企业,实现产值近10亿元,目前正在加紧建设三个服务外包产业示范园,其中安徽服务外包产业园经省政府批准,是国家级服务外包基地示范园区、国家级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中心。 围绕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目前,我市各类科技服务机构发展到1000多家;科技企业孵化器12个,其中国家级5个,在孵企业600家,转化科技成果900余项;合

科技服务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中国科技服务业行业现状调研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15-2020) 报告编号:1551300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中国科技服务业行业现状调研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15-2020)报告编号:1551300 ←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702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咨询电话:4006-128-668、0、传真:0 Email 网上阅读: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中国科技服务业行业现状调研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15-2020)》主要研究分析了科技服务业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并对科技服务业行业发展趋势作出预测。报告首先介绍了科技服务业行业的相关知识及国内外发展环境,并对科技服务业行业运行数据进行了剖析,同时对科技服务业产业链进行了梳理,进而详细分析了科技服务业市场竞争格局及科技服务业行业标杆企业,最后对科技服务业行业发展前景作出预测,给出针对科技服务业行业发展的独家建议和策略。《中国科技服务业行业现状调研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15-2020)》给客户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具有借鉴意义的发展建议,使其能以更强的能力去参与市场竞争。 《中国科技服务业行业现状调研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15-2020)》的整个研究工作是在系统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是相关科技服务业企业、研究单位、政府等准确、全面、迅速了解科技服务业行业发展动向、制定发展战略不可或缺的专业性报告。 正文目录 第一章科技服务业发展综述 第一节科技服务业的定义 一、行业定义 二、科技服务业内涵和外延的界定

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XXX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现代服务业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构建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XXX区作为核心城区,如何利用全区的生态资源优势、交通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一直是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现代服务业的基本含义 在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中,将服务业视同为第三产业,即将服务业定义为除农业、工业、建筑业之外的其它所有产业部门。而现代服务业,国家统计局还未明确界定标准。理论界普遍认为,它是与以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交通运输、仓储、邮电等传统服务业相区别的一个概念,是在工业产品进入大规模消费阶段时,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理念发展起来的新兴服务业以及部分改造后的“再现活力”的传统服务业。 二、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根据现代服务业的定义,在参考其他地区分类的基础上,结合我区实际,我们初步对全区的现代服务业单位进行了梳理归类,详见附表1。

附表1: 说明:1、按行业分类梳理后,由于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有异,而增加值是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根据方案核算的,因此表中所示部分行业增加值为推算数。 2、由于第三产业的统计中,只有限上批发零售业、限上住宿餐饮业和房地产业有较系统的统计制度,而其他服务业统计目前仅针对限额以上的盈利性服务业企业进行,且各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资料不全,因此较难全面反映各行业的实际经营状况。 从上表数据显示,我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特点主要有: 1、从单位数看,XXXX年,全区共有各类服务业单位1588个,其中属于现代服务业的单位有711个,占服务业单位总数的44.77%。 2、从增加值看,XXXX年,全区的服务业增加值为46.97亿元,占GDP的31.97%,其中现代服务业增加值达到37.54亿元,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79.92%,占GDP的25.55%。 3、从贡献率看,XXXX年,服务业对GDP的贡献率为34.1%,其中现代服务业对GDP的贡献率超过服务业的平均贡献率2.2个百分

服务业发展情况分析

服务业发展情况分析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中国服务业发展及相关政策分析 摘要:中国服务业的发展,已经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变迁而走过了不平凡的数十年。在这期间,服务业发展从弱小到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服务业劳动就业已经成为全社会劳动就业的主力军。然而,服务业仍表现为总体发展水平不高、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竞争力不强的态势。中国服务业这些年的发展,有许多值得总结的经验,也有一些需要吸取的教训。展望未来,中国服务业发展前景广阔,条件具备的地区有望建立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服务业发展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也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和行之有效的体制机制保障。 关键词:服务业;发展历程;政策分析 一、发展历程总结 (1)服务业增长速度明显加快,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过半 改革开放之前,由于受物质生产部门优先发展战略、服务部门为非生产性寄生部门的指导思想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不重视服务业的发展。这期间,中国服务业发展落后可见一斑。1978年开始的中国经济改革启开了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大门。与此同时,作为国民经济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服务业(在统计局的资料中被称之为第三产业),也获得了高速的增长。服务业增加值从1978年的860. 5亿元增加到了2015年的346149亿元。 据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最近20年来的服务业增加值及其增速来看,中国的服务业一直保持着10%以上的高增长率,尤其是在2006年至2011年,这六年间服务业增加值增加了135%。而在2015年,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首次超过了50%,这意味着第三产业的GDP占比超过了第一、第二产业之和,成为了支持国民经济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科技服务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doc

科技服务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 根据市委批转的《市政协工作要点》,按照发展现代服务业专题调研方案,我们组织部分委员和有关部门同志,围绕发展我市信息与科技服务业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听取了市信息办、科技局等部门的情况汇报,实地考察了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服务外包基地、信息传输服务业等建设情况,邀请有关职能部门、20多位专家学者和企业负责人分别进行了座谈研讨,并赴成都等地学习考察信息与科技服务业工作的经验。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展现状 随着我市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市委、市政府把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更是把发展现代服务业摆在突出位置来抓,不断提升产业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信息与科技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信息与科技服务业呈现持续上升的发展态势,在推动我市经济产业结构升级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信息与科技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成为经济发展重要推动力,我市现代信息服务业的销售收入122.8亿元,其中电信传输和信息内容服务业78.8亿元,软件业44亿元。信息传输服务业方面,固定电话用户(含公用电话和小灵通)发展到113万户(城市电话户数73万户,农村电话户数40万户),移动电话户

数为357万户,农村已基本实现村村通电话,计算机互联网用户数为35万户,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100%;软件服务业发展迅猛,全市聚集了我省近90%的软件企业,合肥市软件企业实现的软件销售收入占全省软件收入的85%;作为“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之一,我市共有100多家服务外包企业,实现产值近10亿元,目前正在加紧建设三个服务外包产业示范园,其中安徽服务外包产业园经省政府批准,是国家级服务外包基地示范园区、国家级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中心。 围绕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目前,我市各类科技服务机构发展到1000多家;科技企业孵化器12个,其中国家级5个,在孵企业600家,转化科技成果900余项;合肥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初步建成,促成产学研交易项目47个,交易额4900万元;“中国(合肥)自主创新要素对接会”,展览规模28000平米,参展项目5000多个,219个自主创新合作项目签约,总投资988亿元;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初步形成“一带”(高新技术产业带)、“三区”(高新区、经开区、蜀山区)、“多园”的空间布局。 (二)政府牵头,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引领行业发展 由于信息资源、科技资源和创新要素的配置上存在多头管理、部门分割、重复建设、资源分散等问题,为优化整合实现资源共享,往往需要政府出面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建立共享平台。 1、大力推行电子政务,整合信息服务业资源 发达地区的经验表明,电子政务建设是信息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作为全国信息化试点城市,电子政务是我市信息化的

我国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0e11569124.html, 我国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作者:常瑶 来源:《智富时代》2015年第05期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其 在增加就业、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国民经济增长、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如何改善中国服务业比重明显偏低且增长缓慢的现状成为我们共同关心的问题。 【关键词】现代服务产业;现状;问题;对策 一、我国服务业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长期以来受传统经济发展指导思想和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服务业一直不受重视。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服务业的增加值比重和就业比重两个指标在世界各国中都处于最后几位。从我国经济增长的特征而言,我国一直处于高速工业化阶段,期间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全世界最高的,工业增长便是这一“增长奇迹”的主要驱动力。这是由于工业的生产率增长是三次产业中最快的,并且工业生产链条较长,由此它对前后向产业的关联效应就更大,能够带来更高的经济增长。1990年以来工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10%,而同期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只有 4.8%。平均而言,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的60%是由第二产业贡献的,服务业只贡献了1/3。因此,我国第二产业比重较高,而服务业比重相对较低也是合乎情理的。如果一味强调提高服务业占比,我们过去的“增长奇迹”就可能无法实现,未来的经济增长速度也会受到影响。实际上,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赶超地位带来的后发优势逐渐减少,经济增长和工业生产率增长的速度将会逐渐放缓,在此过程中,二三产业的相对关系就会发生变化,服务业比重也会逐渐得到提高。 我国采取的是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贸易依存度和出口依存度都提高很快。而出口依存度高会导致工业比重较高,服务业比重较低。这是由于一方面我国工业部门劳动生产率持续快速提高为工业品出口带来了比较优势,出口量不断增长。另一方面,我国以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大量优惠政策吸引到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成为世界上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而这些外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这些因素都使得工业得到飞速发展。与此相对的是服务业产品相较工业制成品的可贸易性较差。有些服务产品只能在固定地点供应和消费,需要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的、面对面的相互交流。当然可贸易服务也在不断扩大,金融保险业、IT行业即是典 型。但尽管可贸易服务行业的发展方兴未艾,在过去近20年中服务业产品无论是占世界贸易总额比重还是占世界出口或进口总额比重都一直保持在20%左右。服务贸易占全世界GDP的比重虽略微增加了3.5个百分点,不过与此同时,国际贸易占世界GDP的比重却大增18.5%,这就意味着世界经济中的贸易扩张主要是由货物产品贸易驱动的。值得注意的是,1997年亚 洲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出口增长停滞的一段时期,工业比重出现下降,而服务业占比上升较快,

宁波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宁波市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赵勇张红辉 摘要: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是加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内容,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和支撑。宁波科技服务业发展迅速,发展类型、集群分布等呈现明显区域特征,但规模、人才、政策环境仍制约其发展,对此提出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科技服务业;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发展现状;对策 近年来,应对土地等资源要素的制约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服务业正在成为宁波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科技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科技服务业的内涵及外延界定 学术界尚未对科技服务业加以统一定义,基于不同视角,科技服务业定义也不尽相同。王晶(2006)、陈先荣(2005)、程梅青(2003)等学者都从不同角度对科技服务业加以定义。我们认为:科技服务业是指从事研究与开发活动,并向市场提供科技产品、服务及科技进步所需要的全程服务、配套服务的企业集合。具体是指拥有一定设施、设备或工具,进行科学研究和为技术创新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和管理的国民经济部门。科技服务业主要运用新兴技术与专业知识为科学技术的产生、应用与扩散提供智力服务,其服务手段是技术和知识,服务对象是社会各行业,服务内容主要包括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技术开发与转移、技术推广与转让、技术孵化与咨询、科技交流与培训、科技风险投资、科技评估及科技鉴定、知识产权服务及其它技术服务等业务。科技服务业具有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本密集性,先进性和创新性,效益的高外部性,对声誉、契约和法律的强依赖性等产业特征。 二、宁波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及特征 2003年,国家科技部将这一年确定为科技中介机构建设年,宁波在完善政策环境、增加财政科技投入力度、规范科技中介服务活动等方面取得了突破。2005年,随着《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政策的制定实施,民营资本逐渐

浅析我国金融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浅析我国金融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0912130211 国贸0902 魏琪 摘要:随着世界范围产业结构的调整,服务业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金融服务贸易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的血脉,它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不仅仅是机遇,更主要的是挑战。是各种社会资源以货币形式进行优化配置的重要领域,甚至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安全。自改革开放尤其是近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金融服务业获得了长足进步,金融资产总量快速增长,金融服务业成为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与此同时,已基本形成了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相适应的以信托、银行、保险、证券为四大支柱、以其他非银行金融业为补充的金融服务业体系。对于转轨时期的我国经济来说,金融资产快速增加且大大超过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其意义非同小可,而在刚刚过去的十年中,一个顺应市场经济的金融体系的初步建成,无论从宏观上,还是在微观上,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有效运行,对微观经济活动,都将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 关键词: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数,对策 一、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发展现状 (一)金融组织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 目前,中国已初步建立起以各类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为主体的比较健全和完善的金融组织体系。到2001年底,全部金融机构(含证券、保险公司)总资产已达21.8万亿元,其中存款货币银行总资产14.1万亿元,所占比例64.7% l.银行组织体系进一步健全 1997年以来,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加快改革步伐,逐步完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强化统一法人制度,撤并分支机构,精简人员。为更好地支持广大中小企业,促进银行业适度竞争,中国还陆续增设和重组了10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整顿规范的基础上,将2200多家城市信用社组建成109家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钩,深化了农村信用社改革,组建了3家农村商业银行,3万多家农村信用社及其县市联社已成为农村金融服务的主力军,支 持农村经济发展所发挥的作用日益突出。 2.证券类金融机构在规范中发展 近些年来,中国证券类金融机构快速发展,管理逐步规范。到2001年底,中国共有证券公司109家,证券投资基金51家,基金的发行总规模804.23亿元,基金资产总值804亿元。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潜力巨大,证券类金融机构发

科技服务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范本

Record the situation and lessons learned,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orm future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科技服务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编号:FS-DY-20370 科技服务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根据市委批转的《市政协工作要点》,按照发展现代服务业专题调研方案,我们组织部分委员和有关部门同志,围绕发展我市信息与科技服务业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听取了市信息办、科技局等部门的情况汇报,实地考察了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服务外包基地、信息传输服务业等建设情况,邀请有关职能部门、20多位专家学者和企业负责人分别进行了座谈研讨,并赴成都等地学习考察信息与科技服务业工作的经验。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展现状 随着我市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市委、市政府把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更是把发展现代服务业摆在突出位置来抓,不断提升产业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信息与科技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市委、

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信息与科技服务业呈现持续上升的发展态势,在推动我市经济产业结构升级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信息与科技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成为经济发展重要推动力,我市现代信息服务业的销售收入122.8亿元,其中电信传输和信息内容服务业78.8亿元,软件业44亿元。信息传输服务业方面,固定电话用户(含公用电话和小灵通)发展到113万户(城市电话户数73万户,农村电话户数40万户),移动电话户数为357万户,农村已基本实现村村通电话,计算机互联网用户数为35万户,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100%;软件服务业发展迅猛,全市聚集了我省近90%的软件企业,合肥市软件企业实现的软件销售收入占全省软件收入的85%;作为“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之一,我市共有100多家服务外包企业,实现产值近10亿元,目前正在加紧建设三个服务外包产业示范园,其中安徽服务外包产业园经省政府批准,是国家级服务外包基地示范园区、国家级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中心。 围绕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目前,我市各类科技服务

中国服务业发展情况分析

中国服务业发展及相关政策分析 摘要:中国服务业的发展,已经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变迁而走过了不平凡的数十年。在这期间,服务业发展从弱小到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服务业劳动就业已经成为全社会劳动就业的主力军。然而,服务业仍表现为总体发展水平不高、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竞争力不强的态势。中国服务业这些年的发展,有许多值得总结的经验,也有一些需要吸取的教训。展望未来,中国服务业发展前景广阔,条件具备的地区有望建立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服务业发展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也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和行之有效的体制机制保障。 关键词:服务业;发展历程;政策分析 一、发展历程总结 (1)服务业增长速度明显加快,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过半 改革开放之前,由于受物质生产部门优先发展战略、服务部门为非生产性寄生部门的指导思想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不重视服务业的发展。这期间,中国服务业发展落后可见一斑。1978年开始的中国经济改革启开了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大门。与此同时,作为国民经济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服务业(在统计局的资料中被称之为第三产业),也获得了高速的增长。服务业增加值从1978年的860. 5亿元增加到了2015年的346149亿元。 据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最近20年来的服务业增加值及其增速来看,中国的服务业一直

保持着10%以上的高增长率,尤其是在2006年至2011年,这六年间服务业增加值增加了135%。而在2015年,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首次超过了50%,这意味着第三产业的GDP占比超过了第一、第二产业之和,成为了支持国民经济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我国科技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科技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现代科技服务业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政府科技服务业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主要问题: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中介机构服务水平与质量不高地方及缺乏法律法规保护等,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科技服务业;成果转化率;中介机构 ; 对策研究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 industry is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novation system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a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of an important symbol.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govern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 industry development process major problems exist : the low transformation rat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 intermediary service level and quality is not high places and the lack of protection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aimed at these questions to propose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 industry; the rate of transformation of achievements; intermediary;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科技服务业发展状况及对策建议

科技服务业发展状况及对策建议 2007年,在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强力推动下,在省科技厅的关心指导和大力扶持下,我市的科技服务业产业初具规模,门类逐步增多,人员队伍迅速扩张,服务能力有所提升,服务收入稳步增长,总体呈现稳定推进的发展态势。 一、我市科技服务业发展总体概况 截止2007年底,我市科技服务业拥有各类科技服务机构约106家,实现总收入1.65亿元,从业人员达2303人,固定资产原值3495万元,科技服务产业初具规模,已形成服务门类较为齐全、社会公益机构和民间机构互为补充的发展格局。 在全市现有各类科技服务机构中,研究与试验发展机构为7家,科研设计与服务机构34家,生产力促进服务机构4家,科技信息培训服务机构5家,科技创业孵化服务机构2家,科技咨询服务机构15家,技术推广服务机构11家,民间非营利组织21家,其它科技服务机构为7家。 在全市科技服务业从业人员中事业单位性质的1159人,企业性质1144人。具有硕士学历23人,本科学历383人,大专学历549人,其它学历1348人。 2008年上半年,全市科技服务业实现总收入8803.8万元,完成省下达年度任务的55%,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二、我市科技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我市科技服务业统计结果来看,目前总体上尚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产业规模偏小、竞争能力整体较弱。在市政府的强力推动下,我市科技服务业统计工作全面展开,列入统计单位数量有了大幅提升,但列统单位整体呈现规模较小、竞争能力较弱的发展状况。年总收入不足10万元的单位有19家,占科技服务业统计总数的9.34%;在10—50万元的单位有44家,占科技服务业统计总数的39.6%;年收入在50—100万元的单位有26家,占科技服务业统计总数的24.53%。全市106家的科技服务业单位拥有固定资产3495万元,平均拥有固定资产仅32.97万元,固定资产投入的严重不足制约了自身市场竞争能力和企业的快速发展。 2、门类分布不均、有些行业尚是空白。在全市现有各类科技服务机构中,研究与试验发展机构、科研设计与服务机构、生产力促进服务机构、科技信息培训服务机构、科技创业孵化服务机构、科技咨询服务机构、技术推广服务机构等门类逐步健全,但是在技术交易与服务机构、科技投融资服务机构、科技测试服务机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等我市尚是空白。这些机构的空白,致使我市科技服务业体系不够健全、支撑服务能力明显不足。 3、人才结构不尽合理,高层次人才严重匮乏。截止2007年底,我市科技服务业从业人员2303人,

科技服务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3052-51 科技服务业发展情况调查 报告(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科技服务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完整 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根据市委批转的《市政协工作要点》,按照发展现代服务业专题调研方案,我们组织部分委员和有关部门同志,围绕发展我市信息与科技服务业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听取了市信息办、科技局等部门的情况汇报,实地考察了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服务外包基地、信息传输服务业等建设情况,邀请有关职能部门、20多位专家学者和企业负责人分别进行了座谈研讨,并赴成都等地学习考察信息与科技服务业工作的经验。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展现状 随着我市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市委、市政府把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

一项重大战略。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更是把发展现代服务业摆在突出位置来抓,不断提升产业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信息与科技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信息与科技服务业呈现持续上升的发展态势,在推动我市经济产业结构升级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信息与科技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成为经济发展重要推动力,我市现代信息服务业的销售收入122.8亿元,其中电信传输和信息内容服务业78.8亿元,软件业44亿元。信息传输服务业方面,固定电话用户(含公用电话和小灵通)发展到113万户(城市电话户数73万户,农村电话户数40万户),移动电话户数为357万户,农村已基本实现村村通电话,计算机互联网用户数为35万户,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100%;软件服务业发展迅猛,全市聚集了我省近90%的软件企业,合肥市软件企业实现的软件销售收入占全省软件收入的85%;作为“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之一,

中国服务业发展现状

第一节中国服务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推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开始改变长期以来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经济增长的格局。服务业在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扩大就业、节能降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国服务业发展总体滞后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它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 一、规模不断扩大,但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偏低 长期以来,我国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无论是产值、从业人数等总量,还是劳动效率,都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但是近年来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有所下降(见表2-1)。 1978~2007年的30年间,服务业平均增速超过10%,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速度。2001年中国服务业增加值为44627亿元,到2005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了73395亿元,2006年,服务业的增长已经超过8.2万亿元,从业人员 2.46亿。2007年服务业的增长突破了10万亿元,从业人员达到 2.49亿。1982~2007年的26年间,服务贸易出口增速约为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 表2-1 1978~2007年服务业发展主要评价指标 年份 产值 (亿元、%) 就业 (万人、%、亿元/万人) 服务业增加 值 服务业占 GDP比重 服务业 增长率 服务业从业 人数 服务业从 业人员比 重 服务业劳动 生产率 1978 860.5 23.4 11.7 4890 12.2 0.1759 1979 865.8 21.4 7.6 5177 12.6 0.1672 1980 966.4 21.4 7.8 5532 13.1 0.1797 1981 1061.3 21.8 5.2 5945 13.6 0.1785 1982 1150.1 21.7 9.1 6090 13.5 0.1888 1983 1327.5 22.4 10.9 6606 14.2 0.200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