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编修方志 感悟人生

编修方志 感悟人生


编修方志 感悟人生




各位领导、各位同行:

今天能够参加省地方志编委会召开纪念全省新编地方志20 周年座谈会感到十分荣幸。借此机会,向各位领导和同仁汇报一下我从事修志工作20多年的一些感受。

我是1981年8月走进方志大门的。到县志办公室工作22年中(1982年任县人大科教文卫办公室副主任,1985年8月县志 办确定常设机构任主任),由于省、市方志委的亲切指导和县 委、县政府的关怀重视及全体修志同志的共同努力,先后编修了 《伊通县志》(总编)、《伊通满族自治县志》(责任总编),还主编了《伊通人物志》和参与编写了《满族知识读本》、《四平之最》、《英城骄子》、《中国四平大画册》 (为上述各书的副主 编)。自1982年以来,还组织指导编写部门志、乡镇志和厂、校志110余部。2002年7月完成续修志书任务后,县委又聘我去伊通满族博物馆做布展工作(任布展办公室副主任),历时二载, 把《伊通县志》、伊通满族自治县志》记载伊通的巨大变化史 实,生动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充分体现了志书的“存史、资治、教化”的作用和价值。
20多年的工作实践,使我认识了这项事业的崇高,承担这项任务的光荣、责任的重要。在漫长的修志工作中,困难是多方面的,这一点我的体会是深刻的。在清苦、平凡的修志岗位上,如何克服困难、创造业绩、体现人生的价值,我的感受有两种精神尤为重要。

一、爱岗敬业,视修志事业如生命

1981年7月3日,县委印发了“关于编写《伊通县志》方案的通知”。8月,抽调我参加修志工作,组建伊通县志编委会办公室,我任县志办公室副主任(主任由县委办主任兼任),抽调8人组成了修志班子。修志,对我和办公室的同志都是一项新的工作,新的课题。为了编修好《伊通县志》,我和县志办的同志们首先调查研究,学习修志文件,外出取经,边学边干,根据编修新方志的要求和我县的实际,提出了修志方案,确定了编修《伊通县志》大纲。各部门先后设立了修志机构,安排了人员,组成了修志班子,经过一年来的奋战,全县修志工作形势喜人。我的身体平常不太好,有胃病,到县志办后,由于任务重,工作量大,胃经常疼痛。为了不影响工作,无论是外出考察学习,还是在家工作,经常带着胃药和饼干,疼时就吃几片饼干,吃点胃药就顶过去了。1982年5月26日,在办公室胃病又突然发作,疼痛难以忍受,似如刀割,黄豆大小的汗珠子一个劲地往下掉。同志们立即把我送进县医院,诊断严重胃小弯溃疡,溃烂面较大、较深,有胃穿孔的可能,必须马上手

术,否则就会危及生命。5月27日,为我做了胃次全切手术。领导和同志们看我来了,并安慰我,一定要安心养病,不要考虑工作。医生也告诫我“马主任,你身体太虚弱了,太不爱护自己了,出院后得好好休息半年”。领导、同志们的关怀,医生的忠告,我非常感谢和理解。但我也深知,修志工作刚刚起步,刚刚铺开,在这“节骨眼”上,我知道我的位置在哪里。术后第九天就让同志们把资料送到病房,我仅住一个月院,就不顾医生的劝告出院上班,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由于出院过早,没得到充分的疗养,出现了胃返流综合症,一天要呕吐4—5次,但仍然坚持下来了,照常上班工作。到1982年10月,全县各部门专业志、乡镇志的编写工作全面展开,一支具有一定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甘于辛苦的修志队伍建立起来,为编修方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沉重的打击又落在我的头上。1983年10月30日,我爱人张桂芹(县实验小学教师)感到呼吸困难,到医院检查,确诊为左肺中心型肺癌,在首都医院经过3个月的放疗、化疗后,做了左肺切除手术。在北京护理爱人期间,我始终惦记家里的工作。我爱人也看出来了,催我回来看看。1984年元旦我由北京回到伊通,第二天上班,一开门我惊呆了!办公室空无一人,桌子上、地面上都浮落着厚厚的一层灰尘,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原来,我去北京期间,县志办有2人调到政协工作,有3人回原单位,1人有病,还剩1人也不来单位工作。重返北京后,两件事在我脑中不时的出现:爱人的病能否治好;史志办人去屋空,《伊通县志》怎么修?能否修成?事业与家庭象两座大山压在我的肩上,古语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可是,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落下了酸楚的泪水。想来想去,别人都走了,我也可以走,回人大、去科委都可以办到(县委副书记付宝贵伺志找我谈过)。这样一来,爱人有人护理,家中老小可以照顾。可是,通过二年多的修志实践我清楚地看到,伊通历史资料匮乏,三朝无档,历史无志书,人们多么期望有一部县志啊。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早在吉林省榆树师范读书时,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6年7月6日),而且全校近千名学生中仅我一个学生入党。想到几十年党的教育培养,我擦去了泪水,给政协孙英林主席写了一封信,向组织明确地表了态,我决定把《伊通县志》修好,填补伊通历史无志书的空白,报答党组织和同志对我的关怀和信任。同时我想起1981年3月写的一首诗:“残月西悬多是秋,终日无聊更加忧,今后三载如此过,宁去它村当马牛。”要求组织给工作,不求职务高低

,只求不虚度年华。20多年的修志工作,我深刻地体会到,要干好修志工作,就要做到淡泊人生,无私奉献,生命不息,战斗不止。1984年2月26日由北京回来后,按县委的安排,我立即着手,重建修志队伍。可是选人太难了,年轻有水平的不愿来,愿来的又不合适。最终,采取借调、委托、聘任等形式,组成了10人的修志队伍。清除尘土,再起“锅灶”,全县的修志工作又轰轰烈烈,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此间,县史志办连续召开座谈会、研讨会、汇报会、现场会等各种会议,搜集整理史料,全体修志人员没日没夜的干,县直各部门的专业志、乡镇志的编写工作也顺利进行着。1984年8月12日,四平市决定9月中旬在伊通召开修志工作现场会,就在这时,我爱人的病情开始恶化,高烧不退,用什么药都无效,连喝水都难咽下去了。我痛苦的感到,相濡以沫的老伴已不久于人世了。我一边照顾她,一边筹备会议。9月13目会议如期召开,现场会开得很好,圆满成功,受到领导的肯定和好评。可是,就在现场会结束后的第9天,我爱人走完了她人生最后的路程。我带着悲伤和遗憾送走爱人,在精神上、在家庭生活上的打击是沉重的,但并未被压倒,为了老人和孩子,为了我们共同的事业,我振作起来,立志修好县志,献给全县人民,以对得起后人,告慰妻子在天之灵。夜深了,我在台灯下翻着影集,望着妻子的照片,心潮起伏,我欣然在台历上写下了“人贵有志献春秋,不为官禄拜高俅,愿修七星人间史,笑对沧海逆行舟”。1991年12月29日《伊通县志》举行首发式,十分热烈隆重。在会场上,我捧着沉甸甸的志书,心里酸甜苦辣直翻腾。第二天和长子捧着《伊通县志》去了北山殡仪馆,在我爱人的骨灰盒前,我仿佛又听到妻子临终前的嘱托:“学忠,我的时间不多了,我走后最放心不下你的身体,书的事也别耽搁了,这几年你没少操心,到出书那天,可别忘了告诉我一声……”。我热泪滚滚,告诉亲爱的妻子:“桂芹,我看你来了,这些年我对不起你,我知道我不是个好丈夫,你能原谅我吗?桂芹,你惦记的那本书我带来了,你看见了吗?这就是我们的《伊通县志》,这里有你滚烫的心血,有你无限的深情,你安息吧!”

1986年,县志各卷初稿陆续完成,各部门专业志、乡镇志和部分厂校志相继完稿送审。可是,我的身体越来越差,真是多事之秋。相继罹患心脏病、急性肾小球肾炎、肺结核(右肺空洞),但我战胜了一个个病魔,身边从未离开志稿,特别是1990年5月患肾小球肾炎全休两月中,在病床上审查修改县志送审稿24卷,近90万字。

 

 1991年6月,为了做好《伊通县志》的发行工作,先后去3个村、6家工厂和县直部分单位进行调查,最后向县委提出了县志发行方案,县委决定发行4500部,采取预收书款的办法。由于县委重视,发行十分成功,县内4000部,国内300部,出口80部。省地方志编委会于1992年1月10日转发了《伊通县志》发行经验材料。现在看来县志印少了,今天要买一部《伊通县志》需200元,还找不到。

1993年9月,我听到《伊通县志》被评为全国新编地方志优秀成果一等奖时,欣喜若狂,兴奋极了。当县志出版发行三周年的时候,像对待自己生日那样珍重,赋七律二首,在《伊通报》上发表:㈠悄然信步寓寒宫,不写桑槐只写松。四海求神翻故土,十年风雨伴孤灯。穷难累苦修方志,字句文图吐挚情。历代前人未尽事,今朝夺冠誉京城。 ㈡雄文百万记千年,伊地风骚称大全。众手丹心情似海,一篇青史奉人间。先人开拓梓桑地,亮节高风育后贤。律已兴邦史作鉴,七星福地艳阳天。1995年以来,和全体修志人员,历时六载,完成续志《伊通满族自治县志》的编纂工作,正式通过省、市、县三级审查。

2002年3月,市方志委复审后批准印刷出版发行。

我于1996年退休,但未离开单位,也从未离开修志工作。县委领导明确和我说:“你虽然退休了,但你不能离开单位,必须把续志修完。”回想起20多年的方志工作,除了在机关忙,班后也未清闲过,有半数志稿的审查、修改是在家中完成的,单靠上班的时间是完不成两部县志的编修,百余部部门专业志、乡镇志稿的审查任务的。一年很少过个轻松周日,时间久了,也就习惯了。景台镇志,就是1997年3月患空洞型肺结核时,在病床上完成28万字的修改工作的。

二、精益求精,视志书质量如生命

二十几年的修志实践使我认识到,要编修一部优秀的志书并非易事,志书的质量是志书的生命,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一部好志书才能流传万代,造福子孙。我在编修《伊通县志》和《伊通满族自治县志》两部志书的实践中始终本着这一原则,为志书质量负责,为后人负责,做到一丝不苟,严谨认真,精益求精,把志书的质量视为志书的生命。

志书的质量是志书的生命,资料是生命的细胞。1982年初研究制定《伊通县志》编修方案时,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伊通县档案馆的档案中没有伊通县解放前的档案,即所谓“三朝无档,历史无志书"的状况。为了写好《伊通县志》,我带领全体修志人员,本着大海捞针的精神,用二年多的时间,查阅了有关图书馆、档案馆、资料室30余家

,共查阅资料、书籍4600余卷(册),复印档案资料1763页,将清朝、民国、伪满三个时期史料整理归档310卷(其中,清116卷,民国126卷,伪满68卷,日文资料57卷,80余万字)。这样,为修好县志打下了资料基础。1987年3月,我在全省第二次方志工作会议上作题为“奋力挖掘史料,精修方志,造福子孙”的发言。1988年,在总纂《伊通县志》稿中关于伊通州行政区域部分时,发现只记述了清光绪八年伊通升州治,下设48处。与同志们研究,感到这样写是不行的。撰稿人是聘请的退休教师,也说无法查到。我想再难也要查清楚。于是,我接过来,几次去吉林师范学院古籍研究所、长春古籍书店和省档案局,终于查到了这方面的资料,解决了这一史料。1991年10月,《伊通县志》已进厂排版付印,在校对中发现文化卷中一个民谣史料不足,说在晚清至解放前金县有八大家(地主豪绅),“丁钟宝玉,任苟刘洪”。由于横行乡里,鱼肉百姓,民众十分憎恨,为他们编了带有讽刺性民谣:“丁秃尖,钟停摆,宝归山,玉下海,人不见,狗挨宰,留不住,红褪色”。志书仅写了“丁钟宝玉任苟刘洪”八个姓,应当弄清八大豪绅的名字。为了不留遗憾,我用10几天时间在伊通镇走访了70岁以上的老人15位,弄清7个名,3次去营城子镇将任姓的名字弄清,在开机印刷的前七天给予补订。1995年开始编修《伊通满族自治县志》后,我在安排撰稿分工时,对有些难度大的卷目和史料难收集的有关部分留下来,比如人民生活、宗教发展、人物卷等由我承担。为把社会卷的人民生活写得客观实际,在全县先后进行两次农民生活状况调查,即1994年和1999年度。为了得到第一手资料,准确可信,把调查表发到村,再逐社调查,经过几次抽查核实,分析研究数字可信后再汇总,结果很好,基本上搞清楚了全县农民饮食消费、家用电器状况。同时还调查了县直组织人事、财税、工业企业、教育、卫生等五大系统部分职工生活等状况。宗教部分的材料是由县宗教局提供。但我们看了之后,资料不细,没能客观地反映15年间全县宗教活动状况,同宗教局几经协商,最后还是由我亲自调查,搞清了1986~2000年全县佛教、基督教、天主教的发展活动状况,弄清了宗教发展和分布以及教徒性别、年龄、文化、职业构成等,使志书史料更充实了。续志中人物卷,设人物传记、人物简介和人物名录。其中人物名录中,设有解放后在伊通任副县级领导职务的人员名录,附照片。经过两年多的工作,终于将自1945年10月至2000年末,在伊通工作的155位副县级领导干部的照片和简历情况搜集齐全,其中有的是从当

年工作证、医疗证上扯下来的老照片,更使我们感动的是把当年夫妻合影的照片也邮来了。从照片上看,那些朴实敦厚的老干部,有的戴朱德帽、狗皮帽和军帽,更体现出其历史价值。在搜集中,困难很多,由于时间久远,不仅有的本人去世了,有的连他儿子都去世了,我千方百计找到他们的孙子才把问题解决。有的由北方调到南方,但不管你调到哪,非找到不可,目的就是使志书增大价值含量,实质上也是一种为志书生命负责的态度。

人的一生是短暂的,每一分钟都是可贵的,能够在有生之年为社会再贡献微薄之力,那才是真正幸福的。几十年的方志工作,对我人生是个机遇,使我认识了方志工作,爱上了方志事业,她伴随我走过了十分有意义的后半生,是我人生最欣慰、最畅达的岁月,是永远值得留恋和记忆的岁月,虽然付出很多,但我无怨无悔。回顾自己20多年的修志历程,苦中求乐,以苦为荣。当2001年10月26日,史志办由西厢房迁到办公大楼时,当离开潮湿、狭窄、阴暗和破旧的办公室时,我赋诗一首:身居斗室二十秋,终日灯光照案头。两袖清风司马志,七星历史众人修。荒山依恋无名草,穷汉抛出金绣球。往事桩桩西厢记,今别寒舍换高楼。有幸参与两次修志,是我人生的幸运。最后,祝第二轮新编地方志迈上一个新的台阶!祝愿全省方志事业繁荣昌盛!

谢谢!

(本文为2003年8月27日在纪念吉林省新编地方志二十周年座谈会发言材料,发言人马学忠,副研究员,原伊通县志办主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