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宁市西乡塘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南宁市西乡塘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南宁市西乡塘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2006年06月
https://www.doczj.com/doc/0e10711074.html,/xxgkmulu/contents/33/7387_2.html
三、发展定位
----广西知名的科技密集区和一流的文教优势区、大学城。
----南宁市、广西乃至西南地区区域性商贸大区和物流中心。
----南宁城郊现代化农业生产和加工工业基地。
五、发展目标
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建成科教大区、商贸大区、物流大区、生态大区,构建和谐西乡塘,成为具有超前眼光、现代气息、特色明显的宜工宜商宜居宜游的邕江河畔活力之城区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工业得到较快发展,商贸服务业支柱地位得到提升,到2010年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2:33:55,第一产业年均增长5%,第二产业年均增长16%,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5%。城镇化水平达到80%。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达到80%以上。农产品加工率达到30%左右。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城镇社会保障综合参保率达90%以上,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第二章 加快空间合理布局和区域协调发展
发挥金陵、坛洛两镇作为南宁市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家禽养殖基地的优势,加强与金光农场以及周边地区的合作,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工制造业和商贸服务业,提高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水平。

邕武路以西、江北大道以北、高速环道以内约16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区域作为核心功能区。该区域开发条件好,发展潜力大,是城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把本区域作为城区财税积聚的主战场来谋划,也作为反哺农业的主要依托优先发展,主要发展高新科技产业、都市型工业、房地产业、商贸物流业和现代服务业。

构筑西部生态型经济发展区。该区域包括石埠办事处、金陵镇、坛洛镇和双定镇辖区。该区域农林资源丰富,生态发展基础好。要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型工业、生态旅游等城郊型生态经济,巩固和加强生态环境优势。

培育三大经济带。江北大道经济带。包括民生广场至石埠沿邕江北岸地带。按照邕江沿岸以观光、旅游、休闲为主的定位要求,发挥沿江区位优势,正确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加快开发建设步伐,加速形成以防洪、交通为重点,以房地产、商贸、旅游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建成经济发展、人居环境良好的综合经济带。环道经济带。沿境内快速环道和高速环道两侧拓展,发挥交通和综合服务优势,积极发展现代物流、大型专业市场、房

地产、商务办公、信息服务、教育文化等现代服务业,加快都市型工业发展,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和综合辐射能力。环相思湖经济带。抓住相思湖新区发展机遇,加快旧城和“城中村”改造,积极发展房地产业。整合环相思湖新区的旅游资源,与辖区的山水美地串联起来,突出多样化、休闲化和体验化等特色,促进旅游业发展。依托相思湖新区,建设一批电影城、娱乐城、体育场所等,繁荣文化体育事业。配合旅游业的发展,大力发展美食、餐饮、酒店业。

旅游业:在邕江江北大道沿线、环相思湖一带建成东南亚和广西民族风情旅游区;在沿邕武公路的老虎岭水库一带发展花卉产业和生态旅游;在石埠一带发展花卉、田园风光“农家乐”旅游;在金陵开发清水泉,在坛洛完善下楞民俗文化村,保护开发卧佛等,并整合金满园,发展山水田园民俗风情游。在邕江北岸发展历史文化游、高校园区游和工业园区游;在大型超市等商业区(店),发展购物旅游。

第五章 大力发展服务业
在大学路建设服务于高校的大型超市和一批餐饮业服务网点。合理布局,建设和培育若干高档次的餐饮、酒店龙头企业,打造饮食品牌。

发展特色旅游业
借助相思湖景色,在广西民族学院一带建设广西民族风情园。挖掘开发育才学校旧址,开辟“胡志明足迹之旅”。整合城区各高校旅游资源,开辟高校旅游。加快黄氏祖屋、陈东老村、陈西村老屋和下楞民俗文化村的保护与开发,发展乡村历史文化旅游。积极开发石埠、金陵、安宁等旅游资源,建设石埠美丽南方、金陵清水泉等旅游项目,发展壮大邕武路以西花卉长廊,发挥金满园农业科技示范园优势,大力发展农家乐、景观农业旅游。发挥老虎岭水库等资源优势,积极推进城郊森林生态旅游。开辟邕江北岸沿民生广场、世贸商城、心圩江至相思湖等景点构成的旅游线,发展集休闲、购物、观光于一体的都市旅游。结合大型文体活动,发展都市节赛事旅游,支持南宁市青岛啤酒厂举办西部啤酒狂欢节。挖掘整理广西电影制片厂资源,策划构建影视艺术展示、展览、观摩基地。鼓励成立旅游协会和旅游服务中心,积极引进若干有影响的旅游服务公司,努力提升城区旅游品位。力争到2010年,辖区旅游人数达百万人次,总收入过亿元。

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
建设大学路科技市场、图书批发市场等一批项目,促进产业聚集,把大学路沿线区域打造成为南宁市科技、文化等高等级生产要素集中区,努力建设南宁的“中关村”,促进城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快科技服务的网络化、规范化和产业化。

第九章 建设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坚持自然改善与人工治理相结合、工程治理与生态治理相结合、市场导向与政府推动相结合,促使城区的山长绿、水长清、天长蓝,开创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新局面,配合南宁市创建全国环保模范城市。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以绿色工程为主的生态建设,构筑南宁西北部绿色生态屏障,打造“绿色西乡塘”。利用双定、金陵、坛洛宜林荒山荒坡,加快发展生态型速生丰产林。推进退耕还林工程,配合南宁市抓好心圩江、可利江等江河源头和天雹水库、金沙湖等库区治理以及水土流失严重区域的退耕还林。加强环城高速公路辖区段和江北大道沿线的绿化,加快形成绿色森林保护带和“绿色长廊”景观带。加强风景区和街道、村屯周边林木的种植和保护。加快矿区生态环境建设,重点推进双定铁矿区、安吉砖瓦粘土矿区的生态环境恢复和土地复垦。继续推进以沼气池为重点的农村新能源建设,到2010年新增沼气池4610座,沼气入户率达80%以上,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以沼气池建设为契机,加强生态文明村建设,2010年建成生态文明村286个。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等绿色产业,推进生态环境建设步上新台阶。

二、积极筹措建设资金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始终坚持利用市场和开放的机制,大力培育和引进多元投资主体,不断拓宽筹融资渠道,扩大投资规模。进一步拓宽项目融资渠道,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和南宁市的资金支持。充分利用国内金融机构贷款以及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等优惠贷款,扩大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优惠贷款规模。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和机制,加大以项目引进项目,以商招商工作力度,大力吸引国内外大公司、大集团到城区投资,扩大引资规模。坚持把引资与促进产业升级、城镇化发展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引资的质量和水平。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大力吸引民营资本。积极发挥企业的融资作用,鼓励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运用股份制、合资、合作等方式,建立投资多元化的经济实体。充分利用资本一级市场,支持条件好的企业上市融资或发行企业债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