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地理总复习 陆地和海洋

高考地理总复习 陆地和海洋

高考地理总复习 陆地和海洋
高考地理总复习 陆地和海洋

高一地理上册复习——第三单元陆地和海洋

1. 本讲学习目标要求:

(1)运用海水的盐度和温度与其影响因素间的关系,考查学生的应用变通能力。

(2)从海洋水热交换对大气环流影响的角度,考查气候异常与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的关系。

(3)地貌作为区域背景是综合能力测试的热点

2. 知识结构:

二. 重点、难点

(一)重点:

1. 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2. 洋流

3. 地质作用与地貌

4. 水循环原理及其应用

5. 生物、土壤与环境的关系

6. 陆地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二)难点:

1. 海水表层盐度随纬度变化的特点及成因

2. 厄尔尼诺现象

3. 背斜、向斜的识别

4. 潜水和承压水的区别

5. 陆地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三. 具体内容

(一)海洋

1. 海水温度:海水热量收支的对比关系,即取决于海水的热平衡。海水热量的主要收入来自太阳辐射,而支出是海水蒸发。

(1)海洋表层海水温度时空变化和分布规律:

同一季节,不同纬度––––海洋表层温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太阳辐射的季节变化);同一海区,不同季节––––夏季高,冬季低(太阳辐射的纬度变化);同一纬度––––寒流低,暖流高。

(2)水温随深度的变化规律:在1000米的深度范围内,水温随深度递减得稍快些,大于1000米深度的水温,随深度的变化很缓慢,3000米以下,水温都在2℃左右。

海水吸热和放热均较陆地慢,所以沿海地区一般具有海洋性气候。

2. 海水盐度(

3.5%):由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度和低纬度递减是盐度曲线呈“马鞍状”分布的规律,这种分布规律是由蒸发量和降水量之差亦即气候因素决定的。除此之外,还受洋流和河水注入以及地形影响。

(1)气候――外海:南北回归线附近降水少,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海洋表面的海水盐度最高;赤道附近降水丰沛,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稍低;自回归线向高纬度,随着蒸发量的减少,盐度逐渐降低。

(2)河流(注意季节变化)――近岸海区:受到河川径流的影响,会冲淡海水,降低盐度。

(3)洋流也会影响盐度:同一纬度,暖流——会增加沿途的盐度;而寒流——会降低沿途的盐度。

(4)地形的影响:在一些内海区域,由于远离大洋,因而个性比较强,其所处地理环境不同,个性特征也迥然不同。

红海——最咸(4%):地处副热带高压控制,且气候炎热干燥,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少河流注入、封闭海区。

波罗的海——最淡(1%):所处位置气候温凉,虽然降水量不大,但蒸发量较小、多河流注入、封闭海区。

3. 洋流:

(1)类型、成因

风海流——在大气运动和近地面带的盛行风(动力)长期吹拂海面形成的,在洋流的形成运动过程中,还受到陆地形状以及地偏力的影响,改变了方向。

密度流——温度、盐度(直布罗陀海峡、曼德海峡等)

补偿流——补偿流有水平的,也有垂直的(上升流和下降流)

(2)分布规律:

①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顺南逆;东寒西暖

②北半球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逆时针;东暖西寒

③南半球中高纬度大洋环流:逆时针(南极上空看);寒

④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夏季顺时针、冬季逆时针

(二)陆地环境的组成——岩石:

1. 组成岩石的矿物

(1)组成元素:氧、硅、铝、钠等。

(2)常见造岩矿物:石英、云母、长石、方解石。

2. 岩石分类及其成因

①岩浆岩。由炽热的岩浆冷凝形成的。常见的有花岗岩、玄武岩。

②沉积岩。地壳裸露的各种岩石经风化形成碎屑物质,被风、流水搬运后沉积、固结而形成的。常见的有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等。

③变质岩。地壳中已生成的岩石,在岩浆活动、地壳运动产生的高温、高压条件下,使原来岩石的成份、性质发生改变而形成的。常见的有大理岩(石灰岩高温作用)、板岩(页岩高压作用)。

3. 岩石的相互转化及地壳物质循环

(三)陆地环境的组成——地貌

1. 地质作用

地质作用能量来源表现形式

内力作用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是地球内部热能。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外力作用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2. 板块构造学说:

(1)六大板块:全球岩石圈共划分为六大板块。它们是:

①太平洋板块②印度洋板块

③亚欧板块④美洲板块

⑤非洲板块⑥南极洲板块

六大板块中只有太平洋板块为海洋板块,其他都为海陆兼备。

(2)板块与地壳运动:

①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②板块之间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火山、地震多。

(3)板块与海陆形成:

①板块张裂地区为生长边界常形成海岭、断层(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

②板地碰撞挤压地区为消亡边界常形成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

<1> 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形成海沟、岛弧和海岸山脉。如:亚洲东部的岛弧和海岸山脉、太平洋西岸的海沟是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形成的

<2> 两个大陆板地碰撞形成巨大山脉。如:喜马拉雅山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的印度板块碰撞形成的。

3.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1)褶皱:

①概念:岩层受挤压弯曲变形。

②基本形态:背斜、向斜。

背斜:岩层上拱隆起、地貌上常成山岭、但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岩层向下弯曲,地貌上常成为谷地或盆地,但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成为山岭。

(2)断层

①概念:岩体断裂并且沿断裂面两侧,岩块有明显的错动、位移。

②基本形态

<1> 断层一侧岩块上升成块状的高地。如:庐山、华山

<2> 断层一侧岩块下沉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3)实际应用意义

①开采地下水资源应选在向斜部位。

②开采油、气资源应选在背斜部位。

③大型工程、水库选址应避开断层带。

4. 外力作用与地貌:

(1)表现形式: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2)流水作用:

①侵蚀作用:坡面水冲刷地面下切形成沟谷、瀑布。

②堆积作用:山区河流流出山口,碎石、泥沙堆积形成山麓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3)风力作用。

①侵蚀作用:在干旱地区、风吹蚀地表形成风蚀沟谷、风蚀洼地、戈壁和裸岩荒漠。

②堆积作用:风沙堆积形成风积地貌。如:沙丘、沙垄等。

(四)陆地环境组成——陆地水:

1. 陆地水体:

(1)类型

①按空间分布分:

<1> 地表水。江、河、湖水、冰川、沼泽水。

<2> 地下水。潜水、承压水。

②按更新循环周期分为:

<1> 静态水。更新缓慢、循环周期长。如:冰川、深层地下水。

<2> 动态水。更新快、循环周期短。如:江、河水,浅层地下水。

(2)目前人类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2. 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河流补给

①大气降水。河流流量与降水量变化相一致,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我国大多数河流。

②冰雪融水。河流流量与气温变化密切相关。我国西北一些河流。

③地下水、湖泊水与河水,具有互补关系、河流流量稳定。

3. 陆地水的更新——水循环

(1)主要环节:蒸发(包括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径流(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2)类型:①海陆间大循环②海上内循环③内陆循环

(3)意义:促进水体的更新、促使物质的迁移和能量的流动、塑造地表状态、影响气候

(五)陆地环境组成——生物

1. 生物的分布与环境:

(1)气候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①光照:

<1> 绿色植物生活的必要条件。

<2> 喜光植物在林中上层或阳坡。

<3> 喜阴植物在林中底层或阴坡。

②热量——重要条件:

<1> 从赤道向两极热量减少,形成不同植被带。

<2> 从山麓到山顶热量减少形成不同植被带。

③水分:从沿海向内陆降水减少,形成不同植被带;迎风坡与背风坡植被带不同。也影响植物个体形态——水生、旱生

(2)植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如:

①不同自然带——气候类型

②个体形态

骆驼刺——干旱环境;莲———水生环境;旗形树冠指示风向;

③污染:

矮牵牛花完好叶片伤害——SO2污染。

④年轮:水热丰富,则年轮宽

⑤地质:断层处两侧植物不一样

⑥矿物:铜草说明有铜矿

2. 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1)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

①根源:光合作用。

②途径:生物循环。

③光合作用的意义:

<1> 促使化学元素迁移。CO2转化成O2

<2> 促使物质转化。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

<3> 促使能量转化、流动、太阳能转化为生物化学能。

④光合作用对环境作用:

<1> 对大气圈:改变大气成份,使二氧化碳等转变为氧、氮。

<2> 对水圈:改变陆地水化学成份和陆地水分布状况。

<3> 对岩石圈:加速岩石风化,促进土壤形成,参与沉积岩的形成。

(2)绿色植物在保护环境:改善生态方面的作用:

①保护环境: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城市绿地具有:吸烟除尘、过滤空气、减轻污染、降低噪音、美化环境。

②改善生态:保护农田、牧场,保障农业稳产、高产。

(六)陆地环境的组成——土壤

1. 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1)概念: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2)作用:

①为植物生长提供肥力及扎根立足条件。

②是活跃场所、联系有机界与无机界的中心环节。

2. 肥力的概念:土壤能同时并不断地供应和调节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所需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3. 土壤的物质组成:

①矿物质。是成土母质风化形成的土壤固体颗粒。是土壤的物质基础。土壤中矿物养分的主要来源。

②有机质。集中在表层,是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③水分。④空气。上松下紧的土壤透水通气,蓄水保肥。

4. 理想土壤成份的体积比例

①固相。矿物质占45%,有机质占50%。

②液相。水分占20%—30%。

③气相。空气占20—30%。

5. 土壤的形成

(1)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岩石(风化)→成土母质(低等植物着生)→原始土壤(高等植物着生)→成熟土壤(翻土耕作)→耕作土壤→粮食

(2)生物对母质的改造作用:

①有机质的积累过程。②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

(3)人类活动的影响

①合理耕作经营可以保持不断改良、提高土壤肥力。黑土的保护,红壤的改造。

②耕作经营不合理引起土壤肥力减退、土壤沙化、盐碱化、水土流失。

(七)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

1. 整体性

2. 地域差异

(1)形成:

地带性:

①纬度位置不同——热量水分不同。

②海陆位置不同——水分不同。

③高度不同——水热不同。

非地带性:

(2)表现

①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1> 原因:以热量为基础,水热共同作用形成的。

<2> 特征: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

②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差异:

<1> 原因:以水分为基础。

<2> 表现:地表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向大陆内部呈现出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有规律变化。

③山地垂直分异

<1> 原因: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不同。

<2> 特征:自然景观从山麓到山顶呈现垂直分布的规律。

④非地带性分布: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因素影响。如沙漠中的绿洲,山地的迎风、背风坡。

三. 疑难突破

1. 地质构造——褶皱、断层及对陆地地貌的影响。

(1)褶皱

依据:①岩层的弯曲方向:向上拱起——背斜;向下弯曲——向斜。

②岩层的新老关系:中心老、两翼新——背斜;中心新、两翼老——向斜

地貌:年轻背斜——山岭、古老背斜——谷地

年轻向斜——谷地、古老向斜——山岭

意义:找油气要在背斜部位;打隧道、开矿石也应在背斜(如果在向斜部位,可能使隧道变为水道;在背斜部位采石工程难度较小,开石方可降低成本)。找地下水要在向斜部位。(因为油气轻在上面,水重在下面)。

(2)断层——工程要避开

2. 陆地水以河流补给及水量变化

【典型例题】

[例1] 读下图“世界年降水量与海洋表面平均温度、蒸发量、盐度按纬度分布图”。回答:

(1)图中表示海洋表层盐度按纬度分布的曲线数码代号是:_______。

(2)图中A处附近,线①、②呈峰值的主要原因分别是:_______。

(3)图中B处附近,线③、④呈峰值的主要原因分别是:_______。

解析:该题综合考核气候、海水温度、盐度分布规律及成因,考核统计图的读图分析

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解题关键是要根据图中图例、坐标分析每条曲线的弯曲变化、极值

分布,判断该曲线代表的地理现象。图中横坐标表示纬度变化,纵坐标表示降水量、水温、蒸发量。

(1)从全球水量分布看,赤道附近为全球多雨带,南北纬40o一60o的大陆西岸,为

常年湿润区,因此降水分布曲线应有一个最高值在赤道附近,两个次高峰值在40o一60o。图中曲线④反应了这种分布规律,所以曲线④表示全球降水分布规律。

(2)从蒸发量看,南北纬20o一30o之间;同时蒸发曲线的低值在南北极地且比较对

称分布。据以上推测,曲线③表示全球蒸发量分布规律。

(3)从海水温度讲,受太阳高度角、太阳辐射的影响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只在赤道

附近形成一个峰值且南北半球基本对称,故③曲线表示海水温度曲线。

(4)从海水盐度看,在南北副热带海区,受副高控制,降水少、蒸发旺盛,盐度高;

而赤道海区,地处多雨带,降水丰富,海水盐度低;北纬60o附近,陆地面积大并有大量径流入海,海水盐度较60oS附近低,所以,盐度曲线有两个峰值出现在南北纬30o副热带海区。并由副热带向两侧低纬、高纬方向递减,图中曲线①反映了盐度的这种分布规律。

答案:

(1)①

(2)①曲线在A处呈峰值是因为地处副热带海区,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海水盐度高;

②曲线表示海洋平均蒸发量分布,在A处纬度低,太阳辐射强烈,且受副高控制,云量少,所以蒸发最为旺盛

(3)③曲线表示海洋表面平均温度分布,B处靠近赤道是全球一年内获得太阳辐射能量最多的地方;④曲线表示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在B处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故降水量最丰富。

[例2] 读下面“某区域与气温分布图”

(1)该区域位于____半球(南半球或北半球)。理由是_____。

(2)该图为___月份的气温分布图,判断理由是________。

(3)此时,浙江省吹___季风。我国大部分河流进入____期(丰水或枯水期)。

(4)a与b相比较,盐度较高的是____点。

解析:根据等温线判读方法,此图应为南半球,陆地的等温线向北(低纬)凸出,说明陆地比海洋温度低,是南半球的冬季,(或根据口诀陆北点北,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所以,为7月。那么中国大陆受夏季风影响。a海区为副热带,蒸发量大,盐度高。

答案:(1)南气温由北向南递减(2)7 陆地的等温线向北(低纬)凸出(3)东南丰水(4)a

[例3] 下图字母代表的是海上航运咽喉要道,读图回答问题:

(1)填出海上航运要道的名称

A_______海峡B_______海峡C_______海峡D_______海峡E_______海峡

F_____运河G______运河H_______海I______角

(2)由A经B至C处的航线是石油污染很严重的海域,为什么? _____________。洋流对石油污染的作用?海湾战争时,波斯湾海域大量海洋生物死亡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3)1941年12月,日本突然袭击夏威夷群岛的珍珠港,其舰队航线没有选用较好的南航线,而是选用冬季自然条件恶劣的北航线,用你学过的知识评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泰坦尼克号首航没有进入北极海区,使该船沉没的冰山是怎样进入纽芬兰岛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G附近海域有_______渔场,成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航线上的油污染主要与所运输货物有关。A是朝鲜海峡,B是马六甲海峡,C

是霍尔木兹海峡,很显然这是中东运往日本的石油航线。

日本袭击珍珠港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军事行动,选择航线必定考虑军事行动的保密性,海上航行保密靠天气做掩护,还要考虑洋流、风向对航速的影响。

答案:(1)A. 朝鲜 B. 马六甲 C. 霍尔木兹 D. 曼德 E. 直布罗陀 F. 苏伊士G.巴拿马H. 麦哲伦I. 好望

(2)该航线是中东石油运往东南亚和东亚韩国、日本的海上航线,意外事故造成石油泄漏污染海洋。有利于污染物扩散,加快净化速度。①毁坏油井、导致油膜覆盖海面、海水中缺氧使鱼类窒息②使鱼类中毒死亡

(3)北航线是沿北太平洋暖流经过的海区,冬季暖流上空的海域大雾弥漫,给舰队航行增加了困难,但军事保密性强,该海域又是盛行西风带,舰队顺风顺水,提高了舰队的航速。

(4)拉布拉多寒流将高纬海区的冰山漂流南下。

(5)秘鲁渔场秘鲁寒流的上升补偿流

[例4] 下图中a、b两条河流的补给来源都以地下水为主。读图问答:

(1)a、b两河中,水位季节变化较大的是______河,水源较易受污染的是____河。

(2)补给b河的地下水是____水,要使b河的水源不受污染,在图中①、②、③三处中,首先应保护____处的水源。

(3)a、b两河中,_______河比较可能出现与地下水互补的情况。

(4)a、b两河中,水体更新速度较快的是_____河。

答案:(1)a a (2)承压①(3)a (4)a

解析:解题的着眼点是区分潜水与承压水。埋藏在第一个隔水层之上的地下水为潜水,以降水补给为主,埋藏浅,潜水位受季节变化而升降明显,因距地表近,水体易受到污染。承压水是埋藏在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地下水,埋藏深,不易受污染,承压水位无明显季节变化,以潜水补给为主。在此基础上,确定a河河位床于潜水层,b河河床位居承压水层。答案也就迎刃而解了。

[例5] 读图回答:

(1)图中地质构造是____,其中A为____斜,B为____斜。

(2)甲、乙两处的山地都是在____(流水、风力)的____(侵蚀、沉积)作用下形成的。

(3)①、②、③、④四处的岩石属于沉积岩的是____和____。若要开采坚硬的岩石作建筑材料,宜选择①处还是③处?____处;___处为玄武岩。

(4)任意采伐A处山区的森林,将会导致附近的河流泥沙含量____,水旱灾增加,甚至可能造成____等地质灾害。

(5)A B两处:_______是良好的储油构造,_______是有利于储存地下水。

答案:(1)褶皱背向(2)流水侵蚀(3)①②③④(4)增加滑

坡和泥石流(5)A B

解析:这是一道观察分析读图题,要把握读图的基本原理,地质构造主要观察地层的弯曲变化情况,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向斜岩层向下弯曲,而地貌特点则应分析地表的形态变化;它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背斜部位受张力易侵蚀,而向斜部位多沉积。沉积岩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与岩浆活动无关,它的坚硬程度取决于岩层是受挤压力还是张力,受挤压力的岩层坚硬不易被侵蚀。玄武岩是岩浆喷出地表的结果,常在地表以上,森林有保持水土的环境效应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90分钟)

一. 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某科学考察队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1~4题。

1. 船只出发时,A处是冬季。经过三个月后到达C处,此时C处为()

A. 冬季

B. 春季

C. 夏季

D. 秋季

2. 图中①和②处相比()

A. ①处盐度高、温度高

B. ②处盐度高、温度高

C. ①处温度高,②处盐度高

D. ①处盐度高,②处温度高

3. 航行途中记载的下列现象,不可信的是()

A. 水温和气温越来越高

B. 接近目的地时遇上热带气旋

C. 有时正午阳光照射时没有影子

D. 过日界线时日期将增加一天

4. B处为加拉帕戈斯群岛,岛上栖息着企鹅和海豹,原因是()

A. 赤道暖流影响

B. 秘鲁寒流影响

C. 南极冰山的影响

D. 南半球“咆哮西风”影响

读某海域示意图,回答5~7题。

5. 图中海域油污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 油轮排放和油轮泄漏

B. 海底石油开采排放原油

C. 海风从产油区将油污吹来

D. 洋流从产油区将油污带来

6. 若某油轮发生泄油事故,在泄油区鱼类迅速死亡,其死亡原因有以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①油膜覆盖海面,水中异常黑暗,鱼类缺少必要的光照

②油膜覆盖水面,海水中缺氧,鱼类窒息

③海水严重污染,鱼类中毒

④石油比较黏稠,鱼类难以游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①②③④

7. 下列对油污的处理方案中,对海洋环境影响较小的是()

A. 喷洒强效洗涤剂,使油污迅速分散

B. 播撒粉状石灰,使油污分散

C. 直接用燃烧法清除

D. 利用麦秆、泥炭等物质吸收,集中处理

8. 日本斥巨资200亿日元加固在琉球群岛以东,太平洋上的一个无人居住的小岛,该岛露出水面不足2米,且即将被海水淹没。日本这样做的原因是()

A. 斥巨资以显示其强大的经济实力

B. 想在小岛上建一座海上城市

C. 保持小岛作为日本领土的法律地位,占有小岛及其专属经济区的海洋权益

D. 作为海运中转站

读下图,回答9—10题

9. 与图中A、B、C、D四个海域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A. 墨西哥湾、南海、孟加拉湾、北海

B. 加勒比海、南海、阿拉伯海、北海

C. 加勒比海、日本海、波斯湾、波罗的海

D. 墨西哥湾、日本海、阿拉伯海、波罗的海

10. 对甲、乙、丙三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三个国家石油资源都较丰富

B. 三个国家的人口都超过1亿

C. 三个国家的河流季节变化都很小

D. 三个国家的首都都是该国最大城市

读下图回答11~13题。

11. 造成该地河口附近著名古迹严重缺损的主要原因是()

A. 海水及海浪的侵蚀作用

B. 河流水的冲蚀作用

C. 物理风化和风蚀作用

D. 人类的活动

12. 图中B、C两地面积不断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壳的水平运动

B. 人类的围海造田

C. 气候变迁,河水减少

D. 沙漠侵吞水面缩小

13. 图中A地农业特色,与我国下列哪一地区相似()

A. 新疆的绿洲农业

B. 青藏地区的河谷农业

C. 珠江三角洲的生态农业

D. 长江中下游的平原农业

读阿尔卑斯山垂直自然带及其某日气温垂直变化图,据此回答14~17题。

14. 若山麓耕地牧场自然带与当地水平自然带相同,甲地属另一自然带,则其名称应为()

A.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 温带针叶、阔叶混交林带

D. 亚寒带针叶林带

15. 某日,暖湿气流按a、b、c、d、e的顺序翻越阿尔卑斯山脉,空气中水汽在b处恰好达到饱和状态,可能形成丰富地形雨的范围是()

A. a~b

B. b~c

C. c~d

D. d~e

16. 若由a到b,气温以每升高100米下降0.6℃的比率下降,而b到c气温下降,比率会减小,原因最可能是()

A. 随海拔增高,植被越来越少

B. a~b高度范围内的气温高于b~c

C. 海拔越高,大气密度越小

D. 过饱和水汽上升冷凝过程中释放热量

17. 由图可见,e地气温明显高于a地,说明e受()

A. 气旋影响

B. 锋面影响

C. 高气压影响

D. 焚风影响

2003年7月21日,我国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发生6.2级地震,地震发生后,大姚县又发生降雨,造成多处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给地震救援带来困难。据此回答18—20题。

18. 有关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震的发生与地质构造无关

B. 7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约是5级地震释放能量的60倍

C. 1976年的唐山地震是20世纪全球破坏性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

D. 由于地震发生在地球内部,是无法作出预报的

19. 有关滑坡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是山区爆发的特殊洪流,破坏力极强

B. 是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C. 人类对植被的破坏,是滑坡日趋频繁的原因

D. 大规模的工程活动是造成滑坡现象的主要原因

20. 在我国,火山、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地区是()

A. 东部沿海地区

B. 东北地区

C. 西北地区

D. 川、滇、黔地区

二. 综合题

21. 读“中国近海主要海域污染状况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近海海洋污染物来源主要是_______。

(2)为什么海口湾、珠江口油类污染标准指数很高?。

(3)无机氮、无机磷的化合物随江水大量排入杭州湾、珠江口,会引起哪些后果?

(4)保护近海海洋环境,应采取的对策是()

A. 加强宣传、加强立法、严格管理

B. 控制水产养殖,实现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

C. 控制人口,改革生产工艺,加大技术投入

D. 禁止过度捕捞,实现“伏期休渔”管理

22. 下图为某大陆西侧海面年平均水温(℃)分布示意图,判读后完成下列要求。

(1)此海区位于南、北哪一半球?。

(2)用实或虛线箭头在图上画出该海区洋流的分布。

(3)图中A处以北的沿海地带为气候。

(4)地球上具有此种分布模式的海区是(填字母)。

A. 欧洲西侧中纬海区

B. 北美西侧中纬海区

C. 非洲西侧中纬海区

D. 南美西侧中纬海区

23. 下图是沿20°经线所作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

(1)从A到D,该大陆地表自然景观呈现有规律的更替现象,且南北对称分布,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为基础形成的;而形成南北对称分布的特点则与该大陆所处的

位置有关。

(2)A、D、E三水域中,盐度最低的是,其原因是。

(3)D海区处在板块的(生长、消亡)边界,因此其面积将逐渐。

(4)飞机以1100千米的平均时速从B地飞往C地,至少要飞小时;若B、C两地的图上水平距离为4.4厘米,则该地形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约为。

(5)当B、C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相同时,下列说法可能的是()

A. 南极臭氧空洞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B. 东北平原正值播种小麦季节

C. 广东沿海受到台风袭击

D. 密西西比河水位暴涨

(6)某人在A海区投下一漂流瓶,结果顺水漂到悉尼的海滩上。请说出该漂流瓶依次是顺哪些洋流票流的?。

24. 读下图回答:

(1)从图中岩层形态看,A处地质构造为,它是良好的储构造。从地形上看,A处为,其成因是:a ;b 。

(2)图中所示水循环类型为,在其参与下,①处的岩石可转化为③处的岩石。

(3)从图中看,B处地质构造为,此处容易形成的地质灾害是,这种地质灾害又有可能促使、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4)②处地层中常含有丰富的等矿产资源,其上覆水域往往是资源集中分布区。

(5)图中所示的M、N两个专属经济区的范围是正确的。在专属经济区,该国享有的主权。

【试题答案】

一. 选择题

1. D

2. D

3. A

4. B

5. A

6. B

7. D

8. C

9. B 10. A

11. C12. A 13. A 14. A 15. B16. D17. D18. C 19. B 20. D

二. 综合题

21.

(1)陆地上的生产过程

(2)沿海工业生产发达,海运繁忙,工业生产与航线上的船舶排放的油污

(3)近海无机盐类增加,会造成海水富营养化,藻类植物大量繁殖,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增强,海水中缺氧,海洋生物死亡,并汇集在一起,形成赤潮现象

(4)AC

22.(1)北半球(2)绘图略(3)温带海洋性(4)A、B

23.(1)热量纬度(2)E 气温低,蒸发量小;周围有大量淡水汇入(3)消亡缩小(4)4 1:10000万(5)BC(6)西风漂流、秘鲁寒流、南赤道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

24.(1)向斜水山岭向斜底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断块相对上升

(2)海陆间水循环岩浆岩沉积岩

(3)断层地震滑坡泥石流

(4)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硫、磷海洋生物

(5)M 勘探、开发、利用、保护、管理海床上覆水域及底土自然资源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陆地和海洋》知识点归纳教学设计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七年级上册《陆地和海洋》知识点归纳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Summarizing the knowledge points of "land and ocean" in the seventh grade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七年级上册《陆地和海洋》知识点归纳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一.地球?水球? 1.海陆分布的比例: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仅占29%,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 2.海陆分布的特征,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陆地占48%,海洋占52%),海洋多分布在南半球(陆地占10%,海洋占90%),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东半球,海洋多分布在西半球,总体说,陆地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多分布在南半球,无论地球怎样分,分成两个相等的半球,而水半球总是大于陆半球。 二.七大洲和四大洋 1.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其中有六个大块和无数小块陆地,面积较大的是大陆,面积较小的是岛屿,合起来叫大洲,伸进海洋的突出部分叫半岛,海阳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2.被赤道穿过的大陆:非洲大陆,南美洲大陆。 3.按面积排列七大洲的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其中面积最大的是亚洲,面积最小的是大洋洲,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 4.各大洲分界线: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地中海;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印度洋和大西洋;欧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丹麦海峡,沟通了大西洋和北冰洋;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沟通了北冰洋和太平洋;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线:德雷克海峡,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欧洲和非洲的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沟通了大西洋和地中海;亚洲与大洋洲的分界线:马六甲海峡,沟通了印度洋和太平洋。 5.①海是大洋的边缘部分,海峡是沟通两大洋的狭小水道。 ②四大洋按面积大小排列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③南极洲是最南端多的大洲,最北端是北冰洋(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 ④太平洋被亚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环绕。 ⑤南极洲被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包围。

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精选及答案

一、陆地和海洋选择题 1.全球平均每年大约发生500万次地震,全球分布有500多座活火山,印度尼西亚多火山、地震是因为地处() A. 板块内部 B. 大陆内部 C. 板块交界处 D. 大陆交界处【答案】C 【解析】【分析】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故答案为:C。 【点评】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地壳的生长边界海岭和转换断层,以及地壳的消亡边界海沟和造山带、地缝合线等一些构造带,分割成许多构造单元,这些构造单元叫做板块。全球的岩石圈分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共六大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一般说来,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地壳不稳定。 2.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表示的大洋是() A. 太平洋 B. 大西洋 C. 印度洋 D. 北冰洋(2)图中②和③两个大洲的分界线是() A. 巴拿马运河 B. 白令海峡 C. 苏伊土运河 D. 乌拉尔山(3)下列关于世界海陆分布和变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概略地说,地球表层是“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B. 从太空中看到的地球更像一个“陆球” C. 世界海陆均匀分布 D. 地球岩石圈由七大板块拼合而成,各板块处于静止状态 【答案】(1)A (2)C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图中①表示的大洋是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 (2)读图分析可知,图中②为非洲,③为亚洲,两个大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土运河,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 (3)概略地说,地球表层是“七分海洋,三分陆地”,A正确; 从太空中看到的地球更像一个“水球”,大部分被海洋所覆盖,B错误; 世界海陆分布不均,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C错误;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各板块处于运动状态,D错误。 故答案为:(1)A;(2)C;(3)A; 【点评】(1)世界上的海洋和陆地面积比为7:3,大陆主要集中在东半球和北半球,无论怎样平均划分两个半球总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七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序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其中亚洲是跨纬度最广的大洲,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多和纬度最高的大洲。四大洋按面积大小排序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其中太平洋占世界大洋面积的一般左右,大西洋呈S形,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多和纬度最高的大洋。 (2)海陆变迁就是海洋变陆地,陆地变为海洋,即我们所说的沧海桑田。海陆变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地壳的变动,如在喜马拉雅山脉发现了鱼类化石;二是海平面的升降,如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三是人类活动主要是填海造陆,如荷兰的填海造陆。 3. 2018年10月13日国际减灾日的主题是“减少自然灾害损失,创建美好生活”。结合图,完成下面小题。 (1)近一年来,印度尼西亚发生5级以上的地震多达1次。对此解释正确的是:该国() A. 位于板块交界处 B. 位于板块内部 C. 位于大陆内部 D. 位于大洋中部 (2)灾害发生时,下列自我防护措施正确的是() A. 滑坡发生时,在坡底近观 B. 泥石流发生时,向垂直于其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C. 地震发生时,迅速乘电梯逃生 D. 台风发生时,躲在广告牌下避风 【答案】(1)A

七年级地理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与答案

七年级地理第二章陆地和海洋与答案 1、地球表面海洋面积占__71%__,而陆地面积仅占__29%__。地球表面积有5.1亿平方千米。 2、宇航员从太空看到的地球表面,大部分是_蓝_色的,因此地球被称为“__水球__”。 3、南、北半球相比陆地面积大的是北半球。得出世界陆地主要集中在_北_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__海洋__。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陆地。 4、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无数小块,其中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世界共有七个大洲,它们是__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大洋洲、南极洲。 5、主要分布在东半球的大洲有亚洲、欧洲、非洲、__大洋__洲、__南极洲__洲的大部分。主要分布在西半球的大洲有__北美洲___洲、___南美___洲。赤道穿过的大陆有__非洲__大陆、__南美洲___大陆。太平洋沿岸的大洲有__大洋__洲、__亚__洲、__北美___洲、__南美__洲、__南极__洲,北冰洋沿岸有__亚___洲__北美___洲__

欧洲__洲。 6、按面积大小写出七大洲的名称___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7、我国所在的大洲是__亚洲___、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是一个整体称亚欧大陆。它是地球上最大的一块陆地,占陆地总面积的34% 以上。 8、面积最大的洲是亚洲;面积最小的洲是大洋洲;面积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 9、亚洲与欧洲的分界限为__乌拉尔__山脉__乌拉尔__河__大高加索__山脉___土耳其__海峡。 北美洲和南美洲的界限是__巴拿马运河_运河,由此可以得出不同的大洲之间一般以_山脉__、__河流__为分界限。亚洲和北美洲以白令海峡为界;南美洲和南极洲以德雷克海峡为界; 10、纬度最高的大洲是南极洲。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南极洲。跨经度最多的大洋是北冰洋。

无锡市初中地理 陆地和海洋(及答案)

一、陆地和海洋选择题 1.(贵港)下列地理事物因板块相互碰撞、挤压而形成的是() A. 东非大裂谷 B. 红海 C. 海沟 D. 大西洋【答案】C 【解析】【分析】东非大裂谷是大陆板块发生断裂形成的;红海是大陆板块发生断裂形成裂谷,裂谷持续扩大,海水涌入形成的;海沟是板块相互碰撞挤压,边缘古老的洋底俯冲到相邻的大陆板块之下形成;大西洋是美洲板块、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张裂形成,受板块的拉伸作用,目前面积不断扩大。 2.读图“世界海陆分布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大洋洲的面积最大 B. 北冰洋是世界最大的大洋 C. 亚欧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D. 赤道穿过非洲中部 【答案】 D 【解析】【分析】由图中海陆分布图可以看出,大洋洲的面积是最小的,亚洲面积最大;北冰洋是世界最小的大洋,最大的海洋是太平洋;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赤道穿过非洲中部。 故答案为:D 【点评】七大洲按面积从达到小的排列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四大洋面积按从大到小的排列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3. 2019年4月1 8 日1 3时01分在我国台湾省花莲县海域(北纬24.02度.东经121.65度)发生6.7级地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地震是因为下列哪两个板块的挤压碰撞产生的() A.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B.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C. 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 D. 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2)地震来临时,教室里的学生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A. 一直躲在教室里,等待救护人员救援 B. 立即从窗户处外跳逃生 C. 各自立刻跑向室外 D. 护头下蹲并躲在桌子旁边,震动暂停后快速撤离 【答案】(1)A (2)D 【解析】【分析】(1)我国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台湾省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多火山,地震;A符合题意。 (2)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特别是21世纪以来,全球多地已经进入地震活跃期,所以平时要掌握必要的防震知识。地震来时,千万不要惊慌,身处高楼层时,乘电梯或走楼梯危险性都较大,阳台等处也不安全. 若是在高楼层的教室上课,要就近躲在课桌旁边,或小开间的墙角处,半蹲,并用书包等护住头部;切不可因为恐惧从窗户跳下.若是在高楼层的家中,则要迅速撤离到空间较小或有三角支撑的洗漱间,可用枕头保护头部,震动结束后快速跑到室外空旷处。若是在低楼层教室或是平房中,可以迅速跑到开阔的地方,远离建筑物和危险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A;(2)D; 【点评】(1)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该学说认为全球地壳可以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为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其中要特别注意印度洋板块包括了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澳大利亚大陆、新西兰及大部分的印度洋。在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在不断的运动当中,相互挤压形成高大山系,相互分离形成裂谷和海洋。 (2)在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板块内部比较稳定。世界上主要有两大火山地震带,一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二是喜马拉雅山-地中海火山地震带。 (3)地震逃生法则: 1.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 2.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 3.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 4.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5.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 6.在百货公司、剧场时依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 4.2019年4月19日,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6.7级地震,造成不少人员伤亡和部分基础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知识点总结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一、海陆面积比 海洋:3.61亿平方千米(71%)陆地:1.49 亿平方千米(29%)、1、北半球陆地39% 海洋61% 2,南半球陆地19% 海洋81% 3、世界海陆分布不均匀,从南北半球看,陆地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分布在南半球。从东西半球看,陆地集中分布在东半球,海洋集中分布在西半球。 二、世界海陆分布: 1、比例——大陆29% 海洋71% 2、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3、无论南北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 4、北半球中纬度海陆基本各占一半,南半球陆地面积很小。 三、七大洲 1、基本概念 陆地:地球表面未被水体淹没的部分。 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大陆。 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 半岛:三面临水,一面同陆地相连的陆地。 大洲:大陆与它周围的岛屿合称大洲。 2.七大洲名称: 3.七大洲的面积:

4.大洲的分布 东半球: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 西半球:南美洲、北美洲 赤道穿过的大洲(亚洲、大洋洲、非洲、南美洲) 北半球:欧洲、北美洲 南半球:南极洲 5.各大洲分界线 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 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 欧非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 亚、北美:白令海峡 欧、北美:丹麦海峡 南北美洲:马拿马运河 南极洲、南美洲:德雷克海峡 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东北部连接亚非两大洲的苏伊士地峡上,开凿于1859-1869年,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大大缩短了从欧洲和北美洲到印度洋沿岸的航程。 巴拿马运河: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人工河道,位于南北美洲分界线处巴拿马共和国中部的巴拿马地峡,全长82千米。

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知识点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⒈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概括地说,地球上是七分海洋三分陆地,海陆分布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 2.无论我们怎样将地球平分为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3.海是海洋的边缘部分,洋是海洋的中心部分,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4.四大洋面积从大到小是太平洋(面积最大、岛屿最多、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大西洋(形状如同“S”)、印度洋、北冰洋(面积最小、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全在东半球)。(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太大印北) 5.全球陆地被海洋包围,并分割成大大小小许多块,其中面积广大的叫大陆(共六块大陆:亚欧大陆、南美洲大陆、北美洲大陆、非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南极洲大陆),面积较小的是岛屿。大陆与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半岛则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是亚欧大陆,最小的大陆是澳大利亚大陆,最大的岛屿是北美洲的格陵兰岛,最大的大洲是亚洲,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 6.全球陆地共分为七个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面积由大到小排列: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洲)。面积最大的是亚洲,面积最小的是大洋州;平均海拔最高的是南极洲,平均海拔最低的是欧洲;主要位于东半球的大洲有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洲有非洲,全部位于西半球的是南美洲和北美洲;主要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北美洲、亚洲、欧洲、非洲,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北美洲和欧洲,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是南极洲;被三大洲(亚洲、北美洲、欧洲)包围的大洋是北冰洋,被三大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包围的大洲是南极洲;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都是南极洲;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是亚洲;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的大洲是大洋洲和亚洲;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洋都是北冰洋。 7.大洲的分界:亚欧两洲的分界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里海、土耳其海峡、黑海;亚非两洲的分界是苏伊士运河;南、北美洲的分界是巴拿马运河;亚洲、北美两洲的分界是白令海峡;北美、欧两洲的分界是丹麦海峡;南美、南极两洲的分界是德雷克海峡;欧、非两洲的分界是直布罗陀海峡。 方法清单: 方法一.七大洲、四大洋的轮廓位置记忆方法: 1.图示与口诀结合记忆: 站在北京向西看,亚欧两洲连成片。东南方是大洋洲,非洲大陆在西南。 站在北京往东看,南北美洲在彼岸。南极洲位置最特殊,位于地球最南端。 2.构建脑图: 七大洲、四大洋的相互位置关系地图进行空间记忆,按一定的方向或顺序,在大脑中构建空间分布图,如北冰洋周围的三个大洲由亚洲开始按顺时针分布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在以南极为中心的地图上,南极半岛和南美洲隔海峡相望。然后联系世界海陆分布图,从南美洲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是南美洲、大西洋、非洲、印度洋、大洋洲、太平洋。 方法二:在半球图上识别七大洲、四大洋的方法: 1.在东西半球图上判读大洲、大洋 (1)根据陆地面积判读东西半球:东西半球中陆地面积较大的为东半球,陆地面积较小的为西半球。 (2)根据大陆的分布判读大洲:两个大陆手拉手的是南北美洲,北面是北美洲,南面是南美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第二章《陆地和海洋》测试题(含答案)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大洲处于同一个大陆的是 A.亚洲、北美洲B.亚洲、欧洲C.北美洲、大洋洲D.欧洲、大洋洲2.图中所示大洲不与北冰洋相临的是 A.亚洲B.北美洲C.欧洲D.大洋洲 3.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 A.乌拉尔山B.白令海峡C.台湾海峡D.巴拿马运河4.我国位于两大火山地震带上,每年5月12日为我国的“防灾减灾日”,我们学校所在的社区也有相关防灾专题板报,如在楼房里遇到地震,应该如何避震 A.跳楼 B.躲在窗下 C.乘电梯下楼 D.就近躲在床下、桌下5.大地震停了下来,你在家里侥幸躲过一关,接着,你将如何做?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关闭水电及煤气开关 B.及时抢救在碎物底下的人员 C.及时离开房屋,到开阔地带 D.打开电灯,或用打火机照明,查看损害情况 6.下图为巴拿马运河,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A为北美洲 B.B为非洲 C.C为大西洋 D.D为太平洋 7.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和大洋是() A.亚洲、大洋洲 B.亚洲、太平洋 C.亚洲、大西洋 D.亚洲、太平洋 8.关于地表海陆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西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东半球的陆地面积

B.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C.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南半球的陆地面积 D.无论哪个半球,海洋面积都大于陆地面积 9.每年的9月1日是日本全国的防灾日,中小学生要进行防震演习。我国也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我们也应掌握一些防震知识,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应迅速撤到空旷地 B.当来不及离开房屋时应两手抱头躲到墙角 C.就坐在教室内做作业,毫不惊慌 D.如果被埋在废墟中不能自行脱险时,要高声呼救,直到有人发现为止;同时要挪开脸、胸前的杂物,清除口鼻的灰土,保持呼吸通畅。 10.科学的避震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人员伤亡。以下避震方法中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A.如果在室内(楼房),可选择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小跨度卫生间、厨房等处躲藏B.如果在室外,要躲在高大建筑附近或高架桥下 C.在教室里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蹲在各自的课桌下,地震一停,迅速有序撤离D.无论在何处躲避,都要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或其他软物体保护头部 11.下列海陆变迁的例证,主要是由于地壳运动产生的是( ) A.马尔代夫群岛将会消失B.喜马拉雅山脉发现鱼龙化石 C.荷兰围海造田,日本填海造陆D.黄河三角洲的面积不断扩大 12.世界最大的大陆是() A.非洲人陆B.亚欧人陆C.南极人陆D.澳人利亚大陆13.下列属于亚洲与欧洲地理分界线的事物是() A.直布罗陀海峡B.巴拿马运河C.乌拉尔山D.苏伊士运河14.以下选项,哪一项不是地球的公转运动产生的() A.季节变化B.昼夜交替 C.两极地区极昼极夜的变化D.昼夜长短变化 日本和厄瓜多尔都是多火山和地震的国家,读日本和厄瓜多尔位置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最新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精选含答案

一、陆地和海洋选择题 1.下图示意“世界海陆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对图中④表示的大洲描述正确的是() A. 平均海拔最低 B. 最湿润的大洲 C. 平均海拔最高 D. “热带大陆”之称 (2)图中A表示的大洋是() A. 太平洋 B. 大西洋 C. 印度洋 D. 北冰洋【答案】(1)D (2)A 【解析】【分析】(1)南美洲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平均海拔最高是南极洲,非洲3/4的面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绝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气候普遍暖热,因而被称为“热带大陆”,故选择答案D。(2)图中A是太平洋,它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洋。 故答案为:(1)D;(2)A。 【点评】(1)地球表面是由陆地和海洋构成,陆地占29%、海洋占71%,即七分海洋,三分陆地。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但南极周围却是南极大陆。 (2)世界上共有7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依次为: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共有4大洋,按面积由大到小依次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2. 2019年4月10日21时,美国、中国、智利、比利时、丹麦和日本等国同时发布人类首张黑洞照片。据图2EHT (事件视界望远镜)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黑洞照片分别以英语、汉语、西班牙语、丹麦语和日语发布,其中在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分别是() A. 西班牙语、日语 B. 英语、汉语 C. 英语、西班牙语 D. 汉语、

英语 (2)黑洞照片是由分布在全球的八座射电望远镜虚拟出一个地球大小的“事件视界望远镜”捕获的。对图中望远镜的位置,描述错误的是() A. aef 所处位置地壳不稳定 B. b位于欧洲大陆上 C. c所处的纬度位置最高 D. d位于大西洋中的岛屿上 【答案】(1)B (2)D 【解析】【分析】(1)在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英语,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选项B正确。(2)根据图中的海陆轮廓线形状可以判断,aef 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所处位置地壳不稳定选项A正确。b位于伊比利亚半岛上,属于欧洲的大陆部分,选项B正确。c所处的位置是南极点,在图中所有望远镜中,纬度位置最高,选项C正确。d 位于太平洋中的岛屿上,而不是大西洋,选项D描述错误,符合题意。选D。 【点评】(1)汉语主要分布的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新加坡、蒙古、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缅甸、老挝、朝鲜、韩国、日本、美国西部州和夏威夷州等国家和地区。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会说汉语的人大约有16亿,居世界人口数量使用语言第一,使用广泛度居世界第二(英语广泛度第一,有5000多万外国人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汉语是联合国承认的官方六大的工作语言之一。 (2)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最深、边缘海和岛屿最多的大洋,它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和南北美洲之间。大西洋是地球上第二大洋,位于欧洲、非洲与南、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印度洋是世界的第三大洋,位于亚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极洲之间。北冰洋是世界最小最浅又最冷的大洋,大致以北极圈为中心,位于地球最北端,被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环抱着。 3.读世界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高考地理-世界的陆地和海洋练习试题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一、单项选择题: 1、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 A、亚洲 B、非洲 C、南极洲 D、大洋洲 2、下列大洲中,被三大洋包围的大洲是() A、大洋洲 B、南美洲 C、非洲 D、南极洲 3、赤道共穿过() A、2个大洲 B、3个大洲 C、4个大洲 D、5个大洲 4、世界上海陆面积比例是() A、各占一半 B、2/3陆地 C、1/4海洋 D、三分陆七 分海 下图是各大陆的面积与平均海拔高度关系示意图,据此回答5--6题。 5、X大陆是() A.非洲大陆B.北美大陆 C.南美大陆D.南极大陆 6、Y大陆是() A.亚欧大陆B.澳大利亚大陆 C.北美大陆D.南美大陆 7、一架飞机从我国广州起飞,沿着北回归线 自东向西绕地球飞行一周,请问这架飞机沿 途依次经过哪些大洲和大洋() A、亚洲、印度洋、非洲、大西洋、北美洲、太平洋 B、亚洲、太平洋、北美洲、大西洋、非洲、印度洋 C、亚洲、大西洋、北美洲、太平洋、非洲、印度洋 D、亚洲、印度洋、大西洋、北美洲、太平洋、非洲 8、四大洋中,跨经度最多的大洋是()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9、关于太平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平洋被亚洲、大洋洲和南北美洲所包围 B、太平洋的面积在世界四大洋中最大,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四分之一 C、太平洋表层水的年平均温度超过19°C,其平均水温仅次于印度洋 D、太平洋有世界上最深的海沟,其深度超过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10、关于大洲大洋的正确叙述是: A、亚洲和欧洲合称亚欧大陆 B、位于大西洋的马里亚纳海沟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沟 C、北冰洋全部在北极圈内 D、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称拉丁美洲 11、下列有关运河和海峡的叙述中,属于错误的一条是: A、苏伊士运河沟通红海和地中海 B 、麦哲伦海峡分隔南美大陆

2020-2021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精选含答案

一、陆地和海洋选择题 1.(贵港)七大洲中,面积最大和纬度最高的大洲分别是() A. 亚洲、北美洲 B. 非洲、南美洲 C. 非洲、大洋洲 D. 亚洲、南极洲 【答案】 D 【解析】【分析】南极洲绝大部分位于南极圈以内,是七大洲中纬度位置最高的大洲,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 2.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壳等生物化石。这一记载说明() A. 太行山是由海洋演化为陆地而成的 B. 太行山今后将会从陆地转变为海洋 C. 今天的海螺海蚌是陆地演化而来的 D. 古老的海螺海蚌一直生活在陆地上 【答案】 A 【解析】【分析】解: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因为各种变化往往需要经历浸长的时间,所以在短期内大多不易被人们察觉;《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壳等生物化石,证明这里曾经是一片海洋,后来由于地壳隆起并抬升成为高山,这是海陆变迁的例证, 故答案为:A 【点评】地表形态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海陆不断发生变迁。海洋可以变成陆地,陆地也可变成海洋。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例如填海造陆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海陆变迁的证据有很多,如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我国东部海域海底发现了古河流遗迹,是陆地变成海洋的例证。 3.下图为“东半球海陆轮廓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a、b、c三大洲中面积从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A. a-b-c B. a-c-b C. c-a-b D. c-b-a (2)下列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表是三分海洋,七分陆地 B. 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 C. 东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D. 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都是以陆地为主【答案】(1)B (2)B 【解析】【分析】(1)由图可以看出,图中a、b、c三大洲分别是亚洲、欧洲和非洲,从面积大小看,a表示的亚洲面积最大,其次是c表示的非洲,第三是b表示的欧洲,故选B。(2)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叙述,地球表面“三分是陆地、七分是海洋”;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任何面积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故选B。 【点评】(1)全球共划分成七个大洲。它们恰似美丽的七巧板,相互组合,巧妙搭配,共同组建了地球上的陆地。按其面积大小依次划分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世界大洋水体相互连通,共有四大洋,按面积由大到小依次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2)地球表面是由陆地和海洋构成的,陆地占29%、海洋占71%,即七分海洋,三分陆地。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但南极周围却是南极大陆。 4.读东半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两大洲的地理分界线是() A. 白令海峡 B. 直布罗陀海峡 C. 巴拿马运河 D. 苏伊士运河 (2)图中全部分布在东半球的大洋是() A. 太平洋 B. 大西洋 C. 印度洋 D. 北冰洋【答案】(1)D (2)C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图中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乙是全部位于东半球的非洲,面积约3000万平方千米,两大洲的界线是位于非洲东北部的苏伊士运河,故选D。(2)地球上百分之七十一是被海洋覆盖,海洋面积约有3.8万亿平方千米,其中太平洋、大西洋和北冰洋跨了东西两个半球,印度洋全部位于

初中地理培优(含解析)之陆地和海洋

一、陆地和海洋选择题 1. 2017年3月我市长岛县北部海域发生多次地震,相关资料如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相关资料可以用来() A.研究长岛地震发生的历史规律与原因 B.估量长岛地震对海洋捕捞业造成的损失 C.揭示长岛地震造成的海平面升降情况 D.明确该段时间长岛地震发生的位置、日期和级别 (2)以下是同学们对这些地震的看法,其中比较合理的是() A.地震是岛屿分布不均引发的 B.地震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有关 C.地震发生的地点分布相对集中 D.地震震级大小与发生的日期有关 【答案】(1)D (2)C 【解析】【分析】(1)图中的数据列举了长岛3月发生地震的日期和级别,可以研究这一段时间内,长岛地震发生的位置、日期和级别。由于时间仅集中在3月内,因此无法研究长岛地震发生的历史规律与原因;地震仅列举了日期和级别,因此无法估量长岛地震造成的捕捞业损失和海平面升降。(2)从资料可以看出,地震集中在长岛附近,地震发生地点分布相对集中。地震发生的原因与地壳活跃程度有关,与岛屿分布无.关,地震震级也与日期无关。长岛位于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远离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所以与这两个板块碰撞无关。 【点评】一般说来,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地壳不稳定。大陆和大陆板块相撞,形成高耸的高山和高原;大陆和大洋板块

相撞,在大陆边缘形成山脉,高原,岛弧,而海陆交界处形成海沟。世界上两大著名火山地震带为: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由于处于板块交界处,地壳相当活跃。 2.读下列四大洲轮廓图,完成下列小题。 (1)关于四大洲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大洲都为发达国家 B.②大洲落后主要在于其资源贫乏 C.③大洲内河航运发达,主要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 D.④大洲地势中部低四周高 (2)四大洲中气候复杂多样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1)C (2)D 【解析】【分析】(1)读图可得,①是北美洲,②是非洲,③是欧洲,④是亚洲。北美洲的国家多为发达国家,其中墨西哥属于发展中国家;非洲的矿产资源丰富,有富饶大陆之称;欧洲内河水运发达,主要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2)读图可得,①是北美洲,②是非洲,③是欧洲,④是亚洲,其中北美洲和亚洲被北回归线、北极圈穿过,气候复杂多样。 【点评】(1)欧洲西部虽然较长的河流不多,但河流之间有运河相通,形成了便利的内河航运网,内河航运发达。自然原因:欧洲西部气候类型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年降水量丰富,季节分配均匀;地形以平原为主,使河流流速小,水流平稳有利于通航;本区冬季气温在0℃以上,河流无结冰期,可终年通航。社会经济原因:本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城市众多,人流与物流量大。 (2)由于亚洲南北跨纬度广,东西距离长,地形复杂多样,导致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世界上主要的气候类型有11种,亚洲就有9种,除了热带草原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这两种气候类型外,其他的气候类型都有。北美洲地跨热带、温带、寒带,气候复杂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为主,北部在北极圈内,为冰雪世界。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练习题及答案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专题复习 1.位于两大洲之间的海峡有(B ) A.麦哲伦海峡B.土耳其海峡C.多佛尔海峡D.马六甲海峡 【命题意图】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大洲之间界线的掌握情况。 【易错分析】海峡的分布掌握不住。 【解题思路】A项、D项往往选错。麦哲伦海峡是火地岛与南美大陆之间的海峡,火地岛属于南美洲,往往认为是南极洲同南美洲之间的海峡,而南美洲同南极洲之间是德雷克海峡;马六甲海峡位于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审题不细心的话也往往出错。 2.关于大洲和大洋的不正确叙述是() A.太平洋和大西洋都跨东西两半球B.大洋洲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 C.南极洲是世界上地势最高的大洲D.北冰洋全部在东半球 【解析】认真读课本中大洲与大洋分布图,可知大洋洲的岛屿众多,跨东南西北四个半球,南极洲地势最高。 : 【答案】D 3.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有() A.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B.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 C.亚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D.亚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 【解析】了解各大洲与北回归线的位置关系。 【答案】 C 4、下列有关运河和海峡的叙述中,属于错误的一条是(D ) A、苏伊士运河沟通红海和地中海 B、麦哲伦海峡分隔南美大陆和火地岛 C、基尔运河联系北海和波罗的海 D、巴拿马运河连接太平洋和墨西哥湾 5、位于两个大洲之间的海峡有(B ) $ A、麦哲伦海峡 B、土耳其海峡 C、多佛尔海峡 D、马六甲海峡 6、世界上海陆面积比例是( D ) A、各占一半 B、2/3陆地 C、1/4海洋 D、三分陆七分海 7、下列哪个大洲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C) A.亚洲B.非洲C.北美洲D.南美洲 8、赤道穿过的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A) A.亚洲B.非洲C.大洋洲D.南美洲 9、四大洋中,跨经度最多的是( D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 A:北京时间2008年5月8日0时45分,在日本本州东海岸近海发生级地震,致使5人受轻伤。日本列岛正好坐立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当太平洋板块向西水平运动时,就会横冲至亚欧板块的下面,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之下,交界处的岩层便出现变形、断裂等运动,产生火山爆发现象与地震。因此,日本会变为火山、地震的活动频繁地带。 B: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发生里氏级强烈地震,地震造成了

初中地理 陆地和海洋综合试题附答案解析

一、陆地和海洋选择题 1.读“东西半球图”,完成下列小题。 (1)赤道没有穿过的大洋是()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2)南北回归线同时穿过的大陆是() A.亚洲 B.非洲 C.大洋洲 D.南美洲 【答案】(1)D (2)B 【解析】【分析】(1)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是世界上四大洋,其中赤道穿过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是世界最小最浅和最冷的大洋,大致以北极圈为中心,位于地球的最北端,被欧洲大陆和北美大陆环抱着。(2)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有:亚洲、非洲、北美洲;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有:非洲、大洋洲、南美洲;故南北回归线均穿过的大洲是非洲。 【点评】(1)世界大洋水体相互连通,共有四大洋,按面积由大到小依次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最深的大洋,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和南北美洲之间。大西洋是第二大洋,位于欧洲、非洲与南、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印度洋是第三大洋,位于亚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极洲之间。北冰洋是最小的大洋,位于北

极附近。 (2)世界陆地共分成七个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亚洲主要在北半球和东半球,是面积最大的大洲;欧洲主要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非洲位于南北半球和东半球;大洋洲主要在东半球和南半球,是面积最小的大洲;北美洲主要在西半球和北半球;南美洲位于南半球和西半球;南极洲位于东西半球和南半球,是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的大洲。 2.下图中的甲、乙两国,关于甲、乙两国自然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 地势都是中部低、四周高 B. 甲、乙两国的居民都以白色人种为主 C. 甲国气候凉爽,乙国气候湿热 D. 都处于板块交界附近,多地震 【答案】 C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甲国水系呈放射状且西部河流流入海洋,说明该国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故A错误;根据经纬度可知乙国位于非洲,居民以黑色人种为主,故B错误;根据经纬度可知甲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安第斯山行山间高原,虽纬度低,但海拔高,气候凉爽,乙国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气候湿热,故C正确;乙国不在板块的交界处附近,故D错误;依据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南北纬10度之间,即赤道附近地区,该地区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盛行强烈的上升气流,形成了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特征。主要分布在非洲刚果盆地、马来群岛以及南美亚马孙河流域。人种是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差异划分的。按照肤色差异,世界人口可以分为三大人种,即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北美洲北部等地的人种主要是黄色人种;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种主要是黑色人种。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西亚、北非以及北美洲、大洋洲。 3.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陆地的面积分别是() A. 79%21% B. 71%29% C. 70%30% D. 78%22% 【答案】 B 【解析】【分析】解:根据计算,地球表面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占29%,所以正确的是B。 【点评】地球表面是由陆地和海洋构成的,陆地占29%、海洋占71%,即七分海洋,三分陆地。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但南极周围却是南极大陆。无论我们怎么划分,地球的任何两个大小

2013年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测试题

2013年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测试题(一) 班级:姓名:学号: 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入上面答题卡: 一、选择题 1、苏联宇航员加加林说:地球看上去更像个水球,这是因为() A 地球表面71%是海洋 B 天是蓝的 C 海洋占陆地面积的90% D 海洋是蓝的 2、热带面积最广是的() A 非洲B亚洲 C北美洲D 欧洲 3、某人的家乡位于西半球、北半球,以下选项符合要求的是() A 北美洲 B 亚洲 C 南美洲D大洋州 4、大洋的边缘部分是() A海B 半岛 C 岛屿 D海峡 5、四大洋当中完全位与北半球的是() A 北冰洋 B 印度洋 C 太平洋 D 大西洋 6、你认为下列各项不能作为海陆变迁的证据是的() A相互分离的大陆都有人类活动 B 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人类活动遗迹 C 有些大陆的边缘可以较好的吻合 D 喜马拉雅山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7、你认为下列是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的是() A 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 B 潮汐的作用 C 人为因素 D 火山喷发 8、马来西亚是著名的“火山国”,因为() A 位于板块交界地带 B 位于板块内部 C 位于板块较硬的部位 D 位于山区 9、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是什么力量使它隆起()

A 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挤压 B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分离 C 印度洋板块自身隆起 D 古地中海抬升 10、几乎全部被海洋覆盖的板块是() A 太平洋板块 B 印度洋板块 C 南极洲板块 D 亚欧板块 11、日本号称“火山地震博物馆”是因为() A 位于板块内部B位于板块交界地带C 位于板块较硬的部位 D 位于山区 12、强强说要去既位于西半球又位于北半球的大陆去旅游,他要去哪里() A 亚洲 B 北美洲 C 南美洲 D 欧洲 13、大名正驾船在亚非分界线上航行,他在哪() A 巴拿马运河 B苏伊士运河 C 白令海峡 D 马六甲海峡 14、相传亚洲的因纽特人跨过了哪里到了北美洲?() A苏伊士运河 B白令海峡 C巴拿马运河 D马六甲海峡 15、假如地中海将在几千万年之后消失,那么将连在一起的大洲是() A 亚洲、非洲 B 欧洲、非洲 C 北美洲、南美洲 D 大洋州、南极洲 16、完全被赤道穿过的大洲是() A 亚洲、欧洲 B 南美洲、非洲 C 欧洲、北美洲 D 亚洲、非洲 17、下列大洲中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都穿过的是() A 亚洲 B 非洲 C 南美洲 D 北美洲 18、关于世界陆地和海洋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A 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B全球海陆分布不均匀 C 东半球海洋面积大于西半球海洋面积 D 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北半球陆地面积 19、世界上纬度最高的大洲是() A 北冰洋 B 南极洲 C 欧洲 D 南美洲 20、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A 北冰洋 B 南极洲 C 欧洲 D 南美洲 二、连线题 20

初中地理 陆地和海洋

一、陆地和海洋选择题 1.下图为“东南亚及其附近板块分布示意图”,读后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马六甲海峡是沟通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咽喉” B. 东南亚地势北高南低,呈现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表形态 C. 印度尼西亚有“火山国”之称,全部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D. 火山喷发的火山灰和熔岩流破坏田园、建筑物,还可能引发地震,有害无利 【答案】 A 【解析】【分析】马六甲海峡是沟通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咽喉”,A正确;东南亚中的中南半岛地势北高南低,呈现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表形态,B错误; 印度尼西亚有“火山国”之称,大部分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C错误; 火山喷发的火山灰和熔岩流破坏田园、建筑物,还可能引发地震,但也会带来肥沃的土壤,有利有害,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东南亚海上要道、地形、地震及危害等,把握相应的课本知识是答题的基础,属于理解记忆类知识点,有一定难度。 2.台湾省是我国地震多发区,2019年4月18日花莲县附近(北纬24.13度,东经121.52度)发生6.1级左右地震。 据此并结合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台湾岛自然地理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平原主要分布在岛屿东部 B. 西部是迎风坡,比东部降水多

C. 河流水流湍急,水能丰富 D. 全年高温多雨,森林资源丰富 (2)台湾省地震多发频发,主要因为其位于() A. 太平洋的大洋中脊 B. 印度洋大陆架附近 C. 欧亚板块的内部 D. 板块与板块交界附近 【答案】(1)C (2)D 【解析】【分析】(1)台湾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故A错误;台湾西部是背风坡,比东部降水少,故B错误;台湾河流短小湍急,水能丰富,故C正确;台湾主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故D错误。故选:C(2)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台湾省地震多发频发,主要因为其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故选:D。 【点评】(1)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其中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地势东高西低,人口与城市主要集中于岛屿西部沿海平原。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沿海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地壳的生长边界海岭和转换断层,以及地壳的消亡边界海沟等分割成许多构造单元,这些构造单元叫做板块。一般说来,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地壳不稳定。大陆和大陆板块相撞,形成高耸的高山和高原;大陆和大洋板块相撞,在大陆边缘形成山脉,高原,岛弧,而海陆交界处形成海沟。 3.在探究海陆变迁的时候,同学们搜集到了2018年中国主要地震分布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有同学对2018年中国主要地震分布进行了归纳,下列说法中最恰当的是( ) A. 集中分布在沿海 B. 集中分布在西部内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