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史上最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专题研究”题及答案

史上最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专题研究”题及答案

史上最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专题研究”题及答案
史上最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专题研究”题及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专题研究”题库

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导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发展及其科学体系

一,名词解释: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要议题是:确定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全会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正标准问题的讨论,认真地讨论了“文化大革命”中发生的一些重大政治事件和“文化大革命”留下来的某些历史问题。会议的伟大功绩在于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这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2,两次历史性飞跃:我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找到了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指导革命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在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历史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的崭新实践中,开始找到了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二、简述题

4,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参见《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第(4)条

6,简述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过程。

参见本章论述题第6题。

第一讲: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一、名词解释: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点,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粉碎“四人帮”以后,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者的非凡胆略和科学态度,号召全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它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的进行,开创了崭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二、简述题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恢复和确立党的思想路线是什么?

我们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4,简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本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首先,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实事求是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达到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一致。但这种一致是相对的、暂时的,是历史的、发展的一致,是在一定条件下的具体的一致。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如果不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不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就会失去活力。因此,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坚持真理和发展真理,才能破除教条主义、主观主义,真正做到实事求是。

其次,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解放思想就是要破除教条主义、本本主义、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对人们思想观念的束缚,从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出发去探索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发现其中的规律性,并以这种关于规律性的认识来指导我们的行动,从而在实践中检验这些认识的真理性,达到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一致与统一。所以解放思想的根本目的是实事求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解放思想就是实事求是,二者是完全一致的。

第三,实现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辨证统一的基础是社会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就是要使主观与客观、思想与实际相符合,但主观是否符合客观,思想是否符合实际,只能通过社会实践来加以检验。只有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才能从根本上破除一切从本本出发的教条主义,克服与消除思想僵化,从而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第二讲: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阶段

一、名词解释:

1,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所具有的质的规定性,是区别于其他一切剥削制度的基本方面,是社会主义得以存在的历史根据。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是在社会主义实践中逐步加深的。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作了科学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科学概括,继承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是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大理论成果之一。它把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科学水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

2,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和主要内容。“一个中心”指坚持经济建设为各项工作的中心;“两个基本点”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必须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也离不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的阶段。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作出新的概括,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我国在现阶段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是我国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前提。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根据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思考和当代中国情况的研究,形成了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就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二、简述题

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是什么?

参见《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第14条。

4,简述我党确立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意义。

参见本章论述题第3题。

三、论述题

1,怎样理解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

1992年春,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这一重大问题作了总结性的理论概括。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的这一科学概括,继承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是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重大的理论成果之一。

第一,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强调了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和现实都科学证明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首要内容。

第二,邓小平在这一科学概括中,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我国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标志

着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消失。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仍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还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企业和外资经济等经济形式,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的补充形式长期存在。私营经济、外商投资经济中确实还存在着某些剥削现象,但社会主义的发展的根本目标是要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根本目标。这是社会主义制度同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区别所在,是社会主义本质应有之义。

第三,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科学概括既包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问题,又包括了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问题,它们是互为条件,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邓小平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来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容,既讲了生产力方面的本质要求,又讲了生产关系的本质要求,深化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第四,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的科学概括,科学地回答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对于我们深入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而深远的理论意义。这一科学概括,纠正了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人们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的一般论述,并根据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理解,简单地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方面来认识社会主义的局限性,摆脱了长期以来人们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略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阐明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之后为什么还要搞清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意义。这对于牢牢把握住发展生产力这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五,这一科学概括,为我们坚持公有制又完善和发展公有制指明了明确的方向。邓小平在概括社会主义本质时,是以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前提和基础的。毫不动摇地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维护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是进一步探讨社会主义本质的基础。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过程充分证明,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归根到底只能根据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实际要求,根据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实际进程来确定。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必须以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前提条件。没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也就没有社会主义。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对于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推进改革,指导改革沿着合乎社会主义方向发展,对于坚定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为什么说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决定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必然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脱胎于半封建半殖民的社会。其重要特点,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这与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取得革命胜利的历史前提有很大的不同。生产力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现实,决定了我们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去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去实现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的历史任务。

第二,我国的现实状况,决定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新中国成立40多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有了巨大的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已经建立,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综合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中国正在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在肯定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又必须清醒地看到,从总体来说,我国经济文化水平仍比较落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居于世界后列。社会生产力还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水平,还未完全摆脱贫穷落后的状况。这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工业化程度不高,至今我国农业人口仍占大多数,基本上还是用手工工具搞饭吃,要实现工业化,不是在短期内可以完成的。

二是生产社会化程度比较低。高度发达的社会化大生产是社会主义制度所要求的物质基础。而我国现阶段的多层次生产力中,生产力发展的总体水平还比较低,社会分工和专业化协作仍不发达;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社会分工和专业化协作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是生产商品化水平比较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实现生产社会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本条件。我国历史上是一个自然经济占优势的农业大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商品化有了显著提高,但总的来说,生产商品化水平仍比较低。

总之,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总体水平还不高,社会主义物质基础还不强大,而且经济文化落后和发展严重不平衡的状况,不可能在短期间根本改变,因此,实现工业化和生产的社会化、商品化、现代化的任务,必然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历史进程。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决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

3,试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答:(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由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其政策核心,是坚持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形式并存;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其政策核心,是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其政策核心,是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繁荣学术和文艺。

(2)提出上述纲领的重大意义在于:基本纲领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是改革开放以来最主要经验的总结。它使党的基本路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具体化,从而使我们能够正确地把握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样的重大问题,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第三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发展战略

一、名词解释:

1,“三步走”的发展战略:邓小平同志为我们设计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蓝图: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实现温饱;第二步,从1991年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达到小康;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再翻一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就是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

2,科教兴国战略:科教兴国,就是要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措施,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必然抉择,也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

3,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该建立在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它所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二、简述题

2,简述我国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参见《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第25条。

3,简述我国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方针。

参见《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第28条。

4,邓小平提出实现“三步走”战略的战略重点是什么?

参见《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第26条。

三、论述题

1,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第一,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并把它视作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的决定力量。无产阶级在取得革命胜利并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之后,应当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大力发展生产力,是保证社会主义制度巩固和发展的最主要的手段,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第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它以公有制代替私有制、消灭剥削制度;使劳动人民摆脱被剥削、被压迫的地位,成为社会和生产的主人;社会财富能按照有利于劳动者的原则进行合理分配、并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这就要求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物质极大丰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是体现在它的生产力要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高一些,更快一些。因此,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第三,大力发展生产力是解决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在这一主要矛盾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社会生产的落后。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了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决定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第四,大力发展生产力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并为将来向共产主义过渡奠定必备的物质条件。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先进和具有优越性,从根本上说,就是看其能否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造出比先前的经济制度更高的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既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我国现阶段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的基础上。因此,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使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才能为彻底消灭阶级,消灭工农差别、城乡差别、消灭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差别创造条件,才能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即为实现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创造必备的物质条件。

2,试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目标、战略步骤和战略重点。

参见《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第25、26、27、28条

3,怎样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崭新发展?

1988年,邓小平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划时代的论断,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学说,揭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历史必然性。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包含以下一些内容:

(1)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起第一位变革作用。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经济活动中,渗透到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技进步因素在国民经济增长中所居位置迅速上升,在许多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本世纪初为5-20%,本世纪中叶为50%,到了80年代跃升为60~80%。科学技术不只是使经济在量上即规模和速度上迅速增长,同时,也使经济发生质的飞跃,在经济结构、劳动结构、产业结构、经营方式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革。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变革力量。

(2)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成为是主要的推动力量。古代社会组织生产,主要依靠人力和消耗资源,起决定作用的是手工劳动;近代工业社会的生产力大幅度提高,则是靠革新生产工具,使科学知识物化,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独立力量被包括到机器大生产中,马克思由此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20世纪,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进入生产,使现代物质生产力成为一个复杂的体系。在这个复杂的体系中,它自

身不但直接体现为生产力,而且它作用于其它诸因素,比如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促进生产工具和生产工艺的进步,扩大了劳动对象的来源和种类,从而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的最重要力量。

(3)现代科学使管理日趋现代化、科学化。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使物的要素和人的要素进行有机结合,即管理是使潜在生产力变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科学技术与经济广泛结合,使得管理成为生产力的重要范畴。生产管理是科学,是知识,也是技术。科学、技术、管理并称为现代经济发展的三个重要因素。

(4)高科技在知识经济中的作用更加突出。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不仅指发展生产力的途径是发展和应用科学技术,更重要的是早在1988年,他就指出下个世纪是高科技的世纪,中国一定要在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第四讲: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

一、名词解释

1,社会主义改革:社会主义改革是全面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那种原来意义上的革命,也不是原有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它的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微型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体制,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2,“三个有利于”标准:邓小平同志针对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在1992年初南方谈话中提出了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是判断当前我国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

3,对外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包括对发达国家的开放,也包括对发展中国家的开放。它不仅是经济领域的开放,还包括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开放。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提出,是对中国长期停滞落后的历史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又是对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形势敏锐观察的结果。

二、简述题

1,为什么说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

参见《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第30条。

2、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什么?

参见《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第33条。

3,简述我国对外开放提出的历史必然性。

参见本章相关论述题。

4,简述实行对外开放与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参见本章相关论述题。

三、论述题

1,为什么说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试述“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

以上两题参考答案:

1992年初,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中,针对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明确提出,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就是:“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即“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正确认识和全面理解“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对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一,确立“三个有利于”的根本标准,是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一个实践准则和理论准则。社会主义本质既然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就必然是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的重心和根本任务,各方面的工作也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在实践中,衡量或判断我们各项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首先就应看其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否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三个有利于”中“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目标和生产目的的问题。邓小平曾反复强调,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共同富裕是我们始终必须坚持的两条基本原则。发展生产,不断提高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是社会主义本质应有之义。至于增强社会主义综合国力,其实就是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伟大强国。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全面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标。

第三,在“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最基本的是“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这一标准。按照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生产力是人类社会赖于存在的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生产力的发展在社会历史进程中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因此,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工人阶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制订得正确与否,归根到底,要用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这个标尺去衡量。同时,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必须以生产力发展为前提。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指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包括人口和资源)、政治、文化、军事和国际关系等方面发展水平和实力的总体概括,而基础仍然是经济实力;要增强综合国力,关键是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就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这是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内涵;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最根本的途径也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因此,“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是为了人民的根本利益,也就是人民利益标准。

第四,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根本标准,同各项工作的具体标准并不矛盾。在社会各个具体领域、各项工作中,都有其自身特殊领域,相应地也有具体规范和具体标准。但是,这些具体标准都必须对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为前提,最终应当而且能够与“三个有利于”的根本标准统一起来。我们在社会各个具体领域中,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三个有利于”这个根本标准与各项工作的具体标准的关系,既不能用“三个有利于”的根本标准取代各个具体领域、各项工作中的具体标准,也不能只坚持具体标准,而忘记甚至背离“三个有利于”的根本标准,应当把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

3,怎样正确理解和处理好对外开放与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在世界经济日益国际化的今天,不实行对外开放是不行的,但不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样也是不行的。因此,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正确处理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扩大对外开放的关系。只有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坚持对外开放,才能很好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一,我国是一个拥有十二亿以上的人口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我国的社会经济性质和具体国情,决定了经济建设的立足点必须坚定不移地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我国的对外开放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不要看别人的脸色行事。“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中国人民珍惜同其他国家和人民的友谊和合作,更加珍惜自己经过长期奋斗而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在坚持开放、合作、利用、借鉴的同时,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决不可忘掉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决不可放弃维护国家和人民权益,决不可放任各种腐朽的、有害于人民的东西自由泛滥。

第二,实行对外开放同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并不矛盾,两者相辅相成,在本质上是统一的。独立自主是指一个国家自主地决定和处理本国的事务,而不受任何外国的控制和干涉;自力更生是指主要依靠本国的力量来进行现代化建设事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亿万人民群众参加的崭新事业,不应当也不可能依靠其他国家的力量来完成,而必须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主要依靠本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努力奋斗。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是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目的,而自力更生地发展本国经济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两者都是为了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第三,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统一,必须反对把两者对立起来的倾向。那种强调独立自主,忽视对外开放,把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看作洋奴哲学,反对利用外资,拒绝学习国外的先进科学管理经验,不敢开展国际技术交流的看法是有害的;而片面强调对外开放,忽视独立自主,崇洋媚外,妄想全盘引进一个西方的“现代化”,同样是有害的。实行对外开放,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决维护祖国独立自主和民族利益,警惕和抵制腐朽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的侵蚀。

4,怎样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社会主义改革是一项十分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任务非常艰巨。因此,在社会主义改革中,还必须不断总结改革的经验,探索改革的规律,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坚决维护全党全国工作大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反复强调,发展是硬道理,是中国改革的目的,中国如果不发展,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就不可能有中国的长治久安和真正的稳定,在世界上就站不住脚。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没有改革开放,就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没有人民的富裕和国家的富强,改革和发展是稳定的基础。而改革也好,发展也好,都需要有长期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稳定是中国的最高利益,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没有政治稳定,社会动荡不安,什么改革开放,什么经济建设统统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丧失掉。因此,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只要我们保持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就能够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人民富裕幸福。这是我们党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的极其重要的经验。

党的十四大以来,党中央在全面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深刻认识我们党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的基础上,把“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实践证明,确定这一总揽全局的重大指导方针是必要的、正确的。它充分体现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要求。认真贯彻这个指导方针,我们就能够在当前世界范围的历史性大变动中,紧紧抓住有利时机,加快发展壮大自己;就能在国内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变革中,既抓住机遇积极进取,又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使整个工作始终处于主动地位。

第五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一、名词解释

1,现代企业制度:作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方向的现代企业制度,主要是指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实行规范化的公司制改革,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经济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建设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要要求。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一种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方式和主要经济手段的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其他经济形式作补充,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兼顾效率与公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在宏观调控上,能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4,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一种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方式和主要经济手段的经济。其主要特点是:承认市场主体的独立性,建立起具有竞争性的市场体系,建立起有效的宏观调控机制,建立完备的经济法规,遵守国际经济交往中的规则和惯例。

7,宏观调控:政府的重要经济职能,指政府为实现宏观(总量)平衡,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增长,而对货币总量、财政收支总量和外汇收支总量的调节与控制。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表现为国家利用经济政策、经济法规、计划指导和必要的行政管理对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发挥调控作用。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9,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矛盾,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

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二、简述题

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体来说,我们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到2000年,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2010年,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2020年,这一新经济体制更加成熟、定型。

2,简述我国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必然性。

参见《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第40条。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参见《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第42条。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是什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是: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合法经营和诚实劳动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三、论述题

1,试述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论述的基本内涵及其意义。

2,试述我国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是邓小平1979年提出来的。其基本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它确立市场经济是一种体制性的范畴,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私有制剥离开来,完全改变了“市场经济就等于私有制”的观念,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

第二,进一步明确市场经济要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邓小平认为,发展生产力必须改革经济体制,同时利用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中的一些成功的方法、手段。邓小平指出,计划与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手段、方法,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它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

第三,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要与中国特色结合,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结合。这种市场经济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不同经济成分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经营。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其他企业都进入市场,通过平等竞争发挥国有企业的主导作用;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

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在宏观调控上,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作用。

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一论断对于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概括地说,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在确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抉择上实现了重大突破。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目标模式的抉择上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以前所选择的经济体制目标模式虽然是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发展相适应的,并在不同时期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些目标模式都未能真正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特别是末能解决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问题。提出社会主义也可搞市场经济,强调以市场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以市场作为经济活动的主要调节者,以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制约、限制市场的自发性、波动性和片面性,它既区别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也有别于一般的商品经济。

第二,提出“社会主义也可搞市场经济”,对深化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可以较好地解决企业体制、价格体制、财政体制、税收体制、分配体制一系列改革中所遇到的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可以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对各种具体的体制进行深化改革,从而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顺利地推向前进。

第三,提出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可以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打入国际市场奠定重要的基础。中国要走向世界,要参与国际分工,参与国际竞争,在国际市场上就必须按照国际市场经济的国际惯例、国际规则办事,遵循国际市场上的一系列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遵循客观经济规律,顺应国际市场的变化,建立良好的国际信誉,发展我国的对外经贸事业;

第四,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是人们对计划与市场关系认识上的一次重大解放,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它从根本上摆脱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和传统观念的障碍,消除了人们对发展市场经济的疑虑。因而它丰富了发展了邓小平理论。

3,为什么说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应当把公有制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区别开来。公有制是就所有制的性质而言,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公有财产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经营形式,两者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能否找到好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关系到公有制优越性的发挥和公有制的主体地位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对此高度重视,积极探索。

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这是我们党总结建国以来经济建设和所有制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取得的一个重要成果。一方面,我们对于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形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另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改革开放的实践已经证明,公有制经济只要找到合适的实现形式,就能够充满生机和活力;就能够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的有效结合,使公有制经济在生产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

4,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体制总是同一定的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之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不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

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的经济。在各种所有制形式中,公有制经济占居主体地位是不容动摇的。只要我们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多种经济成分的并存与相互竞争,就是这一经济体制的不可缺少的内在机能。总

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性质,是由占主体地位的公有制关系决定的。

第二,在分配制度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占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的个人收入分配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同时,所有经济形式内的劳动者,其收入分配要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在各种分配方式的实现中,既要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怍入差距,并运用税收等经济杠杆调节过高的收入分配;又要护止和消除可能出现的两极分化,使整个社会逐步地实现共同富裕。

第三,在宏观调控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国家能够利用宏观调控手段,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的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企业成为市场活动的主体,国家在尊重价值规律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这两种段的长处,合理地确定国民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搞好经济发展预测、总量调控、重大结构和生产力布局规划,集中必要的财力物力进行重点建设,使企业的活动大体符合整个宏观经济发展的目标,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杠杆,协调市场关系,完善市场运行机制的调节作用,矫正市场的弊端,弥补市场的缺陷,为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5,为什么说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已经写入我国宪法。二十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我国的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在国民经济的很多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供了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社会需求,而且同市场经济兼容性较强,特别在竞争性领域,表现出较强的活力。发展“三资”企业,我们可以获得多方面的益处。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满足人民生活需要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只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和共产党的领导,我国私有制经济的发展决不会导致私有化。国家对于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要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要依法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益,使各类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公平竞争,共同发展。

第六讲: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一、名词解释:

1,社会主义民主: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包括国家的阶级本质和国家政权形式两方面,社会主义民主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享有管理国家的最高权力的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它是最高类型的民主。

2,社会主义法制:它是社会主义国家法律制度和法律原则的总称,是立法、执法、守法和监督法律实施等几个方面的统一,它体现了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意志,是对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的原则等在法律上的确认并保证其正确实施的统一体。其基本内容是:有法保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其基本原则为民主原则。

3,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是一定社会形态政治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政治体制改革就是对一定社会形态中既存的不符合经济基础要求的政治体制进行变革,选择适合经济基础要求的政治体制的过程。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按照民主化和法制化紧密结合的要求,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过程。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组织形式,其主要特点是:确认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它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由它产生的其他国家机关,实行民主集中制。

6,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既不同于西方的两党制或多党制,又不同于一党制,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和优点。其基本内容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允许多个革命的、进步的党派存在;只有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和

执政党,其他党派是参政党,它们接受共产党领导,并与之进行合作;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与合作的政治基础;政治协商会议是多党长期共存和合作的重要组织形式;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是多党长期共存与合作的基本保证;民主党派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是多党长期共存与合作的基本条件。

8,人民政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简称。这是我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它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各爱国人士、国内少数民族、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归国华侨的代表所组成。

二、简述题

1,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参见《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第43条。

2,简述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参见本章相关论述题。

三、论述题

1,为什么说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一,民主作为政治范畴,主要是一种国家制度,同时也是公民的权利和自由。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包括国体和政体。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它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它是适合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我国还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是迄今为止最高类型的民主,它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真正享有管理国家和企事业的权力。同剥削阶级社会的民主相比,它有如下特点:首先,它是建立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之上的,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其次,它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民主的主体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一切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再次,它是广泛的民主,包括并体现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最后,它在国家结构方面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第二,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和目标。社会主义社会,是比资本主义社会更高级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仅包括经济建设,还包括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是:在经济方面要创造出比资本主义国家更高的社会生产力;在政治方面创造出比资本主义国家更高更切实的民主;在思想文化方面创造出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就是党的十三大所指出的,要把我国建设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只有这样,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得到全面体现。

第三,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要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来保证和支持。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是协调发展的。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三位一体”的总体战略,才能得到持续、稳定、健康、协调的发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经济建设是中心,它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经济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而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要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来保证和支持。

2,试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关系。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是社会主义上层建筑整体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第一,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1)社会主义法制是人民民主的产物和结果。社会主义法制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掌握了国家政权,争得了民主,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之后建立起来的。没有人民在政治上当家作主的地位,就不可能建立起

社会主义法制。没有社会主义民主,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就无从谈起,社会主义法制就失去了存在的前提;(2)社会主义民主决定了社会主义法制的性质和方向。国家的性质决定法制的性质。社会主义国家是新型民主与新型专政相结合的国家政权,因而在社会主义民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法制必然是社会主义性质的;(3)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力量源泉。社会主义法制充分反映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意志,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和法律化。社会主义法制之所以有力量,就是因为它以人民民主为基础,充分发挥人民民主,从而使广大人民成为社会主义法制的主人。离开了广大人民的民主,制定的法律即使再好,也难以执行和遵守。

第二,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障。(1)社会主义法制奠定了民主权利的范围,为人民实现民主权利指明了方向。要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必须把民主的精神和原则具体表现为法律和制度。社会主义法制不仅使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民主权利固定化、法律化,而且还祥细规定了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方法、程序和法律制度,使人们知道怎样实现自己的民主权利,从而使社会主义法制成为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重要工具;(2)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保障。社会主义法制把人民管理国家权力以及人民在各方面的民主权利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从而使民主具有了实实在在的内容;社会主义法制还规定民主的组织形式、方法、程序,使人民能够依法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社会主义法制为社会主义民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没有一定的法律保障,也就没有相应的民主权利;(3)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同破坏人民民主的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的重要武器,从而使人民民主权利和各种合法权益的实现得到切实的法律保障。

总之,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必须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紧密结合,这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和必然要求。

第七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一、名词解释: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精神文明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的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同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的精神文明,它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经济基础,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理论指导,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两方面,其主要内容是先进的科学文化,崇高的革命理想和良好的道德风尚。

2,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所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思想道德建设决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其核心内容是对广大群众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进行道德、纪律教育等。

3,社会主义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它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教育、科学、文化的发展,在我国这样一个文盲半文盲人口较多的国家实现现代化更需要教育、科学、文化的发展,教育发达、科学昌明、文化繁荣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

4,“四有”新人:培养“四有”新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目标,“四有”,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这四个方面内涵丰富,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全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对社会成员的政治觉悟、精神状态、道德风尚和文化修养的要求。

二、简述题

1,简述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

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团结和动员各族人民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总的指导思想,也是精神文明建设总的要求。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什么?

以上两题参见《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第50条。

三、论述题

1,为什么把培养“四有”新人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

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要求我们把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

“有理想”,就是要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在现阶段就是要有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的共同理想。所谓理想,是指人们向往、追求和奋斗的目标。它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的集中反映,是一种支配人的行动的巨大的精神动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向共产主义前进运动中的一个必经阶段,是共产主义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在现阶段,必须把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同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即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结合起来。也就是确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

“有道德”,就是要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所谓道德,是一定社会调整人们之间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是以集体主义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为本质特征的。它要求个人的、局部的、暂时的利益服从集体的、全局的、长远的利益。在现阶段,社会主义道德代表着共产主义道德的发展方向,其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它在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时,既讲物质利益,又讲奉献精神。只有培育出为世界上一切要求革命、要求进步的人民所向往的具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觉悟的代代新人,才有可能牢固地在全社会树立新的道德风尚,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才会蒸蒸日上,大有希望。

“有文化”,就是要掌握现代的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向我国人民提出了更高的科学文化知识的要求,同时广大人民学习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只有培育出具有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的社会主义新人,才能把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卓有成效地推向前进。

“有纪律”,就是要增强法纪观念,自觉地遵纪守法。这里说的纪律,也包括法律。纪律是由人的社会性决定的,是把人的言行纳入一定轨道,以便巩固组织,确立工作和生活秩序,实现一定经济目标和政治目标的行为规则。纪律是人与人进行社会联系的重要形式,也是衡量一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状况的重要方面。社会主义社会的纪律,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的要求,体现了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和个人对同志、对阶级、对国家、对时代、对社会主义事业所承担的责任。纪律是执行路线的保证,理想要靠纪律才能实现。只有培育出具有很强的法纪观念,能自觉地遵纪守法的社会主义新人,才能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保证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党的基本路线的指引下,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而秩序地进行。

“四有”简明扼要地概括了社会主义新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也简明扼要地概括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四有”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只有全面理解并认真贯彻,才能培育出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

第八讲: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

一、名词解释

1,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同时它又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获取新时代内容。

2,人民民主专政: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的国家政权,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它是马列主义和我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

二、简述题

2,简述四项基本原则同改革开放的关系。

参见本章论述题。

三、论述题

1,为什么说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四项基本原则从根本上阐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特征和性质。它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基本内容作了深刻的概括,是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内容。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体现了中国现代社会运动的客观规律,是被一百多年来中国历史发展所证明的真理。我们搞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才能使我们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同时,保证劳动人民经济上政治上的主人翁地位,才有统一的社会利益和雄厚的物质力量,确保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达到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目的,才能始终保持全社会的强大凝聚力,有步骤地实现我国的现代化。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是实现并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社会主义民主的好形式,是争取和巩固安定团结、政治稳定局面的重要手段。它对人民实行民主,这是维护政治稳定的内在力量;它对敌人实行专政,打击他们破坏社会主义政治稳定的活动,保证国家有一个稳定环境和良好的秩序。现实表明,虽然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不存在了,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各种敌对分子还存在,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和各种丑恶现象还存在,影响了社会的发展。为了保证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必须坚持和加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机器,粉碎国内外敌对势力的破坏和捣乱。实践证明,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维护政治稳定的重要的可靠的法制保障。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要求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在当代中国,这个核心只能是中国共产党。没有党的领导,就不可能把数以亿计的人的思想和力量统一起来建设社会主义;就不可能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按社会主义方向不断深入;就不可能按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及时协调和解决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利益冲突和矛盾,实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正如邓小平所说:“从根本上说,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现代中国的一切。”。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永远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指导思想。伟大的实践需要有伟大的理论指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要求有科学的;理论来指导,这个科学理论只能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这一理论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深入,夺取更大胜利的强大理论武器和伟大旗帜。

四项基本原则规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成败,关系到中国的前途和命运,是立国之本,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资产阶级自由化是一个有着特定涵义的政治概念,指的是那种主张搞资本主义制度,否定社会主义道路,反对共产党的领导,与四项基本原则根本对立的政治思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的阶级斗争的特殊表现。如果任其泛滥,必将破坏安定团结的局面,甚至酿成动乱,后果不堪设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这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命运,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兴衰成败的原则问题。

第九讲:社会主义的外交战略和实现祖国统一的构想

一、名词解释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和平的内容不仅是非战争、非暴力,还涉及消除社会不平等,解决贫富悬殊等问题。发展综合了经济、科技、政治等多项内容,各国的发展是相联系的,其核心是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2,“一国两制”:它是从中国实际出发,解决台湾、香港和澳门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伟大构想。其基本内容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二、简述题

3,简述“一国两制”构想的重大意义。

参见本章论述题。

三、论述题

2,试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它是由中国在50年代提出并由中国、印度、缅甸三国倡导的。几十年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了广泛的响应,在许多国家的双边条约和协定中,在许多国际文件和宣言中,都经常以不同形式表达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思想,从而成为公认的指导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普遍准则。

和平共处原则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首要内容,是建立和发展国家关系的前提;“互不侵犯”和“互不干涉内政”是实现各国之间和平共处的根本保证;“互不侵犯”是“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补充和保证,其实质是制止侵略,反对使用武力或以武力威胁,反对侵犯他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平等互利”是国家之间和睦相处、友好合作的重要条件;“和平共处”是前四项原则的必然结果,只有前四项原则付诸实现,才会出现和平共处的局面。这五项原则的实质和核心是坚持和维护独立自主原则,尊重各国人民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侵略、掠夺、控制和干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基础。这是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当代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反映了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和联合国宪章的精神,并为国际社会所广泛接受;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反对霸权主义的强大武器,它在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中诞生和发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能够为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服务,能够为不同发达程度的国家服务,能够为各国的发展开辟广阔的前景;五项基本原则已经经受了几十年国际风去变幻的考验,实践证明是最有生命力的。

我国不仅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倡导者,而且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忠实的维护者和积极的执行者。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载入我国宪法,是我们处理一切国家关系的基本政策。我们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发展了平等互利的经济、科技合作与交流,并同有关国家协商、谈判,解决了不少历史遗留问题。中国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国际社会中对中国外交政策的理解和支持,提高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威望。

3,试述“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基本方针和政策。

“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政策是:

第一、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一国两制”的基础和前提;没有一个统一的中国,也就无所谓“两制”。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核心的问题是坚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只有它能够在国际上代表中国;台湾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行政当局是地方政府,对外不能代表中国。

在一个国家前提下,两种制度并存,既考虑了历史实际和多方的实际,又考虑了现实

的可能,是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的最佳选择。这种作法,不会伤害哪一方,对各方都有利。“一国两制”构想,既体现了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又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灵活性;只要台湾当局以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为重,消除阻碍祖国统一的人为障碍,通过接触和谈判,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祖国的统一大业终归是可以实现的。

第二、力争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坚持用和平方法实现祖国统一,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既定方针。江泽民提出的“中国人不打中国人”这一主张,以十分简捷、明确的语言,充分表达了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和平统一祖国的殷切愿望和坦诚态度。应当指出,我国政府在多次阐述和平统一祖国的既定方针时,并没有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在祖国统一问题上,我国政府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决不是针对台湾同胞,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祖国统一和搞“台湾独立”的图谋的。不放弃使用武力,从根本上说,有利于促进和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是当代中国青年的心愿和历史责任。在祖国的统一问题上,我们要力争采取和平的方式。

第三、信守诺言,保证长期不变。“一国两制”的政策在特别行政区成立以后,将至少保持50年不变。邓小平在他的讲话中反复强调,“一国两制”的政策将保持长期不变。他指出:“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解决统一问题后,对香港、澳门、台湾的政策五十年不变,五十年之后还会不变。”。“一国两制”政策长期不变的思想,在两个基本法中已作了明确规定。实行“一国两制”政策,在港、澳、台地区长期保留资本主义制度,不但有利于中国政局的长期稳定,而且有利于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第四、加强双方往来,促进繁荣稳定。实行“一国两制”有利于各方,有利于促进两岸的共同繁荣和稳定。在实现祖国统一之前,大陆与台湾地区应大力加强经济和文化的往来,彼此多接触,多交谈,创造合作与统一的气氛与条件。可以说,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共同创建一个繁荣、富强、稳定的中国已是时代发展和历史前进的要求。

“一国两制”的各项方针和政策,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条件的变化,必然会有新的丰富和补充。其主导思想就是促进“一国两制”的完全实现和结下丰硕的成果。

第十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一、名词解释

1,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它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及组织建设中的运用,实行这种制度就是要努力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能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2,党的思想建设: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党的思想建设就是要在全党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邓小平理论,提高全党马列主义理论素养,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党的思想建设是党的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3,党的组织建设: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有组织的部队。党的组织建设就是要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健全党的民主生活和党的各项组织制度,维护和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好党的各级领导班子,纯洁和壮大党的队伍。党的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环节。

4,党的作风建设: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险,是各民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作风建设就是要坚持党的宗旨,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发扬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在一起,以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当前要特别注意执政党的党风建设,把反对腐败和廉政建设作为一项根本任务来抓,这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在最高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其民族聚居区建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它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列主义解决我国民族问

题的政策,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它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体现了我国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二、简述题

1,简述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

2,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是什么?

3,简述新时期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基本内容。

4,简述新时期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的基本内容。

5,简述新时期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基本内容。

以上几题答案参见本章名词解释及论述题。

三、论述题

1,为什么说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关键?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当代中国发展的一项伟大事业唯有在中国共产党坚强有力的领导下才能完成。

第一,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正确方向。我们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由于历史条件和社会制度的不同,我们不能走西方国家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老路,在世界上,唯有共产党是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的,因而,才能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

第二,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创造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社会环境。保持社会政治稳定,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得以顺利进行的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稳定,就必须要有一个能够凝聚全国人民力量的核心,就必须有一个能够善于把握和处理国内外各种复杂矛盾和问题能力的领导核心。唯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共产党高瞻远嘱,具有驾驭各种复杂矛盾的能力,从而保证社会政治稳定,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邓小平指出:“中国一向被称为一盘散沙,但是自从我们党成为执政党,成为全国团结的核心力量,四分五裂、各霸一方的局面就结束了,只要我们党的领导是正确的,那就不仅能够把全党的力量,而且能够把全国人民的力量集合起来,干出轰轰烈烈的事业。”

第三,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有效地组织和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大胆探索,不断总结。唯有善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中国共产党,才能不断地分析、解决改革和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使各项事业不断前进。正如邓小平指出的:“事实上,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谁来组织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谁来组织中国的四个现代化?”

第四,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一心一意干现代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是亿万人民的事业,必须依靠和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性,否则,就不会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功。唯有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同人民群众有着血肉般联系的中国共产党,才能动员、团结和组织全国人民,克服各种阻力,战胜各种困难,为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而共同奋斗。

在当今中国,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别的政治力量不可能领导社会主义的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不可能组织中国的四个现代化。

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强领导核心,是无负于人民重托和希望的执政党。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除了改善党的组织状况之外,还要改善党的领导的工作状况,改善党的领导制度。在全党集中精力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保证中央经济工作指导思想政策的贯彻执行

2,为什么说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

参见《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第92条。

3,为什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依靠工人、农民、知识分子?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有: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和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是建设和改革最基本的动力,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强大而集中的社会力量。

我国农民不但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而且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人数最多的依靠力量。

我国知识分子作为中国工人阶级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的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一部分,作为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和教育科学文化工作的基本力量,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承担着重大的历史责任。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充分发挥各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的历史时期,统一战线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由于社会阶级状况的根本变化和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我国统一战线已经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联盟,具有空前的广泛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依靠这个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4,试述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

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是建立在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基础上的、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联盟。从总体上看,它包括以下两个范围的联盟:一个是大陆范围内,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体劳动者和爱国者的联盟;一个是大陆范围外,主要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国外侨胞的联盟。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是,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为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服务,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服务,为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服务,为促进“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服务。

5,为什么说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它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条件是:

第一,历史条件。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共同劳动、共同生活、共同奋斗,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域,共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凝聚为一个和睦的民族大家庭。长期的历史证明,各民族合则互利,分则俱伤。因此,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既反映了各民族发展的要求,也符合各民族的共同愿望,顺应了我国统一的历史主流;

第二,各民族交错杂居和相互依存的状况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有利条件。历史上,随着各民族相互联系和交往的增多,形成了我国各民族的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这种状况宜于以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为基础,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使大小不等的聚居民族充分享受到民族自治的权利,增强各民族的团结。

第三,各民族长期共同斗争的历史,奠定了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基础。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结成了血肉相连的关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族人

民前仆后继,相互支援,英勇斗争,形成了一个同心同德的革命整体。这些都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了很好的准备。

第四,我国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不平衡决定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更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发展、繁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既有利于维护各民族的自治权利和经济利益,又有利于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协调,互相取长补短。所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各族人民的共同选择。

建国40年来的实践证明,实行这项制度,有利于保障各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力;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调动全国各民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促进和发展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进步;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稳定和统一,抵御国内外敌对势力的颠覆和破坏。

新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思考题:

(一)简答题:

1、简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参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第(5)条

2、简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参见《纲要》)第(5)条

3、简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参见《纲要》)第(5条

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参见《纲要》)第(85)条。

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是什么?

参见《纲要》)第(11)条。

1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什么?

参见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第16—17页。

(二)论述题:

1、为什么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绝不是仅仅的三句话,而是系统的科学理论?

参见《纲要》)第(6)条。

2、为什么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

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

参见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第5—11页。

3、如何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之所以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具体说来,要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伟大成果。没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也没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不断取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胜利。在这其间,我们党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解决前进中的各种新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和新观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这些新思想、新观点的概括和总结。可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结果。

第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点,是其生命力和创造力源泉之所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概括和体现,是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得最本质的东西。正是由于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个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积累了治党治国治军新的宝贵经验,继承和推进了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后题答案

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理解: ①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始终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担当起来完成两大历史任务的责任,集中体现为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历史前提;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是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根本目的,也是保证国家强大、维护民族尊严的重要物质基础。正确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应在完成和推进三件大事的基础上,继续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篇章;应正确把握好两大历史任务之间的关系;应当展望和把握未来中国发展的光明前景,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历史和实践都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当代中国历史任务、引领中华民族开拓前进的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将社会主义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紧密联系起来;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民共同富裕紧密联系起来;将国家的安危荣辱和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旗帜。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指引下,中国获得了自近代以来从未有过的长期快速稳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的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成为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关键在于它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特色是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2.如何认识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与主要内容? 基本问题 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是要清醒的认识和科学回答四个基本问题: ①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是事关能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前提问题。②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都必须探索和回答的问题。③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问题。④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关系到能否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的重大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基本问题关系到当代中国发展的思想前提、政治主题、根本保证和物质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基本问题密切相连,其中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态度,是能否正确认识和把握其他三个问题的思想前提。对其他三个问题的正确认识和科学回答,只能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认识和科学态度基础之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总结出的一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功道路。它不仅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而且在实践上指导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根本任务,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党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并从当代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确立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勾画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蓝图。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两个层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辩证统一的过程。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谈得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只有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更好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前,坚持、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全面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在引导和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 结合实际,谈谈对学习本课程意义和方法的认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是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程。学好这门课程,必须明确学习目的和意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1.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本课程是在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基础上开设的。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认识,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提高运用这一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本领。 硕士研究生是青年中思想活跃、知识层次较高的群体。学习这门课程,对于硕士研究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本课程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代中国基本国情和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0117010102.html,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 作者:徐鸿武袁金辉 来源:《人民论坛》2008年第23期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崭新概念。现在有必要对这个理论体系中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探讨。本文从主题视角论述了三者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所谓主题,就是中心思想、核心内容,也就是回答“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就是要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和“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两个重要论断,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早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中已经作了明确回答:“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具有绝对意义的差别,当然在于实行全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组织生产。”列宁认为“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从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律来讲,这些回答无疑都是正确的,但未能反应出时代的理论特征。过去我们囿于这种认识,付出过沉重的代价。列宁在实践中也不断探索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他在实行“新经济政策”时就明确提出“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在他看来,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也必须通过实践不断变化和发展的。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事业深谋远虑,首先提出要反思“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邓小平曾经说过:“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中 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反复提出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1985年4月,他说:“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但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开启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也使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有了全新的认识。1992年春,邓小平在南方视察时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作了完整的科学概括。他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经典式的定义,具有重大的理论创新价值。他的突出贡献是:其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放在了社会主义本质的首要地位;其二,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其三,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看作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这一定义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创新和发展,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 中国共产党人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党所处的历史地位,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集中全党智慧,总结实践经验,逐步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江泽民虽然没有直接论述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但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渗透和体现着社会主义的本

《中国哲学史》教学大纲

《中国哲学史》教学大纲 一、目的与任务 1、目的 中国哲学史是关于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一门理论和历史相结合的 人文基础课。学习中国哲学史,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著作,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和人文素质。在今天,大学生只有了解和掌握中国哲学史,才能深刻领会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全面认识中国人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进而为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作出积极的贡献。 2、任务 针对我院经济类、管理类等本科层次实际,本课程以专题形式,主 要介绍和探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流派,包括先秦儒、道哲学、魏晋玄学与佛教哲学、宋明理学与心学等。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哲学思想中的天、气、道、理等基本概念,以及形神论、人性论等观点,引导学生从历史发展中加深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学会怎样做人的道理,为培养具有社会主义觉悟和人文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打下基础。 二、课程内容 教学目的与要求: 简要介绍中国哲学思想的产生与发展,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和对提高理论思维能力的迫切需要。通过本章学习,要初步了解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对象、方法,明确学习中国哲学史的目的、要求。 教学建议:

讲授导论时,要针对大学生的思想热点及关心的问题,进行有的放 矢的教学,不要将历史与现实人为地隔裂。 教学目的与要求: 天论和气论是中国古代哲学四大范畴之中的重点理论。通过本章学 习,可了解古代中国人对天、气的看法,系统地掌握天论和气论中的唯物主义及无神论的思想观点。教学建议: 讲授本章时,在天论部分,可以从当今时代要求提出问题,从生态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高度加以分析;在气论部分,要着重讲清唯物主义的思想方向。 1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中国古代的人学和人性问题。通过本章学习,要了解 如何做人,如何当好人,如何搞好人事工作,管理好社会的荀子的人学;要看懂中国古代人性的善恶问题。 教学建议: 讲授本章时,既要讲清中国古代哲学家做人的基本立场、观点,又 要联系现实生活中教会学生怎样做人问题;既要讲清中国古代的人性论,又要针对现实,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水平。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分析无神论和有神论的对立以及两种根本不同的历史观。 通过本章学习,要了解中国哲学史上无神论和有神论的斗争史;要看懂历史是前进的还是后退的、历史是由天命决定的,还是有圣人决定的,或者由人民群众决定的。教学建议: 讲授本章时,要分清中国古代哲学家中那些人、那些思想观点是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试题及答案

补充: 1. 试述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探讨是“始于毛,成于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论观点和战略思想,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一、始于毛:以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率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探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来源其思想成果主要有: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上,提出要以“以为鉴”,走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方面,提出社会主义的任务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方面,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社会矛盾学说;在政治建设方面,提出要发展社会主义,加强监督,健全法制,反对官僚主义,形成一个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在思想文化建设方面,强调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基本方针等。 总之,以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面,进行了认真和富有开创性的探索。由于种种原因,在这一探索过程中,出现了严重曲折和重大失误,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遭受重大损失,但是,这毕竟是我们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一步。这一探索所取得的思想成果对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是我们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宝贵思想财富,为后来我们党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来源和宝贵经验。 二、成于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成功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初步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之所以说“成于邓”,理由有三: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概念最初源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最初就是理论;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两个基本元素——民族化和当代化,源于对理论的概括;三是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原创与传承关系。也说明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本源理论。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都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过程中的理论成果。从理论渊源关系看,理论与它们之间是原创与发展的关系。 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重论成果,标志着我们党已经找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理论是对马列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使得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理论的形成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初步建立。 2. 试述道路问题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 一、中国道路涵 1、从形态构成讲,中国道路是途径、理论和制度三种形态,在实践中有机统一。中国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总称。中国道路的理论形态,包括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道路的行动指南;中国道路的制度形态,包括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法律体系、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的体制,是坚持和发展中国道路的根本保证。 2、从宏观规定讲,中国道路的形成和发展,有其总依据、总布局和总任务。所谓总依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理篇

1、结合十八大提出的“既不走封建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论断,谈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解,并分析“特”哪里,制度优势的“优”在哪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模式,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是中国发展进步之路,关键在于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就是十八大报告中所说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就是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在实践中创造,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在实践中发展,接受实践的检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色,就是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强大理论体系,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就是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立足中国基本国情,要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反映人民群众的意志和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特色,就是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探索而形成,反映了经济全球化、新科技革命和信息化的发展内容,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具有显著的开放性和创新性。 从经济制度来看,我国所确立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应了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积极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而且确立了社会主义巿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把巿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起来,既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注重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从政治制度来看,我们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建立并不断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一整套政治制度。它既吸收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精华和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又克服了其中的弊病和不足;既充分尊重和保障个人民主权利,又能形成共同意志、集中力量办大事;既充满活力又富有效率,适应了我国人口和民族众多,经济、社会、文化不发达,区域发展不平衡,传统文化影响深厚等现实状况。当然,不仅在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两个方面,在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各个领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都得到了充分体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教育活动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 2016 年 5 月 14 日党的十八大报告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鲜明提出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这三个自信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重要保障,必将进一步增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信心,从而更好地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政治报告提出了三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报告中的指出:“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一、坚定道路自信深刻认识和自觉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与实质:道路自信从何而来?习近平同志强

调:“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我们要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定道路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义道路。 (一)、从伟大征程和辉煌成就中坚定道路自信坚定道路自信,就要对这条道路形成的历史过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有深刻认识。有了这种道路自信,这是一条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接力奋斗开辟出来的伟大道路。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现途径,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选择和伟大创造。我们才能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沿着这一伟大道路奋勇前进。这是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考试题

3.有人认为,3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而政治的改革和发展相对滞后。请谈谈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答: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其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 首先,把政治体制改革与社会稳定对立起来的固有思维模式的影响。即一说到政治体制改革,就认为会影响社会稳定,就会导致“西化”甚至国家政权颠覆。 其次,始终没有摆脱姓“资”姓“社”的困扰。一提到政治体制改革,有些人马上就和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多党制扯在一起,于是在有些地方政治体制改革似乎成了禁区。第三,政治体制改革往往是缺乏具体步骤的规划设计。政治体制改革的阶段性目标和步骤则显得比较笼统模糊,这不能不说是政治体制改革进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最后,政治体制改革最大最直接的阻力来自权力主体。政治体制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权力的重新配置特别是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制衡,而这也就意味着某些既得利益的丧失。 根本的解决方法是通过体制改革调整利益关系,化解政治矛盾,促进社会和谐,这样才能实现社会的真正稳定。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摆脱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上姓“资”姓“社”的困扰,研究设计出阶段性的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政治体制改革规划日程表。 政治体制改革还特别需要共产党人具有奉献和牺牲精神。 1.文化的涵及其结构 狭义的文化是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 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也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文化的部结构包括下列几个层次: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 物态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种种物质文明,包括交通工具、服饰、日常用品等,是一种可见的显性文化; 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心态文化分别指生活制度、家庭制度、社会制度以及思维方式、信仰、审美情趣,它们属于不可见的隐性文化。包括文学、哲学、政治等方面容。 有些人类学家将文化分为三个层次: 高级文化包括哲学、文学、艺术、等; 大众文化指习俗、仪式以及包括衣食住行、人际关系各方面的生活方式; 深层文化主要指价值观的美丑定义,时间取向、生活节奏、解决问题的方式以及与性别、阶层、职业、亲属关系相关的个人角色。 高级文化和大众文化均植根于深层文化,而深层文化的某一概念又以一种习俗或生活方式反映在大众文化中,以一种艺术形式或文学主题反映在高级文化中。 2. 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在契合性的表现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有三处相融的特性: 其一,传统儒释道是中国古人生存智慧的结晶,富于实用理性,关注人生,注重历史经验,与马克思主义远承古希腊人文理性、近接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人文主义和唯物主义传统,坚持历史实践的基本观点相通; 其二,中国文化有阴阳变易、对立统一等丰富的辩证容,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有相通之处;其三,儒家讲调和,也承认汤武革命顺天应人;讲民本、爱民、救民于水火、解民于倒悬;讲夷夏之防,也讲大一统和世界。这些与马克思主义反抗压迫、追求平等、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目标相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党的十八大顺利召开的背景下,我们的研究生政治理论课业夜顺利结业。前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报告》对过去十年作出基本总结: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民主法制建设迈出新步伐;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社会建设取得新进步;国防和军队建设开创新局面;港澳台工作进一步加强;外交工作取得新成就;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同时,还指出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等问题。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在经过了63年的发展过程中,国际国内环境风云变幻,但社会主义这面大旗依然屹立不倒,而且乘风破浪,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变得更加坚强。当然,在社会主义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诸多国际国内问题,如:抗美援朝、中俄反

目、自然灾害、反右倾斗争、文化大革命、冷战、苏东巨变以及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封锁等。在这些浪潮中,社会主义阵营的成员急剧减少,中国也逐渐从一个附属的社会主义国家变为一个独立是社会主义头号国家,成为社会主义群星中最耀眼的一颗。这主要归功于坚持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形成,经历了党四代领带集体的共同努力才得以形成。分别为以毛泽东同志为中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以邓小平同志为中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以江泽民同志为中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中心的第四代领导集体。虽然第一代领导集体最终形成的理论体系是毛泽东思想,但是这一理论基础为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主要理论基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做了初步的探索和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中国现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的情况下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等内容。这些内容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也只有它们都得到了提高,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目标才能顺利实现。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清醒的认识以下问题: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只有对这些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后,才能真正做到高举中国特色社

专题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专题小结

专题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专题基本线索】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用了三年时间恢复国民经济。1953-1956年,新中国开展了三的改造,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1956-1966年,中国共产党开始了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探索中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但由于“左倾”错误的发展,在建设中急于求成,出现了许多重大失误。1966-1976年发生了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浩劫的“文化大革命”。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期。经过20多年的探索发展,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逐步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到21世纪初,总体已达到小康水平。 中国现代史基本线索:过渡时期(1949-1956)→十年探索(1956-1966)→十年文革(1966-1976)→两年徘徊(1976-1978)→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8至今) 【知识重组】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过渡时期:1949-1956): (1)历史背景: 1、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和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1949-1952); 2、重要力量(经济基础):建立在接收帝国主义在华资产,没收官僚资本企业基础上的国营企业和新建国营企业; 3、阶级条件: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和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的控制能力加强; 4、农村条件:土改后开展的互助合作运动; 5、外部条件:抗美援朝的胜利和苏联斯大林模式的经验借鉴; (2)依据: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 “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简记“一化三改”,实质: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并举,即改造与建设并举。) (3)“一五”计划(1953-1957) “一五”计划的特点(中心环节):优先发展重工业;重点地区:东北地区。 “一五”计划的作用;为我国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初步基础。 (4)三大改造(1953-1956) 目的: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实质: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即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内容:①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②手工业:手工业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平赎买,低级国家资本主义→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公私合营) 评价: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造工作过于急噪和粗糙,留下许多问题。 (5)特点: A、时间的长期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试题(答案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0.5分,共50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主题是() A改革B开放C发展D建设 答案:C 2、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的() A马克思主义B列宁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科学社会主义 答案:A 3、()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A科学发展、B社会和谐C科学发展、社会和谐D坚持改革答案:C 4、科学发展观是以发展为()的完备的理论体系。 A 主体 B 主题 C 主线 答案:B 5、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指()。 A全体党员B统治阶级集团 C最广大人民群众D工人阶级 答案:C 6、以人为本,主张人是发展的(),回答了怎样发展和发展“依靠谁”的问题。 A根本目的B根本动力 C主体D依靠力量 答案:B 7、以人为本,主张人是发展的(),回答了为什么发展和发展“为了谁”的问题。 A根本目的B根本动力C主体D依靠力量 答案:A 8、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A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D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答案:B 9、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 A 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 B 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C 发展生产力和共同致富 D 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答案:C 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各种理论观点的理论基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A.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 B.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阶段 C.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阶段 D.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 答案:C 11、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不是社会主义社会形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教育公平概要

教育公平的理论及实践 摘要:本文通过论述国内外教育公平的理论知识显示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对教育公平有着自身的追求,进而表明教育公平的重要性。之后,论述了根据各个国家的不同国情,国内国外对于教育公平实现的具体实践。最后,总结我国对教育公平所作出的努力以及存在的缺陷,进而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字:国内外;教育公平;实践;措施 一、引言 社会公平历来都是崇尚民主的人们的理想和追求。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内的延伸和体现,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和途径,也是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的基石。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所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教育的优先发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更能起到基础性的推动作用一一因为不管什么问题,都要靠人来解决,而教育承担的任务正是培养人,培养建设和谐社会的高素质人才。所以,给每个人一个均等的接受教育特别是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创造尽可能均衡的接受教育的条件,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底线,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 随着人们民主意识、权利意识、公平公正意识日益增强,以及较大的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结构变迁加快,教育公平问题己从社会生活的边缘走向社会生活的中心,正日益成为我国社会领域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当前我国教育面临的基本矛盾是人民群众对现代化教育有着强烈的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严重不足的矛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社会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独生和少生子女时代的到来,使全体人民对教育机会和教育质量更加关注。因此,教育发展的任务必须首先集中到这样两个方向上:一是努力克服一切困难,满足全体人民群众对子女“有学上”这一基本需求;二是要积极创造有利条件,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子女“有好学上”这一强烈愿望。“有学上”和“有好学上”是最重要的教育公平。我们呼唤教育公平,是因为只有确保起点公平、过程公平,才能最终实现社会公平。如果农民和城市低收入者的教育负担沉重如山,让孩子读书就像押宝,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必将难以实现。2003年10月18日,联合国主管教育权利事务的特别调查员卡塔琳娜·托马舍夫斯基(Katarina Tomasevski),在北京访问两周以后,谴责了导致许多学生家庭负债累累的学校乱收费制度。她指出,中国各学校非法和合法地收取各种费用,为许多儿童设置了一道不合理的财务障碍。如今,中国教育经费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70-3%左右,比联合国最低要求6%低得多。政府仅提供学校经费的_5 3 070,其余由学生家长承担。政府承担的比例,比其他所有实行义务教育政策的国家都低。所以,让教育公平重返时代重心,不仅是和谐社会人文关怀的题中之意,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专题十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解析版)

专题十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高频考点呈现】 考点一社会主义制度与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考点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 考点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探索 【高频考点剖析】 考点一社会主义制度与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考点回顾] 1.国民经济恢复 1949~1952年,新中国仅用三年时间,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2.“一五”计划 (1)特点:发展生产力与改造生产关系相结合,优先发展重工业。 (2)成果: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 3.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1)性质: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2)意义: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考点深化] 1.工业化与三大改造的关系 (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可以比作“一体两翼”:“一体”指社会主义工业这个主体,“两翼”指国家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工业化建设是发展生产力,三大改造是变革生产关系。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3)从根本上说,生产关系的变革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因此社会主义改造服从社会主义工业化,而社会主义工业化又保证了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果。 2.“一五”计划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1)从历史原因看,我国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技术弱。 (2)从现实需要看,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军事包围,发展重工业有助于增强综合国力,尤其是增强国防实力。 (3)从苏联影响看,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经验——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 (4)从行业关系看,重工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考题印证] 1.(2019·江苏高考·12)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国同时开展了一万多个工矿建设单位的施工……从而使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和国民经济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此“变化”表述正确的是(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 发展历程 教育学的中国化问题,是中国教育理论发展过程中一个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它伴随着外国教育理论的引进而产生,随着实践的发展而认识逐步深化。如早在1929年,庄泽宣(1959-1976年)就明确提出“新教育中国化”问题。他在《如何使教育中国化》一书中指出:“新教育原本不是中国所固有的,但是非把他中国化了,不能称为中国的。”认为教育中国化,必须符合四个条件,即“合于中国的国民经济力,合于中国的社会状况,能发扬民族的优点,能改良中国的恶根性”。强调建立适合中国需要的中国化的新教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并不是少数人用几年的工夫可以改造成功,非有多数人长时间的研究和努力试验是没有结果的”,认识弥足珍贵。 建国后,在全国教育系统学习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的热潮中,1957年有研究者又提出“教育学中国化”问题,并就“教育学中国化”的含义以及如何中国化等问题作了具体阐述,意在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建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教育学,见解十分难得。差不多与此同时,我国教育理论界也开始了建设中国化教育学的探索。然而遗憾的是,不久反“右”斗争开始,随后又发生“文化大革命”,讨论和探索被迫中止。再次重提教育学的中国化问题,是在20世纪的80年代初。 1982年9月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并做出了把教育列为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之一的重大决策,激励了广大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实际工作者探索新时期教育理论的热情。1983年5月,教育部召开全国第二次教育科学规划会议,明确提出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研究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改革过程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为中心,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学科体系。在此背景下,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学科体系。在此背景下,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学便被明确提了出来,成为广大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实际工作者努力探索的课题和积极为之奋斗的目标。 基本理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以下称《规划纲要》)的发布,引起了教育界和整个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广泛讨论。这是容易理解的,因为此事着实重大:教育不仅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重要基石,而且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社会上最广大人群的希望与前景。《规划纲要》的基本理念是最为重要、关乎根本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研究试题答案9专题(1)

1.简述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一重大命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答: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命题,最早是在2009年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的报告当中提出来的。2011年胡锦涛在七一讲话中又作了重点阐述,再次强调: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历经三年多发展,十八大报告再次以“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题来统领整个党的建设部分。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个命题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总结建党90多年特别是执政60多年自身建设基本经验所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共产党对当前自身建设所存在的各种问题深刻分析所提出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对正确认识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规律加强自身建设的新自觉,是对新形势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基本问题的新回答,是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新发展,为新形势下进一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行动纲领。 2.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答: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总体要求,这就是:“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个总要求,既继承和弘扬我们党90多年来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根本点,又顺应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进一步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重大问题,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3.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要把握的主线是什么? 答: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要以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根本建设,在新的形势面前,我们必须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建新机制、增长新本领,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党的执政方略更加完善、执政体制更加健全、执政方式更加科学、执政基础更加巩固。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两者相互联系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 一、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到实践 1、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 1516年,英国国会议员托马斯·莫尔写下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开山之作《乌托邦》。他认为:“原来社会各种罪恶的根源竟是财产私有制度!”他渐渐相信,只有彻底废除私有制度,公平分配财富,人类才能幸福地生活。他设想在乌托邦,没有剥削压迫,人人平等。人们吃饭在公共食堂,连住房也是公有的。乌托邦的城市规划得很好,布局合理,建筑美观,家家都是花园洋房。现代社会主义思想由此萌生。 1789年法国大革命以后,欧洲涌现出三位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英国的欧文,他们使空想社会主义思想达到顶峰。 圣西门论述了实业制度必然要代替资本主义制度,并以工人阶级代言人的身份论述了他的最终目的是工人阶级的解放。傅立叶他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竞争和无政府状态所造成的灾难,把他所追求的理想制度的基本单位称为“法郎吉”,并对这个“和谐社会”进行了详细描述。欧文则是直接实践,于1824年到美国购买了8万英亩土地,建立起共产主义劳动公社,但因实验失败而一贫如洗,于是回到英国,为工人阶级的利益进行了30年的活动。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里昂纺织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和英国宪章运动这三大工人运动的产生,标志着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世界历史舞台。在这个背景下,无产阶级的政党——共产党应运而生。

早年,德国工人和手工业者成立了一个秘密革命组织正义者同盟。1847年初,他们邀请马克思恩格斯加入并对同盟实施改组。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在伦敦举行第一次代表大会,更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共产党组织。马克思恩格斯接受共产主义者同盟代表大会的委托,为该同盟起草了纲领,即《共产党宣言》,并于1848年2月发表,这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科学社会主义强调: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依据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不相容性;解决这个基本矛盾的途径是,无产阶级通过开展有组织的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夺取国家政权,使自己上升为统治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并运用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政权的力量改造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将其转化为国家财产;在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消灭阶级、阶级差别,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2、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917年3月(俄历2月),俄国人民推翻了沙皇尼古拉二世的专制统治,成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俄国资产阶级很快窃取了二月革命的胜利成果,成立了以李沃夫为首的临时政府,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临时政府公开使用暴力镇压人民群众的示威游行,并准备建立军事专政。4月,列宁结束长期在国外的流亡生活回到俄国,制订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明确路线和具体计划,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俄国首都彼得格勒(圣彼得堡)的工人赤卫队和士兵在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7月组建的克伦斯基临时政府。当晚,在斯莫尔尼宫召开第二次全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