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第1课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表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提出课题,而后进行师生讨论、确定方案,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最后总结交流,填写实验报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探究,使学生体会发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3)通过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并培养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

激发学生对探究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

难点

训练学生主动观察实验现象;学会表述实验现象。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在家预先观察蜡烛燃烧的现象。

2.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要记录实验现象。

3.烧杯、澄清的石灰水、火柴、小刀、蜡烛、玻璃导管、水、白纸等。

教学流程

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

教师随笔

备课资料

1.趣味化学资料

石蕊试液的发现

1645年一天的早晨,英国化学家波义耳来到书房,放在那里的一篮深紫色的紫罗兰深深地吸引了他,他拿起一束,边闻着花香边向实验室走去。走进实验室后他顺手把紫罗兰放在了桌子上,开始做实验。在实验中助手威廉不小心把酸液溅到了花瓣上。“真可惜”,波义耳一边说,一边把紫罗兰浸入一只盛满清水的烧杯里,洗去花瓣上的酸液。过了一会儿,波义耳从烧杯里取花时,发现紫罗兰竟变成了“红罗兰”!花儿为什么变红了呢?波义耳感到非常奇怪:他又用其他酸做了同样的实验。结果证实凡是酸都能使紫色的紫罗兰变红。他情不自禁地喊了起来:“这太妙了,要判断一种溶液是不是酸,只要用紫罗兰试一下就行了!”波义耳又做了一系列实验,他发现,用酒精和水处理大多数植物的浸出液都有遇酸或碱改变颜色的性质。其中,最明显的是一种地衣类植物的浸出液,它遇酸变红,遇碱变蓝,这就是人们使用至今的石蕊试液。

2.思想方法

观察化学实验现象的技巧与方法

(1)实验前观察反应物的重要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等。

(2)知道反应需要的条件,实验中所用到的仪器及使用方法。

(3)实验过程中,观察反应中出现的现象,如物质燃烧时发光、放热、火焰颜色等。

(4)实验完毕后,主要观察生成物的重要物理性质,如: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

第2课时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途径,学会细致、准确、客观地观察、描述和记录实验现象。

过程与方法

能有意识地发现生活中值得探究的问题,并能进行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认识学习化学的价值。

重点难点

重点

认识通过科学实验可以获得有价值的探究结果。

难点

收集呼出气体的操作。

教学准备

集气瓶、水槽、玻璃片、饮料管、澄清石灰水、滴管、细木条、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若干、火柴等。

教学流程

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学生回忆小学自然(或科学)课和七、八年级生物学的相关知识。

教师演示,学生当助手:

1.向一瓶氧气中伸入燃着的细木条。

2.向一瓶空气中伸入燃着的细木条。

3.向一瓶二氧化碳中伸入燃着的细木条。

4.向一瓶二氧化碳中倾倒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观察。分析思考得出如下结论:

(1)氧气可以支持燃着的木条燃烧,越烧越旺,说明氧气相对含量越多。

(2)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的细木条熄灭。

(3)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出现的白色浑浊越多,说明二氧化碳越多。

5.“呼吸”是生命的现象的特征之一,在这司空见惯的现象中有什么科学的奥秘呢?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6.请提出你们的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二、活动探究

1.分别收集两瓶空气(A、B)、两瓶呼出的气体(C、D)。向A、C中分别滴入澄清的石灰水,盖上玻璃片振荡,做好观察和记录。

2.另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B和D气体中,观察木条燃烧的情况。

3.对着玻璃片呼气。

三、展示交流

交流各组实验的现象和结论。

四、评价整合

1.对异常现象的分析:

(1)对C瓶内无浑浊现象的分析:①滴入澄清的石灰水后没有盖玻璃片就振荡,二氧化碳扩散后,瓶内二氧化碳量少;②可能是没有进行深呼吸而收集的气体。

(2)对点燃的木条不是同时放入两个集气瓶内,产生的实验现象评价。你认为怎样操作更简便?

2.对异常观点的分析:不对着玻璃片呼气,也可得出类似的结论。此说法是否有道理?为什么?

五、反思小结

通过上述探究活动:

1.你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所含的物质有什么初步结论?

2.通过对异常现象的分析,你有什么感受?

3.通过对异常观点的分析,你有什么感受?

4.在探究实验和交流反思的基础上完成实验报告。

5.请将本节课你感受最深的情节或体验,记入你的成长记录中。

六、布置作业

竹节在受热后由于节内气体膨胀而炸裂。依据所学的生化知识设计实验来探究竹节内的气体成分与空气成分有何异同。

板书设计

教师随笔

备课资料

思想方法

科学探究的方法

以观察、实验、实践为主的探究活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其主要环节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科学探究不一定非要包括所有环节,有的科学探究只需其中的几个环节,有的还可能需要提出新的问题进一步探究。各环节的具体内容如下:

(1)提出问题

能从日常现象或化学学习中,经过启发或独立地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能较清楚地表述所发现的问题。

(2)猜想与假设

①能主动地或在他人的启发下对问题可能的答案作出猜想或假设。

②具有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猜想或假设作初步论证的意识。

(3)制定计划

①在教师指导下或通过小组讨论,提出活动方案,经历制定科学探究活动计划的过程。

②能在教师指导下或通过小组讨论,根据所要探究的具体问题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方案。具有控制实验条件(变量控制)的意识。

(4)进行实验

①能积极参与做化学实验,并能顺利地完成实验操作。

②能在实验操作中注意观察和思考相结合。

(5)收集证据

①具有较强的实证意识。

②学习运用多种方式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观察。

③能独立地或与他人合作对观察和测量的结果进行记录,并运用图表等形式加以表述。

④初步学会运用调查、资料查阅等方式收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证据。

(6)解释与结论

①能对事实与证据进行简单的加工与整理,初步判断事实证据与假设之间的关系。

②能依据一定的标准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简单的分类。

③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或通过与他人讨论对所获得的事实与证据进行归纳,得出正确的结论。

④初步学会通过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认识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

(7)反思与评价

①有对探究结果的可靠性进行评价的意识。

②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或通过与他人讨论,对探究学习活动进行反思,发现自己与他人的长处以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具体建议。

③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

(8)表达与交流

①能用口头、书面等方式比较明确地表述探究过程和结果,并能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

②与他人交流讨论时,既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又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

2019-2020年高一化学《走进化学科学》教案

2019-2020年高一化学《走进化学科学》教案 教材分析: 本章作为从学科内容和方法方面使学生认识化学科学的起始章,是连接义务教育阶段化学与高中化学的纽带和桥梁,是引领学生由宏观到微观、由定性到定量的过渡,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作用。 本节介绍了化学学科的研究对象,化学学科的发展过程和趋势,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的关系,结合探究实验,认识化学学科的本质。通过演示大量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为学生以后积极主动学习化学打下很好基础。上好第一节课意义重大。 设计思路: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本章通过激起学习兴趣、介绍学习方法、学习化学工具三步曲,使学生认识了化学科学。学好本章,对今后的学习有着深远的意义。 第一节主要是通过演示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一些奇妙的物质和现象,并能够用化学原理和方法来解释这些物质的来源以及现象产生的原因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进而深入探讨化学究竟是一门怎样的学科,它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在此过程中利用电脑播放图片,实验器材和药品模拟现实中的变化,让学生亲身体会现实与化学原理知识的结合。和同学一起阅读和学习化学科学从古代到现代的形成和发展,展示古代和现代化学先进的成果,并且鼓励同学们积极向未知领域探索、开拓、创新。与同学们探讨未来职业的选择,引出很多职业包括教师、科学家,研发人员、医生、化学分析师,质检员、石油化工行业等等行业都离不开化学知识,启发同学们学好包括化学在内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化学发展做贡献,为人来的进步做贡献。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制备新物质的一门科学。 2.让学生了解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趋势,明确现代化学作为中心学科在科学技术中的地位。 3.让学生了解现代化学科学的主要分支以及在高中阶段将要进行哪些化学模块的学习,以及这些课程模块所包含的内容。 4.使学生了解进行化学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必要技能,让学生了解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探究课例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同时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3.通过对案例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从而悟出学好化学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走进化学科学教案一

第一节《走进化学科学》教案 20XX级化学一班王艳敏 【教材分析】 本节位于鲁科版必修一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一节走进化学科学,以物质世界为 出发点,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化学,化学的实用性和创造性,化学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化学科学的探索空间。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讨论,使学生对化学有一个全面的直观的认识,为以后学习化学做好思想准备。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对化学已有初步学习,但还未形成全面系统的认识。相对初中化学,高中化学更全面更具体,学生可能一开始适应不了高中教材的转变。通过本节课可以让学生对高中化学形成初步的认识,为以后学好化学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制备新物质的一门科学。 2.让学生了解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趋势,明确现代化学作为中心学科在科学技术中的地位。 3.让学生了解现代化学科学的主要分支以及在高中阶段将要进行哪些化学模块的学习,以及这些课程模块所包含的内容。 4.使学生了解进行化学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必要技能,让学生了解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探究课例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同时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3.通过对案例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从而悟出学好化学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 1.通过化学史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2.通过化学高科技产品及技术介绍,激发学生的科学审美感和对微观世界的联想,激励学生培养自己的化学审美创造力。 3.介绍我国科学家在化学科学的贡献和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思考“化学与社会”、“化学与职业”等问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与化学有关地社会问题,引领学生进入高中化学的学习。【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 【教学过程】 [电脑展示] [引言] 通过初中化学课程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化学知识,面对生机勃勃、变化无穷的大自然,我们不仅要问:是什么物质构成了如此丰富多彩的自然界?物质是怎样形成的?物质是如何变化的?怎样才能把普通的物质转化成更有价值的物质?或许你也在思考,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化学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初三化学实验教案

初三化学实验教案The final revision was on November 23, 2020

初中部分 实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可以通过实验等手段解决这些问题。培养观察、记录、描述和分析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和评价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的探究实验为主,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引导、指导和辅助的作用,将学习的主动权留给学生,使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的活动中深刻理解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生求实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实验用品:蜡烛、烧杯、火柴、澄清石灰水。 教学过程: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研究,讲述:在点燃蜡烛前,请大家开动脑筋,运用各种手段仔细观察蜡烛的组成、形状、颜色、气味、质地、密度等,并做好详细的记录。 (1)蜡烛是石蜡和棉线做的灯芯组成的;一般蜡烛为圆柱形、乳白色、固体;特殊的蜡烛,如生日蜡烛,有多种颜色和形状,但那是添加染料后形成的;蜡烛一般都具有轻微的气味。

(2)如果用小刀切下一块蜡烛放入水中,会发现蜡烛浮在水面上,说明蜡烛的密谋比水小。 1、对学生的回答表示充分的肯定,让学生结合蜡烛的这些性质,点燃蜡烛,观察燃烧着的蜡烛有哪些特点。 ①燃烧着的蜡烛有没有声音形状有没有什么改变②蜡烛的火焰有什么特点 ③蜡烛靠近火焰的地方在形状、温度、质地上有什么变化④把一根火柴梗平在蜡烛的火焰中约一秒钟表,取出火柴梗,火柴梗有什么变化这说明了什么 2、充分肯定学生在实验探究中的表现,继续引导:现在我们再来观察一下蜡烛燃烧后生成了哪些物质。首先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观察烧杯壁上有什么现象发生。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中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又有什么现象发生推测蜡烛燃烧后可能生成了什么物质。 3.指导学生:现在请大家熄灭蜡烛,会发现有一缕白烟从灯芯飘出,立即点燃的火柴去点白烟,看看有什么现象会发生。 总结本课时的教学内容。 实验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可以通过实验等手段解决这些问题。培养观察、记录、描述和分析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和评价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的探究实验为主,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引导、指导和辅助的作用,将学习的主动权留给学生,使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的活动中深刻理解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

《走进化学科学》教学设计

《走进化学科学》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发展重点】1.能列举事实说明化学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能自觉抵制伪科学。 2.能从原子、分子水平分析化学变化的内因,能运用化学符号说明物质的组成及其变化。【学业要求】1.能列举化学科学发展的重要事件; 2.说明其对推动社会发展的贡献; 3.能说出其中的创新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制备新物质的一门科学。 (2)让学生了解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趋势,明确现代化学作为中心学科在科学技术中的地位。 (3)让学生了解现代化学科学的主要分支以及在高中阶段将要进行哪些化学模块的学习,以及这些课程模块所包含的内容。 (4)使学生了解进行化学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必要技能,让学生了解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探究课例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同时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3)通过对案例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从而悟出学好化学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 (1)通过化学史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2)通过化学高科技产品及技术介绍,激发学生的科学审美感和对微观世界的联想,激励学生培养自己的化学审美创造力。 (3)介绍我国科学家在化学科学的贡献和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思考“化学与社会”、“化学与职业”等问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与化学有关地社会问题,引领学生进入高中化学的学习。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 【教学准备】

《基础化学实验》

《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目录 《无机化学实验》(基础一)教学大纲 (1) 《分析化学实验》(基础二)教学大纲 (7) 《物理化学实验》(基础三)教学大纲 (11) 《有机化学实验》(基础四)教学大纲 (16)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基础化学实验一 一、有实验的课程名称:无机化学实验(Experimental Inorganic Chemistry) 二、课程编码:(以培养计划为准) 三、课程性质:必修 四、学时学分 课程总学时:64 总学分:4 实验学时:64 五、适用专业:应用化学等专业 六、本实验课的配套教材、讲义与指导书 周井炎主编,《基础化学实验》(上),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武汉,2004。 七、实验课的任务、性质与目的 无机化学实验是应用化学专业第一门必修实验课,与无机化学理论课密切相关。通过实验教学,加深对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的理解,了解无机物的一般分离、提纯和制备方法,掌握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常见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学会正确使用基本仪器,培养动手、观察、思维和表达等方面的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 八、实验课的基本理论 无机化学中的“解离平衡”、“氧化还原”“配位化合物”“d区元素的重要性质”以及常见的无机基本操作。 九、实验方式和基本要求 1.本课程以实验为主。开课后,任课教师需向学生讲清课程的性质、任务、要求、课程安排和进度、考核内容及办法、实验守则及实验室安全制度等。 2.学生在实验前必须进行预习,预习报告或设计实验方案经老师批阅后,方可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 3.老师课堂只讲解实验中所涉及的基本操作和部分难点 4.实验1人1组。每个实验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由学生独立完成。碰到疑难问题,学生要善

广东省惠州市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走进化学科学教学案

走进化学科学 课程目标] 1.了解化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2.了解化学发展的基本历程以及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21世纪的发展趋势,认识现代化学作为中心学科在科学技术中的地位。 3.理解并掌握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概念,能辨别常见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4.掌握常见的化学用语 要点精析] 一、化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特征 1. 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等。 2. 特征: (1)以实验为基础认识分子、制造分子。 (2)具有创造性、实用性: ①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功能各异的大量的物质基础。 它帮助我们发现、认识、提取、制造自然界已有的物质,根据我们的需要,设计、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通过化学家们的努力,现在发现和创造的化合物已经超过3500万种。 ②已深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没有化学,就没有现代人类生活。 为充分有效地利用能源、资源、保护环境,为解决人类饥饿、贫穷、疾病,为改善和丰富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化学发展的基本历程以及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21世纪的发展趋势 1、基本历程: 人类社会开始化学实践,从使用火开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1661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波义耳提出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 2. 20世纪的基本特征: (1)化学研究手段: 从简单的试管、烧杯实验发展到利用试管、烧杯和许多复杂精密仪器进行实验,由单纯的化学手段发展到化学的、物理的、计算机科学的等多种综合性手段。 (2)化学研究层面:

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向前发展,深度上由宏观深入到微观,由表象深入到本质,有定性到定量,由静态到动态,由平衡到非平衡不断深入,建立了许多化学专门科学;广度上由化学向其他科学渗透,建立了种类繁多的交叉学科,并推动了其他科学的发展。 例1:人类社会开始化学实践,从开始,近现代化学史上有一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史实,1661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提出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1771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建立,使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进展;1803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道尔顿提出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869年俄国化学家发现元素周期律,把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纳入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在中国,1965年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全合成了;1981年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全合成了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 答案:使用火;波义耳;元素;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原子;门捷列夫;牛胰岛素 3、21世纪的发展趋势: (1)化学家们可以在微观层面上操纵分子和原子,组装分子材料、分子器件和分子机器。(2)作为一门中心科学,为解决人类所面临的挑战作出贡献。 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控制问题、健康问题、环境问题、能源问题、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等各种问题,化学将作出其他科学不可替代的贡献。 三、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物质由哪种微粒构成,其化学性质就由哪种微粒保持,而其物理性质须有大量的微粒聚集成宏观的物质后才能体现出来。 例2:判断下列变化哪些主要是物理变化,哪些主要是化学变化? ①冰融化成水②干冰升华③钢铁生锈④用石灰抹的墙逐渐硬化⑤蔗糖投入水中逐渐消失,水变甜⑥电阻丝通电发热变红⑦活性炭使品红溶液退色⑧久存的白酒变得更加浓香⑨石油分馏⑩煤的干馏

初三化学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人教版)

初三化学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人教版) 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可以通过实验等手段解决这些问题。 ②了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③培养观察、记录、描述和分析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和评价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本课题主要以学生的探究实验为主,因此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比较合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引导、指导和辅助的作用,将学习的主动权留给学生,使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的活动中深刻理解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②通过探究,使学生体会发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③通过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实验是学习化学的 重要途径,并培养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易考点

1教学重点 ①激发学生对探究实验的兴趣; ②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 2教学难点 训练学生主动发现实验现象;学会表述实验现象。 专家建议 让学生亲自动手比老师讲效果要好得多。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归纳总结——补充讲解——练习提高 教学用具 教师:蜡烛、火柴、烧杯、澄清石灰水、水等。 学生:蜡烛、火柴 教学过程 1课时 引入新 引导设问:我们的生活处处都离不开化学,化学使我们 的生活多姿多彩。那么化学又是以什么为基础建立的呢? 讲述:大家是否还记得《西游记》中太上老君的炼丹炉? 我们不要小看这个炼丹炉,其实古代炼丹和炼金的作坊就是今天的化学实验室的前身。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的化学成果与创造都是在实验室中反复地实验而得出的,所以说要想学好化学就必须

高中化学 1.1 走进化学科学教学设计 鲁科版必修1

走进化学科学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能够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制备新物质的一门科学。 2.学生初步了解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趋势,明确现代化学作为中心学科在科学技术中的地位。 3.学生要了解现代化学科学的主要分支以及在高中阶段将要进行哪些化学模块的学习,以及这些课程模块所包含的内容。 4.学生初步探究进行化学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必要技能,了解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探究课例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同时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3.通过对案例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从而悟出学好化学的科学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 1.通过化学史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2.通过化学高科技产品及技术介绍,激发学生的科学审美感和对微观世界的联想,激励学生培养自己的化学审美创造力。 3.介绍我国科学家在化学科学的贡献和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思考“化学与社会”、“化学与职业”等问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与化学有关地社会问题,引领学生进入高中化学的学习。

二、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平台,做好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方法 讲述式教学 五、教学过程 [电脑展示]欢迎来到仓颉中学学习! [引言] 恭喜大家经过中考的选拔,进入高一年级的学习,现在,大家都是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上,希望大家能够不放弃自己,以一种认真的态度度过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活。 通过初中化学课程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化学知识,面对生机勃勃、变化无穷的大自然,我们不仅要问:是什么物质构成了如此丰富多彩的自然界?物质是怎样形成的?物质是如何变化的?怎样才能把普通的物质转化成更有价值的物质?或许你也在思考,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化学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情景一:溶洞景观图片(自己旅游时的照片) [问题和思考] 为什么溶洞的形态会发生变化? [师生交流与讨论] 1、溶洞里的钟乳石是如何形成的?2、为什么溶洞的形态会发生变化?学生回答:钟乳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是由于溶洞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遇到含有谁的氢氧化钙溶液,相当于澄清石灰水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时有碳酸钙沉淀生成。 教师给予肯定并补充:非常对,但当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时,碳酸钙又溶解生成可溶的碳酸氢钙。这就会使溶洞中的钟乳石的形貌发生变化,所以,溶洞形状的变化就是由于溶洞中含

山东省枣庄三中高一化学《走进化学科学》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制备新物质的一门实用的自然科学。2.让学生了解化学的形成好发展,明确现代化学作为中心学科在科学技术中的地位。 3.让学生了解现代化学科学的主要分支以及在高中阶段将要进行哪些化学模块的学习。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交流研讨与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意识,从而悟出学好化学的科学方法。同时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化学史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2.通过化学高科技产品及技术介绍,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了解化学学科的发展和形成过程,认识化学的创新性和实用性,了解我国著名的化学家在化学科学的贡献和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思考“化学与社会”、“化学与职业”等问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与化学有关地社会问题,引领学生进入高中化学的学习。 内容分析: 重点: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制备新物质的一门科学物质的。 难点: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制备新物质的一门科学物质的。 知识地位:引导学生认识化学的本质和实际意义,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引言】通过初中化学课程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化学知识,面对生机勃勃、 变化无穷的大自然,我们不仅要问:是什么物质构成了如此丰富多彩的自然界?物质是怎样形成的?物质是如何变化的?怎样才能把普通的物质转化成更有价值的物质?相信通过学习,你对化学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板书]】第一节走进化学科学 【课件】展示(1)展示近代和现代科学家重要贡献的图片,(2)1990年至今化合物 增长示意图 【问题】结合以上图片,你对化学科学有了哪些认识?你能否用简短的几句话或几个词 语描述一下你心中的化学? 【学生交流、讨论】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发言,并及时给予鼓励。 【总结】化学是一门在分子、原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重要的然科学。 说明:(1)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 (2)化学研究的内容是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 (3)意义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服务于人类生活,化学可以是人类生活的更明白,生活的质量更高。 【问题】你对化学研究的那些问题感兴趣? 【板书】—、化学是创造性的、实用的科学。 阅读课本第3页内容,小组交流、讨论以下两个问题,完成后举手回答: (1)哪些方面体现了化学的创造性? (2)化学实用性具体表现在哪里?

《走进化学科学》教案3

走进化学科学》教案 【课程安排】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制备新物质的一门科学。 2.让学生了解20 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趋势,明确现代化学作为中心学科在科学技术中的地位。 3.让学生了解现代化学科学的主要分支以及在高中阶段将要进行哪些化学模块的学习,以及这些课程模块所包含的内容。 4.使学生了解进行化学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必要技能,让学生了解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探究课例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同时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3.通过对案例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从而悟出学好化学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1.通过化学史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2.通过化学高科技产品及技术介绍,激发学生的科学审美感和对微观世界的联想,激励学生培养自己的化学审美创造力。 3.介绍我国科学家在化学科学的贡献和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思考“化学与社会” 、“化学与职业”等问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与化学有关地社会问题,引领学生进入高中化学的学习。【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 【教学准备】 金属镁、氧化铜粉末、活性炭、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浓盐酸、碳酸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PH式纸、酒精灯、火柴、试管、胶头滴管、玻璃片、药 匙、砂纸等 多媒体教学平台 【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 【教学过程】 [电脑展示]Chemistry ——What ? Where ? How? [引言]通过初中化学课程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化学知识,面对生机勃勃、变化无穷的大自然,我们不仅要问:是什么物质构成了如此丰富多彩的自然界?物质是怎样形成的?物质是如何变化的?怎样才

高一化学《化学实验基本方法》教案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在强调化学实验安全性的基础上,通过“粗盐的提纯”实验,复习过滤和蒸发等操作。蒸馏则是在初中简易操作的基础上引入使用冷凝管这一较正规的操作。在复习拓宽的基础上又介绍一种新的分离和提纯方法——萃取。本节还结合实际操作引入物质检验的知识,这样由已知到未知,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入。 2.教学重点的分析与确定: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通过让学生讨论一些实验问题来初步体会化学研究的方法。初中化学已经介绍了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仪器的洗涤、天平的使用等基本操作,也介绍了过滤、蒸发等分离操作。本节选择粗盐提纯这一涉及基本操作较多的典型实验,复习实验原理和步骤,使学生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离子检验等基本操作。进而继续学习蒸馏和萃取等新的分离方法,使学生的实验技能进一步提高。基于以上观点: 教学重点:混合物的分离与离子的检验,分离与提纯过程的简单设计。 3.教学难点的分析与确定: 从三维目标的层面上来看,掌握化学实验方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能根据物质的性质设计分离和提纯的方案,并在初步掌握溶解、过滤的基础上学习蒸馏、萃取的操作,可以由已知到未知,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入,并可为选修课《实验化学》中相关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基于以上观点: 教学难点:物质检验试剂的选择,蒸馏、萃取的操作,分离与提纯过程的简单设计。 二、学生分析 1.学生有一定知识基础,学习较为主动,有学习动机和兴趣,能与教师和同学进行良好的交流与合作,能够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与要求,积极关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景,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能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或能发表个人见解,能按要求正确操作,能够倾听、协作、分享。 2.学生在初中的学习过程中已经接触到一些实验知识,本章第一节的内容是对初中已有的有关实验知识的拓宽和提升。初中学生实验过程中已经涉及一些实验安全问题、分离的方法。已经初步了解了粗盐提纯的方法,蒸馏的简易装置。在本章中要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巩固粗盐提纯的操作,掌握蒸馏的实验室正规的装置和规范的操作,学习新的分离提纯的方法——萃取,还要了解有关离子的验检。可以看到第一节中学生学习的重点是混合物的分离与离子的检验。在分离提纯的学习过程中纯盐提纯有关的操作学生比较熟悉,其学习的难度不大。但对于课本中提到的提纯后溶液依然存在的杂质如何设计简单的实验进行分离提纯,对

高三化学走进化学科学教案

高三化学走进化学科学 教案 Last revised by LE LE in 2021

鲁科版必修1、2精编教学案及强化练习 ——走进化学科学 第1课走进化学科学 (建议1课时完成) [课程目标] 1.了解化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2.了解化学发展的基本历程以及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21世纪的发展趋势,认识现代化学作为中心学科在科学技术中的地位。 3.理解并掌握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概念,能辨别常见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4.掌握常见的化学用语 [要点精析] 一、化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特征 1. 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等。 2. 特征: (1)以实验为基础认识分子、制造分子。 (2)具有创造性、实用性: ①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功能各异的大量的物质基础。 它帮助我们发现、认识、提取、制造自然界已有的物质,根据我们的需要,设计、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通过化学家们的努力,现在发现和创造的化合物已经超过3500万种。 ②已深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没有化学,就没有现代人类生活。 为充分有效地利用能源、资源、保护环境,为解决人类饥饿、贫穷、疾病,为改善和丰富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化学发展的基本历程以及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21世纪的发展趋势 1、基本历程: 人类社会开始化学实践,从使用火开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1661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波义耳提出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 2. 20世纪的基本特征: (1)化学研究手段: 从简单的试管、烧杯实验发展到利用试管、烧杯和许多复杂精密仪器进行实验,由单纯的化学手段发展到化学的、物理的、计算机科学的等多种综合性手段。 (2)化学研究层面: 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向前发展,深度上由宏观深入到微观,由表象深入到本质,有定性到定量,由静态到动态,由平衡到非平衡不断深入,建立了许多化学专门科学;广度上由化学向其他科学渗透,建立了种类繁多的交叉学科,并推动了其他科学的发展。 例1:人类社会开始化学实践,从 开始,近现代化学史上有一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史实,1661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 提出 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1771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建 立 ,使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进展;1803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道尔顿提出 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869年俄国化学家 发现元素周期律,把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纳入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在中国,1965年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全合成 了 ;1981年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全合成了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 答案:使用火;波义耳;元素;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原子;门捷列夫;牛胰岛素 3、21世纪的发展趋势: (1)化学家们可以在微观层面上操纵分子和原子,组装分子材料、分子器件和分子机器。 (2)作为一门中心科学,为解决人类所面临的挑战作出贡献。 酿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教案设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课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认识化学实验的常用仪器,化学教案-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案。 2.激发学生严肃认真科学的态度. 重点:常用化学仪器的名称、用途 难点:常用化学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讲述、演示。 实验准备:各种常用化学仪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基础自然学科为题,导入新课。 二.授新课: 1.结合课本P191内容,讲解、强调化学学生实验的要求。 2.结合实物,讲述一些常用化学仪器的名称、用途和注意事项: ⑴试管⑵试管夹 ⑶玻璃棒⑷酒精灯 ⑸胶头滴管与滴瓶⑹铁架台 ⑺烧杯⑻量筒 ⑼集气瓶⑽漏斗 ⑾长颈漏斗⑿锥形瓶 ⒀蒸发皿⒁导气管 ⒂其它仪器 三、简要进行课堂小结。 四、巩固练习: 对照课本图3、图4,说出这两个实验中所用到的各种仪器的名称。 第二课时 课题:药品的取用 教学目标:1.了解取用药品的注意事项, 学会正确取用药品的基本操作.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重点:固体药品与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 难点:滴管的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讲解、实验 实验准备:固体药品、液体药品、药匙、镊子、小纸槽、滴瓶、胶头滴管、 教学过程: 一.教师授新: (一)药品的取用: 1.讲解要注意的事项; 三不原则; 节约药品原则; 用剩药品的处理方法。 2.操作原理(教师边讲解边演示): 取用粉末状固体的正确方法; 取用块状固体的正确方法; 取用液体药品的正确方法; 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正确方法; 滴管的使用方法; 浓酸浓碱的使用注意事项; 二、学生操作练习: 1.练习用小纸槽取用少量粉末状固体。 2.练习用镊子将块状固体装入试管中, 3.用50 mL量筒取45 mL水; 三、简要进行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课题:物质的称量与加热 教学目标:1.掌握称量化学物质的方法;了解物质加热应注意的事项。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重点:天平的使用。 难点:物质加热的注意事项。

2019-2020年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1-1走进化学科学 教案

第一节2019-2020年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1-1走进化学科学教案【课程安排】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制备新物质的一门科学。 2.让学生了解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趋势,明确现代化学作为中心学科在科学技术中的地位。 3.让学生了解现代化学科学的主要分支以及在高中阶段将要进行哪些化学模块的学习,以及这些课程模块所包含的内容。 4.使学生了解进行化学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必要技能,让学生了解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探究课例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同时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3.通过对案例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从而悟出学好化学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 1.通过化学史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2.通过化学高科技产品及技术介绍,激发学生的科学审美感和对微观世界的联想,激励学生培养自己的化学审美创造力。 3.介绍我国科学家在化学科学的贡献和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思考“化学与社会”、“化学与职业”等问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与化学有关地社会问题,引领学生进入高中化学的学习。【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 【教学准备】 金属镁、氧化铜粉末、活性炭、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浓盐酸、碳酸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PH试纸、酒精灯、火柴、试管、胶头滴管、玻璃片、药匙、砂纸等 多媒体教学平台 【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 【教学过程】 [引言] 通过初中化学课程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化学知识,面对生机勃勃、变化无穷的大自然,我们不仅要问:是什么物质构成了如此丰富多彩的自然界?物质是怎样形成的?物质是如何变化的?怎样才能把普通的物质转化成更有价值的物质?或许你也在思考,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化学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化学:《走进化学科学》教案(鲁科版必修)

第一章走进化学科学 第一节走进化学科学 【课程安排】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制备新物质的一门科学。 2.让学生了解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趋势,明确现代化学作为中心学科在科学技术中的地位。 3.让学生了解现代化学科学的主要分支以及在高中阶段将要进行哪些化学模块的学习,以及这些课程模块所包含的内容。 4.使学生了解进行化学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必要技能,让学生了解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探究课例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同时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3.通过对案例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从而悟出学好化学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 1.通过化学史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2.通过化学高科技产品及技术介绍,激发学生的科学审美感和对微观世界的联想,激励学生培养自己的化学审美创造力。 3.介绍我国科学家在化学科学的贡献和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思考“化学与社会”、“化学与职业”等问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与化学有关地社会问题,引领学生进入高中化学的学习。【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 【教学准备】 金属镁、氧化铜粉末、活性炭、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浓盐酸、碳酸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PH试纸、酒精灯、火柴、试管、胶头滴管、玻璃片、药匙、砂纸等 多媒体教学平台 【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

初三化学化学实验教案[1]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教师:程琴敏 实验目的: 1、认识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基本的使用方法。 2、学会取用药品的方法,了解取用药品的注意事项。 3、掌握试管、滴管的使用方法及振荡、加热等实验操作,学会仪器装置的 连接,会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 4、学会洗涤试管和判断试管是否洗净的方法。 仪器:试管(5)、试管夹、试管架、烧杯、镊子、药匙、滴管、量筒、玻璃棒、托盘天平、酒精灯、试管刷等。 药品:蒸馏水、锌粒、碳酸钠粉未、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等。 其他用品:火柴、纸片、抹布、废液缸等。 教学过程:常用仪器介绍及用途 1、固体药品的取用 (1)用镊子取1粒锌粒放入试管中,然后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2)用药匙和纸槽取少量碳酸钠粉未放入试管中,然后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2、液体药品的取用 (1)用量筒取2mL蒸馏水放入试管中,然后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注意:仰视和俯视时的读数和实际取值如何) (2)用量筒取2mL氢氧化钠溶液放入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硫酸铜溶液,并观察现象,然后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3)用滴管向盛有锌粒、碳酸钠粉末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并观察现象。 3、酒精灯加热物质 (1)如图所示,观察酒精灯的火焰。 (2)将上述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的试管,用试管夹夹持放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并观察现象,然后将放在试管架上。 4、托盘天平的使用 用托盘天平称取2.5g的碳酸钠粉未,并观察现象。 5、仪器的连接与装配 6、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7、洗涤玻璃仪器 洗净的标准:管壁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思考与交流:

1、给试管内的物质加热,导致试管破裂的原因有哪些?若是固体或液体又是如 何? 2、用托盘天平称取2.5g的碳酸钠粉未,将砝码放在左盘,称出的实际药品质量 是多少?若称取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左偏,应如何处理? 小结: 列表归纳实验室常用仪器的用途 作业:完成《实验操作指导》P2—4 反思:

山东省枣庄二中高一化学《走进化学科学》教案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制备新物质的一门科学。 2、了解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趋势,明确现代化学作为中心学 科在科学技术中的地位。 3、了解现代化学科学的主要分支以及在高中阶段将要进行哪些化学模块的学习,以及这些课程模块所包含的内容。 4、了解进行化学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必要技能,了解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重点、难点】 1.知道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 2.知道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教学过程】 【引入】 通过初中化学课程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化学知识,面对生机勃勃、变化无穷的大自然,我们不仅要问:是什么物质构成了如此丰富多彩的自然界?物质是怎样形成的?物质是如何变化的?怎样才能把普通的物质转化成更有价值的物质?或许你也在思考,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化学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板书】§1-1 走进化学科学 【自主学习】 师:大家仔细阅读教材P2-5的内容,完成学案上的知识填空。 生:仔细快速阅读教材,筛选重要知识点,完成学案内容。 【合作探究】 1.溶洞的形成 师:为什么溶洞的形态会发生变化? 生:分组讨论、总结得出结论 总结:澄清石灰水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时有碳酸钙沉淀生成;当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时,碳酸钙又溶解生成可溶的碳酸氢钙。溶洞形状的变化就是由于溶洞中含有浓度较高的二氧化碳气体的缘故。 2.行走中的列车、轮船,日常使用的铁锅、铁丁以及其它铁制用品,桥梁和机械设备等,它们都是什么物质做成的?这些物质有什么样的性质。2、它们从那里来,如何得到它们? 生:讨论 【总结】 通过初中化学课程的学习以及上面的介绍,你对化学科学有了哪些认识?你能否用简短

一中高一化学走进化学科学教案

课题鲁科版必修1 第一章第一节走进化学科学 【教材分析】 在初中“认识化学科学”的基础上引领学生“走进化学科学”,其特点是让学生初步建立化学观,了解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等)一门科学,使学生知道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化学科学的探究空间等。教材从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人们认识物质、及利用化学知识制备已有的物质或制备新的物质出发,使学生了解化学通过解决如:吃、穿等造福人类。通过对目前化学研究领域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化学科学具有十分广阔的探索空间,激励学生对学习化学的求知欲,合理的利用化学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以及化学与职业取向的关系。本节课可以采用教师引导、学生交流研讨等教学方法。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已有的化学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化学观,理解化学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实用学科及现代化学已经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性质、制备和应用等。针对重点内容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配与相关的说明、同学间的讨论加深学生对化学的理解及认识。 教学目标1、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制备新物质的一门科学。 2、让学生了解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趋势,明确现代化学作为中心学科在科学技术中的地位。 3、让学生了解现代化学科学的主要分支以及在高中阶段将要进行哪些化学模块的学习,以及这些课程模块所包含的内容。 4、.使学生了解进行化学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必要技能,让学生了解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1、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 2、化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高考考点1、了解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 2、能记住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知道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科学的发展趋势。 课型新授课教具多媒体 教法两先两后一小结 教学过程 教学环 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交流研讨】通过初中化学的学习,你对化学有 哪些认识?你能举出你身边的一 些化学现象和化学事实吗? 结合身边的生活回忆初中化学。 通过让学 生回忆初 中化学重 新认识化 学科学。

高一化学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全套教案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课程标准: 本章为高中必修模块的开篇第一章,从实验入手,重点介绍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包括化学实验应注意的安全事项、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检验等,让学生知道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另外,在做化学实验时,取用的药品都是可以称量的,但分子、原子、离子等肉眼看不见的粒子是难以称量的,为此,引入“物质的量”这一基本物理量,可将一定数目的原子、离子或分子与可称量物质联系起来。 物质的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单位是摩尔。物质的量及其由此导出的其它物理量如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是中学化学的计算核心,也是进行定量实验的计算依据。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树立安全意识,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并能识别一些化学品安全标识 2.通过识别一些化学品安全标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使学生树立严谨的科学探究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树立实验安全意识,能识别一些化学品安全标识。 难点: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巩固练习 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用手接触药品 B.用嘴吹熄酒精灯火焰 C.实验后,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便丢弃 D.将带有溶液的滴管平放在实验台上 2.下列事故处理不正确的是() A.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时,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B.将一氧化碳中毒者移到通风处抢救 C.眼睛里不慎溅进了药液,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不可用手揉眼睛D.不慎将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洗 3.使用酒精灯时,错误的操作是() A.用火柴点燃酒精灯 B.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