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创新设计】2014高考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一轮复习【配套word文档】模块综合纠错练2

【创新设计】2014高考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一轮复习【配套word文档】模块综合纠错练2

【创新设计】2014高考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一轮复习【配套word文档】模块综合纠错练2
【创新设计】2014高考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一轮复习【配套word文档】模块综合纠错练2

模块综合纠错练(二)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

1.《史记》记载:春秋末年“陶(山东定陶)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该材料反映出()。

A.中原市场繁荣B.驰道、驿站通畅

C.市场交易通宵达旦D.工商业市镇兴起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材料是说山东定陶成为四方货物交易的场所和中心。因此A项正确。

答案 A

2.与“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观点不一致的是()。

A.“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丝麻”

B.“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C.“士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D.“舍本逐末,贤者所非”

解析题中材料反映的是重农抑商思想。学生做错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审题不认真,没看到“不一致”;二是对四个选项的含义理解不透。A项说的是重农,B项说的是“抑商”,D项反映的是重农抑商思想,均可排除;C 项反对把工商业当作末业,与题干材料观点不一致,符合题意。

答案 C

3.(美)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在《世界经济霸权l500~l990》一书中记录的英国每年申请专利数如下图。下列现象与图中反映的历史事实有因果关系的是()。

A.殖民扩张

B.工业革命的发展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解析图中的时间范围是从l760年到l825年,这一时期是工业革命的扩展阶段,故选B项。A项与题意无关,可排除;误选C项的较多,C项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D项发生在l7世纪末,可排除。

答案 B

4.据史料记载,苏州所属的太仓、嘉定地区,“比闾(紧挨着的房屋)以纺织为业,机声轧轧,昼夜不休,贸易惟花布”,松江各地则“乡村纺织,尤尚精敏,农暇之时,所出布匹,日以万计”。材料所反映的主要信息是()。

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向农村扩展②商品经济向农村渗透③棉纺织业的社

会分工已经很细④小农经济的主导地位已经动摇

A.①②B.②④

C.③④D.①

解析学生解本题易误选,主要是对材料信息解读不准。④本身观点有误,可以排除;②③在材料中无从反映;材料反映了江南地区以棉纺织业为代表的手工工场的发展。

答案 D

5.对右图(图示为汉阳铁厂全貌)所示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A.图示企业是中国最早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B.图示企业是洋务派在“自强”旗号下创办的军事工业

C.图示企业的创办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

D.图示企业是洋务派在“求富”旗号下创办的民用工业

解析学生误选B项的较多,汉阳铁厂是洋务派代表张之洞创办的民用工业,而非军事工业;A项说的是广东继昌隆缫丝厂;C项说的是鸦片战争。

答案 D

6.下列关于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新民主主义制度的建立

B.“大跃进”期间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

C.1956~1966年经济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D.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城市取得突破

解析学生做错的原因在于对新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把握不准确。解答本题用排除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起来,A项错;“大跃进”时期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故B项错;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D项错。

答案 C

7.邓小平南方视察时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在这一论断指导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并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其推动作用表现在()。

①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②人们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③温饱问题得

到解决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①②③

解析邓小平南方谈话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经济体制发生了一定的转变,从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发展,故选D项。错选C项的较多,也就是认为①是不可选择的。

答案 D

8.“城市少年好事徒,手持快剪伺于途;瞥见豚尾及锋试,道旁观者拍手呼。”

这首诗描写的现象发生在()。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B.洋务运动时期

C.义和团运动时期D.辛亥革命后

解析做错的原因是不理解“豚尾”的意思(辫子)。由材料中的“快剪”

可知题中的诗句描述的是剪发运动。社会习俗的变革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而剪发运动应是辛亥革命后的事情。答案为D项。

答案 D

9.下列关于罗斯福新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突出的特点是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B.指导思想是放弃资本主义制度

C.“以工代赈”扩大了内需

D.首要措施是整顿金融,核心是调整工业

解析罗斯福新政并没有放弃资本主义制度,故选B项。罗斯福新政的突出特点是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首要措施是整顿金融,核心是调整工业,同时新政通过“以工代赈”扩大了内需,A、C、D三项的说法均是正确的。

答案 B

10.1933年3月,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说:“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的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向紧急状态宣战,就像真正有外敌入侵时一样。”这主要说明了

()。

A.罗斯福准备实行专制独裁

B.罗斯福崇尚计划经济

C.美国受经济危机打击特别沉重

D.罗斯福反危机的思路是加强政府的经济职能

解析罗斯福意在要求国会授予其广泛的行政权,利用国家政权力量解决经济危机,D项符合要求。A项不符合史实;B项从题干中没体现出来;C 项是美国当时的实际情况,不是材料表达的中心。

答案 D

11.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文中“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在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具体是指()。

A.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B.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C.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D.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解析学生做错的原因是不理解材料的含义。“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指的是新经济政策,在四个选项中符合新经济政策的是B项。A项是战

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C项是斯大林经济体制的内容,D项是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

答案 B

12.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就其实质而言,失败的相同原因主要是()。

A.缺乏全面一贯的指导思想,带有盲目性

B.把重点放在农业上

C.推行霸权主义外交政策

D.没有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解析本题考查二者失败的共同原因是没有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故选D项。学生误选A项的较多,A、B两项只符合赫鲁晓夫改革,C 项是二者的相同点。

答案 D

13.1971年尼克松宣称:美国将不接受以美元兑换黄金,外国人可以任意处置美元,外国银行家可以任意决定美元价值。这表明()。

A.美国和西欧盟友关系严重恶化

B.布雷顿森林体系发生动摇

C.欧元出现导致美元地位下降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解体

解析材料反映了美元地位的动摇,本质上反映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动摇,故选B项。易错选C项,原因是不清楚欧元出现的时间。1999年1月1日,欧盟单一货币欧元正式问世,故可排除C项;A项说法错误,可排除;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现在依然存在,可排除D项。

答案 B

14.与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相比,当代美国经济动荡演变成的金融危机在几个月内就波及整个世界。这充分说明()。

A.美国是当今世界真正的经济霸主

B.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

C.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源

D.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解析美国的经济动荡迅速波及其他地区,说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

快,故选B项。学生易误选C项,由所学知识可知,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源是生产的社会性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基本矛盾,C项错误。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5题24分,第16题20分,共44分) 15.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912~1919年的8年间,新建厂矿企业470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元,速度和规模都是空前的,超过了过去半个世纪的成就。

一战结束不久,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刚刚有所发展的民族工业很快又萧条下去。

材料二1922年民族资本家张謇说:“百里一税,二百里再税……则商货成本愈重。是禁止商货之流通,迫其近售,而罚其远行者也。”

另一个资本家写道:“我之廉价工人,彼(日本,下同)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之便利。况彼来者皆该国一流工厂,资本较吾雄厚,技术较吾高深,对工厂之管理经营,亦皆养之有素,吾更何恃而不恐,吾将何术而善后。”

材料三中国与美国、印度钢和电产量的比较(人均)

(1)根据材料一,分析造成这一

现象的主要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民族资本主义得不到充分发展的原因。(不得摘抄原文)(4

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当时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及意义。(4分)

(4)材料四反映出我国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6分)

(5)从材料一至材料四反映的我国不同时期工业的发展状况中,你能得到什么

认识?(2分)

解析第(1)问,材料一反映了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一战结束后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迅速萧条下去。第(2)问,材料二反映了一战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的困境。张謇的话反映了关卡林立,税收沉重;另一个资本家的话反映了外国资本主义企业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竞争优势。

第(3)问,材料三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重工业落后,由此可回答“原因”,“影响”需要结合所学知识思考。第(4)问,材料四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综合稳步发展。第(5)问,要综合四则材料,得出结论性的语言。

答案(1)特点:发展迅速而短暂。

原因: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辛亥革命扫除了一些障碍;

民国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政策;群众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

(2)原因:军阀割据,关卡林立,税收沉重,外国资本主义企业在资金、技术、

市场等方面具有竞争优势。

(3)原因:重工业基础十分薄弱。

意义: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4)变化: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

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5)认识:国家的独立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正确的政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

保证。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召开,根据列宁的提议通过了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决议……当这消息被共产国际的各国代表得知时,有些外国革命者痛惜地哭叹道:“晓得今天是这样,我们错不该参加十月革命了。”

还有人吼道:“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西方人士却说:“俄国的这一

招,是痛击我们的!”

材料二“总统先生!”一位年轻的记者问罗斯福:“你是共产党吗?”“不是。”“你是社会主义者吗?………不是。”这位记者对罗斯福拒不承认自己属于哪种常规的意识形态感到困惑,最后问道:“那你的哲学是什么?………哲学?”有点迷惑不解的总统说:“哲学?我是基督教徒,是民主党人……如此而已。”

材料三从1946年至1992年,法国政府连续实施了10个计划,规划经济发展方向,确定总体目标和长远战略。这些计划是指导性的,一些指标对企业,尤其是私有企业没有强制性,主要是为企业决策提供权威的信息和可靠的政策依据。政府采取激励措施来推动计划的实现……戴高乐总统曾说过:计划能补偿自由的缺点,而同时又不使它失去优点。

(1)材料一中列宁实行的新经济政策为什么让许多革命者感到痛惜?西方人士为什么却说“俄国的这一招,是痛击我们的”呢?(6分)

(2)材料二中的记者为什么质问罗斯福是“共产党”“社会主义者”呢?(6分)

(3)依据材料三说明法国政府是如何对经济进行干预的?你认为“自由的缺点”及“计划的优点”各指什么?(6分)

(4)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决定围绕上述材料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为他们拟一个题目,要求紧扣材料主题。(2分)

解析本题考查了苏联的新经济政策、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及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第(1)问,回答的关键是理解材料一中两种不同的观点,这需要结合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这一特点和实质解答。第(2)问,解答的关键是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在坚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记者质问罗斯福是“共产党”“社会主义者”的原因可从国家干预经济和实施社会保障方面思考。第(3)问,应结合计划与市场两种经济手段的优缺点理解戴高乐的话。第(4)问,要明确材料的主题——“计划”与“市场”。

答案(1)新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允许私人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存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2)罗斯福新政中规定了劳工的一些基本权利,触动了垄断集团的利益;罗斯福总统采取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违背了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原则,不被理解。

(3)制定经济计划,规划经济发展方向。

缺点: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自由放任政策不能调节资本主义市场的自身矛盾。优点: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推动了经济的发展。(4)计划与市场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言之有理即可)

2014江苏高考满分作文

2014江苏高考满分作文:朽叶的桅子花 2014年江苏高考作文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也有人说,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感觉其实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抱有一种像自然一样长存不朽的信念。 “哲理性材料”的给料作文 必须准确把握材料的核心含义 2013年的高考作文题,所选“材料”是“故事性”的,简称为“山洞·烛光·蝴蝶”。这种有人有事、有头有尾的记叙性短文,由于“形象大于思想”,故包蕴的含义十分丰富,有时多达几十个。为此,我们不要求考生确定“核心含义”;这种“确定”往往见仁见智,难求共识。但是,我们划定了“含义边界”,即在一个比较宽泛的范围内由考生自主选择某一含义,进行写作。去年的“含义边界”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平衡;美。只要涉及上述某一点,就算切题;如果扯到其它方面去了,就是跑题。打个比方:叫你写江苏人,你可以在苏南、苏中、苏北任写一个人或一些人,但绝对不能写到安徽、上海等省市去。 2014年高考作文备考阶段,绝大多数地区和学校均抱定“故事性”材料来训练,如某公司高管爬雪山、某考古学家看铜镜、一只青蛙被冻在冰上了,等等。几乎没有人想到还有一种“材料”是哲理性的,此乃“刻舟求剑”。教训是:必须细读《考试说明》! 今年的作文试题一亮相,锁定了“哲理”。既然是“哲理”就得“明理”,明理的文章不论多长多短,都不能“多中心”,只能有一个“核心含义”。所以,今年的作文审题不同于去年,不能再指望“含义边界”了! “青春”、“不朽”,是个好题目。十八九岁的高三学生正值风华正茂的青春时期,肯定有话可说。年轻人最相信“青春不朽”了,老年人倒可能产生“青春已逝”之叹,故此次高考作文佳作甚丰。这些优秀作文的共同特点,是紧扣“核心含义”,深入剖析或生动描述。 这里发表的七篇作文中,《青春永不褪色》确立了一个相当好的“中心论点”,而且分析得比较透彻,值得借鉴,特作“简评”如下: 此文是一篇规范的议论文。紧扣“青春”、“永恒”展开,完全切题。 引人注目的是,作者提出了一个相当新颖、深刻的中心论点:青春不是生命的一个“阶段”,而是生命的一种“状态”。这种概括和提炼,符合青春的本质特征。的确,青春绝非“驿站”,纯然是怀着不识愁滋味的乡愁、载欣载奔、寻求心灵家园的那种诗意,那种愿景,那种神乎其神的“状态”! 在匆忙答卷的考场上,能机敏地发现和捕捉如此精彩的论点,难能可贵。 此文的又一长处,在于分解出不同视角的“分论点”:要保持青春状态,必须拥有乐观开朗的心;要学会“忘记”;要多一份沉稳。这里的“学会忘记”,相当中肯,颇富东方智慧,估计很少有考生能提出来。 如今的高中生写议论文,多不会“分解”和“剖析”,巷子里扛木头,直通到底:除了中心论点,还是中心论点!此文可以提供有益的借鉴。

2014年高考湖南卷优秀作文八篇

2014年高考湖南卷优秀作文八篇 高考作文 2014-06-24 0844 2014年高考湖南卷优秀作文八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它被天边的彩云所吸引,奋力飞腾,寒冷、饥寒、风雨都无法阻止它,它毅然决然的向上飞,飞上高山之巅,它已经精疲力竭,伤痕累累,一个声音问,值得吗?天地苍茫、彩云缭绕,它内心充实而满足,喃喃的答道:我愿意! 父亲的书桌对面有一把小椅子,儿子坐在那里陪伴回家在桌子前剪报的父亲,父子俩没有说话,静静相对,儿子望着父亲,祥和的面容,心里充溢着宁静的幸福。父亲,您辛苦了,能这样陪陪您,我真的很愿意。 根据上面两则材料,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和议论文。 【优秀作文之一】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鸿鹄一心展翅腾飞,在脑海深处猛虎的咆哮怒吼之下风雨兼程,直击山之巅、海之角;父子桌前相守,一时蔷薇香溢,宁静安然,生活于细碎之处尽现美丽清新。 我心有猛虎,却细嗅蔷薇,两者兼二为一,何乐而不为?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苏子心中自有虎啸龙吟,如那追逐巅峰的苍鹰,手持刀剑,锋芒逼视,然尽管无畏如他,也依然不忘在征服的途中追忆亡妻“十年生死两茫茫”,也依然拥有享受生活宁静安详的勇气,长叹一声“此心安处是故乡”! 追求但不苛求,既有猛虎吟啸,也任蔷薇盛开。 雨果曾言:让内心住着一条巨龙,既是一种苦刑,也是一种乐趣。而林徽因却叹道:真正的平静不是远离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不因为一心追梦而忘却了眼下幸福的珍贵,又不因适意的享受而拒绝让自己经受磨砺,巨龙与心篱同样寄居在心中,彼此安然无恙,共同挑起我们真正向往的生活。子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追求远方与活在当下绝非矛盾,而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为何非要拆散彼此,而不坦然接纳呢! 享受生活之美,乐在砺炼之痛,猛虎与蔷薇,交相融合。 被誉为“铁娘子”的撒切尔夫人一生风华绝代,誉响全球,然而她临死前却自责与悔恨于对子女的疏忽。陆游心怀天下,悲悯苍生,时刻吟唱“此身难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却痛苦萦心,无法自释;孟夫子虽能“红颜弃轩冕,白首入松云”,却也叹恨于一生碌碌无为,遗憾终老。此乃为何?他们无

(完整版)2017江苏高考优秀作文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生活中离不开车。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间的真情;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作文材料由三部分组成:第一句是第一部分,是作文的一个切入口,提出了作文的写作载体——车。也就是说考生必须以车作为一切思维的出发点和归结点。 由此考生脑子里一定是霎时间车流涌动,严重堵塞。不过没有关系,后面第二句对车进行了一定的解释,是第二部分,目的是让考生对具体的车展开联想。车有很多种,不只有汽车、电瓶车、自行车,还有古代行旅的马车,农民耕田的牛车,与自然融为一体的风车、水车等。要打开思路。下面两组句子是第三部分,属于思考挖掘的深入所在,是最显考生功力的地方。第一组重点词是发展、真情,第二组中心词是观念变迁、人生哲理。到此一看,不觉抚掌一笑,高考作文材料千变万化,却万变不离其宗。“车”其实是反映生活的载体,考生不能就车写车,就像去年的“有话”“无话”一样,关键是要引出第三部分的发展、真情、观念和哲理。命题人没有明确这些概念的具体内容,但只要与车有关即为切题。 【立意探究】 之所以将本文命题为“写真”,是因为笔者强烈地感受到命题人的意图是让考生关注生活真实发展的脉络,而不是闭门造车去和文人大家亲密接触。架空生活是作文的大敌。

从车的变化发展看,可以关注时代的变迁,体现生活范围的扩大,感悟这个变化带给自己的思考。这个世界在变小,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距离在拉近。过去无法实现的事情我们都可以实现。比如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将成为家常便饭,“王子猷雪夜访戴”将不再成为令人惊讶的文人雅事,“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早已不是李白夸张的专利。然而一味沉浸在时代的快生活中并非命题人的初衷,后面承载世间的真情才是命题人需要考生关注思考的原点。由此考生可以思考我们如何不辜负这样一个由车轮带动起来的快时代。也可以反思在快生活中我们如何让自己慢下来,懂得不让车轮裹挟自己的生活。今年材料非常适合记叙文高手发挥,这是前两年写作方向的一个变化。如果考生平时对社会、家庭、自我生活的变化有敏锐的触觉和认识,以车为题材写一篇优秀的记叙文不是难事。可以挖掘车的变迁背后的情感碰撞。但前提是考生要用好对比,一是自我与他人的对比,考生可以描述一个与车有关的温情故事,如母亲下雨天骑电瓶车送我上学的回忆,对比别人的汽车,自己却十分感动。二是现实与往昔的对比,过去父亲骑自行车送我上学需要很长时间,但感觉父亲的背特别宽厚,可以和父亲说好一会话,现在用汽车,不怕风雨了,时间更短了,但跟父亲却说话少了。这不正是一种反差造成的感触吗? 从观念的变化看,“车”代表一种开放的生活态度,提倡“车”生活,反对“宅”生活,强调个体要和外面的世界接触,不要畏惧外面的世界。从这个角度适合写一篇议论文,大胆一点的考生可以将思考的主体不限制在个人,也可以是国家、民族、文化立场上的开放胸襟和包容态度。这一点与最近“一带一路”的思路较为接近。强调走出去,请进来,沟通交流,车来车往,其实就是你来我往,这是对老子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的思想的反对。

2014年江苏高考数学(理科)答案与解析

2014江苏高考数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数学I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已知集合{2,1,3,4}A =--,{1,2,3}B =-,则A B =______. 【解析】{1,3}- 2.已知复数2(52i)z =-(i 是虚数单位),则z 的实部为______. 【解析】21 2 254i 20i 2120i z =+-=- 3.右图是一个算法流程图,则输出的n 的值是______. 【解析】5 4.从1,2,3,6这4个数中一次随机地取2个数,则所取2个数的乘积为6的概率是______. 【解析】1 3 当且仅当两数为1,6或2,3时乘积为6,有2种情况, 从这4个数中任取两个数有24C 6=种,故概率为 1 3 5.已知函数cos y x =与sin(2)y x ?=+(0π)?≤<,它们的图象有一个横坐标为π 3 的交点,则? 的值是________. 【解析】π 6 由题意,ππ1sin(2)cos 332?? +==,∵0π?≤<,∴2π2π5π 333?≤+< 当且仅当2π5π36?+= ,π 6 ?=时等式成立 6.某种树木的底部周长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在抽测的60株树木中,有______株树木的 底部周长小于100cm . (第6题) /cm (第3题)

【解析】24 ∵60(0.150.25)24?+= 7.在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n a 中,若21a =,8642a a a =+,则6a 的值为_____. 【解析】4 设公比为q (0)q >,则由8642a a a =+得26 6622a a q a q =+,解得22q =,故4624a a q == 8.设甲、乙两个圆柱的底面积分别为12,S S ,体积分别为12,V V ,若它们的侧面积相等,且 1294 S S =, 则 1 2 V V 的值是________. 【解析】 32 设两圆柱底面半径为12,r r ,两圆柱的高为12,h h 则1232r r =,∵两圆柱侧面积相等,∴11222π12πr h r h =,1223h h =,则11122232 V S h V S h == 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230x y +-=被圆22(2)(1)4x y -++=截得的弦长为_______. ∵圆心(2,1)-到直线230x y +-= 的距离d = = ∴直线230x y +-=被圆22(2)(1)4x y -++= 截得的弦长为 10.已知函数2()1f x x mx =+-,若对于任意[,1]x m m ∈+,都有()0f x <成立,则实数m 的取值范 围是_______. 【解析】?? ? ??? 若0m ≥,对称轴02m x =-≤,2(1)230f m m m +=+<,解得3 02 m -<<,舍去; 当0m <时,2 m m <- ,()f x 在[,1]x m m ∈+上的最大值只可能在x m =和1x m =+处取到 因此2 2 ()210 (1)230 f m m f m m m ?=-

【精】江苏小高考历史题目及答案

分数段: A:90-100 B:75-89 C:60-74 D:0-59 —————————————————————— 题目分值: 全卷100分 选择、判断2分/题 材料2题共19分,问答11分 —————————————————————— 一、选择题 1.王国维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 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材料认为周代宗法政治的典型特征是 A.嫡长子继承制 B.礼乐丧葬制 C.婚娶联姻制 D.功臣分封制 2.《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 中呈不得休息。”这段话表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朝议裁决 B.集权独断 C.世袭传承 D.政务繁忙 3.南宋著名文人、政治家周必大在给朋友的信中记录了这样的事:“近用沈存中法,以胶泥铜版移换摹印,今日偶成《玉堂杂记》二十八事。”信中所说的“沈存中法”是指 A.造纸术 B.雕版印刷术 C.活字印刷术 D.指南针测向技术 4.右图是某博物馆珍藏的文物拓片。作为一则反映时代印记的史料,这件文物可以直接说 明

A.秦汉书法和篆刻的艺术共融 B.魏晋草书与行书的衍生创新 C.隋唐草书的抒情写意 D.宋元行书的勾连放纵 5.“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极力宣扬并践行这一主张的思想家是 A.程颐 B.朱熹 C.李贽 D.王阳明 6.明朝自宣德以来,中央机构互相倾轧。英宗登基后,太皇太后委政内阁,令大学士杨士 奇等对题奏本章拟出处理意见,交皇帝裁定,明朝票拟走向制度化。这主要反映了 A.内阁地位逐渐提高 B.明英宗时期初设内阁 C.废丞相后政治腐败 D.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机构 7.近代中国,列强通过侵略手段攫取了通商、设立租界等一系列特权。右图所示城市状况 是下列哪次侵华战争及签订的条约所致的? A.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北京条约》 C.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8.“飘飖故国迭痍疮,白骨哀鸿不忍望。志士三千凝血肉,磷烟一夜举刀枪。旌扬绿野寻民 主,都建金陵废帝王。大义当时如号角,吹开晓雾现朝阳。”此诗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2014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青春万岁

2014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青春万岁 2014年江苏高考作文真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70分) 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 也有人说,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感觉其实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抱有一种像自然一样长存不朽的信念。 优秀作文展示: 青春万岁 江苏一考生 搬家的时候,老爸每运完一箱衣服,就得在床沿上坐一下,一言不发地歇着。老妈有远视了,细小的东西,她得拿远点,挤着眼看;小扣子,小绳头,都攒着,慢条斯理地装进一个素净的小布袋里。(勤劳则勤劳矣,却禁不住岁月的侵袭——老爸老妈好像再无青春可言。)他们都老了……我叉着腰站在屋中央,悲从中来,青春,终究敌不过生活,戏要散场,照片要褪色,时间的洪流……(看到父母青春不再的样子,我不禁悲从中来。) 怎么回事?我面对着两摞一模一样的《简明日本语教程》,水蓝色的封面微微打卷儿,我激动得有些颤巍巍地打开扉页,老爸老妈一粗犷一娟秀的署名清晰可辨。(两摞一模一样的《简明日本语教程》,以及一粗犷一娟秀的署名,是老爸老妈美丽青春的见证。)我捧着书,奔进屋里亮给他们看。我能看见他们的眸子“咯噔”

一下,那是回忆之门打开的声音。(青春的回忆之门随着《简明日本语教程》的出现而打开。) “当年《排球女将》可真火啊!”老爸伸脚“搓”来他的拖鞋,久别重逢似的摩挲它的书脊。(二十世纪80年代初期风靡中国、日本等地的一部日本偶像连续剧《排球女将》勾起老爸的青春记忆。)“小鹿纯子算现在的‘女神’,当时叫‘大众情人’。”老妈笑着补充道。(《排球女将》中的北国少女小鹿纯子让老妈记忆犹新。)几十年前的青春火苗,竟把家里的气氛“捂暖和”了,我感叹他的魔力。(青春的记忆魔力无穷。) 一发不可收拾,那堆旧书像个兔子洞,老爸老妈的青春洪水一般从那洞口里涌出,堵都堵不住。(记忆的闸门一旦打开,堵都堵不住。)爸爸的《山乡巨变》《活动变人形》,妈妈的池莉、王安忆、陈丹燕,书里夹着手绘的藏书票。(老爸喜欢周立波、王蒙的作品,老妈喜欢女作家池莉、王安忆、陈丹燕。) “找到了!”老爸捧着一本巴掌大泛黄的“工作日志”,就好像捧着一只轻盈的、易碎的、振翅欲飞的蝴蝶。(当年的“工作日志”让老爸兴奋不已。) 是一本手抄诗集,是青春的幻梦。(手抄诗集,是老爸青春的幻梦。)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他那雄厚的声音,我估计全楼道都听得见。(顾城的《一代人》在那个令人窒息的年代曾经激励了多少年轻人顽强求索的精神。)

2014年江苏高考数学卷及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 已知集合A ={4,3,1,2--},}3,2,1{-=B ,则=B A ▲ . 2. 已知复数2)i 25(+=z (i 为虚数单位),则z 的实部为 ▲ . 3. 右图是一个算法流程图,则输出的n 的值是 ▲ . 4. 从1,2,3,6这4个数中一次随机地取2个数,则所取2个数的 乘积为6的概率是 ▲ . 5. 已知函数x y cos =与)2sin(?+=x y (0≤π?<),它们的图象 有一个横坐标为 3 π 的交点,则?的值是 ▲ . 6. 设抽测的树木的底部周长均在区间[80,130]上,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 所示,则在抽测的60株树木中,有 ▲ 株树木的底部周长小于100cm. 7. 在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n a 中,,12=a 4682a a a +=,则6a 的值是 ▲ . 8. 设甲、乙两个圆柱的底面分别为1S ,2S ,体积分别 为1V ,2V ,若它们的侧面积相等,且4921=S S ,则21V V 的值是 ▲ . 9.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032=-+y x 被圆 4)1()2(22=++-y x 截得的弦长为 ▲ . 10. 已知函数,1)(2-+=mx x x f 若对于任意]1,[+∈m m x , 都有0)(

【高考作文】2014广东高考满分作文大全

【高考作文】2014广东高考满分作文大全 2014年广东高考优秀作文:用心观察与记录 如今数码相机已经十分先进,人们能以极低的成本获得大量照片。然而,有人又重新拿起胶片相机,不顾一卷三十六幅的胶卷几十元的高昂成本,与暗房里费心劳神的冲洗过程。这是为什么呢?正是由于这种种麻烦逼着摄影师在按下每一次快门之前,都能够仔细深入地观察被摄物体,用心思考,因而每一张逐渐显影的照片背后都有一段值得慢慢回味的记忆。 这种回味在如今数码照片泛滥的时代已是非常稀罕了。人们用镜头代替眼睛,用照片代替记忆,以为自己这样便抓住了时光。 我也曾经这样天真地认为。我初涉摄影之时曾去过一次西藏旅游,带着自己的数码相机。蓝天,白云,碧水,雪山,面对这一切难以用人类语言形容的美景,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赶紧拍下来。于是,在西藏之旅的期间,我的眼睛几乎未从取景器小窗口上移开过,存储卡也被填得满满的,心想我已记录下这一切美景。然而,回家再次浏览这些相片时,却再找不回当时的那一份激动了。当时只顾着拍照,却忘了用心体会旅途的愉快,面对美景的新奇与感动,以及景观背后动人的故事传说&&我这才意识到,有些东西是难以用相片记录下来的。 后来,有一次我带上相机出门扫街时,才真正领悟到拍照的真正目的。在老城区走街串巷,嗅到食物的诱人香味,原来是一家老字号肠粉店。走进店里,点一碟肠粉,看着老板在氤氲的烟气中忙活的身影,我忍不住举起相机按下快门。在老城区我又见到一家打制传统铜器的小店。循着叮叮声走过去,与老师傅打声招呼,好奇地看着打铜的过程。老师傅看着我专注的神情,露出灿烂笑容,于是我又按下快门。当我回家翻看这两张照片,我突然觉得自己仿佛又闻到肠粉的香味,又听到打铜的悦耳声音。 我这才明白,拍照只不过是给你一个观察体验的机会,而照片只不过是回忆的引子,真正的美好回忆在心中。 因此,拍照用胶片机还是数码相机又有何关系?照片的多与少又有何关系?只要用心体验,用心记录,定能写下一段永不褪色的记忆。 【高考作文点评】 一语中的照片不过是回忆的引子 标题清楚地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论点,作者思维敏捷,善于思考,能够迅速透过所提供的材料的表象发现照片的本质,即照片不过是回忆的引子,它的功能在于记忆和记录。文章以辩证的眼光,指出是黑白胶片还是数码技术并不重要,量多量少也没有关系,最重要的是拍摄者应用心体验和用心记录生活,这才是拍照的真正目的。只要用心观察和记录,就能够写下一段永不褪色的记忆。文章内容完全符合题意,而且立意颇为深刻。作者结合个人的生活经历,举了一正一反两个生动事例,来印证自己对拍照真正目的的领悟过程。文中多次出现用心一词,紧扣标题。文章中心突出,思路清晰,并有个人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语言表达流畅生动,文面整洁。 (邓环)

江苏小高考历史试卷含答案精选文档

江苏小高考历史试卷含 答案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2018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试卷 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宁波天一阁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1984年离乡多年的世界船王包玉刚回到宁波访问,在天一阁看到了馆藏的《包氏家谱》,意外发现自己是包拯的第29代嫡孙。这段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的 A.禅让制 B.分封制C.宗法制 D.郡县制 【解读】家谱是记载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宗族世系繁衍的图书体裁,根据关键 词“《包氏家谱》”,可知答案为C。 2.为响应党中央厉行节约的号召,许多学校加入到反对“舌尖上的浪费”的“光盘行动”中。早在战国时期,某一思想流派在提出“兼爱”、“非攻” 的同时,就倡导“节俭”、“节用”。该思想流派的创始人是 A.老子B.墨子 C.荀子 D.韩非子 【解读】“兼爱”、“非攻”、“尚贤”和“节用”是墨家学派的主张,故选 择B。 3.民间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历史面貌。下方邮票所体现的古代小农 经济的特征是 A.男耕女织B.铁犁牛耕 C.集体劳作 D.刀耕火种 【解读】邮票是蕴藏丰富信息的有效历史资源,根据牛郎放牛、织女织布的画 面,可知A项正确。

4.《汉书》记载:“建元元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材料中 的选官制度是 A.世卿世禄制 B.九品中正制C.察举制 D.科举制 【解读】根据“令郡国举孝、廉”可知是以德行为选拔标准的察举制,C正 确。 5.英国思想家弗朗西斯·培根认为:“四大发明对于彻底改造近代世界并使之与古代及中世纪划分开来,比任何宗教的信仰、任何星象的影响或任何征服者的伟业所起的作用都要大。”培根意在说明四大发明 A.促进西欧近代化进程 B.标志西欧近代史的开端 C.导致宗教信仰的弱化 D.成为新航路开辟的根源 【解读】抓住关键词“彻底改造近代世界”可联系到四大发明推动了西欧从封 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故A正确。 6.《明史·职官志》记载:“洪武九年,汰平章政事、参知政事。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其官属尽革,惟存中书舍人。”明太祖这 样做的直接目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B.强化君主专制 C.提高行政效率 D.实现权力制衡 7.清顺治十八年八月,朝廷派员至沿海各省“立界”筑垣墙,派兵戍守。《福州府志》记载,乾隆年间,在福建宁州“每处悬一碑曰:敢出界者斩!”当 时清政府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避免海难发生 B.防止鸦片走私 C.杜绝西方思潮D.严控对外联系 8.作为台湾附属岛屿之一的钓鱼岛,历史上很早就属于中国管辖,这一点可见之于中日史籍图志,中国对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近代日本通过哪个 不平等条约强行割占了钓鱼岛?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9.1898年9月2 1日《中外日报》报道:“宁郡通久源纱厂,开设有年,生意亦畅,现因新添纺织机器,……因此招募女工,并造有房屋40余间,以备来厂女工居住。”当时这家纱厂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调整民间设厂政策 B.中华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2014年江苏高考作文及范文

2014年江苏高考作文及范文【篇一:2014江苏省高考满分作文汇编及点评】 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专家组 “哲理性材料”的给料作文必须准确把握材料的核心含义 2014年高考作文备考阶段,绝大多数地区和学校均抱定“故事性”材 料来训练,如某公司高管爬雪山、某考古学家看铜镜、一只青蛙被冻 在冰上了,等等。几乎没有人想到还有一种“材料”是哲理性的,此乃 “刻舟求剑”。教训是:必须细读《考试说明》! 今年的作文试题一亮相,锁定了“哲理”。既然是“哲理”就得“明理”, 明理的文章不论多长多短,都不能“多中心”,只能有一个“核心含义”。 所以,今年的作文审题不同于去年,不能再指望“含义边界”了! “青春”、“不朽”,是个好题目。十八九岁的高三学生正值风华正茂的 青春时期,肯定有话可说。年轻人最相信“青春不朽”了,老年人倒可能 产生“青春已逝”之叹,故此次高考作文佳作甚丰。这些优秀作文的共 同特点,是紧扣“核心含义”,深入剖析或生动描述。 这里发表的七篇作文中,《青春永不褪色》确立了一个相当好的“中 心论点”,而且分析得比较透彻,值得借鉴,特作“简评”如下: 此文是一篇规范的议论文。紧扣“青春”、“永恒”展开,完全切题。 引人注目的是,作者提出了一个相当新颖、深刻的中心论点:青春不是生命的一个“阶段”,而是生命的一种“状态”。这种概括和提炼,符合青 春的本质特征。的确,青春绝非“驿站”,纯然是怀着不识愁滋味的乡愁、载欣载奔、寻求心灵家园的那种诗意,那种愿景,那种神乎其神的“状态”! 在匆忙答卷的考场上,能机敏地发现和捕捉如此精彩的论点,难能可贵。此文的又一长处,在于分解出不同视角的“分论点”:要保持青春状态,必须拥有乐观开朗的心;要学会“忘记”;要多一份沉稳。这里的“学会忘记”,相当中肯,颇富东方智慧,估计很少有考生能提出来。 如今的高中生写议论文,多不会“分解”和“剖析”,巷子里扛木头,直通 到底:除了中心论点,还是中心论点!此文可以提供有益的借鉴。 作者用朴素平实的语言进行阐释,似缺“文采”但不乏措辞之机智,如; 某些人成了“小老儿”;治伤痕的“云南白药”;苏东坡的妙态——“一 手美食,一手诗书,口唱大江东去”,等等。 2014年江苏高考作文题

江苏省高考优秀作文选登7篇《青春不朽》

2014年江苏高考优秀作文选登 2014年江苏高考作文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也有人说,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感觉其实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抱有一种像自然一样长存不朽的信念。 “哲理性材料”的给料作文 必须准确把握材料的核心含义 2013年的高考作文题,所选“材料”是“故事性”的,简称为“山洞·烛光·蝴蝶”。这种有人有事、有头有尾的记叙性短文,由于“形象大于思想”,故包蕴的含义十分丰富,有时多达几十个。为此,我们不要求考生确定“核心含义”;这种“确定”往往见仁见智,难求共识。但是,我们划定了“含义边界”,即在一个比较宽泛的范围内由考生自主选择某一含义,进行写作。去年的“含义边界”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平衡;美。只要涉及上述某一点,就算切题;如果扯到其它方面去了,就是跑题。打个比方:叫你写江苏人,你可以在苏南、苏中、苏北任写一个人或一些人,但绝对不能写到安徽、上海等省市去。 2014年高考作文备考阶段,绝大多数地区和学校均抱定“故事性”材料来训练,如某公司高管爬雪山、某考古学家看铜镜、一只青蛙被冻在冰上了,等等。几乎没有人想到还有一种“材料”是哲理性的,此乃“刻舟求剑”。教训是:必须细读《考试说明》! 今年的作文试题一亮相,锁定了“哲理”。既然是“哲理”就得“明理”,明理的文章不论多长多短,都不能“多中心”,只能有一个“核心含义”。所以,今年的作文审题不同于去年,不能再指望“含义边界”了! “青春”、“不朽”,是个好题目。十八九岁的高三学生正值风华正茂的青春时期,肯定有话可说。年轻人最相信“青春不朽”了,老年人倒可能产生“青春已逝”之叹,故此次高考作文佳作甚丰。这些优秀作文的共同特点,是紧扣“核心含义”,深入剖析或生动描述。 这里发表的七篇作文中,《青春永不褪色》确立了一个相当好的“中心论点”,而且分析得比较透彻,值得借鉴,特作“简评”如下: 此文是一篇规范的议论文。紧扣“青春”、“永恒”展开,完全切题。 引人注目的是,作者提出了一个相当新颖、深刻的中心论点:青春不是生命的一个“阶段”,而是生命的一种“状态”。这种概括和提炼,符合青春的本质特征。的确,青春绝非“驿站”,纯然是怀着不识愁滋味的乡愁、载欣载奔、寻求心灵家园的那种诗意,那种愿景,那种神乎其神的“状态”! 在匆忙答卷的考场上,能机敏地发现和捕捉如此精彩的论点,难能可贵。 此文的又一长处,在于分解出不同视角的“分论点”:要保持青春状态,必须拥有乐观开朗的心;要学会“忘记”;要多一份沉稳。这里的“学会忘记”,相当中肯,颇富东方智慧,估计很少有考生能提出来。 如今的高中生写议论文,多不会“分解”和“剖析”,巷子里扛木头,直通到底:除了中心论点,还是中心论点!此文可以提供有益的借鉴。 作者用朴素平实的语言进行阐释,似缺“文采”但不乏措辞之机智,如;某些人成了“小老儿”;治伤痕的“云南白药”;苏东坡的妙态——“一手美食,一手诗书,口唱大江东去”,等等。 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专家组

2014年江苏省高考数学试题)答案解析

2014年江苏省高考数学试题)答案解析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答案解析 数 学Ⅰ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请把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 1、已知集合}4,3,1,2{A --=,}3,2,1{B -=,则B A = ▲ . 【答案】}3,1{- 【解析】根据集合的交集运算,两个集合的交集就是所有既属于集合A 又属于集合B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从所给的两个集合的元素可知,公共的元素为-1和3,所以答案为}3,1{- 【点评】本题重点考查的是集合的运算,容易出错的地方是审错题目,把交集运算看成并集运算。属于基础题,难度系数较小。 2、已知复数2 )25(i z -=(i 为虚数单位),则z 的实部 为 ▲ . 【答案】21 【解析】根据复数的乘法运算公式, i i i i z 2021)2(2525)25(222-=+??-=-=,实部为21,虚部为 -20。

漏”的列举出来:(1,2),(1,3)(1,6),(2,3),(2,6),(3,6),共6种情况,满足题目乘积为6的要求的是(1,6)和(2,3),则概率为3 1。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是概率,题目很平稳,考生只需用列举法将所有情况列举出来,再将满足题目要求的情况选出来即可。本题属于容易题,但同时也易在列举时粗心、遗漏,需要引起考生的注意。 5、已知函数x y cos =与)0)(2sin(π??≤≤+=x y ,它们的图象有一个横坐标为3π的交点,则?的值是 ▲ . 【答案】6 π 【解析】根据题目中两个函数的图象有一个横坐 标为3π的交点,所以将3 π分别代入两个函数,得到 )3 2sin(213 cos ?π π +== ,通过正弦值为 2 1 ,解出 )(,26 32Z k k ∈+=+ππ ?π或)(,26 532Z k k ∈+=+ππ ?π,化简解得 ) (,22 Z k k ∈+- =ππ ?或)(,26 Z k k ∈+=ππ?,结合题目中],0[π?∈的

最新高考满分作文:2014高考满分作文赏析

最新高考满分作文:2014高考满分作文赏析2014江苏高考满分作文:桂香中弥漫的青春 漫步于姑苏城的石桥流水间,看着或闻着那青瓦白墙的庭院里传来的阵阵香气,眼前总会浮现那抹忙碌的身影。 正值暮春,万物复苏,给人们以生机之感,走在熟悉而陌生的巷陌之间,被一缕熟悉已久的桂花香吸引。抬头时,已站在阿婆的院前。 院子里满是阿婆精心呵护的桂花树。枝缝肆意生长,在绿叶的掩映下,时不时冒出几朵淡黄色小花,从未见过如此温柔的黄色,如同一轮明月散发的黄晕的光。小花在绿叶间躲躲闪闪,宛若正值青春的羞涩的小姑娘,她的美,是只许阿婆欣赏的。 犹记年幼时,阿婆曾搂着我叙说她和桂花的情谊是早已深埋下的。迫于生活,阿婆自小便学会做桂花糕,以此补贴家用。她的青春是在浓得化不开的桂花香中弥漫开来的。 直到现在,正在经历花样青春的我才开始有点明白阿婆的青春。我一直以为,青春是需要绽放的,要活出自己的个性,要经历欢喜、

悲痛、叛逆的,那才叫青春。然而,阿婆的青春显然不同于我们的青春。有一条新的花裙子便可以兴奋上好几天,细致地打理好家中所有家务,以及不辞辛劳地制作桂花糕,为自己能担起家中一份担子而满足。这是不同的两代人之间不同的青春,阿婆的青春多了一份责任。 踏入门槛,便看见了忙碌着的阿婆:头上包着一方蓝碎花布,丝丝沾在额上的银发尽数叙说着她的沧桑。围着围裙,略微下弯的背使她显得那样吃力。多少年后的阿婆依旧坚持做桂花糕,刹那间,我仿佛又看见阿婆伏身于石寨前,把蒸熟的米粉、糯粉、熟油、提糖拌匀搅合,然后轻轻压入模具。蒸、擀、匣、刀切后,便盛在盘子里,洁白如玉的桂花糕氤氲着淡淡的桂香,融入口中,清甜爽口,细腻化渣。这就是贯穿了阿婆整个青春的桂花香。 如今的阿婆早已青丝变为白发,但她依然坚持着做桂花糕,坚守着一份青春时期便已坚守的责任。 微风拂来,吹起淡淡的桂香,桂香中弥漫着阿婆的青春。 2014高考满分作文赏析:想起你时很温暖 星期天,我去购书中心看书。

2014江苏省高考满分作文(记叙文)及点评

(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专家组) 高中生应当写好记叙文 从1999年考“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起,文体不限已经15年了。就是说,记叙文、议论文在高考作文中一视同仁已经15年了。但是,不知是何缘故,在江苏,乃至全中国,高中作文教学依然严重偏向于议论文。我们接触过不少考生,都说:“老师不教记叙文!”“老师不让写记叙文!”有的同学甚至理直气壮地宣告:“我不会写记叙文!” 一个高中生竟然把“不会写记叙文”视为天经地义,这,就值得中语界高度警觉了! 人的认识总是从“感性”到“理性”,故写作的基础工程是“记叙文”,记叙文写好了一辈子受用,记叙文写不好其他文体必定写不好! 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回忆道:“我从十岁左右起到二十岁左右止,前后至少有十年的光阴都费在这种议论文上面……我自知得不偿失。” 北京师大刘锡庆先生曾说:“我主张中学生少作议论文……真正的议论文要到大学里再说。因为人在十八岁以前思想不成熟,逻辑思维很难发展到缜密严谨的程度,对社会的认识也不深刻。” 高中生茅庐未出,对世事人生了解得相当浅,要他们发表议论、剖析事理是“赶鸭子上架”——强人所难。所以,在目前的高考作文中,面广量大的所谓“议论文”几乎千篇一律,均是公理、常理、大道理,甚至“不讲理”。这种作文委实把阅卷人读倦了、读厌了。请想一想:这些作文能获得好的成绩吗? 相反,青春焕发、热情洋溢、正好奇地扫描五彩缤纷的世界的高中生,有着记叙、描写人物和事物的先天优势,只要原原本本地、原汁原味地写下自己的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就一定能出彩,一定能动人。电影《城南旧事》借助一个小女孩的瞳孔凝视种种风物人情,拨动了千万人的心灵弦索,鸣响了“大美”之音,至今令人怀想。我们的高中语文老师,为什么不能解放一下高中少男少女的天真可爱的眸子呢? 一种颠倒了的“认识论”。 一种颠倒了的“作文教学理念”。 恳请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语文老师,把这种颠倒再颠倒过来。

2014年江苏省高考数学试卷答案与解析

2014年江苏省高考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 1.(5分)(2014?江苏)已知集合A={﹣2,﹣1,3,4},B={﹣1,2,3},则A∩B=.2.(5分)(2014?江苏)已知复数z=(5+2i)2(i为虚数单位),则z的实部为.3.(5分)(2014?江苏)如图是一个算法流程图,则输出的n的值是. 4.(5分)(2014?江苏)从1,2,3,6这4个数中一次随机抽取2个数,则所取2个数的乘积为6的概率是. 5.(5分)(2014?江苏)已知函数y=cosx与y=sin(2x+φ)(0≤φ<π),它们的图象有一个横坐标为的交点,则φ的值是. 6.(5分)(2014?江苏)为了了解一片经济林的生长情况,随机抽测了其中60株树木的底部周长(单位:cm),所得数据均在区间[80,130]上,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在抽测的60株树木中,有株树木的底部周长小于100cm. 7.(5分)(2014?江苏)在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a n}中,若a2=1,a8=a6+2a4,则a6的值是. 8.(5分)(2014?江苏)设甲、乙两个圆柱的底面积分别为S1,S2,体积分别为V1,V2,若它们的侧面积相等,且=,则的值是.

9.(5分)(2014?江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x+2y﹣3=0被圆(x﹣2)2+(y+1)2=4截得的弦长为. 10.(5分)(2014?江苏)已知函数f(x)=x2+mx﹣1,若对于任意x∈[m,m+1],都有f(x)<0成立,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11.(5分)(2014?江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若曲线y=ax2+(a,b为常数)过点P(2,﹣5),且该曲线在点P处的切线与直线7x+2y+3=0平行,则a+b的值是.12.(5分)(2014?江苏)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已知AB=8,AD=5,=3,?=2,则?的值是. 13.(5分)(2014?江苏)已知f(x)是定义在R上且周期为3的函数,当x∈[0,3)时,f (x)=|x2﹣2x+|,若函数y=f(x)﹣a在区间[﹣3,4]上有10个零点(互不相同),则实 数a的取值范围是. 14.(5分)(2014?江苏)若△ABC的内角满足sinA+sinB=2sinC,则cosC的最小值是.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计90分) 15.(14分)(2014?江苏)已知α∈(,π),sinα=. (1)求sin(+α)的值; (2)求cos(﹣2α)的值. 16.(14分)(2014?江苏)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D,E,F分别为棱PC,AC,AB 的中点,已知PA⊥AC,PA=6,BC=8,DF=5.求证: (1)直线PA∥平面DEF; (2)平面BDE⊥平面ABC.

2014年广东高考语文作文详解及优秀作文点评

2014年广东高考语文作文详解 广大附中宋喜盘 【原题回放】 黑白胶片的时代,照片很少,只记录下人生的几个瞬间,它能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但照片日益模糊。 数码技术的时代,照片很多,记录着日常生活,可以随时上传到网络与人分享。它永不模糊,但在频繁更新中,值得珍惜的“点滴”也可能被稀释。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不少于800字。 【作文类型】 和去年一样,属于从材料引出写作范围类型,由于把“你对……是怎么看的”这样一句话换成了“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所以更加既突出了审题立意,否则,就会在二、三类判分,从而突出了高考选拔性的特点。也更突出了老师的指导性,如果指导不到位,就可能使学生“遗憾终生”。 【审题方法】 运用“异中求同”的方法,首先确定写作范围,把材料作文先转化为话题作文。原材料有两段话,先看第一段: 异(黑白照片):黑白胶片的时代,照片很少,只记录下人生的几个瞬间,它能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但照片日益模糊。 再看第二段: 异(数码照片):数码技术的时代,照片很多,记录着日常生活,可以随时上传到网络与人分享。它永不模糊,但在频繁更新中,值得珍惜的“点滴”也可能被稀释。 这两段文字内容不相同,一个是叙述和评价“黑白照片”;一个是叙述和评价“数码照片”,这是“异”,但可以找到它们的相同点,即“同”——“照片”。所以,凡是在“照片”,范围内的思考、议论、记叙、抒情,都可以在立意上判为一类卷。 【如何立意】

原材料两段文字是并列关系,分别叙述和评价了“黑白照片”和“数码照片”,所以可就一个方面立意,也可以把两个方面结合起来立意。具体来说可有以下方面意义: 1、黑白照片,永不退色的记忆。 2、黑白照片,模糊了记忆。 3、数码照片,永远的记忆。 4、数码照片,不再有珍惜。 5、黑白照片和数码照片各有优劣 6、不管黑白还是数码照片都要用心去观察和记忆(对照片的独特看法) 【如何展开】 新课标要求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现实、关注社会、关注人生。进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所以就相片而相片,绝对是不深刻的。不能展现考生从现象到本质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思想是不深刻的。如何写出一篇有思想的文章呢?可遵循以下思路: 议论问:照片——时代——文化——思想——情感——反思 记叙文:照片——一段往事(经历、记忆)——点出思想(情感、文化、观念) 【优秀作文】 1、用心观察与记录 如今数码相机已经十分先进,人们能以极低的成本获得大量照片。然而,有人又重新拿起胶片相机,不顾一卷三十六幅的胶卷几十元的高昂成本,于暗房里费心劳神的冲洗。这是为什么呢?正是由于这种种麻烦逼着摄影师在按下每一次快门之前,都能够仔细深入地观察被摄物体,用心思考,因而每一张逐渐显影的照片背后都有一段值得慢慢回味的记忆。 这种回味在如今数码照片泛滥的时代已是非常稀罕了。人们用镜头代替眼睛,用照片代替记忆,以为自己这样便抓住了时光。 我也曾经这样天真地认为。我初涉摄影之时曾去过一次西藏旅游,带着自己的数码相机。蓝天,白云,碧水,雪山,面对这一切难以用人类语言形容的美景,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赶紧拍下来。于是,在西藏之旅的期间,我的眼睛几乎未从取景器小窗口上移开过,存储卡也被填得满满的,心想我已记录下这一切美景。然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