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英美概况---加拿大历史

英美概况---加拿大历史

英美概况---加拿大历史
英美概况---加拿大历史

一、原住民

加拿大的历史可追逆至二万七千年前的冰川期结束的时候。育空地区出土的文物显示,当时已有人类通过因为冰川退缩而显露出来的陆桥,从亚洲迁徙到此地。

这些人是否就是加拿大的原住民因纽特人或印第安人的祖先,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可以作出判断。但是对因纽特人语言的研究指出,他们的语言是古代亚洲语的一种,学术界称之为古亚细亚语系爱斯基摩-阿留申语族。

在卑诗省的的史基纳河谷有证据表明,印第安人至少已经在那里连续居住了五千年。

欧洲人到来之前,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在加拿大的土地上长期靠采集、农耕或渔猎为生。

二、加拿大的发现

写于十三世纪的北欧传奇声称,"红人"艾力克于公元九百八十五年左右到达格陵兰,他的儿子在纽芬壮大的北端建立了一个短暂的定居点。

显然,斯堪的纳维亚的怀金人曾经多次横渡大西洋前往加拿大,随后欧洲的渔民也曾偶尔漂流到此地。但是,有正式文献记载的发现则到十五世纪末才开始。

一四九四年,英国的探险家约翰.卡波特(John Cabot)到达了纽芬兰岛。他发现,这里有些地方鱼群竟稠密到足以降低他的船速的地步。

一五三四年,法国人杰克。卡第艾(Jacques Cartier)到达了对罗伦斯湾。他发现此地盛产珍贵的毛皮。十六世纪上半期,法国航海家多次到达加拿大东海岸,他们把这一带称?quot;新法兰西"。

直到詹姆士.库克(James Cook)船长一七七六至一七七九年的航行探险之后,基督教世界才得知在洛基山脉以西还有大片土地存在。

从一七九二至一七九四年,乔志.温哥华(George Vancouver)在测绘西北海岸线时,以蒙特利乐为基地的西北毛皮公司也在对加拿大西北的内陆进行勘察。

一七九三年,亚历山大.麦肯锡(Alexander Mackenzie)横穿了整个大陆。

一八O八年,西门。弗雷泽(Simon Fletcher)也克服了重重困难,翻越洛基山,发现弗雷泽河,并顺流通到达太平洋的岸边。

一七九八至一八O二年,大卫.汤姆森(David Thomson)花了四年时间,从头到尾勘测了哥伦比亚河。

一、财富的诱惑

约翰.卡波特、杰克.卡第艾和一六O三年来到加拿大的法国探险家山缪尔。迪尚普兰,以及这些人的追随时者前往加拿大的主要目的是寻找财富,结果也确实不虚此行。欧洲人终于发现这是一片富庶的土地。

加拿大最早的欧洲人定居点皇家港(1605年建立)及魁北克(1608年建立)完全是为了毛皮交易而设置的。约四百年前建成的魁北市是现在北美洲唯一的一座四周用城墙围起来的城市。

当时最受欧洲人欢迎的是海狸皮,因为这种毛皮最适合十七世纪的加工程序。法国人建立的新法兰西殖民地,初期便完全依赖毛皮交易公司。

毛皮交易为印第安土著带来了许多他们前未所有的东西。其中有日用品,有钢刀、铁斧及火枪等武器,而且还有比武器危害性更大的朗姆酒和白兰地。

土著居民与殖民者之间经常发生流血冲突。英、法殖民者间的利益之争也不断加剧。双方都和印第安部落结盟,并与盟友联合起来打击对方,争夺地盘。为便于收购毛皮,法国人在内陆建立了好些据点。英国人则把殖民点设置在沿海地区,以便充分利用海军力量。

二、英法冲突

从一六八九年起英法两国之间发生了一系列争夺北美控制权的武装冲突。

一七一O年诺.斯高莎半岛落入英军之手;法军则重新占领了皇家岛(如今的布列敦角)。法国人在那里修筑路易堡,来防御从对劳伦斯水道而来的英军,并以它为新生法兰西与西印度之间的贸易枢纽。

路易堡在一七四五年被英军攻占,但到一七四八年双为法军所收复。英国人随后建筑了哈利法克斯城与之抗衡。

一七五五年七月法军在杜奎斯要塞前打几了英国将领布拉多克的军队。消息传来,诺瓦.斯高莎的英国人总督查尔斯地劳伦斯害怕本地阿卡迪亚法裔居民乘机作乱,竟将这一万人强行遣送到路易斯安纳。

在七年战争中英国确立了世界头号殖民强国的地位。在北美洲,杰弗雷.阿姆赫斯特将军率部于一七五八年再次从法军手中夺取了路易堡。

第二年,另一个英国将军詹姆士.沃尔夫在魁北克的城外赢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并占领了魁北克城。一七六O年蒙特利尔也落入英军之手。至此英国实际上已完全控制了新法兰西。

一七六三年的巴黎和约使得新法兰西正式成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在北美洲的属地当时是南至墨西哥湾,北达哈得孙湾。

英国的胜利意味着大约六万法裔加拿大人(包括一千五百名从路易斯安纳倒流回来的阿卡迪亚人)必须适应与原来大不相同的生活方式。

幸亏后来的事实证明英国的统治总的说来还相当温和。英国统治者采用英国刑法,但很快就意识到必须保留原来通行的法国民法。一七七四年魁北克法令正式规定两套法律同时有效。

一七七六年美国独立,保皇派不分贵贱纷纷逃离新成立的美利坚合众国前来加拿大安家。这些新来的人与原来的居民在宗教、法律和社会制度方面都有相当大的差异。两者之间产生了如何互相适应,究竟以谁为主的严重问题。

一七九一年这个问题获得部分的解决。殖民地政府将原有的魁北克省分成上、下加拿大两个部分,即如今的安大略及魁北克省。每个部分都有自己的议会。

原来的诺瓦.斯高莎省也逐渐划分成几个部分:一七六九年爱德华王子岛成了英国直辖殖民地;一七八四年纽布朗斯威克省创立;纽芬兰原来只是个渔业基地,直至一八三二年才有了自己的省政府。

当时加拿大的西部和北部是哈得孙湾公司(成立于一六七O年)的特许地,其地盘包括注入洽得孙海湾报有河流的流域。

三、英美冲突

在一八一二年开始的历时三年的英美战争中,美军一度进攻加拿大,但未获胜。两国海军也几次交锋,都没有决定性的胜负。

最后双方于一八一四年十二月签订协约,同意放弃在战争中占领的领土,并成立一个委员会来划定加美边境线。但直到一八一五年一月八日英军在新奥尔良败北,战争才终于真正结束。

这声战争加强了美国人的民族意识,并促进了美国工业的发展。因此美国人认为他们是胜利者。

尽管英军、加拿大民兵及印第安武士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加拿大未失掉一寸土地,而且直到加拿大发生一八三七至一八三八年的叛乱之前,和约使得加、美双方能基本上相安无事,因此加拿大人也满有理由自我祝贺。

倒霉的只是英国。英国军队在战争中出了大力,但到头来英国人还是情愿忘掉这声战争。

【联邦的兴起】

一、一八三O年代的动乱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加拿大政治、经济问题丛生。下加拿大议会中法裔议员占多数,但议会的执行委员会却被英裔所把持。路易。巴皮诺为首的法裔一直企图要夺过执委会的大权。另一方面,由于长期耕作不当,土地贫化,下加拿大小麦减产,出现了农业危机。

一八三七年,整个北美地区民生了贸易危机,使得下加拿大的经济情况更加恶化。当年十一月,深具号召力的巴皮诺率众暴动,但造反者的军事力量远远比不上正规英军以及相当凶猛粗野的民兵。

同年上加拿大地区也发生了规模较小的叛乱。新闻记者及议员威谦.麦肯齐大力宣传美总统安德鲁。杰克孙的民主思想,反对英国的统治,并发动了多伦多的暴动。这两场叛乱都很快就被镇压下去。

巴皮诺和麦肯齐在指令性之后都有逃到美国。后者在美国的支持下还继续制造了一些边境事件。

一八三八年,达勒姆伯爵就任加拿大总督,受命调查研究加拿大的叛乱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此人思想开放,精明能干,但独断专行,到任才半年就被解职。然而他在一八三九年提交的达勒姆报告书却改变了英国政府治理这殖民地的方式。

他建议使法裔加拿大人与英裔同化,为此应该合并上、下加拿大。根据这个建议,原来的上、下加拿大两个殖民地一八四O年变成了新的加拿大省。

达勒姆更有深远影响的建议是,殖民地行政当局应该对民选的议会负责,而不受命于英国指派的总督。当时的伦敦保守党政府认为这样的制度根本就行不通。

后来保守党下台,而且诺瓦.斯高莎省和加拿大省有罗伯特.包德温、路易.拉封丹等人鼓动的民众骚乱,英国政府才于一八四八年在加拿大采用达勒姆建议的制度。

后来英国其他的北美洲殖民地--纽芬兰、爱德华王子岛及纽布郎斯威克省--也在一八八五年以自己的方式解决了同样的政治问题。

二、统一的过程

(一)促成改革的压力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在蒙特利尔与多伦多两个主要城市之间修起了铁路。这条铁路后来又东联美国缅因州的波特兰港,南接美国的芝加哥市。

其他的一些铁路也在这些年里开始通车。

便利的交通打破了各个地区互相隔绝的状态,不仅改变了农村,也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铁路大大促进了英属北美洲的革新,使加拿大的社会发生了永久性的变化,为六十年代加拿大的联合统一运动打下了基础。外来因素也起了促进加拿大统一的作用。美国的南北战争爆发,美、加关系变得紧张。一八六一年十一月,美国战舰圣杰西诺号拦截了英国货轮特伦特号,并拘捕船上的两个南部邦联的特使。

英国为此极为愤慨,声称主权遭受侵犯,因而对美宣战。第二年美国政府承认拦截英国船只是非法行动,还释放了那两个南部邦联的特使,两国之间的战争状态才告结束。

这一事件使加拿大更加感觉到美国的威胁。另一方面,大英帝国本身也处于对殖民地幻灭阶段。

这一切使英属北美洲的许多人深切地意识必须进行重大的政治改革。

加拿大内部促进联合的势力主要来自西加拿大(即原来的上加拿大)。这里的人对一八四O年上、下加拿大合并时所定的条件越来越不满。

这时候西加拿大的人口已经是东加拿大(即原来的下加拿大)人强烈要求他们的议员数目应该和人口成比例。

(二)最早的联邦

保守党尽可能地抵制这一变革要求。但到了一八六四年情势已十分明显:除非进行改革,否则不管是哪个党执政,都无法维持下去。于是保守党和改革党在当年的六月结成同盟,确定了要组成英属北美洲联邦的目标。

大西洋沿岸的几个殖民地与加拿大省之间相隔着广阔的森林、阿巴拉契亚山脉以及缅因高地,相互之间基本上处于隔绝状态。而且这几个殖民地不仅历史背景相异,兴趣也不一致。

爱德华王子岛和纽芬兰的想法与大陆大有差距。但是诺瓦.斯高莎和纽布郎斯威克却与爱德华王子岛结成联邦有兴趣。

一八六四年十月,各方的代表提出的成立英属北美联邦的建议竟然取代了会议原来的议题。

英国政府热烈赞成这一想法。五个殖民地的议会亦各自就这一建议进行了表决。

加拿大省在一八六五年三月通过了提案。但是纽布朗斯威克、爱德华王子岛和纽芬兰都有拒绝成立加拿大联邦。诺瓦.斯高莎则决定,只有纽丰郎斯威克也加入的情况下才加入联邦。

纽布朗斯克在一八六六改变了立场。这既因为受到英国政府的强大压力,也因为面临外来的军事威胁--这一年的四月和六月,美国的爱尔兰的人反英秘密会社芬尼亚兄弟会两次袭击了这块英国的殖民地。

随着纽布郎斯威克,诺瓦.斯高莎也同意加入联邦。一八六九年初英国国会通过英属北美法令,让加拿大省、纽布郎斯威克和诺瓦.斯高莎组成一个名为加拿大自治领的联邦。一八六七年七月一日法令正式生效。从此七月一日成了加拿大的国庆日。

新联邦把原来的加拿大省分成安大略和魁北克,加上纽布郎斯威克和诺瓦.斯高莎一共有四个省份。

联邦政府有权否决省政府的法案。各省的宗教少数派在遭受侵害的特殊情况下,可以就教育权向联邦政府提出上诉。联邦及各省都采用了英国的制度组阁,政府对民选的议会负责。

(三)联邦的扩大

新加拿大联邦的首任总理是约翰.麦克唐纳。除了一八七三至一八七八年之外,他一直联任,直到一八九一年逝世。

在约翰。麦克唐纳的任内,加拿大于一八六九年从英国哈德逊公司接管了西北领地,于一八七O年新设了明尼托巴省,于一八七一年合并了英属哥伦比亚,又于一八七三年使爱德华王子岛成了联邦的新成员。

新入联邦的西部各省地广人稀,要治理本来就非常困难,加拿大政府既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对西部的实际上情况又缺乏了解。例如,只有在路易.李尔领导法、英与印第安土著混血儿举行红河起义之后,加拿大政府才迫于形势成立了明尼托巴省。

一八七一年,麦克唐纳政府为促使英属哥伦比亚加入加拿大联邦,匆忙许诺要在两年内开始铺设一条从东部直到太平洋岸的铁路,而且还预计一八八一年全线通车。

这条铁路要通过四千八百公里宽的大陆,其间不仅有重重险山恶水,无边的森林沼泽,连绵千里的大草原,而且人烟极为稀少。要在这样短暂的时间内完成勘测地形,开路造桥的任务,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尽管有许多私方的投资,整个计划连同麦克唐纳政府在腐化丑闻四出的情况下于一八七三年垮了台。

新上台的自由党总理亚历山大.麦肯齐企图使用政府的力量继续这项工程,但收效甚微。一八七八年卷土重来的保守党政府也无所作为。

直到一八八O年,才有一个私方财团承担了这一空前艰巨的工程项目。新组建的太平洋铁路公司开始运作。这公司有雄厚的财源,有政府的大力支持,还有一位能力非凡的总裁威廉.范翰。结果不到五年,从蒙特利尔到温哥华的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就打下了最后的一颗道钉。

这条铁路反加拿大的东西两端联成整体,大大地促进了广袤内陆的开发。铁路沿线原来渺无人烟的大荒原出现了无数新的城镇和乡村。

一八八O年,英国政府将北极群岛交给加拿大。

从一八七三年起,加拿大的西北皇家骑警为加拿大西部的治安作出了出色的工作,但这支警察力量不可能解决导致叛乱的种种政治问题--其中最严重的是政府缺乏远见的西部政策。

一八八四年路易.李尔再次率众在沙斯卡曲湾造反。政府利用太平洋铁路,很快就能派军队到达那里,并于第二年击溃了李尔领导的梅梯斯大林人(白人与印第安人的混血后裔)和印第安土著的联合武装力量。

保守党政府一八八五年将李尔处以绞弄,结果引起了纷纷抗议,而且东部的抗议之声比西部还要强烈。尽管加拿大的罗马天主教会谴责李尔叛教,但他的命运却触动了法裔加拿大人的同情之心。,许多人认为他是个英雄。为此在法裔占多数的魁北克省,保守党的势力大受削弱,并且长期不能恢复。

一八九一年麦克唐纳在总理的任上去世。保守党势力因此进一步削弱。新领袖约翰.汤姆生既能干又有魄力,尽力想保住保守党的政权,而且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但天不假年,一八九四年他也突然病逝。

一再受创的保守党终于在一八九六年因复杂而棘手的明尼托巴学校总是被选民赶下了台。一八九O年明尼托巴省废除按宗教分设学校的制度,并停止用法语充当官方语言。这个决定引起了强烈的争议。

联邦的保守党怕引火上身,迟迟不加干预,直到一八九五年才受法庭之命提出恢复该省天主教学校的法案。国会反对派自由党成功地阻止法案的通过。而在随之而来的全国大选中获得胜利。

【完成现代化的时代】

一、联邦的继续发展

接下来的十五年加拿大总理是自由党领袖威尔弗里德.洛里埃。他是加拿大的第一位法裔总理。此人身材修长,风度文雅,很有政治魅力,而且颇具真正的自由思想。

洛里埃当政之年也是加拿大急剧发展的时期。在一九一四年之前,加拿大又增加了百分之三十。一九O五年在西部增设了阿伯塔和沙斯卡曲湾两个省。

在一九一一年的联邦大选中,洛里埃的自由党被以罗伯特.博登为首的保守党击败。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民间对自由党签订的,由美国首先提出的贸易互惠条约感到不满,而博登充分了选民的民族情绪。

博登政府因为提倡加拿大经济民族主义,强调维持与英国的密切关系,在民间颇有势力基础。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后,博登的亲英政策受到严峻考验。一九一四年十月,加拿大派出三万三千名军人赴欧参战。其中许多人将丧生疆场。

接着又有更多的加拿大师团奔赴欧洲战场。很快加拿大军队成了协约在西线的突击力量。

一九一七年四月,加拿大一个军在英国名将朱里安,宾的指挥下攻克了德军重兵把守的维米高地。协约国曾多次攻打这一军事要地,但毫无进展,来自殖民地的一支军队却创造了奇迹。为此加拿大在国际上的影响和声誉大大提高。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双方军队的伤亡都空前严重。仅仅在一九一六年的索姆战役,协约国方面就失掉了六十二万三千九百零七人。其中二万四千零二十九人为加拿大人。而在维米一战,就有三千五百九十八名加拿大人阵亡。

严重的伤亡使前往欧洲访问的博登总理意识到,要使加拿大军队继续战斗下去,只有实行强制征兵制度。但一九一七年五月他回到加拿大时,发现国内许多人不能接受他的看法,而法裔中反对征兵者尤为众多。

为发避免人民的分裂博登邀请自由党领袖洛里埃参加他的联合政府,但遭到后者的拒绝。虽然博登总算组成了有赞成征兵的自由党人参加的联合政府,但总的说来因为这一政策疏远了法裔人民。

博登在外交上坚持加拿大在英帝国的战争政策上必须有发言权。由于他的努力,一九一九年加拿大能够以独立成员的身份在凡赛尔条约上签字。这使加拿大在实现完全自治的方向上迈出了很大的一步。

三、经济动荡时期

在这个世纪的头二十年里,加拿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汽车变成了寻常物;妇女在一九一八年获得了选举权;禁酒运动势头增旺;老式的牛仔酒巴,连同地上的锯屑和痰盂,成了世界大战和妇女运动的永久性牺牲。到了大战末期,全国各省份都禁止买卖酒精饮料。但加拿大并不象美国那样在和平时期也禁酒。一九二O年后在省级政府的控制下,各地逐渐恢复了各种酒类的合法销售。

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加拿大通货膨胀,也使加拿大内部经济、政治关系失调。一九一九年五月温尼伯市爆发了总罢工。一九二一年的全国大选结果也显示各地区、党派之间分歧严重,意见纷纭。

这时候上台执政的是麦肯齐.金。他在一九一九年洛里埃逝世后成了自由党领袖。

二十年代后期加拿大深受股票市场起落的影响。加拿大人也和美国人一样在股票价值猛升时染上了股票热,结果在一九二九年股票行情大暴跌时受到灾难的打击。不少人多年的积蓄顷刻化为乌有。

麦肯齐.金的政府也随之于一九三O年下台。新总理理查德.本涅特和他的保守党政府呼吁加拿大人民束紧腰带。同时联邦政府大力削减财政预算,普通加拿大人也不得不束紧腰带。同时联邦政府大力削减财政预算,普通加拿大人也不得不紧缩开支。

加拿大完全自治的地位在一九三一年获得了正式确认英国在这一年颁布的威斯敏斯特条例规定,不列颠与加拿大等英帝国的自治领互相平等。加拿大于是正式成为独立和主权国家。

当时加拿大的小麦和其他主要的出口商品几乎没有买主。小麦价格从每浦式尔一无六十分暴跌至六十分。但更不幸的是,从三一年夏起发发生了持久的旱灾,原来无边的麦海变成了尘土滚滚的荒漠,数以万计的农家因之破产。

以股市崩溃开始的经济大萧条的情况令人绝望。加拿大人民不禁对自由企业制度产生幻灭之感。他们纷纷向别的经济哲学和政治党派寻求出路。

一些的新政党于是应运而生,鼓吹社会主义的合作共同体联盟在一九三三年成立;一九三五年社会信用党在阿伯塔省的选举中获得了政权;以莫里斯.杜布莱西为首的民族联盟一九三六年也在魁北克上了台。

就连保守党的本涅特,在无他路可走的情况下也于一九三五年初仿效美联社国的罗斯福总统提出了新经济政策的加拿大翻版。但这并未能挽救本涅特和他的政党。在同年举行的大选中,保守党大败在麦肯齐.金的自由党的手下。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战时总理

麦肯齐.金不公在一九三五年重新上台,而且一直保住政权直到四八年退休。在他领导下加拿大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表面上看这个老单身汉圆滚肥胖,谈吐乏味,处事模棱两可,据说还经常就重大政事求教他母亲的鬼魂。但实际上他却精明过人,是个坚持主见,老谋深算的政治家,而且还有杰出的用人之道。

他远不是什么天生的战时领袖,然而他深有自知之明,能挑选最胜任的人才来承担各项要职。他的内阁可谓是人才济济,不拘一格。

麦肯齐.金对欧洲一向缺乏好感,并不热衷于为英国效力。一九三九年十日,在英国对德国宣战七天之后加拿大也宣布参战。但当时金只想让加拿大起有限的作用。

一九四O年六月战局恶化到极点,当时法国已经投降,而美国尚未参战。继续抵抗纳粹德国霸占欧洲的只有英国。加拿大在和其它的英联邦国家。于是加拿大在麦肯齐.金的领导下实行全民动员,在各方面为战胜法西斯做出了巨大有贡献和牺牲。

(二)浴血奋战的陆军

战争爆发时加拿大人口约为一千一百二十六万七千,到一九四五年战争结束时也不过一千二百零七万二千。然而在这期间有一百一十万人先后在军中服役。在最高峰时加拿大陆军有兵员四十九万五千八百零四人。其中包括一万五千八百四十五名妇女。加拿大皇家海军大约有九万二千人;而空军人数在一九四三年达到二十万零六千三百五十,到一九四五年时加拿大空军的规模在全世界名列第四。

加拿大投入大量兵力,但是在加拿大政府的默许下,重大的军事策略都由更重要的盟国决定。为此,在某些情况下加拿大军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一九四二年八月十九日,英军当局命令加拿大的一个师强渡英伦海峡,攻打德军重镇迪耶普海港(位于法国诺曼地北部)。迪耶普沿岸岩石高陡,又是德军重点防守之地。加拿大军队英勇历战,但在寡不敌众,既缺乏英军曾许诺的空海军火力掩护,又没有增援的情况下惨遭失败。五千名登陆者中竟有三千三百六十七人伤亡或被俘。当时苏联及美国都批评英国迟迟不在欧洲大陆开辟第二战场。英军统帅部命令加拿大军队发动这?quot;侦察性"攻击,显然主要是为了堵住苏联和美国的口。军事史家普遍认为选择这样的地方来做登陆点是具显

而易见的错误。但是同盟国从这一指令性中汲取了教训,更加意识到强行登陆必须有占绝对优势的空、海军支持。一九四四年六月六日同盟国军队发动世界军事史上空前规模的诺曼地登陆战役时就没再犯同样的致命错误。从这一角度来,加拿大人的鲜血并未白洒迪耶普滩头。

在一九四四年六月六日的诺曼地登陆之战中,同盟同军队的五个师(加拿大一个师,英、美各两个师)分别攻占了五个海滩。加拿大师不但攻破了德军的海防阵线,还朝内陆向喀安城推进了十英里。

接着加拿大第一军在数月连续苦战之后,又于九月末进攻比利时谢尔特河港口安特卫普。同盟国迫切需要用这个港口来供应军用品,而德军则利用沿河沼泽顽强固守。加拿大军队从陆军推进有极大困难,又无法利用登陆艇从水路进攻,因此伤亡非常严惩但经过两个月流血奋战,加军终于攻克安特卫普。

这个胜利使同盟国船只得以及时到达谢尔特港,为军队提供足够的军火及其他物资,为击退那年冬天希特勒在比利时东部孤注一掷的大反扑奠定了基础。

以后加拿大军队一直推进到德国荷兰边境的莱茵河,并强渡成功。接着又横扫北德平原,在一九四五年四月十五日到达北海之滨,切断了荷兰德国占领军的后退之路,迫使该地区的德军向英国的蒙哥马利元帅投降。随后加拿大部队又奉命回师解放了荷兰。当时荷兰人民正受饥荒之苦,许多人竟用郁金得球根充饥。加拿大军队及时到达,才使许多人不至饿死。

为感谢加拿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他们的帮助,许多荷兰城镇至今仍每年举行解放日纪念仪式,表示对加拿大解放者的感激之情。荷兰王室每年赠送加拿大首都渥太华十万枚郁金香球根,为这城市美丽的春天锦上添花。

此外加拿大还有一个军于一九四三年参加了意大利战役,在那里与英军并肩作战直至一九四五年一月。

(三)英勇献身的空、海军

加拿大的空、海军也为战胜法西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和巨大的牺牲。加拿大的飞行学校为英联邦各国空军训练了大批飞行员。在战争初期,有八千余名加拿大飞行员毕业后直接编者编入英国皇家空军。

后来加拿大空军很快就发展到四十八个飞行中队。其中大部分在欧洲上空作战,其余则担任保护加拿大本土领空以及反潜艇巡逻等任务。

在一九三九至一九四五年期间,加拿大共有一万七千一百名飞行人员在战争中丧生。这些人捐躯的地方除了西欧之外还有缅甸、波兰及冰岛等到地。此外还有二千三百人在加拿大本土因训练事故而身亡。空军的阵亡比例远远超过陆军。

加拿大海军在战时担任北美至欧洲航道的大西洋西北部盟国货船厂队的护航任务,使大量的战争物资及生活必需品能够运至英国甚至苏联。

在一九四二年的大西洋反潜战役中,加拿大海军出动了十三艘驱逐舰,六十八艘护卫舰,二十艘扫雷舰及六十艘小型舰艇。到一九三四年初,从北美前往欧洲的货轮有百分之四十八是由加拿大海军护航的。

(四)战时的国内政策

战争年代在加拿大国内,政府动员、组织和规划了全国的经济,大量生产武器弹药。英国的战争努力在非常大的程度上是依赖加拿大的经济;就美国也认为加拿大的帮助很大,在某些方面甚至是必不可少的。

在战争期间加拿大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原来严重的失业现象不但消失,而且是劳力供不应求。加拿大还避免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人民的生活水准并未因 秸 忻飨韵陆怠8鹘缛耸科毡槿衔 笔比 嗣穸寄芄幌嗟惫 降叵硎芗俺械> 玫檬А?br> 一九三九

年加拿大参战之时,麦肯齐.金曾经保证绝不为海外战争而强制征兵。但由于伤亡严重,加拿大军队在一九四四年秋已经到了非有补充兵员不可的地步。全国军政界许多要人都认为,强制征兵已成了加军存亡的关键。但也有不少人说政府应该恪守诺言。

这场争议差点使得麦肯齐.金的政府因分裂而垮台。内阁中持不同主张的双方都有部长辞职。但金克服了这场危机,于一九四四年十一月将强制征来的一万六千名军人送到了亟待补充兵员的欧洲战场。

简史

加拿大介绍Canada Introduction

Canada Introduction Canada has a population just less than 30 million people in a country twice the area of the United States. The heritage of Canada was French and English; however, significant immigration from Asia and Europe's non-French and English countries has broadened Canada's cultural richness. This cultural diversity is considered a national asset, and the Constitution Act prohibits discrimination against individual citizens on the basis of race, color, religion, or sex. The great majority of Canadians are Christian. Although the predominant language in Canada is English, there are at least three varieties of French that are recognized: Quebecois in Quebec, Franco-Manitoban throughout Manitoba and particularly in the St. Boniface area of Winnipeg, and Acadian. The Italian language is a strong third due to a great influx of Italian immigrants following W.W.II. Canada's three major cities are distinctively, even fiercely different from one another even though each is a commercially thriving metropolitan center. Montreal, established in the 17th century and the largest French city outside France, has a strong influence of French architecture and culture. It is a financial and manufacturing center

英语国家概况名词解释——加拿大澳大利亚

英语国家概况名词解释——加拿大澳大利亚 加拿大部分 treaty of Paris in 1763---the seven years’war ended with the signing of the treaty of Paris in the treaty of Paris, new France with its 65,000settlers was ceded割让 to Britain. Constitutional act of 1791---Britain divided the old province of Quebec into two parts, lower Canada(modern Canada) and upper Canada(modern Ontario),each with its own legislature.立法机构。 Act of union in 1840---联合法案recommended that the two Canadas be united in one province. FTA and NAFTA---it stands for the Canada-united states free trade agreement signed by the two countries, which came into effect in 1989. Canadian Shield加拿大地盾---The Canadian Shield covers almost half of Canada. It is a semicircular半圆的 band of rocky

美国-国家概况、风土人情

美国概况及风土人情 首先要想做好美国项目就要了解目的国家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背景,风土人情等。相对于中国具有上下5000年的古老历史文明,美国作为一个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拥有的历史并不算漫长。 美国历史 最早可以追溯到15世纪左右,那时的美国本土居住着大量的土著印第安人。并没有被近现代文明社会所发现,直至意大利人航海家哥伦布发现了北美洲大陆,在1492-1502,十年间,哥伦布在西班牙的资助下四次横渡大西洋,达到美洲大陆。可以说;是哥伦布把欧洲的现代文明带到了美洲大陆。自从哥伦布发现了现代文明后, 在1776年7月 4日,反对英国殖民者的军队在费城召开了第二次大陆会议,组成“大陆军”,由乔治。华盛顿任总司令,并通过了《独立宣言》,那么这一天就被成为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独立日” 1783年9月3日,独立战争结束。美国成为美洲首个独立国家。” 1787年制定联邦宪法。 1788年乔治。华盛顿当选为第一任总统。

美国地图: 美国位于北美洲中部:东濒大西洋,西滨太平洋,北靠加拿大,南接墨西哥及墨西哥湾。除美国简称USA,US,是由50个州和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组成的联邦共和立宪制国家。 面积与人口: 美国国土面积世界第四;第一俄罗斯,第二加拿大,第三中国,大约为962.9万平方公里陆地面积915万平方公里,内陆水域面积为20万平方公里,五大湖中美国主权部分约为17万平方公里。河口,港湾,内海等沿海水域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 美国人口约3.1 亿人,数量为世界第三。第一是中国,第二是印度,以白人为主,但有大量的移民人口。 主要城市 华盛顿:纽约所担任的职能仅限于经济范围内,而美国的首都华盛顿是纯粹的政治中心。区别于中国的首都北京所具有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职能所不同的,美国的很多城市都具有单一的职能性。举例来讲美国的首都华盛顿只是政治中心,全程华盛顿D.C。最著名的景点就是美国的国会大厦,白宫,以及白宫正对面的华盛顿纪念碑。 美国的纽约不仅具有金融中心这一特点,同时他也是灾难的中心。他的出名也许会因为股市的反弹一夜暴富,也许会因为911的撞击事件而失去生命。 纽约市The city of New York 金融,文化,艺术的中心 纽约市是美国最大及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全世界最大的都会区之一。 纽约在商业和金融的方面发挥巨大的影响力。该市有曼哈顿区,皇后区,布鲁克林区,布朗克斯区,斯塔腾岛五个区。 纽约市是美国第一大港,同时也是世界第四大都会区,仅次于东京,首尔,墨西哥城。 历史事件:2001年9月11日,911事件,恐怖分子劫持四架飞机,两架分别撞向两座世界贸易中心,一架撞向五角大楼,造成3000人死亡。 洛杉矶City of Los Angeles 洛杉矶是美国第二大城市,仅次于纽约,拥有巨大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 洛杉矶人口是加州最多的,超过400万人口,仅次于纽约。 大学有;加州理工学院,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南加州大学,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 旧金山 San Francisco

隋铭才《英语国家概况》(章节题库 第3章 新西兰)【圣才出品】

第3章新西兰 I.Multiple Choices. 1.The first European to visit New Zealand was______. A.Kupe B.Abel Tasman C.William Hobson D.James Cook 【答案】B 【解析】第一批已知的抵达新西兰的欧洲人是由荷兰航海家人亚伯·塔斯曼(Abel Tasman)带领的船队,在1642年航抵南北岛的西岸,但在企图登陆时遭到毛利人的攻击而迅速离去,但他以荷兰一个地区的名字命名这块土地为(New Zealand),他绘制了部分西海岸地区的地图,但并未在此登陆。 2.New Zealanders have adopted their names from the kiwi,______. A.which is a native flightless bird B.which was the only mammal in New Zealand C.which was introduced to New Zealand about1000years ago D.which is an introduced flightless bird 【答案】A 【解析】Kiwi是一种体型较大而无飞行能力的鸟类,在英语口语中用来指新西兰人。

3.Who was the first European navigator who arrived in New Zealand in1642? A.Abel Tasman B.James Cook C.a sealer D.a Christian missionary 【答案】A 【解析】荷兰人阿贝尔·塔斯曼成为第一个来到新西兰的欧洲航海家。 4.New Zealanders celebrate their national day on______. A.Jan1st B.Feb6th C.June1st D.June23rd 【答案】B 【解析】1840年2月6日,英国皇室代表Hobson与新西兰毛利人酋长签订the Treaty of Waitangi(《怀唐伊条约》),建立新西兰,新西兰人将签订条约的这一天(2月6日)定为国庆日以示纪念。 5.What is the other official language besides English in New Zealand? A.Maori. B.Indonesian. C.French.

英语国家概况加拿大历史与文化

一、加拿大的历史溯源 The origin of Canada 加拿大的历史是从印第安和爱斯基摩等原住民的历史开始的,10世纪以后,西欧的足迹才开始踏上这片土地。最初先是海盗来到加拿大东部,此后从欧洲人进行探险的时代开始一直到近现代,北美大陆的历史在此阶段迅速展开。 The history of Canada started with the aborigine of the Indians and Eskimos.Since the 10th century,the footprints of the Western civilization have started to brand on this new land.The first vistors are a gang of pirates after which , the Europeans have started their expedition and explorations which has been enduring to the contemporary times.

16世纪。法国人梦想发现并统治更多的疆域,扩展他们的贸易范围,并让世界各国信奉他们的信仰。加拿大原为印第安人与因纽特人居住地。\ In the 16th century,the French dreamed of discovering and having control over more and more territories as well as widening their trading realm to let their religious belief being accepted all over the world. 16 世纪沦为法、英殖民地,1756—1763年期间,英、法在加拿大爆发“七年战争”,法国战败,而1763年的巴黎和约使加拿大正式成为英属殖民地。 The “Seven Years War ”broke out between England and France in 1756 and lasted until the year 1763.The France were the side to lose the war and Canada was officially made to be the British Territoty through the signing og the Paris Treaty. 1867年7月1日,英国议会通过了《BRITISH NORTH AMERICA [BNA] ACT OF 1867》(北美法律),正式承认加拿大自治权,以ONTARIO,QUEBEC,NOVA SCOTIA,NEW BRUNSWICK四省形成加拿大联邦,7月1日也被定为加拿大的国庆日。英将加拿大省、新不伦瑞克省和诺瓦斯科舍省合并为一个联邦,成为英国最早的自治领。此后,其它省也陆续加入联邦。 On July 1st ,1867, 《BRITISH NORTH AMERICA [BNA] ACT OF 1867》were passey by the British parliament which formally admitted the autonomiy of Canada and Canada by then consisited of four provinces: ONTARIO,QUEBEC,NOVA SCOTIA,NEW BRUNSWICK. Afterwards,Britain made NOVA SCOTIA,NEW BRUNSWICK. combined into a new federation which became the earliest dominion under the British Empire and other provinces took turns in joining this federation. 1882年4月17日,英女皇在OTTAWA 宣布加拿大在立法上脱离英国,并签署《加拿大宪法草案》即现行的加拿大宪法。 1926年,英国议会通过《威斯敏斯特法令》,承认加的“平等地位”,加始获外交独立 权。

英语国家概况中文版-Chapter 23 Geography and History

第二十三章加拿大地理和历史 Ⅰ.地理特点 1.面积与所处位置 加拿大是世界上仅次于俄国的第二大国家。它的陆地面积大约为一千万平方公里(精确数字为9,976,186平方公里)。它覆盖了近2/5的北美大陆。从北到南,加拿大的辽阔领土几乎从北极绵延至北纬45°,约3200公里。从东到西,它从大西洋延伸到太平洋,约6400公里。加拿大位于美国以北。但有一部分位于美国缅因州以东,还有一部分位于从布法罗到底特律的最近直线上,这部分的加拿大区域比布法罗和底特律还要靠南。北纬45°线标出了加拿大同美国北部的佛蒙特和纽约的分界线。然而,加拿大的大部分地区位于北纬49°以北。加拿大和美国共有一条6738公里的边界线,这条边界线一百多年来从不设防,每天有成千的旅游者从这里通过。 加拿大拥有如此辽阔的领土,它的人口却只有二千九百万(1994)。加拿大的大部分地区人口稀疏。近89%的国土没有常住人口。北部的许多地区杳无人烟,遍布森林或长年冰冻的北极荒地。大约80%的加拿大人住在临近美国边界的大城市中,其中60%的人口集中在魁北克域和安大略湖的西端之间。多伦多是加拿大最大的城市,有三百四十多万人。蒙特利尔是第二大城市,人口为二百九十多万,第三大城市是温哥华,它有一百二十多万人。大多数加拿大的城市都比这三个城市小得多。 加拿大有四大人口密集区:(1)大西洋沿岸的农业、矿业和渔业城市;(2)坐落在魁北克省和安大略省南部以制造业为主的大城市;(3)平原地区以小麦、养牛和采油业为主的城市; (4)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太平洋沿岸。北纬55°以北的大部分地区主要居住着捕猎者、捕鱼者和采矿者。著名的加拿大骑警是这些孤立的地区的法律和秩序的象征。 2.地形 加拿大有着多种多样的地形。在东部,那些多山的沿海省份在圣劳伦斯湾和大西洋有着一条不规则的海岸线。圣劳伦斯平原和内陆平原是主要的耕作区。它们被一个森林密布的高原分隔开,这一高原始于苏必利尔湖和休伦湖。再向西至太平洋,由北到南是绵延的山脉,其中包括落基山脉,海岸山脉的太平洋沿岸往往有海峡伸入陆地。加拿大的最高峰为洛根峰(6050m),位于加拿大的西北部的育科恩辖区内。 加拿大有许多湖泊,除了在美国边境上的几个大湖区以外,还有九个长为161公里和三十五个长为80多公里的湖泊。 两个主要的河流系统,是马更些河和圣劳伦斯河。连同其支流在内,圣劳伦斯河域的通航里程为3508公里。流经加拿大地盾和西部落基山脉之间的马更些河,是北美的第二大河。马更些河的主流长1609公里。 3.气候 除萨斯喀彻温省的西南部和阿尔伯达省的东南部以外,加拿大的其他地区降水充足。然而,整个加拿大的气候是多变的。从东部到加拿大大草原地区为潮湿的大陆性气候,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西南部是与美国的华盛顿和俄勒冈州相似的海洋性气候,再往北的地区位于四季长青的亚北极区针叶林带,最北的地方是极地气候,不长树木的苔原带。苔原带在某种程度上比针叶林带暖和,因其更靠近海洋。 总的说来,加拿大的气候并不那么宜人。大部分地区有着漫长而寒冷的冬季,且到处是很深的积雪。拉布拉多寒流使加拿大东部海岸非常寒冷,而吹过哈得孙湾的冷风使内陆地区变得很冷。但是,加拿大绝不是一个到处都常年积雪的地方。八月上旬,东部地区就像热带地区一样炎热、潮湿,在温哥华岛,人们在圣诞节采摘最后一季的玫瑰,二月底他们可采摘到第一季的水仙花。因为加拿大大部分地区气候寒冷,大多数人都居住在南部边境地区。 4.地理区域

英语国家概况

英语国家概况 Introduction to the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2020129 课程学分:2 面向专业:英语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必修课 课程类型:理论教学课 开课院系: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使用教材:主教材:《英语国家概况》(修订第二版),温洪瑞主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1 参考教材:《英语国家概况学习手册》,王恩铭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 《英语国家概况》,谢福之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英语国家概况》,余志远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朱永涛、王立礼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英国历史重大事件及著名人物》(英汉对照),郝澎编著,海南出版社, 2007 《美国历史重大事件及著名人物》(英汉对照),郝澎编著,海南出版社, 2007 先修课程:《基础英语(1-3)》 二、课程简介 英语国家概况是一门专业知识性课程,其目的通过向英语专业的学生介绍一些主要英语国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以及文化风俗等方面的内容,提高其对英语主要国家的社会和人文等方面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也可以促进加强学生的语言学习。本课程的开设有助于拓宽学生的人文知识面和国际视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同时本课程也为相当一部分英语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从事涉外工作或跨文化交际工作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 三、选课建议 本课程为英语本科专业必修课,适合对二年级第二学期学生开设;要求学生具有较扎实的语言基本功(4000左右的英语词汇量、较好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四、课程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当对于世界主要英语国家在地理概况、气候特征、行政区划、历史由来、民族构成、社会变迁、政治制度、教育、宗教、文化等几个方面有初步的了解,并具备就相应主题用英语进行基本交流的语言能力。 五、课程内容 第一部分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英国) 第一章理解国家名称;知道地理位置和面积、地形;知道河流和湖泊、海岸线、气候; 知道自然资源。 第二章知道人口和人口密度、人口分布、民族和语言;理解宗教;理解英国人的保守

王恩铭英语国家概况英国、美国、加拿大对错题答案整合

Ⅰ. True or False: 1. The United Kingdom is located in northern Europe. F 2. The United Kingdom consists of four political divisions —England, Scotland, Wales and Ireland. F 3. England is one of the two large islands in the British Isles. F 4. The British Isles are made up of three large islands and hundreds of small ones. F 5. Wales lies on the east coast of the island of Great Britain. F 6. The Commonwealth of Nations is a free association of independent countries that all used to be colonies of Britain. F 7. In Scotland, rugged mountains, green valleys, and deep, blue lakes provide some of the most beautiful scenery in Europe. T 8. The longest river in Britain is the Thames. F 9. The largest lake in Britain is the Lough Neagh in northwest England. F 10. Britain’s climate is influenced by the Gulf Stream, a warm ocean current that sweeps up from the equator and flows past the British Isles. T Ⅰ. True or False: 1. The English, the Scots, and the Welsh are Anglo-Saxons, but the Irish are Celts.F 2. London and England as a whole have great influence over the rest of the United Kingdom because of their large population. T 3. People of Indian, Pakistani, and Bangladeshi origin are the largest group of immigrants in Britain. T 4. Compared to the rest of the world, the UK has a smaller percentage of older people and a higher percentage of younger people. F 5. The Welsh language is the official language in Wales. T 6. Scottish Gaelic is the official language in Scotland. F 7. The English language is the predominant language in Northern Ireland. T 8. English people all strive to free themselves of regional or local accents in order to sound like educated English-speaking people. F 9. Social class in the UK lays more emphasis on money and property. F 10. Britishness is associated with political, historical, technological, sporting, and cultural achievements in Britain. T Ⅰ. True or False: 1. The first Roman invasion took place in 43 AD, headed by the Emperor Julius Caesar. F 2. The name “England”derived from the Angles, one of the Germanic tribes who came to England in the 5th and 6th centuries. T 3. The Magna Carta defined the King’s feudal rights, preventing him from arbitrarily collecting revenue. T 4. The Black Death once ravage England, carrying off three fourths of the population. F 5. During Edward III’ s reign, the war with France known as the Hundred Years’ War began. T 6. The Wars of the Roses were in the main a great contest for Crown between the rival houses of York and Lancaster. T

英语国家概况重点整理

第一周 Questions and answers 1.一、What are those 6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and it’s capitals? 1: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London伦敦) 2: The Republic of Ireland 爱尔兰共和国(Dublin都柏林) 3: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美利坚合众国(Washington DC 华盛顿DC) 4: Canada 加拿大(Ottawa渥太华) 5:The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 澳大利亚联邦(Canberra堪培拉) 6:New Zealand (新西兰) (Wellington惠灵顿) 第二周chapter1-2 Questions and answers 2.What is the full name of the United Kingdom?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3.What are the other names? Simplified names: UK, United Kingdom。 Geographical name; Britain, Great Britain Historical name: the British Empire; the British Commonwealth; 4.What are the two large islands that make up the British Isles?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5.What are the four political divisions of the United Kingdom? England, Scotland, Wales and Northern Ireland 6.What are their respective capitals(首府)? London, Edinburgh, Cardiff, Belfast 7.What’s its nickname? John Bull; sometimes, lion 8.What’s the national anthem(国歌)? God save the Queen/King 9.What’s its national flower? Rose 10.What’s its national flag? Union Jack 11.How many members are there in British Commonwealth in 2007? 53 课后重点练习 P8 一、1 2 3 4 5 6 7 8 三、1 2 3 4 5 6 四、1 2 3 4 8 13 14 15 16 18 19 20 五、2 第三周chapter3-5

加拿大农业概况.doc

加拿大国土面积约997.06万平方公里,仅次于俄罗斯。1994年人口为2914万,相当于我国湖北省人口的一半。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不足3人。全国人口分布极不均匀,仅魁北克省和安大略省南部就集中了全国人口的2/5。官方语言是英语和法语,使用者分别占人口的67%和28%。首都渥太华,86万人。 加拿大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993年为19970美元,是 西方七大工业化国家之一。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都很 发达,资源工业、初级制造业和农业也是经济的重要 支柱。加拿大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很大。在80年代末至 90年代初期,加拿大经济有过一段明显的衰退,后来 有所回升,但增长仍然比较缓慢,失业率也相当高。 国家货币是加拿大元,1995年与美元的汇率大约是1 加元兑换0.73美元。 加拿大幅员辽阔,但是耕地面积只有4600万公顷左右,不足国土面积的5%,这是因为它处于高纬度,很大一部分地区在北极圈里面,气候寒冷。另外,还有永久性的放牧地约2800万公顷。加拿大西、北、东三面分别靠着太平洋、北冰洋和大西洋,海岸线长达24.38万公里。加拿大的淡水和水利资源都十分丰富,马更些河全长4241公里,是北美洲第二长河;五大湖与美国接壤,河流众多,领土的7.5%由淡水覆盖,占世界淡水水面的15%。加拿大的气候、土壤条件及地理环境差异较大。全国地势呈西高东低状,西部雨量较少而气候较温暖,东部大西洋各省则相反。加拿大的林业资源也居世界前列,森林面积约440万平方公里,覆盖率达到40%以上。 加拿大的农场全部集中在南部,尤其是与美国毗邻的400多公里的狭长地带,位于北纬49-53°之间,类似于我国黑龙江省的北部。加拿大最重要的农业区是通常所说的“大草原地区”,即阿尔伯塔、萨斯喀彻温和曼尼托巴三个省,那里的土壤以肥沃的棕壤和黑土为主,保肥性状良好,是国家的粮仓,不利条件是雨水不够充足。另外一个重要农区是“中部地区”,即安大略和魁北克两省。中部地区是加拿大人口最密集的工业区,农业主要集中在河流盆地,其最南端相当于我国的沈阳市,是国家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主要种植饲料作物。“大西洋沿岸”各省的农业集中在沿岸地区,它的西部地区多山,农耕作业大部分局限于高其地及盆地,主要有养牛业和饲料作物。“太平洋地区”只有一个省,即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大部分是高山和森林,木材蓄积量占全国的2/5,但耕地只占全省面积的2%,农场集中在温哥华岛上。这个省是全国最大的苹果生产基地,此外,花卉、园艺等产品也较重要。加拿大的“北部地区”位于北纬55°以北,商业性的农场为数不多,但是该地区发展农业有很大的潜力。据估计,这个地区拥有120万公顷可供开垦的耕地及辽阔的放牧地。 一、农业发展的特点 1、农业劳动生产率高居于世界前列加拿大是农业高度发达的国家,也是世界第7大 粮食生产国。在农业生产总值中,种植业产值约占62%,畜牧业占38%。 2. 1993年加拿大的粮食产量为5224万吨。若按人口平均,其粮食产量名列世界第二。1994年加拿大农业劳动力只有39.2万人,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2.7%。90年代初期,每个农业劳动力的生产值高达43000美元。平均来看,一个加拿大的农业劳动力能生产134吨粮食,2.4吨牛肉,3吨多猪肉和近13吨牛奶(表1、2)。 表1 加拿大主农产品的产量和人均占有量 年份1979-1981 1991 1993 人均占有量

英语国家概况各单元知识点汇总'

《英语国家概况》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一)课程性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高速发展,中外各种交流越来越密切,了解和掌握一些英语国家的文化传统也显得极为重要。英语国家概况是面向英语专业三年一期学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英语国家概况》是介绍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背景的教科书,旨在帮助英语专业学生和英语自学者了解这些国家的社会与文化概貌,如地理,历史,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传统方面的基本知识。 (二)课程目的 该课程旨在提高英语水平为目的。该课程可以通过课文的学习和各种练习的实践,在教学过程中实行语言教学与文化知识课紧密相结合,以学生为中心,帮助学生能够理解课文,掌握英语,吸取知识,适当的补充对重大事件和人物的历史背景,典故,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后可以适当布置一些思考题,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自学,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三)课程要求 该课程要求学生对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有一定的了解,能够对中西方社会和文化的差异有一定的理解和认识,正确看待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性与多元性。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英国部分:英国历史、英国的经济制度和政策、英国的政治制度和政府机构、英国的福利制度。 美国部分:美国地理区域划分及人口结构、美国历史、美国经济特点、美国政治制度中的三权分立。 (二)教学难点 英国部分:英国的经济制度和政策、英国的政治制度和政府机构、英国的福利制度。 美国部分:美国地理区域划分及人口结构、美国经济特点、美国政治制度中的三权分立。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英国 第一课:英国的国土和人民 教学内容:英国的地理特征,四部分的山水河流,气候状况,英国的各个民族。这一部分主要从整体对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作一个综述。了解英国不同名称的含义,英国的地理特征、河流和湖泊、气候的特点以及影响气候的因素,了解英国的民族构成、人口结构及其特点;了解英国的语言构成及阶级状况。 第二课:英国历史 教学内容:英国的起源(1066年诺曼征服之前的历史,即英国早期遭受的三次外族入侵):诺曼王朝,金雀花王朝,兰开斯特王朝,约克王朝,都铎王朝,斯图亚特王朝,克伦威尔时期的共和国,复辟时期,光荣革命,工业革命,宪章运动,英帝国的殖民扩张,一战及二战中的英国,战后到八十年代末的英国。 第三课:英国的经济制度和政策 教学内容: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经济地位衰落的原因,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的特点以及英国工业、农业等发展的概况。二战后,英国的经济政策经历了一系列的调节。从五六十年代的稳步发展,七十年代的经济衰退,到八十年代的撒切尔夫人的经济政策,英国从战前的日不落帝国变成一个二流强国。英国的工业,农业,外贸政策也将予以详细的说明。 第四课:英国的政治制度和政府机构 教学内容: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由上院与下院组成的英国议会,英国的政党制度,中央政府机构以及地方政府机构。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构成,运行,英国的政党制度,行政机构等将在这一章予以详细介绍。 第五课:英国的社会福利制度 教学内容:英国社会的医疗保健制度、社会保障、宗教和节假日的概况。英国是一个福利国家,这一章介绍英国国民保健制度,和各种社会保险。 第六课:英国的社会文化 教学内容:介绍英国的社会文化;了解英国的教育制度、传播媒介、体育、艺术的概况。介绍英国的宗教信仰,节日庆典,文化教育,广播媒体,体育,文艺及娱乐活动。 第二章美国

Test for Canada 英语国家概况:加拿大部分测试题

1. Capital city of Canada is , the largest city is , and , , are its major cities. 2. The National Flag of Canada is colloquially known as , and also known as . 3. Canada’s earliest inhabitants arrived from around years ago via the Bering land bridge. 4. The earliest-known European settlers of Canada were , who established a short-lived colony in Newfoundland around . 5. The first permanent European settlement in Canada was the trading station at , founded in 1608. 6. By , Britain gained a significant advantage by winning control of Acadia and Newfoundland, and by driving the French from . 7. Monetary unit of Canada is , and its major trading partners are , , , . 8. Canada is the largest producer of in the world, providing close to % of the world total. 9. National Holiday of Canada is , and the heads of government are and . 10. , are official languages in Canada. 11. Canada’s Most Populous Province is , and the second one is and is the largest and oldest province in Canada 12. The US exports baseball players and acid rain to Canada, while Canada exports hockey players and to the US

英语国家概况

《英语国家概况》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码:B170832223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课程名称:英语国家概况 课程性质:必修 适用专业:翻译 开课学期:第三学期 总学分:2 总学时:32 先行课程:英语语法、英语口语、英语听力、英汉翻译 课程简介:本课程属于翻译专业教学课程体系中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旨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达到专业四级水平;同时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作风和正确学习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丰富学生社会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推荐教材:王恩铭. 英语国家概况[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3 参考书目: [1] 来安方. 英美概况[M]. 河南: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7 [2] 余志远. 英语国家概况主编[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3] 朱永涛. 英国社会与文化[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二、课程总目标 以《英语国家概况》(王恩铭著)为蓝本。本课程主要是为了使英语专业学生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经济、政治等方面的概况,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社会生活的其他情况。本课程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文化知识课。一方面通过英语阅读主要英语国家的背景材料扩大知识面,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文化知识进行语言基本功的训练,巩固和提高英语水平。 三、教学指南 课程重点:本课程教学的重点使英语专业学生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经济、政治等方面的概况,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社会生活的 其他情况。 课程难点:在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主要的地理、历史、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概况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作风和正确学习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 工作能力,丰富学生社会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讨论+练习

王恩铭英语国家概况英国、美国、加拿大对错题答案整合

王恩铭英语国家概况英国、美国、加拿大对错 题答案整合 Ⅰ. True or False: 1. The United Kingdom is located in northern Europe. F 2. The United Kingdom consists of four political divisions — England, Scotland, Wales and Ireland. F 3. England is one of the two large islands in the British Isles. F 4. The British Isles are made up of three large islands and hundreds of small ones. F 5. Wales lies on the east coast of the island of Great Britain. F 6. The monwealth of Nations is a free association of independent countries that all used to be colonies of Britain. F 7. In Scotland, rugged mountains, green valleys, and deep, blue lakes provide some of the most beautiful scenery in Europe. T 8. The longest river in Britain is the Thames. F 9. The largest lake in Britain is the Lough Neagh in northwest England. F 10. Britain’s climate is influenced by the Gulf Stream, a warm ocean current

美国国家概况风土人情

美国国家概况风土人情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美国概况及风土人情首先要想做好美国项目就要了解目的国家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背景,风土人情等。相对于中国具有上下5000年的古老历史文明,美国作为一个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拥有的历史并不算漫长。 美国历史 最早可以追溯到15世纪左右,那时的美国本土居住着大量的土着印第安人。并没有被近现代文明社会所发现,直至意大利人航海家哥伦布发现了北美洲大陆,在1492-1502,十年间,哥伦布在西班牙的资助下四次横渡大西洋,达到美洲大陆。可以说;是哥伦布把欧洲的现代文明带到了美洲大陆。自从哥伦布发现了现代文明后, 在1776年7月 4日,反对英国殖民者的军队在费城召开了第二次大陆会议,组成“大陆军”,由乔治。华盛顿任总司令,并通过了《独立宣言》,那么这一天就被成为美国历史上最着名的“独立日” 1783年9月3日,独立战争结束。美国成为美洲首个独立国家。” 1787年制定联邦宪法。 1788年乔治。华盛顿当选为第一任总统。 美国地图: 美国位于北美洲中部:东濒大西洋,西滨太平洋,北靠加拿大,南接墨西哥及墨西哥湾。除美国简称USA,US,是由50个州和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组成的联邦共和立宪制国家。 面积与人口:

美国国土面积世界第四;第一俄罗斯,第二加拿大,第三中国,大约为万平方公里陆地面积915万平方公里,内陆水域面积为20万平方公里,五大湖中美国主权部分约为17万平方公里。河口,港湾,内海等沿海水域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 美国人口约亿人,数量为世界第三。第一是中国,第二是印度,以白人为主,但有大量的移民人口。 主要城市 华盛顿:纽约所担任的职能仅限于经济范围内,而美国的首都华盛顿是纯粹的政治中心。区别于中国的首都北京所具有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职能所不同的,美国的很多城市都具有单一的职能性。举例来讲美国的首都华盛顿只是政治中心,全程华盛顿。最着名的景点就是美国的国会大厦,白宫,以及白宫正对面的华盛顿纪念碑。 美国的纽约不仅具有金融中心这一特点,同时他也是灾难的中心。他的出名也许会因为股市的反弹一夜暴富,也许会因为911的撞击事件而失去生命。 纽约市The city of New York 金融,文化,艺术的中心 纽约市是美国最大及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全世界最大的都会区之一。 纽约在商业和金融的方面发挥巨大的影响力。该市有曼哈顿区,皇后区,布鲁克林区,布朗克斯区,斯塔腾岛五个区。 纽约市是美国第一大港,同时也是世界第四大都会区,仅次于东京,首尔,墨西哥城。 历史事件:2001年9月11日,911事件,恐怖分子劫持四架飞机,两架分别撞向两座世界贸易中心,一架撞向五角大楼,造成3000人死亡。 洛杉矶City of Los Angeles 洛杉矶是美国第二大城市,仅次于纽约,拥有巨大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