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 噪声及振动环境

第六章 噪声及振动环境

1.简述声压级、响度级与声级的关系。
答:选取一个基准音,凡是听起来和该纯音一样想的声音,不论其声压级和频率是多少,它的响度级就等于该纯音的声压级级数,即与基准音同样响的声压级。声压级只能反映声音强度对人响度感觉的影响,不能反映声音频率对响度冠绝的影响,响度级与响度能解决这个问题,但是用它们来反映人们对声音的主观感觉过于复杂,于是又提出了能反映这个问题比较简单的声级。
2、在某背景噪声下,测得一机器声源和背景噪声的总声压级为100dB,关闭该机器后测得背景噪声的声压级为80dB,求该机器的声压级。
解:由Lp=20lg(P/Po)
Lp为声压级(dB):P为声压(Pa):Po为标准声压(Po=2×10ˉ 5)
得出
Lp=20×lg(100-80)/2×10ˉ 5=120(dB)
3、噪声对人体生理机能有哪些主要不良影响?
答:(1)持续性的强烈噪声会使人的听力受到顺损坏。
(2)噪声对神经系统的危害造成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平很失调,导致条件反射异常,引起各种神经系统病,如患者常出现头痛、耳鸣、多梦、失眠、心慌、记忆力衰退等症状。噪声强度越大,对神经系统的影响越大。
(3)在噪声刺激下,会导致人体甲状腺机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强等症状。两耳长时间受到不平衡噪声的刺激时,会引起前庭反应,呕吐等现象发生:噪声对心血管系统功能的影响表现为心跳过速、心律不齐、心电图改变、高血压以及末梢血管收缩、供血减少等。
(4)噪声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时,会影响人的消化系统,导致肠胃机能阻滞、消化液分泌异常、胃酸度降低、胃收缩减退。造成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为功能紊乱等症状。从而导致肾病及胃溃疡的发病率增高。
4.噪声对人的心理有哪些主要影响?
答:噪声对心理的影响主要是使人产生烦恼、焦急、讨厌、生气等不愉快的情绪。
5.噪声控制标准有哪些?
答:(1)基于对作业者的听力保护提出的,以等效连续声级为指标;
(2)基于降低人们对环境噪声烦恼度而提出来的,以等效连续声级、统计声级为指标;
(3)基于改善工作条件、提高效率而提出的,以语言干扰声级为指标。
6.试举例说明噪声测量是对背景噪声的修正方法。
答:对交通十字路口的噪声进行测量。经常采用的方法是在交通十字路口的测量点位先测得背景噪声的声级值和某一噪声源运行时该点位的噪声级;然后,如果在该测点的背景噪声的声级值比某一噪声源运行时该点位噪声级的声级值低10dB(A)以上,则背景噪声对该噪声源的声级值没有贡献,这时,在测点位测得的某一噪声

源运行时该点位的噪声级即为该噪
声源对测试点的影响值。若背景噪声的声级值与某一噪声源运行时该点位的噪声级的声级值的差值小于10dB(A),则应对背景值进行修正。因此,噪声测量是对背景噪声的修正方法。
7.如何降低机械噪声?
答:(1)选择发生小的材料。一般金属材料的内阻尼、内摩擦小,消耗震动的能量小。因此,用这些材料制作的零件,在振动力作用下会产生较大的噪声,若用内耗大的高阻尼合金或高分子材料就可以取到降低噪声的效果。
(2)改变传动方式。在齿轮传送装置中,齿轮的线速度对噪声影响很大。选用合适的传动比减小齿轮的线速度,可取得较好的降低噪声的效果。另外,选用斜齿轮传动、增大重合度、提高齿轮制造精度等,也有利于降低噪声。
(3)改进设备机械结构。提高箱体或机壳的刚度,如加筋、采用阻尼减振措施来减弱机器表面的振动,可以降低机械辐射噪声。采用噪声小的加工工艺,如用电火花加工代替切削、用焊接代替铆接、用液压机代替锤锻机等均能显著降低噪声
8.如何控制噪声的传播?
答:(1)对工厂各区域合理布局。
(2)调整声源的指向。
(3)充分利用天然地形。
(4)采用吸气、隔声、消声等措施。
(5)采用隔振与减振措施。
9、如何进行听力保护?
答:在搞噪声环境下,必须用个人防声用具,对操作者的听力进行个人防护。个人防护声用具常用的有防声耳塞、耳罩、防噪声冒等,他们可以降低噪声20~30dB(A)。不通材料的防护用品对不同频率噪声的衰减作用不同。
10、简述振动对人体的生理和心理的影响。
答:对生理的影响有:a 全身振动能引起前庭器官、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等一系列变化,并使人产生疲劳机能衰退等主管感受。b 局部振动能引起神经系统、循环系统、骨关节肌肉运动系统的障碍及其他系统不同程度的机能改变。
对心理的影响:振动引起的心理效应主要是感觉不舒适和烦恼,甚至疼痛,进而影响工效。不同的振动参数下人体受振时的主观感受不同。坐姿的人,对1~2Hz的轻度振动感觉轻松和舒适;对4~8Hz的中度振动,感觉十分不适。
11、如何进行振动的控制?
答:(1)减少和消除振动源。
1)隔离振源
2)改进生产工艺,如用液压、焊接代替铆接可消除或减少振动。
3)增加设备的阻尼,如采用吸振材料、安装阻尼器或阻尼环、附加弹性阻尼材料等,以减轻设备的振动。对于可引起机械振动的陈旧设备,应定期检查,维修或改造。
4)采取隔振、吸振、阻尼等措施来消

除减小振动,阻止振动的传播,最大限度第减
少振动对人体不良影响。例如设计减振座椅、弹性垫,以缓冲振动对人体的影响。
5)采用钢丝弹簧类、橡胶类、软木类、毡板、空气弹簧和油压减振器等对种形式的减振器。
6)降低设备减振系统的共振频率。可通过减少系统刚性系数或增加质量来降低共振频率。例如,风扇、吹风机、泵、空气压缩机等,常用增加质量的方法来降低共振频率。
(2)个体防护。使用防振手套,在全身振动时使用防振鞋等。对坐姿作业人员,克使用减振座椅、弹性垫,以缓冲振动对人的影响。
(3)限制接触振动时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