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生物知识点整理植物的矿质营养
- 格式:doc
- 大小:17.32 KB
- 文档页数:2
最新高三生物知识点植物的矿质营养为大家整理了高三生物知识点植物的矿质营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和练习。
植物的矿质营养名词:1、植物的矿质营养:是指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输和利用。
2、矿质元素:一般指除了C、H、O以外,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
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有13种.其中大量元素7种N、S、P、Ca、Mg、K(Mg是合成叶绿素所必需的一种矿质元素)巧记:丹留人盖美家。
Fe、Mn、B、Zn、Cu、Mo、Cl属于微量元素,巧记:铁门碰醒铜母(驴)。
3、交换吸附:根部细胞表面吸附的阳离子、阴离子与土壤溶液中阳离子、阴离子发生交换的过程就叫交换吸附。
4、选择吸收:指植物对外界环境中各种离子的吸收所具有的选择性。
它表现为植物吸收的离子与溶液中的离子数量不成比例。
5、合理施肥:根据植物的需肥规律,适时地施肥,适量地施肥。
语句:1、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①吸收的状态:离子状态②吸收的部位: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
③、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可以分为两个过程:一是根细胞表面的阴、阳离子与土壤溶液中的离子进行交换吸附;二是离子被主动运输进入根细胞内部,根进行离子的交换需要的HCO-和H+是根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CO2与水结合后理解成的,根细胞主动运输吸收离子要消耗能量。
④影响根对矿质元素吸收的因素:a、呼吸作用:为交换吸附提供HCO-和H+,为主动运输供能,因此生产上需要疏松土壤;b、载体的种类是决定是否吸收某种离子,载体的数量是决定吸收某种离子的多少,因此,根对吸收离子有选择性。
氧气和温度(影响酶的活性)都能影响呼吸作用。
2、植物成熟区表皮细胞吸收矿质元素和渗透吸水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①吸收部位:都为成熟区表皮细胞。
②吸收方式:根对水分的吸收---渗透吸水,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主动运输。
③、所需条件:根对水分的吸收----半透膜和半透膜两侧的浓度差,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能量和载体。
④联系:矿质离子在土壤中溶于水,进入植物体后,随水运到各个器官,植物成熟区表皮细胞吸收矿质元素和渗透吸水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高三学习指导】高三生物:植物的矿质营养知识点【摘要】:高考高三学生准备一轮复习指导。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改进。
以下是“高考植物矿质营养知识要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植物矿质营养知识点名词:1、植物的矿质营养:是指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输和利用。
2.矿质元素:一般指除C、h、o外,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
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有13种,其中有7种:n、s、P、CA、Mg和K(Mg是合成叶绿素所必需的矿质元素)。
铁、锰、硼、锌、铜、钼和氯属于微量元素。
巧妙地记住:铁门唤醒了铜母(驴)。
3、交换吸附:根部细胞表面吸附的阳离子、阴离子与土壤溶液中阳离子、阴离子发生交换的过程就叫交换吸附。
4.选择性吸收:指植物对外界环境中各种离子的选择性吸收。
这表明植物吸收的离子量与溶液中的离子量不成正比。
5、合理施肥:根据植物的需肥规律,适时地施肥,适量地施肥。
句子:1、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①吸收的状态:离子状态②吸收的部位: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
③、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可以分为两个过程:一是根细胞表面的阴、阳离子与土壤溶液中的离子进行交换吸附;二是离子被主动运输进入根细胞内部,根进行离子的交换需要的hco-和h+是根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co2与水结合后理解成的,根细胞主动运输吸收离子要消耗能量。
④影响根对矿质元素吸收的因素:a、呼吸作用:为交换吸附提供hco-和h+,为主动运输供能,因此生产上需要疏松土壤;b、载体的种类是决定是否吸收某种离子,载体的数量是决定吸收某种离子的多少,因此,根对吸收离子有选择性。
氧气和温度(影响酶的活性)都能影响呼吸作用。
2.植物成熟区表皮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和对水分的渗透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① 吸收部位:均为成熟表皮细胞。
② 吸收方式:根系吸收水分-渗透吸收,根系吸收矿质元素-主动运输。
③ 膜两侧的水浓度和膜两侧吸收矿物质元素所需的条件——对根部的渗透性差。
第二章植物的矿质营养Plant mineral nutrition[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矿质营养(mineral nutrition):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输和同化过程。
2.矿质元素(mineral element)亦称灰分元素(ash element),将干燥植物材料燃烧后,留在灰分中的元素。
3.大量元素(macroelement):在植物体内含量较多,占植物体干重0.01% 以上的元素。
包括:C、H、O、N、P、S、K、Ca、Mg、Si。
4.微量元素(microelement):占植物体干重的0.01%以下,含量较微,稍多即会发生毒害的元素,包括Cu、Zn、Mn、Fe、Mo、B、Cl、Ni、Na。
5.有益元素(beneficial element)亦称有利元素,是指对植物生长表现出有利的促进作用,并在某一必需元素缺乏时,能部分代替该必需元素的作用而减缓缺素症状的元素。
如钠、钴、硒、镓、硅等。
6.溶液培养法(简称水培法, Water culture, solution culture, hydroponics):把植物所需各种元素按一定比例、适宜的pH值配成水溶液,用以栽培植物的方法。
7.砂基培养法(sand culture):在洗净的石英砂或玻璃球等中,加入含有全部或部分营养元素的溶液来栽培植物的方法。
8.单盐毒害(toxicity of single salt ):植物被培养在某种单一的盐溶液中,即使是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不久即呈现不正常状态,最后死亡,这种现象称单盐毒害。
9.离子拮抗(ion antagonism):在单盐溶液中若加入少量含其它价数不同的金属离子的盐类,单盐毒害现象就会减轻或消失。
离子间的这种作用叫离子拮抗。
10.离子协同作用ion synergistic action:是指一种离子的存在促进对另一种离子吸收利用的作用。
11.平衡溶液(balanced solution):在含有适当比例的多种盐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毒害作用被消除,用以培养植物可以正常生长发育,这种溶液称为平衡溶液。
植物矿质营养知识点总结植物矿质营养是植物生长发育和生理代谢不可缺少的部分,对于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健康状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矿质元素是构成植物体组织及参与植物体内各种生理代谢的重要成分,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光合作用、细胞分裂和分化以及酶的活性等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下面将从植物对矿质元素的需求、主要的矿质元素及其功能、植物矿质元素缺乏的症状以及植物矿质营养的调理等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总结。
一、植物对矿质元素的需求植物对矿质元素的需求是多样的,一般来说植物对矿质元素的需求量是不同的,但是对于每种矿质元素都有其特定的需求。
植物对矿质元素的需求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大量元素,另一类是微量元素。
大量元素是植物体内含量较多的元素,微量元素是植物体内含量较少的元素。
植物对矿质元素的需求与土壤中各种矿质元素的含量、土壤的pH值、土壤的通透性等都有一定的关系。
在生态环境中,植物对矿质元素的需求是非常复杂的,一般来说,植物对不同矿质元素的需求是不同的,不同的植物对同一种矿质元素的需求也是不同的。
植物对矿质元素的需求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植物的种类、植物的生长阶段、土壤中矿质元素的含量、土壤pH值以及土壤的通透性等。
另外,植物对于矿质元素的需求也会受到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如干旱、盐碱、酸碱等环境因素都可能对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产生影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
二、主要的矿质元素及其功能主要的矿质元素包括:氮、磷、钾、钙、镁、硫等大量元素和铁、锌、锰、铜、钼、镉、锗等微量元素,以下分别从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方面进行介绍。
氮:氮是植物生长发育中极为重要的元素,它是植物体内蛋白质、核酸、叶绿素等重要化合物的组成成分,同时也是植物代谢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抗逆性和产量形成等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氮的缺乏会导致植物生长缓慢、叶片黄化、叶片变小、生殖生长受阻等。
磷:磷是植物体内DNA、RNA、ATP等核酸和蛋白质的组成成分,是植物能量转移和储存的重要物质,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抗病性和产量形成等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知识点:植物的矿质营养植物的矿质营养:
1.高等绿色植物为维持生长和新陈代谢而吸收或利用的无机养分(通常不包括C、h、O)。
2、成分:现在公认的植物必需元素有16种,即氢、碳、氧、氮、钾、钙、镁、磷、硫、氯、硼、铁、锰、锌、铜及钼。
其中氢、碳、氧一般不看作矿质营养元素。
(1)氮、钾、钙、镁、磷、硫等六种元素,植物所需的量比较大,称为常量元素。
(2)氯、硼、铁、锰、锌、铜、钼,植物需要的量很微,称为微量元素。
知识发展:
1、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是相对独立的过程。
2.矿质元素利用形式:氮、磷、镁、钙、铁;蒸腾作用是矿物元素的运输能力;矿质
元素以离子的形式被根尖吸收。
3、这些元素的作用:
(1)必需元素参与生命物质的组成,调节酶活性、细胞渗透势和水势。
(2)植物对微量元素的需要量虽然很小,但微量元素有着重要的生理功能。
(3)必需营养素缺乏的症状称为缺乏综合征,是由营养素缺乏引起的代谢紊乱。
任
何必需元素的缺乏都会影响植物的生理活动,并显著影响其生长。
患虚证的植物体弱矮小,叶片小而变形,通常缺乏绿色。
根据元素缺乏的症状和在植物上的位置,可以确定营养元
素缺乏的类型。
4、元素主要功能缺乏症
氮是蛋白质的一种成分,使植物生长旺盛。
缺氮时,植株矮小,叶片呈黄色
mg是合成叶绿素的必需元素,缺mg叶色发黄
P元素构成DNA、RNA、ATP等,与果实成熟有关。
缺磷时,植株特别矮小,叶色为深
绿色
k元素促进植物茎秆健壮,缺k时植株细弱,容易倒伏。
高考生物植物的矿质营养知识点汇总“植物的矿质营养”一节系高二生物学教材“生物的新陈代谢”的内容,也是高考生物常考的一部分知识点,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考生物植物的矿质营养知识点汇总,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考生物植物的矿质营养知识点一、基本概念1.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经历了三个阶段,各阶段具体的过程及原理图解过程如下:2.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利用不同的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利用有差异,有些可重复利用,有些只能利用一次。
根据各种元素的不同作用,在农业生产中要进行合理施肥。
二、基本名词:1、植物的矿质营养:是指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输和利用。
2、矿质元素:一般指除了C、H、O以外,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
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有13种.其中大量元素7种N、S、P、Ca、Mg、K(Mg是合成叶绿素所必需的一种矿质元素)巧记:丹留人盖美家。
Fe、Mn、B、Zn、Cu、Mo、Cl属于微量元素,巧记:铁门碰醒铜母(驴)。
3、交换吸附:根部细胞表面吸附的阳离子、阴离子与土壤溶液中阳离子、阴离子发生交换的过程就叫交换吸附。
4、选择吸收:指植物对外界环境中各种离子的吸收所具有的选择性。
它表现为植物吸收的离子与溶液中的离子数量不成比例。
5、合理施肥:根据植物的需肥规律,适时地施肥,适量地施肥。
三、考点例析[例1]取三株根系发育完善、大小相似的油菜幼苗,分别置于已注入(NH4)2S04溶液(pH值为6.42),NaN03溶液(pH值为6.84)和蒸馏水(pH为6.96)的三个广口瓶内水培,在室温下3个小时后取出植株,测定上述3 个广口瓶溶液的pH依次为:6.01,7.82,6.80。
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将植物放置于pH值已调整为相同浓度的三种液体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其结果如上图所示,则A、B、C分别表示何种溶液中的曲线。
(2)(NH4)2SO4溶液pH值下降的原因是 __________(3)NaN03溶液pH值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4)蒸馏水pH值略有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5)用箭头表示溶液中一个NH4+离子被吸收到叶肉细胞的过程。
第五節植物的礦質營養名詞:1、植物的礦質營養:是指植物對礦質元素的吸收、運輸和利用。
2、礦質元素:一般指除了C、H、O以外,主要由根系從土壤中吸收的元素。
植物必需的礦質元素有13種.其中大量元素7種N、S、P、Ca、Mg、K(Mg是合成葉綠素所必需的一種礦質元素)巧記:丹留人蓋美家。
Fe、Mn、B、Zn、Cu、Mo、Cl屬於微量元素,巧記:鐵門碰醒銅母(驢)。
3、交換吸附:根部細胞表面吸附的陽離子、陰離子與土壤溶液中陽離子、陰離子發生交換的過程就叫交換吸附。
4、選擇吸收:指植物對外界環境中各種離子的吸收所具有的選擇性。
它表現為植物吸收的離子與溶液中的離子數量不成比例。
5、合理施肥:根據植物的需肥規律,適時地施肥,適量地施肥。
語句:1、根對礦質元素的吸收①吸收的狀態:離子狀態②吸收的部位:根尖成熟區表皮細胞。
③、細胞吸收礦質元素離子可以分為兩個過程:一是根細胞表面的陰、陽離子與土壤溶液中的離子進行交換吸附;二是離子被主動運輸進入根細胞內部,根進行離子的交換需要的HCO-和H+是根細胞呼吸作用產生的CO2與水結合後理解成的,根細胞主動運輸吸收離子要消耗能量。
④影響根對礦質元素吸收的因素:a、呼吸作用:為交換吸附提供HCO-和H+,為主動運輸供能,因此生產上需要疏鬆土壤;b、載體的種類是決定是否吸收某種離子,載體的數量是決定吸收某種離子的多少,因此,根對吸收離子有選擇性。
氧氣和溫度(影響酶的活性)都能影響呼吸作用。
2、植物成熟區表皮細胞吸收礦質元素和滲透吸水是兩個相對獨立的過程。
①吸收部位:都為成熟區表皮細胞。
②吸收方式:根對水分的吸收---滲透吸水,根對礦質元素的吸收----主動運輸。
③、所需條件:根對水分的吸收----半透膜和半透膜兩側的濃度差,根對礦質元素的吸收----能量和載體。
④聯繫:礦質離子在土壤中溶於水,進入植物體後,隨水運到各個器官,植物成熟區表皮細胞吸收礦質元素和滲透吸水是兩個相對獨立的過程。
[键入文字]
高中生物必背知识点:植物的矿质营养知识总结
高中生物必背知识点:植物的矿质营养知识总结
1、植物的矿质营养:是指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输和利用。
2、矿质元素:一般指除了C、H、O以外,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
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有13种.其中大量元素7种N、S、P、Ca、Mg、K(Mg是合成叶绿素所必需的一种矿质元素)巧记:丹留人盖美家。
Fe、Mn、B、Zn、Cu、Mo、Cl属于微量元素,巧记:铁门碰醒铜母(驴)。
3、交换吸附:根部细胞表面吸附的阳离子、阴离子与土壤溶液中阳离子、阴离子发生交换的过程就叫交换吸附。
4、选择吸收:指植物对外界环境中各种离子的吸收所具有的选择性。
它表现为植物吸收的离子与溶液中的离子数量不成比例。
5、合理施肥:根据植物的需肥规律,适时地施肥,适量地施肥。
1、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①吸收的状态:离子状态②吸收的部位: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
③、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可以分为两个过程:一是根细胞表面的阴、阳离子与土壤溶液中的离子进行交换吸附;二是离子被主动运输进入根细胞内部,根进行离子的交换需要的HCO3-和H+是根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CO2与水结合后理解成的,根细
1。
[键入文字]
高考生物必考知识点大总结:§4.新陈代谢〔四〕植物的矿质营养
4.新陈代谢
〔四〕植物的矿质营养
Ⅰ.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
1.植物必需的元素:大量元素(9 种):C、H、O、N、P、S、K、Ca、Mg;
微量元素(7 种):Fe、Mn、B、Zn、Cu、Mo、Cl
2.矿质元素:
(1)矿质元素的概念:除了C、H、O 以外,主要有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
(2)植物必需矿质元素:确定植物必需矿质元素的方法溶液培养法。
溶液培养法是指用含有全部或部分矿质元素的营养液培养植物的方法。
Ⅱ.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1.矿质元素在土壤中的存在形式:土壤溶液中或被土壤颗粒吸附着
2.矿质元素被吸收的状态:离子状态,那些不溶于水的无机盐,植物是不能吸收的。
3.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主动运输
4.矿质元素的吸收动力呼吸作用
5.矿质元素的吸收与水分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水分的吸收
矿质元素的吸收
区别
进入细胞的方式
自由扩散
主动运输
1。
2017高考生物知识点整理:植物的矿质营养
2017高考生物知识点整理:植物的矿质营养
第五节植物的矿质营养
名词:1、植物的矿质营养:是指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输和利用。
2、矿质元素:一般指除了C、H、O以外,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
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有13种.其中大量元素7种N、S、P、Ca、Mg、K(Mg是合成叶绿素所必需的一种矿质元素)巧记:丹留人盖美家。
Fe、Mn、B、Zn、Cu、Mo、Cl属于微量元素,巧记:铁门碰醒铜母(驴)。
3、交换吸附:根部细胞表面吸附的阳离子、阴离子与土壤溶液中阳离子、阴离子发生交换的过程就叫交换吸附。
4、选择吸收:指植物对外界环境中各种离子的吸收所具有的选择性。
它表现为植物吸收的离子与溶液中的离子数量不成比例。
5、合理施肥:根据植物的需肥规律,适时地施肥,适量地施肥。
语句:1、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①吸收的状态:离子状态②吸收的部位: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
③、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可以分为两个过程:一是根细胞表面的阴、阳离子与土壤溶液中的离子进行交换吸附;二是离子被主动运输进入根细胞内部,根进行离子的交换需要的HCO-和H+是根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CO2与水结合后理解成的,根细胞主动运输吸收离子要消耗能量。
④影响根对矿质元素吸收的因素:a、呼吸作用:为交换吸附提供HCO-和H+,为主动运输供能,因此生产上需要疏松土壤;b、载体的种类是决定是否吸收某种离子,载体的数量是决定吸收某种离子的多少,因此,根对吸收离子有选择性。
氧气和温度(影响酶的活性)都能影响呼吸作用。
2、植物成熟区表皮细胞吸收矿质元素和渗透吸水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①吸收部位:都为成熟区表皮细胞。
②吸收方式:根对水分的吸收---渗透吸水,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主动运输。
③、所需条件:根对水分的吸收----半透膜和半透膜两侧的浓度差,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能量和载体。
④联系:矿质离子在土壤中溶于水,进入植物体后,随水运到各个器官,植物成熟区表皮细胞吸收矿质元
素和渗透吸水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3、矿质元素的运输和利用:①运输:随水分的运输到达植物体的各部分。
②利用形式:矿质运输的利用,取决于各种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存在形式。
K在植物体内以离子状态的形式存在,很容易转移,能反复利用,如果植物体缺乏这类元素,首先在老的部位出现病态;N、P、Mg在植物体内以不稳定化合物的形式存在,能转移,能多次利用,如果植物体缺乏这类元素,首先在老的部位出现病态;Ca、Fe 在植物体内以稳定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不能转移,不能再利用,一旦缺乏时,幼嫩的部分首先呈现病态。
4、合理灌溉的依据:不同植物对各种必需的矿质元素的需要量不同;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对各种必需的矿质元素的需要量也不同。
5、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与呼吸作用相关,在一定的氧气范围内,呼吸作用越强,根吸收的矿质元素离子就越多,达到一定程度后,由于细胞膜上的载体的数量有限,根吸收矿质元素离子就不再随氧气的增加而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