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6桥第2课时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6桥第2课时人教新课标

《桥》(第2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6课《桥》

【教学目标】

1.品读课文,逐步感受老汉在危急时刻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人格与精神。

2?了解课文的表达手法,感悟文章的表达效果。

3.理解课题以“桥”为题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点】

品读感悟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以“桥”为题的深刻含义以及本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课时分配】两课时

第一课时:认识生字,理解词语,如“咆哮,狞笑,放肆,拥戴,呻吟,祭奠”等。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品读第一部分。

第二课时: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形象,体会课文的表达特点。理解题目的深意。

【教学过程】

、回顾课文内容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16课《桥》。回顾一下课文内容,说说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师: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文章写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其实本文在表达上也很有特色。这节课,我们就再次走进课文,看看课文在表达上有哪些特色,并体会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体会表达特色

学习提示:

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在表达上有哪些特色?然后和小组同学起交流、讨论自己的想法。

(简短、修辞手法)

1.体会修辞手法的好处(环境)。

师: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是本文语言上的一大特点,通过以前的学习, 我们知道运用修辞手法最大的好处是什么?(使句子更形象、生动)拿出你们的笔, 划出课文中描写山洪和暴雨时用到的拟人句和比喻句。

学生读后交流所标画的句段。

课件展示: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水渐渐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师:来,一个小组读一句,这里把洪水当作什么来写?(人)

师:确切的说,是把洪水当作魔鬼,写出了洪水的什么?

生:可怕。

师:谁来读,读出洪水的可怕。(指名读)

师:这篇文章的开头就写了洪水暴雨,后面为什么还要反复多次的描写洪水呢?

生:洪水越来越大,情况越来越紧急。

师:我听明白你的意思了,可怕的洪水贯穿了整个故事,可以渲染紧张的气

氛。很好,还有吗?

课件展示: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ji U)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水渐渐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师引读

师:故事的主人公是老汉,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的笔墨去写洪水呢?

生:更能衬托出老汉的无私。

师:是呀,多次写洪水不仅渲染紧张的气氛,还能够更好的烘托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洪水虽然急,但老汉很冷静;洪水虽然急,但老汉不畏惧。这是本文的表达上的第二特点:环境描写。

2.短句短段

师:文章表达上还有哪些特色呢?

师:同学们很善于读书,短句短段也是本文语言的一大特点,那么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呢?

课件展示: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

师:你觉得该怎么读,自己试一试。

生:应该读出山洪的猛(可怕)。

师:很好,你来读一读。(生读)师:你读得真好,你看,在这段话中最短的句子

只有几个字?

生:两个。

师:两个比喻句,只有四个字,就写出了暴雨的大和猛。咱们一起来读。(生齐读)很有节奏感,也很有力,再试试。

师:这样的短句短段不仅用在了环境描写上,还用在了人物的语言上, 谁来读读这段话?

课件出示: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指名读)

师:死亡已经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情况紧急,不容啰嗦。

(你读)

师:三句话,三个感叹号。紧急关头,老汉的话铿锵有力,不容商量, 谁再来读?(三个感叹号变成红色,指名读,齐读)

师:你现在感受到短句短段的好处了吗?(简洁明了)师:这样的短句短段相对于

这样一个故事,有什么好处?

生:能让人感受到当时的情况很紧急,很严重!而且由于这个故事情节发展很快。

师:课文中这样的短句短段比比皆是,这些一句话就成为一段得文字既是可以动的画面,又可以定格为静得画面。

课件出示: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 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教师配乐朗读)

师:我们一起来读, 读出一个一个的画面。(生配乐齐读)

师:读了这些文字, 你的眼前出现了哪些画面?

(老汉关心小伙子, 小伙子关心老汉)(老汉和小伙子被洪水吞没)

师:故事结束了吗? (没有)

师:谁来读读故事的结尾?

课件出示: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一个老太太,被人搀(ch 3!)扶着,来这里祭(j 1)

奠(di cn)o 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

师:读了老师打在大屏幕上的这段话,你有什么发现?

(对照原文读读看)

课件出示: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一个老太太,被人搀(ch 3!)扶着,来这里祭(j 1)

奠(di cn)o

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ch m)扶着,来这里祭(j 1)奠(di cn)o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师:这两段话字数一样,意思一样,可是什么不一样呢?变了的是什么?

生:原文分好几段,老师打在大屏幕上的只有一个自然段,短段变成了长段。

师:还有吗?(原文的两个短句我用破折号连成了一个长句,改变了句子段落的长段以后,意思变了吗?但是什么不一样?

生:停顿长一些、节奏慢一些,让人有一种说不出的哀伤。

师:课文只到结尾处才交代了老汉和小伙子之间的关系,你觉得放在前面去交代,行吗?

生:

课件展示: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ji U)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

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师:再来读读这个句子。当你没有读完这个故事,读到这里时,你认为老汉

为什么揪出这个小伙子?(因为小伙子是个党员,老汉认为灾难面前,党员应该有舍己为人的精神一)

师: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党支部书记的高大形象。

师:这时你想到他们是父子关系吗?(没有)

师:当你读完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这个小伙子是他的儿子,你再读读这个句子,你又有什么感受呢?

课件展示: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ji U)出儿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 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生:原来他揪出的是自己的儿子呀!老汉真是了不起。老汉真是大公无私。

师:得知他们是父子关系后,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一一(难过)

师:非常出乎我们的意料。这也是本文的一个表达特色,结尾设置悬念。

师:同学们,这篇文章有关很好听的名字,叫小小说,也叫微型小说、袖珍小说。它以环境、人物、情节作为三要素,以生动的情节来吸引人,以鲜明的形象来感染人,它的结尾通常设置一个悬念来震撼人。另外,它的语言很简洁。

三、拓展阅读

师:我们再来读一篇小小说,它的名字叫《走出沙漠》。默读这篇小小说,

看看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它在表达上《桥》有什么相同之处?

《走出沙漠》讲述了一个非常感人有非常有哲理的故事, 水在沙漠里

“我”为了一壶与其他坚决不动最后一壶水,一直坚持到黄昏走出沙漠,找到绿洲, 最后才

发现这个只装满沙而没有水的水壶是肇教授的精心安排而使整个考察队得救。

师:最后老师想推荐几本书给你们,想象大家看过之后一定会爱不释手。

课件展示:

《最具人气的110篇微型小说》《感动你一生的微型小说全集》《中国当代微型小说名篇赏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