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司资本资料的概念、意义与原则

公司资本资料的概念、意义与原则

公司资本资料的概念、意义与原则
公司资本资料的概念、意义与原则

第六章公司资本制度

【导语】

资本,是公司法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资本制度在公司法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公司法中的许多其他制度和规则都与资本制度有着内在的密切的联系,一些法律规则实质上是资本制度的具体体现和要求。

学习本章,应重点理解和掌握资本与相关法律概念的关系、公司法的资本原则和资本形成制度、股份发行的分类、增资与减资的条件和程序。应对资本、最低资本额、增资、减资的法律意义有基本的理解和认识。应对股份发行的条件和程序有一般的了解和掌握。

第一节公司资本的概念和意义

一、公司资本的概念

公司资本 (Capital),又称股本或股份资本,是公司成立时章程规定的,由股东出资构成的财产总额。因此,资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资本是公司自有的独立财产。在公司占有、使用的财产中,有的是自有、即自己所有的财产,有的是借贷来的财产,公司法上的资本仅指公司自己所有、不受他人支配的独立财产。资本也是公司的原始财产,公司成立后,会有多种财产来源,但最初的财产就是公司的资本。

2. 资本是一个抽象的财产金额。资本是抽象的价值金额,而不是具体的财产形式,虽然构成资本的财产总是以货币、或者以实物、工业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具体形式存在,但资本却是不受具体财产形式影响的财产金额。因此,同样的资本会有完全不同的具体财产构成,而相同的财产构成会代表完全不同的资本。

3. 资本来源于股东的出资。公司资本是公司全体股东的永久性投资,只能由股东出资构成,股东出资总额即为公司资本总额。经营积累或接受赠与等形成的财产,非属股东出资而不能直接计入公司资本。

4. 资本是在公司成立时由章程予以规定的。任何公司成立时都必须制定章程,而公司资本则是章程必须予以记载的事项。

5. 资本是一个确定不变的财产数额。公司资本一经确定,即不能自然或随意改变。公司的盈利或亏损,导致其资产数额的变化,但这并不自然改变其资本额。如果根据实际情况需要改变,亦须严格履行相关的法定程序。

二、公司资本的不同含义和形式

资本一词,在不同国家的公司法立法、理论和实践中,常在不同的含义上使用资本,资本由此表现出以下不同的含义和形式:

1. 注册资本(Registered Capital),又称额面资本或核定资本,是指公司成立时注册登记的资本总额。但注册资本是否应为实缴资本,是否可以以授权资

本或发行资本登记注册,各国立法规定则有所不同。

2. 授权资本(Authorized Capital),又称名义资本(Nominal Capital)。指公司根据公司章程授权可发行的全部资本。依英美公司法,公司章程中必须注明公司的授权资本,但不必将授权资本全部发行,只须部分发行即可,剩余部分授权董事会根据需要分次发行。

2. 发行资本(Issued Capital),又称已发行资本,是指公司一次或分期发行股份时,已经发行的资本总额。根据公司资本发行的安排,授权资本可以部分或全部成为发行资本。

3. 实缴资本(Paid-up Capital),亦称已缴资本、实收资本,指股东已经向公司缴纳的资本。资本已经发行不等于股东已经实际缴纳。在授权资本制下,股东亦可能对其认购的股份分期缴纳股款,其实际缴纳的部分即构成实缴资本。

4. 待缴资本(Uncalled Capital),又称催缴资本,指公司已发行、股东已认购但尚未缴纳的资本。对催缴资本,公司有权随时向股东催缴,股东有义务按约定或公司的要求缴纳。

5. 保留资本(Reserve Capital),又称储备资本,是指在公司正常经营情况下,发行和待缴资本中不得向股东催缴的部分,对于保留资本,只有在公司破产时才可催缴。

由此可见,资本是十分复杂的法律概念,普遍适用于各国公司法的统一资本概念是不存在的,事实上,在不同国家,对不同类型的公司,在法定资本制之下和授权资本制之下,资本都会具有不同的含义或表现出不同的形式。

在我国,公司法实行的是法定资本制,无论是有限责任公司还是股份有限公司,资本均需经注册方为有效,并且必须实际缴纳,因此,资本就是注册资本。而注册资本是以发行资本还是以实缴资本注册,2005年公司法与1993年公司法规定有很大变化,93年公司法中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实缴的出资额,因此,注册资本也就是发行资本、实缴资本,四者为同一概念,不允许有待缴资本和保留资本。2005年《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26条);以发起设立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发起人认购的股本总额(81条第1款);以募集设立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

登记机关登记的实收股本总额(81条第2款)

三、公司资本与资产、净资产、股东权益、投资总额

(一)资本与资产。公司资产(Assets),亦称为公司实有财产,是公司实际拥有的全部财产,包括有形财产和无形财产。在财产形态上,资产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等。在财产来源上,资产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股东的出资即公司资本、公司对外负债、公司的资产收益和经营收益。资产与负债作为公司资产负债表中的两个栏目,存在互动的对应关系,由于负债是资产的来源,因此,公司负债的增减必导致资产的相应增减。

就概念的范围而言,公司资产要大于资本,资本只是资产的一部分。但就实际情况而言,资本与资产的对应关系会因公司的经营状况而有很大差别。公司成立时,没有任何对外负债,其资本就是其全部资产,公司成立后,随着公司对外负债的发生,资产通常都会高于资本,但并不排除因公司的极度亏损或公司资产价值的剧烈变化而导致资产低于资本的情况发生。

公司法人的独立财产责任,非以资本而是以实有的全部资产对其债务负责,公司资产才是公司对外承担财产责任的实际担保。

(二)资本与净资产。公司的净资产(Net Assets、 Net Worth)指公司全部资产减去全面负债后的余额。公司的资产实质上分为自有资产和借贷资产,借贷资产虽然形式上或暂时属公司所有,但债务一经清偿,公司资产即相应地减少,实质属公司所有的是其中的自有资产,净资产正是公司自有资产的价值,也是其实质的财产能力和资产信用的基础。公司成立时,没有任何对外负债,其资本就是其全部资产,同时也是其净资产,公司成立后,资产价值及相应的净资产的价值就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净资产可能高于资本,也可能低于资本。在公司资产等于负债时,净资产等于零,而在公司资不抵债时,净资产则为负值。

(三)资本与股东权益。股东权益(Equity),又称所有者权益,是指股东对公司净资产享有的权利。股东权益分为四个部分,即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可分配利润,资本是其中的一部分。因此,一般情况下,股东权益要大于资本,但如果公司没有资本收益,从未盈利,因而也从未提留资本公积和盈余公积,

则股东权益可能等于资本,如果公司亏损,可分配利润为负值的话,股东权益还会低于资本。同时,股东权益只是股东对公司净资产的抽象价值的权利,而不是对任何具体形态资产的权利;股东权益无论多大,都无权直接支配或处分公司财产。

(四)资本与投资总额。公司投资总额是为公司设立和经营而向其投入的全部财产总额,包括股东出资形成的注册资本和注册资本之外向公司的投入。投资总额的概念主要在外商投资企业法中使用,但在普通有限公司中,也有约定或规定公司投资总额的情况。但对投资总额中资本之外投资部分的法律性质,究竟属于股东对公司的借贷还是出资性投入,尚无明晰、一致的界定。

四、公司资本的法律意义

(一)资本是公司成立的基本条件

公司是依法成立的企业法人,公司要取得法人的人格和地位,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在《民法通则》和《公司法》规定的公司成立条件中,有实体条件,有程序条件,有财产条件,有组织条件,资本属于其中的实体条件和财产条件。不具备此种条件的公司不应取得公司的注册登记,已经登记的公司也会因此而被否定人格或揭穿面纱。

(二)资本是公司进行经营活动的基本物质条件

公司是营利性经济组织,具有从事商业性经营的权利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实现有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而这些条件的形成都需要有一定的资本。舍此条件,公司既无法参与任何财产关系,也不能开展经营活动,即人们通常所称的“皮包公司”。因此,公司法对公司资本的要求,对于公司经营能力的形成和维持具有重要作用。

(三)资本是公司承担财产责任的基本保障

公司作为法人组织,是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独立负责。资产的范围和多少直接决定公司的债务清偿能力和对债权人的保护程度,而资本是公司资产形成的基础和来源,资本的规模和多少对公司资产的范围和多少有直接的影响。因此,确定和维持公司一定数额的资本,对于奠定公司基本的债务清偿能力、保障债权

人的利益和交易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资本是公司股东承担责任的界限

所谓有限责任,是指股东对公司债务的责任,而非公司本身的责任。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负责,对全体股东而言,实际上也就是以公司资本为限对公司债务负责,公司的资本额,就是全体股东债务责任的最大限度,如果股东履行了出资义务,公司资本真实到位,股东也就不再承担进一步的责任。

在我国,在虚假出资、资本不实情况下,资本对确定股东的责任还有着十分具体的作用。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司法解释文件(最高人民法院1994年发布的《关于企业开办的企业被撤销或者歇业后民事责任承担问题的批复》)的精神,如果公司注册资本不实,但实缴资本达到了法定最低资本额的,股东应在注册资本不实的范围内,即实缴资本与注册资本的差额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如果实缴资本低于法定最低资本额,则不承认公司的法人人格,股东对公司债务应承担无限清偿责任。2005年公司法颁行后,虽然不应再以实缴资本与注册资本不一致追究股东责任,但是否履行了法定的资本实缴义务依然应作为追究股东责任的重要依据。

第二节公司资本原则与资本形成制度

一、公司资本原则

二、公司资本形成制度

第三节最低资本额制度

一、最低资本额制度的意义

二、中国最低资本额制度

三、最低资本额制度评价与改革

第四节公司资本募集与股份发行

一、公司资本的募集

二、股份发行分类

三、股份发行原则

四、股份公开发行的条件

五、股份发行程序

第五节增加资本与减少资本

一、增加资本

二、减少资本

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注册资本

2.授权资本

3.发行资本

4.实缴资本

5.待缴资本

6.保留资本

7.资本

8.资产

9.资金

10.净资产

11.股东权益

12.投资总额

13.资本确定原则

14.资本维持原则

15.法定资本制

16.授权资本制

17.折中资本制

18.认可资本制

19.折中授权资本制

20.公开募集

21.不公开募集

22.设立发行

23.新股发行

24.直接发行

25.间接发行

26.公开发行

27.不公开发行

28.增资发行

29.非增资发行

30.通常发行

31.特别发行

32.配股增资

33.送股增资

二、简答题:

1.简述公司资本的法律意义

2.资本、资产与净资产的区别及各自的法律意义。

3.简述公司法上的资本确定原则

4.资本维持原则的要求及其在公司法制度中的体现

5.法定资本制与授权资本制的比较与取舍

6. 我国公司法上的出资分期缴纳制度及其法律意义

7.股份公开发行的特点、作用与条件

8.试述资本变动中的股东保护与债权人保护

三、案例分析:

1996年5月,中方甲、乙、丙三公司与外方丁公司在中国注册成立了一家中外合资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注册资金800万人民币。甲出资200万元,乙、丙各出资120万元,丁出资480万元。

公司成立后为扩大生产,需增加资金投入,丁提出公司增加资本的方案,将注册资金从800万元提高到1500万元,各股东按原出资比例增加出资,乙、丙也认为丁的建议不错。

为此,公司召开董事会会议,进行讨论表决,股东甲委派的董事提出甲方已无力再出资,不同意增资,但其它董事认为不增资则公司的发展速度会上不去,建议吸收公司外部其它投资人出资,补充应由甲增加的出资,对于这一建议,甲方委

派的董事认为,此方案实施将降低甲的持股比例,也表示不赞同。最后董事会表决作出增资扩股的决议。随后,公司与公司外部人李某签订了出资协议书,重新制作了股东名册和出资证明书,对股东及其出资金额、持股比例进行了相应的变更。

甲方认为,董事会在甲方派出董事反对的情况下,仍作出增资决议,违反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的规定,遂起诉到法院,请求法院判决该决议无效。

[问题]

本案应如何处理?

反思资本维持原则的合理性一

反思资本维持原则的合理性(一) 内容提要:资本维持原则是传统大陆法系资本三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传统公司制度的设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资本维持原则内涵的模糊性、制度设计的缺陷,以及资本维持原则既不能促进公司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也不能从根本上保障债权人的利益,因而丧失了其构建的法理基础,从根本上否定了其存在的合理性。 关键词:资本/维持/资本维持/资产 一、解读传统理论上资本维持原则 资本维持原则又称资本充实原则或者资本拘束原则,它是指公司在其成立后的持续期间内,应当保持与其确定的资本额相当的实有财产。其目的在于维持公司资本,保证公司经营能力及偿债能力,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和交易安全,同时也可以防止过高的盈利分配要求,确保公司自身正常经营活动的开展。1] (一)资本维持原则中“资本”界定的模糊性 我国有的学者认为资本是“公司拥有由股东出资形成的公司财产总额,即公司成立时由公司章程所确定的股东出资构成的财产总额”。2]也有学者认为,公司资本是注册资本的简称,又称股本,是指公司章程确定的全体股东认缴或者实缴的出资总额。3]以上可以看出,我国学者普遍认为资本即公司注册资本。公司资本按不同的分类标准,表现为不同的资本形式,其主要形式除了注册资本外,还包括发行资本、实缴资本、催缴资本以及其他资本形式。有学者还提出实质资本与形式资

本,前者如实缴资本,后者如注册资本。 公司资本与公司资本制度有密切关系,在法定资本制下,公司资本即注册资本与实缴资本、发行资本一致;而在授权资本制与折中资本制下,法律并不要求公司成立时股东一次性全部认购公司章程所确定的注册资本,对所认购的资本额也并不要求一次性缴足,可以在法律规定的期间内分期缴足,此时注册资本很可能高于发行资本或实缴资本。如果以注册资本认定为公司资本,一则在授权资本制与折中资本制下不符合公司实际资本情况,二则有违传统资本维持原则设立的目的。传统资本维持原则设立的目的在于通过防止实际资本被侵蚀,向债权人提供公司资本信用担保来保护债权,然而仅在公司设立之初,公司资本尚未被侵蚀的情况下,其注册资本与实际资本之间即已存在差额,即使在以后的经营活动中公司资本完全没有遭到侵蚀减少,又如何以高于实际资本的注册资本向债权人宣告债务担保,超出实际资本的债务又应如何保障呢?如果不能以注册资本认定为公司资本,那资本维持原则中的“资本”又究竟所指何物呢? (二)资本维持原则中“维持”的困惑 资本维持是一个动态过程,与公司经营活动即公司盈亏关系密切,同时由于经营具有风险性和复杂多变性,资本维持具有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对资本维持原则中“维持”的困惑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时间问题。资本贯穿于公司资本运营的全过程,资本维持理应贯穿于公司活动的始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应该也不可能要求公司资本时时刻刻等于

资本概念的演变

资本概念的演变 关于资本的概念,历史上各种资本理论都做过定义。 一、早期资产阶级的资本理论。 1、重商主义的资本理论 资产阶级最初的的经济学说重商主义把资本同资本的货币形式等量齐观,认为只有货币形式的的资本才是资本。他们只从流通领域了解资本,还没有从生产领域了解资本,只看到资本的流通形式,没有看到资本的生产形式,不懂得资本的货币形式,只是资本的一种形式,而且是非基本的形式;资本还可以有其他形式,而资本的生产形式则是资本的基本形式。 2、法国古典学派的资本理论 a.魁奈的资本理论 重农学派的创始人、法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魁奈(1694—1771),认为农业是社会财富的唯一源泉,是“纯产品”的唯一源泉,因此他认为农业生产才是真正的生产,投在农业上的资本才是生产的资本。他认为农业生产费用或农业资本可以划分为两部分,即他称为的“两部分预付”。魁奈的观点虽然还没有流动和固定资本的一般概念(这一概念是斯密提出的),但实际上已经有了这种区分,因为魁奈说说的“原预付”,实际上讲的就是“固定资本”,‘年预付’实际上讲的是“流动资本”。但是,魁奈在正确地把货币排除在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之外的同时,却忽视了资本在其运动中也会采取货币形式。在他看来,货币是获得资本的手段,而不是资本的形式,货币本身不可能成为资本。 b.杜尔哥的资本理论 杜尔哥(1727—1781)是重农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杜尔哥给“资本”下的定义是:“积累起来的流动的价值”。这“积累起来的流动的价值”,就是非土地所有者手中的动产,就是生产资料、以消费品形式出现的储备、货币。 c.西斯蒙第的资本理论 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西斯蒙第(1773—1842)在研究什么是资本时,认为生产者生产者的产品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小麦作为来年获得收成以前的粮食;另一部分作为种子,到来年再生产小麦。后者就是资本。西斯蒙第把生产资料完全和资本等同了起来。 3、英国古典学派的资本理论 a.斯密的资本理论 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建立者亚当·斯密,关于资本的定义有两种理论:一种理论认为,资本是为资本家提供收入(利润)的积累;另一种资本理论认为资本是用于继续生产的积累,即生产资料,或者说是为了继续生产而积累起来的储存品。 斯密强调,资本的最主要特点是它能够为资本家提供收入,即带来利润。他把资本划分为流动资本和固定资本。 b.李嘉图的资本理论 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李嘉图(1772—1823)对于资本性质的理解,基本上和斯密差不多,认为生产资料就是资本。关于资本的构成,李嘉图和斯密一样,只是研究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 c.琼斯的资本理论

新公司法注册资本制度浅析

全省工商系统企业登记管理暨第十二届理论研讨会 新《公司法》注册资本制度浅析 黑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直属分局刘波 注册资本制度既是本次《公司法》修订的一个重点,也 是一个亮点,备受关注。从修订的内容上我们就能体会到立 法者的立法精神,那就是要使新公司法成为一部既维护国家 市场经济秩序又鼓励投资兴业的服务型公司法。全面了解和 把握新公司法注册资本制度的内容,并按照其立法精神准确 贯彻实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现将新 公司法注册资本制度修订的主要内容归纳出来,结合工商登 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谈一点看法,仅供参考。 新公司法大体上从四个方面对注册资本制度进行了修 订:(1)打破了人们过去迷信最低注册资本的神话,大幅度 下调最低注册资本,并排除了行业歧视。(2)建立了法定资本制项下的分期缴纳制。(3)放宽了非货币出资方式和比例。(4)调整了出资程序。其中放宽非货币出资方式值得我们 特别关注,因为它不仅是允许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的范围 扩大了,而且就单个公司来讲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是否对 该公司有用也不再加以限制。这样一方面势必极大地鼓励广 大投资者拿出闲置的资本进行投资创业,另一方面也给我们

的登记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如何准确把握非货币出资方 式,监督和指导非货币出资行为是我们应该认真研究的一个 新课题。 新公司法规定:“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 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 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 资的财产除外。”要全面把握这一条文的实质内容,就必须 明确非货币财产出资应具备以下四个条件:一是对公司有商 业价值,二是能够以货币评估出来,三是能够依法转让,四 是法律行政法规不禁止。那么,符合以上条件的非货币出资 形式有那些呢? 1、自物权(所有权),既包括动产(如机器设备、商品、 原材料)所有权,也包括不动产所有权(如商品房所有权)。 2、他物权,包括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使用权、 承包权、取水权、海域使用权、探矿权、采矿权、狩猎权、 渔业权、收费高速公路经营权、收费桥梁和隧道经营权等。 3、债权,包括货币与非货币债权。常见债权形式包括 债券(包括公司债券、国库券、外国政府公债等),票据(含汇票、本票、支票),合同权利(如房屋使用权、服务提供 合同等)债权。 4、股权,包括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股权。 5、知识产权,包括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地理标

试论资本维持原则

论资本维持原则 ——兼论我国有限责任公司相关立法及其缺陷 段威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讲师 尽管人力、知识、技术等因素在现代公司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但资本作为公司经济能力的基本指标,在维系企业信用、保护交易安全中仍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因此有学者认为,现代企业的核心是资本企业,资本企业就是以资本为信用的企业,资本信用是资本企业的灵魂。为确保、维护公司的资本信用,大陆法公司法制发展出资本确定、资本维持、资本不变三项原则,其中尤其资本维持原则对公司实际财产给予特别的关注,力图维持公司对一定数量实际财产的享有,意图在实际意义上发挥公司资本的公司经济能力基本指标的功能,从而在资本三原则中处于枢纽的地位。本文试图针对有限责任公司的特点,结合我国有限责任公司立法与实务运作情况,讨论资本维持原则的内涵及其在有限责任公司中的运用。 一、正确理解资本维持原则 国内学者通说,资本确定、资本维持、资本不变三原则中,资本确定与不变原则意指公司通过章程加以明确并公示的、非依法经特别程序一般不能改变的一定的资本额度,该资本额度无疑具有十分明显的指标性质上的形式意义,而资本维持原则则是指公司在其存续过程中,应当保持与一定“资本”水平相当的实际财产,这无疑对维护公司信用,确保公司承担财产责任的能力与范围具有重要的实质意义。惟资本维持原则中的“资本”具体何所指,该“资本”之维持在实践中是如何得以实现的,而资本维持原则作为一项原则,其在公司资本制度中的地位及表现又是怎样的,是正确理解资本维持原则首须解决的三个基本问题。 (一)资本维持原则的一个资本基准 资本维持原则的基本含义就是指公司在其整个存续过程中,应当保持其实际财产始终处于一定水平之上。换言之,资本维持原则实践之运用、功能之发挥的关键,甚或资本维持原则自

公司资本资料的概念、意义与原则

第六章公司资本制度 【导语】 资本,是公司法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资本制度在公司法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公司法中的许多其他制度和规则都与资本制度有着内在的密切的联系,一些法律规则实质上是资本制度的具体体现和要求。 学习本章,应重点理解和掌握资本与相关法律概念的关系、公司法的资本原则和资本形成制度、股份发行的分类、增资与减资的条件和程序。应对资本、最低资本额、增资、减资的法律意义有基本的理解和认识。应对股份发行的条件和程序有一般的了解和掌握。

第一节公司资本的概念和意义 一、公司资本的概念 公司资本 (Capital),又称股本或股份资本,是公司成立时章程规定的,由股东出资构成的财产总额。因此,资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资本是公司自有的独立财产。在公司占有、使用的财产中,有的是自有、即自己所有的财产,有的是借贷来的财产,公司法上的资本仅指公司自己所有、不受他人支配的独立财产。资本也是公司的原始财产,公司成立后,会有多种财产来源,但最初的财产就是公司的资本。 2. 资本是一个抽象的财产金额。资本是抽象的价值金额,而不是具体的财产形式,虽然构成资本的财产总是以货币、或者以实物、工业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具体形式存在,但资本却是不受具体财产形式影响的财产金额。因此,同样的资本会有完全不同的具体财产构成,而相同的财产构成会代表完全不同的资本。 3. 资本来源于股东的出资。公司资本是公司全体股东的永久性投资,只能由股东出资构成,股东出资总额即为公司资本总额。经营积累或接受赠与等形成的财产,非属股东出资而不能直接计入公司资本。 4. 资本是在公司成立时由章程予以规定的。任何公司成立时都必须制定章程,而公司资本则是章程必须予以记载的事项。 5. 资本是一个确定不变的财产数额。公司资本一经确定,即不能自然或随意改变。公司的盈利或亏损,导致其资产数额的变化,但这并不自然改变其资本额。如果根据实际情况需要改变,亦须严格履行相关的法定程序。 二、公司资本的不同含义和形式 资本一词,在不同国家的公司法立法、理论和实践中,常在不同的含义上使用资本,资本由此表现出以下不同的含义和形式: 1. 注册资本(Registered Capital),又称额面资本或核定资本,是指公司成立时注册登记的资本总额。但注册资本是否应为实缴资本,是否可以以授权资

EVA、RAROC相关概念-终稿

EVA、RAROC等相关概念简介 近年来,总行不断推进资本管理工作进程,建立和完善经济资本管理体系,并将EVA、RAROC和经济资本限额等核心指标通过绩效考核、工效挂钩、专项人事费用奖励等方式贯彻至各级机构,明确引导各单位优化业务结构,降低资本占用,提高资本使用效率。 下面简要介绍经济资本、经济资本成本、经济价值增加值(EVA)、经济资本回报率(RAROC)等四个相关概念。 一、相关概念: 1、经济资本 经济资本是指银行抵御非预期损失所需的资本。银行计量和抵御风险损失通常采用两种方式:一是计提准备或叫增加拨备,这是银行根据风险模型和经验数据以及授信企业偿付能力、经营状况,进行分析测算出的可能带来的损失,这是预期的损失,也是银行的信贷成本。二是测算经济资本,银行经营除了当年账面计提的准备外,其实在表内和表外存在许多风险,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以及银行账户利率风险、声誉风险、战略风险,往往这些风险无法预见但也有可能发生并形成损失,如风险评级很好或信用评级很高的贷款人,有可能在未来遇到突发情况无法偿还贷款,但究竟在什么时间或究竟损失多少是不可预期的,这也需要从另一个角度来计算风险。一个国际组织---巴塞尔委员会,根据银行经营风险状况、历次金融危机的教训,

经过不断完善,它制订了一个对这些风险进行计量的规则。对银行各个方面业务所面对的风险制订了相应的风险系数,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都认同这一规则,这样表内表外各种风险得以计算,而覆盖这些风险所需要的银行资本,就是经济资本。经济资本是对商业银行整体风险进行量化的方法,是测量商业银行真正需要资本的一个尺度,是一种虚拟的资本。 经济资本=风险加权资产×资本折算系数 注:银行资产分现金、证券、贷款、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各类资产的风险不同;为反映资产的风险度,银监会在《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中要求银行对不同类别资产根据风险性质设置不同的风险系数,用这种风险系数作为权重折算出的资产称为风险加权资产。银行在确定风险系数时需要参考资产类别、交易对手和风险缓释情况,如资产性质、资产总量、企业性质、质押物类型、质押物金额、保证人性质、保证金额等因素。(具体内容见附件1《经济资本所涉及的风险加权资产》) 资本折算系数可理解为风险资产发生非预期损失的概率,目前总行统筹考虑监管要求、资本充足率目标区间、同业资本充足率水平等因素,资本折算系数暂设定为11.5%。 2、经济资本成本 经济资本成本是指占用经济资本的机会成本,也就是假设股东不投资于银行,而将这笔资金投到其他风险项目所能得到的回报。对银行而言,就是取得资本后必须达到的最低收益;对投资者而言,就是对所投入资本要求得到的最低回报,就像债券持有人要求得到利息回

公司资本三原则

公司资本三原则 简述公司资本三原则 资本三原则是有限责任的产物,在公司制度初期,盛行无限责任制。由于无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公司债务与股东个人债务不能分离,不存在资本三原则的生存空间。有限责任出现后,由于公司责任与股东个人责任相分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股东以其出资或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当公司因经营失败而破产或解散时,债权人不能越过公司直接追索股东的个人财产偿债,公司债权人在交易中处于不利地位,为了保护债权人,维持公司的正常经营,立法者规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条文,大陆法系国家为确保公司资本的真实可靠,确立了资本三原则——折中资本制,资本维持制,资本不变制,我国《公司法》在立法之初采用了这一原则,修改后的《公司法》在资本制度上有所改变。 1.折中资本制。折中资本制,是指公司设立时资本不须全部到位,在公司设立后一段时间内逐步到位。在公司设立时全部注册资本是否应到位的问题上,西方国家有法定资本制、授权资本制、折中资本制的理论区分。我国《公司法》有两项规定,实质采纳折中资本制理论。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公司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0%,也不得低于法定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其余部分由股东自公司成立之日起2年内缴足;其中,投资公司可以在5年内缴足。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3万元。法律、行政法规对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有较高规定的,从其规定。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发起设立方式设立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发起人认购的股本总额。公司全体发起人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0%,其余部分由发起人自公司成立之日起2年内缴足;其中,投资公司可以在5年

论公司注册资本制度 2

论公司注册资本制度 2

论公司注册资本制度 2

论公司注册资本制度 计算机121 倪天骄201210311021 摘要:公司注册资本是一个历史的发展的概念。在世界经济日趋一体化的今天,作为公司资信判断标尺的注册资本理应反映时代的要求。入世后,特别是05年新公司法的制定实施,使我国的公司注册资本立法在宏观和微观上均有较大的改变。对公司注册资本制度的再研究,已经成为我国公司现阶段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的迫切任务。本文立足公司注册资本制度的基本理论着重论述了当前我国现有的注册资本制度以及其不足之处,并提出了一些立法建议和设想。 关键词;公司注册资本制度出资法定资本制最低限额立法经济体制 正文; 一、公司注册资本制度规范的历史演变过程 我国是从 1983 年就开始了公司法的立法,但当时,由于意识形态上的争论和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模糊待定,导致法制建设的长期困惑和分歧,公司立法亦处于时断时续的状态。直至 1992 年小平南方讲话之后,其立法步伐才得以加快。虽然《公司法》的制定历经十年寒暑,立法指导思想经历了“治乱”到“治本”的转变,立法形式也由具体的行政法规的“规范意见”上升到法律,期间包涵了无数的讨论,汇集了不少人员的智慧,基本上反映了市场经济体制对公司法的一般要求,但是严格地说,实际上制定《公司法》的时间还不到一年,由于立法时间过于仓促,我国立法界和理论界对公司资本制度的最新演变趋势缺乏相应 的了解和研究,结果是:公司资本制度严格恪守资本三原则,将公司资本三原则的功能定位过高,实行最严格的法定资本制度,过分相信和信赖资本的债权担保功能,忽视其他债权人保障机制作用的发挥但债权人的利益却得不到实质上 的保护,导致公司的设立门槛过高、成本过大。对此,近年来,法学界和经济学界对我国 1993 年制定的《公司法》也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检讨和反思,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尤其在中国成功的加入世贸组织之后,现行《公司法》有关资本方面的规定越来越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无法满足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现实要求,进而阻碍了中国经济与世界接轨的国际化进程。 二、我国现行的《公司法》对注册资本制度的规定 注册资本制度是公司信用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我国公司法对公司的注册资本制度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规定。我国实行的是法定资本制,即法律规定了设立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额,公司设立时的资本总额不得低于法律规定的最低注册资本额,该资本必须在公司设立时全部交足,公司才能设立在具体制度上,又严格地实行资本的三原则:资本确定原则、资本不变原则、资本维持原则。在资本确定方面,公司法规定了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额。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必须是股东实际缴纳的资本总额,不允许实际资本低于注册资本。在资本不变方面,公司不得任意增、减资本公司增、减资本必须经股东大会决议通过在减资时,公司还应编制资产负债表财产清单,向债权人发出通知、公告,债权人有权要求公司提供担保或要求公司清偿债务,公司增、减资本时,必须依法申请办理变更登记。《公司法》第23条作了具体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下列最低限额,以生产经营和商业批发为主的

新公司法关于注册资本的规定

核心内容:2014年新修改的公司法将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即新公司施行后,公司股东可以自主约定认缴出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期限等,并记载于公司的章程。从2014年3月1日开始实施。 一、注册资本实缴制与注册资本认缴制 1、二者的相同之处: 实缴制与认缴制,是企业登记时对注册资本的两种模式。 2、二者的不同之处: 实缴制是指企业营业执照上的注册资本是多少,该公司的银行验资账户上就必须有相应数额的资金。实缴制需要占用企业的资金,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投资创业,降低了企业资本的营运效率。 而认缴制则是工商部门只登记公司认缴的注册资本总额,无须登记实收资本,不再收取验资证明文件。认缴登记制不需要占用企业资金,可以有效提高资本运营效率,降低企业成本。 3、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的优点: 一是减少投资项目审批,最大限度地缩小审批、核准、备案范围,切实落实企业和个人投资自主权。对确需审批、核准、备案的项目,要简化程序、限时办结。同时,为避免重复投资和无序竞争,强调要加强土地使用、能源消耗、污染排放等管理,发挥法律法规、发展规划、产业政策的约束和引导作用。 二是减少生产经营活动审批事项,按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产经营活动和产品物品的许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各类机构及其活动的认定等非许可审批。 三是减少资质资格许可,对不符合行政许可法规定的,一律予以取消;按规定需要对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进行水平评价的,改由有关行业协会、学会具体认定。 四是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取消不合法不合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降低收费标准,建立健全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制度。 二、2014新公司法对注册资本的规定:

公司法的基本三原则具体是什么

公司法的基本三原则具体是什么 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公司法的基本三原则具体是什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更多详细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哦。 公司法的基本三原则具体是指资本确定、资本维持、资本不变。这三个原则被视为大陆法系公司法的核心原则,保证公司独立、完整,保证法定资本制得以实现。资本维持原则,也称资本充实原则,指公司存续期间,应当维持与其注册资本相当的资本,以达到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和社会交易的安全。 公司法的基本三原则具体是什么 所谓资本三原则,是指资本确定、资本维持、资本不变。这三个原则被视为大陆法系公司法的核心原则,保证公司独立、完整,保证法定资本制得以实现。 资本维持原则,也称资本充实原则,指公司存续期间,应当维持与其注册资本相当的资本,以达到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和社会交易的安全。这一原则要求实缴资本和注册资本的一致,如果不一致,也要保证公司维持一个和注册资本相当的实缴资本。其具体制度包括: (1)有限公司初始股东对现金之外的出资负有价值保证责任,而其他股东对此承担连带责任; (2)股份公司不得以低于股票面额的价格发行股份; (3)除非依照特别规定的目的和程序,不得收购本公司股票; (4)公司不得接受本公司股票作为质押;

(5)公司在弥补亏损、提取公积金之前不得分配利润; (6)公司资本公积金不得用于弥补亏损; (7)公司的股票和债券之间的转换受到严格限制; (8)公司对外担保的限制等。 资本不变原则,意味着公司的注册资本确定以后,非经法定程序,不得任意减少或增加。不过不允许增加或减少资本的公司法是不可想象的,因此这一原则实际上意味着资本变动的公告。其具体制度包括: (1)公司的注册资本减少的,必须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修改章程,办理变更登记,并应通知债权人,债权人有权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者提供担保; (2)登记(合并、分立)的事项变动,以及资本变动,应当进行登记。 围绕着法定资本而构建的资本三原则,其核心是保证公司存在着一个固定的、可能理论上会不断增加的数额。法律规制的关注点就在于能够确保这个法定资本在公司内的存在,如果股东以各种方式取回了资本或出资,就会导致这一数额的下降,被称为资本弱化。 公司法是对公司的成立或者是公司的破产等一些规定,不符合公司法,是不可以成立公司或者是宣布破产的。公司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进行颁布的,国家会根据社会的发展,由人代代表进行更改更适合当今社会的公司法。

监管资本、经济资本先关概念

在巴塞尔协议Ⅲ中,监管资本包括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其中,一级资本又包括核心一级资本和其他一级资本。 1.核心一级资本是指在银行持续经营条件下无条件用来吸收损失的资本工具,具有永久性、清偿顺序排在所有其他融资工具之后的特征。核心一级资本包括:实收资本或普通股、资本公积可计入部分、盈余公积、一般风险准备、未分配利润、少数股东资本可计入部分。 2.其他一级资本是非累积性的、永久性的、不带有利率跳升及其他赎回条款,本金和收益都应在银行持续经营条件下参与吸收损失的资本工具。其他一级资本包括:其他一级资本工具及其溢价(如优先股及其溢价)、少数股东资本可计入部分。 3.二级资本是指在破产清算条件下可以用于吸收损失的资本工具,二级资本的受偿顺序列在普通股之前、在一般债权人之后,不带赎回机制,不允许设定利率跳升条款,收益不具有信用敏感性特征,必须含有减计或转股条款。二级资本包括二级资本工具及其溢价、超额贷款损失准备可计入部分、少数股东资本可计入部分。 相比巴塞尔协议II,巴塞尔协议III突出表现在: 1.重新界定监管资本的构成,恢复普通股在监管资本中的核心地位,严格各类资本工具的合格标准,从严确定资本扣除项目,强化监管资本工具的损失吸收能力。 2.改进风险权重计量方法,大幅度增加高风险业务的资本要求。 3.建立逆周期资本监管机制,提升银行体系应对信贷周期转换的能力,弱化银行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的正反馈循环。 4.显著提高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通常情况下普通商业银行的普通股充足率应达到7%,总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10.5%,同时进一步要求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须计提1%-3.5%的附加资本要求。 需要正确认识的是,已经推出的各版本巴塞尔协议从根本上来说只是银行的外部监管要求,并不能代表各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最佳实践操作。 二级资本是银行的次等资本,包括未披露准备金、一般损失准备金、从属有期债务、(债权/股权)混合资本工具和次级长期债券等等。次级债券计入附属资

最新公司法关于注册资本的规定

最新公司法关于注册资本的规定 最新公司法注册资本 新修改的公司法将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即新公司施行后,公司股东可以自主约定认缴出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期限等,并记载于公司的章程。 一、注册资本实缴制与注册资本认缴制 1、二者的相同之处: 实缴制与认缴制,是企业登记时对注册资本的两种模式。 2、二者的不同之处: 实缴制是指企业营业执照上的注册资本是多少,该公司的银行验资账户上就必须有相应数额的资金。实缴制需要占用企业的资金,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投资创业,降低了企业资本的营运效率。 而认缴制则是工商部门只登记公司认缴的注册资本总额,无须登记实收资本,不再收取验资证明文件。认缴登记制不需要占用企业资金,可以有效提高资本运营效率,降低企业成本。 3、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的优点: 一是减少投资项目审批,最大限度地缩小审批、核准、备案范围,切实落实企业和个人投资自主权。对确需审批、核准、备案的项目,要简化程序、限时办结。同时,为避免重复投资和无序竞争,强调要加强土地使用、能源消耗、污染排放等管理,发挥法律法规、发展规划、产业政策的约束和引导作用。

二是减少生产经营活动审批事项,按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产经营活动和产品物品的许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各类机构及其活动的认定等非许可审批。 三是减少资质资格许可,对不符合行政许可法规定的,一律予以取消;按规定需要对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进行水平评价的,改由有关行业协会、学会具体认定。 四是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取消不合法不合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降低收费标准,建立健全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制度。 二、新公司法对注册资本的规定: 根据最新公司法,除了另有规定的情况之外,取消了关于公司股东应当在公司成立之后两年内缴足出资,投资公司可以在五年内缴足出资的规定,取消了一人有限公司的股东应当一次足额缴纳出资的规定,公司股东可以自主约定认缴出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期限等,并记载于公司的章程。 根据全国人大会的决议,将《公司法》第二十六条修改为:“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 “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决定对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实缴、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旧公司法规定: 第二十六条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公司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

“资本维持原则”的发展趋势

“资本维持原则”的发展趋势 [摘要]“资本三原则”是德国学者对公司法相关规则的抽象概括,并为人们沿用下来的。该原则自提出以来,公司法律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它不可能完全在原有意义上保持下来。但其中将资本和财产统一把握的“资本维持原则”,却在制度不断革新的背景下基本维持了原意,即强调公司至少须经常维持相当于资本额之财产,以具体财产充实抽象资本。如此,公司债权人就可以在与公司交易中得到最低限度的担保,从而实现对其利益的保护。 [关键词]资本三原则,资本维持原则,资本维持改革 一、“资本维持”的维持:中国的制度结构 从国外公司法到《公司法》,无一条文直接表述“资本维持原则”。但是,确有若干条文贯彻了“资本维持原则”的要求。就《公司法》中的股份公司规则来看,它有许多制度是体现这一精神的。 (一)资本形成中的资本维持 公司资本的形成,能否从一开始就贯彻“资本维持”的要求呢?这首先需注意的是《公司法》实行的是法定资本制和实缴资本制。因此,资本形成中的资本维持主要依赖于以下规则的实施: 第一,发起人认足股份,缴足股款。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实收股本总额。而发起设立的公司,其注册资本即是发起人实收股本总额。发起人或不认足公司发行的股份,或虽认足公司发行的股份而没有缴足股款(或抵作股款的现物出资)都会导致资本的虚置,即只有抽象的资本额而没有与之相适应的资产。即使募集设立的公司,其发起人出资实态也对公司资本形成中的资本维持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所以,《公司法》第82 条规定:“以发起设立方式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以书面认足公司章程规定发行的股份后,应即缴纳全部股款;以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或者土地使用权抵作股款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 与发起人出资实态相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现物出资高估作价。现物出资高估作价是一种违反“资本维持原则”的行为,它表明发起人实际出资低于其认购股份的价额,与虽认足公司发行的股份而没有缴足股款的法律后果并无二致。因此,《公司法》在第28 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发现作为出资的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的实际价额显著低于公司章程所定价额的,应当

关于公司的资本和资产的区别

关于公司的资本和资产的区别 资本与资产 传统法上韵资本三原则有其制度价值,主要在于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和交易安全,增强信用。但随着商业的发展和信用制度的变化,的信用并不主要取决于成立时的注册资本,而是取决于现有的资产状况以及市场信用,所以传统的资本三原则已经受到挑战,相关的变革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如授权资本制的产生和运用。 严格的资本三原则的主要弊端在于: 一是限制了民商事主体进入市场的资格和机会,设置过于苛刻的市场准入门槛而阻碍了人们的投资积极性,进而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是增加了设立时的资本募集难度,不便于的创设; 三是增加了运营中的资金成本,导致资本的闲置,进而加大了经营的总体成本;四是误导人们对信誉、履约能力、资信等方面的判断,以为注册资本数额大的就是信誉好的,进而使得人们忽视了对资产的客观考量与判断,并且使得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的行为大量发生。 的信用特别是的偿债能力其实与成立时的注册资本关系甚微,因为是以其全部资产(而不是注册资本)对外承担债务清偿责任的。若成立时注册资本为100万元,现有资产为300万元,需以300万元的全部资产承担债务清偿义务;反之,若注册资本为300万元,现有资产仅100万元,也只能以此100万元承担债务清偿责任。 正是基于对资本性质与意义的上述理解,我国新修改的法在资本制度

方面做了重大修订,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大幅度降低了的法定最低注册资本的数额,有限责任的法定最低注册资本由原来的10万元、30万元和50万元降低为3万元,股份有限的法定最低注册资本由1000万元降为500万元。 二是取消实缴资本制,由原来的成立时股东必须缴清全部注册资本才能成立(即原法规定的“注册资本为在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实缴的出资额”)修改为分期出资,即“注册资本为在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亦即成立时股东不必实际交纳全部出资,而可以先成立,再分期交纳出资。 三是取消了原法对转投资比例的强行性规定的限制(即累计投资额不得超过净资产的50%),改为根据章程由董事会或者股东会、股东大会决定。四是取消了原法将有限责任的注册资本按种类分别采取不同法定最低注册资本数额的规定,改为统一的法定最低注册资本数额。

经济资本相关概念简介

经济资本相关概念简介 一、经济资本管理的背景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逐步建立起以资本实力和资本回报来约束和指导业务发展的新机制,总行已建立资本管理流程,落实用经济资本(Economic Capital,EC)概念来度量各级机构的风险成本,用经济资本回报来衡量各级机构风险和收益的匹配情况的管理理念,并将经济资本相关指标纳入对境内分行的年度绩效考核。 开展经济资本管理同时也是监管当局对金融企业的要求,2004年3月银监会出台《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公司治理改革与监管指引》,指引中明确了有关经济资本管理的指标要求。 经济资本管理的目标是建立健全以资本和资本回报指导业务发展的经营机制,促进风险、资本、收益的相互匹配和动态平衡,通过差异化的资本配置策略,优化提升资本使用效率,实现经济价值增加值最大化。 经济资本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按照确定的方法测量各机构、板块/业务条线、客户、产品和交易等所占用的经济资本总量及风险、收益的匹配情况,并将测算结果应用于资本预算和分配、资产负债管理、产品定价和绩效评估等经营管理环节。 二、经济资本定义及相关指标 经济资本是指根据我行实际承担的风险,使用自定方法计算的用以覆盖非预期损失的资本。 经济资本指标包括经济资本占用(Economic Capital)、经济价值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简称EVA)、风险调整综合收益水平(Risk Adjusted Profit)、经济资本成本(Economic Capital

Cost)、经济资本回报率(Risk Adjusted Return On Capital,简称RAROC)。 经济资本占用为一个日历年度内4个季末时点经济资本的算术平均,(经济资本占用= Σ季末时点经济资本/ 4)。时点经济资本占用= 时点风险加权资产×资本折算系数。统筹考虑监管要求,资本充足率目标区间,同业资本充足率水平等因素,并结合实际情况,总行将资本折算系数暂设定为11.5%。 经济价值增加值(EVA)为风险调整综合收益水平扣减经济资本成本后的净收益,用于衡量风险调整后的银行价值净增加值。 经济价值增加值=风险调整综合收益水平-经济资本成本 即: EVA=考核利润-经济资本占用×经济资本底线回报率(12%) 风险调整综合收益水平为考虑资金成本、运营成本、税务成本、风险成本及各项内部调整后的年度净收益。目前总行考核分行时,“风险调整收益”以考核利润为基础计算。 经济资本成本是指所占用经济资本的机会成本,取决于经济资本占用规模,以及设定的经济资本底线回报率(Hurdle Rate)。 经济资本成本=经济资本占用×经济资本底线回报率 经济资本底线回报率参考资本融资成本和股东回报要求等因素确定。经济资本底线回报率暂设定为12%。根据股东对盈利水平的要求,总行会适时调整经济资本底线回报率,以鼓励资本流向回报更高的资产。 经济资本回报率(RAROC)为风险调整综合收益水平与经济资

新《公司法》在公司资本制度方面的新规定

新《公司法》在公司资本制度方面的新规定

新《公司法》在公司资本制度方面的新规定 道和律师事务所丁钦2005年10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公司法》,新法将于2006年1月1日起实施。新公司法对原公司法作了较大的修改,本文主要对公司资本制度的变化方面予以介绍和评价。 一、公司资本制度的主要内容 公司资本,是依照公司章程所确定的由股东出资构成的公司法人财产的总和。公司资本是公司赖以生存和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是公司对外承担经济责任的基础,因此公司资本制度是公司法的重要制度。它涉及了公司在资本的形成、资本的维持和资本的退出等方面的制度安排。 世界各国的公司立法实践中形成了三种不同的公司资本制度:法定资本制、授权资本制和折中资本制。法定资本制,是指在公司章程中对公司的资本总额作出明确规定,并且在公司设立时全部资本由股东一次性认足;在公司成立后,如果要增加资本必须以股东大会决议方式修改公司章程,增加资本数额,并办理相应的变更手续。法定资本制的核心是资本三原则,即(1)资本确定原则,指公司在设立时,必须在章程中对公司的资本总额作出明确规定,并须由股东全部一次性认足,否则公司不能成立;(2)资本维持原则,指公司在存续过程中,应经常保持与其资本额相当的财产;(3)资本不变原则,是指公司的资本额一经确定,非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变更。法定资本制注重公司资本的真实、可靠性,目的重在保障债权人利益、确保交易安全,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授权资本制是指在公司设立时,将资本总额记载于公司章程,但不要求发起人一次全部缴足,发起人只需认缴其中的一部分,公司即可成立;对于未认缴的部分可授权董事会根据公司经营发展的需要随时发行,而不必经股东会决议,也无需变更公司章程。授权资本制降低了公司设立要求,简化了公司的设立条件,目的在于为投资者投资提供便利条件,同时也可以避免在股本全部发行后未全部利用时可能导致的资金闲置和资源浪费。折衷资本制是前两者的有机结合,指在设立公司时,公司章程确立的资本总额不需一次全部发行完毕,

所谓资本三原则

所谓资本三原则,是指资本法定、资本维持、资本不变。这三个原则被视为大陆法系公司法的核心原则,保证公司独立、完整,保证法定资本制得以实现。虽然是三个原则,但目的本质上是一个,即维持法定注册资本和实缴资本之间的一致。 资本法定原则 资本法定原则,也称资本确定原则,要求公司的注册资本必须经过法律的确认或者取得公示的效力,并以此作为其他法律规则的基础依据。其具体制度包括:(1)对出资的形式、对价的规制;(2)资本最低限额的规制;(3)资本实际缴纳,即使是分期缴纳,也应当最终达到100%出资;(4)资本比例的要求;(5)资本公告制度,即注册资本必须公告以便确保相对人获得一个稳定的预期。 资本维持制度 资本维持原则,也称资本充实原则,指公司存续期间,应当维持与其注册资本相当的资本,以达到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和社会交易的安全。这一原则要求实缴资本和注册资本的一致,如果不一致,也要保证公司维持一个和注册资本相当的实缴资本。其具体制度包括:(1)有限公司初始股东对现金之外的出资负有价值保证责任,而其他股东对此承担连带责任;(2)股份公司不得以低于股票面额的价格发行股份;(3)除非依照特别规定的目的和程序,不得收购本公司股票;(4)公司不得接受本公司股票作为质押;(5)公司在弥补亏损、提取公积金之前不得分配利润;(6)公司资本公积金不得用于弥补亏损;(7)公司的股票和债券之间的转换受到严格限制;(8)公司对外担保的限制等。 资本不变制度 资本不变原则,意味着公司的注册资本确定以后,非经法定程序,不得任意减少或增加。不过不允许增加或减少资本的公司法是不可想象的,因此这一原则实际上意味着资本变动的公告。其具体制度包括:(1)公司的注册资本减少的,必须编制资产负债及财产清单,修改章程,办理变更登记,并应通知债权人,债权人有权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者提供担保;(2)登记(合并、分立)的事项变动,以及资本变动,应当进行登记。 围绕着法定资本而构建的资本三原则,其核心是保证公司存在着一个固定的、可能理论上会不断增加的数额。法律规制的关注点就在于能够确保这个法定资本在公司内的存在,如果股东以各种方式取回了资本或出资,就会导致这一数额的下降,被称为资本弱化。 对资本三原则的批评

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关系的概念和内容

试描述和说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关系的概念和内容,并加以评价。 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体现为劳动雇佣关系,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各经济关系的总和,各经济关系之间存在辩证统一的关系。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关系包括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三个方面。 一、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在自由竞争阶段的初期和中期主要是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在后期相当一部分企业迅速转化为公司企业(法人企业),即股份公司。自此,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法人企业成了资本主义各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主要形式;进入垄断阶段后,主要是在股份公司中,又是垄断企业与非垄断企业并存。还有国有垄断,出现了国有垄断资本。促使资本主义私有制形式发生变化的原因有二: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生产的社会化发展进程中,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之间以及不同分工的各行业、各部门间的联系和相互依存关系日益加强,但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却阻碍着这一发展进程:一方面独资经营和合伙经营一般来说限制着企业规模的迅速扩大,另一方面个别资本的有限性也防碍了生产和资本的进一步集中。于是,股份公司应运而生,并日益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经营形式。另一重要原因是,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大规模干预有了迅速发展。它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了某些变化,在所有制形式上便出现(或扩大)了国营经济、半国营经济和政府与私人共同经营的各种合营经济等,它们同股份公司互相渗透、交织发展。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变化体现了生产的社会化。 二、社会各阶级、阶层、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以及相互关系,包括相互交换及产品和劳务的关系 资本家阶级作为人格化的资本,是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居于支配地位的社会集团、利益主体和生产经营的组织者。垄断资本家阶级包括以下几个阶层:食利者阶层、股票持有者阶层、经营者阶层、领导阶层。 雇佣劳动者阶级,又称无产阶级,是指没有自己的生产资料,因而不得不靠出卖劳动力来维持生活的现代雇佣工人阶级。他们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 1、分析基础:劳动价值论 价值概念是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的基础范畴,劳动价值理论是这一分析的基础理论。 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1)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价值是其社会属性;(2)商品中包含着劳动二重性,作为相同的、无差异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形成价值;作为具体

《公司法》对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和资本制度的有关规定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公司法》对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和资本制度的有关规定 篇一:新《公司法》在公司资本制度方面的新规定 新《公司法》在公司资本制度方面的新规定 道和律师事务所丁钦 20xx年10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公司法》,新法将于20xx年1月1日起实施。新公司法对原公司法作了较大的修改,本文主要对公司资本制度的变化方面予以介绍和评价。 一、公司资本制度的主要内容 公司资本,是依照公司章程所确定的由股东出资构成的公司法人财产的总和。公司资本是公司赖以生存和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是公司对外承担经济责任的基础,因此公司资本制度是公司法的重要制度。它涉及了公司在资本的形成、资本的维持和资本的退出等方面的制度安排。 世界各国的公司立法实践中形成了三种不同的公司资本制度:法定资本制、授权资本制和折中资本制。法定资本制,是指在公司章程中对公司的资本总额作出明确规定,并

且在公司设立时全部资本由股东一次性认足;在公司成立后,如果要增加资本必须以股东大会决议方式修改公司章程,增加资本数额,并办理相应的变更手续。法定资本制的核心是资本三原则,即(1)资本确定原则,指公司在设立时,必 须在章程中对公司的资本总额作出明确规定,并须由股东全部一次性认足,否则公司不能成立;(2)资本维持原则,指公司在存续过程中,应经常保持与其资本额相当的财产;(3)资本不变原则,是指公司的资本额一经确定,非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变更。法定资本制注重公司资本的真实、可靠性,目的重在保障债权人利益、确保交易安全,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授权资本制是指在公司设立时,将资本总额记载于公司章程,但不要求发起人一次全部缴足,发起人只需认缴其中的一部分,公司即可成立;对于未认缴的部分可授权董事会根据公司经营发展的需要随时发行,而不必经股东会决议,也无需变更公司章程。授权资本制降低了公司设立要求,简化了公司的设立条件,目的在于为投资者投资提供便利条件,同时也可以避免在股本全部发行后未全部利用时可能导致的资金闲置和资源浪费。折衷资本制是前两者的有机结合,指在设立公司时,公司章程确立的资本总额不需一次全部发行完毕,但发起人在公司设立时认购的 股份总额须符合法定最低比例的要求,其余部分资本可以授权董事会在公司成立后根据公司实际经营发展需要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