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地居住区规划模式探索_以双桥区北部片区详细城市设计为例

山地居住区规划模式探索_以双桥区北部片区详细城市设计为例

山地居住区规划模式探索_以双桥区北部片区详细城市设计为例
山地居住区规划模式探索_以双桥区北部片区详细城市设计为例

2012.N0.1引言

住区建设是目前城市建设中建筑量最大,建设速度、更新速度最快,环境景观品质要求最高的部分。作为山地城市,住区的规划建设模式不同于平地城市。如何将地域特色、人文特质体现在小区建设中,是规划工作者们一直面临的挑战,特别在以小区为单位的建设模式中,如何兼收并蓄规模建设的现实和山地城市的特色,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2方案设计

2009年8月,我院通过参加重庆市规划局组织的《双桥区

北部片区详细城市设计》国际投标,获得了该项目的设计任务。2009年12月,正式启动该项目。经过近一年的完善深化,于

2010年9月提交最终成果,并获得2010年度重庆市优秀城乡规

划设计“城市设计”类三等奖。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探寻符合双桥区地域文化特色,体现山、水、城和谐共融的住区模式,是本次设计的最大亮点。

2.1设计条件2.1.1区位

本次城市设计范围位于双桥区北部片区。而双桥区位于重庆市主城区西侧,距主城约80km 。省道205、成渝高速、规划中的成渝辅助通道,正在建设的渝大高速和三环高速,使得双桥区的对外交通十分便捷。

本次规划范围,涵盖了《重庆市双桥区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7-2020)》中确定的中央商务区和东部新城区,其中东部新城区以居住功能为主。东面为自然屏障巴岳山,规划在中央商务区和东部新城区之间,形成龙景湖,因此未来的规划区将是自然环境优美的山水城区。

由于中央商务区已采用某公司的策划方案,因此本次设计

的重点转向东部居住区。

2.1.2场地分析

规划区内主要是丘陵地形,现状河流南北向穿越场地。场地内至高点413m ,至低点352m ,最大高差61m 。现状主要为农业用地以及零星分布的农房宅基地,除南侧车城大道向东直通红岩重汽厂外,现状道路基本为机耕道。

2.1.3人文历史研究

1974年,双桥区因服务重汽集团而建区,30余年来,其特色

产业一直立足于重型汽车的制造、改装及零部件生产。因此,双桥区的历史就是一座汽车城创建和发展的历史。目前,利用龙水湖,巴岳山等自然资源和汽车城文化,双桥区已开始发展旅游产业。

2.1.4小结

双桥区的自然山水景观,独具特色,是重庆市域范围内少有的自然山水与城市环境相得益彰的城区。而东部居住区作为毗邻城市中心区、龙景湖公园的中心居住区,如何实现与地形的有机结合,塑造山水住区,如何挖掘地域文化,重塑城市风貌,是我们探寻的课题。

2.2设计构思

结合上述分析,双桥区应规避周边区县的同质发展,独立鲜明的发展自身的重型汽车文化,借龙水湖、龙景湖、巴岳山的景观资源,打造真正具有汽车历史渊源的“重型汽车城”,凸显双桥的“三线建设文化”,是本次城市设计的核心理念(图1)。

———以双桥区北部片区详细城市设计为例

山地居住区规划模式探索

周科,刘婧

(重庆市设计院规划研究中心重庆400015)

收稿日期:2012-02-07

作者简介:周科(1975-),男,重庆人,博士,规划师,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设计。

刘婧(1980-),女,重庆人,硕士,规划师,副主任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设计。

摘要:城市中心区周边的居住区是城市风貌的重要展示窗口。中心区的城市特色与周边住区如何结合,住区如何体现城市的地域风貌,是本文探索的重点。

关键词:山地住区;三线建设文化;景观视廊

中图分类号:TU98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107(2012)05-0009-03

图1总平面图

规划工业用地

规划居住用地

远景用地

规划居住用地

重汽厂旧址

规划居住用地

重汽厂旧址

重汽厂旧址

5第11卷总第103期

9

规划与设计

doi :10.3969/j.issn.1671-9107.2012.05.009

Abstract:Residential area around the central area of a city is an important window displaying the city to the outside.The way the residential area com-

bines with the central area and presents the city to the outside is the key part of this thesis.Key words:Mountain residential area;three-line construction culture;landscape corridor

Inding Proper Planning Modes for Mountain Residential Area

重庆建筑

Chongqing Architecture

2.2.1文化定位

以总规确定的道路骨架、水系为主要依据,将整个居住区分为巴岳谧居、学府雅居、清溪绿源、汽博新寓等四大主题文化片区(图2)。

(1)巴岳谧居

该主题区位于东部新城的北端,巴岳山脚下,是四个文化主题区中唯一联系巴岳山和龙景湖的住区,因此,该区以巴岳山为文化主题。巴岳山横跨大足县、铜梁县、永川市、双桥区,山间四处散布着人工茶园,其中巴岳云雾茶久负盛名。结合巴岳山的自然环境、景观特色、茶文化,将其融入小区的景观设计中。

(2)学府雅居

结合总规确定的用地布局,将其中的文化娱乐设施用地与商业用地相结合,立足双桥区因重汽而设区的历史,打造“三线书院”,凸显双桥区的“三线建设”文化,将青少年活动中心与片区商业中心功能相结合。因此,该片区的主题文化便是“三线文化”。

上述两个文化主题区,均以中高端住宅为主,因此建筑风貌更应体现其地域文化色彩,应采用三线时期的建筑特色,以灰、白、砖红色系为主。

(3)清溪绿源

结合龙景湖的水系余脉,规划一处为片区居民服务的休闲场所———巴岳驿站,作为龙景湖与巴岳山之间的中转点,此处借自然水系,依托茶庄文化,打造出一世外桃源的意境,故

名“巴岳驿站”。本片区则以环境为主题,打造现代建筑风貌为主的中高端居住社区。

(4)汽博新寓

结合龙景湖生态汽博公园,以重型汽车的发展历史为主题,打造以现代建筑风貌为特色的中端居住社区。

2.2.2功能结构

整个居住区顺应地形,在保留若干丘陵的基础上形成贯穿小区的路网结构。利用槽谷地带、水系,自西向东形成四条景观视廊———“水陵视廊”。沿三条城市道路,分别后退10~

20m ,形成东西向的景观绿化体系,将龙景湖与巴岳山联系起

来。围绕保留的丘陵,形成各个居住组团,丘陵则结合景观设

计,成为组团绿地和组团活动中心(图3)。

2.2.3要素分析

为保证本次城市设计的成果能得到有效实施,我们确定了若干设计要素,并将其纳入强制性控制要求,为下阶段控规的编制提供依据。

(1)水陵视廊

即景观视线通廊。结合丘陵地形,设计四条“水陵视廊”,将龙景湖与巴岳山联系起来。视廊范围内,建筑高度不超过

15m ,建筑密度不大于20%,绿化率不低于60%。

(2)滨湖生活休闲带

将总规中平行于巴岳大道的20m 绿化用地(用地代码G1),调整为绿线控制带,该绿线控制带以东的首排居住建筑尽量南北向布局,以利于湖景在视线景观上的延续。绿线控制带内,景观设计结合建筑商业裙房布局,形成多个节点空间,为

水驿蕴街

学府雅居

巴岳谧居

水陵视廊

巴岳驿站

清溪绿源

汽博新寓

三线书院

图2风貌分区示意图

水驿蕴街

巴岳驿站

滨湖生活休闲带

水陵视廊

三线书院

图例

小区道路

水陵视廊

道路景观绿化居住组团

图3功能要素分析图

10

2012.N0.责任编辑:李红

周边居民提供良好的观景场地。其指标要求为,建筑高度不超过15m ,建筑密度不大于20%,绿化率不低于60%(图4)。

(3)水驿蕴街

将总规中确定的沿天星大道两侧的公共设施用地(用地代码C2),调整为20m 宽的绿线控制带,该绿线控制带内,应将景观设计与商业裙房结合起来,形成多个节点空间,将巴岳山与龙景湖两大景观体系联系起来。其指标要求为,建筑高度不超过15m ,建筑密度不大于20%,绿化率不低于60%。

(4)巴岳驿站

沿龙景湖水系的余脉,打造一个具有文化底蕴的公共设施“巴岳驿站”,将巴岳山的茶庄文化结合景观水系打造。

(5)三线书院

在天星大道南侧结合小学,布置“三线书院”,充分挖掘双桥区在三线建设时期的文化特质。

3结语

双桥区地形以丘陵为主,在重庆的地形环境中,极具山地特色,又易进行开发建设。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利用龙水湖打造的毗邻城市中心区的龙景湖,成为了整个城市的亮点。在总规调整以及本次城市设计过程中,规划局以及专家的大力支持,促成了与本次设计范围相邻的龙景湖城市中央公园的形成,这在双桥、乃至重庆市的规划建设中,都是一次成功的规划设

计,对于本次城市设计的重点———东部住区,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此外,“三线红”城市建筑风貌的提出,也是双桥区历史文化发掘的重要突破,这对于各个区县挖掘地域文化,同时付诸于城市建设也是一次成功的尝试(图5)。

玻化微珠保温干粉砂浆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

一、施工准备

(1)保温工程施工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经监理(建

设)单位批准后方可实施。施工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专业技术培训。

(2)保温工程施工应在墙体结构基层施工质量验收合格

后进行。基层表面必须坚固、无酥松,不得有裂缝或起壳,基层应无浮尘、无油污、无粘附颗粒物。对于施工孔洞、脚手眼等残缺处应用水泥砂浆修补平整。水泥砂浆找平层应坚实平整,表面应洁净并经养护。

(3)墙面上的门窗框及各种管线、支架、预埋件、连接件和

室外空调机搁板等应安装完毕。并预留出保温层的厚度,门窗框周边缝隙应填塞密实。

二、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

基层墙面处理、验收-吊线坠、套方、弹抹灰厚度控制线-刷界面剂-做灰饼、标筋-配制保温砂浆-保温砂浆施工-保温砂浆养护、验收-安装分格条-抹底层抗裂砂浆,同时铺压耐碱玻纤网格布-安装塑料锚栓-抹面层抗裂砂浆-验收-饰面层施工。

2.基层墙面处理、验收

检查基层、找平层是否满足施工要求,对不符合施工要求的部位进行处理。

3.吊线坠、套方、弹抹灰厚度控制线

根据保温砂浆层厚度要求挂垂直基准线,并在墙面弹出门窗水平、垂直控制线及伸缩缝、装饰缝线。

(摘自:《建筑工人》)

施工经验

图4滨湖绿化休闲带

图5高层建筑风貌———“三线红”

5第11卷总第103期

11

规划与设计双桥区北部片区详细城市设计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16修订版)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Code for urban Residential Areas Planning&Design (2016年版) 修订说明 本次局部修订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请组织开展城市排水相关标准制修订工作的函》(建标标函2013 [46]号)的要求,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对《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12年版)进行修订而成。 本次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增补符合低影响开发的建设要求,对地下空间使用、绿地与绿化设计、道路设计、竖向设计等内容进行了调整和补充;进一步完善道路规划和停车场库配置要求。 本规范中下划线表示修改的内容;用黑体字表示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1 总则 1.0.5 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1.0.5.1 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 1.0.5.2 符合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 1.0.5.3 符合所在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民族习俗和传统风貌,气候特点与环境条件; 1.0.5.3a符合低影响开发的建设要求,充分利用河湖水域,促进雨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

【条文说明】 1.0.5 本条是编制居住区规划设计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2、术语、代号 2.0.32 绿地率 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 居住区内绿地应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即道路红线内的绿地),其中包括满足当地植树绿化覆土要求、方便居民出入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的屋顶绿地,不应包括其它屋顶、晒台的人工绿地。 4 规划布局与空间环境

居住区道路、景观设计尺度规范整理

景观设计尺度规范整理 《秋凌景观学习网》致力于[景观.建筑.规划]学习,搜索微信号: yy630430添加关注,一起学习探讨! 一、消防 1.消防车道宽度不应小于4m。转弯半径不应小于9~10m,重型消防车不应小于12m,穿过建筑物门洞时其净高不应小于4m,供消防车操作的场地坡度不宜大于3%。 2.高层建筑的周围应设有环形消防车道。当设环形消防车道困难时,可沿高层建筑俩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 3.消防车道距高层建筑外墙宜大于5m,消防车道上空4m范围内不应有障碍物。 4.小区内尽端式道路不宜大于120m,应设置不小于12m*12m消防回车场。(考虑到车行方便,及景观效果一般尽端路超过35m,设回车场)。回车场模式见下图(m)。 5.尽端式消防车道应设回车道或回车场。多层建筑群回车场面积不

应小于12m*12m,高层建筑回车场面积不宜小于15m*15m,供大型消防车的回车场不宜小于18m*18m。 “L”形“T”形“O”形 注:图中下限值适用于小汽车(车长5m,最小转弯半径6m);上限值适用于大汽车(车长8~9m,最小转弯半径10m)

二、车道 1.道路纵坡 1.1居住区道路纵坡控制坡度(%) 道路类型最小纵坡最大纵坡多雪严寒地区最大纵坡 机动车道≥0.2≤8.0 L≤200m≤5.0 L≤600m 非机动车道≥0.2≤3.0 L≤50m≤2.0 L≤100m 步行道≥0.2≤8.0≤4.0 注:1.摘自《城市居住区规范设计规范》(GB 50180—93)(2002年版) 2.L为坡长。 1.2在地形坡度较大的个别困难地段,道路纵坡极限值不宜大于11%,其坡长不大于80m,路面应由防滑措施。 2.道路纵坡 机动车、非机动车道路横向坡为1.5%~2.5%。 人行道横坡为1.0%~2.0% 3.道路宽度 3.1居住区级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 3.2 小区级道路:路面宽6.0~9.0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4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

山地居住区规划模式探索_以双桥区北部片区详细城市设计为例

2012.N0.1引言 住区建设是目前城市建设中建筑量最大,建设速度、更新速度最快,环境景观品质要求最高的部分。作为山地城市,住区的规划建设模式不同于平地城市。如何将地域特色、人文特质体现在小区建设中,是规划工作者们一直面临的挑战,特别在以小区为单位的建设模式中,如何兼收并蓄规模建设的现实和山地城市的特色,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2方案设计 2009年8月,我院通过参加重庆市规划局组织的《双桥区 北部片区详细城市设计》国际投标,获得了该项目的设计任务。2009年12月,正式启动该项目。经过近一年的完善深化,于 2010年9月提交最终成果,并获得2010年度重庆市优秀城乡规 划设计“城市设计”类三等奖。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探寻符合双桥区地域文化特色,体现山、水、城和谐共融的住区模式,是本次设计的最大亮点。 2.1设计条件2.1.1区位 本次城市设计范围位于双桥区北部片区。而双桥区位于重庆市主城区西侧,距主城约80km 。省道205、成渝高速、规划中的成渝辅助通道,正在建设的渝大高速和三环高速,使得双桥区的对外交通十分便捷。 本次规划范围,涵盖了《重庆市双桥区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7-2020)》中确定的中央商务区和东部新城区,其中东部新城区以居住功能为主。东面为自然屏障巴岳山,规划在中央商务区和东部新城区之间,形成龙景湖,因此未来的规划区将是自然环境优美的山水城区。 由于中央商务区已采用某公司的策划方案,因此本次设计 的重点转向东部居住区。 2.1.2场地分析 规划区内主要是丘陵地形,现状河流南北向穿越场地。场地内至高点413m ,至低点352m ,最大高差61m 。现状主要为农业用地以及零星分布的农房宅基地,除南侧车城大道向东直通红岩重汽厂外,现状道路基本为机耕道。 2.1.3人文历史研究 1974年,双桥区因服务重汽集团而建区,30余年来,其特色 产业一直立足于重型汽车的制造、改装及零部件生产。因此,双桥区的历史就是一座汽车城创建和发展的历史。目前,利用龙水湖,巴岳山等自然资源和汽车城文化,双桥区已开始发展旅游产业。 2.1.4小结 双桥区的自然山水景观,独具特色,是重庆市域范围内少有的自然山水与城市环境相得益彰的城区。而东部居住区作为毗邻城市中心区、龙景湖公园的中心居住区,如何实现与地形的有机结合,塑造山水住区,如何挖掘地域文化,重塑城市风貌,是我们探寻的课题。 2.2设计构思 结合上述分析,双桥区应规避周边区县的同质发展,独立鲜明的发展自身的重型汽车文化,借龙水湖、龙景湖、巴岳山的景观资源,打造真正具有汽车历史渊源的“重型汽车城”,凸显双桥的“三线建设文化”,是本次城市设计的核心理念(图1)。 ———以双桥区北部片区详细城市设计为例 山地居住区规划模式探索 周科,刘婧 (重庆市设计院规划研究中心重庆400015) 收稿日期:2012-02-07 作者简介:周科(1975-),男,重庆人,博士,规划师,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设计。 刘婧(1980-),女,重庆人,硕士,规划师,副主任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设计。 摘要:城市中心区周边的居住区是城市风貌的重要展示窗口。中心区的城市特色与周边住区如何结合,住区如何体现城市的地域风貌,是本文探索的重点。 关键词:山地住区;三线建设文化;景观视廊 中图分类号:TU98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107(2012)05-0009-03 图1总平面图 规划工业用地 规划居住用地 远景用地 规划居住用地 重汽厂旧址 规划居住用地 重汽厂旧址 重汽厂旧址 5第11卷总第103期 9 规划与设计 doi :10.3969/j.issn.1671-9107.2012.05.009 Abstract:Residential area around the central area of a city is an important window displaying the city to the outside.The way the residential area com- bines with the central area and presents the city to the outside is the key part of this thesis.Key words:Mountain residential area;three-line construction culture;landscape corridor Inding Proper Planning Modes for Mountain Residential Area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16修订条文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90180-93(2002 年版) 1、修订原则 1、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 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36 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23 号)的精神,实事求是、科学修订。 2、坚持因地制宜、综合利用、统筹兼顾、优化配置的指导思想,充分结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有效落实有关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和技术措施,与住房城乡建设部《海绵城市建设设计指南》有效衔接,保证标准实施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主要修订内容 增补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中,涉及对城市排水防涝有利的做法、设施等技术 措施,主要将涉及现行规范的第1章“总则”、第7章“绿地”、第8章“道路”、和第9 章“竖向”。 第 1 章“总则”现有条文 1.0.5 条(共包括八款 1.0.5.1-1.0.5.8)中修改 1.0.5.3 款,增加1.0.5.3a 款; 第7 章“绿地”增加两个条文,7.0.6 、7.0.7 ; 第8 章“道路”增加一个条文8.0.7 ; 第9 章“竖向”删除第9.0.4 条,在现有条文“9.0.2 居住区竖向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共包括六款9.021-9.026 )”中,增加两款9.027、9.0.2.8 。 3、具体修改条款 1 总则 本章建议修改第1.0.5.3条文,并增加一个条文,即:

1.0.5.3 符合所在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气候条件、民族习俗、传统风貌等地 方特征条件; 1.0.5.3a 促进雨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满足内涝灾害防治、面源污染控制及雨水资源化利用的要求; 【条文说明】为提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和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居住区规划应充分结合现状地形地貌进行场地设计与建筑布局,保护并合理利用场地内原有的湿地、坑塘、沟渠,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同时控制面源污染,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落实建设自然存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建议修改的第 1.0.5.3 条内容如下: 1.0.5.3 综合考虑所在城市的性质、社会经济、气候、民族、习俗和传统风貌等地方特点和规划用地周围的环境条件,充分利用规划用地内有保留价值的河湖水域、地形地物、植被、道路、建筑物与构筑物等,并将其纳入规划; 7 绿地 在本章现有条文的基础上增加两个条文,即: 7.0.6 居住区的绿地应结合场地雨水规划进行设计,可根据需要因地制宜地采用兼有调蓄、净化、转输功能的绿化方式。 【条文说明】城市居住区的绿化用地应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的“渗、滞、蓄、净、用、排”等低影响开发措施进行设计、建造或改造。居住区规划、建设应充分结合现状条件,对区内雨水的收集与排放进行统筹设计,如充分利用场地原有的坑塘、沟渠、水面,设计为适宜居住区使用的景观水体;采用下凹式绿地、浅草沟、渗透塘、湿塘等绿化方式,但必须注意,承担调蓄功能的绿地应种植抗涝、耐旱性强的植物。这些具有调蓄功能的绿化方式,即可美化居住环境,又可在暴雨时起到调蓄雨水、减少和净化雨水径流的作用,同时提高了居住区绿化用地的综合利用效率。 7.0.7 小游园、小广场等硬质铺装地面宜采用透水铺装。 【条文说明】

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

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 姓名:韩忠强 班级:城乡规划2015级 学号:1563166104 指导老师:赵勇强

互利共生居住区规划设计 地理位置: 基地位于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北一街以西,南至规划外环路,西至西河槽,该块基地近似梯形,用地面积为266315.95平方米,基地三面邻路,西面为干涸的河槽,北面挨着一个工业厂区和110国道,基地离乔家金街较近,缺乏其他商业设施。交通较发达。 设计依据 (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2)、住宅设计规范 (3)、《包头市总体规划》 (4)、基地地形图 总体想法 本规划设计旨在面向未来、面向大众、创造一个布局合理、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的新型居住小区,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充分结合起来。(1)、充分利用基地的自然条件,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创造园林式、环保型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小区。通过设计丰富的住宅类型及富有现代气息的建筑立面造型,更好地契合了当今时代人们得需求,创造了现代化风格的居住小区。设计了流畅而经济实用的贯通式小区主道路系统,在汽车驶入小区后,能就近地停靠,使小区内部靠近中心的道路做到了“人车分流”,保证了小区内部中心区的人流的安全与便捷。小区路及宅间小尽量做到流畅且方便使用,以满足人们对于小区内部的步行的要求。 主题 互利共生从字面理解是两个小区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谁也离不开谁,虽然分成了两个小区来设计,但是两个小区之间还是互相联系,并且共用一套公共建筑,例如幼儿园、商场、物业。并且从景观和广场方面来相互呼应。 设计构思 一条南北的直线形城市道路将小区分隔成两个次级小区,道路为车行道,上下班高峰期更方便。沿街商业,中心公建,住宅居中。建筑布置北高南低,有利于冬季保温,夏季通风,节能环保,造型上丰富天际线。建筑色彩提取周围建筑,和谐暖调。 交通系统 “道路开放,人车分流,步行优先” 首先在每个小区单位都设置了一个外环车行道,使汽车进入不到小区内部,小区内全部为人行道,关键时刻可以使消防车进入,平时坚决不让进车,保证小区内不进车。 曲线形道路宽度为9m,且从一个小区一直延续到另一个小区,每个小区被这条道路划分为两部分,定义为次级小区,两4个次级小区地上部分只能通过步行通达,无法行车。次级小区内部均设环形的车行道,为小区级道路,道路宽度为9m。组团级道路和宅间路只能人行,道路宽度分别为6m和3m,但组团级道路在特殊时候可作消防车道,满足消防需求。同时在两个次级小区车行入口处均设置地下停车场入口,降低地面行车数量,最大限度实现人车分流,居民可以从各个入口进入小区,营造和谐小区。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12.doc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一) 页面功能[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推荐] [投稿] [字体:大中小] [打印] [关闭] [编辑:zjx ] 浏览2825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通知 建标[1993]542号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7)250号文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J137-90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四年二月一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一九九三年七月十六日 一、总则 1、为确保居民基本的居住生活环境,经济、合理、有效地使用土地和空间,提高居住区的规划设计质量,制定本规范。 2、本规范适用于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 3、居住区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可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各级标准控制规模,应符合以下图表中的规定。其规划组织结构可采用居住区小区组团、居住区组团、小区组团及独立式组团等多种类型。 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

4、居住区的配建设施,必须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其配建设施的面积总指标,可根据规划组织结构类型统一安排、灵活使用。 5、住区的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1)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 2) 符合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 3)综合考虑所在城市的性质、气候、民族、习俗和传统风貌等地方特点和规划用地周围的环境条件,充分利用规划用地内有保留价值的河湖水域、地形地物、植被、道路、建筑物与构筑物等,并将其纳入规划; 4)适应居民的活动规律,综合考虑日照、采光、通风、防灾、配建设施及管理要求,创造方便、舒适、安全、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 5) 为老年人、残疾人的生活和社会活动提供条件; 6) 为工业化生产、机械化施工和建筑群体、空间环境多样化创造条件; 7) 为商品化经营、社会化管理及分期实施创造条件; 8) 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三方面的综合效益。 6、居住区规划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与规范的规定。 二、术语、代号 1、城市居住区 一般称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被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山地滨海居住区规划设计初探

山地滨海居住区规划设计初探 ——大连付家庄煤矿疗养院改造规划 Experience from the planning and the design of the residential area of Dalian Colliery Sanitarium 柳长洲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辽宁大连 116023 苗苗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辽宁大连 116023 摘要:本文结合特定居住区的规划设计,阐述了风景环境下的居住区规划设计应使“景观”与“经济价值”达到和谐统一,在景观处理时注意“景观”与“观景”的辩证统一关系以及“外部景观”与“内部景观”要同时优化融为一体。 关键词:居住区风景环境经济价值景观与观景Abstract The thesis analyzes the planning and the design of the residential area of Dalian Colliery Sanitarium. A few design methods are discussed to deal with the landscape environment on the basis of the three premises: the planning of the site should agree with the landscape and its commercial valu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andscape and its viewing 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whole concept should be combined the interior landscape with the outer landscape of the site. Key words Residential area, landscape, commercial value, landscape and landscape viewing 分类号TU2F 设计背景 大连付家庄是大连市著名旅游景区,刚刚改扩建后的付家庄公园更是大连市的一大景点,滨海路又是大连市的著名风景线,大连煤矿疗养院就处在这个区域之内。基地背山面海,视野宽阔,景向极佳。多年来由于经费等诸多原因,造成区内建筑破损严重,整体规划也很不合理,绿化得不到改善,尤其与滨海路和付家庄公园的面貌极不协调。 规划用地总面积8.37公顷,以独立式别墅和联排式别墅为主(二层,局部三层),结合部分多层(四层半跃层)和小高层公寓,并考虑原疗养院的综合功能及配套设施的完整性(图1)。1 柳长洲,40岁男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苗苗,26岁女硕士研究生 图1 总体鸟瞰图 1。景观与生态的结合、居住形式与经济价值的统一——总体布局的双重原则 规划设计将小区分为四个部分(如图2)——独立别墅 区、联排别墅区、公寓区、疗养院及配套设施区。 图2 总平面图

山地丘陵地区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法探讨

山地丘陵地区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法探讨 作者:代欧付秋菊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14期 摘要:本文根据本溪新家源居住区用地实例对我国山地丘陵地区在作为城市建设用地上考虑的道路交通规划设计、地理地貌的保护、挡土墙、护坡、场地及道路排水等几个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城市建设道路交通挡土墙护坡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5(b)-0094-01 1 引言 我国是一个多山丘陵的国家,在国土构成比例中,除去水体,山地丘陵占有相当的比重。由于山地丘陵地形坡度变化较大,需要一定的工程技术措施方能满足城市建设的需要,因此在城市建设用地的选择上,山地丘陵往往是不被优先考虑。但是,随着城市建设的飞快发展,城市对土地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能满足城市建设要求的用地正越来越少,与此同时,经济实力的提高使得对土地的改造成本有时不再是主要的考虑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满足一定工程地质要求的山地丘陵被越来越多的用于城市建设。 本溪新家源居住区用地约27公顷,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最高点高程210m,最低点高程151m,总高度相差近60m,地势变化之大令人惊讶。在这样的地形条件下开发这么大的住宅小区,国内外是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的。 2 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山地丘陵地区进行规划设计首先是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而在山地丘陵地区,由于地势变化大,地形十分复杂,道路的规划设计就尤其重要。因此,在小区总体规划在合理布局额前提下,如何保证道路畅通,如何对道路选线,将是决定小区规划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山地丘陵地区道路交通设计一般有两种方法:(1)台地式道路交通法,这是在山地地区进行规划设计所用得最多的一种设计方式,也是我们自从从事这个行业就一直被谆谆教导的一个模式。做法是先将坡地简单的处理成若干级台地,再在台地上进行建设。若高差不大,可用一个完整的道路系统,而高差若很大,则需要通过由城市道路网以尽端式道路分台地来解决小区交通问题。这种方法将严重破坏原有山体形态和自然特征,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一般是开发商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而忽视了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政策的,是不宜提倡的。(2)运用合适的蛇形或曲线型道路是道路长度增大,以满足道路坡度要求,这种方式也可能要采用分组团交通模式,以有效减少对于山体的破坏。它可以良好的体现人车混流的道路规划设计模式,通过运用曲线型道路来限

2020年(城市规划)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含条文说明)

(城市规划)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含条文说明)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通知 建标[1993]542号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7)250号文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J137-90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四年二月一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一九九三年七月十六日 一、总则 1、为确保居民基本的居住生活环境,经济、合理、有效地使用土地和空间,提高居住区的规划设计质量,制定本规范。 2、本规范适用于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 3、居住区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可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各级标准控制规模,应符合以下图表中的规定。其规划组织结构可采用居住区小区组团、居住区组团、小区组团及独立式组团等多种类型。 4、居住区的配建设施,必须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其配建设施的面积总指标,可根据规划组织结构类型统一安排、灵活使用。 5、住区的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1)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 2) 符合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 3)综合考虑所在城市的性质、气候、民族、习俗和传统风貌等地方特点和规划用地周围的环境条件,充分利用规划用地内有保留价值的河湖水域、地形地物、植被、道路、建筑物与构筑物等,并将其纳入规划; 4)适应居民的活动规律,综合考虑日照、采光、通风、防灾、配建设施及管理要求,创造方便、舒适、安全、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 5) 为老年人、残疾人的生活和社会活动提供条件; 6) 为工业化生产、机械化施工和建筑群体、空间环境多样化创造条件; 7) 为商品化经营、社会化管理及分期实施创造条件; 8) 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三方面的综合效益。

浅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及其发展趋势

浅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及其发展趋势 居住区是一个城市中住房集中,并设有一定数量及相应规模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公用设施的地区,是一个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为居民提供居住、休憩和日常生活服务的社区。它包括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住宅街坊和住宅群落等,它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相对独立的生活居住地段,同时还是一个社会学意义上的社区,它包含了居民相互间的邻里关系、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等维系个人发展和社会稳定与繁荣的内容。 居住区的规划结构,是根据居住区的功能要求综合地解决住宅与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公共绿地等相互关系而采取的组织方式。规划结构有各种组织形式,有居住区—小区—组团、居住区—组团、小区—组团、独立式组团等多种类型。基本的形式有: 1.以居住小区为规划基本单位来组织居住区 2.以居住组团为基本单位组织居住区 3.以住宅组团和居住小区为基本单位来组织居住区 居住区的组成要素也是居住区的规划因素,主要有住宅、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绿地。居住区规划布局的目的是要求将规划构思及规划因素,通过不同的规划手法和处理方式,全面、系统地组织、安排、落实到规划范围内的恰当位置,使居住区成为有机整体,为居民创造良好的居住生活环境。 (一)居住区住宅的规划布置 住宅及其用地的规划布置是居住区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住宅及其用地不仅量多面广,而且在体现城市面貌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住宅应布置在居住区内环境条件优越的地段。面街布置的住宅,其出入口应避免直接开向城市道路和居住区(级)道路。在不同的气候区,住宅布置应考虑不同的环境因素对于住宅的影响,如日照、通风、保温、除湿、防风沙等。住宅间距应以满足日照要求为基础,综合考虑采光、通风、消防、防灾、视觉卫生等要求确定。居住区按住宅层数可分为低层居住区、多层居住区、高层居住区或各种层数混合的居住区。应根据城市规划要求和综合经济效益,确定经济的住宅层数与合理的层数结构。 (二)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置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是为满足居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方面的需要而配套建设的。所配套建设的项目多少、面积大小及空间布局等,决定着居住生活的便利程度和质量。公共服务设施应合理设置,避免烟、气味、尘及噪声对居民的干扰。 (三)居住区道路的规划布置 居住区道路是城市道路的延续,是居住空间和环境的一部分,它既是交通空

浅析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标准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 (2002年版) 1 总则 1.0.1为确保居民基本的居住生活环境,经济、合理、有效地使用土地和空间,提高居住区的规划设计质量,制定本规。 1.0.2 本规适用于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 1.0.3居住区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可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各级标准控制规模,应符合表1.0.3 的规定。 表1.0.3 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 1.0.3a 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形式可采用居住区-小区-组团、居住区-组团、小区-组团及独立式组团等多种类型。

1.0.4 居住区的配建设施,必须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其配建设施的面积总指标,可根据规划布局形式统一安排、灵活使用。 1.0.5 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1.0.5.1 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 1.0.5.2 符合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 1.0.5.3 综合考虑所在城市的性质、社会经济、气候、民族、习俗和传统风貌等地方特点和规划用地周围的环境条件,充分利用规划用地有保留价值的河湖水域、地形地物、植被、道路、建筑物与构筑物等,并将基纳入规划; 1.0.5.4 适应居民的活动规律,综合考虑日照、采光、通风、防灾、配建设施及管理要求,创造安全、卫生、方便、舒适、和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 1.0.5.5 为老年人、残疾人的生活和社会活动提供条件; 1.0.5.6 为工业化生产、机械化施工和建筑群体、空间环境多样化创造条件; 1.0.5.7 为商品化经营、社会化管理及分期实施创造条件; 1.0.5.8 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三方面的综合效益; 1.0.6 居住区规划设计除执行本规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代号 2.0.1 城市居住区 一般称城市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

最新居住区竖向规划设计

居住区竖向规划设计

居住区竖向规划设计 居住区规划在平面布局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做出第三度空间的规划布置,以充分利用和塑造地形,并与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场地等相互结合,达到功能合理、技术可行、造价经济和环境宜人的环境要求。 一、竖向设计内容与要求 竖向设计的具体内容包括:设计地面形式、组织地面排水;确定道路、建筑、场地及其它设施的标高、位置以及土石方工程量计算等。 1、设计地面 根据功能使用要求、工程技术要求和空间环境组织要求,对基地自然地形加以利用、改造,即为设计地面。设计地面按其整平连接形式可分为三种:平坡式,台阶式,混合式。 (1)平坡式 将地面平整成一个或多个坡度和坡向的连续的整平面,其坡度和标高都较各缓,没有剧烈的变化。一般适用于自然地形较平坦的基地,其自然坡度一般小于3%。对建筑密度较大、地下管线复杂的地段尤为实用。 (2)台阶式 标高差较大的地块相互连接形成台阶式整平面,相互交通以梯级和坡道联系。这种台阶式设计地面适用于自然地形坡度较大的基

地,其自然地形坡度大于3%。建筑密度较小,管网线路较简单的地段尤为适用。 (3)混合式 即平坡式和台阶式混合使用。如根据地形和使用要求,将基地划分为数个地块,每个地块用平坡式平整场地,而地块间连接成台阶。或重点在局部彩一种整平方式,其余用另一种方式等等。 设计地面形式的主要考虑因素是:基地自然地形坡度、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及建筑间的关系、基地面积大小及土石方工程量的大小。此外,还需考虑地质条件(如土质类型等)、施工方法、工程投资等,通过综合技术经济比较合理确定。 2、设计标高 合理确定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场地的标高及位置是设计标高的主要内容。 (1)主要考虑因素与要求 A 防洪、排水。设计标高要使雨水顺利排除,基地不被水淹,建筑不被水倒灌,山地需注意防洪排洪问题,近水域的基地设计标高应高出设计洪水位0.5米以上。 B 地下水位、地质条件。避免在地下水位很高的地段挖方,地下水位低的地段,因下部土层比上部土层的地耐力大,可考虑挖方,挖方后可获较高地耐力,并可减少基础埋设深度和基础断面尺寸。 C 道路交通。考虑居住区内外道路的衔接,并使区内道路系统平顺、便捷、完善;道路和建筑、构筑物及各场地间的关系良好。

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实践调查报告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艺术学院 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实践调研报告 专业:艺术设计 班级: 1204 姓名:高文婷 日期:2013年12月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调研报告 随着国家对建设开发用地监督力度的加大,房地产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一个楼盘如何能够更好地满足业主的需要,除了优越的地理位置、合理的户型、别具特色的建筑风格之外,居住区内的环境景观无疑是业主所关注的重要焦点。可以说居住区的环境景观设计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一个楼盘的形象风格和营销定位,对塑造开发商的品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是对在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较为成功的几个楼盘的园林景观设计所作调查分析报告。旨在通过实例的分析,探讨如何更好地发挥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中景观要素的优势,创造出符合现代人居环境空间。为未来楼盘开发的景观设计定位提供参考。 郴州?恒大华府 位于郴州市骆仙西区寒溪路,处市府板块,毗邻武广高铁郴州站,1小时可通达长沙、广州。项目总占地面积600亩,首块地用地面积约为246亩,总建筑面积约为41万㎡,容积率约为2.49,绿化率43.75%。 郴州?恒大华府,以周边骆仙岭、寒溪河、南岭植物园、梦里故乡等大型生态资源为依托,重金自建4.2万㎡世界级皇家园林、近7000㎡超大内湖景致,全面营造“依山傍水、绕山环水、显山露水、青山绿水”的郴州鼎级生态社区环境;14万㎡国际五星级酒店、6600㎡超五星级豪华会所、1890㎡贵族式幼儿园、1万㎡国际商业及恒大剧院,打造郴州首席国际级豪宅社区。 在小区内采用大的绿化面积,与公共活动空间,在水景的设计上采用大面积的湖,与跌水的方式,让小区内有了空间上的丰富变化。消防通道与车行道围合小区,小区中心全部设计为人行道与游道,让整个小区的景观环境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公园环境。 小区处于政府板块,北依托南岭植物园,东面为五岭商业区,但又远离吵杂,地理位置与环境还是比较优越,但是目前小区的西面建设不够,与整个城区的交通很不便捷,只有23路公交车通往。 小区设置了一个主入口与一个次入口,但是次入口仅仅依靠主入口,最终的出入还是主入口,次入口并没有起到缓解主入口交通压力的作用。 万科家园——水榭花都

居住区设计规范2018

居住区设计规范2018 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是一级第一批城市规划领域的重要规范之一,制定于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1994年开始施行,并分别于2002年及2016年进行过两次局部修订。 本次修订,正值住房总体改革20年的重要历史时期。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划分,内部经济社会发展已发生巨大变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居住区的开发方式,开发强度与建设模式越来越多样化,住宅建筑形式,居住环境与生活需求越来越多,社会治理体系与政府管理发生也发生了变化。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5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定、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4 [189]号)的要求,《规范》完成了全面修订工作,并于2018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 党的十九大明确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中提出要“把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等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全过程”。《标准》全面贯

彻落实了新时代国家的发展理念和发展要求,并将政策导向融入到了相关技术规定与措施中。 1《标准》修订工作主要技术内容包括: (1)适用范围从“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修改为“城市规划的编制以及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 (2)调整居住区分级控制方式与规模,统筹、整合、细化了居住区用地与建筑相关控制指标;优化了配套设施和公共绿地的控制指标和设置规定。 (3)与现行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建设标准进行对接与协调;删除了工程管线综合及竖向设计的有关技术内容;简化了术语概念。 (4)对强制性条文的修改与调整:《标准》共提出6个强制性条文,主要涉及居住区选址的安全性原则、居住街坊用地与建筑控制指标、公共绿地和集中绿地控制指标、住宅建筑间距日照标准等内容。 2《标准》修订坚持以人为本、绿色发展、宜居适度的基本原则,主要体现在: (1)居住区的分级:

居住区规划设计项目策划书

居住区规划设计项目策划书 一、风格定位 1.1 区域环境 我选择的是第二块基地。第二块基地位于洪山路南面,北方正对湖北省档案馆,右边则是二环线的水果湖隧道,再向右则就是水生科技苑和武汉大学,在基地的南面和西面则是住宅小区。同时在基地的东北方向则是东湖,如果选择在这里修建住宅,那么小区居民在闲暇之余便可以到东湖悠游戏水。基地从总体上看是位于武汉市二环线内,水果湖地区,是一处商业繁华的地区,同时基地周围还有水果湖第一、第二小学,水果湖第一、第二中学,水果湖高级中学等,如果社区内的适龄儿童想要接受教育,是很方便的。 1.2 营销对象 我选择的是第二块基地,因为这块基地主要位于二环线内,属于武汉用地中心地带,这里商业与经济都非常发达,周围各种市政、教育、商业以及公共服务设施都非常齐全,所以这里的建筑我认为应该以中高档为主,小区里主要针对的人群应该是较高收入人群。因为这里属于武汉用地的强二区,所以这里的住房价格都非常高,平均每平米都超过了10000元,所以这里的住房价格不可能太低,所以针对人群主要是较高收入、高收入人群。因为这里位于东湖地段,同时紧邻武汉大学,所以我认为营销对象主要可以以高校教师为主,以及周围工作的白领人士。 1.3 主题形象 基地的地域位于水果湖地区,属于高密度经济开发区,建筑密度不能过小,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在不影响规定的情况下,做到能给居民最好的享受。做到能够在最有限的环境下,尽量让每一位居民都满意。所以我觉得此次的设计风格主要是应该是“喧嚣当中的优雅”,做一个能够在繁华的都市当中供居民在疲劳的工作之余,能够享受家的温暖的人性居所。所以我确定的主题“人性、优雅”。 二、总体布局 2.1 功能分区 基地二位于水果湖地区其中这块基地总共的面积大概是19公顷,其中左边大概13.87公顷,右边用地面积大概是5.14公顷,其中基地北面是洪山路与东湖南路,东边则紧邻着高压走廊,并被二环线穿过,西边则是东三路。根据整个基地情况可以看出,基地不可能完全作为居住空间,所以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在靠近道路的一侧做一些商业建筑,这样既可以保证基地的充分运用,又能提供居民的日常所需,然后中心要有一条景观轴线,同时基地东南角的山地要保留,将其作为景观中心,其它的景观轴线则由其延伸开来,形成完整的景观系统,为居住区的人们提供优雅舒适的生活环境,然后在基地的东面,因为有高压走廊,所以主要以低层与多层建筑为主,然后穿插一些景观。然后靠近道路的商业建筑区则要做一些小高层和高层,在向内的话主要是些多层或是小高层建筑。然后各个部分通过交通流线与景观线连接起来。 2.2 交通流线 道路为住区设计中的重要部分,它是住区的骨架,住区内的各部分都要靠着道路去连接。个人认为道路、单元、景观应该关系明确,道路应通而不畅,既保证居住区内的通行,又要

最新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 2002年4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1994年2月1日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通知 建标〔1993〕542号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7)250号文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四年二月一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一九九三年七月十六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 局部修订条文及其条文及其条文说明 工程建设标准局部修订公告 第31号 关于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局部修订的公告 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一九九八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1998]94号)的要求,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

单位对《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进行了局部修订。我部组织有关单位对该规范局部修订的条文进行了共同审查,现予批准,自2002年4月1日起施行,其中,1.0.3、3.0.1、3.0.2、3.0.3、5.0.2(第1款)、5.0.5(第2款)、5.0.6(第一款)、6.0.1、6.0.3、6.0.5、7.0.1、7.0.2(第3款)、7.0.4(第1款的第5项)、7.0.5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该规范经此次修改的原条文规定同时废止。 局部修订的具体内容,将在近其出版的《工程建设标准化》刊物上登载。 现予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2002年3月11日 1总则 1.0.1 为确保居民基本的居住生活环境,经济、合理、有效地使用土地和空间,提高居住区的规划设计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 1.0.3 居住区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可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各级标准控制规模,应符合表1.0.3的规定。 1.0. 3a 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形式可采用居住区-小区-组团、居住区-组团、小区-组团及独立式组团等多种类型。 1.0.4 居住区的配建设施,必须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其配建设施的面积总指标,可根据规划布局形式统一安排、灵活使用。 1.0.5 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1.0.5.1 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

浅谈居住区规划中的竖向规划设计

浅谈居住区规划中的竖向规划设计 『摘要』居住区竖向设计属于居住区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内容。本文阐述了竖向规划与平面布置、空间环境、管线规划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在竖向设计中用地与建筑、地面排水、道路交通、土石方与防护工程、景观环境等关系的处理。还有充分合理地利用地下复合空间,节约土地,节省工程投资和改善人居环境,建造有鲜明特色的居住区景观等问题。 『关键词』居住区竖向设计景观环境地下复合空间 1.居住区竖向设计的内容及重要性 居住区竖向设计的主要内容是结合居住区的周边环境及自身规划要求,对整个场地进行分析,确定地形的利用和改造,确定建构筑物、道路场地的控制高程和地面排水及绿化景观等内容的规划。 竖向规划设计对居住区而言,就是要合理利用地形、地貌,平衡土石方及减少防护工程量,并且要满足工程管线的敷设条件和各种场地坡度,防止洪、涝和水土流失。其对外联系道路标高与城市道路标高要妥善衔接,并做出有利于建筑物的布置和空间环境设计的条件。 1.1竖向规划与平面布置、空间环境 居住区竖向规划与平面布置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合理的竖向规划,能防治水土流失,通过减少土方工程量来降低工程投资,并且对环境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目前的居住区规划,十分重视空间环境设计,为了创造良好的居住空间,需要用三维空间的概念指导规划设计,就是要从平面和竖向的双重角度综合考虑规划问题。如果我们只注意建筑物的平面关系,而忽略竖向概念,忽略对管网综合及绿化的考虑,那么这个规划就容易产生空间上的平淡无味,并且埋下许多内在的矛盾,而影响规划的实现。因而,我们需要通过详实的调查研究,反复比较调整,从实际出发,尽量尊重场地的地形条件,努力保持原有场地的景观特色,

居住区景观设计调研报告

居住区景观设计调研报告调研时间:2015年3月7日 调研对象:新加坡花园城 调研目的:为了在进行居住区景观设计时能很好的将景观和居住区融合起来,必须在进行设计钱更加形象具体的人设居住区,对其进行规划设计,并对 居住区的环境条件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了解住宅小区的现状和景观设计的详情。 一、居住区现状分析 小区的地理位置: 新加坡花园城位于大蜀山脚下的长江西路与半岛路交口东北,项目总占地 面积达到73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容积率1.8,绿化率60%。 小区概况: 新加坡花园城坐落在美丽的蜀山脚下,董铺水库之滨,地处省城交通主干道——长江西路上。亲水是花园城的一大特色。它呈优美的U字形,向董铺万 亩水面张开怀抱,同时,小区内还建造了130亩的人工湖,布置如喷泉、瀑布 等各种水景。400亩配套生态园是小区的又一特色。由入口生态景区、人工湖 亲水景区、天鹅湖景区、生态运动区、自然森林风光景区、自然山水景区6个 主题景区组成的400亩生态园犹如一个皇家后花园,让住户随时随地亲近自然,放松身心。

交通分析: 可乘坐3、22、 24、56、650、 665、903路到新 加坡花园城站下, 周围有长江西路、 半岛路、香樟大 道三条交通要道。 在建的地铁二号 线经过前面。 周边配套设施: 金融:农行、商行、工行;医院:市第一人民医院 超市:合家福购物超市、红府超市 学校:小区内配套的幼儿园、小学、初级中学、50中分校休闲:星和广场、游泳馆;卖场:鼓楼商厦高新店 学区:新城学校 幼儿园:新加坡模式双语幼儿园、蒙特梭利幼儿园 邮局:高新区邮局 二、小区景观功能分析 在小区内采用大的绿化面积,与公共活动 空间,在水景的设计上采用大面积的湖,并点 缀有适量的跌水和浅滩,让小区内有了空间上 的丰富变化。小区主入口附近设有一个广场— —星和广场,广场起到了缓和人流和车流的作 用,并可以作为临时性的停车场所。整个小区 内由主干道围合,内部临湖建有一个休闲广场, 小区内又用一些小的休闲绿地零星点缀,其中 的道路全部设计为人行道与游道,让整个小区 的景观环境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花园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