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效亲和色谱法测定2种中药成分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率

高效亲和色谱法测定2种中药成分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率

高效亲和色谱法测定2种中药成分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率
高效亲和色谱法测定2种中药成分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率

2011年4

月Vo.l 29No .4

April 2011

Chi n ese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358~361

研究论文

DOI :10.3724/SP .J .1123.2011.00358

*通讯联系人:张秀莉,副研究员,主要研究天然小分子和多肽的分离分析.Te :l (0411)84379521,E m ai:l zhangx i uli @dicp .ac .cn .基金项目:重大新药创制专项(N o .2009ZX 09313 003)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 .30801513).收稿日期:2010 12 08

高效亲和色谱法测定2种中药成分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率

蔡晓明1

, 张 岩2

, 于 龙1

, 郭志谋1

, 张秀莉1*

, 梁鑫淼

1

(1.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分离分析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23;

2.Un ivers ity of C alifon ia Irvi ne ,CA 92697 4625,USA )

摘要:采用高效亲和色谱技术(HPAC )对中药成分与人血清白蛋白(HSA )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点击化学的方法制备了表面键合有HSA 蛋白的硅胶固定相并装填成亲和色谱柱,根据药物在该色谱柱上与空白硅胶

柱上的保留时间差计算得到药物与蛋白的结合率。利用该方法测得模型化合物华法令与H SA 的结合率与文献中采用超滤法测得的结果基本一致,表明该方法可用于测定药物与HSA 的结合率。在此基础上用该方法测定了葛根素和告依春两种中药成分与HSA 的相对结合率分别为10 26%和10 20%。同时用超滤的方法测定了葛根素与H SA 的结合率为14 25%。结果表明,HPAC 可以作为研究药物与蛋白相互作用的一种简便可行的方法,其测定结果与超滤方法一致。

关键词:高效亲和色谱法;人血清白蛋白;葛根素;告依春;结合率;超滤

中图分类号:O 6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8713(2011)04 0358 04

Detection of drug hu m an seru m albu m in b ind i ng ratios of t wo

Ch i nese m edici nal ingred ients by h igh perfor m ance

affinity chro matography

CAI Xiao m i n g 1

,Z HANG Yan 2

,YU Long 1

,GUO Zhi m ou 1

,ZHANG X iuli 1*

,LI ANG X in m iao

1

(1.CAS K ey L abora tory of Sepa ra tion Sc ien ce for An a ly tica l Che m istry ,D a lian In stitu te o f

Che m ica l Phy sics,Chin ese Acade m y o f Scie n ces,Da lian 116023,Ch i n a;

2.Un iver sity o f Ca lifon ia Ir vin e,CA 92697 4625,U SA )

A bstract :The i n teraction of t wo Chinese m edici n al i n gredi e nts and hum an seru m al b u m in (HSA )has been investigat ed by high perf or m ance affi n it y chro m atography (HPAC ).HSA bounded silica based stati o nary phase w as prepared based on t he click chem istry strategy ,and packed in a colu m n (nam ed as HSA col u m n).The drug HSA binding rati o was calculated fro m t he diff erence of t he drug s ret enti o n ti m es on the H SA colu m n and silica col u m n (blank col u m n).T he warfari n HSA bindi n g rati o det er m ined by t his m ethod was s i m ilar to t he refer ence reported value by ultrafiltration m et hod .The results i n dicat ed that the new HSA colu m n and t he HPAC m et hod can be used for t he detection of binding ratio of drug and HSA .T he bi n di n g ratios of puerari n and goitri n deter m i n ed by the HPAC m ethod were 10 26%and 10 20%,respecti v e l y .And the binding rati o of puerarin deter m i n ed by ultrafiltrati o n was 14 25%.A ll t hese results showed t hat HPAC is a usef ul m et hod t o i n vestigate the interacti o n bet ween drugs and protein .

K ey words :high perf or m ance affinity chro m atography (HPAC);hu m an seru m albu m i n ;puer ari n ;goitrin ;binding ratio ;ultrafiltration 人血清白蛋白(hu m an seru m albu m in ,HSA)是由58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一条单肽链,相对分子质量约为66500,是血浆中含量最丰富的重要载

体蛋白[1]

。H SA 上有多个药物结合位点,药物进入

血浆后,首先与血清白蛋白结合,然后再被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产生药效。药物进入体内后的许多重

第4期

蔡晓明,等:高效亲和色谱法测定2种中药成分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率

要的药动学参数(包括药物的代谢、排泄、分布、扩散等)都与药物和蛋白的结合率有关,因此药物与蛋白的结合率影响着药物在体内的药动学及药效学结果,测定药物 蛋白结合率对临床用药具有重要意义[2]

。由此可见,在中药的现代化过程中,研究中药有效成分与血清白蛋白间的相互作用,对于提高中药用药的科学性,了解中药药物分子在体内的转运和代谢等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3]

。文献[4]采用高效亲和色谱法(hi g h perfor m ance affi n it y chro m atography ,HPAC)测定了丹皮酚与固定化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域。葛根素

[5]

(图1a)和告依春

[6]

(图1b)分别是中药葛根和板蓝根中的主要成分,本文利用HPAC 方法,以HSA 为为固定相,测定了葛根素与告依春两种中药成分与H SA 的结合率,同时用超滤的方法测定了葛根素与H SA 的结合率,并将

两种方法测得的值进行比较。

图1 (a)葛根素与(b)告依春的结构

Fig .1 Stru ct ures of (a)puerarin and (b)goitrin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HP 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Ag ilent 公司),包括G 1310A 四元梯度泵、G 1314A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M illi Q 纯水系统(M illi p ore ,USA);Ther m o

868系列pH 计(美国热电集团)。色谱数据通过HP 工作站采集和获得。

人血清白蛋白购自Sig m a 公司;葛根素购自西安山川生物技术公司;告依春为本实验室从板蓝根中经工业色谱分离纯化得到;华法令购自武汉远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磷酸氢二钠与磷酸二氢钠购自北京精求化工厂,分析纯;水为超纯水。1.2 溶液配制

磷酸缓冲液:按7 3的比例称取Na 2HPO 4 12H 2O 和N a H 2PO 4 2H 2O 用超纯水配成0 067m ol/L 的缓冲液,并用N aOH 调节pH 至7 4。HSA 模型化合物溶液:取华法令适量用磷酸缓冲液配制

成10 m ol/L 的溶液。样品溶液:取葛根素和告依

春适量用磷酸缓冲液分别配制成3 m ol/L 和5

m ol/L 的溶液。所配制的溶液均于4 保存。1.3 色谱条件

所采用的HSA 色谱柱及空白柱(4 6mm 150mm )为本实验室采用click chem istry [7]

方法制备得到,H SA 色谱柱的制备过程见图2,空白柱为未键合H SA 的叠氮硅胶柱。流动相为0 067m ol/L 的磷酸缓冲液(pH 7 4),过0 45 m 膜。葛根素和告依春分析时采用0 6mL /m i n 的流速,华法令分析时采用1 5m L /m in 的流速。柱温为37 。进样量为5 L 。葛根素的检测波长为254n m,告依春为280n m,华法令为308n m 。

图2 HSA 亲和色谱柱的制备

Fig .2 P reparation strategy of t he H SA st ati onary phase

1.4 超滤实验

取20m g H SA 于0 25mL 磷酸缓冲液中,与

0 25mL 浓度为1 5 m ol/L 的葛根素溶液混合并振摇,混合后HSA 及葛根素的浓度分别为630 m ol/L 和0 75 m ol/L ,其中HSA 的浓度与人血清中的白蛋白浓度一致。将混合溶液在37 孵育30m i n 后移取至规格为1 5m L 的超滤装置中离心30m i n (10000r/m in),超滤膜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3kD a 。滤液中葛根素的含量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测定。

为了消除超滤膜对药物的吸附对测定结果的干扰,取0 5mL 浓度为0 75 m ol/L 的葛根素溶液直接在37 孵育30m i n 后移取至超滤装置中离心30m i n (10000r/m i n ),滤液用HPLC 分析。 超滤液的HPLC 分析条件:色谱柱为C 18(4 6mm 250mm,大连依利特公司);流动相为20%(v /v)甲醇 水溶液;流速为1m L /m in ;柱温为30 ;检测波长为254n m;进样量为10 L 。

2 结果与讨论

2.1 样品浓度范围的确定

在用HSA 为固定相配基的色谱柱研究药物 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时,只有保证柱上的蛋白活性位

359

色谱第29卷

点的数目大于药物的浓度时,所测得的值才有意义。本实验对样品的浓度在n m ol/L 级与mm ol/L 级之间进行优化选择,确定比较合适的药物浓度为 m ol/L 级。图3中3张谱图为0 1~100 m ol/L 内3个不同浓度下葛根素在HSA 柱上的色谱图,其保留值是比较一致的,说明在该浓度范围内,蛋白活性位点数大于药物的浓度,浓度的变化不会引起测定值的改变,这与文献[8,9]报道的一些药物的浓度范围比较一致。

图4 华法令在(a)HSA 柱和(b)空白柱上的色谱图

Fig .4 Chrom atogra m s of w arfarin on (a)t he H SA col um n and (b)the control col um n

图3 3个不同浓度下葛根素在H SA 柱上的色谱图Fig .3 Chrom atogra m s of pu erari n at t hree diff erent

concentrations on theH SA colu m n

a .48 08 m ol/L ;

b .4 808 mol/L;

c .0 096 m ol/L .

2.2 色谱条件的优化选择

为了使测定结果更接近人体中的实际情况,实验中采用了与人体体液p H 相同、组成相近的磷酸

缓冲体系作为流动相,同时将柱温设定为人的体温

37 。葛根素与告依春与HSA 的结合较弱,在柱上保留时间较短,为了使分析物在蛋白柱和空白柱上的保留时间的对比明显,需对色谱分析时的流速进行优化。通过对1mL /m i n 、0 6mL /m i n 、0 2mL /m i n 3个流速下的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并兼顾分析速度,选择了0 6m L /m in 作为葛根素与告依春分析时的流速,同时测定了葛根素在该流速下连续进样5针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RSD )为0 4%。而华法令由于与HSA 的结合很强,在色谱柱上的保留时间过长,为了节省分析时间,经过优化选择了1 5mL /m i n 的流速。各个药物的检测波长均采用文献报道的最大吸收波长[10-12]

。2.3 药物与人血清白蛋白结合率的测定2.3.1 HPAC 法测定药物 蛋白结合率

HPAC 法测定药物与蛋白的结合率原理是基于平衡状态下,药物在蛋白柱上的保留因子(k )等于被结合的药物(bi n di n g solute)与游离药物(free sol u t e)分别占药物总进样量的物质的量之比

[13]

:k

=b /f (b +f =1,b 为结合药物占总药物的量,f 为游离药物占总药物的量),由此可推出药物与蛋白的结合率b =k /(k +1)。在色谱分析中k =(t R -t 0)/t 0(t R 为物质在色谱柱上的保留时间,t 0为死时间)。因此根据药物在蛋白柱上的保留时间可以计算得到药物与蛋白的结合率。

实验中为了考察空白基质对药物的非特异性吸

附对测定结果的影响,采用了空白柱作为对照(华

法令及葛根素在HSA 亲和柱及空白柱上的色谱图见图4与图5),并将药物在空白柱上的保留值从其在H SA 柱上得到的保留值中扣除,结果表明以扣除非特异性吸附后得到的保留值计算得到的药物与H SA 的结合率与采用超滤方法测得的值更接近。实验得到的药物在HSA 柱及空白柱上的保留时间、保留值以及扣除非特异性吸附前后计算所得的结合率见表1。

360

第4期

蔡晓明,等:高效亲和色谱法测定2

种中药成分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率

图5 葛根素在(a)HSA 柱和(b)空白柱上的色谱图

F ig .5 Chro m atogra m s of puerarin on (a)theH SA colu m n and (b)t he con trol colu m n

表1 3种药物在H SA 柱及空白柱上的保留时间、保留因子及结合率

Tab le 1 Rete n ti on ti m es ,retention factors and binding rati os of drugs and H SA

Drug t RH t RC k H k C k H -C Bi ndi ng ratio/%

Calcu l ated

fr o m k H

Calculated fro m k H -C

De ter m i ned by u l tr a filtrati on

Reported by reference W ar fari n 30.3289.92214.5295.6158.91493.4689.9199.00[14]

Puer ar i n 8.1145.8960.69290.57860.114340.9310.2614.25Goitr i n

6.610

4.961

0.4417

0.3281

0.1136

30.64

10.20

t RH ,t RC :re tenti on ti m es onH SA colu mn and control colu mn ,respec ti vely ;k H ,k C :retenti on fac tors onH SA co l u mn and bl ank col u m n ,respec tivel y;k H -C :v al ue difference bet w een k H and k C ;Bi ndi ng ratios :bi ndi ng ratio of dr ugs and HSA .

2.3.2 超滤法测定的药物 蛋白结合率

在超滤法测定药物 蛋白结合率实验中,经对照实验测定了超滤膜对葛根素的吸附量约为5%,扣除了超滤膜的吸附后测得的葛根素与HSA 的结合率为14 25%(见表1)。

3 结论

HPAC 法测定的药物 蛋白结合率与超滤法得到的结果比较一致。由于超滤法需要孵育过程使药

物与蛋白的结合达到平衡以及后续的色谱分析以确定未被结合的药物量,相对比较耗时,一般需要几个小时[15]

,而HPAC 法分析只需几分钟至几十分钟,因此HPAC 可以作为研究药物与蛋白相互作用的一种快速简便的方法。参考文献:

[1] Cai Y,W u L M,Y ang S C .Journal of Instr u m ental Analysi s

(蔡耘,武力民,杨松成.分析测试学报),1996,15(4):80[2] Schi e l J E ,H age D S .J Sep Sc ,i 2009,32:1507

[3] Zhao C C ,Zheng W F ,LiM Q .Spectroscopy and Spec tral

Ana l ysis (赵长春,郑维发,李梦秋.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4,24(1):111

[4] Yu X ,Zhang J C ,W e iY M.Chi nese Jour nal of Chro m atog

raphy (于雪,张君才,卫引茂.色谱),2010,28(7):688[5] Cui Y ,L i ang J P,Guo Y S .Journa l of Anhui Agr i cultura l

Sc i ences (崔颖,梁剑平,郭延生.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3):5817

[6] N ie L X ,W ang G L ,Da i Z ,et a.l Chi nese Jour na l of Chro

m atography (聂黎行,王钢力,戴忠,等.色谱),2010,28(10):1001[7] Guo Z M,

Le i A W,L i ang X M,

e t a.l Che m Co mmun ,

2006:4512

[8] M oadde lR ,Lu L L ,Baynha m M,e t a.l J Chr o m atog r B ,

2002,768:41

[9] K i m H S ,H age D S .J Chro m atogr B ,2005,816:57[10] Chen X P ,Q i u Y J ,Shi J P.Ji ang su Phar m aceuti ca l and

C li nical Research (陈骁鹏,仇雅静,石晶萍.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2005,13(1):27

[11] A lta m ur a M R ,Long L Jr ,H asse l stro m T .

J B i ol Che m,

1959,234(7):1847

[12] M oser A C ,

Kingsbury C ,Hage D S .

J Phar m B i o m ed

Ana ,l 2006,41:1101

[13] H age D S .J Chro m atogr B ,2002,768:3

[14] Kratochw ilN A ,HuberW,M ull e r F,e t a.l B i oche m Phar

maco,l 2002,64:1355

[15] H age D S ,Jackson A ,

Sobansky M R ,

et a.l J Sep Sc,i

2009,32:835

361

重组融合人血清白蛋白-人白介素-2+C125A突变体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598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第29卷 的产物,经EcoRI和NotI双酶切得到长约2.2kb 的插入片断和长约9.3kb的载体片断,表明融合基 因已经成功插入到载体pPICgk中。质粒测序结果 显示,全部序列没有发生突变,与预期一致。 1.GelextractionofIL2ml2.GelextractionofpBlue/ HSA,3.DigestionofpBHImwithEeoRI#4.Doublediges— tionofpBHImwithEcoRl/Notl;M.XDNA/HindⅢMarker 圈1重组质粒pBHlm的酶切分析 Fig.1Restrictionanalysisoftherecombinantplasmid pBHlm 3.3阳性转化子的筛选及诱导产物的Western blot鉴定 质粒pPHIm经SalI酶切,回收线性化片断,电 击转化P.pastorisGSll5感受态细胞。涂布MD 平板,30℃培养4d后共长出了约400个转化子,挑 选其中200个菌落进行初筛,选其中表达量较高的 10株重组菌进行复筛验证,得到一株产量最高的重 组菌P.pastorisGSll5/pPHIm,诱导3d后上清液 的SD§PAGE分析和Westernblot结果如图3 所示。 3’AIL2m 1.DigestionofpPIC9KwithEcoRl;2.DigestionofpPHImwith EcoRI;3.DoubledigestionofpPHImwithEco—Rl/NotI;M.).DNA/HindⅢMarker 图2重组质粒pPHIm的物理图谱(A)和酶切分析 (B) Fig.2PhysicalmapIA)andrestrictionanalysis(B)of therecombinantplasmidpPHlm 研究发现,表达的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82000,与理论计算HSA-IL2m的相对分子质量相 符,且这一位置的蛋白与11.-2、HSA的抗体都能发 生免疫反应,进一步证实酵母经诱导表达HSA— IL2m。但70000和45000这两处的降解条带又都 可以与HSA的抗体发生免疫反应,认为是融合蛋 白降解所产生的条带。经白蛋白测定试剂盒测得 其中白蛋白融合蛋白的量约为60.2mg/L(以 HSA—IL2m计)。 3.4诱导产物的活性测定 发酵液经脱盐处理后,冻干保存。取0.1mg冻干粉用2mLPBS复溶后,离心取上清,测得其中 融合蛋白的量约为300/-g/mL。采用IL-2依赖细 胞株CTLL一2以标准品IL-2为对照,对上清液中的 融合蛋白的生物学活性进行了测定。标准品的活 性为2×105IU/mL,用RPMll640稀释到浓度为 200IU/mL。测定结果表明,上清液中的融合蛋白 可以有效的刺激CTLL-2细胞增殖。以标准品的 最高浓度OD啪值为100o/6,计算标准品、样品梯度 百分率。将百分率换算为概率单位,以概率单位为 纵坐标,以稀释度X的对数为横坐标,绘制直线回 归图(图4),通过计算得出融合蛋白粗蛋白的比活 性为1.51×106 IU/mg。

中药成分薄层分析方法集

中药成分薄层分析方法集 唐铁鑫 著作版权所有,引用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这个方法集是从国家药品标准中的薄层分析方法归纳而来,根据我个人的一些经验进行了修改。希望能为色谱工作者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溶剂理化主要是给出了可溶解该化合物的溶剂和不可溶解该化合物的溶剂,以便于确定使用什么溶剂进行提取、使用什么溶剂进行干扰物的去除。 除杂、分离、富集方法是举出了多个步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使用一定步骤,不一定使用全部步骤,以免增加操作难度、过多的损失目标化合物。 没有时间和条件一一做实验,然后拍照给出各方法的参考图谱了。如果你有一些图谱可以提供给我,我会非常感谢! 如果能够完全掌握好薄层分析,液相与气相分析条件优化都不会有问题了,因为要在几百个理论塔板数里解决问题,需要通过调整固定相、展开剂(流动相)等等条件,使得选择性达到最优化,其复杂性比起几千几万个理论塔板数的液相、气相要大很多。 被分析物名称溶剂、理化除杂、分离、富集方法薄层板展开剂显色剂 丁香酚 乙醚,甲醇,乙醇,醋酸乙酯,石油醚(30~60℃、60~90℃),氯仿 正辛烷置烧瓶中,连接挥发油测定器。自测定器上端加水使充满刻度部分,并溢流入烧瓶为止,再加醋酸乙酯5ml,连接回流冷凝管,加热回流分取醋酸乙酯层,加无水硫酸钠除水 硅胶G 石油醚(60~90℃)-醋酸乙酯(9:1),苯-醋酸乙酯(19:1),苯-醋酸乙酯-甲醇(8:1:1),苯-丙酮(9:1) 5%香草醛硫酸,5%三氯化铁乙醇 人参二醇 水、乙醇,正丁醇,氯仿,石油醚(60~90℃) 无机酸溶液加热回流水解,氯仿等萃取。加水溶解,正丁醇萃取,残留物加含7%硫酸的45%乙醇溶液加热回流1小时,挥去乙醇,加环己烷提取,加无水硫酸钠适量脱水 硅胶G 氯仿-乙醚(1:1),苯-丙酮(5:2),苯-醋酸乙酯(1:1),环己烷-丙酮(2:1) 硫酸甲醇或乙醇溶液 人参三醇以下各项均同人参二醇 人参皂苷Rb1 水、甲醇、乙醇、70%乙醇、正丁醇 乙醚、氯仿提取杂质;加水溶解,正丁醇萃取,氨试液、1%氢氧化钠洗杂质;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柱 氯仿-甲醇-水(65:35:10)10℃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正丁醇-醋酸乙酯-水(4:1:5)的上层溶液,氯仿-醋酸乙酯-甲醇-水(15:40:22:10)10℃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氯仿-甲醇-水(75:20:2) 10%硫酸乙醇 人参皂苷Re 以下各项均同人参皂苷Rb1 25%磷钼酸乙醇液 人参皂苷Rg1 以下各项均同人参皂苷Rb1 二氯甲烷-四氢呋喃-甲醇-水(30:20:10:3.3) 三七皂苷R1 以下各项均同人参皂苷Rb1 二氯甲烷-四氢呋喃-甲醇-水(30:20:10:3.3) 儿茶素 甲醇、乙醇,加有机酸可抑制分解

免疫比浊法工艺模板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测定试剂盒(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 主要生产工艺及反应体系的研究 一、实验目的 研究合适的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的生产工艺和最佳反应体系。二、实验设计思想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测定试剂盒(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原理是样本中的FDP抗原与试剂中的抗体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产生吸光度变化,胶乳试剂可特异性的增大该吸光度的变化,增大试剂的灵敏度。该吸光度变化的高低与样本中的FDP的含量成正比,测定该吸光度,采用与校准品比较,即能得出样本FDP的含量。 三、主要仪器及试剂材料 1.D2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雷杜4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生产商:南京神州英诺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深圳雷杜生命科学股份有限公司 2.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校准品 FDP含量:84μg/mL 生产商:上海捷门生物技术合作公司 批号:S2814-1 四、实验内容及程序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测定试剂盒主要生产工艺过程的研制及试剂盒反应体系的建立分为三个部分:生产工艺的研制、试剂盒组成的研制、试剂盒反应体系的建立。 产品拟定标准: 线性范围:在拟定线性范围内,相关系数r≥0.99; 准确度:测定已知溯源的FDP质控品,相对偏差(Bias%)≤±25%; 灵敏度:测定已知溯源的FDP质控品12次,结果CV≤20%; 精密度:测定已知溯源的FDP质控品20次,结果CV≤15%。 1.主要工艺描述

1.1原液的准备 购进商品化的高效价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抗体致敏胶乳,将其稀释成合适的倍数,作为试剂2备用。选择合适的缓冲体系,加入一定量的增浊剂和稳定剂作为试剂1备用。 1.2原液的验证 购进有溯源的定值校准品,在生化分析仪上,将适量的校准品加入试剂1中,在适宜的条件下,和试剂2反应,根据校准品浓度和吸光度做剂量/响应曲线,得出一条持续上升的平滑曲线,即得到合格的原液。 2.反应体系的组成及其研究 2.1购进有溯源并标示有定值的校准品; FDP含量:84μg/ml 生产商:上海捷门生物技术合作有限公司 批号:? 2.2致敏胶乳的准备 抗体致敏胶乳:上海捷门生物技术合作有限公司提供 用实验室PBS缓冲液(0.1mol/L,PH=7.4)将其倍半稀释,分别稀释成:3.5倍、3倍2.5倍、2倍、1.5倍。用上述已准备好的不同稀释倍数FDP抗体致敏胶乳和稀释好的校准品在生化仪上进行操作。 2.2.1实验方法 2.2.2实验结果

人血白蛋白

人血白蛋白说明书 〔药品名称〕 通用名:人血白蛋白 英文名:Human Albumin 汉语拼音:RenXueBaiDanBai 本品组成成分: 活性成分:人血白蛋白 非活性成分: 辛酸钠16毫摩尔 乙酰色氨酸钠16毫摩尔 电解质浓度钠离子100—130毫摩尔 注射用水适量 〔性状〕浅黄色澄明溶液 〔药理毒理〕 人血白蛋白制剂是人体血清的正常组分,与生理状态的白蛋白作用相似。 人血白蛋白占人体血浆中蛋白含量的一半以上,并代表着肝脏中约10%合成蛋白活动。 理化数据:20%人蛋白血白有高膨胀压作用。其最重要的生理学功能是维持血液的渗透压和运载功能。白蛋白可稳定血容量,同时它是激素、酶、药品和毒素的载体。 〔药代动力学〕 在正常状态下,每公斤体重有4—5克白蛋白;其中40%至45%存在动脉血管内,55%至60%在外周血管内。在特定状态下可能会发生异常分布。例如,在严重烧伤之后的第一个24小时内和败血症性休克。 正常状态下,人血白蛋白的半衰期平均为19天,合成及分解之间的平衡通常是通过反馈机制来调节。在健康状态下,注射后的两个小时内,动脉血管内输注的白蛋白减少小于10%。血容量可见明显的个体差异。某些病人的血容量在数小时内可能较高。而在重症病人中大量的白蛋白以超出预计的速度从血管中释放出来。 〔适应症〕 当血容量不足,需要补充胶体时,输注白蛋白恢复并保持血容量。 〔用法用量〕 1、用量:在一般情况下,使用剂量及输液率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而定。当人血白蛋白20%低盐溶液用于替代疗法时,使用剂量应参照正常血液循环参数,胶体渗透压的最低值为20毫米汞柱(2.7千帕斯卡)。 如人血白蛋白20%低盐溶液用于纠正血浆中的白蛋白水平,所需克量换算公式如下: 〔所需蛋白质总量(克/升)-实际蛋白(克/升)〕血浆量(升)×2 人体的正常生理血浆值为40毫升/公斤体重。 由于以上公式换算皆为估算值,建议进行实验室内蛋白质浓度的监测。 2、用法:本品为静脉用药。输注的速度应按个体情况和适应症作出调整。一般20%溶液应调节在每分钟1至5ml的速度。 当置血浆时,输注速度每分钟不应超过30ml,大量输注时,使用前应将本品加热至掌温或体温时方可使用。 通常本品是清澈或稍带乳白光的溶液。如溶液混浊或有沉淀时应勿作用。 本品一经开启应立即使用,任何未用完的溶液,即使冷藏亦应丢弃。 〔不良反应〕

中药成分薄层分析方法集

中药成分薄层分析方法集 那个方法集是从国家药品标准中的薄层分析方法归纳而来,依照我个人的一些体会进行了修改。期望能为色谱工作者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溶剂理化要紧是给出了可溶解该化合物的溶剂和不可溶解该化合物的溶剂,以便于确定使用什么溶剂进行提取、使用什么溶剂进行干扰物的去除。 除杂、分离、富集方法是举出了多个步骤,能够依照实际情形使用一定步骤,不一定使用全部步骤,以免增加操作难度、过多的缺失目标化合物。 没有时刻和条件一一做实验,然后拍照给出各方法的参考图谱了。假如你有一些图谱能够提供给我,我会专门感谢! 假如能够完全把握好薄层分析,液相与气相分析条件优化都可不能有咨询题了,因为要在几百个理论塔板数里解决咨询题,需要通过调整固定相、展开剂(流淌相)等等条件,使得选择性达到最优化,其复杂性比起几千几万个理论塔板数的液相、气相要大专门多。 被分析物名称溶剂、理化除杂、分离、富集方法薄层板展开剂显色剂 丁香酚 乙醚,甲醇,乙醇,醋酸乙酯,石油醚(30~60℃、60~90℃),氯仿 正辛烷置烧瓶中,连接挥发油测定器。自测定器上端加水使充满刻度部分,并溢流入烧瓶为止,再加醋酸乙酯5ml,连接回流冷凝管,加热回流分取醋酸乙酯层,加无水硫酸钠除水

硅胶G 石油醚(60~90℃)-醋酸乙酯(9:1),苯-醋酸乙酯(19:1),苯-醋酸乙酯-甲醇 (8:1:1),苯-丙酮(9:1) 5%香草醛硫酸,5%三氯化铁乙醇 人参二醇 水、乙醇,正丁醇,氯仿,石油醚(60~90℃) 无机酸溶液加热回流水解,氯仿等萃取。加水溶解,正丁醇萃取,残留物加含7%硫酸的45%乙醇溶液加热回流1小时,挥去乙醇,加环己烷提取,加无水硫酸钠适量脱水 硅胶G 氯仿-乙醚(1:1),苯-丙酮(5:2),苯-醋酸乙酯(1:1),环己烷-丙酮(2:1) 硫酸甲醇或乙醇溶液 人参三醇以下各项均同人参二醇 人参皂苷Rb1 水、甲醇、乙醇、70%乙醇、正丁醇 乙醚、氯仿提取杂质;加水溶解,正丁醇萃取,氨试液、1%氢氧化钠洗杂质;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柱 氯仿-甲醇-水(65:35:10)10℃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正丁醇-醋酸乙酯-水(4:1:5)的上层溶液,氯仿-醋酸乙酯-甲醇-水(15:40:22:10)10℃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氯仿-甲醇-水(75:20:2) 10%硫酸乙醇 人参皂苷Re 以下各项均同人参皂苷Rb1 25%磷钼酸乙醇液

胶乳增强免疫比浊反应原理

胶乳增强免疫比浊反应原理: 免疫比浊反应原理: 当样本中的待测抗原与试剂中的特异性多克隆抗体相遇后,即可发生特异性的结合反应(一个抗原具有多个不同的抗原决定簇(反应位点),可以连接多个不同的对应位点抗体;而抗体具有两个相同的抗原结合位点,可以同时结合两个待测抗原;),从而形成网状的抗原-抗体分子复合物,引起溶液中浊度的变化,通过测试溶液中透射或散射的吸光度变化,从而确定样本中待测抗原的浓度; 胶乳增强免疫反应比浊原理: 基于免疫反应原理,和纳米颗粒的特殊效应(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不只可以检测样本中的完全抗原,也可以检测样本中的半抗原、抗体,从而引起浊度变化,此时浊度与空白样本的不同作为待测物浓度的检测依据。 免疫透射比浊法 原理: 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反应后形成的免疫复物,使介质浊度发生改变,光线通过抗原抗体反应后的溶液时,被其中的免疫复合物微粒吸收,在保持抗体过量的情况下,吸光度(A 值)与免疫复合物量呈正相关。透射光强度和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呈反比。 优点:透射比浊法灵敏度比单扩高5-10倍,重复性好,结果准确,操作简便,且能用全自动或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 不足: ①抗体用量较大; ②溶液中存在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分子应足够大(35-100nm),分子太小则阻挡不了光线的通过;数量要足够多,如果数量太少,则溶液浊度变化太小,对光通量影响不大。灵敏度较散射比浊法低; ③透射比浊测定在抗原-抗体反应的第二阶段,需在抗原抗体反应达到平衡后进行检测,耗时较长。 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 在一般的透射比浊法中,少量小分子免疫复合物极难形成浊度,要形成较大的免疫复合物,参与反应的抗原、抗体量应较大(浓度高),这无法满足高灵敏度检测项目的要求。胶乳增

血清前白蛋白测定标准规程

血清前白蛋白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1 检验申请 单独检验项目申请:血清前白蛋白(缩写PAB)测定,组合项目申请:血生化中肝功能项目测定。临床医生根据需要提出检验申请。 2 标本采集与处理 2.1标本采集 2.1.1常规静脉采血约2 ml,不抗凝,置普通试管中。或采用含分离胶的真空采血管。检查体液乳酸脱氢酶的体液标本应用肝素抗凝。 2.1.2检验申请单和血标本试管标上统一且唯一的标识符。 2.1.3急诊标本采集后,在检验申请单上填写标本采集时间。 2.1.4标本采集后与检验申请单一起及时运送至检验科。专人负责标本的接收并记录标本的状态,对不合格标本予以拒收。 2.1.5下列标本为不合格标本 2.1.5.1标本量不足:少于0.3ml的全血标本,或少于0.1ml的血清或血浆。 2.1.5.2对反应吸光度有干扰的标本,包括严重溶血、严重浑浊的标本。 2.1.5.3无法确认标本与申请单对应关系的。 2.1.5.4其他如标识涂改、标本试管破裂等。 2.2标本保存 2.2.1接收标本后在30min内将标本离心分离出血清。 2.2.2标本保存时间:室温(15~25℃)下可稳定8h,普通冰箱中(2~8℃)稳定24h。-20℃保存稳定30天。为避免标本中水分挥发使血清浓缩,对保存时间超过1天的标本均加塞密闭或覆盖湿巾。2.2.3已完成测试的标本保持完整的识别号,置4~8℃冰箱内保存7天。

2.3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 2.3.1采血前使受检者保持平静、松弛、避免剧烈活动,24h不饮酒和12h以上禁食空腹状态。 2.3.2注意有无应用影响测试项目的药物。 2.3.3可以使用肝素抗凝的血液标本。 3 方法原理 人血清PA与其相应抗体在液相中相遇,立即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并形成一定浊度。该浊度的高低在一定量抗体存在时与抗原的含量成正比。通过与同样处理的校准比较,计算未知样品的PA含量 4 试剂及其他用品 4.1试剂:前白蛋白试剂盒,由北京利德曼生化技术有限公司出品。 4.2试剂盒保存:未开瓶的试剂储存在2~8℃可稳定至有效期。试剂开瓶后,在仪器冰箱试剂仓中可保存28天。开盖后避免污染。当试剂变混浊,或者未开盖的液体有沉淀,或起始吸光率>0.8时,表明试剂已变质,不能继续使用。 4.3试剂盒准备:液态双试剂型,即开即用,无特殊准备。 4.4试剂盒主要成分:

关于重组人血白蛋白的系统性表述

关于重组人血白蛋白的系统性表述 人血白蛋白(HSA)作为一种重要的临床急救药物及重要的药物辅料,在医药,科研及化妆品生产等领域应用广泛。随着国内医疗水平及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和对血液制品认知度的提高,血液制品的临床使用量不断增加,市场容量不断增长,行业快速发展。根据国家医药管理局的报告,2010年全国16城市医院血液系统用药金额约62亿元,其中白蛋白类药物占据了血液制品的主要份额(大于50%)。但作为一种血液制品,HSA同时也面临原料短缺及病毒污染等缺陷的影响。 用基因工程重组人血清白蛋白(rHSA)替代HSA是国际上公认的最有前途的高新技术途径。 一.什么是重组人血白蛋白 1.定义 通过基因重组的技术将目的蛋白的基因克隆后,将该基因插入到某种生物(如细菌、酵母、植物,哺乳动物细胞等)中进行复制,然后收集的白蛋白称为重组人血白蛋白。 2.rHSA的等级分类 按不同的质量标准分为了培养基级、药用辅料级和药用注射级(药用级)三类,三类级别的重组人血白蛋白生产工艺相同,但最终控制参数不同,药用级白蛋白质量标准最高。 3.rHSA的表达系统分类 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HSA)是一组复杂的大分子蛋白质,必须经过正确的折叠、组装和翻译后修饰,才能赋予其特定的结构和功能,表达系统是重组人血白蛋白生产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环节。 (1)原核表达系统 HSA基因最早就是在原核生物大肠杆菌(E.coli)中表达成功的,Lawn等于1981

年首次报道了rHSA的cDNA序列并首次构建了第一个表达rHSA的表达载体pHSA,然后在E.coli中表达成功,表达量为细胞总蛋白的7%,但E.coli表达系统体外很难正确折叠和组装结构复杂的HAS,缺乏翻译后的修饰和加工,表达的蛋白多形成包涵体,且纯化较难,所以未能得到有生物功能的蛋白,细菌细胞壁脂多糖还会造成热反应。因为HSA在原核生物中表达量不高且分泌效果不够理想,所以研究的重点转向其在真核生物细胞中的表达。 (2)酵母表达系统 酵母作为单细胞真核生物,既具有原核生物的容易培养、生长繁殖快、相对易于进行基因工程操作等优点,还具有原核生物缺少的其他优点,如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和加工以获得有生物活性的重组蛋白,表达量和分泌量较大,易于产业化培养,非常适合白蛋白及其他非糖基化血浆蛋白的大规模制备。 研究者们用到的酵母表达系统有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汉逊酵母(Hansenula polymorpha)、克鲁维氏酵母(Kluyveromyces lactis)等。在酿酒酵母中,Okabayashi等通过构建在染色体LEU2和HIS4位点上整合的质粒获得能连续分泌rHSA的稳定转化株,每升培养基达到85mg rHSA。 毕赤酵母表达量和分泌量高且稳定,自身分泌蛋白量小,作为基因表达系统研究和使用的最多,已基本掌握其生长规律及大规模高密度发酵技术,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景的蛋白质生产工具之一。毕赤酵母非常适合人血白蛋白等非糖基化血浆蛋白的大规模制备,成为目前rHSA的主要表达系统。 (3)其他表达系统 作为“生物反应器”的转基因动物自1987年以来就引起学者们广泛的关注。就生产rHSA来说,最理想的表达场所是乳腺,因为乳腺是外分泌器官从而不会影响转基因动物本身的生理,表达的蛋白能经过充分的翻译后修饰加工,组织细胞密度高从而分泌水平高,目标蛋白纯化相对容易。2000年黄淑帧等通过

第五章中药制剂中各类化学成分分析

(一)A型题 1.分析中药制剂中生物碱成分常用于纯化样品的担体是() A.中性氧化铝 B.凝胶 C.硅胶 D.聚酰胺 E.硅藻土 2.用薄层色谱法鉴别生物碱成分常在碱性条件下使用的单体式() A.三氧化二铝 B.纤维素 C.硅藻土 D.硅胶 E.聚酰胺 3.薄层色谱法鉴别麻黄碱时常用的显色剂是() A.10%硫酸-乙醇溶液 B.茚三酮试剂 C.硫酸钠试剂 D.硫酸铜试剂 E.改良碘化铋钾试剂 4.可用于中药制剂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是() A.反相高效液相色潽法 B.薄层色谱法 C.气象色谱法 D.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E.分光光度法 5.不宜采用直接称重法进行含量测定的生物碱类型是() A.强碱性生物碱 B.若碱性生物碱 C.挥发性生物碱 D.亲脂性生物碱 E.亲水性生物碱 6.生物碱成分采用非水溶液酸碱滴定法进行含量测定主要依据是() A.生物碱在水中的溶解度 B.生物碱在醇中的溶解度 C.生物碱在低极性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 D.生物碱在酸中的溶解度 E.生物碱PKa的大小 7.使生物碱雷氏盐溶液呈现吸收特征的是()

A.生物碱盐阳离子 B.雷氏盐部分 C.生物碱与雷氏盐生成的络合物 D.丙酮 E.甲醇 8.生物碱雷氏盐比色法溶解沉淀的溶液时() A.酸水液 B.碱水液 C.丙酮 D.氯仿 E.正丁醇 9.含有下列药材的中药制剂可用异羟肟酸铁比色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的是() A.黄连 B.麻黄 C.防己 D.附子 E.黄柏 10.雷氏盐(以丙酮为溶剂)比色法的测定波长是() A.360nm B.525nm C.427nm D.412nm E.600nm 11.苦味酸盐比色法的测定波长是() A.360nm B.525nm C.427nm D.412nm E.600nm 12.酸性染料比色法影响生物碱及染料存在状态的是() A.溶剂的极性 B.反应的温度 C.溶剂的PH D.反应的时间 E.有机相中的含水量 13.酸性染料比色法溶剂介质PH的选择是根据() A.有色配合物(离子对)的稳定性 B.染料的性质

体外诊断试剂胶乳比浊法学习.

胶乳免疫比浊法相关知识 很多公司开展了荧光胶乳免疫层析做定量分析及胶乳增强免疫比浊分析项目,关注胶乳标记技术的技术人员越来越多。本人总结了部分胶乳微球标记技术,并加以分类,以便朋友们查阅: 胶乳微球物理吸附: 反应微球带磺酸基、羧基、醛基表面的都是疏水微球,都可以用来设计被动吸附蛋白。磺酸基微球表面含带有负电荷的磺酸基团,pka大约为2,因此在酸性pH保持稳定。醛基微球表面也带有磺酸基团,但能和蛋白行程共价键。羧基微球表面含带负电荷的羧基基团,在pH5.0以上时保持稳定。 带有疏水基团的蛋白的吸附和配位结合,是最简单和直接的标记方法。这种方法中,微球溶液和含目标蛋白的溶液混合,反应后,未结合的游离蛋白通过清洗步骤除去,从而获得胶体蛋白复合物。疏水吸附方法只能用于疏水微球(硫酸盐、羧基、醛基表面修饰的微球)。醛基表面修饰微球是一个特例,其疏水吸附结果取决于后来的共价结合。虽然物理吸附是不依赖pH的,但反应缓冲液的pH对蛋白的结构有非常大的影响,从而影响蛋白吸附到微球上的反应效率。一般,在被吸附蛋白等电点附近pH时,物理吸附效率会很高。 反应步骤: 1.用反应缓冲液系数蛋白到10mg/ml; 2.用反应缓冲液系数胶乳微球到1%; 3.将蛋白溶液加入到胶乳微球溶液中,10ml胶乳中加入1ml蛋白溶液。室温搅拌孵育2hr; 4.离心或超滤,除去未结合蛋白; 5.将微球蛋白复合物用储存缓冲液溶解。 注意事项: 1.最优蛋白标记量影响因素 1)有效比表面积:粒径减小时,比表面积/mg微球值得增加; 2)胶体稳定性:蛋白对胶乳有稳定和去稳定作用; 3)免疫反应:最近标记量由免疫反应需要决定。 2.胶乳微球中加入蛋白后,快速搅拌混合,利于反应均衡。反应体积是1ml时,可用移液器吸取蛋白加入微球中,并吹打数次。如果反应体积较大时,用烧杯,边搅拌边加入蛋白, 3.储存缓冲液和反应缓冲液不同时,抗体有脱落的可能; 4.表面活性剂能使得抗体从胶乳中脱落,所以应避免加入。 微球共价结合抗体方法: 一、一步法 1.准备50mM pH 6.0的reaction buffer,醋酸或MES buffer更合适 2.用reaction buffer溶解抗体,使其浓度为1mg/mL。 3.用reaction buffer 悬浮微球,使其浓度为1% w/v 4.边搅拌边将一倍体积的抗体溶液加入到10倍体积的微球悬液中,室温下持续搅拌20分钟 5.准备浓度为10mg/ml(52umol/mL)的EDC溶液,用前准备,现配现用。 6.将计算需求量的EDC溶液加入到上述微球悬液中。(Note 6). 7.室温下,立即调节pH (Note 7). 8.移除未结合的蛋白,并将包被微球用storage buffer重悬。(Note 3 and 4) B. 两步法 为了避免EDC将相邻微球之间的蛋白偶联导致微球聚集或者蛋白之间交流,两步法偶联抗体更合适。两步法中,在蛋白加入之前,多余的EDC被移除。两步法中,蛋白也可以使用更高pH的buffer来溶解,从蛋白的稳定性方面和加速蛋白和活化微球之间的交联速度方便考虑,是非常有利的。

中药化学成分单体化合物结构鉴定方法和程序

中药化学成分单体化合物结构鉴定方法和程序 黄峰中药学 2110948107 摘要:中药化学成分单体化合物的结构鉴定是深入探讨有效成分的生物活性、构效关系、体内代谢以及进行结构改造、人工合成等的前提条件,本文主要对中药化学成分单体化合物结构鉴定的程序做一个综述,并对所涉及的色谱法、光谱法等在结构鉴定中的运用做一个具体探讨。 关键词:化学成分;结构鉴定;色谱法;光谱法 前言 中医药现代化是当今我国政府大力倡导和中医药领域各位同仁共同努力的奋斗目标,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尤其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重要特征之一。中药中发挥各种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如其中的生理活性成分和有效成分)的认知不仅是阐明中药作用机制的基础,也是中医药能够走向世界的关键。 从中药中经过提取、分离、精制得到的有效成分,运用各种物理或化学的科学技术鉴定或测定其化学结构,才能为深入探讨有效成分的生物活性、构效关系、体内代谢以及进行结构改造、人工合成等研制提供必要的依据。因此,研究清楚中药中的化学成分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中药现代化的关键步骤。 因此,研究清楚中药的化学成分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中药现代化的关建步骤。本文主要对中药化学成分单体化合物结构鉴定方法和程序做一个综述,以在这个基础上,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对中药未知化学成分单体化合物进行探索。 1 单体化合物结构鉴定的一般程序 1.1纯度检测 在进行有效成分的结构研究之前,必须对该成分的纯度进行检验,以确定其为单体化学成分,这是鉴定或测定化学结构的前提。一般常用各种色谱法进行纯度检测,此外,固体物质还可通过测定其熔点,考察其熔距的大小作为纯度的参考[1]。液体物质还可通过测定沸点、沸程、折光率及比重等判断其纯度[2]。对已知物质来说无论是固体还是液体物质,如其比旋度与文献数据相同,则表明其已是或接近纯品。 用于纯度检测的物理常数的测定包括熔点、沸点、比旋度、折光率和比重等的测定。固体纯物质的熔点,其熔距应在0.5度~1.0度的范围内,如熔距过大,

胶乳透射免疫比浊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附件 5 胱抑素C测定试剂(胶乳透射免疫比浊法) 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旨在指导技术审评部门对胱抑素C测定试剂(胶乳透射免疫比浊法)的技术审评工作,同时也为注册申请人注册 申报资料的准备及撰写提供参考。 本指导原则是对胱抑素C测定试剂(胶乳透射免疫比浊法)的一般要求,申请人应依据产品的具体特性确定其中内容是否适 用,若不适用,需具体阐述理由及相应的科学依据,并依据产品的具体特性对注册申报资料的内容进行充实和细化。 本指导原则是供申请人和审查人员使用的指导文件,不涉及注册审批等行政事项,亦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如有能够满足法规要求的其他方法,也可以采用,但应提供详细的研究资料和验 证资料。应在遵循相关法规的前提下使用本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是在现行法规、标准体系及当前认知水平下制定的,随着法规、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本指导原则相关内容也将适时进行调整。 一、适用范围 胱抑素C测定试剂(胶乳透射免疫比浊法)是指基于透射 免疫比浊法原理,利用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人血清、血浆中的胱抑素C进行体外定量分析的试剂。 目前胱抑素C含量的测定方法主要是基于抗原抗体反应的 — 1 ——

免疫方法,如胶乳免疫比浊法、胶体金免疫比色法、单向免疫扩散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放射免疫测定法、荧光免疫测定法等, 免疫比浊法可分为透射免疫比浊法和散射免疫比浊法。其中透射免疫比浊法可适用于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散射免疫比浊法需特定蛋白分析仪。 从方法学上讲,本指导原则仅适用于胶乳透射免疫比浊法,不适用于散射免疫比浊法。 依据《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 理总局令第5号)和《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印发体外诊断试剂 分类子目录的通知》(食药监械管〔2013〕242号),胱抑素C测定试剂(免疫比浊法)管理类别为二类,分类代号为6840。 二、注册申报资料要求 (一)综述资料 综述资料主要包括产品预期用途、产品描述、方法学特征、 生物安全性评价、研究结果总结以及同类产品上市情况介绍等 内容,应符合《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号)和《关于公布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申报资 料要求和批准证明文件格式的公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 局公告2014年第44号)的相关要求。相关描述应至少包含如 下内容: 1.产品预期用途及辅助诊断的临床适应证背景情况 (1)胱抑素C的生物学特征、结构与功能、在体内正常和 病理状态下的代谢途径和存在形式。 胱抑素C(Cystatin C, CysC)是一种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也被称为γ—微量蛋白及γ—后球蛋白,广泛存在于各种组织的—— 2 —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与血清前白蛋白联合检测的分析

四经验交流四肝硬化患者血小板与血清前白蛋白联合检测的分析 戴宏华 ?摘要?一目的一分析肝硬化患者血小板与血清前白蛋白检测的意义三方法一采用日本光电MEX- 7222K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检测82例来自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传染科肝硬化患者血小板 4项参数(PLT二MPV二PDW二PCT),用透射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白蛋白(PA)并与70名正常对照组进行比 较三结果一肝硬化患者的PLT二PCT和PA较正常对照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1?;MPV及 PDW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三并且随着Child-Pugh分级的增加PLT,PCT及PA 降低程度更加明显三结论一血小板4项参数对评估肝硬化的严重程度及出血倾向有重要意义,血清前白 蛋白PA异常变化可反映肝脏损伤程度对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诊断二治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三 ?关键词?一肝硬化;一血小板;一血清前白蛋白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platelet test and the elevated serum PA for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一DAI Hong-hua.一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urong,Jiangsu,212400, China ?Abstract?一Objective一To analys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platelet and PA test for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Methods一Levels of platelet(PLT),mean platelet volum(MPV),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 plateletcrit(PCT)for82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those who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from June2010 to June2012in our hospital,were tested by using Japanese photoelectric MEK-7222K automatic five classification blood analyzer.The level of serum prealbumin was detected by transmissionimmunoturbidimetry method.And compared the levels with the control group.Results一The levels of PLT,PCT,PA of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and the levels of MPV,PDW of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P<0.01).The levels of PLT,PCT,PA of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s the Child-pugh degreeraised.Conclusions一The detection of PLT,PCT,PA had great significance for evaluation of cirrhosis severity and bleeding tendency.And levels of PA in serum could reflect the condition of liver damnification,and helpful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 for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Key words?一Liver cirrhosis;一Platelet;一PA 一一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由不同原因引起的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二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的慢性肝病三该病后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障碍,直至出现消化道出血及肝性脑病而导致死亡三我国肝硬化发病率占同期住院患者总数的1%左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三血小板参数为临床肝硬化患者出现不良进展如出血及预后的主要指标[1]三本研究通过Child-Pugh各级与PLT四项参数及血清前白蛋白(PA)关系的研究,探讨在不同程度肝脏功能的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减少及血清前白蛋白下降的情况三对防止可能出现的出血二指导治疗及其预后都具有预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可作为肝功能损害程度评估的一项参考指标三现报道如下三 一二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传染科门诊及住院的肝硬化患者82例,男性51例,女性31例三全部患者均符2009年版‘传染病诊断标准汇编“的诊断标准三全部病例排除自身免疫病二血液病二血小板疾患二重要脏器病变二未使用对血小板有影响的药物三将患者分为三组:肝硬化A级组(41例),肝硬化B级组(25例),肝硬化C级组(16例)三另选取同期进行体检者70例作为对照组,无肝病 一一作者单位:212400江苏,句容市中医院检验科及血液系统疾病,均为体检健康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1例,女29例,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为45岁三 2.方法:PLT参数采用日本光电MEK-7222K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清晨空腹静脉血1~2ml,加入EDTA-K2抗凝管内,混匀按仪器操作要求进行测定,得到PLT二PCT二MPV二PDW相应的结果三血清前白蛋白(PA)采用免疫比浊法仪器为VITALAB selectra E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由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三所有标本于2h内测试完毕三 3.统计学处理:用SPSS13.0统计软件三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用t检验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二二结果 肝硬化组PLT二PCT两项指标和PA值降低,MPV二PDW 两项指标升高与健康成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三如表1随着Child-Pugh分级的增加PLT及PA下降程度越来越加重(P<0.01)三见表2三 一一讨论一本研究结果显示82例肝硬化患者的血小板功能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改变,而且随病情的进展和加重及严重出血,血小板的4项指标都会发生明显变化三血小板4项指标的变化表明肝硬化患者血小板不但数量减少,而且功能也存在异常三肝硬化患者变化更为显著,特别是PLT和PCT二者 万方数据

【CN109810185A】一种重组人血清白蛋白的分离纯化方法【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276004.5 (22)申请日 2019.04.08 (71)申请人 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 地址 102206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生命科 学园生命园路38号 (72)发明人 钱小红 张养军 余谦 张普民  高方圆 焦丰龙 夏朝双 张汉卿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45 代理人 关畅 (51)Int.Cl. C07K 14/765(2006.01) C07K 1/36(2006.01) C07K 1/18(2006.01) C07K 1/20(2006.01) C07K 1/3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重组人血清白蛋白的分离纯化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组人血清白蛋白的分 离纯化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热乙醇沉淀法从转 基因猪血浆中对重组人白蛋白进行粗提纯,再利 用两种色谱方法以串联方式进一步精纯化,即先 用阴离子交换色谱法进行第一步精纯化,再采用 反相色谱法或者凝胶色谱法进行二次精纯化。结 果表明,本发明能从转基因猪血浆中分离纯化出 高纯度的重组人血清白蛋白,并有望替代人血清 白蛋白用于临床用药和生化研究中。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3页CN 109810185 A 2019.05.28 C N 109810185 A

权 利 要 求 书1/2页CN 109810185 A 1.一种对含有重组人血清白蛋白的血浆中的重组人血清白蛋白进行分离纯化方法,包括: 1)去除含有重组人血清白蛋白的血浆中的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原后,将所得血浆上清液用热乙醇沉淀法进行粗提纯,得到rHSA粗提取液; 2)将所述rHSA粗提取液脱盐浓缩后,用阴离子交换色谱柱洗脱,收集洗脱液即为第一步精纯化rHSA溶液; 3)将所述第一步精纯化rHSA溶液脱盐浓缩后,用反相色谱柱或凝胶色谱柱进行二次精纯化,即得到rHSA溶液,完成所述重组人血清白蛋白的分离纯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重组人血清白蛋白的血浆按照如下步骤制得:对含有重组人血清白蛋白的血进行血浆抗凝处理后离心,收集上清液而得; 具体的,所述血浆抗凝处理步骤中,所用抗凝剂为柠檬酸钠水溶液;所述含有重组人血清白蛋白的血与抗凝剂的体积比为15:1~20:1;所述抗凝剂的浓度为70g/L~90g/L; 所述离心步骤中,离心力为1500-2500×g;具体为2000×g;时间为20-40min;具体为30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去除含有重组人血清白蛋白的血浆中的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原的方法包括:将所述含有重组人血清白蛋白的血浆冷冻沉淀,解冻后离心,收集上清液,即为所述血浆上清液; 具体的,所述冷冻沉淀步骤中,温度为-30--10℃;具体为-20℃; 所述解冻步骤中,温度为0-10℃;具体为4℃; 所述离心步骤中,离心力为4500-5500×g;具体为5000×g;时间为10-20min;具体为15min。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热乙醇沉淀法包括:将所述血浆上清液与由蛋白保护剂、变性剂、氯化钠和水组成的混合液混匀后,调节pH至 5.0~7.0,在55℃~80℃,恒温保持20~60min,冷却至室温后调节pH至4.0~5.0,静置,一次离心,收集上清,淋洗所得沉淀,再进行二次离心,收集上清,合并两次上清,即为所述rHSA粗提取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蛋白保护剂为辛酸钠;所述辛酸钠在由蛋白保护剂、变性剂、氯化钠和水组成的混合液中的浓度为5~10g/L; 所述变性剂为有机溶剂;具体为乙醇;所述氯化钠在由蛋白保护剂、变性剂、氯化钠和水组成的混合液中的浓度为5~9g/L;所述由蛋白保护剂、变性剂、氯化钠和水组成的混合液的体积用量与所述血浆上清液相同; 所述变性剂的用量为所述血浆上清液体积的8%~12%; 所述静置步骤中,温度为室温;时间为1-3h;具体为2h; 所述淋洗步骤中,所用淋洗液为pH值为4.8的蒸馏水; 所述一次离心和二次离心步骤中,离心力为4500-5000×g;具体为5000×g;时间为50-70min;具体为60min。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用流动相A为0.02mol/L Tris-HCl,流动相B为0.02mol/L Tris-HCl+0.3mol/L NaCl; 所用阴离子交换色谱柱为DEAE弱阴离子交换色谱柱;流速为1mL/min;柱温为室温;检 2

胶乳透射免疫比浊法

附件5 胱抑素C测定试剂(胶乳透射免疫比浊法) 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旨在指导技术审评部门对胱抑素C测定试剂(胶乳透射免疫比浊法)的技术审评工作,同时也为注册申请人注册申报资料的准备及撰写提供参考。 本指导原则是对胱抑素C测定试剂(胶乳透射免疫比浊法)的一般要求,申请人应依据产品的具体特性确定其中内容是否适用,若不适用,需具体阐述理由及相应的科学依据,并依据产品的具体特性对注册申报资料的内容进行充实和细化。 本指导原则是供申请人和审查人员使用的指导文件,不涉及注册审批等行政事项,亦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如有能够满足法规要求的其他方法,也可以采用,但应提供详细的研究资料和验证资料。应在遵循相关法规的前提下使用本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是在现行法规、标准体系及当前认知水平下制定的,随着法规、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本指导原则相关内容也将适时进行调整。 一、适用范围 胱抑素C测定试剂(胶乳透射免疫比浊法)是指基于透射免疫比浊法原理,利用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人血清、血浆中的胱抑素C进行体外定量分析的试剂。 目前胱抑素C含量的测定方法主要是基于抗原抗体反应的 —1 —

免疫方法,如胶乳免疫比浊法、胶体金免疫比色法、单向免疫扩散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放射免疫测定法、荧光免疫测定法等,免疫比浊法可分为透射免疫比浊法和散射免疫比浊法。其中透射免疫比浊法可适用于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散射免疫比浊法需特定蛋白分析仪。 从方法学上讲,本指导原则仅适用于胶乳透射免疫比浊法,不适用于散射免疫比浊法。 依据《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号)和《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印发体外诊断试剂分类子目录的通知》(食药监械管〔2013〕242号),胱抑素C测定试剂(免疫比浊法)管理类别为二类,分类代号为6840。 二、注册申报资料要求 (一)综述资料 综述资料主要包括产品预期用途、产品描述、方法学特征、生物安全性评价、研究结果总结以及同类产品上市情况介绍等内容,应符合《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号)和《关于公布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申报资料要求和批准证明文件格式的公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告2014年第44号)的相关要求。相关描述应至少包含如下内容: 1.产品预期用途及辅助诊断的临床适应证背景情况 (1)胱抑素C的生物学特征、结构与功能、在体内正常和病理状态下的代谢途径和存在形式。 胱抑素C(Cystatin C, CysC)是一种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也被称为γ—微量蛋白及γ—后球蛋白,广泛存在于各种组织的—2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