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消费主义文化在中国社会的出现

消费主义文化在中国社会的出现

消费主义文化在中国社会的出现
消费主义文化在中国社会的出现

消费主义文化在中国社会的出现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陈昕黄平

本文试图提出的问题是:目前中国城社会中正在出现消费主义文化,这种文化-生活方式的出现和扩散是以思想-观念为主导的,是发生在日常生活层面和价值领域里的一场深刻变革。

本文所关注的并不是对物质产品的消费总量这一经济学意义上的变化,而是要从人们要消费什么、怎样消费以及为什么要如此消费的文化价值和意义系统中,去试图理解消费文化现象所涉及的生活方式、生活观念和由此体现的文化-意识形态的显著变化。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本文认为,随着中国社会日益加快的商业化步伐和与跨国市场“接轨”的速度,消费主义正在逐步确立其在日常生活领域里的意识形态影响力。

这一命题所采取的社会—文化观点,把消费文化领域里发生的变化不仅仅视为经济因素变化的结果。在拒绝简单的经济还原论的同时,本文从文化支配权的理论视角出发,强调消费主义生活方式变化的文化主导作用和文化建构意义。

基于上述考虑,本文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对消费主义问题的讨论,试图建立这样一种视角:文化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可以成为一个自主领域,从而对其它社会生活领域具有直接的影响和建构作用。本文认为:人们对消费符号象征系统为他们提供的意义的“积极认同”不是文化支配权的消失或意识形态的终结,相反,符号的建构作用是对文化支配权机制在当代社会实践中的补充,或一种新的社会生活与社会观念的组织与控制形式。

导言

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在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开始快速迈入大规模消费(或“大众消费”)时代,这种前所未有的划时代发展时至今日已经历了二十个年头。无疑这二十年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增长最快的时期,同样毫无疑问地,这也是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发生巨变的时期。在国门打开之前,中国的经济(生产-交换-流通-分配和消费)基本上没有摆脱短缺时代,绝大多数中国城乡的家庭仍处于温饱的边缘,几亿人还在贫困中挣扎,而那时即使是较为富裕的小部分人也还在节衣缩食地追求“老三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而就在这短短的二十年时间里,电视、洗衣机、电冰箱这“新三件”,已经在我国城市家庭中基本普及。进入九十年代以后,城市家庭对耐用消费品的追求已经变成了高档音响、大屏幕彩电、分体空调等,“新富”家庭开始以名牌服装和私人洋房、私家汽车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的“档次”和“品位”。

上述变化有理由使我们假定,中国社会正逐步进入消费社会。1随着其日益成为世界体系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人(当然,首先是所谓的“成功人士”,从沿海地区的“大款”、大城市的“新贵”,到演艺界的“名流”、高等院校的“专家”;其次是城市中年轻的“追星族”、“时髦族”)开始学会“与国际潮流接轨”,学会欣赏消费时尚,领导消费潮流。进入九十年代中期以来,这种对“新潮”“洋货”的追求更显示了全新的面貌:在各个大中城市,可以观察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着手刻意改变自己的外部形象:从装束打扮化装上模仿欧美和港台的歌星舞星明星,到把自己的头发染黄、皮肤染白、鼻子做高。

与典型的消费社会相比,中国的经济能力依然应当使相应的消费方式适应于生产社会,但是由于受到消费主义文化的影响,中国居民的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又在追随消费社会而出现明显的消费主义倾向。因此目前中国居民的生活既有生产社会的特点又有消费社会的特点。2前者主要是社会的经济能力和居民的购买能力的限定,如目前中国已经进入了所谓“内需不足”(“生产过剩”的代名词);而后者则主要是受到文化-意识形态的影响,人们所期望和追求的一套价值体系和生活方式,这在逻辑上可以是和“生产过剩”与否没有什么直接的关联,在现实中更可以与“生产过剩”同时并存:一方面是购买力不足,另一方面是对商品符号和意义的消费欲望和狂热追求。

另外一个吊诡是,虽然中国社会整体无疑还仍然属于发展中的“第三世界”(如果我们仍然使用“发展中社会”、“第三世界”这样的词汇的话),其GDP和人均收入,无论是按外汇兑换率还是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仍然处于很低的水平,尤其重要的是,人均的可利用资源和出产效率就更低;但是这种按照

1“消费社会”概念所指的现象与“大规模消费”概念差不多;在鲍德里亚(Baudrillarrd)那里,“消费社会”概念主要不是从单纯经济发展阶段的意义上来使用的,他更多的是在对消费现象或对“消费社会”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中谈论“消费社会”的。在鲍德里亚的后期著作中有主要阐发了“消费社会”的符号分析观点。参见Jean Baudrillard,Selected Writings, Edited by Mark Poster.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第50页。

2应该说明,所谓消费社会是与生产社会相对而言的。生产社会的主要特征是商品稀缺,社会的主要目标是增加生产满足社会需求;消费社会的主要特征是生产能力相对于适度与节俭的传统生活方式而过剩,为了生产方式自身的生产与再生产,社会就要不断地刺激消费,使大规模消费成为这种社会的基本生活方式。

“人均××”计算出来的低度发展水平,绝对不应/不能掩盖这样的事实:在社会中已经出现了一个“新富”阶层,正是他们,既是消费主义文化的对象,也是消费主义文化的主体;既是跨国财团及其代理进行市场营销和商情宣传的目标,也是身体力行“时代潮流”、“顶级时尚”和“强力消费”的先驱;他们既是所指也是能指。

这一系列双重特征或辩证法,说明文化-意识形态在构建当今现实生活方面与对生活的意义的理解方面的不可还原性和不可或缺性。

不言而喻,传统上人们所讲的需要与消费经常是指人们为了生存以及在此基础上满足一定的生活舒适与活动便利而产生的对衣、食、住、行、教育、娱乐等方面的基本需求和发展需求。人们曾经认为,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这些需求终究会得到满足。然而,历史一直在不断地向我们展示,现代社会中人的消费需求-欲望是永远无法得到满足的,因为:人们关于“基本需要”(或合理需求)的观念总是在变化,“基本需要”与“不合理的需求”之间的界限也从来就不甚分明;更重要的是,消费社会中实力雄厚的(特别是跨国的)商业财团和与之紧密配合甚至联姻的现代媒体(尤其是电子媒体)总是在创造、刺激和再生产着人们的消费需要和消费欲望,其驱使各色各类的人们不断地追求高档,无止境地向往名牌。即使是经济收入并不宽裕的普通民众,也在消费主义文化-意识形态的潜移默化的感召下,无视自己的经济能力而“积极主动地”加入了采购者大军与欲购者队伍的行列。

消费社会中人们所消费的商品不但具有使用价值,而且还具有符号象征意义。3由于追求使用价值需要的消费逐渐得到满足,消费社会越来越多地把人们的消费兴趣转移到商品的符号意义方面。这后一种意义,由于依托符号体系自身的编码规则,与商品物质形态的使用价值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从而也就脱离了传统的社会学和经济学意义上的需求或需要范畴。对商品符号意义的消费可以说也就是对欲望本身的消费,因此是虚幻的和无止境的需求。这种对商品符号意义的消费欲望以及由这种欲望所推动的消费行为的现实意义与后果,正是本文所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不仅是消费主义文化-意识形态的特征之一,而且也是理解现代消费社会和消费主义文化-意识形态的关键。

这里所说的消费主义文化-意识形态(culture-ideology of consumerism),不同于经济意义上的消费。消费主义是指这样一种生活方式:消费的目的不是为了实际需要的满足,而是在不断追求被制造出来、被刺激起来的欲望的满足。换句话说,人们所消费的,不是商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而是它们的符号象征意义。合理满足消费的使用价值与无度占有符号意义的消费是基于两种不同类型的生活伦理、观念、价值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4

3消费品(或服务)的使用价值是指它们的物质方面的功用;消费的符号价值则是指通过消费获得表现经济地位、政治地位、文化地位等阶级或阶层差别,以及追求通过消费表现风格、品位、时尚等象征意义上的满足。消费的符号象征意义本身并不是现代社会的特征(参见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但是,消费符号价值对全社会的普遍意义和控制作用的确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Jean Baudrillard,Selected Writings;L. Sklair.,Sociology of the Global System,Harvester Wheatsheaf , 1991。

4消费主义文化—意识形态的概念首先由L. Sklair 在他的著作Sociology of the Global System中提出。L. Sklair认为在资本主义体系的全球化实践中,文化总是具有服务于这个体系的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功能,在这个领域中的所有跨国文化实践毫无例外地同时属于意识形态的实践,因此可以将消费主义叫做消费主义文化

—意识形态。参见L. Sklair , Sociology of the Global System, Harvester Wheatsheaf, 1991, 第41~42页。

消费主义的大规模消费需求是被创造出来的、无形中把越来越多的人都卷入其中的生活方式,它使人们总是处在一种“欲购情结”(buying mood)之中,从而无止境地追求高档和名牌,这本身又构成了现代消费社会中社会关系再生产的条件,消费从而也成为人自我表达与认同的主要形式和意义来源,对商品的符号意义的消费过程构建了新型的社会统治与社会支配的方式,并且体现着一种新的社会生活组织原则。大规模消费向全社会各个领域的渗入已经构成了一种人们接受变化的新型合法性来源。

在现实生活中,消费主义既表现在实际生活中也体现在观念上:消费主义并不总是表现在花了多少货币、购买了多少高档商品上,它也体现在各种各样的一次性消费上。高档消费也好,一次性消费也好,都是对能源、材料、资源、技术以及劳动的高消耗,通常也是对环境-生态的大规模破坏。观念上的消费主义则是指,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现在还不能消费,但已经在极力追求或模仿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甚至常常超出实际经济能力或压抑基本需要的满足而去追求心理上或观念上的消费,如“逛商店”(Window Shopping,与之对应的是“橱窗展示”或Window Show)。这类生活方式的特点是在观念高消费与实际高消费之间产生经常性的矛盾、焦虑和紧张。

高额或高档消费生活方式在任何时代都有,所以一般意义上说高消费并不一定就等于消费主义,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是由商业集团的利益以及附属于它们的大众传媒通过广告或各种商业文化和促销艺术形式推销给(在许多情况下,是在不知不觉中强加给)大众的一种生活方式。因此,消费主义的特征之一是由大众媒介推动和扩散的、把越来越多的人(不分等级、地位、阶层、种族、国家、贫富)都卷入其中的消费生活观念与消费方式。这种生活方式不是经常地表现为与个人或一国的经济条件相联系,恰恰相反,它经常表现为不顾个人或社会的经济状况,从而更多地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无论是观念上的还是实际中的消费主义生活方式的正当性以及大众媒介对这种生活方式推销的成功,都主要借助了消费商品的符号象征意义在大众中造成的心理与社会动力。地位、品位、时尚、美好生活等观念与象征价值是这种符号意义所创造的主要话语系统。

接受了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就意味着对支撑这种生活的价值、思想和观念的认同,无论是传统的还是新潮的、本地的还是外来的、自觉的还是被动的,意识到的还是没有意识到的,总之人们对所发生的任何变化的自觉或不自觉的抵抗都行将瓦解。因为,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任何有利于扩大消费和满足消费欲望的现实或变革都可以在消费主义文化—意识形态的基础上获得合法性。

消费主义在引导和控制人们的消费观念和行为上表现为一种话语权力。它为人们所提供的,不仅仅是生产和消费某些特定类型的消费品的正当性,而且还提供人们据以知觉和思考的意义与概念体系,它以话语权力的形式使人们“自觉认同”它所提供的“美好生活”的观念。然而,这种“美好生活”对于保证全球市场经济体系的生产和再生产是显然不可或缺的,这也恰好表明消费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5更为激进地说,如果消费主义文化—意识形态在现实生活中更多地是代表着某些特定社会群体的兴趣或利益的话,那么它还是一种葛兰西意义上的文化支配权或说社会生活中的主导意识形态。因为它在客观上维护并且再生产着一种带有特定利益格局的的社会生活形式和利益格局。

5参见L. Sklair, Sociology of the Global System, Harvester Wheatsheaf, 1991, 第41~42页。

有没有消费主义?

本文的基本假设是:一:源于西方社会尤其是战后美国社会中的消费主义文化正在渗透到中国城乡社会的日常生活领域;二:消费主义生活方式在中国城乡的扩散是以文化支配权的形式实现的;三:消费主义生活方式正在中国城乡形成,它的形成机制是消费主义文化—意识形态正在中国城乡取得对社会生活文化领域里的思想、道德、知识方面的意识形态宰制或文化支配权。

需要回答与之相关的几个最基本的问题是:

1、中国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是否具有消费主义倾向?

2、消费主义文化在中国是怎样出现和兴起的?

3、哪些群体消费主义倾向较强?为什么?

4、消费行为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哪些重要影响以及是怎样影响的?

为了便于使消费主义概念更加可操作,本文将以“消费主义指标”6的方式测量被调查者的消费主义倾向,为此我们将消费主义概括为三个主要特征:(1)、消费的高档、名牌倾向;消费的高档、名牌倾向主要表现在对高档耐用消费品的追求和对商品的品牌意识。在调查中主要观察了80年代以来以彩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等为代表的高档耐用消费品的拥有和购买愿望。同时我们还对被调查者对80年代以来逐渐进入中国的世界主要消费品跨国公司品牌的了解、兴趣以及对国外产品的购买愿望做了调查。(2)、消费的广告效应;对于消费的广告效应问题,主要基于消费主义是通过广告及大众媒介传播的这种假设而设置,对物质享受的欲望存在于任何社会以及任何时代,而当代消费主义是以大众传媒的技术手段的革命性变革和普及为特征的。尤其是电视和购物场所中的广告在消费大众化和消费符号象征化方面的独特作用是消费主义所特有的。商品广告面向大众,这使得高档消费品和奢侈消费的意义程度与凡勃伦的“有闲阶级”消费有很大不同。(3)、消费的符号象征意义。消费的符号象征意义是消费主义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与商品的符号消费价值有关。商品生产者以及透过大众传媒在商品消费中所创造的象征意义在很大程度上与商品的使用价值无关,消费的目的是表现性的。品牌、广告以及“肥皂剧”将风格、地位、品位、身份以及有关“美好生活”的影象(image of good life)赋予形形色色的商品并通过它们不断改变着“基本需要”的含义,从而刺激着大众的“人造需要”或消费欲望,而这些符号不但总是指向高消费,而且在发展中国家还往往指向“洋消费”。因此,消费主义的符号象征意义是指人们对这些被创造出来的“意义”的追求与消费,它是人们永远处在“欲购情结”之中。

6指标说明请见附录2。

为了对京津两地居民是否受到消费主义文化影响有个大致的概念,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样本个案在所设定的“消费主义指标”得分中的分布情况(见图1-1)。

图1-1表明京、津两地的样本中500多个案例的消费主义倾向。从消费主义指标的“0”端(“非消费主义”)到消费主义指标的最高端“82”(“消费主义”),样本中的人数分布明显向消费主义一端偏斜。在经过数据整理的表1-1和图1-2中可以看到,“非消费主义”18人占3.2%,“消费主义”108人占19.3%;非消费主义倾向(“非消费主义”+“较非消费主义”)127人占22.7%,消费主义倾向(“消费主义”+“较消费主义”)433人占77.3%。

上述数据明确显示,中国城市居民已经开始受到消费主义的影响。

广告与消费主义的关系

广告不仅仅是一种有效的促销手段,而且也是一种文化—意识形态工具。广告在推销一种商品时,不能不同时(有意或无意地)推销适于这种商品流行的生活方式以及支持这种生活方式的文化价值观念。

通常消费主义与广告及大众媒介作用联系紧密。在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中,我们将“广告对您的日常生活有无影响?”与“消费主义指标”交互分类,结果发现它们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关系(见表1-2)。“广告影响”(分四个级别)与“消费主义指标”的相关度甚至比数据显示的还高,一是因为在调查的顺便访谈中人们时常不愿显得重视广告,流露出如果回答“广告对自己生活影响很大”会“让人觉得愚蠢”;二是我们发现人们即使不直接受到广告的影响,也难免间接受到影响,他们往往从亲友、同事、商场那里获得商品信息或是受到消费示范作用的影响,而这些渠道通常与广告有着明显联系。再比如,当我们问及“您了解广告的主要渠道是什么?”时,作出正面回答的竟达到样本个案总数的 97%以上;在作出正面回答的群组中有78.4%的人有消费主义倾向,而没有给予正面回答的群组中这一比例只有41.7%。

以上统计结果和分析表明,广告与消费主义的联系是明显的。指出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它印证了消费主义的一个定义性特征,从而进一步支持了中国城市居民中已经存在消费主义的假设。

消费的符号象征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服装最具有基本需要的性质,但在特定的文化中服装有最有可能具有符号象征意义。为了了解在消费主义文化中人们购买服装的动机,我们在问卷中提问了购买服装的目的。其中可选择的回答是:“1、跟时尚”,“2、符合身份”,“3、日常穿戴”;服装消费的象征表达意义逐渐减弱。这个问题在设计上虽然有些模糊,而且容易使答案有向

“3”集中的倾向。但是我们仍然发现:回答“跟时尚”的38个人中有34.2%在“消费主义指标”中具有明显消费主义倾向;回答“符合身份”的162个人中有明显消费主义倾向的是29.0%;而回答“日常穿戴”的347个人中有明显消费主义倾向的比例则降到13.0%。此外,当我们假定上述三个回答的符号象征意义从答案“1”到答案“3”逐渐减弱时,该项问题与“消费主义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强度较为明显。这表明,在购买服装的消费行为中对服装的符号价值的消费倾向越强,其消费主义倾向也越强,反之亦然。

在调查随访中我们还发现,人们对于进口商品的观念中有相当强的符号象征意义。一般认为进口商品的质量、功能通常是它们受到格外青睐的主要原因。但是进口商品的质量、功能因素往往不是在使用价值上受到重视的,而是它们的象征意义。重要的不是使用商品的质量与功能,在消费进口货时,表达占有它们的能力和跟上时髦受到特别重视。然而最常听到却是:“要买就买个好的。”那么什么是“好的”呢?从我们的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大多数人倾向于购买进口高档耐用消费品,只有很少一部分人选择“无所谓进口、国产,视质量、价格等因素而定”(见表1-3)。“要买就买好的。”而“好的”又不取决于对质量、价格因素的考虑,在这种情况下倾向于进口货,剩下的只有“洋”货的符号象征意义了。洋货代表高消费、代表高档次,因此,洋货象征着购买力、地位、品位以及时髦。

上面我们谈到了消费主义的三个主要操作性定义特征,并通过经验材料的分析检验发现上述三个定义特征在我们的样本中有明显的表现。因此我们的样本经验数据可以支持这样的假设,即中国的大城市如北京、天津,或至少,在我们的样本中,已经存在较为明显的消费主义生活方式。

城市高消费群体尽管消费水平不尽相同,但在求新、求贵、求名、求洋方面基本是大同小异的,或说表现的比较一致。在这种消费方式中我们很难泛泛地从通常所说的“需要”来确定其意义。

一般来讲对财富的欲望以及通常对“炫耀消费”的欲望在各个时期都是普遍存在的。然而,消费主义在城市高消费群体中所表现的消费需要受到有三个主要信息来源刺激和引导,即广告与大众媒介、高档消费购物场所以及攀比与模仿,所追求的目标多是国外和港澳流行趋势。在消费过程中主要达到三种明显的的目的:1、满足高档商品和服务的实际使用价值方面的欲望;2、满足占有方面的欲望:能享受别人没有的东西;3、满足虚荣的欲望:有炫耀和显示财力、派头、身份的意义。第一种满足虽然经常与其它两种满足有密切的关系,但是它与其它时期相比已经不那么突出,这一点通常表现在消费商品本身的功用越来越模糊不清。比如花大钱买下艺术品、钢琴(实际上对艺术毫无兴趣,而只是按照画报、电影中看到的样子装饰房间)、名酒(如X.O,但并不喜欢这种口味)、不断更换屏幕更大功能更全的彩电及音响(尽管从实际使用上讲那些功能“从来不用,也不会用”)等。更确切地说,这种满足更注重的与其说是消费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如说是消费奢侈所带来的刺激:“玩儿腻了,换个花样”以及争夺消费领先权。必须借助消费来“找感觉”,否则生活就变得“太无聊”。在消费中人们才找到了价值,感觉到存在的充实,没有这种奢侈消费就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

欧美及港澳台日本韩国的流行的高消费趋势总是国内的“新贵”、“大款”以及“追

星族

”、“时髦族”极力追赶和模仿的目标,甚至在与高消费有关的语言也尽量“洋化”和“港台化”以显示他们的“不俗”与“档次”。这里“不俗”是指与众不同,能够消费普通人无力消费或尚未消费的商品与服务;而所谓“档次”就是“高消费”和“洋消费”的同义语。由于在中国目前的经济条件下只有“高消费”才能实现“洋消费”,因此上“档次”的核心内容主要是“洋消费”。人们对广告的某些偏好也相当明确地反映出对“洋消费”的普遍兴趣。(见表1-3)

一些经济学家把这叫做“消费早熟”,仿佛它的不合理之处仅仅在于到来的早了一点;另一种经济学观点则认为它推动和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增长。这两种观点都只是从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这种单纯经济学角度看待消费问题,而忽视了人们对符号的消费和品位的鉴赏的文化意义,忽视了消费主义的文化-意识形态作用。

“洋消费”在国内已经不单是“新富”们的专利,它通过消费示范作用,并由于大众媒介的极力推销和各个阶层的竟相模仿已经具有大众化的势头。图1-3 显示人们对外国广告的普遍兴趣。当问及对不同内容的广告的兴趣时,在总共448个有效回答者中44.5%的人选择外国商品广告,33%的人回答无所谓,而选择中国商品广告的人只有22.4% 。

在了解人们对于不同广告偏好的原因时,我们发现,偏好外国广告的群组中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人认为外国广告“有吸引力”,或者回答“可以了解国外生活”,只有一少部分人是出于“信息量大”或“可信度高”。这种情况与偏好中国广告的群组以及与对广告没有什么选择倾向的群组相比形成鲜明对照,后两者出于信息或可信度而接受广告的比例占绝大多数。(见图1-4)

与之相似的情况是,人们在实际购买高档耐用消费品时对进口货的偏好甚至更为明显。(见表1-3)有趣是,虽然收入因素影响到购买高档消费品时对产地实际考虑(见图1-5),但不同收入群组在对国外广告的偏好上只是在最高和最低收入群组之间可以看出差别,高收入组与中收入组之间却没有受到相应的影响,而对中国广告的偏好无论收入高低都相差无几。(见图1-6)

关键的问题是,商品广告不但传达商品信息,同时也为推销商品而推销和扩散与之相联系着的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因此,它不单使人们追求“洋消费”的物质用途,在崇尚和追求商品的物质功能时,还造成崇洋的心态、习惯以及思想与情感,从而使“洋消费”成为一种文化价值倾向,即“消费”一切与“洋”有关的的东西。取名要取洋名;说话要带洋文;过生日要吃蛋糕、唱“Happy birth day to you!”;聚会上要跳迪斯科、唱卡拉O.K.;中学小学校服要选洋牌子;大中学生要过圣诞节、情人节;共青团庆典要放“铃儿响叮当”;小姐要傍“老外”;“精英”要移民;……甚至在有众多党、政、军高级干部、高级知识分子、各行各业的代表以及前国家主席夫人出席的中央电视台文艺晚会上,也要全体起立在“星条旗永不落”的音乐伴奏下扭动身躯做健身操。如此“洋消费”不胜枚举,形成了九十年代的新潮文化景观。

这一切都在“与世界接轨”和“全球化大趋势”的名义下堂而皇之地进行。当然,没有人不想搭上“现代化”这辆列车。但正是体现消费主义的商品-符号及其所负载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使消费者或多或少愉快地、积极主动地与跨国公司的夸张逻辑和全球化的资本主义秩序相认同,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常常忘记或无视这种逻辑和秩序中根深蒂固的利益、种族、文化歧视与偏见,以及贯穿始终的经济与政治和话语上的不平等。消费主义为

这一切提供了文化

-意识形态的合法性和支配权。

一位城市被访谈人所说,“中国就是不行,瞧人家生产出来的东西,再说人家制度不好,人家的东西就是好,你的制度好怎么就生产不出来?”这里,问题被改变了,对商品的比较被转化为对制度的比较,商品好即制度好。对物质产品的满足取代了在对社会制度的评价中应该属于其它价值判断的重要而有意义的范畴,从而通过消费领域,或者说通过消费的意识形态功能为物质消费领域以外的人类活动设定了意义。除物质消费以外,据以对社会制度作出分析和判断的其它基础已经趋于瓦解,消费主义文化—意识形态拒绝任何对其自身的反思与批判。消费主义的生活态度阻碍着对现实生活方式合理性的继续关注,“随着这些有益的产品在更多的社会阶级中为更多的个人所使用,它们所具有的灌输作用就不再是宣传,而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它是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它比以前的生活要好得多,而且作为一种美好生活方式,它阻碍着真正的改变。因此出现一种单向度的思想和行为方式,……”7

本文试图表明,尽管经济收入在决定消费行为方面为个人和家庭提供了重要条件,但收入(作为经济因素)对消费主义倾向绝非是一种决定性的条件。年龄与教育这两个变量相对独立于经济收入因素(经济收入与这两者的相关性几乎为零)与消费主义倾向发生的直接关系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看作是思想、观念与文化对经济条件的相对独立。对此,本文倾向于认为文化因素,即年龄变量背后的观念差异以及教育的文化灌输作用和知识分子的对文化资本的偏好,构成了年龄与教育这两个变量与消费主义从上述几个方面的相对独立的关系。这种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本文开始是所提出的消费主义在中国逐渐成为一种文化支配权的假设。消费主义价值观念不是社会的经济水平发展的一定程度的自然结果,而是文化灌输的结果。大众传媒以及大众消费品通过的提供特定日常消费的内容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这种新的生活方式既是消费主义文化—意识形态的塑造手段也是它的塑造结果。

7参见H·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张峰等译,重庆出版社,1988年第一版,第12页。

乡镇里的消费主义

在作为大众媒介主要手段的电视甚至在农村也已经十分普及的今天,奢侈消费再也不是凡勃伦在《有闲阶级论》里所描述的那种与大众无关的一小部分上层社会成员的事情。凡勃伦甚至提到,乡村居民在那个时期过着不受有闲阶级炫耀消费影响的自得其乐的生活,储蓄和家庭享乐在某种程度上替代了消费的作用,而只有城市下层阶级才易于受到诱惑。8这种看法多少也符合中国传统乡村的情形,但如今已是时过境迁。在今天的中国,不管多么封闭遥远的乡村,哪怕村子里只要有一台电视机(电视机进村,既是手头有了点余钱的农户的愿望,也是“电视下乡”的结果),千里之外所发生的事情也犹如近在咫尺。农村人围坐在电视机跟前观看新闻、广告和连续剧(特别是港台连续剧),替代了打牌、聊天和睡大觉。事实上这也正是广告商与“肥皂剧”制作者所预期的效果。乡村居民因此也有了“发展”与“现代化”的追求,数千万廉价劳工离别老小、远离家乡加入城市和沿海产业劳动大军的行列,既有收入差距的诱惑,也有城市生活风格的吸引,而来到城市以后的农村青年,大部分既不能融入新环境被城市人所认同,也不能再回到过去,而沦为现代与传统之间的无根的“边缘人”。他们在外挣得的现金固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们的家乡人多地少的格局,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他们及其家人的物质生活,但是究竟有多少钱花在为追赶时尚而购买的对于他们尚不实用的高档消费品上,这虽然难以统计但依然可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不仅如此,大量的乡镇企业或小在当地的开发以毁坏粮田、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生产伪劣商品、恶化社会关系、牺牲社区的信赖和安全为代价,所增加的收入也常常是用来追赶花样不断翻新的一轮又一轮的消费潮,如“南洋建筑”、“美标装修”,甚至有时不得不压抑家庭的基本生活需要或投入过量的劳动。即使如此,面对商品广告以及其他人的高消费场面也时常只好望而兴叹,自愧不如。在江南的农村,TVE是最发达的,农民的收入也比其他地区要高出许多,这里青年人结婚没有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几大件”不行,但是有的地方由于没有通电或者没有自来水而把电视机用来做摆设,把电冰箱和洗衣机用来装粮食或其他东西。

这里,我们愿意提出以下问题来讨论:1、中国的传统社会是否发生了消费主义意义上的生活方式转变? 2、如果是的话,是什么力量或因素促成了这种转变?它的来源及合法性基础是什么?3、这种变化的力量或因素以什么方式作用于中国传统社会的日常生活?4、消费主义对人们的观念和现实生活带来哪些变化?5、新的消费方式和消费观念怎样构造了人们在其中的社会地位以及他们的社会关系?6、这种生活方式产生了什么样的利益格局,谁得到了什么,谁失去了什么?

8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66~68页。

华北农村地区几个村庄的消费情况调查

在华北农村地区我们主要选了三个村庄观察当地的消费状况和特点。三个村庄分别是地处北京城乡结合部A的村,城市远郊区B村和河北省相对远离城市以及交通线的C村。这三个村在改革开放以前都是人民公社体制,主要从事粮食种植生产,经济发展水平相差无几。

A村在华北沿海地区经济状况属于中上等水平,以电视、洗衣机、电冰箱、收录机等为代表但80年代中期以来进入中国农村的新一代高档耐用消费品基本普及。其中较富裕户已经追随城市近几年的兴起的居室装修热,另有一部分高收入户已经开始将八十年代的高档耐用品升级换代为所谓九十年代初或九十年代中期的流行式样和品牌,有些已经购置空调、汽车。但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消费热点主要集中在盖房、装修、继续购置耐用消费品。

B村在九十年代以来出现新一轮建房高潮,由于村里有规划,村东北角已经出现了两层的楼房小区;不愿盖楼房的可在村里原地基翻盖,基本上都是加大、加高和使用新材料、新标准、新式样;高档和耐用消费品在继续普及的同时正在经历更新换代,新标准主要是参照九十年代初期城市流行趋势,也有一部分家庭直接跟随九十年代中期的最新流行趋势。

C村人均收入相对较低,大部分人温饱有余但不富裕,建房和购买高档耐用消费品需要投入相当大的劳动,以取得可以跟随当前消费潮流的收入。如果家里有病人或有事需要较大花销,就很容易沦为贫困。另一个特点是村里两极分化程度较大,人均收入千元左右和人均收入十万元的户在村子里都有,因此消费情况相差也很大。

这三个村子分别处在与北京不同的距离上,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也不同。但是目前都处在明显的变化之中之中;无论这三个村子村子经济条件发展状况如何,其共同特征是,它们都受到新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的影响,整个生活方式都在起变化。

盖房热潮

A村的房子在80年代初期和中期已经基本上更新完毕,当时主要是将70年代、60年代、50年代甚至更早的危房、旧房、老房和土房以及砖土混合房重建或改建成完全的砖瓦房并铺水泥地面。80年代的建房高潮之后,村内人均面积在20平米以上,而且从质量上得到了大大改善。大多数家庭还建有专用厨房和自己的厕所,另外还有厢房若干间,院子大多在100平米以上。村里人自己讲,一套这样标准的房子可以住两三代人口,住30~40年甚至更多长时间也没问题。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村内正在兴起新一轮的建房热。这次建房一开始并不是像80年代那样普遍自发的,也不是像80年代那样单纯为了改善居住条件。最先带动这次建房的是村里的高收入户,他们是各类乡镇企业经营领导和主要管理者,村行政干部,土地承包户和个体户以及在城里有稳定职业及可观收入者。这次在建筑上的主要特点是:1、明显增加高度和扩大面积;2、尽量提高装修档次;

3、改变内外风格式样;

4、增加卫生间设备和取暖设备。

在增加房屋高度方面没有明显的使用价值,首先是上面提到的那些领先者在这一轮建房中明显地增加了新房的高度,在村里十分突出,再加上新的外部装饰,给人以鹤立鸡群之感。随后几户很快如法炮制,这马上在村里引起连锁反应,人们纷纷改建房屋,主要是在高度上和房屋外观上赶上新“趋势”。这样一来不但新建房有了新的标准,而且许多80年代刚刚辛辛苦苦盖起的房子也都要按新标准改建。新的标准大大增加了建房造价,椐估计新标准比80年代的标准光土建工程就要增加一倍半的开支。一些无力照新标准建房或改建的家庭则感到落伍或抬不起头,甚至直接影响到找对象和结婚。另一些收入不高的家庭虽然勉强跟着潮流走,但经济负担很重,几乎都要承受巨大的债务和人情压力。这种压力往往造成以后的家庭矛盾、过度劳累等不良后果。然而更新的标准又已经开始出现了。这里主要以九十年代第一轮建房为例,实际上这已是这些地区农村自70 年代以来的第三次建房热。前两次主要是改善居住条件,而第三次则明显表现为象征意义。下面我们通过一些调查采访和观察个案予以说明。

在A村的调查采访中正好赶上一家正在赶雨季之前按新标准改建房屋,建房者是被首先采访的老人的二儿子,老人讲他二儿子准备要说媳妇,故此正在照新标准改建原来的房子,原来那套房子也是八十年代盖的,一共四间,这次要盖五间;老人、老伴与六儿子、儿媳一起过,原来的房子是七十年代盖的,但质量较好,今年也由儿子做主按新标准刚刚盖过新房,完工才两个月。老人一家(包括在村里的四个儿子家)在村里的经济条件属于中等偏下。这次翻盖主要是往高盖,高台、高房,前脸立五根大红柱子,有横贯五间房子长的门廊,顶子是“老檐插扉头”。这些特点是八十年代建房式样所没有的。此外,还要增加许多内装修,如吊顶、墙壁和水磨石地面,有的还要装铝合金加茶色玻璃门窗,外墙贴瓷砖等。实际上这些新标准,包括面积的增加并没有多少使用价值,尤其对许多收入不高的家庭来讲明显是一种超出经济能力的奢侈消费。然而其象征意义是十分显然的。调查所走到的各家几乎都对此直言不讳。最表面的目的就是相互攀比,高房子、新标准显示在气势上“高人一头”,至少也要不比别人“低”了。这已经不是个人的心理感觉,而是村落或社区的评价标准。过去都差不多,想冒尖也不可能;现在差别被视为合理合法的了,人们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主要借助消费表现出来。因此,房子盖得高、盖得好,说明有能力、富裕以及在村里的有地位。村里人说对象以至村与村之间说对象,在其它条件还不大清楚的时候主要是看这家的房子,房子不行就不谈,谈成了也要先把房子盖得像样了再结婚。

中国的社会与文化

一、单选题(题数:50,共分) 1.以下人物不属于“立言”的楷模的是? 分 ?A、 ?B、 ?C、 ?D、 ?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2.唐山大地震发生在哪一年? 分 ?A、 ?B、 ?C、 ?D、 ?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3.将“和谐社会”作为国家发展的基本方向而提出的是什么时候?分 ?A、 ?B、 ?C、 ?D、 ?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4.“和谐世界”的理念是由哪位领导人提出的? 分 ?A、 ?B、 ?C、 ?D、 ?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5.扬仁凤宽是多少? 分 ?A、 ?B、 ?C、 ?D、 ?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哪一学派的处事原则?分 ?A、 ?B、 ?C、 ?D、 ?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7.“学而优则仕”思想形成的始源是? 分 ?A、 ?B、 ?C、 ?D、 ?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8.“重本抑末”中的本指的是什么? 分 ?A、 ?B、 ?C、 ?D、 ?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9.“扬仁风”是在北京皇家园林()中。 分 ?A、 ?B、 ?C、 ?D、 ?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10.科举制度在什么时候结束的? 分 ?A、 ?B、 ?C、 ?D、

11.英国著名的研究中国科技史的人是谁? 分 ?A、 ?B、 ?C、 ?D、 ?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12.以下属于中国思维特征的是? 分 ?A、 ?B、 ?C、 ?D、 ?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13.《黄帝内经》中认为人的食道和肠道的比例为?分 ?A、 ?B、 ?C、 ?D、 ?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14.叶落归根的观念产生于? 分 ?A、 ?B、 ?C、 ?D、 ?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15.与中国相比,西方的科技思维特征属于以下哪种?分 ?A、 ?B、 ?C、 ?D、

我了解的中国传统社会与文化

我了解的中国传统社会与文化 内容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它形成于农耕经济基础之上,并具备多种与西方文化截然不同的特质。随着现代社会的种种弊病愈演愈烈,现代人更需要从传统中汲取智慧,获得启迪。我们有必要将目光投向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以一种“温情与敬意”的态度,重新对传统文化进行定位,对传统社会进行研究,并认真思考其与当代社会的关系。 关键词:传统文化传统社会文化特质当代社会 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四个显著的特征: 1.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在官方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正统地位,对中国文化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可以说,儒学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主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二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的条件下,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三是经世致用之

中国传统文化答案

一、名词解释 01、崇龙尚玉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玉代表高贵的身份和修养。 02、阴阳五行 阴阳五行思想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以研究阴阳、五行等矛盾关系为特征的原始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思想。 五行是水、火、木、金、土。阴阳家邹衍继承了前代学说,并进一步认为五行“相生”、“相胜(克)”,并提出了“五德始终”的历史循环论,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03、王夫之 王夫之,又称王船山,汉族,湖南衡阳人。中国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与黄宗羲、顾炎武并称为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王夫之晚年居南岳衡山下的石船山,著书立说,故世称其为“船山先生”。王夫之一生主张经世致用的思想,坚决反对程朱理学,自谓:“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 04、内圣外王 内圣外王,指内具有圣人的才德,对外施行王道。“内圣外王”一词最早出自《庄子·天下篇》。但这并不妨碍用“内圣外王”来阐释儒学,因为自宋以来,随着儒道释三教合流,理学出现,随之开始用“内圣外王”来阐释儒学。 05、禅宗 禅宗,又称宗门,汉传佛教宗派之一,始于菩提达摩,盛于六祖惠能,中晚唐之后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也是汉传佛教最主要的象征之一。汉传佛教宗派多来自于印度,但唯独天台宗、华严宗与禅宗,是由中国独立发展出的三个本土佛教宗派。其中又以禅宗最具独特的性格。其核心思想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06、居士 古代称有德才而隐居不仕或未仕的人。 07、三清四御 “三清”既指天神所居之三处圣境,即玉清圣境(在清微天)、上清真境(在禹余天)、太清仙境(在大赤天),合称三清境;又指分别居住在上述三清境的三位至高神,即元始天尊(也称玉清大帝)、灵宝天尊(也称太上大道君、上清大帝等)、道德天尊(也称太上老君、混元老君、降生大帝、太清大帝等)。 四御是仅次于三清尊神的主宰天地万物的四位天帝。即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和后土皇地祇。四御中最受崇拜的是玉皇大帝,又称玄穹高上玉皇大帝,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全称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为道教所奉的总执天道的大神,位居三清之后的四御之首。 四御又有另一不同解释,称之为“四极大帝”,北方曰北极紫微大帝总御万星,南方曰南极长生大帝总御万灵,西方曰太极天皇大帝总御万神,东方曰东极青华大帝总御万类。 08、慎独 慎独是一种情操;慎独是一种修养;慎独是一种自律;慎独是一种坦荡。所谓“慎独”,是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之事。这是进行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也是评定一个人道德水准的关键性环节。 09、冠笄之礼 中国古代的成年礼仪。冠礼是男子的成年礼,一般二十而冠。加冠多在宗庙举行,由家长主持,并取字。笄礼是是女子的成年礼,一般十五而笄,由女性家长主持,将头发挽成发髻,盘在头顶,然后著髻。冠笄之礼作为人生的一件大事,庄严肃穆,标志着一个人从此开始承担责任。 10、合卺 古代婚礼仪式之一。即新夫妇在新房内共饮合欢酒。举行于新郎亲迎新妇进入家门以后。起于上古。本用匏(葫芦)一剖为二,以七将两器(瓢)之柄相连,以之盛酒,夫妇共饮,表示从此成为一体,名为“合卺”。 11、五服 古代王畿外围,以五百里为一区划,由近及远分为侯服﹑甸服﹑绥服﹑要服﹑荒服,合称五服。服,服事天子之意。 12、幞头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社会

从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看中国教育及中国式伦理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来的历史沉淀的结晶,它与中华民族一起成长至今。充分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的历史,也能让我们在纷繁各异的文化中体会到文化的博大与悠久。中国的文化在这片华夏土地上产生和演化,又养育着华夏土地上繁衍生息的炎黄子孙。 当然,对于中国文化的讲述要综合西方文化作以对比,老师在课堂上对于西方神话传说的讲解也是相当精彩,但我在此处只想简单讨论一下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与社会的几个问题,还有它们对于当今文化和社会的影响,从而具体到对我们大学生本身的影响。 作为一个大学生,我想我们在看到一些现象之后应该主动去发掘、思考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当我看到很多中国式过马路、看到很多学生期末复习“碌碌却无为”之后,就想去寻找更深一层的原因。在此,我想要谈论的两个问题很简单,第一是中国文化传统导致的中国不同于西方法律社会的伦理社会,第二是在中国文化传统影响下的中国教育模式。但是,由于自身知识储存不足,讨论过程难免会偏移重心,有所疏漏,还希望老师在看完此文后给予一个小小的点拨,学生自当感激不尽。 接下来进入正文,在古代中国,一个农业国家,财富的首要基础是土地。因此,在中国历史上,一切社会、经济思想以至政府的政策措施都以土地的分配和利用为中心。农业生产被认为是立国之本,而商业则被看为是立国之末。在一个重农轻商的国家里,商人不免收到轻视,在中国传统社会里,把民众按行业分为士、农、工、商四等。任何人出身于“耕读世家”,往往就引以为傲。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对此就做出了简要而精辟的分析。而在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中也说到“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这就是他在《乡土中国》中要讨论的乡土社会,所谓叶落归根,这样就造成了农民扎根在自己的土地上,在一些阶段中,各家过着“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生活。与此同时,农民的扎根导致了农民对于土地的依赖与忠诚,除非有了大的战争不会离开自家土地,于是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辛勤劳作中,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了吃

中国文化概论课后题答案

绪论 一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二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书本绪论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三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 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注意:这里还是记住为好,六大系统可简记为:社语俗物精艺) 四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一历史上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举例说明。 1 黄河中下游一带是是中国历史上百姓生存和繁衍的最适宜地区,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农业文明对中国文化的延续性起了很大的作用。 2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地理障碍对人类活动、特别是交通运输的影响。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形成了不同人群的不同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外来文化影响。 3 地理障碍对文化的传播有很大的影响,也使中国的不同地区所受的外来文化影响和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4 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是相对的,首先,不存在绝对的开放或封闭的地理环境;其次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再次自然地理环境也不是决定开放与否的唯一条件,海洋并不是开放的唯一途径。 5 中国历史上确实长期缺乏开放的动力,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根本的原因并不是地理阻隔,而是中国的地理条件过于优越。 二为什么同样的地理因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当然也是人类意识或精神的基础。因此,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是具有一定的决定意义的。,但是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地理环境在起决定作用的同时,也给人类的发展保留着相对广泛的自由,因为:第一,它并没有规定人类从产生到消亡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二,它并没有确定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和传递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三,人类只要不违背它的内在规律,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这一环境,实现对自身有利的物质转化和能量传递。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从来没有达到极限,今天离极限也还相当遥远。而且,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人们对地理

《中国妈妈》的文化分析

摘要:初次学习《影视文化分析》感触甚多,从最初的不懂不理解、到后来的慢慢理解并产生浓厚的兴趣爱好,再到后来的慢慢学会与自己所学的舞蹈专业联系起来,并得出相应的感想。在化分析和舞蹈艺术的王国里很多观点都相通的,都可以利用文化分析的观点去解释舞蹈所要的表达的情感和内涵。舞蹈既是一种文化现象,又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承。看一个舞蹈可以了解一个民族(文化、历史、艺术特色等),民族文化像一个纽带,将舞蹈艺术与文化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使舞蹈艺术与文化互相渗透,互为依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1]。鉴与所学的更多的是舞蹈学专业知识的背景,通过雷蒙.威廉斯三种文化定义:理想主义、文献主义、社会定义,对舞蹈作品《中国妈妈》进行文化分析。 《中国妈妈》这部舞蹈作品,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一位中国母亲抚养日本遗孤的故事。整部舞蹈作品主要是围绕着“母爱”这个情感主题进行编排创作。作品中,中国妈妈对日本遗孤的情感变化从开始的抗拒、不忍、接受、到最后的关爱及不舍送行整个过程中通过舞蹈演员的丰富表情和真挚的感情流露,将中国母亲的辛劳和内心的挣扎表现的淋漓尽致。 关键词:《中国妈妈》;文化分析;雷蒙.威廉斯;文化定义 1.前言 1.1选题的背景 舞蹈作品的成功与否,不在于舞蹈技巧难度如何的高超惊人,而在于是否表达出一定的思想内涵,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对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文明程度有一定积极的促进作用。《中国妈妈》这部经典舞蹈作品,深刻的演绎出中国妈妈伟大的母爱以及博大的胸襟,她们的包容让她们从一个狭隘、憎恨的世界走向一个宽广、友爱的境界,用无言的行动将善良诠释到极致,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既具体又形象的中国母亲形象。舞蹈作品中中国妈妈压弯的身躯诉说着老人生活的沉重,黝黑的皮肤表现出老人生命中的艰涩,但她依然是那样慈祥,那样开朗,那样豁达,让人难以忘怀。具有深刻的的教育意义和社会影响力,这正是中国母亲真实的性格写照,再一次的诠释了中国母爱的伟大。 1.2选题目的和意义 舞蹈作品《中国妈妈》用脸部表情、动作、音乐去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细腻的塑造了这个故事里的每一个人物,每一个细节,成功的描绘出了一个母亲最伟大、最本真淳朴的胸怀,和对每一个弱小生命的珍视。故事讲述的是战争年代,对待侵略过中国妈妈依然保持善良的母爱和最本真淳朴的胸怀,令人感慨万千。然而,身在和平年代在社会和国家中的各种关心、呵护的笼罩下,我们能否真正做到待人宽容、珍爱生命,这是一个值得深思和关注的问题。《中国妈妈》是在抗日战争这个非常时期,日本人帝国侵略中国人民,中国妈妈在惨遭日本侵略者血腥蹂躏时,面临家破人亡的背景下,不计前嫌,紧衣缩食,咬紧牙关,抚养日本遗孤,在这样历史悠久的文化下――这是何等的胸襟,但是中国妈妈真正做到了。这就是中华民族几千几万年渊源流传的传统美德!“谁言寸草心,抱得三春晖”,母爱是超越国界甚至是超越生死的,即使是背负着痛至骨髓的国家仇恨,也都会被母爱这人性中至善至纯的光芒所融化,大爱无言,母爱无疆!中国妈妈是伟大一段跨国的母爱,一位善良的中国妈妈抚养了令人发指的日本鬼子的遗孤,显现了女性的伟大胸怀[1]。通过对《中国妈妈》的文化分析,总结核心文化,为优秀文化的传承和研究提供参考。为自己或他人的思想文化意识敲响警钟,号召像中国妈妈学习。 2.《中国妈妈》的文化分析 2.1 《中国妈妈》文化分析――基于雷蒙.威廉斯的“理想主义”文化定义 舞蹈作品《中国妈妈》最终是以大团圆的结尾落幕的,是“理想主义”文化的真实写照。当年的异国小儿郎已经成了一个地道的中国姑娘了,她的活泼与懂事,让中国妈妈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简单的播种收割动作,让人联想到妈妈辛勤劳作,抚养这个本不属于自己的孩子,

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有何影响

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有何影响? 以宗法色彩浓厚和君主专制制度高度发达为主要特征的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 1.社会政治结构的宗法型特征,导致了中国文化的伦理型范式。 (1)这样的正面意义是使中华民族具有很强的凝聚力。例如在今天的社会中,当国家有难就会有八方支援的情形。在天灾地震面前,这样的伦理范式就会在人们的心中大势扩张使人们团结到一起,共同面对困难。这种文化伦理范式已经深入人们的心里。 (2)而负面意义是形成了中国社会根深蒂固的人情大于国法的弊端,所谓“子为父隐父为子隐,直在曲中矣”。在伦理政治的束缚和限制下,人们一生下来就被固定在一定的名分之内,循规蹈矩是社会对每个人的要求,因而极易养成惟上、惟书、惟亲的奴性人格。这样的负面影响使人们缺乏创新精神,“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以及“存天理,灭人欲”等封建纲常礼教,严重束缚了人的个性发展。 2.社会政治结构的专制性特征,导致了中国文化的政治型范式。 (1)其积极影响是强调了中华民族的整体观念、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造就了民族心理上的文化认同。深有体现的从古至今都深有体现,如中国的抗日战争、现在的反新疆恐怖分子等都是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使人们形成了共同的文化心理。 (2)君主专制制度缺乏民主机制。使国人存有严重的服从心态,对权威和权力的过分迷信,个人自信心都缺乏,文人影射传统等等。形成了中国社会“官本位”的现象和个人的奴性意识,因此“官本位”思想一直是困扰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严重阻力。这是中国实现民主政治的最大障碍。 而且在严密的人身控制之下,人们只能生活在一定的圈子内,处理好人际关系,处理好家庭关系,成为人一生中的主要任务。这是这种负面影响的表现,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摧残抑制。 3.宗法与专制的结合,在政治上表现为儒法合流,在文化上的反映则是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用政治伦理秩序代替了法律秩序,政治大于法律,伦理大于法律,因而法律意识、法律观念在中国古代很难找到立足之地。这种价值取向突出表现为知识分子“内圣外王”的心态,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和追求。这一特点,在先秦时期已经形成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一直被延续下来。 中国文化的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的范式从“内圣外王”的矛盾统一体中获得了坚韧的理论架构,并以小农自然经济和宗法专制社会政治结构作为牢固的基础,这几个方面的有

中国文化环境分析

中国文化环境分析 社会结构: 目前,一个与现代社会经济结构相适应的社会阶层结构已经初步形成,还正在发展之中。新产生了一个私营企业主阶层。有关部门统计,1995年以来,私营企业主每年增加约80万人,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私营企业主阶层还将继续发展。这是个应运而生的社会阶层。社会中间阶层正在逐渐成长。 集体主义,是主张个人从属于社会,个人利益应当服从集团、民族、阶级和国家利益的一种思想理论,是一种精神。它的最高标准是一切言论和行动符合人民群众的集体利益,这是共产主义和无产阶级世界观的重要内容。 语言: 汉语为主,学习和掌握英语的人也越来越多。

教育: 正规教育是个人现代学习的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必须的语言、概念和数学技能的媒介。它直接或间接的传授价值观和规范也是国家竞争优势的主要决定因素。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19636790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87985979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519656445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58764003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上升为8930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1146人上升为1403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3961人上升为38788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5701人下降为26779人。 中国九年义务教育正在有计划、分阶段地实施,全国已有91%人口的地区普及了小学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形式多样的成人教育和民族教育也得到很大发展;初步形成了多种层次、多种形式、学科门类基本齐全的体系。国际教育交流和合作也得到广泛开展。 信仰: 儒学体系最核心的价值伦理是忠诚、互惠的责任和对别人以诚相待。儒学中

中国文化四大特点

中国文化四大特点 1、国人关于吃的文化 中国的文化是非常讲究吃的,不仅仅是我们的餐桌上各色佳肴,“吃”也是贯穿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比如被人占了便宜叫做吃亏,混得好叫吃得开,过得不好叫吃苦,不肯听话叫不吃这一套,历史上的酷刑也是跟吃相关,比如剐,就是切成肉丝,铡就是拦腰切成两段,炮烙就是烧烤,都跟烹的方法有关。自己人往往叫熟人,不认识的叫生人。吃里扒外则是指不可饶恕的叛徒。关系又叫人情味。我们的人际关系有很多包含着吃的文化。我们的父母对子女的照顾往往集中在“吃”上,比如电话里经常会问:吃了没?吃的怎么样?回家也总是做一大桌菜,吃饭的时候夹菜,一些长辈表达自己的心意就会不停的给你夹菜。多数是对孩子的身体和吃喝关注,很少对孩子的心理状态关注。而当孩子长大之后也是一样,多是买些补品,奶粉,钙片什么的,表达对父母的”养育“之情。下一代之间是这样,而平等的成人之间的关系也通常在“吃”中。朋友聚在一起,没事就请客吃饭,拜祖宗的时候会摆出几盘菜和酒,而不像国外只是一束鲜花表达哀思即可。在吃的过程中,往往就会交心,君不见饭店门口总是有这么一幕:几个男人互相拥抱,握手,甚有相见恨晚的感觉。“民以食为天,万恶淫为首”,食是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和“的关系。而性则相反,是破坏人之间”和“的东西(但是也有”采阴补阳“这样的观念,认为性也是”吃“的一种)。甚至老子都说:治大国如烹小鲜。还是吃。我曾经学习老外早餐吃面包切片和麦片,结果发现又冷又难吃,完全不如豆浆油条来的可口。而日本的生鱼片也比不上中国的火锅吃的痛苦。仿佛我们生存就是为了吃上美味可口的食物,而西方人只是把吃饭作为补充能量的东西。一个吃为了生活,一个生活为了吃。 2、自制与自律 国人有很多被人弊病的坏习惯,比如随地吐痰,擤鼻涕,吐口水,当众挖鼻屎,不排队等等。书中有这样的解释:与西方人比较起来,中国父母对孩童的排泄非常随便,一般孩子都穿开裆裤,可以随便大小便。此外,小便通常由一位”阿姨“用嘘声催促。不是由个人的生理需要而决定什么时候嘘嘘,而是通过外人的声音建立条件反射,这在日后的成长中造成了公私不分的概念——自己最”私“的事也必须要让别人管。做事总是靠别人,靠集体,靠组织,靠群众。中国父母从小对孩童的要求不是养成独立的个性和人格而是如何保持与人的”和合“。在长辈面前如何遵守规矩,去人家做客时要表现的如何。小时候不知道多少次去亲戚家玩,回来都被恶揍一顿,原因就是没有按照规矩,礼仪。从小就被培养成事事看人眼色,处处以对方为重,不能直白的表达爱憎。同时父母之间会觉得安心坐在书桌边看书的孩子是乖的,好的,听话的,而每天乱动,贪玩的就是有”多动症“的。因此,只有在有“和合”的要求的环境中我们才会懂的如何去做,去按照秩序,规矩办事,而一旦脱离了这种关系我们就不知道怎么去做才合适了,于是公众与私人的领域往往分不清楚,自以为公众的地方都不是自己的,也不在乎自己的行为了。除了自己的小圈子,其他地方都是可以乱扔垃圾的。从小的习惯和文化影响导致了成人后公私不分,自制和自律的习惯未有培养好,这点确实影响深刻。 3、做人与面子 中国人的人格组成中有重要的他人成分,做人是指为了别人去“做”一个人为的角色,即使最后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比人。含示着一个人将社会公众对自己的看法看的比自己对自己的看法更为重要,中国人讲究面子,不是里子就是指把外表给比人看。做人首先就要看别人的“面”,不要等别人开口就可以通过察言观色去觉察对方的需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唯有

浅谈当今中国社会文化现象

浅谈当今中国社会文化现象 伴随着历史的发展,经济的繁荣,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文化也不断地得到了丰 富和升华。在不断得到丰富和升华的当代文化中,我们能看到时代进步的脚步,也能感受到社会现实的残酷和悲凉。平心而论,我认为中国的发展速度在当代社会的确无人能及,就连超级强国也只能望而却步,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由于我们过分追求社会经济快速的发展,也使得我们的文化发展有些许的畸形。 首先是人们思想的物欲化!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时万万不能的。为了追求物质上的满足,人们秉着金钱至上的原则,不断地打破着自己的原则,违背自己的信念,甚至出卖自己的灵魂。这年头,教授摇唇鼓,为了赚钱;明星卖弄风骚,一系列的“门”事件发生,为了钱;新闻捕风捉影,随意夸大,引人们关注,为了赚钱。这已经成了一个张口闭口就是钱的社会。“财产纠葛”,“拜金女”,“分手费”等专有名词不断地出现,感情成为了利用的工具。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都免不了与钱扯上关系。 不仅是大人思想的物欲化,小孩子和青少年也是深受当今社会畸形文化腐蚀。由于网络的普及,缺乏辨别能力的小孩和青少年们被一股脑地灌输了不论好的,还是坏的思想,以被动的姿态过早地接受了他们不该接受的事情,青少年原本该积极向上的信念不断被荼毒,腐蚀。“非主流”“空虚”“颓废”“寂寞”等一系列的名词不断的出现,成为火爆名词。近几年来,超级女生、梦想中国等大型选秀活动造出了众多的星级人物。这在中学、大学里掀起了滔天的巨浪冲击着校园,引得不少学生试图放弃学业去参加选秀活动。“吃苦耐劳”的时代精神已经渐渐被遗忘了,人们越来越渴望一夜暴富。当今的青少年亦是如此,怕吃苦,怕努力,宁愿麻木也不选奋斗,让自己沉迷于网游,网络小说、玄幻小说,韩剧中,逃避生活。 再者是思想道德的滑坡!在当今市场经济社会里,不讲诚信、不顾责任、不凭良心的人和事屡见不鲜,整个社会充斥着物欲横流、见利忘义等思想,人们更是缺乏荣辱感、笃信潜规则,道德底线一再失守。如近期社会上相继发生的“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从苏丹红到三氯氰胺,从瘦肉精到染色馒头等关系到人民最基本吃饭的问题,再到老人倒地无人敢扶,冷漠人心的小悦悦事件等关

中国传统文化课后习题答案

章一 1.为什么说炎帝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P14 炎帝发展了原始农业,和最早的农耕用具。培植出最早的谷物粟,发明陶器,创立日市,发明医药等。黄帝发明几乎遍及社会生活一切方面,例如文字、衣冠和社会制度等。这些发明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有了文明教化的意义,在物质、精神、制度文明上作出重大贡献,为推动社会的进步奠定了最早的基础。 上古各族的迁徙流动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导致不同氏族、部落之间的频繁接触,促进了文化发展。在炎黄部落迁徙的沿途,留下了很多文化遗迹,与当地的氏族部落发生了文化交流。炎黄部落把当时先进的农业带给了东方,黄河下游的一些生活习俗也向西传播到中游地区。古史有记载说周人即是黄帝的子孙,与炎帝也有血缘关系。虽然在当时不同部落的军事冲突中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但是都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继续耕耘,创造古老的中华文明,炎黄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炎黄时代是中国5000年文明源头,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与自然和谐统一,这种天人合一的观念早在炎帝时代就有了萌芽。炎帝发明弄个认识自然的综合成就,对天文气候等的粗浅认识。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也发端于炎黄时代。在较早的文献中,认得历史就是炎黄的历史,他们的成功得力于人的积极进取,这种相信人的力量依靠人的努力,问题、为社会为人民的精神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 1、中国史前农业的发展有哪些特点?P21 中国史前农业在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两个中心地区有自身的特点,形成了自成体系地的中国史前农耕文化,这些在谷物种类、家畜品种、农耕工具、聚落形态方面都有表现。 1)谷物种类北粟南稻粟和稻是中国史前农耕文化的主要品种。粟有野生狗尾巴草培育而来,起源于我国黄河流域。稻是野生稻培育出来,起源于长江流域。 2)家畜品种中国史前农业附属生产部门的家畜饲养业,到了新石器时代末有很大发展,有猪狗鸡牛羊。 3)农耕工具主要农具铲、耒和锄,刀和镰,磨盘磨棒。 4)聚落形态农业的发展促使大规模聚落的形成 2、试简述中国古代文字的发明过程P44.3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具有形音义三个要素。神农氏结绳为治,刻画符号是文字的直接来源之一,是文字的先驱,刻画在史前的骨器、玉器、陶器上,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的陶器刻画符号都是单个出现,尚未连缀成书面语言,很难或不可能释读,基本用于记事。大汶口文化晚期的刻画符号更接近事物形象。龙山文化发明了文字诞生可靠证据,笔画比较流畅,个个独立成字,显然脱离了刻画符号和文字画的阶段。文字中除有象形字还有会意字。黄帝之史官仓颉“初造书契”。商周时的巫师们也会以已出现的文字作为垄断神权的手段。 3、关于龙的起源,目前学术界有哪些说法。P41 红山文化玉龙和相关玉器做的研究认为:猪是龙形象的来源之一,表明龙的起源与原始农业发展有密切关系。身如蟒蛇是先民对蛇的恐惧而崇拜,以它作为龙形象的一部分,表达了期望避免危害和获得农业丰收的愿望。最初作为氏族部落的标志出现,是先民崇拜的对象。濮阳西水坡蚌壳龙图案做的研究认为所有迹象都可用天文学观点加以解释。最初作为氏族部落的标志出现,是先民崇拜的对象。 章二 1、试简述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天人关系的认识。 天人关系的中心问题是把天看做有意志的至上神还是把天看做无意志的、无目的的大自然。一、重人事轻天道的观点P49 二、天道自然的观点三、天人相分的观点四、天人交相胜 2、试简述中国古代变易之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一、社会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一)社会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关系 每个社会都有它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文化,它以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为基础,随着社会的变革而变革,具有自身的规模和历史连续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企业文化是与社会文化环境和背景相呼应的,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而发展;但它又对周围环境发生作用,并影响整个社会文化。所以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与社会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推进的。这种关系具体表现在精神、思想、道德、价值观和作风等方面,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每个社会都继承和发展了一种独特的生活、学习、劳动和生存方式,并将其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传给后代,社会文化具有明显的传承性。企业文化也具有这种特征,因为它是社会文化影响、渗透的产物,是社会文化融于企业活动之中而形成的经营管理的结合物。企业文化依据社会恰当的行为所应共同遵守的信仰、准则、习惯以及规则、规范为主要内容,但又表现为企业员工自觉悟守的特有价值观念。因此企业文化既以社会文化作为其生长的土壤,又按照自身的规律演变和发展;既是社会文化的具体体现,又是企业经营管理最高层次的意识形态的反映。所以说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既有共同的结合面,又存在着不容忽视的企业独特的个性。 (二)社会文化熏陶下的企业价值观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价值观,当我们培养和认定企业价值观时,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出发,需要坚持以下原则:第一,以人为本的管理价值观;第二,以强国富民为本的共同价值理想;第三,以事业为本的人生价值取向;第四,以绩效和能力为本的主体价值取向;第五,以诚信为本的道德价值取向。此外,建设企业文化时还要以民族文化为根本,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成果,同时吸收外来文化的积极因素,不断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企业文化。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扬弃 企业文化根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企业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无不打上民族文化的烙印。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多彩的内容。作为东方文明的重要发端,中华民族文化不仅哺育了中华民族,对大和民族、高丽民族等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对整个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人类文明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摇篮,是企业文化的根。重新建构新型的社会主义企业文化,需要继续从我国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 我国历史悠久,具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这些文化总体上讲是围绕以自然经济为基础、以家族为本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等级、伦理纲常这一基本精神而展开的。其中充满了矛盾,也具有鲜明的两重性。用现代的眼光看,它是积极与消极、进步与保守、主动与主静、务实与务虚、制天命与畏天命、天人之分与天人合一、自强与自粤、重理性与重直观、开放与封闭、创新与调和持中等杂糅在一起的混合体,其申有精华,也有部分腐朽没落的糟粕。对于当前的企业文化建设,前者将成为我们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后者则构成我们不小的文化包袱。糟粕得不到抑制,会加剧企业文化的冲突,阻碍企业发展;精华得不到弘扬,新型的企业文化将失去根基,难以建构,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企业管理现代化问题。所以,对我国传统文化应采取扬弃的态度,在分析、认清中国传统落后文化对现实企业消极影响的同时,还要认真总结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使其发扬光大,成为推进企业文化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以下几个方面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一)团体意识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家族团体主义是建立在等级制度基础之上的,在一个家族团体内,以家族利益力最高目标,追求家族利益的最大化,强调团体(整体)重于个人,个人无条件服从整体,强调家族内部以伦理关系为基础的和谐与稳定。这种文化固然有压抑个性、不利于创新和竞争的消极作用,但它作为一种持续了几千年的群体精神,对今天的企业文化建设还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企业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可以视酣一个小家族",去掉封建性,保留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与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是不矛盾的。增强企业员工的"家族"观念,有利于企业的整体利益以至国家利益,形成团体凝聚力和竞争力,重构人们以团体利益为重的团体精神。日本企业较好地利用了家族团体主义的传统,较好地处理了个人同企业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平时作业参考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平时作业(1) 一、名词解释 物质文化:指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生产活动本身,这些产品包括饮食、服饰、建筑、交通、房屋、生产工具以 及乡村、城市等。 制度文化:是人类为了生存发展需要创造出来的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 行为文化:是指人的生活方式、实际行为、态度、价值等,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主要是以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表现出来。 精神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创造出来的价值观、审美观、伦理观、思维方式等。 起一成文说:创造这种浅说法的人是宋代的郑樵,他认为所有的汉字都是由“一”字演变来的,他的唯一根据是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五百四 十个部首“始一终亥”的排列顺序,即第一个部首是“一”字,第 个五百四十个部首是“亥”字。因此,郑樵在《通志—六书略》中 提出“一”字可做五种变化,用以概括汉字形体的各种结构。 二、简答题 1:简述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 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生存、繁衍、发展和社会实践的历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合。它是人类在生活、生产、生存的实践活动中创造的各种形态的事物所组成的有机复合体,它标志着一定社会区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特定的组织结构和生活方式。狭义的“文化”指社会意识形态(即政治、法律、知识、信仰、艺术、道德等)及与之相适应的各种社会制度和组织结构(如政府、政党、社团、法庭和学校等)。2:简述汉语的特点 (1)形态变化不发达、不普遍,汉语中,形态变化的现象是存在的,但是很少。有的词类虽然具有某种形态上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不是所有的同类词都具有,也不是所有的场合都通用。 (2)汉语十分重视词序和虚词 (3)繁多的量词 (4)庞杂的补语 (5)单双音节对组词造句也有相当的影响 3:分析汉语成语“四字格”形式的文化内涵 答:构成四字成语的“字”绝大多数是单音节语素。它们集形、音、义于一体,具有独立的较完整的含义,可以自由或较自由地运用,参与构成各种词语,信息容量较大。例如“实事求是”由四个语素构成,各个相对独立的语素意义有机联系起来,表达一个丰富完整的含义。特别是象“黔驴技穷”、“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等成语,由四个语素记述一个生动的寓言故事,再由此作比喻引申,使成语在字面意义之外蕴含更丰富更深刻的寓意。这无疑是凭借了汉语单音节语素表义容量大这一有利条件。 汉语是非形态语言,语言单位的构成主要依靠语序和虚词来组合。其中以语序为手段的直接组合,与四字格成语言简意赅特点有密切关系。凡是进入成语的各个语素,只要在语义上能相互搭配,同时又符合逻辑事理和语言习惯,就可以不借助其它语言成分而直接依靠语序来灵活组合,构成并列、主谓、偏正、述宾、述补等复杂多样的语法关系,并以此表达丰富的意思。汉民族传统审美心理的一

中国的社会与文化选择题答案

1.新闻这个职业的雏形最初产生于哪个城市?——威尼斯 2.“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谁说的?——李大钊 3.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新闻记者是:埃德加·斯诺 4.《纽约世界报》和《纽约新闻报》的竞争对哪场战争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美西战争 5.以下哪个人物以生命为代价推动了中国的法治进程?——孙志刚 6.《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谁?——埃德加·斯诺 7.普利策是哪个国家的新闻学家?——美国 8.什么是中国特色?——中国特有国情所决定的特点 9.“如果报界寡廉鲜耻、唯利是图、蛊惑人心、贪污腐化,那势必使人民也变得像他一样卑劣。这句话是谁说的?——普利策 10.1960年五月后作为中国“左”的知道思想体现的“三面红旗”不包括?——大炼钢铁(包括: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 11.以下不属于克鲁克洪的观点的是?——文化是一种行为的习惯{属于的有:文化是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样式的系统、文化具有显性式样和隐性式样、文化具有为整个群体共享的倾向} 12.以下哪些国家也曾在70-80年代实行过改革开放的是?——印度 13.宗教信仰属于文化的哪一个层次?——心态文化层 14.改革开放之初,如此多的海外华人投资大陆建设,最根本的文化因素是?——小农经济的长期影响 15.改革开放之初,如此多的海外华人投资大陆建设,是受到了以下哪些因素的影响?——叶落归根 16.柏林墙的倒塌和哪个事件无关?——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关:德国统一、前苏联解体、冷战结束) 17.中科院的康隆平认为,温州经济是——内向型的 18.苏联解体时一共有多少个加盟国退出?——14个 19.《原始文化》的作者是?——爱德华·泰勒 20.《论贵粟疏》的作者是?——晁错 21.“子不语怪力乱神”出自——《论语》 22.改革开放的根本精神和首要经验是什么?——与时俱进 23.1949年中国文盲人数约占全国总人口的?——0.8 24.《琵琶行》的作者是?——白居易 25.叶落归根的观念产生于?——农耕文明 26.一党制的思想基础是?——大一统思想 27.梁惠王是战国时期哪个国家的国君?——魏国 28.小康社会”最早是由谁提出来的?——邓小平 29.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对社会最早的提法是:小康社会 30.判断文盲的标准是,识字在多少字以下?1500 31.以下属于2002年江泽民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32.中国历来安土重迁的观念来自于?——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33.达到“小康社会”最初的衡量标准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000美元 34.中国在哪一年正式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口号?2006年 35.“既来之,则安之”出自《论语》 36.以下对儒家“小康”社会的描述,正确的是?以礼治国、国家各方面尽然有序、人与人关系和谐

中国的社会与文化尔雅满分答案

—————————————————————————————中国的社会与文化(一) 1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形容的是以下哪个职业?() A、新闻工作者 B、律师 C、教师 D、政治家 正确答案:A 2 孙志刚事件促进了以下哪项法律法规的废止?() A、《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B、《城市户口管理暂行条例》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D、《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 正确答案:D 3 1978年著名的社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最初发表在哪份报纸上? A、人民日报 B、参考消息 C、光明日报 D、新华日报

正确答案:C 4 新闻业的早期雏形出现在巴黎。() 正确答案:× 5 从社会影响而言,新闻最根本的属性是每日都在影响社会的工作。()正确答案:√ 中国的社会与文化(二) 1 《纽约世界报》的创办者是()。 A、赫斯特 B、贝内特 C、普利策 D、亨利·斯坦利 正确答案:C 2 新闻工作的先天弱点是()。

A、从业人员的收入低,地位低 B、对事实需要进行歪曲和粉饰 C、竞争激烈导致三俗内容多 D、要在很短的时间里完成对社会事物的调查、认识、判断和选择 正确答案:D 3 “人有多大胆,地有大产”是以下哪个时期的政治口号?() A、文化大革命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改革开放时期 D、国内战争时期 正确答案:B 4 新闻工作者要在短时间内做出准确全面的判断,离不开其平时对于社会现状的了解和知识积累。() 正确答案:√ 5 《纽约世界报》和《纽约新闻报》的竞争对越南战争的发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正确答案:×

中国的社会与文化(三) 1 提出“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这一定义的人是()。 A、斯宾塞 B、列维.斯特劳斯 C、泰勒 D、莫斯 正确答案:C 2 “中国特有的国情”最主要的是指()。 A、独特的地理环境 B、庞大的人口基数 C、特殊的政治体制 D、不曾中断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正确答案:D 3 下列不属于行为文化层的是?() A、斗转星移

中国文化概论课后题答案

绪论 一为什么说文化就就是“自然的人化”? 文化的实质性含义就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与完善。 二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与区别?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就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书本绪论为什么说文化就就是“自然的人化” 三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 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注意:这里还就是记住为好,六大系统可简记为:社语俗物精艺) 四怎样认识与评价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具有历史性与现实性,不就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与现实的基础。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一历史上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举例说明。 1 黄河中下游一带就是就是中国历史上百姓生存与繁衍的最适宜地区,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就是物质的,还就是精神的,都就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农业文明对中国文化的延续性起了很大的作用。 2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地理障碍对人类活动、特别就是交通运输的影响。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形成了不同人群的不同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外来文化影响。 3 地理障碍对文化的传播有很大的影响,也使中国的不同地区所受的外来文化影响与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4 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就是相对的,首先,不存在绝对的开放或封闭的地理环境;其次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影响的程度就是不同的;再次自然地理环境也不就是决定开放与否的唯一条件,海洋并不就是开放的唯一途径。 5 中国历史上确实长期缺乏开放的动力,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根本的原因并不就是地理阻隔,而就是中国的地理条件过于优越。 二为什么同样的地理因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 地理环境就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当然也就是人类意识或精神的基础。因此,地理环境对人类与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就是具有一定的决定意义的。,但就是在具体的时间与空间范围内,地理环境在起决定作用的同时,也给人类的发展保留着相对广泛的自由,因为:第一,它并没有规定人类从产生到消亡的具体过程、方式与时间;第二,它并没有确定物质与能量的转化与传递的具体过程、方式与时间;第三,人类只要不违背它的内在规律,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这一环境,实现对自身有利的物质转化与能量传递。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从来没有达到极限,今天离极限也还相当遥远。而且,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人们对地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