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年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应具备哪些条件

2021年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应具备哪些条件

2021年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应具备哪些条件
2021年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应具备哪些条件

心理咨询师【职业概况】

(一)职业定义:

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

(二)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三个等级,分别为:心理咨询师三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心理咨询师二级(国家职业资格二级)、心理咨询师一级(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心理咨询师【考试简介】

按照国家职业资格心理咨询师培训鉴定工作的统一要求,已经或准备

从事心理咨询师职业的人员,都应该经过专门的职业培训,获得全国统一颁发的心理咨询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从事相应心理咨询活动。

2002年7月15日,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和中国心理学会宣布正式启动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鉴定工作。该考试实行全国统一命题、统一考务管理、统一阅卷的方式。

欧阳光明(2021.03.07)

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应具备哪些条件

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的,要成为心理咨询师,资深要具备相应的条件,一个好的心理咨询医生应当是个人品质、学术知识和助人技巧的结合体。

(1)人格条件:第一,他应该是一个心理相对健康的人,其健康水平至少要高于他的咨客。一个合格的心理咨询医生应当是一个愉快的、热爱生活、有良好适应能力的人,能妥善地处理好自己的心理冲突,排除日常干扰,从而保证帮助别人的工作的顺利进行;第二,他应当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只有乐于助人的人才能在咨询关系中给咨客以温暖,才能创造一个安全自由的气氛,才能接受咨客各种正性和负性情绪,才能进入咨客的内心世界;第三,他应当是一个认真负责的人。能耐心地倾听咨客的叙述,精力集中不分心,使咨客感到对他们的困难表示关心,

能诚恳坦率地和咨客谈心,使他们愿意暴露内心的隐私和隐密,值得他们信任。

(2)知识条件: 做好心理咨询工作要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心理咨询不是仅靠良好的愿望、热情和一般常识来安慰,劝说那些处于困境的咨客或鼓励心理病人向疾病斗争。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是科学工作,要用科学的助人知识来帮助咨客,使他们认识困扰他们的真正原因,改正或放弃适应不良的行为,使心理成熟起来。

(3)必须具备技巧条件:心理咨询医生要有熟练的助人技巧,其为包括怎样能在最短时间内收集咨客的有关情况,如使他困扰的处境或事件,症状出现的时间及其发展变化素,怎样适时地、机敏地提出问题?怎样发现咨客不自觉的掩饰和阻抗?怎样引导他们逐步认识内心深处的症结,怎样设计一些相应的方法来矫正某些

不良行为,尤其对儿童神经症病人,怎样适时地向咨客进

行某些解释,解释什么等等。

心理咨询师考试难点突破

一、复习原则:书是蓝本,题亦重要

通读书本的同时,多做习题也很必要,既可巩固知识,也可熟悉考试的解题方法和答题模式。专家建议,考生总复习时,先系统把书翻一遍,再做习题集,不明确地看答案,若碰到混淆的,则可结合要点复习,必要时列表比较,举一返三。由于习题集题量较多,考生可先突破涉及到书本知识的习题,复习时间不够时,可放弃其他习题。

二、题型备考:逐个突破

技能题型的备考。可多做一些典型题目,包括最近两年的试卷和模拟题,今年的考题虽然不会雷同,但历年考试的重点要点和主题思想一般变化不大。建议考生可从辅导班收集或从网上下载。

案例分析题备考。对于没有实践经验的考生来说,案例分析题尤其头疼。专家建议考生对于习题集中的标准案例、分析题反复看,力争背下来,特别对答题模式和框架要烂熟于心;考试答题时若对案例的判断不太明确,可采取“求大不求细”的原则,不给很明确的诊断,避免出错;答题时要按要点分段,先写出大框架拿到基本分,再结合实际补充。

三、冲刺技巧:学会合理安排

心理咨询师考试分为两套试卷,第一套主要是基础知识,考试

合格率较高;而第二套试卷主要包括技能题和案例分析题。难度较大。专家建议考生可将60%的精力放在第二套试卷的备考上。

由于技能型题目,包括变态心理学、诊断学、心理测量咨询学等,偏向医学知识,这对于非医学专业背景的学员,难度明显加大。考生则需要下点功夫强记硬背。

复习记忆也有技巧。考生先着手理解题方面的复习,对于心理测试题方面的指标需要强记的,考生可放在临考前一天再强记温习。心理咨询师基础心理学学习技巧

学过心理咨询师的同学都知道,《基础心理学》的学习是最难的学习,也是整个心理咨询师教材中最最关键的一个章节。《基础心理学》是心理咨询师的基础入门学科。既是心理学主体,又是心理学理论的分支。它是其他心理学学习的基础,就如同盖房子打第几一样,这个基础章节不学好,其他的章节都无法真正的学好。

《基础心理学》课程有两个特点:

一是基本概念多:这些概念是构成心理咨询师理论体系的重要基石,也是理解心理学原理的重要材料,掌握这些基本概念,就等于掌握了打开心理咨询师大门的一把钥匙。无论是认证本身,还是临床指导,《基础心理学》理论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二是理解困难大:《基础心理学》是对心理学各分支的研究成果的概括,它涉及到了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学术界的各类学说及心理学的范畴等。《基础心理学》比起其他的应用心理学来说,会感到更加的抽象,学起来并不感到轻松。

如何学好《基础心理学》这门课程呢?

首先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先将教材中的《基础心理学》浏览一遍。一目十行,不要循章择句,找出自己有感觉的内容看。浏览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基础心理学》其实分两部分组成的。一是心理的生理基础部分;二是心理的基础部分。

二、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出自己有感觉的那一部分,仔细的阅读并记忆它。

首先对于有医学背景的,先拿下《基础心理学》第一节《绪论》和第二节《心理的生理基础》,其他的再慢慢的消化;

其次对于有教育学背景的,先先拿下《基础心理学》第一节《绪论》和除第二节《心理的生理基础》以外的其他章节,问题也不是很大。

最后对于其他学员,在浏览《基础心理学》的基础上,一定会发现《基础心理学》演绎的内容中,有和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相通的地方。找出这些相通的知识,温故而知新,你就能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了啊。

三、要在学好有兴趣的部分以后,开始学习《基础心理学》中最“难”的部分。说到最“难”的部分,您可能已经感觉不再是困难的部分了。

因为你目前已经将《基础心理学》浏览了一遍,重点阅读了第二遍,现在又将重点学习第三遍了。最最困难的这一章,其实就不再困难了,因为基础心理学中的许多知识都是相通的。

当然,我们也不排除这样的情况,就是“打死我,也学不会《基

础心理学》”。对待这样的学员,那就只有先去学心理咨询师的其他课程,最后再由其他课程与《基础心理学》的相通性来带动《基础心理学》的学习。

学习知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知识记忆方法,可能您是厚积薄发,也可能是突飞猛进的,但无论您学习速度的快与慢,最终的目的就是能够让您掌握这门新的知识。

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是工夫未到,你在学习上就要更加的勤勉,相信一分的耕耘会换取一分的收获,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你一定是知道的;如果是机会未到,你就要弯弓搭箭,蓄势待发,等待好的机会,一箭中的;如果是缘分未到,或者是其他原因。你可以将自己的学习目标做出相应的调整。不要急于参加国家的考试,将学习的过程,当作自我成长的过程。

心理咨询师必回答的27个问题

即使在成为心理咨询师后,也要定期用上述问题问自己,使自己始终能够保持自知之明。在咨询中,对方首先感受到的不是你的咨询技能,而是你的人格特点和处事风格。要明白心理咨询师是一个“科学+艺术”的工作,“自助助人”者比较适合从事心理咨询工作。

做心理咨询师以前你首先要回答的27个问题:

1.我为什么要做咨询师?

2.我的人生目标是什么?

3.我对人性的总的看法是什么?

4.我还有多少未曾处理好的问题?

5.我是否善于和别人相处?

6.我是否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

7.我是否能从自己的工作中得到乐趣?

8.我对自己的咨询能力是否有信心?

9.我是否对人有一种特殊的兴趣?

10.我的第一次咨询将会怎样?

11.我通常喜欢什么样的求助者?不喜欢什么样的求助者?

12.我是否能充分享受生活的乐趣?

13.我是否具备爱与被爱的能力?

14.我是否有一个有效而强大的社会支持系统?

15.我是否善于在必要时调动并利用自己的社会资源?

16.我是否了解自己有哪些尚未解决的问题、未曾满足的需要?

17.我是否了解自己存在哪些偏见?

18.对于咨询我最大的担心是什么?

19.来访者总是什么样的?

20.好的咨询者应该是怎样一类人?

21.如果找我咨询的人想要自杀,我会怎样?

22.我最希望来访者把我看成是什么?

23.如果我成为一名专业咨询师,我的朋友会想什么?

24.我喜欢帮助别人,因为这使我感到什么?

25.对于成为一名咨询师,我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26.我是否知道自己在心理咨询方面的适应性和局限性?

27.我是否能有效地处理自己的问题?

个人学习心理咨询师有什么好处?

有十大好处:

1)提高工作效率,发挥自己的潜能

2)掌握心理调整的方法,使自己永远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远离亚健康。

3)为解决婚姻、家庭、子女问题提供了一件利器。

4)学习心理咨询师以后,可以不断内省自己,充分的认识自我,改造自我。

5)提高生命品质,加强自己的修养

6)增加自己职业竞争的软实力,让自己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7)人际交往过程中更加的自信(知己知彼)

8)在面对困难或挫折的时候能够更好的调节自己的心理。

9)成为家人和朋友的免费心理保健医生。

10)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体会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情趣

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三级) 全国统一鉴定

职业资格考试培训

一、招生对象:(具有以下条件之一者,均可报名参加本培训)

1、正在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想系统接受专业培训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认证的人士;

2、热爱心理咨询事业,有志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人士;

3、对心理咨询有前瞻性认识的心理学爱好者;

4、因工作需要开展相关心理学工作的在职人士;

5、不参加国家职业资格考试,但希望学习心理咨询理论和技能的人士;

6、教师,医务工作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司法系统、在校大学生、具有渴望自我成长、提高生活质量、增强亲子教育等需求的广大社会人士。

二、A报考条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报考二级)

1、取得心理咨询员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满3年;

2、心理学、教育学、医学本科毕业或其他专业硕士毕业连续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满5年;

3、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的中级职称,连续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满3年;

4、已取得心理咨询师三级资格证的人员。

B报考条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报考三级)

1、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大专毕业及以上学历者;

2、其它专业本科以上学历者;

3、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的初级职称,连续从事心理咨询工作三年以上者。

三、课程设置:

1、理论知识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心理测验学、咨询心理学、职业道德;

2、操作技能心理诊断技能、心理咨询技能和心理测验技能;

3、论文撰写、答辩辅导(考二级心理咨询师需提交论文两篇,并参加论文答辩)。

四、资料: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心理咨询师基础理论》、《心理咨询师技能操作》、《心理咨询师辅导习题集》、《心理咨询师二级操作技能》及职业道德辅导材料、全真模拟考试题。

五、授课

1、授课教师:著名心理学专家、教授;

2、授课方式:现场教学、现场答疑、现场辅导;

3、授课地点:五一路社会主义学院三楼教室;

4、授课时间:三个月至四个月,每周1—3个晚上及周六、周日的上、下午;

5、如因事没有听课者,白天可自选时间到我咨询中心补听课件(录音或录像);

6、外地学员网络教学,考前一周昆明集中辅导作题。

六、报名事项:全国统一报名,学费:二级:4600元,三级:3600元;报名时带本人身份证、学历证复印件和半寸免冠近照4张,一寸免冠近照1张。报名交费后可领取听课证, 并获得本校会员资格.

七、全国统考时间:每年5月及11月第三个星期天, 由国家劳动保障部统一组织, 云南省劳动保障厅统一安排实施。

八、颁证:培训结束,参加全国统一鉴定考试,鉴定考试合格者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心理咨询师二级职业资格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心理咨询师三级职业资格证》。

九、报名地点:五一路社会主义学院609室

咨询电话:8152318 8152278

联系人:李老师陈老师黄老师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昆明函授站

《易经》与荣格——兼论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作者:康桥更新时间:20081230]

作者:吴晟

《易经》一书,是中华先秦时代留存下来的一部十分重要的文化学巨著,在中华文化思想智慧史上的影响不可估量。自西汉

起,《易经》被尊为“六经之首”(或曰“五经之首”)。到了魏晋时代,《易经》与《老子》、《庄子》又被合称为“三玄”。玄者,幽微玄妙之谓也。可见在中华古代,《易经》一书不仅地位“显赫”,而且理玄义深,以艰深难懂而闻名于世。

千百年来,历代儒生皓首穷经,读《易》不辍。有人作过统计,将“五经”其余各经的注解文论加起来,也不及《易经》一经的著论多。正所谓“易道之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

文化典籍的魅力是没有国界的,不仅在中华本土,就是在欧美、日本、东南亚等国家,《易经》也颇受青睐。从鲍威特、莱布尼茨(Gottfried

Leibniz),到菲拉斯特、詹姆士·勒奇(James

Legge),许多外国学者都对阴阳、八卦、六十四卦等文化模式一往情深,表现出对所谓“东方神秘主义”的巨大兴趣。在这其中,德国汉学家理查德·威廉父子得到中国学者宋乃宣的帮助,试图从心理分析的角度研习《易经》;后又介绍给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卡尔·古斯塔夫·荣格(Carl

Gustav Jung)。

荣格是一位观察敏锐、涉猎广泛的心理学家,从中国的道家、《易经》、藏传佛教,到印度的瑜伽、日本的禅学,几乎无所不包。通过威廉的译著,荣格认识到:《易经》是通过一整套符号来表现宇宙原型的。它通过阴阳的交互作用,将宇宙万物纳入到一个完整的系统,后又经历代学者的阐释发扬,形成了具有东方

智慧特征的伟大哲学思想。从《易经》当中,他不仅看到了与自然概念相同的观点,更看到了它对人类心理转变的巨大力量。他认为,《易经》所表达的中华精神能够弥补西方精神的片面发展,能够使西方人的世界观发生根本变化。他说:“这是一个阿基米德点,凭借这一点,我们的西方心态将被撬离其基础。”

在荣格看来,《易经》没有对未来的预言,它不同于一般的“神谕”,因而也没有宗教的成分,但它可以激发人们内心深处的悔悟和道德观上的改变。《易经》的答案往往遵循着一定的轨道和模型,所以占卜者不会感到“异化”。《易经》奉劝占卜者如何将主客观融为一体,顺应环境,这与荣格心理学上的“共时论”不谋而合。

共时性(synchronicity)是指内在事件与外在事件同时发生的一种意义重大的巧合,用以解释那些有时说不清的转变为现实的内心预感,或同时发生在两方面的偶然巧合等。荣格创造出这一理论,便是受到了《易经》的影响。他认为,中国的科学并不像西方科学那样建立在因果原则基础上,相反,古代中国智慧关心的是共时性原则。这在西方人看来显然是不可理解的,然而,荣格本人却多次体验到这种原则。1928年,荣格曾画了一幅曼陀罗图画:画的中央是金色城堡,四周环绕着城墙,还有护城河等。画完成之后,荣格意外地发现,这幅画的色彩和构图很像中国画;不久,他便收到了理查德·威廉的来信和《太乙金华宗旨》的译文;在他心灵深处,一种对中国文化的共鸣被激发出来,他认为这便是“共时性”。

通过进一步的考察,荣格发现,《易经》中所说的“谨

慎”并非泛指“小心”,更不是指庸俗地为钱而谨慎,而是要求人们致力于“道”、“善”和“大同”的真理。只有这样,生存才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个人私欲,才具有实质上的意义。对于人类的灵魂而言,这便要求我们接受现实,迎接挑战。“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失望的情绪只会阻碍内心的“变”,依附于物质主义则更会偏离自我;人类若以卵击石或倒行逆施,则必然导致自我毁灭。由此,荣格引发出“个体化过程”的观点。

虽然,东西方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但也决非没有共通之处:在作为“人类”这一点上是没有区别的。也许,西方学者研究中华文化远不如中国学者透彻贴切、原汁原味;但对不同种族、不同国家文化的相互交流、借鉴来说,仍大有裨益。从这一角度上讲,《易经》不仅是一部儒家经典,也是西方人了解中华文明的窗口;荣格也不仅仅是一位独具个性的心理学家,更是一位传播东方文化的使者。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荣格推崇东方文化,认为东方人的思维向世界展示了更开阔、更深奥、更高级的理解力,东方的智慧并非西方人印象中的怪诞和迷信,它是一种高度发展了的直觉领悟能力。但另一方面,他并不因此而认为西方人要抛弃自己的文化之根,更不赞同不假思索地模仿东方修炼的形式与皮毛;因为,中国花费了几千年时间才建立起来的文明,西方不可能管中窥豹、瞬间领悟。

天外有天,“井蛙不可语于海也”,闭关自守者无异于敝帚自珍、井底之蛙;但是,开放不等于崇洋,现代化也不等于抛弃自

己的民族历史、文化底蕴。中国自“五四”以来,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上,常有矫枉过正之误,这是值得中国学者和普通民众引起注意的地方。外来文化虽有它的特点、长处,但也决非尽善尽美、贴切合用。依我的看法,在如何对待外来文化的问题上,荣格就可算作一位相当理智的学者。

生命之流——心理能量

我一开始学习心理学,是读一本心理学流派介绍的书。现在回想起来,这是我的幸运。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心理学和物理学、生物学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物理学象一棵树,树干是所有的物理学家都承认的基本定律,在这个树干上,分出物理学各个分支;而心理学象灌木丛,它没有大家都公认的基本定律,各个学派有自己的基本定律。如果我一开始看了的不是介绍流派的书,而是某一个学派的书,我就容易以为这就是心理学的基本定律,从而限制了我的选择。在学习了各个学派的观点后,我发现各派的观点都有道理。实际上,心理可以用不同的范式表达。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从精神分析开始的那个心理动力学的范式。下面是我对心理的理解,其基础是精神分析的心理能量学,当然稍有改变。

第一节心理能量及其产生

一、心理能量

早在心理学产生前,人们就有一种直觉,认为有一种生命力,它仿

佛一种流体。生命力多,人就会活的很有生机;生命力少,人就萎靡不振。在心理学中,我们认为,这个生命力可以说成是“心理能量”。心理能量不能象测量物质能量一样,用物理学的方法测量。因而一些心理学家在物理学家的面前很有自卑感,他们觉得象电能、动能、光能等等能量形式是“客观存在”的,而心理能量则只是一个假设性的概念,是不是真存在很难说。在这些心理学家的心目中,除非有一天,科学家测量出心理能量是身体里的一种生物电能量或者化学能量,否则就不能说心理能量存在。

心理学家在物理学家面前的这种自卑由来已久,行为主义心理学不就是在竭力模仿物理学,在寻求物理学一样的客观性吗。但是这自卑本来是大可以不必的,因为随着现代物理学的发展,机械的唯物主义的观点越来越式微。现代的物理学家发现,物理学中的“能量”也不过是一个概念而已,也不过是为了说明一些物质运动的现象而假设的存在而已。本来它和心理学中的“心理能量”概念就没有什么差别,都是为了解释现象提出的概念。

物理学和心理学是两个不同的科学。心理学不需要还原为物理学。心理能量在心理学中的地位,应该和物理学中的能量概念一样,是一个较为基本的概念。

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这种生命力归根结底是一种性的能量,虽然弗洛伊德的性的概念是广义的,但是“心理能量都是性能量”这个假设还是受到了怀疑。在晚年,他渐渐转向说这是一种“生的本能”。

荣格就提出把心理能量称为“里比多”,表示人的生命力,而不说成

是性能量。

当然,这个能量不是用物理的方式可以测量的,它不是一种物理学的能量。但是,心理动力学的治疗实践中,每一个心理咨询者都可以清楚地感受到这个能量的存在。我们可以看到有些人在顺利的时候,表现出的激情和欢乐,看到在逆境中,他们的顽强,我们就会知道他的生命力很多。也许以后我们的心理测验进一步发展,我们会有象测量智商一样的测验,去测验一个人的心理能量的大小。

意象对话接受心理动力学的观点,同意有生命力的存在,也同意用里比多这个术语称呼它。我们对里比多的解释和荣格是一致的。二、生命力的产生

心理能量的产生,有2 种形式。一种是在适当的心理状态下,心理能量自发产生,有如泉水在心中流出。另一种是在激发了某种本能时,激发的心理能量。

在我们想象这生命力的时候,我们经常把它想象为两个意象之一:水或者火。这两个意象都可以反映生命力的一些特点。

生命力的源泉,在哲学的角度上看,我认为归根结底是宇宙中生生不息的一种能量,也就是赫拉克里特所说的“宇宙是永恒的活火”。作为人的最高境界,就是和宇宙中的这“活火”沟通,从这活火中得到无穷无尽的力量;或者说,是如同泉源中泉水源源不断地流出来。在体验上,这生命力是一种光明澄澈、一种极限的欢乐(如贝多芬的欢乐颂)、一种没有内容的空又是无限的创造力,有如太阳的光明源源不绝,有如浩瀚银河旋转不息。这也许就是马斯洛所说的高峰体验。

但是,这种境界多谈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它和多数人的生活相隔太远了。

在这样的特殊的状态下,人感到自己心中能量源源不断,这些能量自发产生而自己流走。这些能量的效果是,人会有一种有活力的感受,有一种被中国哲学家王阳明称为“大乐”的感受,或者是马斯洛所谓的“高峰体验”。

相对类似这个状态,是在心境非常愉悦而又没有思虑的时候,比如在很美的森林中或者海边,这时候也会有自发产生的能量,让人有生机勃勃,浑身有劲的感觉。

这样产生的能量,是流动的,没有或极少受阻碍。

这样产生的能量,没有和某种特定的本能结合,也没有和某种具体的情绪结合。表现出的是比情绪更原初的状态。

另一种是本能力量被激发。

我们获得生命力,主要是从我们的本能中获得。当一个情境需要生命力的时候,由于本能的存在,在本能中激发出了生命力。当我们被一个异性吸引的时候,在性的本能中激发了我们的生命力。于是我们变得活跃、变得不知疲倦、激情澎湃、或者妙语连珠、我们焕发出了光彩、我们快乐。当我们开始了一个竞赛的时候,我们的另一个本能中的生命力被激发。这生命力可以说是储存在这个本能中的,就象太阳能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变成了木头中的能量。当我们燃烧这木头时,木头释放的热能就是它储存的太阳能。

心理能量被激发后,表现为一种兴奋、激动、唤起,一种内驱力或动机,继而往往会表现为一种情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