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开封历史文化

开封历史文化

开封历史文化
开封历史文化

开封城市介绍

开封市,是位于河南省豫东大平原的地级市,历史上曾用名有“大梁”、“汴州”、“东京”、“汴京”,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中轴线从未变动的都城,城摞城遗址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城市南北宽约92公里,东西长约126公里,总面积644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395平方公里。开封是清明上河图的原创地,有“东京梦华”之美誉,市区分布着包公湖、龙亭湖、西北湖、铁塔湖、阳光湖等诸多湖泊,水域面积达145公顷,占老城区面积的四分之一,是著名的“北方水城”,享有“一城宋韵半城水”的盛誉。

开封古称东京位于河南省东部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和我国八大古都之一。全市总面积626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63.4千公顷市区面积546平方公里辖尉氏县、兰考县、杞县、通许县、开封县五县和鼓楼区、龙亭区、禹王台区、顺河回族区、开封新区金明区五区。开封是中原地区黄河沿线重要的旅游城市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使开封享有七朝都会、文化名城、大宋故都、菊城之盛名。开封拥有众多旅游景点创造和打破了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多项世界纪录、中国纪录获得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在历史上开封凭借河湖纵横、灌溉发达、气候温和、交通便利的有利条件是中国最早开发的地区其城垣宏大文化灿烂古人曾有“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的诗句。特别是北宋时期开封作为都城东京是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科技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其建设规划思想独特宏大的城垣分外城、内城、皇城三重城郭三条护城河。城内交通水陆兼容畅通无阻。在布局上、打破了封闭性的坊里制代之以商住开放的街道形式实行坊市合一扩大市民阶层使其人口达到150余万。

2地理位置

开封市位于黄河中下游平原东部地处河南省中东部东经113°52′15"—115°15′42"北纬34°11′45"—35°01′20"东与商丘市相连距黄海500公里西与省会郑州毗邻南接许昌市和周口市北依黄河与新乡市隔河相望。总面积644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362平方公里。南北宽约92公里东西长约126公里。东距亚欧大陆桥东端的港口城市连云港500公里西距省会郑州72公里在中国版图上处于豫东大平原的中心部位。

3自然气候

开封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四季分明。年均气温为14.52℃,年均无霜期为221天,年均降水量为627.5毫米,降水多集中在夏季7、8月份。

4旅游景区

4.2宋都御街

宋都御街位于开封市中山路北段是为再现宋代御街风貌于1988 年建成的一条仿宋商业街。据史记载北宋的东京城富丽堂皇其中最重要的一条街道就是御街了。御街是东京城南北中轴线上的一条通关大道它从皇宫宣德门起向南经过里城朱雀门直到外城南熏门止长达十余里。是皇帝祭祖、举行南郊大礼和出宫游幸往返经过的主要道路所以称其为“御街”也称御路天街或者宋端礼街。

4.3“悬河”与“城摞城”

历次黄河水患使开封数座古城池深深淤埋于地面之下地上则因黄河泥沙淤积使河床不断抬高形成了河高于城的“地上悬河”。古都开封地下3米至12米处上下叠压着6座城池其中包括3座国都、2座省城及1座中原重镇构成了“城摞城”的奇特景观。

5旅游指南

5.1美食

开封灌汤包、鲤鱼焙面、套四宝、清汤东坡肉、白扒豆腐、卤煮黄香管、灌汤包子、桶子鸡、庞记桶子鸡、沙家牛肉、开封套四宝、三鲜莲花酥、五香兔肉.等。

5.2特产

汴梁西瓜、杞县酱菜、杞县大蒜、五香豆腐干、桶子鸡、花生糕、尉氏青豆等。。

6历史文化

6.1历史发展

开封的先民活动最早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夏朝帝杼曾在开封一带建都157年史称老丘。商朝曾在开封一带建都27年史称嚣。公元前8世纪春秋时期的郑庄公在今开封城南朱仙镇附近修筑储粮仓城取“启拓封疆”之意定名启封。汉初因避汉景帝刘启之名讳将启封更名为“开封”这便是“开封”的由来。

公元前361年战国时期的魏惠王迁都大梁这是开封有明确历史记载的第一次建都。魏国在大梁建都历六世136年。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相继定都于此所以开封素有“七朝古都”之称。

公元前225年秦改大梁为浚仪。公元534年东魏孝静帝时设立梁州辖陈留、开封、阳夏三郡。北周武帝建德五年改梁州为汴州这是开封称汴之始。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设汴州总管府。唐代宗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永平节度使李勉扩建汴州城规模宏大坚固宽广是今日开封城的雏形。

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史称北宋仍都东京置开封府领17县。北宋时期开封历经九帝168年人口逾百万富丽甲天下繁荣兴旺达到鼎盛成为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活字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均出自北宋时期。

公元1130年金灭北宋后改东京为汴京。元灭金后设河南江北行中书省于开封。元朝末年小明王韩山童、刘福通率领的红巾起义军曾在开封建立“龙凤”大宋农民政权。公元1368年朱元璋改汴梁路为开封府封第五子朱橚就藩开封称周王。清承明制但撤去藩封开封仍为省、府治所。

中华民国改制废开封府设豫东道。民国3年1914年祥符县改为开封县。民国18年公元1929年成立开封市。民国21年公元1932年设行政督察区。1938年日军占领开封省会西迁次年日伪在开封成立河南省政府。1945年日本投降国民党政府恢复开封原来建置。

1948年6月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攻克开封因战略需要旋即撤离。同年10月24日再次解放开封11月成立开封特别市省会地位不变。1954年10月省会由开封迁往郑州开封改为省直辖市。1955年郑州专区驻地迁至开封改称开封专区1958年开封市委托开封专区管辖1962年开封市恢复为省直辖市。1983年实行“市带县”体制撤销开封专区原属专区的杞县、通许、尉氏、开封、兰考五县划归开封市管辖。

6.2艺术文化

开封汴绣

刺绣在我国起源较早北宋时开封刺绣工艺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开封云集各地的巧匠绣工官办的有文绣院民间的有秀巷。当时大街小巷皆是锦绣之衣绣额珠帘巧制新装竞夸华丽。汴绣即在此传统基础上发展起来。近些年开封的汴绣独树一帜山水人物、楼台花鸟针线细密不露边缝绒彩夺目丰神宛然色彩丰富层次分明立体感强成为国内外游人必买的佳品。

开封戏曲

豫剧又名河南梆子、河南高调。祥符调是豫剧的一支重要流派。明末清初陕西人来汴经商定居其家乡戏秦腔也随之传入并与地方戏曲汴梁腔、梆子秧腔、女儿腔以及镇南技、山坡羊、打枣杆等民歌长期融会贯通而逐步形成豫剧祥符调。唱、念俱用标准的汴梁音韵发音多假嗓音域属上五音。

开封种植菊花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1600多年前的南北朝唐宋时期就已经驰名全国明清尤盛绵延至今。“黄花遍圃中汴菊最有名。”清乾隆皇帝来开封赏菊时亲赋诗词留下“风叶梧青落霜花菊百堆”的美句。在开封禹王台至今还留有乾隆的咏菊诗碑。每到秋季古城开封秋风送爽菊花飘香到处繁花似锦蔚为壮观。“花以景衬景以花容”人们置身于菊花的海洋里如痴如狂真是“十月花潮人影乱香风十里动菊城。”

如今焕发出新活力的开封享有“戏曲之乡”、“木版年画之乡”、“汴绣之乡”、“菊花之乡”等美誉之称。

在开封能看到舞狮、盘鼓、高跷、旱船、唢呐等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徜徉在开发一新的包公祠、宋都御街、清明上河园、翰园碑林、天波杨府、开封府、大梁门龙亭湖、包公湖、繁塔、禹王台等景区。流连于灯火辉煌的夜市身边是国内外如织的游人耳边是“中不中”、“得劲的很”醇厚的乡音让心不禁热起来七朝古都开封在时代的浪涛里再谱写出新的篇章焕发出璀璨的光彩。

7政治经济

7.1行政区划

开封市现下辖

五县杞县、通许县、尉氏县、开封县、兰考县五县

五区龙亭区、顺河回族区、鼓楼区、禹王台区、开封新区金明区。

7.2经济概况

七朝古都、菊花名城、中国六大古都之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书法名城、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比照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的老工业基地城市、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列出24座未来十年最具竞争力城市、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城市、河南省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中原经济区中心城市、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城市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城市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

7.3民风民俗

庙会一年一度的东京禹王大庙会是展示开封民间艺术的大舞台也是品尝开封风味小吃的好去处1993年开封恢复了“东京禹王大庙会”这一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深受广大市民的欢迎。庙会期间不仅有民间祭祀活动而且还有舞狮、盘鼓、旱船、踩高跷、吹唢呐、豫剧、京剧等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表演及风味小吃、旅游商品展卖活动。灯会开封的元宵灯会自宋代以来绵延千年。古都灯会继承了历史传统不断发扬光大。灯会种类繁多设计新奇规模宏大。每当元宵之夜市内造型各异的彩灯比比皆是。整个古城火树银花璀璨夺目。一年一度的灯会常常吸引大批中外游人前来观赏。每年的元宵灯会让人充分领略“火树银花不夜天”

的绚烂风姿。鸟市养鸟是七朝古都开封的风俗是其他古都都所不及的特点。追溯汴京鸟市的历史在《东京梦华录》中就有记载。从开封养鸟人家留下来的古董上还可以看出在明代开封的养鸟、买鸟又有了新的发展。到了清代开封的养鸟达到鼎盛时期鸟市就在大相国寺。近年来在汴京公园西侧自发形成的汴京鸟市是我市一个独特的景观。菊花早在北宋时期就盛极一时明清时代养菊之风更为盛行已有近千年的栽培历史品种繁多近千余种有菊城之称。深秋时节满城金菊盛开游人络绎不绝形成了传统的菊花花会。夜市开封夜市久负盛名早在北宋时期东京夜市便处处皆是热闹非凡。今日开封每当夜幕降临遍布大街小巷的夜市便开始紧张的忙碌。那盏盏灯光此起彼伏的叫卖声熙来攘往的人流看上去分外热闹。位于市中心的鼓楼夜市规模最大品种最多。这里的风味小吃调制精风味雅深受中外宾客的喜爱。炒凉粉、杏仁茶还曾远涉重洋赴新加坡表演广受当地媒体和宾客的赞誉。如今逛夜市、品小吃、体味古都民俗风情已成为游开封的一大乐事。风筝三月春风放风筝是开封市民家家户户喜爱的活动。开封风筝历史悠久花样繁多制作考究。每到春季古城上空风筝纷飞争奇斗艳。民间艺人制作的工艺风筝、微型风筝是中外风筝爱好者收藏欣赏的佳品。近年来开封先后承办了全国第二届风筝比赛和国际风筝会使这一传统的民俗活动不断发扬光大。斗鸡斗鸡是开封人喜爱的一项民间传统博戏活动。斗鸡比赛勇猛激烈精彩有趣。斗鸡的选择、饲养、调教、训练都有一套严格、科学的方法极富乐趣。近年来开封饲养斗鸡的居民逐年增多开封斗鸡协会每逢旅游文化节日都要举行斗鸡比赛引得中外宾客竞相观看场面十分热闹。盘

鼓过春节逢节庆打盘鼓是开封传统的民间文化活动。开封盘鼓节奏性强套路多变气势恢宏

深受广大市民和中外游人的喜爱。目前开封有盘鼓队30余支每逢元旦、春节、国庆和文化节、菊花花会、庙会都要举行盘鼓表演和比赛。那隆隆的盘鼓声豪放的击鼓英姿促人精神振奋。开封盘鼓队曾赴日本、香港表演广受赞誉

中国八大古都

西安洛阳开封南京

北京杭州郑州安阳

开封历史文化

开封城市介绍 开封市,是位于河南省豫东大平原的地级市,历史上曾用名有“大梁”、“汴州”、“东京”、“汴京”,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中轴线从未变动的都城,城摞城遗址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城市南北宽约92公里,东西长约126公里,总面积644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395平方公里。开封是清明上河图的原创地,有“东京梦华”之美誉,市区分布着包公湖、龙亭湖、西北湖、铁塔湖、阳光湖等诸多湖泊,水域面积达145公顷,占老城区面积的四分之一,是著名的“北方水城”,享有“一城宋韵半城水”的盛誉。 开封古称东京位于河南省东部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和我国八大古都之一。全市总面积626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63.4千公顷市区面积546平方公里辖尉氏县、兰考县、杞县、通许县、开封县五县和鼓楼区、龙亭区、禹王台区、顺河回族区、开封新区金明区五区。开封是中原地区黄河沿线重要的旅游城市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使开封享有七朝都会、文化名城、大宋故都、菊城之盛名。开封拥有众多旅游景点创造和打破了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多项世界纪录、中国纪录获得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在历史上开封凭借河湖纵横、灌溉发达、气候温和、交通便利的有利条件是中国最早开发的地区其城垣宏大文化灿烂古人曾有“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的诗句。特别是北宋时期开封作为都城东京是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科技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其建设规划思想独特宏大的城垣分外城、内城、皇城三重城郭三条护城河。城内交通水陆兼容畅通无阻。在布局上、打破了封闭性的坊里制代之以商住开放的街道形式实行坊市合一扩大市民阶层使其人口达到150余万。 2地理位置 开封市位于黄河中下游平原东部地处河南省中东部东经113°52′15"—115°15′42"北纬34°11′45"—35°01′20"东与商丘市相连距黄海500公里西与省会郑州毗邻南接许昌市和周口市北依黄河与新乡市隔河相望。总面积644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362平方公里。南北宽约92公里东西长约126公里。东距亚欧大陆桥东端的港口城市连云港500公里西距省会郑州72公里在中国版图上处于豫东大平原的中心部位。 3自然气候 开封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四季分明。年均气温为14.52℃,年均无霜期为221天,年均降水量为627.5毫米,降水多集中在夏季7、8月份。

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开封

开封 开封位于河南省中东部,处于豫东大平原的中心位置,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和我国八大古都之一,中原经济区核心城市、河南省自贸区三个组成片区之一。2016年,开封市全市总面积6266平方公里,总人口550万人,辖四县五区。现状中心城区面积约120平方公里,人口120万人,目前已基本形成古城和新区联动发展的城市格局。 一、历史沿革 开封是一座历史悠久、底蕴厚重的历史文化名城,迄今已有4100余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夏朝、战国时期的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相继在此定都,素有“八朝古都”之称。特别是北宋时期,开封孕育了上承汉唐、下启明清、影响深远的“宋文化”。 二、历史文化价值和地方特色 开封古城集宋文化、都城文化、中原文化、黄河文化、宗教文化、近代文化为一体,是历史上著名的八朝都会、宋都皇城;是滨临黄河,中原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是水色半城、清秀旖旎的北方水城;是五教并举、民族融合的豫中明珠。 开封市历史文化价值的精髓可概括为“宋都皇城、宋韵水城”,其城市特色突出表现为:“城市格局悠久、文物遗存丰富、北方水城独特、古城风貌浓郁、古风民俗犹存”。 三、重要文物 开封市域范围内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47处,其中国家级12处,省级22处,市级40处。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

开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于2009年4月21日全面展开,现已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9项,它们是:朱仙镇木版年画、开封盘鼓、大相国寺梵乐、二夹弦、汴绣、汴京灯笼张、麒麟舞、石锁、杞人忧天传说。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4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18项。 五、历史文化街区及历史地段 开封市规划历史文化街区3处,分别为书店街历史文化街区、马道街历史文化街区、双龙巷历史文化街区。规划历史文化风貌区3处,分别为御街中山路历史文化风貌区、花井街历史文化风貌区、保定巷历史文化风貌区。 1、历史文化街区 书店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东至三眼井街一线,西至黑墨胡同一线。 马道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北至寺后街、鼓楼街一线,南至自由街以南45米,东至鹁鸽市街,西至和平街一线。 双龙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北起延寿寺街,南至财政厅东街、平等街,东抵内环路与内环东路,西达北道门街、右司官口、北兴街一线。 2、历史文化风貌区 御街中山路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范围北起午门广场,南至南薰门瓮城,以御街中山路为中心,东西各延伸50米范围,面积49.3公顷。 花井街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范围以花井街、三元街、无梁庵街、西棚板街、北道门街、游梁祠街等为核心,东至旧坊街、北道门街、右司官口街一线,西至三胜前街规划北段,北至卷棚庙街、北道后街,南至三胜街、文庙街一线,面积31.7公顷。 保定巷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范围北至大厅门街、省府后街一线,南至省府西街以北50米,东至福寿胡同一线,西至新规划迎宾路以东20米,面积9.6公顷。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17修正)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17修正) 【法规类别】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发布部门】国务院 【发布日期】2017.10.07 【实施日期】2017.10.0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行政法规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2008年4月22日国务院令第524号发布根据2017年10月7日国务院令第687号《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正)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与管理,继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申报、批准、规划、保护,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应当遵循科学规划、严格保护的原则,保持和延续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第四条国家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安排保护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 第五条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申报与批准 第七条具备下列条件的城市、镇、村庄,可以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一)保存文物特别丰富; (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 (三)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四)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者军事要地,或者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或者其传统产业、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或者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 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在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内还应当有2个以上的历史文化街区。 第八条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应当提交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下列材料: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申请标准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申报标准 第二章申报与批准 第七条具备下列条件的城市、镇、村庄,可以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一)保存文物特别丰富; (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 (三)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四)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者军事要地,或者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或者其传统产业、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或者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 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在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内还应当有2个以上的历史文化街区。 第八条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应当提交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下列材料: (一)历史沿革、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的说明; (二)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现状; (三)保护范围; (四)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的清单; (五)保护工作情况、保护目标和保护要求。 第九条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专家进行论证,提出审查意见,报国务院批准公布。 申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专家进行论证,提出审查意见,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第十条对符合本条例第七条规定的条件而没有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可以向该城市所在地的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提出申报建议;仍不申报的,可以直接向国务院提出确定该城市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议。 对符合本条例第七条规定的条件而没有申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镇、村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可以向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GB50357-2005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 (GB50357-2005) 1总则 1.0.1为确保我国历史文化遗产得到切实的保护,使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规划及其实施管理工作科学、合理、有效进行,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和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规划。 l.0.3保护规划必须遵循下列原则: l保护历史真实载体的原则: 2保护历史环境的原则; 3合理利用、永续利用的原则。 1.0.4保护规划应全面和深入调查历史文化遗产的历史及现状,分析研究文化内涵、价值和特色,确定保护的总体目标和原则。 1.0.5保护规划应在有效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改善城市环境,适应现代生活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0.6保护规划应研究确定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与利用途径,充分体现历史文化遗产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并应对历史文化遗产利用的方式和强度提出要求。 1.0.7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应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应成为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政策的组成部分。城市用地布局的调整、发展用地的选择、道路与工程管网的选线以及其他大型工程设施的选址应有利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 1.0.8对确有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未列人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古迹和未列入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地段,保护规划应提出申报建议。 1.0.9非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城区、历史地段、文物古迹的保护规划以及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规划可依照本规范执行。 1.0.10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除应遵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 2.0.1历史文化名城 historic city 经国务院批准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的城

郑州十大历史故事

郑州十大历史故事 一座城市的成熟度,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城市对自身传统、历史文化的追寻、认同和承续。在大文化的架构里,历史故事作为一种口述体的历史经典,向人们描述的就是关于一个城市、一个区域的人文精神与文化传统。历史故事能够展示出岁月演进中渐次形成的城市个性和魅力。郑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她的性格由久远历史的沉淀和深厚的文化凝结而成,且又发扬光大,熠熠生辉。两年前,郑州市旅游局组织的“历史文化资源世纪盘点”工程中,专家与群众相结合,评出了“郑州十大历史故事”。这是一项惠及今人、泽被后人的历史文化工程。所评选出的历史故事,流传广泛,影响深远。 中国奴隶社会第一个朝代——夏,有大禹治水在嵩山一带。《史记》中说大禹治水“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老百姓盛赞大禹治水的献身精神。史书中记载的“禹都阳城”就在郑州登封阳城。 春秋战国时期,郑国、韩国先后定都于郑州的新郑,至今尚存绵延几十里的古城垣,仍然能让我们看到当年郑国强盛时号称中原小霸主的风采。《左传》中记载有郑庄公与母亲武姜黄泉相见的“掘地见母”故事。在郑州荥阳京襄城3公里处的一个叫阴司涧的地方,传说就是郑庄公与母亲相见的“黄泉”之地。 郑州地处中原要冲,当取天下之日,中原在所必争。“楚河汉界”说的是公元前202年刘邦、项羽对垒于郑州广武的故事。广武山古战场上的遗迹,有两军对峙之汉霸二王城,有“中分天下”之鸿沟。刘项对峙两年有余的鸿沟,后来演变成中国象棋中的“楚河”、“汉界”。 东汉末年,袁绍成为雄踞北方实力最强的诸侯。他自恃兵多粮足,于建安四年亲率步兵10万、骑兵2万,南下攻打许都。曹操被迫以两万的劣势兵力相拒于郑州中牟的官渡,最终以少胜多。“官渡之战”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战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先民们在郑州这块土地上争战杀伐,悲壮惨烈,已经融会进历史的长河中,叠藏在文典史籍里,也化作了口口相传的故事在民间演绎。 古代帝王登山朝拜大多去的是泰山,惟独武则天登嵩山,封中岳。“武则天封嵩山”的故事,记述了她和嵩山的难解之缘。她年近八旬时,又登嵩山,在那里向上苍投下除罪金简一通,祈求神灵宽恕自己的过错,流露出一位杰出而复杂的女人的敬畏。这通金简现在收藏在河南博物院。 元代的大科学家郭守敬,在3年里研制出13种天文仪器。“郭守敬测天”讲述的是他在郑州登封告成筑观星台测天象的故事。他制作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比罗马教皇格里高利颁布的“格里高利历”早三百年。郭守敬计算出的地球绕太阳运转一周的时间,与今天人类所知实际时间只差26秒。 “郑州十大历史故事”中还有几个以巨大生命力流传千百年的历史故事,如“汉武帝封将军柏”讲述的是两千多年前汉武帝在郑州登封的嵩阳书院封柏树为将军,现在还有两棵“阅世三千岁”的古柏活在嵩阳书院内;晋朝有美男子潘岳,是郑州中牟人,民间里巷千百年流传着这位郑州美男子的轶闻趣事;“达摩面壁”讲述了禅宗始祖达摩择嵩山而创立禅宗,面壁十年,至今达摩面壁的石洞仍在;在民间还流传有“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唐嵩岳少林寺碑”有专门记载,电影《少林寺》名扬海外,中国功夫走向世界,都得益于这段传奇。 郑州十大历史故事,是这座文明古城宝贵的资源和财富。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十大历史故事中所蕴含的先民们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以及智慧、创造力,给我们平添了热情、勇敢、沉着、机智和自信,有利于古为今用,开掘文化资源,开发旅游产品,提高城市品位,树立名城形象,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开拓出更为广阔而深邃的发展空间。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管理办法(试行)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管理办法 (试行)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管理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办法。 一、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和指定工作。 二、条件标准 (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应具有下列重要历史文化价值之一。 1.与中国悠久连续的文明历史有直接和重要关联。在国家政权、制度文明、国家礼仪、农业手工业发展、商贸交流、社会组织、思想文化、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城市与建筑、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军事防御等方面具有重要地位。 2.与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经济生活、社会形态、科技文化发展有直接和重要关联。突出反映近现代战争冲突与灾害应对、革命运动与政治体制变革、工商业发展、生活方式变迁、新思想新文化传播、科学技术发展、城市与建筑等方面的历史进程或杰出成就。 3.见证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突出反映中国共产党诞生、创建革命根据地、长征、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夺取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等方面的伟大历史贡献。 4.见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发展历程。突出反映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与发展、工业体系建立、科技进步、城市建设、重大工程建设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5.见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突出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经济特区建设发展、沿海开放城市发展、科技创新和重大工程建设等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 6.突出体现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集中反映本地区文化特色、民族特色或见证多民族交流融合。 (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应具有能够体现上述历史文化价值的物质载体和空间环境。 1.体现特定历史时期的城市格局风貌、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存完好。历史文化街区不少于2片,每片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保护范围面积不小于1公顷、50米以上历史街巷不少于4条、历史建筑不少于10处。 2.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不少于10处,保存状态良好,且能够体现城市历史文化核心价值。 三、工作要求 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县)应满足以下工作要求: (一)完成保护对象测绘建档、建库、挂牌工作。

开封城市历史文化保护规划案例分析

城市历史文化保护规划案例分析 ——之开封古都 姓名:张易群 学号:201106518 指导老师:徐秋实

城市历史文化保护规划案例分析之开封古都 摘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是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协调保护与建设发展,以确定保护原则、内容和重点,划定保护范围,提出保护措施为主要内容的城市规划的专项规划设计。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是标志人类所处时代和所处地域的社会缩影,它反映了某个时代和地域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最高成就,是一批长期积累起来的历史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城集中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它们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所带给人的震撼和思索亘古长存。历史文化对与一个国家而言意义重大,要重点保护与历史文化相关的一切事物。然而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冲击较大。本文结合开封市历史文化保护区,古城现状为重点研究对象,对开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进行探析。 关键词:开封遗产保护发展历史文化规划 一、开封概况介绍 开封古称东京(亦有汴梁、汴京之称),简称汴,地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摇篮的黄河之滨,是一座历史文化悠久的古城。开封是河南省省辖市,八朝古都。坐落于广袤的豫东平原之上,郑州东约80公里,沿欧亚大陆桥内陆双向对外开放中心城市之一。境内无山,河流、湖泊较多,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地上地下水资源丰富,自然生态环境较好,是著名的“北方水城”。一年一度的菊展,使开封又获名“菊城”美称。 开封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地处中原腹地、黄河之滨的开封,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迄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春秋时期,郑庄公在此修筑储粮仓城,定名为“启封”,后避汉景帝刘启之讳改名为开封。战国时期的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均定都于此,素有“七朝都会”之称。尤其是北宋时期,更是有着“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汴京富丽天下无”的美誉。 开封是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城市,河南省中原城市群和沿黄“三点一线”黄金旅游线路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开封已有两千七百多年的历史,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历史上的开封有着“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汴京富丽天下无”的美誉,北宋东京开封更是当时世界第一大城市。

历史文化名城名单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单 目前国务院已审批的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达到117个(琼山与海口分记算2个)。 直辖市(4):北京、天津、上海、重庆 河北(5):保定市、承德市、正定县、邯郸市、山海关 山西(6):平遥县、大同市、新绛县、代县、祁县、太原市 内蒙古(1):呼和浩特市 黑龙江(1):哈尔滨市 吉林(2):吉林市、集安市 辽宁(1):沈阳市 江苏(10):南京市、徐州市、淮安市、镇江市、常熟市、苏州市、扬州市、无锡市、南通市、宜兴市 浙江(7):杭州市、绍兴市、宁波市、衢州市、临海市、金华市、嘉兴市 福建(4):福州市、泉州市、漳州市、长汀县 江西(3):南昌市、赣州市、景德镇市 安徽(5):亳州市、歙县、寿县、安庆市、绩溪县 山东(8):济南市、曲阜市、青岛市、聊城市、邹城市、临淄市、泰安市、蓬莱市 河南(8):郑州市、洛阳市、开封市、安阳市、南阳市、商丘市、浚县、濮阳市 湖北(5):江陵(荆州市)、武汉市、襄樊市、随州市、钟祥市 湖南(3):长沙市、岳阳市、凤凰县 广东(7):广州市、潮州市、肇庆市、佛山市、梅州市、

雷州市、中山市 广西(3):桂林市、柳州市、北海市 海南(2):琼山市、海口市 四川(7):成都市、自贡市、宜宾市、阆中市、乐山市、都江堰市、泸州市 云南(5):昆明市、大理市、丽江县、建水县、巍山县贵州(2):遵义市、镇远县 西藏(3):拉萨市、日喀则市、江孜县 陕西(6):西安市、延安市、韩城市、榆林市、咸阳市、汉中市 甘肃(4):张掖市、武威市、敦煌市、天水市 青海(1):同仁县 宁夏(1):银川市 新疆(3):喀什市、吐鲁番市、特克斯县 一、国家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24座)(国务院1982年2月8日批准) 北京(直辖市)承德(河北)大同(山西)南京(江苏)泉州(福建)景德镇(江西) 曲阜(山东)洛阳(河南)开封(河南)苏州(江苏)扬州(江苏)杭州(浙江)绍兴(浙江)江陵(现荆州湖北)长沙(湖南)广州(广东)桂林(广西)成都(四川) 遵义(贵州)昆明(云南)大理(云南)拉萨(西藏)西安(陕西)延安(陕西) 二、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38座)(国务院1986

开封名人故居

开封名人故居弥足珍贵的人文遗产 作者:蕙的风 要走多少老街巷、看多少老门楼、访多少四合院,才可以把这座城市绘入心中?要喝多少碗羊肉汤、吃多少块花生糕、喝多少坛纯粮酒,才可以把乡音说得跟开封话一样亲切?要走过多少小桥、游过多少寺庙、观过多少亭台和楼阁、听过多少祥符调儿,才可以在虹桥遇到倾国倾城的李师师,看到那个经常出入烟花柳巷“凡有井水处,皆有柳永词”的柳三变,瞥见那个绘就市井风华的张择端?一个人遇见一座城,一个一个走访沧桑典雅、风流遗韵的名人故居,要吟咏多少句宋词才会把陌生的城市当成亲爱的故乡? 一 开封,名人荟萃,灿若群星。王宴春先生编写的《开封古今名人集要》一书共收录古今开封(名人)籍人士578名。远的有仓颉、师旷、信陵君。无论是江淹、阮籍还是曹植都在文学史上留下永恒的灵光。从乐圣师旷和亚圣孟子、诗仙李白,到北宋时的宋太祖、宋徽宗、张择端、孟元老等,明清时期的于谦、史可法,再到清末民初的冯汝骙,辛亥革命时期的河南十一烈士、刘青霞,民国时期的徐世昌、张钫、冯玉祥、张登云,近代生物学奠基人秉志、作家柏杨、大实业家魏子青,以及现代建筑学家冯纪忠、历史学家白寿彝、水彩画大师李剑晨、教育家杜孟模、文博大家关百益、医学家张静吾……他们皆在开封留下了深深的足印,成了这座城市历史文化中的

重要记忆。 清末至民国时期,开封作为河南省府所在地,是中原地区近代社会、经济、文化变革的中心。由于地处内陆,间接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其文化领域呈现出新旧交替的特点,在思想界、科技界、教育界、文学界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也在豫中大地处于先进的地位。名人故居,顾名思义,是指名人出生或较长时间居住、生活过的住宅建筑,是名人成长和生活的见证,也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开封现存的这些名人故居当之无愧的是我们弥足珍贵的物质、人文资源,更是开封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封现存名人故居20 多处。经过调查核实,开封现存的名人故居主要分布在书店街、北土街、寺后街、三眼井街、洪河沿街、双龙巷、双井街、朝阳胡同、前后保定巷、省府后街、花井街、北道门街、北太平街、柴火市街、游梁祠西街、清平街、乐观街、刘家胡同、前炒米胡同、裴场公胡同。在城区南部的柯家楼街、民生街、禹王台公园也有零散分布。笔者近年来实地考察后分析,发现开封名人故居大部分集中在老城区的中心位置,而与政治有关系的名人故居则集中在政府机构附近。在考察中,笔者发现了一些名人故居有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甚至完全就是西洋风格,比如陈慰儒故居和柯莱恩故居。 二 位于双龙巷的史可法故居,明末毁于水灾,后人在其基址上立“明史道邻故宅”石碑,李村人在上世纪50年代还目睹过碑文,该旧址

开封菊文化

开封菊文化 八朝古都——开封是一座历史名城,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菊花是开封的市花,同样也具有其独特而丰富的菊文化内涵。 开封曾是北宋王朝的都城,宋代的养菊之风达到鼎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每逢重阳佳节,东京汴梁城不仅民间有花市赛菊,而且宫廷内也养菊、插菊、挂菊花灯、开菊花会、饮菊花酒……宋代的菊花栽培技术也出现了大的飞跃,从地栽发展到盆栽,特别是出现了《菊谱》、《百集菊谱》等写菊专著。到了元代扩展了养菊的面积,明代已有了相当高的培养菊花的技术,清代菊花品种已发展到233种之多。开封的菊文化源远流长,是大宋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与汴绣、北宋官瓷、木版年画等民间瑰宝一样,构成开封文化内涵独有的风景。 现今,开封人民酷爱养菊的传统习惯更甚,以养菊、赞菊为乐事。养菊从数量上、品种上、栽培技术上都有很大的提高。如今,菊花被定为开封市的市花,每年的10月份举办菊花花会。我也和几位同学一起去了菊花花会的主会场龙亭,实地调查了。我们徜徉在花的海洋,感到心旷神怡,好似又回到了北宋年间,汴梁的繁华之中。著名诗人陶渊明的千古名句“怀以贞秀枝,卓为霜下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无不赞美了菊花高雅的品质。 每到秋季,古城尽开黄金花,到处是菊花的世界、色彩的海洋。说“开封菊花甲天下”一点也不为过。菊花的命名不仅品种繁多,而且构思严谨,想象力丰富,耐人寻味,富有诗意,给人一种艺术上的享受。菊花盛开时,繁花似锦,色彩艳丽,落英缤纷,令人眼花缭乱。菊花除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外,还有很多实用价值: 菊花晶、菊花糕、菊花酒、菊花饺子等,清香爽口,十分受人喜爱,也被誉为四君子之一。 开封菊文化底韵浓厚,我为自己是一个开封人感到骄傲而自豪。让我们一起走进2017年的菊花会场看一看吧。 开封菊花 开封菊花,河南省开封市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开封菊花栽培历史悠久,北宋时期,养菊蔚然成风。

历史文化名城申报文本主要内容

一、城市简介

滔滔长江,奔流不息,在万顷波涛即将入海之际,她放缓匆匆东行的脚步,用甘甜的乳汁滋润着江苏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泰州。有着“祥泰之州”美誉的泰州,具有6000多年的文明史和2100多年的建置史。江淮海三水在此交会,气势磅礴,唐代诗人王维为之惊叹:“浮于淮泗,浩然天波,海潮喷于乾坤,江城入于泱漭”。泰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名胜古迹众多,人文荟萃,名贤辈出,“儒风之盛、夙冠淮南”,素有“汉唐古郡、淮海名区”之称。 (一)基本情况 泰州市是江苏省省辖市,地处江苏中部,长江北岸。东邻南通,北接盐城,西连扬州,南与镇江、常州、无锡隔江相望。泰州属亚热带湿润季风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年平均气温为14.7度;地势平坦,河网纵横,南高北低,物产丰饶,经济繁荣,通江达海,是长三角经济区16座中心城市之一。 1996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设地级泰州市;现辖兴化、靖江、泰 兴、姜堰四个县级市和海陵、高港两个区。2010年底,全市总面积5787平方公里,总人口504.65万;泰州市区处于市域西南,行政面积639.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80平方公里,人口82.72万,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泰州地处沿海和长江“T”型产业带的结合部,有良好的区位优势、

资源条件和经济基础。2100多年的岁月流转、沧海变迁,泰州越发显得清新脱俗,先后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宜居城市”、“中国最佳管理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和“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等。 (二)历史沿革 1、建制沿革 夏周至战国时期,淮夷散居滨海临江地带,多从事渔猎,其时泰州称海阳(面海朝阳),为滨海重镇。其地历属吴、越、楚等国,楚时为海阳邑地。 秦,海阳属东海郡。 西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设置临淮郡,下辖29个县,其中有海陵县,“以其地傍海而高故曰海陵”。 新莽,海陵县改称亭间,属淮平郡。 东汉,海陵县属广陵郡。 三国,江淮之间为魏吴战场,海陵县废。 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海陵县复立,属广陵郡。 东晋,义熙七年(公元411年)设海陵郡,辖建陵等5县。 刘宋,海陵县属广陵郡。 南齐,海陵县属广陵郡。 梁,海陵县改属海陵郡。海陵郡郡治移治海陵县,下辖海陵、建陵、宁海、如皋、临江、蒲涛、临泽7县。海陵郡属南兖州。 陈,太建五年(公元573年),海陵郡属南兖州,辖海陵等7县。 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海陵郡废。建陵县并入海陵县,

开封城市变迁

开封城市变迁 一、萌芽时期 1、先夏 位于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是华夏文化产生的重要地区。而从古代人类在中原地区的活动情况来看,开封及其周围地区长期处于中心地带。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曾经在开封一带活动,今开封城北8公里处有轩辕丘可以为凭;黄帝的正妃西陵氏嫘祖,不仅是大梁(开封)人,还是养蚕人的鼻祖;黄帝的史官仓颉曾在这里创作整理文字,今开封北郊遗存有仓王城、仓王庙、造字台等遗址和仓颉墓;黄帝的曾孙帝喾渔猎的沙海,在今开封城西北的黑池一带。据考证,尧、舜、禹三帝均在开封一带行使政令,舜死后还葬在开封东北不远的鸣条。而后来的夏朝,还在这里发生了决定其命运的关键战役——鸣条之战。 2、夏 翻开由已故中国科学院院士谭其骧主编,数十位学者历时30余年合作完成的《中国历史地图册》,一幅夏代地图跃然纸上。该地图集所载夏时期全图一幅,内容根据《诗经·商颂》、《左传》、《古本竹书纪年(辑本)》、《世本(辑本)》、《史记·夏本纪》以及有关夏代考古资料编绘。在今之开封附近,“老丘”二字清晰可见,并以“都城”规格标注。由此可见,这个长达近两个世纪的夏朝都城,位置就在开封附近。夏王帝杼曾在开封一带建都216年,史称老丘。这期间,夏朝

统治范围大规模扩大,向东达东海之滨,东南则达江淮地区。农业和手工业较快发展,是夏朝由稳定发展到兴盛繁荣的重要阶段。 3、魏 公元前8世纪,春秋时期的郑庄公在今开封城南朱仙镇附近修筑储粮仓城,取“启拓封疆”之意,定名启封。汉初因避汉景帝刘启之名讳.将启封更名为“开封”,这便是“开封”的由来。 战国时代,群雄逐鹿。公元前361年,雄心勃勃的魏惠王力图称霸中原,于是从山西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迁都今开封市所在地,并称新都为大梁。迁都后的第二年,魏惠王下令以大梁为中心,在黄、淮之间,修建一条运河,这条最早连接黄、淮的运河叫“鸿沟”。鸿沟旧道从黄河的汊道(今河南荥阳县北)引水南下,经过今天郑州的中牟县注入大梁西面的圃田泽(今已干涸),再从圃田泽引水到大梁,之后南下经过尉氏东、太康西、淮阳分两路汇入淮河。当时圃田泽是一个很大的湖泊,周围300里,它既可作为计划中鸿沟航道的储水池,以调剂鸿沟的水量;又可使水中的大量泥沙沉淀于此,以减轻下游运道的淤塞。 一道鸿沟连通黄、淮,大梁坐享通衢之利,亦借此成水陆的大都会。《史记》记载:“魏之大梁,秦之咸阳,楚之郢,皆出入大贾小商之地。”当时大梁城有居民50万人左右,约占当时魏国总人口的25%。大梁有城门12座,著名的有城东北的夷门和城西韵高门。城内冶铁、纺织等手工业和商业都很发达。城区面积较今开封市旧城区面积还大。而且在以后的1100余年间,开封的城市规模始终未能赶上大梁

郑州城市发展历史

郑州城市发展历史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中 国 城 市 发 展 史 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作者:冉钊 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日期:2015年12月10日

郑州城市发展历史 (安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冉钊河南安阳) 摘要: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省会同时又是中原经济区的重要城市,有必要了解郑州市的发展历史以及发展现状,本文主要介绍了郑州市的历史发展状况,又以经济和交通为例子阐述了郑州市区位发展优势,以史为鉴能为郑州市未来经济发展提供相关经验。 关键词:郑州市;城市;发展史;区位 引言:郑州市是国家区域经济布局的重要“版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实行了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宏观经济发展策略。“中部崛起”战略思想的提出给中部地区特别是河南这样一个人口和经济大省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郑州市在“中原崛起”中也是中部崛起的“排头兵”,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和河南六省,据资料统计到2005年底,河南省人口总数已达9768万人,居全国第一;生产总值已达亿元,已连续六年居全国第五位,中部六省第一;工业增加值已达亿元,居全国第七位,中部六省第一。河南地处中原,不仅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强大的经济实力和雄厚的工业基础,还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是全国重要的交通、通信网络中心。 一、郑州市历史进程 1、封建社会时期的郑州发展历史 郑州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三皇五帝活动的腹地、中华文明轴心区。约5000年前,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生于轩辕之丘定都于新郑。新密市李家沟遗址,距今约10500年至8600年,出土遗物揭示了中原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历史。在新郑市裴李岗发现的距今约8000年的裴李岗文化遗址表明当时的人民已开始饲养家畜并从事家庭手工业生产活动,原始农业生产在黄河流域的发展是中华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基础。距今6000年的大河村文化遗址是着名的古人类活动聚落遗址,是仰韶文化的典型代表,遗址中许多保存完好的房基,以其独特的“木骨整塑”的建筑工序和施工方法,为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提供了重要实物。考古人员于1995年在郑州北郊邙岭余脉发现的西山古城遗址把郑州地区城市出现时间提前到距今约5300年的仰韶文化晚期,被视为中国城市文明的源头。5000年前,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出生并建都在郑州这片土地上;3600年前,中国第二个奴隶制王朝——商朝在此建都,至今中心城区依然保留着7公里长的商代城墙遗址。 夏商两朝先后在郑州地区建都,周朝春秋战国时期管国、郑国、韩国也先后建都郑州地区。约公元前2070年至前1600年,夏朝的元老人物禹建都于登

开封是中国著名的八大古都之一

开封是中国著名的八大古都之一、七朝建都之地,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承载了厚重历史的千年神韵。直至解放初期,仍是中原地区政治和文化中心,这里曾发生过许多重大历史事件,涌现出诸多风云人物,迄今所存名人故居的数量及影响力居河南之首。这些名人故居作为开封历史文化名城的有机组成部分,记载着开封城市的历史变迁,深化着历史名城的文化内涵,无愧是弥足珍贵的人文资源,富含重要价值。但是由于经济、历史等原因,特别是近年来伴随旧城更新力度不断加大,开封既存的大量名人故居现状堪忧:已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故居保护状况基本较好,但由于缺乏针对故居保护利用的专门管理、研究,大部分利用还不够充分、合理;而未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故居大多散落街巷胡同,少人问津,存在不同程度的损毁、损坏的状况,面临着随时会被拆迁的命运,甚至有些已化为废墟了。这不仅使名人故居这类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双重载体、不易再生的文化资源和古城的历史风貌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还会使这座城市丧失很多珍贵的记忆以致削弱开封发展的动力与活力。因此,如何以“中原经济区崛起推动文化建设,郑汴城市一体化发展及宋都古城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促进文化资源整合”为契机,紧抓机遇、切实保护与利用好开封的名人故居,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研究课题。本文在国内外已有保护与利用政策与具体保护利用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古城的现实情况,对开封名人故居的保护与利用这一专题进行策略层面的研究并提出一些较为新颖的见解,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参考价值,以求能为开封名人故居的保护与利用工作提供些许有益借鉴。论文通过文献资料查阅整理、实地走访调研等方法,对开封名人故居的一系列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归纳出开封名人故居所具有的历史及史料、文化情感、艺术、科学、更新利用等价值以及名人故居对于开封历史文化名城、风貌保护区的意义与作用。在对故居现状作了较全面的统计分析后,得出故居的空间分布特点、保护与利用工作中存在的认识不足、缺乏管理和资金不足等主要问题。通过对国内外名人故居等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基本制度、管理模式、相关的配套环节进行分析与借鉴,得出故居保护与利用中应有的价值评价标准及评价体系。在结合开封名人故居的自身特点及保护利用的现状后,总结出开封名人故居保护利用环节中在制度、法规、管理、宣传教育等方面应着重强化的部分;在当前国际及中国文物分级保护的原则下,提出可根据故居的价值评价结果将暂未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故居进行分类保护的设想;针对性的工程技术干预措施研究为故居的保护及利用提供了物质基础上的保障,而故居利用中新旧空间的对比与类比性、原真性、解释性关联模式研究及国内相应的成功案例分析则拓展了开封名人故居利用环节上的思路。综合理论内容及现状分析研究后,论文提出开封名人故居整体利用构想。及提出将“双龙巷—双井街—朝阳胡同”名人故居聚集区规划为“古城名人文化街”;探索以适当的方式、方法重建冯汝骙故居(冯家大院)暨冯纪忠故里纪念馆,塑造故居特有的“情景境”,以恢复其应有的价值,籍以服务、带动开封名人史迹及街巷胡同旅游;将在现有环境中不易保存的故居,通过易地整合、集锦保护的方式,搬迁到位于汴西新区新老城过渡地带的文化公园内,以延续古都文脉、集中展示开封的名人文化;对各名人故居汇总、整理逐一作出详细的图文注述及保护利用建议等。

湘潭历史文化名城申请调研报告

湘潭历史文化名城申请调研报告 文化是城市的精髓和灵魂,保护和发掘城市文化资源优势,推进文化建设,使城市“形态”、文化“神态”、市民“心态”内外和谐,经济实力、城市活力、文化魅力刚柔并济,才能实现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此,湘潭市准备申请历史文化名城,提出把湘潭建设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十二五”期间,湘潭将重点实施“文化强市”11355战略,着力打造“文化湘潭”。其中,在“十二五”期间,湘潭将下大力气做好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 湘潭市作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丰富的文物古迹。它既是我国古代湖湘文化的摇篮,又是湖湘文化交融区域,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红色圣地、湘学源头、湘商祖地,丰富的人文资源和优美的自然资源相互融合,为湘潭文化发展和申请一般史迹历史文化名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物质文化遗产 一、作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湘潭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都获得的很好的成就 湘潭市境内自汉代设立第一个县治--湘南县并构筑县城(今湘潭县石潭镇古城村),迄今2200余年。湘潭县杨嘉桥镇的金棋村老虎坑遗址,湘乡市金石镇岱子坪遗址出土的石器、陶器,证明此时境内居民已达到较高的文明程度。商周时期,境内文化已相当发达。尤以湘潭县响水乡桂花村出土的豕尊、湘潭市区十八总福建会馆出土的铜爵造型雄伟、精美。商、西周时期的居落遗址也多有发现。市区霞城乡五星村就有大型村落遗址存在,出土的板瓦、沟瓦均为大型建筑物所有。湘乡牛形山出土的漆器,色彩艳丽,造型精美,十分罕见。作为历史上的“米市药都”,湘潭是明清以来湖南商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在城正街和窑湾一带,明清城市的格局还保留着一批古迹和历史建筑。 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何体现历史文化名城文化

握住城市的“灵魂” ——论如何体现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 摘要:本文阐述了体现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有两个关键因素:即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前者是体现历史文化的基础,后者是体现历史文化的“灵魂”,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更能实质性地体现出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随后通过介绍“文化空间”的概念,引入开放式博物馆的解决措施,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此更好地体现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开放式博物馆 Abstract :This paper expounds embody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culture has two key factors: namely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The former is to embody historical cultural foundation, the latter is to reflect the "soul" of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the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more substantial and reflect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culture. Then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concept of "cultural space", edwie museum measures to solve to protection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order to better reflect historic and cultural city culture Keyword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Cultural space Eco- museum 华夏历史,源远流长,传承上下五千年,至今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1982年根据北京大学侯仁之、建设部郑孝燮和故宫博物院单士元三位先生提议: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纪念意义、且正在延续使用的城市可被列入历史文化名城的范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是指“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目前国务院已审批的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共有112个。 20多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突飞猛进,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也越来越受人关注。那么,在保护的同时,我们应该如何体现一个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呢? 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得以从两个方面的内容体现:一个是城市的物质文化遗产,另个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部分。这两部分的内容是相辅相成,互为一体的,缺少了任何一部分,都不能完整地体现一个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 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在很多城市的著名景区都会有标注物质文化遗产来供游人们参观欣赏。 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反映在城市形态上的载体,是实实在在的物质形态。比如

开封博物馆北宋历史文化陈列的地域文化特色研究

开封博物馆北宋历史文化陈列的地域文化特色研究 【摘要】本文阐述了地域文化的概念,对开封博物馆及其北宋东京城历史文化陈列作了简介,探讨了地域文化在断代史陈列中的表现方法及科技的运用手法。指出,开封博物馆北宋东京城历史文化陈列主要突出了宋代的建筑艺 术和绘画艺术,与现代开封城摞城的奇观和国宝《清明上河图》相呼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断代史陈列;北宋;地域文化特色;开封 市博物馆 中国历史绵延5000年,各个地区都有自己最辉煌的时期,即使作为中国文明发祥地的中原地区,仍然不能囊括中国所有朝代的发展轨迹。那么在地方博物馆中也按照中国通史的模式组织陈列,就失去了各个地区的特色。中国断代史陈列虽然只是选取部分历史进行展示,但是可以和各个地区的文化相联系,塑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陈列。 开封作为北宋的都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在当时世界上的地位甚至高于当代的纽约、伦敦等城市。在北宋历史上,开封是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开封的社会发展史上,北宋时期是开封最辉煌的历史阶段。虽然自公元1127年宋室南迁至今已经近900年,但北宋的政治、

经济、文化等对中国的影响仍然存在,作为北宋的都城开封,其文化的传承仍在。《东京梦华――北宋东京城历史文化陈列》从形式上内容上充分体现了开封地域文化的特点。向人们展示了北宋王朝的绚丽。 一、地域文化的概念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受到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影响,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特性,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它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具有相对稳定性。地域文化包括方言文化、民俗文化、建筑特点、环境特点等。 二、研究对象的界定 博物馆是一个社会服务性机构,它以收藏保管、陈设展览、对外宣传教育、科研为主要职能。陈设展览是观众了解文物、历史的一种手段,现代博物馆展览形式设计上除满足知识的专业性权威性外,还要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文化水平,接受能力的差异,摒弃教科书式灌输的方法,做到互动、参与,寓教于乐等方式进行设计,做一个有趣的展览,让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爱上博物馆。由于博物馆藏品数量与种类的限制,断代史陈列作为比较适合基层博物馆开展的陈列形式,具有投资少、特色鲜明、贴近地方历史等特点,是博物馆展示工作发展的一个方向。开封作为北宋的都城,选取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