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课外欣赏分析第四册

高中语文课外欣赏分析第四册

高中语文课外欣赏分析第四册
高中语文课外欣赏分析第四册

与陈伯之书

丘迟

【作者介绍】

丘迟(463—508),南朝梁文学家。字希范,吴兴乌程(今浙江省吴兴县)人。初仕齐,官至殿中郎。入梁后,曾任永嘉(治所在今浙江温州市)太守、散骑侍郎。梁武帝天监四年(505),萧宏北伐,他从军,任咨议参军、记室,因劝陈伯之归降有功,拜为中书侍郎,又迁官司空从事中郎(一作司徒从事中郎)。他有才,盛负文名,传说八岁时就能写文章。《梁书·文学传》说他的作品“辞采丽逸”,与他同时代的文学批评家钟嵘也在其《诗品》中说他的作品秀丽,“点缀映媚,似落花依草”。诗文以抒情写景见长。原有集,已散佚。传世之作不多,明代人辑有《丘司空集》,有诗文24篇。

【解题】

本文是一篇文情并茂的骈文杰作,传诵极广。《梁书》、《南史》中的《陈伯之传》和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的《文选》都收录了全文。

陈伯之,南北朝时军阀。济阳睢(suī)陵(今江苏省、睢宁县)人。流氓出身,小时候惯于偷盗。南朝齐末积战功,官至江州(治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刺史。梁武帝萧衍反齐,他见大势已去而归梁,任镇南将军、江州刺史,封丰城县公。后来听信部下谗言,又率兵反梁,兵败投奔北魏,任散骑常侍、平南将军,封蓝江县侯。及梁武帝令其弟临川王萧宏北伐,陈伯之屯兵寿阳梁城(今安徽省寿县附近)与梁军对抗。统帅萧宏便命记室(相当于后代的秘书)丘迟写信劝陈归降。陈伯之在大军压境的形势下,加之看了丘迟的这封信,便翻然悔悟,拥兵八千归降梁朝。其后,梁朝又任他为平北将军、西豫州刺史,封永新县侯。

【注评】

迟顿首。顿首:磕头。此处有“敬禀”或“拜上”之意。是旧时书信里下对上表示敬礼的话,通常在书信的开头或结尾,也有首尾全用的,如此信即如此。陈将军足下:足下:对人的尊称。无恙(yang),没有疾病、灾祸等可忧之事,即平安健康的意思。是古人习用的问候、祝愿之辞。恙,忧,病。幸甚,幸甚!幸运之至,好极了。○以上为旧时书信开头的客套与问候。将军勇冠(guàn)三军,冠:在……之上,此处即位居第一。三军:古代大国有三军,后为军队的统称,此指全军。才为世出,才能在当代是最杰出的。弃燕雀之小志,慕鸿(h?ng)鹄(hú)以高翔(xiáng)。燕雀:只能低飞的小鸟,喻只顾目前苟安而无高远志向之人。鸿鹄:能够高飞的天鹅,喻志向远大之人。以:而,连词。翔:飞。这两句语出《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此处借指陈伯之弃齐归梁有大志。○以上从“勇”、“才”、“志”三个方面赞其杰出不凡。昔因机变化,遭遇明主,指陈伯之弃齐归顺梁武帝事。昔,从前,往日。因机,顺应时机。变化,指改变态度。遭遇,遇见,遭逢,此指君臣遇合。明主,英明的君主,指梁武帝萧衍。立功立事,事:事业。开国称孤,开国:原指君主开创国家,自晋以来,五等封爵皆有开国之称。孤:王侯的自称。此句意谓被封为王侯。王侯各有封地,号为一国,自称曰“孤”。陈伯之归梁后,因辅助梁武帝平齐有功,进号征南将军,封丰城县公,邑二干户,高官重任,位比王侯,故如此说。朱轮华毂(gǔ),指王侯贵族乘坐的华丽车子,其车轮红色,其轮心有文饰。毂,车轮中心的圆木。拥旄(máo)万里,拥旄:古代武官持节专制一方,称为拥旄。拥,拿着。旄,旄牛尾装饰的旗子,此指旄节,臣子持之作为信物。万里:极言统制区域的广大。何其壮也!何其:多么,副词性结构。壮:雄壮威武。○以上言其过去能识时务,顺应形势,弃暗投明,背齐归梁,建树功业,因而受到优厚的礼遇。字里行间,充满赞誉之情。如何一旦为奔亡之虏,如何:怎么。一旦:一天之间,形容时间短。奔亡:出奔逃亡。虏:敌人,此指投靠敌人的人。闻鸣镝(d í)而股战,鸣镝:响箭,古称“嚆(hāo)矢”,相传为汉时匈奴冒顿所造,发射时声先箭而到,军中用以发号施令,此处借指北魏君主的号令。镝,箭头。股战:两腿发抖。形容胆怯恐惧。

对穹(qi?ng)庐以屈膝,穹庐:穹形屋舍,指毡帐,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居住的帐篷,如同今之蒙古包。此处借指北魏君主的帐篷。屈膝:下跪行礼。又何劣邪(y?)!劣:卑劣,低下。邪:同“耶”,呢。○以上指出其背梁降魏后的恐惧卑劣的窘境,对其忘思负义的行径颇有指责批评,但惋惜之倩亦蕴含于字背。行文以“如何”二字调转笔锋,使文意急转直下,与上文形成鲜明对比。

这段指出陈伯之在梁时的功业与地位,以及其降魏投敌之后的狼狈处境。昔荣今辱,对比鲜明,足以唤起他对昔日生活的美好回忆,和对目前遭砾的深切不满,促使其内心的惑激与惭愧,而勾起其弃暗投明的联想,导其去魏归梁。

寻君去就之际,寻:探求,考察。君:对人的敬称。去就:去此就彼,指叛离梁朝投靠北魏。去,离开;就,靠近。际:时候。非有他故,他故:别的原因。直以不能内审诸己,直:仅仅,只,不过,副词。以:因为,由于,连词。审:详察。诸:之于。介词兼代词。外受流言,流言:谣言,指其下属反梁的建议。《梁书·陈伯之传》说:陈的僚属邓缮、戴永忠、褚绢等怂恿陈伯之反萧衍,陈因起兵反梁。沉迷猖獗(ju?),以至于此。沉迷:执迷不悟。猖獗:横行无忌。○从内外(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对其叛国投敌的原因作了合乎情理的分析,既有谴责,亦有谅解,措词委婉。圣朝赦(sha)罪责功,圣朝:对本朝的尊称,此指梁朝。赦罪责功:赦既往之罪,责未来之功。赦,减轻或免除。责:求,要求。弃瑕(xiá)录用,弃瑕:指不计较人的过失。瑕:玉上的红色斑痕,此喻缺点,过失。录用:收录,任用。推赤心于天下,推赤心:犹“推心置腹”。《后汉书·光武帝纪》:“推赤心置人腹中。”意谓把赤诚的心交给人家,比喻真心待人。推,拿出。安反侧于万物,言安抚众人中之反侧者,使所有反侧之人得以安定。反侧,疑虑不安,动摇不定的人。万物,万众,指各种各样的人。将军之所知,不假仆(pú)一二谈也。不假:无须,不待,用不着。假:借,待。仆:古时男子的自谦之称,常用子书信。一二谈:一一细说。○言梁朝对犯有罪过的入宽大为怀,不咎既往。朱鲔(wěi)涉(di?)血于友于,朱鲔:东汉人,绿林军将领,曾劝更始帝刘玄杀光武帝刘秀之兄刘伯升(刘縯yǎn)。后来光武在洛阳包围朱鲔,派人劝朱归降。朱害怕计较旧罪,不敢归顺。光武保证不咎既往,还可保住他的官爵,朱鲔便献城而降。涉血:同“喋血”,杀人流血。友于:兄弟的代称,此指刘伯升。语出《尚书·周书·君陈》:“友于兄弟。”张绣剚(zì)刃于爱子,张绣:东汉末年军阀,曾投降曹操,不久又后悔,举兵攻曹,曹操与战,军败,身为流矢所中,长子昂和侄儿安民被张杀死。两年后,张绣又率兵归降,曹操仍封他为列侯。剚刃:用刀刺入人体。剚,插入,刺入。汉主不以为疑,汉主:指光武帝刘秀。不以为疑:不因此而怀疑(朱鲔的归顺)。以,介词,因,后省宾语“此”。魏君待之若旧;魏君:指魏国国君曹操。若旧:和原先一样。○连用两例史事,说明明君即使有杀兄杀子之仇,亦不念旧恶,不计私怨。况将军无昔人之罪,况:何况,连词,常出现在复合句的下一分句,表示意思上的急转逼进。昔人:前人,指朱鲔、张绣。而勋重于当世?此指其辅助梁武帝平齐有功。勋,功劳。○将其与“昔人”作一比较,罪轻而勋重,梁主更会不咎既往。以古比今,论理言情,更有分量,促其释虑归降。夫(fú)迷途知反,夫:助词,用于句首,表示要阐发议论的语气。反:同“返”。往哲是与,往哲:先哲,过去的贤哲,往昔的贤明之人。哲,哲人,才能见识超越寻常的人。是与:即“与是”,宾语前置。是,代词,指代上文的“迷途知反”。与,许,嘉许,赞美。不远而复,不远:指迷途未远。复:返,回头,改正。先典攸(yōu)高。先典:古代的经典,此指《易经》。《易经·复》爻(yáo)辞:“不远复,无祇(qí)悔,元吉。”言失之未远,能复于善,无大悔,最善。攸:所。高:重、贵,推崇。○引经据典,说明能迷途知返为古代圣贤所赞许推崇,意在提高其认识。主上屈法申恩,主上:皇上,指梁武帝。屈法:治法从轻。屈,使……屈,此处有松缓之意。申恩:重视恩惠。申,通“伸”,展开,此处有加强、重视之意。吞舟是漏;即“漏吞舟”,是说渔网宽疏到能漏掉吞舟的大鱼,此处用鱼网比喻法网,意谓法网很宽,法度宽大,不论犯有多大罪过,都可以

得到宽赦。吞舟,指代能够吞舟的大鱼,喻罪过重大的人。是,助词,用在前置的宾语和动词之间,起着把宾语提前的作用,以达到强调的目的。漏,漏掉。○以比喻兼夸张说明梁主的宽大已极。将军松柏不剪,松柏不剪:仲长统《昌言》:“古之葬,松柏梧桐,以识其坟。”后世因以松柏代祖坟,坟上松柏没有遭到剪伐,就是祖坟没有被挖掘受到破坏的意思。剪,斩断,砍伐。亲戚安居,亲戚:指父母兄弟等。孔颖达疏《礼记·曲礼上》:“亲指族内,戚言族外。”高台未倾,高台:楼台,住宅。未倾:没有毁坏。爱妾(qia)尚在,妾:小妻。尚在:还在家中。言未被掠夺。悠(yōu)悠尔心,悠悠:反复思虑,思虑深长的样子。尔:你,代词。亦何可言!还有什么话可说。○以其家事四件具体说明梁主对他的宽宏大度。动之以乡亲之情,进一步消除其顾虑。段末用一反诘,更见事实凿凿,促其早日悔悟回头。

这段着重阐述梁朝既往不咎的宽大政策,申说劝导陈伯之仍可去魏归梁的理由。文章理中含情,情中蕴理,情理交融,服人感人。

今功臣名将,雁行(háng)有序,指文武百官按官位大小各有封赏任命,象大雁飞行时的行列一样井然有序。佩紫怀黄,紫:紫绶(带子)。怀:怀藏。黄:金印。《史记·蔡泽传》:“怀黄金之印,结紫绶于腰。”赞帷幄(w?)之谋;赞:参预,协助。帷幄之谋:指军国大计。帷幄,军中帐幕。乘轺(yáo)建节,轺:轺车,古时一匹马拉的轻小便捷之车,使臣所乘。建:竖立。节:旄节,节符,使者在外所持的凭证。奉疆塌(yì)之任,奉:承受。疆埸之任:指保卫边疆的重任。埸,疆界。并刑马作誓,传之子孙。并:齐,都,副词。刑马作誓:杀白马,饮血立誓。这是古代帝王与诸侯会盟或分封功臣的一种仪式。刑,杀。这是说梁武帝与功臣名将有誓约,保证把爵位都传给他们的子孙后代。○极力煊耀在梁的功臣名将,功名显赫,礼遇优厚,不仅自身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连子孙也都受恩荫,以此引起陈伯之的懊悔和羡慕之心。作者在晓之以大义的同时,再以名利诱之,对这个反复无常、利禄熏心的人,是不愁他不动心的。将军独靦(tiǎn)颜借命,靦:惭愧的样子。借命:苟且偷生、言其命不由己,似向人借来,随时有可能被索去。驱驰毡(zhān)裘(qiú)之长(zhǎng),驱驰:奔走效力。毡裘之长:本为北方游牧部落的酋长,此指北魏君主。毡裘,用野兽毛皮制作的衣服,为胡人的衣着。宁不哀哉!宁;岂,难道,副词。○指出他在北魏苟且偷生,为敌酋奔走效命,身分猥琐,境遇难堪,命运可悲。与上又一强烈对比,荣辱鲜明,令其深思,使其猛醒。夫以慕容超之强,慕容超:鲜卑族酋长,十六国时代南燕君主。慕容,复姓。晋末宋代,慕容超曾大掠淮北。刘裕北伐,灭南燕,俘超,押送京师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斩之。身送东市;押赴刑场。身,指慕容超本人。东市,原是汉朝在长安处决犯人的场所,后来泛指刑场。姚泓(h?ng)之盛,姚泓:羌(qiāng)族酋长,十六国时代后秦的君主。刘裕北伐,攻克其都城长安,姚泓出降,押解建康斩之。面缚西都。面缚:将手反缚于背,面部向前突出。西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故知霜露所均,霜露所均:霜露分布的地方,即普天下。均,分布。不育异类;不养育异族,不让异族生存。异类,此为对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的诬称。姬(1T)汉旧邦,姬汉:周汉,即指汉族。姬,周天子的姓,代周朝。旧邦:故国,此指被少数民族占领的中原一带。邦,古代诸侯封国之称,后泛指国家。无取杂种。取:收,容纳。杂种:指外族,也是对少数民族的侮辱性的称呼。○用举隅的写法,追溯了南燕、后秦等统治者的下场,以历史的教训作为前车之鉴,意在借刘裕北伐之事显扬梁朝的威风,表明与异族势不两立,互不共存的立场,以此警告他不要从逆卖命。字里行间,民族的自豪感与种族的偏见含混并存,当细心辨别体会。北虏僭(jiàn)盗中原,北虏:指北魏。虏,对少数民族的蔑称。僭:超越本分,此指假称帝号。盗:窃取。中原:泛指黄河下游地区。多历年所,历:经过。年所:年数。所,许,表示约数的词。从公元三八六年拓拔珪建立北魏,至公元五○五年北魏宣武帝,即丘迟写此信时,已一百多年。恶积祸盈,盈:满。理至燋(jiāo)烂。燋烂:言烧干。○转入对敌形势分析。一言其恶积祸盈,理当灭亡。况伪孽(nia)昏狡,伪孽:伪朝妖孽,指北魏宣武帝。孽,同“孽”。自相夷(yí)戮(lù);指北魏统治集团内部自相残杀,如宣

武帝的叔父太保咸阳王元禧(孝文帝时已把拓跋氏改姓元氏)谋反被杀,后北海王元祥也曾“谋为逆乱”,被革职囚禁而死。夷戮,杀戮;戮,杀。部落携离,部落:指北魏统治下的各氏族。携离:犹言四分五裂。携,离。酋豪猜贰。酋豪:酋长,部落首领,此指北魏统治集团的各个首领。猜贰:因相互猜忌而存有二心。○二言其内部自相残杀,矛盾重重,部落分崩离析。方当系颈蛮邸(dǐ),方当:将要。系颈:用绳子套在颈上,表示伏罪。蛮邸:即“蛮夷邸”,在京城接待邻族、邻国来宾的馆舍。悬首藁(gǎ0)街,悬首:杀人后将头悬挂示众。藁街:汉朝京城长安的街名,蛮邸即设于此街。而将军鱼游于沸鼎(dǐng)之中,沸鼎:开水锅。鼎,古代的烹煮器,一般为三足两耳。燕巢于飞幕之上,《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季礼说:“夫子之在此也,犹燕之巢于幕上。”巢,筑窝,用如动词。飞幕,飘摇晃荡的帐幕。不亦惑乎!惑:糊涂。○三言北魏灭亡在即,他投奔北魏是自寻死路,随时有覆灭之灾,何去何从,当速抉择,形势不容。其执迷不悟这段主要喻之以形势,申之以利害;北魏危机四伏,灭亡在即,从逆不只是大辱,且有覆灭之祸,说明只有及时反正才是出路。暮春三月,暮春:晚春。江南草长(zhǎng),江南:陈伯之的家乡济阴睢陵地属江南。草长:芳草生长起来。杂花生树,即杂花生于树。杂花,各种各样的花。杂,不单一。生,草木长出,此处引申为开放。群莺(yīng)乱飞。莺:古指黄鸟,即黄莺,亦称黄鹂。其鸣声婉转,清脆悦耳。乱:随意地,自由地。○春光明媚,芳草遍地,百花盛开,黄莺戏飞,图景生动秀丽,充满诗情画意。作者以浓重的抒情笔调和不加雕饰的白描手法绘制的这幅江南美景,渗透着热爱祖国的感情,意在触发对方的乡思。见故国之旗鼓,故国:祖国,本国,指梁朝。旗鼓:指军中的旄旗战鼓,此借代军队。当时梁朝已经大兵压境。感平生于畴(ch?u)日,平生:一生的经历。畴日:昔日,往日。抚弦登陴(pí),抚弦:手按着弓弦,准备作战。陴:女墙,城上矮墙。岂不怆(chuàng)悢(liàng)?怆悢:悲伤,怅惘。○言其阵前遇梁,念及昔日为梁将,必致痛心。一“见”一“感”,意在激发他思念故国之情。所以廉公之思赵将,廉公:即廉颇,为战国时赵国名将,赵惠文王时任上卿,屡次战胜齐魏等国。赵孝成王十五年(前251-)任相国,封信平君。赵悼襄王时被谗而废,奔魏居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后秦复侵赵,赵王召颇,颇虽老,仍有再为赵将之心。公,对尊长或平辈男子的敬称。吴子之泣(qì)西河,吴子:吴起(?一前381),战国时兵家,卫国左氏(今山东省曹县北)人。善用兵。初任鲁将,继任魏将,屡建战功,被魏文侯任为西河守。文侯死,遭陷害,逃奔楚国,任令尹,辅佐楚悼王实行变法,促进了楚国的富强,楚悼王死,被旧贵族杀害。子,古代男子的美称或尊称。泣西河:据《吕氏春秋·长见》篇记载,吴起为西河(今陕西省黄河西岸邰阳一带)守,魏王听信谗言,将他解职。吴起知道自己去后,其寓败,喻崩溃灭亡。燋,通“焦”西河就会被秦占领,魏国将被削弱,故临行时望西河而泣。泣,低声哭。人之情也,将军独无情哉?想早励良规,想:揣想。励:勉励,振奋精神。良规:妥善的规划,好的打算。自求多福。○以廉颇、吴起对故国怀有深情之史事,激发其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之情,以坚定他早日反正归梁的信心。文章连用二典,显得典雅而富有文采。

这段以说江南美景,道畴日生平,讲历史故事,来激发陈伯之的故国之思与乡关之情,使之早日来归。话语似道家常,却能以情动人,笔力千钧。

当今皇帝盛明,盛明:非常英明。盛,极,非常,副词。天下安乐,白环西献,白环:白玉制的环。据《竹书纪年》载,舜时,西王母(西方部落首领,到后来的传说中她才变为女神)来朝,献白环玉块(ju?)。西献,从西方献来。楛(h凸)矢东来,楛矢:楛木制的箭。根《孔子家语》载,相传周武王对,东北方的肃慎氏部落进贡楛矢石砮(nǔ)。楛,荆类植物,其茎可制箭杆。肃慎,古国名,在今吉林省一带。奢,可制箭头的硬石。夜郎滇(diān)池,夜郎:古国名,在今贵州省桐梓县一带。滇池:古国名,在今云南省昆明市附近。此二国,皆在西南边远地区,汉武帝时降中国。解辫请职,解辫:解下头上的发辫。编发为辫是部分少数民族的风俗,如今愿意解辫,即放弃自己的风俗习惯而改用汉人的服饰。请职:请求封

给官职,一说,请求朝贡。《淮南子·原道训》:“四夷纳职。”高诱注:“职,贡也。”朝鲜昌海,昌海:亦称蒲昌海,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罗布泊。此处当泛指西域各国。蹶(ju?)角受化,蹶角:叩头。蹶,颠尉,角,额角。受化:接受教化。○连用数典,以古喻今,并以夸张之笔,极力炫耀梁朝远扬的声威,说明贤主在位,四方各族来归顺。唯北狄(dí)野心,北狄:对北方民族的轻蔑称呼,此指北魏。掘强(jiàng)沙塞(sài)之间,掘强:性情强硬,执拗不驯。掘,同“倔(jua)”。沙塞:沙漠边塞之间,此泛指北方。塞,边界上的险要地方。欲延岁月之命耳。岁月:一年半载,为时无几,形容不久长了。○指出北魏只是在作垂死挣扎,行将垮台,以促其猛醒。中军临川殿下,中军:中军将军。临川殿下:临川王萧宏,梁武帝之弟,天监元年(502)封临川郡王,三年加侍中,进号中军将军。殿下,对王侯的尊称。明德茂亲,明德:美德,品德高尚。茂亲:至亲,最亲近的亲属或戚属。此指萧宏是梁武帝之弟。茂,美,盛。总兹戎重,总:总揽,统掌。兹:此,指这次北伐。戎重:军事重任。吊民洛汭(ruì),慰问中原一带的人民。吊,慰问。洛汭,洛水流入黄河的地方,在今河南省洛阳、巩县一带。此处泛指在北魏统治下的中原。汭,水的弯曲处。伐罪秦中。伐罪:讨伐有罪的人。秦中:今陕西中部地区,当时为北魏的统治中心。○言梁兴师北伐,北魏危在旦夕。若遂不改,遂:竟然,最终,副词。方思仆言,你将要想起我的劝告。方:副词,这里表动作行为不久就要实现。可译为“将要”。聊(Iiáo)布往怀,聊:姑且,副词。布:陈诉。往怀:夙昔之怀,旧日的情谊。往,昔。君其详之。其:副词,表示希望的语气。详:审察。○促其归梁,应不失时机。反复劝导,情辞恳切。丘迟顿首。○是书信结尾的署名和表示敬礼。最后归结到当前的北伐,指出目前的形势,粱军即将进军中原,劝其毅然悔改归来,万万不可错过时机,否则必将后悔莫及。

【译文】

丘迟拜上。陈将军足下:您近来无病无忧,真是幸运之至!将军英勇为全军之首,才能在当代是最杰出的。抛弃燕雀的小志向,追求鸿鹄的远大志向而高高飞翔。过去,您顺应时机改变立场,遇上英明的君主,建立了功勋、事业,得以封爵称孤,乘着高贵华丽的车子,拿着朝廷颁发的旄节统制广大的地区,多么威武雄壮呵!怎么一天之间成了叛逃投敌的人,一听到响箭之声就两腿发抖,面对异族君长的帐篷屈膝跪拜,这又是多么地卑劣啊!

考察您背离梁朝投靠北魏时的情况,并不是有其他原因,只不过因为您内无主见,不能明察自己,而又听信别人挑拨离间的谣言,一时执迷不悟,横行无忌,因而发展到了这种地步。圣明的梁朝宽赦人们的罪过而要求他们建立功业,不计较人们的过失而加以收录任用,对天下的人都推心置腹,以诚相待,使一切动摇不定的人都能安定下来;这些都是您将军所知道的,用不着我来一一细说。朱鲔曾经杀害光武帝的兄长,汉朝皇帝并不因此而怀疑他的归顺;张绣曾经杀死魏君心爱的儿子,魏君待他也象原先一样信任。何况将军没有前人那样的罪过,而功勋又显赫于当今之世呢?一个人走错了路知道回头,古代圣贤都赞许这种行为;错路走得不远就及时返回,更为古代经典所推崇。皇上治法从轻,注重恩德,法网宽疏到能漏掉吞舟的大鱼,不论犯有多大的罪过都可以得到宽宥;将军祖先的坟墓没有受到损毁,父母兄弟都安居家乡,楼台住宅也没有损坏,爱妾还在家中,您好好地反复想一想,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如今梁朝的功臣名将,按照品级的大小各有封赏任命,如同雁群飞行的行列,井然有序。文官们腰束紫色的绶带,怀里揣着黄金之印,参预筹划军国大计;武将们乘着轻车,竖着符节,奉行保卫边疆重任。皇上还与他们共同杀白马,饮血盟誓,保证将爵位传给他们的子孙。唯独将军厚颜偷生,为异族的君长奔走卖命,难道不可悲吗!再说,就凭南燕君主慕容超那样强大,也被绑赴刑场;凭后秦君主姚泓那样强盛,也在西都长安被擒。由此可知,凡霜露分布沾润的地方,都不会养育外族;汉族建立起来的文明古国,决不容纳杂种。北魏僭用帝号非法盘据中原,已经历了多年,罪恶积累很多,灾祸带来不少,按常理说已到了崩溃灭亡

的时候了。何况伪朝妖孽昏庸奸诈,内部自相残杀,部落分崩离析,酋长之间互相猜忌,各怀二心。他们快要绳套脖颈牵到蛮邸伏罪,把首级挂在藁街示众。将军您却去依附敌人,象鱼儿在沸腾的鼎中游荡,象燕子在飘摇晃荡的帷幕上筑窝,不是太糊涂了吗?

现在正是晚春三月,江南的芳草蓬勃生长,各色各样的花儿在树上盛开,成群的黄莺自由戏飞。您望见故国军队的旗鼓,会想起往日在祖国的生活,手持弓弦登上城墙,难道不感到痛心悲伤?所以,廉颇在异国时仍然想成为赵将,吴起被迫离开西河时对着它而伤心哭泣,这是人们思恋故土常有的感情啊。将军您难道偏偏没有这种感情吗?揣想您一定会早日振作精神做出妥善的决策,自己谋求大大的幸福。

当今皇帝非常英明,普天之下安居乐业,从西方部落献来白玉环。从东方部落献来楛矢,南方的夜郎、滇池等国,都解下头上的发辫,请求委任官职;朝鲜和西域各国,顶礼膜拜,接受教化。只有北魏野心不死,还在沙漠边塞之间顽抗挣扎,妄图苟延一年数月的性命罢了。现在中军将军临川王殿下,品德高尚,又是皇上的至亲,统掌这次北伐的军事重任,即将进军中原,去慰问在北魏统治下的百姓,去秦中讨伐那罪大恶极的人。如果您终于不改悔,你将要想起我的劝告而后悔莫及。现在姑且以这封信来表达往日的情谊,您可要仔细考虑啊。丘迟拜上。

【简析】

丘迟的这封招降书,在追述赞扬了陈伯之往日在梁的功绩之后,接着义正辞严地指责了他叛逆投敌的错误,以促使其内心的感激与惭愧,取得了进言的基础。然后反复阐明梁朝不咎既往的宽大政策,分析敌我形势,指出只有悔改反正,去魏归梁,才是他唯一的出路。文章不单单说理透彻,还处处注意激发对方思念故国,怀恋家乡的感情和民族自尊心。但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他所宣扬的爱国主义,其中夹杂着比较浓厚的种族偏见。在当时,对激起陈伯之的民族自豪感起过一定的作用,然而,这种大汉族主义思想,今天看来是很不恰当的。

本文从陈伯之的实际出发,以分析其就梁就魏的利害得失为线索,喻之以义,示之以势,动之以情,三者有机结合,相辅相成,溶为—体。文章立意严正,措词委婉;分析事理,充分透辟;运用对比,鲜明有力。故国之思,乡关之情,写得淋漓尽致,娓娓动听。本篇为六朝骈体名文,语言简洁,文字优美,尤其“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数语,更是历代广为传诵的佳句。骈体文又称四六文,因此本文大量使用了整齐的四言、六言或四六言交错的偶句,使句式多采而富有表现力。如“立功立事,开国称孤,朱轮华毂,拥旄万里”,四句全是四言,音节短促整齐,产生一种明快之感,渲染了陈伯之在梁时的地位之显,气势之壮。”闻鸣镝而股战,对穹庐而屈膝”,这两句是六言,对仗工整,节奏比四言迂缓,突出了陈伯之在魏之时如丧家之犬,一惶惶不可终日的窘境和作者对他的惋惜之情。“圣朝赦罪责功,弃瑕录用,推赤心于天下,安反侧于万物”,这几句是四六言交错,叙事用四言,赞词用六言,既有四言的短促,又有六言的迂缓,加上对仗,使音节富于变化,更好地表达了作者对梁的宽大为怀,推心于人的政策的赞美之情。文中还多处援引史事典故,显得古朴典雅,自然而富有文采,全无堆砌雕琢之迹,又无壅塞滞涩之感。委实是一篇十分出色的招降文字。

【字词句基础知识举要】

夫迷途知返,往哲是与;不远而复,先典攸高。

1.“往哲是与”是宾语前置句。“与”,动词,赞许。“是”,指示代词,这,指代“迷途知返”的行为,作“与”的宾语,前置。

2.“攸高”是一个名词短语。“攸”的用法和“所”相同。“高”用为动词,推崇。“攸高”同“所高”,所推崇的。“先典”是“攸高”的定语。“先典攸高”是判断句,承上文省主语,可补充“此”。

全句译出来是:走错了路知道回头,古代圣贤都赞许这种行为,迷途未远而能复返,这是古代典籍所推崇的。

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

“吞舟是漏”是宾语前置的句式。“漏”是谓语;“吞舟”指能吞下船的大鱼,作宾语,前置以加强语气。“是”是结构助词,用于前置的宾语和动词之间,起着把宾语提前的作用。

注意:“吞舟是漏”与“往哲是与”两句从形式上看似乎相同,但语法结构并不一样,标示于下:

往哲是与。(“是”是指示代词)

吞舟是塑。(“是”是结构助词)

朱鲔涉血于友于,…汉主不以为疑

这句中的“以”、“为”不是一个词,也不属于“以”、“为修配合使用的习惯格式。“以”,介词,以(此),因(此),宾语省,在句中作状语。“为”,作谓语,这里根据它所带的宾语“疑”而作“产生”讲。“不以为疑”,不因此(对朱鲔的归顺)产生怀疑。

若遂不改,方思仆言。

这句要注意“遂”和“方”两个词。“遂”是副词,表示最后的结果,可译为“终于”、“到底”。“方”也是副词,这里表示行为、情况将要发生,和《赤壁之战》“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句中.的“方”属于同一用法,可译为“将要力”。

全句译出来是:如果你终于不改过自新,(在你后悔莫及的时候)将会想起我的劝告。

与朱元思书

吴均

【作者介绍】

吴均(469—520),南北朝时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省安吉县)人。家世贫贱,性格耿直,好学而有俊才。梁武帝(萧衍)天监初,曾为吴兴郡主簿,后为建安王记室(相当今天秘书一类的职务),迁为国侍郎,入为奉朝请(当时为安置闲散官员所设立的官号)。通史学,因私撰《齐春秋》,梁武帝恶其实录,焚其稿而免其职;后奉诏撰《通史》,起三皇,讫五代,未成而死。其文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称。文辞清新挺拔,表现出沉湎山水的生活情趣;有一定的艺术成就,但缺乏深刻的思想内容。他在当时文坛影响很大,为当时有名的大文学家沈约所赏识,也有不少人仿效他的文章,称之为“吴均体”。亦能诗,今存一百三十余首,多写寒士骨气和怀才不遇的感慨,常露激愤不平之情。著有《后汉书注》、《钱唐先贤传》、《齐春秋》、《通史》、《续文释》等书,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吴朝请集》。另有志怪小说集《续齐谐记》。

【解题】

《与朱元思书》选自《艺文类聚》卷七。这篇清丽新巧的短文,是吴均写给他的朋友朱元思的一封书信的节录。朱元思,生平不详,现已无法考查。有的选本作“宋元思”,如《全粱文》、《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等均如此,清许楗《六朝文契》及黎经诰笺注亦如此。黎经诰“笺注”云:“宋,一作‘朱’,非。案宋元思,字玉山,刘峻有《与宋玉山元思书》。”录此仅供参考。魏晋南北朝时,政治黑暗,社会动乱,黄老之学盛行,使人们对现实感到厌恶,或避世隐居,或纵情于山水之间,于是游踪所至,美景在目,心意所感,便为文字,山水文学由此兴起。吴均当时大概正在富春江一带游玩,兴感勃发,便写下这封非常别致的信,生动地描绘。富春江上的秋色。

【注评】

风烟俱净,风烟:指云气雾气,以其飘浮不定,随风而行,故谓之风烟。俱净:都消散尽净。俱,全,都,副词。天山共色。天山:天和山。共色:同一颜色。○劈头八字,从大处落笔,写远眺所得,勾勒出广阔明净的背景,写出初秋的天朗气爽,情景的宁静美好。从流飘荡,(我乘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此句是作者叙述自己的行动,坐船在江中游赏,省略了主语。任意东西。东西:时而往东,时而往西。都用如动词。○由山写到水。作者放舟江流,纵情遨游,其舒畅自如、恰然自得之情,可感可掬。“从”、“任”二字,极见自然之趣,给人以飘然之感。自富阳至桐庐,富阳:县名,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南部,富春江下游。桐庐:县名,在今浙江省杭州市的富阳县的西南,亦属杭州市,也在富春江边。一百许呈,许:不定数词,角在数词或数量词后,表示大体相当的约数,可译作“来”、“左右”等。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独绝:独一无二。○接句甚快,入题神速。首先点明两个地点,暗点富春江,揭示游踪及描写的对象;“一百许里”,写其游程,揭示描述的范围;“奇山异水”,总括性地提示本文所写内容;“独绝”二字,饱含赞美之情,给江行所见山水以总的评价。段末两句八字,大气包举,统摄全篇。

总写富阳至桐庐间山水之美,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总领下文。

水皆缥(piǎo)碧,缥碧:苍青色。缥,淡青色。碧,青绿色。千丈见底。○承上段末二句,写“异水”“独绝”。先状水色,着一“皆”字,言其绝无例外,再以夸张之语,极言其深;然深而能见其底,何等清澈明净!游鱼细石,直视无碍。直视:一直看下去。无碍:指视线碰不到任何障碍。○对上文两句内容坐实补足一笔,使“缥碧”、“见底”更具体、更形象。以上四句,写江水的静态美,其中写游鱼之动,亦在衬托江水之静。急湍(tuān)甚箭,急湍:急流。湍,急流的水。甚箭:甚于箭,比箭还快。甚,超过,胜过。猛浪若奔。若:好象,动词。奔:奔跑,动词用为名词。○笔锋一转,由静态而入动态,生动地描绘出富春江的急流猛浪,见出其动势之美。

写“异水”“天下独绝”,具体描绘了富春江水的清明澄澈和急湍猛浪,显出恬静而又雄壮之美。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寒树:有两种解释:1.耐寒常绿的树木。2.使人看了感到寒意的树。○承首段末尾二句,写“奇山”“独绝”。先点出两岸高山,再着意写山上之树,“皆”字写出了树之多;“寒”字不仅揭示了季节气候,更传出了冷清萧瑟的秋色给予人的感受。负势竞上,指高山倚仗自己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负,倚恃。竞,争,相,副词。上:朝上伸展,动词。互相轩(xuān)邈(miǎo);轩邈:比高下。轩,高;邈,远。此处二字都用如动词。争高直指,直指:笔直向上。千百成峰。意谓形成无数的山峰。千、百,皆言其多。○以拟人手法描绘夹岸峰峦层叠愈来愈高远的景象。“竞”、“上”与“争”、“指黟等词,使前后互为呼应,连成一气,化静为动,将峰峦的峻拔高险,描摩得活灵活现。上为一层,写山势之奇。泉水激石,激石:激于石。激:阻遏水势使之腾涌或飞溅。泠(Iíng)泠作响;泠泠:流水发出的清越响声。○写水响,突出其声之清越。水上有山,山中有水,山水有声,以声衬静,以声显境,相得益彰,增添情趣无限。好鸟相鸣,好;这里指美丽。相鸣:相互和鸣。嘤(yīng)嘤成韵。嘤嘤的鸟鸣声,和谐动听。嘤嘤,鸟和鸣声。成韵:形成和谐的韵律。○写鸟鸣,突出其声之和谐优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朝梁人王籍《入若耶溪诗》)境界清丽异常。蝉则千转不穷,千转:指蝉长久不断地叫。转,通“啭”,本谓乌鸣宛转,此处指蝉鸣。猿则百叫无绝。无绝:不绝,不断,不停。则:连词,在上下两分句中都出现,成为“则……,则……”的格式,表示并列和对待的关系。○写蝉转猿叫,突出其声之宛转多变和连绵不断。水响,鸟鸣,蝉转,猿叫,千声万音,各具特色,交替变化,有如一片天籁,组成大自然具有诗意的交响曲,更见此山之奇,更显此山之美!上为二层,写山声之奇。鸢(yuān)飞戾(Iì关者,鸢飞戾天:语出《诗经·大雅·旱麓》,意思是鸢飞到天上,此处比

喻为功名利禄而极力攀高的人。鸢,一种象鹰的凶猛的乌。戾,至。望峰息心;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息他那热中于功名利禄的心。经纶(1ún)世务者,专心治理社会事务的人。经纶,整理丝缕,引申为筹划,治理之意。窥(kuī)谷忘反。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窥,从小孔、缝隙或隐僻处察看,此处即“看”的意思。谷,两山之间的夹道或流水道。反,同“返”。○这组抒情短论,巧用典故,含蓄精练,不仅抒发了作者的览物之情,反映了他超脱社会世俗,向往美丽山水的清高隐逸思想,而且从另一个侧面,突出了山峰的险峻和幽谷的恬静。上为三层,写山意之奇。横柯(kē)上蔽,横柯;横斜的树枝。在昼犹昏;昼:白天。犹昏:象黄昏那样阴暗。犹,如同,好象,动词。疏条交映,疏条:稀疏的树木枝条。交映:互相掩映。有时见日。○树木茂密,横枝蔽空,晦睨变化,另有一番情趣。此与段首“皆生寒树”紧密照应,并作一补足,仿佛给奇山异水罩上一层轻纱,让人联想深远,遐思无穷。上为四层,写山树之奇。

写“奇山”“天下独绝”。具体描绘了富春江两岸群山的高峻雄奇,景色瑰丽迷人。

【译文】

烟雾消散净尽,蓝天和青山,呈现出同一种颜色。我乘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任凭自己的心意东游西转。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奇山异水,天下独一无二。

江水都是淡青色,深有千丈而清澈见底。一直看下去,游动着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子,都看得清清楚楚,没有一点儿障碍,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汹涌的波浪似飞奔一般。

两岸的高山,都长满耐寒常绿的树木,那些山峦凭依着高峻的形势,竞相朝上伸展,互相比高比远。它们都在争高峻,笔直地向上,形成千百座山峰。泉水被山石所阻遏,发出泠泠清越的声响;美丽的鸟儿,相互和鸣,嘤嘤悦耳,形成和谐的韵律。蝉接连不断地鸣叫,猿长久地叫个不停。那些为了名利象鸢鸟一样极力往高处飞的人,看到这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那热中于功名利禄的思想;那些忙于经营社会事务的人,看到这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遮蔽着,即使在。刍天,也象黄昏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间或见到日光。

【简析】

作者在这篇骈文书信中,以生动的笔触,洋溢的热情,描绘了富春江的山水之美,既绚烂雄奇,又清幽秀丽,充满了诗情画意。

全篇山水,皆写“奇”“异”二字。写水之“异”,则抓住水色、清澈的静态之美和湍急的动势之美来表现;写山之“奇黟,则抓住山势、山声、山意、山树之奇来表现。由于这样突出了此山此水的特征,使它不同于别处,因此,这“奇山异水”确乎为“天下独绝”。作者在描绘“奇山异水力之时,将动与静、声与色、光与影、情与景、议与情巧妙地结合起来,再加上对偶、比喻、拟人、夸张、用典等多种艺术手法的适当运用,便创造出一幅充满诗意和生命力的大自然的图画,给我们以美的享受。

全文寥寥一百四十四字,极短小精悍,文辞简炼,对仗工整,骈散互用,自然流畅,写景状物,生动逼真,读来恍若亲临其境,令人情逸神飞!

【字词句基础知识举要】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1.这句中的“甚”是动词,胜过,超过。这里超过的对象是“箭”,所以“甚”是指在速度方面超过。“甚箭”即“甚于箭”(比箭还快),“于”字省略,“于箭”是介宾短语作补语。

2.“奔”在这句中是动词活用为名词,动词用作名词时,一般用以代称它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至于代称怎样具体的人或物,就需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3.这两句是对偶句。“急”与“猛”相对,形容词对形容词;“湍”与“浪”相对,名词对名词;“甚”与“若”相对,动词对动词;“箭”与“奔”相对,名词对名词,“奔”本

是动词,但在这句中已活用为名词。从语法结构看,“急湍”、“猛浪”是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又是定语对定语,主语对主语。“甚”、“若”是谓语对谓语。只有“箭”和“奔”有不一致之处,“箭”是补语而“奔”是宾语。但这种不一致是允许的,因为“甚箭”与“若奔”,从形式上和词性上看,都是对得很工整的。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这几句写富春江两岸的高山凭着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在互相比着高低,是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这样写,不但使景物显得生气勃勃而富有情趣,而且充分表达了作者自己观赏景物时的深刻感受和对景物的深厚感情。

促织

蒲松龄【作者介绍】

蒲松龄(1640—1715),清初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淄博市)人。出身于没落地主兼商人家庭。早岁即有文名,羡慕功名,醉心科举。十九岁时,初应童子试,即在县、府、道的考试中连得第一,补博士弟子员。此后却屡应省试皆落第,到处奔走,过着“烟波万里一身遥”的流浪生活。直到七十一岁,始援例成贡生。他除三十一岁时在江苏宝应县作了一年慕客之外,毕生都在家设馆教书。家境贫困,对人民生活有一定的接触。能诗文,善作俚曲,著有《聊斋志异》、《聊斋文集》、《聊斋诗集》、《聊斋俚曲》,和关于农业、医学等通俗读物多种。

【解题】

《促织》选自《聊斋志异》。《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用了二十年左右时间写成的短篇小说集,是他的代表作,凡十六卷,四百三十一篇。“聊斋”,是作者的书房名;“志异”,就是专记奇闻怪事之意。本书主要运用唐传奇小说的文言体,通过谈狐说鬼的表现方式,托笔幻想,寄意现实,批评当时的社会政治。作品的艺术成就很高,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故事情节委婉曲折,布局巧妙,结构严谨,语言精炼,善于叙事。

《促织》是《聊斋志异》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促织,是蟋蟀的别名。蟋蟀一叫,秋凉了,提醒促敦人们要快织(布),故名“促织”。斗蟋蟀的游戏,始于唐玄宗天宝年间。在封建社会里,统治者为了个人的娱乐消遣,每年都要向民间征收成千上万头好斗的蟋蟀,老百姓因此被逼得倾家荡产,家破人亡。本篇写的是明朝宣德年间皇帝征集促织给老百姓带来深重灾难的故事。

【注评】

宣德间,宣德:明宣宗朱瞻基年号(1477—1487)。○交代故事发生的年代。其时虽在明朝,却是清代现实的折光。宫中尚促织之戏,尚:崇尚,这里有“盛行”、“时兴”的意思。岁征民间。岁:时间名词用作状语,每年。○点题;开宗明义指出祸源,揭示矛盾产生的总根由。“宫中”二字,作者把矛头直指最高封建统治者。此物故非西产;故:本来,副词。西:这里指陕西。产:特产。○不产也要“岁征”,见封建统治者敲剥之残,祸害之广,亦暗示主人公欲求得“此物”之难。有华阴令欲媚上官,华阴令:华阴县县官。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媚:谄媚,讨好。以一头进,进:进献上去。试使斗而才,这句主语是“上官”。“使”后省兼语,“使斗”,使之斗。而:却,连词,表转折。才:(有)才能,指会斗。因责常供。因:于是,因此,连词。责:责令,后省兼语“之”,“之”代华阴令。令以责之里正。以:把,介词,后省宾语“之”。责之里正:责于里正。之,介词,表动作的对象,相当于“于”。里正,封建社会统治乡里的小吏○上官因之借题发挥;华阴令媚上责下,以此邀宠。

交代故事发生的原因和地点。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游侠儿:“游侠”本指轻生重义,仗己力以助“被欺凌者”的人,这里的“游侠儿”指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青年。佳者:“者”字短语,指上等的促织。笼:名词用作状语,用笼子。昂其直,昂:昂贵,用于使动,使……昂贵,抬高。直:通“值”,价钱。居为奇货。居:积,储存。为:当怍。○游侠儿因之囤积居奇。里胥(xū)猾黠(xiá),里胥:管理乡里事务的公差。猾黠:刁诈,狡猾,同义复合词。假此科敛丁口,假:借。科敛:“科”和“敛”同义,均指征税,这里是敲诈勒索的意思。丁口:指老百姓。○此数者,使缴纳促织这一负担更加沉重。寥寥数笔,画出了华阴令等大小贪官污吏的丑态。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辄:常常,副词。倾:尽,用于使动。○“一头”与“数家之产”,相去何其悬殊!对比又何其强烈!“每责一头”即如此,何况“常供”!不仅见良种促织之难求,更见贪官污吏借端敲诈的苛酷。

这一段,简略介绍岁征促织之事,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闻、地点及其起因,提纲挈领地写出了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封建统治者的骄奢淫逸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这是故事的序幕,全文的总纲。

邑有成名者,邑:县。确成名者:确个叫成名的。成名,人名。操童子业,操……业;从事……行业。童子;童生。科举时代,对还没考取秀才的读书人,不论年纪大小,都称为“童生”。久不售。售:原意是卖物出手,常引申为成功、达到目的。这里指考取。○点出主人公,并介绍其身份。为人迂讷(na),迂讷:拘谨而又不善于说话。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遂:于是,就,副词。为:被,介词。报:上报。充:充当。百计营谋不能脱。○忠厚老实,缺乏应付世事的能力,因此被迫充当苦差,见其政治上受压迫之大。不终岁,薄产累尽。累尽:因受牵累而赔尽。○倾家荡产,见其经济上受剥削之重。会征促织,会:恰巧,正碰上,副词。成不敢敛户口,敛户口:向居民征收费用。○与“为人迂讷”相应,见其善良的品格。而又无所赔偿,而:却,连词,表转折。所赔偿:可以赔偿的东西。“所”字短语作“无”的宾语。忧闷欲死。○无可奈何,一欲觅死,见其精神上遭受折磨之深。妻曰:“死何裨(b ì)益?裨益:补益,益处。裨,增添,补凑。不如自行搜觅,行:从事。冀(jì)有万一之得。”冀:希望。成然之。然之:以之为然,认为妻子的话对。然,对,形容词,用于意动。○妻子劝导鼓舞之下,寄希望于“万一之得”。早出暮归,提竹筒丝笼,于败堵丛草处,败堵:断墙。探石发穴,探:把手伸进去摸取。发:打开,这里指把洞穴扒开。靡(mǐ)计不施,靡:没有。迄(qì)无济。迄:始终,一直,副词。济:成功,这里指捉到促织。○逼得疲于奔命而“无济”,“万一之得”的希望亦已破灭。即捕得三两头,即:即使,连词。又劣弱不中(zh ?ng)于款。中:符合。款:款式,规格。○良种促织难寻,回肠寸断之苦难当。宰严限追比,宰:县令的别称。严限:严格地限定日期。追比:封建时代,官府限令吏役办一件事,如果不能按期完成,就打板子以示警戒,叫做“追比”。可意译为“催促交纳”。旬余,杖至百,杖:名词用作动词,用于被动,即被杖打。两股间脓血流离,股:大腿。流离:、同“淋漓”。并虫亦不能行捉矣。并:连,连词。○屡遭毒打,苦不堪言。见肉体上受摧残之惨。转侧床头,转侧:辗转反侧,即翻来覆去。惟思自尽。惟:只,副词。自尽:自杀。○走投无路,二欲觅死。“岁征”促织之害,情景悲惨,令人怵目惊心。一方“严限追比”,一方“惟思自尽”问题突出,矛盾尖锐,情节出现波澜。

这一段,写成名因缴不上促织,吃尽苦头而两次寻死觅活。是故事的开端。

时村中来一驼背巫(wū),时:那时,当时,副词。巫:古代称能以舞降神的人,与旧社会中的师公、师婆略似。能以神卜(bǔ)。以神:凭借神灵。卜:占卜。○紧承上文,笔锋一转,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开拓新的境界。成妻具资诣问。具:备办。资:指钱物。诣:前往,到……去。○病急乱投医,运厄求鬼神。绝望之际,只得求神“指拨”。见红女白婆,红女:红妆少女。白婆:白发老婆婆。填塞门户。○见其遭遇一如成名者甚多。入其舍,则密室垂帘,则:连词,表示发现了早已发生的事情,可译为“只见”。帘外设香几。香几:香案。

几,矮小的桌子。问者爇(ru?)香于鼎,爇:点燃。鼎:指香炉。再拜。巫从旁望空代祝,唇吻翕(xī)辟,唇吻:嘴唇。吻,唇。翕辟:一张一合。翕,合。辟,开。不知何词。各各竦立以听。竦立:恭敬地站着。竦,恭敬,肃敬。以:连词。少间,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即:就,副词。意中事:心里想要问的事。无毫发爽。毫发:比喻极其细微。毫,毫毛。发,头发。爽:差错。○运用浪漫主义手法,铺写求神问卜情况,特别突出巫婆巫术高明,占卜灵验,给主人公于绝境之中一线生机,使情节能得以向前发展。成妻纳钱案上,○对前述情况作一补充。焚拜如前人。○礼拜虔诚,希望热切。“如前人”三字,足概前文之述,避重复而见简洁。食顷,吃一顿饭的工夫。帘动,片纸抛落。拾视之,非字而画:而:却。○问卜获图,与众不同。中绘殿阁,类兰若;类:类似,好象。兰若:寺庙,即梵语“阿兰若”。后小山下,怪石乱卧,针针丛棘,针针:形容荆棘的刺象许多针一样。青麻头伏焉;青麻头:和下文的“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都是上品促织的名称。焉:兼词,于是,在那里。旁一蟆,若将跃舞。○写景绘形,历历如见。展玩不可晓。展玩:仔细地观看研究。展,察看,审视。玩,研讨。然睹促织,隐中胸怀。暗合自己的心意。○神卜启示,带来一线希望。与前文“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相应。折藏之,归以示成。以:介词,以(之),把(它),宾语省略。示:给……看。○神巫指拨,本属荒谬;但由此亦反映了成名的走投无路,情节亦借此往前推进。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得无:副词性结构,与“耶”呼应,表测度的语气,莫非,是不是。猎:捕捉。虫:指促织。所:地方,名词。○视图思虫。细瞻景状,与村东大佛阁逼似。逼似:很相似。逼,十分接近。○“反复”、“细瞻”,颇费心思。乃强(qiǎng)起扶杖,强起:勉强(从床上)起来。○希望之火,开始燃烧,因之忍受痛苦,强作挣扎。执图诣寺后,○按图索虫。有古陵蔚起。陵:坟墓。蔚起:高高地耸起。蔚,草木茂盛的样子,引申为高大的意思。循陵而走,○一个“走”字,见其求虫的急切之心。见蹲(dūn)石鳞鳞,蹲石:一排排的石头。蹲,聚集,迭合。鳞鳞:形容石头象鱼鳞似的排列着。俨然类画。俨然:宛然,好象真的,作状语。然,词尾。遂于蒿莱中侧听徐行,遂:于是,就,副词。蒿、莱:都是草名。侧听:侧着耳朵听。似寻针芥。芥:小草,引申指极轻微纤细的事物。○一“侧”一“徐”,再加一喻,见其求索之专注。而心目耳力俱穷,心目耳力:偏正结构,心目耳之力。俱:都,副词。穷:尽,用尽。○从三个方面写出其因紧张过度,以至筋疲力竭的状态,突出其觅虫之艰辛。绝无踪响。绝:副词,表示程度之深,这里可译为“根本”。○结果如斯,好不失望。冥搜未已,冥搜:用尽心思搜索。冥,深。已:停止。○希望的火星仍未熄灭。一癞头蟆猝然跃去。猝然:突然。○与前文所述之图中“旁一蟆,若将舞跃”呼应。由“绝无踪响”而见一蟆,奇峰突起,文情曲折。成益愕,益:更加,副词。愕:惊讶。急逐趁之,逐趁:追赶。趁,也是“追逐”的意思。蟆入草间。○果如图中所示,怎不“益愕”“急逐趁”?——希望之火遽然猛烈燃烧!蹑(nia)迹披求,蹑迹:跟随蛤蟆的踪迹。蹑,追踪。披:拨开(丛草)。见有虫伏棘根。○由逐蟆而引出虫,又一波折。遽扑之,逮:赶快,急忙,副词。○如见至宝,急不可待。入石穴中。○因扑而入,又一波折。掭(tiàn)以尖草,掭:撩拨;不出;以简水灌之,始出,状极俊健。逐而得之。○由“不出”到“始出”而“得之”,写得委婉曲折,引人入胜。一“掭”一“灌”一“逐”,聚精会神,尽心竭力之神态活现。与前文“靡计不施”相应。审视,审:仔细,副词。巨身修尾,修:长。青项金翅。○极写促织之俊健,给下文以有力铺垫。大喜,○无虫即死,有虫得生,怎不“大喜”?笼归,笼:名词用作动词,用笼子装着。举家庆贺,举:全。虽连城拱璧不啻(chì)也。虽:即使,连词。连城拱璧:价值连城的大璧玉。拱璧,两手合围的大璧玉。《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有秦昭王以十五城请易赵王之和氏璧的故事。“连城拱璧”就是用的这一典故。不啻:不止,比不上。○关系全家命运,生死祸福,怎不如获至宝?“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由悲到喜,情节曲折,波澜起伏。文中一“喜”一“贺”,与前文的

“忧闷欲死”、“惟思自尽”相照,中间饱含着历尽苦难折磨之后的悲酸,亦为后文失虫之悲作一反衬。上于盆而养之,上:指装进去。用“上”,表示珍爱和慎重的心情。蟹白栗黄,指蟹腿肉和栗子粉,这是促织吃的精饲料。备极护爱,备极:板周到地。○精心饲养,与上所述紧密相关,见其得之不易。留待限期,以塞(sāi)官责。以:用,介词,后边省宾语“之”。塞官责:应付官府的差使。塞,搪塞。○待期上缴,了此苦差。收束上文,干净利落,过渡到下文,极为自然。

这一段,写成妻于无可奈何中问卜获图;成名按图求索得虫而举家欢庆。是故事情节的发展。

成有子九岁,窥父不在,窥:暗中察看。窃发盆。窃:暗中,偷偷地,副词。发:打开。○小儿幼稚,一时好奇,由此引出事端,故事情节又辟蹊径。虫跃掷径出,跃掷:腾身跳起。掷,腾跃。径:径直,一直,副词。迅不可捉。及扑入手,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斯须:一会儿,副词。就毙:走向死亡。就,动词,走向,趋。○小虫得而复失,故事请节发展急转直下,又出现新的更大波折。儿惧,啼告母。○以“窥”、“窃发”、“扑”、“惧”、“啼告”,以及下文之“涕”,写成子的心理和动作,将他的幼稚天真、烂漫可爱的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无不勾起读者的同情和怜爱。母闻之,面色灰死,灰死:象冷灰一样毫无生气。○飞来横祸,如雷霆击顶;喜去悲来,枝节横生。大惊曰:“业根,祸种,惹祸的东西。业,业障,佛教用语,罪恶的意思。死期至矣!而翁归,而:你的,代词。翁:父亲。自与汝复算耳!”复算:算帐,追究。耳:语气词,表断定。○虫死非同小可,不由怒火中烧。儿涕而去。○自知闯下弥天大祸,将不得轻饶,后悔莫及。为下文“得其尸于井”伏一笔。

未几,不久。副词性结构。○交代时间的推移。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如:好象,似乎。这里用为副词,用在动词前,表示与某种情况相似。被:同“披”,动词。○一语写出视小虫如命根的心理状态。怒索儿,索:寻找。儿渺然不知所往。既而得其尸于井,既而:随后,不久,副词性结构。○一虫之死,竞夺去一命!与前文“儿涕而去”呼应。因而化怒为悲,因而:因此,于是,连词性结构。抢(qiāng)呼欲绝。抢呼:呼天抢地。抢,碰,撞。绝:绝命。○由怒而悲,三欲觅死,见其痛苦之甚,心理活动写得细腻曲折。夫妻向隅,向隅:“向隅而泣”的省略。向,对着,动词。隅,墙角。茅舍无烟,烟:指炊烟。相对默然,不复聊赖。复:再,副词。聊赖:同义复合词,依赖,指生活或情感上的凭借。○人、虫两失,再陷绝境,忧急万分,痛不欲生。与“举家庆贺”形成鲜明对照。“相对默然”,无声无泪,较之前面的“抢呼”,痛苦尤甚。曰将暮,取儿藁(gǎo)葬。藁:草席。是名词用怍状语,表示工具,指用草席裹着。近抚之,气息慑(chu?)然。慑然:气息微弱的样子。慑,疲乏,引申为微弱。喜置榻(tà)上,榻:狭长而较矮的床。半夜复苏。复苏:苏醒,恢复知觉。○死而复生,奇迹出现;由悲而喜,又一波澜。夫妻心稍慰,○儿苏本当高兴,却只“稍慰”,情理反常,令人深思。但儿神气痴木,痴木:痴呆麻木。奄(yān)奄思睡。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为后文其魂化促织一事伏笔。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则:就,连词。气断声吞:出不来气,说不出话,形容极度悲伤。亦不复以儿为念。复:再,副词。以儿为念:把儿子放在心上。以……为……,把……当作……。直译是把儿子当作思念的对象。○居然如此!失虫之忧甚于爱子之情,人命不如一虫!两相对比,封建社会吃人的罪恶,昭然若揭!自昏达曙,昏:指傍晚。曙:指第二天天亮。目不交睫(ji?)。交睫:上下睫毛相交接,即合眼而睡。东曦既驾,东方的太阳已经升起。东曦,指日神东君。曦,日光。既驾,已经乘车出来。古代传说,日神每天乘着六龙驾的车从东方出来,晚上回到西方。僵卧长愁。○由“稍慰”而“长愁”,感情变化复杂。一虫之死,闹得全家死去活来,惨苦万状,对统治者的揭露极为深刻。忽闻门外虫鸣,○予绝望之中忽闻虫鸣,犹漆黑之夜突出火光!峰回路转,波澜迭出,别开生面。惊起觇(chān)视,觇视:窥视,察看。觇,偷看;侦察。○因“虫鸣”而“惊起”。虫宛然尚存。宛然:好象,仿佛。喜而捕之,○因虫在而欣喜。一鸣辄跃去,

辄:立即,就,副词。行且速。且:并且,而且,连词。复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举,裁:通“才”,副词。则又超忽丽跃。则:就,连词。超忽。远远地,作状语。急趋之,趋:奔赴,这里指追赶。○因捕虫而“急趋”,见其求虫之心切。从“僵卧”到“急趋”,简直判若两人,前如一具僵尸,后如欣喜若狂的痴人,一只小虫,弄得成名似痴似狂。折过墙隅,折:转弯。迷其所在。○“迷”字更见虫奇。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虚虚实实,若有若无,忽隐忽现,神乎其神,富确神话色彩。审谛之,审谛:仔细地看。审,详察,细究。谛,仔细。短小,黑赤色,顿非前物。顿:副词,这里表示程度之甚,可译为“完全”。前物:先前那只促织。成以其小,以:因为,连词。劣之。以之为劣,认为它不好。劣,用于意动。惟徬徨瞻顾,惟:只是,副词。榜徨:徘徊,转来转去。寻所逐者。所逐者:先前追逐的那一只。○由“急趋”而“徬徨”,一时之欣喜,顷刻烟消云散,无限之优思,又一下涌上心头!壁上小虫忽跃落襟袖间。○捕之则不可得,弃之却自落其身,似确人意,幻化莫测,愈见虫奇。以上所写,与篇末言成子魂化促织一事,遥相呼应。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胫:人的小腿,也指禽兽昆虫的腿。意似良。意:情态,样子。似:似乎,好像,副词。○第一次“审谛”,则“以其小,劣之”;再“视之”,却“意似良”;迷离恍惚,捉摸不定。从成之视觉中,亦见虫奇。喜而收之。虫由失而得,情由悲极而复喜,成名在得虫过程中,儿子的“神气痴木”已置之度外,自己的“僵卧长愁”亦已一扫而光,惟小虫是念。统治者摧残之下的成名,几成精神失常之人,岁征促织之苦,实不堪言状。将献公堂,公堂:旧称官府的厅堂为“公堂”,这里指官府。惴(zhuì)惴恐不当意,惴惴:恐惧不安的样子。不当意:指不合官府的意。思试之斗以觇之。试之斗:试之以斗,通过斗来试验它。以:连词。觇:察看。○与前文“以其小,劣之”呼应。“思试之斗”,为下文写斗促织情节伏笔。村中少年好(hào)事者驯养一虫,少年好事者:爱多事的青年。好事者,定语后置。自名“蟹壳青”,名:起名,动词。日与子弟角,日:每天,作状语。角:角斗。无不胜。欲居之以为利,居:积蓄,这里作“留着”讲。以:连词。为利:谋利。而高其直,高其直:抬高它的价钱。高,使动用法,使……高。直,通“值”。亦无售者。售者:买主。“售”是个反训字,兼确卖、买两个讲法,这里是“买”的意思。○“无不胜”、“高其直”,极写虫之佳,既与篇首“游侠儿”遥相呼应,又为后文写成名之虫的所向披靡作一衬笔。径造庐访成,径:径直,一直,副词。造:往,到,动词。○非“好事者”不为。视成所蓄,所蓄:蓄养的促织。“所”字短语作宾语。掩口胡卢而笑。胡卢:象声词,喉间发出的笑声。○一笑。鄙夷成虫之讥嘲神态,刻画得维妙维肖,跃然纸上。因出己虫,因:于是,连词。出:取出。纳比笼中。比笼:比试促织的笼子。成视之,庞然修伟。庞然:巨大的样子。修伟:又长又大。○体态不凡,与成虫之小之劣相衬。自增惭怍(zu?),惭怍:惭愧。怍,惭愧。不敢与较。与:介词,后省宾语“之”。较:较量。○相形见绌,哪堪一击,成名自愧不如。少年固强(qiǎng)之。固:坚决,执意,副词。强:逼迫,迫使。○恃其虫佳。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顾念:转念,回过来一想。终:终究,副词。无所用:没确什么用处。所用,“所”字短词作“无”的宾语。不如拚(pàn)博一笑,拚:舍弃,不顾惜,豁出去。博:博取。因合纳斗盆。因:于是,连词。合纳:连动式,合在一起放进去。斗盆:斗促织的盆。○不得己而为之。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形容神貌呆笨。《庄子·达生》里说,养斗鸡的,要把斗鸡训练得镇静沉着,仿佛是木头雕的,才能够不动声色,战胜别的斗鸡。○与少年之虫“庞然修伟”相对照。少年又大笑。○再笑。鄙夷之情隐忍不住,由“掩口胡卢”而“大笑”。试以猪鬣(lia)撩拨虫须,猪鬣:猪鬃。鬣,马颈上的长毛,引申指一切兽类的较刚劲的毛。仍不动。○再抑一笔。少年又笑。○一连三笑,将倨骄神状,写得淋漓尽致。屡撩之,虫暴怒,暴:突然,骤然,副词,表事态变化的急剧和迅速。直奔,○先怯后强,猛勇异常,一反“蠢若木鸡”之态。遂相腾击,遂:就,副词。振奋作声。振奋:振作精神,奋起翅膀。是两个词。奋,展翅。○见战斗力之强。俄见小虫跃起,俄:不久,一会儿,副词。张尾伸须,直龁(h

?)敌领。龁:咬。领:颈,脖子。○出入意外地顷刻大获全胜,将小虫轻捷善斗之状,写得十分突兀。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解:分开。令休止:令之休止,兼语省。○由三“笑”而“大骇”,由“强之”而“急解令休止”,由亢而卑,傲气全消,前后相映成趣。虫翘然矜鸣,翘然:鼓起翅膀。翘,举。矜鸣。得意地叫着。矜,夸耀。似报主知。○鸣声欢乐,如唱凯歌,向主报捷,颇确人意!成大喜。○“大喜”与“惭怍”相照,一反常态,良多趣味。以上对斗促织场面的描绘,逼真生动,极有情致,促织之动作、姿态和声音,都写得栩栩如生;方共瞻玩,方:正在,副词。共:共同,一起,副词。瞻玩:观赏。一鸡瞥(piě)来,瞥:暂观,即很快地出现一下。这里作“突然”讲。径进以啄。径:一直,副词。进:向前。以:连词。○一波未平,又起一波,鸡来突然,惊心动魄,情节为之陡然一紧。成骇立愕呼。○虫命贵于人命,又怎不惊愕?人物神情为之骤变!幸啄不中(zh?ng),虫跃去尺有咫(zhǐ)。跃去:跳开。去,离开。尺有咫:一尺多远。有,通“又”。咫,八寸。○好一个“幸”字,上天保佑!情节又为之稍松。鸡健进,健进:健步向前。逐逼之,逼:逼近。虫已在爪下矣。○虫在爪下,犹命在虎口!紧张已极,不禁又为之捏一把冷汗。成仓猝莫知所救,仓猝:匆忙,急遽,副词。莫知所救:不知怎么救它。莫,不,副词。所救,“所”字短语作“知”的宾语,直译是“救它的办法”。顿足失色。失色:变了脸色。○虫休命亦休,真是急极!慌极!气极!悲极!痛极!旋见鸡伸颈摆扑,旋:随即,不久。副词。摆扑:摆着头,拍着翅膀。临视,临:靠近。则虫集冠上,则:原来,连词。集:落,停。冠:鸡冠。力叮不释。力:用力,名词作状语。不释:不放,成益惊喜。益:更加,副词。掇(duō)置笼中。掇:拾取。○斗鸡亦胜,更大出人之意料,奇极!神极!惊极!喜极!故事情节,忽张忽弛,一波三折,跌宕生辉,引人入胜。围绕一只小虫,成名由“恐不当意”而“惴惴”,由“惴惴”到比虫而“惭怍”,由“惭怍”到虫胜而“大喜”,由“大喜”到鸡啄虫而“失色”,由“失色”到虫胜而“惊喜”,人物心理情状,写得曲折复杂,忽惊忽喜,瞬息三变,妙趣横生,耐人寻味。这一段,记叙促织被不慎弄死后,成名全家的悲惨遭遇。再次表明,一只促织决定着成名一家的命运,从而进一步揭露出封建统治者对人民的蹂躏。这是故事情节发展的高潮。翼日进宰,翼日。第二天。翼,通“翌”。进:献。宰见其小,怒呵(hē)成。呵:呵斥,大声喝斥。○一声“怒呵”,使前述成名之苦,又历历重现于目。成述其异,其:它的。异:指特殊才能。宰不信。试与他虫斗,他:别的,代词,表旁指。虫尽靡(mǐ)。尽:都,副词。靡:倒下,失败。又试之鸡,即试之以鸡。介词“以”省略。果如成言。○几番决斗,无不取胜。再概述成虫之异。乃赏成,乃:于是,就,副词。○与“怒呵”、“不信”相映成趣。献诸抚军。诸:“之于”的合音。抚军:清朝巡抚的别称,是总管一省民政、军政的官员。作者写的是明朝宣德间的事,用的却是清朝官名。抚军大悦,○岂知成名一家因此遭了几多悲惨?!以金笼进上,进上:献给皇帝。上,指皇帝。细疏其能。疏:分条陈述,亦指奏章,这里指用奏章陈述。○从下而上,一层一层地进上去,见出一副副谄媚的奴才相。既入宫中,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油利挞(tà)、青丝额一切异状遍试之,举:举起,引申为“拿”。异状:指确特殊才能的促织。○促织名目繁多,天下一如成名者又何其多也,见“宫中”为祸之惨烈!无出其右者。没确在它之上的。左以右为尊,所以“出其右”即在它之上。○百战百胜,天下无敌。着意写成虫之能。每闻琴瑟之声,每:每逢,每当,副词。则应节而舞。应节:随着节拍。应,应和,随着。○闻琴善舞,着意写成虫之奇。益奇之。益:更加,副词。奇之:认为它奇特。“奇”用于意动。上大嘉悦,嘉悦:同义复词,高兴。诏赐抚臣名马衣缎。诏:皇帝颁发的命令文告。这里用作动词,下诏。抚臣:即抚军。○因“奇”而。悦”而“赐”,灵魂空虚,行为荒诞,致使成名苦了几多!抚军不忘所自,不忘所自:没忘记好处是从什么地方来的。所自,名词性短语,作“忘”的宾语。无何,没多久。宰以卓异闻。以:因,介词。卓异:才能优异特出。闻:被大家闻名,即出了名。○由上而下,连锁反应,又一层一层地奖下来,大小官僚均受促织恩荫,升官发财,县宰坑民苛醋,却视为“卓异”,笔调辛

辣。宰悦,免成役。○因献促织而免役。与篇首“百计营谋不能脱”相照。又嘱学使俾(bǐ)入邑庠(xiáng)。学使:专管教育的官。俾:使。后边省兼语。邑庠:县学。庠,学校。○因献促织而入邑庠,得秀才。与篇首“操童子业,久不售”相照,见科举制度的虚伪。后岁余,成子精神复旧,复旧:恢复原状,复原。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今始苏耳。始:才,副词。苏:苏醒。耳:语气词,这里表断定的语气,可译为“啊”,或不译。○与前文“儿神气痴木,奄奄思睡”的伏笔相照,点明文中虚幻情节,使轻捷善斗的小促织的来龙去脉更为清楚,文章结构更为严密,悲剧气氛更为浓厚。成子之言,亦说得十分辛酸,寓意极为深刻,统治者将人逼死成鬼,亦得化成促织为戏。可见成名之悲之喜,全是血泪凝成!抚军亦厚赉(lài)成。厚:丰厚地,作状语。赉:赏赐。○因献促织得赏。不数岁,田百顷,楼阁万椽(chu án),椽:椽子,安在梁上支架屋面和瓦片的木条,亦用作房屋间数的代称。这里的“万椽”即“万间”,极言其多,非实数。牛羊蹄礉(qiào)各千计;礉:同“嗷”,口。千计:以千为单位计算。一头牲口有一礉和四蹄,所以一千蹄躐就是二百头。“牛羊蹄礉各千计”,就是牛羊各确二百头。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裘马:轻裘骏马。过:超过。世家:世代做官的人家。○因献促织致富。与“不终岁,薄产累尽”相照,前后对比鲜明,揭露深刻。统治者为玩弄一只促织,可使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亦可使人飞黄腾达,升官发财。小说以荒唐可笑的丑剧收场,将封建统治的腐败黑暗暴露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这一段,写成名进献促织意外致富,抚军和县宰也因此加官进爵。是故事的讽刺喜剧性的结尾。

异史氏日:异史氏:作者自称。《聊斋志异》记载确许多怪异的事,所以称“异史”。○作者评论。“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定例:规定的条例。○指出促织之祸,源于天子,与作品的开头,贯通一气;“奉行者”借题发挥,变本加厉。加以官贪吏虐,吏:指官府中的胥吏或差役。虐:残暴。民日贴妇卖儿,日:天天,时间名词用作状语。贴妇:把妻子典当给人。贴,典当。更(gēng)无休止。更:相续,交替,、一个接一个地,副词。○上行下效,“官贪吏虐”,更祸害无穷,造成无数悲惨的现实。字里行间,饱含着对被迫害人民的同情,对官吏的指斥抨击!故天子一跬(kuǐ)步,跬步:半步。古时称人走路,举足一次为跬,举足两次为步。皆关民命,命:命运。不可忽也。忽:疏忽。○“皆关民命”与成子投井自杀印证,指出天子是血淋淋现实的制造者!语气虽带劝诫,但抨击的火花四溅,谴责的锋芒毕露!独是成氏子以蠹(dù)贫,独:唯独,副词。是:这个,指示代词。成氏子:姓成的人。以蠹贫:因胥吏的侵夺而贫穷。蠹,蛀虫,这里用来比喻侵夺人民财产的胥吏。以促织富,裘马扬扬。裘马:名词用作动词,穿皮衣,骑骏马。扬扬:意气发扬的样子。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受扑责:受责打。扑,打。岂意其至此哉!岂:难道,副词。意:料想。至此:到这种地步。天将以酬长(zhǎng)厚者,以:用,介词,省宾语“之”,“之”指代“富贵”。酬:报答。长厚者:忠厚老实的人。○宿命论观点,见其思想的局限。遂使抚臣、令尹(yǐn),遂:竟然,副词,表出乎意料。令尹:古代县的行政长官名称,这里沿用古称指县令。并受促织恩荫。并:一齐,一起,副词。恩荫:指好处。恩,恩惠。荫,荫庇。○大小官吏因此得赏,见出当时社会的黑暗。闻之。之:指代下边的话。一人飞升,仙及鸡犬。及:到,介词,表动作行为所达到的范围。《神仙传》记载:汉淮南王刘安修炼成仙,飞升天上。他服药留下的容器让鸡犬啄舐(shì)了,鸡犬也成了仙。后来这个虚构的传说就被用来比喻一个人发迹了,同他有关系的人都跟着得势。信夫!”信:的确,确实。夫:语气词,表感叹。○以“鸡犬”喻抚臣及邑宰,痛斥政治的腐朽。评论以此作结,讽刺强烈,尖刻有力,意趣无穷。

这一段,是作者的评论,发表对故事中所述之事的看法。

【译文】

宣德年间,宫廷里盛行斗促织的游戏,每年向民问征收。这东西本来不是陕西fjj特产;

有个华阴县令想讨好上司,拿一只进献上去,上司试着让它跟别的促织相斗,却很能斗,于是就责令华阴县令经常供奉。县令又把这差使责令里正完成。市镇上一些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青年,得到上等促织就用笼子养着它,抬高它的价钱,储存着当作稀奇的货物。乡里的公差刁诈狡猾,借这机会向老百姓敲诈勒索,每责令供奉一头促织,常常使好几户人家倾家荡产。

华阴县有个叫成名的,正在读书应考,长期没有考中。为人拘谨又不善于说话,于是就被狡猾的公差上报充当里正的差使,他千方百计地想办法也不能摆脱。不到一年,他的微薄的家产就因受牵累而赔光了。又碰上征收促织,成名不敢向居民征收费用,自己又没有可以赔偿的东西,忧愁:寿闷,想要寻死。他的妻子说:“死有什么益处?不如自己去提,也许有一线希望能得到一只。”成名认为妻子的话对。就早出晚归,提着竹筒丝笼,在断墙边和草丛里,掏石缝,扒洞穴,没有哪种办法没用上,一直没有找到。即使提到两三只,也劣弱不合规格。县令严定限期,催促交纳,十多天里,成名被打了上百杖,两条大腿之间脓血淋漓,连促织也不能去提了。在床头翻来覆去,只想自杀。

这时,村里来了一个驼背巫婆,她能凭借神灵占卜。成来,用竹筒里的水灌它,才出来了,形状非常英俊健壮。成名追上去捉到了它。仔细一看,巨大的身子,长长的尾巴,青色的颈项,金色的翅膀。成名非常高兴,用笼子装着带回家中,全家庆贺,即使价值连城的大璧玉也比不上它。放进盆里养着它,喂给蟹腿肉和栗子粉,爱护得十分周到。留着等到限定的日期,拿它去应付官府的差使。

成名有个儿子,才九岁,窥探着父亲不在家,偷偷地把盆打开。促织腾身跳起,径直跳出去,快得不可能捉住。等到扑在手里,已经大腿脱落,肚子裂开,一会儿便趋于死亡。孩子害怕了,哭着告诉母亲。母亲听到这件事,面色象冷灰似的毫无生气,十分吃惊地说:“业根,你的死期到了你父亲回来,自然同你算账啊!”孩子哭着走开了。

不多久,成名回来了,听了妻子的话,好象全身披上了一层冰雪。他愤怒地寻找儿子,儿子无影无踪,不知到哪里去了。不久在井里找到他的尸体,于是愤怒化为悲痛,呼天撞地,几乎要绝命。夫妻对着墙角哭泣,茅屋断了炊烟,互相面对着默默无声,不再感到生活有任何依靠。天快黑时,去拿儿子的尸体用草席去埋葬,走近去抚摸他,还有一点微弱的气息。于是惊喜地把儿子放到床上,半夜里儿子又苏醒过来。夫妻心里稍微感到一点安慰。但是儿子神气痴呆麻木,气息微弱,只想睡觉。成名看到蟋蟀笼子空空的,就又出不来气,说不出话,也不再把儿子放在心上了。从天黑到天亮,眼睛也没合一下。东方的太阳已经出来,他还直挺挺地躺着在久久地发愁。忽然听到门外促织叫,他惊讶地起身察看,促织仿佛还在。他非常高兴,就去捕捉它;那促织叫一声就跳开了,并且行动很迅速。用手掌罩住它,掌内空空的,好象没有什么东西,手刚刚抬起来,就又远远地跳开了。成名急忙去追赶它,转过墙角,就不知它在什么地方了。走来走去四处察看,只见促织伏在墙壁上。仔细看它,个子短小,黑红色,完全不是先前那只促织。成名因为它太小,认为它不好。只是转来转去到处张望,寻找刚才追赶的那一只。墙上的小促织忽然跳落在他的襟袖之间。看看它,形状象蝼蛄,梅花翅膀,方头,长腿,样子好象不错。成名很高兴,把它收养起来,准备献给官府,又提心吊胆地恐怕不合官府的意,想要通过一次搏斗试试它,看看它的本领。

村中一个爱多事的小伙子驯养着一只促织,自己给它起名叫“蟹壳青”,每天同村中子弟们的促织角斗,没有不胜的。想要留着它来谋利,抬高它的价钱,但也没有什么买主。这小伙子一直上门来访问成名,看到成名蓄养的促织,捂着嘴胡卢胡卢地笑。于是拿出自己的“蟹壳青”,放进比试促织的笼子里。成名看那促织,又长又大,自己更增添了惭愧之感,不敢同它较量。小伙子定要强迫他斗。成名回过来一想,蓄养着一只劣等促织,终究没有什么用处,不如豁出去博取一笑,于是把两只促织合在一起放进斗盆。小促织趴着不动,神态杲蠢,好象一只木鸡。小伙子又大笑。试着用猪鬃撩拨小促织的触须,仍然不动。小伙子又

笑起来。屡次撩拨它,小促织突然发怒,直冲过去,就互相跳起来攻击,振作精神,奋起翅膀,发出一片声响。不一会,只见小促织跳起来,张开尾巴,伸着触须,径直咬住对方的脖子。小伙子十分惊惧,急忙把它们分开,使它们停止角斗。小促织鼓起翅膀得意地叫着,好象报告主人知道似的。成名非常高兴。正在共同观赏,一只鸡突然来到,一直向前去啄小促织。成名惶恐地站着,惊慌地大叫。幸而没有啄中,小促织跳开一两尺远。鸡又健步向前,追着逼近它,小促织已经在鸡爪下面了。成名仓猝间不知怎么救它,跺着脚变了脸色。不久,只见那只鸡伸着脖子,摆着头,拍着翅膀,走近去一看,原来小促织落在鸡冠上面,用力咬住不放。成名更加惊异高兴,把小促织拾起来放在笼子里。

第二天,成名把小促织进献给县令,县令见它很小,生气地呵斥成名。成名讲述了它的特殊本领,县令不相信。试着让它同别的促织角斗,那些促织都斗败了。又用鸡来试验它,果真象成各所说的那样。于是赏赐成名,把小促织献给抚军。抚军非常高兴,用金笼装着献给皇帝,并用奏章详细陈述它的才能。小促织进入宫中之后,拿全国所进贡的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等一切特殊的促织都跟它比试,没有在它之上的。小促织每当听到琴瑟的声音,就随着节拍跳舞。大家更加认为它奇特。皇上非常高兴,下诏赏赐抚军名马..衣服和绸缎。抚军没忘记好处是从什么地方来的,没多久,县令就因才能优异而出了各。县令很高兴,免去成名的差使,又吩咐主管学政的官让成名进县学学习。过后一年多,成名的儿子精神复原了,自己说身体变为促织,轻巧敏捷,善于角斗,现在才苏醒过来。抚军也丰厚地赏赐成名。不几年,成名就有田地上百顷,楼阁上万间,牛羊各二百来头,一出门,轻裘骏马超过了世代作官的人家。异史氏说:“天子偶然使用一样东西,未必不过后就忘记了;可是奉行的人就把它作为定例,加上官僚贪污,差役残暴,老百姓天天典妻卖子,这种事例一个接一个地无休无止。所以天子每一半步,都关系到百姓的命运,不能疏忽啊。唯独这个姓成的人,因为胥吏的侵夺而贫穷,又因为促织而发财,穿轻裘,骑骏马,意气扬扬。当他作里正、受责打的时候,难道能料到他会到这个地步吗!老天要用这样的富贵来报答忠厚老实的人,竟然使抚军、县令一起得到促织的好处。听说过这样的话:一个人修炼升了天,连他的鸡狗也成仙。确实是这样啊!

【简析】

《促织》通过成名一家被迫缴纳促织而遭到的不幸,深刻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荒淫奢侈和横征暴敛,反映了“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给人民所造成的深重苦难。这篇小说,情节曲折,布局奇妙,故事的发展始终围绕促织之得失这一主线安排情节。当县令征索促织,成名无法捕得,惨遭毒打,正处于“转侧床头,惟思自尽,,的绝境时,却又在巫婆的“神示”之下捕得一头好促织;正当成名“大喜”“举家庆贺”之时,这头“状极俊健”的促织却又被其子弄死,使得其子也畏祸自杀,成名于是又“如被冰雪”,“抢呼欲绝”,再次陷入“僵卧长愁”,“不复聊赖”的绝境,不料其子又魂化促织,神奇无比,为其一家消除横祸,带来意想不到的幸福。这样布局,使得故事情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主人公也随着情节的发展变化,从悲到喜,喜极生悲,悲极复喜,悲喜交替出现,祸福互相转化。而这一切又无不牵动着读者的心,使读者随着主人公的命运变化而忽弛忽张,时忧时喜。作品具有强烈感人的艺术魅力。作品对人物的刻画与心理描写,亦精细入微。如成名知其子弄死促织之时,始而“如被冰雪”,继而“怒索儿”,“得其尸于井”又“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以不复聊赖”,见儿“气息慑然”,又转悲为喜;“顾蟋蟀笼虚”,则又“气断声吞”,“忽闻门外虫鸣”,又转忧为惊,化悲为喜,见虫小而“劣之”,其喜又烟消云散,“惟彷徨瞻顾”;见虫“意似良”,又转优为喜而“收之”;“将献公堂”又恐“不当意弦而“惴惴”不安。接下“斗促织”一节,同样写得细腻精妙。作品通过人物的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将其性格特点、精神面貌刻画得活灵活现,使人物形象鲜明突出,跃然纸上。

【宇词句基础知识举要】

①帘内掷一纸出。

②片纸抛落。

③一鸣辄跃去。

文言里数量词的用法,有和现代汉语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上边三句里的数量词,用法和现代汉语不同。

句①:数词表物量,直接放在名词前面,不用量词。翻译时要加上相应的量词。“一纸刀可译为“一张纸”。

句②:名词前用量词表物量,不用数词;但只在数量为一时可以这么用。翻译时应加上数词“一”。“片纸”可译为“一片纸”。

句③:表示动量时,把数词直接放在动词前面。翻译时,数词加上相应的动量词,移到动词后面。“一鸣”,可译为“叫—声”。

表时间的副词性结构

本文中表示时间不久的副词和副词性结构用得较多,列举于下。

①俄见小虫跃起。——俄。不久,一会儿。

②旋见鸡伸颈摆扑。——旋:随即,跟着就。

③少间,帘内掷一纸出。——少间:一会儿。

④斯须就毙。——斯须:一会儿。

⑤一长几,成归。——未几:没多久。

⑥既而得其尸于井、——既而。不久,随后。

⑦无何,宰以卓异闻。——无何:没多久。

⑧食顷,帘动。——食顷:吃一顿饭的工夫。这一

例是由时间副词“顷”和具体地表示时问长短的实词省合成为副词性结构,它的凝固性要弱一点。

名词用作状语

本文中名词用作状语的例子较多,列举于下:

①岁征民间。——岁:时间名词用作状语,表频率。年年,每年。

②日与子弟角。——日:用法同上句,天天,每天。

④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笼:表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笼养,用笼子养着。

④母闻之,面色灰死。——灰:表比喻。灰死,象冷灰般毫无生气。

⑤日将暮,取儿藁葬。——藁:表动作的方式。藁葬,用草席裹着埋葬。

阎典史传

邵长蘅

【作者介绍】

邵长蘅(háng)(1637一1704),清初诗人。一名衡,字子湘,别号青门山人,武进(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十岁补诸生(秀才),年青时就以诗文知名于时。曾应博学鸿词之召,报罢。后入太学,再应京兆试,终不遇,退隐乡居,专门从事著作。性坦率,生平纵情山水,曾遍游浙西一带。江苏巡抚宋荦(Iu?)聘他为幕客,讲艺论文,选王士祯和宋荦诗编为《二家诗抄》。诗学唐宋,风格在苏(轼)、黄(庭坚)、范(成大)、陆(游)间。其传记作品以刻画人物细致见长。著有《青门簏(lù)稿、旅稿、剩稿》等。

【解题】

《阎(yán)典史传》选自《青门剩稿》。明朝末年,清朝大军入关,大举南侵,许多高官

显位的重臣为保全身家性命而屈膝投降。县属小官阎典史却组织军民据守江阴~县,与清朝大军血战八十余日,杀敌七八万之众,最后城破被俘,壮烈牺牲。全城亦无一人投降,被杀害五六万人,仅剩下老弱五十三人。作者对此满怀敬意与激愤,为表彰阎典史等及江阴人民的崇高民族气节,以激励后人,故为之传。典史,为知县属下的小官。明制:县设知县,县丞、主簿各一人。其下属典史一人,掌文书出纳等事务。如无县丞或无主簿,则由典史统管丞、簿的职务。

【注评】

阎典史者,名应元,宇丽亨(hēng),其先浙绍兴人也。先,先世,祖先。浙绍兴:今浙江省绍兴市。四世祖某为锦衣校(jiào)尉(wai),四世:四代。世,代。某:指代失传的人名。代词。锦衣校尉:锦衣卫属下的军士。锦衣卫,隶属刑部,掌管侍卫、缉捕、刑狱的官署。始家北直隶之通州,家:迁居,搬家,用如动词。北直隶:明成祖迁都燕京后,名今河北省地区为北直隶。通州:今北京市之通县,当时属京师顺天府。为通州人。为:成为,动词。○简略交代本传人物的姓氏、名字、世系、籍贯。应元起掾(yuàn)史,起:出身。掾:属官的通称。史:一种小官名。官京仓大使,官,担任,动词。京仓大使:明代户部设有内外仓场,收纳米粮;内叫京仓,外叫通仓,掌管仓场的官吏叫大使。崇桢十四年迁江阴县典史。崇祯十四年:即公元1641年。崇祯,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1628—1644)。迁:古代调动官职叫“迁”,一般指升职。江阴:即今江苏省江阴县。○概写其出身经历。始至,有江盗百艘(sōu),江盗:《明史》作“海盗”。出没在海洋上的强盗。张帜乘潮,张帜:挂着旗子。阑(lán)入内地,阑:擅自闯入。将薄(b?)城,将:将要,快要,副词。薄:逼近。而会县令摄(sha)篆(zhuàn)旁邑(yì),会:恰巧,适逢。县令:一县的行政长官。明清时称知县。摄:兼管,代理。篆:官印(多用篆文刻),此处代指县令的职权。旁邑:别的县。丞、簿选(xùn)愞(nu?)怖急,丞:县丞,为县令辅佐。簿:主簿,与县丞同为佐官之一,但亦往往省并。选愞:怯懦。选,通“巽”懦弱。愞,怯懦。男女奔窜。奔窜:奔逃、乱跑。○海盗来扰,全城处于危急,官民上下,一片惊慌。为下文作一反衬,为应元出场铺垫。应元带刀鞬(jiàn)出,鞋:装弓箭的器具。这里指弓箭。跃马大呼于市曰:“好舅子,从我杀贼护家室!”贼:指作乱叛国为害人民或外来侵犯的人。此指海盗,强盗。家室:即家。室,家。○紧急关头,自告奋勇,挺身而出。一时从者千人。然苦无械,然:可是,连词。苦:苦于,用如动词。械:此指武器。应元又驰竹行(háng)呼曰:驰:此指骑马疾奔。竹行:出售竹木的商店。“事急矣,人假一竿,假:借。直取诸我!”直:同“值”,价钱。诸:之于,兼词。○借竹为械,见其机智果断。千人者布列江岸,者:助词,无义。布列:分布排列。布,铺开。矛若林立,矛:我国古代的主要兵器,此指似矛的尖竹竿。若:象,动词。士若堵墙。士:战士,指上文说的“千人”。堵墙:墙壁,比喻人众密集。堵,墙壁。○众志成城,威震江岸。应元往来驰射,发一矢辄(zh?)殪(yì)一贼。辄:即,就,副词。殪:杀死。贼连毙者三,气慑(sha),胆怯,畏惧。扬帆去。○勇武超群,杀退海盗。寥寥数笔,即突现其声威,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巡抚状闻,巡抚:总管全省军政民政的最高长官。状闻:写奏章上报皇帝。状,向上报告的一种文体。阐,使听到。以钦依都司掌徼(jiào)巡。这句意思是用皇帝的命令任用他依照都指挥司的职衔主管巡察全县的事务。钦:对皇帝命令的敬称。依:依照,按照。都司:都指挥司,掌一省军政的官署。徼巡:巡察。县尉得张黄盖、拥纛(dào,又读dú),县尉:知县的属官,掌一县的军事,始置于秦,明代已废。这里借指典史。黄盖:黄色的伞。纛:军队或仪仗队的大旗。前驱清道而后行,前驱清道:前面有人鸣锣喝道,让行人避开。在县里,知县出行才清道。非故事,不是过去的制度所有的。故事,旧例。邑人以为荣。以为:以(之)为,认为这是。○因功绩卓异而特加恩赏。久之,仅循资迁广东英德县主簿,仅循资迁:仅仅依照资历迁升。而陈明选代为尉。代:接替。应元以母病未行,以:因为,介词。亦会国变,国变:指明朝灭亡。挈(qja)家侨居邑东之砂山,挈:带领。侨居。寄居。砂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计划

语文阅读教学计划 语文教学内容在总结以往成功教学经验的同时,将在生态课堂教育理念的引导下,于高一和高二年级教学中侧重阅读教学。高一和高二是提高语文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知识面的关键时期学生语文将在高一和高二时期通过阅读教学的有效实施为高三语文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一,课本篇目必修部分,选择经典篇目进行课堂学习精讲。这一部分,主要是老师引导,按照课堂教学模式的要求,推行课堂学习模式,力图让学生在课堂上高效地完成对高考题的针对性题型练习,扎实的完成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 第二,课本篇目选修部分,采取由老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先有老师制定选修课文部分的学案,学生在学案的指引下,根据学习目标的要求,自行完成课文内容的学习。这一部分主要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充分阅读课本中的经典篇目进行集中学习。 第三,充分利用校内资源进行阅读。可以采取隔周阅读的方式,利用语文课堂连堂两节课的时间进入学校图书馆进行自由阅读。老师对学生的阅读有总体规划,有具体要求,定期查阅学生的阅读笔记和阅读心得,指导学生有针对性的选择图书,扩大自己的知识视野,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 第四,主题单元阅读。这一教学活动以课文单元教学目标为指导,结合相关课外资料,通过学生自主活动的方式进行阅读、写作及组织活动能力的锻炼。老师明确单元阅读主题目标,提供与本单元主题相

关的参考资料的篇目,学生自己动手进行课外资料的搜索、筛选和阅读。因为之前通过对课本必修部分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单元主题内容,所以在搜集资料阅读时倾向性会比较明显,单元教学目标会得到更深入的实现。老师每周利用一节课对学生的课外搜索阅读成果进行总结,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评出最佳的课外资料和最优的阅读心得。 尔后,班级汇总。以班报的形式编排成阅读资料进行班内传阅。班报采取小组轮流编辑的方式,每周一期,报纸主题切合课本单元主题,版块内容全部来源于学生自己的资料搜索和整理,形式灵活多样。这种教学形式既让全体学生参与其中,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寓知识于趣味中,无形中开拓了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新学期新气象。希望通过语文阅读教学计划的有效实施实现对教学领域的突破,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巩固学生语文知识基础,提升语文综合素养,创造高考语文学科成绩的新高。

高中语文逍遥游人教版第四册

逍遥游(节选) 教学重点 1、“理解本文以寓言故事设喻来说明道理的方法。 2、了解庄子想象奇特、意境开阔、富于浪漫色彩的写作风格。 教学方法 在欣赏中理解,在朗读这记忆,在感悟中体会。 学法指导 阅读、体会、分析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提起庄子,大家应该能够想起高一我们学过他的——《庄子·秋水篇》,可能还会有同学知道他的《庖丁解牛》。《秋水篇》中“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的描写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那时起,我们就知道了庄子散文的一大特点:想象奇特,意境开阔。用鲁迅的话来说,就是“著书十余万言,大抵寓言,皆空无事实,而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并且给予了“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的高度评价。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庄子·内篇》的第一篇,是庄子的代表作,最能代表庄子的哲学思想,又能体现其散文的风格与成就。题为——《逍遥游》。 “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悠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指无所依赖、绝对自由地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 二、题解 1、作者简介: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城(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战国中期思想家、散文家。虽生活贫困,有时靠借米和打草鞋度日,但拒绝楚威王的重金礼聘。所持思想极为复杂,涉览当时各家学说,独与儒、墨针锋相对,而以老子之言为指归,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称“老庄”。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强调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认有神的主宰。把老子的“道”,解释为脱离一切事物的神秘的精神。否定人的认识能力和是非的客观标准的存在,在无是非、无得失、无荣辱的虚无缥缈的境界中逍遥漫游,从而倒向了虚无主义和宿命论,对后世产生消极影响。但他愤世嫉俗,鄙薄富贵利禄,拒绝同统治者合作的精神,在反礼教、反封建统治的斗争中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 2、关于作品 《庄子》一书又名《南华经》。《汉书·艺文志》曾标录为五十二篇,今存郭象注本只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为庄子本人所作,外篇、杂篇可能出自其门人及后学之手。其文构思巧妙,想象奇幻,词汇丰富,尤以巧用寓言见长,富有浓厚的文学气息和浪漫主义色彩。不仅在先秦诸子中独具一格,而且对嵇康、阮籍、陶渊明、李白、苏轼、曹雪芹乃至鲁迅、郭沫若等后世著名作家的思想和创作,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寓言这一文学形式及其定名,即从庄子开始。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常常描写得极为生动,如《逍遥游》中的藐姑射之山的神人形象,《养生主》中庖丁的形象,《秋水》中河伯的形象等。另外《螳臂挡车》《东施效颦》等寓言故事,至今仍常为人所称引。 《逍遥游》为《庄子》的首篇,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艺术上说都是《庄子》中的代表作品。它主要说明庄子绝对自由的人生观,指出大至高飞九万里的鹏,小至蜩与学鸠,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只有消灭了物我界限,无所待而游于无穷,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才是绝对的自由,这就是逍遥游。全篇集中表现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即虚无主义与绝对自由。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成都石室白马中学熊轶内容提要: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语文阅读教学成了高中语文改革的重点。但是在现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还存在着课堂主体地位不明确,阅读教学拘泥于形式等问题。笔者在本文中,试就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开展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2010年四川省开始高中新课程改革,阅读教学成了语文改革的重点。但是在我们现在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对于阅读教学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因此笔者就这一问题谈如下一些看法。 一、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阅读活动,是读者与作者之间心灵的对话。当然,这种对话,是无声的对话,是精神的对话,是心灵的碰撞和灵魂的问答,是人的生命体验运动。当我们调动深度情感体验,对文章进行生命情感和心灵的投注,以强有力的参与行为进入文章的艺术世界和情感领域时,便会蓦然发现作家正在向我们走来,和我们直面对话,倾心相谈。我们可以与他一起走在生命高度亢奋的意识刀锋上,从而目睹生命的本相,听见真理的告诫,悟得文章的真义,感到有一种心智为之洞开、灵魂得以抚慰的惬意。 可是我们的阅读教学往往忽略了阅读的本质,分析教学,肢解教学,表演教学,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体验与感受。在当前的教学中,

我们的教师用统一的教材和单一的思维方式,用讲授和训练的方法向学生传播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技能和语文智力,关注的只是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技能训练达到的水平等客观因素,至于学生个性的发展、特长的培养、主体意识的形成则被认为根本不关语文老师的事,根本不是阅读教学的目标,把学生雕琢成一个模样,泯灭了学生独特的个性和真实的自我,直至完全丧失了作为人的主体意识和个性发展的欲望。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其阅读情况又是令人吃惊的,几乎所有的学生除了课堂上跟着老师分析课文的思路进行简单的阅读之外,课后的阅读很少,就是阅读了,也是随意性较大,或者因为任务,或者用来消遣,或者凭兴趣翻翻,至于研究性阅读,自然,只有少数几个学生知道,大部分同学不太清楚研究性阅读的实质是什么,如何进行研究性阅读,研究性阅读对提高思维能力有什么帮助等。 这种现状的存在,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教学目标过于单一,为应付高考教师多将目标集中在知识技能的获得上,而忽视了德育目标、情感目标、美育目标在阅读教学中的落实,学生的个性情感得不到发展。 其次,教学内容上忽视学生主体的需求和特点,没有从学生心理特点和学生阅读兴趣出发来理解和挖掘教材内容。 再次,学生个体学习存在差异性,而在传统阅读教学中教师常用统一的评价标准来衡量千差万别的学生,抑制了学生多角度的思考和个性化的体验、理解与表达。 二、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阅读教学 首先要重视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因为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多重对话关系,包括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教师与作者的对话等,这些都为学生的个体阅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但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所以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文本的意义要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之小说阅读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之小说阅读——鉴赏人物 教案 教学目标 1、构建小说相关的知识网络,快速阅读小说《玻璃》,把握情节内容。 2、通过自主、合作与探究,提升专题素养,掌握鉴赏人物的方法,提高鉴赏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 教学方法:阅读法,讲授法,探究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小说阅读鉴赏人物重点内容 (一)概括、分析主要人物形象 (二)分析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 三、学生阅读小说《玻璃》,思考探究: 1、小说中的王有福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变式训练】 小说的主人公王有福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分析。 2、“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四、具体探究分析 (一)概括、分析主要人物形象 补充:人物形象是小说的表现中心,是小说内容的重要因素,确切地说是作品的主要构成部分。人物形象可分为主要人物形象和次要人物形象。 1、小说中的王有福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学生思考后合作探究,并请学生试概括) 教师点评(略) 出示参考答案: ①性情谦卑,甚至有点窝囊:见了晚辈,也弯腰鞠躬,说话谦和; ②胆小怕事,有些狡黠:撞了玻璃偷偷溜掉,别人问起也不敢承认; ③有点固执,但不失本分善良:怀疑酒店诚意,承认自己责任,不愿借机发财。 思维提升

【变式训练】 小说的主人公王有福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分析。 (学生思考后合作探究,并请学生试概括) 教师点评(略) 参考答案:王有福是一个性情谦卑、胆小怕事、有点固执但又本分善良的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人。他生活困难,性情谦卑;他不小心撞坏了酒店的玻璃怕让自己赔偿而偷偷溜走;因不相信酒店诚意不敢去打官司,同时心地善良而最后竭尽所能赔偿玻璃。 思维提升 小结:概括、分析人物形象“五方法” (1)从小说交代的人物身份、地位、经历、气质等方面入手。 (2)从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入手。 (3)从情节入手,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 (4)从分析环境入手,探究人物命运及其思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会原因。(5)从作者的议论和评价或者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入手。 (二)分析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

高中语文《项链》教案 人教版第四册

2.项链莫泊桑 教学重点 1、理解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2、体会小说精心的构思和巧妙的结局。 3、故事情节的偶然性与人物不幸遭遇的必然性的分析 教学方法 讨论法(因为本文学生已在英语课上学过,所以决定本文用一课时完成)。 学法指导 1、阅读课文,弄清主要情节和人物,各部分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和事件。 2、查字典给生字注音解释词义。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课文题解 《项链》原题《首饰》,发表于1884年,是19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闻名的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的短篇精品。它反映了当时法国社会风尚日趋败坏,“上流社会”的骄奢浮华的生活也成为小资产阶级中的不少人憧憬的理想,主人公玛尔德就是这样一个向往豪华、舒适的生活,并为此而追求的小资产阶级妇女形象。 莫泊桑(1850——1893),19世纪后半叶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短篇小说巨匠。他出生于法国诺曼底的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1870年,他中学毕业后刚到巴黎攻读法律,普法战争就爆发了,他被征入伍。战后退伍,先后在炮军部和教育部任小职员。1880年,以《羊脂球》登上法国文坛,一举成名。他创作短篇小说约300篇,长篇小说6部,游记3部和其他一些作品。 二、课文简析 小说按事件的自然进程叙写,以项链为线索展开情节。作者先以“层递法”写路瓦栽夫人为参加舞会准备衣着、首饰的“奋斗”过程,然后在她出足风头的虚荣顶点上笔锋突转,写她乐极生悲丢失项链,从此厄运临头。她不但没能爬进上流社会,反而跌落到社会的更底层。情节的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又意味深长。待到熬过十年艰辛,她刚要为自己总算还清债务而“得意地笑”的时候,即意外地得知丢失的项链原来是假的,远远不值这十年所付的代价。故事至此嘎然收尾,既令人反思其过去,又让人揣测其将来,余味无穷。小说正是以这样曲折动人的情节尖锐地嘲讽了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的资产阶级思想,深刻地揭露了资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对人们的毒害,从一个侧面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万能”的丑恶本质。三、特点提示 1.造成路瓦栽夫人悲剧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路瓦栽夫人本身的原因。她受过一定教育,长得美丽动人,她觉得她生来就是为着过高雅奢华的生活,而清贫的生活使她不断地感到痛苦,所以她心里常生出悲哀的感慨和狂乱的梦想。这种崇尚虚荣、羡慕豪华生活的心理是造成她悲剧的主观原因。另一方面是社会原因,资本主义社会拜金主义毒化人们的灵魂,腐蚀普通的人们。以貌取人、金钱万能的资产阶级思想意识以及上流社会奢侈腐朽的生活方式毒害了路瓦栽夫人,是造成她悲剧的客观原因。 2.这篇小说心理描写细腻,深刻,既具体细致地描述了主人公羡慕虚荣的内心世界以及由此产生的内心痛苦(如小说的开头),又结合动作描写、语言描写表现了人物的内心活动(如借项链时的一系列动作、语言等)。这些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充分提示了小资产阶级妇女庸俗、空虚的内心世界。 作者极善于用心理分析的方法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本文的心理描写特点有

【推荐下载】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全套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全套教案 窦娥冤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元杂剧的特点。 2、通过窦娥冤这一冤案,认识元代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认识当时阶级矛盾的尖锐。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 3、从文学鉴赏的角度理解关汉卿设计三桩誓愿应验的用意。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介绍关汉卿: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北京)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元代人说他:“生而凋搅,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籍风流,为一时之冠。”他曾在散曲《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说自己精音律,会吟诗,能吹萧弹琴,歌唱舞蹈,也会下棋射猎,多才多艺。他一生创作杂剧有60多部,但大都散失,现仅存15部。《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流传很广。其中的《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1956年,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2、关于元杂剧: 元杂剧有一套较严格的体制: 结构: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完整的故事,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有的杂剧还有“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介绍人物。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 角色: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等。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 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如张飞、李逵。丑:俗称“小花脸”,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此外,还有孛(bó)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徕儿(小厮)。 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分别称为“末本”或“旦本”。 剧本的构成: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 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元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序都有惯例规定。元杂剧的唱词按一定宫凋写成。共分五个宫(五个全音阶):正宫、中吕宫、南昌宫、仙吕宫、黄钟宫,分别个当于现在的C、D、E、G、A五个乐调(谱号);曲牌,相当于现在的调号和板号(如二黄散板、西皮快板等),也即简谱中的曲谱和节拍。元杂剧中一折限于一调一韵。 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蹈。科范或叫“科”“介”,是关于动作、表情或其他方面的舞台提示,如“笑科”“见科”“把盏科”“做掩泪科”“内作起风科”等。

最新高中语文课外必读书目汇编

最新高中语文课外必读书目汇编 高中语文推荐阅读书目 一、教材导读篇目 必修一:《论语》《大卫科波菲尔》必修二:《家》《巴黎圣母院》 必修三:《红楼梦》《高老头》必修四:莎士比亚戏剧,《谈美》 必修五:《三国演义》《堂吉诃徳》 二、课程标准规定必读的名著: 文化经典著作,如《论语》《孟子》《庄子》等; 小说,如罗贯中《三国演义》、曹雪芹《红楼梦》、鲁迅《呐喊》、茅盾《子夜》、巴金《家》、沈从文《边城》、塞万提斯《堂·吉诃德》、雨果《巴黎圣母院》、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狄更斯《匹克威克外传》、列夫·托尔斯泰《复活》、海明威《老人与海》、莫泊桑短篇小说、契诃夫短篇小说、欧·亨利短篇小说等; 诗歌散文,如郭沫若《女神》、普希金诗、泰戈尔诗、鲁迅杂文、朱自清散文等; 剧本,如王实甫《西厢记》、曹禺《雷雨》、老舍《茶馆》、莎士比亚《哈姆莱特》;

语言文学理论著作,如吕叔湘《语文常谈》、朱光潜《谈美书简》、爱克曼《歌德谈话录》等 三、推荐阅读报刊杂志 《青年文摘》——青年人自己的心灵之光. 《读者》—善读可以医愚 《思维与智慧》—思维大比拼,智慧大舞台。《启迪》—新知新趣新思维 《新智慧文摘》—精品文摘智慧宝典《哲理》—生活小哲理,人生大智慧《格言》——充满青春活力的语言读本《杂文选刊》——针砭时弊,批评世俗,反思历史,解读人生。 四、推荐阅读书目100部 (一)文化经典(4部) 1. 《老子》/[春秋]老子:中国道家学说的开山之作 2. *《论语》/[春秋]孔子:东方人的“圣经”,垂范千古的儒家经典 3. *《庄子》/[战国]庄周:以汪洋恣肆之笔,写惊俗骇世之论 4. *《孟子》/[战国]孟轲:睹斯人风标,养浩然之气 (二)小说(30部) 5. *《三国演义》/[明]罗贯中:三个帝国罗曼史,成败兴亡笑谈中

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开放型课堂教学必将成为课改后较长的一段时期的 教学主旋律。针对高中语文教学,开放型的阅读教学是怎样的呢?这是现在我们高中语文教师必须探讨的重要课题。 1开放型阅读教学的目的 针对“封闭性”阅读教学的缺点:浅习课文,读得较少,背得更少;着重教,忽视学;重分析,轻领会;极少体现中心,平均使用力量。面对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我们必须构建新的开放型的语文阅读教学理念,明确新时期开放型的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开放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什么呢? 1.1加大情感熏陶力度。强化民族情感,发展学生个性,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语文课程总目标第一条提到:要培养爱国感情,道德品质,价值观念;还要尊重多样文化。这就说,在阅读教学课堂上,要加大学生个人情感熏陶力度,强化民族感情,尊重多样文化所反映出来的多种民族的情感内涵,营造学生健康、丰富、积极、向上的情感世界,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1.2开拓文学鉴赏领域。开放型阅读教学,要超越“封闭性”的阅读教学,既要继承以提高文学鉴赏水平为目的传

统,又要开拓文学鉴赏领域。教学上不能够再“以本为本”、“以资料为资料”,应该以课本为主干,以资料为繁枝,以学生见解为茂叶。我们要允许和鼓励学生有多角度、多层次的见解。总目标第二条提到: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汲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中华文化之博大,任何一种课本都只能精选极少的一部分来介绍,单靠课本去体会它,是很困难的。 1.3培养人文批判精神。开放型阅读教学要努力改造“科学主义”教学念观:以博取科学知识为目的,着意构建“人文主义”理念:以自主性为目标,培养批判能力,形成人文思想。我们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科学尤其是人文科学的精神,但是不能再“以科学为本”了,而是要“以人为本”,教学过程中既要尊重定论,又不能迷信定论,要带着批判的眼光来引导学生学习,体现教的自主性和学的自主性。这样,主体的人文主义气息才能体现出来。阅读教学才能血肉丰满。 1.4练就语言表达技巧。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让学生感悟到语言表达技巧的优劣与语言表达效果的好坏的密切关系,从而加强训练,达到总目标第八条“文从字顺”和第九条“具有日常交际的基本能力”的要求,造就良好的表达能力。 2开放型语文阅读教学的环境 任何事物的生存与发展都有其相适应的环境。当然,开

高中语文《雨巷》阅读欣赏课教案

《雨巷》阅读欣赏 案例设计: 高中语文新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教师应精选学习内容,变革学习方式,把语文学习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联系起来。设计者以戴望舒《雨巷》为教材,重新认识诗歌阅读欣赏模式的构建。采用“初读、精读、研读”(三读)的方法,把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和先进的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多种感官参与阅读欣赏,把阅读、理解、体验、表达、延伸、拓展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一节课的学习,牢固掌握教材内容,学会诗歌阅读欣赏的方法,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案例展示: 教学过程: 一、走近雨巷,留神初读 1、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再别了康桥,熬过了《黑八月》,现在,让我们走进江南的雨巷,体验诗人戴望舒独自在雨巷彷徨的情景,然后走进中央电视台转播大厅,聆听《雨巷》诗朗诵。 2、播放视频:江南雨巷、《雨巷》诗朗诵 3、齐读课文,留心下边三个问题: ①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 ②诗中写了哪几个“意象”? ③你最喜欢这首诗中的哪句诗? 4、讨论明确: ①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 生1:这是一首爱情诗。 生2:这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 [屏幕显示作者简介]:戴望舒,现代派诗人。前期的诗轻盈流丽,重象征、意象,追求诗意的朦胧、含蓄。后期的诗,因受抗战激发,诗风变得厚重、刚健,语言也更为洗练纯朴。 《雨巷》是用象征手法写的一首抒情诗。 ②诗中写了哪几个“意象”? [学生回答后,屏幕显示]: 诗中写了油纸伞、我、雨巷、丁香花、丁香姑娘、篱墙等意象。 ③你最喜欢这首诗中的哪句诗? 生1:我喜欢“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 丁香一样的芬芳, / 丁香一样的忧愁, / 在雨中哀怨, / 哀怨又彷徨;”这句诗运用了排比的手法,写出了丁香姑娘美丽的外貌、高尚的品格,忧愁的心境。“彷徨”写出了诗人在黑暗的现实中对理想的憧憬和追求。 生2:“撑着油纸伞, 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前后呼应,富有音乐感、节奏美。 生3:“到了颓圮的篱墙, / 走尽这雨巷。”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背景是黑暗的。

高中语文人教版第四册文言文阅读练习

高二(下)文言文阅读练习 一、默写、填空。 1、有日月朝暮悬,。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 ?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天地也,做得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哎,只落得两泪连连。 2、碧云天,。西风紧,北雁南飞。,总是离人泪。 3、一人缓板而歌,,,听者魂销。比至夜深,, ,则箫、板亦不复用。 4、关于元杂剧的“四”;“元曲四大家”分别是关汉卿、、、。 元杂剧的“四大悲剧”分别是的《》、的《》、的《》、关汉卿的《窦娥冤》。 5、王实甫,名德信,代戏曲作家。共写杂剧十四种现存《》、《丽堂春》、《破窑记》三部。本文中“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清衫更湿”一句巧妙化用唐代诗人的《》中的诗句:“,。”6、《牡丹亭》的作者是代著名剧作家,代表作除《牡丹亭》外,还有《》、《》和《紫箫记》,合称《》,作者与国著名戏剧作家莎士比亚是同时代的剧作家。 7、《三言二拍》指的是明代编的《喻世明言》、《》、《》; 凌蒙初编著的《》、《》。 二、阅读 [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赶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么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夭!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刽子云)快行动些,误了时辰也。(正旦唱) [倘秀才]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人拥的我前合后偃。我窦娥向哥哥行有句言。(刽子云)你有甚么话说?(正旦唱)前街里去心怀恨,后街里去死无冤,休推辞路远。(刽子云)你如今到法场上面,有什么亲眷要见的,可教他过来,见你一面也好。(正旦唱)[叨叨令]可怜我孤身只影无亲眷,则落的吞声忍气空嗟怨。(刽子云)难道你爷娘家也没的?(正旦云)只有个爹爹,十三年前上朝取应去了,至今杳无音信。(唱)早已是十年多不睹爹爹面。(刽子云)你适才要我往后街里去,是甚么主意?(正旦唱)怕则怕前街里被我婆婆见。(刽子云)你的性命也顾不得,怕他见怎的?(正旦云)俺婆婆若见我披枷带锁赴法场餐刀去呵,(唱)枉将他气杀也么哥,枉将他气杀也么哥。告哥哥,临危好与人行方便。 8.“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这两句唱词的含义和作用判断不正确的是() A.无缘无故就触犯了刑法,表明了主人公对当时黑暗的司法制度的不满。 B.不知不觉就触犯了刑法,说明主人公有些后悔但为时已晚。 C.犯了王法还不知原因何在,这表现了窦娥满腹冤屈无处伸的痛苦。 D.一个意思作两句说,都是揭露当时法制混乱、黑白颠倒的现状。

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

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 【摘要】语文阅读教学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一些语文教师由于缺乏先进理念的引领,囿于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漠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直接影响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和能力的培养。高中语文新课标特别强调学生除了要具备听、说、读、写等能力,还应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以及一定的探究能力、审美能力。要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必须彻底改变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阅读技巧 语文教学研究表明:语文教学以阅读为本,在阅读过程中,尊重阅读者的主体地位,激发强烈的自我需要意识,还学生以自我感悟的机会,重视学生探索、发现的过程。这种模式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供了自由的空间与和谐的情境。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承认和肯定,学生的兴趣和想法得到尊重,并由此获得成功的满足感,有效地提高了语文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一、设置悬疑,引发兴趣 "引而不发,跃如也",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在于一个"引"字。"引"就是启发,就是暗示。要求教师"不发"是为了让学生"发",而且"会发",让学生动起来,成为课堂的主体,而"引"的最佳方式是设疑提问。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设疑,抓住启发的最佳时机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与求知兴趣,从而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如在讲述5项链6一文时,我们只着重在理解作者莫泊桑构思深意上提出问题:"

作者为什么在小说的结尾要安排一个玛蒂尔德与佛来思节夫人相会的场面?为什么要点明项链是假的这个事实?"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能够没有兴趣吗?通过这个问题的讨论,我们实际上把握了小说全部构思的匠心,也把握了全篇的精华。 二、分层教学,注重钻研思考。 对于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于不同的阅读材料选择不同的侧重点。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自由组合,各抒已见,大胆讨论,上台陈述。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民主的环境,提供自主条件,既要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更要高屋建瓴,敢于率先打破传统,走出思维定势,以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进一步“逗”起学生探究的热情,让他们充分享受钻研思考过程的乐趣。如学习《篱笆那边》时,在分析“上帝”这个形象时,在学生的思维都固定在“权威的代表”、“正统思想的化身”、“别人思想行为的禁锢者”、“以自身刻板僵化的理念来扼杀世间美好事物的冷面统治者”上面,为了使探索更为深入,可提出疑问:草莓的甜美只是想象的结果,若草莓是酸的,是苦的,我们真的不需要“上帝”吗?这样的问题一抛出,学生的思维一定会被激活,从而走向更远更深。而如果不加以分析,一味地肯定追求、否定规则,结果自然会造成一种无序的世界。事实上,在现实社会里,一个完整的人,应该是上帝和孩子的组合,真正完美的人生,不但应该有一半上帝的理智,还应该有着一半孩子的激情。 三、优化阅读教学,提高阅读标准

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方法3《小说语言特色鉴赏》教学参考

【题文】 从近几年高考的题目看,小说是各省市考核的重点,但总体上看这类文体的阅读得分率不高,不少考生见到小说阅读题就心里没底,实际小说阅读也有一定的方法规律,掌握了这些规律对小说阅读题的解答还是很有帮助的。 语言,是指作家通过小说作品塑造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所使用的文学语言。小说语言有何独到之处?有哪几种最主要的特色? 一、考点解读 不同的作者,会有不同的语言艺术特点。这里的艺术特点有时是指作者的语言风格,如平实、朴素、华丽、冷峻、热烈、简洁、明快、晓畅、典雅、清丽、幽默、辛辣、含蓄。 有时是指在特定的作品中表现出来的遣词造句等修辞方面的特点,如炼字、长短句、整散句等。另外,也包括作者语言的地域色彩、语体色彩。 【常见设问方式】 (1)以×××为例,任选一个角度谈谈作品在语言运用上的妙处。 (2)本文在语言表达上很有特色,试从某一角度加以分析。 二、【方法归纳】 解答小说语言艺术的答题?6角度? 1.词语方面 经过千锤百炼的词语,其艺术效果是凝练、细腻、形象、逼真,能够形象地表现人物形象,刻画人物心理,同时也能很好地表现小说的主题。常考的词有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叠词等。 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一句?轻轻把石头掇开,挺着花枪,左手拽开庙门,大喝一声:‘泼贼那里去!’?写林冲用了几个连贯的动词?掇??挺??拽??喝?,前三个动词说明他的小心谨慎,做事细心。?喝?这个词说明他经过了艰苦的思想斗争,思想性格终于爆发出质的飞跃。一个转变立场、抛弃幻想、要手刃仇人、同以前的统治者彻底决裂的反抗者的形象跃然纸上。 2.句式方面 从句式的角度,长短句的交错运用,整句(对偶句、排比句、四字格短语)与散句(句子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二单元检测题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二单元检测题 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 一、选择题(4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敕造chì聒噪guō嗔怒chēn 囊箧 qia疏不间亲 jiàn B怨怅 chàng 趱行cuán 攒聚cuán 谄笑chǎn 钗钏盥沐guàn C嫡亲 dí錾银zàn 偏裨 pí城垣 yuán 掎角之势jǐ D教坊 fāng 阜盛 fù贫窭 jù筵席 yán 罄竹难书 qì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回嗔作喜锱铢必较懵懂顽童涎皮赖脸 B纨绔子弟敛声屏气买椟还珠水泻不通 C明辨是非暄赫一时文过是非既往不究 D气宇轩昂坐收鱼利作客他乡别无长物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如果平时不注意观察生活,那么写出的文章往往语言干瘪,内容______ 。 ②我国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其中大熊猫、金丝猴、野牦牛是我国的______ 动物。 ③一记妙射,太可惜了,球撞在球门的横柱上,______ 进去。 A空泛珍奇差点儿没 B空泛珍稀差点儿 C空乏珍稀差点儿没 D空乏珍奇差点儿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成都“五牛”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德国人,其雄厚的财力令其它甲B球队望尘莫及。 B夜很静,四周悄然无声,只是偶尔有一只小甲虫翁嗡地响着从花间飞了过去。 C您这次的不幸遭遇,我也曾经遭遇过,可以说感同身受啊! D即使凤凰卫视没有很高的覆盖率,也不能影响吴小莉的声名鹊起。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他作诗不存祈誉之心,生活中有了感触就诉诸笔墨,并且从不矫饰,一切如实说来,率真而又自然。 B不知是曾几何时,报纸书刊杂志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缅怀往事的文章,慨叹现代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 C我们顺利地按照高老头画的那张简图找到了深山中的那位猎手。 D他取得成绩的关键在于他善于动员和启发同学们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6、填入下文横线中的文字,最恰当的一项是() 钻石般的大颗露珠,在茂盛的青草上到处颤动,闪烁出五彩缤纷的光点。草原上呈现出一片五光十色的欢快景象:嫩黄色的黄尝木,浅蓝色的风铃草,一丛丛芬芳馥郁的母菊一片雪白,野石竹枝头缀满殷红的花朵。在清晨凉爽的空气中,洋溢着蒿草的苦涩而有益身心的气味,跟菟丝子那种柔和香气混合在一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一切都灿烂发光,舒适恬静,愉快地向着太阳。 B草原苏醒了,一派生气勃勃,似乎它在沉重有力而均匀地呼吸着。 C没有风,没有欢畅的、新鲜的声音,没有云,只有寂静。 D晨曦中,草原是蓝色的,远看就像倒映着蓝天的巨大的湖泊,羊群便是飘曳的云影。

最新高一语文专项练习(课外文言文阅读)

课外文本: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9分)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 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骑射,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 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 代将。 岁余,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 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①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 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 奇阵,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 奴不敢近赵边城。 赵悼襄王元年,廉颇既亡入魏,赵使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后七年,秦破杀赵将扈 辄于武遂,斩首十万。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军于宜安,大破秦军,走.秦将桓。封李牧为武安君。居三年,秦攻番吾,李牧击破秦军,南距韩、魏。 赵王迁七年,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废司马尚。后三月,王翦因.急击赵,打破杀赵葱,虏赵王迁及其将颜聚,遂灭赵。 (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有删节)【注】①彀:张弓射箭。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匈奴即.入盗即:如果。 B.赵王让.李牧让:谦让,退让。 C.走.秦将桓走:使……逃跑。 D.赵使人微.捕得李牧微:暗中。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臣如前,乃.敢奉令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以.数千人委之余船以.次俱进 D.王翦因.急击赵不如因.善遇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牧长年居住代地雁门关,防备匈奴入侵。他按需设置官吏,征收租税以备军需,加强军队骑射训练等,但当匈奴入侵时却退守营垒不敢出战。 B.赵王认为李牧不出战是害怕匈奴,于是免去他的职位;新任将领出战匈奴屡屡败亡后,赵王认识到李牧战略的正确性,又重新起用了他。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探析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探析 【摘要】众所周知,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特别是在高中阶段,阅读更是学生把握文章主旨,提高理解能力,实现语文创新的重要途径。因此,语文教师应对阅读教学给予足够的重视,认真分析当前语文教学现状,采取有效应对策略,在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的同时,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分析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方式创新;应对策略 当前,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已经成为教师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我们应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阅读体验,发展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拓展阅读内容和空间,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阅读中创新。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一)培养学生的语感 想要培养学生的语感,就必须要经过较长时期的阅读习惯的养成。在实际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存在很多学生在阅读时无法将一篇文章顺畅地读下来,在写作中下不了笔这样的情况。从根本上说,这就是没有语感的原因。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加强对学生的语感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学生不能将语文的学习仅仅依靠在学校所发的语文教材上,在平常的课外活动中,学生应当多阅读语文著作和优秀文章,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就能够在语感上有所提升。 (二)训练学生写作能力 通过长时期的阅读素材的收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而且能够有效促使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写作水平的高低,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没有丰富的写作素材的积累,自然在写作时写不出东西。所以,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多阅读,多看书,积累更丰富的知识,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从而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阅读内容质量低 由于课堂的学习时间有限,能够学到的知识也有限,因而想要有效扩大语文阅读量,就不能仅仅依靠教材上的内容,仅仅是教材内容的阅读,对于当前信息时代的发展来说,远远不够。所以扩大阅读量还需要学习和收集更多的课外读品。从我国目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来看,大部分师生都还没有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除此之外,很多学生对课外很多阅读资料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促织

促织 ●从容说课 《促织》是《聊斋志异》中一篇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小说。它通过描写主人公成名因被迫交纳促织而备受摧残、几乎家破人亡的命运,反映了皇帝荒淫无道,巡抚县令胥吏横征暴敛的罪恶现实,寄托了对受尽欺凌和迫害的下层群众的深切同情。由于清初文网严密,作者借用讲前朝故事的手段来反映现实社会;尽管如此,小说反映的现实,在封建社会是具有普遍意义的。 小说的情节跌宕起伏,曲折多变,写尽了成名一家的不幸遭遇。随着成名一家由悲到喜,由喜转悲,悲极复喜的情节的展开,矛盾不断发展,趋向激化,从而写尽了成名经济上、肉体上,特别是精神上所受的摧残,深刻揭露了封建制度的反动本质。文中写的由求神问卜而得佳虫和儿子魂化促织而轻捷善斗两个片断,是作者幻想的,用以推动故事由悲向喜的发展。故事的结局,悲剧变成喜剧,并没有削弱对封建统治者的谴责力量,因为尽人皆知,魂化促织是不可能的,这个喜剧的结局蕴含着深沉的悲哀。同时,这里寄托了作者对成名的同情,客观上也暴露了封建政治的腐朽性,即成名的入邑庠,官员们的得到奖赏和升迁,完全取决于皇帝的偶一欢喜。这仍是对封建统治阶级的谴责和讽刺。 小说思想深刻,艺术性强。全文自始至终围绕捕捉和进献促织而展开情节,其主线是征虫——缴虫——卜虫——得虫——失虫——复得虫——斗虫——献虫。随着虫的得失优劣,主人公的命运也在升沉变化;人物心理,也倏忽骤变,细致传神。阅读时应抓住波澜起伏的情节,分析主人公悲惨的遭遇和复杂的心理,深入理解封建社会的残酷统治给人民造成的沉重苦难。此外,小说的语言生动细腻,曲尽其妙,值得反复玩味。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反复自读课文,疏通文意,掌握尚、售、冀、会、败、发、济、款、顷、展、益、索、顿等词的意义。 2.积累:少间、食顷、斯须、俄等时间副词的用法。 3.掌握:文中一词多义、词类活用以及文言文特殊句式。 能力目标 1.把握文章内容,赏析其曲折离奇、跌宕起伏的情节。 2.赏析本文细腻的心理描写以及本文的思想内容。 德育目标 文中荒诞离奇的“偶然”寄托了作者对成名的同情,对腐朽封建统治的谴责,从而培养学生同情、关心弱者,敢于同现实丑恶作斗争的精神。 ●教学重点 1.疏通文意,积累知识,把握文章内容。 2.赏析文章的情节、描写特色及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 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在反复诵读中,体会作者在叙述中蕴含的感情。 2.提问法。对较容易的问题,通过提问引起学生的重视。 3.点拨法。对文中理解有一定难度的地方,教师适当地加以点拨,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路。 4.讨论法。对文中的关键内容应展开讨论加深理解。 ●教具准备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研究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研究 摘要: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语文教学在阅读教学方面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高,导致高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不高。本文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对策 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很多学校开始结合素质教育理念,对传统的课程进行改革,在新课程背景下,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育观念、体制以及教育方式等已经不再适用。各地的学校也在积极贯彻新课程理念,语文教育过程中加强对各种新媒体资源进行研究和应用,丰富了语文阅读的素材,使得语文阅读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而且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使得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比如各种文学作品、新闻等,都可以成为语文阅读教学的素材,从而提高高中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和爱好。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高中语文教师的综合能力素养水平不高 高中语文课堂是进行阅读教学的重要场所,提高高中生的阅读水平,加强高中生的阅读教学,不仅需要高中生加强自我教育,同时也需要语文教师加强对高中生的引导。当前很多学校的高中语文教师队伍力量还比较薄弱,对于高中语文课程的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导致教学方法比较陈旧,对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的应用还不够,因此在高中语文教育过程中只是采用比较传统的教学方式,没有切实结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课外活动开展较少 高中语文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教育,还应该要在课后加强延伸教育,在课外教育过程中,能够对高中生的阅读水平进行更好地引导,让高中生阅读更多的材料。但当前很多学校的高中语文教育都没有深入到生活中,没有做到接地气,因此导致高中生在生活中浪费了很多时间,没有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三)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工作的评价模式比较老旧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可以为教育工作带来全新的活

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教案-话题:叙述-叙述角度4-人教版

话题:叙述角度》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明确小说写作的技巧,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为更好地阅读小说打下基础。 二、教材分析 1、要求掌握小说技巧:叙述角度(叙述人称) 2、《外国小说欣赏》第一单元话题内容是叙述,小说叙述角度是叙述技巧中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本课时为《话题叙述》第一课时,另以叙述腔调为中心一课时。 3、以往教学中,此类问题有所接触,但并未形成理论上知识,也未进行专题式的讲述,故有必要进行专节学习。 三、学情分析 1、在学习了课文《桥边的老人》以及完成了“改写人称”的练习后,学生对叙述人称已有一定的了解。 2、学生并不能真正理解人称和叙述角度的关系,对叙述角度的概念也未形成,故练习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 3、先对小说叙述角度的技巧有个全面的了解,再通过练习加强理解并巩固。 四、教学目标 1、了解小说的一般性知识,学会选择若干角度鉴赏小说的叙述艺术。 2、掌握小说的叙述角度和常用人称。 3、考察小说叙述角度和叙述人称与内容、题旨呈现的关系 五、重点 1、掌握小说的叙述角度和常用人称。 2、学会选择若干角度鉴赏小说的叙述艺术。 难点: 1、全知视角与有限视角在小说中的交替出现。 六、课前准备 1、学生学习准备。学生完成了《桥边的老人》的“人称改写”练习,并已预习《话题叙述》的内容。

2、教师的教学准备。学生作业“人称改写”练习已批改,并已总结问题所在。精心查找阅读了相关的理论书籍,并有相当详细的备课资料,以及可实际操作的多媒体课件。 3、教学用具的准备。操作性强的教学多媒体PPT课件。 七、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分析《桥边的老人》的课后练习,引出叙述角度的话题 1、“思考与实践”题一:《桥边的老人》中,法西斯的威胁近在咫尺,老人却还在挂念着自己的照看的小动物,表现出人性的光辉。试用第三人称或第一人称,描写老人的内心世界。 2、学生练习存在的主要问题。不少学生简单地把老人改成了第一人称“我”,把原来的“我(士兵)”改成第三人称士兵,然后在原文相应的人物名称处全部替换,其余内容基本没动,就算完成了文章修改。人称是改变了,但叙述角度却没有跟着相应的改变。以老人为第一人称叙述,却没有以老人的口吻来讲述这件事。 以第三人称为角度修改的文章,也没有把老人作为叙述的中心,没有展开人物的心理描写,没有对老人的心理进行直接的描述,没有全知角度应该有的“全知”。 为了更容易理解小说叙述角度的问题,我们先做一个简单的练习。 二、以不同叙述角度表述寓言《狐狸和乌鸦的故事》,整体认知叙述角度。 大家也许还记得寓言《狐狸和乌鸦的故事》,故事内容大体是这样的: 一天,一只乌鸦偷来一块肉,它停在树上,正要饱餐一顿,这时,树下走来一只狐狸。这只狐狸也正好肚子里饿得难受。当它看见树上乌鸦嘴上的那块肉时,已经垂涎三尺了。它想,怎样才能将肉骗过来呢?它想了想,灵机一动,抬头对乌鸦说:“尊敬的乌鸦小姐,你今天可真漂亮,不过据说你的歌声更美,不知是不是这样?”乌鸦一听,知道狐狸在打自己的主意,便闭口不理。狐狸看见此计不成,拔脚就走,边走边说:“没想到我今天碰到一只哑巴,原来你根本不会唱歌。”乌鸦一听急了,赶紧张开嘴唱歌,这样一来,肉就掉下去了。狐狸叼起肉,一溜烟跑了。 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改编成另外两种版本。 学生练习后,出示示例。版本一《我受骗了》: 一天,我偷来一块肉,停在一棵树上正要美餐一顿,这时,树下走过来一只狐狸。我马上警惕起来。因为我知道狐狸向来很狡猾,他老是骗人。看样子他今天又没安好心。我不理他,开始吃肉了。狐狸看见我在吃肉,馋得直流口水,急得在树底下直打转。看我把你馋死!我故意把吃肉的声音弄得很响。忽然,狐狸在树下说话了:“尊敬的乌鸦小姐,你今天可真漂亮,不过据说你的歌声更美,不知是不是这样?”我一听就知道狐狸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他是要引诱我张嘴,骗走我嘴边的肉。于是我沉默不语,仍然吃得津津有味。过了一会儿,狐狸看见我没理他,拔腿就走,边走边叹气说:“没想到我今天碰到一个哑巴,原来你根本不会唱歌。”我一听这话急了,我想,我平生最怕的就是被人看扁,我今天可不能让一只狐狸给小看了。于是,我不顾一切地张开嘴巴,这样一来,肉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