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工原理十章第一题图(打印版)

化工原理十章第一题图(打印版)

化工原理十章第一题图(打印版)
化工原理十章第一题图(打印版)

化工原理第一章

一、 选择题 1. 流体阻力的表现,下列阐述错误的是( )。 A.阻力越大,静压强下降就越大 B.流体的粘度越大,阻力越大 流体的流动状况是产生流体阻力的根本原因 D.流体的内摩擦力在流体激烈流动时不存在 2. 压强的具有专门名称的国际单位是Pa ,用基本单位表示是( )。 A.atm B.mmHg C.Kg/m.s2 D.N/m2 3. 水在直管中流动,现保持流量不变,增大管径,则流速(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4. 对不可压缩流体,满足( )条件时,才能应用柏努力方程求解。 A.)%(20p p p 1 21式中压强采用表压表示<- B.)%(01p p p 1 21式中压强采用表压表示<- C.)%(20p p p 1 21式中压强采用绝压表示<- D. )%(01p p p 121式中压强采用绝压表示<- 5. 判断流体的流动类型用( )准数。 A.欧拉 B.施伍德 C.雷诺 D.努塞尔特 6. 流体在圆形直管中滞流流动时的速度分布曲线为( )。 A.直线 B.抛物线 C.双曲线 D.椭圆线 7. 增大流体的流量,则在孔板流量计的孔板前后形成的压强差(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8. 流体在管内流动时的摩擦系数与( )有关。 A.雷诺准数和绝对粗糙度 B.雷诺准数和相对粗糙度 C.欧拉准数和绝对粗糙度 B. 欧拉准数和相对粗糙度 9. 测速管测量得到的速度是流体( )速度。 A.在管壁处 B.在管中心 C.瞬时 D.平均 10. 在层流流动中,若流体的总流率不变,则规格相同的两根管子串联时的压降为并联时的( )倍。 A. 2; B. 6; C. 4; D. 1。 11. 流体在长为3m 、高为2m 的矩形管道内流动,则该矩形管道的当量直径为( )。 A. 1.2m ; B. 0.6m ; C. 2.4m ; D. 4.8m 。 12. 当流体在园管内流动时,管中心流速最大,滞流时的平均速度与管中心的最大流速的关

化工原理(上)主要知识点

化工原理(上)各章主要知识点 三大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物料衡算;能量守恒定律——能量衡算;动量守恒定律——动量衡算 第一节 流体静止的基本方程 一、密度 1. 气体密度:RT pM V m = = ρ 2. 液体均相混合物密度: n m a a a ρρρρn 22111+++=Λ (m ρ—混合液体的密度,a —各组分质量分数,n ρ—各组 分密度) 3. 气体混合物密度:n n m ρ?ρ?ρ?ρ+++=Λ2211(m ρ—混合气体的密度,?—各组分体积分数) 4. 压力或温度改变时,密度随之改变很小的流体成为不可压缩流体(液体);若有显著的改变则称为可压缩流体(气体)。 二、.压力表示方法 1、常见压力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mmHg O mH MPa kPa Pa atm 76033.101013.03.10110130012===== 2、压力的两种基准表示:绝压(以绝对真空为基准)、表压(真空度)(以当地大气压为基准,由压力表或真空表测出) 表压 = 绝压—当地大气压 真空度 = 当地大气压—绝压 三、流体静力学方程 1、静止流体内部任一点的压力,称为该点的经压力,其特点为: (1)从各方向作用于某点上的静压力相等; (2)静压力的方向垂直于任一通过该点的作用平面; (3)在重力场中,同一水平面面上各点的静压力相等,高度不同的水平面的经压力岁位置的高低而变化。 2、流体静力学方程(适用于重力场中静止的、连续的不可压缩流体) )(2112z z g p p -+=ρ )(2121z z g p g p -+=ρρ p z g p =ρ(容器内盛液体,上部与大气相通,g p ρ/—静压头,“头”—液位高度,p z —位压头 或位头) 上式表明:静止流体内部某一水平面上的压力与其位置及流体密度有关,所在位置与低则压力愈大。 四、流体静力学方程的应用 1、U 形管压差计 指示液要与被测流体不互溶,且其密度比被测流体的大。 测量液体:)()(12021z z g gR p p -+-=-ρρρ 测量气体: gR p p 021ρ=- 2、双液体U 形管压差计 gR p p )(1221ρρ-=- 第二节 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 一、基本概念 1、体积流量(流量s V ):流体单位时间内流过管路任意流量截面(管路横截面)的体积。单位为13 -?s m 2、质量流量(s m ):单位时间内流过任意流通截面积的质量。单位为1 -?s kg s s V m ρ=

化工原理第二版国防工业出版社课后习题及答案【完整版】

第一章流体流动 1-1 燃烧重油所得的燃烧气,经分析测知其中含8.5%CO2,7.5%O2,76%N2,8%H2O(体积%)。试求温度为500℃、压强为101.33×103Pa时,该混合气体的密度。 解M m=M A y A+ M B y B+ M C y C+ M D y D =44?8.5%+32?7.5%+28?76%+18?8% =28.26 ρ=P M m /(RT) =101.33?28.26/(8.314?773) =0.455kg/m3 1-2 在大气压为101.33×103Pa的地区,某真空蒸馏塔塔顶真空表读数为9.84×104Pa。若在大气压为8.73×104Pa的地区使塔内绝对压强维持相同的数值,则真空表读数应为多少? 解塔内绝对压强维持相同,则可列如下等式 P a1-9.84×104= P a2-P P = P a2-P a1+9.84×104 =8.437×104Pa 1-3 敞口容器底部有一层深0.52m的水,其上部为深3.46m的油。求器底的压强,以Pa表示。此压强是绝对压强还是表压强?水的密度为1000kg/m3,油的密度为916 kg/m3。 解表压强P(atg)=ρ1gh1+ρ2gh2 =1000?9.81?0.52+916?9.81?3.46 =3.62?104Pa 绝对压强P(ata)= P(atg)+ P a =3.62?104+101.33?103 =1.37?105 Pa 1-4 为测量腐蚀性液体贮槽内的存液量,采用如本题附图所示的装置。控制调节阀使压缩空气缓慢地鼓泡通过观察瓶进入贮槽。今测得U型压差计读数R=130mmHg,通气管距贮槽底部h=20cm,贮槽直径为2m,液体密度为980 kg/m3。试求贮槽内液体的储存量为多少吨? 解 压缩空气流速很慢,阻力损失很

化工原理第二版上册答案

绪 论 1. 从基本单位换算入手,将下列物理量的单位换算为SI 单位。 (1)水的黏度μ= g/(cm ·s) (2)密度ρ= kgf ?s 2/m 4 (3)某物质的比热容C P = BTU/(lb ·℉) (4)传质系数K G = kmol/(m 2 ?h ?atm) (5)表面张力σ=74 dyn/cm (6)导热系数λ=1 kcal/(m ?h ?℃) 解:本题为物理量的单位换算。 (1)水的黏度 基本物理量的换算关系为 1 kg=1000 g ,1 m=100 cm 则 )s Pa 1056.8s m kg 1056.81m 100cm 1000g 1kg s cm g 00856.044??=??=? ? ? ????????????? ???=--μ (2)密度 基本物理量的换算关系为 1 kgf= N ,1 N=1 kg ?m/s 2 则 3 242m kg 13501N s m 1kg 1kgf N 81.9m s kgf 6.138=?? ?? ????????????????=ρ (3)从附录二查出有关基本物理量的换算关系为 1 BTU= kJ ,l b= kg o o 51F C 9 = 则 ()C kg kJ 005.1C 95F 10.4536kg 1lb 1BTU kJ 055.1F lb BTU 24.0??=?? ? ????????????????????????=p c (4)传质系数 基本物理量的换算关系为 1 h=3600 s ,1 atm= kPa 则 ()kPa s m kmol 10378.9101.33kPa 1atm 3600s h 1atm h m kmol 2.342 52G ???=?? ??????????????????=-K (5)表面张力 基本物理量的换算关系为 1 dyn=1×10–5 N 1 m=100 cm 则 m N 104.71m 100cm 1dyn N 101cm dyn 742 5 --?=????? ??????????????=σ (6)导热系数 基本物理量的换算关系为 1 kcal=×103 J ,1 h=3600 s

第一章化工原理流体流动课件

第一章流体流动 液体和气体统称为流体。流体的特征是具有流动性,即其抗剪和抗张的能力很小,无固定形状,随容器的形状而变化,在外力作用下其内部发生相对运动。 流体随压强的改变而改变自身体积的性质称为流体的压缩性。 压缩性的大小被看作是气体和液体的主要区别。由于气体在压强增大时体积缩小,而液体则变化不明显,故气体属于可压缩性流体,液体属于不可压缩性流体。 气体在输送过程中若压强和温度变化不大,因而体积和密度变化也不大时,也可按不可压缩流体来处理。 一般气体在常温常压下仍可按理想气体考虑,以简化计算。 在化工生产中,涉及流体流动的规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流体阻力及流量、压强的计算 (2)流动对传热与传质及化学反应的影响 (3)流体的混合 第一节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 流体静力学是研究流体在外力作用下达到平衡的规律。也即流体在静止状态下流体内部压力的变化规律。 1-1-1 流体的密度 单位体积流体所具有的质量称为流体的密度,其表达式为: (1—1) 式中:ρ——流体的密度,kg / m3; m——流体的质量,kg; V——流体的体积,m3。 不同流体的密度是不同的,对一定的流体,密度ρ是压力p和温度T的函数,可用下式表达: ρ = f ( p,T ) 液体的密度随压力的变化甚小,可忽略不计,故常称液体为不可压缩的流体。温度对液体的密度有一定影响,但改变不大(极高压力下除外),液体的密度ρ一般可从物理化学手册或有关资料中查到。 气体具有压缩性及膨胀性,其密度随压强,温度的变化很大。当压强不太高,

温度不太低时,其密度可近似地按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来计算: ρ= m / V = pM / RT (1—2) 式中:p——气体的绝对压强,kN / m2或kPa; T——气体的绝对温度,K; M——气体分子的分子量; R——气体常数,8.314 kJ / kmol·K。 若以知标准状态下气体的密度ρ0、温度T0和压力P0,则某状态下(T、P)理想气体的密度ρ也可按下式计算: ρ = ρ0T 0P / TP0(1—3)式中:ρ0——标准状态下(T0=273K P0=101.33 kPa)气体的密度, kg / m3 ρ0 = M / 22.4 kg / m3 在化工生产中所遇到的流体,往往是含有几个组分的混合物。通常手册中所列出的为纯物质的密度,所以混合物的平均密度ρm还得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气体混合物的密度ρm可由下式求得(假定混合时各组分的体积不变): ρm = ρ1y1 + ρ2y2 + … + ρn y n (1—4) 式中:ρi——各组分的密度; y i——各组分的体积分数。 当气体混合物的温度,压力接近理想气体时,(即温度不太低时,压强不太高时)仍可用式(1—2)来计算气体的密度,但式中气体分子的分子量M应以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M m代替,即: Mm=M1Y1+M2Y2+…+Mn Y n(1—5) 式中:Mi——气体混合物各组分的分子量; Yi——气体混合物各组分的摩尔分率。 气体混合物的组成通常以体积分率表示。 对于理想气体,其体积分率与摩尔分率,压力分率是相等的。 液体混合物的组成通常以质量分率表示,它的密度可按下式计算: 1 / ρm =a1/ρ1+a2/ρ2+…+a n / ρn(1—6) 式中:a i——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分率; ρi——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密度;

化工原理郝晓刚樊彩梅第一章答案全

第一章流体流动 1-1在大气压强为X103 Pa 的地区,某真空精馏塔塔顶真空表的读数为 X103 Pa,试计算精 馏塔塔顶内的绝对压强与表压强。 [绝对压强:xio 3Pa ;表压强:x l03Pa] 【解】由 绝对压强=大气压强-真空度 得到: 精馏塔塔顶的绝对压强 P 绝=x 103Pa - x l03Pa= X 03Pa 精馏塔塔顶的表压强 P 表=-真空度=-x 103Pa 1-2某流化床反应器上装有两个 U 型管压差计,指示液为水 银,为防止水银蒸汽向空气中扩散,于右侧的 U 型管与大气连通 的玻璃管内灌入一段水,如本题附图所示。测得R I =400 mm, R 2=50 mm , R 3=50 mm 。试求 A 、B 两处的表压强。[A : x iO 3Pa ; B : xiO 3Pa] 【解】设空气的密度为 p g 其他数据如图所示 a —处:P A + g gh i =严 gR 3+ p 水银gR 2 由于空气的密度相对于水和水银来说很小可以忽略不记 即:P A = X 03XX + X 03 xx = x i03Pa b-b'处:P B + pg gh 3= P A + p gh 2 + p 水银 gR i 即:P B =xi03 xx + w 3= x i03Pa 两段水银之间是水,今若测得 h 1=1.2 m , h 2=1.3 m , R 1=0.9 m , R 2=0.95 m ,试求管道中 A 、 B 两点间的压差△ P AB 为多少mmHg ?(先推导关系 式,再进行数字运算)[1716 mmHg] 【解】 如附图所示,取水平面 1-1'、2-2'和3-3', 则其均为等压面,即 P 2' H 2O gh p 3 1-3用一复式U 形管压差计测定水流过管道上 A 、 B 两点的压差, 压差计的指示液为水银, R 3 R 2 P 1 p 「, P 2 P 2', P 3 P 3' 根据静刀学方程,有 P A H 2o ghi P 1 P 2 Hg gR 1 P 1' 因为p 1 pi',故由上两式可得 P A \H 2O gh 1 P 2 即 P 2 P A H 2< o gh 1 设2'与3之间的高度差为h ,再根据静力学方程,有

化工原理课后思考题答案完整版

第一章流体流动 问题1.什么是连续性假定?质点的含义是什么?有什么条件? 答1.假定流体是由大量质点组成的、彼此间没有间隙、完全充满所占空间的连续介质。质点是含有大量分子的流体微团,其尺寸远小于设备尺寸,但比起分子自由程却要大得多。问题2.描述流体运动的拉格朗日法和欧拉法有什么不同点? 答2.前者描述同一质点在不同时刻的状态;后者描述空间任意定点的状态。 问题3.粘性的物理本质是什么?为什么温度上升,气体粘度上升,而液体粘度下降?答3.分子间的引力和分子的热运动。 通常气体的粘度随温度上升而增大,因为气体分子间距离较大,以分子的热运动为主;温度上升,热运动加剧,粘度上升。液体的粘度随温度增加而减小,因为液体分子间距离较小,以分子间的引力为主,温度上升,分子间的引力下降,粘度下降。问题4.静压强有什么特性? 答4.静压强的特性:①静止流体中任意界面上只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垂直于作用面的压力;②作用于任意点所有不同方位的静压强在数值上相等;③压强各向传递。 问题5.图示一玻璃容器内装有水,容器底面积为8×10-3m 2 ,水和容器总重10N。 (1)试画出容器内部受力示意图(用箭头的长短和方向表示受力大小和方向); (2)试估计容器底部内侧、外侧所受的压力分别为多少?哪一侧的压力大?为什么? 题5附图 题6附图 答5.1)图略,受力箭头垂直于壁面、上小下大。 2)内部压强p=ρgh=1000×9.81×0.5=4.91kPa; 外部压强p=F/A=10/0.008=1.25kPa<内部压强4.91kPa。 因为容器内壁给了流体向下的力,使内部压强大于外部压强。 问题6.图示两密闭容器内盛有同种液体,各接一U 形压差计,读数分别为R 1、R 2,两压差计间用一橡皮管相连接,现将容器A 连同U 形压差计一起向下移动一段距离,试问读数R 1与R 2有何变化?(说明理由) 答6.容器A 的液体势能下降,使它与容器B 的液体势能差减小,从而R 2减小。R 1不变,因为该U 形管两边同时降低,势能差不变。 问题7.为什么高烟囱比低烟囱拔烟效果好? 答7.由静力学方程可以导出Δp=H(ρ冷-ρ热)g,所以H 增加,压差增加,拔风量大。问题8.什么叫均匀分布?什么叫均匀流段? 答8.前者指速度分布大小均匀;后者指速度方向平行、无迁移加速度。问题9.伯努利方程的应用条件有哪些? 答9.重力场下、不可压缩、理想流体作定态流动,流体微元与其它微元或环境没有能量交换时,同一流线上的流体间能量的关系。 问题10.如图所示,水从小管流至大管,当流量V、管径D、d 及指示剂均相同时,试问水平放置时压差计读数R 与垂直放置时读数R ’的大小关系如何?为什么?.(可忽略粘性阻力损失)答10.R=R ’,因为U 形管指示的是总势能差,与水平放还是垂直放没有关系。

化工原理第二版上册答案复习课程

化工原理第二版上册 答案

绪 论 1. 从基本单位换算入手,将下列物理量的单位换算为SI 单位。 (1)水的黏度μ=0.00856 g/(cm·s) (2)密度ρ=138.6 kgf ?s 2/m 4 (3)某物质的比热容C P =0.24 BTU/(lb·℉) (4)传质系数K G =34.2 kmol/(m 2?h ?atm) (5)表面张力σ=74 dyn/cm (6)导热系数λ=1 kcal/(m ?h ?℃) 解:本题为物理量的单位换算。 (1)水的黏度 基本物理量的换算关系为 1 kg=1000 g ,1 m=100 cm 则 )s Pa 1056.8s m kg 1056.81m 100cm 1000g 1kg s cm g 00856.04 4??=??=??? ?? ??????????????=--μ (2)密度 基本物理量的换算关系为 1 kgf=9.81 N ,1 N=1 kg ?m/s 2 则 3 242m kg 13501N s m 1kg 1kgf N 81.9m s kgf 6.138=?? ??????????????????=ρ (3)从附录二查出有关基本物理量的换算关系为 1 BTU=1.055 kJ ,l b=0.4536 kg o o 51F C 9 = 则 ()C kg kJ 005.1C 5F 10.4536kg 1lb 1BTU kJ 055.1F lb BTU 24.0??=?? ?????????????????????????=p c

(4)传质系数 基本物理量的换算关系为 1 h=3600 s ,1 atm=101.33 kPa 则 ()kPa s m kmol 10378.9101.33kPa 1atm 3600s h 1atm h m kmol 2.34252G ???=? ? ? ?????????????????=-K (5)表面张力 基本物理量的换算关系为 1 dyn=1×10–5 N 1 m=100 cm 则 m N 104.71m 100cm 1dyn N 101cm dyn 7425 --?=? ? ?????????????????=σ (6)导热系数 基本物理量的换算关系为 1 kcal=4.1868×103 J ,1 h=3600 s 则 ()()C m W 163.1C s m J 163.13600s 1h 1kcal J 104.1868C h m kcall 13 2 ??=???=????? ?????????????????=λ 2. 乱堆25cm 拉西环的填料塔用于精馏操作时,等板高度可用下面经验公式计算,即 ()()() L L 3 10C B 4E 3048.001.121078.29.3ραμZ D G A H -?= 式中 H E —等板高度,ft ; G —气相质量速度,lb/(ft 2?h); D —塔径,ft ; Z 0—每段(即两层液体分布板之间)填料层高度,ft ; α—相对挥发度,量纲为一; μL —液相黏度,cP ;

新版化工原理习题答案(01)第一章流体流动

第一章 流体流动 流体的重要性质 1.某气柜的容积为6 000 m 3 ,若气柜的表压力为5.5 kPa ,温度为40 ℃。已知各组分气体的体积分数为:H 2 40%、 N 2 20%、CO 32%、CO 2 7%、CH 4 1%,大气压力为 101.3 kPa ,试计算气柜满载时各组分的质量。 解:气柜满载时各气体的总摩尔数 ()mol 4.246245mol 313 314.86000 0.10005.53.101t =???+== RT pV n 各组分的质量: kg 197kg 24.246245%40%4022H t H =??=?=M n m kg 97.1378kg 284.246245%20%2022N t N =??=?=M n m kg 36.2206kg 284.246245%32%32CO t CO =??=?=M n m kg 44.758kg 444.246245%7%722CO t CO =??=?=M n m kg 4.39kg 164.246245%1%144CH t CH =??=?=M n m 2.若将密度为830 kg/ m 3 的油与密度为710 kg/ m 3 的油各60 kg 混在一起,试求混合油的密度。设混合油为理想溶液。 解: ()kg 120kg 606021t =+=+=m m m 3 3122 1 1 21t m 157.0m 7106083060=??? ? ??+=+ = +=ρρm m V V V 3 3t t m m kg 33.764m kg 157 .0120=== V m ρ 流体静力学 3.已知甲地区的平均大气压力为85.3 kPa ,乙地区的平均大气压力为101.33 kPa ,在甲地区的某真空设备上装有一个真空表,其读数为20 kPa 。若改在乙地区操作,真空表的读数为多少才能维持该设备的的绝对压力与甲地区操作时相同? 解:(1)设备绝对压力 绝压=大气压-真空度= () kPa 3.65Pa 1020103.8533=?-? (2)真空表读数 真空度=大气压-绝压=() kPa 03.36Pa 103.651033.10133=?-? 4.某储油罐中盛有密度为960 kg/m 3 的重油(如附图所示),油面最高时离罐底9.5 m ,油面上方与大气相通。在罐侧壁的下部有一直径为760 mm 的孔,其中心距罐底1000 mm ,孔 盖用14 mm 的钢制螺钉紧固。若螺钉材料的工作压力为39.5×106 Pa ,问至少需要几个螺钉

化工原理第一章题库与解答

一、单选题 1.单位体积流体所具有的()称为流体的密度。 A A 质量; B 粘度; C 位能; D 动能。 2.单位体积流体所具有的质量称为流体的()。 A A 密度; B 粘度; C 位能; D 动能。 3.层流与湍流的本质区别是()。 D A 湍流流速>层流流速; B 流道截面大的为湍流,截面小的为层流; C 层流的雷诺数<湍流的雷诺数; D 层流无径向脉动,而湍流有径向脉动。 4.气体是()的流体。 B A 可移动; B 可压缩; C 可流动; D 可测量。 5.在静止的流体内,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称为流体的()。 C A 绝对压力; B 表压力; C 静压力; D 真空度。 6.以绝对零压作起点计算的压力,称为()。 A A 绝对压力; B 表压力; C 静压力; D 真空度。 7.当被测流体的()大于外界大气压力时,所用的测压仪表称为压力表。 D A 真空度; B 表压力; C 相对压力; D 绝对压力。 8.当被测流体的绝对压力()外界大气压力时,所用的测压仪表称为压力表。 A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近似于。 9.()上的读数表示被测流体的绝对压力比大气压力高出的数值,称为表压力。 A A 压力表; B 真空表; C 高度表; D 速度表。 10.被测流体的()小于外界大气压力时,所用测压仪表称为真空表。 D A 大气压; B 表压力; C 相对压力; D 绝对压力。 11. 流体在园管内流动时,管中心流速最大,若为湍流时,平均流速与管中心的最大流速的 关系为()。 B A. Um=1/2Umax; B. Um=; C. Um=3/2Umax。 12. 从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了解到U型管压力计测量其压强差是( )。 A A. 与指示液密度、液面高度有关,与U形管粗细无关; B. 与指示液密度、液面高度无关,与U形管粗细有关; C. 与指示液密度、液面高度无关,与U形管粗细无关。 13.层流底层越薄( )。 C A. 近壁面速度梯度越小; B. 流动阻力越小; C. 流动阻力越大; D. 流体湍动程度越小。 14.双液体U形差压计要求指示液的密度差( ) C A. 大; B. 中等; C. 小; D. 越大越好。 15.转子流量计的主要特点是( )。 C A. 恒截面、恒压差; B. 变截面、变压差; C. 恒流速、恒压差; D. 变流速、恒压差。 16.层流与湍流的本质区别是:( )。 D A. 湍流流速>层流流速; B. 流道截面大的为湍流,截面小的为层流; C. 层流的雷诺数<湍流的雷诺数; D. 层流无径向脉动,而湍流有径向脉动。 17.圆直管内流动流体,湍流时雷诺准数是()。 B A. Re ≤ 2000; B. Re ≥ 4000; C. Re = 2000~4000。 18.某离心泵入口处真空表的读数为 200mmHg ,当地大气压为101kPa, 则泵入口处的绝对压强为()。 A

柴诚敬化工原理答案(第二版)

柴诚敬化工原理答案(第二版)

化工原理(上)-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柴诚敬主编 绪 论 1. 从基本单位换算入手,将下列物理量的单位换算为SI 单位。 (1)水的黏度μ=0.00856 g/(cm·s) (2)密度ρ=138.6 kgf ?s 2/m 4 (3)某物质的比热容C P =0.24 BTU/(lb·℉) (4)传质系数K G =34.2 kmol/(m 2?h ?atm) (5)表面张力σ=74 dyn/cm (6)导热系数λ=1 kcal/(m ?h ?℃) 解:本题为物理量的单位换算。 (1)水的黏度 基本物理量的换算关系为 1 kg=1000 g ,1 m=100 cm 则 )s Pa 1056.8s m kg 1056.81m 100cm 1000g 1kg s cm g 00856.04 4??=??=????? ??????????? ???=--μ (2)密度 基本物理量的换算关系为 1 kgf=9.81 N ,1 N=1 kg ?m/s 2 则 3 24 2m kg 13501N s m 1kg 1kgf N 81.9m s kgf 6.138=?? ??????????????????=ρ (3)从附录二查出有关基本物理量的换算关系为 1 BTU=1.055 kJ ,l b=0.4536 kg

o o 51F C 9= 则 ()C kg kJ 005.1C 95F 10.4536kg 1lb 1BTU kJ 055.1F lb BTU 24.0??=?? ?????????????????????????=p c (4)传质系数 基本物理量的换算关系为 1 h=3600 s ,1 atm=101.33 kPa 则 ()kPa s m kmol 10378.9101.33kPa 1atm 3600s h 1atm h m kmol 2.34252G ???=? ? ??????????????????=-K (5)表面张力 基本物理量的换算关系为 1 dyn=1×10–5 N 1 m=100 cm 则 m N 104.71m 100cm 1dyn N 101cm dyn 7425 --?=? ? ? ????????????????=σ (6)导热系数 基本物理量的换算关系为 1 kcal=4.1868×103 J ,1 h=3600 s 则 ))C m W 163.1C s m J 163.13600s 1h 1kcal J 104.1868C h m kcall 13 2 ??=???=???????? ??????????????=λ 2. 乱堆25cm 拉西环的填料塔用于精馏操作时,等板高度可用下面经验公式计算,即 ()()() L L 3 10C B 4E 3048.001.121078.29.3ραμZ D G A H -?=

最新化工原理第二版上册答案

绪 论 1. 从基本单位换算入手,将下列物理量的单位换算为SI 单位。 (1)水的黏度μ=0.00856 g/(cm·s) (2)密度ρ=138.6 kgf ?s 2/m 4 (3)某物质的比热容C P =0.24 BTU/(lb·℉) (4)传质系数K G =34.2 kmol/(m 2?h ?atm) (5)表面张力σ=74 dyn/cm (6)导热系数λ=1 kcal/(m ?h ?℃) 解:本题为物理量的单位换算。 (1)水的黏度 基本物理量的换算关系为 1 kg=1000 g ,1 m=100 cm 则 )s Pa 1056.8s m kg 1056.81m 100cm 1000g 1kg s cm g 00856.04 4??=??=??? ?? ??????????????=--μ (2)密度 基本物理量的换算关系为 1 kgf=9.81 N ,1 N=1 kg ?m/s 2 则 3 242m kg 13501N s m 1kg 1kgf N 81.9m s kgf 6.138=?? ??????????????????=ρ (3)从附录二查出有关基本物理量的换算关系为 1 BTU=1.055 kJ ,l b=0.4536 kg o o 51F C 9 = 则 ()C kg kJ 005.1C 5F 10.4536kg 1lb 1BTU kJ 055.1F lb BTU 24.0??=?? ? ????????????????????????=p c (4)传质系数 基本物理量的换算关系为 1 h=3600 s ,1 atm=101.33 kPa 则 ()kPa s m kmol 10378.9101.33kPa 1atm 3600s h 1atm h m kmol 2.342 52G ???=? ? ??????????????????=-K (5)表面张力 基本物理量的换算关系为 1 dyn=1×10–5 N 1 m=100 cm 则 m N 104.71m 100cm 1dyn N 101cm dyn 742 5 --?=????? ??????????????=σ (6)导热系数 基本物理量的换算关系为 1 kcal=4.1868×103 J ,1 h=3600 s 则

大学化工原理习题-第一章 蒸馏自测

20XX年复习资料 大 学 复 习 资 料 专业: 班级: 科目老师: 日期:

第一章蒸馏 【学生自测】 一、选择与填空 1. 汽液两相呈平衡状态时,汽液两相温度__________,但汽相组成__________液相组成。 2. 汽液两相呈平衡状态时,若汽液两相组成相同,则汽相露点温度_____ 液相泡点温度。A. 相等; B. 大于;C. 小于;D. 不确定。 3. 所谓理论板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且 ____________________。 4. 操作中的精馏塔,保持、、、不变,增加,则_______,______。 A. 增加; B. 不变; C. 不确定; D.减小。 5.某二元物系,相对挥发度,对、两层理论板,在全回流条件下,已知,则__________________。 6. 精馏塔中由塔顶向下的第、、层塔板,其汽相组成关系为_________。 A. ; B. ; C. ; D. 不确定。 7. 某精馏塔的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则该精馏塔的操作回流比为 ________,馏出液组成为________。 8. 操作中的精馏塔,保持、、、、不变,减小,则有_________。

A. D增加,R减小; B. D不变,R增加; C. D减小,R增加; D. D减小,R不变。 9. 在塔的精馏段测得、、< (均为摩尔分率),已知 ,,则第三层塔板的_________。 二、计算题 1. 在常压连续精馏塔内分离某理想二元混合物。已知进料量为 20XXXX0 kmol/h,其组成为0.55(摩尔分率,下同);釜残液流量为45 kmol/h,其组成为0.20XXXX;进料为泡点进料;塔顶采用全凝器,泡点回流,操作回流比为最小回流比的1.6倍;物系的平均相对挥发度为 2.0。 (1)计算塔釜重组分的收率; (2)求出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2. 在一连续精馏塔中分离某二元理想混合物。已知原料液的流量为20XXXX0 kmol/h,组成为0.4(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率,下同),泡点进料;塔顶采用全凝器,泡点回流,操作回流比为最小回流比的 1.6倍;操作条件下平均挥发度为2.4 ;测得现场操作数据:x n-1=0.270, x n=0.230 。若要求轻组分的回收率为20XXXX% ,塔釜残液组成为0.20XXXX 。试求: (1)塔顶产品的流量和组成; (2)操作回流比; (3)第n块塔板的气相默弗里板效率。

化工原理(第一章练习题与答案)

第1章流体流动 学习目的与要求 1、掌握密度、压强、绝压、表压、真空度的有关概念、有关表达式和计算。 2、掌握流体静力学平衡方程式。 3、掌握流体流动的基本概念——流量和流速,掌握稳定流和不稳定流概念。 4、掌握连续性方程式、柏努利方程式及有关应用、计算。 5、掌握牛顿黏性定律及有关应用、计算。 6、掌握雷诺实验原理、雷诺数概念及计算、流体三种流态判断。 7、掌握流体流动阻力计算,掌握简单管路计算,了解复杂管路计算方法。 8、了解测速管、流量计的工作原理,会利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综合练习 一、填空题 1.某设备的真空表读数为200 mmHg,则它的绝对压强为____________mmHg。当地大气压强为101.33 103Pa. 2.在静止的同一种连续流体的内部,各截面上__________与__________之和为常数。 3.法定单位制中粘度的单位为__________,cgs制中粘度的单位为_________,它们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 4.牛顿粘性定律表达式为_______,它适用于_________流体呈__________流动时。 5.开口U管压差计是基于__________原理的测压装置,它可以测量管流中___________上的___________或__________。 6.流体在圆形直管内作滞流流动时的速度分布是_____________形曲线,中心最大速度为平均速度的________倍。摩擦系数与_____________无关,只随_____________加大而_____________。 7.流体在圆形直管内作湍流流动时,摩擦系数λ是_____________函数,若流动在阻力平方区,则摩擦系数是_____________函数,与_____________无关。 8.流体在管内作湍流流动时,在管壁处速度为_____________。邻近管壁处存在_____________层,Re值越大,则该层厚度越_____________

化工原理(上)主要知识点

化工原理(上)各章主要知识点 三大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物料衡算;能量守恒定律——能量衡算;动量守恒定律——动量衡算 第一节 流体静止的基本方程 一、密度 1. 气体密度:RT pM V m = = ρ 2. 液体均相混合物密度: n m a a a ρρρρn 22111+++=Λ (m ρ—混合液体的密度,a —各组分质量分数,n ρ—各组 分密度) 3. 气体混合物密度:n n m ρ?ρ?ρ?ρ+++=Λ2211(m ρ—混合气体的密度,?—各组分体积分数) 4. 压力或温度改变时,密度随之改变很小的流体成为不可压缩流体(液体);若有显著的改变则称为可压缩流体(气体)。 二、.压力表示方法 1、常见压力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mmHg O mH MPa kPa Pa atm 76033.101013.03.10110130012===== 2、压力的两种基准表示:绝压(以绝对真空为基准)、表压(真空度)(以当地大气压为基准,由压力表或真空表测出) 表压 = 绝压—当地大气压 真空度 = 当地大气压—绝压 三、流体静力学方程 1、静止流体内部任一点的压力,称为该点的经压力,其特点为: (1)从各方向作用于某点上的静压力相等; (2)静压力的方向垂直于任一通过该点的作用平面; (3)在重力场中,同一水平面面上各点的静压力相等,高度不同的水平面的经压力岁位置的高低而变化。 2、流体静力学方程(适用于重力场中静止的、连续的不可压缩流体) )(2112z z g p p -+=ρ )(2121z z g p g p -+=ρρ p z g p =ρ(容器内盛液体,上部与大气相通,g p ρ/—静压头,“头”—液位高度,p z —位压头 或位头) 上式表明:静止流体内部某一水平面上的压力与其位置及流体密度有关,所在位置与低则压力愈大。 四、流体静力学方程的应用 1、U 形管压差计 指示液要与被测流体不互溶,且其密度比被测流体的大。 测量液体:)()(12021z z g gR p p -+-=-ρρρ 测量气体: gR p p 021ρ=- 2、双液体U 形管压差计 gR p p )(1221ρρ-=- 第二节 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 一、基本概念 1、体积流量(流量s V ):流体单位时间内流过管路任意流量截面(管路横截面)的体积。单位为13 -?s m 2、质量流量(s m ):单位时间内流过任意流通截面积的质量。单位为1 -?s kg

化工原理:第一章流体力学

流体输送试题 一、填空题 1.流体的密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单位为______________。单位体积流体 所具有的质量,3/m kg 2.20℃时苯的密度为880kg/m 3,甲苯的密度为866kg/m 3,则含苯40%(质量)苯、甲苯溶液的 密度为 _____________。871.553/m kg 3.101.3kap 、20℃时空气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 。1.2063/m kg 4.1atm =__________kpa =_________mmHg =_________mH 2O 。101.3, 760,10.33。 5.流体的粘度是描述流体_________性能的物理量,一般用符号_____表示;流体的粘度越大,流 动时阻力损失 __________。流动,μ,越大。 6.流体的流动形态有 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种,可用________判断。层流,湍流, 雷诺数Re 。 7.流体阻力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是产生流体 阻力的外因。流体本身的粘性,流动型态,管路条件 8.减小流体阻力的途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减少不必要的管件;适当放大管径;加入一些添加剂以减小流体的粘度;给管子穿衬衣将粗糙管变成光滑管。 9.φ108×4mm 的无缝钢管,其实际外径为_________mm ,内径为_______mm 。108mm ,100mm 10.管路防腐要涂油漆,一般油漆的颜色与物料的性质、用途有关。那么红色管为________ ___________;黄色管为_______________;绿色管为________________ 。主要物料管,危险品管,水管。 11.离心泵的构造主要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旋转部件以及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的 固定部件。叶轮,泵轴,泵壳,轴封 12.离心泵的流量调节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般 在生产中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需要长期改变流量时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改变管路特性曲线,改变泵的特性曲线,改变管路特性曲线,改变泵的特性曲线。 13.离心泵开车时,泵空转、吸不上液体、进口处真空度低,此时泵发生了__________现象,其 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气缚,没有灌泵,轴封不严密。

化工原理期末考试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

练习一流体流动 填充 1、理想流体是指没有粘度的流体。 2、测量流体流量时,随着流体流量的增大,转子流量计两端压差值____ 不变_____ ,孔板流量计两端压差值增大。 3、圆管内湍流和层流的区别是: 4、圆形直管内,q V一定,设计时若将d 增加一倍,则层流时h f是原值的16 分之一倍,完全湍流时,h f是原值的32 分之一倍。(忽略e/d 的变化) 5、流体在直管内流动造成阻力损失的根本原因是流体的粘性,直管阻力 损失 体现在静压能减小。 6、某孔板流量计用水测得C o=0.64 ,现用于测ρ=900kg/m3,μ=0.8mPa·s 的液体,水的粘度 1.005mPa·s,问此时C o 等于0.64 。(>, =, < ) 7、如图示管线,将支管A的阀门开大,则管内以下参数如何变化?(↑, ↓)

12. 如果管内流体流量增大 1 倍后,其流动型态仍为层流,则流动阻力是原来的 2 倍。 13. 流体在湍流的阻力平方区流动,若其他条件不变,其压降随着管子的相对粗 超度增加而 增大 ,随着流体密度的增大而 增大 。 14. 能够直接读出流量的流量计是 转子流量计 。 15. 从液面恒定的高位槽向常压容器中加水,若将放水管路上的阀门开度关小, 则管内水流量将减小 ,管路的局部阻力将 增大 ,直管阻力 减小 ,管 路总阻力 不变 。 16. 由三支管组成的并联管路,各直管的长度和摩擦系数相等,管径比为 1:2: 3,则三支管的流量比为 1:4 根号 2:9 根号 3 。( 设在阻力平方区) 17. 不可压缩流体在水平变径管路中流动时,在管径缩小的截面处,其流速 增 大 ,压力减小 。 18. 不可压缩流体在水平管内作定态流动时, 流动摩擦阻力所消耗的能量是总机 8、图示管路系统中,已知流体流动的 总阻力损失 h f =56J/kg, 若关小阀门, 则总阻力损失 h f ' = 56 J/kg ,两槽 液面 的垂直距离 H=5.7 米。 9、图示管路系统中,已知 d ab =d cd , e ab =e cd , l ab =l cd ,μ≠0。比较 u a 相 等 u c ,(p a -p b ) 小于 (p c -p d ) 。 10、如 图示供水管线。管长 L , 流量 q V ,今因检修管子, 用若干根直径为 0.5d 、管长相同于 L 的管子并联代替 原管,保证输水量 q V 不变, 设λ为常 数 ,e/d 相同,局部阻力忽略,则并联 管数至少需要 6 根。 11、如图通水管路,当流量为 q V 时, 测得( P 1-P 2)=5mH 2O ,若流量为 2 q V 时,(P 1-P 2)= 11 mH 2O (设在阻力 6。 区) 阻力均忽略,则并联管数至少需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