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呼吸卫生咳嗽礼仪

呼吸卫生咳嗽礼仪

呼吸卫生咳嗽礼仪
呼吸卫生咳嗽礼仪

呼吸卫生咳嗽礼仪

咳嗽、打喷嚏等是生活中常有的现象,但全暴露式、口无遮拦的咳嗽、打喷嚏会传播呼吸道疾病。遵守呼吸卫生咳嗽礼仪,给自己给他人多一份健康保证。

咳嗽时礼仪。当你要咳嗽或喷嚏时,无论你是病人与否,均采用餐巾纸、手绢,或双手捂住口、鼻部,以防止病菌扩散;如一时来不及取餐巾纸,可采取“衣袖遮挡法”,即用衣服袖管的内侧遮掩住口鼻部,同样可以防止唾沫飞舞;上述保护性措施的采取,在狭小的密闭空间中显得尤为重要。使用过的餐巾纸不能随地乱丢,应丢入垃圾箱内。

咳嗽后礼仪。咳嗽、喷嚏时采取了“咳嗽时礼仪”后立即去洗手;不然,手部的病菌可以通过互相握手、接触门把手、电脑键盘等方式,转移到这些物体的表面。在做好“咳嗽时礼仪”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另一个生活小节问题,即与人谈话时应保持一定距离,不正对他人交谈,说话语音不要过大,避免口沫四溅。

有症状时礼仪。当你患感冒时,尤其是发病初期,症状较轻;而你又要上班或外出,且有可能与他人合用交通工具、电梯以及办公场所等,要自觉遵守“呼吸卫生/咳嗽礼仪”,佩戴口罩,以防止病菌借咳嗽、喷嚏而传播。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治疗分析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治疗分析 发表时间:2012-03-26T08:55:44.617Z 来源:《心理医生》2011年6月(下)总第194期供稿作者:杨敏丽[导读] 咳嗽是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后除喉部及鼻咽部症状外,常伴有咳嗽、咯痰等症状。杨敏丽(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1130)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合理治疗。方法:将172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后反复咳嗽的患者,经静滴抗生素治疗5天后,未见缓解者行支气管激发试验,90例气道反应增高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44例采用口服氯雷他定片、茶碱缓释片及复方磷酸可待因溶液治疗;B组46例采用口服氯雷他定片、茶碱缓释片及复方磷酸可待因溶液联合倍氯米松吸入剂吸入治疗,疗程7天,观察2组患者的咳嗽及胸闷、气紧和气道反应性分级情况。结果:常规抗感染治疗未见好转者,93.8%患者气道反应性增高;A、B2组治疗后咳嗽及胸闷、气紧和气道反应性降低,均为P<0.05,但A组与B组同期治疗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后气道反应性增高的患者,抗生素治疗无效者,用氯雷他定、茶碱缓释片及复方磷酸可待因溶液治疗可有效缓解咳嗽及胸闷、气紧等症状。【关键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咳嗽;气道反应性 【Abstract 】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and reasonable treatment of cough. Methods :172 cases of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cough, after intravenous antibiotic treatment for 5 days, no remission bronchial provocation test, 90 patients with increased airway responsivenes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 A group of 44 patients use of oral loratadine tablets, theophylline and compound codeine phosphate solution treatment; B group with oral loratadine tablets, theophylline and codeine phosphate compound joint beclomethasone inhalation solution inhalation, 7 days treatment, observ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ough and chest tightness, gas tight classification of airway responsiveness. Results:of conventional anti-infective therapy did not improve those, 93.8% of patients had increased airway responsiveness; A, B2 group after treatment, cough and chest tightness, air tight to reduce airway reactivity, both P <0.05, but over the same period in group A and group B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For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increased airway responsiveness in patients with antibiotic treatment ineffective, with loratadine, theophylline and compound codeine phosphate solution treatment can relieve cough and chest tightness, symptoms such as gas-tight . 【Key words】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cough; airway responsiveness 【中图分类号】R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6-0146-02 咳嗽是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后除喉部及鼻咽部症状外,常伴有咳嗽、咯痰等症状。部分患者咳嗽经久不愈达3周以上,而胸片检查未发现明显肺部疾病,从而导致呼吸道一些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因此,分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发病原因,采取积极针对性的治疗才能有效的减轻或消除咳嗽症状。本文总结我科2006年12月至2010年12月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病例172例,现报告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来自我院2006年12月至2010年12月内科门诊及住院,其主诉均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不愈者。入选病例:(1)年龄18~75岁,男45例,女41例;(2)病程在3周以上至2个月以内;(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后起病,反复咳嗽和(或)咯痰,曾在我院或外院以及自行静脉或肌肉注射或口服抗生素和对症治疗后未见疗效者;(4)胸部X线检查未见异常且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5)肝肾功能正常。排除病例:(1)已确诊有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者;(2)既往有支气管哮喘者,本次发病经治疗后仅有咳嗽者;(3)有肺结构性疾病,如支气管扩张、特发性肺间质性纤维化等;(4)妊娠及哺乳期妇女;(5)从事高空作业、驾驶及精密仪器操作者。伴随症状:(1)咽痒、声音嘶哑、鼻塞、流涕在耳鼻咽喉科诊断为鼻炎、鼻窦炎及慢性咽炎26例;(2)胸骨下烧灼感、反酸9例;(3)咯黄色脓痰64例;(4)伴胸闷、气紧52例;(5)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同时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ECI)5例。 1.2 治疗方法 1.2.1 一般治疗:172例病人经详细询问病史,分析咳嗽出现的时间、伴随症状、咯痰情况后分别给予以下处理:(1)抗感染治疗5天,抗生素选用头孢呋辛钠、阿奇霉素或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2)雾化吸入;(3)胸骨下烧灼感、反酸者给予奥美拉唑口服;(4)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停服AECI,改用其他药物。 1.2.2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治疗:将上述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既A组和B组,。其中A组44例(男26例,女18例,年龄41±7.2岁)采用口服氯雷他定片,一日一次,一次10mg;茶碱缓释片,一日二次,一次100mg;复方磷酸可待因溶液,一日三次,一次10ml。B组46例(男30例,女16例,年龄40±6.7岁),治疗方法在A组的基础上加用倍氯米松吸入剂,一日二次,一次一喷;以上疗程均为7天。以上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以及病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结果 2.1 经上述常规抗感染等治疗后172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82例咳嗽基本消失。剩下96例咳嗽症状无明显减轻,其中咯白色粘痰64例,干咳无痰32例。96例患者作支气管激发试验其中90例(9 3.8%)提示气道反应性增高。 2.2 A、B两组治疗前后咳嗽及胸闷、气紧症状记分比较见下表1 表1A、B两组治疗前后咳嗽及胸闷、气紧症状记分比较(x±s)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A组同期比较:△P>0.05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诊疗指南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诊疗指南 【概述】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指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患者不分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全年皆可发病,冬春季节多发,可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或被污染的用具传播,多数为散发性,但常在气候突变时流行。由于病毒的类型较多,人体对各种病病毒感染后产生的免疫力较弱且短暂,并且无交叉免疫,同时在健康人群中有病毒携带者,故一个人一年可有多次发病。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约70%~80%由病毒引起。主要有流感病毒(甲型、乙型、丙型)、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等。细菌感染可直接或继病毒感染之后发生,以溶血性链球菌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偶见革兰阴性杆菌。其感染的主要表现为鼻炎、咽喉炎或扁桃体炎。 当有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使全身或呼吸

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时,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细菌可迅速繁殖,引起本病,尤其是老幼体弱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鼻窦炎、扁桃体炎、慢性阻阻塞性肺疾病者,更易罹患。 本病不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而且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应积极防治。 【临床表现】 根据病因不同,临床表现可有不同的类型。 1.普通感冒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成人多为鼻病毒引起,次为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起病较急,初期有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2~3天后变稠。可伴咽痛,有时由于耳咽管炎使听力减退.也可出现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少量咳嗽等。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和头痛。检查可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

咳嗽礼仪

咳嗽礼仪(Cough etiquette): 1.与他人对话时保持1m以上距离,避免唾沫飞溅。(|Keep at least one meter away from each other when talking to others) 2.有感冒症状时,尽量减少外出,如必须透析出行,应佩戴口罩,以防病菌借咳嗽、喷嚏而传播。(If you have cold symptoms, try to avoid going out. If you have to go out on dialysis, wear a mask to prevent the spread of germs through coughing and sneezing) 3.当咳嗽或打喷嚏时,应采用餐巾纸、手绢或双手捂住口鼻,或者采用“袖口遮挡法”,以防病原体传播扩散。(When coughing or sneezing, should use napkin handkerchief or hands to cover the mouth and nose or use the sleeve cover method, to prevent the spread of pathogens) 4.当咳嗽或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以免手部病菌通过握手、接触门把手等传播给其他人(Wash your hands immediately after coughing or sneezing to prevent hand germs from spreading to other people through handshaking, door handles, etc)

分析复方甲氧那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临床效果

分析复方甲氧那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临床效果 发表时间:2015-10-27T11:08:26.357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4期供稿作者:杨利 [导读] 大庆油田总医院上呼吸道感染是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多由病毒或者细菌侵入加之身体抵抗力过低导致。杨利 大庆油田总医院 163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复方甲氧那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12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156例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156例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口服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治疗,对照组口服右美沙芬片治疗,疗程均为7d,对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评估。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甲氧那明对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具有良好疗效,对于止咳、抑制支气管痉挛效 果明显,且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复方甲氧那明;右美沙芬 上呼吸道感染是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多由病毒或者细菌侵入加之身体抵抗力过低导致。当感染逐渐控制,全身症状消失后,咳嗽仍迁延不愈,临床称之为感染后咳嗽。本文以2013年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复方甲氧那明作为治疗药物,对其效果进行分析,综合文献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患者15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其中治疗组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43例;年龄16~55岁,平均年龄(45.2±1 2.3)岁。对照组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41例;年龄17~54岁,平均年龄(42.1±10.2)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和病程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及排除标准入选标准:符合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诊断标准;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期症状消失后,咳嗽迁延不愈21d以上;刺激性干咳且咯少量白色黏液痰;肺部CT及X线表现正常。排除标准:具有慢性心肺疾病史或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史;具有近期激素应用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应用史;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对复方甲氧那明过敏者。 1.3 方法治疗组口服复方甲氧那明胶囊,2粒/次,3次/d。对照组口服右美沙芬片,2片/次,3次/d。7d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对患者的咳嗽及临床疗效进行评估,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 1.4 疗效判定标准[1]无效:咳嗽频繁,严重影响生活及睡眠。好转:咳嗽有所好转,对生活及睡眠有一定影响。显效:咳嗽显著好转,对生活及睡眠影响不大。痊愈:无咳嗽,对生活和睡眠基本没有影响。 1.3 统计学分析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 18.0版本,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有3例出现轻微头晕、恶心、乏力等症状,1例出现心悸等不良反应,在停药后消失。对照组有4例出现头疼、头晕、便秘、口干等症状。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在亚急性咳嗽中占有非常大的比例,且其持续时间较长,甚至可达8周以上。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发病机制主要是病原体作为变应原引起非特异性炎症,并且伴有气道上皮细胞的广泛破坏,造成气道高反应性反应[2]。 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用常规药物治疗效果并不理想,长时间用药容易导致细菌耐药、抗生素滥用、药物依赖性等问题[3]。而应用糖皮质激素虽然疗效较好,但容易产生多种副作用,且停药后容易复发。 复方甲氧那明是由氨茶碱、那可丁、盐酸甲氧那明及氯苯那敏组成的复方制剂,具有良好的缓解支气管痉挛、镇咳祛痰平喘的作用。复方中含有的盐酸甲氧那明可抑制支气管痉挛,缓解哮喘发作时的咳嗽。那可丁为外周性止咳药,可抑制咳嗽。氨茶碱可抑制支气管痉挛及支气管黏膜肿胀,缓解哮喘发作时的咳嗽,使痰液易于咯出。氯苯那敏具有抗组胺的作用,对于缓解上呼吸道感染后的炎症具有积极的意义。虽然复方甲氧那明可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但是其时间比较短,停药后可自行消失。右美沙芬具有中枢性镇咳作用,可以抑制延髓的咳嗽中枢,从而起到镇咳作用,且可以引起支气管分泌增加,使痰液易于排出。但是大剂量的右美沙芬具有呼吸抑制作用,可能损伤大脑,使患者出现失去意识及心律不齐等副作用,用药安全性存在隐患。 综上所述,复方甲氧那明在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时具有有效率更高、副作用更小的优势,且该药服用方便,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曾一卉.复方甲氧那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6(5):450-451. [2]王悦虹,白春学,高磊,等.复方甲氧那明平喘和抗炎作用[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5,13(6):331-334. [3]周新,包婺平,瞿介明,等.复方甲氧那明治疗感染后咳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多中心临床研究[J].中华哮喘杂志,2012,5(6):14-18. [4]祝锡聪,张霞.复方甲氧那明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2,43(1):30-32.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upperrespiratorytractinfection)简称上感,为外鼻孔至环状软骨下缘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主要病原体是病毒,少数是细菌。发病不分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免疫功能低下者易感。通常病情较轻、病程短、可自愈,预后良好。但由于发病率高,不仅影响工作和生活,有时还可伴有严重并发症,并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应积极防治。 【流行病学】 上感是人类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多发于冬春季节,多为散发,且可在气候突变时小规模流行。主要通过患者喷嚏和含有病毒的飞沫经空气传播,或经污染的手和用具接触传播。可引起上感的病原体大多为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多种类型病毒,同时健康人群亦可携带,且人体对其感染后产生的免疫力较弱、短暂,病毒间也无交叉免疫,故可反复发病。 【病因和发病机制】 急性上感约有70%~80%由病毒引起,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等。另有20%~30%的上感为细菌引起,可单纯发生或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发生,以口腔定植菌溶血性链球菌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偶见革兰阴性杆菌。但接触病原体后是否发病,还取决于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淋雨、受凉、气候突变、过度劳累等可降低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致使原存的病毒或细菌迅速繁殖,或者直接接触含有病原体的患者喷嚏、空气以及污染的手和用具诱发本病。老幼体弱,免疫功能低下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鼻窦炎、扁桃体炎者更易发病。 【病理】 组织学上可无明显病理改变,亦可出现上皮细胞的破坏。可有炎症因子参与发病,使上呼吸道黏膜血管充血和分泌物增多,伴单核细胞浸润,浆液性及黏液性炎性渗出。继发细菌感染者可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及脓性分泌物。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有以下类型: (一)普通感冒(commoncold) 为病毒感染引起,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起病较急,主要表现为鼻部症状,如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也可表现为咳嗽、咽干、咽痒或烧灼感甚至鼻后滴漏感。咽干、咳嗽和鼻后滴漏与病毒诱发的炎症介质导致的上呼吸道传入神经高敏状态有关。2~3天后鼻涕变稠,可伴咽痛、头痛、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等,有时由于咽鼓管炎致听力减退。严重者有发热、轻度畏寒和头痛等。体检可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可为轻度充血。一般经5~7天痊愈,伴并发症者可致病程迁延。 (二)急性病毒性咽炎和喉炎 由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以及肠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临床表现为咽痒和灼热感,咽痛不明显。咳嗽少见。急性喉炎多为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及腺病毒等引起,临床表现为明显声嘶、讲话困难、可有发热、咽痛或咳嗽,咳嗽时咽喉疼痛加重。体检可见喉部充血、水肿,局部淋巴结轻度肿大和触痛,有时可闻及喉部的喘息声。 (三)急性疱疹性咽峡炎 多由柯萨奇病毒A引起,表现为明显咽痛、发热,病程约为一周。查体可见咽部充血,软腭、腭垂、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及浅表溃疡,周围伴红晕。多发于夏季,多见于儿童,偶见于成人。 (四)急性咽结膜炎 主要由腺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引起。表现为发热、咽痛、畏光、流泪、咽及结膜明显充血。病程4~6天,多发于夏季,由游泳传播,儿童多见。 (五)急性咽扁桃体炎 病原体多为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等。起病急,咽痛明显、伴发热、畏寒,体温可达39℃以上。查体可发现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脓性分泌物。有时伴有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而肺部查体无异常体征。 【实验室检查】 (一)血液检查 因多为病毒性感染,白细胞计数常正常或偏低,伴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细菌感染者可有白细胞计数与中性粒细胞增多和核左移现象。 (二)病原学检查 因病毒类型繁多,且明确类型对治疗无明显帮助,一般无需明确病原学检查。需要时可用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法、血清学诊断或病毒分离鉴定等方法确定病毒的类型。细菌

最新呼吸卫生(咳嗽)礼仪策略讲解学习

呼吸卫生(咳嗽)礼仪策略 此策略主要针对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未确诊的患者及其陪同亲友,以及所有进入医疗机构伴有呼吸道感染综合征的人员。目的在于指导医疗机构尽早采取感染控制措施预防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传播。 1.医务人员应认识到控制呼吸道分泌物的重要性,特别是在社区病毒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暴发季节,如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等。 2.医务人员接诊具有呼吸道感染综合征的患者时,应遵循飞沫隔离措施,如戴口罩和做手卫生;医务人员具有呼吸道感染征象时应避免直接接触患者,特别是易感患者,若无法避免时应戴口罩。 3.医疗机构应从接触患者的第一时间开始,如预检分诊处、候诊区域、门诊、内科医生办公室,执行以下措施。 (1)在门诊和住院部的人口和重要位置,如电梯、自助餐厅等,张贴标语,教育患者与其他有呼吸道感染征象的人员: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卫生纸遮掩口、鼻,否则应用臂弯遮掩口、鼻;使用后的卫生纸应丢进垃圾桶;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做手卫生。 (2)应提供卫生纸和免触碰开启的垃圾桶,如脚踏式垃圾桶,以便丢弃使用后的卫生纸。 (3)进行手卫生宣教,提供位置便利的乙醇揉搓剂,并随时注意是否已经使用完毕并予定期更换。洗手位置应提供所需的消耗用品,如洗手液、干手纸。 (4)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暴发或流行季节,为有咳嗽、鼻塞、鼻涕或呼吸道分泌物增加等有呼吸道感染征象的人员(包括陪伴)提供口罩;鼓励有呼吸道感染征象的人员与候诊区域的其他人员保持至少 1 m的空间距离。

第一套题 一、填空题 1、大多数建筑材料均应具备的性质,即材料的(基本性质)。 2、材料的(组成)及(结构)是决定材料性质的基本因素,要掌握材料的性质必须了解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材料性质之间的关系。 3、建筑材料按化学性质分三大类:(有机)、(无机)、(复合材料)。 4、建筑材料的技术性质主要有:(物理)、(力学)、(耐久性)。 5、当水与材料接触时,沿水滴表面作切线,此切线和水与材料接触面的夹角,称(润湿角)。 6、材料吸收水分的能力,可用吸水率表示,一般有两种表示方法:(质量吸水率)和(体积吸水率)。 7、材料在水作用下,保持原有性质的能力,称(耐水性),用(软化系数)表示。 8、材料抵抗压力水渗透的性质称(抗渗性),用(渗透系数)或(抗渗标号)表示。 9、材料抗渗性大小与(孔隙率)和(孔隙特征)有关。 10、材料的变形特征有两种类型(弹性)和(塑性)。 11、根据材料被破坏前塑性变形显著与否,将材料分为(塑性材料)与(脆性材料)两大类。 二、判断题 1、材料的组成,即材料的成分。(√) 2、密实材料因其V、VO、V0`相近,所以同种材料的ρ、ρ0、ρ0/相差不大。(√) 3、松散材料的ρ0、ρ0/相近。(×) 4、材料的体积吸水率就是材料的开口孔隙率。(√) 5、对于多孔的绝热材料,一般吸水率均大于100%,故宜用体积吸水率表示。(√) 6、吸水率就是含水率。(×) 7、孔隙率又称空隙率。(×) 8、冻融破坏作用是从外表面开始剥落逐步向内部深入的。(√) 9、由微细而封闭孔隙组成的材料λ小,而由粗大连通孔隙组成的材料λ大。(√) 10、传热系数与热阻互为倒数。(√) 11、水的比热容最小。(×) 三、选择题 1、某铁块的表观密度ρ0= m /( A )。 A、V0 B、V孔 C、V D、V0` 2、某粗砂的堆积密度ρΟ`=m/(D )。 A、V0 B、V孔 C、V D、V0` 3、散粒材料的体积V0`=(B )。 A、V+V孔 B、V+V孔+V空 C、V+V空 D、V+V闭 4、材料的孔隙率P=( E )。 A、V B、V0 C、V0` D、p` E、PK+PB(开口孔隙率加闭口孔隙率)

复方甲氧那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疗效评估

复方甲氧那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疗效评估 发表时间:2017-11-10T14:10:19.707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第17期作者:王高华 [导读] 上呼吸道感染具有发病率高、并发率高等特点,咳嗽作为上呼吸道感染后的常见症状[3],不仅使患者饱尝痛苦,还增加了疾病治疗难度。 (宜章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湖南郴州 424200) 摘要:目的观察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患者采用不同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予以复方甲氧那明治疗,n=40)和对照组(予以阿奇霉素治疗,n=40),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等。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5%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2.5%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对比,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更为理想,P<0.05。结论复方甲氧那明在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上呼吸道感染;咳嗽;复方甲氧那明;生活质量 上呼吸道感染作为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疾病,感染后咳嗽不仅妨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还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基于此,本文选择了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患者80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并分别采用不同药物治疗,以便选择最佳的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治疗方案,现详叙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课题所选择的实验对象均为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患者,共计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40例,其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人数比例为24:16,患者的最低年龄为21岁,最高年龄为67岁,年龄均值为(34.63±5.22)岁;最短病程为3d,最长病程为27d,平均病程为(17.32±5.22)d。对照组患者40例,其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人数比例为25:15,患者的最低年龄为22岁,最高年龄为70岁,年龄均值为(35.14±4.73)岁;最短病程为4d,最长病程为27d,平均病程为(18.13±4.13)d。患者一般资料构成因素相互比较后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针对40例观察组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患者,采用复方甲氧那明予以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为:口服复方甲氧那明2粒,3次/d。持续用药5-7d。 针对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奇霉素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药物的用法用量为:口服阿奇霉素,1次/d。持续用药5-7d。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用药后,咳嗽、咳痰等疾病临床表现较用药前改善≥80%或完全消除;有效:患者用药后,咳嗽、咳痰等疾病临床表现较用药前改善60%-79%;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甚至病情加重[2]。 1.4 统计学处理 将80例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患者采用药物治疗期间形成的全部实验数据录入统计学分析工具SPSS19.0中,组间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差异的相互比较采用t和卡方检查,以P<0.05作为实验样本差异显著的判定标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40例患者采用复方甲氧那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所取得的临床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比40例对照组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患者接受阿奇霉素治疗后的相关指标更具有优越性,详见表1,实验数据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40例观察组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患者接受复方甲氧那明治疗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比对照组40例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患者接受阿奇霉素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更为理想,实验数据对比经检验均符合统计学判定标准,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3 讨论 上呼吸道感染具有发病率高、并发率高等特点,咳嗽作为上呼吸道感染后的常见症状[3],不仅使患者饱尝痛苦,还增加了疾病治疗难

呼吸卫生(咳嗽)礼仪策略

呼吸卫生(咳嗽)礼仪策略 此策略主要针对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未确诊的患者及其陪同亲友,以及所有进入医疗机构伴有呼吸道感染综合征的人员。目的在于指导医疗机构尽早采取感染控制措施预防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传播。 1 ?医务人员应认识到控制呼吸道分泌物的重要性,特别是在社区病毒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暴发季节,如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等。 2 ?医务人员接诊具有呼吸道感染综合征的患者时,应遵循飞沫隔离措施,如戴口罩和做手卫生;医务人员具有呼吸道感染征象时应避免直接接触患者,特别是易感患者,若无法避免时应戴口罩。 3 ?医疗机构应从接触患者的第一时间开始,如预检分诊处、候诊区域、门诊、内科医生办公室,执行以下措施。 (1) 在门诊和住院部的人口和重要位置,如电梯、自助餐厅等,张贴标语,教育患者与其他有呼吸道感染征象的人员: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卫生纸遮掩口、鼻,否则应用臂弯遮掩口、鼻;使用后的卫生纸应丢进垃圾桶;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做手卫生。 (2) 应提供卫生纸和免触碰开启的垃圾桶,如脚踏式垃圾桶,以便丢弃使用后的卫生纸。 (3) 进行手卫生宣教,提供位置便利的乙醇揉搓剂,并随时注意是否已经使用完毕并予定期更换。洗手位置应提供所需的消耗用品,如洗手液、干手纸。 (4) 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暴发或流行季节,为有咳嗽、鼻塞、鼻涕或呼 吸道分泌物增加等有呼吸道感染征象的人员(包括陪伴)提供口罩;鼓励有 呼吸道感染征象的人员与候诊区域的其他人员保持至少 1 m的空间距离。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高校门诊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治疗分析

高校门诊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治疗分析目的探讨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治疗方案。方法将80例上呼吸道感染 后咳嗽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40例,给予口服复方甲氧那明(阿斯美)联合酮替芬治疗;B组40例,给予口服左氧氟沙星胶囊(悉复欢)联合复方甘草合剂治疗。治疗时间均为10 d。结果治疗后A组总有效率为92.5%,B组总有效率为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复方甲氧那明(阿斯美)联合酮替芬对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疗效较好,而且不良反应较轻,安全性较好,值得在高校门诊部中推广应用。 标签:复方甲氧那明;上呼吸道感染;咳嗽;气道高反应性 在高校门诊部里诊治最多的疾病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而感染后咳嗽是引起亚急性咳嗽的常见病因,持续时间可达3~8周[1—3],大大影响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在医疗资源欠缺的门诊部容易引起误治,造成抗生素的滥用[4]。本文通过观察80例在本校东校区门诊部就诊的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患者的治疗疗效,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案,以帮助解决这一困扰广大师生和校医的常见病。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9月~2012年4月在本校东校区门诊部就诊的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患者中的80例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38例,女性42例,年龄18~45岁。所有患者就诊前都曾有鼻塞、喷嚏、流涕、咽痛、头痛或发热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经治疗上述症状已基本缓解,继之出现咽痒、干咳或咳少量白色黏液痰等症状,病程≥3周。所有患者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均正常,胸部X线检查无明显异常,无慢性心、肺、肝等系统疾病,对氨茶碱、喹诺酮类抗生素无变态反应,非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1.2 方法 将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两组的各项指标在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给予口服复方甲氧那明(阿斯美)2粒/次,每日3次,加服酮替芬每晚1粒;B组给予口服左氧氟沙星胶囊(悉复欢)1粒/次,每日2次,加服复方甘草合剂10 mL,每日3次。两组的疗程均为10 d。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每例患者治疗前症状和治疗后症状变化情况,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局制定的“镇咳平喘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两组咳嗽疗效进行比较。 1.4 疗效判断标准 1.4.1 咳嗽症状评分,0分:无咳嗽或咳嗽消失;1分:轻度咳嗽、间断咳嗽、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2分:中度咳嗽,介于轻度和重度咳嗽之间;3分:重度咳嗽、昼夜频繁咳嗽或阵咳严重,影响工作和睡眠。 1.4.2 根据咳嗽症状评分计算改善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后积分×100%。分为临床控制、显效、好转、无效4级评定,分别指治疗后临床症状累计积分较治疗前下降≥90%、60%~90%、30%~59%和0.05)。 3 讨论 咳嗽主要分为急性咳嗽、亚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持续时间在3~8周的咳嗽属于亚急性咳嗽。感染后咳嗽是引起亚急性咳嗽的主要原因。在高校门诊部里就诊的多是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因此感染后咳嗽亦成为门诊部里的常见病。

学生习惯健康教育教案 咳嗽和打喷嚏时遮掩口鼻教案

咳嗽和打喷嚏时遮掩口鼻 教案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教学,让学生知道,咳嗽、打喷嚏传染病毒,掌握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的方法和步骤,防止唾沫传染病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知道自己呼吸道患感冒等疾病时应佩戴口罩。 二、课程设计 1、教学过程 首先让小学生懂得,咳嗽和打喷嚏时为什么要遮掩口鼻;其次教会他们咳嗽和打喷嚏遮掩口鼻的方法。 2、实例引导 一天,小飞的爷爷过生日,小飞的妈妈做了丰盛的晚餐,全家人热热闹闹地在一起用餐。突然,小飞对着餐桌打了一个大喷嚏。虽然不是外人,爸爸妈妈还是为小飞的行为感到尴尬。妈妈批评小飞:“咳嗽和打喷嚏的时候,会有很多细菌喷到饭菜上,要学会遮掩。” 爷爷笑着安慰小飞:“没关系,孩子还小……” 通过这个例子引导小学生进行议论。 三、教学内容 1、咳嗽和打喷嚏时为什么要遮掩口鼻 肺结核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等都是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病的患者咳嗽、打喷嚏时,体内的病菌就会随口腔唾液、鼻腔分泌物扩散到患者周围的空间中,其最远距离可达4~5米。由于这些液滴非常小,可以在空气中长时间悬浮,甚至可达数小时。如果一名健康人进入该区域,就有机会吸入被病菌污染的空气,从而感染发病。 2、面对他人咳嗽、打喷嚏不遮掩口鼻是不文明行为 近距离面对他人咳嗽、打喷嚏,不遮掩口鼻,会使病菌直接传染给他人,是对周围人健康不负责的表现,因而是不卫生、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已经正式写入《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并颁布试行,小朋友要从小养成良好习惯。

3、“咳嗽礼仪”的方法和步骤 为了防止咳嗽、打喷嚏时造成病毒传播,小学生咳嗽或打喷嚏时,要学会并采取“呼吸道卫生/咳嗽礼仪”,简称“咳嗽礼仪”。 (1)咳嗽时礼仪 当要咳嗽或喷嚏时,无论是不是病人,都要用餐巾纸、手绢或双手捂住口鼻部,以防止病菌扩散;如果来不及取餐巾纸,可以用衣服袖管的内侧遮掩住口鼻部,同样可以防止唾沫飞舞。 (2)咳嗽后礼仪 咳嗽、打喷嚏时,采取了“咳嗽礼仪”后的另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应立即去洗手;不然,手部的病菌可以通过互相握手、接触门把手、电脑键盘等方式,转移到这些物体的表面。在做好“咳嗽礼仪”的同时,与人谈话时应保持一定距离,不正对他人交谈,说话语音不要过大,避免口沫四溅。 (3)有症状时礼仪 患感冒时,尤其是发病初期,症状较轻,又必须上学或外出,而且可能与他人合用交通工具、电梯以及办公场所等,应自觉佩戴口罩。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咳嗽和打喷嚏时不遮掩口鼻对健康的危害。 2、教学难点 通过具体演示和练习,让小学生掌握“咳嗽礼仪”的方法和步骤。 五、课外阅读与实践 1、课外阅读 咳嗽、打喷嚏传染病毒 2003年,香港九龙京华国际酒店发生了一起病毒传染事件。当时,有6名旅 客与一名来自广州的非典型肺炎患者同坐一部电梯至酒店九楼,在这短短的几分 钟里,患者的呼吸里带着大量病毒,导致其中的5人感染发病,并将非典型肺炎

医务人员防护制度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制度标准预防是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所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呼吸卫生/咳嗽礼仪、患者安置、处理污染的医疗物品与环境及安全注射等。 基本原则是: ⑴认定所有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 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可被传播的感染源,应采取相应的隔离 和防护措施。 ⑵适用于医疗机构的所有患者。 ⑶目的是预防感染源在医务人员和患者之间传播。 标准预防的措施: ⑴手卫生:洗手和手消毒。 ⑵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在预期可能接触到血液、体液、分 泌物、排泄物或其他有潜在传染性物质时,正确地使用个人防 护用品。包括手套、口罩、防护面罩、护目镜、隔离衣、防护服、帽子、鞋套等。 ⑶呼吸卫生/咳嗽礼仪:主要针对进入医疗机构的伴有呼吸道 感染征象的所有人员,尽早采取感染控制措施,预防呼吸道传染 性疾病的传播。 ⑷正确安置及运送患者,防止感染源传播。 ⑸及时、正确地处理污染的医疗器械、器具、织物和环境, 防止其成为感染源的传播媒介。

⑹安全注射:对接受注射者无害;实施注射操作的医护人员不暴露于可避免的危险中;注射的废弃物不对他人造成危害。 4.呼吸卫生/咳嗽礼仪 呼吸卫生/咳嗽礼仪的基本要素包括: ⑴医务人员应认识到控制呼吸道分泌物的重要性。在接诊患有呼吸道感染综合征的患者时,应遵循隔离措施,如戴口罩和手卫生;当医务人员有呼吸道感染征象,且需要接触患者时,应戴口罩。 ⑵教育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掩口鼻,并立即丢弃用过的纸巾;否则应用臂弯遮掩口鼻;当患者能耐受时,可佩带外科口罩。 ⑶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实施手卫生。 ⑷进行手卫生宣教,提供位置便利的速干手消毒剂;提供卫生纸和免触碰开启的垃圾桶。

上呼吸道感染病例模板

Xxx乡卫生院住院病历 姓名:xxx 性别:x 年龄:xx岁婚姻:xx 住院号:xxx 民族:汉族住址:xxxxxxx 入院时间:10:20 记录时间:10:30 病史陈述着:患者本人可靠程度:可靠 主诉:咳嗽、咳痰伴发热3天 现病史:患者于3天前因下地干农活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无恶心、呕吐,无胸闷、气短,无腹胀、腹痛及腹泻,近日上述症状加重,今日故日前来我院就诊,门诊以“上呼吸道感染”收住院。患者自患病以来神志清、精神欠佳,饮食及睡眠尚可,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增减。 既往史:否认有“心脏病、糖尿病”等病史,否认有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手术及外伤史,无输血史。 个人史:出生于原籍,否认有疫区及牧区长期生活居住史,无牛、羊、犬密切接触史,无烟酒等特殊不良嗜好,否认冶游史。 月经史:15 3-5/28-30 50 婚姻生育史:适龄婚育,爱人及子女均体健。 家族史:否认家族中有任何遗传病史。 体格检查 T:36.5℃P:86次/分R: 18次/分BP:130/90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面容正常,自动体位,步入病房,神志清楚,检查合作;皮肤粘膜色泽正常,无皮下出血及瘀斑瘀点,无水肿,

未见肝掌及蜘蛛痣;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颅无畸形,五官端正,眼睑及结膜正常,巩膜无黄染,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0.3cm,对光反射灵敏,耳廓无畸形,外耳道无异常分泌物,乳突无压痛,鼻外形正常,鼻窦旁无压痛,双鼻孔通畅,无脓性分泌物,口唇红润口唇粘膜无紫绀,齿列齐,口腔粘膜无溃疡及出血,舌苔色泽正常,扁桃体正常无肿大,咽无充血;颈软无抵抗,颈动脉波动正常,颈静脉无怒张,气管居中,双侧甲状腺无结节肿大及压痛,胸廓对称,胸骨无压痛及叩击痛,双侧乳房对称,乳房触诊无压痛结节,双侧乳头无异常分泌物;呼吸运动正常,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及胸膜摩擦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波动无异常,叩诊心浊音界无扩大,心律齐68次/分,各瓣膜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坦,未见肠型及蠕动波,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肠鸣音3-5次/分,未闻及高调及气过水声,脊柱生理弯曲正常存在,棘突及棘旁压痛阴性,双上肢及双下肢活动自由,未见明显异常;肛门及外生殖器未查,生理反射正常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初步诊断:1上呼吸道感染. 主治医师: 11:00 首次病程记录 患者xxx女性,xx岁,汉族,以“咳嗽、咳痰3天”为主诉入院,门诊以“上呼吸道感染”收住。 一、病例特点:

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及治疗

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及治疗 孩子患有上呼吸道感染了,很多粗心的家长可能最开始的时候都没有注意到,直到孩子的病情严重了才发现。究竟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有哪些呢? 根据病因和病变范围的不同,临床表现可有不同的类型: 1、普通感冒 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多由鼻病毒引起,其次为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引起。 起病较急,潜伏期1~3天不等,随病毒而异,肠病毒较短,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较长。主要表现为鼻部症状,如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也可表现为咳嗽、咽干、咽痒或灼热感,甚至鼻后滴漏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等症状。2~3天后鼻涕变稠,常伴咽痛、流泪、味觉减退、呼吸不畅、声嘶等。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头痛。体检可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 并发咽鼓管炎时可有听力减退等症状。脓性痰或严重的下呼吸道症状提示合并鼻病毒以外的病毒感染或继发细菌性感染。如无并发症,5~7天可痊愈。 2、急性病毒性咽炎或喉炎 (1)急性病毒性咽炎。多由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以及肠道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临床特征为咽部发痒或灼热感,咳嗽少见,咽痛不明显。当吞咽疼痛时,常提示有链球菌感染。流感病毒和腺病毒感染时可有发热和乏力。腺病毒咽炎可伴有眼结合膜炎。体检咽部明显充血水肿,颌下淋巴结肿大且触痛。... 上呼吸道感染怎么引起的 上呼吸道感染相信很多人都得过,但是对于这种感染疾病是怎么引起的,大概一般人都不是特别的清楚。俗话说“治病要对症下药”,只有了解了病因,才能从根源上进行防治。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上呼吸道感染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上呼吸道感染有70%~80%由病毒引起。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另有20%~30%的上感由细菌引起。

空气预防标准操作规程

XX县人民医院 空气预防标准操作规程 适用于确诊或疑似经空气传播疾病(如结核分枝杆菌感染、麻疹、水痘、播散性带状疱疹)的预防。 患者安置 优先将患者安置于空气隔离病室(AIIR)。 1、优先将患者安置于空气隔离病房。 (1)每小时换气≥6次(已建)或12次(新建/改建); (2)病室内空气应直接排至室外,否则需经高效过滤后方能排入通风系统或邻近区域; (3)即使安装了压差检测设备(如压力计),使用中的病室仍须每天用直观的检测方法如烟柱、飘带等检测压力差; (4)病室入口和出口的门应随时保持关闭。 2、无空气隔离病室时,应将患者安置在远离人群密集的相对独立区域,病室应通风良好或具有空气消毒装置。 3、同一种病原体感染的患者可同住一室。 门急诊措施。 1、建立预检分诊、标记等措施体系,以便判断、隔离确诊或疑似需要采取空气预防措施的患者。 2、尽快将患者安置于空气隔离病房,条件受限时,应为病情许可的患者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并将患者安置于检查室,限制其活动范围。患者离开后,检查室一般应停止使用1小时以上以达到换气次数要求。 3、应指导确诊或疑似患者正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与落实呼吸道卫生/咳嗽礼仪。患者进入空气隔离病室前不得摘除口罩。 职业防护 医务人员进入隔离病室应佩戴医用防护口罩。

1、医务人员为肺部、喉部结核或存在结核感染的皮肤损伤患者实施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冲洗、切开引流、水疗)时应佩戴医用防护口罩。 2、医用防护口罩应经过密合性测试,效能持续6-8小时,遇污染或潮湿及时更换。 3、可以优先安排对麻疹(风疹)、水痘、播散性带状疱疹等疾病有免疫力的工作人员为患者提供诊疗操作,不应安排易感者进人隔离病室。 4、疑似麻疹、水痘或播散性带状疱疹。 (1)对于已有免疫力的工作人员佩戴何种类型的口罩尚无建议; (2)对于易感的工作人员佩戴何种类型的口罩尚无建议。 患者转运 限制非诊疗必要的转运与户外活动。 1、如患者确需转运或户外活动,病情容许时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并注意呼吸道卫生/咳嗽礼仪。 2、患者存在水痘或结核杆菌导致的皮肤破损时,应遮盖破损部位。 暴露管理 敏感人群意外暴露后,应尽快注射相应的免疫球蛋白或或疫苗。 1、麻疹:暴露后72小时内接种麻疹疫苗或6天内注射免疫球蛋白。 2、水痘:暴露后120小时接种水痘疫苗,或96小时内注射免疫球蛋白。 医院感染管理科 2020年2月1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