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刑诉笔记——汪海燕_11_5

刑诉笔记——汪海燕_11_5

刑事诉讼法彩色笔记

第一章刑事诉讼法概述

1、刑事诉讼法的狭义与广义区分:

(1)狭义的刑事诉讼法指 79 年制定、96 年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典;

(2)所有与刑事诉讼有关的法律都是广义的刑事诉讼法。

2、刑事诉讼法与刑法的关系:

两者都是以惩罚犯罪保障人权、维护社会秩序、限制国家公权为目的,分别从静态与动态的结合。

3、刑诉基本理念:

A. 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

(1)惩罚犯罪是指通过公正的诉讼程序,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正确适用刑法,打击犯罪,实现国家刑罚权;保障人权是对国家刑罚权的规制,重点是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等诉讼参与人的权利。

(2)两者是统一的,惩罚犯罪的目的最终是为了实现对人权的保障;而人权的保障又是以惩罚犯罪为前提的。

(3)两者是一对矛盾,发生冲突时应当侧重保障人权。

B. 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

程序公正是指过程的公正,程序公正的内容包括:充分参与、程序遵守、必要救济、程序公开、程序中立、程序参与、程序平等、程序安定、程序保障;实体公正是指结果的公正。(1)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

(2)冲突时程序公正优先,正义要以看得见的形式实现。

(3)司法应当追求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的统一。

C. “公正优先,兼顾效率”

总的来看,原则上“公正优先”,有的程序则体现了“效率优先”

第二章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1、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原则(刑事诉讼法 3、4 条)

(1)侦查权:6 个机关:公、检、国安、监狱、军队保卫部门、走私犯罪侦查局

(2)检察权:检察院

(3)审判权:法院

(4)其他任何机关、社会团体和其他单位、个人都不能行使以上权利。

公诉案件:批捕

★检察院法院决捕

自诉案件:决捕

——法院对犯罪嫌疑人决定逮捕(X) 应为被告人

2、严格遵守法律程序(程序法制原则)

3、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1)刑诉法第 5 条“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此处没有权利机关)(2)法院独立:A. 整个法院系统独立、审级独立、合议庭独立审判案件;

B. 法院上下级之间是监督与被监督关系。

(3)检察院独立:A. 检察系统的独立,而不是单个检察院的独立;

B. 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4、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

(1)立案监督:应当派员出庭

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的,或者被害人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7日)

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应当通知公安机关立案,公安机关接到通知后应当立案。(15日)

(2)侦查监督:67、69、73 条。

(3)审判监督:有权提出纠正意见但必须是事后监督,不得当庭监督。

(4)执行监督:死刑、减刑、假释等。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

(1)阶段:自行辩护与委托辩护的时间(33 条)注意与 96 条的区别(法律帮助权)

公诉案件:自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

★委托辩护人的时间

自诉案件:随时可以委托辩护人

区别法律帮助权犯罪嫌疑人可以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询问后或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聘请律师提供法律帮助。(此时律师还不能称为辩护人)

(2)有权获得法律帮助:必须为律师

(3)公检法的保障义务:33、34 条。

时间: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内,人民法院自受理自诉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

6、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12 条)

(1)证明责任由控方承担:例外——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非法持有国家秘密文件罪

(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区分:在侦查和审查起诉阶段一律称为“犯罪嫌疑人”,从检察

机关提起公诉后才能称为“被告人”。

(3)证据不足不起诉:前置程序以补充侦查为前提。

(4)证据不足无罪判:审判阶段 162 条 3 款

一审:审判阶段证据不足应当判决无罪

二审:可以发回重审,可以改判

再审:无罪判决

死刑复核程序:应当发回重审

7、具有法定情形不追究刑事责任(15 条)

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宣告无罪

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裁定终止审理

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裁定终止审理,查明的无罪判

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口诀:轻微射死追告

进入诉讼程序前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审判阶段

公安机关不予立案(公诉)撤销案件不起诉

检察机关不予立案(公诉)撤销案件不起诉

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自诉)

侦查阶段,注意:不包括检察院的自行补充侦查,自行补充侦查属于审查起诉阶段

审查起诉阶段;包括检察院建议法院延期审理,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情况

第三章刑事诉讼中的诉讼参与人

一、诉讼参与人: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

★勘验人、书记员不是诉讼参与人

二、当事人

1、被害人:被害人没有起诉权、变更诉讼请求权、撤诉权、上诉权;

①对于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而不立案侦查的,被害人有权向人民检察院提出意见,请求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的不立案进行监督

②有权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委托诉讼代理人(和辩护人时间相同)。自诉人随时可以委托诉讼代理人

③对于人民检察院做的不起诉决定,有权获得不起诉决定书,并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

④对于人民检察院维持不起诉决定的,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不经申诉,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公诉转自诉)

⑤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不服的,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抗诉(不包括裁定)

2、自诉人:三种自诉案件(告诉才处理、公诉与自诉交叉、公诉转自诉)

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法律对单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特别规定

4、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

5、其他诉讼参与人

(1)法定代理人:A. 范围:父母、养父母、监护人、负有保护责任的机关团体的代表;

B. 代理对象:限制行为能力人(10周岁以上)和无行为能力人

C. 产生依据:法定

D. 权利:申请回避权、独立的上诉权(但人身性质的不能替代)等等(2)诉讼代理人:

有权委托的人:被害人、自诉人和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

被害人的近亲属

(3)辩护人与法律帮助人的区别

(4)证人:

A. 资格:必须为自然人,且有不可替代性和优先性。

证人不论是否与当事人或者案件有利害关系,均不能妨碍其成为证人。

◆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为证人。

B. 权利:查阅证言笔录、控告权、经济补偿、要求司法机关保障本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

近亲属:父母、子女、配偶、同胞兄弟姐妹

(5)鉴定人:

①产生的依据方式:公安司法机关的指派或聘请

②回避由聘请或指派的一方决定。

(6)翻译人员:外国人的翻译费用由外国人承担,少数民族的翻译费用由国家承担。

第四章管辖

1.立案管辖

(1)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的案件:国家安全案件

(2)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解释 8 条)

①贪污贿赂罪:

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犯罪:人民检察院管辖的“渎职犯罪”,是指刑法分则第九章规定的渎职罪。

③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危害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的犯罪(7 种):非法

拘禁罪;非法搜查;刑讯逼供;暴力取证;体罚、虐待被监管人案;报复陷害案;破坏选举案

都是特殊主体犯罪

●记忆口诀:两非两报(暴)、刑讯虐囚、破坏选举

注意:涉税案件、伪证罪、破坏法庭秩序罪、破坏公民宗教信仰罪都不是。

典型例题:下列案件当中哪些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给出4种案件,一是非法拘禁案件,二是暴力取证案件,三是破坏选举案件,四是报复陷害案件,这样的考题,我们既不能把4个全选上,也不能说此题无答案,结合刑事诉讼法、刑法的规定,其中的暴力取证案件还有报复陷害案件是应当选中的,因为这两种案件犯罪主体只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④其他的,省级以上检察院同意:

a.主体: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b.行为特征:利用职权

c.程序:省级以上人民检察院决定。

(3)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

①纯自诉:告诉才处理的(四类五罪)

a.侮辱诽谤案,但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b.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但致人死亡的除外;

c.虐待案,但致人重伤或死亡的除外;

d.侵占案。

注意:没有遗弃罪。

②自诉公诉混合: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8 种解释 1 条 2

款)

记忆口诀:一个受伤的、被遗弃的伪军,在住宅里拣到一封信,说支持他妻子重婚故意伤害案、遗弃案、生产、销售伪劣商品案(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非法侵入住宅案、侵犯通信自由案、侵犯知识产权案(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除外)重婚案、属于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对被告人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案件。

对上列八项案件,既可公诉又可自诉:被害人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对于其中证据不足、可由公安机关受理的,或者认为对被告人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应当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③公诉转自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已经作出不予追究的书面决定的案件。

注意:缺乏罪证的自诉案件,如果自诉人提不出补充证据,应当说服自诉人撤回自诉,或者裁定驳回。

(4)关于执行立案管辖的几个问题

①公安机关侦查刑事案件涉及人民检察院管辖的贪污贿赂案件时,应当将贪污贿赂案件移送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侦查贪污贿赂案件涉及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应当将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在上述情况中,如果涉嫌主罪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由公安机关为主侦查,人民检察院予以配合;如果涉嫌主罪属于人民检察院管辖,由人民检察院为主侦查,公安机关予以配合。

②自诉时发现有公诉案件的,公诉案件应当另案移送有权机关处理。

③公诉时发现有自诉案件的,可以合并处理。

特别提示: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案件、涉税案件、伪证罪、拒不执行生效判决、裁定罪、(非国有)公司企业人员受贿案、对(非国有)公司企业人员行贿案,(非国有)银行或金融机构人员受贿案,都由公安机关管辖。国有企业经营中的犯罪也由公安机关管辖。

2.审判管辖(一审)

(1)级别管辖:

①中级人民法院的管辖案件:

a. 危害国家安全案件;

b. 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普通刑事案件;

c. 外国人犯罪的刑事案件。(不是涉外案件,只看犯罪人是不是外国人)

★外国人犯罪的自诉案件由中级法院管辖。

但是涉港澳台(自诉人、被告人一方或者双方是在港、澳、台居住的中国公民或者其住所地是在港、澳、台的单位的)的刑事自诉案件,由犯罪地的基层人民法院审判。

涉港澳台的公诉案件,由中院管辖

②上可审下:上级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审判下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

案件;下级人民法院认为案情重大、复杂需要由上级人民法院审判的第一审刑事案件,可

以请求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审判。(23 条)

③下不可审上:对于第一审刑事案件,依法应当由上级人民法院管辖的,不能再指定

下级人民法院管辖。(《六机关规定》第 5 条)

④上下可审:人民检察院认为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而向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的普通刑事案件,中级人民法院受理后,认为不需要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可以依法审理,不再交基层人民法院审理。(《高法解释》4 条)

⑤就高不就低:一人犯数罪、共同犯罪和其他需要并案审理的案件,只要其中一人或

者一罪属于上级人民法院管辖的,全案由上级人民法院管辖。(《高法解释》5 条)基层人民法院对于认为案情重大、复杂或者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第一审刑事案件,请求移送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应当经合议庭报请院长决定后,在案件审理期限届满十五日以前书面请求移送。中级人民法院应当在接到移送申请十日内作出决定。

中级人民法院不同意移送的,应当向该基层人民法院下达不同意移送决定书,由该基层人民法院依法审判;同意移送的,应当向该基层人民法院下达同意移送决定书,并书面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基层人民法院接到上级人民法院同意移送决定书后,应当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当事人,并将起诉材料退回同级人民检察院。

(2)地区管辖

①犯罪地为主,被告人的居住地为辅。犯罪地包括行为地(实施和预备)、结果地。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财产犯罪:行为发生地和实际取得财产的犯罪结果发生地

②最初受理地为主,主要犯罪地为辅。几个同级人民法院都有权管辖的案件,由最初受理的人民法院审判。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移送主要犯罪地的人民法院审判。

注意:最先受理取得管辖权的前提是,必须在级别和地域上都有管辖权;→举例,甲住A市,在A市杀人,在B市盗窃,后案件被B市公安机关破获,则该案只能由A市中院一审,B市基层法院没有级别管辖权,B市中级法院没有地域管辖权;

(3)专门管辖:

①军事法院:主体包括军内在编职工,军人在服役期间实施并被发现的犯罪以及涉及军

事秘密的案件(不论主体)

A. 现役军人(含军内在编职工,下同)和非军人共同犯罪的,分别由军事法院和地方人

民法院或者其他专门法院管辖(目前为铁路法院)涉及国家军事秘密的,全案由军事法院管辖。

B. 下列案件由地方人民法院或者军事法院以外的其他专门法院管辖:

a. 非军人、随军家属在部队营区内犯罪的;

b. 军人在办理退役手续后犯罪的;

c. 现役军人入伍前犯罪的(需与服役期内犯罪一并审判的除外)

d. 退役军人在服役期内犯罪的(犯军人违反职责罪的除外

②铁路法院: a.火车上的案件; b.违反铁路运输法规的案件; c.管辖不明的,地方法院管辖。

③海事法院:无刑事管辖权。

(4)指定管辖:

原因:管辖不明、有管辖权的法院不适宜或不能管辖。争议时,由上级法院指定。

A. 管辖不明的案件:协商——由争议的人民法院分别逐层上报共同的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B. 因某种原因而不能行使管辖权:可以请求上级人民法院管辖。

也可以请求上一级人民法院指定与之同级的其他法院管辖。对公诉案件——应书面通知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并将全部卷宗退回同时书面通知当事人。对自诉案件——应当将全部案卷材料移送给被指定管辖的人民法院,并书面通知当事人。

(5)特殊情况的管辖

①国际公约规定的罪:抓获地的中级

②外国人在中国领域外:入境地中级

③中国航空器:最初降落地

④中国船舶:最初停靠地

⑤国际列车:先协议,最初停靠站或目的地铁路运输法院

⑥中国人在中国领域外(针对中国和中国人)离境前的居住地或原户籍所在地

⑦中国公民在驻外使领馆:主管单位所在地或原户籍所在地

⑧漏罪:原则上为原审法院;如果服刑地或新发现罪的主要犯罪地管辖更为适宜的,由该地法院管辖;

⑨新罪:原则上服刑地,脱逃期间犯罪并在犯罪地发现的,犯罪地管辖;押回的,由服刑地法院管辖。

第五章回避

1、回避人员范围

回避的适用人员:公安司法机关,含人民陪审员、书记员、鉴定人和翻译人员、勘验人(侦查人员)

——证人、律师不适用回避。

《高法解释》31 条)

2.回避的理由(28 条 4 类,29 条,

(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父母、夫妻、子女、同胞兄弟姐妹、养父母(2)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3)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

(4)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仅有其他关系不须回避)

(5)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请客送礼,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

(6)凡在本诉讼阶段以前参与办理本案的人员不得再参与该案的办理;

(7)离任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两年以内,不得以律师身份担任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

注意:不属于刑诉法所列规定情形的回避申请,由法庭当庭驳回,并不得申请复议。

3.回避的种类:

(1)自行回避

(2)申请回避

(3)职权回避(决定回避)应当回避人员没有自行回避,又无人申请回避的,有关机关可决定其回避

4.回避的程序

(1)回避的申请主体:仅限于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无申请回避的权利(有申诉权)

注意: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不能申请回避,只能代为申请回避(2)回避的期间:诉讼的任何阶段方式:口头、书面

(3)决定权(30 条)

①院长:审判人员、法庭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

②检察长:检察人员、检察院书记员、以及检察院聘请或指派的鉴定人翻译人员;

③侦查机关负责人:侦查人员以及由其指派聘请的翻译人员鉴定人;

④机关决定:审委会决定院长、检委会决定检察长和侦查机关负责人。(同级)

(4)申请的效果(解释 29 条)

①非法定情况的,法庭当庭驳回,并不得复议。

②被申请后,程序原则上停止,但侦查除外。

③侦查回避中,收集的证据和诉讼行为的效力问题:谁决定回避,谁决定效力。

(5)对驳回回避申请的复议:5日内向原决定机关复议一次,原决定机关应当在3日内作出复议决定。

第六章辩护与代理

1.辩护人的概念、人数:

公诉的时间(审查起诉之日起) 自诉的时间(随时)

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自受理自诉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

最多两名

在共同犯罪的案件中,一名辩护人不得为两名以上的同案被告人辩护。(只要是共犯关系,辩护人不得同时或者先后为他们辩护)

2.辩护人的范围:

律师、所在单位或团体推荐的人、亲友。

注意解释 33 条不得被委托担任辩护人的情形:

(1)被宣告缓刑和刑罚尚未执行完毕的人;

(2)依法被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人;

(3)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的人;

(4)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的现职人员;

(5)本院的人民陪审员;注意本院

(6)与本案审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人;

(7)外国人或者无国籍人。

前款第(4)(5)(6)(7)项规定的人员,如果是被告人的近亲属或者监护人,由被告人委托担任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可以准许。

注意:★外国人、无国籍人如果想委托律师为其辩护的,只能委托中国律师,如果委托外国律师,则该外国律师不能以律师身份做辩护人(且该外国律师必须是该外国被告人的近亲属或监护人);

★在侦查阶段,对于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犯罪嫌疑人聘请律师,应当经侦查机关批准。

3.辩护人的诉讼地位与责任:

(1)独立的诉讼参与人,独立于犯罪嫌疑人、法院、检察院;

(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的专门维护者。

依据法律和事实独立地发表辩护意见。冲突时,如果被告人不同意辩护人的辩护可以拒绝辩护人辩护。但辩护人不能主动拒绝辩护。

4.辩护人的权利、义务(关注权利)

(1) 独立的辩护权(依据事实和法律)不受权力机关干涉

(2) 阅卷权

律师与其他辩护人的区别:非律师辩护人可以阅卷与会见,必须经过批准。

→审查起诉阶段阅卷权的范围―――本案的诉讼文书、技术性鉴定材料(由于审查起诉阶段正在进行,因此这里的诉讼文书只是指侦查阶段的对外公开的程序性材料――包括立案决定、采取强制措施的法律文书、通缉令、起诉意见书等;――而技术性鉴定材料就是指各种鉴定结论;不包括证据材料,不包括内部文件,如提请逮捕书);

→审判阶段阅卷权的范围―――本案所指控的犯罪事实的材料(所谓本案所指控的犯罪事实的材料,包括起诉书、相关证据目录、证人名单、主要证据复印件或照片――仍然无法查阅全部证据,就连可以查阅的主要证据也只是复印件和照片――还包括自诉案件中的刑事自诉状、相关证据,检察院移送给法院的案卷;

―――审判委员会和合议庭的讨论记录及有关其他案件的线索材料,辩护律师和其他辩护人不得查阅、摘抄、复制

―――有关案件线索的材料也不能查阅、复制、摘抄,因为要为报案人、控告人保密―――审判阶段辩护人只能在法院阅卷。)

(3)调查取证权:只有律师辩护人才能享有;

调查取证权的行使限制:

辩护律师经证人或者其他有关单位和个人同意,可以向他们收集与本案有关的材料;也可以申请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调取证据(律师申请取证的,不允许给律师签发调查令,让律师自己拿着调查令取证),或者申请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出庭作证。

辩护律师经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许可,并且经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被害人提供的证人同意,可以向他们收集与本案有关的材料。(没有经过法院或检察院的许可,即使被害人同意律师取证,这个证据也无效)

(4) 会见通信权:

会见通信权的行使主体:辩护律师不需要许可或批准,也不需要经过安排,哪怕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而其他辩护人则需要得到许可

注意: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聘请的律师行使会见权必须经过侦查机关的安排。涉及国家秘密

的案件,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应当经侦查机关批准;

侦查阶段会见的安排时间:律师提出会见犯罪嫌疑人的,应当在四十八小时内安排会见,对于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罪或者走私犯罪、毒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等重大复杂的两人以上的共同犯罪案件,律师提出会见犯罪嫌疑人的,应当在五日内安排会见。)

(5) 提出意见权:审查起诉阶段应当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

(6) 获得通知

(7) 参加法庭调查辩论权

(8) 经授权的上诉权:近亲属也需获得同意仅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才有独立上诉权

(9) 申请解除超期羁押的权利

律师辩护人可以申请取保候审,非律师辩护人一般没有申请取保候审的权利,除非是在超期羁押的情况下。

能够申请取保候审的主体范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法定代理人、律师辩护人、近亲属

能够申请解除超期羁押的主体:以上范围+其他辩护人

(10) 拒绝辩护权:

律师拒绝:委托事项违法、利用委托从事违法活动、隐瞒事实真相。

被告人拒绝辩护:

①被告人坚持自己行使辩护权,拒绝人民法院指定的辩护人为其辩护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并记录在案;

②被告人具有“应当指定辩护”的情形,拒绝人民法院指定的辩护人为其辩护,有正当理由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但被告人需另行委托辩护人,或者人民法院应当为其另行指定辩护人。

③被告人当庭拒绝辩护人为其辩护,要求另行委托辩护人的,应当同意,并宣布延期审理。

④被告人要求人民法院另行指定辩护律师,合议庭同意的(也可以不同意),应当宣布延期审理。

⑤重新开庭后,被告人再次当庭拒绝重新委托的辩护人或者人民法院指定的辩护律师为其辩护的,合议庭应当分别情形作出处理:

(一)被告人是成年人的,可以准许。但被告人不得再另行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也不再另行指定辩护律师,被告人可以自行辩护;(可以拒绝两次)

(二)被告人具有“应当指定辩护”情形的,不予准许。(只能拒绝一次)

注意:另行委托、指定辩护人或者辩护律师的,自案件宣布延期审理之日起至第十日止,准备辩护时间不计入审限。

注意两点:①根据刑法306条的规定,辩护人的证据义务里不包括“辩护人隐匿证据”,法律不惩罚辩护人隐匿证据的行为,刑诉法38条虽然规定了“隐匿”但应当以实体法为准;②无论辩护人怎样威胁、引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背事实改变供述,法律都不惩罚。

5.辩护权与侦查阶段法律帮助权的区别:96 条。

辩护律师:自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

(1)时间

法律帮助者:自犯罪嫌疑人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2)身份:辩护人和法律帮助者

(3)权利: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申请取保候审;了解涉嫌罪名;会见并了解案情(无通信权利)

共同犯罪中可以共同委托同一个法律帮助者,但该律师不可以会见任意一人。

6.法律援助制度

刑事诉讼法有下列情形可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1)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聘请律师的;

(2)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3)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另外,公诉人出庭公诉的案件,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时,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提供法律援助。

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时,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提供法律援助,无须对被告人进行经济状况的审查。

《法律援助条例》第 15 条规定:本条例第 11 条所列人员申请法律援助的,应当向审理案件的人民法院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的申请由看守所在24 小时内转交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所需提交的有关证件、证明材料由看守所通知申请人的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协助提供。

7.刑事代理

(1)刑事公诉中代理:时间;与辩护人的权利对等,不享有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通信权。(2)刑事自诉代理:

①时间:

②全权委托的表述:实体权利的处分必须经过特别授权

第七章刑事证据

1.证据的特征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证据的三性:客观性、关联性与合法性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1)排除范围:以刑讯逼供或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的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供述、被

害人陈述、证人证言;不排除实物证据。(不包括犯罪嫌疑人的辩解,因为辩解是无罪辩解) (2)效果:以上证据不能成为认定被告人有罪的证据;

(3)处罚:侦查人员以上述方法收集证据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提出纠正意见,要求另行指派侦查人员重新调查取证,必要时,人民检察院也可以自行调查取证。

举例:侦查人员打张三,张三说“不要打我了,不是我干的,是李四干的”,这份证据可以作为对张三的定案依据,因为这句话对于张三属于“辩解”,但不能作为对李四的定案依据,因为这句话对于李四属于“证人证言”。

2.刑事证据的种类

证据的法定形式:刑事诉讼法 42 条规定了 7 种: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结论;勘验、检查笔录;视听资料。

(1)物证与书证:区别在于物证是以其外部特征、存在场所和物质属性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而书证是以其记载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二者的联系在于存在书证物证同

体的情况。

(2)证人证言:证人只能是自然人——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

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

作证人。

证人作证的规则:A、证人具有不可替代性;B、证人作证优先规则

证人、鉴定人不得旁听对本案的审理;向证人和鉴定人发问应当分别进行。(3)被害人陈述

(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与辩解:仅有口供不能定案

★共同犯罪中对作案分工的描述是口供,仅有口供也不能定罪。但对自己未参与的其他案件的描述是证人证言。

(5)鉴定结论★:《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

A.诉讼当事人不能委托鉴定人

B.法院不得设立鉴定机构;公安、检察机关作为侦查机关可以设立鉴定机构

C.鉴定结论必须是书面形式并且有鉴定单位和鉴定人的盖章

D.鉴定管理机构为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和省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

E.用作证据的鉴定结论应当告知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如果当事人提出申请,可以补

充鉴定或者重新鉴定。

★省级人民政府指定医院进行的鉴定:3种

人身伤害的医学鉴定有争议需要重新鉴定

对精神病的医学鉴定

保外就医也需要省级政府指定医院开具的证明文件

(6)勘验检查笔录:案发后

(7)视听资料:必须是案发时或案发前(比如: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勘验检查时所作的录音、录像不是视听资料。因为这不是案发时或案发前录制的)

是指以录音、录像、电子计算机或高科技设备所存储的信息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资料。→必须通过高科技终端设备才能显示出与案件相关的信息。(例如:侦查人员从电脑里打印出的资料就属于视听资料,而不是书证,因为资料是侦查人员打印的,而诉讼不能创造证据,因此这里书面资料只是对视听资料的一种固定形式)

3.刑事证据的分类

(1)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分类标准为证据的来源,凡是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未经转述的证据是原始证据,即第一手资料;凡不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经过复制或转述的证据为传来证据,即第二手证据。

(2)有罪证据与无罪证据:分类标准为肯定还是否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了犯罪行为,凡是能够证明肯定犯罪事实存在的且犯罪行为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证据是有罪证据;凡是能够证明犯罪事实不存在,或者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未实施犯罪行为的证据是无罪证据。

(3)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结论是言词证据;物证、书证、勘验检查笔录为实物证据,视听资料一般为实物证据。

★(4)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

①划分标准为与案件主要犯罪事实的证明关系,能够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为直接证据;不能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为间接证据。

②主要犯罪事实:WHO DO WHAT(NOT DO WHAT) 。与主要事实无关的证据不纳入此种分类

中,比如:犯罪嫌疑人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证据。

③依据间接证据定案的标准:

四个标准同时具备才能做出有罪的认定:1、每一次间接证据都要查证属实

2、每一个事实环节都有证据去证明

3、证据之间、证据与事实之间都没有矛盾

4、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据链,结论唯一

肯定型直接证据:一个证据能单独、直接地指出案件主要事实→是谁实施了什么犯罪(无论这个证据是真是假,都不影响)―――两个缺一不可。

否定型直接证据:一个证据能单独、直接排除发生了什么犯罪或着排除犯罪人是谁——只需否定其中一个要素即可。

◆物证都是间接证据◆否定性的鉴定结论是直接证据

4.刑事诉讼证明

(1)证明对象的内容

①实体法事实:犯罪构成要件的事实,包括定罪与量刑两个方面。

②程序法事实:回避、采取强制措施、期间的耽误、违反法定程序的事实等。

③不必提出证据证明的:为一般人共同知晓的常识性事实;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所确认的并且未依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理的事实;法律、法规的内容以及适用等属于审判人员履行职务所应当知晓的事实;在法庭审理中不存在异议的程序事实;法律规定的推定事实。

(2)证明责任的分担

①公诉案件由检察院承担证明被告人有罪的责任;

②被告人不承担证明自己无罪的责任,但有例外;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非法持有国家机密绝密文件物品资料罪)

③自诉案件由自诉人承担证明责任;否则法院说服其撤诉或裁定驳回起诉。

④人民法院不负证明责任,但可以调查核实证据。

(3)证明标准

①立案:有犯罪事实发生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②逮捕: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A. 有证据证明发生了犯罪事实

B. 犯罪事实系该行为人所为

C. 该证据已经查证属实

D. 有社会危害性

③侦查终结、审查起诉: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办案人员主观标准

④有罪判决: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事实客观标准

⑤疑罪从无——只能体现在审查起诉阶段和一审中

注意:“疑罪从无”只存在于一审中,对于二审和死刑复核,对疑罪(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是发回重审或查清事实后改判(注意:死刑复核中没有“查清事实后改判”,而是应当发回重审)

(4)西方证明标准

①大陆法系:自由心证下的内心确定

②英美法系:排除合理性怀疑

第八章强制措施

1、概述

①刑事强制措施的主体:公安司法机关;

②对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单位犯罪的诉讼代表人;

③目的:无惩罚性,是为了保证诉讼的顺利进行;

④种类: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

⑤关于扭送:非强制措施,

a.适用对象为:正在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通缉在案的、越狱逃跑的、正在被追捕的。

b.适用主体:任何公民

c.公检法机关对扭送来的人员都应当接受,并且审查,对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有

管辖权的机关,对需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先采取紧急措施。

2.拘传

(1)适用对象: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2)与传唤的关系:强制性手段不同:传唤适用所有当事人且不得使用戒具。

与民事诉讼区别:刑诉的拘传并不以传唤为前提,不经传唤可直接拘传。(3)拘传程序:

①主体:拘传要由县级以上公安局长、检察长、法院院长批准,执行人员不得少于 2 人

②地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的县市

③拘传时间:12 小时,不得以连续传唤、拘传的形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

④辖区以外执行的:通知当地的公检法。

3.取保候审

(1)适用条件:

①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②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的;

③应当逮捕但患有严重疾病的,或者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④需要逮捕但又证据不足的被拘留人;

⑤不能在法定期限内处理完毕,但又需要继续查证、审理的;

⑥持有有效出境证件,不需要逮捕但又可能逃避侦查的;

⑦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宣告缓刑的在押犯罪分子,第一审人民法院应当先行作出变

更强制措施的决定,改为取保候审;

⑧检察机关不批捕,但又需要复议复核的。

注意:累犯、犯罪集团的主犯、以自伤自残逃避侦查、暴力犯罪等不能取保候审。

(2)方式

①财产保:

②人保:无力交纳保证金的;未成年人或者具有其他不宜收取保证金情形的;

③两种方式不能够同时对同一个人采用。

(3)保证人的条件

①与本案无牵连;

②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

③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

④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

(4)保证人义务及违反义务的责任

①行政责任:罚款。1000-20000

②刑事责任:根据案件事实,认为已经构成犯罪的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逃匿的,如果保证人

与该被告人串通,协助其逃匿以及明知藏匿地点而拒绝向司法机关提供的,对保证人应当依照

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③民事责任:连带赔偿责任。如果取保候审的被告人同时也是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保证人还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但应当以其保证前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提起的诉讼请求数额为限。

(5)财产保

①数额:1000 元以上人民币;

②保证金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统一收取、管理、没收、退还、罚款;

决定机关可以是公检法,但执行机关是县级以上公安机关。

(6)被取保候审人的义务

①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②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③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④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7)取保候审的程序和期限

①申请主体: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律师

②决定机关;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

执行机关;一般都由公安机关执行

◆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的案件:侦查阶段:国家安全机关自行决定自行执行

审查起诉喝审判阶段:人检和人院决定,国安执行。

③违反后果: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

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

被取保候审人违反规定,被依法没收保证金后,公安司法机关仍决定对其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的期限应当连续计算。

在侦查或审查起诉阶段已经采取取保候审的,案件移送到审查起诉或审判阶段后,如果需要继续取保候审,或者需要变更保证方式或强制措施的,受案机关应当在7日内作出决定。

如果受案机关决定继续取保候审,应当重新办理取保候审手续,原则上不变更保证金数额,但取保候审期限应当重新计算。

④取保期间重新犯罪的:

a.暂扣保证金;

b.故意犯罪的,没收;过失犯罪的,退还。

⑤期限:12 个月,可分别计算。

4.监视居住

对象同于取保候审,关注区别:

(1)义务: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住处;没有住处的,不得离开指定的居所

(2)会见批准:例外,不必批准的有聘请的律师、同住的家属

(3)期限:6 个月

(4)场所:住所或居所

同一司法机关对同一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得重复适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措施。

5.拘留

(1)刑事拘留的概念和适用条件

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①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②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指认他犯罪的;

③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④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⑤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⑥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⑦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第四、第五种情形是检察院决定拘留的条件;其他五种情形,检察院无权决定拘留;检察院决定拘留的,只能由公安机关执行,检察院决定拘留的拘留证也由县级以上公安局长签发。(2)刑事拘留的期限——不计入侦查羁押期限内

① 3+7:

② 7+7:特殊情况的,可延长 1-4 天

③ 30+7:多次、结伙、流窜。

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4)、(5)情况不可采用,因此最多14天。

④身份不明的:查清之日起重新计算。

刑事拘留的程序

①决定权:公安机关、检察机关

执行权:公安机关

② 24 小时内必须讯问,24 小时通知家属原因和处所

③县级以上人大代表如果因为是现行犯被拘留,执行拘留的公安机关应当立即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乡级人大代表的拘留逮捕无需批准)④异地拘留:通知当地的公安机关,应当协助

6.逮捕

(1)批准逮捕:检察院;

决定逮捕:检察院、法院;

执行逮捕:公安机关。

(2)条件:

①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注意:不要求事实清楚、证据充分

(一)有证据证明发生了犯罪事实

(二)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

(三)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的证据已有查证属实的

犯罪事实可以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数个犯罪行为中的一个

②可能判处徒刑以上

③有逮捕必要的(人身危险性因素)

(3)程序:

检察院批准逮捕的,由检察长签发决定逮捕通知书,通知公安机关执行。法院批准逮捕的,

由法院院长签发决定逮捕通知书,通知公安机关执行。

①已被拘留的:7日;没有被拘留的:15 日;最长不得超过 20 日。

②逮捕执行程序:2 人,出示逮捕证,情况紧急不需,但事后应补办。

③两个 24 小时:讯问与通知——谁决定、谁询问、谁通知

④异地执行:应当通知被逮捕人所在地公安机关。

⑤公安的复议:公安机关对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决定,认为有错误的时候,可以要求复议,但是必须将被拘留的人立即释放(可以变更强制措施)。如果意见不被接受,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请复核。上级人民检察院应当立即复核,作出是否变更的决定,通知下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执行。

(注意:对于检察院“不批捕”,公安可以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取保候审等强制措施,但对于检察院“不起诉”,公安不能采取取保候审等强制措施,因为“不起诉”意味着刑事追诉程序的终结)

⑥特殊的犯罪嫌疑人的逮捕程序:

A. 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或主席团同意,只能报同级。该人是多级人大代表要层层上报。

B.涉及国家安全、政治外交的案件——市级检察院层报高检,征求外交部的意见。

(4)逮捕的变更、撤消或解除

①超过法定期限的,有权申请主体: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律师及其他辩护人。

②可以变更或解除的:严重疾病、哺乳婴幼儿的、超过法定期限的

③应当变更或解除的:一审为管制、缓刑、单独附加刑的;

羁押期限已到一审刑期;

因进行司法鉴定而尚未审结的案件,法律规定的期限届满的。

第九章附带民事诉讼

1.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

(1)直接、必然的物质损失;

(2)精神损失不赔偿。

注意:犯罪分子非法占有、处置被害人财产而使其遭受的物质损失,必须先追缴退赔,然后才能另行提起民事诉讼。

2.附带民事诉讼的请求权人

(1)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

(2)已死亡被害人的近亲属;

(3)人民检察院:国家、集体财产,可以提起,不能调解。

3.附带民事诉讼中负有赔偿责任的人

(1)刑事被告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及没有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其他共同致害人;(2)未成年刑事被告人的监护人;

(3)已被执行死刑的罪犯的遗产继承人;

(4)共同犯罪案件中,案件审结前已死亡的被告人的遗产继承人;

单独犯罪案件的被告人死亡的、或者共同犯罪案件所有被告人同时死亡的,刑事诉讼终结,附带民事诉讼也随之终结,被害人要单独提起民事诉讼;―――共同犯罪案件中有一个被告人先死亡,以已死亡的被告人的遗产继承人进行附带民事诉讼,随后其他被告也都死亡,则刑事诉讼终结,但附带民事诉讼继续进行)

(5)根据案件事实,认为已经构成犯罪的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逃匿的,如果保证人与该被告人串通,协助其逃匿以及明知藏匿地点而拒绝向司法机关提供的,对保证人应当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如果取保候审的被告人同时也是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保证人还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但应当以其保证前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提起的诉讼请求数额为限。

(6)其他对刑事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单位和个人。

4.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

(1)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期间:立案到一审宣判之前,二审可增加诉讼请求。

◆经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调解,当事人双方达成协议并已给付,被害人又坚持向法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也可以受理(公安、检察的调解可以反悔)。

(2)条件:以刑事诉讼成立为前提条件;

原告人、法定代理人符合法定要求;——可以对依法负有赔偿责任的人进行选择。

有明确的被告人、具体要求和事实根据;——提出赔偿的具体数额和相应的证据

物质损失系犯罪行为造成;

属于人民法院受理范围。

5.附带民事诉讼的审理程序

(1)刑民一同审理,分开审时同一审判组织,先刑后民;

(2)除检察院提起外,可调解;

(3)决定受理和副本送达期限同民事:7 天、5 天。

(4)举证责任由原告人承担;

(5)可查封扣押,但不能冻结;

(6)被告人已赔偿的,可以作为量刑情节考虑;

(7)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经人民法院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应当按自行撤诉处理。(此处为一次即可,而自诉案件的撤诉处理则需要两次)(8)人民法院认定公诉案件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的,对已经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经调解不能达成协议的,应当一并作出刑事附带民事判决。

(9)不收取诉讼费。

(10)在第二审案件附带民事部分审理中,第一审民事原告人增加独立的诉讼请求或者第一审民事被告人提出反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就新增加的诉讼请求或者反诉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告知当事人另行起诉。

(11)人民法院审理附带民事诉讼依法判决,查明确实没有财产执行的,应当裁定中止或终结执行。

(12)上诉期限:一并审理的,同刑事;分开审理的,按民事。

第十章期间、送达

1.期间

(1)期间与期日的区别

(2)计算方法:

①以时为单位的,期间开始的时不计算在法定期间以内。

②以日为单位的,期间开始的日不计算在法定期间以内。

③如果是以月为计算单位的,半个月以 15 天为计算,也就是说 15 天为半个月。整月的

有两个计算方法:前一个月的某一日,到后一个月的同一日为一个整月;前一个月的最后一日,到后一个月的最后一日为一个整月。

(3)期间届满之日,赶上法定节假日的要顺延到节假日之后的第一的工作日为期间届满之日。

但是,如果期间关系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的人身自由的不准顺延,要如期结束应当结束的

诉讼行为。

(4)法定期间不包括路途上时间。

(5)重新计算期限的:①侦查期间发现另有重要罪行的;

②身份不明的,自查清之日起计算;

③补充侦查的,重新计算;

④改变管辖的,重新计算;

⑤发回重审的,重新计算。

(6)精神病鉴定必须在省级人民政法指定的医院,鉴定时间不计入办案期限,而其他鉴定计入;

中止审理的不计入。延期审理的期限不计入办案期限。

(7)期间恢复的条件:

①申请主体:当事人

②原因:有正当理由,如由于不可抗拒

③时间:必须在障碍消除后 5 天之内

④处理:法院审查,作出裁定

2.送达

方式:直接送达留置送达(调解书不适用)委托送达邮寄送达

转交送达(军队、监狱、劳教)

第十一章立案

1.立案的材料来源

(1)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直接发现的犯罪事实或者获得的犯罪线索

(2)单位和个人的报案和举报

(3)被害人的报案或者控告

(4)犯罪人的自首

但人民法院实行的是不告不理的原则,没有合格的起诉人民法院不能对案件进行审判。

报案是指单位和个人(包括被害人)发现有犯罪事实发生,但尚不知犯罪嫌疑人为何人时,向公安司法机关报告的行为;

举报是指当事人以外的其他知情人向公安司法机关报告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举报与报案相比,举报的案件事实以及证据材料要详细、具体;

控告是被害人就其遭受犯罪行为侵害的事实以及犯罪嫌疑人的情况向公安机关揭漏和告发,要求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行为。

2.立案的条件

(1)有犯罪事实

(2)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没有刑诉法15条规定的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注意,不包括15条的第1项,因为第1项根本不认为是犯罪,所以不符合第1个条件)

→公诉案件(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符合管辖的规定)

→自诉案件(自诉范围;受诉法院管辖;被害人告诉;有明确的被告人、具体诉讼请求和证据)

3.立案监督

(1)控告人不服,可以向原决定机关申请复议,

(2)被害人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应当通知公安机关立案,公安机关接到通知后应当立案。

(3)检察院要求说明理由的时候,公安机关应当在7 日内说明。检察院要求立案的时候,公安机关应当在 15 日之内立案。

第十二章侦查

1.侦查行为

(1)讯问犯罪嫌疑人:对于不需要拘留逮捕的,可传唤到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或其住所

① 7 种侦查行为只有讯问犯罪嫌疑人是侦查的必经程序;

②讯问时,侦查员 2 人以上;

③应先讯问是否有犯罪行为,根据其回答进行提问;

④犯罪嫌疑人应当如实回答,与本案无关的可以拒绝;

⑤讯问聋哑人,应当有通晓聋哑手势的人;讯问未成年人,可以通知法定代理人;不通当地言语,应当聘请翻译;

⑥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可以聘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犯罪嫌疑人聘请律师,应当经侦查机关批准。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侦查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和需要可以派员在场。涉及国家

《刑诉法》96 条)

秘密的案件,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应当经侦查机关批准。

⑦律师提出会见犯罪嫌疑人的,应当在四十八小时内安排会见,对于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罪或者走私犯罪、毒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等重大复杂的两人以上的共同犯罪案件,律师提出会见犯罪嫌疑人的,应当在五日内安排会见。

◆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侦查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和需要可以派员在场(审查起诉阶段和审判阶段,案件已经侦查终结,辩护律师和其他辩护人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不派员在场)

⑧共同犯罪人的讯问,分开进行

(2)询问证人、被害人

①地点:单位、住处或检察院、公安机关

②分别询问

③保障证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

④未成年证人:可以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

(3)勘验、检查

①勘验人是回避对象

②勘验对象:场所、物品和尸体;家属不同意,可以强制尸体检验。(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

为了保证勘验的客观公正,还应当邀请两名与案件无关的人在场

③对被害人不能强制检查;(对犯罪嫌疑人可以强制)

④检查妇女的身体只能是女工作人员或医师(男医师也可以)

(4)搜查——只能由侦查人员进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