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参考模板

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参考模板

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参考模板
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参考模板

生本课堂教学模式

在生本的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并不是单纯的老师在讲台上讲授的方式,而是将教师变成一个学习的引导者,学生的角色回归到他真正的身份——学习者和学习的主体。例如阅读学习过程中,学生自由组合成不同的学习小组。他们通过先完成前置性作业、学生之间组内的交流,互相解决问题,学生个人能解决的问题就让学生自己解决,学生解决不少的问题,学生合作解决,学生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师生合作解决,最后小组之间的成果展示完成阅读教学。

(一)、个人先学,设置前置性作业

生本教学的起点是学生个体先学,以学生原始的、真正的、发自内心的学习动力作为教学的第一步。那怎样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先学呢?生本教育提出了给学生布置前置性作业。把明天学习内容的目标、要求,变成学生先学的一个前置性作业——实际上是把明天的教学要求变成

学生先学的一个问题。通过“前置性作业”的形式,给学生提出了明确的先学任务,学生通过完成“前置性作业”,为第二天的小组交流提供了知识上的保障,从而有了想“展示”的欲望,由此展开学生学习的第二环节——小组交流。所以,先学是诱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第一步;是小组学习的基础,是知识获得的根基。

那我们又是如何来设置前置性作业呢?我们应切实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并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去创设一些问题让学生乐于自行寻找或

要略加思考才有的答案,从而刺激他们的求知欲,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自

主探究,喜爱学习奠定基础。我们不能流于形式去布置一些让学生花大量时间而且是力所不能及问题,否则也许会造成学生有抵触情绪、厌学的反作用。我在设计PEP六年级下册Unit 3 Part BLet’s read 一文的教学时,给学生创设的前置任务是:1、在阅读短文过程中划出新单词,并结合上下文理解其意思并写出来。2、通过音标,尝试读出单词。3、完成文后的练习。4、在阅读的过程中把自己不明白的、不清楚的或者是认为要和老师、同学讨论的问题都勾出来,到时候和老师、同学讨论。这是一个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这

一环节,学生学习的自由度大大地提高,不再是教师说什么学生就记什么,背什么,而是充分地利用自身的兴趣达到学习的目的。

(二)、组内交流,教师点拨,评选“优秀团队”

通过前置性作业指导学生先学,学生有了先学的基础,回到课堂,就可以进行小组交流。由于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学所得(无论多少,无论对错),都想在同伴面前“show”一下。此时,我们就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先进行小组内的学习交流,把在完成前置作业时找出疑难知识说出来,向已经学会同学请教,会的学生就教不会的学生,从而建造一个互相帮助、互相交流、合作学习的平台。使学生形成一种向别人求教是光彩的,能帮助别人的是好学生的学习氛围。在PEP六年级下册Unit 3 Part B Let’s read 一文我在阅读课上也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性,把文章交给学生,让他们去阅读,让他们感受,让他们去理解,让他们去分析,让他们去讨论。这样才能释放学生的潜能,让他们去创造希望,从而在阅读中学到知识,得到快乐。

在生本课堂教学中的“讨论活动”时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1、一定要让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没有独立思考的讨论如无源之水”,所以离开学生独立思考的讨论是没有一定深度的,是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的。所以,在每次进行讨论之前,一定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去独立阅读,独立感悟,然后才去讨论。这样每个学生在讨论的时候就会有话可说,有自己独到的见解。2、要注意调控学生的学习讨论。尤其是小组讨论,注意时间的控制,同时应避免学生借讨论讲无关的内容,浪费了时间,使得讨论流于形式。3、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在生本课堂教育中,主张尽量不要干预学生的活动,这并不是说绝对不要去干预学生的讨论,适

当的干预还是需要的。因为在学生的讨论中,有时会偏离了讨论中心,有时讨论会没有结果。在这种时候,教师就应当进行干预,给以适当的点拨,创造一定的条件,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自己去解决疑难。相信,通过这样的课堂活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大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也会不断提高,而且学生讨论问题的热情高涨,提高了阅读理解的能力。

为了能更好的形成这样的学习氛围,我们开展了评选“优秀团队”的活动。

在每个班里,我们都成立了以4人小组为单位的学习小团队,每个小团队都有自己的队名,奋斗的目标,通过对小团队的建设评比,来促进学生的自我学习与管理,而这也正好体现着“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生本教育观。当学生通过组内交流、互助,使全组同学都学会之后,就可以做小老师,检查其它团队的自学情况,给别的团队加分。这样学生就更有动力了。我们通过小团队的建设,促进了学生学习,纪律的自我管理。

(三)、小组间展示、互动点评

小组交流之后,各个小组要对自己的讨论学习成果进行展示。一是对小组交流中已经学会的知识进行补充和分享,二是解决小组学习中存在的分歧、疑问和没有学会的知识。如果某个小组学习中存在疑问,可以请其他小组学生上来讲解,帮忙解决。让学生之间互相作评价,让学生学会聆听,从而让学生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加以学习,分析别人的缺点,给予纠正。通过小组成果展示,鼓励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细节,如在阅读中遇到的语法知识结构。然而,要让学生记住老师所讲的这些区别正是“师本”课堂老师所难以克服的困难之一,学生通过这种自主的学习和自我的学习及同学间的讨论,却往往能牢牢地记住这些。

在生本教育的课堂教学中,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例如,多让“待进生”用英语读一读自己喜欢的一句话或一段话,这样,让他们有机会表现自己。“待进生”也就在表现自己的过程中,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的兴趣都得以维持和增强。

---精心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合六篇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合六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开展,我们需要事先制定方案,一份好的方案一定会注重受众的参与性及互动性。那么你有了解过方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设计方案篇1 教材简说 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这是狐狸闹的笑话。 狐狸用这种精神胜利法得到心理安慰,却迷惑了小松鼠和小兔。如果不是小猴子敢于亲自尝尝,他们都将错过这一顿美餐。 是啊,没有尝过,怎么能断定葡萄是酸的呢?我们平时做事要亲自去体验,去尝试,不能光听别人的话。 本课是一个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是以连环画的形式编排的。教学时,可以借助连续的插图,阅读课文,感知生字,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仔细观察每幅图中几个动物的神态、动作,想象他们的语言,猜猜他们的心理,并练习有感情的朗读。最后,借助图画复述课文,或以讲解员的身份讲故事,或小组表演童话剧,在情境和活动中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目标 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 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教具准备 运用多媒体和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为什么?(鼓励学生说,进行发教思维训练。)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关于小动物的故事:(第一自然段)那后来怎样了呢?这葡萄是酸的还是甜的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童话故事。 板书课题《酸的和甜的》,齐读课题 图文结合,感知内容,认读生字 播放课件欣赏故事。 自由读课文,读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借助插图读文,认读生字,教师随机出示图中相应的生字词。 指名试读,会读哪个就读哪个。 说说你是怎样认识这些字词的。 (通过观察、读文使学生懂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 朗读感悟,深入体会 看配有音乐的动画。听老师示范朗读。谈谈自己的感受。 先自由读,借助插图,逐段读文。 再小组合作读,观察图画中的小动物的神态,动作、想象他们的语言,猜测他们的心理。练习有感情朗读。 (通过观察使学生了解每个动物的特点,并且针对特点,选择适当的语气来读,以达到有感情朗读的目的。) 各小组选送代表比赛读,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看谁读得最好,师生共同评议。 重点品读以下句子。 课件出示:小猴子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吃起葡萄来。 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 自读。 小组读。

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参考模板

生本课堂教学模式 在生本的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并不是单纯的老师在讲台上讲授的方式,而是将教师变成一个学习的引导者,学生的角色回归到他真正的身份——学习者和学习的主体。例如阅读学习过程中,学生自由组合成不同的学习小组。他们通过先完成前置性作业、学生之间组内的交流,互相解决问题,学生个人能解决的问题就让学生自己解决,学生解决不少的问题,学生合作解决,学生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师生合作解决,最后小组之间的成果展示完成阅读教学。 (一)、个人先学,设置前置性作业 生本教学的起点是学生个体先学,以学生原始的、真正的、发自内心的学习动力作为教学的第一步。那怎样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先学呢?生本教育提出了给学生布置前置性作业。把明天学习内容的目标、要求,变成学生先学的一个前置性作业——实际上是把明天的教学要求变成 学生先学的一个问题。通过“前置性作业”的形式,给学生提出了明确的先学任务,学生通过完成“前置性作业”,为第二天的小组交流提供了知识上的保障,从而有了想“展示”的欲望,由此展开学生学习的第二环节——小组交流。所以,先学是诱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第一步;是小组学习的基础,是知识获得的根基。 那我们又是如何来设置前置性作业呢?我们应切实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并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去创设一些问题让学生乐于自行寻找或 要略加思考才有的答案,从而刺激他们的求知欲,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自 主探究,喜爱学习奠定基础。我们不能流于形式去布置一些让学生花大量时间而且是力所不能及问题,否则也许会造成学生有抵触情绪、厌学的反作用。我在设计PEP六年级下册Unit 3 Part BLet’s read 一文的教学时,给学生创设的前置任务是:1、在阅读短文过程中划出新单词,并结合上下文理解其意思并写出来。2、通过音标,尝试读出单词。3、完成文后的练习。4、在阅读的过程中把自己不明白的、不清楚的或者是认为要和老师、同学讨论的问题都勾出来,到时候和老师、同学讨论。这是一个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这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评分() 物理教师专业技能训练 ――教学设计 学院:物理与电子学院 年级:2012级 班级:物理学 组别:________ 姓名: _______

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内能 一、教学材料的分析 本课程选用的教材为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2013 年审定】。内能是其第十 三章第二节的内容,是在学习了分子热运动之后进行教学的,它是对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内能的重点研究。本节内容是在前面学习机械能概念及其转化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更为抽象的内能概念,认识内能的转化及其作用,这些内容是解释许多常见热现象的必备基础,也是学习本章后面热量、比热容、热机等内容必不可少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在全章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是本章的关键点,承上启下,为引出“能量守恒定律”做好了铺垫。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为初三年级学生。经过初二一年的学习他们对机械能能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理性思维能力与分析的素质,参与意识比较强,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已基本具备学习本课程必要的知识基础。在上一节课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对物体内部分子的运动有了初步的认识,这就为这节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本节的学习,意欲提高学生的学习物理的兴趣,找到探究物理规律的方法。并对本节课的前期知识结构有所了解。作为学习主体的九年级学生,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处于由感性向理性发展阶段,感性认识仍占主要地位,理性认识上还存在一定困难。为此,本课应注意适应学生好奇心,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再通过理性分析和判断,获取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利用比较法认知内能是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认知内能是物体本身具有的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93880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画图软件的应用《复制与变换》 姓名:工作单位: 学科年级:信息技术三年级教材版本:小学信息技术第2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本课选自浙江摄影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第9课的教学内容安排在画图部分主要工具内容学习完之后,应该属于技巧运用的一部分,主要学习图形的选择、复制,粘贴、移动、旋转变化及删除的方法,掌握对相同图形进行复制粘贴的技巧,以简化作图的过程。这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教学的效率。 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具体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明晰(学生懂)、具体、可 操作、可以依据板鞋练习测试题)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1.(1)加深对画画的操作;(2)巩固对图形的选择操作;(3)掌握图形的复制及粘贴;(4)学会对图形进行清除及变化操作。 2.通过尝试操作,掌握复制、粘贴图形以及翻转、旋转图形、对图形的清除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促进其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 预习) 考虑三年级小朋友可能对画画还不太熟悉尽量选择简单图形给予参考,前面已经基本学习了填充颜色,工具的使用及图形的选择等操作,本节课加深对画图的练习。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画出流程图)

选择复制粘贴

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王敏 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是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把以往教学中主要依靠教师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老师主要是组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一、生本课堂把学习的时间还给了学生 以前教学时,教师总想着在课堂上要有最完美的展示,课件制作要精美,教学流程要完善,教师语言要精彩,教师成为课堂的表演者、主宰者,学生只是课堂的被动接收者;教师教得不轻松,学生学得很吃力。生本课堂的理念是把学习的时间还给了学生。可以没有生动漫长的导人;也可以没有一张张精美无比的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不必让教案牵着教师的鼻子走——让孩子做课堂的主人,让孩子自主预习、自主识字、学会质疑、学会解疑。教师只是课堂的参与者,引导者。 教师按照学生的学情展开教学,以学定教。预习不到位,不急着讲新课;字词有难度,就给孩子时间学习:读得不到位,再读第二遍;疑难没解决,引导再读再悟……教师不再严格按着教案,老实翻着PPT,而是按照孩子的学习情况,一步一个脚印,这样,教学进度加快了,留给孩子的作业时间充足了,不再是教师满堂灌,孩子下课围着作业转的模式了。 二、生本课堂让每个孩子都有展示的机会 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是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把以往教学中主要依靠教师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组内检查交流让每个学生的预习不再是一句空话,组长真正成为老师的助手;教师有针对性地检查让差生不再成为漏网之鱼;小组交流合作更是孩子展示自己的舞台,每个孩子畅所欲言,在互相学习交流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质疑问难让孩子有了表现自我的机会;

相互解疑的过程就是相互学习的过程,学习不再成为同学们的负担,而是一种快乐的享受。 我发现,自从课堂方式改变以后,孩子们也在悄悄发生变化,从过去的被动学习变成了学习的主人,每节课发言的同学多了起来,每节课三分之二的孩子都有自主交流、自我展示的机会,课堂气氛一下子沸腾了起来,活力四射。知识的传授变得容易、快捷,孩子的表现欲、求知欲特别强烈,这种学习方式让孩子乐此不彼,生怕自己的表现不如他人,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热情。 三、生本课堂让孩子学会了自主学习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这要求学生对课文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有准备地进入课堂。所以,我着手教给孩子预习的方法,让孩子们按照步骤自主预习。山区的孩子大部分住宿,是不可能由家长辅导,因此我先引导示范,小组长督促检查;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孩子的预习能力加强,学会自己思考课文内容了。 小组合作学习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并相互进行交流,做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知识,变被动为主动。每个孩子学会了团队合作,学会了听取他人意见,发现自己的优点改正自己的不足,对现在的孩子来说,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学贵有疑。在学习中,学生随时会产生疑问。在课堂中,我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出自己的疑问。问题由学生自己提出,最终由学生自己解答。教师只是孩子的引路人,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普通的问题相互解决;一般的难题小组合作,教师适当点拨;有争议的问题,教师不急于表态,让孩子们各抒己见,引导他们自读自悟。教师顺势而教,不牵着学生的鼻子按老师的思路走。不像传统教学那样,教师问到哪儿,学生回答那儿,学生只是 机械地接受,没有真正去思考。

教学设计模板及案例

教学设计模板及案例

教学设计模板(参考)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案例 《计算机硬件组成》教学设计 一、前端分析 (一)教材内容分析 这节课是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基础知识中的一节,在教材中这一节叫“微型计算机系统”。是对整个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介绍,它是针对高中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对计算机的本质进行介绍,使学生充分了解计算机的组成和简单的工作原理,以便在学习后续知识时对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本节课是其中的硬件系统这一部分,主要介绍计算机由哪些硬件组成,及其各部件的功能。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节课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对计算机了有一定的了解,他们认识鼠标、键盘等硬件设备,还掌握了常用的应用软件操作。但学生对计算机的系统组成、计算机内部结构认识不是很清晰,经过本课学习之后,对学生进一步了解计算机主机的外观及内部组成,及了解存储设备和输入、输出设备有很大帮助。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电脑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并且对学习电脑有很大的兴趣。学生的计算机水平有差距,水平高的学生和一般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的不同会对教学效果有影响,所以学生通过交流互相学习。教学实施规划 二、教学目标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 1.在观察实物及动手实践的基础上使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系统有直观的认识,了解计算机的硬

件组成,并简单的了解其功能。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合作学习、观察、以及总结归纳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实现概念和实物的对接。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件演示、学生交流、师生交流、人机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和概括表达的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 1.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成就感,为今后学会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2.通过小组协作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竞争参与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的兴趣。 三、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重点: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由几大部分组成,分别包括哪些硬件,基本功能是什么? 确定依据:根据高中生现有的接受能力以及应考要求,当给出硬件实物或图片时学生能指出名称和它们的基本作用。 教学难点:存储设备和运算设备都包括那些硬件以及它们的功能。 确定依据:这两大部件包括的硬件较多,又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但由于这些部件大多集中于主机箱内部,学生平时很难见到学生主机箱内部部件,所以不太容易掌握,故为本节的难点。 四、教学策略分析 (一)教学方法 1. 任务驱动法 让学生在具体任务的驱动下进行学习,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应掌握的知识点。本节课的教

生本教育理念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生本教育理念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一、选题: (一)研究背景: 二十一世纪要求公民不仅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技能,还要具有较高的文 化素养和科学素养,新课程的实施就是顺应了这一时代要求。虽然,七年来, 我校也投入到如火如荼的新课程改革实验当中,努力改变以往陈旧落后、忽视 学生主体地位的教育教学方式,采用新课程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 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培养善于学习、独立思考、不断探索、 勇于创新的合格公民。然而,我们却发现“教师越教越苦,学生越学越累”这 一现状依然很难改变。我们课题组张伟定校长完全以朋友的身份,向六年级某 班学生调查这样一个情况:“真正发自内心喜欢学习(指学校知识性内容)的同 学请举手”,结果只有寥寥几位!其实这种不喜欢学习、甚至憎恶学习的现象在 很多班级、很多学校都存在着。是什么原因造成学生的厌学呢?我想,原因是 多方面的,但主要核心就是我们对学生作为正在迅速成长的个体生命的忽视, 一味的“以师为本”,师生的本末倒置造成了学生的厌学,学生学习没有积极 性、主动性。那,如何解决“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要我学变成我 要学”这一个历史性的难题呢?广东教育科学研究所的郭思乐教授提出了“生本 教育”,它的办法就是:把学习还给学生。把为教师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变为 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它把学习还给学生,就像邓小平把土地还给农民, 学生的积极性空前提高。所以,如果我们要培养学生自持自悟、脚踏实地的学 习态度,增强学生敢于质疑、学会学习的科学意识,就必须实施生本教育,因 为生本教育体现了教育的最本质的东西,能全面依靠学生的本能,最大程度地 发挥学生的潜能,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和生命的提升。 (二)国内研究现状和选题意义: 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历经十年的实验,取得比较成功的经验,这对 解决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极大的帮助。时下,全国很多省份的老师都纷纷 到广州取经,并积极的投入到生本教育的实验中。但是,郭思乐的生本教育体 —3—

生本课堂教学模式

丹麻镇中心学校生本课堂实施方案 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最根本途径。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使广大教师进一步适应“生本教育”的要求,引导教师生本理念转化为课堂教学改革行为,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教学水平,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方案(草案)。 一、全体师生对生本教育要有统一的认识。 教师(方面)——教师是做好生本教育的关键,教导处(年级组、教研组)要帮助指导教师顺利做好改变。在中心学校赴培训人员二级培训的基础上,组织教师进一步深入学习生本教育理论,通过观看生本教育课堂实录,开展生本教育教师交流会,使教师深刻领会其理念实质,根本转变观念,进一步思考如何落实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并逐步形成自己的实践思路。 ①以学校(或教研组)为单位,全体教师交流讨论、学习生本教育。根据学科特点和具体教学容,各个学科组探讨如何从“前置作业的设置、导学案的设计、课堂学习的引导组织以及课后巩固题的布置等”环节,稳步、有效、重点突破地推开生本课堂教学实践。 ②教师创造性地实践,充分体现生本理念—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抓住生本教育的实施关键----把主要依靠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遵循生本教育的操作原则----把为教师好教转变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教学;掌握生本教育的操作技能——“先做后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多学少教,及时训练”。 ③教师边学习,边实验、边思考,勤总结,促反思。通过不断学习,科学创造地实践,反复总结、讨论研究,不断地提炼改进,逐步走向成熟。 总之,每一个教师在课前必须多研究----研究教材(精选知识),研究学生(精选方法),研究教学(精心设计学生好学的教学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少讲精讲,以趣激学,以疑引学,以生助学,以教促学。课后,根据学科特点和具体教学容,科学灵活地精选练习,及时检测,并认真批改,精细分析,重点反馈。 学生(方面)——①学生是教育的发生处和最终落脚点,是教育依靠的坚强后盾。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培训,如国旗下讲话呼吁,校园环境熏,班主任宣传,任课老师引导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让每个学生都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和潜能,为“生本教育”的落实打好基础。 ②组织学生讨论,充分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具有语言的、思维的、学习和创造的本能,是天生的学习者,学生必须学会学习”;充分明确生本理念下的学生如何制定学习计划、学习方法,如何调整学习行为、学习习惯,最终实现生命提升和发展。 总之,每一个学生在课前必须自主先学,记录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疑问,以备上课时提问和探讨。在课中必须象考试一样紧地学习,紧地思维,积极

《生本教育理念下课堂教学 模式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生本教育理念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开题 报告 一、选题: (一)研究背景: 二十一世纪要求公民不仅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技能,还要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科学素养,新课程的实施就是顺应了这一时代要求。虽然,七年来,我校也投入到如火如荼的新课程改革实验当中,努力改变以往陈旧落后、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教育教学方式,采用新课程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培养善于学习、独立思考、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合格公民。然而,我们却发现“教师越教越苦,学生越学越累”这一现状依然很难改变。我们课题组张伟定校长完全以朋友的身份,向六年级某班学生调查这样一个情况:“真正发自内心喜欢学习(指学校知识性内容)的同学请举手”,结果只有寥寥几位!其实这种不喜欢学习、甚至憎恶学习的现象在很多班级、很多学校都存在着。是什么原因造成学生的厌学呢?我想,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核心就是我们对学生作为正在迅速成长的个体生命的忽视,一味的“以师为本”,师生的本末倒置造成了学生的厌学,学生学习没有积极性、主动性。那,如何解决“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这一个历史性的难题呢?广东教育科学研究所的郭思乐教授提出了“生本教育”,它的办法就是:把学习还给学生。把为教师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变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它把学习还给学生,就像邓小平把土地还给农民,学生的积极性空前提高。所以,如果我们要培养学生自持自悟、脚踏实地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敢于质疑、学会学习的科学意识,就必须实施生本教育,因为生本教育体现了教育的最本质的东西,能全面依靠学生的本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实现学生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1).docx

附件: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教学设计方案课题名称圆柱的体积 姓名刘秀荣工作单位 张家口经济开发区姚家房小学 年级学科六年级数学教材版本冀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 “圆柱的体积”是冀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这一单元的第四节的内容,在学 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圆柱,学习了体积,经历了长、正方体的体积推导过程 以及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在推导圆柱的体积公式时,把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高并没 有变,只是把底面的圆形转化成长方形,它的转化过程实际上和圆转化成长方形求面积的 方法相同,学生已具备有学习本课的技能。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圆柱体积计算公式是 什么 , 而且要让学生主动探索、经历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从而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 ,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学习方法,获得学习经验。 二、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和推导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圆柱体积计算方法,并 能正确计算圆柱体积,达标率100%。 2、能运用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达标 率95%。 3、能积极参与圆柱体积计算公式推导活动,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活动过程,发 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归纳推理能力,达标率95%。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达标率100%。 5、培养学生的转化思想,渗透辩证法和极限的思想,达标率95%。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已经是六年级了,已经建立了初步的空间观念,大部分学生也达到了 相应的认知水平,圆柱体积的学习应该不是问题。 四、教学过程 本节课第一个环节激活旧知、引出新知,采用复习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圆面 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从转化的思想、方法上为推导圆柱的体积公式做一些铺垫。第二个环节自主合作、探索新知,采用了激趣設疑的方法层层深入,调动同学们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积极合作交流,主动参与到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过程中,从而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学习方法,获得学习经验。然后通过例题教学加深对圆柱的体积公式的理解,体会计算公式在实际生活中 的应用,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三个环节巩固练习、拓展提高,采用了 分层教学的方法,设计的练习题由易到难,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考虑 使差生吃得消,中等生吃得好,尖子生吃得饱。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的知识与技能、特别是让学生获得数学的思 想和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同时陶冶了情操。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 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激活旧知,引出新知从转化的思 1、计算下面物体的体积想、方法上为推导 ( 1 )长方体的长 20圆柱的体积公式 厘米,宽 10 厘米,高8 厘学生可能说出通过分割、拼合做一些铺垫。 米。的办法变成长方形或者平行四边原有的基 (9) 正方体棱 6分米形,或者三角形,或者梯形来推导础是后续学习的 2 、回忆一下圆面积的出圆的面积。这时教师要及时总结前提和起点,新知计算公式是如何推导出来不论是拼成哪种图形都是把圆转化总是在旧知的基 的成已学过面积计算的图形,再根据础上生长发展的。 教师(结合课件演示)转化后的图形与圆各部分之间的关这种承上启下的 把一个圆平均分割,再拼合系推导出它的面积。关系决定了我们 就变成了一个近似的平行的教学必须从学 四边形,分的份数越多越接生原有的认知结 近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构出发,找准新旧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docx

谢谢你的观赏 教学设计方 案模板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画图软件的应用《复制与变换》 姓名: 工作单位: 学科年级: 信息技术 三年级 教材版本: 小学信息技术第2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本课选自浙江摄影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第9课的教学内容安排在画图部分主要工具内容学习完之后,应该属于技巧运用的一部分,主要学习图形的选择、复制,粘贴、移动、旋转变化及删除的方法,掌握对相同图形进行复制粘贴的技巧,以简化作图的过程。这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教学的效率。 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具体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明晰(学生懂)、具体、可操作、可以依据板鞋练习测试题)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1.(1)加深对画画的操作;(2)巩固对图形的选择操作;(3)掌握图形的复制及粘贴;(4)学会对图形进行清除及变化操作。 2.通过尝试操作,掌握复制、粘贴图形以及翻转、旋转图形、对图形的清除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促进其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考虑三年级小朋友可能对画画还不太熟悉尽量选择简单图形给予参考,前面已经基本学习了填充颜色,工具的使用及图形的选择等操作,本节课加深对画图的练习。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画出流程图) 针对学习流程的设计的各流程,设计教与学的方式的)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加强自己学习的兴趣,超越其他小朋友的作品 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问题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实际需要,从中并提供了素材让其使作品更加漂亮。 1.自行看书并操作演练,因为书 学生是学习的主 人,学生必须通过操作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模板1简易版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七、教学评价设计 评价方法 评价工具 评价方式 注:媒体资源或工具的教学作用和使用方式一般有: 教学流程图中统一使用下列图形符号:(又参见教材333-334页) 教学评价包括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根据对象又分为自评、互评和师评;根据方式,又可分为口头评价、动作评价、书面评价;信息化学习评价工具有电子档案袋、量规、概念图、学习契约、范例展示等。这些评价工具的综合应用,能够实现师评、互评、自评的结合,有利于在真实的作业情境中对学习者的高级思维能力、反思能力、合作能力、信息搜集能力、处理能力和创造能力等进行评价。在教学中,还经常运用作业与测验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电子档案袋评价法,用调查问卷、档案袋、观察记录表等评价工具实施教学评价。学习者的能力是多方面的,每个学习者都有各自优势,因此对学生学习评价应该是多方面的。多元评价理论体现了主体多元化,内容多维化,方法多样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同时也要对自己的教学方案设计也要适当评价反思,看是否科学合理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教学前的评价——安置性评价。在进行教学前,教师首先需要回答两个问题:(1)对开展新的教学所必需的技能和能力,学生掌握到了何种程度?(2)对计划进行的教学的预期学习结果,学生已经具备到何种程度?通常通过实施准备状态前测(readiness pretest)来获得有关上述第一个问题的信息,这种测验一般在一门课程或一个单元的教学开始前进行,用来检验学生是否具备了学好新课程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例如,在学习高中学科知识的某一选修模块之前,可以先要求学生做一个关于必修模块。如果学生在测验中表现出缺乏学习该选修模块必备的知识技能,教师就应有针对性地进行补救,或者根据学生现有的水平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难度。 2.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形成性和诊断性评价。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评价的主要关注点是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为此,需要回答下述问题:(1)在哪些学习任务上,学生进展顺利?在哪些学习任务上,学生仍需帮助?(2)哪些学生存在严重的学习困难并需要进行额外的辅导或补助?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的用于监控学生的学习进展的评价称为形成性评价(FormativeAssessment)。形成性评价一般被用于检查学生对某一特定部分(如某个单元或某一章节)的教学内容掌握程度如何。它与传统教学中教师使用的小测验和单元测验十分相似,但更侧重于(1)测查本单元教学的所有学习结果;(2)利用评价的结果促进学生的学习,而不是利用分数进行排名。这种测验旨在考察学生学习的得与失,以便师生调整教和学。 利用表现性任务进行的形成性评价可以是对一个产品(例如,文档、图表、程序等作品),也可以是对一个过程(例如,开展研究性学习、讨论、展示等)的阶段性评价,主要向学生提供有关其进步和不足的反馈,目的在于监控学生的学习进展、为改进学习提供矫正性的诊断。如果一个学生一直存在学习问题,以至于形成性评价提供的矫正性诊断无法解决的话,就需要采用诊断性评价(Diagnostic Assessment)来鉴别学生的学习困难。诊断性评价的目标是分析学生学习表现的普遍原因,指出学生学习困难的症结所在并进行补救。 3.教学后的评价——总结性评价。在一门课程或一个单元的教学结束的时候,我们关注的主要是学生通过教学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教学目标。此时,需要回答下列问题:(1)哪些学生已经掌握了学习任务,可以继续下一步的教学?(2)每个学生的掌握程度如何?在一门课程或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的成就评价叫总结性评价(SummativeAssessment),总结性评价主要用于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确定学生的最终学习成绩。这种评价覆盖面很广,既有测验也有表现性评价。尽管总结性评价的主要目的是用于确定学习结果,也应注意给学生提供关于其学习过程的必要反馈,并注意将评价的结果用于评定教学的有效性。 4.利用评价促进学习的其他方式。如前所述,评价能够帮助教师做出可直接影响影响学生学习的各种教学决策。除此以外,评价还从其他方面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1)激励学生学习动机。(2)促进学习的保持和迁移。 (3)促进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4)利用评价反思和改进教学效果。

生本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模式

生本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模式 生本教育课堂,就应该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构成积极、欢乐、高效的课堂,它的核心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是以生命为本,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 利用“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等多种方法,才可以真正做到少教多学,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听观摩课、看生本课堂教育视频、上网查生本教育的资料,谈谈自己对生本教育的几点体会: 一、生本课堂中,学生是课堂的“主角”。 生本教育的课堂,精彩的是学生,他们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作为教师,我们要相信,学生完全拥有自学的天赋和潜能,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学习掌握很多的知识,并能在自学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与快乐。在生本的课堂上,学生是那样的投入,他们要合作、要交流,要展示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等,他们在课堂上表现的机会很多。总之,在生本的课堂上,所见到的学生,个个都处于一种积极主动学习的状态,在课堂上,他们可以发挥想象,积极思维,对事物都有着执着的探索精神。这种课堂,让学生充满了自信,让课堂呈现出精彩,学生活起来了,快乐起来了,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知不

觉学到了新知识。 二、生本课堂中,教师是课后的“引领者” 生本课堂主张教师不要给学生过多的干预,而是给学生学习尽可能的自主。在课堂上,教师只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领者,是学生学习的协助者,是课堂的策划者,教师要以同伴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教师只是给学生指个方向,剩下的时间都交给学生,而学生在课下的准备工作也有趣而生动了,通过这种方式,大大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量。在生本教学中,教师要做好下面三点: 1、设置好前置性作业,放手让学生预习。 生本教学的原则是“不学不教,先学后教,让学生有备而来”。这“有备”就是指提前做好预习作业,做好上课的准备。可见,前置性作业的布置就尤为重要。通过“前置性作业”的形式,提前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先学。学生通过先做后学,对新知识有了初步感受和浅层理解,从而更有目的性地进行课堂的学习,提升课堂的有效性。因此如何设计布置“前置性作业”就成了生本教育操作的重要环节。 2 、组织好课堂学生的学习方式,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课堂上主要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放手让学生交流、探究。每组选出组长,负责本组的纪律、任务分配等事务,组内成员有不明白的问题时,先在

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

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 朱开炎 摘要:对教育真谛的深度追寻,教学价值观念的嬗变,迫使人们重新审视既有的教学模式,重构具有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模式。生本教育观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知识、 学生生命在生态课堂环境中的共振共生,整体提升。其基本流程必须经历“领受──领悟──提升”三个阶段。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预示着课堂教学效益与生命质量整体提升的美好前景。 关键词: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流程 课堂教学模式体现新的课程思想与教学价值观和教学的前沿思维,是教学思想、教学观念体系与教学实践契合的生长点。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意味着教学效益的确定,良好模式的推广即是效益的放大。随着人们对教育真谛认识的不断追寻和探究的深层化,教学思想、教学理论也随之从传统走向现代。教学价值观念的嬗变使人们重新审视既有教学模式的利弊,重构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新模式。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历经曲折道路,终于确定以课程改革作为突破口。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要求中小学教师确立新的课程思想和新观念,改变传统的课堂专业生活方式,重构具有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模式,这是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必然要求。缺失了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新课程的顺利实施、课堂教学效益的大幅度提高及可持续发展,是难以达到的。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忠实执行教学计划,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活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可以这样认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应是以生为本的生态模式。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提出了生本教育概念,[1]并在他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生本教育的观念和实践模式研究”中对此作了深刻的理论探索,取得了显著的实践成效。本文试图结合自己参与该课题部分研究的实践和思考,对课堂的生态模式进行探讨。 一、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 “生”是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发展长大;“生”是活着的,有生命的;“生”又是“学生”。“态”是指形状、样子。那么,“生态”也可理解为“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发展成长的样子。”现代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追求的就是这样一种课堂教学环境,即让生命实体在良好的条件下自然地和谐自由地生长发展。正如诗人特奥多尔·冯塔内所描述的那样,教育“旨在努力为毫无依靠的幼树提供一根拐杖,从而使其能在纯净的空气中自由自在地、无忧无虑地成长,那么,我们则接受了非常不错的教育。”[2](23)传统教学伦理观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社会关系:人──人”,把人当作社会工具来看待,把课堂作为培养“社会工具人”的“教堂”,而忽视了课堂教学中的生态实体──教师与学生。郭思乐教授在《经典科学对教育的影响及其与教育生命机制的冲突》一文中指出:“教育是人的精神生命活动的过程。”“教育中生命活动的最大特点就是存在这种可能性,使生命调动起自身的一切,去不断地创造自我,改善和发展生命,生命会从中受到鼓舞,从而收获丰富和充实的人生。”我们的教育必须创造这样一种人的整体生命投入的生态。”[3]生本教育观念指导下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就是把课堂教学看作面向人的生活世界,在课堂教学中创造一种人的生命存在,成长和促进人的生命完善发展,生命质量整体提升的生态模式。 生态课堂教学的根本目标是生态课堂主体──学生学习生态的建立。在课堂教学生活过程

小学“生本教育”课堂教学模式介绍

小学“生本教育”课堂教学模式介绍 小学“生本教育”课堂教学模式介绍我校学生基本情况:一至六年级每班人数120左右,其中主要以本地正式职工子女,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生意人子女为主,家庭条件和家教情况较复杂,同班学生学习不均衡,生源差异较大,表现在:大部分学生对学习积极性较高,基础知识较为扎实;少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学习习惯不好,对学习的信心有些缺乏,基础差,这给他们的发展带来困难。课堂教学现状:①教育现象: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教师左右着学习者的思维和教学活动的始终,学习者课堂跟着教师转,课后围着教材念,回家绕着资料练,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学生只相当于知识信息的“接受器”和容器,“学问”在老师那里,学生只能在被动和闭塞的环境里应付式地跟学。这是一种接受型教育、闭塞型教育。②教育功能:体现在学习和模仿那些被证明为唯一正确的答案和最好的处理方法,把激扬生命的教育误导成控制生命的教育,教师为学生的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老师无法应对,学生苦不堪言,由此导致的后果是学生苦学、怕学、厌学。③教育结果:为了高效的应付考试,教学中总是截断知识的本源,考什么教什么,采取“掐头去尾中间绕”,这样作为间接知识的教学,教师灌输知识比产生知识、强调知识过程要容易,然而,学生对于没有来

源的知识是难以接受的,截流式培养人是难以从实际出发思考的,只能是书的奴隶。学习主体性的培养和发挥被忽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扼杀,创造能力无法得到发挥。为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学习了生本教育教学思想,其核心思想是“将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的学”,激扬生命,自然生存。在生本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是令人振奋的,鼓舞人心的——课堂里辉映着学生最健康、最富有成效的自然本色。各种教学方式的有机整合,一改传统课堂的沉闷、呆板、枯燥、单一,令课堂焕发生机与活力。生本教育努力创设三种学习方式:自主建构学习自主建构学习是顺应学生天性,尊重生命自然的基本原则。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基于自己学习经验的积累与自主建构,对同一观点,每个学生从不同视角建构了一套独特的理解方式,并相应地存入大脑。因此,强调学生的自主发展,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设计真正令学生好学的教育方式,创设自学平台。学生通过“先做后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重现知识、再创造、再提升,发现问题,获取新知”这一主动学习途径,不断实践“大感受、小认识,回家做准备、上课早交流,课外猎信息、课内生灵感”这一生本教育的核心思想。激发学习兴趣,释放学习能量,拓展求异思维,促进自主发展。自主建构学习是每个学生的最基本学习方式。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老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以内化、活性的方式主动学

最新生本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简介

生本课堂就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课堂。 具体表现形态为——“四突出”、“三转变”和“四个基本程序”。 四突出: 1、突出学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完全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 2、突出学习:整个教学过程处处突出学生的学习、质疑和探究。 3、突出合作: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4-6人,无论是课前准备还是上课时的学习,每位学生都必须在小组内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突出探究: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获得知识,形成能力。 三转变: 1、变教师灌输式的教为学生自主性的学,使学生获得学习动力。 2、变“听懂了”为“学懂了”、“会学了”,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3、变“他律”为“自律”,使学生获得自信、自尊,激发内在的学习潜能。

四个基本流序: 前置性学习---小组交流---班级汇报---总结巩固(延伸拓展) 一、前置性学习,学生先学。 所谓前置性学习,就是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尝试自主学习,了解学习内容。一般是课前预习或前置性作业,不固定,比较灵活。通过前置学习,鼓励学生先学。 关于“前置性作业”的设计,郭教授提出了低入-多做-深思-高出的设计原则。 低入的含义是:简单,根本,开放(可拓展)。起点要低,要求简单,形式开放。 多做的含义是:人人可做,人人多做。 深思的含义是:通过学生自学,使知识扎根心灵,提高学生的智慧。 高出的含义是:例题自己做,难题自己想。 1、“低入” 是指教学的起点要尽量低一些,即教师的设计简单化,让学生的活动容易化。抓住“简单、根本”形成开放空间,容纳学

生最广大的活动,是整个生本教学的关键。“低入”,就是要让孩子们在学习时找到成就感。 2、“简单”:不是指内容简单或者难度较小,而是设计的环节简单,要留给学生很大空间,让他们去发挥。 3、“根本”就是核心,即重要的、有价值的知识或问题。要求教师抓住知识主线,找准教学重难点。理科学习注重学生的探究,文科学习注重学生的大量阅读。 对语文教学,要问“阅读推进了没有”?对数学或理科教学,要问“根本抓住了没有”?对英语教学,要问“活动形成了没有”? 4、如何寻找简单和根本,就是把它灵魂化,使学生浅池戏水,深池激浪,达到深思高出,是整个备课要注意的问题,这样才产生巨大的学生学习的空间。 ▲太阳升起的地方▲思想发生的地方 ▲新旧结合的地方▲引而不发的地方 5、如何做到简单根本:抓住核心。核心指的是:核心内容、核心环节、核心思想、核心技术以及内容、环节、技术、思想的核心——感悟

生本教育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报告结题报告

生本教育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结题报告 《生本教育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在我校已历经了5个春秋,通过全校师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此课题的研究已深入我校数学教学的方方面面,这种注重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激活了课堂,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逐渐变成了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终身发展搭建了平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历经了五个春秋,由于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全体实验教师的共同努力,现将顺利结题。 一、课题的提出: 1改革课堂教学的需要 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许多令人担忧的地方。例如:教学方法陈旧,课堂气氛沉闷,出现教师课堂满堂灌,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等,导致教师教学效果不高 ,学生学习质量不高,能力不强。因此长期以来,教师教得无味,学生学得无趣,教学效益低下,于是只能兴“加时之风”,靠“补课之功”,搞“题海战术”,行“死记之道”。鉴于此,开展有效性课堂教学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2.提高教师教学专业水平的需要。 通过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实践创造的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教师们教学水平和专业技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在新课程理念下积极提倡有效性教学这方面还不是做得很理想,因此我们要继续通过新一轮课

题研究来大力提高教师们的教育科研意识,提高科研能力,从而提高学校整体教学质量。 二、课题研究的内涵及目标 (一)、计划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 2、提高学生的思维理解能力, 提高学习质量。3、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活跃课堂教学。 4、课堂教学落到实处,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5、发挥课堂教学愉悦的魅力,鲜活课堂教学。 6、转变教师的教学角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二)、具体目标、重点难点 具体目标: 1、课堂教学内容的确定。 2、课堂教学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研究。 3、课堂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与选择。 4、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学习研究。 重点、难点: 1、课堂教学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研究,激发学生主动性学习。 2、课堂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和选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2、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生本教育”就是教师主导下的学生自主有效的学习,教师表现自我、体现能教的境界应该是“教而不见(现)”,这样让教学成为学生主动学习、愉快学习的活动,让课堂变成学生以小组为主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殿堂,让学生自己去整合知识,使学生的智慧、能力自然生成;而教师的教学主要是为学生好学、乐学而设计的教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