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侵权行为法知识要点

侵权行为法知识要点

侵权行为法知识要点
侵权行为法知识要点

侵权行为法知识要点整理

一.相关概念:

1.侵权行为:是行为人由于过错侵害他人的财产和人身,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以及依法律特别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其他损害行为。

2.规范竞合:同一事实符合数个规范的要件,使该数个规范都得到适用的法律现象。

3,一般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因过错实施某行为致人损害时,适用民法上的一般责任条款。

4.特殊侵权行为:指当事人基于与自己有关的行为、事件或其他特别原因致人损害,依照民法上的特别规定或特别法的规定而应付民事责任。

5.侵权责任:是指民事主体因实施侵权行为而应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

6.侵权责任法:关于侵权行为的定义和种类、对侵权行为如何制裁、对侵权行为损害后果如何救济的民事法律规范的总称。

7.过错责任原则:以过错作为归责的构成要件和归责的最终要件,同时,以过错作为确定行为人责任范围的重要依据。即在损害发生的情况下,与此相关的行为人谁有过错谁就应承担民事责任,没有过错的行为人不应承担民事责任。

8.过错推定原则:行为人致人损害时,如果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就要推定其有过错并承担侵权责任。

9.无过错责任原则:指在法律有特别规定的场合,以已经发生的损害结果为价值判断标准,与该损害结果有因果关系的行为人,不问有无过错,都要承担侵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10.公平责任原则:当事人对损害的发生均无过错,法律也没有规定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时,根据实际情况由当事人公平合理分担损失的一种归责原则。

11.抗辩事由:是指行为人针对受害人要求承担侵权民事责任的请求而提出的证明其请求不成立或不完全成立的事实。——对抗性;客观性

12.责任形态:是指在侵权法律关系重,当事人承担侵权责任的不同表现形式,即在侵权法律关系中,根据不同的民事行为类型的要求,民事责任在不同的当事人之间进行分配的表现形式。

13.直接责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侵权责任。是一般侵权行为的法律后果。

14替代责任:为他人的行为负责或为自己管领下的物件致害负责的侵权责任。是特殊侵权行为的法律后果。

15单方责任:由侵权法律关系一方当事人承担责任。

16双方责任:由侵权法律关系当事人各方承担责任。主要表现为过失相抵。

17过失相抵:在侵权损害赔偿中,由于与有过失的成立而减轻加害人的赔偿责任。

18补充责任:有数人须承担责任,但责任有先后顺序,首先由造成损害的直接责任人承担责任,在直接责任人无力赔偿、赔偿不足或者下落不明的情况下,才由其他责任人承担责任,并可以向直接责任人追偿的责任形态。

19责任竞合:因某种法律事实的出现,导致多种责任形式并存和相互冲突。

20一般侵权行为:是最基本的侵权行为形态,是指法律无特殊规定、适用一般侵权规则的行为。

21一般人格权:是指自然人和法人享有的,概括人格独立、人格自由、人格尊严全部内容的一般人格利益,并由此产生和规定具体人格权的个人基本权利。

22共同侵权行为:是指两个以上的行为人基于共同的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行为。23.损害赔偿:是指当事人一方因侵权行为或不履行债务时而对他方造成损害时应承担补偿对方损失的责任

二.侵权行为的特征:1、侵权行为是侵害他人财产和人身(人身和财产)的行为

2、侵权行为的侵害对象是物权和人身权等绝对权利

3、侵权行为是行为人基于过错而实施的行为

4、侵权行为是承担侵权民事责任的根据

三.侵权行为与犯罪行为的区别:

1.法律依据不同:民法;刑法

2.侵害的对象不同:后者的客体更为广泛,不仅涉及到某一主体的财产权或人身权,还直接侵害了我国法律保护的社会主义关系。

3.社会危害性程度不同:后者比前者大。

4.责任的构成要件不同:前者必须在造成他人损失时才承担民事责任;后者无论既遂或未遂都承担刑事责任。

5.主观恶性程度不同:行为人实施某些危害社会的行为,若为故意则是犯罪,若为过失则是民事侵权行为。

6.责任的目的不同:前者适用民事责任,为了弥补受害人受到的损失,对不法行为实施制裁和教育;后者适用刑事制裁具有明显的惩罚性。

四.侵权行为与违约行为的区别:

1.前者的违法性体现在违反法律直接规定的、针对一般人的义务。.后者的违法性表现在当事人违反自己设立的,并针对特定当事人的义务;

2.前者只是因为侵权行为的存在,才在当事人之间产生了侵权损害赔偿关系;而后者是以合同的有效存在为前提的。

3.前者侵害的对象是财产权、人身权等绝对权;后者侵害的对象是因合同产生的债权,即相对权。

4.前者的主体在一般情况下是不特定的,行为人可以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也可以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后者的主体是特定的,仅限于合同当事人。

5.前者承担侵权的民事责任;后者承担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

五.侵权责任的特点:1、是民事主体因违反法定义务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2、是以侵权行为为前提。

3、责任性质具有强制性

4、责任形式主要是财产责任,但不限于财产责任。

六.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的区别:

1、归责原则不同: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争议:推定过错)

2、构成条件不同:四要件、三要件;一般三要件

3、免责条件不同:法定;法定、约定

4、举证责任不同:受害人证明对方过错,例外……;无须证明违约方的过错

5、责任形式不同:财产责任、非财产责任;财产责任

6、损害赔偿的范围不同:财产与非财产损害;财产损害

七.侵权责任法

(一)调整对象:侵权行为人与被侵权人之间的民事责任关系。

(二)规范对象:侵权行为及其责任。

(三)归责原则:

1.过错责任原则:

(1)内容:以过错为责任构成要件;以过错为归责的最终要件;以过错为确定责任范围的依据

(2).适用时须注意的问题:适用过错责任原则确定民事责任,以行为人主观上具有过错为条件;过错责任原则适用于一般侵权行为,只有法律有特别规定时才不适用过错责任原则;

适用过错责任原则,按“谁主张权利谁提供证据”的规则,应由受害人证明致害人有过错;过错决定应否承担责任,而责任范围主要取决于损害的大小。

2.过错推定原则:

(1)理解:属于过错责任的范畴,是过错责任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即仍以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为责任的构成条件;

过错推定原则适用于特殊侵权行为,只有法律有特别规定时才能适用过错推定原则。

过错推定原则适用“举证责任倒置”规则,即应由加害人证明自己无过错而认定其无责任,如果加害人不能证明自己无过错,无须受害人证明加害人有过错而直接推定其有过错,并令其承担侵权责任。

(2)一般过错推定和特殊过错推定:

一般过错推定:指法律规定行为人侵害他人人身、财产并造成损害的,应负民事责任,但如果加害人能够证明损害不是由于他的过错所致,可以被免除责任。

特殊过错推定:是指在某些特殊的侵权行为中,法律规定行为人要推翻其过错的推定,必须证明有法定的抗辩事由的存在,以表明自己是无过错的,才能对损害后果不负责任。——”不可推倒的过错推定”

(3)具体运用:判定被告的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依据法律规定或案件的具体需要,由审判人员在因果关系存在的基础上,推定被告对损害具有过错

被告提出反证,证明自己没有过错,或存在特殊的抗辩事由,推翻过错推定

认定反证是否成立,从而最终确定被告是否具有过错。

(4)过错推定责任与过错责任:

举证责任不同:“谁主张谁举证”、举证责任倒置

能否确定过错的等级

在混合过错的情况下,能否确定双方的过错程度

保护的对象不同

3.无过错责任原则:

(1).理解: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确定民事责任,不以行为人主观上具有过错为条件,即不问过错;

无过错责任原则适用于特殊侵权行为,只有法律有特别规定时才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

无过错责任原则适用“举证责任倒置”规则,但被告需要证明的不是自己无过错,而是受害人故意或重大过失致使损害发生因而可以免除致害人侵权责任;

(2)过错责任原则与无过错责任原则的区别:

归责依据不同:行为人主观上存在过错为依据;不问主观上的过错

构成条件不同:四要件;四要件

举证责任不同:受害人对加害人主观上有过错负举证责任;

受害人对加害人主观过错不负举证责任

适用范围不同:一般侵权行为;特殊侵权行为

(3)无过错责任原则与过错推定原则的区别:

归责依据不同:不问主观上的过错;行为人主观上存在过错为依据

构成条件不同:三要件;四要件

举证责任不同:原告无须举证,被告不能以无过错抗辩;

原告无须举证,但被告可以无过错抗辩

适用范围不同:均为特殊侵权行为,具体种类范围不同

责任的功能不同

责任基础不同:‘乃在于对不幸损害之合理分配’

责任性质不同:

法官发挥的作用不同:

4.公平责任原则

(1).理解:以公平观念作为价值判断标准来确定责任;

适用于当事人均无过错而法律又没有规定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的情况;

只有在法律没有特别规定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而适用过错责任原则来处理又显失公平的情况下才能适用。

(2)公平责任与过错责任的区别:

适用范围

适用的目的

构成要件

责任形式

责任范围

(3)公平责任与无过错责任的区别:

法官所起的作用

是否有最高赔偿数额的限制

与责任保险制度的关系

适用范围

与过错责任的关系

八.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

1、违法行为(方式:作为——侵害权利;不作为——不履行特定义务)

2、损害事实

3、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的因果关系

4、过错(形态:致害人过错——单独过错、共同过错;受害人过错;第三人过错;

与有过错——受害人与致害人均有过错;双方均无过错)

九.抗辩事由:

1.分类:一般抗辩事由:损害是行为人合法行为引起

特殊抗辩事由:损害不是行为人的行为引起的,而是外在与行为的原因造成的。

2.相关法条:第二十六条被侵权人对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第二十七条损害是因受害人故意造成的,行为人不承担责任。

第二十八条损害是因第三人造成的,第三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二十九条因不可抗力造成他人损害的,不承担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第三十条因正当防卫造成损害的,不承担责任。正当防卫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正当防卫人应当承担适当的责任。

第三十一条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责任。如果危险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紧急避险人不承担责任或者给予适当补偿。紧急避险采取措施不当或者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紧急避险人应当承担适当的责任。

3.一般抗辩事由:

(一)职务授权行为:必须有合法的授权;程序和方式合法;执行职务的行为是必要的(二)正当防卫:为了使公共利益、他人或本人利益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人所采取的以排除或制止不法侵害的防卫还击措施。

(1)以不法侵害的存在为前提(2)只能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3)不法侵害正在进行(4)目的是为了保护合法利益免受不法侵害(5)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

正当防卫的,防卫人不承担民事责任,不法侵害人自食其果。防卫过当的,承担适当责任。——防卫时采取的措施超过排除或制止侵害的必要。

(三)紧急避险:为了使公共利益、他人或本人利益免受更大的损害,不得已采取的致使他人或本人较小损害的行为。

(1)以危险存在为前提(2)危险正在进行(3)目的是为了保护合法利益免受危险损害(4)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

险情由人引起的,引起人承担。险情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由收益人适当补偿;

紧急避险措施不当或超过必要限度的,避险人承担适当责任。

(四)受害人(被侵权人)同意:受害人(被侵权人)容许他人侵害其权利,自己自愿承担损害结果,且不违背法律和公共道德的一方意思表示。

(1)受害人(被侵权人)有行为能力;(2)明确表示接受损害后果;

(3)事前同意;(4)同意不得违背法律和社会公德。

(五)自助行为:权利人为保护自己的权利,在情况紧迫又不能及时请求国家机关予以救助的情况下,对他人的财产或自由施加扣押、拘束或其他相应措施,而为法律或社会公德所认可的行为。行为人实施自助行为之后,必须立即向有关机关申请援助,请求处理。

(1)自己的权利受到不法侵害(2)时间紧急,来不及国家机关援助

(3)不得滥用自助行为(4)实施行为后立即请求国家主管机关依法处理。

4.特殊抗辩事由:

受害人(被侵权人)过错

第三人过错

不可抗力: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自然灾害;政府行为;社会异常意外事件:不可预见性以当事人的合理注意为标准;归因于行为人自身意外的原因,行为人已经尽到了他在当时应当和能够尽到的注意,或者行为人采取合理措施人不能避免事故的发生;意外事故是指偶然发生的事件,并不包括第三人的行为。不可抗力具有更强的不可预见性;不可抗力更难避免和克服;意外事故只适用于过错责任的免责事由,不可抗力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均可以适用.

十.替代责任的特征:?

1.责任人与致害人或致害物相分离;

2.责任人与致害人或致害物之间存在特定关系;(与致害人:隶属、雇佣、监护、代理等;与致害物:所有、使用等支配状态)

3.责任人为赔偿义务主体,承担赔偿责任。

十一.过失相抵的构成要件:

1.受害人的行为是损害发生或扩大的共同原因;

2.受害人的行为须为不当;

3.受害人须有过错。

十二.补充责任的特征:

1.各责任人承担法律责任的原因不同:直接责任人的行为是造成损害的直接原因;补充责任人的行为是间接原因。

2.各责任人的主观意志不同

3责任的承担有先后顺序:直接责任人先承担全部责任,不足或不能时才由补充责任人承担补充责任,

4.有对内对外效力之分:对外:任一责任人承担责任后,各责任人的责任即消灭。

对内:直接责任人承担后,不能向补充责任人追偿;补充责任人承担责任后,可以向直接责任人追偿。

十三.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的竞合:

1、举证责任

2、义务性质与内容

3、时效

4、责任构成要件和免责条件

5、责任形式

6、责任范围

7、对第三人责任

8、诉讼管辖

十四.一般侵权行为

(一)特征:1、行为人必须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2、行为人因自己的过错承担责任

3、行为人对自己所实施的过错行为承担责任

4、归责原则上,一般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可以依据过错程度确定责任范围

5、责任构成要件

6、免责事由

7、责任功能

(二)行为方式:直接行为:责任人自己的行为。间接行为:他人的行为或物件的行为。(三)归责原则:过错责任原则

(四)构成条件:违法行为、损害事实、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过错。(五)责任形态:直接行为——直接责任。

十五.一般人格权的特征:1、主体普遍性

2、权利客体高度概括性,是具体人格权的母权

3、权利内容的广泛性:人格独立、人格自由、人格尊严

4、权利性质的特殊性:既是基本权利,又是具体权利

5、权利功能的特殊性

十六.一般人格权的权利功能:(1)解释功能(2)创造功能(3)补充功能

十七.共同侵权行为的特征:1、主体复合性:行为主体是多个人;

2、主观的共同过错:行为人主观上有共同过错;

3、行为的共同性:行为相互联系,形成一个统一的致损原因;

4、结果的共同性:共同过错行为造成同一损害后果。

十八.无意思联络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

(1)各行为人均实施了加害行为;

(2)各行为人的行为相互直接结合(时空同一性,是损害结果的唯一原因);

(3)损害结果不可分,具有同一性。

(4)各行为人无意思联络。

十九.共同危险行为的特征:

1、有数人实施了相同性质或相同种类的行为;

2、数人的行为都具有危险性;

3、数人的危险行为是致人损害的原因;

4、损害结果不是危险行为人全体所致,但无法判断谁是加害人。

二十.特殊侵权行为的特征:

1、归责原则的特殊性。适用过错推定、公平责任原则或无过错责任原则;

2、责任的构成要件的特殊性;

3、举证责任具有特殊性,一般实行“举证责任倒置”。

4、责任形态的特殊性。主要的责任形态是替代责任,但不仅限于替代责任。

二十一。特殊侵权行为的免责事由:

二十二.适用过错推定责任原则的特殊侵权行为:

1、职务侵权民事责任——单位承担

2、雇佣人致人损害民事责任——雇主承担、雇主与故意或重大过失的雇员承担连带责任

3、帮工人损害民事责任——被帮工人承担、被帮工人与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帮工人承担连带责任

4、地下物致人损害民事责任——施工人承担

5、地上物致人损害民事责任——所有人或管理人承担责任

6、公共场所的管理人或者群众性活动组织者的民事责任——公共场所的管理人或者群众性活动组织者承担责任

7、被监护人致人损害民事责任——监护人、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

8、教育机构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责任——教育机构

9、医疗损害责任——医疗机构

10、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责任——网络服务提供者

二十三.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的特殊侵权行为

1、产品侵权——销售者、生产者

2、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作业人

3、环境污染致人损害——污染人

4、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保险公司

5、动物致人损害——所有人或使用人

二十四.损害赔偿的原则:1、全部赔偿原则:全额赔偿

2、财产赔偿原则

3、损益相抵原则

4、衡平原则

二十五.侵权损害赔偿法律关系

1、主体:赔偿权利主体(直接受害人、间接受害人)

赔偿义务主体(加害人)

2、内容:请求权、相对权、财产权

3、客体:给付赔偿金的行为

二十六.人身伤害的赔偿范围:

1、人身伤害的一般赔偿

2、劳动能力丧失的赔偿

3、致人死亡的赔偿

4、间接受害人的抚养损害赔偿

5、抚慰金赔偿

二十七.人身伤害的一般赔偿

1.医疗损害赔偿

2.受害人误工工资赔偿

3.护理人员误工工资赔偿

4.专员医疗的交通费

5.伙食补助费和营养费赔偿

.

(完整版)公共政策学知识点整理

公共政策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 1、公共政策的研究途径 (1)政治学的研究途径 系统途径、过程途径、团体途径、精英途径、制度途径 (2)经济学研究途径 福利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新制度主义 2、公共政策的研究对象:公共政策 3、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利益 4、公共政策的规范性和指导性的具体表现 (1)规范了具体的客体、指向目标、制定程序,对人或包括政党在内的组织都具有约束力。(2)政策对党和国家的工作人员及人们的行为予以指导 (3)分为宏观指导和微观指导,总指导或具体指导,指令性指导或一般性指导。 (4)与法律不同,公共政策的指导性只具有一般性约束力。 5、公共政策的时代性的具体表现 (1)在与公共政策同时期的历史条件下,政策自身为适应时代所显示的特征。 (2)公共政策的内容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政府职能转变不断丰富。 (3)政策理论和政策分析方法的多元化 (4)政策问题的复杂性问题体现了时代性。 第二章 1、公共政策的客体:指的是政策所发生的作用的对象,包括政策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事)和所要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人)两个方面。政策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充当人们处理问题,进行社会控制以及调整人们之间关系特别是利益关系的工具或手段。 公共政策的目标团体:从人的角度看,政策所发生作用的对象是社会成员,这些受规范、制约的社会成员称为目标团体。 政策所要调整或规范的是人的行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利益关系。 2、政策环境的定义:是指影响政策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 3、社会问题的定义:社会正常发展过程中出现偏差或现实状况与社会期望状况之间的差距。偏差和差距导致了社会的紧张状态,涉及较为广泛的社会关系。 4、社会经济状况对公共政策系统及其过程的影响: (1)首先,经济状况是一国或地区的政府制定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2)其次,经济实力是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资本物质条件。 (3)最后,社会物质经济利益的分配调节,是一定历史时期政策体系,特别是大量经济社会政策得以确定的主要根据。 5、制度或体制条件对公共政策系统及其过程的影响: (1)首先,体制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其次,一项政策的决策,往往是在多个方案中选择的,选择的结果与体制密切相关。(3)在次,体制的习惯势力的大小和所占优势的程度,影响着人们对各种社会利益和社会问题的认识和表达以及这些利益和问题得到正确解决的机会。 (4)最后,体制制约着政策的执行。

阅读与理解知识要点

阅读与理解知识要点 一,理解重点词语的方法 (一)词语的理解。要联系上下文,体会语言使用的具体条件,正确理解其意思。(二),涵义深刻的句子及长句意思的理解 1,含义深刻的句子(1)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2)联系上下文(3)联系实际 2,长句意思的理解(1)比较法—通过原句和改后的句子进行对比,体会在用词、修辞等方面的特殊写法。(2)提问法,用提问题的方法对长句进行缩句和扩句 沙场练兵:一,回顾《吃水不忘挖挖井人》一课,体会下面两行句子 “纪念碑上面刻着两行大字……” “纪念碑上面刻着两行引人注目的大字……” 品味“引人注目”该词语的意味? 二,回顾《天山牧场》一课“墨绿的原始森林和鲜艳的野花,给这辽阔的千里牧场镶上了两道富丽的花边……”为什么说“镶花边”? 三,读下面一句话,回答问题。 “他想给自己暖和一下……“人们说。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的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这段话中的两个“幸福”各表示什么意思,谈谈你的理解。 四,涵义深刻的句子例题 “有一家外国的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轻蔑在该句中的作用是什么? 长句意思的理解:例:密密层层的花圈把纪念碑四周的汉白玉栏杆都遮住了。用提问法 1.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真正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 问:本文段的中心句是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有了鸟的树显得格外生动。我喜欢这些在树与树之间飞来飞去的小鸟,喜欢它们在树枝上舞蹈。冬天的风因为这些小鸟的跳跃,也就显得细微而富有弹性,它们在树枝上唱着歌,一只鸟的歌唱使树上的冬天没有了寒冷的凝滞(zhì)。 问:本文段的中心句是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爱痕 记得一位伟人说过:母亲是女儿心中的太阳,我是太阳底下最幸福的人。 我母亲是一位普通的工人,长年患病,病史几乎与我同龄。她身材瘦小,性格温柔而倔强。年过半百,看起来比实际年龄略显苍老。憔悴的面容,记录了生命的坎坷。为了排除母亲久病卧床的孤寂,为了回报温暖的母亲,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我用“小飞鸽”自行车驮着母亲到郊外散心。 郊外的景色真美啊!湛蓝的天空,像一池倒映的湖水;清新的空气,似醇酒的芳香,令人心旷神怡。我一边吃力地蹬着车,一边当导游,向母亲介绍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我弯腰弓背,喘着粗气,小心翼翼的行驶。突然,车子在水泥的路基上颠簸了一下,我的身体失去了平衡。就在车倒人翻的一刹那,我们猛然侧过头,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母亲。母亲安然无恙,我却觉得眼前一黑,下颌被坚硬的铁轨磕伤,殷红的鲜血顿时淌下来。母亲黯然泪下:“好玉玉,妈难为你了……”我用手帕擦去母亲腮边的泪水,打趣地说:“磕破点皮,没关系。这不正好多了个…酒窝?吗!”母亲破涕为笑,笑声中包含着诚挚的母爱——至高无上的永恒之爱! 后来,我的下颌果然留下一道疤痕——充满人间亲情的爱痕。从这道值得自豪的孝痕上,我

《公共政策学》考试大纲

广东金融学院2020年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 《公共政策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大纲性质 《公共政策学》课程是2020年本科插班生入学考行政管理专业的招生考试科目,该课程考试大纲是对考试试卷知识点分布、范围的规范与指导。 二、考试大纲目标 要求考生掌握公共政策的基本内容,理解公共政策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实际中的政策内容,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三、考试方式 1.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2.试题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 3.《公共政策学》科目考试参考书:谢明编著,《公共政策导论》(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7月,ISBN:978-7-300-21528-0。 四、考试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般重点第一节公共政策的含义 重点第二节全面理解公共政策 文字的游戏:多重定义 从政治角度理解公共政策(权力与控制、讨价还价、博弈) 从经济角度理解公共政策(经济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

考核重点:公共政策的含义;具体表现形式;特征;作用;公共政策的类型。 第二章公共政策的性质与类型 了解第一节公共政策的表现形式 重点第二节公共政策的特征、类型和作用 重点第三节公共政策的类型 重点第四节公共政策的作用 理解掌握三权分立、议政合一、实质性政策、程序性政策、物质性政策、象征性政策、分配性政策、再分配性政策、管制性政策、边际效用、福利经济学 第三章公共政策的主体、客体与环境 一般重点第一节公共政策的主体 重点第二节政策客体 理解性掌握第三节政策的环境因素 第四章政策模型及相关理论 一般重点第一节模型概述 重点第二节几种重要的政策分析模型 政策模型:传统理性与有限理性、渐进主义、小组意识(Groupthink)、精英主义、制度理论、博弈理论、团体理论、过程理论、系统理论重点第三节政策分析的相关理论 公共选择、社会实验、证伪理论、取舍理论 了解第四节中国古代政策史观 中国古代政策思想 第五章政策制定 重点第一节社会问题的产生 重点第二节政策问题的确定 重点第三节政策议程的建立 了解第四节政策规划 理解掌握第五节心理效应与决策质量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知识点整理

记叙文阅读理解 一、记叙文的主要内容 1、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即: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干什么? 2、记叙顺序及作用 ①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②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作用:强调,制造悬念,情节富于变化,吸引读者。 ③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作用:补充内容,丰富情节。照应上文,或为下文铺垫。 3、记叙线:①核心人物②核心事物③核心事件④时间⑤地点⑥作者的情感。 如:文章以“……”线索,中间串写了“……”、“……|”几件事,组成一种“冰糖葫芦”的“串”式结构,选材典型,脉络清晰,主旨鲜明。 4、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6、写作人称的好处:第一人称,真实可信;第二人称,亲切自然;第三人称,可以多角度描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常见的是第一人称,第三人称 7、常用标点符号的作用 引号的五种用法:①表引用②表讽刺或否定③表特定称谓④表强调或着重指出⑤特殊含义 破折号的五种用法:①表注释②表插说③表声音中断、延续④表话题转换⑤表意思递进 双关句:方法:一要答出本义,二要答出深层含义;注意答题格式:我喜欢 xx 句,因为它xx。 8、八种常用修辞方法: ①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②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 ③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④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⑤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⑥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既是修辞方法,也是说明方法,还是论证方法) ⑦设问--引起读者注意、思考。⑧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9、十种常用写作手法: ①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②比喻手法: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③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④象征手法: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⑤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⑥衬托(侧面烘托)手法和正面描写:以次要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⑦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⑧欲扬先抑和先扬后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⑨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⑩设置悬念能引起读者注意,引出文章的说明内容等。 (11)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真挚的思想感情。 (12)借物喻人:描写事物,突出其特点,并以此设喻,表现作者高尚的思想情操。 10、语言特色:(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深入浅出、言简意赅、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幽默风趣、富有感染力、引发阅读兴趣等)答题套路:这篇文章语言(自然朴素或生动优美)如“……(摘录文章中的相关句子)”,它“……(适当地选入下面词库摘抄的语言)”。 例句:这篇文章语言优美生动,如“让人了却忧虑,悠游其中” 、“拍打着你心底沉淀的情绪”、“攫走你紧紧扯在手里的轻愁”等,笔意超逸,清新隽美,富有诗意,给人留下不尽的余味。(《夏之绝句》) 二、分析词语和句子 1、主题句(中心句或主旨句):首段(段首)或尾段(段尾)的议论抒情句。 2、具体词语的含义与作用: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 答:“XX”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3、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①点明题旨的句子;②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③总结全文的句子;④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⑤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4、分析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 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 ①句中用了关联词“虽然……但是……”,这组关联词表转折关系;用了关联词“不但……而且……”之类,这类关联词表递进关系,两者用意都在于强调后者。 ②倒装句的作用:往往是强调前置(即调到前面)的部分,例如:“甚矣,汝之不惠”就是为了强调“汝之

公共政策知识点知识讲解

公共政策知识点

1.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 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 2.公共政策的内涵:1)是决定、决策、对策、政策的一种特殊形态 2)是经由政治过程而进行方案的初拟、优化和择定的结果 3)是公共权力机关的基本的活动方式或活动过程,是公共权力机关 的权力意志的表现 4)三大要素:公共问题、公共目标、公共利益 5)是一种权威性的价值分配方案 6)有消极和积极之分 3.公共政策产生的条件:公共问题的形成、公共决策机关的产生、公共强制机 构的出现 4.现代的公共政策的表现:1)在公共问题的形成过程中,公民参与所起的作用 越来越大 2)现代国家和政府制度的基本理念是主权在民 3)现代国家和政府越来越注重执行社会管理职能,其目的不仅在 维护和巩固政治统治,而且是推动经济和社会自身的 发展 4)传统的公共政策的质量取决于统治者个人,而现代的公共政策的 质量取决于政策过程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5.政策类型:从内容特征上分:1)元政策(总政策、总方针)、基本政策(基本 国策、方针性政策、纲领性政策、根本政 策)、部门政策(具体政策、方面政策)

2)战略(宏观决策、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一言 兴邦,一言丧邦)、策略(中观决策)、 战术(微观决策) 6.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管制,引导,调控,引导 7.现代公共政策的规定性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为着 一定的目标而进行的社会资源的 配置和社会价值的分配 8.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1)政治性、权威性、强制性 2)公共性与偏好性的对立统一 3)应然与实然的统一 4)回应性与普遍性的统一 9.政策工具的类型:1)一至八至更多 2)三分法:政策工具光谱依强制的有无、强弱划分为:自 愿性(非强制性)、混合性、强 制性 10.公共政策主体:1)直接主体:国家的代议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某 些政治体制内的政党和军队领导人 2)间接主体:①次国家政策行为者(地方政府、政党、利益集团、 非政府组织、公民、社会会政治运动、公共舆 论) ②跨国政策行为者(跨国公司、联盟)

《公共政策学》复习指南

《公共政策学》考试题型 1、判断题(1*10=10分) 2、单项选择题(1*10=10分) 3、简答题(8*5=40分,6选5)(尽量结合相关实例进行论述) 4、案例分析(15*2=30分)(从实例到理论,用理论透视实例) 5、课程学习总结(10分)(写自己对课程学习的主要收获) 1.请提出5种已经在用的资源分配规则和5种没有在用的资源分配规则,并说明相对于已经在用的规则,没有施行的规则的缺陷在哪里。已经在用的资源分配规则: (1)拍卖(杭州车牌) (2)投标(维克里拍卖法) (3)投票 (4)摇号 (5)比成绩 没有在用的资源分配规则: 2.试述公共政策的六个主要过程(戴明循环)。 政策问题 政策制定 政策执行 政策评估 政策调整 政策终结 3.试比较私人物品与公共物品之间的区别。 私人物品:竞争性、排他性、耗尽性 公共物品:非竞争性、非排他性、非耗尽性

4.试比较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区别。 个人利益(具体的) 公共利益(抽象的) (1)没有独立于个人的公共利益 (2)公共利益是个人利益的加总 (3)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冲突来源于个人利益的冲突 5.试比较公共权力与个人权力的区别。 个人权利:施加成本于对方 公共权力:是指在公共管理的过程中,由政府官员掌握并行使的,用以处理公共事务、维护公共秩序、增进公共利益的权力。 6.结合中外学者对公共政策的解释谈谈你对公共政策概念的理解。 概念界定: 公共政策是政府等社会公共权威机构为实现特定的社会目标,解决社会问题、对社会资源(价值)进行合理配置的决定与实施过程,它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法令、策略、条例、措施等。 公共行政学的创始人之一、美国威尔逊认为:“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即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而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合法规。” 现代政策科学之父拉斯韦尔在《权力与社会》一书中指出“政策是一种为某项目标、价值与实践而设计的计划。” 美籍加拿大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政府对整个社会的价值作权威性的分配。” 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托马斯·戴伊在《理解公共政策》中认为“公共政策就是政府选择要做的或者不要做的事情。” 安德森在《公共政策》中的定义是“公共政策是一个有目的的活动过程,而这些活动是由一个或一批行为者,为处理某一问题或有关事务而采取的;公共政策是由政府机关或政府官员指定的政策。 7.试述何为公共政策的公共性。

二年级阅读理解知识点(大全)经典

阅读理解知识点(大全)经典 一、二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练习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他们走到小河边。小鸭子说:“公鸡弟弟,我到河里捉鱼给你吃。”小公鸡说:“我也去。”小鸭子说:“不行,不行,你不会游泳,会淹死的!”小公鸡不信,(偷偷地)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 (1)仿照文段中画划线的句子填一填。(不会写的字用拼音) 爸爸在睡觉,我________关上了门。 (2)小公鸡要下河,小鸭子是怎么说的?用波浪线画出相关语句。 (3)小公鸡听小鸭子的话了吗?他是怎样做的? (4)回忆—下,故事的结果是怎样的?________(填序号) ①小鸭子救了小公鸡。 ②小公鸡学会了游泳。 【答案】(1)轻轻地 (2)不行,不行,你不会游泳,会淹死的! (3)没听。他偷偷地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 (4)① 【解析】 2.阅读检阅台。 夏天到了,柳树长得很茂盛,柳条随风飘荡。 小芳和小军一起到公园去玩。小军看到柳条很美丽,就随手折了一根,玩儿了起来。小芳看见了,急忙说:“公园里的花木是园丁伯伯辛辛苦苦栽培出来的,是给大家欣赏的。我们要爱护它,不能损害它。” 小军听了很惭愧地说:“以后我再也不乱折花木了。” (1)这篇短文有________个自然段。 (2)本文写了发生在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的事情。 (3)________折柳枝,________劝说他。________惭愧地说:“________。” (4)公园里的花是________伯伯辛辛苦苦栽培出来的,我们要________它。 【答案】(1)3 (2)小芳;小军 (3)小军;小芳;小军;以后我再也不乱折花木了 (4)园丁;爱护 【解析】 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树谣 小树

公共政策分析-期末考试知识点及答案

第一章、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框架 1. 公共政策 从一般意义上来讲,公共政策是指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为实现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事务共同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或行为规范。公共政策更突出“公共”二字。这即意味着对公共性的强调,也意味着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重新审视公共政策的本质及其诸多特征和功能的必要。 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有: 1)阶级性。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构为解决某一社会问题而制定的行为规范,是政府政治 行为的产物,政府的政策要体现阶级的意志。 2)整体性。公共政策要解决的问题是复杂的,许多问题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孤立的解 决某一问题,往往是不成功,因此需要整体地分析、解决问题。 3)超前性。尽管公共政策是针对现实问题提出的,但政策是对未来发展的一种安排与指南, 必须具有预见性。 4)层次性。政策作为政府行为的产出项,根据不同层次的政策主体,会具有不同的规格。 5)多样性。公共政策的多样性,显然源于政策的“公共”特征,也随着政府职能的扩展而 显示出多样的特征。 6)合法性。政府行为的政策具有一定法律性质。其既要依靠社会舆论来维持,更要通过国 家的强制力量来监督执行。 2. 政策分析 公共政策分析是对政府为解决各类公共政策问题所采取的对政策的本质、产生原因及实施效果的研究。政策分析的内容包括:(1)构建问题,即首先要明确政策问题是什么?以及如何解决?政策问题不可能在一开始全部明确,只有在不断的分析活动中才会逐步清楚;(2)描述与现行政策问题相关的已有政策,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制定过程与实际结果;(3)预测为解决问题所提供的相关政策能够产生何种结果;(4)提供将要实施的政策会产生哪些有价值的信息。 3. 公共政策的本质 公共政策的本质是社会利益的集中反映,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通过对社会各种利益进行选择与整合,在追求有效增进公平分配社会利益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公共政策的本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 (1)“利益”是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 从现有工作的研究基础出发,我们选择的角度是“利益”,因为其是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

公共政策分析-学习知识自学点

公共政策分析 题目 b. 界定政策问题 题目2公共政策的主体 正确答案是:包括各种具有法定权威性的公共部门 题目 正确答案是:外部性 题目4控制社会、经济运行的两大并行力量是 正确答案是:市场和政府 题目5下列属于当代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的是 正确答案是:政策的合法性受到更多重视 题目1自下而上的分析方法将政策的执行过程看成是从最高的行政机构开始发出并层 层传递所形成的命令序列。该方法从最初的命令开始,逐层分析每一次发出的命令被执行的程度及其原因,并由此来分析政策执行过程是否理想。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2政策执行包括三个阶段,政策执行的准备阶段,政策执行的实施阶段,政策执 行的总结阶段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3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社会的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4豪伍德与彼得斯所谓的政策病理是指政策分析人员常常因为他们解决的是错误的问题而导致失误,而非因为他们为正确的问题找到了一个错误的方案。政策分析中最致命的错误是第三类错误,即当应该解决正确的问题时,却解决了错误的问题。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5一般认为,能够被公众认可、接受、遵从和推行的政策就是具有合法化的政策,而使政策能被公众认可、接受、遵从和推行的过程就是政策的合法化过程。包括政治系统自身的合法化和公共政策的合法化两个层次。 正确的答案是“对”。 知识点自学1——公共政策分析的含义 政策分析是对政府行为的动因和结果的解释。应当关注解释(Explanation)而不是开处方(Prescription)(戴伊) 政策分析是一种客户导向性建议,这些建议与公共决策有关,并反映了社会价值。(韦默、维宁) 知识点自学2——公共政策的功能 公共政策的功能 ?导向功能:价值和事实等导向 ?控制功能:制约或促进社会人的行为和事件的发展 ?协调功能:协调各方利益关系 ?象征功能:符号意义,不产生实质性效果 知识点自学3——公共政策分析的主要类型和代表人物 公共政策的类型 依照领域或管理部门而划分:产业政策、农业政策、教育政策等 依实际的效果而划分:实体性政策和程序性政策 依照政策的功能而划分:分配性、规执行和再分配性政策

二年级阅读理解知识点总结经典

阅读理解知识点总结经典 一、二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练习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解放以后,乡亲们在井旁边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1)“时刻”的意思是________。(填序号) ①总是②立刻 (2)“挖井人”指的是________。 (3)回忆课文,想一想,为什么乡亲们时刻想念毛主席?() A. 因为毛主席是革命家。 B. 因为毛主席关心百姓的疾苦,为乡亲们解决了吃水难的问题。 【答案】(1)① (2)毛主席及其带领的战士和乡亲们 (3)B 【解析】 2.我会阅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10分) 避暑(bìshǔ) 小昆(kūn)虫们是怎样避暑的呢? 夏天蜂窝里温度(wēndù)很高,小蜜蜂纷纷运(yùn)来河水,撒(sǎ)在巢(cháo)里,并扇动翅膀降(chìbǎngjiàng)温。蚂蚁避暑的方法很巧妙(qiǎomiào),他们搬(bān)来沙粒和小土块,封(fēng)住洞口,防(fáng)止热(rè)气进洞。 红蜻蜓(Qīngtíng)尾巴朝着太阳,不让烈(liè)日晒(shài)到头部,以防中暑。花蝴蝶(húdié)到了中午就合拢(long)翅膀,倒(dào) 挂(guà)在树叶的背后避暑。 小昆虫们的避暑方法真有趣! (1)这篇短文一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其中第二自然段有________句话。 (2)根据短文内容,连一连。 运来________ 太阳不会晒到头部 朝着________ 翅膀洒在巢里 合拢________ 洞口防止热气进洞 封住________ 河水倒挂在树叶后面 (3)短文里提到的小昆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①蝴蝶②红蜻蜓③蜘蛛④小蜜蜂⑤蝉⑥蚂蚁 【答案】(1)4;2 (2)河水——洒在巢里;太阳——不会晒到头部;翅膀——倒挂在树叶后面;洞口——防止热气进洞 (3)④;⑥;②;①

公共政策学考试重点整理

公共政策学考试重点 一、名词解释: 1.公共政策:就是指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而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2.政策研究组织:是由具有不同学科知识背景的专家、学者和有经验的前政治家、行政人员所组成的综合性的政策研究和咨询机构,其主要工作是进行跨学科的综合性的政策理论研究、政策规划、政策分析、政策评估等工作,以帮助改进执政党及政府部门的政策质量。 3.政策系统是由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及其与政策环境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社会政治系统。 4.政策主体(政策活动者)可以一般地界定为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的个人、团体或组织。 5.政策客体指的是政策所发生作用的对象,包括政策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事)和所要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人)两个方面。 6.公共政策问题是指客观存在的已经被社会上多数人觉察、认同、感觉出来的,已经与既定的价值、规范、利益发生冲突,并且由社会中的团体与个人表达出来属于政府管辖的范围并且能被列入政府的政策议程的社会问题。 7.政策议程:又称政策日程,是指政策制定者就某个广为关注的公共问题进行讨论,以决定是否需要对其采取行动、何时采取行动及采取什么行动。 8.公众议程:公众进行讨论的议程;是指公共问题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从而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要求政策制定者将其列入自己的议事日程。 9.政府议程:指政府相关部门根据特定程序而把公共问题列入自己的议事日程,进行讨论、研究和处理的过程。政府议程本质上是一种行动议程,是决策机关和人员对有关问题依照特定程序予以解决的实际行动过程。 10.方案规划:指发展一个计划、方法和对策,以满足某种需求,解决某项问题。 11.政策规划者是指参与政策方案的设计、研究、审议等活动的各种机构和人员,他们可分为政策系统内部的规划者和政府系统外部的规划者。 12.方案审议指有关机构、团体和人员对围绕某个政策的所有备选方案进行鉴定、评估和考察。 13.方案择优是指决策主体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综合评价,确定最优化方案的阶段,它是决策程序中最关键的步骤,其中包含两个紧密衔接的环节: 一是对所有方案进行分析论证,作出评价;二是权衡各种方案的利弊,从中选优,拍板定案。

00318公共政策学选择题知识点

第一章 1. 林德布洛姆最早提出“政策分析” 2. 勒纳和拉斯韦尔的《政策科学》标志着公共政策学学科的诞生 3. 政策链的概念源于列宁 4. 宋代苏轼《教战守策》 5. 公共政策学产生于20 世纪60 年代初 6. 赫伯特西蒙《管理行为》 7. 博弈论的提出者是诺依曼 8. 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9. 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是拉斯韦尔 10. 德洛尔是对行为主义方法论做了全面批评的政策研究学者的代表人物 11. 公共政策学科的第二代掌门人是叶海卡德洛尔 12. 中国公共政策学学科教材,张金马《政策科学导论》 13. 美国四大公共政策研究机构:布鲁金斯学会,美国企业研究所,传统基金会,胡夫研究所 14. 公共政策学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的标志是德洛尔《重新审查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政策科 学探索:概念与使用》,《政策科学构想》 15. 中国大陆高校系统中最早成立公共政策研究机构的是北京大学 16. 1918 年在洛杉矶成立、现今仍有较大影响力的美国智库是兰德公司 17. 公共政策研究中集体访谈的觉形式是焦点团体座谈会、德尔菲函询法、头脑风暴法 18. 执政党为解决同一政策问题而先后制定的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在形态和功能上具有差别性的 一系列政策被称为政策链 19. 我国最早的史书,也是周天子一系列重要决策记录的著作是《尚书周书》 20. 从产业革命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为公共决策学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的是:亚 当斯密、克劳塞维茨、卡尔马克思、马克斯韦伯 21. 公共政策学科成熟的外在标志是建制化 第二章 1. 艾斯顿:公共政策就是政府机构和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 2. 安德森:由政府机关和政府官员所制定的政策 3. 拉斯韦尔:含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 4. 公共政策包括公共问题,目标,利益 5. 公共政策产生的三个初始条件:问题形成,决策机关产生,强制机构出现 6. 公共政策的有效性有赖于公共权力的强制性 7. 我国行政法规以总理令形式发布 8. 我国司法解释分为审判解释和检察解释 9. 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有管制,引导,调控和分配 10. 公共政策的政治性是灵魂 11. 社会正义,公正,协调和稳定是社会政策的核心价值

一年级阅读理解知识点总结和题型总结经典

阅读理解知识点总结和题型总结经典 一、一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练习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人有两件宝 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用手不用脑,事情做不好。用脑不用手,啥也办不到。 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一切创造考劳动,劳动要用手和脑。 (1)这首儿歌一共有________句。 (2)人有两件宝是指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会做工,________会思考。 (3)做事情要用________又用________,这样才能________。 【答案】(1)六 (2)双手;大脑;双手;大脑 (3)手;脑;有创造 【考点】语段阅读,其他,大还是小 【解析】 2.读儿歌回答问题。 月亮姑姑减肥记 月亮姑姑长得胖圆圆脸蛋亮堂堂。 她嫌自己不漂亮决心减肥变个样。 今天不吃饭明天不喝汤 一天瘦一圈瘦成豆芽样。 站也站不住昏倒在路旁! 连忙把饭吃急忙增营养 过了半个月又成胖姑娘。 (1)读儿歌填空。 月亮姑姑嫌自己不漂亮决心________。开始减肥啦今天________明天________最后瘦成________。 (2)照样子画一画再把句子补充完整。

弯弯的月牙像________像________。 圆圆的月亮像________像________。 (3)你喜欢月亮姑姑吗?为什么? 【答案】(1)减肥;不吃饭;不喝汤;豆芽样 (2)香蕉;小船;圆盘;铜镜 (3)略 【考点】语段阅读 【解析】 3.读一读,回答问题。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看见闪闪的______蓝蓝的______ (1)选一选,把选文补充完整。(填序号) ①船②星星③天 (2)“我”在船里看到了什么?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来。(3)我还会说:闪闪的________ 蓝蓝的________ 【答案】(1)②;③ (2)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3)灯光;大海 【考点】诗 【解析】

公共政策学重点整理

公共政策学重点整理

作者:日期:

公共政策学重点 第一章 1公共政策学的含义: 国家(政府)、执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为或所规定的行为准则, 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方法、条例等的总称。 内涵: ①公共政策由特定的主体,即由国家或政府,执政党及以他政治团体所指定及执行,政策体现了主体的意志。②公共政策具有特定的价值取向, 要实现特定目标或目的。③公共政策表现为由一系列行为所构成的行为过程,是政府为解决特定社会问题以及调整相关利益关系而采取的政治行动过程。 ④公共政策是一种行为准则或行为规范。 2政策的本质: ①政治控制或阶级统治的工具②公共管理的手段③利益关系的调节器 3“范式”特征 ① 公共政策学是一个跨学科、应用性的研究领域。②公共政策分析既是方 法论,又是艺术。③公共政策分析设计的是从问题发现到问题解决的整个政策过程。④公共政策分析不仅是描述的, 而且也是规范的 4(1)1951 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由拉纳和拉斯韦尔主编的《政策科学:范围和方法的新近发展》艺术,被人们当作是公共政策学诞生的标志。 (2)叶海卡·德罗尔出版了政策科学的“三部曲” 。 第二章 1政策分析的基本模式: (1)全面理性模式 优点: ①目标导向②所有选择皆为已知③偏好明确④偏好已知 ⑤没有时间及成本限制⑥最好的选择可是报偿价值最大化 缺点: ①在政策制定中,决策者往往并不是面对一个既定的问题,而是需要根据一些现象的表征去探查问题的所在,这往往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②在政策制定中, 目标、价值的排列往往因目标不清晰及价值冲突,是的决策者犹豫不决。③ 要列出所有达成目标之备选方案及每个方案的所有可能后果,在人类能力有所限制、环境不确定影响以及时间成本受限制的情况下也难以做到。 (2)有限理性模式 优点: ①更符合实际, 更适用于行政决策行为。 ②对全面理性模式做了深层次的批评, 并强调政策制定中非理性因素的重要性。缺点:这一模式主要是为学术理论服务的,而不是为实际的政策分析服务的。 (3)渐进模式 优点:比较符合政策分析的实际, 承认政策制定者缺少时间、信息和其他资源,而这一切都是对解决现实问题的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进行全面的分析时所必须的,同时,通过渐进方式作出的是有限的、注重实效并容易被人接受的决策或政策。 缺点: ①倾向于保守主义, 安于现状和忽视社会变革尤其是革命。②注重目

自考00318《公共政策学》考前划重点

本文档资源由考试课件网(https://www.doczj.com/doc/0d2634066.html, )搜集整理原创制作! 自考00318《公共政策学》 考前划重点 说明: (一)、所谓“考前划重点”是自考资深专业老师经过多年教学的研究,结合考试大纲,归纳考试规律和命题趋势,并为学员缩小考试范围、浓缩考试内容,圈定重点考点,总结提炼出各门课程的必考点、常考点、易考点和预测考点,学员通过对考前划重点的学习,能够在最短时间内高效掌握考试重点,快速通关。 (二)、我们将知识点按考查几率及重要性分为三个等级,即一级重点、二级重点、三级重点,其中,一级重点为必考点,本次考试考查频率高;二级重点为次重点,考查频率较高;三级重点为预测考点,考查频率一般,但有可能考查的知识点。 考试学习软件站

本文档资源由考试课件网(https://www.doczj.com/doc/0d2634066.html,)搜集整理原创制作! 一、《公共政策学》考试题型分析: 自2011年开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政策》课程,更名为《公共政策学》,教材改用由宁骚主编的2010年版《公共政策学》。 我们以11.7考试情况为例,题型大致包括以下六种题型,各题型及所占比值如下: 题 号 题 型 题量及分值 第一题 单项选择题 (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第二题 多项选择题 (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第四题 简答题 (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第五题 论述题 (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第六题 案例分析题 (共1小题,每小题各 15分,共15分) 由各题型分值分布比重我们可以看出,各个题型在试卷中的比重,由此可知考试复习重点,每种题型有不同的答题方法和技巧,大家在做题的过程中要注意。 单项选择题: 考查知识点比较分散且细致,都是课本的基础知识,也是识记内容,难度一般,不会超出考试大纲涉及的内容。考生在平时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知识点的积累与记忆,特别要注意知识点细节的掌握与理解。考查的知识点一般会均匀的分布在教材的每一个章节。 多项选择题: 主要考查理解性和识记性的知识,考生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对重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在答题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采取排除法选择答案等方法答题。此种题型的考查一般陷进比较多,考生在答题的过程中,一定要认真审题并认真的区分相似答案,最终确定并选择正确答案。 简答题: 考查的知识点相对比较分散,考查形式比较灵活,考生要认真审题,弄清题意,通过对已掌握的知识综合应用来简答这种题型。此种题型难度一般不大,但对考生的综合能力要求相对比较高,考生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 论述题: 本题所占分值相对比较大,所以考生务必要认真的解答。论述题一般是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查,难度不是很大,但命题方向一般不容易预测,这就要求考生要对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应用。 案例分析题: 本题型和论述题一样都是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查,考查的知识一般跳跃性比较大,覆盖面也比较广,要求考生对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应用。 二、《公共政策学》考试重点

一年级阅读理解知识点(大全)

阅读理解知识点(大全) 一、一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练习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脖子 长颈鹿一抬头,摘下树梢(shāo)的红果子,得意地说:“我的脖子特别长,这果子,你能摘到吗?” 乌龟毫(háo)不示弱(ruò),把脑袋缩(suō)进壳里,很快又伸了出来,说:“我的脑袋平时伸在外面,遇到危险就很快缩进去,全靠脖子灵活。” 水牛诚恳地说:“我要用脖子拉车、犁地。” (1)用“________”画出文中小动物的名称。 (2)圈出三种动物说话时样子的词语。 (3)长颈鹿脖子的特点是________,乌龟脖子的特点是________。 【答案】(1)长颈鹿、乌龟、水牛 (2)得意、毫不示弱、诚恳 (3)长;灵活 【解析】 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和奶奶在院子里种了几株牵牛花。细长的藤上长满了碧绿的叶子。早上牵牛花迎着朝霞开放,有深红的、浅红的、蓝色的、紫色的,就像一个个小喇叭,可爱极了!奶奶搂着我,亲亲我的小脸,笑着说:“你是奶奶最喜欢的一朵小牵牛花。” (1)这段话共有________句。 (2)第________句写藤和叶子,第________句写花。 (3)用“________”画出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 (4)从“你是奶奶最喜欢的一朵小牵牛花”中,我读出了() A. 文中的小朋友也像牵牛花一样好看 B. 奶奶对孙子(女)的疼爱 【答案】(1)4 (2)2;3 (3)碧绿、深红、浅红、蓝色、紫色

(4)B 【解析】 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荷花 水面上探出了一个个粉红的小脑袋。 这些小姑娘像刚刚睡醒一样,睁开眼睛,望着这新奇的世界。看,他们慢慢地张开小嘴,美啊,笑啊,笑出一个美丽的夏天! 我坐在船上,多想剪一枝带回家,但是我知道,它的家是水塘。 (1)根据短文内容填上合适的词语。 新奇的________ 美丽的________ (2)短文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 (3)短文中的“小姑娘”是指________。 (4)这些小姑娘可以带回家吗?为什么? 【答案】(1)世界;夏天 (2)3 (3)荷花 (4)不能,因为水塘才是荷花的家。 【解析】 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春雨 春天,一群小鸟在屋檐下躲雨,它们在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 小白鸽说:“春雨是无色的,你们伸手接几滴瞧瞧吧!”小燕子说:“不对,春雨是绿色的,你们瞧!春雨落在草地上,草地绿了,春雨淋在柳树上,柳枝儿绿了……” 麻雀说:“不不!春雨是红色的,你们瞧!春雨洒在桃树上,桃花红了,春雨滴在杏树上,杏花儿红了……” (1)短文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 (2)春天,一群小鸟在争论一个什么有趣的问题?请用横线把句子划出来。 (3)小白鸽认为春雨是________,小燕子认为春雨是________,麻雀认为春雨是________。 【答案】(1)4 (2)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 (3)无色的;绿色的;红色的 【解析】 5.读一读,做一做。 小狗看瓜田 西瓜熟了,老爷爷派小狗看守瓜田。狐狸想偷瓜吃,就来到小狗身边,装着关心的样子

公共政策学知识点整理

公共政策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 1、公共政策的研究途径 1)政治学的研究途径 系统途径、过程途径、团体途径、精英途径、制度途径 2)经济学研究途径 福利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新制度主义 2、公共政策的研究对象:公共政策 3、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利益 4、公共政策的规范性和指导性的具体表现 规范了具体的客体、 指向目标、 制定程序, 对人或包括政党在内的组织都具有约束力。 政策对党和国家的工作人员及人们的行为予以指导 分为宏观指导和微观指导,总指导或具体指导,指令性指导或一般性指导。 与法律不同,公共政策的指导性只具有一般性约束力。 5、公共政策的时代性的具体表现 在与公共政策同时期的历史条件下,政策自身为适应时代所显示的特征。 公共政策的内容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政府职能转变不断丰富。 政策理论和政策分析方法的多元化 政策问题的复杂性问题体现了时代性。 第二章 1、公共政策的客体: 指的是政策所发生的作用的对象,包括政策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 (事) 和所要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人) 两个方面。 政策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充当人们处理问 题,进行社会控制以及调整人们之间关系特别是利益关系的工具或手段。 1) 1)

公共政策的目标团体:从人的角度看,政策所发生作用的对象是社会成员,这些受规范、制约的社会成员称为目标团体。 政策所要调整或规范的是人的行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利益关系。 2、政策环境的定义:是指影响政策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 3、社会问题的定义:社会正常发展过程中出现偏差或现实状况与社会期望状况之间的差 距。偏差和差距导致了社会的紧张状态,涉及较为广泛的社会关系。 4、社会经济状况对公共政策系统及其过程的影响: 1)首先,经济状况是一国或地区的政府制定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2)其次,经济实力是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资本物质条件。 (3)最后,社会物质经济利益的分配调节,是一定历史时期政策体系,特别是大量经济社会政策得以确定的主要根据。 5、制度或体制条件对公共政策系统及其过程的影响: 1)首先,体制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其次,一项政策的决策,往往是在多个方案中选择的,选择的结果与体制密切相关。 (3)在次,体制的习惯势力的大小和所占优势的程度,影响着人们对各种社会利益和社会问题的认识和表达以及这些利益和问题得到正确解决的机会。 4)最后,体制制约着政策的执行。 第三章 1、官方政策主体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执政党、司法机关。 2、非官方政策主体包括利益团体、公民(选民)、大众传播媒介(是与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并列的“第四种权力。) 3、行政机关在政策规划中起主导作用。 4、公共选择理论如何分析立法机关(或立法者)的行为的? 该理论分析了西方代议民主制条件下立法或政治家的行为特征及模式,并指出,政治家或立法者在政策过程中是以“经济人” 的面目出现的—即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种最大化的利益表现为在选举中当选或再次当选。所以政治家的行为是为了在选举中获得更多的选票或支持率。而为了回的选民的支持就必须许诺制定并执行某些能够给选民带来利益的政策或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