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年级数学上册判断题(精品)

一年级数学上册判断题(精品)

一年级数学上册判断题(精品)
一年级数学上册判断题(精品)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判断题

1、8+8-5=12()

2、11中两个1的意思相同,都表示1个一。()

3、十二写作102()

4、一个加数是2,另一个加数是17,两数的和是19。()

5、7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是71。()

6、9+6<19-3()

7、最大的一位数比最小的两位数少1。()

8、二十和十二相等.()

9、18的相邻数是16和17。()

10、最大一位数是9。()

11、最小两位数是99。()

12、减数是9,被减数是19,差是10()

13、数位从右边起,第一位是十位,第二位是个位。()

14、一个十和10个一都表示10。()

15、一个数个位是2,十位上是1,这个数是21。()

16、19这个数,十位的1表示1个十,个位上的9表示1个9。()

17、冰箱是长方形的。()

18、足球、皮球都是圆形的。()

19、19后面只有一个数,那就是20.()

20、1—7之间有6个数。()

21、正方体的6个面都是正方形。()22、17前面第一个数是18。()

23、被减数和减数一样,差是0。()

24、从前面数小红排第3,从后面数排第8,这一队有12人。()

25、有10个小朋友排成一列做操,小红前面有4人,她后面有6人。

26、明明和方方看同样页数的书,明明看了11页,方方看了9页,明明剩下的多。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全部练习题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应用+填空题汇总 时分秒 一、在()里填上时间单位。 1. 一节数学课上了40()。小红上午在校时间约4()。小芳跳绳20下用了15 ()。课间休息10()。 2. 小明吃饭用了20()。小明做20道口算题用了2()。爸爸每天工作约8 ()。王艳跑50米用了10()。 3.南京乘火车去上海用了5()。晚间新闻联播时间大约是30()。看一场电影用了90()。做一次深呼吸大约7()。 4.从教室前面走到后面用了5()。夏天午睡大约1()。脉搏跳10次用了8()。跑100米需要13()。小惠每天晚上睡觉9()。 5.小红下午在学校的时间是2()。一集电视剧的播放时间是50()。小芳早晨起床穿衣服大约用了5()。

6.学生一天在校时间大约是6( )。爷爷每天晨练1 ()。运动会上,小明跑60米用了12()。 二、填空 1. 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和(),其中()是最小的时间单位。 2. 钟面上一共有()个大格,每个大格分成了()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个小格。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走一大格的时间是()。 3. 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小格,分针走了()分;秒针走一圈,分针走()小格,是()分。 4. 时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分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秒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 5. 8:30:25是()时()分()秒。 6. 一节课是()分钟,课间休息()分钟,再加上()分钟就是一小时。

8. 时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时;分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分,等于()时;秒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秒,等于()分。 9. 分针走半圈是()分,时针走半圈是()时,秒针走半圈是()秒。 10. 时针从12走到1,分钟走了()小格,是()分;秒针走60小格,分钟走了()小格,是()分。时针从()走到6,走了5小时。 11. 从8:40到9:30经过了( )时( )分;从2:30到4:40 经过了( )时( )分;从6:10到6:45经过了( )分。 12.从上海开往南京的火车,甲车是6:50开,乙车是7:30开,()车开的早. 13.小军每天6:20起床,小青每天6:25起床,()起床早. 14.跑60米,小红用14秒,小英用12秒,小云用13秒.三人中()跑的最快. 三、比较大小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全套

二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讲义 第一单元认识长度单位 一.填一填。 1.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来量。 2.量比较短的物体,通常用()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作单位。 3.回形针的长大约是3()。 4.1米=( )厘米,操场跑道的长是250()。 5.量一个物体时,米尺的()刻度要对准这物体的左端。 6.一张床的长度大约是2(),手指的宽大约是()厘米。 7.你的尺子上,从0到1是()厘米,从0到8是()厘米,从6到13是()厘米。 10.三角形是由()条线段围成的,正方形是由()条线段围成的。 11.一条线段长是100个1厘米,这条线段长()米。 12.小红今年上二年级,她的身高大约是125()。 13.下图中有多少条线段? ( )条 二.正确的在( )里画√,错误的在( )里画×。 1、小明今年读二年级了,他的身高是128厘米。 ( ) 2、1米的绳子比100厘米的绳子长。( ) 3、画一条6厘米长的线段,从尺子的刻度1画到6。( ) 4、爸爸的身高有178米。( ) 三.计算。 5米+8米=()米32厘米+40厘米=( )厘米 35厘米一25厘米=()厘米45厘米+54厘米=( ) 厘米 39厘米+17厘米=()厘米85厘米一26厘米=()厘米 1米一15厘米=()厘米36厘米+64厘米=()厘米=()米 四、比较大小。

99厘米()1米4米()400厘米3米10厘米()400厘米 5厘米()5米 五.小小画家。 1.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2.画一条比4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3.先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再画一条比它短2厘米的线段。 4.画一个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 六.在()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1.一支粉笔的长是7()。 2. 铅笔盒长是23( ) 3. 教室宽6( ) 4. 一棵树高3( ) 5.小明的身高130( ) 6. 操场长80( ) 7.手掌宽7( ) 8. 毛巾宽29( ) 9. 教学楼高10( ) 10. 妈妈的身高165( ) 11. 铅笔长11( ) 12. 教室门高2( ) 13.一张床长2( ) 14. 茶杯高10( ) 15.黑板长3( ) 16. 小刀长5( ) 17. 电视屏幕宽39( ) 18. 电视塔高120( ) 19.课桌的长大约是80()20.窗户的高大约是2()21. 图钉的长是1()22. 语文书长21()23.红领巾最长的边长50()24. 筷子长15() 七、哪种量法是正确的?在下面的()里打“√”。

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判断题训练

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判断题训练 一、判断下面的句子,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团圆》中,爸爸吃到了好运硬币。(____)2.《团圆》中,大年初一,爸爸带我到屋顶看街上舞龙灯。(____)3.《团圆》中,毛毛把好运硬币送给了爸爸。(____)4.《猜猜我有多爱你》中,小兔子把脚撑在树干上。(____)5.《猜猜我有多爱你》中,第二次小兔子用把手举得高高的动作来表示他多爱妈妈。(____)6.《哪吒闹海》中,东海龙王命令夜叉去抓童男童女。(____)7.《哪吒闹海》中,哪吒用乾坤圈把虾兵蟹将们打得七零八落。(____)8.《哪吒闹海》中,太乙真人给哪吒吃了金丹,让他变得三头六臂。(____)9.《哪吒闹海》中,东海龙王最后变成了一只石狮。(____)10.《猜猜我有多爱你》中,第三次,小兔子跳高说:“我爱你一直爱到我的脚趾头”。(____)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东海龙王最后化成了一条盘在石柱上的石龙。(__)2.西海龙王喷出一股冰水把哪吒冻成了一块冰。(__)3.虾丞相慌忙敲起锣鼓,虾兵蟹将举起武器从四面八方向哪吒杀来。(__)4.哪吒冲入东海时,四海龙王正在龙宫里大摆酒宴,欢庆胜利呢。(__)5.太乙真人拿出一颗金丹,放入哪吒口中,哪吒立刻就变出三头六臂。(__)6.李靖亲手杀死了哪吒。(__)7.哪吒洗乾坤圈时,将海底的龙宫也洗得摇晃起来。(__)8.陈塘关总兵李靖的夫人怀胎三年零六个月后,生下一个肉球。(__) 三、我会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泥土是小鱼的家。(____) 2.小白兔的耳朵长,尾巴长。(____)3.《江南》是一首汉乐府诗。(____) 4.秋天到了,天气凉了,大雁往南飞。(____) 5.“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告诉我们要学会珍惜时间。 (____) 四、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1.打篮球需要许多人一起玩。(________)2.独自一个人玩太没意思了。(________)3.一个人玩跳绳很好,许多人玩跳绳更好。(________) 五、判断对错。 1.“初”和“专”都是翘舌音。(______)2.“躺”字的偏旁是“身”。(______)3.“朵”字的第二笔是横折弯钩。(______)4.“边”和“相”都是左右结构的字。(______) 六、判断下列句子是不是完整的句子,是的打“√”,不是的打 “×”。 1.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____) 2.百灵鸟在枝头欢乐地歌唱。(____) 3.一座桥架在水上。(____) 4.长得像妈妈。(____) 5.大象大大的耳朵。(____) 七、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1.“网”共6画,第三笔是撇。(_______)2.“咬”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y ,再查音节yao。(_______)

一年级数学上册典型练习题

一年级数学上册典型练习题 1.填一填。 ⑴比8少2的数是( )。 ⑵ 7和9中间的数是 ( )。 ⑶比7多1的数是( );比7多2的数是()。 ⑷比9小的数有( )。 (6)与7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 (7)比10小而又比7大的数有( )。 (8)与6相邻的两个数是()和()。比9小3的数是()。(9)我在10的前面,8的后面。我是()。 (10)我在7的前面,5的后面。我是()。 (11)在2、9、3、0、8、5、7、4、6中,左数第6个数是(),第8个数是(),第2个数是(),最大的一个数是(),最小的一个数是()。

(12)一个数前面是7,后面是9,这个数是()。 4. 想一想。 (1)同学们排队做操,小明前面有4个人,后面有4个人,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 (2)同学们排队做操,从前面数,小红排第4,从后面数,小红排第5,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 (3)盘子里有18个草莓,芳芳上午吃了5个,下午吃了6个,她吃了多少个?(10分) (4)用17-4-10=3(支)编一道题。(10分)

二、填一填。 ⑴吃饭时,我们通常用()手端碗,()手拿筷子。 ⑵写字时,我们通常用()手拿笔。 ⑶走路时,我们要靠()侧行走。 (4)上课发言应举()手,走路时应先迈()脚。 (5) 10前面有()个数,6再往后数的三个数是()、()、(),6往前数两个数是()。

(6)1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 (7)2个十组成的数是()。 (8)比14多1的数是(),比14少1的数是()。 (9) 与17相邻的两个数分别是()和()。 (10)16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11)1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1个十和()个一合起来是()。 (12)和18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13)16比10多()。8比14少()。 (14)12前面一个数是(),后面一个数是()。 (15)14里面有()个一和()个十。 (16)9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是() (17)10前面一个数是(),后面一个数是()。 (18)20里面有()个十 (19)我比17小,比15大,我是()。 (20)我在14和12之间,我是()。 (21) 13的个位上是(),十位上是()。 三、□内可以填几? ⑴8+□<13⑵6+□<12 ⑶19-□>14 ⑷17-□>11 我后面有8个人。我前面有6个人。一共有多少人?

三年级上册数学测试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测试卷 成绩等第 一、我会填。34% 1、小方的身高是136( ),体重是31( )。她每天睡觉用去9( ),早上7( )25( )起床,刷牙用了3( ),用45( )系好红领巾。带着一瓶250( )重的牛奶,步行去上学,,她家离学校2( ),她步行每小时行4( ),30( )可以走到学校。 2、盒子里有20张扑克牌,分别是红桃10张,黑桃7张和梅花3张,小明闭上眼睛摸1张,摸到的花色有( )种可能,可能性最大的是( ),可能性最小的是( )。 3、四个小朋友进行乒乓球比赛,每两个人赛一场,一共要赛( )场。 4、红红有5本不同的课外书,军军想向她借2本书,有( )种不同的借法。 5、现在是8:25,这场电影已经放映了半小时,电影是( )开始的。 6、3个人吃3个面包用了3分钟,10个人吃10个面包要用( )分。 7、一块正方形形玻璃的边长是75厘米,在它四周安上灯带,灯带长( )米。 8、小明5分钟打30个字,小东3分钟打28个字,( )打字快一点。 9、有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它们的长是4厘米,宽是2厘米,如果把这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那么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厘米,周长是( )厘米。 10、钟面上,时针从12到6经过( )时,分针从12到6经过( )分,秒钟从12到6经过( )秒。 11、( )÷( )=7……6,被除数最小是( )。 12、( )—80分=40分 3分20秒=( )秒 4厘米﹣6毫米=( )毫米 1吨﹣400千克=( )千克 · ··························································································································· 小学 班 姓名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判断题(必考题)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判断题(必考题) 一、根据课文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1.“我”画了一个绿色的太阳,挂在春天。(______) 2.美丽的天山在新疆。(______)3.“诸葛亮”姓“诸”,名“葛亮”。(______)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bǐng、cǎi、guǒ、dié、chán”都是两拼音节。(______)2.《雪地里的小画家》一文中,小鸡画枫叶,小鸭画竹叶。(______)3.乌鸦把小石子放进瓶子里后,才喝着了水。(______)4.秋天来了,天气凉了,一群大雁往北飞去。(______) 三、我是小小裁判员。(对的画“√”,错的画“×”)1.小公鸡给小鸭子捉小鱼,小鸭子给小公鸡捉小虫,他们很快乐。 (________)2.《树和喜鹊》中的树和喜鹊后来都很快乐的原因是他们都有了伙伴。 (________)3.《赠汪伦》的前两句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________) 四、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春天来了,天气凉了,树叶黄了。(_____)2.“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说的是鸭子。(_____)3.一年中有四个季节:春、夏、秋、冬。(_____)4.“ang、eng、ing、ong”都是后鼻韵母。(_____) 五、按照课文内容判断。

1.贝贝之前没让铅笔、橡皮等文具回家。(_____) 2.元元迟到二十分钟是因为早上多睡了一分钟。(_____) 3.狗熊最后能准确通知大家是得到了狐狸、大灰狼、梅花鹿的提醒。 (_____) 4.小猴子下山掰了玉米,又扔了玉米,摘了桃子,又扔了桃子,摘了西瓜,又扔了西瓜,又追丢了兔子,最后只好空着手回家去。(_____) 六、我会判断。 1.《雪地里的小画家》里小鸡画的是梅花。(_______) 2.青蛙没有来画画,是因为他在洞里睡着了。(_______) 3.一个大,一个小,一只黄牛一头猫。(_______) 七、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下雪了,小鸡、小狗、小鸭和小马都用脚在雪地里画画。(________)2.乌鸦为了喝水将瓶子打碎了。(________)3.小蜗牛特别慢,所以最后什么食物也没有准备。(________)4.大海的项链是海螺和贝壳。(________)5.青蛙写诗的时候,没有人过来帮忙,最后它什么也没写(________) 八、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都读轻声:粽子.、故事.、他们.、早晨.、爸爸.。 (______)2.“门”,点在左上方,先写点;“书”,点在右上方,后写点。(______)3.人们端午节吃粽子,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白居易。(______)4.姓氏歌:木子李,弓长张,古月吴,口天胡……(______)5.《赠汪伦》是一首李白写给汪伦的送别诗。(______) 九、判断对(√)错(×)。 1.“zh、ch、sh、r、h”都是翘舌音。(_______)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1 一、填空。 1、中有()个三角形。 2、一个数加5后是8,这个数是()。 3、中有()个长方形。 4、有两个相等的数,它们的和是6,则这两个数是()和()。 5、 (1)一共有 ( )种水果。 (2)从左数,在第 ( );从右数,在第 ( )。 (3) 前面有( )种水果,后面有( )种水果。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粉笔盒、冰箱都是长方体。() 2、足球、皮球都是球体。() 3、19后面只有一个数,那就是20. () 4、在1~7之间有6个数。() 5、正方体的6个面都是正方形。() 三、1、从前往后数,小红排在第9位,从后往前数,小红排在第1位,请问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位小朋友? 2、从前往后数,小红排在第5位,从后往前数,小红排在第8位,请问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位小朋友?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2 一、填空。

1、1的前面是(),8的后面是(),19的后面是(), 10的前面是()。 2、1个十和5个一组成()。2个十是()。 3个1和1个十是()。19里面有()个十和()个1。 20里面有()个十。 3、个位是5,十位是1的数是()。十位是2,个位是0的数是()。 个位是1,十位上的数字比个位上的数字大1的数是()。 十位是1,个位上的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字大5的数是()。 4、从右边起第一位是(),第二位是()。 有1个十在十位写(),有2个十在十位写(),有几个一在个位写()。 5、右边起,第一位是4,第二位是1,这个数是()。 6、 二、我会做。 1、从前往后数,小红排在第8位,从后往前数,小红排在第3位, 请问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位小朋友? 2、从前往后数,小红排在第6位,从后往前数,小红排在第2位, 请问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位小朋友?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3 一、填一填。 1、在1、0、3、4、 2、5、10、8、7、6这些数中,一共有()个数,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比7大的数有(),比3小的数有(),从右数第6个数是()。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综合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综合练习题 【篇一】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综合练习题 一、我能填出这些空。 1、里有()个,5个是()。 2、太阳每天从()方升起,从()方落下。 3、48是3的()倍,32的5倍是()。 4、()÷8=12……7,余数是(),被除数是()。 5、小红用一根铁丝围成一个长12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如果用这根铁丝围一个正方形,那么正方形的边长是()厘米。 6、7000克=()千克,5吨=()千克,5日=()时,2时10分=()分。 7、今年是2013年,今年的二月份有()天,如果小刚每天写2页大字,二月份共写()页。 8、在()填上平移或旋转。 正在转动的方向盘() 正在上下的电梯() 9、一袋大米重()41千克,6袋同样的大米大约重()千克。 10、用24时记时法表示下面时刻。 下午2时是()时,夜里12时既是第一天的()时,也是第二天的()时。 二、我是小法官,对的画“√”,错的’画“×”。 1、三位数乘一位数,积一定是三位数。()

2、任何数乘0都得0。() 3、钟面上分针的转动是平移现象。() 4、把一根绳分成5份,每份是它的。() 5、3吨棉花比3吨沙子轻。() 6、5,要使商是一位数,○内填9。() 三、我能做出正确选择(只填编号) 1、第一节课8:30开始,9:10结束,这节课上了()分。 A、30 B、40 C、50 2、200×5积的末尾一共有()个0。 A、1 B、2 C、3 3、当我们面对东北方时,后面是()方。 A、东南 B、西南 C、西北 四、我是细心的孩子 1、看清数字和符号,再口算。 300×7= 90÷3= 55÷5= 62÷8≈104×5≈84÷2= 2、计算85÷5+7380-80÷812+24×5 81÷(320-311) 3、请按要求完成,列竖式计算。 307×7= 95÷4= 360×3= 63÷3= 49×8= 五、应用题。1、春节到了,家里来了22位客人,每8人坐一张桌子,至少需要备多少张桌子?

一年级语文上册判断题试卷及答案

一年级语文上册判断题试卷及答案 一、判断√或×。 1.彩和答都是左右结构的字。(_______)2.笑是个三拼音节的字。(_______)3.孩子们快活的脚印就是大海的项链。(_______) 二、想一想,判断写字姿势的正误。 1.(_____)2.(_____)3.(_____)4.(_____) 三、读一读,判断对错 通知 明天下午四点,请参加汉字听写比赛的同学,在多媒体教室门前集合。 少先队大队部 2021年4月15日

1.通知要求的时间是下午四点。(______) 2.下通知的是少先队大队部。(______) 3.通知要求大家在教学楼门前集合。(______) 4.通知要求各班同学都要去集合。(______) 5.通知时间是2021年4月15日。(______) 四、“和大人一起读”,你读了吗?请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胖乎乎的小手》中,全家人都喜欢兰兰胖乎乎的小手,因为这双手帮他们做了好多事情呢!(_______) 2.儿歌《妞妞赶牛》中,牛牛饿了,妞妞就牵着牛,去吃河边嫩嫩的柳叶。 (_______)3.《狐狸和乌鸦》中,狐狸说乌鸦的羽毛漂亮,是真心夸它长得美。 (________)4.《三只白鹤》中,第二只白鹤把大鱼埋在了柳树旁边。(________) 五、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静夜思》的作者是孟浩然。(_______)2.“我”为春天画了个绿绿的太阳。(_______)3.在毛主席的带领下,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_______)4.因为有了朋友,所以树和喜鹊都很快乐。(_______)5.雨停了,天空出现了一座美丽的桥,那是彩虹。(_______)6.人们端午节吃粽子,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李白。(_______) 六、在下列说法正确的句子后面画“√”,在错误的句子后面画“×”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李白写的《静夜思》中的句子。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1 姓名: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 一、口算。(6分) 120-40=402×5=25×4=450×0=360-90=11+60=630×3=560+40=72-24=9+50=630+70=120×5= 24×5=70×8=250×5=14+40=880×2=40×8= 57-28=801×9=120+20=250×1=28+68=100×0= 30×6=18×3=902×1=17×4=68-4=48-16= 70×2=200×8=280-70=320×8=30×6=180-60=140-5=125×8=560+80=150×2=700×2=72×3= 42+30=902×6=90+70=800×5=440×0=25+16=303×3=12×2=470+70=64×0=25×8=72×6= 20×6=90×3=420×6=280+40=55×5=48×4= 二、填空题。(28分 1. 常见的长度单位有、、、、。 2. 常见的重量单位有、、。 3. 小丽家离公园5000米,合千米。 4. 一袋大米重200千克,袋大米重1吨。 5. 9千米=()米4000千克=()吨 60毫米=()厘米80厘米=()分米 50分米=()米2000克=()千克 6米=()厘米7分米=()毫米 28毫米+52毫米=()毫米=()厘米 9厘米+31厘米=()厘米=()分米 3米—25分米=()分米1400米—400米=()千米600千克+1400千克=()吨3吨—800千克=()千克4分米×5=()米30米÷6=()分米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10分) 一头大象约重4()一个西瓜约重4() 小红的身高是138(),体重是42() 数学课本长约2()日记本的厚4() 标准运动场跑道一圈是400()飞机每小时飞行800()小玲家离学校1750()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约长2313() 四、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5分) 1、1吨棉花比1吨石头轻。() 2、一头大象重4千克。() 3、黑板长4米。() 4、一枚硬币的厚度约2毫米。() 5、一枝铅笔长约2分米。() 五、在○里填上“>”“<”或“=”。(6分) 4厘米○39毫米70毫米○70厘米 6千克○6000吨5千米○4980米 10米+9厘米○20米3吨+4吨○7000千克 六、选择题。(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计量重型物品或大宗物件的重量,通常用()作单位。 A、吨 B、千克 C、克 2、一种学生字典的厚度约是15()。 A、米 B、厘米 C、毫米 3、比较下面的重量,最重的是()。 A、3吨300千克 B、2900千克 C、3330千克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

练习题(一) 一、直接写得数(10分) 35+15=28-22=90+26=16-16=78-70=66-26=45+15=78-36=96+14=47+20=88-12=27+46=93-23=68+19=15-9= 36+8= 70+30= 56-50= 81+9= 18+9= 二、填空题(23分) 1、16与14的和是(),再减去20,结果得()。 2、85比91少(),比62多8的数是()。 3、按规律填数。 ⑴9 ,11 ,13 ,15 ,(),(),()。 ⑵34 ,30 ,26 ,22 ,(),(),()。 4、小明有19块糖,小星的糖比小明多,小红的糖比小明少。小星最少有()块糖,小红最多有()块糖。 5、第一行:△△△△△△△ 第二行:△△△△△△△△△△△△△ 第一行添上()个△,就和第二行同样多。

第二行拿走()个△,就和第一行同样多。 从第二行拿()个△到第一行,两行△就同样多。 6、数一数,填一填。 ()边形()边形()边形 7、妈妈买了20块糖,红红先吃了4块,还剩()块,又吃了9块,还剩()。 8、兰兰有8张邮票,明明有12张邮票,兰兰比明明少()张,明明给兰兰()张,两人就同样多了。 9如图,长方形剪去一个角后,剩下的图形是 ()边形。 三、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8分) 1.得数比60大的算式是()。 A. 70-20+35 B. 45-25+35 C. 42+30-27 2.比64少18的数是()。 A. 82 B. 46 C. 73

3.下面的图形中,不是四边形的是()。 4.右图中有()个四边形。 A. 4 B. 5 C. 9 四、列竖式计算(12分) 23+47-39=85-18-29=45+17+35=76—28+44= 40+7—28= 36+36—50=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判断题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判断题 一、把你认为正确的内容打上“√”。 1.“中牛的太阳真大。”这句话没有错别字。(______)2.左上包围和右上包围的字遵循的笔顺规则是先外后内。(______)3.“孙悟空打妖怪”的故事出自《西游记》中。(______)4.文具的家是文具盒。(______) 二、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1.小猴子扔掉玉米去摘桃子是因为小猴子不喜欢吃玉米,喜欢吃桃子。 (______)2.小猴子最喜欢的是小兔,所以最后看到可爱的小兔子就去追,可惜没有追上。(______)3.小猴子下山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要明确目标,一心一意去做。 (______) 三、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1.“西”字共6笔,第5笔是竖钩,笔顺规则是从上到下。(______)2.和同学做自我介绍时,要看着对方的眼睛。(______)3.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晨,一日之计在于春。(______) 四、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盆pén( ) 丝sī( ) 煮zhǔ( ) péng( ) zī( ) zhū( ) 规gūn( ) 表biǎo( ) 并bìng( ) guī( ) diǎo( ) píng( )

五、在正确的答案后面画“√”,错的打“×”。 1.“子”一共有三画。(______)2.“大”字相反的意思是小。(______)3.秋天里大雁是往北方飞。(______) 六、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我会自己穿衣服我觉得自己很大。(_____)2.大海的项链就是指小小的海螺和贝壳。(_____)3.“寸金难买寸光阴”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_____)4.长颈鹿之间是不会互相道晚安的。(_____) 七、按课文内容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蝴蝶半空展翅飞。(_______)2.“朝霞”是傍晚时的霞光。(_______)3.天天锻炼身体不会好。(_______)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与“幼不学,老何为?”要表达的意思相近 (_______) 八、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要下雨了,鱼儿会游到水面上来透气。(______)2.人们端午节吃粽子,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李白。(______)3.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就不能再长出来了。(______)4.“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这句话的意思是书要多读,才能领会其中的意思。(_____)5.丁丁做错了事,他心里真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一场空”。(_____) 九、下列是句子的在后面的()里打√,错的打×。 1.小燕拿出了一个苹果。(______)2.吃一顿丰盛的晚餐。(______)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判断题专项练习(内附答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判断题专项练习(附答案) 判断题专项练习 1.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一定是长方形。() 2.1/1> 1/2 () 3.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4.把一条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8段,每段就是这根绳子的1/5。() 5.一个三位数乘以4,积一定是四位数。() 6.1千米又叫1公里。() 7.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他们的形状一定相同。() 8.把一块蛋糕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吃,每个小朋友吃这块蛋糕的1/3。() 9.在分母相同的情况下,分子越大,这个分数就越小。() 10.把一个蛋糕分成5份,每份是它的1/5。() 11.0和任何数相加都得0。() 12.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一定是正方形。() 13.小明身高42千克。() 14.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长2313米。() 15.把一根绳子对折三次,每份是这根绳子的1/6。() 16.把一根绳子对折再对折,每段是这根绳子的1/3。() 17.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板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 18.用两根同样长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长方形周长比正方形周长长。() 19.长方形周长计算的方法可以用长+宽×2。() 20.9时5分写作9:5 () 21.丁丁做5道口算题用45秒,芳芳做6道题用了1分,芳芳做得快些。() 22.4条边相等的图形一定是正方形。() 23.1枚硬币的厚度约1克。() 24.小红体重42米。() 25.小明高14分米。() 26.一条裤子长9分米。() 27.一辆车长5分米。() 28.一支毛笔长2分米,也就是20厘米。() 29.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30.在减法算式中,差一定比被减数和减数都小。() 31.比最大的三位数多100的数是1999。() 32.两个正方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33.计算减法的题目,只能用减法来验算。() 34.最小的四位数比最大的三位数多1。() 35.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12厘米,它的边长一定是2厘米() 36.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37.已知长方形长和宽就可以求出它的周长。() 38.这张图甲、乙两部分的周长相等。() 39.7千克棉花比7千克铁轻。() 40.正方形的周长除以4就等于它的边长。() 41.一个长方形的宽是6厘米,长是宽的2倍,它的周长是12厘米。() 42.三个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2米。() 43.有一个图形,它的四条边相等,它一定是正方形。() 44.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增加2厘米,它的周长增加了8厘米。() 45.分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是60秒。() 46.7个1/9就是7/9。() 47.时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是12时。() 48.秒针从钟面上的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经过的时间是5秒。() 49.分针从钟面上的2走到7,中间经过了35分。() 50.6点钟时分针和时针正好成一条直线。() 51.2个500米是1000千米。() 52.因为108×5的因数中间有0,所以积的中间也一定有0。() 53.三位数乘一位数,积一定也是三位数。() 54.1= 4/4= 6/6= 9/9 () 55.1可以看成5个1/5。() 56.8个3 相加和3个8相加的得数相等。() 57.多位数的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也有几个0。() 58.一个西瓜的1/4比它的1/5少。() 59.四边形都有四个直角。() 60.一个西瓜的2/4一定比另一个西瓜的1/4多。() 61.有一盒糖,吃了它的1/4,剩下的比吃了的多。()

【上海市】二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练习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练习题 第一部分 一、填空。 1、 1米=()厘米 300厘米=()米 8米=()厘米 2、量比较长的物体,可以用()做单位,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做单位。 3、在下面的()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棵树高25()数学书厚约7() 小明身高1()22()桌子高70() 4、在()里填上“>”、“<”或“=”。 3米()3厘米 30厘米()29厘米 1米()100厘米 3米()2米75厘米 5、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25米-8米=() 40厘米+26厘米=() 30米+15米=() 60厘米-16厘米=() 1米-12厘米=() 二、正确的在()里画√,错误的在()里画×。 1、小明今年读二年级了,他的身高是128厘米。() 2、画一条6厘米长的线段,从尺子的刻度1画到6。() 3、爸爸的身高有178米。() 三、做一做。 1、我估计我的铅笔盒长()厘米,用尺量铅笔盒的长是()厘米。 2 、请你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再画一条比2厘米长比9厘米短的线段。

3、量一量。 我的手掌宽约()厘米。我的一拃长()厘米。 我的身高是()厘米。我的一步长()厘米。 四、动脑筋。 1、一根绳子对折再对折后长2厘米,这根绳子全长()厘米。 2、用一把25厘米长的直尺量1米长的纸条,需要量()次。 3、游泳池长50米,小明游了一个来回,一共游了()米。

第二部分 一、填空: 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80-()=26 ()+13=26 ()-12=30 22+()=30 2、在○里填上“>、<、=”。 21+29 ○40 53-23 ○ 53-25 51-29 ○ 32 □34+25 ○ 25+43 3、□里最大能填几。 57- □>30 25>18+ □ 4、买一台计算器要29元,一个地球仪12元,买这两样东西大约要()元,如果有50元,大约还剩()元。 二、解决问题。 1、张老师买篮球用了45元,买排球用了39元,他一共用了多少元? 2、一件裤子46元,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多24元,一件上衣多少元? 3、小华买一辆玩具汽车用了23元,买一架玩具飞机29元,买一架玩具飞机比买一辆玩具汽车多多少元? 4、学校买来75本图书,分给低年级25本,中年级28本,其余的分给高年级,高年级分得多少本图书?

语文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判断题及答案(完美版)

语文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判断题及答案(完美版) 一、小法官巧判断对(√)错(×)。 (1)七星瓢虫可以给棉花姑娘治病。(____) (2)“咕咚”是一个可怕的怪物,吓得动物们都跑了。(____) (3)小壁虎的尾巴断了会重新长出来。(____) 二、读下面的拼音句子,选择正确的选“√”,错的选“×”。1.wǒzài pǎo bù。(______) 2.wǒzài piǎo bù。(______)3.xuěhuāpiāo wǔ。(______) 4.xiěhuāpiāo wǔ。(______) 三、判断题。对的选“√”,错的选“×”。 1.春天,小燕子都飞回南方了。(______) 2.白菜、茄子和土豆都是蔬菜。(______) 3.花草的生长离不开太阳和雨水。(______)4.“皮”字共五笔,第一笔是横钩。(______) 四、课外阅读。(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我妈妈》一书中,妈妈像沙子一样舒适,还像蝴蝶一样美丽。(______)2.《我爸爸》一书中,爸爸打篮球的技术一流。(______)3.《红鞋子》一书中,红鞋子非常怕孤独。(______)4.《爷爷一定有办法》一书中,约瑟遇到困难总会去找爷爷。(______)5.《猜猜我有多爱你》一书中,小兔子用各种动作表达对大兔子的爱。 (_ ___

__ ) 五、根据课本内容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 1.《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为悼念张思德写的一篇记叙文。(______)2.《十六年前的回忆》采用了倒叙的写作顺序。(______)3.“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是司马迁提出来的。(______) 4.《马诗》《石灰吟》《竹石》这三首诗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借描写事物来表达自己的志向。(______) 六、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1)影子常常陪着“我”,它是“我”的好朋友。(_________)(2)青蛙写诗的时候,只有小蝌蚪和水珠来帮忙了。(_________) (3)雪地里的小画家都在用颜料和笔作画。(_________) (4)大雨点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_________) (5)“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此句的作者是杜甫。(_________) 七、判断题 1.“足”的意思是脚。(___________) 2.汉字“山”共有三笔,第二笔是竖折。(___________) 3.汉字中的笔画“横”和“提”的写法是一样的。(___________) 八、小小法官会断案。 1.全家人都喜欢兰兰的画,因为画很好看。(_______) 2.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_______) 3.小燕子把尾巴借给了小壁虎,小壁虎有了新尾巴,真高兴。 (_______) 九、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四”一共五笔,第二笔是“一”。(_____)

三年级上册数学判断题专项复习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判断题专项复习题 1、笔算万以内的加减法时,要从个位算起。 2、钟面上,秒针走2大格,走了10分钟。 3、在加法算式中,和一定比两个加数都大。 4、1千克玉米比1千克芝麻重。 5、李兵7:50到教室,王刚7:40到教室,李兵比王刚走得慢一些。 6、12里面有6个2,所以,12是6的2倍。 7、500千克的2倍是1吨。 8、2个500米就是1千米。 9、700比388多412. 10、△有10个,○的个数是△的5倍,○有5个。 11、0与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0与任何数相加也等于0。 12、两位数乘9,积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 13、两个数的和一定小于这两个数的积。 14、( )82×4,要使积是三位数,( )里只能填1。 15、如果因数中间有0,那么,积的中间一定有0。 16、2个12比7个17小。 三年级上册数学判断题专项复习题 1、笔算万以内的加减法时,要从个位算起。 2、钟面上,秒针走2大格,走了10分钟。 3、在加法算式中,和一定比两个加数都大。 4、1千克玉米比1千克芝麻重。 5、李兵7:50到教室,王刚7:40到教室,李兵比王刚走得慢一些。 6、12里面有6个2,所以,12是6的2倍。 7、500千克的2倍是1吨。 8、2个500米就是1千米。 9、700比388多412. 10、△有10个,○的个数是△的5倍,○有5个。 11、0与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0与任何数相加也等于0。 12、两位数乘9,积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 13、两个数的和一定小于这两个数的积。 14、( )82×4,要使积是三位数,( )里只能填1。 15、如果因数中间有0,那么,积的中间一定有0。 16、2个12比7个17小。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判断题

二年级上判断题 1.任何物体的表面都有角。() 2.黑板上的直角和三角板上的直角一样大。() 3.用放大镜看角,这个角就变大了。() 4.从一点出发,只能画一个角。() 5.3个6写成乘法算式是3+6。() 6.一个因数是2,另一个因数是5,积是7。() 7.6+6和6×2的得数相同。() 8.求几个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9.4×6和3×6的积,都比20要大。() 10.由两条直线组成的图形一定是角。() 11.角的两边画得越长,角就越大。() 12.每句乘法口诀都能写出两个乘法算式。() 13.1米长的铁丝比100厘米长的绳子要短。() 14.小丽身高1米30厘米。() 15.7×6=42,读作六七四十二。() 16.6+6+6+6+5=6×5() 17.4×5和5×4都可以用口诀四五二十计算。() 18.5×3表示3个5或5个3相加。() 19.黑板边、圆桌边都可以看成线段。() 20.1米长的彩带比100厘米长的彩带短。() 21.直角不是角。()22.钟面上3时时,分针与时针组成的角是直角。() 23.长方形和正方形都只有2条对称轴。() 24.测量物体的长度,最好用米做单位。() 25.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的物体的长度总比用米作单位测量的物 体短。() 26.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都有四个直角。() 27.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条对称轴。() 28.桌面上的直角比教室地面上的直角小。() 29.6+6写出乘法算式是6×6。() 30.8+4+4可以改写成8×2。() 31.6个3相加可以写成6+3。() 32.两个因数都是3,积是6。() 33.小红左手拿笔,右手拿书,镜子里的她也是左手拿笔,右手 拿书。() 34.三个同学下棋,每两个下一盘,三人一共下6盘。() 35.7+7+7+5可以用7×4-2来计算。() 36.两个因数都是8,结果是16。() 37.用□1、□3、□7这三张卡片可以摆出6个不同的两位数。() 38.红领巾有3条对称轴。() 39.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判断题带答案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判断题带答案 一、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医”的第二笔是“└”。(______)2.“拨”音序查字法中,音序是“P”,音节是“po”。(______)3.“跑、跳、踢、踩”的偏旁是足字旁,和脚有关。(______)4.一到端午节我们就可以吃各种口味的月饼。(______)5.《池上》为我们描述了一个天真、活泼(pō)、可爱的儿童。 (______) 二、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静夜思》的作者是孟浩然。(_______)2.“我”为春天画了个绿绿的太阳。(_______) 3.在毛主席的带领下,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_______) 4.雨停了,天空出现了一座美丽的桥,那是彩虹。(_______) 5.人们端午节吃粽子,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李白。(_______) 三、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了”字的第二笔和“可”的第五笔相同,都是“”。(______)2.“山”字共有三笔,第二笔是竖折。(______)3.“儿”字的第二笔和“四”字的第四笔相同,都是竖弯。(______)4.“昨、时、晚”这些日字旁的字意思和时间有关。(______)5.“哥哥、姐姐、老师、奶奶”这组词中不同类的是“奶奶”。 (______) 四、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了”共3笔。( ) 2.“门”的第一笔是“|”。( ) 3.“乐”共5笔。( )

4.“我”的第四笔是“丿”。( ) 5.“在”的音节是“zài”。( ) 五、想一想,画一画。(对的画“√”错的画“×”)1.“目”和“鸟”的第二笔都是横折钩。(________)2.“夏”的偏旁是折文。(________)3.“莲、芽、苹”的偏旁是“艹”,与植物有关。(________)4.“可”和“里”都是独体字。(________) 六、下面的说法对吗?对的画“√”,错的画“×”。1.“各”的第一笔是“一”。(________)2.“觉”中一共有四个点。(________)3.本文中“唉,要是不上学就好了。”因为“我”确实不爱上学。 (________) 七、看图读句子,在正确的句子后面画“√”,错的画“×”。1. 飞机起飞了。(_________)飞机正在降落。(______) 2. 小红已经到家了。(_________)小红快要到家了。(______) 3. 妈妈上班去了。(______)妈妈回家来了。(______)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