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九章 压强知识点-+典型题及答案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九章 压强知识点-+典型题及答案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九章 压强知识点-+典型题及答案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九章 压强知识点-+典型题及答案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九章压强知识点-+典型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均匀的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和压力F的大小关系为()

A.p甲< p 乙F甲< F乙B.p甲< p乙F甲> F乙

C.p甲> p乙F甲> F乙D.p甲> p乙F甲= F乙

2.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薄壁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深度相同的A、B两种液体,且ρA=2ρB。两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S甲和S乙,且S乙=2S甲。现将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甲、乙两容器中(没有液体溢出),小球在B液体中处于悬浮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放入小球前,甲容器的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大于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

B.放入小球前,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小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C.放入小球后,甲容器的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大于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

D.放入小球后,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等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3.今年2月13日,我们国家出动11架运输机,空运军队支援湖北医疗人员和物资。下列关于运输机说法正确的是()

A.运输机水平正常飞行时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大

B.运输机起落架装有宽大的轮子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力

C.运输机起飞时在跑道上加速滑行,是为了增大运输机的惯性

D.运输机停在水平地面上时,所受的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4.图中的两个容器中盛有同种相同质量的液体,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 A、P B,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分别为F A、F B,则()

A.P A=P B B.P A>P B C.F A=F B D.F A>F B

5.现有量杯、水和一块橡皮泥,通过实验不能测出橡皮泥()

A.体积B.密度

C.在水中受到的压强D.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6.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重力和体积的关系图像,若用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正方体A、B。已知m A:m B=3:8,则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A.3:4 B.4:3 C.3:2 D.2:3

7.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同。现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体积,此时它们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为p甲、p乙,则

A.p甲可能大于p乙B.p甲一定小于p乙

C.p甲一定等于p乙D.p甲可能等于p乙

8.如图甲是西南大学校内的一座塑像,其基座结构类似于图乙和丙的模型。若A、B是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体物块,其边长分别是20cm、30cm,密度之比ρA:ρB=3:1。将A放在水平地面上,B放在A的上面,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5100Pa(如图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图乙中,物块A对地面的压力为204N:

②.物块A的密度为1.2×103kg/m3;

③.图乙中,B对A的压强为6000Pa;

④.若将物块B放在水平地面上,A放在B的上面(如图丙),要使B对地面的压强为

2800Pa,应将物块B沿竖直方向切去1 3

A.只有①、②、④正确B.只有①、②、③正确

C.只有①、②正确D.只有③、④正确

9.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现分别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若切去的高度相等,则甲被切去的质量可能多

B.若剩余的高度相等,则甲被切去的厚度一定多

C.若切去的质量相等,则甲被切去的厚度一定多

D.若剩余的质量相等,则甲被切去的厚度可能多

10.底面积200cm2,高为0.5m,重为10N的薄壁柱形容器,内装有0.3m深的酒精,置于水平桌面上.细线吊着质量为3kg,边长为0.1m的实心正方体A,使其一半体积浸入酒精中,如图,已知ρ酒精=800kg/m3,则此时

A.细线的拉力为56N

B.A浸入一半体积时,容器内酒精对底部的压强为2400Pa

C.若剪断细线,待稳定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将增加200Pa

D.若剪断细线,待稳定后,烧杯对桌面的压强将增加4400Pa

二、填空题

11.同学们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在某种液体中探究"阿基米德原理”,轻质弹簧A原长

cm的长方体物体,其下底面刚好接触足够深且装满液体的10cm,下面挂着底面积为602

溢水杯液面,此时弹簧长为13cm。调节升降台,使溢水杯缓慢平稳上升了8cm,弹簧刚好处于原长,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增大了3.6N,则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kg/m3。继续调节升降台缓慢上升,使物体刚好浸没在液体中,弹簧A的长度又改变1.5cm,则物体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为_________Pa(物体上表面始终与液面平行,下表面没有接触杯底,弹簧的仲长量与拉力成正比)。

12.如图所示,容器中装有水,ρ水=1.0×103kg/m3。水对容器底部B处的压强是

__________Pa,水对容器顶部A处的压强p A与水对容器底部B处的压强p B的比值

p A:p B=________。

13.如图,将半瓶矿泉水翻过来瓶口向下倒立在桌面上,则瓶对桌面的压强_____,瓶中水

对瓶底或瓶盖的压力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4.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若它们的质量相等且ρ甲>ρ乙,在它们上方各放置一个完全相同的铁块,则他们对地面的压强p 甲_______p 乙;若它们各自对地面的压强相等,且ρ甲>ρ乙,分别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体积后,则甲、乙的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 甲_______p 乙 (均选填“>”“<”“=”).

15.如图所示,将底面积为100cm 2的圆柱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当把一底面积为60cm 2、质量为300g 的物体A 放在圆柱体的正上方时,圆柱体对桌面压强的变化最为1p ?,桌面上还有一个底面积为200cm 2、内装有密度为0.8g/cm 3,深为10cm 某种液体的圆柱形容器(圆柱形容器重为10N) 。当用外力将物体A 刚好浸没在液体中时(液体未溢出,物体A 没有接触到容器底部) ,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为2p ?,若物体A 的密度为0.5g/cm 3,则

12:p p ??=________;若在物体A 上放一重物,使得物体A 刚好浸没在液体中且保持静

止,则此时桌面受到容器的压强_______Pa. (g 取10N/kg)

16.如图所示,有一圆柱形容器和一足够长的圆柱形金属块,其横截面积S 容:S 柱=3:1,容器中盛有水,金属块吊在一根细线下,现将金属块慢慢放入水中,则圆柱形金属块浸入水中深度为15厘米的过程中,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增大_________帕.若绳子从金属块底刚好接触水面到向下放15厘米,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增大________帕.

17.如图所示,某圆柱形容器中盛有两种不相溶的液体,它们的密度分别为ρ1、ρ2,液体的深度分别为h 1、h 2。则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为________________。

18.如图所示,A 、B 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内装等质量的不同液体a 、b ,且液面等高,则试管底部所受压强P a ______P b .(填“>”、“<”或“=”)

19.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瓶子,内盛部分饮料,瓶口用塞子塞紧,倒过来时,液体对瓶塞的压强比原来对瓶底的压强_____,原因是_____ ;瓶子对桌面的压强变_____,原因是 _________。若瓶子内盛满饮料,倒过来放置时,液体对瓶塞的压强与原来对瓶底的压强相比是_____,原因是_________。

20.酒精的密度为0.8×103千克/米3,其单位读作____。一只杯子最多可盛质量为0.2千克的水,如果改装满酒精后,酒精的质量一定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0.2千克,杯底受到的压强一定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三、实验题

21.某同学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实验前,要通过调试,保证压强计两边玻璃管中的液面______,组装好的压强计中的U 形管______(选填“是”或“不是”)连通器;

(2)压强计是通过观察U形管两侧液面的______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将探头放进盛水容器中,探头的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会______(选填“内凹”或“外凸”);

(3)如图甲、乙、丙所示,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在水中的同一深度处,使橡皮膜朝向不同的方向,观察到U形管内液面高度差______(选填“不改变”或“改变”)。

(4)若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应根据______两个图的实验现象进行对比;

(5)为了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该同学用水和盐水,利用图戊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若橡皮膜出现图示情况,说明隔板左侧的液体对橡皮膜压强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隔板右侧的液体对橡皮膜压强,则隔板______(选填“左”或“右”)侧的液体是盐水。

22.小明利用U形管压强计和装有水的大烧杯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实验中液体压强的大小变化是通过比较_____来判断的。实验前,小强发现压强计U形管两边红墨水的高度不相等,如图甲所示,他认为这种情况是由于装置漏气造成的,他的说法是_____(正确/错误)的,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_____(重新安装软管/多加一些红墨水)。

(2)排除故障后,他重新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发现随着金属盒没入水中的深度增大,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逐渐变大,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液体内部的压强与_____有关。(3)小明保持乙图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并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实验情形如图丙所示。比较乙、丙两次实验,小强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的结论_____(正确/不正确),原因是_____。

(4)小明发现,当探头在不同液体中的深度相同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对比不明显,他做了一些改进,下面操作不能使两侧液面高度差对比更加明显的是_____

A.将U形管换成更细的

B.U形管中换用密度更小的酒精

C.烧杯中换密度差更大的液体

D.使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加大且保持相同

23.小丽同学利用A、B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

(1)小丽将通过观察泡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2)比较甲、乙两图实验现象,能够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图

_________________所示实验。本实验中运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丁所示。他发现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为了研究圆柱体浸入水的过程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情况,某小组同学选用高度H、底面积S均不同的圆柱体A和B进行实验。如图所示,他们设法使圆柱体A逐步浸入水中,测量并记录其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h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接着仅换用圆柱体B 重新实验,并将全部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一中(实验中容器内水均未溢出)。

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数据中p和h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___________。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4、5与6或11与12数据中p和h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

③由实验序号3与8或4与10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发现两圆柱体浸入水的过程中,存在h 不同而p相同的现象。若用圆柱体A、B进一步实验,请在表二中填入拟进行实验的数据,使每一组实验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相同_____________。

25.小华同学用有挂钩的塑料吸盘来“估测大气压的值”,他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将蘸水的吸盘按在平滑的玻璃板上,挤出里面的空气,按住玻璃板,用弹簧测力计钩着吸盘上的挂钩,缓慢往上拉,记录吸盘刚刚脱离玻璃板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再测量出吸盘与玻璃板的接触面积,即可算出大气压的值,如图所示.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是:量程为20N的弹簧测力计1只,底面积为2cm2的吸盘,平滑的玻璃板.实验时,他发现当弹簧测力计拉至18N时,弹簧测力计正好离开玻璃板.

(1)那么,小华同学测得的大气压值是多少?

(2)该实验只能粗略测出大气压的值,结果并不精确,请指出你所设计的方案

..中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写出2点即可)

四、作图题

26.如图所示,一个重30 N的物体A沿斜面匀速下滑,受到斜面对它的摩擦力为10 N.请你在图中画出物体A所受重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

(_____)

27.如图所示,一重力为10N的物体静止在斜面上,请你画出物体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

28.按照题目要求完成下列作图:

(1)如图甲所示,灯笼用细线悬挂,处于静止状态请画出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如图乙所示,一重10N的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请用力的示意图作出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和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3)如图丙甲,重5N的小球悬挂在弹簧下端处于静止,请画出小球所受力的示意图。

五、计算题

29.周末小罗去吃火锅时,被店里的复古式搪瓷杯所吸引。喜欢研究的他利用杯子和电子秤以及身边的物品探究压强浮力问题。如图所示的杯子,他第一步测出杯子直径算出其底面积为100cm2,高为12cm;第二步将杯子放在电子秤上,此时读数为200g;第三步往杯中加入了深为5cm的水,再将一个质地均匀的圆柱体物件通过与之相连的轻杆缓慢浸入水中(如图所示) ,使得圆柱体有4/5的体积露出水面,此时杯子对电子秤的压强与加水5cm相比增加了400Pa,杆对圆柱体物件的拉力为1N。求:

(1)当加入5cm水深时,杯内的水对杯子底部的压强;

(2)圆柱体有4/5的体积露在水面时,电子秤的读数为多少g?

(3)当物体有3/5的体积露出水面时,杯子对电子秤的压强为多少?

30.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已知它们的边长分别为0.2米和0.4米,密度分别为4×103千克/米3和1×103千克/米3.求:

(1)正方体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甲.

(2)正方体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乙.

(3)若设想将正方体甲作竖直切割、正方体乙作水平切割,切下部分体积都为原来体积的1/2,如图所示.再分别将切下的部分置于对方的上表面,通过计算求出放置后甲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甲′与p乙′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

31.冰壶运动是冬奥会的比赛项目,如图甲所示.冰道的左端有一个发球区,运动员在发球区边沿的投掷线MN将冰壶以一定的初速度推出,使冰壶沿着冰道的中心线PO滑行,冰道的右边有一个圆形的营垒,如图乙所示,以场地上冰壶最终静止时距离营垒圆心O的远近决定胜负,投掷线MN与营垒圆心O的距离是30m.

(1)比赛时运动员可以用毛刷擦冰壶运行前方的冰面,目的是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滑动摩擦力,从而减慢冰壶运动状态的改变.

(2)某次从投掷线以3m/s速度推出的冰壶,经15s刚好运动到离投掷线30米的营垒圆心O处,则这段时间冰壶运动的平均速度是多大________?

(3)冰壶由花岗岩凿磨而成,质量为20Kg,与冰道接触的底面积约为200cm2,冰壶的体积为8×10 -3 m3,则这种花岗岩的密度为多少________?冰壶停在冰面上时对冰面的压强为多少?_______(g取10N/kg)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详解】 由公式

F G gV p gh S S S ρρ=

=== 因为甲、乙两个均匀的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即

=p gh gh ρρ=甲甲乙乙

且h 甲>h 乙,所以,ρ甲<ρ乙,当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后,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p g h h p gh ρρ=-甲甲甲甲 =(-)p g h h p gh ρρ=-乙乙乙乙

由于ρ甲<ρ乙,即ρ甲gh <ρ乙gh ,所以,p gh p gh ρρ-<-乙甲即p 甲>p 乙;

原来甲物体的高度小于乙物体的高度,原来甲对地面的压力小于乙对地面的压力,由题意可知,根据粗细均匀的物体压强计算公式p=ρgh ,切去相同的高度后,甲切去的体积较大,甲的密度更大,所以G 甲切>G 乙切;而原来的重力=剩余部分的重力+切去部分的重力,所以可知,G 甲>G 乙,即F 甲>F 乙,故ABD 不符合题意,C 符合题意。 故选C 。

2.C

解析:C 【详解】

AB .因为质量相等,所以甲乙两容器底部所受到的压力相等,A 、B 均不正确。 C .根据压强公式

p gh ρ=

知由2ρρ=A B ,小球在B 溶液中悬浮,说明

1

2

B A ρρρ==小球

所以小球在A 溶液中漂浮,设小球体积为V ,则A 液面上升的高度

12==V

V h S S ?甲乙

B 液面上升高度

=

=V

h h S ??甲乙

所以加入小球后,A 、B 两溶液的液体高度是相同,再根据压强公式p gh ρ=,知甲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是乙容器底部受液体压强的2倍。C 正确;

D .两容器放入小球后总质量还是相等的,因甲的底面积是乙底面积的一半,所以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是乙容器对桌面压强的2倍。D 错误。 故选C 。

3.D

解析:D 【详解】

A .飞机正常飞行时,有向上的升力,所以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故A 错误;

B .运输机起落架装有宽大的轮子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从而减小对地面的压强,故B 错误;

C .运输机起飞时在跑道上加速滑行,是为了增大升力,从而能升上空中,故C 错误;

D .运输机停在水平地面上时,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平衡力,故D 正确。 故选D 。

4.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B .由于容器装的是同种液体,则密度相同,由图可知:h A <h B ,由p=ρgh 可知:p A <p B ;

CD .A 、B 两个圆柱形容器中,装有质量相等的液体,则液体的重力相等,由于在圆柱形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所以对底面的压力也相等,即F A =F B 。

5.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 .向量杯内注入一定量的水记录体积为V 1,将橡皮泥完全浸没在水中,读出此时体积为V 2,由V 2- V 1即为橡皮泥的体积;

B .向量杯内注入一定量的水记录体积为V 1,将橡皮泥完全浸没在水中,读出此时体积为V 2,由V 2- V 1即为橡皮泥的体积,再将橡皮泥捏成船型,使其漂浮在水面上,记录此时体积为V 3,由V 3- V 1即为橡皮泥排开液体的体积,因为漂浮,所以此时浮力等于重力,由阿基米德原理F ρV g =浮液排可得:

()31F V g G mg V V g ρρ====-浮水水排

()31m V V ρ=-水

橡皮泥的密度为:

()3121

V V V V m V ρρ-=

-=水; C .由液体压强公式p gh ρ=可知要得压强需要知道深度,因此压强不可测; D .向量杯内注入一定量的水记录体积为V 1,将橡皮泥捏成船型,使其漂浮在水面上,记录此时体积为V 3,由V 3- V 1即为橡皮泥排开液体的体积,因为漂浮,所以此时浮力等于重力,由阿基米德原理F ρV g =浮液排可得:

()31F V g=V V g ρρ=-浮水水排。 6.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根据ρ=m

V =G

g V

=G gV ,由图像可知,甲物质密度为:

ρ甲=G gV 甲甲=-33120N 10N/kg 810m

??=1.5×103kg/m 3

, 乙物质密度为:

ρ乙=G gV 乙乙=-3320N 10N/kg 410m

??=0.5×103kg/m 3, 所以两种物质密度之比为: ρ甲:ρ乙=3:1。

因m A :m B =3:8,则两正方体体积之比为:

A B V V =A A B B m m ρρ=3381

=18

, 则两正方体边长之比为:

A B a a

12

, 则两正方体的底面积之比为:

A B S S =A B

2

2a a =2212=14

, 则两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A B p p =A A B B F S F S =A A B B G S G S =A A B B m g S m g S =3184

g g =32

。 故C 正确。

7.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根据p =

F G mg Vg Shg S S S S S

ρρρ=====gh 可得:'p 甲甲ρ=g 'h p ρ=甲乙乙,g h 乙,由题意知,'

p 甲='

p 乙,则ρ甲gh 甲=ρ乙gh 乙,由图知,h 甲<h 乙,所以,ρ甲>ρ乙,由图知,S 甲<S 乙,根据V =

S

h

可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体积后,正方体甲、乙高度的变化量△h 甲>△h 乙,所以,根据p =ρgh 可知,此时它们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 甲<p 乙,故ACD 错误,B 正确。

8.A

解析:A 【解析】 【详解】

①物块A 的底面积:S A =L A 2=(20cm )2=400cm 2=0.04m 2,物块A 对地面的压力:F =pS A =5100Pa×0.04m 2=204N ,故①正确;

②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图乙中物块A 、B 的总重力G 总

=F =204N ,由G =mg =ρVg =ρL 3g 可得:G A +G B =ρA L A 3g +ρB L B 3g =204N ,因为ρA :ρB =3:1,所以有:ρA ×(0.2m )3×10N/kg+1

3

ρA ×(0.3m )3×10N/kg=204N ,解得:ρA =1.2×103kg/m 3,故②正确;

③物块A 的重力:G A =ρA L A 3g =1.2×103kg/m 3×(0.2m )3×10N/kg=96N ,物块B 的重力:G B =G -G A =204N-96N=108N ,图乙中,B 对A 的压强:B B BA 2A A 108N =2700Pa 0.04m

F G p S S ===,故③错误;

④图丙中,沿竖直方向切去物块B 后,设剩余部分占物块B 体积的比例为x ,则物块B 剩余部分的底面积为S B ?x ,物块B 剩余部分的重为G B ?x ,A B B B ·x

2800Pa ·x

G G p S +=

=,

()2

96N+108N?x

=2800Pa 0.3m ?x ,解得2x 3=,即将物块B 沿竖直方向切去13

,故④正确。 综上可知,①②④正确,③错误。

9.C

解析:C 【分析】

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G=mg、m=ρV、V=Sh和压p=F

S

得出均匀实

心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根据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关系和高度关系得出两物体的密度关系;

(1)若切去的高度△h相等,根据m=ρL2△h得出切去质量的表达式,根据边长关系得出切去质量之间的关系;

(2)若剩余的高度相等,得出切去厚度的表达式,根据边长关系得出切去厚度之间的关系.

(3)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质量时,根据m=ρV=ρS△L=ρL2△L得出两者切去质量之间的关系,根据密度关系和边长关系得出切去厚度之间的关系;

(4)若剩余的质量相等,根据m=ρV=ρS△L=ρL2△L得出两者剩余质量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得出两者剩余高度之间的关系,然后与两者的边长关系得出切去厚度之间的关系;【详解】

设正方体的边长为L,则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F

S

=

G

S

=

mg

S

=

ρVg

S

=

ρSLg

S

=ρgL,

因p甲=p乙,

所以,ρ甲gL甲=ρ乙gL乙,即ρ甲L甲=ρ乙L乙,由图可知:L甲ρ乙;

(1)若切去的高度△h相等,则

△m甲=ρ甲L甲2△h,△m乙=ρ乙L乙2△h,

因L甲

所以,△m甲<△m乙,

即乙被切去的质量多,故A错误;

(2)若剩余的高度h相等,

因L甲

所以,(L甲-h)<(L乙-h)

即乙被切去的厚度一定多,故B错误.

(3)若切去的质量相等,

由m=ρV=ρS△L=ρL2△L可得:

ρ甲L甲2△L甲=ρ乙L乙2△L乙,

把ρ甲L甲=ρ乙L乙代入上式可得:

L甲△L甲=L乙△L乙,

把L甲

△L甲>△L乙,故C正确;

(4)若剩余的质量相等,则

ρ甲L甲2L甲剩余=ρ乙L乙2L乙剩余,

把ρ甲L 甲=ρ乙L 乙和L 甲L 乙剩余,

因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且甲剩余的边长大于乙剩余的边长, 所以,乙被切去的厚度多,故D 错误; 故选C .

10.C

解析:C 【分析】

(1)知道边长,求出正方体A 的体积,当正方体一半体积浸入酒精中,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正方体受到酒精的浮力,细线的拉力等于重力减去浮力;

(2)酒精深度为h ,A 浸入一半体积时,求出此时酒精深度,利用液体压强公式求容器内酒精对底部的压强;

(3)求出正方体的密度,因为ρA >ρ酒精,所以剪断细线,待稳定后正方体A 下沉至容器底,求出液面升高值,再利用液体压强公式求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值; (4)剪断细线前,烧杯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烧杯重力、酒精重力和正方体A 的浮力(即重力与细线的拉力之差)之和;剪断细线后,烧杯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烧杯重力、酒精重力和正方体A 的重力之和;所以剪断细线,待稳定后,烧杯对桌面的压力增加值等于细线的拉力值,利用p =F

S

求烧杯对桌面的压强增加值. 【详解】

A 、正方体A 的体积:V A =(0.1m )3=0.001m 3, 当正方体一半体积浸入酒精中时,V 排=

12V A =1

2

×0.001m 3=0.0005m 3, 正方体受到酒精的浮力:F 浮=ρ酒精V 排g =800kg/m 3×0.0005m 3×10N/kg =4N , 正方体的重力:G =mg =3kg×10N/kg =30N , 细线的拉力:F 拉=G ﹣F 浮=30N ﹣4N =26N ,故A 错

B 、A 浸入一半体积时,液面升高的高度:△h =V S 排容器=1

2A V S 容器

=3

420.000520010m m

-?=0.025m , 此时酒精的深度h′=0.3m+0.025m =0.325m , 容器内酒精对底部的压强:

p =ρ酒精gh =800kg/m 3×10N/kg×0.325m =2600Pa ,故B 错; C 、正方体的密度ρA =

A A m V =330.001kg m

=3000kg/m 3, 因为ρA >ρ酒精,所以剪断细线,待稳定后正方体A 下沉至容器底,

液面升高的高度:△h =12A V S 容器

=3

420.000520010m m -?=0.025m ,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值:△p =ρ酒精g △h =800kg/m 3×10N/kg×0.025m =200Pa ,故C

正确;

D、剪断细线前,烧杯对桌面的压力F=G杯+G酒+(G A﹣F拉),剪断细线后,烧杯对桌面的压力F′=G杯+G酒+G A,

剪断细线,待稳定后,烧杯对桌面的压力增加值:

△F=F′﹣F=G杯+G酒+G A﹣G杯﹣G酒﹣(G A﹣F拉)=F拉=26N,受力面积S=S容=200cm2=200×10﹣4m2,

烧杯对桌面的压强增加值△p=

F

S

42

26

20010

N

m

-

?

=1300Pa,故D错.

故选C.

二、填空题

11.2103 900

【解析】

【详解】

第一空.由题意知,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增大了3.6N,即排开水的重力为3.6N,则长方体物体受到的浮力为3.6N,此时弹簧刚好处于原长,即长方体物体

解析:2?103900

【解析】

【详解】

第一空.由题意知,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增大了3.6N,即排开水的重力为3.6N,则长方体物体受到的浮力为3.6N,此时弹簧刚好处于原长,即长方体物体上升3cm, 溢水杯缓慢平稳上升了8cm,则长方体物体在水中的长度为5cm,由阿基米德原理得,F浮=ρ液gV排=ρ液

gSh,则液体的密度为:ρ液=F

h

gS

浮=

42

3.6N

10N/kg6010m0.05m

-

???

=1.2?103kg/m3;

第二空.继续调节升降台缓慢上升,使物体刚好浸没在液体中,弹簧A的长度又改变

1.5cm,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故长方体物体对弹簧的压力为1.8N,即长方体物体受到的浮力增加了1.8N,此时长方体物体受到的浮力为5.4N,物体上表面始终与液面平行,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0,由浮力产生的原因知,下表面受到的压力等于浮力,即下表面

受到的压力为5.4N,物体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为:p=F

S

=

42

5.4N

6010m

-

?

=900Pa.

12.17∶35

【详解】

[1]由图可知,水对容器底部B处的压强为

[2]水对容器顶部A处的压强pA与水对容器底部B处的压强pB表达式为联立可知

解析:17∶35 【详解】

[1]由图可知,水对容器底部B 处的压强为

33B B 10kg/m 10N/kg 0.35m 3500Pa p gh ρ==??=水

[2]水对容器顶部A 处的压强p A 与水对容器底部B 处的压强p B 表达式为

A B A ()p g h h ρ=-水

B B p gh ρ=水

联立可知

B A A B A B B B ()0.35m 0.18m 170.35m 35

g h h p h h p gh h ρρ---====水水 13.变大 变小 【分析】

本题主要考察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的比较。第一空运用固体压强公式可以得出结论,第二空需要首先对液体压力和液体重力进行比较,再得出结果。

【详解】 [1]瓶对桌面的压强

解析:变大 变小 【分析】

本题主要考察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的比较。第一空运用固体压强公式可以得出结论,第二空需要首先对液体压力和液体重力进行比较,再得出结果。 【详解】

[1]瓶对桌面的压强属于固体压强,由于两种情况下压力都与总重力相等,而受力面积变小,根据公式F

p S

=

可知,压强变大。 [2]a 图中,水对瓶底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而在b 图中,水对瓶底的压力小于液体的重力。因此水对瓶底的压力变小。

14.> < 【详解】 [1]因为: , , 所以 ,

又甲、乙均为实心正方体,故 ,

在甲、乙上方各放置一个完全相同的铁块,则:

, , 由得 , 故 .

[2]由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体积△

解析:> < 【详解】 [1]因为:

m m =乙甲,

ρρ甲乙>,

所以

V V <甲乙,

又甲、乙均为实心正方体,故

S S 甲乙<,

在甲、乙上方各放置一个完全相同的铁块,则:

g G F m =+甲甲铁, g G F m =+乙乙铁,

由F

p S

=

得 F F =甲乙,

p p 甲乙>.

[2]由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体积△V 后,由于

ρρ甲乙>,

根据p gh ρ=得

h h 甲乙<, S 甲乙<S ,

则根据V Sh =可知截去的高度关系:

h h 甲乙>,

减小的压强:

p g h ρ=甲甲甲, p g h ρ=乙乙乙,

所以,

p p 甲乙>,

因为原来压强相等,所以剩余的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 p 甲乙<.

15.5:4 1540

【解析】 【详解】

第一空.将质量为300g 的物体A 放在圆柱体的正上方时,圆柱体对桌面压强的

变化量为:

当用外力将物体A 刚好浸没在液体中时(液体未溢出,物体A 没有

解析:5:4 1540 【解析】 【详解】

第一空.将质量为300g 的物体A 放在圆柱体的正上方时,圆柱体对桌面压强的变化量为:

1a 42

1110.3kg 10N /kg 300p 10010m F G mg p S S S -?=

====?; 当用外力将物体A 刚好浸没在液体中时(液体未溢出,物体A 没有接触到容器底部),物体A 的质量为300g ,物体A 的密度为0.5×103kg/m 3,则物体A 的体积:

43

33

0.3kg 610m 0.510kg /m m

V ρ

-=

=

=??物,

液体上升的高度为

4342

610m 0.03m 20010m V h S --?===?物容,

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为

332a 0.810kg /m 10N /kg 0.03m 240p p gh ρ==???=液,

a 12a 300p 5240p 4

p p ==; 第二空.容器中液体的体积为:

2V S h ==200×10-4 m 2×0.1m=2×10-3m 3,

液体的重力:

G gV ρ=液=0.8×103 kg/m 3×10N/kg×2×10-3m 3=16N ,

若在物体A 上放一重物,使得物体A 刚好浸没在液体中且保持静止,A 受到的浮力:

33430.810kg /m 10N /kg 610m 4.8N A F gV ρ-==????=浮液,

将A 与重物看成一个整体,受到浮力与两物体的总重力为一对平衡力,故G 物=F 浮=4.8N ,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液体、容器与两物体的重力之和,

16N 10N 4.8N 30.8N F =++=总,

故整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

a 42

230.8N p 1540p 20010m F S -===?总。

16.500Pa 750Pa 【分析】

首先要清楚圆柱形金属块浸入水中深度为15厘米的过程中,圆柱下降,液面上升;再求出圆柱形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根据容器底面积和金属块底面积的关系求出容器中

解析:500Pa 750Pa 【分析】

首先要清楚圆柱形金属块浸入水中深度为15厘米的过程中,圆柱下降,液面上升;再求出圆柱形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根据容器底面积和金属块底面积的关系求出容器中水面高度差,再求压强;绳子从金属块底刚好接触水面到向下放15厘米时,求出液面升高的,利用

p gh ρ=求压强的增大值.

【详解】

(1)圆柱形金属块浸入水中深度到15厘米的过程中,金属块排开液体体积V 排1=S 1h , 容器和圆柱形金属块的横截面积比为S 容:S 柱=3:1,那么水的高度增加为:

1112111

15cm 5cm 0.05m 333

V S h h h S S =

===?==排; 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增大值:

△p 1=ρg △h 1=1.0×103kg/m 3×10N/kg×0.05m=500Pa .

(2)金属块下放15厘米,相对于原来液面排开液体体积V 排’=S 1h ,那么水面高度增加为:

1211111

15cm 7.5cm 0.075m 322

V S h h h S S S S =

===?==--排, 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增大值:

△p=ρg △h=1.0×103kg/m 3×10N/kg×0.075m=750Pa .

17.ρ1gh1+ρ2gh2 【解析】 【详解】

设出圆柱形容器的内底面积为S ,则两种不相溶液体的体积:V1=Sh1,V2=Sh2,

由ρ=mV 可得,两液体的质量: m1=ρ1V1=ρ1Sh1,m2=ρ2

解析:ρ1gh 1+ρ2gh 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