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地理选修6习题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章末过关检测卷(一) 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地理选修6习题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章末过关检测卷(一) 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地理选修6习题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章末过关检测卷(一) 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地理选修6习题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章末过关检测卷(一) word版含答案

章末过关检测卷(一)

(测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读下列四幅景观图,回答1~2题。

①元谋土林②横店影视城一角

③香格里拉的千湖山④松赞林寺

1.这四处景观中,属于天然环境的是( )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四幅景观中,横店影视城和松赞林寺属于人类活动所创造出的人工环境;元谋土林是流水侵蚀的结果、千湖山是洼地积水成湖,均属于天然环境。

答案:C

2.影响松赞林寺景观形成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

A.岩石B.阳光

C.科学技术D.宗教信仰

解析:松赞林寺主要是藏传佛教寺院,影响其形成的最主要的因素是宗教信仰。

答案:D

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回答3~4题。

3.图中箭头③表示的人类活动可能引起( )

A.台风、寒潮B.地震、海啸

C.滑坡、泥石流D.土地荒漠化、盐碱化

4.为了防止风沙侵袭包兰铁路,在宁夏沙坡头地区,人们用草方格沙障来固定流沙,从而很好地保护了包兰铁路,人们的这种做法与图中对应的环节是( )

A.①B.②C.③D.④

解析:本题组考查人类社会和环境的关系。第3题,图中箭头③表示人类从自然界中获得的物质和能量。当人类索取资源方式不合理时,就会造成环境问题,进而引发一些自然灾害,如乱砍滥伐可能导致滑坡、泥石流灾害。第4题,箭头①表示人类作用于环境,这个作用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本题是人类正面作用于环境。

答案:3.C 4.A

下表代表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对四省区的危害程度(“+”号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据此完成5~7题。

甲乙丙丁

广东++++++++

四川+++++++

新疆+++++++

山西+++++++++

①寒潮②酸雨③水土流失④土地荒漠化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

解析:甲环境问题山西严重,应是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丙新疆严重,应是西北地区的土地荒漠化。

答案:B

6.乙类环境问题在广东省不严重的原因是( )

①森林覆盖率高②地形③降水充沛④纬度位置

A.①②B.②④

C.①③D.③④

解析:乙环境问题在山西最严重,新疆次之,而广东、四川很少见,可判断应是寒潮,广东纬度偏低,北部又有南岭的阻挡,所以寒潮几乎不会到达。

答案: B

7.为治理丁类环境问题,广东省采取的措施有( )

A.改进种植制度B.优化燃料消费结构

C.退耕还牧D.改善冬季供暖设施建设

解析:丁类环境问题是酸雨,是大量使用矿物燃料产生酸性气体所致,有效措施为优化燃料消费结构。

答案:B

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云南路南石林地区人工草坡、无植被耕地、天然草坡、柏树林等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空气中CO2浓度垂直变化曲线。据此完成8~9题。

8.据图分析,为了使当地地下土壤、岩石不易被溶蚀,最适宜的措施是( )

A.开垦大量土地为耕地

B.积极营造人工草坡

C.努力保护和营造柏树林

D.大力保护天然草坡

9.如果当地植被破坏严重,最终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

A.沙漠化B.泥石流

C.石漠化D.滑坡

解析:第8题,由图知,柏树林植被条件下CO2浓度最低,营造柏树林,可有效减慢石灰岩地区岩石的溶蚀速度。第9题,该地植被破坏易形成石漠化。

答案:8.C 9.C

10.可持续发展思想源远流长,下列文字能反映该种思想的有( )

①竭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②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③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④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田

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②③D.①③④

解析:①要求人们不要竭泽而渔,②说明保护森林要砍伐和抚育相结合,③说明统治者应该保护好本国的山川植被,这些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④说明火烧山林,这样不仅会造成植被的破坏,而且会造成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不利于土地、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答案:C

近年来,我国海洋渔获量大幅度下降,且捕上来的多是小鱼。据此完成11~13题。

11.产生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厄尔尼诺现象导致的气候异常

B.石油污染的结果

C.修筑人工岛和海港等设施的结果

D.过量捕捞,使渔业资源严重衰退

解析:注意捕上来的多是小鱼,而不是死鱼。

答案:D

12.对此,我国政府采取的主要对策是( )

A.对部分海域实行季节性“休渔”

B.改革渔具,加密渔网网眼

C.推进海洋农牧化生产

D.控制各种污染物的排放

解析:主要是针对过度捕捞而采取的对策。

答案:A

13.“一个地球,一个家庭”表达的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关系的主题是( )

A.大力发展经济,解决贫困问题

B.颁布保护环境的法律,建立环保机构

C.加强全球合作,共同保护环境

D.进行国土规划,搞好国土整治

答案:C

为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循环经济即是其中的一条重要措施。读某地循环经济示意图完成14~15题。

14.下列对图中循环经济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唯一途径

B.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实现废弃物再利用,使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C.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既能促进经济发展,又能降低环境污染

D.在农业中推行循环经济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并增加就业机会

15.我国下列省区中,最适宜推广图中循环经济模式的是( )

A.青海省B.四川省

C.广东省D.河南省

解析:第14题,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一条重要途径。第15题,青海省在河谷地带种植青稞,四川省、广东省广泛种植水稻,图中的粮食作物为玉米,所以应为河南省。

答案:14.A 15.D

二、综合题(共2小题,共40分)

16.读印度洋及周边地区主要环境问题分布简图,完成下列各题。(20分)

(1)在我国南方、北方、青藏地区中,酸雨现象较严重的地区是________地区,原因是什么?

(2)请你列举出印度洋中可能面临被淹没危险的低平岛屿国家,其主要的人为原因是什么?

(3)非洲北部荒漠化土地扩大的主要趋势是向______(方向)发展。

(4)澳大利亚墨累河下游地区盐碱化严重使得土壤退化,该现象最为严重的季节及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答案:(1)南方①南方有色冶金工业发达,排放大量酸性气体;②南方土壤为酸性,大气中尘埃为酸性;③南方大城市燃烧含硫量高的煤;④南方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风速小,酸性气体不易扩散;⑤南方阴雨天气多。

(2)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等。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破坏森林,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3)南(4)夏季。该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降水少,蒸发旺盛,工农业需水量大。

17.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土地资源利用景观图,该地区春分日正午太阳高度为60°,位于东8区,其中A为山区,B为丘陵梯田地区,F为库区北侧丘陵低山。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对于该地区的开发利用,当地政府有三种方案,你认为哪一种方案最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________。

第一种方案:A.营造薪炭林B.栽种苹果C.种植水稻D.养鱼、发展旅游业E.苹果加工厂F.营造防护林

第二种方案:A.营造防护林B.种花生C.种植水稻

D.养鱼、发展旅游业E.办花生加工厂F.种油菜、小麦

第三种方案:A.营造薪炭林B.栽培柑橘、茶叶C.种植水稻D.养鱼、发展旅游业E.办柑橘、茶叶加工厂F.营造防护林

(2)随着人口增长,劳动力也增加,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地表现出来,H处有大面积的湖泊沼泽地,G处是喀斯特地貌。既要发展经济,又不降低环境质量,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如何开发G、H两处土地资源?

(3)从该地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持续发展考虑,请你为该地区设计远景规划。

解析:

答案:(1)第三种方案

(2)G处喀斯特地貌可发展旅游业;H处湖泊沼泽可种植莲藕,放养鱼虾,发展水产养殖业。

(3)利用水库开发小水电;利用喀斯特地貌的溶洞发展旅游业、疗养、生物培养;利用山区种植蘑菇;利用丘陵建果园、茶园;利用湖泊沼泽和平原相结合发展养殖和平原种植业相结合的生态农业等。

初中地理-中国地理自然环境、资源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一、我国的疆域 (1)领土四至点 二、我国的行政区划 三、我国的人口

人口最多省:广东省,最少省:澳门 2、人口东多西少 (1)分布特点:人口分布不均,东多西少。大致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南多,西北少)。(2)影响人口分布因素 四、我国的民族 2、民族分布 (1)分布特点:a、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b、汉族遍布全国各地,主要集中东部和中部;c、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部分地形、地势和气候 一、我国的地形 1、地形特征及分布 (1)特征: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2)分布:a、平原、丘陵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b、山地、高原和盆地多分布在西部地区。

3、主要地形区及特征 (4)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4、山区面积广大 (1)优势:利于多种农业模式协调发展;生态旅游开发;山区急流可以发电。 (2)劣势:地面崎岖,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成本较高;生态环境脆弱,多山洪、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坡度大,不利于发展种植业。 二、我国的地势 1、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三、我国的气候 2、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1)降水时空分布不均 3、气候的主要特征 (1)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2)复杂多样 形成原因:背靠欧亚大陆,面向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形成典型的季风气候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脉为界

第二部分河流、自然灾害 一、以外流河为主 1、内流区与外流区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东南为外流河,西北为内流河 二、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1)水能资源:上游流经第一、第二阶梯,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有“水能宝库”之称。世界最大水利枢纽—长江三峡水利枢纽。 (2)水运开发:干流横贯东西,宜宾以下河段四季通航,享有“黄金水道”的美誉。 三、黄河的开发与治理

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练习

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环境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 A.环境是相对于中心事物而言的 B.环境是相对某项中心事物周围的所有事物 C.中心事物不同,环境的含义也不同 D.人类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中心与人类相关的所有事物 2、下列环境属于天然环境的是() A.城市环境 B.农田 C.高山草甸 D.黄河大堤 3、能促进人类与环境统一的生产活动是() A.山区毁林开荒 B.围湖造田 C.黄淮海平原上建造林网 D.过量抽取地下水 4、下列选项中全部属于社会环境的是() A、土地、岩石、矿物 B、社区、村落、动物园 C、丘陵缓坡、梯田、水产养殖场 D、阳光、空气、水 环境与人类既对立又统一。据此完成5题。 5、人与环境的对立性表现在() A.环境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环境可供给人类的物质和能量是有限的C.环境无法容纳人类产生的日益增多的废弃物 D.人类既是环境的产物,也是环境的塑造者6、能正确反映人类社会与环境关系的模式图是() 7、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 ①环境污染②人口增长过快③生态破坏④资源短缺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读世界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图7),回答8~10题。 8、图中a、b、c、d所反映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A.酸雨问题、荒漠化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 原始森林破坏问题 B.荒漠化问题、酸雨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 农田土壤侵蚀问题 C.酸雨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荒漠化问题、 原始森林破坏问题 D.荒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酸雨问题、 农田土壤侵蚀问题 9、与图中b环境问题无关的污染物是() A.工业排放的废气 B.家庭炉灶排放的废气 C.汽车排放的废气 D.建筑工地的扬尘 10、图中c环境问题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①加剧水土流失②诱发地质灾害③增加a的频率④增加地表水的下渗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1、下列环境问题的表现,主要属于生态破坏的是() ①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②土地荒漠化的加剧③放射性物质泄漏④土壤次生盐碱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地理环境对文明发展影响

地理环境对文明发展的影响 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在各个方面均取得较大的进步,其中文化作为我国人们的精神食粮也取得较大的发展。文化的发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也是非常多的,其中地理环境作为影响文化文章的重要因素,其在文化发展的整个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对于文化发展的研究,简要探析了地理环境对于文化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地理环境;文化发展;影响 引言 中华上下五千年,经历了这么久远的时间变迁,再加上人类大脑不断的开发和在地球上频繁的活动,形成了一定层级上的文化,也称之为文明。地理环境就是我们在文明发展道理上不可或缺的产物。其中文化发展与地理环境两者之间的关系既是文化地理学研究的重点也是文化史学研究的重要方面。地理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根本,是整个人类文明得以进步的文职源泉。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人们文明的进步起到很大的限制作用。特别是在人类整体生产力比较低下的古代社会,地理环境给人类文明的发展起到非常大的作用。现阶段,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地理环境和

人类文明发展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是一个非常值得大家深入研究的话题,这同时对于人类文明的进步也是非常重要的。 1.地理环境为整个人类文明的产生提供了全面的基础 众所周知,一个文明要想形成必须以一定的地域内部的物质条件为根本,同时这个一定的地域内部的地理环境在很大程度上给该地域内部的人类文明的产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例如,举世闻名的四大文明古国的发源地分别为:尼罗河流域;中国的黄河流域;印度河盆地以及两河流域全部处在非常优越的亚热带、热带以及暖温带等适宜的地区,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哺育形成了四个文明古国的优秀灿烂的文明。这些良好的地理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也促进了这些文明的传 播和发展。 那么为什么优先在这些地区产生了优秀的文明呢?这 也是由于文明的产生以发展需要充足的剩余时间所造成的。人类只有拥有除了繁重的劳动以外的充裕的时间,才能进行其他形式的活动。在这些整体生产能力比较低下的古代世界,正是由于这些优越的地理环境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生产力,为古代人民生产力的大发展提供了肥沃的资源,这才有剩余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成果的产生。当然,在我们强调自然环境对文明产生的基础作用时,绝不意味着要忽视人的能动作用。正如马克思所说的:自然条件的有利,

云南地理环境概述

云南地理环境概述 云南省位于东经97°31′至106°11′,北纬21°8′至29°15′之间,北回归线横贯本省南部,属低纬度内陆地区(图1-1-1)。全省东西最大横距864.9km,南北最大纵距990km。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东部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为邻,北部与四川省相连,西北部紧依西藏自治区,西部与缅甸接壤,南部和老挝、越南毗邻。云南是全国边境线最长的省份之一,国境线长达4060km,其中,中缅边界1997km,中老边界710km,中越边界1353km。国境线上有25个边境县。全省国土总面积39.4万km2,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4.1%,居全国第8位。全省辖16个州市,其中有8个民族自治州、8个地级市,下辖13市辖区、11县级市、76个县和29个自治县,共129个县级行政单位,省会昆明市。其他主要城市有玉溪、曲靖、个旧、蒙自、大理、楚雄、文山、保山、瑞丽、普洱、临沧、昭通、景洪、瑞丽等。 图1-2-1云南省区位 (1)地形地貌 云南地处中国大陆西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南缘与西南部云贵高原的结合部位,是一个低纬度、高海拔、山地高原为主的边疆内陆省份。全省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西北向东南呈梯级状逐级下降,高差很大。从北到南,坡降为6‰,平均每公里下降6m。其中西北部最高,平均海拔在4000m以上。山地像张开的

手指,由西北顺着地势分别向东、东南、南、西南和西等方向伸展,相对坳陷的地方,由河谷和陷落盆地组成。降至边缘地带,残余高原面或破碎的低山的海拔仍在1000m以上,河谷谷底、陷落的盆地则在1000m以下。省内最高点为德钦县怒山山脉的梅里雪山卡格博峰,海拔6740m;最低点为河口南溪河与元江汇合处,海拔76.4m。最高点和最低点直线距离不到900km,高差达6663.6m。 云南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有山地(高山、中山、低山)、高原、丘陵、盆地(坝子)、平原(河谷冲积平原)等地貌类型,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分布也十分广泛。滇中、滇南和滇西南地区外力以河流作用为主,在砂页岩及岩浆岩、变质岩等分布区,分别塑造出不同形态的山地与河谷。滇东、滇东南及滇西的部分地区,石灰岩地层分布广泛,在不同的外力作用下,形成不同的喀斯特地貌形态。滇西北的高山地区,地势高耸,气温较低,山顶终年积雪不化,所以虽然在岩石性质与构造体系等方面与南部无大差别,地貌形态差异的程度则较大,滇西南、滇南是流水作用形成的山地,滇西北是冰川作用和寒冻风化造成的山地。滇东一带是喀斯特地貌为主体,分别与流水地貌、构造地貌及重力地貌向结合。滇西北以寒冻风化、冰川地貌为主,又与流水侵蚀作用、喀斯特作用相间存在。滇西德宏州附近,以河流作用的山地为主,并与构造地貌、火山地貌等共同组合成一个新的结合体。 云南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山地和高原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94%(山地面积占84%,高原面积占10%),山地、高原间分布众多山间盆地(俗称坝子)。大致以金沙江—哀牢山断裂带为界,把云南划分为东西两大地形区。东部为高原地形,属云贵高原的西部。高原内部起伏和缓,古夷平面形态特征比较典型,坝子分布广泛,面积较大,多为湖积冲积型或断陷型,坝子的四周是一些起伏和缓的丘状山地,喀斯特发育,边缘受河流切割成中山山地。西部属横断山区,高原已基本解体,主要由中高山地组成,是省内重要的山地集中地带。坝子数量少,面积不大,多为沿河谷伸展的河谷冲积坝。据研究统计,全省约有面积大于等于10km2的坝子206个,面积约15340.2km2,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4%。云南高原约有面积大于等于10km2的坝子100个,西部横断山区约有面积大于等于10k m2的坝子106个(图1-1-3)。

《中国地理》题库

《中国地理》题库 第一篇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章国土概况 一、填空 1.中国陆地面积约万平方千米,占世界陆地面积的%。在世界各国居第位,仅次于和。 2.中国陆地边界约万千米。中国大陆海岸线北起南至,长万千米。中国岛屿海岸总长万千米。 3.中国大陆及沿海岛屿的领海,是以连结各基点之间的作为基线,由此基线起算,其外侧海里的水域是中国的领海。 二、选择 1.中国自然地理的研究对象是 (1)中国地理环境。(2)中国自然地理环境。(3)中国区域地理环境。 2.中国自然地理的研究内容是 (1 ) 研究中国全国及不同等级区域的自然地理过程、结构和区域分异规律。 (2)研究中国全国及不同等级区域的各自然地理要素性质、自然资源特点和人类开发利用的方向。 3.中国自然地理基本特征的概念是 (1 ) 是中国各自然地理要素特征的总和。 (2 ) 是中国各自然地理要素中有别于其他国家的表现之总和。 (3)是中国有别于其他国家的自然地理过程、结构的显著征象或重要因素,又是中国自然地理过程、结构的综合反映。 三、解释 1.自然地理过程 2.自然地理结构 3.区域分异 四、问答 1.中国地理位置和疆域对中国自然地理基本特征的形成有何作用? 2.中国自然地理基本特征的表现如何? 第二章地貌 一、填空

1.中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 、、。 2.第一级阶梯面的主要地貌类型是、,第二级阶梯面的主要地貌类型是、,第三级阶梯面的主要地貌类型是、、。3.世界的最高峰是,第二高峰是。 4.中国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列,它们是:北列、,中列、,南列。 5.中国南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 6.中国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列,它们是:西列、、、、,中列、、、 ,东列。 7.中国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等。 8.横断山脉是由一系列平行岭谷相间的高山深谷组成,从东向西依次有:邛崃山、 河,大雪山、江,沙鲁里山、江,宁静山、江,怒山、 江,高黎贡山。 9.台湾岛上山地占全岛面积的2/3,自西向东有五列北北东向平行山脉,它们依次是:、、、和。中国东部的最高峰就位于台湾岛上。 10.中国的四大高原中,分布在第一级阶梯的有,分布在第二级阶梯的有、和。 11.中国的四大盆地中,分布在第一级阶梯的是,分布在第二级阶梯的是、和。其中,是海拔最低的盆地。 12.中国最大的平原是,其次是和,它们都分布在第级阶梯上。 13.中国的丘陵中,胶辽丘陵包括和,东南丘陵包括、和。 14.中国最大的火山群分布在,第二大火山群称为火山群,它们都分布于向与向构造带的交汇地区。 15.中国的地质构造复杂,主要原因是由于中国是处于板块与 板块碰撞带,和板块与板块俯冲带附近。 16.新构造运动主要是指到晚喜马拉雅运动中的地壳运动。17.中国境内的地台主要有三处,即、和 地台。地台区的地壳运动比较和缓,反映在地貌上是以、和平原为主。18.地槽在现代地貌中表现为和。 二、选择 1.中国最长的山脉是 (1)喜马拉雅山脉(2)昆仑山脉(3)天山山脉(4)秦岭山脉 2.中国红层地形的红色岩系形成的环境是 (1)温带湿润环境(2)高温多雨环境(3)高温干旱环境 3.中国东部最高的山峰是

2018高二地理选修六《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笔记

目录 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 (2) 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环境 (2) 第二节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3) 第三节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 (5)

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环境 本节高考无考点,但是需要理解几个概念: 环境: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也就是说中心事物不同,周围事物的含义也相应不同。比如:以人类为中心事物,其他生物和非生命物质就是人类生存的环境。以生物为中心,其他非生命物质就是生物界的环境。 根据人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可将环境分为“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天然环境:指受人类影响较轻微,仍保留着天然生态特点的环境,如:原始森林、高山草甸、大漠盐湖、极地苔原等。 人工环境:指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社会劳动所创造的、须由人类介入才能维持的环境。如:城市建筑、工矿设施、农田水利、畜群牧场等。 例题1:下列不是人工环境的是( B ) A、城市与乡村 B、卧龙自然保护区 C、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D、贵州梯田 例题2:能促进人类与环境统一的生产方式( C ) A、山区毁林开荒 B、围湖造田 C、黄淮海平原上建造林网 D、过量抽取地下水 例2解析:问的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方式,只有C选项正确。

第二节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本节高考无考点,但需要理解几个问题: 1、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比如,对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水资源的争夺。 (二)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的矛盾。比如,部分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片面追求经济利益。 (三)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有些发达国家将重污染企业迁移到发展中国家等对污染物不先行治理而是转嫁给临近或别的国家地区。 (四)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的矛盾。例如,不节约用水、随地吐痰,传播疾病,影响人类健康等不注意细节,对个人是小事,但积少成多,构成对大众利益的一种侵害行为。 例题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古训告诫我们,在环境问题上,要正确处理的矛盾是( C ) A、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 B、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 C、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 D、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 例题2:日本等国明确表示不会承诺《京都议定书》第二期减排目标。日本的这一做法反映了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中的矛盾。( B )

浅谈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政治学作业 题目:浅谈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学号: 姓名:朱峰 浅谈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摘要】地理环境提供了人类生存的各种必需品,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础,是社会物质生活或社会发展的经常必要的条件之一,不同的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地理环境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是生产力发展相对低下的时期,有时地理环境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主要从地理环境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地理环境对生产力的作用以及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影响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三方面阐述了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关键词】地理环境社会发展作用 一、地理环境及地理环境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经常必要的条件之一,它包括在历史上形成的与人类社会生活相互起作用或

可能相互起作用的自然条件,如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壤、水文、矿藏、植物、动物,等等。地理环境是上述诸方面及其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复杂系统。不仅如此,不能只从自然物质及其运动规律来看待地理环境,还应当从人与自然的交互作用来看待。这样,地理环境不仅和各个地区、各个国家的人类活动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大系统,而且在今天,整个人类社会和整个地球已经形成了一个十分复杂的更大系统。以下,我们仅从宏观上分析地理环境与文化、民族、军事政治之间的关系。 (一)地理环境与文化起源。文化即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标志着世界历史新阶段开始的文明,最有影响的是: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化,欧洲爱琴海地区、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化,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文化,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古代中国文化。这四个著名的古文化区都处在纬度较低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这些地区气候温暖,降水虽少但有大河流经,在肥沃的冲积平原上,十分有利于灌溉农业的发展",是尼罗河的定期泛滥对古代埃及经济文化的影响最大。由于土地丈量的需要,早期的几何测量学得以发展;为了从事农业生产的需要,产生了天文学等。 一个文化出现,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必须经过相当长的周期。在文化酝酿时期,若有邻近游牧民族的入侵,则一线光明

高中地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1.3人类与环境习题含解析湘教版

第三节人类与环境 下图是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读图,完成第1~3题。 1.图中信息反映出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具有的功能是( ) ①提供生存空间②提供物质和能量③消纳废弃物④消纳新陈代谢的产物()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 A.过度开垦 B.过度放牧 C.过度樵采 D.过度养殖 3.下列地理事象属于该地自然环境对当前人类活动的反馈作用的是( ) ①土地沙化②水土流失③生物多样性减少④臭氧层破坏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第1题,当地的农业用地结构饼状图直接体现了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农产品和生产劳动场所的功能,而消纳废弃物及新陈代谢产物的功能未体现出来。第2题,根据当地地形结构图和农业用地结构饼状图可知,当地平原比重较小,但耕地比重过大,林地和草地比重小,说明当地存在过度开垦的现象。第3题,题干中的“江南丘陵”是题眼。严重的植被破坏将导致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环境问题,但不会出现土地沙化;臭氧层破坏是氟氯烃等破坏臭氧的物质大量排放造成的,与当地过度开垦无关。 答案:1.A 2.A 3.D 读人地关系相关模式图,完成第4~6题。

4.下列环境问题中,明显属于①环节后果的是( ) A水土流失 B.大气污染 C.地震 D.旱涝灾害 5.引发酸雨的环节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近年来的夏季在港澳沿海水域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赤潮”,导致大量的海洋生物死亡,其根本原因属于图中哪一个过程的过失行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第4题,水土流失是人类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引起的。第5题,酸雨是人类排放的酸性气体随降水降落到地面形成的。第6题,赤潮是人类排放的废水中含有丰富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使水体富营养化造成的。 答案:4.A 5.B 6.B 人类文明经历了从采猎文明到农业文明再到工业文明以及后工业文明的演进,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不同,环境问题也不同。据此完成第7~9题。 7.采猎文明时期,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 ) A.自然灾害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B.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C.人类对生物资源的破坏 D.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加剧 8.环境问题成为全球性的问题,是从( )

新教材 地理选修六:第1单元《环境与环境问题》知识梳理

地理精品教学资料(新教材) 2019.4 第一单元环境与环境问题知识汇编 1.1人类环境 1.环境分类:自然环境(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生物环境和地质环境等)和人工(社会)环境(包括居住环境、生产环境、交通环境、文化环境和旅游环境等)2.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关系:①环境与自然资源都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②环境影响资源的类型以及利用状况(人类在利用资源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环境因素,顺应自然变化规律并做出适当的调整)③自然资源开发对环境产生巨大影响(保护资源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 3.环境与生态系统的关系:①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环境(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群落内不同生物种群之间不停地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②环境影响生物的生理过程、形态构造和地理分布;③生物对环境具有指示和改造作用。 4.环境与人类的关系 环境与人类关系的发展:环境与人类的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原始社会人类对自然环境是一种依赖关系;农业社会人类开始改造自然,但还是靠大自然赏赐;人类对矿产资源掠夺性开采和对森林资源的破坏性砍伐,使得人类同自然环境的关系越来越不协调,同时也遭到大自然无情的报复。现代文明社会,人类已经具备在区域乃至全球范围内改造环境的能力。 环境与人类的关系: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发展要占据一定的空间,并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另一方面,人类新陈代谢和生产、生活消费活动的废弃物要排放到环境中,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废弃物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 1.2环境问题及其实质 1.环境问题的分类

按表现形式: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发达国家主要是环境污染,发展中国家主要是生态破坏)按发生的先后顺序:原生环境问题(如自然灾害和地方病等)和次生环境问题(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 2.环境问题的发展历史:一方面人类与环境问题相伴而生,另一方面人类又在不断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往往是旧的问题尚未解决,新的环境问题又不断产生,使得当代环境问题显示出大范围、高危害等新特点。 3.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巨大的人口压力、自然资源的不合理运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即伴随着人口、资源和发展而出现)。 4.环境问题产生的实质:环境问题就是资源问题、发展问题。其根源就是人类中心主义指导下的传统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转变观念和发展模式,寻求与自然相和谐的、健康的和高质量的生活方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3当代面临的环境问题 1.全球性环境问题 【①全球气候变暖】 形成原因: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量燃烧矿物(化石)燃料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如CO 2、CH 4等,同时由于人类大量砍伐森林,使得植被减少,造成大气中的CO 2含量增加,吸收地面辐射。 产生危害:①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②导致海平面的上升;③可能导致干旱、洪涝、暴雨等灾害性事件的增加;④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 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①减少燃烧化石燃料,降低CO

浅谈地理环境对体育的影响

浅谈地理环境对体育的影响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院、福建省明溪县第一中学黄志扬(365200) 摘要:,体育运动受地理环境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所以世界很多的体育运动形式都刻有深深的地理烙印。随着体育远动研究的发展和深入,地理环境对体育远动的影响已引起国际体育科学界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地理环境、体育、影响 世界很多的体育运动形式都刻有深深的地理烙印:英伦三岛上的近代户外运动,澳洲的水上运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冰雪运动,非洲黑人的长跑运动,我国蒙古族的马术、摔跤,藏族的登山等,还有我国“南人善舟,北人善马”之说。这些都是由于各国和各地区的地理环境组成要素不同,影响了体育运动项目的地域性分布,所以地理环境对体育远动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一、地理数理位置对体育远动的影响。 1、纬度的影响:不同纬度地区的昼夜长短不一,从一纬度到另纬度昼夜长短会改变从而造成人体正常的生物节律和生活节奏的紊乱;不同纬度地区的地磁强度、地球重力也不同。这些都会对运动员的身体和远动状态造成影响。 2、经度的影响:不同经度地区的时刻不同,所以运动员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不同经度)会出现时差的问题。时差会造成人体的生物钟、昼夜节律发生紊乱,出现很多症状:失眠、消化不良、反应迟钝,不能判断时间、工作能力下降、疲倦无力、情绪反常等等。为了使运动员有良好的竞技状态就必须采取措施克服时差的问题。可以先算出比赛地点与当地的时差是多少个小时,再根据时差数来提前或推迟几个小时练习、训练,以适应比赛地点的昼夜节律。如:27届悉尼奥运会用的是东10区的区时,而我国是东8区,比我国提前俩个小时,于是把运动员的作息时间提前俩个小时训练10天左右,有了这段时间适应就可以把运动员的时差影响减到最小程度,有利于我国的运动员发挥出较好的成绩。 二、天气、气候因素对体育的影响。 1、温度、降水的影响:大型远动会举办的地点和时间要考虑气温、降水的影响。夏季奥运会举办地的纬度不宜太高或太低,高纬度温度低,天气冷;低纬度温度高,天气热,所以往往选在温带。冬奥会应选在纬度高温度低的地方,因为它都是冰雪运动。季节方面应避开当地的雨季,对举办方和运动员有利。如北京奥运会开幕时间是2008年8月8日,从天气、气候因素看是不合理,因为8月北京刚好是雨季而且气温高,对我国的组织工作和各国运动员的比赛都会有影响,所以更理想时间应往后推到9月,进入秋季温带季风气候的北京降雨更少、气温更不炎热。 2、光照的影响:远动场(主跑道)方向原则上应以南北方向为好,因为运动时间一般多在早晨、上午、下午进行,南北方向可以避免太阳光线刺眼。运动场馆的窗户的朝向也应以南北方向为好,因为南北方向的窗户既有适量的自然光透人室内,又不会引起运动员“眩光”。 3、大气质量对体育的影响。 大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一氧化氮、臭氧等会对运动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单元检测卷

第一章测试卷 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大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4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黄河风情线、湿地保护、企业出城入园、大气污染防治……身居兰州,人们都能切身感受到近几年城市的发展和变化。2014年11月,国务院批复《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中明确提出,将兰州市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据此回答1~3题。 1。“环境友好型”中“友好”重在强调( ) A.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对立 B。人类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C。环境的客观性 D.人类的主观能动性 2。截至2014年,兰州市森林面积315、58万亩,森林覆盖率为15、96%。下列措施中,能有效提高兰州市林木覆盖率的是 ( ) A。善待林木,防止水土流失 B。植树造林 C。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 D.加强公园、比赛场馆及通往各个场馆两侧道路的绿化工程 3。下列叙述中,与“环境友好型”理念相符的是 ( ) A。在硬件建设方面,要把建设特色放在首位 B.全民参与 C。在市民中提倡主人翁意识、学习意识、参与意识、自律意识 D.兰州市要求公交车、环卫车、邮政车都使用清洁燃料 1~3、【解析】第1题,“友好”重在强调人类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环境发展客观规律的统一。第2题,解答本题时,要注意题目中“能有效提高兰州市林木覆盖率"这个要求,前三项都不能有效提高兰州市林木覆盖率,只有最后一项可以.第3题,“环境友好型”强调了市民的环境参与意识.A、B两项与“绿色"无关,C项因不明确市民与环境的关系故不能选。公交车和出租车等车辆使用清洁燃料能够减轻大气污染,有利于改善兰州市的大气环境。 【答案】1、B 2、D 3、D 4。下图中三幅漫画,联系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三幅漫画说明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只能是对立的 B。图示环境问题都是原生环境问题 C。生物在地球上已无法生存 D.图中反映了全球气温升高、森林被严重破坏、水体污染日趋严重等环境问题 【解析】第一幅图反映的是全球气候变暖,第二幅图反映的是森林被破坏后,小鸟失去

浅谈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大学 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 浅谈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 系 姓名文博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专业生态学 年级硕士一年级 学号 D1*******

任课教师明 完成时间2014年11月25日 浅谈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文博 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摘要: 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是一个古老的话题,7000年前河姆渡先民就对周边的地理环境进行改造,并生存下来,以此开创“骨器时代”[1]。人类社会发展所需的生产资料来于自然环境,这就不可避免的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破坏的程度逐步加深,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近年来,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是全世界的热点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就二者关系作简要叙述,并讨论如何正确、客观地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人类;社会发展;环境问题;破坏

Discuss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Qian Lifu Anhui University, School of Life Science Abstract: the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is an old topic, Hemudu ancestors, which created a "bone age", transformed the surrounding geographic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地理选修六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单元测试-word

2019-2019学年人教版地理选修六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湖泊数量的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 ①调蓄洪水的功能削弱;②湖水的减少可减轻当地的洪涝灾害;③使水生生物数量、种类减少;④可减小大气湿度,进而影响到局部地区气候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对大多数中国城市来说,较难实现“碧水蓝天”的主要原因是() A. 城市“热岛效应”使得城市多雨天,少晴天 B. 沙尘暴使得城市大气能见度变小,水域泥沙含量变大 C. 城市建设大兴土木,尘土飞扬,污水四溅 D. 城市排放的废气和废水造成城市大气和水域污染 3.读“我国逐年排放SO2情况”图,我国SO2排放量居高不下,下列因素与此无关的是() A. 能源消费结构特征 B. 生产技术水平 C. 环境保护观念 D. 人口众多 4.日本派专家帮助中国防治酸雨,韩国公民自发组织到北京西郊植树,这说明了() ①环境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 ②污染物质具有残留性 ③发达国家将污染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④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国际协作 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 5.下列污染原因与结果搭配不正确的是() A. 氟里昂等排放物——臭氧层破坏 B. 大量使用农药——土壤和水污染 C. 砍伐森林——酸雨 D. 二氧化碳大量排放——全球变暖 6.污染排放强度=污染排放量/工业总产值,下列污染排放强度大小排序和相关叙述正确是() A. 工业废气污染排放强度火电工业>电子通讯设备>啤酒酿造 B. 城市污染排放强度上海>太原>旧金山 C. 新疆石化行业污染排放强度下降与产业链延长有关 D. 西气东送与上海污染排放强度下降无关 7.近年,“PM2.5”成为媒体和公众关注的话题,它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可入肺颗粒物。读

浅谈地理环境对地域文化的影响

浅谈地理环境对地域文化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是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的。它作为文化的一根重要的指向标,在一定的程度上决定着文化的发展前途和发展方向,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文化的特色,促成了文化的多样性。有着不同地域环境的地区形成了具有自己地域特点的典型文化,在这之后进一步地产生了自己的宗教信仰,民族习俗,生活习惯等。首先,在中国内部,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以南北差异最为明显。主要表现在人文文化,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其次,我们还从本国走向世界,选取了地理环境与地域文化与中国存在显著差异的美国,将该地区受地理环境影响的情况与中国受地理环境影响的情况进行了总体上的比较。 标签:地理环境;地域文化;南北文化;中西差异 正文 我国南北方地理环境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从地理位置上看:北方较闭塞,与外界联系不便,而南方多临海,面向东南亚,便于与国内外各地的联系。从地形上看:北方多平原、戈壁、平坦开阔的高原,放眼四望,方圆几里乃至上百里地一览无余;而南方却是多低山丘陵,地形崎岖,少平原,地形地貌受山水阻隔,条块分割相当严重,则使平原地区也是沟壑纵横,视野被禁锢在狭窄的空间内。从气候上看:北方天气冷长热短,四季分明,降水少,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气温年较差大;南方气候较温和湿润,夏季高温,冬季温和,气温年较差较北方小,气候湿润,降水多。 一、我国南北方地域文化差异 从整体上看,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在南北差异的大框架下,它可以包括许多分支,如南北建筑差异、南北服饰差异、南北风俗差异、南北饮食差异、南北性格差异、南北语言差异、南北商业差异等。 从人文文化上看,我国的地域语言便最完美的阐释了地理环境的重要影响。我国语言的地理差异表现为南繁北齐,即南方语言繁杂,北方语言比较单一。北方广大地区都属北方方言区,即便北方地区中的两地相隔较远,两地语言有一些差别,但通话交流并没有太大障碍。而南方即使在同一方言区内,如闽方言区内,还分福州话、厦门话、莆田话、闽西话等,彼此差异极大,甚至听不懂。这些语言的形成与地理环境是有一定关系的。这是因为在北方地区,,为广阔的平原地区,老百姓们来往交流较为便捷,为更好的沟通,促使了语言的相近或相同,也促进了北方地区的语言融合。相反的,在我国南方地区,地形较多为山地丘陵,交通相对闭塞,人们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较为困难,地区之间有一定的隔离性,因此导致了相近地区间的语言也有较大的区别。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各色各样的方言。 北方人性格比较豪爽,南方人性格比较细腻。尤其是东北人说话都是大嗓门,

中国民居与地理环境、地方风俗地关系

关于中国民居与地理环境、地方风俗的关系的调查研究课题负责人:田园梁子(五班) 课题组成员:田园梁子朱成林政(五班) 课题指导老师:耿顺传王付江 第一部分课题的可行性分析和研究过程 一、课题的来源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多种多样,社会经济环境亦不尽相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这种传统的民居建筑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通过对中国民居的调查研究,开拓视野,深入了解在中国地域文化,并更好地将这种文化发扬光大,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 三、课题的研究计划 1、课题研究的方法 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 2、课题进程的安排 第一天:确定课题的研究方向,对地方民居有大致地了解。 第二天;多方面查找文献资料、媒体报道、照片,联系以前的实地考察经历,把资料进行汇总。 第三天:有条理地整理所搜集的资料,撰写研究报告。 第四天:对整个课题研究过程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研究报告,结题。 3.课题任务分工 田园梁子:总负责。对搜集到的材料进行编辑,整理和筛选。最后撰写结题报告。 朱成林:多渠道搜集文献。 政:搜集照片,媒体报道等。 第二部分课题研究的成果 1、容摘要:中国地理环境复杂,因此形成了各不相同的地方民居。我们将中国民居分为北方民居,南方民居,少数民族民居三大方面进行研究,每个小方面又具体地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民居建筑进行分析。最后通过中国民居的研究,我们发现应该对现有的这些民居建筑做到充分的保护,并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伟大的民居建筑特色,让中国民居走向世界,让世界为之震撼! 2、关键词:民居、地理位置、气候、地方风俗、保护与继承 3、研究结论: 一、中国北方民居与地理环境 中国北方黄河中上游地区窑洞式住宅较多,在、、、等黄土地区,当地居民在天然土壁开凿横洞,并常将数洞相连,在洞加砌砖石,建造窑洞。窑洞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节省土地,经济省工,将自然图景和生活图景有机结合,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筑形式,渗透着人们对黄土地的热爱和眷恋。

地理特征和地理环境的关系浅谈地理教学,加强地理环境教育

地理特征和地理环境的关系浅谈地理教学,加强地理环境教 育 教师教育的信念有两条:一个是教育追求有效,让教师用较少的 时间,得到较大的收获。另一个是教育就是激发,用榜样和实例激励, 用问题和交流启发。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地理活动的开展正是起到了 这样的作用。地理活动的开展是地理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提高学生素 质的重要手段。从课程目标上看,其不是单纯从地理知识着眼,而是从学生的素质发展着眼,着力促使学生主动地发展。这个过程是学生通 过自主活动、自主思考、自主实践,获得地理活动的一些体验,最终在地理活动中获得发展。 一、环境“资源有主、资源有价”内容的选择和配置 有关资源的内容也是中学地理课程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培养学生科学资源观(包括资源伦理观)的重要载体。当前中学地理课程中“资源”内容的选择主要集中在资源的分布与特点、资源的开发利用、资源问题三大方面。这三大方面均是资源伦理教育的切入点,但切入的角度主要是“资源有限”,对“资源有价”和“资源有主” 内容的关照力度明显不够,这对于完整资源伦理观念的培养是不利的。为了达成中学地理课程的预设目标——树立科学的资源观,有必要将 体现“资源有主”、“资源有价”观念的内容纳入到现行的中学地理课程中,使学生在明确资源有限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认识到:自然资

源是有主的,即它属于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个人,不能随意占有和使用;自然资源是有价的,应有偿使用。 从对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内容分析看,对于自然价值内 容的体现,其着力点还是在自然的经济价值(或资源价值)上。虽然在自然的生态价值上也有所体现,但力度还有待加强,尤其是在自然的 内在价值、自然价值多样性方面更是如此,这样的内容选择和配置必然影响学生正确自然价值观的形成。自然权利方面的内容就更显不足,亟待充实与完善。基于此,中学地理课程应适当增加有关体现自然价值和自然权利方面的内容,具体内容包括:自然除具有供人类使用的 工具价值外,还具有自身的内在价值;自然除具有经济价值外,还具有其他多方面的价值;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形态都有生存的权利,人类应 尊重其他生命形态的生存权利。其中,有关自然权利的内容有一定的抽象性,要求中学地理课程在相关内容的素材选取上力求生活化、具体化,使学生能从中自然领会到其蕴涵的道理。 二、注重讨论,培养学生地理批判性思维能力 地理思维的批判性是指善于冷静地考虑地理问题,能有主见地 分析评价地理事物,不迷信“权威”意见,不因受暗示而对自己原有正确判断发生动摇。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往往忽视对这一地理思维品质的培养,殊不知,当今科技发达的社会里,只有具备批判性思维品

试述自然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及发展的影响

试述自然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及发展的影响 民族大学民族文化学院郭萌萌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影响,而自然地理环境就是一种重要因素。在东亚大陆的地理环境适合农业发展的条件下,传统中国的民族心理、文化性格、生活习俗都随着这种条件产生并发展,散发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不一的光芒。 关键词: 自然地理环境中国文化农耕文明保守文化心理 一个民族形成稳定的民族文化,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基础、自然环境等。这其中,自然地理环境占据着重要地位。因为一个民族的立身之地就是以所在地理环境为基础的,并且影响到经济构成、名族心理等很多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长期维持下去,不至于像其他文明古国那样中断,并且形成了以农耕文化为主的中华文化,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民族心理的保守和封闭,同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是密不可分的。 从地理环境上看,传统中国的政权围比较固定,主要的围大致在太平洋以西,青藏高原以东,南海以北,蒙古高原的南部一带,也就是历史上的“华夏”,这也构成了中国现代版图的基本轮廓。这其中,最稳定的统治区域在阴山山脉和辽河中游以南,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以东的中国地。集中分布在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地区。这部分疆域也构成了中华民族的最初摇篮①。可以看出,这部分地域主要位于北温带地区。这部分地区气候温暖,土地肥沃,极适合农业发展。位于亚欧大陆的部,地域封闭,较少受到外部侵扰,文化传统得以延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生、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自然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的影响 纵观人类文明和文化的发展史,可以看到这样一个规律:那些远古时期的伟大

文明大都集中在大河流域,被称为“大河文明。”尼罗河流域产生了古埃及文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产生了古巴比伦文明,恒河流域产生了古印度文明。中国也不例外,在黄河和长江流域产生了古华夏文明。而西方的古希腊和雅典形成了典型的海洋文明,从此整个世界的文明形式就出现了很大的区别②。在古中国,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形平坦,以平原为主。以北温带为主的气候温暖湿润,水源丰富雨热同季。那时的黄土高原还是一片森林。在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下农业得以迅速地发展起来,这里也成为了中华文明的最初摇篮。现代的很多考古文献和考古发现证实:夏商周等远古文明的中心地区就是今天省的中部和北部、省南部、省的关中盆地、省的西南部和省的西部,其实这也是当时自然环境最优越的地区。中国远古的先民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从西部高原吹过来的土壤使得这里的土地的养分每年都能得到补充,而不用每年撂荒另寻他地,农业的持续发展得到了保证,农业发达,各种农耕器具出现的也很早。那么,中原地区出现先进的农耕文明就不足为奇了。中华文化发生的经济、人口、地理基础都已经具备了。从此以后,中国的先民世世代代都在这块土地上劳作,形成了中华文明的最初雏形。。在工业文明出现以前,哪个国家的农业经济最为发达,哪个国家的就实力强大。在中国这样的地理位置的支持下,中国的农业文明一直很发达,并且在世界上一直占据着遥遥领先的地位。 二、自然地理环境使中国文化得以发展和延续 随着农业的发展,中华民族已经不能满足于中原地区的土地了。中国历朝历代都鼓励垦荒和屯田,以扩大农业生产,使国力强盛,稳定统治。大量的移民向外扩散,所到的地方也自然就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向外传播。农耕经济是一种能够可以长期持续发展的经济,它不像商业经济那样充满风险和征服、被征服。虽然发展速度比较缓慢,但是在农耕经济的支持下,中国文化一直在向前发展从周边和外部来看,中国的地理环境有力保证了中国文化的延续。在疆域的东边是太平洋,南边是南海,西边有青藏高原阻隔。这样就整个把中国包围起来。天然的地理环境的屏障使得这一区域很少受到外族的侵扰,这就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外部保证。这时只有北部没有任何保障,坦露在北部游牧民族的面前,对整个文明的生存造成了极大威胁。从历史上看确实是这样,在古代各种交通都不发达的情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