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地震断层分布图(图)

中国地震断层分布图(图)

中国地震断层分布图(图)
中国地震断层分布图(图)

中国地震断层分布图

地震专家称建房时避开可有效防震10年内有望勾画出中国内地主要地震活动带

●在近年发生的历次大地震中,研究人员发现,断层带上的房屋倒塌、人员伤亡情况严重;但断层带以外的情况就要好得多。

●研究人员勾画出21多个大城市断层带,建房时避开这些断层带,就可有效防震。

●银川已探索在地震断层带两边宽两百米的地方建了绿化带,不准建房。

●到2020年左右,中国内地主要地震活动带都有望勾画出来,能有效减轻地震带来的破坏。

“东京南面曾预测有八级以上地震,等了30年还没有发生,没想到东北部却来了个9级地震。地震预测是世界性难题。”昨日下午,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徐锡伟在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作讲座时透露,研究人员已勾画出我国21个大城市断层带,建房时避开可有效防震。到2020年左右,有望把中国内地主要地震活动带勾画出来。

福岛核电站离地震带太近了

徐锡伟说,尽管国际原子能组织对核电站有严格的选址标准,但福岛仍不安全,因为它离地震活动带太近了。“核电站应该考虑选在地壳稳定区的中心,要远离地震带,离可能发生的大地震越远越好。”

徐锡伟介绍说,全世界存在三大地震带,一是环太平洋地震带,集中70%的大地震;二是喜马拉雅山到地中海的欧亚地震带,比较分散,不像环太平洋板块那么集中在一个狭长的地带,集中了20%的大地震;三是大洋中脊地震带,占大地震的5%左右。

东京等了30年没等到强震

环太平洋地震带活动相当强烈,1990年以来,16次破坏性强的大地震11次都发生在这个板块。从2004年苏门答腊大地震,到2008年汶川地震、2010年玉树地震、新西兰地震,再到这次日本大地震,表明现在的地震活动到了活跃期。

“地震的预测是世界性难题。”徐锡伟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有专家提出“地震空白论”,即地震会发生在以前没有发生过的空白区。日

本位于环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板块与北美板块三个板块相冲的地方。东京南面可预测的地震达八级以上,概率达到87%,但等了30年还没有发生。

北面可预测的地震只有7.7级、7.8级,但没想到东北部却发生了9级地震。日本所在的板块活动非常有规律,但预测仍很困难。可见地震的预测研究任重而道远。

在各地级市普查断层带

徐锡伟表示,1995年阪神大地震两天后,日本《朝日新闻》发表了一个示意图,表明倒塌的房屋和遇难者有三成分布在一个狭长带上。“我们在现场看到,在狭长带上大量民房倒塌,偏离断层的后院房子却完好无损。台湾地震后,我们去现场,发现房子破坏、河床移位、桥梁等灾害带也形成一个狭长带。汶川地震后,我们在现场调查,发现白露中心学校有一个断层从操场通过,隆起两米高。断层旁边不远的两栋教学楼是按可抗七级地震的标准建造的,产生了好多X形剪切线,但整栋楼没有大问题。地震断层带上的房子可以说是无坚不摧,但在断裂带以外,如果科学设计建筑物抗震标准,可以大大减轻破坏。”

徐锡伟说,我国处于环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等几个板块相接的地方,至少有495个地震断裂带。如果将断裂带很详细地勾画出来,可以有效减轻地震的破坏。

“从2004年开始,我们在人口集中的21个大城市进行了地层活动

断层带的研究,已经把它们的准确位置勾画了出来,建房时可以避开活动带。现在我们正在各地级城市进行相关普查。”徐锡伟说,“到2020年左右,我们要把中国内地存在的主要地震活动带勾画出来。此外,还要编制新一代的地震区划图,作为国家建设的依据和抗震的有效措施,这也是国家强制性标准,按这个标准建的房子可以有效减轻地震的破坏”。

吁立法禁止在断层带建房

问:日本大地震是否预示2012全球性灾难要来了?

答:没有证据表明2012灾难会发生。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全球发生过7次8.0级以上的地震,60年代智利大地震是9.5级,都发生在环太平洋板块。

问:有专家作过统计,好像大地震是10年一个周期,是吗?

答:地震确实是一种周期性的脉动,10年一个周期是统计上的概念,实际上有时可能长点,有时可能会短点。像苏门答腊9.3级地震发生在2004年,到现在才7年,看来地震活跃期还有几年。

问:这次日本大地震演出了一次“全武行”,地震、海啸和核事故接连发生。日本狭小的版图几乎全部处于地震活动带上,却布置了这么多的核反应堆、核电站,当年难道没有进行科学评估吗?

答:其实日本建核电站是经过相当严格的评估的。国际原子能组织对核电站从选址、建设到运营都有一系列非常严格的标准。像日本福

岛核电站是按照峰值加速度0.6个g来建设的,当初选址时预测在日本东北部沿岸可能发生的地震小于8级,而静冈到东京可预测的地震却是8级以上的。东京附近的8级大地震等了30年都没有等到,东北部这次9级地震却没有预测到。

问:日本东北部这次大地震发生后,是不是意味着今后东京湾相对来说会稳定许多?日本大地震后,对中国内地地震形势怎么看?

答:这些问题,科学家们正在探讨。

问:刚才您说,地震灾害主要发生在断层带,那是一个条带。只有避开它,不需要太远,灾害都会减轻很多。那是不是说,只要把断层带普查得很清楚,立法禁止在断层带建房,就可以减轻破坏?

答:是这样的。但核电站是个例外,不仅是避开,还要远离断层带。比如美国加州就立法要求核电站必须离开断层带50英尺。我国目前还没有法律规定建房要避让断层带,但有些城市已开始探索。比如,银川市就委托清华大学进行规划,在地震断层带两边宽两百米的地方建了绿化带,不准建房。希望各界人士呼吁一下,我国也要立法,让建筑物避开地震断层带的错动。(据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

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说明

本标准给出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及其技术要素和使用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一般建设工程抗震设防,以及编制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土利用规划。 2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1地震动参数区划seismic ground motion parameter zonation 以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指标,将国土划分为不同抗震设防要求的区域。 2.2地震动峰值加速度seismic peak ground acceloration 与地震动加速度反映谱最大值相应的水平加速度。 2.3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characteristic period of the seismic response spectrum 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开始下降点的周期。 2.4超越概率probability of exceedance 某场地可能遭遇大于或等于给定的地震动参数值的概率。 2.5抗震设防要求requirements for seismic resistance;requirement for fortification against earth quake 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破坏的准则和在一定风险水准下抗震设计采用的地震烈度或者地震动参数。 3 技术要素 3.1《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和《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的比例尺为1:400万。 3.2《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和《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的设防水准为50年超越概率10%。 3.3《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和《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的场地条件为平坦稳定的一般(中硬)场地。 3.4《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调整表》采用四类场地划分。 4 使用规定 4.1新建、扩建、改建一般建设工程的抗震设计和已建一般建设工程的抗震鉴定与加固必须按本标准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 4.2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的比例尺为1;400万,不应放大使用。 4.3下列工程或地区的抗震设防要求不应直接采用本标准,需做专门研究; a)抗震设防要求高于本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抗震设防要求的重大工程、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核电站和其他有特殊要求的核设施建设工程; b)位于地震动参数区划分界线附近的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 c)某些地震研究程度和资料详细程度较差的边远地区; d)位于复杂工程地质条件区域的大城市、大型厂矿企业、长距离生命线工程以及新建开发区等。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见图Al) 附录B (标准的附录) 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见图Bl)

断层解剖名词解释

-内囊:内囊是位于尾状核,背侧丘脑与豆状核之间的宽厚白质层,分为前肢、膝、后肢。 半卵圆中心: 在大脑半球胼胝体上方的层面,皮层深面的髓质呈半卵圆形。是由投射纤维,联络纤维,连合纤维组成。 侧脑室三角区:侧脑室中央部,下角和后角三者汇合处,呈三角形腔隙,称侧脑室三角区。第三脑室:是两侧背侧丘脑,下丘脑间的狭窄腔隙。 第四脑室:位于脑桥、延髓与小脑之间,形似帐篷。 第五脑室:即透明隔腔,是位于两侧透明隔之间的间隙。 第六脑室:又称Verga腔,位于穹窿连合与胼胝体间的一个水平裂隙,不恒定,位于胼胝体后半部。 中间帆腔:位于第三脑室顶的上方,穹窿体和穹窿连合的下方,为一尖向前的三角区,两侧界为穹窿的内侧缘,后界为穹窿体压部下方,前至室间孔。 静脉角:丘脑纹状体静脉和大脑内静脉连接处形成一个开放的锐角,造影上称静脉角,形态、位置较恒定,其前端为室间孔后界的标志。脑池:蛛网膜下隙在脑的沟、裂等处扩大,形成蛛网膜下池,亦称脑池。 上眶耳线:为眶上缘中点至外耳道中点的连线。经该线的平面约与颅底平面一致,沿此线进行颅脑扫描,有利于减少颅骨所致伪影及颅后窝结构的显示。 眦耳线:为外眦与外耳道中点的连线。 Reid基线:眶下缘至外耳门中点的连线,头部横断层标本的制作常以此线为准,冠状断层标本的制作也常以该线的垂线为基线。 鞍上池:位于蝶鞍的上方,包含交叉池、脚间池和桥池前部。 大脑外侧窝池:为额叶、顶叶、颞叶和岛叶之间的大脑外侧沟的脑池,内有大脑中动脉及其分支,并有大脑中浅静脉。 Willis环:位于大脑底部,环绕视交叉,灰结节和乳头体等,由一条前交通动脉和成对的大脑前动脉、颈内动脉的末端、后交通动脉及大脑后动脉组成。 咽隐窝:咽鼓管圆枕后方与咽后壁之间有纵行深窝,是鼻咽癌的好发部位之一。 咽鼓管咽口:鼻咽部侧壁上有三角形开口,位于下鼻甲后方1 cm。此口通鼓室,鼻咽部感染可经此蔓延至中耳。 声门裂:位于喉腔中部的一个呈矢状位的裂隙,由左右声襞及杓状软骨基底部所围成,分为前3/5的膜间部和后2/5的软骨间部,膜间部与发音有关,声门裂是喉腔最狭窄的部位,是异物易滞留的部位,也是上下呼吸道的分界。 前庭裂:咽鼓管两侧前庭襞之间的裂隙称前庭裂,较声门裂宽。 内脏格:喉与气管、咽与食管及甲状腺被颈筋膜中层包裹,位于颈前部,是内脏格; 支持格:颈深肌群、椎体以及臂丛根部和交感干等藏于颈深筋膜深层之内,位于颈后部,是支持格。 血管神经格:内脏格和支持格之间的左、右侧,有颈动脉鞘所包裹的颈总动脉(或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是血管神经格。主动脉肺动脉窗:升主动脉与胸主动脉之间至纵隔左缘,在CT图像上为一低密度间隙,称主动脉肺动脉窗,含有动脉韧带,气管支气管上淋巴结和左喉返神经。 纵隔:是纵隔胸膜间的全部器官、结构与结

GB 18306-2001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 图(有图)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 前言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三章第十七条、第十八条有关规定及工程建设对编制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需求制定的。 本标准吸收了我国近10年来新增加的、大量的地震区划基础资料及其综合研究的最新成果,采用了国际上最先进的编图方法。 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是为减轻和防御地震灾害提供抗震设防要求,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包括: a)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 b)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 c)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调整表。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D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地震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聿贤、高孟潭、徐宗和、薄景山、张培震、陈国星、谢富仁、李大华、冯义钧、许晏萍。 1 范围 本标准给出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及其技术要素和使用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一般建设工程抗震设防,以及编制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土利用规划。 2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1 地震动参数区划 seismic ground motion parameter zonation 以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指标,将国土划分为不同抗震设防要求的区域。 2.2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seismic peak ground acceleration 与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最大值相应的水平加速度。 2.3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 characteristic period of the

鼻咽部断层解剖图

借花献佛------刘国清(广东省中医院影像中心,2010.11) 1 Orbicularis oris muscle(口轮匝肌) 2 Levator labii superioris muscle(提上唇肌) 3 Maxilla (palatine process) and incisive canal(上颌骨和门齿管) 4 Levator anguli oris muscle(提口角肌) 5 Maxillary sinus(上颌窦) 6 Major zygomaticus muscle(颧大肌) 7 Soft palate(软腭) 8 Masseter muscle(咬肌) 9 Nasopharynx(鼻咽) 10 Medial pterygoid muscle(翼内肌) 11 Temporal muscle(颞肌) 12 Tensor veli palatini muscle(腭帆张肌) 13 Lateral pterygoid muscle(翼外肌) 14 Mandibular nerve (V3)(下颌神经) 15 Pharyngotympanic tube (auditory tube)(咽鼓管)(torus levatorius)(提肌圆枕/咽鼓管圆枕) 16 Maxillary artery(上颌动脉) 17 Longus capitis muscle(头长肌) 18 Retromandibular vein(下颌后静脉) 19 Ramus of mandible(下颌支) 20 Levator veli palatini muscle(腭帆提肌) 21 Glossopharyngeal nerve (IX)(舌咽神经) 22 Occipital bone, basilar part(basion)(枕骨/枕骨斜坡) 23 Internal carotid artery(颈内动脉)

地震区划图简介

地震区划图简介 一、我国地震区划图的沿革 建国以来,我国先后四次编制了全国性的地震区划图,分别为: 1、1957年地震区划图 2、1977年地震烈度区划图 3、1990年地震烈度区划图 4、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2000年8月1日,以国标形式正式颁布实施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进一步与国际接轨,采用反应谱双参数标定形式给出了一般场地条件下(Ⅱ类场地)50年超越概率10%的水平向峰值加速度区划图、特征周期区划图及参数调整表,并对其适用范围作了严格界定。 新区划图强调了地震环境对反应谱形状的控制作用和场地条件对特征周期的调整,其结果更有表征性。已颁布实施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2001)采用了新区划图的成果,按此进行抗震设计,提高了城市大量涌现的十几层至二十几层高层建筑的抗震水平。 二、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主要内容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是我国第一次以国家强制性标准形式颁布实施、并以首次地震动参数形式给出的区划图,所采用的抗震设防水准为50年超越概率10%(地震重现周期为475年),是根据地震环境、工程的重要性、国家的经济承受能力及所要达到的安全目标等综合确定的,这是目前国际工程界通常采用的风险水准。新区划图图件比例尺为1:400万,基础图件比例尺1:25 0万—1:600万。主要内容有:

1、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 新区划图为Ⅱ类场地对应50年超越概率10%的峰值加速度分区图,共分7个区:<0.05g、0.05g、0.1g、0.15g、0.20g、0.30g、≥0.40 g。《中国地震动烈度区划图(1990)》共分为5个区:<Ⅵ度、Ⅵ度、Ⅶ度、Ⅷ度、≥Ⅸ度。新区划图与《中国地震动烈度区划图(1990)》相比,相当于在Ⅶ-Ⅷ度、Ⅷ-Ⅸ度间进一步细分,增加Ⅶ度半、Ⅷ度半两档。 采用上述分区形式主要是考虑与烈度区划图的衔接,以及现行行业抗震设计规范的顺利过渡,能够满足面大量广的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抗震设计需要。峰值加速度的分区原则见表1。 表1 加速度分区原则 2、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 新区划图按Ⅱ类场地、阻尼比0.05考虑,将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Tg分为三个区: 1区:0.35sec;2区:0.40sec;3区:0.45sec。 Tg主要取决于地震危险性分析中,对50年10%地震动贡献最大的潜源的震级上限,震级上限越大,Tg越大。与现行抗震设计规范相比,新区划图给出的Tg偏于保守。 从近年来获得的大量强震加速度记录分析来看,加速度反应谱的特征周期一般较长,与现行规范中的有关规定差异较大。以《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为例,修订后的GB50011-2001规范采用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给出的Tg值,Ⅰ类场地设计地震一组、二组、三组的Tg分别为0.

褶皱与断层

(十八)读地层剖面示意图,回答问题。(13分) 沉积地层剖面以及其中的断层、褶皱等各种地质现象,就像一本地质历史教科书,记录了地壳发展、演化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是我们了解地壳发展演化的窗口。 51.判断地层剖面示意图中出现的岩石按成因划分各自所 属的岩石种类,并简述其所属岩石种类的特征差异 52.已知石灰岩、页岩、砂岩分别是深海、浅海、河湖沉 积的产物。根据该地层剖面岩层顺序,说明C层所处的 海陆环境,并分析从A层到C层地层形成的过程中海平 面升降的变化 53.判断下列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为⑤→ → → → ①断层的发生②砂岩沉积③页岩沉积④岩浆的侵入 ⑤页岩层与石灰岩层间侵蚀面的侵蚀作用 54.根据该地层剖面,归纳该地区地壳演化过程中内外力地质作用的各种表现。 内力作用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外力作用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九)读某地区等高线图回答问题。(10分) 55.C处为地形,其相对高度不低于米。 56.图示地区地质构造是。 57.甲地的地形是。从岩性判断,甲地可能为 地貌,地表可以见到、等地貌类型。 建设铁路时可能需要解决由于地下多而造 成的隐患问题。 58.该地区地质历史经历了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新生代第三纪早期的地壳运动统称为运 动,新生代第四纪发生了和人类出现 两个重大事件。 (四)读地层剖面示意图,回答问题。(13分) 51、花岗岩属于侵入岩(岩浆岩),(1分)砂岩、页岩和石灰岩属于沉积岩;(1分)侵入岩结晶充分,晶体颗粒较粗;(1分)沉积岩有明显的层理构造,(1分)含有化石。(1分) 52、C层表示该区为陆地环境;(1分)A层到C层地层形成的过程中海平面下降。(1分) 53、⑤③②④①;(2分) 54、内力作用表现:断层、地壳的升降运动、岩浆活动(2分) 外力作用表现:沉积地层、侵蚀面的形成(2分) 化;有利于减轻环境压力(3分) (五)读某地区等高线图回答问题。(10分)

褶皱与断层

褶皱与断层 一、嵩山基本构造特征 中朝淮地台的南缘,嵩起台陆,相继的运动为嵩阳运动——中岳运动——少林运动-——燕山运动——因爱运动。以皱为主,总体呈近东西向,一系列背斜、向斜、穹窿构造,契山大向斜,嵩山大背斜,断裂以北西、南动向为主,有两条大断裂:唐岳庙断裂、无指令断裂,将嵩山分为:少室山、太室山、五指岭。矿产资源丰富(煤、铁、铝土、耐火粘土等)。 二、构造类型 1、褶皱 岩层弯曲现象称为褶皱。岩层在构造运动作用下,或者是在地应力作用下,改变了岩石原有状态,不仅使岩层发生倾斜,而且大多数形成各种各样的弯曲。褶皱是岩层塑性变形的结果,是地壳中广泛发育的地质构造的基本形态之一。褶皱的规模可以长达几十到几百千米,也可以小到在手标本上。褶皱构造指一系列弯曲的岩层,而把其中一个弯曲称褶曲。褶曲可分为背斜和向斜。 中岳庙后斜歪背斜 褶曲的要素:1、核:褶曲的中心部位。2、翼:指褶曲核部两侧的岩层。3、轴面:平分褶曲两翼的假象平面。4、枢纽:褶曲岩层的同一层面与轴面的交线。 5、轴:轴面与水平面的交线。 6、褶曲两翼会合的部分,即从褶曲的一翼转到另一翼的过渡部分。区分背斜和向斜的方法:根据组成褶曲核部和两翼的岩层

的新老关系来区分,即褶曲的核部是老岩层,而两翼是新岩层,就是背斜;相反,核部是新岩层,两翼是老岩层,就是向斜。在中岳庙后的少顶山后沟由一个高约62米的斜歪背斜,属张性解理,向北倾斜。 1、断裂 地壳中岩石,特别是脆性较大和靠近地表的岩石,在受力情况下容易产生断裂和错动总称断裂构造。 A、节理 几乎在所有岩石中都可看到有规律的、纵横交错的裂隙,称节理。节理即断裂两侧的岩块沿着破裂面没有发生或没有明显发生位移的断裂构造。节理的长度、密度相差很悬疏。沿着节理劈开的面称节理面。节理面的产状和岩层的产状一样,用走向、倾角和倾向表示。 分类:按成因分为构造节理和非构造节理。 根据节理与所在岩层的产状要素的关系分为走向节理、倾向节理、斜向节理、顺层节理。 根据节理的走向与所在褶曲枢纽关系分为纵节理、横节理、斜节理。 根据产生节理的力学性质分为张节理、剪节理。 B、断层 岩块沿着断裂面有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称为断层。断层的规模有大有小,所波及的深度有深有浅(深可切穿岩石圈或地壳,浅可切穿盖层或只在地表);形成的时代有老有新;有的是一次构造运动的结果,有的是多次构造运动的结果;有的已不活动,有的还在继续活动;形成断层的力学性质或张或压或剪,各不相同。 按两盘相对运动的方向,断层可分为基本的三类;正断层、逆断层和平推断层。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称正断层,断层面倾角一般较陡。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是逆断层,断层面倾角变化较大,从陡倾到近水平。一系列低角度逆断层组合起来,被冲断的岩片就象屋顶上的瓦片那样一个叠一个,可形象地称为叠瓦状构造。如果断层两侧的岩石不是沿断层面上下移动而是沿水平方向移动,则称平推断层。如果把这三类断层与形成的构造应力联系起来,通俗地说,正断层由拉张应力引起,逆断层是挤压应力的结果(故常造成地壳的缩短),平推断层则与剪切应力有关,其断层面常近直立。 识别断层的标志(1)断层滑面(2)断层擦痕(3)断层破碎带(4)断层角砾岩(5)断层中断(6)岩层重复和缺失(7)断层涯等。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 1 范围 本标准给出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及其技术要素和使用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一般建设工程抗震设防,以及编制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土利用规划。 2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1地震动参数区划 seismic ground motion parameter zonation 以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指标,将国土划分为不同抗震设防要求的区域。 2.2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seismic peak ground acceloration 与地震动加速度反映谱最大值相应的水平加速度。 2.3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 characteristic period of the seismic response spectrum 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开始下降点的周期。 2.4超越概率 probability of exceedance 某场地可能遭遇大于或等于给定的地震动参数值的概率。 2.5抗震设防要求 requirements for seismic resistance;requirement for fortification against earth quake 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破坏的准则和在一定风险水准下抗震设计采用的地震烈度或者地震动参数。 3 技术要素 3.1《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和《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的比例尺为1:400万。 3.2《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和《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的设防水准为50年超越概率10%。 3.3《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和《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的场地条件为平坦稳定的一般(中硬)场地。 3.4《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调整表》采用四类场地划分。 4 使用规定 4.1新建、扩建、改建一般建设工程的抗震设计和已建一般建设工程的抗震鉴定与加固必须按本标准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 4.2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的比例尺为1;400万,不应放大使用。 4.3下列工程或地区的抗震设防要求不应直接采用本标准,需做专门研究; a)抗震设防要求高于本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抗震设防要求的重大工程、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核电站和其他有特殊要求的核设施建设工程; b)位于地震动参数区划分界线附近的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 c)某些地震研究程度和资料详细程度较差的边远地区; d)位于复杂工程地质条件区域的大城市、大型厂矿企业、长距离生命线工程以及新建开发区等。

新版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GB18306 2015 的主要变化 刘晓东

中国标准导报 2015 / 09 中国是一个多震灾的国家。地震频度高,强度大,分布广。百年来的资料表明,中国平均5年左右就会发生1次7级以上地震,平均10年左右就会发生1次8级以上地震。依据地震区划图提高房屋建筑和工程设施的抗震能力和土地利用规划水平,是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途径。 2015年5月15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了强制性国家标准GB 18306—2015《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该标准将于2016年6月1日开始实施。GB 18306—2015的发布实施,为新时期全面提高我国的抗震设防能力提供了法律保障和科学依据。 一、标准的修订背景 2000年以来,国家加强了地震监测系统建设,地震台网布局更加合理,并逐步实现了地震观测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数据处理自动化,实现了对中国大陆全覆盖监测。同时,实施了国家GPS观测系统一期、二期工程,中国大陆形变监测和地球物理场监测能力显著提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城市活动断层探测和针对主要断裂带的活动断层调查。观测系统的完善和大规模的调查,获取了大量的新资料。与此同时,国家科技计划支持了中国大陆强震机理、强震危险预测关键技术等重点项目研究,对中国大陆强震危险性取得了突破性的新认识,形成了一些先进的模型和关键技术。 GB 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是2001年8月1日开始实施的。10多年来,该标准在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社会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国汶川“5?12”8.0级地震、日本东北太平洋海域“3?11”9.0级地震等国内外特大地震灾害事件发生后的经验教训,对防范特大地震的灾难性后果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型城镇化、“一带一路”等国家发展战略持续推进,广大人民群众对地震安全需求不断提高,对防震减灾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这些都为地震区划图的进一步发展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客观上也要求地震区划图应适时更新。依据新资料、新成果和新认识,对GB 18306—2001进行修订势在必行。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的规定,中国地震局于2007年启动了GB 18306—2001的修订工作。经过地震系统内外广大地震、工程等多个领域科技工作者几年的努力,完成了新版地震区划图的编制。 二、技术要素的修订 GB 18306—2015的编制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考虑公众在地震中的生命安全问题,将抗倒塌作为编图的基本准则。技术上,充分吸纳了国内外最新的科研成果和研究资料;使用上,采用双参数调整,并提出“四级地震作用”取值;结果上,消除不设防区,全国设防参数整体上有了适当提高。在GB 18306—2015的地震区划图编制过程中,中国地震局与住建、水利、核电等相关部门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讨论,并广泛征求吸纳国务院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级地方政府等多方意见与建议。与GB 18306—2001的地震区划图相比,GB 18306—2015的地震区划图基础资料更加扎实,技术依据更加充分,科学认识更加全面,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工程适用性。 考虑社会经济发展与国家地震安全政策的变化, 新版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的主要变化 刘晓东 (中国质检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鼻咽部断层解剖图

1 Orbicularis oris muscle (口轮匝肌) 2 Levator labii superioris muscle (提上唇肌) 3 Maxilla (palatine process) and incisive canal (上颌骨和门齿管) 4 Levator anguli oris muscle (提口角肌) 5 Maxillary sinus (上颌窦) 6 Major zygomaticus muscle (颧大肌) 7 Soft palate (软腭) 8 Masseter muscle (咬肌) 9 Nasopharynx (鼻咽) 10 Medial pterygoid muscle (翼内肌) 11 Temporal muscle (颞肌) 12 Tensor veli palatini muscle (腭帆张肌)13 Lateral pterygoid muscle (翼外肌) 14 Mandibular nerve (V3)(下颌神经) 15 Pharyngotympanic tube (auditory tube)(咽鼓管)(torus levatorius)(提肌圆枕/咽鼓管圆枕) 16 Maxillary artery (上颌动脉) 17 Longus capitis muscle (头长肌) 18 Retromandibular vein (下颌后静脉) 19 Ramus of mandible (下颌支) 20 Levator veli palatini muscle (腭帆提肌)21 Glossopharyngeal nerve (IX)(舌咽神经) 22 Occipital bone, basilar part(basion)(枕骨/枕骨斜坡) 23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颈内动脉) 24 Parotid gland (腮腺) 25 Vagus nerve (X)(迷走神经) 26 Internal jugular vein (颈内静脉)(superior bulb)(颈静脉上球) 27 Hypoglossal nerve (XII)(舌下神经) 28 Vertebral artery (椎动脉) 29 Interpeduncular cistern (脚间池) 30 Sigmoid sinus (乙状窦) 31 Mastoid cells (乳突小房) 32 Medulla oblongata (延髓) 33 Vermis (小脑蚓部) 34 Tonsil of cerebellum (小脑扁桃体) 35 Occipital bone (枕骨) 36 Cerebellar hemisphere (小脑半球)(posterior lobe)(后叶) 37 Cisterna magna (枕大池)(posterior cerebellomedullary cistern)(小脑延髓池)

鼻咽部断层解剖图

借花献佛------国清(省中医院影像中心,2010.11) 1 Orbicularis oris muscle(口轮匝肌) 2 Levator labii superioris muscle(提上唇肌) 3 Maxilla (palatine process) and incisive canal(上颌骨和门齿管) 4 Levator anguli oris muscle(提口角肌) 5 Maxillary sinus(上颌窦) 6 Major zygomaticus muscle(颧大肌) 7 Soft palate(软腭) 8 Masseter muscle(咬肌) 9 Nasopharynx(鼻咽) 10 Medial pterygoid muscle(翼肌) 11 Temporal muscle(颞肌) 12 Tensor veli palatini muscle(腭帆肌) 13 Lateral pterygoid muscle(翼外肌) 14 Mandibular nerve (V3)(下颌神经) 15 Pharyngotympanic tube (auditory tube)(咽鼓管)(torus levatorius)(提肌圆枕/咽鼓管圆枕) 16 Maxillary artery(上颌动脉) 17 Longus capitis muscle(头长肌) 18 Retromandibular vein(下颌后静脉) 19 Ramus of mandible(下颌支) 20 Levator veli palatini muscle(腭帆提肌) 21 Glossopharyngeal nerve (IX)(舌咽神经) 22 Occipital bone, basilar part(basion)(枕骨/枕骨斜坡)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关于贯彻执行《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的通知(闽建设〔2002〕37号) 关于贯彻执行《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的通 知 (福建省建设厅、福建省地震局,2002 年4 月30 日,闽建设〔2002〕37 号) 各设区的市建设局、地震局(办):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以下简称《区划图》)已于2001 年2 月 2 日发布,自2001 年8 月 1 日起实施。鉴于《区划图》较原《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有较大变化,为了便于操作,根据《区划图》,省建设厅和省地震局联合组织有关专家,对我省现有建制乡(镇、办事处)抗震设防烈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进行划定,并制定《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福建省区划一览表(详见附件1)和《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福建省区划一览表(详见附件2)。为使《区划图》得到全面贯彻执行,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新建、改建、扩建一般建设工程的抗震设计、施工、验收以及编制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土利用规划均要按本标准执行。 二、根据《区划图》使用规定,下列工程或地区的抗震设防要求不应直接采用本标准,需做专门研究: 1、抗震设防要求高于本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抗震设防要求的重大工程、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核电站和其他特殊要求的核设施建设工程; 2、位于复杂工程地质条件区域的大城市、大型厂矿企业、长距离生命线工程以及新建开发区等。 三、建筑工程使用《区划图》时,按相关设计规范执行。 附件:1.《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福建省区划一览表 2.《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福建省区划一览表 附件 1 《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福建省区划一览表

鼻颅底CT、MRI及底断层解剖对照图谱

内容简介 我国的鼻颅底外科在手术入路上不断改良和创新,已能进行鼻内镜下颅底外科手术,并能应用先进手术器械和新技术术中CT、MRI、手术导航等技术,使综合治疗效果有所提高,但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鼻颅底外科的发展方兴未

艾,而影像应用解剖学研究是安全开展鼻颅底微创手术前提条件之一。本书采取同一层面的CT和MRI影像断层对照观察,同时配以相应的火棉胶切片,能让读者从多个侧面理解鼻颅底解剖结构特征,相信会对安全开展鼻颅底相关手术有所帮助。 作者简介 韩德民教授,男,1951年5月生,中共党员。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获中国医科大学医学博士、日本金泽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和医学哲学博士学位。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院长、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世界华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协会理事会会长、中国医师协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会长。曾获国家优秀归国人员奖、中国医学基金会医德风范奖、华夏医魂十大杰出院长、王忠诚优秀人才奖、何梁何利奖等十余项殊荣。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鼻内镜外科技术、鼻变态反应学、鼻及颅底微创外科技术、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嗓音医学、人工耳蜗技术基础与临床应用以及喉恶性肿瘤的临床及基础研究等。已发表学术论文近300篇,主编专著20余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成果15项和发明专利3项。 领导课题组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病理生理学、解剖影像学及临床治疗等方面进行系列研究。系统阐述了鼻内镜外科的基本内涵,率先提出了影像学筛窦骨化分型,主持制订了国内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期和疗效评定标准,首先在国内倡导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围手术期的综合治疗,促进了传统鼻外科不断向鼻内镜微创外科转变。完成“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诊治研究”,成果获2001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发明鼻腔清洗器及鼻腔手术硅胶管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取得显著疗效,并分别获国家专利。最早提出喉癌转移过程中喉声门上区与声门区的解剖学分界,为喉癌手术保留喉功能奠定了理论基础,并在国内最早采用CO2激光显微技术治疗早期喉声门癌。提出联合使用多种客观测试指标估算主观测试结果的方法,扩大了人工耳蜗植入术的适应证。创建国内第一所临床听力学校和本科听力学专业。主持制订了我国咽喉科学领域第一部OSAHS 诊疗指南,创建了H-UPPP术式。 目录 绪论鼻颅底手术的现状和未来 第一章鼻颅底相关成像技术和解剖学研究方法 第一节鼻部CT扫描方法和参数 第二节鼻窦、鼻腔及鼻咽部MRI 第三节鼻颅底主要组织结构在CT及MRI显像特点和鉴别 第四节火棉胶切片制作法 第五节阅图说明 第二章鼻颅底断层影像和薄层切片图对照 第一节水平位图集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主要内容

二、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主要内容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是我国第一次以国家强制性标准形式颁布实施、并以首次地震动参数形式给出的区划图,所采用的抗震设防水准为50年超越概率10%(地震重现周期为475年),是根据地震环境、工程的重要性、国家的经济承受能力及所要达到的安全目标等综合确定的,这是目前国际工程界通常采用的风险水准。新区划图图件比例尺为1:400万,基础图件比例尺1:250万—1:600万。主要内容有: 1、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 新区划图为Ⅱ类场地对应50年超越概率10%的峰值加速度分区图,共分7个区:<0.05g、0.05g、0.1g、0.15g、0.20g、0.30g、≥0.40g。《中国地震动烈度区划图(1990)》共分为5个区:<Ⅵ度、Ⅵ度、Ⅶ度、Ⅷ度、≥Ⅸ度。新区划图与《中国地震动烈度区划图(1990)》相比,相当于在Ⅶ-Ⅷ度、Ⅷ-Ⅸ度间进一步细分,增加Ⅶ度半、Ⅷ度半两档。采用上述分区形式主要是考虑与烈度区划图的衔接,以及现行行业抗震设计规范的顺利过渡,能够满足面大量广的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抗震设计需要。峰值加速度的分区原则 见表1。 表1 加速度分区原则 2、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 新区划图按Ⅱ类场地、阻尼比0.05考虑,将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Tg分为三个区: 1区:0.35sec;2区:0.40sec;3区:0.45sec。 Tg主要取决于地震危险性分析中,对50年10%地震动贡献最大的潜源的震级上限,震级上限越大,Tg越大。与现行抗震设计规范相比,新区划图给出的Tg偏于保守。 从近年来获得的大量强震加速度记录分析来看,加速度反应谱的特征周期一般较长,与现行规范中的有关规定差异较大。以《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为例,修订后的GB50011-2001规范采用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给出的Tg值,Ⅰ类场地设计地震一组、二组、三组的Tg分别为0.25sec、0.30sec、0.35sec,而基岩实际地震记录的Tg有时可达0.5sec甚至更长。美国新编的地震区划图及相应的抗震设计草案资料中,基岩加速度特征周期处于0.25-0.35sec内的占44%,0.35-0.45sec内的占26%,0.45sec以上占24%,因此美国新编区划图中基岩场地的特征周期均达到0.40-0.50sec。日本建筑设计新草案中,基岩特征周期则达0.65sec。对于深厚软土场地,上覆土层的滤波、放大将使地震动长周期分量变得相对丰富,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长周期部分的谱值大大增加,地震动卓越周期往往达1.0sec以上。如1970年3月28日土耳其Gediz7级地震中,位于几百米厚极软亚粘土冲积层上的Fiat—Tofas汽车厂场地地震动卓越周期达1.2sec;1989年9月19日墨西哥8.1级地震中,距震中约400km的墨西哥市古湖床 场地的地震动卓越周期更是高达2.0—4.0sec。 特征周期区划图反映了地震环境对反应谱的控制作用,场地条件的影响通过特征周期调整表(表3)调整。新区划图特征周期的分区原则见表2,区划图中给出的Tg应理解为最低标准。

断层相关褶皱

断层相关褶皱理论的发展概要 自从Rich(1934)研究阿巴拉契亚前陆冲断褶皱带以来,在70多年的时间里,人们对冲断推理构造及断层相关褶皱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发现地壳浅部的褶皱变形与下伏断层的滑移有关。Suppe(1983)发表的《断层转折褶皱的几何学与运动学》一文,详细地阐述了断层转折褶皱的几何学特征,提出了上盘褶皱与下伏相关断层滑移之间的定量关系,为前陆冲断褶皱带的几何学与运动学分析奠定了基础。随后断层相关褶皱理论被广泛应用在前陆褶皱冲断带构造研究中。经过多年的努力,人们相继总结了断层转折褶皱、断层传播褶皱和滑脱褶皱的构造模型和成因机制,为定量化分析和研究前陆褶皱冲断带构造几何学和运动学提供了理论依据(Suppe和Medwedeff,1990;Jamison,1987;Shaw等,2005)。 本次报告在课堂学习以及查阅前人文献的基础之上,概要的阐述断层转折褶皱、断层传播褶皱和断层滑脱褶皱的几何学特征以及运动学特征,并简要的说明如何利用断层相关褶皱的角度参数关系图和滑移图来解译地震反射图中的断层相关褶皱。 二、断层相关褶皱的基础理论 1.断层相关褶皱的分类 我们将形成机制与断层活动有成生关系的褶皱称之为断层相关褶皱。根据断层性质可将断层相关褶皱分为与逆断层相关的断层相关褶皱和与正断层相关的断层相关褶皱。在自然界中,断层相关褶皱按照形成机制可分为三种类型:断层转折褶皱、断层传播褶皱、断层滑脱褶皱。而且这三种类型都已经建立了较为成熟的几何学与运动学模型。 ①断层转折褶皱:由于断层转折弯曲,断层上盘岩石在下伏断层转折部位发生运动时形成的褶皱。②断层传播褶皱:由于断层产状改变,逆冲断层由深部层位向浅部层位扩展时,由于应力的减弱,断裂变形被褶皱变形所取代,在其前锋断层端点处形成传播褶皱。③断层滑脱褶皱:也称为滑脱褶皱,与断层传播褶皱相似,形成于断层端点,但与断坡无关,是发育在平行层面的滑脱面或冲断层之上的褶皱。 2.断层转折褶皱 ⑴断层转折褶皱的几何学模型

《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福建省区划一览表

关于贯彻执行《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的通知 福建省建设厅、福建省地震局,2002年4月30日,闽建设〔2002〕37号) 各设区的市建设局、地震局(办):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以下简称《区划图》)已于2001年2月2日发布,自2001年8月1日起实施。鉴于《区划图》较原《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有较大变化,为了便于操作,根据《区划图》,省建设厅和省地震局联合组织有关专家,对我省现有建制乡(镇、办事处)抗震设防烈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进行划定,并制定《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福建省区划一览表(详见附件1)和《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福建省区划一览表(详见附件2)。为使《区划图》得到全面贯彻执行,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新建、改建、扩建一般建设工程的抗震设计、施工、验收以及编制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土利用规划均要按本标准执行。 二、根据《区划图》使用规定,下列工程或地区的抗震设防要求不应直接采用本标准,需做专门研究: 1、抗震设防要求高于本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抗震设防要求的重大工程、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核电站和其他特殊要求的核设施建设工程; 2、位于复杂工程地质条件区域的大城市、大型厂矿企业、长距离生命线工程以及新建开发区等。 三、建筑工程使用《区划图》时,按相关设计规范执行。 附件:1.《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福建省区划一览表 2.《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福建省区划一览表

附件1: 《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福建省区划一览表

附件2: 《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福建省区划一览表

褶皱与断层识别

(1 )褶皱:岩层受力的挤压而发生弯曲的现象称为褶皱,几乎在任何沉积岩 区都能见到的一种极普通的构造地质现象,只是其规模大小不同而已——大者长达几十千米,甚至几百千米,小者在标本上就能观察到,甚至在显微镜下可见。不过,在野外视野所及者,几百米、几千米的规模居多。真正特大的褶皱,在距离较短的剖面上是看不出来的,必须通过长距离的剖面穿越,或通过填绘地质图以后才能分析出来,而本书所谈的褶皱,主要是指视野范围之内能观察到的褶皱。 研究褶皱的基本要点,不外乎褶皱的形态、产状、类型、形成的方式以及分布的特点。 ①褶皱的基本形态,只有两种:背斜和向斜。背斜的标志是岩层向上弯曲、核心部位是老岩层,两侧为新岩层。向斜的标志是岩层向下弯曲,核心部位为新地层,两侧翼部为老地层。如果岩层被侵蚀风化,在地表暴露出来(以平面图形式表示的话)时,从中心到两侧,岩层的排列,由老到新,对称出现,是为背斜。相反,从中心向两侧的岩层,自新到老,对称出现,则为向斜。 认识背斜和向斜构造以后,就可以按照褶皱要素——核部、翼部、转折端、轴向、倾伏等进行具体的描述了。例如某背斜构造,核部由志留系地层构成,两侧由泥盆系至石炭系地层构成,轴向东北,向西南倾伏。然后,再将观察的褶皱进行分类,最常用的褶皱分类是根据褶皱轴面的产状分为:直立褶皱、歪斜褶皱、倒转褶皱、平卧褶皱、翻卷褶皱。一般说来,这些褶皱的形态都反映了岩层受力程度的不同。或者说,从直立褶皱到翻卷褶皱,受力越来越强,因两侧受力的程度不同,轴面向受力较弱的一侧倾斜。 另一种褶皱形态分类,根据岩层弯曲的形态而定,也是野外观察剖面时常用的,有圆弧褶皱、尖棱褶皱、箱状褶皱、扇形褶皱及挠曲。 以上所说的褶皱形态,可以说是“小型”的褶皱,即站在褶皱岩层的面前,一眼看去,就清晰能辨。而实际上,还有“大型”的褶皱,在野外地质旅行,穿越长剖面时才能辨认的,它们大多是“非单个”褶皱,而是由一系列褶皱复合组成。通过剖面示意图最能说明此种类型——基本上有两类。 一是复背斜和复向斜,也就是在它们的两翼被一系列次一级褶皱所复杂化,或者说,大的褶皱轮廓是背斜,但在翼部尚包含若干小的背斜和向斜。反过来,大的褶皱轮廓是向斜,而在其翼部则尚有次级的背斜和向斜。此类复式的背斜和向斜,常见于“地槽区”,如我国的秦岭、天山、内蒙中部、喜马拉雅山等地均有所见。 二是隔挡式褶皱和隔槽式褶皱:一个平行褶皱群内,如果背斜呈紧密褶皱,而向斜呈开阔平缓的褶皱,称为隔挡式褶皱,如四川东部的褶皱群。而隔槽式褶皱,则是一系列相间排列的开阔背斜褶皱被一系列紧密向斜所隔开。 在褶皱形态的观察基础上,进一步就是研究形成褶皱的机理,可在地质旅行告一段落以后作详细的解剖——如纵弯褶皱作用、横弯褶皱作用、柔流褶皱作用、压肩作用等,此处不作进一步论述。 ②怎样研究褶皱?在地质旅行或踏勘剖面时,认识褶皱以后,如何进一步作具体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基本上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对褶皱形态的研究:其中包括查明褶皱的位置、产状、规模、形态和分布特点,探讨褶皱形成的方式和形成的时代,了解褶皱与矿产的关系等等。 在这里,需要观察的要点有:查明地层的层序并追索标志层。根据地层内所含的化石特征以及岩石性质等标志,确定组成褶皱构造的层序关系。进而查明其层序是正常还是倒转。再观察这些地层的对称排列及其重复关系,确定背斜或向斜的所在位置。在观察地层层序及其排列关系时,必须抓住某个岩性特征显目、厚度不大、展布稳定的岩层作为了解褶皱的标志层。褶皱的产状也可根据标志层予以确定。这些产状,主要是测定褶皱枢纽和轴面的产状,此两者是正确判断褶皱产状和真实形态的前提。 其次是观察褶皱出露的形态,也就是从褶皱在地面出露的形态作纵横方面的观察,经过多方分析,恢复其真实面貌。 再次,对褶皱内部的小构造研究也应注意。所谓小构造,指小褶皱、小断裂面、线理等等。它们分布于主褶皱的不同部位,各自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主褶皱的某些特征,这些内部构造,由于规模较小,易于观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