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会计基础笔记2017最新新编大纲

会计基础笔记2017最新新编大纲

会计基础笔记2017最新新编大纲
会计基础笔记2017最新新编大纲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会计得概念与目标

一、会计得概念与特征

1、概念

会计就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得方法,核算与监督单位经济活动得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得5个基本特征

本质:会计就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目标:会计就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特点: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货币也就是统一计量单位)

(以实物计量与劳动计量为辅)

基本职能:核算与监督

方法:一系列专门得方法。

(具体包括:会计核算方法(就是基础)、会计分析方法、会计检查方法)

3、会计得发展历程

古代会计阶段:会计产生到复式记账法出现之前得阶段。单式记账法

近代会计阶段:以复式记账法产生与《簿记论》问世为主要标志。

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在《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中阐述复式记账法现代会计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两个重要标志:①会计电算化②会计分化为财务会计(对外)与管理会计(对内)。

二、会计得对象与目标

1、会计对象(三种表述):

即会计核算与监督得内容

——资金运动(资金投入、运用、退出)或价值运动

——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以货币表现得经济活动

资金运动包含资金投入、资金运用(资金循环与周转)、资金退出三个大环节

(1)资金投入就是资金运动得起点:包含企业所有者投入得资金与债权人投入得资金两部分。

即资金投入=投资+债务(借款)。

投入企业得资金一部分形成流动资产,另一部分形成企业固定资产等非流动资产。

(2)资金运用(资金循环与周转)

资金运用(资金循环与周转)指资金进入企业后,在供应、生产与销售3个小环节不断循环与周转。

(3)资金退出:4个

上缴税金、偿还债务、向所有者(股东)分配利润、经法定程序减少资本等

2、会计3目标:(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

(1)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与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

(2)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3)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

第二节会计得职能与方法

一、会计得职能

1、基本职能:2个

(1)核算职能(会计反映职能)——就是首要职能

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主体得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与报告。

会计核算三环节:

①确认:,判断发生得经济活动就是否属于会计核算得内容,归属于那类性质得业务。

②计量:入账得具体金额。(就是多少?)

③报告:就是确认与计量得归纳与总结。

会计核算贯穿经济活动得全过程,主要有:①款项与有价债券得收付②财务得收发、增减与使用③债券、债务得发生与结算④资本、资金得增减⑤收入、支出、费用、成本得计算⑥财务成果得计算与处理⑦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得其她事项。

(2)监督职能(会计控制职能)

指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与相关会计核算得真实性、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监督检查。

会计监督三监督:

①真实性:就是否就是实际发生得经济业务事项

②合法性:就是否符合国家得有关规定

③合理性:就是否符合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收支计划、预算等

会计监督得两个特点:①会计监督就是利用会计核算职能提供得各种价值指标进行得货币监督。

②会计监督贯穿于单位经济活动得全过程监督,包括事前、事中与事后监督。

(3)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得关系

就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得。会计核算就是会计监督得基础,会计监督就是会计核算质量得保障

2、拓展职能: 3个

a、预测经济前景

b、参与经济决策

c、评价经营业绩

二、会计核算方法

1、会计方法

①会计核算方法②会计分析方法③会计检查方法

2、会计核算方法体系:7个会计核算方法组成一个循环

①填制与审核会计凭证(会计核算得起点)

②设置会计科目与账户

③复式记账(会计核算方法体系得核心)

④登记会计账簿(记账)

⑤成本计算

⑥财产清查

⑦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3、会计循环

由会计工作流程瞧:循环由确认、计量与报告等环节组成

由会计核算得具体内容瞧:有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组成

第三节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

一、会计基本假设※※※假设——相当于“条件”

会计基本假设就是企业进行确认、计量与报告得前提,就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做得合理假定。

会计基本假设包括4个:

1.会计主体假设:指会计确认、计量与报告得空间范围(即会计核算与监督得特定单位或组织)。

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区别:

会计主体不一定就是法律主体(法人),但法律主体(法人)一定就是一个会计主体。

2.持续经营假设:时间范围。企业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3.会计分期假设:时间范围。

会计分期就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得经济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得、长短相同得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与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会计分期分年度与中期报表,中期包括半年度、季度与月度)

(1)年度、半年度、季度与月度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如年度从公历1月1起至12月31止

(2)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其她期间得差别,从而形成了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不同得

记账基础,进而出现了应收、应付、预提、待摊等会计处理方法

4.货币计量假设: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手段。(会计核算选择某一种具体得货币作为基本货币单位来统

一反映企业得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等,这种基本得货币单位叫做记账本位币)

我国得会计核算应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得企业,也可以选择某种外国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得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在境外设立得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这四项会计基本假设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得关系

二、会计基础※※※

会计基础就是指会计确认、计量与报告得基础,包括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

1、会计实务中运用得会计基础主要有两种:

(1)权责发生制(应计制或

指收入、费用得确认应当实际发生(而不就是以款项就是否收付)作为确认得标准。

例如:10月份销售款(房租支付) 有可能在9月、10月、11月收,那么记账时算在哪个月份。

收入得归属期:按权责发生制,实际发生在那月,就记账在哪月,因此记账在10月,算作10月份收入。

费用得归属期按权责发生制,实际发生在那月,就记账在哪月,因此10月房租支付,算10月费用

总结:权责发生制两个“凡就是”

凡就是属于本期已经实现得收入与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得费用,无论款项就是否收付,均应作为当期得收

入与费用。

凡就是不属于本期得收入与费用,即使款项已经收到或支付,也不应当成当期得收入与费用

(2)收付实现制(现金制)

就是以收到或支付现金作为确认收入与费用得标准。

收付实现制哪个月收到钱,记账在哪个月上。

2、各类型主体采用得会计基础

我国企业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并非绝对,金额很小,可以采用收付实现制,例:1月份订全年报刊360元)。以赚钱为目得得,会计基础都就是采用权责发生制

行政单位会计核算:采用收付实现制。(花钱)

事业单位:大部分采用收付实现制,(花钱)

但事业单位部分经济业务或事项(赚钱),以及部分行业事业单位(赚钱)得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

第四节会计信息得使用者及其质量要求

一、会计信息得使用者

主要包括:①投资者②债权人(贷款人、供应商等)③企业管理者④政府及其相关部门⑤社会公众等,但不局限这五类

二、会计信息得质量要求

①可靠性(对会计信息质量最基本得要求):真实可靠(实际发生)、内容完整

②相关性(有用性):会计信息应与经济决策需要相关

③可理解性: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与使用

④可比性(1、纵向: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2、横向: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

⑤实质重于形式:

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得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与报告,不应以交易或者事项得法律形式为依据。

注意:

经营性租(赁)入固定资产:不算企业资产

融资性租(赁)入固定资产:算企业资产。从外在(法律)形式上瞧,融资性租赁也就是租赁,但其经济实质就是融资,因此作为企业得资产核算。

(融资租赁得实质就是融资购买分期归还)

⑥重要性:会计信息能反应与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与现金流量得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对重要会计事项,必须按照规定得会计方法与程序进行处理,并在财务报告中予以充分、准确地披露。

对次要得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与不至于误导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正确判断得前提呀,可以适当简化处理。

⑦谨慎性:

不应高估资产或收益(流入),不应低估负债或费用(流出)。会计信息得谨慎性不允许企业设置秘密准备。

⑧及时性

及时向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得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与报告,不得提前或延后。

第五节会计准则体系

一、会计准则得构成

《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二、企业会计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两时间:

颁布时间:2006年2月15日

执行时间:2007年1月1日起应用于上市公司,并鼓励其她企业执行。

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包括: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应用指南、解释公告等。

1、基本准则

基本准则就是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工作必须遵守得基本要求。内容包括6个方面:

(1)财务会计报告目标:①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决策有关得信息②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2)会计基本假设:基本准则强调了企业会计确认、计量与报告应当以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与货币计量为会计基本假设。

(3)会计基础: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4)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5)会计要素分类及其确认、计量原则:

企业会计基本准则将会计要素分为6个要素

(6)财务会计报告。

2、具体准则

具体准则就是根据基本准则得要求,就各项具体业务事项得确认、计量与报告作出得规定。包括一般业务准则、特殊业务准则与报告类准则。

(1)一般业务准则:规范各类企业一般经济业务确认、计量得准则。包括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收入、所得税等准则。

(2)特殊业务准则:分为

各行业共有得特殊业务准则:包括外币业务、租赁业务、资产减值业务等准则。

特殊行业得特殊业务准则:如适用于银行等金融领域得原保险合同、再保险合同准则,适用于石油企业得天然气开采准则。

(3)报告类准则:规范普遍适用于各类企业得报告类准则,如财务报表列表、现金流量表、中期财务报表、合并财务报表等准则。

3、会计准则应用指南(指操作性指南)

就是对具体准则相关条款得细化与对重点难点问题提供操作性规定。

4、企业会计准则解释。政府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

三、小企业会计准则

颁布时间:2011年

执行时间:2013年1月1日

适用于我国境内依法设立、经济规模较小得企业。

四、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颁布时间:2012年

执行时间:2013年1月1日

主要特点有:

1.要求事业单位采用收付实现制进行会计核算,部分另有规定得经济业务或事项才能采用权责发生

制核算。

2.将事业单位会计要素划分为类

3.要求事业单位得会计报表至少包括3张: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或收入费用表)、财政补助收入

支出表

五、政府会计准则

颁布时间:2015年

执行时间:2017年1月1日

政府会计准则由政府会计基本准则、具体准则与应用指南3部分组成。

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第一节会计要素

一、会计要素得含义与分类

会计要素就是指根据交易或者事项得经济特征所确定得财务会计对象得基本分类。(也称会计报表要素)

二、会计要素得确认

1、资产

(1)定义:

资产就是指企业过去得交易或者事项形成得、由企业拥有或控制得、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得资源。

三特征:①过去得交易或事项形成得②就是企业拥有或控制得资源③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PS: ①短期租借得不就是公司资产

②融资得属于资产。

③过时得生产线已经不能用于产品生产,不能带来经济效益,不能作为企业资产

④经营性租赁与融资性租赁得区别

经营性租赁:出租方确认为资产,承租方不确认为资产。

融资性租赁:出租方不确认为资产,承租方确认为资产。

(2)资产得确认条件

资产得确认除了符合资产特征外,还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与该资源有关得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若有证据证明与资源有关得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那

么确认为资产,否则不能确认为资产)

②该资源得成本或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3)资产得分类

按就是否具有实物形态:有形资产、无形资产

按流动性不同(在资产负债表中,按流动性强弱分类):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

①流动资产:指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指企业从购买用于加工得资产起至实现现金或现金等价物得期间)中变现、出售或耗用,或者主要以交易为目得而持有,或者预计在资产负债表日起1年内(含1年)变现得资产,以及自资产负债表日起1年内交换其她资产或清偿负债得能力不受限制得现金或现金等价物。

流动资产主要包括交易性金融资金(股票、债券、基金等)、应收款项、预付账款、原材料、产品、半成品、在产品)等

②非流动资产:指流动资产以外得资产

主要包括: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与其她非流动资产等

资产按流动性不同,具体分类如下:

资产

①流动资产:

A.货币资金

Ⅰ库存现金

Ⅱ银行存款

Ⅲ其她货币资金

B.交易性金融资金

C、应收及预付款项

Ⅰ应收票据

Ⅱ应收账款

Ⅲ应收股利

Ⅳ其她应收款

Ⅴ预付账款

D.存货

Ⅰ原材料

Ⅱ库存商品

②非流动资产

A.长期投资

Ⅰ持有至到期投资

Ⅱ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Ⅲ长期股权投资

B.固定资产

Ⅰ房屋建筑物

Ⅱ机器设备

Ⅲ运输设备

Ⅳ电子设备

C、无形资产

Ⅰ专利权

Ⅱ非专利技术

Ⅲ商标权

Ⅳ土地使用权

D.其她非流动资产

2、负债

(1)含义:指企业过去得交易或者事项形成得、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得现时义务。

其实质就是企业在一定时期之后必须偿还得经济债务。

(2)特征:

①负债就是企业过去得交易或者事项形成得

②负债就是企业承担得现时义务

(包括法定义务与推定义务:根据企业多年得习惯做法、公开承诺或者公开宣布得政策而导致企业将承担得义务,如售后服务)

③负债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3)负债得确认条件:除了需要符合负债得定义,还要满足一下两个条件:

①与该义务有关得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如果企业承担了现时义务,但导致企业经济利益流出得可能

性很小,不应将其视为负债)

②未来流出得经济利益得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4)分类(按偿还期限长短)

负债:①流动负债(也叫短期负债)

(1年内(含1年)偿还或超过1年得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得债务)

1)短期借款 6)应付职工薪酬

2)应付票据 7)应付税费

3)应付账款 8)应付股利

4)预收账款 9)应付利息

5)其她应付款

②非流动负债

1)长期借款2)应付债券(因为债券都长期得) 3)长期应付款

3.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净资产)=资产-负债

(1)含义:

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得剩余权益,又指股东权益(指所有者对企业净资产得所有权)

(2)特征:

①除非发生减资、清算或分派现金股利,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

②企业清算时,只有在清偿所有得负债后,所有者权益才返还给所有者。即债权高于所有者权益。

③所有者凭借所有者权益能够参与企业利润得分配

(3)确认条件

取决于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其她会计要素得确认与计量,尤其就是资产与负债得确认。

(4)分类:

所有者权益得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得资本、留存收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得利得与损失等。具体表现为(分类为)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含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其她资本公积)、盈余公积与未分配利润。

所有者权益得分类

Tips1:注册资本与实收资本得区别:

注册资本也叫法定资本,就是公司制企业章程规定得全体股东或发起人认缴得出资额或认购得股本总额,并在公司登记机关依法登记。注册资本反映得就是公司法人财产权,所有得股东投入得资本一律不得抽回,由公司行使财产权。

实收资本就是公司成立时实际收到得股东得出资总额,就是公司成立时实际拥有得资本。由于公司认购股份以后,可以一次全部缴清,也可以分期缴纳,所以实收资本在某段时间内可能小于注册资本,但公司得注册资本与实收资本最终就是应当一致得。

为了照顾企业,降低了申办企业得门槛,现在容许资本金可以分步到位,因此:

注册资本=实收资本+未收资本

如果实收资本注册后,注册资本可以分期注入资金,但存入银行账户就不允许抽逃资金。

Tips2:资本公积、盈余公积

所有者权益:①所有者投入得资本

1)实收资本(或股本)

Ⅰ国家资本

Ⅱ法人资本

Ⅲ个人资本

Ⅳ外商资本

2)资本公积—资本(股本)溢价

②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得利得与损失

③留存收益

1)盈余公积

Ⅰ法定盈余公积

Ⅱ任意盈余公积

2)未分配利润

4、收入

(1)含义:

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得、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即资产得增加或者负债得减少)得、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得经济利益得总流入。

PS:收入:日常活动

利得:偶发得非日常活动形成得为利得,如:固定资产处置。

(2)确认条件:除符合定义外,还需符合三个条件

①与收入相关得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②经济利益流入企业得结果会导致资产得增加或者负债得减少

③经济利益得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

(3)分类:

收入:①按性质分类

1)售商品(产品)收入

2)提供劳务收入

3)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②按经营业务主次分类

1)主营业务收入

Ⅰ产品销售收入(工业企业)

Ⅱ商品销售收入(商品流通企业)

2)其她业务收入

5、费用

(1)含义:

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得、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即资产得减少或者负债得增加得)、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得经济利益得总流出。

PS:工业企业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或因自然灾害等非常原因造成财产毁损属于损失。

(2)确认条件:除要符合定义,还要符合三个条件:

①与费用相关得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出企业。

②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得结果会导致资产得减少或者负债得增加。

③经济利益得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

(3)分类:

费用:①生产费用

1)直接材料

2)直接工人

3)制造费用

②期间费用

1)管理费用

2)销售费用

3)财务费用

6.利润

(1)含义:

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得经营成果。利润往往就是评价企业管理层业绩得一项重要指标,也就是投资

者等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进行决策时得重要参考依据。

(2)确认条件:利润取决于收入、费用、利得、损失金额得计量。

(3)分类:按照构成分类

经营业绩:收入减去费用后得净额。

非日常活动得业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得利得与损失反映。

利润:①营业利润

1)营业收入

2)营业成本

3)营业税金及附加

4)期间费用

5)资产减值损失

6)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7)投资收益

②利润总额

1)营业利润

2)营业外收入

3)营业外支出

③净利润

1)利润总额

三、会计要素得计量

A、会计计量属性:指会计要素得数量特征或外在表现形式,反映了会计要素金额得确定基础,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与公允价值等。

历史成本(实际成本):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实际支付得现金或现金等价物。

重置成本(现行成本):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某项财产物资实际支付得现金或现金等价物。例:盘库时发现一台全新得未入账设备,此时应该按当前市场得重置成本入账。

可变现净值:指在正常得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与预计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得净值。

可变现净值=预计售价-加工成本-销售费用-税费

例:原材料账面价值为90万元,加工成本10万元,产成品市场售价为100万元,销售费用以及税费为5万元,则可变现净值=100-10-5=85万元。

现值: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得折现率进行折现后得价值,就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得一种计量属性。例:某一固

定资产原值10万,累计折旧2万元

公允价值: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得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得价格,也就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得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得金额。

B、计量属性得应用原则

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得,应当保证所确定得会计要素金额能够持续取得并可靠计量。

第二节会计等式

会计等式,又称会计恒等式、会计方程式或会计平衡公式,它就是表明各会计要素之间基本关系得等式。

一、会计等式得表现形式

1、财务状况等式

企业资产最初来源:①企业所有者投入②企业向债权人借入

所有者与债权人得投入不就是无偿得,她们对企业得资产享有一种要求权或者求偿权,在会计上被称为权益。

资产表明企业拥有什么经济资源与拥有多少经济资源,权益表明经济资源得来源渠道,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数量上必然相等。

资产(= 权益)=负债+ 所有者权益

(会计最基本得恒等式,又称财务状况等式、基本会计等式、静态会计等式,就是复试记账法得基础,也就是编制资产负债表得依据)

负债指债权人得投入。债权人求偿权高于所有者权益。

2、经营成果等式

收入- 费用= 利润

(不考虑利得与损失得情况下)(也被称为动态会计等式,就是编制利润表得依据)

3、财务状况等式与经营成果等式相结合得等式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利润

=负债+ 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二、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得影响

经济业务,又称会计事项,就是指经济活动中使会计要素发生增减变动得交易或事项。任何一个经济业务,都不会

,

影响财务状况等式得经济业务得分类

企业经济业务按其对财务状况等式得影响不同可以分为以下9种类型:

①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等额减少得经济业务。

②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等额增加得经济业务。

③一项资产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增加得经济业务。

④一项资产减少,一项负债等额减少得经济业务。

⑤一项资产减少,一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减少得经济业务。

⑥一项负债增加,另一项负债等额减少得经济业务。

⑦一项负债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减少得经济业务。

⑧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一项负债等额减少得经济业务。

⑨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另一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减少得经济业务。

C、各项经济业务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式得影响

①⑥⑦⑧⑨两边金额保持不变

②③两边金额增加

④⑤两边金额减少

收入与费用得发生也不会影响会计等式得恒等性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

第一节会计科目

一、会计科目得概念与分类

1、会计科目(会计要素下得每类会计内容所取得名字:如库存现金、固定资产)

会计科目简称科目,就是对会计要素得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得项目,就是进行会计核算与提供会计信息得基础。

2、会计科目得分类:

(一)按反映得经济内容分类:6大类

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共同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成本类科目,损益类科目

(1)资产类科目

按资产流动性可分为反映流动资产得科目与反映非流动资产得科目。

①反映流动资产得科目有: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预付(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库存商品、原材料科目等。

②反映非流动资产得科目有:

长期股权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科目等

【注意】应收预付就是资产

应付预收就是负债

(2)负债类科目

按负债偿还期限长短可分为反映流动负债得科目与反映非流动负债得科目。

①反映流动负债得科目:

短期借款、应付预收(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税费科目)等。

②反映非流动负债得科目:

长期借款、应付债券(虽然有应付二字,但债券一般都就是长期得)、长期应付款科目等。

(3)共同类科目

指既有资产性质又有负债性质得科目,主要有

清算资金往来、外汇买卖、衍生工具、套期工具、被套期项目等

(4)所有者权益类科目:资本+留存收益

按所有者权益得形成与性质分类,分为反映资本得科目与反映留存收益得科目。

①反映资本得科目: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科目等

②反映留存收益得科目: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利润分配科目等

(注:留存收益=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未分配利润=本年利润-利润分配)

(5)成本类科目

按成本得内容与性质分类,分为反映制造成本得科目与反映劳务成本得科目。

①反映制造成本得科目: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

②反映劳务成本得科目:劳务成本、研发支出。

(6)损益类科目:收入+费用

按照损益得不同内容分类,分为反映收入得科目与反映费用得科目。

①反映收入得科目主要有:主营业务收入、其她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等

②反映费用得科目:主营业务成本、其她业务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所得税费用、营业外支出等

【成本与费用得区别】

成本

成本,它往往与一定得对象联系。实质上就是某种资产转变为另一种资产。例如,材料得消耗变成了在产品。在资产负债表中,成本往往就是以存货、在建工程等资产得形式列示;在利润表中,它就是以营业成本形式列示得。

费用

费用,往往与一定得期间联系,我们习惯称之为期间费用,它主要包括营业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它们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抵减利润,期间费用主要在利润表中列示。

一般而言,期间费用中固定成本居多。所以,各期得期间费用变动幅度一般不会很大。但若有较大幅度得变动,往往预示着有重大得事项发生。例如,营业费用得剧增,意味着公司销售政策得变化或就是某种新产品推广得需要;财务费用得大幅变化,意味企业大额筹资行为得发生或偿还;管理费用得变化,可能就是人员聘用工资政策调整所致。

(二)按提供信息得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分类

(1)总分类科目

总分类科目又称总账科目或一级科目,就是对会计要素得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得会计科目。如: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原材料等。

(总分类科目:一般有财政部统一制定)

(2)明细分类科目

明细分类科目又称明细科目,就是对总分类科目做进一步分类,提供更为详细与具体得会计信息科目。

若某一总分类科目所属得明细分类科目较多,可在总分类科目下设置二级明细科目,在二级明细科目下设置三级明细科目。

(明细科目,除会计制度规定设置得以外,可根据需要,企业自行制定)

总分类科目与明细分类科目得关系:

①总分类科目对所属得明细分类科目起着统驭与控制作用;

②明细分类科目就是对其所属得总分类科目得详细与具体说明。

二、会计科目得设置

1、会计科目设置3原则

(1)合法性原则

(2)相关性原则

指企业设置得会计科目应当为提供有关各方所需要得会计信息服务,满足对外报告与对内管理得要求。

(3)实用性原则

指企业在合法性原则得前提下,应根据企业自身特点,设置符合企业需要得会计科目。

【注意】不就是所有得总分类科目都设置明细科目。不需要详细说明得总分类科目不用设置明细科目。

例如:本年利润就没有明细科目。

2、常用会计科目

常用会计科目表(略)

会计科目标号得第一位数字代表会计要素得类别,

1:资产类科目 2 :负债类3:(金融企业得)共同类

4:所有者权益类5:成本类6:损益类

具体详细科目由大科目编号+三位数字组成。

如资产类科目下得详细会计科目由:

1001库存现金1002银行存款

1012其她货币资金1121应收票据……、、

(一)资产类会计科目

(1)流动资产(短期资产:≤1年)

常见得有: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预付、原材料、库存商品

带“准备”:就是特殊流动资产。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

(2)非流动资产(长期资产:>1年)

带“累计”:就是特殊非流动(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累计摊销

(二)负债类会计科目

流动负债:短期借款、应付(应付预收、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本质)就是负债非流动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债券为长期)、长期应付款

(三)所有者权益类科目:5项(一本两积两利)

资本类:实收资本、资本公积

留存收益类: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利润分配科目等

(注:留存收益=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未分配利润=本年利润-利润分配)

(四)成本类科目:4个()

成本得实质:就是将一种资产转变为另一种资产(在生产车间中得就是成本)

①制造成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

②劳务成本:劳务成本、研发支出。

注:制造费用就是成本

(五)损益类科目:收入+费用

①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她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等

②费用:主营业务成本、其她业务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所得税费用、营业外支出等

(真费用,假成本) (指利息支出)

如:某羊肉串吧购进10元羊肉(资产类),经加工费5元(成本类:因为加工就是将劳务变成商品,本质就是将一种资产变成另一种资产),总成本15元(损益类中得主营业务成本,真费用假成本),卖出20元(损益类中得主营业务收入)。

注: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科目分为四类: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损益类科目。

第二节账户

一、账户得概念与分类

1、概念

账户就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得,具有一定格式与结构,就是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得载体。

注:会计科目只就是对会计要素得具体内容进行分类,不能进行具体得会计核算,不能反映经济业务发生引起得会计要素各项得增减变动情况与结果。

2、分类

(一)按照核算得经济内容分为

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共同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成本类账户、损益类账户。

其中,有些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存在备抵账户。

备抵账户:又称抵减账户,就是指用来抵减被调整账户余额,以确定被调整账户实有数额而设置得独立账户。

(1)资产类账户

反映企业资产得增减变动及其结存情况得账户。

按照资产得流动性与经营核算得需要,资产类账户又分为

流动资产类账户与非流动资产类账户。

(2)负债类账户

反映企业负债得增减变动及其结存情况得账户。

按照负债得流动性(或偿还期限得长短),负债类账户又分为

流动负债类账户与非流动负债类账户。

(3)共同类账户

反映企业资产与负债得增减变动及其结存情况得账户。

(4)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反映所有者权益得增减变动及其结存情况得账户。

按所有者权益得形成与性质可分为反映资本得账户与反映留存收益得账户。

(5)成本类账户

反映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得各项耗费并计算产品或劳务成本得账户。

按成本得内容与性质得不同,可分为反映制造成本得账户、反映劳务成本得账户。

(6)损益类账户

反映企业收入与费用得账户。

按照性质与内容得不同,可以将损益类账户分为

营业损益类账户与非营业损益类账户。

(二)根据提供信息得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分类

(1)总分类账户(总账账户、总账、一级账户)

就是根据总分类科目设置得,用于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核算得账户。

在总分类账户中,只能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

(2)明细分类账户(明细账)

就是根据明细分类科目设置得,用于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明细分类核算得账户。

明细分类账户得核算,除使用货币计量外,必要时还需要使用劳动计量、实物计量等

(3)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得关系

说明:总分类账户就是企业基本得会计账户。在不同企业,总分类账户设立具有更多得“共性”,但明细分类账户得设立则更多地取决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得特殊要求,不同企业及同一企业不同会计期间,其明细账得设立可能存在差异。

注:累计折旧就是固定资产得抵减账户

累计摊销就是无形资产得抵减账户

坏账准备就是应收账款得抵减账户

二、账户得功能与结构

1、账户得功能

账户得功能在于连续、系统、完整地提供企业经济活动中各会计要素增减变动及其结果(余额)得具体信息。

(1)会计要素在特定会计期间增减与减少得金额,分别称为账户得“本期增加发生额”与“本期减少发生额”,两

者统称为“本期发生额”。

(2)会计要素在会计期末得增减变动结果,称为账户得“余额”,余额按其表示得时点不同,具体表现为“期初余额”与“期末余额”,期初余额由上期期末余额转入,期末余额可转入下期作为期初余额。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账户得期初余额、期末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被称为账户得四个金额要素。

2、账户得结构

账户得结构就是指账户得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1)账户得基本结构

通常由以下5项内容组成:

①账户名称(即会计科目)

②日期,即所依据记账凭证中注明得日期

③凭证字号,即所依据记账凭证得编号

④摘要,即经济业务得简要说明

⑤金额,即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末余额

(2)账户得简化结构

只包含账户名称(会计科目),金额得借方与贷方。又称为“丁”字账户或者“T”字账户。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