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绵阳市城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服务收费暂行办法

绵阳市城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服务收费暂行办法

绵阳市城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服务收费暂行办法
绵阳市城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服务收费暂行办法

绵阳市城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服务收费

暂行办法

第一条为规范城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服务的收费行为,维护国家利益和物业管理单位及物业产权人、使用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物业管理事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的物业管理单位对城市住宅小区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的收费管理。

本办法所称的物业管理服务收费是指物业管理单位接受物业产权人、使用人委托对城市住宅小区内的房屋建筑及其设备、公用设施、绿化、卫生、交通、治安和环境容貌等项目开展日常维护、修缮、整治服务及提供其他与居民生活相关的服务所收取的费用。

第三条各级政府的物价部门是物业管理服务收费的主管机关。物价部门应当会同物业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加强对物业管理服务收费的监督和指导。

第四条物业管理单位开展物业管理服务收费应当遵循合理、公开及与物业产权人、使用人的承受能力相适应的原则。

国家鼓励物业管理单位开展正当的价格竞争,禁止价格垄断和牟取暴利行为。

第五条物业管理服务收费应当根据所提供服务的性质、特点等不同情况,分别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和经营者定价。

为物业产权人、使用人提供的公共卫生清洁、公用设施的维修保养和保安、绿化等具有公共性的服务以及代收代缴水电费、煤气费、有线电视费、电话费等公众代办性质的服务收费,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

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的物业管理服务收费的具体价格管理形式,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物价部门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业管理市场发育程度确定。

凡属为物业产权人、使用人个别需求提供的特约服务,除政府物价部门规定有统一收费标准者外,服务收费实行经营者定价。

第六条实行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的物业管理服务收费标准,由物业管理单位根据实际提供的服务项目和各项费用开支情况,向物价部门申报,由物价部门征求物业管理行政主管部门意见后,以独立小区为单位核定。实行政府指导价的物业管理服务收费,物业管理单位可在政府指导价格规定幅度内确定具体收费标准。

实行经营者定价的物业管理服务收费标准由物业管理单位与小区管理委员会(业主管理委员会)或产

权人代表、使用人代表协商议定,并应将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向当地物价部门备案。

第七条物价部门在核定收费标准时,应充分听取物业管理单位和小区管理委员会(业主管理委员会)或产权人、使用人的意见,即要有利于物业管理服务的价值补偿,也要考虑物业产权人、使用人的经济承受能力,以物业管理服务所发生的费用为基础,结合物业管理单位的服务内容、服务质量、服务深度核定。

物价部门对核定的物业管理收费标准,应根据物业管理费用的变化适时进行调整。

第八条住宅小区公共性服务收费的费用构成包括以下部分:

1.管理、服务人员的工资和按规定提取的福利费;

2.公共设施、设备日常运行、维修及保养费;

3.绿化管理费;

4.清洁卫生费;

5.保安费;

6.办公费;

7.物业管理单位固定资产折旧费;

8.法定税费。

本条第2项至第6项费用支出是指除工资及福利费以外的物资损耗补偿和其他费用开支。

物业管理服务收费的利润率暂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物价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

第九条经物价部门核定的或由物业管理单位与小区管理委员会或物业产权人代表、使用人代表协商议定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和收费办法应当在物业管理合同中明文约定。

第十条物业管理服务收费实行明码标价,收费项目和标准及收费办法应在经营场所或收费地点公布。

物业管理单位应当定期(一般为6个月)向住户公布收费的收入和支出帐目,公布物业管理年度计划和小区管理的重大措施,接受小区管理委员会或物业产权人、使用人的监督。

第十一条物业管理单位应当严格遵守国家的价格法规和政策,执行规定的收费办法和收费标准,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向住户提供质价相称的服务。不得只收费服务或多收费少服务。

第十二条实行物业管理的住宅小区物业产权人、使用人应按物价部门核定的收费项目和标准向物业管理单位缴纳物业管理服务费,不按规定缴纳管理服务费的,物业管理单位有权按照所签服务合同要求追偿。

第十三条物业管理单位与物业产权人、使用人之间发生的收费纠纷,可由物价部门进行调处。

第十四条物业管理单位已接受委托对住宅小区实施物业管理并相应收取公共性服务费的,其他部门和单位不得再行重复征收性质和内容相同的费项。

第十五条凡有下列违反本办法行为之一者,由政府价格监督检查机关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一)越权定价、擅自提高收费标准的;

(二)擅自设立收费项目,乱收费用的;

(三)不按规定实行明码标价的;

(四)提供服务质价不符的;

(五)只收费不服务或多收费少服务的;

(六)其他违反本办法的行为。

第十六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物价部门、物业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可依据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办法,报国家计委、建设部备案。

第十七条本办法发布之前的有关规定凡与本办法相抵触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十八条本办法由国家计委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本办法自1996年3月1日起执行。

(发展战略)城市发展战略规划集锦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集锦 武汉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战略目标 聚焦中部崛起,打造中国区域经济新增长极。创造更具凝聚力的资源环境和更好的创新氛围,建设区域性的国际化大都市。 战略导向找回武汉,重塑江城。抓住国家交通体系重构、国际产业转移和有利的政策环境等三大机遇,重点解决三大关键问题:一是如何打破区域封闭,领导区域发展;二是如何确立城市中心,再现中心城市辉煌;三是如何完善体系,找寻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战略选择 战略之一——“都市内核,国际中枢”,建设整合武汉三镇的中央都市核心空间(UC,即Urban Core),引导武汉快速建立起华中金融、贸易、产业服务和现代物流的区域精密控制内核,作为武汉迈向国际化的载体。 战略之二——“智力先导,产城一体”,提出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为导向的“十字型” 产业空间布局构想。 战略之三——“滨江而展,一带多心”,突破当前城市圈层构架,构筑沿长江两岸的综合城市发展走廊,通过带形的跳跃式增长提供城市持续的发展框架。 战略之四——“破环成带,轴向拉伸”,强化滨江道路交通建设,形成区域式组团发展构架。战略之五——“以江为脊,连湖成网”,充分发挥武汉水优势,打响“百湖江城”全球品牌的思路。 战略之六——“产业整合,价值链接”,以研发销售为核心,实现武汉区域“1+8”产业和区域契合发展,构成主导产业加工为依托的新城发展模式; 战略之七——“近展双翼,远视三极”,向东连接,武汉城市圈沿京广线和沿京九线两个带状区域,近期横跨京九京广的武汉都市走廊,未来构筑武汉、长沙和南昌为基点的三角经济区,继而形成中国的第四极三角经济区的目标。 战略之八——“多元并蓄,文化凝聚”,把汉正街为代表的汉味市民文化等传统型文化和UC 新都市文化、高科技文化等提升型核心文化转化为具有鲜明地缘识别性的城市形象。 场景分析

国内外优秀城市设计案例与实施分析

国内外优秀城市设计案例与实施分析 一、城市设计案例简析 古往今来,世界上优秀的城市设计实例为数不少。如按城市总体设计、中心广场设计、干道设计、绿化设计等去细分,更是不胜枚举。这里只能列举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名城,加以分析。 城市设计资料图片 1.北京 北京是我国首都,又是著名的古都。北京的城市设计,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当今世界城市设计实例中都是数一数二的。北京的古城基本上是明代建成的,她的前身是元大都城,就是按《周礼·考工记》的理想都城模式设计的。明北京城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吸取了明初中都和南京的布局和形制的特点,使这种“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格局更加突出,城市轴线也延伸到外城,形成了长达8公里的雄伟庄严的南北中轴线。北京作为封建都城,城市设计的主题就是要突出封建帝王至高无上、君临天下的气势与威严。北京城市的整体布局和城市设计,无论在功能上还是在意识形态上都充分满足了这一要求。譬如在功能上满足了皇家政治(前朝)、生活(后寝)、游憩(御苑)以及礼制(坛、庙)、防御(城墙城楼)等方面的需要;在意识形态上,全城以皇宫为中心,中轴线为脊柱,左右对称,轴线上一重重城门,极力烘托出皇帝的权威,即所谓“非壮丽无以重威”。北京城由于经过整体设计,全城空间布局井然有序,更可贵的是有六海园林水系与之相陪衬,使规整中见自然,严肃中有活泼,这是历代都城中少见的。1983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对《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的重要批复中指出:“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又是历史文化名城。北京的规划和建设,要反映出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革命传统和社会主义国家首都的独特风貌。对珍贵的革命史迹、历史文物、古建筑和具有重要意义的古建筑遗址,要妥善保护。在其周围地区内,建筑物的体量、风格必须与之相协调”。我们应该很好地继承并发展北京城市规划与设计的优秀传统。 2.华盛顿 华盛顿(Washington D.C.)是美国首都,也是世界名城,1791年由法国工程师朗方(L’anfant)规划。她的主题思想是体现美国在战胜英国殖民统治后,建成民主、自由、独立的新兴资产阶级国家这一国体和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政体。城市设计巧妙地利用地形,以国会山高地为标志,设计了纵横两条轴线。主轴东西向,以国会为全市中心,南北轴线以总统府(白宫)为重点,两条轴线交叉点上建立华盛顿纪念碑(方尖塔),城市主轴以宽阔绿化为主。城市设计方案以后又经过补充完善,在主轴线两端建成

对低碳城市理念对城市规划的引导策略分析

对低碳城市理念对城市规划的引导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16-01-06T09:38:38.490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18期供稿作者:樊会霞彭学昌王驰 [导读] 周口市规划建筑勘测设计院本文论述了在城市进行规划设计之时如何应用低碳设计理念 周口市规划建筑勘测设计院河南周口 466000 摘要:在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危机的形势下,降低碳排放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在进行城市规划与设计时,要把低碳理论作为主要的城市规划设计的方针,这样才有利城市的绿色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基于此,本文论述了在城市进行规划设计之时如何应用低碳设计理念。关键词:低碳城市;城市规划 在循环经济时代,人类认识到资源是有限的,对自然的态度应该是和谐的,从消费产品到再生资源,是一种封闭式的物质流动模式。“低碳城市”是人类和工业走向文明的必然之路。城市是人们生产生活的集中地,也是碳减排的关键,这就要求政府和相关人员大力进行低碳城市规划,旨在降低人为因素造成碳排放的城市。当前低碳模式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经得到了认同和支持,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而城市规划又是一个城市建设的基本依据,做好城市规划工作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工作人员深入了解并思考低碳发展模式。 1、低碳城市理念 所谓“低碳”,首次主张“低碳经济”的理念,之后又出现了“低碳社会”的理念,主要强调“生活和消费方式的转变”。当然,现代人大多生活在城市,经济生产的重要区域也在城市,因此城市是实现减少能源消耗的关键。所以,发展低碳城市可以达到碳减排的目的,由此就产生了“低碳城市”的概念。从本质上讲,发展低碳城市就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落实低碳理念,进而实现城市发展的低碳化。 2、低碳城市规划理论的研究概况 低碳城市规划理论涉及诸多学科且涵盖面很广,无法用一句话或者几句话来概括其概念。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查阅,本人认为低碳城市规划主要是对低碳城市的经济性、低碳城市模式建构、低碳城市生活方式、低碳城市运行系统及相关低碳城市规划政策等方面的研究。低碳城市规划研究在国外部分发达国家如英国、日本等起步较早。英国在此方面的研究走在世界前列,探讨了空间规划与低碳规划之间的关系,制定了相应的低碳计划,建有贝尔顿零碳生态社区;而日本则在2004 年就开始了对低碳社会领域的研究,先继著有《2050 年脱气候变暖项目》、《迈向低碳社会的12 种对策》等,提出了诸如紧凑型城市规划、导入可再生能源以及通过节能来有效减排等具体措施。国内研究方面,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在《2009 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中,提出了中国低碳城市的发展战略设想,并从经济、社会和环境3 个层面,初步提出了低碳城市的指标体系;另外同济大学的潘海啸等人也提出了适用于中国低碳城市的空间规划策略。 3、低碳城市理念对城市规划的引导作用分析 3.1、低碳城市规划的理念与策略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因此应以低碳的理念进行城市规划,传递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严重问题。具体的规划策略阐述如下: 3.1.1、将低碳城市规划与生态文明联系起来。实现城市的生态文明,是城市化发展的更高阶段,而基于低碳模式的城市规划应该注重二者之间的联系。无论是低碳城市,还是生态城市,其核心理念均是对环境的保护以及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生态文明注重的是城市发展中的内部环境,自然条件以及居民是否宜居等因素,而低碳城市则更为注重环保和绿色,因此可以说二者在大方向上是一致的。生态城市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低碳城市则关注的是具体的污染问题和环保问题,将二者融合起来,能够构建出更为科学与健康的城市发展模式。 3.1.2、进行低碳城市的准确定位。在进行低碳城市规划的时候应该结合城市本身的实际情况对其发展方向进行准确的定位。城市规划中的低碳部分也应在现有编制之外独立进行编制,或者在规划时单独以章节的形式与其他内容分离,从而起到示范作用。充分研究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和实践成果,结合我国城市的实际特征和环境需求,将低碳理念纳入城市规划编制中。 3.2、修订和完善低碳生态规划内容的标准与配套政策 由于现行的很多城市规划标准都是很久之前编制的,绝大部分规划设计标准并没有充分考虑低碳生态的技术要求。尽快对现行的城市规划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使其能满足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只有有了合理科学的技术标准,才能让城市规划者做到有据可依,才能让低碳生态落到实处。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对积极响应城市低碳生态建设的企业进行鼓励和扶持,以提高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3.3、加大宣传力度 让“低碳环保”深入人心加大对低碳生态技术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将低碳生态运用到城市规划中时所能带来的好处,能充分的调动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建设的热情。只有公众有了节能环保的意识,城市规划中的相关低碳生态设备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 3.4、倡导多样化的土地利用 倡导多样化的土地利用,规划好地块尺寸。20 世纪由雅典宪章所确立的功能分区思想一直影响着我国的城市规划布局,但是其表现的问题也日渐突出。其中,由于城市功能过于割裂所造成的市民出行距离的增大是近年来较明显的问题,也是造成碳排放攀升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多样化的土地利用重点强调功能的“有效混合”,当代复合性CBD 的HOPSCA 模式就是一个有效的尝试。另外通过相关研究表明,在中心城区过多强调快速路网、高效率的小汽车交通系统是收效甚微的。因此,结合目前我国城市发展状况及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前人提出了城市交通与土地使用“5D”模式。在规划设计适宜步行与自行车出行方式的城市地块尺度时,即要控制在人步行最大距离的限度内,也要逐渐在市区结合生态网格建设自行车网格系统(一般认为以500 米左右的格网为宜),并辅以发展B R T、燃料电池汽车、地铁等公共交通,营造地块尺寸合理,出行模式多样的绿色城市体系。 3.5、加强城市低碳化发展模式的研究 对城市进行基于低碳发展理念的规划,并非仅仅是理念的引入或者方法的罗列,而是系统性的、具有较长生命周期的工程,只有实现低碳发展的可持续性,才能够真正使城市得到低碳的益处。这就需要加强对城市低碳化发展模式的研究,在现有的发展经验和相关理论上构建一套完整而科学的体系,通过低碳技术,结合城市的地理特点和地质条件,对其低碳路径进行科学设计。

探析生态城市规划设计问题及其策略

探析生态城市规划设计问题及其策略 摘要: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是指以建设生态城市为目标,将人、自然、社会完美 的融合在一起,利用生态学的理论、方法,对城市进行规划设计,从而为人们创 建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为了保障其有效性,本文阐述了生态城市规划设 计原则及其主要特征,对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其策略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原则特征;问题;策略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是根据国家颁布的相关政策,结合城市当地的自然风貌、地理 环境等对城市进行合理的布局、规划,协调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从而 促进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原则及其特征的分析 1、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原则的分析。主要表现为:(1)坚持生态优先,以环 境为本。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时候,要把自然基础这一工程充分的发挥出来,在允许的范围要尽可能保持原有的自然环境不受到破坏,使其能够得以保护 和延续。(2)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低碳化产业链。城市规划中要做到把城市建 设的技术及市场的发展有效地结合起来,力争实现产业由能源消耗转向以科学技 术为指向,建设出拥有科技指向的支柱产业;要做到以重点项目来带动那些低能耗、绿色产业的发展。(3)转变生产生活方式,以实现低碳减排为目标。在城 市规划设计过程中要做到合理地利用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在城市建筑、交通建设 和居民的日常生活里面,都要做到遵循自然生态制衡的规律,坚持低污染、低能耗、低排放的原则。 2、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特征。主要表现为:(1)城市人居规划设计特征。为 保障人居环境,需要突出人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地位,强调社区生态建设, 创造和谐人居环境。第一、生态产业设计,按照生态经济原理和绿色GDP的要求,建设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产业;第二、生态建筑 设计,采用节水技术、节能技术、太阳能技术、自然通透技术、环保材料技术, 增加人居环境适宜度;第三、生态景观设计,既要加强自然生态景观建设,也要 强调历史文化传承,充分发掘城市自然和人文资源,使其符合城市文化和人居环 境需要。(2)城市区域规划设计特征分析。第一、土地规划,应全面考虑土地 使用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健全土地规划利用体系;第二、水资源规划,充分考虑 区域内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创造城市亲水空间,开发节水技术,保护饮用水源, 建立高效的城市排污系统,保护水生物种多样性;第三、能源规划,节约减排, 提倡绿色建筑,充分利用自然能、风能、水能,开发绿色材料,减少能源消耗和 污染排放;第四、交通规划,发展电动汽车和氢能源汽车,控制燃油汽车在城市 中的通行,提高交通规划运行效率;第五、绿地规划设计,扩大城市绿地系统范围,提高绿化率、森林覆盖率和人均绿地面积。 二、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1)缺乏长远性。第一、城市基础设施规划滞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第二、生态环境规划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第三、没有科学有效地分区规划,使整个城市功能布局、用地平衡、资源配 置等都处在模糊的状态。(2)地方特色不鲜明。有些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不是结 合本地区的人文、历史、地理、景物等实际来搞规划,而是贪大求洋、舍近求远,

城市规划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分析

城市规划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分析 【摘要】建筑设计的水平直接决定城市规划进程,影响城市的整体面貌;针对建筑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性,本文着重分析了现代城市规划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关键词】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影响 城市规划直接影响了城市的面貌和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的生活状态。人们所居住的城市空间,不仅包括了三维上的空间,也包涵了人们在城市中生活所感受到的情感。对城市规划研究时应该考虑到居住在城市中人们的情感和心理状态,分析研究人们的生活状况、心理和行为等为城市规划做参考。 1、城市规划的功能与建筑设计概述 城市规划所涉及到的是分析和设计城市空间,起到了协调人类活动空间和各个空间之间关系的作用[1]。城市规划是动态发展的,不断协调着各类建筑之间的关系。建筑设计指的是对建筑物的分析和设计,它的作用是满足人们生活、工作空间的使用功能、美观性和经济性。在设计建筑时要考虑到所处的时代背景、城市历史、城市控制性规划和周边环境等,要让建筑物在城市规划中自然而不突兀。建筑设计必须按照城市规划的原则进行,符合城市规划的各项要求。 2、建筑场地设计

2.1城市规划对建筑场地设计的要求 建筑设计不能违背城市规划的原则,应该满足城市规划的要求。就建筑场地设计而言,在进行实际操作时要符合城市规划用地和城市结构布局原则,这是从宏观上需要满足的要求[2]。从具体性要求来说,也要满足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强制性要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指的是限定建筑物的结构和布局、土地的使用等,因此建筑设计一定要对以上要求做出合适的回应,通过实际设计将建筑物的用地性质、占地面积、绿化面积等控制在恰当的范围。 2.2详细性规划对建筑物用地性质的要求 建筑物在建造之前按照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定必须在固定的地域内选一块固定的基地,然后在这个基地上施工,这就实现了控制建筑物选址的目的。控制建筑物的用地范围时采用建筑红线和道路红线的方法,将建筑用地界定出来,在此范围内进行建造。另外,建筑物的高度和交通等都要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要让建筑设计更加合理化。 3、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研究 3.1控制性详细规划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有失控的趋势,主要是因为受到了市场经济的冲击。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建筑业迎来了发展的良好时机,开发商为了获取利益最大化,随意改变建筑项目用地和建筑设计结构,在有限的建筑用地范围

对城市规划设计要素的分析

对城市规划设计要素的分析 发表时间:2017-09-21T11:41:42.663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12期作者:肖一夫[导读] 这些方方面面的因素都是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所以工作人员要分工明确,认真严格的对待城市建设问题。 黑龙江省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摘要: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国家在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与改革,与过去相比,现在的城市发展水平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国家经济水平正在不断提高,所以在城市建设方面,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为城市合理的规划与设计提供了充分的条件,这种规划与设计不仅能强化城市整体的精神面貌,还能提高城市的文化水准,为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本篇文章就城市规划设计要素的内容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对规划与设计中涉及到的人文精神与生态环境方面的内容加以论述。希望文章对城市建设与发展有所帮助。关键词:城市规划;人文精神;生态平衡在城市规划与设计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不仅要对城市的整体形象效果加以研究与改善,还要将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与节能环保的因素考虑进去,这样整体的工程建设才能有效的达到预期标准。另外,随着人们的审美眼光逐渐提高,城市建筑设计人员更要对建筑物加以创新,将符合时代潮流的因素利用进来,让城市在人们的眼中呈现别样的美景。不仅如此,工作人员在进行城市规划的时候,还需要考虑规划地区的地理条件和周围环境因素,在对其有充分的了解后,才能进一步的对城市内部空间的规划加以深入的探讨、研究。这些方方面面的因素都是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所以工作人员要分工明确,认真严格的对待城市建设问题。 1 体现人文精神,完善规划体系要想使得整个城市的规划能够更加合理,就需要对城市内部的人文精神进行全面的考虑。这里所说的人文精神并不是对整个城市的内部人群进行规划,而是需要根据城市内部人群的分布对城市的建筑物和相应的环境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规划。总的来说进行城市设计和规划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需要对城市内部的人文精神进行全面的考虑,提高城市发展的灵活性。在对各个城市的设计研究中清楚的发现,如果在进行城市本设计和规划的过程中忽视城市内部的人文精神就会导致整个城市的形态和布局都出现混乱的现象,严重的限制了城市的发展,对城市内部的生态环境也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这就说明了进行城市设计和规划的过程中优先考虑人文精神并不是毫无道理的。而且在轨迹对城市设计和规划的研究中,清楚的指出了要想促使城市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就需要做到以人为本。从这里可以看出城市的设计和规划离不开人文精神的支持,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结合其自身的人文精神对城市整体文化的提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 城市规划的自然生态平衡定义在现在社会对生态环境的重视性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对城市进行设计和规划就需要对城市的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的考虑。而且在对现在城市生态环境的全面分析中可以清楚的被了解到目前进行的生态规划不仅是指对生态环境的规划,还包括相应的经济、社会和信息等多个方面。而对于整个生态规划的过程中,生态环境的规划是最重要的一点。在对城市的设计和规划的理论分析中,对生态环境进行规划的根本目的在于创建一个更加舒适和谐的生活和学习的环境。而且在规划的过程中还需要对生态学中的基本原则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1 整体性原则从相应的城市设计和规划的过程中可以清楚的看出,对城市的自然生态大多数都是从整体的角度进行规划的。对整体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形式的重视程度都非常高。在进行城市的设计和规划的过程中,对整个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都需要做到全面的考虑,这样对促使整个城市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2 循环再生原则目前我国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有很大的提升,主要是因为现在社会上的环境遭受非常严重的破坏。对可持续发展来说重点要求城市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自身的节能环保和循环再生有一定的重视,这样做的目的不仅仅能够促使城市存在的能源得到最大效率的利用,而且对环境的保护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3 区域分异原则一个城市内部不同区域的经济、社会和自然条件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主要是因为构成城市的各项因素具有多样性。为了使得城市内部的各项因素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就需要对整个城市中涉及的各种因素按照区域进行合理的划分,这样能够提高对资源的保护程度。 3 加强自然生态平衡观念的引导3.1 城市给人们的第一印象往往来自于这个城市的整体景观,这就需要对城市的景观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规划。在对城市景观的观察中清楚的了解到城市景观的构成。主要在于城市内部的园林和建筑物共同构成的城市景观。因此在进行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就需要对城市内部的园林和建筑物的布局进行全面的考虑,并根据实际考察的结果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促使城市的景观能够更好的反映整个城市的特色。 3.2 目前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对节能环保的重视程度也非常高,这就需要在进行城市设计和规划的过程中对节能环保也能做到全面的考虑。在对建筑物进行建筑的过程中要尽可能选用较为环保的材料进行施工,对建筑物的朝向和采光通风等方面也需要全面的考虑。 3.3 应用生态技术处理生活排泄物、生活垃圾。增加居住区绿地,推广屋顶绿化、垂直绿化、湖河溪流水体的坡岸绿化等,大幅度提高居住区绿化覆盖率。居住区设置中央绿地。增加居住区的文化体育设施。城市的形成源于我们的祖先“逐水草而居”的生存准则,生态城市建设中必须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所谓充分利用,一是保护,二是提升。 4 注重低碳节能的城市规划要求由于在城市规划与建设的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能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数量更是庞大,所以将节能低碳的理念渗入到城市规划的方案中并加以实施,成为了城市建设人员的重点工作之一。其实在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时候,有很多细节方面的地方都可以为节能贡献一点力量。比如在建筑物门窗的设计方面,就可以通过对门窗面积的控制来节省一些材料和能源,只要将门窗在合理范围内进行控制与修改,就可以达到节能的目的;另外制作窗户的时候还可以通过加强玻璃与窗框间的距离来强化密封程度,这样在冬季的时候就可以保证屋内的热量不流失,降低热能的使用率。这样,城市规划设计与建造的时候,才能充分有效的利用这些资源,在最大程度上减少能源的浪费,还能在响应国家节能低碳号召的同时,完善城市规划建设体系,让国家能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5结束语

探讨城市规划与建筑规划设计的应用策略分析

探讨城市规划与建筑规划设计的应用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16-09-08T13:21:51.313Z 来源:《低碳地产》2016年9期作者:李波 [导读] 我国目前进行信息化建设所面临的问题来自方方面面,而这类问题往往会对人居环境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浙江省现代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310000 【摘要】我国目前进行信息化建设所面临的问题来自方方面面,而这类问题往往会对人居环境建设产生深远影响,实际上这体现了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要有效促进城市发展,推动城市规划建设,就必须认真研究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寻求问题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建筑设计;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是协调人活动的空间区域之间的关系,也是对城市空间的设计与分析。建筑设计是解决室内空间的美观和使用的要求,同时在具备一定时代特性风格的前提下,在外部形体上协调建筑与城市控制性规划、城市文脉、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城市规划是以可持续的、生态的观点延续城市的历史,动态地解决建筑群的整体形象问题,协调不同种类建筑之间的关系,展望城市的未来。文章首先阐述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概念,然后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处理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一、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概念 城市规划的作用在于不断平衡城市空间组织、城市物质性设施、城市功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相对独立,它的研究对象是城市所在的区域及整个城市。所谓建筑设计,是指以工程技术条件为依据,从具体的建设任务要求出发提出设想,并以其要实现的功能为依据对建筑物的材料和构造,组合形式和详细尺寸进行确定。城市规划管理是一种政府行为,是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对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设计进行管理和监督,并协调两者之间发生的矛盾,促进城市建设决策者提高对城市规划内容的认识,在构想城市建设项目的阶段就形成计划与规划并重的思想,在城市规划的框架之内融入建设项目的决策。 二、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首先,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两者之间相对独立。为各种活动提供空间结构是城市规划设计的总任务,它涉及城市的性质与分工、城市的外观形式、社会发展与设施、产业发展与布局、城市各部分的政策、管理和组成以及规模投资等。城市规划设计作为一门正逐步发展和完善的综合性学科,在实践中对建筑设计、景观设计与城市发展规划之间的相对关系进行安排具有相对独立的方法和基本原理;建筑设计,是指以工程技术条件为依据,从具体的建设任务要求出发提出设想,并以其要实现的功能为依据对建筑物的材料和构造,组合形式和详细尺寸进行确定,同时在外部形体上力求与城市历史文脉、周围环境和城市控制性规划在具备一定时代特性风格的前提下相协调。其次,建筑设计应该服从城市规划。每一个城市都具备自己的特点,有的活泼,有的深刻,有的灵动,有的沉稳,有的城市在大街小巷里就流露出一种历经千百年沉淀的文墨飘逸,有的城市则在亭台楼阁中透露出跨越时代的轻灵律动。因此,建筑作为城市的灵魂必须与城市本身相融合,建筑设计的本身必须服从城市规划,不能影响整个城市的风貌。 三、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 1.城市规划的范围。城市规划实际上是一种社会实践,具备物质空间发展进程,是对各项建设和社会发展空间布局的综合部署。因此,从策划到维护的所有内容都应该包含在城市规划里面。在城市规划设计的发展过程中各种不同的类型不断涌现,规划方法的包容性强,内容日趋综合,不单纯注重形态设计而注重综合设计时现阶段城市规划的显著特点。在城市规划设计中,不仅应该注重城市的交通流线和功能分区,而且要注重建筑物的尺度、体量、色彩、比例、材料、造型和空间等。联合包括建筑物在内的不同物体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是城市规划设计的最基本的特征,设计者在进行城市规划时不仅应该对物体本身的设计加以认真考虑,而且应该注重一个物体与其他物体之间的关系。由此可见,城市建设的基础是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的依据也是城市规划设计,城市规划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一个城市建设的好坏。 2.城市规划中的场地设计问题。建筑设计中的场地设计受城市总体规划的影响较大,这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方面在城市总体规划对于城市用地的布局结构和发展方向的控制上得到体现;另一方面,控制性详细规划对场地设计存在更为直接的影响,其要求是具体性的,进行建筑设计时必须针对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建筑布置和土地使用等各项细则做出适当的反应。在用地性质的规划方面,控制性详细规划对具体建设项目的选址存在限制,要求改项目选择基地地块只能在某一个允许的区域内进行选择;控制性详细规划也对场地设计中的用地开发进行了限定,规定该地只能做一定性质使用。在用地范围的控制方面,规划由道路红线和建筑红线共同完成。在用地强度的控制方面,是通过绿化覆盖率、建筑覆盖率和容积率等指标来实现的。通过限定绿化覆盖率最小值、建筑覆盖率和容积率最大值,可以将基地的使用强度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畴之内。在建筑用地范围的控制方面,城市规划一般都要求基地允许建造建筑物的区域必须是建筑范围控制线再从建筑红线退后一定距离。此外,在场地设计中也应该同时满足城市规划中对交通出入口方位、建筑高度、建筑主入口方位、建筑主要朝向等方面的要求。 3.建筑设计方案评审问题。目前最为紧要的问题是应该组织一些建筑设计评审方面的专家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评审,建立起完善的建筑设计方案评审制度。首先应该看建筑设计方案与城市规划的要求是否相符合;其次就是评审建筑设计方案本身,确保其设计思想符合设计任务书的要求,保证选出好的作品。在对建筑设计方案做出决策时,要在关注建筑物本身的同时确保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达到这些要求的关键在于提高管理者的决策水平,不能把标新立异、独一无二作为取舍的唯一标准,应该把握正确的价值取向。 四、应对策略 城市规划的基础是建筑,它在城市规划中起着引导作用,将建筑通过规划组合形成有机的群体建筑空间,因此对建筑进行规划设计时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环境方面,采取如下应对策略: 1.1凭借人的感觉处理建筑的局部小环境,通过了解不同建筑的结构,从而塑造出新的结构空间; 1.2以城市的区域规划为出发点,设想建筑与大环境的结合,建筑的整体轮廓要呼应周围的现有建筑,立面上的色彩处理和虚实对比要

《大数据下城市规划策略分析》

《大数据下城市规划策略分析》【摘要】城市规划通过大数据信息处理可以加快工作效率,城市内部通过数字化平台的建设加强对公共资源的整合与调配,以实现城市规划的高效率运转。文章通过对大数据背景下的城市规划策略做分析,促进城市自动化、数字化发展,加强对城市管理的动态监测,以此实现城市规划的高效实施。 【关键词】城市规划;大数据;策略发展 1引言 当前社会已经进入到智慧化发展阶段,数字化平台通过对信息数据的收集与处理,为城市提供了很多功能性服务。大数据背景下的城市规划,通过收集大量数据使城市规划策略更为精细化,面对城市规划中所存在的信息问题可以更高效地解决。在大数据发展下城市规划设计已经转变为问题反馈与修正,通过对信息问题的收集,合理地修正、完善城市规划设计,促进不同系统之间的良性互动。 2大数据背景下的城市规划 2.1城市规划发展现状。大数据最显著的特点是对数据的高效化处理,利用云平台可以完成大量数据收集工作并进行分析,同时完成数据共享工作。因大数据对数据的高效处理在广泛行业中都有所应用,已成为各行业生产运营的重要环节。大数据通过对数据的收集以及深入挖掘,提高了数据价值,同时也加快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城市规划类型较为复杂且规模形式不固定,根据社会不同发展时期与经济条件的变化,城市规划呈动态性发展。在大数据背景下,也提高了

城市规划行业竞争力,在完成智慧化城市建筑过程中,不断对城市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发掘解决方案,立足研究、解决“城市病”,探索出智慧型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以大数据为发展基础,推动城市规划建设,构建智慧型、经济型、可持续性的健康城市。 2.2大数据背景下城市规划意义。以大数据为背景发展的城市规划,将城市内部资源更为集中化处理,降低了城市建设所消耗的成本,加快城市系统的统一性、数字化。城市规划中的城市功能性规划要以更加便利性为目标,智能化服务群众日常生活,为城市社会的智能化发展提供良好保障。各行各业对大数据的应用也促进了城市的数字化发展。在传统的工作处理中,对于数据收集与整理分析都是通过人工模式,而大量数据的收集无疑加大了工作量,同时也无法将大量数据进行高效准确计算,当大量数据堆积无法准确梳理时则会浪费数据资源,以此限制城市规划工作的开展,阻碍工作进度。以大数据为背景,发展城市规划工作,加快城市内部大量数据处理工作效率,实现精准高效的工作管理[1]。通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动态评价分析,促进城市规划工作项目指标优化,实现城市规划工作的动态化、多样化管理。目前社会发展已步入到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移动设备占据群众日常生活工作,以此为背景扩展城市规划空间发展内容,利用大数据系统进行数据收集,将不同层级信息进行分类处理,为城市规划提供决策方向。城市发展面临问题时可及时通过数据系统,有效地获取问题解决方案,促进城市建设与功能性发展。 3大数据与城市规划的作用

城市规划设计案例分析

城市规划设计案例分析 一.济宁市北湖生态新城总体规划设计分析 1.规划定位为:济宁城市得主中心,全市得行政商务中心、科教文化基地、休闲 度假胜地、生态宜居新城。 城市总体定位为:一个以水为特色得城市中心区;城市空间定位为:一个城水交融、生活生态与谐得城市生态新区。 3.主要职能:济宁主城得新城中心,以旅游度假为中心、行政服务及商务办公为 主线,居住生活为支撑得城市新区。 用地规模:北湖生态新城规划总用地约97平方公里,行政辖区用地面约57平方公里,其中滨湖路以南得度假区用地约25平方公里,滨湖路以北得区域除去水域得建设用地约32平方公里。即除绿地面积9平方公里,其她建设用地23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06平方米。 5.规划得总体功能结构为:一轴一带系两区、四心绕一湾。 一轴:城市发展主轴:就是沿北湖路由老城中心往北湖延伸得城市发展轴。就是城市核心发展轴,重点发展综合服务功能。 ?一带:就是京杭古运河文化发展带。就是济宁运河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得重 要空间,也就是本片区得特色之一。 ?两区:北部得城市建设区与南部得北湖度假旅游区。

四心绕一湾:行政中心、商业中心、文体教育中心、旅游度假服务中心四个城市中心围绕北湖湾布置,共同构筑济宁滨湖城市中心区。 6.片区发展策略 01片区:铁路北片区,规划范围日荷铁路以北,荷花路以西,梁济运河以东,北到规划界限。规划用地面积1、4平方公里,规划人口0、9万人。该区就是产业转移区,近期逐步将规划区得工厂转移到该区,适当发展无污染工业,作为近期得经济支撑。 02片区:荷花片区,规划范围东起北湖中路,西至济安桥南路,南起高压走廊, 北至日荷铁路。规划用地面积3、7平方公里,规划人口4、2万人。由于该片区邻近老城区,就是近期重点建设得居住区,包括安置与部分房地产开发。 03片区:文体片区,范围由东起北湖中路,西至梁济运河,南起外环路, 北至高压走廊。规划用地面积5、4平方公里,规划人口5、1万人。该区以高教园区及文体中心为重点,建立济宁文化体育设施基地。 04片区:古运河西片区,规划范围东起京杭古运河,西至北湖中路,南至外环路。规划用地面积2、4平方公里,规划人口2、7万人。本片区以运河文化为中心,建设济宁运河之都得风貌。 05片区:古运河东片区。规划范围东起洸俯河,西至京杭古运河,南起礼贤路,北到规划边界。规划用地面积5、5平方公里,规划人口8、0万。该区就是近期居住重点建设区域,沿古运河建设运河文化区。 06片区:南环片区,规划范围东起洸俯河,西至京杭古运河,北起礼贤路,南到望湖路。规划用地面积2、1平方公里,规划人口2、6万人。就是发展居住为主得区域。 07片区:北湖湾东片区。规划范围北起外环路,南至北湖北堤;东临洸俯河,西至经北湖路。规划用地面积4、3平方公里,规划居住人口3、1万人。商业金融业为核心,完善配套居住。传承运河文化精髓,将石佛村打造为“江北运河文化第一村”。 08片区:北湖湾西片规划范围北起外环路,南至北湖北堤;东起北湖路,西至梁济运河。规划用地面积7、5平方公里,规划人口4、8万人。就是本区得核心区,重点建设北湖湾,以行政为中心,文化为亮点,北湖旅游度假为支撑,高等教育为补充,打造为济宁城市得新中心。 09片区:北湖生态新城,北起北湖北堤,南到南四湖,东起洸俯河,西至梁济运河。规划用地面积25平方公里,居住人口逐步迁出,重点发展以水为主题得旅游度假服务功能。建设为鲁西南知名得旅游休闲区。

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18-10-17T09:22:53.06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作者:姚卓嘉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使得城市规模越来越大。 汕头市潮南区城乡规划局规划设计研究院 5151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使得城市规模越来越大。由于城市规划管理在城市长期战略发展方向中起着指导性作用,因此,城市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如何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把握好城市规划原则,适应政府职能的转变,是当前城市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城市规划;存在问题;对策 1 城市规划的重要性 城市规划工作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对于城市规划工作的要求历来都是非常严格的。城市规划工作不仅仅关系着整个城市的绿化与环境,还与城市发展的现代化水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另外,城市规划如果科学合理还能够起到促进城市发展的作用,因此,必须加强对于城市规划工作的管理。需要解决的就是城市规划工作中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对于城市发展的影响,并提出解决措施。 2 我国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2.1 规划起点较低,布局不合理。 在我国前期的城市规划工作当中,由于缺乏对于城市发展的长远考虑,设计不够系统与科学,造成了目前我国的城市空间布局不合理的局面。我国城市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城市交通拥堵、居住的周边环境较差、污染严重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也与我国国家城镇化发展政策的提出与地方政府过于重视眼前的利益,注重城市化发展的速度而忽视长远发展等分不开。很多地方政府只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地区城镇化的数量与面积方面,对于如何采用良好的城市规划提高居民的生活居住条件并没有过多考虑,因此这种注重量变忽视质量的做法就导致了我国城镇资源的大量浪费,而且还降低了居住的标准。 2.2 城市规划没有相关的配套设施 城市规划设计的不合理造成了大多数城市的规划不合理,只是简单地停留在“修建楼房、农村搬新房、圈耕地建设”等几个概念上,对于城镇化建设认识非常片面,对于国家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策略认识不足,对于建设完以后的城市通讯建设、交通配套建设、水电暖气的供应等等都缺乏长远的规划,因此在建设当中也遇到了种种困难,这种不合理的规划直接导致了后期城市的基础建设布局以及产业的布局划分工作的不合理,后期工作缺乏协调性,后期的城市配套很难保证城市中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发展,这些产业的聚集程度很低,也就造成了区域经济发展速度的下降。 2.3 城市规划对于生态环境的忽视。 我国城市规划中规定了绿线与蓝线等使用,对于水域和公共绿地有政策的保护,但是很多地方的城镇化速度却远远高于城市绿化的速度,在这种情况下城市发展急速扩张而绿化严重滞后就造成了我国城市生态环境的不和谐,甚至还有部分部门违规在绿地上建设,政府部门对于生态环境监管的缺失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2.4 城市规划没有考虑纳入城市特色。 由于我国城市规划的基础是功能,规划手段只是采取了规划技术,所以就造成了在城市规划当中技术占据了城市规划工作中的主流,从而使得人居环境与城市环境渐渐趋同,城市文化被遮掩。这也就造成了目前我国城市规划给人感觉千篇一律的局面,城市的规划无法体现出城市原有的特色,文化得不到传承。这种局面的造成主要归结于两个方面:首先是在城市规划工作的安排中没有根据城市原有的地形与景观特色进行规划设计,造成了原有的城市样貌与社会空间的破坏,减弱了原有的城市多样性特色,此外就是在城市规划中重视了城市的设施、管制、技术与城市功能,忽略了城市的文化、历史、山川水势等等地方特色。 3 解决城市规划存在问题的对策 3.1提升城市规划的理念 城市规划的工作应当结合实际情况,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做到设计务实求真、高效落实,对于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考虑与解决,在规划设计中不局限于理想化的设计,及时对设计的思路进行调整,加强规划设计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准确地完善城市规划工作的各个程序,以达到城市规划设计的理想目标。首先要把握设计人性化的理念,设计中要本着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规划应当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出发进行科学规划,在城市规划中体现出人文关怀的思想,使得与社会相关的主体行为密切发展,用人性的角度去看待城市规划工作。并且在城市规划中注重城市发展的环境需求,尽力减少对于环境的破坏,采取合理的措施避免环境破坏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实现城市文化与经济的协调,将可持续发展贯彻到城市规划的层面上。最后,在城市规划与管理工作中应当体现出城市的文化特色,尽量保存原有的城市景观与人文。 3.2 完善城市的公共设施,提高城市承载力 想要让城市更加良好地运行,在城市规划中必须建设便捷的、衔接合理的城市交通运输体系,完善的公共设施,这是城市居民活动的重要保障。城市规划中如果注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工作,就可以提高生产生活用水的供应与质量,提高城市水供应的上限;如果注重城市电网的建设与改造,则可以满足城市对于用电量的生产与生活需求;注重对于风力、太阳能等新型资源的利用,可以减少城市中各种工业生产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如果城市规划做好对于城市污染的治理设施规划与生态环境的建设,建设良好的城市排水系统就可以提高城市的灾害抵御能力,减少水灾对于城市的破坏,同时减少很多污染物,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一个比较直观的能够反映城市环境状况的指标是城市的绿化,城市有着合理的绿化率才能够谈得上生态环境的好与不好,因此在城市规划设计中思考如何快速地提高所居住城市的绿化面积与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提高绿化率才能够真正创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协调发展的生态化城市。 3.3 城市规划应当保护环境,维护人与生态和谐发展 城市规划在科学考虑,综合所有资源的基础上,最重要的是始终要坚持以人为本,保护环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不断提高生态环境,因此在规划中也应当把环境保护与城市居民的利益联系起来,放置在城市规划工作的首位。在城市规划工作的前期,应当对于所要规划城市的风土人情以及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惯进行详细了解,从而在城市规划与建设的过程中,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一个良好

城市规划设计方案评析

一、居住小区方案评析的要点: 1、出入口的数量、位置及距离交叉口的距离; 2、小区道路交通组织方面: (1)是否存在穿越现象; (2)交通组织是否合理,路面的宽度是否符合规划要求(尤其是那些已经注明宽度的) (3)是否留有停车场用地(是否存在扰民现象),位置是否合理; (4)人车分流组织的如何; 3、整体布局是否合理,包括中心绿地的位置,绿化均布,是否有相应的公建及物业管理; 4、是否存在个别楼房的东西朝向,超长(沿街长度超过150米),高层住宅是否单独布置,与小区的空间景观是否协调; 5、小区的幼儿园与小学是否齐全、服务半径是否合理,是否存在穿越主要交通,小学的运动场地,跑道的方向,托幼的南向活动场动是否够用;周围是否存在影其使用的用房(如锅炉房等); 6、公共绿地是否居中,小区的绿地均布如何; 7、如在山地则要注意是否有必要建截洪沟; 8、注意小区的布局手法是否单调、如简单的采用对称、大型公建的布局手法; 9、其它的一些小细节如:小区中部的绿地内布局变电所; 10、滨江地区是否存在高层与多层的防火间距问题,及高层建筑位置是否影响多层住宅用户欣赏江景。 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考试方案评析要点: 1、规定性控制指标是否符合要求: (1)用地性质

(2)用地面积 (3)建筑密度 (4)建筑控制高度 (5)建筑红线后退距离 (6)容积率 (7)绿地率 (8)交通出入口方位(车、人) 尽量避免在城市主要道路上设置车辆出入口,一般每个地块应设1—2个出人口。禁止机动车开口地段 (9)停车泊位及其他需要配置的公共设施 其它的:历史文化保护地区内重点保护地段的建设控制指标和规定,建设控制地区的控制指标; 2、注意下色彩、建筑形式、体量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即可 3、与上一层次规划的衔接: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对城市总体规划的深化、量化,是以城市总体规划作为主要依据,因此规划中应使总体规划的战略意图得以贯彻,处理好用地性质、人口分布、道路系统、交通组织、绿地系统、工程管线等内容的衔接。 4、用地布局: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要将用地分到小类,因此各类用地的合理安排、定性定量是非常重要的。 5.交通组织:地块内外交通应顺畅边捷,机动车、非机动车应有序组织,停车场出入口合理布局,方便生活,促进城市发展,有机联系。 6.地块划分:地块划分是为了开发管理的方便有利,因此划分过程中的用地大小、用地性质、用地价值是考虑的重点。 7、控制指标:包括两个部分:规定性指标和指导性指标。体现了土地使用性质及其兼容范围的控制、土地使用强度的控制、道路交通及其设施的控制、工程管线及其其他设施的控制、城市特点及环境景观的控制和经济估算。 8、配套设施:包括生活服务设施、市政公用设施、交通设施等,避免由于开发商不关注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开发后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9、可操作性:控制性详细规划得到评审后,具有法律效应,也是直接用于城市规划日常管理的主要技术依据,因此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文本和图则应具有很强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