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纤维增强材料的冲击性能测试

纤维增强材料的冲击性能测试

纤维增强材料的冲击性能测试
纤维增强材料的冲击性能测试

纤维增强材料的冲击性能测试

一.概念

衡量材料韧性的一种指标,通常定义为试样在冲击载荷的作用下折断或折裂时,单位截面积所吸收的能量。

二.测试方法(简支梁式冲击方法)

1. 实验原理

将锤头升高,然后让锤头自由落下,把势能转化为动能作用在模型上。一般为了产生集中载荷,并保证加载的方向,通常在模型上方安置一个可沿铅垂方向移动的加载头,由它把冲击波传递给模型,试件承受三点弯曲的受力形式。

2.实验仪器(落锤)

3.试验内容

a.对3种炭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T300/NY9200Z. T300/QY8911和T700S/ 5228)层合板进行了落锤冲击实验,并对冲击后试样进行了冲击后压缩性能测试。

b.通过对凹坑深度一单位厚度冲击能量(d-e )曲线,损伤而积一凹坑深度(S-d)曲线和冲击后压缩破坏应变凹坑深度(E-d)曲线的对比分析,讨论了这3种复合材料层合板的低速冲击性能(即损伤阻抗和损伤容限)。利用热揭层技术对拐点前后的复合材料损伤状态进行了观察,损伤机制进行讨论。

4.试验数据分析

a.凹坑深度与冲击能量的关系

厚度冲击能量(d e)曲线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随单位厚度冲击能量从最低值逐步提高,3种材料的凹坑深度开始均以较小的斜率呈线性增大,当凹坑深度超过一定值后(本文中为0. 4 mm ),凹坑深度的增长速率均明显增大。

以0.4mm凹坑深度为分界点(拐点)可将这3种材料的凹坑深度-单位厚度冲击能量(d-e)曲线分为2条不同斜率的线性区.T300/NY9200Z, T300/QY8911和T 7005/ 522 8材料拐点处单位厚度冲击能量分别为4 .2, 3 .7和7. 0 J/mm。

T300/N Y9200Z和T 300/Q Y8911这2种材料拐点处单位厚度冲击能量相近,都远低于T 7005/ 5 228材料拐点处的单位厚度冲击能量。从凹坑深度来看,在所考察能量范围内的同一单位厚度冲击能量下,T 700 S/ 522 8复合材料层合板的损伤要小于T 300/ N Y 9200Z和T 300/

Q Y8911材料的损伤。

b. 损伤面积与凹坑深度的关系

从图2看,尽管这3种材料的损伤面积绝对数值有所差异,但其损伤面积与凹坑深度的关系均有以下规律:0.4 mm凹坑深度处也存在拐点,以拐点为界,3种材料的S一曲线也可以分为2部分,拐点前,随凹坑深度增加,损伤面积均明显增大,拐点后,损伤面积均趋于稳定,基本达到了门槛值。T300/NY9200Z, T300/QY8911, T700S/5228复合材料损伤面积门槛值分别1130 ,1300,7370 mm*2。

其中T 7005 /5 228复合材料分层损伤面积如此之大,损伤直径已达到75 mm,而试宽度为100 mm,不能排除受边界固支条件影响导致损伤进一步扩展受限的可能。对于T 7005 / 5 228复合材料拐点后损伤面积趋于稳定的确切原因还需要做进一步研究才能确定。

c.压缩破坏应变与凹坑深度的关系

图3给出了T 300/ N Y 920 0Z ,T 300/ Q Y8911和T700S/5228复合材料的压缩破坏应变与凹坑深度的关系。从冲击后压缩破坏应变-凹坑深度(E-d)曲线上也可以看到类似的拐点现象:拐点前,随凹坑深度增加,3种材料的压缩破坏应变均迅速降低;拐点后,随凹坑深度增加,压缩破坏应变的降低变得极为平缓,基本达到了门槛值。T300/NY9200Z, T300/QY8911和T700S/5228复合材料的压缩破坏应变门槛值分别为295 0,3750,2750 。

4.试验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在3种材料的d-e曲线,S-d曲线和E-d曲线上均存在对应的拐点,该拐点同时也是不同损伤形式的转变点。凹坑深度在小于拐点时,损伤形式以基体裂纹和分层损伤为主,凹坑深度大于拐点时,分层损伤基本不再扩展,损伤的发展主要以纤维断裂的扩展为主。

耐磨材料选择

水泥机械设备耐磨件材质的选用 (内部资料) 长春铭成合金钢有限公司 2008-1-21

在水泥的生产过程中需应用大量的耐磨材料,近几年其应用范围已突破传统的铸造耐磨材料,非铸造类的耐磨材料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就作者的研究、应用和了解的有限认识,作一介绍。 一、铸造耐磨材料 用于磨机衬板、隔仓板、篦板,破碎机锤头、板锤、反击板、颚板,立磨辊、盘等易损件的耐磨材料仍为铸造类的耐磨材料。 第一代耐磨材料------高锰钢。优点:韧性极好,在强冲击条件下产生加工硬化。缺点:易塑性变形,不耐磨。目前,高锰钢、合金高锰钢及超高锰钢仅限用于大型破碎机锤头、板锤、反击板、篦板、颚式破碎机颚板及圆锥破内外锥等易损件, 第二代耐磨材料------镍硬铸铁。优点:硬度高,耐磨性好。缺点:脆性较大,应用范围小。目前,仅有部分立磨辊采用镍硬铸铁,其它应用很少。 第三代耐磨材料------高铬铸铁和各类合金钢。高铬铸铁优点:硬度高,耐磨性好,韧性比镍硬铸铁大幅度提高。缺点:在高冲击条件下,韧性仍嫌不足。合金钢优点:可通过调整含碳量、加入不同含量的合金元素及相应的热处理工艺,获得宽范围的硬度与韧性相匹配的综合机械性能,应用范围更广。 1. 高锰钢系列耐磨材料 在大型破碎设备中高冲击力的工况条件下,大多采用标准型高锰钢,同时发展了合金高锰钢、中锰钢(6~8%Mn)和超高锰钢(16.0~19.0 %Mn)。 1.1 美国材料试验协会奥氏体锰钢铸件标准 ASTM A128/A128M-93 表1 美国奥氏体锰钢铸件化学成分(%) 1.2 日本高锰钢铸件标准 JIS G5131-1991 表2 日本高锰钢铸件化学成分(%)

复合材料性能试验方法选择和结果评价

复合材料性能试验方法选择和结果评价 张汝光 (上海玻璃钢研究院 200126) 摘要:由于复合材料性能的多样性和性能机理的复杂性,其试验方法也同样多样、复杂。应该根据试验目的和考虑材料的性能机理,正确选择试验方法或制订试验方案,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对试验方法和试验结果都要作科学的评价。 关键词:复合材料性能试验 多样性 复杂性 可靠性 1 概 述 要用好材料,首先就要认识材料。认识材料的最重要途径就是通过材料的性能试验。由于复合材料本身就是个结构,在进行复合材料产品设计时,不能简单地选择材料,而是要同时设计复合材料。因此认识材料就不单单是了解材料的性能数值范围,而还要了解复合材料的性能机理。复合材料性能试验变得更加重要。 复合材料的性能试验一般有三种不同的目的。一是揭示复合材料的材料性能机理;二是取得用于产品设计的材料性能参数;三是取得供材料质量评定用的材料性能参数。试验目的的不同,对试验方法的要求,就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自然就会有不同的试验方法或方案。 复合材料细观不均匀结构的本质,使其性能不但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在许多情况下,还具有各种耦合效应。这就使得复合材料的性能试验相对于常规材料,要多样、复杂,同时也具有更多的影响材料性能的因素。在制订试验方案或选择试验方法时,这些方面都应该加以考虑,做认真、细致的分析。对试验方法和试验结果都要作科学的评价。 2复合材料性能试验的目的 制订试验方案或选择试验方法,首先要根据自己的试验目的。即使是对同一个性能,目的不同,对试验方案或方法也会有不同的考虑和选择。 2.1为揭示材料性能机理的性能试验 揭示材料性能机理,就是揭示在一定条件下材料作出响应的全过程及其原因,揭示各种因素是如何影响这一过程。显然,以揭示材料性能机理为目的的材料性能试验,要强调的是试验所得到的性能规律首先必须是定性上准确。因此,在考虑试验方法 时,首先要确保这一点。例如,当我们要揭示某一因素对某一性能的影响规律时,在试验条件中要特别注意严格排除其他影响因素同时发生变化,否则试验结果就无法说明是哪一因素的影响规律,测试数据再准确也毫无用处。 2.2 为取得用于产品设计性能参数的性能试验 要取得用于产品设计性能参数,对其性能试验要求,自然是试验结果的可靠性。例如,试样工作区内要确保材料是处在试验所要求的条件状态下,试验中所测数据,必须取自试样工作区或是与工作区内数值相同。除此之外,可靠性还要求试验要有一定的试样个数,对试验结果除要计算平均值外,还需要计算离散系数。在产品设计中,仅有性能参数的平均值而没有离散系数,就无法确定该性能的离散程度,就将无法确定在一定置信度要求下,如何使用这一平均值参数。 2.3为取得供质量评定性能参数的性能试验 质量评定,可以是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检验,也可以是对产品的质量检验。进行质量评定,往往都预先设定一个合格的材料性能标准,将试验结果与这一标准相比较,以评定其质量是否合格。这种其结果用于对比的材料性能试验,应该强调的是:试验必须严格按照同一标准试验方法进行。因为任何试验方法都只有具有相对的理想或合理性(第5节中进一步说明),不同的试验方法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结果,它们之间常常不具有可对比性,最具权威的试验方法自然是国家标准试验方法。作为产品性能指标的性能数据,必须按照国家标准试

耐火材料性能测定实验

耐火材料性能测定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2、 3、 : : 二、耐火材料的定义〔参考:耐火材料(教科书)〕 三、耐火材料的分类和用途〔:耐火材料(教科书)〕 四、耐火材料的生产流程和工艺〔参考:耐火材料(教科书)〕 五、耐火材料性能测定的意义〔参考:耐火材料的性能测定与评价(到图书馆借阅)〕 六、耐火材料有哪些性能测定〔参考:耐火材料的性能测定与评价(到图书馆借阅)〕 我们选做其中二个性能测定实验 (一)耐火材料高温导热系数测定(实验资料见下面) (二)耐火材料抗热震性能测定,而且选用电炉加热实验的方法〔参考:耐火材料的性能测定与评价(到图书馆借阅)〕 (一)耐火材料高温导热系数测定 一、实验目的 1、巩固和深化稳定导热过程的基本理论,学会材料高温导热系数的测定方法及测量装置的工作原理。 2、测定试件的导热系数,确定试件导热系数与温度的关系。 二、基本原理 导热系数是耐火、绝热、保温材料的重要热物理参数之一,是材料绝热与保温性能优劣的主要指标。测定这些材料的导热系数,特别是高温条件下的导热系数,对于研究材料性质的现代理论,及深入了解热传导过程的机理,是十分必要 的。 导热系数测定装置,是根据付立叶单向度平壁稳定导热过程的基本原理,来测定耐火、绝热和保温材料的高温导热系数。实践证明,当长度与宽度为厚度的8 ~10倍以上时,平壁边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这样的平壁导热可简化为一维导 热,这时的导热可认为只沿厚度(X轴)方向进 行。见图1一1所示。

根据付立叶导热方程式写成: dx dT q λ= [W/m 2] (8—1) 将(1)式积分得:)T T (q 21-=δ λ [W/m 2] (8—2) 通过面积A 的热流量Q 为: )T T (A Q 21-?= δλ [W] 所以: )T A(T Q 21-?=δ λ [W/(m ·k )] (8—3) 式中:λ——高温导热系数 [W/(m ·k )] q ——热流密度 [W/m 2] A ——试件测试区面积 [m 2] δ——试件厚度 [m ] T 1——试件高温面温度 [K] T 2——试件低温面温度 [K] 因此,只要在实验过程中测定了T 1,T 2和Q ,并已知试件的厚度δ和测量面积A ,就可以通过式(3)计算出被测材料在平均温度[(T 1+T 2)/2]下的导热系数。 三、测定装置 测定装置主要由单方向加热炉、控温系统和蒸汽量热装置等三部分组成。见照片8-1。 1、单方向加热炉的结构示意图见图8-2所示。加热炉由经过处理的硅碳棒作发热体;炉衬用耐火、耐热的保温材料砌成;在炉腔底部放置碳化硅板作为均热板。均热板的中心处,从下面伸出一热电偶,用来测量试件高温面的温度,均热板上面放置被测试件,试件上面中心处放置另一个热电偶,用来测量试件低温面的温度。试件四周设有耐火耐热保温材料的衬环。 照片8-1 2、加热炉由数字温度控制器和可控硅等组成的控温系统来进行加热和控温。 3、量热装置主要由量热筒、恒温筒、保温筒、设有隔热环及汽体浮化膜的底盘和汽水分离器等组成(其结构示意图见图8-3)。量热装置中心的量热筒是整个装置的核心,它吸取来自单方向加热炉通过试件的热量,使其内部的纯蒸馏水变成一个大气压下100℃的水蒸汽。水蒸汽经过多级汽水分离器分离后,进入冷凝器冷凝成水。根据冷凝水的重量,便可求得通过试件的热流量Q 。汽水分离器的作用是把由于水的激烈沸腾而混入蒸汽的微小水滴与纯蒸汽分离开来,使测量数据更加准确。 图1—1 单向平壁的一维 导热过程示意图

高分子材料典型力学性能测试实验

《高分子材料典型力学性能测试实验》实验报告 学号姓名专业班级 实验地点指导教师实验时间 在这一实验中将选取两种典型的高分子材料力学测试实验,即拉伸实验及冲 击试验作为介绍。 实验一:高分子材料拉伸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高分子材料拉伸性能测试标准条件、测试原理及其操作,了解测 试条件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2)通过应力—应变曲线,判断不同高分子材料的性能特征。 二、实验原理 在规定的实验温度、湿度和实验速率下,在标准试样(通常为哑铃形)的 两端沿轴向施加载荷直至拉断为止。拉伸强度定义为断裂前试样承受最大载荷与试样的宽度和厚度的乘积的比值。实验不仅可以测得拉伸强度,同时可得到断裂伸长率和拉伸模量。 玻璃态聚合物在拉伸时典型的应力-应变曲线如下:

是在较低温度下出现的不均匀拉伸,所以又称为冷拉。 将试样夹持在专用夹具上,对试样施加静态拉伸负荷,通过压力传感器、 形变测量装置以及计算机处理,测绘出试样在拉伸变形过程中的拉伸应力—应变曲线,计算出曲线上的特征点如试样直至断裂为止所承受的最大拉伸应力(拉伸强度)、试样断裂时的拉伸应力(拉伸断裂应力)、在拉伸应力-应变曲线上屈服 点处的应力(拉伸屈服应力)和试样断裂时标线间距离的增加量与初始标距之比(断裂伸长率,以百分数表示)。所涉及的相关计算公式: (1)拉伸强度或拉伸断裂应力或拉伸屈服应力或偏置屈服应力σt σt 按式(1)计算: (1) 式中σt—抗拉伸强度或拉伸断裂应力或拉伸屈服应力或偏置屈服应力,MPa; p—最大负荷或断裂负荷或屈服负荷或偏置屈服负荷,N; b—实验宽度,mm;d—试样厚度,mm。 (2)断裂伸长率εt εt 按式(2)计算: 式中εt——断裂伸长率,%;

橡胶的性能与测试

橡胶的性能与测试 一、生胶性能 未经加工的原料橡胶俗称生胶,其实生胶也并非100%纯净的, 如天然胶中含有的非橡胶烃(约5%)包括树脂酸蛋白质等物质,在SR中同样添加了防老剂及未耗尽的合成助剂,如:分子量控制剂,终止剂及分散剂等。不过大体上讲,生胶与胶料相比更能代表橡胶固有的特性,包括如下: 1、分子量。指橡胶大分子的分子量的平均值,应该把橡胶看成不同分子量聚合物的体系,既有高分子量级份,也混杂一些低分子量级份,这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只能以平均分子量的概念来描述。根据不同测试方法又分粘均分子量、散均分子量及重均分子量。比较常用的是粘均分子量,因为比较容易测,采用不同粘度来表征不同分子量,更为直观(分子量越大,粘度越高)。分子量与生胶性能之间有着直接和密切的关系,一般而言分子量越大,则生胶的强度越高,力学性能越好,但是随着分子量的增大,加工时的流动性变差。 2、分子量分布。橡胶实际上是不同比例的大小分子量不同的分子链的混合物,如果把不同的分子量按出现的频率来排列,则可得到分子量分布曲线。 NR的分子量分布特点: 中等分子量占统治地位,高分子量及低分子量级各占少数,其中高的部分有利于力学性而低的部分则有利于加工,因此兼顾了性能和加工。 SR的分子量分布特点: 分子量分布很窄,局限在很小的范围,因为缺少低分子量部分所以加工性不及NR,但性能均匀性好。原因是合成橡胶的分子量由人为地加以控制,所以模式单纯,难以做到大、中、小兼顾。 3、凝胶含量。一般只发生在SR。当聚合过程中,因结构控制不同,形成太多的支链结构,结果这一部分就出现凝胶,用溶剂无法溶解故称凝胶。炼胶时助剂难以进入,影响性能。 4、侧挂基团。橡胶单体上的不同基团给橡胶带来不同的特性。如:-COOH (羧基):能赋予良好的粘性;-CL:具有极性及电负性;苯基:体积庞大可以阻拦射线,故具抗射线性良好。 5、极性。与基团有密切相关,凡是带有腈基(-CN)羟基(-OH)和羧基(-COOH)等基团的橡胶都有较强的极性,称为极性橡胶。他们与金属有良好的结合性,另外极性接近的橡胶,彼此容易掺和。 二、未硫化胶的性能 生胶与助剂相混,但未经硫化的橡胶称未硫化胶,也称胶料。可以理解为半成品,它们跟加工过程有密切关系: 1、流动性。和可塑性相关,可塑性越大,则流动性越好,吃粉容易;在压延挤出过程中,十分顺利;硫化时受热过程中很快能充满模腔,反之流动性不好则容易出现缺胶。

矿山耐磨材料:应有选择性使用(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8248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矿山耐磨材料:应有选 择性使用(正式版)

矿山耐磨材料:应有选择性使用(正 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材料越硬越耐磨吗?实际上,盲目地追求硬度并 不一定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反而会使成本大幅度提 高,造成浪费。 据悉,高铬铸铁在接近90°角冲蚀磨损时其耐 磨性还不如20号钢,因此在大角度冲蚀磨损时,就 不应选择这类脆性较高的材料。相反,在小角度或滑 动磨损工况下,高铬铸铁远比20号钢要耐磨的多。 在有强冲击作用,要求耐磨机件有相当高的韧 性,以避免机件破裂的场合,锤用硬质合金和增韧氧 化锆(Y2O3+ZrO2)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若破碎机颚板

破碎岩石,挖掘机挖取堆积石块等,则采用高锰钢铸件或表面淬硬的低合金钢铸件。 在用于高应力磨料磨损和冲击作用不太强的碰撞磨损条件的耐磨件,大都采用高铬铸铁。如碎矿辊、锤式破碎机锤头、球磨机衬板等。破碎机的护板、输送机的壳体、叶片、斗等应用碳化铬复合材料 (Cr2C3+Q235)、高能离子注渗碳化钨材料(WCSP)效果更好。 高锰钢韧性有余而耐磨性不足;各类合金白口铸件硬度高、耐磨性好,但韧性较差,安全可靠性低;中低合金耐磨钢介于前两者之间,奥贝球铁目前缺少普遍的应用,有待进一步的认识。 专家指出,耐磨材料何时何地如何应用,须科学研究分析使用条件,充分掌握耐磨材料的性能特点,扬长避短,方能取得应用的成功。

最新聚合物复合材料性能及测试标准

聚合物复合材料性能解释以及测试标准指南1.1拉伸性能 拉伸性能包括拉伸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断裂伸长率等。对于如高压容器、高压管、叶片等产品,必须要测出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才能进行产品设计及检验。 对于不同的聚合物复合材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是不同。对于普通的,用国标GB/T1447进行测试;对于缠绕成型的,用国标GB/T1458进行测试;对于定向纤维增强的,用国标GB/T33541进行测试;对于拉挤成型的,用国标GB/T13096-1进行测试。使用最多的是 GB/T1447。 国标GB/T1447,对于不同成型工艺复合材料,又规定不同形状的拉伸试样,有带R型、直条型及哑铃型。使用拉伸试验机或万能试验按规定的加载速度对试样施加拉伸载荷直到试样破坏。用破坏载荷除以试样横截面面积则为拉伸强度。从测出的应力----应变曲线的直线段的斜率则为弹性模量,试样横向应变与纵向应变比为泊松比。破坏时的应变称为断裂伸长率。 单位面积上的力,称为应力,通常用MPa(兆帕)表示,1MPa相当于1N/mm2的应力。应变是单位长度的伸长量,是没有量刚(单位)的。 不同的现代复合材料其拉伸性能大不一样,以玻璃纤维增强的玻璃钢为例:1:1玻璃钢,拉伸强度为(200-250)MPa,弹性模量为(10-16)GPa;4:1玻璃钢,拉伸强度为(250-350)MPa,弹性模量为(15-22)GPa;单向纤维的玻璃钢(如缠绕),拉伸强度大于800MPa,弹性模量大于24GPa;SMC材料,拉伸强度为(40-80)MPa,弹性模量为(5-8)GPa;DMC 材料,拉伸强度为(20-60)MPa,弹性模量为(4-6)GPa。 1. 2弯曲性能 一般产品普遍存在弯曲载荷,弯曲性能是很重要的,同时,往往用弯曲性能来进行原材料,成型工艺参数,产品使用条件因素等的选择。

建构筑物被动防火材料解决方案及其性能测试

建构筑物被动防火材料解决方案及其性能测试 摘要 在建筑物和土木工程结构中,使用主动和被动防火。主动防火包括自动火灾探测和灭火系统,而被动的消防保护的主要目的是试图遏制火灾或减缓他们的蔓延。本文介绍了被动防火材料的解决方案,并阐述了它们的作用方式。从隔热屏障出发,吸热型建筑材料,包括混凝土和石膏,以及基于碱激活的粘合剂的新的解决方案。混凝土被认为是防火的,在结构的几种火灾已造成混凝土构件的剥落,危及结构稳定性。在这种特定的情况下,将聚丙烯纤维(聚丙烯)添加到混凝土可作为一个被动保护系统。另一组被动防火材料,在本文档中描述的,是膨胀和烧蚀的钢结构防护材料。目前的手稿介绍了在火灾条件下的被动防火测试技术。 1介绍 在建筑物和土木工程结构,如隧道,包括主动和被动防火保护。主动防火包括自动火灾探测和灭火系统,而被动的消防保护的主要目的是试图遏制火灾或减缓他们的蔓延。消防系统使用的目的是保持建筑构件的温度(钢结构件、电气安装)在有限的时间内控制波纹管的临界温度。用于此目的的被动防火材料解决方案如下 I)隔热屏障 II)吸热建筑材料,包括混凝土和石膏 Ⅲ)基于碱激活粘合剂的新的解决方案。 在这个清单中的材料是消防保护材料。建筑物和隧道的火灾已造成混凝

土构件的剥落,危及结构稳定性。在这种特定的情况下,聚丙烯纤维(聚丙烯)添加到混凝土配合比作为一个被动保护系统。顾名思义,被动防火在系统中处于不活动状态,直到发生火灾才作用,在混凝土中的聚丙烯纤维也一样。 另一组被动防火材料,在本文档中描述的,是膨胀和烧蚀的钢结构防护材料。钢是非常敏感的,550°C被认为是结构钢的临界温度。因此,如被动保护系统的措施,必须采取延迟钢结构过热,通过钢和火之间的一层隔膜。本手稿描述了在火灾条件下的被动防火系统的测试技术。 2.被动防火材料解决方案 2.1.隔热屏障 有各种各样的隔热材料可用于隔热。然而,在测试防火热绝缘体,可以发现只有很少的材料可以实际抵抗火灾。矿物棉、膨胀集料和纤维素是耐火材料的代表。 矿物羊毛,也被称为岩羊毛或矿渣棉是最古老的类型的绝缘组成的不可燃物,天然耐火石羊毛。它可以承受温度1000°C。超过1000°C开始融化。矿棉可用于夹芯板耐火芯,钢结构构件的防火屏障(图一),并作为工业管道防火罩等。精心设计和紧密内置的绝缘屏障,因此是一个有效的被动防火保护材料。 其他矿物材料有膨胀珍珠岩、页岩、粘土、板岩和蛭石。非可燃性结合高的热绝缘提供了固有的结构完整性。发生火灾后,它成为建筑施工的被动保护的首要选择。高度多孔的聚集体不同程度地吸收水分,这取决于它的类型。在火灾试验中的总水分的存在扩展了火灾持续时间的时

常用高分子材料性能检测国家标准

1 GB/T 1033-1986 塑料密度和相对密度试验方法 2 GB/T 1034-1998 塑料吸水性试验方法 3 GB/T 1036-1989 塑料线膨胀系数测定方法 4 GB/T 1037-1988 塑料薄膜和片材透水蒸气性试验方法杯式法 5 GB/T 1038-2000 塑料薄膜和薄片气体透过性试验方法压差法 6 GB/T 1039-1992 塑料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总则 7 GB/T 1040-1992 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8 GB/T 1041-1992 塑料压缩性能试验方法 9 GB/T 1043-1993 硬质塑料简支梁冲击试验方法 11 GB/T 1408.1-1999 固体绝缘材料电气强度试验方法工频下的试验 13 GB/T 1409-1988 固体绝缘材料在工频、音频、高频(包括米波长在内)下相对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因数的试验方法 14 GB/T 1410-1989 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 15 GB/T 1411-2002 干固体绝缘材料耐高电压、小电流电弧放电的试验 16 GB/T 1446-2005 纤维增强塑料性能试验方法总则 17 GB/T 1447-2005 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18 GB/T 1448-2005 纤维增强塑料压缩性能试验方法 19 GB/T 1449-2005 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 20 GB/T 1450.1-2005 纤维增强塑料层间剪切强度试验方法 21 GB/T 1450.2-2005 纤维增强塑料冲压式剪切强度试验方法 22 GB/T 1451-2005 纤维增强塑料简支梁式冲击韧性试验方法 23 GB/T 1458-1988 纤维缠绕增强塑料环形试样拉伸试验方法 24 GB/T 1461-1988 纤维缠绕增强塑料环形试样剪切试验方法 25 GB/T 1462-2005 纤维增强塑料吸水性试验方法 26 GB/T 1463-2005 纤维增强塑料密度和相对密度试验方法 27 GB/T 1633-2000 热塑性塑料维卡软化温度(VST)的测定 28 GB/T 1634.1-2004 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 29 GB/T 1634.2-2004 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2部分:塑料、硬橡胶和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m背胶粘性测试

3M背胶粘性测试报告我司专业代理3m双面胶等进口品牌胶带,生产其他胶粘制品,可冲型模切,可来图来样加工且免费寄样。产品介绍:3M9495LE双面胶是3M双面胶中一款PET基材双面胶,属于3M300LSE系列双面胶,由透明PET双面涂布丙希酸胶制成,胶带颜色为透明,规格为:1372MM*55M*0.17MMT,具有良好尺寸稳定性、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耐湿性、初粘性和持粘性好,易模切加工,对塑胶、橡胶、铭牌均有良好的粘性;能适用于更宽的温度范围和恶劣环境;离型纸为聚合物涂层防湿牛皮纸,在高湿度条件下也不会发生皱折;长期耐温93℃,短期耐温可达149℃;剥离强度:1、90度剥离胶粘度(N/100M M),测试方法:AS T M D3330 不锈钢丙烯酸聚碳酸酯

A B S 15分钟粘接后7 4 38 127 6 6 72小时粘接后15 4 5 5 8 2 88 贮存期限:在21℃和50%相对湿度条件下,原包装状态下自生产之日起保存期为24个月。应用技术:

粘接强度随胶粘剂与被粘表面接触面积的增大而增加,施加稳定的压力有助于胶粘剂与被粘表面的接触,从而加大粘接强度。要达到最佳的粘接效果,粘接表面必须是洁净、干燥的,胶带应用的最佳温度范围是21-38℃,建议若初始粘接温度低于10℃时,不适于粘接,因此时的胶粘剂太硬,而无法牢固的粘接在物体上;但是,如果已经粘接上了,低温下的持粘力同样是令人满意的。产品应用:3M9495LE双面胶在环保方面符合ROHS法规要求,适用于铭牌、装饰品、装饰件的粘接,即使是油漆表面,也有较强的粘性。3M55230厚度:0.15,基材:白色半透明TISSUE、无纺布,耐温性:158℃,特点与应用:较55235厚,剥离力更优异。粘接塑料,塑料垫片,Mylar片等。3M55231厚度:0.15MM,基材:白色半透明TISSUE,特点与应用:高粘接强度,特别适用于泡棉的粘接。3M55232厚度:0.15,基材:白色半透明可移除TISSUE,特点与应用:具有独特的容易移除性能。适用于需要经常更换的零部件,如: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的硒鼓周边零部件。3M55235厚度:0.1,基材:白色半透明TISSUE,特点与应用:超薄无纺布基材胶带,适合粘接塑料,塑料垫片,金属铝箔等。

什么材料最耐磨

什么材料最耐磨? 耐磨材料在工业和人民生活中被广泛使用。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材料科学的发展,各种各样的新型耐磨材料不断涌现。 耐磨材料有很多种,都耐磨,关键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适合自己就是最好的,就像选对象一样。 最早的能够大量使用的耐磨材料主要是耐磨钢、耐磨铸铁等金属材料,之后出现各种非金属耐磨材料,比如:铸石、陶瓷、三氧化二铝陶瓷、氧化锆、碳化硅及各种耐磨混合料。金属耐磨材料也出现各种新型的复合材料,比如双金属。这些材料都有耐磨性能,但各有不同,各有特色。 根据输送物料的性质和介质条件的不同,选用适合自身工况的产品很重要。现在有很多设计人员咨询什么材料最耐磨,本身这种问法就存在误区,在选用耐磨材料的时候,首先要确定自身工况条件:输送物料的硬度、颗粒大小、流速、输送量、输送介质等等,再根据具体情况选用适合的耐磨材料。 如果是水力输送,一般颗粒不会太大,比较适合采用铸石。因为铸石这种材料既耐磨又耐腐蚀,而且耐酸耐碱,硬度大,易滑性好,阻力系数小。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各种性能反而会提高,在灰渣管路和尾矿管路上应用,它的优势非常明显,越用管道内壁越光滑,阻力越小,输送越顺畅,泵出力越小。-----铸石的特性:耐磨、耐酸耐碱、易滑性好、阻力系数小。 干粉状物料输送,80目以上细粉,可以采用铸石管输送;如果颗粒大,且有冲击,可以采用三氧化二铝陶瓷。-----三氧化二铝陶瓷:耐磨、耐中

度冲击、有一定的耐腐蚀性。 以储存为主的料仓和以输送粉料为主的漏斗等可以采用内衬铸石板来保护基础并延长它们的使用寿命。根据使用年限和具体储存量及物料的性质选用不同厚度的铸石板。目前铸石板最薄的可以做到12-14mm,是蓬莱金王近几年开发的新产品,经济实惠,使用效果很好。粮仓等输送粮食的设备可以选用蓬莱产的纯玄武岩铸石板,因为在生产过程中不添加任何小料,且采用洁净能源--天然气生产,产品绿色环保,既可以防老鼠打洞,又光滑易清理,不长青苔。 输送颗粒比较大的物料,如焦炭、煤炭、原矿石等,要选用耐冲击的耐磨材料。以冲击为主,最好选用耐磨钢;以耐磨为主冲击较少,可以选用三氧化二铝陶瓷。根据具体使用情况选用不同的厚度和品质。 在有一定温度的情况下选用耐磨材料时,三氧化二铝陶瓷、氧化锆、碳化硅、耐磨钢都可以。300度以下各种耐磨材料都可以满足使用;在300-1000度,选用三氧化二铝陶瓷即可,1000度以上可以采用碳化硅、氧化锆等。最近几年很多人钟爱碳化硅,这种材料在低温时,耐磨性能和三氧化二铝陶瓷很接近,只有在高温(超过1000度以上)下才能显示出它的优势。所以还是量才而用比较好。------碳化硅:高温耐磨且防腐,耐冲击较差,适合比较温和的物料输送。 当特别复杂的设备衬里,不能使用成型的耐磨材料时,可以选用耐磨混合料;当部分损坏、临时修补时,也可以用耐磨混合料解决燃眉之急。-----耐磨料:可以选用铸石耐磨防腐料改善烟囱和烟道内壁,物美价廉。 总之,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3M背胶粘性测试

3M背胶粘性测试报告 我司专业代理3m双面胶等进口品牌胶带,生产其他胶粘制品,可冲型模切,可来图来样加工且免费寄样。 产品介绍: 3M9495LE双面胶是3M双面胶中一款PET基材双面胶,属于3M300LSE系列双面胶,由透明PET双面涂布丙希酸胶制成,胶带颜色为透明,规格为: 1372MM*55M*0.17MMT,具有良好尺寸稳定性、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耐湿性、初粘性和持粘性好,易模切加工,对塑胶、橡胶、铭牌均有良好的粘性;能适用于更宽的温度范围和恶劣环境;离型纸为聚合物涂层防湿牛皮纸,在高湿度条件下也不会发生皱折;长期耐温93℃,短期耐温可达149℃; 剥离强度: 1、90度剥离胶粘度(N/100MM),测试方法:ASTM D3330 不锈钢 丙烯酸 聚碳酸酯 ABS 15分钟粘接后 74 38 127 66 72小时粘接后

154 55 82 88 贮存期限: 在21℃和50%相对湿度条件下,原包装状态下自生产之日起保存期为24个月。 应用技术: 粘接强度随胶粘剂与被粘表面接触面积的增大而增加,施加稳定的压力有助于胶粘剂与被粘表面的接触,从而加大粘接强度。 要达到最佳的粘接效果,粘接表面必须是洁净、干燥的,胶带应用的最佳温度范围是21-38℃,建议若初始粘接温度低于10℃时,不适于粘接,因此时的胶粘剂太硬,而无法牢固的粘接在物体上;但是,如果已经粘接上了,低温下的持粘力同样是令人满意的。产品应用: 3M9495LE双面胶在环保方面符合ROHS法规要求,适用于铭牌、装饰品、装饰件的粘接,即使是油漆表面,也有较强的粘性。 3M55230厚度:0.15,基材:白色半透明TISSUE、无纺布,耐温性:158℃,特点与应用:较55235厚,剥离力更优异。粘接塑料,塑料垫片,Mylar片等。 3M55231厚度:0.15MM,基材:白色半透明TISSUE,特点与应用:高粘接强度,特别适用于泡棉的粘接。 3M55232厚度:0.15,基材:白色半透明可移除TISSUE,特点与应用:具有独特的容易移除性能。适用于需要经常更换的零部件,如: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的硒鼓周边零部件。3M55235厚度:0.1,基材:白色半透明TISSUE,特点与应用:超薄无纺布基材胶带,适合粘接塑料,塑料垫片,金属铝箔等。

2020智慧树,知到《耐火材料》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2020智慧树,知到《耐火材料》章节测试 【完整答案】 智慧树知到《耐火材料》(山东联盟)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耐火度是耐火材料的使用温度。 A:对 B:错 答案:错 2、测试耐火度时没有额外的附加外力作用,只有材料本身的重力。 A:对 B:错 答案:对 3、酸性耐火材料是指以4价阳离子构成的氧化物为主成分的耐火材料。 A:对 B:错 答案:对 4、氧化钾为主成分的材料为碱性耐火材料。 A:对 B:错

答案:错 5、熟料的烧结温度一般为原料熔点的0.7-0.9倍。 A:对 B:错 答案:对 6、颗粒级配的原理是不等大球体的致密堆积。 A:对 B:错 答案:对 7、耐火材料中颗粒的临界粒径不是固定不变的。 A:对 B:错 答案:对 8、混练设备不同得到的泥料的性能也会不同。 A:对 B:错 答案:对 9、微波干燥和电阻干燥可以用于大型产品的干燥过程。 A:对 B:错 答案:对 10、耐火材料的烧成制度是由其所含材料间的相互反应来制定

的。 A:对 B:错 答案:对 第二章 1、耐火材料的化学组成按各成分含量和作用分为: A:主成分 B:杂质 C:外加成分 答案:主成分,杂质,外加成分 2、杂质成分对主成分起到强的助熔作用,表现形式有: A: 系统中开始形成液相的温度比较低 B: 形成的液相量较多 C:随着温度升高液相量增长速度很快 D: 形成的液相粘度很低,润湿性很好 答案: 系统中开始形成液相的温度比较低 , 形成的液相量较多

,随着温度升高液相量增长速度很快, 形成的液相粘度很低,润湿性很好 3、基质指耐火材料中大晶体或骨料间隙中存在的填充物或胶结物。 A:对 B:错 答案:对 4、耐火材料按其主晶相和基质的成分可以分为: A: 含有晶相和玻璃相的多成分耐火制品 B:仅含晶相的多成分的结晶体 C: 仅含玻璃相的多成分的非结晶体 答案: 含有晶相和玻璃相的多成分耐火制品 ,仅含晶相的多成分的结晶体 5、耐火材料中的气孔分为: A: 开口气孔 B: 闭口气孔 C:

SGS橡胶材料测试

SGS致力于协助把控橡胶行业供应链上下游的材料质量,以专业的检测和认证服务推动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和谐共赢. 橡胶作为一种不可替换的材料在全世界的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广泛应用于人 们的生活、国际经济、国际军工和高科技等领域。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我国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合成橡胶工业系统,然而目前我国合成橡 胶仍处于先进技术与落后产能并存,低端产业大量重复建设,中低端产品集中,同质化竞争 严重,装置产业层次水平参差不齐等诸多问题现实问题并存的阶段。 SGS作为国际公认的检验、鉴定、测试和认证机构,一直致力于为各领域客户提供可持续发 展解决方案,协助管理橡胶行业供应链的上下游,致力于以专业的检测和认证服务推动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和谐共赢。 一、测试对象 1. 天然橡胶、异戊橡胶、顺丁橡胶、丁苯橡胶、氯丁橡胶、丁腈橡胶、乙丙橡胶、硅橡胶、 氟橡胶、聚氨酯弹性体及其他弹性体; 2. 橡胶产品:橡胶板、橡胶管、橡胶垫片、橡胶隔膜、O型圈、密封圈、密封条、橡胶皮碗、手套、避孕套、奶嘴、瓶塞等。 二、测试项目 1. 硬度; 2. 拉伸性能; 3. 撕裂性能; 4. 压缩永久变形; 5. 剥离强度; 6. 回弹性; 7. 屈挠龟裂; 8. 耐磨性;9. 低温脆化;10. 电性能;11. 耐化学品;12. 耐油测试;13. 颜色迁移;14. 光老化;15. 热老化;16. 成分分析。 三、橡胶行业相关标准 1. GB/T 23661 建筑用橡胶结构密封垫; 2. GB/T 21282 乘用车用橡塑密封条; 3. GB/T 23654 硫化橡胶和热塑性橡胶; 4. GB/T 15846 集装箱门框密封条; 5. ASTM C864 Dense Elastomeric Compression Seal Gaskets Setting Blocks and Spacers; 6. ASTM C1115 Dense Elastomeric Silicone Rubber Gaskets and Accessorie; 7. ASTM C564 Rubber Gaskets for Cast Iron Soil Pipe and Fittings; 8. ISO 5892 Rubber building gaskets-Materials for preformed solid vulcanized structural gaskets; 9. ISO 3934 Rubber vulcanized and thermoplastic-Preformed gaskets used in building; 10. ISO 4633 Rubber seals-Joint rings for water supply drainage and sewerage pipelines; 11. ISO 6447 Rubber seals-Joint rings used for gas supply pipes and fittings; 12. ISO 6448 Rubber seals-Joint rings used for petroleum product supply pipes and fittings. 四、橡胶成分分析项目 1. 灰分; 2. 碳黑含量; 3. 溶剂可溶分含量; 4. 热重分析; 5. 天然乳胶鉴定; 6. 酯鉴定; 7. 聚 二甲基硅氧烷鉴定;8. 物质鉴定;9. 成分定性定量分析。

(完整版)高分子材料的拉伸性能

《高分子材料的拉伸性能测试》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 1、测试热塑性塑料拉伸性能。 2、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的绘制。 4、了解塑料抗张强度的实验操作。 二、实验原理 拉伸试验是材料最基本的一种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可以得到材料的各种拉伸性能,包括拉伸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伸长率、应力-应变曲线等。拉伸试验是指在规定的温度、湿度和试验速度下,在试样上沿纵轴方向施加拉伸载荷使其破坏,此时材料的性能指标如下: 1.拉伸强度为: (1) 式中σ--拉伸强度,MPa; P---破坏载荷(或最大载荷),N; b---试样宽度,cm; h---试样厚度,cm. 2.拉伸破坏(或最大载荷处)的伸长率为: (2) 式中ε---试样拉伸破坏(或最大载荷处)伸长率,%; ΔL0-破坏时标距内伸长量,cm; L0---测量的标距,cm, 3.拉伸弹性模量为: (3) 式中E t---拉伸弹性模量,MPa; ΔP—荷载-变形曲线上初始直线段部分载荷量,N; ΔL0—与载荷增量对应的标距内变形量,cm。 4.拉伸应力-应变曲线 如果材料是理想弹性体,抗张应力与抗张应变之间的关系服从胡克定律,即:σ = Eε 式中: E-杨氏模量或拉伸模量;σ-应力;ε-应变

聚合物材料由干本身长链分子的大分子结构持点,使其具有多重的运动单元,因此不是理想的弹性体,在外力作用下的力学行为是一个松弛过程,具有明显的粘弹性质。拉伸试验时因试验条件的不同,其拉伸行为有很大差别。起始时,应力增加,应变也增加,在A点之前应力与应变成正比关系,符合胡克定律,呈理想弹性体。A点叫做比例极限点。超过A点后的一段,应力增大,应变仍增加,但二者不再成正比关系,比值逐渐减小;当达到Y点时,其比值为零。Y点叫做屈服点。此时弹性模最近似为零,这是一个重要的材料持征点。对塑料来说,它是使用的极限。如果再继续拉伸,应力保持不变甚至还会下降,而应变可以在一个相当大的范围内增加,直至断裂。断裂点的应力可能比屈服点应力小,也可能比它大。断裂点的应力和应变叫做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高分子材料是多种多样的,它们的应力—应变曲线也是多样的并且受外界条件的极大影响。 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下的面积,表示其反抗外力时所做的功,因此根据应力-应变曲线的形状就可以大致判断出该材料的强度和韧性。

材料性能测试

材料性能测试 拉伸:1.什么是弹性变形?弹性变形有何特点?弹性变形的实质是什么? 概念:材料受载后产生变形,卸载后这部分变形消失,材料恢复到原来状态的性质,性能指标有弹性模量、比例极限和弹性极限、弹性比功等。 特点:弹性变形的重要特征是其可逆性,即金属在外力作用下,先产生弹性变形,当外力去除后,变形随即消失而恢复原状,表现为弹性变形可逆性特点。在弹性变形过程中,不论是在加载期还是卸载期,应力应变之间都保持单值线性关系,且弹性变形量比较小,一般不超过1%。本质:材料产生弹性变形的本质,概括说来,都是构成材料的原子(离子、分子)自平衡位置产生可逆位移的反映。原子弹性位移量只相当于原子间距的几分之一,所以弹性变形量小于 2、如何解释金属材料的弹性变形过程? 3、弹性变形与弹性极限有何区别?弹性极限与弹性模量的区别。前者是材料的强度指标,它敏感地取决于材料的成分、组织及其他结构因素。而后者是刚度指标,只取决于原子间的结合力,属结构不敏感的性质。 4、什么是弹性比功?提高材料弹性比功的途径有哪些? 5、什么是屈服?影响屈服强度的因素有哪些?内在因素:晶体结构(位错阻力不同)。晶界和亚结构(细晶强化、晶界强化),溶质元素(固溶强化),第二相(第二相强化),外在因素有温度、应变速率和应力状态等。6.。什么是应变硬化?金属材料的应变硬化有何意义?意义1)应变硬化可使金属机件具有一定的抗偶然过载能力,保证机件安全;2)应变硬化和塑性变形适当配合可使金属进行均匀塑性变形;3)应变硬化是强化金属的重要工艺手段之一,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与其他强化方法联合使用,对多种金属进行强化,尤其对于那些不能热处理强化的金属材料;4)应变硬化还可以降低塑性,改善低碳钢的切削加工性能。 7、细化金属晶粒既可提高强度,又可提高塑性,这是为什么?8、什么是超塑性?产生超塑性的条件是什么?超塑性有何特点?9、什么是韧性断裂、脆性断裂?各有何特点?(1)韧性断裂:①明显宏观塑性变形;②裂纹扩展过程较慢; ③断口常呈暗灰色纤维状。④塑性较好的金属材料及高分子材料易发生韧断。脆性断裂:①无明显宏观塑性变形;②突然发生,快速断裂;③断口宏观上比较齐平光亮,常呈放射状或结晶状④淬火钢、灰铸铁、玻璃等易发生脆断。 10、什么是解理断裂、剪切断裂?各有何特点?剪切断裂:①切应力下,沿滑移面滑移分离而造成的断裂。②分为纯剪切断裂和微孔聚集型断裂。③纯剪切断裂:断口呈锋利的楔形。④微孔聚集型断裂:宏观上呈暗灰色、纤维状;微观上分布大量“韧窝”。解理断裂:①正应力下,原子间结合键破坏,沿特定晶面,脆性穿晶断裂。②微观特征:解理台阶、河流花样和舌状花样。③裂纹源于晶界。11、试用双原子作用力模型推导材料的理论断裂强度。 12、试述Griffith裂纹理论分析问题的出发点及思路,指出该理论的局限性。13、什么是应力状态软性系数?利用最大切应力与最大正应力的比值表示它们的相对大小,称为应力状态软性系数,记为α14、比较布氏、洛氏、维氏硬度试样的优缺点及应用范围。15、什么是冲击韧度?低温脆性?蓝脆?冲击韧性:材料在冲击载荷下吸收塑性变形功和断裂功的能力,是材料强度和塑性的综合表现。低温脆性现象:在低温下,材料的脆性急剧增加,实质:温度下降,屈服强度急剧增加16、影响冲击韧性和韧脆转变温度的因素有哪些?17、什么是磨损?磨损包括哪几种类型18、磨损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各阶段有何特点?19、提高材料耐磨性的途径有哪些?20、什么是蠕变?按照蠕变速率的变化情况,可将蠕变过程分为哪三个阶段?各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21、蠕变变形机理包括哪几种?22、影响金属高温力学性能的因素主要有哪些?23.什么是热膨胀?热传导?极化?大多数物体都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发生长度或体积的变化,这一现象称为热膨胀。材料的内部存在温度梯度时,热能将从高温区流向低温区,这一过程称为热传导。极化:介质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产生感应电荷的现象.24.电介质有哪些主要的性能指标?介电常数、介电损耗、介电强度.25. 什么是介电损耗?电介质为什么会产生介电损耗?电介质材料在交变电场作用下由于发热而消耗的能量称为介电损耗。原因:电导(漏导)损耗:通过介质的漏导电流引起的电流损耗。极化损耗:电介质在电场中发生极化取向时,由于极化取向与外加电场有相位差而产生的极化电流损耗。介电损耗越小越好。26. 什么是透光率和雾度?透光率是指透过材料的光通量与入射材料的光通量的百分比。雾度是由于材料内部或外表面光散射造成的云雾状或浑浊的外观,是散射光通量与透过材料总光通量的百分比。27.透光性与透明性有何区别与联系?①透光率表征材料的透光性,但透光性与透明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②透光性只是表示材料对光波的透过能力。③透明性却是指一种材料可使位于材料一侧的观察者清晰无误地观察到材料另一侧的物体的影像。④只有透光率高且雾度小的材料才是透明性好的材料。28. 金属材料均匀腐蚀和局部腐蚀程度的指标有哪些?均匀腐蚀:腐蚀速率的质量指标。腐蚀速率的深度指标.局部腐蚀:腐蚀强度指标;腐蚀的延伸率指标。29. 金属腐蚀的防护措施有哪些?30. 什么是老化?高分子材料在加工、使用、贮存过程中,受到光、热、氧、潮湿、水分、机械应力和生物等因素影响,引起微观结构的破坏,失去原有的物理机械性能,最终丧失使用价值,这种现象称为老化。31. 材料热稳定性的衡量指标是什么?测试方法有哪些?热稳定性是材料的重要性能。高分子受热分解破坏,物理机械性能丧失。通常用热分解温度来衡量其热稳定性。热重分析(TGA)差热分析(DTA)差示扫描量热(DSC)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