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智能交通系统总结

智能交通系统总结

智能交通系统总结
智能交通系统总结

交通问题的现状及出现问题的原因:

现状:

(1)交通混乱拥挤

(2)交通事故增多

(3)环境污染严重

(4)交通对资源的影响

(5)公共交通的吸引力问题

(6)交通管理与控制问题

出现的原因:

(1)交通供需矛盾日益加剧

(2)城市路网结构不合理,公路质量低,通行条件差

(3)道路交通工具总体构成不合理,安全性能差

(4)违反交通法规现象十分普遍,交通秩序不好

(5)政府管理道路交通的整体水平不高

人车路之间的交互和关系:

信号控制系统分类:控制范围分:点控(交叉口的交通控制),线控(干道交叉口信号协调控制),面控(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分:(弄清楚概念

上的区别)定时控制:按事先设定好的配时方案运行;感应控制:在交叉口进口道上设置车辆检测器,信号灯配时方案可随检测器检测到的车流信息而随时改变的一种控制方式。

三个参数:相位:信号化的交叉路口,给予车辆及行人以通行权的时序。

周期长度:绿灯黄灯红灯时间之和,最短不少于36s,最长不超过2min 绿信比:一个周期中绿灯时间与周期长度之比

相位差:相对相位差:相邻两信号的绿灯与红灯的起点或中点之间的时间之差;

绝对相位差:各个信号的绿灯或红灯的起点或中点相对于某一个标准信号(相位差为0)的绿灯或红灯的起点或中点的时间之差。TRANSYT :

面控,是一种脱机操作的定时控制系统,主要由仿真模型及优化两部分组成

TRANSYT基本原理图

SCATS:

是一种实时自适应控制系统,控制结构为分层式3级控制:中央监控中心,地区控制中心,信号控制机。1-10个信号控制机组合成一个子系统若干个子系统组合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系统之间互不相干,而系统内部子系统间存在一定的协调关系。

在实行对若干个子系统的整体协调控制的同时,也允许每个交叉口各自为政的实行车辆感应控制,从而大大提高了系统本身的控制效率。

正是利用了设置在停车线附近的车辆检测装置,才能这样有效灵活。所以,实际上SCATS是一种感应控制对配时方案可做局部调整的方案选择系统。

SCOOT:

绿信比-信号周期-绿时差优化技术,是一种对交通信号网实行实时协调控制的自适应控制系统。他是在TRANSYT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不同的是SCOOT是方案形成方式的控制系统。通过安装在各交叉口每条进口道最上游的车辆检测器所采集的车辆到达信息,联机处理,形成控制方案,连续的实时调整绿信比、周期时长及绿时差三参数,使之同变化的交通流相适应。

高速公路控制:

匝道控制(一定考):

入口匝道控制:基本目标是控制高速公路的交通需求;以高速公路主线交通流为控制对象,以匝道入口流量为系统的输入控制量,通过计算匝道上游交通需求与下游道路容量差额来寻求最佳入口匝道流量控制,从而使高速公路本身的交通需求不超过它的容量,是高速公路主线交通流处于最佳状态。

匝道调节方法:

定时调节

感应调节

汇合控制

整体定时控制

高速公路入口全局最优控制

主线控制与通道控制:主线控制的对象是高速公路本身即路段上的交通流。而通道控制的对象是由高速公路、侧道和其他平行干道所组成的通道系统的交通流。

两者是相互联系的。

ITS:

定义:智能交通系统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

术、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运筹学、人工智能等有效的综合应

用于交通运输、服务控制和车辆制造,加强了车辆、道路、使用者三者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一种实准确、高校的综合运输系统

美国ITS 研究内容:

1. 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ATMS

通过旅行时间的测定、突发事件检测等实时处理来把握交通状况,进行先进的交通管理。(先进的交通信号控制和自动收费等属于这一类)

2. 先进交通信息系统ATIS

向各个车辆提供道路信息、交通状况信息的系统,即装有导航装

置的车辆,根据信息能享受动态的行车路线引导服务

3. 先进的车辆控制系统AVCS

帮助驾驶员驾车的系统,防止碰撞系统是他的核心,也包括自动驾驶。

4. 商用车辆运营系统CVO

主要是提高载货车运行效率的系统,主要功能包括掌握现在位置、

货物信息的传递管理以及车辆重量的自动测定等。

5. 先进的公共交通系统APTS

将公共汽车、火车、HOV 等公共交通工具相互联系起来,以提高

整个运输体系的效率。 6. 先进的郊区交通系统 ARTS

具有都市外(郊区)的突发事件检测、肇事车辆位置检测、 SOS 系统等功能 ITS 关键技术:

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略) 传感器技术(前述) 车辆定位技术

交通地理信息系统(GIS-T ) 信息融合 存储卡技术 交通仿真技术

传感器技术:将被测非电量转化为电信号的部件。磁性传感器、图像 传感器、雷达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微波检测器、红外传感器

交通信息采集技术:地感线圈检测、磁检测、主动红外检测、被动红 外检测、微波雷达检测、超声波检测、视频检测 传感器技术在ITS 中的主要应用:

车辆检测

车辆识别和分类 车辆控制:运行控制、驾驶控制、车辆运行控制、异常状态检

测 环境信息检测

ITS 交通信息流程:

交通 信息 流程

危险驾驶警告

常见交通检测技术性能比较:

视频检测器、线圈检测器性能价格比较:

视频检测器、微波车辆检测器性能价格比较:

比較琥目' 检测暮娄塑

觇频检测崙

适用频城

跳用死通流檢测】 -尚速艺蹄覚通存理 ■延艸殳他能统Ll

3M 逻通胃吁控制耒统

-交J3爭件事披检测部口交通流楡圖: .交通路【1臭杂交通潇检汕

?干道岀入口交通流控制停牢场交通流检测: -停乍场出入□ ?停呃场车位偿理 蠅用亶通就检测」 ?齬迪左菇交通骨金 -远程鏗磬流统计

-如忙丸迪口号腔刑杲统

「蚩装嘤我

jn (向安犹或止向安装 侧向'左装 —

经特底设ih 气帳书响较水

气故影响敘小

便用方便 便川方便、参我设黄fi 凰 雜川方便、但豊数设1.4-aAL 可他护件 方便雜护、高可隸件升fit 淮护成本较乱 成杯格

成本适中且持续卞降

成本适屮

ITS 的体系结构S/A :

定义为系统说包含的子系统及其用户所需的功能,各个子系统所 应具备的功能,以及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和集成方式。

National ITS Architecture

Travelers

物理结构,逻辑结构之间的关系:

物理结构:

(注意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

Centers

Revocte

Traveler

Suppcri

Traffic

NIanapgenrkBnt

Emergwcy Management

ToH

Admjnistsration

Coftime 垃 ial Whi 亡后

Admin litnafikNi

Per5Ofiai

Infornulkin Acc??

Infmmahon Senrice Pirovidar

I

Trsnsrt Fleet & Freight I

ManEtgement

Management

1

Wide Area Wireless Communic^bons

Enwrgvncy Vehicle

Vehicles

Roadside

Wirwline Cornmun ications

ManaqemBnt

Archived

Man.?geownt

Tran-Eit

Vtfilclfl

Emm 电 tdzl

V&hicto

Commorcidl 1

Vehnle Gtrack

rfws 皂

umEQu GGUmD:tQ 上曲

t>4l 再

w.p

也口

惯性导航、卫星导航:(知道干啥的就行)

基于卫星的定位技术(GNSS)

GPS GLONASS、GALILEO、北斗

增强技术(DGPS、LAAS、WAAS、EGNOS)

惯性导航(INS,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rj)、航位推算(DR, Dead Reck oning)

系统举例,标准化:6大领域的介绍

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ATMS (至少得写出来几种)

研究内容:

城市道路的集中交通信号控制系统(CTSCS

高速公路和公路干道的管理系统(FMS)

事件管理系统(IMS)

交通需求管理(TDM)

电子收费(ETC)

系统结构

信号收集

交通管理中心(TMC)

管理信息的发布

通信网络

一、ITS应用的例子

欧洲

■PROMETHEUS

■DRIVE

■日本

■UTMS

■VICS

-美国

■ADVANCE

■PATH?

■国家ITS系统框架NA

.ATIS:

?PATHFINDER (an In-vehicle navigation project), Los Angeles, California

■TravTek (a route guidanee information with electronic yellow page project), Orlando, Florida

?DIRECT (a highway advisory radio project), Detroit, Michigan;

■ADVANCE (an in-vehicle navigation and route guidance project) Chicago;

■Minnesota Guidestar (TravLink).

? ATMS:

■INFORM, Long Island, New York

■SMART Corridor; Santa Monica Freeway Corridor; LOS Angeles

■TRANSCOM, New Jersey

■ ....... ALI Scout

欧洲:

■PROMETHEUS (Program for European Traffic with Highest Efficiency and Unprecedented Safety) ''普罗米修斯计划”

■1986年在EUREKAil 划下的历时7年'$700 million

■Daimler Benz牵头汽车产业界组织的项目,重点是对千辆的改进。

■DRIVE (Dedicated Road Infrastructure for Vehicle Safety in Europe)

■DRIVE I (1989 to 1991), $130 million 道路基础设施智能化。

■DRIVE II (1992 to 1994), $150 million 示范项目实验研究、实现。

日本:

■乍辆信息与通信系统VICS (Vehicl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

■ RACS(Road/Auto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MTICS(Advanced Mobile Traffic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新交通管理系统UTMS (Universal Traffic Management System)

■庙智能汽乍系统SSVS (Super Smart Vehicle System)

■先进安全汽z l ASV (Advanced Safety Vehicle)

■卜?一代道路交通系统ARTS (Advanced Road Transportation Systems)

日本

UTMS:

日本的通用交通系统。系统的中心目标是在车辆和交通控制中心之间通过使用红外线信号标杆,实现交互式双向通信。系统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交通的主动控制管理,即将交通控制管理中心对交通需求和交通流的控制管理措施准确无误的传达给驾驶员,引导驾驶员在行车中避开交通阻塞地区,提高交通运输效率。该子系统包括

一体化的交通控制(ITCS)

先进的移动信息(AMIS)

动态线路引导(DRGS)

公交车辆优先(PTPS)

营运机动车辆管理(MOCS)

环境保护管理(EPMS)

VICS :车辆信息交通系统

该系统将收集到的交通信息转换成统一形式,对应各传播媒体的格式向信号中心和调频广播中心传输。各传播媒体中心按固定程序处理后,分别通过信号中心、调频广播中心,向实验车辆的车载受信机提供交通信息。

如需提供小范围信息,则通过设置在路旁的信号发送器向沿途的车辆以电波或光波进行数据通信,及时提供该信号发送器周围小范围的交通信息。如需提供大范围的交通信息,则通过无线调频广播,经过车载收音机向驾驶员提

供交通信息。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终端向驾驶

员提供文字、图形、图像形式的交通信息

美国:

智能交通读书报告

车联网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 姓名万宇 学号2111503057 专业控制科学与控制工程 学院信息学院

车联网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 万宇 (浙江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摘要:随着交通问题的日益加剧,交通安全和效益成为交通领域的研究热点,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已成为必然。车联网技术作为系统的核心,对其进行研究具有较强的需求性。本文介绍了车联网的系统框架以及其中的关键技术,对其发展现状和应用趋势进行了阐述,为进一步的研究打下基础,最后展望了车联网的未来。关键词:车联网;智能交通;车载系统;交通管理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of the traffic problem, traffic safety efficiency graduall y become a hotspot in research of the traffic,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lligent traffic sys tem become inevitable. The car network technology as the main core of the system, ha s the very strong demand for its research. Combining with the traffic management pro blems. Then it introduces the system architecture and key technologies of IOV. its app lication and developing trends are expanded, lay a foundation for the next step in-dept h study. Finally it looks into the distance with IOV’s future. Key words:car networking;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vehicle system; traffic manage ment 0 引言 汽车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出行中重要的交通工具,其在生活中的普及率也越来越高。目前,我国的汽车保有量已突破1亿辆大关,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具备购买轿车的能力。而汽车化社会又带来了诸如交通拥堵、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如随着车辆数量的激增,交通压力不断增大,各种交通问题极大地困扰着人们的生活,结合物联网技术和智能交通技术的车联网应运而生。 在我国,目前车联网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实现在信息网络平台上对所有车辆的属性信息和静、动态信息进行提取和有效利用,并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对所有车辆的运行状态进行有效的监管和提供综合服务的一种无线网络。所以,随着车载通信技术和相关应用的研究有了长足进展,汽车再也不独立于通信网络以外。得益于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现在可以做到以车辆作为一个终端,将终端与服务端互

2018年智能交通系统集成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智能交通系统集成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4月

目录 一、行业管理 (6) 1、行业主管单位和监管体制 (6) (1)主管部门 (6) (2)行业协会 (6) ①中国智能交通协会 (6) ②中国公路学会 (7) ③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 (7) ④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 (7) 2、主要法规和政策 (7) 二、智能交通行业需求背景 (9) 1、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增长迅速,但人工收费模式落后导致效率低下 (9) 2、汽车数量持续增加,给我国交通系统造成巨大压力 (10) 3、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峻 (10) 三、行业上下游产业链情况 (11) 四、行业市场容量 (13) 1、高速公路 (13) 2、城市道路交通 (14) 五、行业发展趋势 (15) 1、综合交通智能化协同与服务 (16) 2、交通运输系统安全运行智能化保障 (16) 3、智能交通系统技术体系和标准化体系的完善 (16) 4、合作式智能交通和自动驾驶将成为智能交通的重点 (17)

5、智能交通产业生态圈的跨界融合 (18) 六、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9) 1、有利因素 (19) (1)国家政策扶持 (19) (2)智能交通系统对“改善环境、节约能源”意义重大 (19) (3)城市化进程持续加速,对智能交通需求日益增加 (19) (4)汽车保有量快速增加,智能交通系统对交通安全有重要意义 (20) (5)科技进步与创新促进行业的发展 (20) 2、不利因素 (20) (1)宏观调控的不确定性 (20) (2)行业标准不统一 (21) 七、行业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 (21) 八、行业竞争格局 (22) 1、亿阳信通 (22) 2、皖通科技 (23) 3、联诚科技 (23) 4、科润智能 (24) 5、上海电科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24) 九、进入行业的主要壁垒 (24) 1、技术壁垒 (24) 2、项目经验壁垒 (25) 3、资质准入壁垒 (25) 4、人才壁垒 (25) 5、资金壁垒 (26)

智慧交通的简介

xxxx是xx发展的必然趋势 xxxx的起源-数字地球。 1998年1月,时任美国副总统戈尔在一次演讲中首次提出了"数字地球"的概念。戈尔指出: 我们需要一个"数字地球",即一个以地球坐标为依据的、嵌入海量地理数据的、具有多分辨率的、能三维可视化表示的虚拟地球。"数字城市"是"数字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字地球"在城市的具体体现。"数字地球"发展至今,经历了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三个阶段。数字化是初级阶段,但数据还未有效分类和管理,不能称之为信息。信息论将数据中有意义的内容称之为信息。信息化阶段数据实现有效分类、存储和管理,成为有效的资源。随着传感网等互联互通新技术的出现与应用,城市信息化正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 人类社会由"体力时代"向"物力时代"、再向"智力时代"的进化发展,是文明不断升级的大趋势。当生产工具从农业机具向工业设备、信息化设备、智能设备发展时,社会形态就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网络社会过渡。城市也将从农业城镇、工业城市、数字城市走向智慧城市。因此,智慧城市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方向。 2008年底,IBM推出了"智慧地球"发展战略,引领数字城市走向智慧城市。 2009年1月28日,为应对金融危机,奥巴马与美国工商业领袖举行了一次圆桌会议,IBM的CEO彭明盛向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了"智慧地球"的概念。该战略定义大致为: 将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建筑、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形成物物相联,然后通过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将其整合,实现社会与物理世界的融合。奥巴马则回应会将经济刺激资金投入到宽带网络等新兴技术领域。于是这一概念迅速升温,并上升为美国国家长期发展战略。 智慧城市=数字城市+物联网+云计算。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教授曾撰文给智慧城市下定义,他认为智慧城市的内涵是将数字城市、物联网

智能交通系统总结

交通问题的现状及出现问题的原因: 现状: (1)交通混乱拥挤 (2)交通事故增多 (3)环境污染严重 (4)交通对资源的影响 (5)公共交通的吸引力问题 (6)交通管理与控制问题 出现的原因: (1)交通供需矛盾日益加剧 (2)城市路网结构不合理,公路质量低,通行条件差 (3)道路交通工具总体构成不合理,安全性能差 (4)违反交通法规现象十分普遍,交通秩序不好 (5)政府管理道路交通的整体水平不高 人车路之间的交互和关系: 信号控制系统分类:控制范围分:点控(交叉口的交通控制),线控(干道交叉口信号协调控制),面控(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分:(弄清楚概念

上的区别)定时控制:按事先设定好的配时方案运行;感应控制:在交叉口进口道上设置车辆检测器,信号灯配时方案可随检测器检测到的车流信息而随时改变的一种控制方式。 三个参数:相位:信号化的交叉路口,给予车辆及行人以通行权的时序。 周期长度:绿灯黄灯红灯时间之和,最短不少于36s,最长不超过2min 绿信比:一个周期中绿灯时间与周期长度之比 相位差:相对相位差:相邻两信号的绿灯与红灯的起点或中点之间的时间之差; 绝对相位差:各个信号的绿灯或红灯的起点或中点相对于某一个标准信号(相位差为0)的绿灯或红灯的起点或中点的时间之差。TRANSYT : 面控,是一种脱机操作的定时控制系统,主要由仿真模型及优化两部分组成 TRANSYT基本原理图 SCATS: 是一种实时自适应控制系统,控制结构为分层式3级控制:中央监控中心,地区控制中心,信号控制机。1-10个信号控制机组合成一个子系统若干个子系统组合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系统之间互不相干,而系统内部子系统间存在一定的协调关系。 在实行对若干个子系统的整体协调控制的同时,也允许每个交叉口各自为政的实行车辆感应控制,从而大大提高了系统本身的控制效率。

(完整版)智能交通系统_习题集(含答案2012.11.20)

《智能交通系统》课程习题集西南科技大学成人、网络教育学院版权所有 习题 【说明】:本课程《智能交通系统》(编号为14020)共有简答题,名词解释题,填空题1,填空题2,填空题3等多种试题类型,其中,本习题集中有[名词解释题]等试题类型未进入。 一、填空题1 1. ITS系统除人、车、路三个要素外,必须又促使其一体化的__信息中心_。 2. 动态交通分配是以__路网交通流____为对象,以交通控制与诱导为目的开发出来的交通需求预测模型。 3. _路段流出函数__是动态交通流分配理论中的关键和特殊之处。 4. 在静态交通流分配中,路段阻抗特性函数__通过交通量和走行时间或费用的关系来反映。 5. _行程时间_____是交通流诱导的重要信息,实现系统动态路径诱导的重要基础。 6. 交通流信息的采集主要是通过_交通控制系统_____实现的。 7. 事件管理的根本目的是__使受到干扰的交通流恢复正常__,目标是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事件管理的各项活动,减少事件的影响。 8. 图像平滑属低通滤波图像处理,其目的是__保留图像空间频率的低频部分,减少图像的高频部分____二、简答题 9.解决交通问题的方法包括哪些?9.答:(1)控制需求,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控制车辆的增加,或者改变车型,使车辆数量减少; (2)增加供给,也就是修路; (3)实施智能交通系统。 10.日本在自动公路系统方面研究最为先进,其具体研究内容有哪些? 答:(1)公路与车辆、车辆与车辆之间的通信系统; (2)事故监测与警告; (3)使用视频、雷达监测器进行车辆间距控制;(4)车辆最大速度控制;(5)自动停车控制。 11.中国的智能运输系统逻辑框架可分为哪几个层次? 答:(1)功能域,基本上和服务域等同;(2)系统功能,基本上和服务等同,但进行了功能的重新组合;(3)过程,基本上与子服务相同;(4)子过程,基本的逻辑单元。

智能交通行业简要分析报告

智能交通行业简要 分析报告

一、智能交通涵盖的范围在不断拓展 (3) 二、发达经济体智能交通建设相对成熟 (4) 三、国内市场建设需求依旧迫切 (5) 1、国内市场处于较快增长时期 (5) 2、城市交通形势依旧严峻政策频出支持行业大发展 (9) 3、城市智能交通行业集中度将提升 (12)

一、智能交通涵盖的范围在不断拓展 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ITS)是一种集人工智能(AI)、电子控制、地理信息(GIS)、全球定位(GPS)、影像处理、计算机科学、有线/无线通信等多种技术为一体的交通运输管理系统。 国际能源机构(IEA)统计数据显示,全球交通领域消耗石油占总消耗量的57%以上,预计到2020年将提高到62%以上,可见降低和控制交通领域的能耗会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意义。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可以有效利用现有的交通设施,减少交通拥堵、提高交通安全、减少环境污染,从而提高运输效率、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改善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据统计智能交通建设可减少道路交通事故30%以上,提高交通工具使用效率50%以上。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可以达到缓解能源短缺、培育新兴产业、增强国民经济国际竞争力的目的,是提升国家安全的战略措施之一,因此政府有动力推动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 全世界各国对于智能交通的划分方法不尽相同,但随着技术交流的深入,总体内容上已经趋于一致,通常包括先进的出行和运输管理系统、先进的公共交通运输管理系统、电子收费系统(ETC)、车辆运行系统、先进车辆安全系统等5大系统。目前智能交通仍主要集中于对车辆及相关人员的管理,管理的范围也主要在公路、城市道路和停车场。我们认为随着需求的变化和技术的发展,智能交通涵盖领域

国外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现状

国外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现状 高速公路是一个地区或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而高速公路的信息化建设则是实现高速公路现代化管理最重要的途径。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与交通理论和规划的融合,都加速了高速公路信息化的进程。高速公路监控及信息诱导技术的综合运用,成为利用信息技术改善交通秩序,提高高速公路利用率不可或缺的方法和手段。 澳大利亚: 先进的智能交通运输系统 交通控制系统 1.最优自动适应交通控制系统(SCATS)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较早从事智能交通控制技术研究的国家之一,著名的SCATS系统在澳大利亚几乎所有的城市都有使用,目前上海、深圳等城市也采用这一系统。 SCATS系统的优点是其自动适应交通条件变化的能力,通过大量设在路上的传感器以及视频摄像机随时获取道路车流信息。ANTTS是其重要子系统,该系统通过几千辆出租车装有的ANTTS电子标签与设在约200个交叉路口处的询问器通话,通过对出租车的识别,SCATS系统能够计算旅行时间并对交通网的运行情况进行判断。 澳大利亚的先进系统合作研究中心目前正在开发一种名叫TRIRAM的系统,其主要的目的是通过模拟道路网来预测交通行为以及新的交通流量。 2.远程信号控制系统(Vic Roads) 交通控制与通信中心(TCCC),不仅使用SCATS系统进行交通信号灯控制,而且还采用其它系统进行事故检测和信息的收集发布工作。其中较重要的是交通拨号系统,该系统通过普通的电话线,TCCC能够连接到50个偏远的受控交通灯,可以监测这些信号灯的状态改变它们的参数,为偏远路口的信号控制提供了便利。 3. 微机交通控制系统(BLISS) 该系统最主要的优点是运行于普通微机上,并可控制63个交通灯,目前在布里斯班已超过500个信号灯采用BLISS系统进行控制。 道路信号系统 道路信号系统是交通控制中心与机动车通信的基础。通过该系统可实现交通管理中心运行车辆间的信息交流,该系统使用900MHz的频率通过路旁询问器与车内电子标签进行通信,电子标签通常是简单的异频雷达收发机,当被询问时可返回一个可被识别的信号。该系统最普通的应用是车辆的不停车收费。 路旁信号系统的公共优化系统,通过与BLISS系统相互作用,可保证公共汽车到达路口时总保持绿灯,从而可减少公共汽车的运行时间。另外,该系统还可以包括公共汽车的运行安排表,当一辆车运行晚点的话,通过特殊的措施应能保证该车获得优先行驶权。 系统通过一种设在道路中间的特殊的称量质量的装置与中央控制中心通信,驾驶员不用减速或采取其它特殊操作,即能确定重型载货车的装载量是否符合要求。 车辆监控 视频数据获取系统运用视频摄像机监测、识别和计算交通量,已在澳大利亚广泛地应用。

2014年智能交通信息系统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智能交通信息系统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11月

目录 一、智能交通行业概况 (4) 1、智能交通的背景和源起 (4) 2、我国智能交通的发展 (5) (1)公路智能交通 (6) (2)城市智能交通 (7) 二、行业产业链情况 (9) 三、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及政策法规 (10) 1、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 (10)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0) (1)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10) (2)行业主要政策 (11) 四、行业壁垒 (14) 1、技术壁垒 (14) 2、人才壁垒 (15) 3、客户壁垒 (15) 4、资金壁垒 (15) 五、影响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16) 1、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16) (1)国家产业政策支持 (16) (2)城镇化力促智能交通行业的发展 (17) (3)道路拥堵状况蔓延,公共交通及其智能化需求凸显 (18) (4)技术的不断进步 (18) 2、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18) (1)行业标准规范滞后 (18)

(2)智能交通行业内公司整体实力参差不齐 (19) (3)竞争加剧 (19) 六、市场规模 (19) 1、国际比较及相关研究分析 (19) 2、国内政策及相关研究分析 (20) 七、行业竞争格局 (21)

一、智能交通行业概况 1、智能交通的背景和源起 智能交通兴起于欧美国家,上世纪六十年代起,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交通拥堵、交通污染排放、能源消耗过大及交通安全等问题日益严峻,而土地、能源等资源日益紧张,通过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过度建设扩张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凸现,迫切需要通过一些新技术运用,来提高运输质量和效率。 美国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产生了电子路径诱导系统,1989年,美国提出了利用高科技改善交通状况的30 年战略计划,即IVHS (Intelligent Vehicle-Highway Systems),1994 年IVHS 更名为ITS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1995年制定了《国家ITS项目规划》,使得美国的ITS从规划逐步向建设实施阶段过渡。1998年美国发布《面向21世纪的运输平衡法案》,2002年发布《十年ITS项目规划》等。 智能交通系统(ITS)是对通信、控制和信息处理技术在运输系统中集成运用的统称,它是传统交通运输行业的规模及需求达到一定的程度,同时相关的信息采集、处理、通信等技术发展到了一定水平的产物。 美国ITS的重点是智能车路系统,其1994年ITS发展计划中,确定智能交通系统的7个服务领域分别为: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先进的

智能交通系统简介

智能交通系统综述 摘要:“智能交通系统”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它研究21世纪的新型交通运输模式,是当前交通运输学科的一个前沿领域,因此了解智能交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智能交通的国内外发展历史,发展阶段,各阶段发展的成果与特点以及智能交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国内外智能交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初步设想了解决方法。另外还介绍了智能交通的组成及其应用领域,对智能交通的未来发展状况进行了预测。总之智能交通是我国交通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智能交通发展阶段成果问题前景 Summary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Abstract:"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is a new discipline rapidly developed in the 1980 s, it is a new transportation mode studied the 21 st century, is currently the subject of transportation front field, so learning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is of great important meaning.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history of development of the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the development stage, the achievem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age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Proposed the problems of the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during the development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 solution of the problems in the preliminary. Also introduces the composition of the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field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the future of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the forecast. In short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is the only wa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transportation. Key words: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ITS) Stage of development Results Problem Prospects 引言:ITS的发展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由于现代社会城市化速度越来越快、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进程加快、个人旅行与休闲时间的不断增加以及人们对交通需求越来越高,ITS便成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主要阐述智能交通的国内外发展,服务体系及出现的问题,整体的介绍了智能交通 一、概念及概况 所谓数字交通,就是充分利用现代化的通信、定位、遥感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电子地图和其它相关技术实现交通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一体化,以减少交通拥挤、提高交通流量、改善交通安全状况、充分利用路网资源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从而改善交通运输条件,是一种全方位的交通智能化系统。 智能运输系统综合运用了现代通讯技术、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导航定位技术、图像分析技术等,将交通系统所设计到的人、车、道路和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其发挥智能作用,从而使交通系统智能化,更好地实现安全、畅通、低公害和耗能少的目的。智能运输系统的英文为Inteligent Transport System,

2014年计算机应用服务智能交通系统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计算机应用服务智能交通系 统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4月

目录 一、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法律法规及政策 (9) 1、行业主管部门及行业监管体制 (9) (1)交通部 (9) (2)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9) (3)工信部 (10) (4)科技部 (10) (5)中国智能交通协会 (10)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 (11) 3、产业政策 (13) 二、智能交通行业总体状况 (14) 1、智能交通概念及产生背景 (14) 2、国外智能交通发展状况 (16) (1)国外智能交通发展阶段 (16) ① ITS行业起步阶段:20世纪60年代后期—20世纪80年代初 (16) ②关键技术研发和试点推广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期--20世纪末 (16) ③产业形成和大规模应用阶段:21世纪以来 (17) (2)近期国外智能交通系统关注的热点 (17) ① ITS与节能减排 (18) ② ITS与交通安全 (18) ③交通信息服务 (19) 3、我国智能交通发展阶段 (19) (1)2001-2005年期间 (20) (2)2006-2010期间 (20) 4、我国智能交通行业市场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 (21) 三、智能交通信息采集与处理设备行业总体状况 (23) 1、智能交通信息采集与处理设备概述 (23) 2、市场概况 (25)

四、行业细分领域及市场状况 (26) 1、动态称重领域 (26) (1)概述 (26) (2)应用现状与分类 (27) (3)市场规模 (28) (4)发展趋势 (29) ①测量精度 (29) ②汽车的通行速度 (30) ③防作弊性能提升 (30) ④动态称重系统结构 (31) 2、专用短程通信领域 (31) (1)概述 (31) ①定义和分类 (31) ②系统构成和工作原理 (32) (2)产品应用价值 (33) ①减少交通堵塞的概率,提高交通通行效率 (33) ②节约土地资源,减少基建及维护费用 (34) ③有利于加强环境保护 (34) (3)应用现状 (35) ①发达国家应用现状 (35) ②国内应用现状 (36) (4)市场规模及预测 (38) 3、动态称重系列产品、ETC产品细分市场的竞争格局 (39) (1)动态称重系列产品市场竞争格局 (39) (2)ETC市场竞争格局 (40) 五、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 (41) 1、从业资质限制 (41) 2、专有技术和人才限制 (41) 3、资金规模限制 (42)

智能交通行业研究报告

智能交通行业研究报告 核心观点: 一、智能交通行业企业核心竞争力重点需关注三方面: 1、技术方面(长期增长动力):拥有核心技术优势,并且拥有集成能力、平台开发能力、部分产品生产能力的企业竞争具有较强竞争力(议价能力较高)。技术方面需关注系统稳定性、功能性、性价比、以及用户体验。 2、渠道方面(短期增长动力):由于此类企业下游客户主要为政府、交管部门、公路建设企业,拥有较强政府资源背景和政府公关能力的公司具有较大竞争优势。 3、资质方面:集成的资质、软件开发的资质、施工承包资质等 二、高速机电稳中有增,但城市交通管理系统行业或机会更大。 1、高速公路机电系统未来仍将增长,但增长较为平稳(约7%/年),视频监控等技术 较为成熟,未来不停车收费技术可能是增长点之一。 2、城市交通管理系统未来较为看好:一线城市升级,随着二、三线城市的普及,将会迎来较大增长。 三、同业竞争情况来看,城市交通管理系统行业或有较大机会。 1、高速公路机电行业市场已具一定的集中度,Cr5约50%左右,但各个企业份额差距并不大,现阶段行业竞争格局仍存在变数,行业整体仍处于成长阶段,目前三棱科技仍有机会,但公司是否能快速抢占市场份额,在行业中树立较大的品牌影响力,值得关注(主要是政府公关能力的体现)。未来行业马太效应将凸显,市场集中度将会进一步上升,届时新进企业将会很小。 2、城市交通智能系统未来将有较大发展,主要原因是现有交通系统升级和二三线城市智能交通系统普及,这方面仍需要考察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 四、有关可比公司:由于企业主要定位于高速机电系统集成,以及智能城市交通系统集成及平台开发,所以主要可比上市公司为亿阳交通、上海交技、皖通科技(高速系统集成);银江股份、易华录、宝信软件(详见报告后半部分)。

2012年智能交通行业简要分析报告

2012年智能交通行业简要分析报告 一、智能交通涵盖的范围在不断拓展 (2) 二、发达经济体智能交通建设相对成熟 (3) 三、国内市场建设需求依旧迫切 (4) 1、国内市场处于较快增长时期 (4) 2、城市交通形势依旧严峻政策频出支持行业大发展 (8) 3、城市智能交通行业集中度将提升 (11)

一、智能交通涵盖的范围在不断拓展 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ITS)是一种集人工智能(AI)、电子控制、地理信息(GIS)、全球定位(GPS)、影像处理、计算机科学、有线/无线通信等多种技术为一体的交通运输管理系统。 国际能源机构(IEA)统计数据显示,全球交通领域消耗石油占总消耗量的57%以上,预计到2020年将提高到62%以上,可见降低和控制交通领域的能耗会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意义。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可以有效利用现有的交通设施,减少交通拥堵、提高交通安全、减少环境污染,从而提高运输效率、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改善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据统计智能交通建设可减少道路交通事故30%以上,提高交通工具使用效率50%以上。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可以达到缓解能源短缺、培育新兴产业、增强国民经济国际竞争力的目的,是提升国家安全的战略措施之一,因此政府有动力推动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 全世界各国对于智能交通的划分方法不尽相同,但随着技术交流的深入,总体内容上已经趋于一致,通常包括先进的出行和运输管理系统、先进的公共交通运输管理系统、电子收费系统(ETC)、车辆运行系统、先进车辆安全系统等5大系统。目前智能交通仍主要集中于对车辆及相关人员的管理,管理的范围也主要在公路、城市道路和停车场。我们认为随着需求的变化和技术的发展,智能交通涵盖领域

2013年智能交通行业分析报告

2013年智能交通行业 分析报告 2013年9月

目录 一、智能交通:应需而诞,应运而生 (3) 1、交通运输业面临诸多困境 (3) 2、应运而生的智能交通技术和产品,解决行业发展瓶颈 (5) 二、智能交通,高新技术最集中应用的下一个领域 (6) 1、智能交通源起欧美日,构建现代交通体系 (6) 2、日本VICS系统,商业模式逐渐清晰 (8) 3、美国发布ITS战略规划,注重安全管理 (9) 三、中国智能交通产业发展状况 (10) 1、中国将成为智能交通应用的最大舞台 (10) 2、政策面,各地“十二五”规划及政策强力支持 (12) 3、市场面,跑马圈地的时代,行业呼唤龙头诞生 (13) 4、空间面,智能交通产业面临大空间 (15) 四、重点企业简况 (17) 1、易华录,清晰可期的20亿成长路径 (17) 2、银江股份,智能交通业务构筑未来 (20)

一、智能交通:应需而诞,应运而生 1、交通运输业面临诸多困境 交通运输业面临自身的困境:面临着车路、大量损失、以及耗能的问题,同时伴有生命安全、交通堵塞等问题,是干扰城市化进程的最大障碍。在城市交通领域,交通问题已经成为阻碍城市发展的最大瓶颈。 最近10 年,我国汽车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产销规模在1998-2008 年的10 年间保持了20%以上的年均增幅,2012 年乘用车销量达到1800 万台,产销量已经居世界第一。 公路里程除04-05 年有较大发展外,近年来受限于土地空间、拆迁成本等增速缓慢。未来单位里程的承载的汽车数目将大大增加,将出现车与路的矛盾。 交通拥堵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拿北京的交通状况来说,高峰时间有300 万辆左右的车堵在路上,造成燃油消耗2200 万元,120 亿的社会成本和1.2亿左右的停车损失。

国外智能交通系统简介

国外智能交通系统简介 高速公路是一个地区或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而高速公路的信息化建设则是实现高速公路现代化管理最重要的途径。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与交通理论和规划的融合,都加速了高速公路信息化的进程。高速公路监控及信息诱导技术的综合运用,成为利用信息技术改善交通秩序,提高高速公路利用率不可或缺的方法和手段。 澳大利亚: 先进的智能交通运输系统 交通控制系统 1. 最优自动适应交通控制系统(SCATS)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较早从事智能交通控制技术研究的国家之一,著名的SCATS系统在澳大利亚几乎所有的城市都有使用,目前上海、深圳等城市也采用这一系统。 SCATS系统的优点是其自动适应交通条件变化的能力,通过大量设在路上的传感器以及视频摄像机随时获取道路车流信息。ANTTS是其重要子系统,该系统通过几千辆出租车装有的ANTTS电子标签与设在约200个交叉路口处的询问器通话,通过对出租车的识别,SCATS 系统能够计算旅行时间并对交通网的运行情况进行判断。 澳大利亚的先进系统合作研究中心目前正在开发一种名叫TRIRAM的系统,其主要的目的是通过模拟道路网来预测交通行为以及新的交通流量。 2. 远程信号控制系统(Vic Roads) 交通控制与通信中心(TCCC),不仅使用SCATS系统进行交通信号灯控制,而且还采用其它系统进行事故检测和信息的收集发布工作。其中较重要的是交通拨号系统,该系统通过普通的电话线,TCCC能够连接到50个偏远的受控交通灯,可以监测这些信号灯的状态改变它们的参数,为偏远路口的信号控制提供了便利。 3. 微机交通控制系统(BLISS) 该系统最主要的优点是运行于普通微机上,并可控制63个交通灯,目前在布里斯班已超过500个信号灯采用BLISS系统进行控制。 道路信号系统 道路信号系统是交通控制中心与机动车通信的基础。通过该系统可实现交通管理中心运行车辆间的信息交流,该系统使用900MHz的频率通过路旁询问器与车内电子标签进行通信,电子标签通常是简单的异频雷达收发机,当被询问时可返回一个可被识别的信号。该系统最普通的应用是车辆的不停车收费。 路旁信号系统的公共优化系统,通过与BLISS系统相互作用,可保证公共汽车到达路口时总保持绿灯,从而可减少公共汽车的运行时间。另外,该系统还可以包括公共汽车的运行安排表,当一辆车运行晚点的话,通过特殊的措施应能保证该车获得优先行驶权。 系统通过一种设在道路中间的特殊的称量质量的装置与中央控制中心通信,驾驶员不用减速或采取其它特殊操作,即能确定重型载货车的装载量是否符合要求。 车辆监控 视频数据获取系统运用视频摄像机监测、识别和计算交通量,已在澳大利亚广泛地应用。

智能交通系统概述

智能交通系统概述 引言 今天,道路运输已经成为超越铁路的最重要的地面运输方式,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随着汽车的普及、交通需求的急剧增长,进入80年代以来,道路运输所带来的交通拥堵、交通事故和环境污染等负面效应也日益突出,逐步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全球性共同问题。 解决车和路的矛盾,常用的有两个办法:一是控制需求,最直接的办法就是限制车辆的增加;二是增加供给,也就是修路。但是这两个办法都有其局限性。交通是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基本条件,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出行的增加,而且在我国汽车工业正处在起步阶段的时期,因此限制车辆的增加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而采取增加供给,即大量修筑道路基础设施的办法,在资源、环境矛盾越来越突出的今天,面对越来越拥挤的交通、有限的资源和财力以及环境的压力,也将受到限制。这就需要依靠除限制需求和提供道路设施之外的其它方法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简称its)正是解决这一矛盾的途径之一。

一、智能交通系统概述 从国际上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历史来看,各国普遍认为起步于60-70年代的交通管理计算机化就是智能交通系统的萌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交通管理和交通工程逐步发展成智能交通系统,但是智能交通系统与原来意义上的交通管理和交通工程有着本质的区别,智能交通系统强调的是系统性、信息交流的交互性以及服务的广泛性,其核心技术是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交通工程和系统工程。 智能交通系统就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子控制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运筹学、人工智能等有效的综合运用于交通运输、服务控制和车辆制造,加强了车辆、道路、使用者三者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一种定时、准确、高效的综合运输系统。智能交通系统就是以缓和道路堵塞和减少交通事故,提高交通利用者的方便、舒适为目的,利用交通信息系统、通讯网络、定位系统和智能化分析与选线的交通系统的总称。它通过传播实时的交通信息使出行者对即将面对的交通环境有足够的了解,并据此作出正确选择;通过消除道路堵塞等交通隐患,建设良好的交通管制系统,减轻对环境的污染;通过对智能交叉路口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开发,提高行车安全,减少行驶时间。

2010年智能交通行业分析报告

2010年智能交通行业 分析报告

目录 一、智能交通系统的概念及应用领域 (5) 1、智能交通系统产生的背景 (5) 2、智能交通系统的概念和应用领域 (6) 二、智能交通系统发展概况 (7) 1、国外智能交通系统发展概况 (7) (1)ITS行业起步阶段:20世纪60年代后期~20世纪80年代初 (7) (2)关键技术研发和试点推广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期~20世纪末 (8) (3)产业形成和大规模应用阶段:21世纪初~现在 (8) (4)近期国外智能交通系统关注的热点 (9) 2、我国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现状和趋势 (10) (1)我国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概况 (10) (2)我国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趋势 (13) (3)国内ITS发展三个阶段 (14) ①前期阶段 (14) ②发展阶段 (14) ③成熟阶段 (15) (4)我国智能交通系统主要投资领域分布 (15) 3、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系统在我国的应用 (16) (1)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系统的架构组成 (16) (2)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系统各子系统的介绍 (17) ①监控系统 (17) ②通信系统 (17) ③收费系统 (18) 4、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在我国的应用 (18) (1)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架构组成 (19) (2)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各子系统的介绍 (20) ①交通监视子系统 (20) ②交通控制子系统 (20) ③电子警务与办公自动化子系统 (21) ④公共交通管理子系统 (21)

⑤紧急事件管理子系统 (21) ⑥交通组织优化方案生成子系统 (21) 三、行业管理体制和行业政策 (22) 1、行业管理体制 (22) 2、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 (23) 3、行业的主要政策 (24) 四、行业的竞争情况 (25) 1、行业的主要参与者 (25) (1)设计咨询服务商 (25) (2)产品制造商 (26) (3)系统集成商 (26) 2、行业的竞争格局 (26) 3、未来智能交通系统行业的市场容量 (27) (1)未来10年智能交通系统的总投入将达到1,820亿元 (27) (2)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系统需求保持旺盛 (28) (3)城市交通管理系统市场需求可观 (29) 4、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 (29) (1)国家相关部门的从业资质要求 (30) (2)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 (30) (3)资金规模的要求 (31) (4)从业经验的积累 (31) (5)品牌和市场声誉的影响 (31) (6)行业发展不够成熟的影响 (32) 五、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32) 1、有利因素 (32) (1)国家鼓励智能交通系统的推广应用 (32) (2)城市化进程将带动智能交通系统行业迅猛发展 (32) (3)智能交通系统是“保障安全、改善环境、节约能源”的重要手段 (33) 2、不利因素 (34) (1)智能交通系统是一个市场前景看好但挖掘不够充分的市场 (34)

智能交通系统简介

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简介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汽车化进程加快,越来越迫切地需要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及计算机技术,建立一种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道路交通管理综合集成系统。 智能交通系统将以道路交通有序、安全、畅通以及交通管理规范服务、快速反应和决策指挥为目标,初步建成集高新技术应用为一体的适合于城市道路交通特点的、具有高效快捷的交通数据采集处理能力、决策能力和组织协调指挥能力的管理系统,实现交通管理指挥现代化、管理数字化、信息网络化。 1、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必要性 ●城市交通发展的需要 ●提升全市道路交通总体管理水平的需要 ●城市公共治安管理的需要 ●面向公众出行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 2、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目标 ●以城市路网为对象,以公众交通出行需求为导向,重点考虑道路交通管 理与交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需求,建设以视频综合复用技术为核心的道路视频监控系统,同时整合已有和新建外场设备的动态数据。 ●建设城市道路交通智能管理中心及相关应用系统,相应的通信网络和外 场设备,实现城市的道路网交通管理与交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非现场

执法及综合信息管理、车辆驾驶员综合信息管理,面向公众的道路交通信息服务。 充分考虑与公安局110指挥中心、城市应急联动指挥中心、社会治安防控动态监控系统及其他相关系统的衔接。实现城市道路网的高水平日常运行管理、高效的交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为公众提供安全便捷畅通的道路交通出行服务。 3、智能交通系统所包括的一个平台、8个子系统 中心集成平台 智能交通系统中心平台通过对智能交通各子系统的高度集成,汇总融合、分析处理各类交通数据,并依据最终获取的有效信息进行决策和 交通指挥调度,同时对各种交通突发事件进行判断、确认和处理;以达

现代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建设需求分析报告

现代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建设项目分析报告

目录 1. 前言 (1) 2. 项目背景 (3) 2.1.现代市交通信息化建设现状 (3) 2.1.1. 交通管控中心 (3) 2.2.我市交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差距 (6) 3. 建设目标 (8) 4. 建设内容和需求 (9) 4.1.智能交管系统升级 (9) 4.1.1. 管控中心集成系统升级 (9) 4.1.2. 新建三个管控分中心 (12) 4.1.3. 新增路面电视监视点 (13) 4.1.4. 新增和改造交通信号控制点 (16) 4.1.5. 新增交通流信息(事件)采集点 (21) 4.1.6. 新增LED行车诱导发布点 (21) 4.1.7. 停车诱导系统 (23) 4.1.8. 新增违法监测系统前端点位 (24) 4.1.9. 公路车辆检测记录(卡口)系统升级改造 (33) 4.1.10. 新增“闯禁行”检测点位 (40) 4.1.11. 移动警务系统终端购置 (40) 4.1.12. 浮动车数据(FCD)应用系统 (41)

4.1.13. 车载式公交专用道自动抓拍系统 (42) 4.1.14. 网络通信传输系统 (43) 4.1.15. 智能交管控制机房设备扩容 (58) 4.2.智能公交系统 (67) 4.2.1. 数据中心和调度中心 (67) 4.2.2. 车载设备集中控制系统 (71) 4.2.3. 站点信息系统 (77) 4.2.4. 运营调度和监管系统 (80) 4.2.5. 应急无线通信系统 (97) 4.2.6. 智能公交管理系统 (98) 4.2.7. 信息发布系统 (100) 4.3.出租车综合管理调度系统 (102) 4.3.1. GPS综合信息子系统 (102) 4.3.2. 出租车行业监管子系统 (105) 4.3.3. 电召调度管理子系统 (107) 4.3.4. 呼叫中心子系统 (108) 4.3.5. 用户投诉子系统 (109) 4.3.6. 终端通讯子系统 (109) 4.3.7. 一卡通接口 (110) 4.3.8. 出租车综合管理子系统 (110) 4.3.9. 出租车安全辅助系统 (111) 4.4.交通运输行业监管系统 (111)

国内外交通信息平台研究现状介绍_共6页

国内外交通信息平台研究现状介绍 来源:智能交通观察网作者:李锐东 1.1国外研究情况 美国:2003年3月,佛罗里达州交通部被联邦公路局选中参与到一个名为iFlorida的项目中,该项目的主要目标是扩展和集成现有的数据采集和监视系统,收集及共享数据,利用运行数据来提高交通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及其他性能,并且在恰当的时候将数据发布出行者。同时该项目还将用实例来说明如何从技术和组织两方面集成交通、天气以及安全管理等方面的信息。 GCM GATEWAY旅行信息系统是美国运输部资助的旨在提升地面运输多式联运效率的项目,主要覆盖伊利诺州、印第安纳和威斯康星州。GCM GATEWAY的主要功能是收集处理和发布旅行时间、道路建设和维护、交通事故、天气状况信息等等,所有的信息面向用户实时提供,用户可以在互联网上方便访问,同时提供给政府组织、运输服务运营者以及其他公共旅行信息机构。在系统网络结构上,GCM GATEWAY采用混合型分布式配置,通过位于三个地区的交换网关进行互联,中心网关位于芝加哥运输部的交通通信中心,在每个网关之下,带有来自各个子网、各个道路监测点的下级接入点; 在系统逻辑结构上,GCM GATEWAY分为数据采集、中心处理和数据发布三部分,数据采集来自各个网关下的道路监测点、气象站、事故现场、运输机构等等,采集的手段多样,包括网上交换、传真等。GCM GATEWAY的特色是实时性、公共性和开放的技术标准。GCM GATEWAY通过多个具有扩展数据计算、通信和存储能力的服务器、客户机与网关组成的群组,达到了实时信息收集、处理和海量存储、宽带访问的能力,向用户提供了一个集成的、多模式的运输信息和管理系统,满足了公众、旅行者、运营者和相关管理机构的需要。 欧洲:欧洲的智能交通系统从研发初期就瞄准了多交通方式,随着智能交通系统的向前发展,欧洲的相关部门也开始意识到平台的概念和作用,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在意大利都灵市实施的5T系统中包括一个骨干网络子系统,主要功能是实现其它各个子系统间的信息和数据交换。英国公路局的国家交通控制中心一个内容是建立为道路使用者提供信息的平台,通过开放的通信环境,实现多信息源的交换与共享。在ERTICO的研究项目中,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